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2 22:58: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主义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会主义建设

篇(1)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文化;建设;探究

一、网络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的概述

针对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受到网络文化怎样的影响进行探究之前,首先需要分别对网络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建设内容进行充分的认知,在这之中主要有:网络文化主要内涵以及其独特特征;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主要内涵以及其独特功能以及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主要的内容等。

(一)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概念

有很多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更加侧重网络技术来对其内在文化进行阐述,还有一些侧重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对其内在文化进行解读。在广义上,网络文化不但包括在物质层面上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所带来的人们在工作、娱乐等不同方面形成的方式上的影响;同时还包括在精神层面上与网络生存相关的政治、道德、心理等不同的意识形态以及非意识形态上形成的文化;相对的,在狭义上网络文化指的则是将网络物质上的创造作为其基础所形成的网络精神。

(二)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

1.主要内涵现代社会是一个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所组成的完整有机体,其中意识形态属于是在社会意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什么阶级的社会环境下都可能会形成自身独特的一个意识形态,它是在一定的阶级社会当中能够非常系统地将经济基础以及政治制度进行反映的所谓“上层建筑”,表现形式具备强烈的多样性,其中包括哲学、法律、社会等不同的方面。

2.主要功能

首先是其价值导向方面的功能,它像是旗帜一样对人们思想以及行为进行着引导,针对一些与社会政治的目标相互符合的价值观念要随时进行宣扬,但是针对一些与社会理想相偏离的则需要及时地阻止,为了能够切实地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稳步地推进政治目标,在社会主义指引下建设意识形态需要将党的行动纲领以及指南化作社会整体发展的主要方向,针对一些不协调的现象要及时进行管理,防止其进一步渗透甚至是蔓延。其二,是教化辩护功能,意识形态一旦出现,就需要向人们进行思想的传播,让政治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在短时间内被社会成员所接受并认可,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就会逐渐地成为人们对社会进行认知以及在社会当中行动的主要标尺,达到了对人的教化目的。其三,是引导文化发展,意识形态属于是文化内核,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当中,无论是任何文化都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统治阶级的思想所影响,所以建设意识形态始终是社会文化核心的部分,它起到引导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的作用。

(三)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主要的内容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意识形态,其形成后,为了能够保证它可以发挥功能,都要面临理论基础的继续丰富以及发展,还有怎样才能够借助这种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以及社会领导阶级的头脑进行武装。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这不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同时还是一个具有极高挑战性的课题。了解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摸清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规律,并且这也是在网络文化的视角下强化意识形态的建设对策主要的前提。

1.党政意识形态的建设所谓党政意识形态指的是在一个政党正式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执政党之后,它所代表的阶层以及集团所具备的意志开始逐渐上升成国家的整体意志,继而借助领导来落实政党的纲领以及价值取向等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环境下建设意识形态,最主要的核心内容就是是否可以充分地发挥政党意识形态所具备的主导作用。

2.建设文化软实力在社会生活当中,文化是一种精神创造的结果,它和社会发展是相伴而行的,而且还会呈现出不断的丰富以及完善。人类文化发展始终和社会进步相关,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文化发展普遍的规律。尽管每个时期都拥有不同的文化表现方式,不过基本上都会拥有一个主流的特征,也就是会呈现出时代的特色。建设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引导人民群众把握正确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同时也会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命运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

3.建设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属于系统化以及理论化的一种思想体系,并不是零散且具体的观念,它是来自现实当中,并且进行了适当的升华之后形成的。任何意识形态在上升成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后,统治阶级试图稳定统治地位,会不断地尝试将自身的思想传递给群众。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念都是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意识形态的整体结构当中也是基础性的内容。

4.建设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进行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政治文明是非常重要的,它和意识形态的建设呈现出非常密切的联系。它的情况是否良好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直接的影响。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提升政党意识形态的建设能力,稳固政党执政的基础,也是建设意识形态非常根本的渠道之一。

