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14 01:48: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

一、从介绍作者入手,导入作品的写作背景

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

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同一个朝代的诗人,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先后不同,个人阅历不同,所以也会有迥然各异的风格。例如李白擅长写浪漫主义的诗篇,小学阶段要学的《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都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和巨大的夸张。而另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则是实实在在地描绘现实的,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几首写景诗也表现如此,写的就是眼前的景物。例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就通过交待数量、颜色、位置等来表达;其它《江畔独步寻花》《枫桥夜泊》等都是如实地写景的。

同一个诗人,因为他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经历,所以前后阶段风格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宋朝著名的苏轼,小学阶段学到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就是很不同的两首写景诗。前者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美人,还是为了赞美眼前之景,相信写于作者相对年青之时;而后者重于说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信写于相对年老的时候,诗中充满了理趣,可以看出作者对道家、佛学的研究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只有把作品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中去理解,教学才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必须认真进行备课,查阅各方面的资料,为实施教学寻找最佳的途径。

二、咬文嚼字,注重关键字词的教学

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关键字: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重点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这也正是禅宗对王维的影响而王维的恬淡心理在这首诗中的表现。

3、抓关键句子: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古诗词题目: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这样,把握了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就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要点,使某一教学环节成为亮点。可见,教学设计是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与精心的安排的。

三、细读古诗文,深入了解作品内涵

篇(2)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的学习场所”。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巧设情境是为学生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应该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创设问题情景,既能使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又可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就不同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数学教学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数学资源,使数学课活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设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重视数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伴随着丰富的情景走进数学世界。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数学趣起来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七年级的教材中《从不同方向看》时有的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古诗欣赏宋代诗人苏轼名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题1你能说说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蕴含的数学道理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想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思维活跃。设计意图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欣赏古诗学会用数学原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刚一展现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欣赏这首古诗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既挖掘了数学内涵又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渗透。

三、创设趣味情境,开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玩”数学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能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蕴含其中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思考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把这一节的内容讲完很容易但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一位老师这样处理,教师先介绍了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时突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从而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就调动起来了。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不但达到了讲授知识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了解了数学史的知识。

四、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安排适当的数学活动,使数学动起来

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

巧设探究情境,寓乐学于主动探索中。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发挥,促使他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的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所必应具有的思维品质。针对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优质的数学课堂情境,培养积极有效的思维情境,即可刺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有效地学习,发挥其主体积极作用,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中感受数学魅力,掌握学习数学本领,提升学习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杰,王丽丽.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认识与实践.中学数学教育,2006,(1),(2).

篇(3)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前对现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而制定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策略与方式、教学手段与工具等的设计和准备。教学前反思是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设计就是备课。通常说,备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情境。反思教学目标要求是否适宜学生现有水平的发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以及学生所学专业要求或基础要求,高了学不进去,低了又吃不饱。教学策略、方法是否与当时的教学情境得当,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等等。

为此,我尽量要求自己,在教学设计中,就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策略方式策略能针对学生的学业基础、教学环境来进行设计,尽量做到目标明、内容宜、方法巧,让教学效果能达到预期。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我另选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作比较,指出两首诗均用曲笔表达真情实意。孟诗用起兴手法,首联、颔联先言他物,写洞庭湖所见及其浩瀚气势,颈联、尾联再引起所咏之词,直抒胸臆,导出真意,即希望张能援引。朱诗则用比喻手法,以新嫁娘画眉深浅是否入时作喻来问考试情况,荐引之意较淡,比喻形象生动,所问得体明了。又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与苏轼《题西林壁》和另引赵壹《论诗》做比较,指出都以议论入诗,但各有特点。王诗先通过西望东眺,描绘广袤的空间,再以假设升华,引出作者之见,用的是起兴手法。苏诗则对庐山全貌的题咏,道出既平凡又深刻的哲理,以形象反观抽象,也有当局者迷之味。赵诗也用起兴手法,先言李杜,再指出人才辈出,前赴后继历史规律。三首诗都气度不凡,深入浅出,富于哲理。这些唐诗宋韵如果真如以往那样,熟读、背诵、简单阐述一下,待到学生不满意,引起抵触情绪时再处理就不佳了。因而得反思以往教法,再在此基础上总结提高,才有可能收到最佳的赏析效果!

