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8 10:06: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班级管理理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不端正,目标不明确,做起事来就会是事倍功半,导致我们的工作滞后,让我心情不爽。因此,我把学生的思想工作作为学生教育的起点。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走进学生,融入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项工作我主要是通过每天早上的晨会和每周的班会课来实施。在晨会上解决前一天发现的小问题和学生反映的问题,对学生做一个提醒,让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慎重考虑,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同时也让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及时转变观念,规范自己。而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会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班级现状认真确定课题,事先告诉学生下一周的班会主题,让他们有所准备,确保班会课保质保量的有效开展。班会讨论结束后我会让每一个同学书面发表个人见解,以便更进一步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这样坚持下去,基本一个学期学生的不良状况就会大大好转,班风好转,学风基本形成。为初中三年的教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这么说,狠狠抓一学期,轻松五个学期,而且效果明显。
二、建立同学们信任的班干部团队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选拔和培养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有了他们的得力相助,我们的工作就会如虎添翼,得心应手。
(1)、班干部的选拔要民主。
带上一个班后,学生的情况我们不熟悉,我在学期初,一般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举班干部。自愿参加竞选的同学纷纷上台演讲,宣读自己竞选的职位、原因及施政纲领,然后再由其他同学无记名投票,决定新一轮班委会成员。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以让乐于为班级服务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接受锻炼,展示自己的风采,有同学们的信任感做后盾,无形中激发了班干的主人翁意识,班级的核心运转起来就更加富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活力。
(2)对班干部要下放权力,做好班干部的领路人。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行的。如果做到事必躬亲,最后只能疲于奔命,可能收效甚微。如果班主任有一批得力的左臂右膀——班干部,班主任就不会为繁琐的班级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班级工作也因为有了一批得力干将的群策群力而做得更圆满。这就需要班主任知晓班级管理的艺术,培养出能干的班级“小管家”,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做管理的主人。
班干部是班级的中流砥柱,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让班干管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班主任袖手旁观,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班主任的引导如果自始至终,那就是牵着学生鼻子走,班主任的引导显得尤其重要。.首先班主任要把握住引导的时机,开学之初,是关键时期,是新任班干部履行职责的开始。这时,我引导班干分析班级现状,研究管理策略,制定管理计划,这为以后的班级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劳永逸。
在我的探索和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只有选拔好班干部,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老师同学信任的目光中他们才能真正地以主人自居,为老师排忧,为同学做实事,才能使班级管理获得成功,以达到“管是为了不用管”的教育目的。
三、做好学生的倾听者。
现代教育倡导师生平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的声音应成为班主任决策的重要信息之一。在班级工作中,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将班级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班级有班主任信箱,同学们对班级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可以写了信向班主任提。也可以把意见和建议夹在作业本中交作业时交上来,以便我及时了解他们的心声。一段时间下来,会收到了很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有效资源。
四、营造融洽快乐的班级氛围
班级应该是学生的班级,班级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这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形成使人向上、向善的积极氛围。榜样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人。
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按照学校的计划,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安排,设计,班主任要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商讨,提出参考意见,不过分干预,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由学生自己总结活动的得失。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我表达的能力,让他们真正做班级的主人。
教育直面人的生命,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而学校的班级管理是影响中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在一定的管理条件和管理过程中得以进行的。就管理本身而言,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让人高效地做事;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在于让人愉快地做事,因此管理在各种事业中都是居于核心的地位,班级的工作要想发展必须从管理抓起。
现代学校班级管理理论指出: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校里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能开发出来,帮助他们克服生理的、心理的、能力的、个性的和体制的障碍,去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我在班级管理理念运用地过程中重点抓了科学化、民主化、人性化、个性化等方面。
第一,科学化。管理既是一种温和的特权,也是一种科学的决策,即重视科学的办学思想和科学管理的指导。科学的办学思想要求管理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摆脱 “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牢固树立科学的学校发展观,用实际行动抵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作法,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求知欲强、创新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引领学校走向全面的素质教育;班级管理科学化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改革传统班级管理中与飞速发展的社会不相适应的东西,并进一步创造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在其实现过程中,需要班主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在充分分析学生特点的情况下,依据科学的管理思想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既切实可行又有本班特色的策略,使管理能有效的实现,使组织能健康的发展。
第二,民主化。班级管理创新离不开民主化,民主化的特点主要是在班级管理中注重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管理之中,以形成一种和谐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氛围,以提高管理的效率,推动班级的发展。班级的管理,重在关注每一名学生的生命与发展,使班级存在的价值与学生个人的生命价值融为一体,“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重视每一名班级成员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完善。要让学生在班级事物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渠道参与班级的管理,激发并树立其学习的热情和创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班级成员通过参与班级的管理,增强了管理的效度并增加了个人对班集体的责任认同,使班级全体成员对班级管理更具有信任感和归属感,使班级与学生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一名学生明确了自己与班级发展的密切关系。
