时间:2022-02-09 19:31: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幼儿园家庭社区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注重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和“xx幼儿园家庭教育小报”向家长宣传以及本月的课程内容和一些科学教子的经验信息,实施家园同步教育。
三、带领孩子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一些社会现象,加强其环保意识,教育幼儿明辨是非,通过孩子的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和社区。
四、通过与社区配合,做好民族幼儿入园的调查工作,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幼儿园办园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宣传单,以此提升民族幼儿的入园率,提高家长培养孩子和科学教育的理念。
五、幼儿园与社区相互协助组织开展“好家长,好家庭”的评选活动。
六、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社区,根据居民的需要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七、和社区联合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现场咨询”活动。
八、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如:邀请有剪纸、空竹、戏曲等专业特长的辖区居民来园为幼儿做活动。
二、注重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和“幼儿园家庭教育小报”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以及本月的课程内容和一些科学教子的经验信息,实施家园同步教育。
三、带领孩子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一些社会现象,加强其环保意识,教育幼儿明辨是非,通过孩子的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和社区。
四、通过与社区配合,做好民族幼儿入园的调查工作,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幼儿园办园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宣传单,以此提升民族幼儿的入园率,提高家长培养孩子和科学教育的理念。
五、幼儿园与社区相互协助组织开展“好家长,好家庭”的评选活动。
六、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社区,根据居民的需要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一、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一年内开展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了解本班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情况,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二、注重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和“Xx幼儿园家庭教育小报”向家长宣传以及本月的课程内容和一些科学教子的经验信息,实施家园同步教育。
三、带领孩子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一些社会现象,加强其环保意识,教育幼儿明辨是非,通过孩子的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和社区。
四、通过与社区配合,做好民族幼儿入园的调查工作,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幼儿园办园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宣传单,以此提升民族幼儿的入园率,提高家长培养孩子和科学教育的理念。
五、幼儿园与社区相互协助组织开展“好家长,好家庭”的评选活动。
六、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社区,根据居民的需要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一、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一年内开展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了解本班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情况,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二、注重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和"Xx幼儿园家庭教育小报"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以及本月的课程内容和一些科学教子的经验信息,实施家园同步教育。
三、带领孩子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一些社会现象,加强其环保意识,教育幼儿明辨是非,通过孩子的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和社区。
四、通过与社区配合,做好民族幼儿入园的调查工作,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幼儿园办园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宣传单,以此提升民族幼儿的入园率,提高家长培养孩子和科学教育的理念。
五、幼儿园与社区相互协助组织开展"好家长,好家庭"的评选活动。
六、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社区,根据居民的需要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那么,如何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怎样发挥家庭教育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作用?运用哪些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家、园教育的融合?幼儿园与家庭通过何种互动形式来真正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实现家庭、幼儿园、社区教育一体化,达到教育的一致性?如何充分挖掘社区中的教育资源?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深思。
长期以来,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摇摆在纵容与严苛的两极,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缺乏辩证的分析和认识,空有望子成龙之心而无教子成龙之术,以致走进了教育的误区。
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做父母的没有不爱自己的小孩的,可是爱的方法很容易弄错。有些父母,不懂得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状况,往往因为自己的成见,把孩子管束得像囚犯一样。于是残忍、暴躁等恶性,也随之增长了。轮到他做父母时,不知不觉地便把他自己以前从父母处学得的方法,又教给自己的孩子,以致一代一代地受到恶劣影响。”为人父母者需要掌握爱的方法,对孩子科学施爱。