二、教学中的反思,能否抓重破难,调动激情,诱导到位。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中,学生情绪,学生的参与,师生互动,有没突发事件等,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学是否顺利进展。对之进行反思,我觉得成功的教学都离不开抓重点,破难点的教学策略;离不开调动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后的反思,有否长短结合、显隐相顾、授受双赢。

教学效果包括眼前的、显性的即检验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长远的、隐性的即长期教育目标是否达成两方面。对之反思就是教学后反思。就学生而言,通过抓重点,破难点进行启发诱导方法进行教学,加上课上的练习指导,课后的作业加强,让学生既‘知’又‘行’。从课堂教学目标看,大体达到预期,但由于对标题的拟定讲得不够深入,有部分学生对标题事由部分理解未透,因而所拟标题不够简洁。这也和学生学业基础参差不齐分不开。

就长期教育目标看,拓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为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也基本达到预期。就教师而言,学生对标题的拟定不尽人意,是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未能做出深刻到位的指点,其实,在讲事项与标题的关系时,采取更深层次的敲打,就有可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吃堑长智,就能成熟提高,授受双赢。

篇(4)

一、运用电教媒体再现诗境激趣生情

电教媒体技术在古诗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其音像视听效应。古人作诗很讲究音、画、意、韵、情、趣、平仄和对仗,在短短的数十字中,尽显其文辞、意境之美。电教媒体技术,用声像描摹诗文,用形象诠释抽象,把古代切换到现代,让有声替代无声,把苍白变得精彩,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脍炙人口的宋诗《题西林壁》,诗中涉及的许多景象是大部分学生未曾见过的。仅凭书上的一幅插图,难以唤起学生的感觉美,更难领悟诗人的立意。因此,有必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庐山“真面目”,把学生带进庐山的真实情景中。于是,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时,运用了多媒体具有真实再现、具体可感的特点,通过荧屏的切换去拓宽界面,使远景、近景、全景、不同角度看到的景色交替出现,并选择若干个相互连接、前后呼应的镜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象。多媒体以优美、奇妙的音画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刺激他们的视、听觉感官,促动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尽可能地达到“身临其境”。

二、运用电教媒体巧解字义突破难点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大都是“粉笔加嘴巴”的模式。教师虽想方设法解释说明,但效果难以尽善尽美。而电教手段的形声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难为易,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泊船瓜洲》诗的前三行点明了瓜洲的地理位置,这里出现了几个地名:瓜洲、京口、钟山,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解地理知识,学生印象模糊,难以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就可以巧妙地化难为易,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多媒体计算机出示下图,学生观察诗中提及的三处地名一目了然,从示意图上知道,瓜洲与钟山路途遥远。图文对照,并通过朗读,查阅多媒体提供的作者“背景”,从诗人一连使用的两个表示数量的词“一水间”、“数重山”和一个“只”字,便不难明白:浪迹江湖的游子,思乡心切,此时,作者身处瓜洲,浩浩长江,钟山重重,但诗人却不放在眼里,认为自己离故乡很近,表现了作者归心似箭的感情。简单的示意图,把抽象的地理位置具体化了,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和时间,提高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把作者寓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勾了出来。

三、运用电教媒体丰富认知诵读悟情

“诵诗”在古诗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反复吟诵,不仅有利于学生和诗句的理解,更能促使学生对诗情的领悟。如教学《暮江吟》一诗时,我设计了看画面打诗句的练习:让学生观看动画画面,当画面出现“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时,学生便背诵出“一道残阳铺水中”的诗句,依次出示画面,学生便逐句背出诗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样既可使学生感受到诗句描绘的画面,又让学生轻松地完成了古诗的背诵记忆。巧用多媒体介入古诗的教学,它可以生动活动的形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诱发学生的阅读情感,达到领悟诗情,轻松愉快地背诵古诗的目的。

四、运用电教媒体采撷信息扩充知识

电教媒体技术可以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信息容量大的优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课件提供的信息之中浏览,也可以在网络上探寻并获取更多的信息。其中有广泛的学习内容和多样的呈现方式,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主地采撷信息,表达自己的见地。由于信息源头和渠道拓宽了,因而学生获取的信息也更丰富了。教育者为教好每一首古诗,可以把大量相关资料输入多媒体电脑里,这些资料可以涵盖诗人生平、时代背景、古人和今人的点评、诗歌涉及的人事物、出典和诗体介绍等。师生只要点点按按鼠标,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信息的超文本可跳转的组织方式,就可让所需要的材料跳出来,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迅速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资料。随着信息技术科研与教育教学科研的深入发展,古诗教学将更精彩,更生动。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引进电教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多种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料,增添课堂教学的活力。正所谓“引电教媒体之活水,灌古诗教学之田园,激热爱古诗之动力,促民族文化之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学月刊》[J].2006年第1期