第三,人性化。从学生个体的维度来探索现代中学班级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就要对于学生的需求给予充分的重视,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在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必须特别注重学生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则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受重视程度、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这些都是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的精神需要,它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无形资产,可以为班级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班级里学生众多,人与人之间必然存有差异,班主任就要善于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励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个性化。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普遍适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班主任应在管理中循教育规律,因地致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处理各种问题,而避免“千校一面”和“依葫芦画瓢”, 将班级的人文环境及学生的特点相结合,从选定的教育思路和切入点出发,并沿着所设计的步骤发展,逐步在某个方面取得成果,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班主任工作之路,创建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特色班集体。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对班级管理而言,不论从决策环节还是到具体实践细节,样样都要凝聚关爱,班级管理应该做到“柔一点,多一些春风化雨;文一点,多一些生命关注;粗一点,多一些个性张扬;活一点,多一些宽容理解。” 充实现代中学班级管理理念,从而促进班级的整体管理,顺应社会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编著 《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05第一版
[2]曹长德.《当代班级管理引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07第一版
[3]郭 毅 主编 《班级管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05第一版
[4]姚成荣 主编 《班级管理工作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06第一版
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教育思想。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特殊教育领域内的“回归主流”运动,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人们对教育民主化不懈追求的结果,其产生之初是为了解决特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实践的不断探索,现在全纳教育被看作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正不断地渗透到各类教育中,已发展成为一种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的持续的教育过程。
当前的中国职业教育常常成为家长和学生的无奈选择,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数长期感受到压抑,厌倦学校的学习生活,学习积极性低下,精神状态不振,不少人厌学逃学、滋事斗殴。因此,面对这样的现状,在职业学校中,实施全纳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该确立“全纳教育”的理念,构建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关注所有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广泛参与,创设一种全新的人文环境,以确保每个学生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都是民主、平等、合作与对话的。我结合对全纳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认识和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人人参与”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班级管理观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现实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很难满足全班几十个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班级管理,相互合作和分享班级管理的责任,构建新型的班集体。
尽管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他们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需要,更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在班集体中,学生是教育行为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具有可塑性和发展性,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氛围,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激发其自主意识,逐步引导其参与管理。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班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细则》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主要通过班委会在全班征集“金点子意见”后,形成班规草案,然后在学生中分组讨论、征求意见和修改,通过反复修改、讨论,逐步完善班规班纪,制定出全体学生都能认可的班规班纪,在班会课上由班长宣读,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最后,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实现起来效果还不错。
二、“民主管理”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班级管理观强调学生的民主管理。班主任应改变管理方式,淡出管理前台,淡化权威角色,由“控制主管”走向“激励引导”。班主任应自始至终用全纳的班级管理理念影响、推动班级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通过例会、座谈会、专题研讨、班级论坛、主题班会、网上论坛、家庭访谈等对话形式,倾听各方的心声,吸纳各方的智慧,及时调整班级管理的策略。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要树立起学生的民主意识,给学生民主的权利,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
首先,在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创设各种表现机会,让学生参与管理,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的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让学生感到班级生活的愉悦,成为班级、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主人。
其次,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推进自主管理。我们要把学生看成班级建设的主体,尊重他们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这一直是我们所提倡,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当家作主,对班级事务作出规划和决策,独立承担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让他们在自我定向、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自主管理中体验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责任感、成就感、归宿感、荣耀感,领悟到尊重、平等、民主及合作的意义与真谛。如在我班,学生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提出:每个人管好自己的学习,管好自己的生活琐事。尤其在卫生方面,学生自己提出:每个人管好自己周围一平方米的卫生,管好自己前后的一个小圈子。我班的刘某平时较为邋遢,他的座位下边经常有碎纸屑,但随着自主管理意识的加深,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注意个人卫生,这不仅关系到自己,而且关系到全班的荣誉。进行自主管理,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他们管理的积极性,锻炼其管理能力,提高素质。
三、“和谐发展”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班级管理观强调学生的和谐发展。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有全局观念,立足全班,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方面,“和谐发展”的意义在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力,都应该得到充分发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应该放弃任何学生,而应着眼于提高所有学生的素质。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学生的各个方面总会存在差异,学习存在困难的“学困生”和行为习惯不足的“问题生”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班主任应该转变观念,承认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每个星期我都会利用课外的时间,比如早读、午休、放晚学后的时间等找一些学生谈心,谈心时尽量抓住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正面引导。