曾听一位教育学家谈论过教育过程中的中庸之道,他引用了马卡连柯的一句话:“我所坚持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找出一个中庸之道,也就是找出培养积极性和克制能力的尺度来。”
他认为在爱孩子的问题上,既不能没有爱,又不能爱得过分,变成溺爱,而要找到爱的“度”,即做到严爱结合,刚柔相济;在管理的问题上,既不能管得过严,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又不能任其自流,而应找到给孩子自由的“度”,即要做到宽严适度;在让孩子听话的问题上,既不能让孩子不听话、胡闹,又不能让孩子太听话、唯唯诺诺,而应找到让孩子听话的“度”,使孩子既听大人的话,又有独立的见解;在表扬孩子的问题上,既不能无视孩子的进步,又不能把孩子捧上天,而应找到表扬的“度”,既鼓励了孩子,又不使其骄傲;在批评孩子的问题上,既不能无视孩子的问题,不闻不问,又不能揪住不放,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批评,而应找到批评的“度”,既批评了孩子,又不使其情绪低落,破罐破摔。
但能真正做到以上要求的家长又有多少呢?因此,家长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征,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选择富有成效的方法教养自己的子女,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是刻不容缓的。
教育家长、影响社会是幼儿园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效率的秘密武器。我园通过调查和分析,研究不同家庭教育幼儿的方式、内容和效果,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与教育特色,使家庭教育与我园教育协调发展,并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构建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及运行机制,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树立大教育观,构建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不断探索在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途径,总结家、园共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丰富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家长工作等多种渠道,促进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意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家教指导的阵地,扩大教育信息的收集范围和信息量,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教育指导能力,使家、园共育更具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帮助家长形成新的家庭教育理念。
其次,主动走入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在社会系统中进行教育;丢弃“只要我的孩子好,其他的我不管”的观念,形成“大家的孩子都好了,我的孩子才会好”的良性教育氛围;继续开展“快乐体验日”活动,对园外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园外孩子走进幼儿园,体验快乐,让更多的孩子喜欢集体生活、集体游戏,喜爱幼儿园和幼儿园的生活。
家庭、幼儿园、社区是幼儿成长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社区教育相互协调发展才能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促进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重视家、园、社区合作共育,是当今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实践模式。本文通过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践研究,促进家、园、社区三方的资源合理配置,为幼儿的发展谋求新的道路。
一、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内容简介
幼儿教育涵盖包括家庭、幼儿园、社区在内的全方面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从幼儿出生就置身家庭教育中,作为幼儿最初的成长环境,家庭生活中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进行的教育称之为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导,作为学校教育机构的分支,幼儿园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与监督下,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着各自的优势并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担任着不同的职责。然而,随着国家及社会对家、园教育的日益重视,社区教育也随之逐渐受到家长、教师的关注。作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补充与延续,社区教育能够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通过在社区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服务性活动,为家长提供教育咨询服务的场所。因此,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践研究,形成三方教育的合力,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地作用。
二、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问题
首先,幼儿的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所受关注程度不高。以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即便幼儿园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家、园、社区合作教育仍然存在着重视度不高的问题。相关调查显示: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活动仅仅是在学期初、学期末等特殊时期进行,有的幼儿园只有在问题出现的情况下才使用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案解决眼下问题,致使家、园、社区合作呈现随意性,缺乏计划性的特点,使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践研究无法有效进行。
其次,家长与教师观念的分歧。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常常自认为是幼儿教育的专家,时常要求家长配合其工作,致使家长处于被动的境遇。对于一些高学历的家长,其具备自己的一套教育孩子的方式,所以可能会与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出现冲突,如沟通不当,会产生观念上的分歧,而对于学历相对较低的家长来说,一味地服从教师的指挥,完全成为家、园共育教育的执行者,缺乏培养幼儿的实践创新。这两者都可能会影响家、园合作共育的良好发展。