二、网络文化对我国在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形成通过一种全新的物质载体模式,在给我国的社会主义背景下建设意识形态的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基础上,对建设意识形态的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可以强化社会主义背景下发展出的意识形态所具备的吸引力

网络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以及动画等多媒体方式来表达包含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主要内容就能够让它显得非常形象且生动逼真,尤其是如今不断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借助它来在网络上展示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令观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切身体验的同时,就可以对其有一个非常全面的认知了,这在观者心中形成的鲜明印象是大部分的传统媒介都无法超越的。而且它还可以把枯燥内容变得更加活泼,观者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当中掌握这些内容。

(二)可以强化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形成的影响力

当前网络文化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所形成的影响力,其一,网络当中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介下的单方向传播,也不是教育人员与被教育人员之间进行的简单的灌输,它已经逐渐转变成了一对多甚至多对多这种全新的讨论以及交流的模式,具有非常丰富的交互性特征。在互联网当中传播意识形态,传播人员以及接受人员都能够展开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以及自由性的沟通方式,它可以很好地指引人们从传统被动接受灌输教育转向主动地区参与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让传播者接受传播的内容。另外,目前在互联网当中出现的各种论坛和博客都给人们提供了很多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的途径以及适当的空间。不管是什么社会角色上的人都能够在互联网当中参与信息交流以及讨论,这种形式让社会主义环境下的社会意识形态宣传能够深入人心,实现更大的影响力。

(三)可以对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

在人类社会当中,前进的主要动力就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网络文化交流也终会带动意识形态去借鉴以及吸收人类悠久历史的文明成果,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对自我进行丰富和完善,而这也正是因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形成的信息交流以及合作格局所带来的。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当中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它带来了文化交流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小的时空障碍,还消除了人与人之间所具备的生理障碍,尤其是它所带来的普遍性以及平等性,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化交流的体系。除此之外,人类交往如果还需要在物质层面停留并且需要在物质利益的层面上相互需求的话,我们就可以认为网络文化出现是能够让这种交往逐渐转向精神层面的。所以总的来说,和这种交往体系的出现以及扩展相伴的必然是不同的而文化交流以及合作,它也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形成融合以及发展的过程。网络,不但让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变成了可能,同时还让这种文化交流逐渐提升到了信息化以及更加高度的知识化水平上,进而让网络文化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以及层次,带来了文化交流的新状态,为社会主义环境下发展的意识形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韩为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研究.西北农林大学学报(哲学1社会科学版),2011(7):76-80.

[2]董冀忠.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2)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从不设定一个未来社会的模式,也没有过早的描述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更不愿意凭空猜测无法预知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只是一个轮廓和方向,它没有为后人设计社会主义的“模式”。

 

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命运是他们著作的核心内容。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是一个继承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又高于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这种社会的基本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四种情况: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论断,任何国家从事社会主义普遍遵循的普遍原理。二是运用比较对照的方法以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状况作为参照而提出来的观点和看法,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发展而变化的。三是对未来社会的最初的、不一定成熟的理论和设想,也就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四是随着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与现实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得以实现,并显示其生命力特征。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为各国如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提供一个具体的答案,更不可能设计一个现成的模式。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反对把他们的理论机械的加以重复教条化,而是说他们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行动的向导。他们反复强调,未来社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将来会采取哪些措施,这完全应该由当事人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决定,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也不可能为后人制定一整套具体的行动计划。可见在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那里,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不仅一开始就是十分明确的,而且是必须坚持的首要的根本原则。因此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的理解和科学的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和设想,就成为者冷静思考和妥善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相统一

 

一般规律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中本质关系的理论抽象,指明了每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同要求。但是这种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转化为每个国家的现实过程中,受到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经济形式、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展现了人类发展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同一时期的各个不同国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类型上,还表现在每个民族国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诸多特殊方面。二是同一类型的国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三是同一国家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地区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甚至并存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社会形态。等等,正因为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才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要使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正确地适用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就意味着各民族都要走社会主义这一必由之路,但其具体的走法只能根据各国家和民族自己的特征去选择。