篇(5)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课题

上课铃声刚响,我迈着轻盈的脚步,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候后,我对全班学生说:“这节课,我给同学们上一节语文课,好不好?”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提出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已让学生感到好奇了。)

我听到的不是齐声说“好!”看到的也不是激动和兴奋,而是惊奇、诧异和怀疑的表情。(这些不同的表情,正体现了学生的不同心里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这一节不是数学课吗,怎么要上语文?”

又一个学生说道:“老师,你教数学,还会教语文吗?”

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的吟起了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避而不答,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最后一句吟完,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一个个兴奋不已。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没想到你朗读的这么好!”很多学生附和说,是啊!是啊!(由猜疑,惊奇和不信,变成现实,学生由衷的鼓起掌声!)

我一看刚才惊奇、质疑的表情没有了,赶紧说道:“现在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学生声音响亮的答道:“愿意!”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以上各环节的处理,让学生由惊奇、猜疑和不信的思维状态,到不由自主的鼓起掌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被动式的学转向主动式的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也正是主体性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好!下面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有表情的朗读一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生一起朗读后我问道:“谁知道这首诗的大体意思?”

一个同学答道:“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庐山后的观后感,描写了庐山美丽的景色。”

我赶紧表扬说:“不错!你基本上概括出了这首诗的意思。下面老师简单的把这首诗给同学们分析一下,如果老师分析的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下去后可以查一查相关资料或网上搜集一下相关内容。”

“这首诗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教师简单而短暂的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诗的大体意思,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重要的是为《观察物体》这一课做好了铺垫。)

我给同学们分析完后,问道:“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一个学生答道:“观察任何事物,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个位置,某一个面上,不然你看到的只是片面的。”

“你回答的真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好不好?”我边说边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面。(课题的引出恰到好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学生高兴的答道:“好!”

二、动手操作,观察探究

1.让学生先拿出自己准备的纸箱。

2.讲观察要求(两人一小组,观察时视线要与观察物体的面保持水平与垂直)。

3.每观察一次,把自己观察到的若干个面和形状在大脑中想一想,说给同位听,然后把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下来。

4.两人转换方向和观察角度,再观察,再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观察要求和目标,即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这一环节的处理,即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教学内容的组织,即重视了过程,又处理好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重视了直观,又处理好了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即重视了直接经验,又处理好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三、汇报交流,总结评价

1.我请一个小组的两个同学汇报观察的结果:

(1)我问甲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

甲生答:“我看到一个面,是长方形。”(我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面)

(2)我又问乙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

乙生答:“我看到两个面,是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我接着板书:两个面)

(3)我问甲:“第二次你看到几个面,各又是什么形状?”

甲答:“我看到了三个面,两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我板书 :三个面)

2.我向全班质疑:“同样一个长方体纸箱,放在那里没动,为什么有的同学看到一个面,有的同学看到两个面?”

一生抢着举手回答道:“因为观察的角度和方向不同,所以同一小组的两个同学,看到的面的多少和形状也不相同。”(随即板书:观察角度和方向不同)

听完他的回答,我会心的笑了,同学们也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一位不善言答的学生,我知道这一节课他在用功了。

(教师的微笑是对回答问题学生的一种肯定和嘉奖,教师的微笑也引导了全班学生为他掌声鼓励,这种时时对学生的呵护和鼓励,激发每一个学生积极向上。)

3.我接着问道:“一个物体最少可以看到几个面?最多可以看到 几个面?”

看到同学们纷纷举起了一双双可爱的小手,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班上平时不回答问题的一位女生。

她颤颤惊惊地站起来答道:“最少一个面,最多三个面。”

我带头为她鼓起了掌声,同学们也随之响起了热烈 的掌声。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要因材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这一细小举措,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把简单的问题留给那些学困生来回答,让他们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品尝学习的乐趣和喜悦,实现《新课标》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同学们鼓掌的同时,我在前面板书的“一个面”的前面添上“最少”二字,在“三个面”的前面添上“最多”两个字,这样,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们掌握了,板书也层层递进完成了,难点也突破了!