最后,家、园合作共育的活动过于单一,无法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目前,幼儿的家、园合作教育中以召开家长会或举行亲子活动等形式的活动为主。然而,在教育咨询,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等社区教育实践的活动中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未能使社区教育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致使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缺乏互动性,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育。
三、促进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建议
1.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增强家长意识。一方面提高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增强家长的家、园意识。基于家、园合作共育重视度不够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幼师的素质问题。全面提高幼师的素质,使幼师重视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性;其次,幼师应将家、园合作共育的意识传递给家长,增强家长家、园合作共育的意识,这样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家、圆共育的积极性。
2.加强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交流。幼儿园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与家长进行积极交流。在育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的教师与家长的观念存在着分歧,为了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教师首先应学会换位思考,家长也应主动积极地与教师交流沟通,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正常工作,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3.有效开展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将家、园、社区合作共育落到实处。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社区教育各有各的优势,除了充分开展家长会、亲子活动的家、园教育的同时,也应有效利用公共设施在内的社区资源,开展社区服务性的幼儿讲座,派专业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的指导,充分地加强与促进社区合作的共育。
四、总结
通过以上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论述,三方的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幼儿园以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加强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家长、社区对幼儿园工作的配合和支持,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进而可以确信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对幼儿的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促进幼儿教育长远地发展。
参考文献:
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的进步对教育影响越来越大,也使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师已经不是幼儿信息的唯一或重要源泉了。
社区工作尤为重要,幼儿园与社区合作互动工作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幼儿园改革的重要主题。在倡导和谐幼儿园教育理念中社区工作就显得更加突出于重要。需要迫切将幼儿园工作于社区工作相互融合。而且随着国家对幼教事业的高度重视,各种题材的教材资料随风而入,一夜之前像洪水一样泛滥成灾,在这洪水般涌来的信息流中泥沙俱下,与教育一致不一致的信息在相互碰撞中对幼儿发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证教育的效果,幼儿园所能做的,就是把社会影响作为与教育相联系的统一体来考虑。是教育的积极影响与社会积极面相结合产生倍增效益。同时削弱不良及消极影响。封闭教育不可实施,围墙之内的教育很脆弱,不堪一击。
目前也有很多家长的意识认为幼儿教育靠老师就行,在家父母足够,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文化水平很低,没有能力参与到教育当中来,要不就是没有时间,放手教育。还有个别家长认为会算题了,会背古诗了就是学好了。《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周边均拥有丰富的资源,如企业、超市、学校、银行、广场、人工湖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园教育的很好的天然素材,如果能很好的利用起这些社会实体资源,那我们就会在区角环境创设方面省出很多的资金来,利用在硬件投资上,而且这些天然素材是我们老师们无法创设的资源,利用实体资源和幼儿园里的班级区角环境教育相结合,将实体天然素材转化为幼儿的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教育资源,那么幼儿的认知能力、技能情感、态度发展将会得到很好地发展。这样既可以丰富幼儿的教育资源,又可以减少老师教育教学难点,还可以更加立体直观的让幼儿接受教育。同时可以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以此来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我会经常通过各种机会寻找与挖掘周边的社区教育资源,与幼儿园的教学形式双向互动,双向服务的良性循环。打造民办幼儿园的品牌教育。
如何将社区工作很好的利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当中来?
以幼儿园周边社区设施为天然题材,将实体与课本相结合,降低幼儿学习难点。通过对周边社区资源的利用与挖掘,丰富幼儿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早期解除社会教育。通过对本课题的探讨与研究实践,初步形成幼儿园社区相互融合,使教育贴近生活化。通过对该课程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技能迅速成长。
组织教师进行社区资源挖掘,并集体教研,共同备案,将本学期的所有区角与社区资源相结合进行设置。并且一起进行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研讨。和社区提前做好沟通工作,并且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与配合,让社区了解教育,让幼儿体验合作与关爱。在与社区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并且让幼儿感受到各行业的规则意识。还要让幼儿走入社区时感受到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教师要提前做好各个社区活动时的活动预案,并且搜集相关的教材,挖掘教育亮点。