另一方面,对于个体而言,“和谐发展”就是要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班主任必须非常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班主任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以“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管理班级,促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生活习惯的要培养从小事抓起,比如坐姿正确,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助人为乐;在学习上,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要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注重合作”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班级管理观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中、高级技能性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现代企业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学生的合作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而且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现今社会是开放时代,每个社会成员都要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共事。每个人都要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步完善起来。
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教育学生学会善于与人协作,注意发挥群体效益。在学校里,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多比较纯真,但同学关系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如有些学生有好嫉妒、多疑、敏感、冲动等不良性格习惯,有着心高气盛、目空一切等不良的个人心态,有着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不良的价值观……这样的学生在一起,就可能形成紧张的人际关系,从而影响班集体的融洽与团结。如果这些不良的性格习惯及心态得不到纠正并伴随他们走向社会,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应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利用各种形式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改变学生错误的价值观,纠正学生偏激的个人心态等,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如何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理顺个人与集体、普通学生与学生干部的关系,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精诚协作、艰苦奋斗的团队精神,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在社会中如何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这是一个人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五、“环境育人”的理念
全纳教育主张在班级中创建一种自由、平等、和谐、合作的全纳环境氛围。这种氛围的建立,首先要在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渗透这种文化,并在各类活动中加以引导,使之逐步成为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班级学习和生活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能容忍任何凌驾于个人尊严之上的行为,要尊重和包容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学生的特殊需求要进行个别的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学校要使每个班级的学生获得均衡的发展机会,如均等地获得教师个别辅导的机会、均等地获得课堂实践的机会、均等地获得优秀师资的机会、均等地获得教学资源的机会等。学生在班级中彼此都能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主体性得到自主发挥。在班级的人际环境上,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无障碍,疏密均等,彼此悦纳,关系融洽。
其次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让集体活动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并通过活动交往、交流,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况且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使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班级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比如元旦“迎新”晚会、三月“学雷锋”竞赛、清明节“接过先烈的旗帜”的扫墓活动、国庆节“我爱你,祖国妈妈”诗歌朗诵会、“一二・九”征文比赛、借助实习开展“技能”竞赛、“法制教育”,等等,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扮演着导演、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总之,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思潮,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的新课题,在职业教育领域中更应得到充分的体现。职业教育全纳性的实施,对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生产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班主任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重视管理观念的更新和管理手段的创新,不断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以达到教育、转化、培养的目的,逐步构建一个向上、民主、团结和和谐发展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汪放.全纳教育初探――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文教资料,2006,(1).
众所周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主要强调文化熏陶,用文化精神凝聚组织力量,用组织愿景鼓舞人心,以集体机制激励员工斗志。所以,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并将学校文化与之和谐融合,能够为职业学校的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
班级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德育平台,但一定要有职业学校的特色。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摇篮,我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学校以“学高当师、身正为范”为校训,以“知行合一”为做人准则,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均与专业设置紧密联系起来。如,每天每位学生都要把粉笔书写的七言律诗的小黑板整齐地挂在班级外面指定的位置;同时我们将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学生简笔画、钢笔字、毛笔字、手抄报、手工作品,定期展览于班级“优秀作业栏”橱窗之中,形成班级固有的特色文化,让学生要以一名未来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传递给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班主任合理放权,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自我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班主任尝试着转变自己的角色,并合理放权,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首先,班级要像企业一样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建立属于班级内部的管理层次;其次,班级同样也要采取层层负责制,班主任要与班干部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要和班干部一起分析、研究班级可能出现的情况,保证能够在班级出现问题之前及时协调解决,这样就使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会与社会完全脱节。