4.阶段评价:我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高兴的样子,赶紧说道:“这节课到目前为止,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很积极,只要我们坚持这样,每一个同学都会是最棒的,最优秀的!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评价达到了及时,恰到好处。)

学生高兴答道:“好!”

四、猜测验证

一个长方体纸箱,四个同学分别垂直、水平对着每一个面。

1.猜一猜,谁和谁观察到的面的形状是一样的?

2.游戏验证:四人一小组分别坐在纸箱的四个面前,把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下来,然后交给你认为和你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相同的同学手里。

3.汇报游戏验证结果:前――后、左――右,与猜测结果相同。

(这一环节的处理,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即缓解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甲生说:“一个物体,当你的观察视线与物体水平垂直时,你只能看到一个面,无论你怎样转换角度,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不可能看到所有的面。”

我赞许的点头说道:“这节课你学的很不错,希望保持下去!”

乙生说:“观察景物,观察物体是这样,只要你换个角度,看到的就不一样。对于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也是这样,如两个同学要动手打架,赶快换个角度去想一想:我这样做对吗?如果他这样对我,我会怎样?这样两个人就不会打起来了!”

我听到这位同学说这么好,随即说道:“是啊,就像刚才这位同学说地一样,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只要你换个角度去考虑,想一想,也许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同学之间也不会闹矛盾了!”

(课堂评价全面,及时,不只简单的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思想教育抓住时机,恰到好处)

随着话音刚落,下课铃声也响了,这节课在欢乐中结束了。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首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学生营造了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1.创设情境,有效导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个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惊喜,又是惊异。学生半信半疑,学生的大脑已进入思维状态,这也应了“学来源于思,思来源于虑。”教师这一有效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和集中了过来。

2.评价及时恰当。《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本节课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或者简单的语言激励,或一个微笑,或带头鼓掌,语言之简练,动作之简单,可很有效。在评价时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有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了自我,找回了自信,明白了道理。

3.教学思路清新,环节流畅,知识点联系紧密。本节课由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把学生带入半信半疑的状态,同时也把 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师的有感情的朗读和热情简单的讲解,提出读后之感受,由学生的回答,巧妙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和解答,游戏的猜测与验证,既调配了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又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篇(6)

哲理诗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并不鲜见,但让学生正确解读哲理诗,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尤其是《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这类和读书有关的古诗,学生在把握上存在着理解难度。为此,我先展开对比,让学生将两首诗做一个整体比较。

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首先从诗人来说,《冬夜读书示子聿》的作者是陆游,《观书有感》的作者是朱熹,同为宋代著名诗人。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将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进行比对。陆游为宋代爱国诗人,其诗作大多书写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南宋无能者的痛斥。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一生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

这两首诗的内容有何异同?《冬夜读书示子聿》从题眼可知,这是一首写读书的古诗,是陆游和儿子谈读书的诗,而《观书有感》是朱熹对读书的一些感悟,讲的是自己瞬间的体验。

在说理上,这两首诗又有何异同?从共同点上来说,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冬夜读书示子聿》从教导儿子的角度,讲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观书有感》则从自己的瞬间领悟入手,体验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思。

这两首诗的哲理含义有何不同?陆游通过实例告诉儿子,读书是知行合一的,既能读到真知又要实践真知,否则便是空纸一文,毫无用途。《观书有感》中,朱熹感悟到读书能够使人明智,可以使内心的湖面清澈如镜,让一个人保持聪明和睿智。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梳理了两首古诗的异同,从整体上把握了哲理诗的含义,从内容上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拓展,丰富哲理诗韵

古诗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会默写,背诵古诗,而是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受到诗韵的熏陶,思维得到发展,将哲理渗透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要想做到这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就要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

“这两首古诗中,你理解最深的有哪句话?”学生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找到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这是陆游举出例子以告诫儿子。我从古诗的第一句抓起:“‘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通过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想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也有学生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哪个字眼能够表明读书的真髓?学生从“纸上”和“躬行”找到这首古诗的关键所在,纸上代表的是理论,而不是实践,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收获真知,否则便是肤浅的说辞,对积累知识毫无益处。