首先要让教师明白社区教育资源的含义和实际意义是什么,了解哪些是适合幼儿园可利用的资源,根据班级年龄特点进行筛选和制定。将筛选出的资源进行分类并且建立资源库,方便教学使用。通过活动教学进行总结,并且建立个案资料,进行跟踪、分析和对比。
将所有资源库的社区资源进行研究和认定,并且对教师进行资源培训,按照年龄段进行划分和制定教案。和社区进行联系并且组织幼儿根据主题课程活动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后,对参加幼儿进行分析,择出个案,建立资料档案,并且进行跟踪和分析。通过社区资源实践后,和班内主题区角进行相结合教育,从而开发出更多的教育课题,进行课外延伸活动。
例如,我们周边有大型的购物超市,每一学期我们都会针对中班以上的幼儿成立班级区角活动××超市,然后老师们通过教研活动后制定教学方案,选出代表联系购物超市,组织幼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带幼儿进入超市进行购物,并且让幼儿自行购物和付款,然后将所购物品进行分享,这也正好将我们的主题活动进行了延伸教育。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活动总结与分析,将个案进行资料建立、追踪与总结,并且制定班级区角游戏活动,与社区实验进行对应教学,最后教师们进行案例分析与研究,进行总结教学,将课题整理并研讨。 最后我们利用学期末的时候,将所有资料汇总,组织幼儿进行角色互换,让幼儿进入超市视自己为售货员、收银员等工作人员,让幼儿到社会上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了解周围的环境及成人的工作,懂得劳动光荣,劳动艰辛,萌发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学习如何去珍惜劳动的成果。同时,提高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社区活动中要形成德育基地,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全面配合的协调性,更为重要的是幼儿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幼儿园要主动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与联系,争取社区的合作与支持,召开周边居委会主任会议,请他们参观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共同制定合理的社区联系方案和计划,使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要走进社区进行家教宣传,提高社区成员的家庭教育意识,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育儿知识,派幼儿园领导和有经验的教师定期到社区进行家教科学知识讲座;节假日,到社区、广场、福利院、敬老院、部队等地把幼儿园编排的幼儿节目表演给广大社区居民观看,促进社区联系,服务社区文化。
还有组织幼儿参加“孝亲敬老”活动,走到社区养老院和福利院,感受爱的传递,走到银行、居委会、医院等等社会场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社会行为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它克服了空洞单调的口头说教形式,以直观、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方式为幼儿所接受。社区教育活动中使孩子们的着眼点从“我自已”转移到“我们周围”,使他们学会不仅关心自已还要关心他人,同时,社区中成人的工作、成人的社会行为对于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作用,可以影响幼儿以同样的方式对代他人。幼儿社会行为的形成有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与人交际能力,是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社会能力的关键。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社区教育与园所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幼儿园、社区是儿童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经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幼儿园可以邀请热心幼儿教育的家长、社区内各界人士,成立家长、社区教育委员会,共创社区教育基地。幼儿园教育教学应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幼儿教育融入社会的大系统中,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方面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92
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的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重视和发展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同年9月1日起实施的学前教育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明确提出:“本市倡导和支持开展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早期教育。”2003年,教育部等10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家庭科学育儿的能力。面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带来的社会上对儿童早期教育开发的市场需求,面对儿童拥有最佳人生开端的成长需要,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者正在不断探索早教新模式,积极构建教育资源共享的大平台。
1 合力营造早教氛围,引发社会共同关注
以北京科技大学幼儿园(以下称北科大幼儿园)为例,它是一所具有53年办园历史的北京市“一级一类”托幼园所,现有幼儿390名,12个教学班,6个半日亲子班有140名幼儿;教职工60人,带班教师学前大专以上学历93%。多年来始终坚持依法办园、规范办园,积极营造“爱心、诚心、耐心、创新”园所文化,有着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浑厚的文化底蕴。
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北科大幼儿园坚持树立强服务、创品牌的发展目标,力求依靠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努力,走进社区,走入家庭,积极探索社区科学早期教育的新模式,为社区的每一个孩子营造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为社区婴幼儿及其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的指导与服务,努力构建教育资源共享的大平台。
在0-3岁婴幼儿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影响最为重要。北科大幼儿园早教基地的主要工作就是了解家庭的教育现状,掌握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适合儿童发展的游戏内容,面向社区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与教育服务。从宣传入手,走街道、进社区、深入家庭,积极宣传婴幼儿早教教育的重要性,力求引起社区的支持、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家庭的积极参与,很好地营造了社会共同参与的早教氛围,逐步形成发展社区早期教育的共同体。