为此,我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采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模式,通过和班级全体成员一起制定详细的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并认真学习和落实,同时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使班级干部成为班主任的代言人。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都由班干部进行分层管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也规范了班干部的行为,使他们在班里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当然,这种分层管理并不是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要全程监控,随时过问,随时检查,随时反馈,了解具体情况。如寝室管理由生活委员管理寝室长,再由寝室长负责管理寝室每个成员,出现问题后,班主任要先了解生活委员和寝室长的处理方法,再去倾听学生的看法,再给生活委员和寝室长合理的建议,然后再由生活委员出面处理。学生在这种“自己管理自己”的模式下,自觉性、自律性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做最好的自己”。
三、利用学校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企业中员工的拓展培训体现了团队的力量,班主任要将这种团队精神引入和迁移到班级管理之中。首先,渗透思想教育,唤醒团队意识。班主任、班级干部、普通学生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班主任和班干部之间、班主任和普通学生之间、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之间需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其次,在班级管理中应通过班会、自习、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以团队精神为主题的教育,通过组织班级和学校的各类活动,凝聚团队力量,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学校组织和开展各类活动就是为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气氛。作为班主任,要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要调动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主人翁意识”。组织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进步的过程,更是集体凝聚力升华的过程。因此,我在每次活动前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如召开“军训动员”主题班会时,我要对学生坐姿、站姿进行要求和规范,更要强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组织跳绳比赛活动时,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合理分配力量、如何科学分工,如何确立队员之间的站位、距离、力度和频率等,经过每一位成员的不懈努力,在最终的比赛中,我们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在整个备战和比赛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更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不计较个人得失、付出终有回报、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人生哲理。
总之,通过对企业管理和班级管理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相融合的探索和研究,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提高了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為职业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晓琪.浅谈自我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新课程(下),2015,8(28).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班级管理的良好基础。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建立起平等友爱的关系,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1、师生平等。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理应听从班主任的教导,但班主任在此过程中,应摒弃“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思想,强权政策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破裂,班主任要能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平等的地位,学生才能拥有更加良好的学习态度,从内心里接受班主任的教诲。
2、严爱相济。爱是展现班主任最有效的手段,班主任在课堂内外都应多关注班级和学生的动态,用爱去感化每位学生。然而,一味宠爱学生,不对学生的纪律、作业等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就会变成溺爱,从而使得学生疏于管教,放松自我监管。因此,班主任需要“严爱”两手抓,在生活方面给学生多一些关怀,在学业方面对学生多一点期待,不回避批评,不吝啬表扬,真正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爱相济。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班级和学生的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营造优良的班风学风。
1、班级氛围的形成源于大部分学生,但必须覆盖所有学生。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只关注大部分学生,他们认为只要大部分学生融入班级氛围即可。然而,“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最短的木板将决定桶内水的高度,班级管理中也存在这样的道理。班主任需更多关注班级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对于外界环境过于敏感或冷淡,班主任要努力使得这部分学生融入到班级中。
2、正确指导班级的课余活动,营造良好的班风。班级氛围除了优良的学风,还需要良好的班风。班主任需要正确指导班级开展各项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班风。如:拔河比赛可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国内外时政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可使得学生享受思想上的激情碰撞;根据课本内容排演英语话剧,不仅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
三.制定新颖动态的规章制度
对于班风较差,学生自律能力较弱的班级,班主任不妨制定一些新颖的规章制度,但不宜用料过猛。如:针对迟到现象可制定铃后签到制度,定期地向学生反馈信息,并给予上榜学生批评;针对交作业拖拉的情况,制定作业完成的提醒制度,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针对自习课纪律差的现象,可选一些后进生为值日委员,让其感受到班级纪律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约束自己;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班主任可制作学习成绩的折线图,将学生成绩变化的趋势展现出来,利用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其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而一些学习氛围良好,违纪现象较少的班级,则不要将过多心思放在规章制度上。反之,可减少繁琐的条条框框,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支配。
四.推动民主管理的思想理念
班级管理中需要注入民主的思想理念,班主任在推动学生的民主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放权给学生。在班级的一些方面,班主任并没有学生清晰,班主任不妨放一些权利给学生。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荐报名,竞聘演讲来选举班委,所选出的班委往往能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同时,班主任可将一些管理权交给班委,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信任。此外,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可先征求学生意见,再由班委进行汇总,最后由班主任完善,学生往往愿意遵守并认真执行这样的规章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2、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班级是每位学生的家庭,大家都应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利用值日班委的岗位,使学生们轮流享受班级管理的乐趣,在管理中体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集体荣誉感,使得班级管理进入良性轨道。
班主任要深刻领会新形势下的教育精神,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让班级真正成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参考文献:
1.1对参与性班级教学管理认识存在缺陷:随着考试制度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考试的关注日益增加,学生都希望考上名牌大学,但是却忽略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在课堂和班级管理上不断的强调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丝毫不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对于学生在参与性课堂和班级管理的构建方面存在缺陷,教师认为只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学生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却没有想到使用更优秀的教学方式和班级管理方式,用自主参与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例如:某小学为了提高其在该地区的名誉,教师在数学课时,就会找来各种各样的试题对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训练,但这些方式都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在新数学知识面前,丝毫没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一下,问一下这些知识的原理,就盲目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会提高小学生在班级的自主参与能力,反而使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厌烦,提不起对学习的兴趣。