在《观书有感》中,何谓活水?从诗的字面意思来解释,那是半亩方塘的源头,是清澈的源流所在。在古诗中,大学问家朱熹难道仅仅只是在谈论方塘的清澈,追问方塘的源头吗?并非如此,作者如此追问,是以方塘的清澈象征人的睿智,以此阐释读书之于活水的关系:正因为不断地读书,才能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获得滋养,更明智。

三、存疑,延伸哲理诗韵

古诗是语文阅读教学园地里的花朵,每一朵都有着异常丰厚的积淀,学生一旦走进诗境,领悟到其中的意蕴,必能拓展思维。为此,我引导学生从唐诗谈起,进行研究比对,看看《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这两首古诗有何特征,与此种诗歌类似的还有哪些古诗。学生认为,这两首诗的哲理意蕴非常丰富,之前学过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有着丰厚的哲理意蕴,与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还有《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那么,还有哪些诗能给人这样的感悟呢?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继续探索,我让学生在课外多找相关的古诗,进行自主探究,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己体会。

哲理诗的丰富内涵,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认为可以将哲理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谈到读书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用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谈到要积累丰富的知识,荡涤自己的心灵,就要用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篇(7)

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在中小学教育中,相关院校更加注重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创新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改变以往的静态、封闭式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和人才建设,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做好铺垫。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适量性原则

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讲究孰能生巧,因此,教师通过大量的作业布置,巩固学生们的知识学习,但是,此种布置作业的方式给学生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学生们没有时间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变成了学习的机器和考试的机器,对于日常生活和常见问题的解决能力较低,只有分数而没有了能力。新课程理念讲究的是素质教育,让同学们进行劳逸结合,注重知识的拓展能力。

(二)开放性原则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由于没有较多的生活经历,脑海中的束缚较少,对同一种事物能够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的想法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在课堂教育中,教师要深化儿童的此种天性,不用严厉性的教导方式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泯灭学生的个性。在语文作业的预留中,要结合当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巧妙的设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趣味性的话题,进行自主讨论,开放学生们爱思考、爱联想的天性,并配合教师一步步正确的引导,掌握语文的学习能力。

(三)灵活性原则

布置作业的灵活性,不仅要体现在内容上,还要体现在作业的形式上。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纸卷类的作业方式,创新交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现代化的学习能力。对于讨论性话题和表演类的节目,可以进行影音视频的录制;对于文字类的阅读题等,可以建立公共的作业平台,小学生在家长或自主登录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另外,在作业平台中要增加讨论平台,方便师生能够及时的沟通疑难问题,作业平台还要依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生动的设计,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依据小学生的天性,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传统的纸卷类的作业形式不仅减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约束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形式中,教师要创新教学作业的安排,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买椟还珠》这一课程的安排中,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安排,并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情景再现。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们的思考,分析人物的特性,故事起因和结果的组成,再通过教师对课程的讲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课程讲述后,教师可以做进一步的教学作业,对《买椟还珠》进行深层次的表演,也可以进行同年级小组比赛,通过语言和神态的表演,即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堂生活,还提高了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还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实现作业的多元化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长,现代化教育的理念中,学习成绩不再是评定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只要小学生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乐观的学习,就有培养综合素质的资格。因此,教师在语文课程作业安排中要注重多元化的设计,分析每个学生们的性格提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题作业布置,亦可以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形式的回答。这不仅丰富了课程作业的内容,还创新了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通过多元化的训练,还能够促进特长的发展,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在《题西林壁》的学习中,喜欢音乐的小学生可以寻找相关中国风的音乐进行伴奏阅读,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将诗词中的描述意境用画笔描绘出来,喜欢书法的同学,可以将诗词以文墨的形式呈交上来。这些提交作业形式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学习习惯,创新了学习方法。

(三)利用好互联网教学技术,布置互动作业

利用互联网建立小学语文教学平台,能够让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完成与评价中。比如,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字、词、句的教学设计一个问答小游戏,利用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后参与到竞技游戏中,从而实现课下在教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起完成课后作业。

三、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秉承适量、开放、灵活的原则进行,运用趣味性游戏设计、多元化作业设计、计算机互联网设计等策略进行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设计水平,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拓展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

篇(8)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20-02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的营造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一种新的课堂文化正在形成。对数学科来说,教师正致力于选择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数学化过程,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指导者,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一种自觉追求。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使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充满了希望。为了更好地达到新课程目标,本文对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对新课程实施的思考