 

而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只有通过各国各民族的特殊发展形式才能表现出来。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主要包括:一是社会历史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趋势前进。二是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不同的经济形态。三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每一个相同的社会制度都有其共同的本质特征。

 

所以我们要善于把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结合起来,既不能以一般规律否定民族特点,也不能以民族特点否定一般规律,不承认一般规律,民族特点的区分就会失去准绳,不懂得各国各民族的不同特点,就无法理解纷繁复杂和迅速多变的社会现象。当然也要防止和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只看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种只看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特点,离开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就本国特色谈本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就是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独立性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作为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过度。作为方法论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论是开创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还是开创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都必须实现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要实现这种结合,就必须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所谓的普遍原理,也就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性时所遵循的普遍规律,因而这些普遍原理是矛盾普遍性的体现。我们只有把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摸索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列宁指出:“的精髓,的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曾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普遍发展的规律与各国发展的具体道路之间的关系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不存在一个先验的模式,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式,而是要善于把的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要善于把的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在解决本国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开创一条适合自己情况的发展道路。

 

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实践中,始终注意防止和反对把共性与个性割裂开来的倾向,尤其是教条主义倾向。作为普遍真理,它提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研究具体问题的出发点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才有意义。而教条主义的特点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经验主义的特点是从狭隘的实际经验出发,轻视理论,轻视普遍性,常常把局部经验夸大为普遍真理。他们从实质上都是割裂了理论与实践、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关系。

 

篇(3)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也在各个方面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然而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问题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本文将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应对。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背景下不断深入发展起来的,在“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并且不仅仅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也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由此,经济全球化是超越国界的各个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中不断进行着资本和技术的交流、转换,并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主要有以下特征:

1. 贸易全球化。贸易已经不再限制于一国或者几个国家之间,而是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世界经济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体现在全球贸易的进出口额上。世界银行的资料表明,世界出口贸易额1980年为6053亿美元,1990年增加到21705亿美元。剔除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动因素,世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实际增长6.7%。从相对量来看,即从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看,1960年为12.2%,1980年提高到21.8%。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外向型经济的行列,世界贸易有增无减。贸易往来的大幅度增加,把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

2. 生产的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产品的生产和制造通常是由多国共同完成的,并且不断地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生产的国际化还体现在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上。近几十年来,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非常重要的经济力量,它们不断地开拓着世界市场,并且在世界上追求生产和销售的最佳区位。

3. 金融的自由化。国际金融这个重要的力量,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金融领域一直持续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使世界金融日趋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证券化和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正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变革的基础和最初环节。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一国金融市场越来越与国际市场连为一体,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表明世界金融已经不断发展,并且影响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4. 科技全球化。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并且不断影响着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的技术发展不再是固步自封所能取得的。现今,苹果公司每一项技术革新都会影响世界,并且走入千家万户的生活。

5. 市场的国际化。当今世界已经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市场可以涵盖,而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在进行运作。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并在全球范围内组织自己的生产经营,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其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来亦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市场的形成已经改变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方式,进而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市场的国际化进一步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了一条新路。

经济全球化这些特征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了解这些特征为我们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影响提供了条件,有助于我们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下给我们带来了如下重要的发展机遇:

1. 金融的国际化为我们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资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积极参与世界金融市场的合作。三十多年来,我国不仅在扩大开放地域上形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特色,也在开放本国经济领域上体现了自身特色。由于我们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资金,恰好我们巧妙地利用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断引入外来资金,发展自己。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已经向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开放,这样既可以利用强大的资金支持发展自己,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本国金融业参与社会竞争,进而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2. 国际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空间