2 需求调研精心策划,力求早教走进社区
通过对周边社区200多名适龄儿童家庭的调研我们得知,40%的儿童由老人或保姆看护,24%的儿童为老人、父母共同看护,且由于缺乏科学养育知识,存在诸多教育误区,家庭对儿童接受科学教育和指导有着强烈的需求。这时,一支专业化的教师指导队伍,对于共同探索适宜儿童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北科大幼儿园面对这样的现状,首先加强了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北京市早教专业培训和交流研讨活动,并定期学习观摩和研讨。随后,多次开展专题研究,将调研中收集的家长教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儿童的行为表现以及婴幼儿饮食习惯等困扰家长的难点逐一摆出,寻找帮助、解决之道。最后,经过反复学习和实践,针对半日亲子班的家长提出的育儿难题,总结出“引导法”和“参与法”,在实践中鼓励家长不断进行尝试。“引导法”是教师通过现场拉手、抚摸、拥抱、亲吻、对话、游戏等方式为家长做示范。“参与法”就是邀请家长来参加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使家长逐步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此外,面对社区未满3岁儿童,还举办了“合理营养 均衡膳食”的专家讲座,并通过发放资料、营养咨询的方法宣传科学喂养。
通过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早教规律的进一步了解,幼儿教师深入社区指导早教的工作成效显著,不仅促进了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解决了家长育儿中的困惑问题,还使得教师的教养策略和指导方式得到提高。在针对不同看护人的教育需求个性化指导的研究方面,教师们成功完成多项指导案例,弥补了以前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空白。
3 创建适宜早教形式,积极满足家庭需求
按照北京市教委提出的“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和海淀区“让每个儿童都享受优质教育”的目标,北科大幼儿园投入专项资金购置配备了亲子园的设备、玩具,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社会化教育服务。
针对婴幼儿的特点和不同家庭的需求,充分利用园内现有的教育资源,为社区适龄儿童家庭提供需求化专业化的早教服务,在早教活动的形式上体现了多形式、多层面:
在活动形式上,开办阳光宝贝亲子乐园,举办双休日亲子班,已有500多个家庭参加;举办入园前幼儿“分离焦虑”的半日亲子体验;多次联合周边社区共同举办大型公益性活动,近千人次参加;建立了3个早教流动站;根据残障儿童、流动人口对教育的需要,采取了送教上门的形式开展早教活动。
当今农村人们渐渐地开始重视对幼儿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家庭都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怎样培养?优秀的定义是什么?每个家庭给出的结果和实际教育的模式都不一样。俗话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十二五期间,我园确立了“农村幼儿园开展家、园、社区共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希望在此项课题的深入开展和研究过程中,主动把幼儿园、社区、家庭三者紧密联合,通过多形式的互动方式,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给幼儿创造一个优秀的教育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完善、独立的人格,有效促进幼儿多元化的发展,力争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在课题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搞好家园合作,必须本着尊重、理解、信任的原则与家长平等合作,确立新型的家园合作关系,方可形成教育的合力。在实践过程中,我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加强观念上的认同与交流,把握好家园互动的核心
1.改变教师、家长的合作观念
在以往的家园互动中,家长方面更侧重于“看”和“听”,基本属于旁观者,合作的天平是倾斜的。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要确立新型的家园关系,才可有效地形成教育的合力。我园的做法是:(1)更新教师的观念:通过园务学习、教研活动等让教师认识到家园平等合作的必要性,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2)探究家长“口味”、满足家长“需要”,激起家长参与合作的意愿,为家长提供多种交流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具体做法有:家长有求必应的“回音栏”“家园联系”等固定形式的活动,另外还有不定期举办的“家长沙龙”“趣味亲子游”等,为家长创造更多的与幼儿园沟通的机会,在心得交流多、沟通渠道广的情况下,逐渐有了从观望态度过渡到配合合作再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2.了解社区的工作“性质”,寻找合作的平衡支点
社区工作面广,特色多,我们在仔细了解后,发现其中的科普园地、健康教育、社区图书馆等都可以作为与幼儿园合作的切入点,幼儿园和社区相互提供教育资源,双方取得理解和支持,建立互利合作的情感纽带。
3.成立“家园社区互动委员会”
幼儿园先后制订了《幼儿园家庭教育基本内容与要求》《幼儿园家委会章程》等,使家长与教师明确各自在家园教育中的作用及工作要求,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赢得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家园社区互动委员会,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同合作建立的机构,三方各由优秀的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反馈各方信息,听取建议共商合作教育事宜。
二、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教育工作已初具特色
1.幼儿园主动出击,为社区排忧解难
作为农村拆迁小区,社区的条件有限,一些场地的需求和专业人员的需求常常弄得社区主任头疼万分,而社区经常要举办很多公益性的活动和对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教育,幼儿园主动将现有的场地资源、教师资源、家长资源、教育设施资源等提供给社区,社区开展的许多活动中,有了我们教师、家长、幼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增色添姿不少。
2.安排家长走进社区
有一次社区老教师开展“家庭教育”的讲座,之前家长接到通知后都不以为然,我们也有点担心,社区主任自信地说,老教师演讲团演讲了很多次,很受欢迎的,事实证明,老教师的演讲十分精彩,家长们都听得很认真,有的家长从社区回到幼儿园后还说:“没想到讲得这么深入人心,真希望多听几次类似的讲座。”于是,家长对参加社区的活动多了几分兴趣,提高了积极性。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合作教育