1 教学活动要抓住主题

在数学教学中,知识、技能的传授经常结合一定的活动进行。如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分析一个具体的范例或进行某种操作性活动,这样能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每节课都应有准确的数学定位,活动要注意及时切入主题,摆脱无关因素的干扰。比如,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为了直观地引入课题,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演示,但是演示的次数不能太多,要注意不能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到天平上,要不然会影响到后面的时间安排。

2 教学情境的设置要发挥作用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引发探究活动和数学思考,因此不能把情境仅当成“敲门砖”,还要充分发挥其对于“数学理解”的作用,要让学生把新的现象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或者把熟悉的现象用新的知识去解释,从而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要起到这个作用,情境的选用或创设要恰当。比如,在第一章《正数和负数》的课堂引入中,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课本里的例子,因为在农村中学里很多学生没接触过足球,这个例子中的情境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兴趣了。

3 通过活动促进数学思考

新课程强调过程、方法。教科书中许多地方没有采用肯定性语句直接给出数学结论,而是选择了用“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等活动呈现问题组。这些问题组牵引着数学活动的基本走向,将活动引向学习主题。不能把这些问题组看成是任务性指令,甚至当成通向答案的指路牌。它只提供了怎样进行数学思考的“支架”。长期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获得“中介学习经验”。

4 充分开展合作交流

合作与交流不仅在同学之间进行,而且也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中的一个问题“搭成n个连接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对这个问题学生中通常会出现多种表达形式(可能包含失误)。教师可以从“个人角度”认同或质疑学生的思想,重复与强调不同的想法并鼓励学生作出各种评价。对同一问题赋予更多的理解,可展现不同的认识风格。多重表示、多种意义是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交流可以扩大视野,使每个人都获益。

二、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当前,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活动就是一切

有些教师面对一个新的课题时,不知如何设计学生活动,于是翻遍各种版本的国内外新旧教材,一旦发现有内容沾边的,便如获至宝,不加分析,一股脑地全部拿来堆砌在一节课上。如在“游戏公平吗?”这节课中,只见学生时而转动转盘,时而掷骰子,时而摸球,时而掷硬币。“丰富多彩”的活动令人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是数学新概念的应接不暇,什么可能性、概率、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的表示、等可能性、游戏公平等,一个概念接一个概念频繁出现。学生一会忙于做试验,一会忙于统计,一会又忙于向全班作汇报,一个环节套+环节,忙得不亦乐乎,哪里还有时间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哪里还有时间去理解这些新概念,更不要说进行什么交流讨论了。整节课给人的感觉——活动就是一切。

这种层次不清地将各种活动堆砌于课堂的课,表面上是让学生经历了活动的过程,事实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经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这种华而不实的活动课,多数出现在“公开课”上,虽然不在日常教学中占多大的比例,但是它的导向作用应该引起重视。

2 离数学内容太远

以教学“三视图”为例,一些教师喜欢从“盲人摸象”的寓言、苏轼的“题西林壁”等情境引入,这是不错的。但有的教师将学生引导到对“看问题要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讨论中去,而且教师对此有很多话要说,学生发言似乎也相当踊跃,着实占用了不少时间。

在数学课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应该的,但我们倡导的是在数学课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总不能说对情境中的问题已经讨论一段时间了,学生仍然对“从物体不同的侧面看会得到不同的视图”完全没有感受,是一种成功的课堂引入。值得思考的是,我们设计情境问题和操作性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时是源于认识问题,但也有时是因对“优质课”评价的形式主义造成的。从形式上看,这节数学课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公平,而且对教学设计有不好的导向。因此,我们对“优质课”的评价也需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3 浅层次的思考

前面说到,即使是好的数学活动,也不能不分层次地堆砌于课堂。在教学中还出现的另一种现象,就是学生活动脱离数学内容,或与数学内容没有多少联系,或活动层次太浅。

如某些用七巧板拼摆图形、小动物或进行“图案设计”的活动中,数学内容很少,基本上就是“手工课”,课的内容与中学数学学习的要求和学生的思维水平明显不匹配。这样的活动除非时间短,否则实在太浪费时间了。

又如,在一个重点班的课上,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是“利用一副常用的三角板,看看可以拼摆出哪些不同的角”。这样的活动对这个班的学生明显缺乏挑战性,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结果是学生对这样的活动不以为然,三三两两环顾左右而言他。

像这样的活动设计,在思维层面上是比较浅层次的,不能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应进行重新设计。

篇(9)

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就是情感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的实质就是审美教育.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有审美教育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审美意识.