篇(4)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001-02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又称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对其的定义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实际中,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在经济上不断地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组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货物、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的密切进行,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乃至研发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普遍交往,从而使以往军事、政治上的对抗逐步让位于经济、科技领域的相互竞争。因此,全球化无疑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我们只有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把握和利用历史提供的机遇,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步伐,才能进一步壮大自身力量,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2.可以充分利用外资。现阶段,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中国吸引大量外资进入,解决经济建设中遇到的资本不足问题。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批准外资企业逾50万个,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80个,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400多家在华投资,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 621亿美元,极大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

3.全球化有利于我们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高科技方面的巨大优势。他们掌握或垄断着当今高、新、尖技术。同时随着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其活动呈现出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和决策全球化的特点,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推广到全世界,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我们通过吸引国际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办厂,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其高新技术,管理经验及高素质人才,迅速提高重要工业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实用技术进入为例,1994年以来,IBM、英特尔、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为使产品更适合中国市场,相继在中国成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据统计,西欧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487家将营业额的3%~4%用于科技研究;美国软件公司1991年在国外投入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增长了67%。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有利于技术转让,可促进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里的联系和交往,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强。第一,国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入,使中国民众在获得广泛消费选择的同时,还可以领略世界各国的风情和文化。第二,商品生产的大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中国文化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意义尤为重大的是,一个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物质文明相应、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现代文化正在形成和发展。第三,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是以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为基础的,而要达到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文化交流是最主要最普遍的渠道。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通过同国外文化交流的加强,开阔了中国人的文化视野,使人们逐步认识了西方经济发展背后更深层的东西,并从中吸收了许多营养,给中国文化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不仅仅是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中国经济。伴随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由此产生了国际经济规范和惯例。而国际经济规范和范例需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制定、执行,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各国参与这些国际组织,享有一定权力,同时必须承担一定义务。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可以在这些组织当中主导构建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经济秩序,而中国处于相对劣势,加入这些组织可能就要让渡更多的国家经济,由此产生地位不对等。因而,对中国损害较大。

2.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挑战。全球化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进程,又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总是试图通过全球化的新形成,把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最终取代社会主义。因此,中国在西方国家眼中是一种异己力量。美国有些人公开宣称:美国21世纪最主要的战略挑战莫过于如何对付中国的崛起。他们借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之机,将所谓的人权、民主等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挂钩,向中国施加各种压力。利用中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需求进行经济制裁,干涉中国内政,试图迫使中国在政治上让步,朝他们所希望的方向转变。总之,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西化”攻势、用来达到政治目的各种方法和手段还会加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与斗争将更加复杂、隐蔽和激烈。

3.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全球经济信息化、网络化使资本主义更容易通过经济文化的渗透与扩张,向社会主义输出其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及社会意识形态,用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模式来“规范”社会主义国家。近年来,由于文化产业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激增,促使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和扩张与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这种文化侵略的积极性。中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大批的文化产品,面临着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冲击。肯德基、迪斯尼、可口可乐、好莱坞大片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文化,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又极大地冲击着我们的文化市场,特别是原来占主要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4.西方一些腐朽的文化,也时有流入。文化影响的突出特点是辐射范围广泛,具有长期效应,在方式上以隐形为主,进行潜移默化。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中国文化遭冲击最大者当属传统道德文化。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的伦理精神,强调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伦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注重自我修身养性,推崇品质和意志的锻炼。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这种以儒家道德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挑战和否定而出现滑坡。并且,由于道德文化滑坡,再加上在经济体制转型、商品意识不断强化期间,新旧体制的规范在承接上存在着缺陷和漏洞,犯罪一时呈急剧上升之势。

三、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策略

1.放宽经济管制的同时,强化市场规则的建设。放宽限制与加强市场管制同步进行,特别是应该加强对产品在市场营销最后阶段的管制,即当商品到达消费者的最后一个阶段要从严管理,为此需要制定各种限制外国产品销售和保护本国产品销售的政策和规则。这种策略的核心不是通过关税提高外国产品的销售价格,而是通过销售资格或开业权来提高外国厂商的销售成本。