课题研究以来,我园开展了很多相关的活动,如“小手拉大手、献爱养老院”,带领孩子和父母一起走进养老院;“亲子趣味绘画”,孩子和父母合作创作绘画;还有“老少同乐联欢会”等等,这些活动有的是家长和幼儿园组织的,有的是社区组织的,每次活动的重点教育目标不同,教育对象及侧重点也不一样,但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能从中学习到知识,感受到“爱”的滋润,这也是三方合作教育最期待的目标。
三、在家园合作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我园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等有了明显的改变
1.孩子的情商得到了提高
合作教育后,我们观察了孩子的行为变化、情感变化,幼儿随着社区活动的增多,与大人、同伴沟通交流的增多,与大自然接触的增多,学会了如何控制或平息焦躁、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这对孩子的一生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我园社区内早期教育的发展,我园将积极探索以幼儿园为核心,依托家庭、社区,探索0-3岁早期教育模式,开展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本辖区家长的早期教育水平。
二、主要目标
1、加强家长对0—3早期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2、加强早教师资力量的培训,提升教师设计、组织、开展早教指导工作的能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教服务活动,增强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高托班年龄段的入园率。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措施
1、了解我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现状与发展需求,为开展早教工作奠定基础。
2、成立幼儿园早教小组和早教志愿者服务队,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师资培训,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外出接受早教培训,或早教园本培训,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从事早教指导与服务。
3、开展家长咨询、亲子讲座等科学育儿指导活动,定期向家长发放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育儿指导、教育策略等内容的宣传
材料,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4、召开家长研讨会,家长、教师共同研讨科学的育儿策略。
5、进行亲子园活动室的建设:添置户内、户外铺软地垫、婴幼儿使用内外中小型体育游戏器械及玩具、0--3岁的书籍、光盘、磁带等。 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双休日亲子教育活动,为宝宝提供活动与交往的机会,开发其潜能,为家长提供家教指导。
6、开设幼儿园亲子阅览室,制做0—3岁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及教学内容展示板供家长阅读,以便家长更深入的了解早教的活动内容及教育宗旨。
四、各月重点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早教工作实施方案
2、成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试验研究工作小组。
四月份:
1、对适龄婴幼儿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
2、开展幼儿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调查与现状分析。 五月份:
1、开展0-3岁儿童早期家教指导讲座。
2、结合幼儿园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小班早操展示、班级教学活动。
3、深入幼儿家庭进行早教宣传和接受家长咨询。
六月份:
1、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亲子教育活动。
2、对本阶段早教工作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与收集。
3、对本学期早教工作进行小结。
幼儿园早教工作计划【2】
一、现状分析:
自幼儿园早教中心成立以来,我园积极开展社区0——3岁婴幼儿教育的指导与服务工作,为幼儿园周边地区的早期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断努力。在前期早教工作的开展中,我们定期对周边地区的0——3岁婴幼儿家庭组织亲子活动、向家长宣传、传授科学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暑假期间,我园三位教师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早教师资培训,聆听了香港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桑吕敏妮老师的讲课,学习了有关《0-3岁生理心理发展与亲子游戏设计的关系》、《0—3岁亲子游戏设计原则及方法》《亲子课程的设计》等内容,这对于我园早教师资团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二、工作目标:
1、将周边社区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继续纳入本学期的工作中,从宣传入手,扩大早教服务范围,使更多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受益。
2、利用周五上午的时间定期开展0—3岁婴幼儿早教活动。
3、深入家庭,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育儿,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三、具体任务及措施:
1、定期开展不同月龄的婴幼儿早教活动,帮助婴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2、知道参与亲子活动的家长,在活动中理解、领会早教老师的教育方法,用科学的教养方式养育孩子,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3、定期召开家长研讨会,家长、教师共同研讨科学的育儿策略。
四、具体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商讨、制定早教工作计划。
负责人:张翠芝
2、走访幼儿园周边各村队、社区,发放早期教育宣传资料,统计0——3岁婴幼儿名单,建立0——3岁婴幼儿联系手册。
负责人:全体教师
九月份:
1、教研活动:24个月——30个月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组织人:张翠芝
2、亲子活动——时间:第二、三、四周的周五上午。
指导教师:王 婷
组织教师:刘培培 霍靖冉
十月份:
1、亲子活动——时间:第一、二、三周的周五上午。
指导教师:张娜娜
组织教师:刘培培 霍靖冉
2、家园早期教育研讨会:研讨内容——早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组织教师:张娜娜
十一月份:
1、教研活动:30——36个月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组织人:张翠芝
2、亲子活动——时间:每周的的周五上午。
指导教师:王 婷
组织教师:刘培培 霍靖冉
十二月份:
1、亲子活动——时间:第一、二、三周的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