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既肩负着各种专业知识传授的责任,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更神圣的职责是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因此,教师应树立“教育是一门艺术”的理念,努力把一般教育创造性地提升到美的高度,以美的教育来塑造人,这样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 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便是渗透美育的必要条件. 因此,审美素养便成了教师必备的素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审美素养有哪些呢?

1. 内在审美素养

内在审美素养是指内化于教师自身的心理——文化结构中不可见的、有着一定发展水平和稳定程度的审美素质. 其主要包括教师丰富的美学和美育理论知识、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及健康的人格魅力三个层次.

2. 审美技能素养

审美技能素养是指流露于教师外部生活层面、具有一定技能的审美表现素质. 其主要包括教师形象美的设计技能和教学美的展现.

教师形象美的设计包括仪表美、教态美和生活审美化三个方面.

仪表美方面. 一方面,教师应当重视穿着服饰,本着整洁、稳重、美观、大方的原则进行修饰,不要穿着邋遢或怪异的服装走进课堂.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 事实证明,健康、幽默、活泼的教师总是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畅通无阻,而那些忧郁的教师则难以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教态美方面. 教师的教态美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个成熟教师的教态总是端庄、自然、大方、严肃的. 教态美一般通过教师的行为举止和神情两方面表现出来. 审美素养水平高的教师只要一走进教室,其举手投足之间都会使学生产生好感,给学生一种审美的愉悦. 神情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乐观向上、生机勃勃的教师总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死气沉沉、冷漠无情,动辄训斥、辱骂,甚至体罚学生的教师,不仅会破坏自己在学生心中的美好形象,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美的展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讲授表现出来的审美因素. 其主要包括课程审美化技能、语言审美化技能以及艺术表现与批评技能.

课程审美化技能是教师以符合美的形式、比例来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的能力.

语言审美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将日常生活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并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特殊能力. 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即做到教学语言科学、准确、简练、易懂,能给学生以明;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艺术,即融情入理,富有生动的形象性和情绪的感染力,语速快慢有序、轻重得法,有韵律的、运动的美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觉进入自由的审美境界,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

1. 什么是美

辩证法认为:美和真、善是统一的,和假、丑、恶是相对的. 初中数学是科学美的范畴,初中数学中有着丰富的感性内容和审美意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 例如,直线刚正,曲线柔媚,三角形富于变化之美,四边形富于对称之美,方形稳重,圆形流转;数学布局的合理性,结构的严谨性,关系的和谐性和形式的简洁性. 其中,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解题思路的逻辑美、问题中的思想美,以及学生的团结、互助,吃苦、能干,坚强、勇敢,学习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等都是美.

2. 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

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引言中,要求学生观察城市一角的照片,明白照片中的同一建筑物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一样的,从而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生活空间的图形是丰富多彩的,并用苏轼写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蕴涵的意境美来升华学生对这章课题的理解,使学生对这章内容的学习充满美好憧憬,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诱导学生创造美

1. 教师应认真设计板书,诱使学生作业时书写认真、规范,卷面整洁、有序

教师的板书认真、规范,能使学生仿效,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规范书写习惯. 教师设计的板书合理、协调、大方、自然、有创意,能给学生以欣赏、借鉴、美的享受,并诱使学生有创造美的欲望,作业时不用要求就自觉地认真、规范书写,保持卷面的整洁、有序. 这种作业及习惯不是在创造美,又是什么呢?

2.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注意科学而富有幽默、风趣、活泼的艺术特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像磁铁般地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篇(10)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数学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中学数学相对其它学科来说较为复杂和单调,有部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这就给教师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增添了难度。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也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研究的对象。

新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在倡导主动学习的今天,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其创造性。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捷洛夫说过:“创造想象的最大创造永远产生于情感之中。”就常规教学而言,吸引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而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创设课堂情景。原因如下:

从认识论来看,依靠直接感知可以获得某些客观事物的认识,但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特性及性质却不是单靠直接感知就能认识到的,必须通过思维方能认识它们,尤其对一些抽象事物的认识更是如此。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情景,营造一种氛围,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和动态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联想,在思维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这样无疑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这种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透过情景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感受都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无疑会使课堂教学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目标。