2.继续进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步形成,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还须加强。要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规则,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只负责保证经济总量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布局的协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落实法人资本所有权。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3.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经济,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经济是国家对本国经济所拥有的最高领导权和决策权,是对国家经济利益的最高权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凭借超强综合国力,主导国际经济秩序构建,中国处于相对劣势,国家经济受到一定威胁。所以,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经济,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中国要提升自身综合国力,扩大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降低对外依赖程度,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更广阔的经济生活领域,消除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世人态度不一,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是共存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已经发生,并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每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唯一办法是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更好地适应它。 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巨大机遇。只要我们能抓住机遇,就能在经济全球化中变不利为有利,最终促进本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6).

篇(5)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关系到国家的总体规划及发展策略,是举国关注的大事。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长期坚持的重要发展方针,关系到我国的发展及未来社会的基本形态。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迅猛,我国人民广泛拥有的民利进一步增强,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稳步提升,社会和谐度正在稳步提高,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得到了改善和肯定,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已归纳为“五位一体”的发展总布局,体现出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念的深刻理解,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发展和促进的作用。

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我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生态问题日益凸显。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现象影响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并给国家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做起。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其具体实施过程严抓落实,实现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变的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着我国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体现了对生态文明的继承和发扬

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关系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因素。在社会发展初期,人类对自然界充满了崇拜和敬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以获取使用价值为根本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通过占有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来达到生产的目的。这一举动对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存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只有通过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式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中,实现对自然的保护,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其最重要的思想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我们党继承了的科学精神,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创造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中。科学地、和谐地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发展关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这是对的继承和发展。

3.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我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中国备受世界各知名企业及投资财团的青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建立分机构,促使经济不断发展。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对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负担。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采取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同步进行平衡了资源持续利用,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中国地域辽阔,我国的生态环境是世界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来讲,全球气候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饮用水变少等都是全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我国通过加快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改革等方面的措施,积极进行生态建设,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据统计,我国实施的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等措施,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1980-2005年期间累计吸收46.8亿吨的二氧化碳,对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设想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着我国的科学发展观,体现着我国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实践。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发展史,自古就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规矩就是制度,是约束个人行为服从集体行为的有效手段。落实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自然也少不了制度的约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制度建设,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实现有效监督的有力保障。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来体现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坏、生态效益的掌控。通过建立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保护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具体措施,完善我国国土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通过实行节约能源、碳排放权、排污权等具体措施,完善环境监管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约束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

2.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生态压力下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考验。在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开源节流、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实现绿色发展,是唯一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也是其必然选择结果。实现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转变经济都是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生物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产业化是推动绿色发展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实现绿色发展要加快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应积极通过改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完善劳动管理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增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

尽管我国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地遏制了环境的恶化,但是,和我们企盼的碧水蓝天还有距离。在我国,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人民群众是重要的依靠力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依靠广大的群众,在人民群众中积极宣导生态文明建设,鼓励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与身边环境相比,我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要增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对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改善资源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能源的宣传活动,培养人民群众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及生态责任意识,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自觉行为。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培训机制,积极_展改善环境问题的培训,形成全民环保意识、全民懂生态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结语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努力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培养全民生态意识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更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最清晰的阐述。

篇(6)

0引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相统一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也是贯穿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关系?它的完善是否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核心价值对社会、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总体性质、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坚持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最高层次,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处于中间层次,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处于最低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和底线。这三个层次从高到低、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严密体系,这个体系是相对稳定、长期起作用的,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二者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反映出我党按照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兼顾了“大社会”和“小社会”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助推器。

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再来看看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不难看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的影响力,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全球化等因素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开拓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增强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增强社会主义精神力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坚持不懈地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掌控力。

在成文的过程中,笔者反复阅读了大量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章,发现两者有共通的地方,都是把以人为本放在首要位置的。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理论前提和牢牢把握的前进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双重命题。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在当前的历史机遇下,我们必须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在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协调发展,健全核心价值体系,使我国公民素质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郝伟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经济师.2008,(6).

[2]霍秀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探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

[3]张书霞.和谐社会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以人为本思想解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篇(7)

【关键词】

全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由于人类交往的深度、广度与速度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将会和世界各地的人形成竞争与合作关系,人们的机会也越来越平等,这些都意味着人类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理论总是密切关注着人们的生活,在全球化铺天盖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同时,学术界关于全球化的争论也在如火如荼进行着。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全球化是在西方国家的推动下进行的,尽管全球化促使了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提高了国际合作的质量,但其推动全球化的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大的财富,而决不会是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富裕这么高尚。而我们在加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遵循这种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不对等的“游戏规则”。可怕的是,主导全球化的西方国家,正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与科技,在为世人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将其政治、经济制度甚至道德价值观念不动声色地输入到我们脑海中。这对尚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来说,将是个不小的冲击。

二、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冲击

全球化是当代特有的现象,也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全球化是以经济为主体的全球化,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冲击也首先表现在经济上。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科技与军事实力,建立起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强劲的经济干预,在这种不合理不公平情况下进入全球化中来的发展中国家将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这对我们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在此过程中受到损失也是再所难免的。另外,就经济质量来看,目前社会主义国家仍然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在高科技含量方面的经济较少,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水平不发达。而发达国家业已实现工业化或正在向知识经济转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无疑对社会主义经济来说,是无法回避的挑战。

三、在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的战略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对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应和着这样的社会背景提出的,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要求,代表着整个社会的根本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长远方向。因此,只有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地位,社会主义建设才不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方向。那么,如何在全球化中避害趋利,最大程度地吸取世界各民族的精华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处理“一元”与“多样”的关系:坚持思想的指导地位。“一元”指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具体是指一个社会里必须具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以此来统领该社会内部各种思想,使其不偏离社会经济发展的轨道。“多样”指社会思想的多样性,从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看,多元经济和政治、文化主体的存在决定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从总体上来看,当前中国主要存在三种文化势力: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自由主义思潮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以及。这里的是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典的思想,还包括与中国实际和传统文化结合而产生的中国化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牢固把握思想的主体指导地位,用其来统领各种社会思潮,规范文化市场,才能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二)正确处理融入与独立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全球化是把双刃剑,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既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也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在这样的时期,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激励人不断进步的动力,而共同理想也能调动我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凝聚力。理想具有时代性,在当代中国,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需要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扬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而民族精神又深深地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既需要自觉地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又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保卫中国文化的和安全,以遏制西方帝国主义的全球扩张西式文化的图谋,并通过发扬中国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来化解现代人面临的信仰和精神危机。因此,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四)正确处理思想理念与具体实践的关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理念与人们具体行为之间的结合是指一种将理念内化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并自觉地指导实践。荣辱观是人们对于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分清是非荣辱的标准,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八荣八耻”,不仅仅是倡导一种思想理念,更是用来指导人们的行动标准。要扎扎实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政策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人们的理想信念是在社会主义发展中不断逐步树立和增强的,这就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在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统筹兼顾,妥善地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培育由其发展凝练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是引领社会主义思潮在全球化语境下发展的一盏明灯。

【参考文献】

篇(8)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校园文化的价值主导

高校作为专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集中地,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都应该时刻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地位,积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政治方向,养成自强独立的品质。首先,要加强对大学教师的思想灌输,给大学生做好正确的榜样。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各种主题班会,在班会上给大学生讲解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逐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引领校园舆论,用中国特色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宽阔的胸怀和积极奋斗的品质,同时,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合理融入理论的指导,大力倡导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学习。从根本上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与道德品质,从而提高了教师以及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另外,在大学校园内,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积极有效将实践锻炼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热情,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有效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成立专门的理论学习小组,再邀请方面的专家进行定期的思想政治辅导,加深学生对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课外,也要鼓励学生进行研读马列著作,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再进行学习心得的互动交流,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二)解读教学目标,积极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着重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环境,让学校变成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培育基地。正因如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其次,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学校应当充满人文关怀,及时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再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积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夯实思想基础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思想指引,坚定共同理想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目标指引,弘扬时代旋律,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动力指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行为指引。