那么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积极探索: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悟”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在教学七年级的教材中《从不同方向看》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古诗欣赏:宋代诗人苏轼名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题1:你能说说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蕴含的数学道理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想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思维活跃)设计意图: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欣赏古诗,学会用数学原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刚一展现,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欣赏这首古诗,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既挖掘了数学内涵,又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渗透。我在教学两圆的公切线时,用课件出示自行车实物图,观察自行车的两轮与地面,花盘、飞轮与链条的关系。通过实际问题研究,学生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经常用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知识是有用的。

2.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玩”数学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能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蕴含其中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思考,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把这一节的内容讲完很容易,但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我采用了一位前辈传授的“绝招”:先介绍了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时,突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从而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就调动起来了。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不但达到了讲授知识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了解了数学史的知识。

3.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思”数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疑问是触发学生求知激情,形成良好心境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通常采用的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觉引导法都是设计疑问的极好方式,同时剖析错例也不乏设计疑问的作用。在学生学完“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课本上通过用作图的方法说明了“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全等,在什么情况下不全等呢?这一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寻找答案。

在数学课中,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数学很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为数学课设置既引入入胜,又能启迪思维的问题情境是每个数学教师要进行思考的课题。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时,我设置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经历模型化的过程,设置“花边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等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从中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对于具体问题情境的选择,既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关注数学本身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内部发展和实际问题解决的必然结果。

4.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做”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结论,只能使学生单纯地模仿和机械地记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则能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物的态度,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我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理时,首先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4cm、5cm、6cm、8cm、10cm、12cm的六根小木棒拿出来进行动手操作,任意取三根将其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接着我提出下列问题:(1)任意三根小木棒是否都能拼成三角形?(2)有几组三根小木棒能拼成三角形?有几组三根小木棒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比较两根短棒长度之和与长棒长度的关系;(3)通过上述操作,请猜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与第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4)试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你的猜想并证明。又如,我在教学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时,先让学生做一个任意ABC的模型(各顶点能活动),再分别作出∠BAC的平分线,AF、BC边上的中线AE,高线AD,此时三条线段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然后由学生自己移动A点,观察AD、AE、AF的变化规律。学生发现:当AB=AC时,D、E、F三点重合,从而AD、AE、AF三线重合,这一情境的创设直观明了,学生印象深刻。

5.创设尝误情境,让学生“评”数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教师应当就这种情况创设尝误情境,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我在教学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时,提出探究问题:如何计算2a2•3a3。我在巡回检查时发现学生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2a2•3a3=6a5,一种是2a2•3a3=6a6。两种答案究竟谁正谁误?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纷纷猜测、讨论,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点与当前的课题间的认知冲突,为学生的探究指明了方向。

我在教学八年级《认识概率》时,举了一个案例: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2次,小明认为:“总共有3种可能的情形,出现2个正面、2个反面和一正一反,它们是等可能的,概率都是1/3。”以往学生由于对于概率这一概念认识不清,在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常会发生错误。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发现错误,并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在这种自评自改的情境下得出的结果,比教师的灌输要有效得多。

6.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就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知识的同时,应为学生创造运用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的目的。

如,学习“勾股定理”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实际问题:“如图,一个高18m,周长5m的圆柱形水塔,现制造一个螺旋形登梯,为了减小坡度,要求登梯绕塔环绕一周半到达顶端,问登梯至少多长?”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在理解题意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拿一张白纸动手操作,学生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从而顺利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又如教“认识概率”时,在学生对概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率的认识,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概率为1/8,二等奖概率为1/4,三等奖概率为1/2。请问班上的同学有多大的机会摸中奖?”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会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有方法,教无定法”。创设问题情境对各科学习都有很大作用,尤其是对数学这样一门极具逻辑思维的学科。它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师生“合作学习”,这符合今天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当然,要设计得更好,教师仅仅停留在对教科书的挖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主动的创造才是情境的最终源泉。因此,教师应广泛涉猎各门学科,具有广阔的视野,同时也应关注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寻求优秀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徐杰,王丽丽.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认识与实践.中学数学教育,2006,(1),(2).

[2]顾泠沉等.面向2l世纪数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邬云德.“走向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数学教学研究,2002.6.

[4]臧洪军.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种现象.数学通报,2007.8.

上一篇: 中级财务论文 下一篇: 农村少先队工作经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