篇(9)

党的十指出扎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进一步彰显了我党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自信与自强。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出现了一些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说到底是与文化建设有关。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的改善了。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除了要有比较丰厚的物质文明条件之外,更要有比较健康的精神文明的条件。实事求是地讲,30多年来的改革,我国文化建设确实是落后于经济发展,我们自己不满意,外国人也不满意。国内的怨言不多说,英国撒切尔夫人曾妖化诬蔑我国为“只生产物品、不生产思想”的国家。所以说,要综合考虑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作用,我们要具体分析于文化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抓住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扬长避短,加大文化兴国前进步伐。以下关系是文化必须处理的关系:

首先,三位一体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辩证关系在发展文化兴国必须考虑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文化兴国战略的指导,的社会发展观是他的的哲学基础,也就是说“自然的过程”是发展的特色,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马克思曾指出:“文化是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反应,并且这种反应不是简单地机械的反应而是有其必然的规律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文化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而这些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总的观点。”由此可知,文化、经济、政治相互交错,联系时紧密的、作用是相互的。随着“三位一体社会”的发展,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既是着力点,又是奋斗目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十提出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的现实目标。可以说,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我国文化领域发生,但现实的生活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还与经济社会发展脱钩,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有些地方对文化建设没有提到重要议事议程;社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部分人社会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偏离轨道的迹象;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投入不均衡,公民素养差距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其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继承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也是文化兴国要注意的问题。

历史继承性是文化的特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思想开拓创新与继承民粹并行不悖,文化兴国是缺不得这两者的。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矛盾是二者不可避免的。其一,解放思想是有中国特色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法宝。李长春同志讲过:“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解放思想着力点在思想大解放,放的过程也要收就是在大方的基础上的大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集中。这就要求把社会中复杂多样的、消极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上来,统一到党的十精神上来;其二,思想解放就必须依靠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指导下的思想解放度与我们对本本主义等观念的破除,固定思维的革新,着眼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伟大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至关重要。其三,中国的历史,的两个重要观点要引起我们重视:前进发展的是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割断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且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出现断层,所以,我们的新思想、新文化都有一个吸收借鉴的优势,所有这些都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传统文化是我们新思想的源泉。

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辩证关系也是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在此过程中,文化的交流实为必须。中外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但我们不能一刀切,而应辩证地看待。曾强调:“对于外国文化,盲目排外的是不对的,对进步的外国文化我们的策略是借鉴吸收,支撑发展中国新文化;不加思考照搬也不对的的,应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与此同时,从全球看,文化呈现出发展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还有加剧的倾向。因此,我国文化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是一个严肃的课题,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拿捏到位,实现文化交流的双向互动,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篇(10)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五四青年节到北京大学考察,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阐发,指出了当代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当前,社会思想处于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敏感时期,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因此,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责任。

一、充分认识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要从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和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视角,认识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来看,还是从解决目前社会问题的现实来看,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他们的思想意识、政治信仰、文化积淀推动着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二)要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理解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目标,更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担当。它不仅是人的发展追求,实现个体自身现代化的准则,更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需求。高校作为育人的主战场,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形成共同认知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践行为。[1]

(三)要从“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上落实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高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以二、三课堂为重要载体,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政治思想坚定,专业技术过硬的各类人才。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与不足,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枯燥无味,内容空乏、单一,学生不感兴趣,走耳不走心,影响了教育效果;二、三课堂内容、手段虽然灵活多样,富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存在组织活动求数量不求质量,求种类不求实效,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影响了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表面化、形式化。如何落实的讲话精神,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将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渠道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深处落实到位

《意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注重其发展和内心需求,给当代大学生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甚至一些大学生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类错误的价值观念,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正确的价值观占领他们的头脑,使错误的思想和理念难以找到生存的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是知行统一体,“知”是前提条件,通过培育使大学生个体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进而影响存在于个体内的意志力,使行为个体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接受,并内化为价值理念,外化为自觉践行。[3]一方面利用课程设计、教材建设、学科发展、考评体系等手段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把知识传授与课堂互动结合起来,把理论教学与价值引导结合起来,把理性认知与自觉践行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言传身教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时效性,教学效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

(二)狠抓社会实践环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实践育人中落实到位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引导大学生从实践中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品质修养,充实精神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有些高校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只抓少数学生组成的“点”,而忽视作为实践主体的大部分学生构成的“面”的现象,[4]出现了社会实践只由少数学生参与的“精英项目”,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培育和发展。为了纠正社会实践的形式化,深入挖掘社会实践的潜能因素,整体统筹,全面规划,建立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专业实习、勤工助学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谋划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基础项目,使大学生真正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在实践中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心灵感悟,在“做”中学,身体力行,[5]从实践中发现真理。

(三)注重校园文化的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体需求中落实到位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和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全部校园精神的总和”。[6]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学生为本,凸显大学生主体性,注重大学生主体需求。教育工作者还应站在时代前沿,把握大学生发展规律,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当今,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东西方文化相互交织、相互碰撞,逐渐向校园渗透,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新的挑战,加深了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主流与边缘的矛盾。[7]为了抵御不良思想和错误观念的影响,保证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成才,校园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一是开展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爱国爱校、文明礼貌、诚信友善主题校园文化活动,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根植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追求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内化为自觉意识,外化为行为约束;二是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以价值观为教育主题的网络平台,使大学生长期置身于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神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

(四)发挥学生社团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深度和广度落实到位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是第二课堂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具有组织灵活性、形式多样性、实践创新性、目标一致性和思想统一性,这些特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深层次稳定而相对持久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8]据统计,约有60%以上的学生曾参加过一个或几个学生社团活动。[9]学生社团覆盖全校一半以上的学生,从社团成员的成分看,他们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宿舍,教育的触角能够触及学校每个角落,影响到每个学生。因此,要牢牢把握学生社团的导向辐射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学生社团建设中。一方面发挥学生社团优势,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团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大力扶持思想理论社团、红色社团等理论色彩明显的学生社团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社会主义理论功底的社团群体,树立一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和典范。

(五)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制度导向上落实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寓于学生日常管理之中,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组织纪律、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来约束、规范和协调大学生日常行为,使他们在严格管理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保障大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培育的“虚”落到践行的“实”处。高校还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设计上,发挥规章制度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柔性的,而规章制度建设是刚性的,[10]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途径通畅,制度环境优化,运行机制、保障体制健全,做到“刚柔并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原则、践行要求,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在潜移默化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高尚的思想修养、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的人生态度。综上所述,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需求,是党在二十一世纪对青年学生如何完善自我的紧迫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的中坚力量,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为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思政教育全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4(08):53.

[2]刘颖,胡友波,王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柔性化教学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147-149.

[3]王冀平.价值观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意义思考[J].人民论坛,2012(11):22-23.

[4]高庆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实践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1):44-45.

[5]蒋玉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究[J].高教论坛,2010(11):13-15.

[6]胡庆连.以人为本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确立[J].农业图书馆情报学刊,2009(05):188-191.

[7]黄万获,覃湘红,韦娜.当代大学生的校园文化需求及其特点分析[J].高教论坛,2011(05):126-129.

[8]周文华,郄春梅.论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8):92-95.

上一篇: 银行员工试用期总结 下一篇: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