1.2班级管理方式过于传统: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贯采用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听课完成作业的方式,这种单向的教学管理模式只是一味的传输知识,却忽视了学生在班级上的自主参与程度。枯燥无味的教学使学生不愿参与其中,整个教学和班级就会变得没有意义了。新型教育理念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班级自主参与性的培养,该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做不到这一点。
2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实践的具体方法
2.1营造良好自主参与性的班级管理氛围:当代科技技术等发展十分快速,与此同时对21世纪新型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如果只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未来我国能出很多震惊世界的人才,教师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的课堂和班级管理参与性,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做班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在课堂上采用多样的班级管理方式,可以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然后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和班级存在的问题融合到游戏中去,利用游戏的模式,活跃班级的氛围,使在班级枯燥的学习生活活跃起来,让学生在班级的管理的过程中做到真正的参与其中,在课堂上既学到相应的数学知识,又能够收获相应班级管理的方法,在当代教育的理念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例如:在每一周的班会时间和同学一起管理班级,班主任可以提前准备一部分纸条,然后邀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写在纸上匿名的投到一个箱子里面,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课下由班主任统计出出现次数较多的问题,把这些问题传达给学生,询问学生有没有好的意见或者建议,下次班会谁有好的方法,可以到讲台上讲解。利用该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去,活跃了管理班级的氛围,引起其对自己所在班级的责任感,进而在素质教育下大大提高学生的班级管理的自主参与性,将其培养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2.2组织丰富的课余班级管理文化:在课下开展一些关于班级管理知识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关于班级管理的教学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在角色中形成对班级管理的看法和意见。例如:对于学校而言可以组织一些关于班级管理的文化活动,在周末教师可以利用模拟授课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班级管理的情景模拟,进而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中去,在模拟中完成对在班级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些管理知识的考验,活动结束后,评选出利用管理班级出色的同学,进行相应的奖励,同时,用这种方式激励其他同学多多的参与该类型的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在新型管理班级方式的自主参与性。
[作者简介]叶巧群(1978-),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医学院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研究。(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3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务必与时俱进。学生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学生管理的主要组织单位落脚点在班级,班级管理是学生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班级管理直接关系着班风、校风的建设,关系着能否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能否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关系着学生能否成长成才。新形势下,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承担者——辅导员,须切实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为导向来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并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理论,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
一、差异化管理理念
差异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之一。所谓差异化管理,指在组织内部管理者通过对成员个性的观察及测量,制定出能够激励他们为组织作出最大贡献的相关的管理措施。这样的管理理念重视组织成员的个体差异性以及认识到个性差异的存在会对组织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并能充分利用个体差异带来的互补增值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励组织成员个体发挥潜能,让其得到发展的同时达到组织目标。这种“面向对象”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尝试借鉴差异化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管理工作的实践来实现提升班级管理成效的目的。
二、差异化管理理念引入高校班级管理的可行性分析(一)“90后”大学生多元化的思想特点是差异化管理理念在高校班级管理运用的基石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主要是由“90后”大学生组成,“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思想特点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如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个性格特征、兴趣特长、能力倾向、价值观念、心理素质、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情况。若按照传统的管理理念来开展工作,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为传统的带有“行政化”烙印的学生管理重心主要围绕日常教学和常规管理,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主要是完成好工作任务,这样的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弊端。一方面,学生自主参与的成分较少,使班级无法发挥成员的潜力,未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带班采用的是较粗放型的“抓两头带中间”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于许多所谓的处于“中间地带”的学生关注不够,如没能充分掌握这部分学生隐藏的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更不能了解其深层次发展需求。学生个体存在的多方面差异表明高校班级管理工作须适应时代要求,彻底转变管理观念,引进差异化管理理念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思想特点的差异化,才能关注学生的深层次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挖掘或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差异化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基于目前学生管理的对象“90后”大学生个性、思想特点存在多元化、差异性,若按传统的带有明显“行政性”特点的管理方式则存在较大的弊端,急需我们辅导员转变观念,引入差异化管理理念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以依靠学生,尊重学生为基础,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制定班级管理的制度措施,发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以及发展学生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专业知识、锻炼综合能力的潜力,让学生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增强班集体的力量,实现学生与班级“双赢”的目标。可见,利用差异化管理理念来指导学生的本质不在“管”而在有效地引导,这样的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这样的管理已不再是以让学生乖乖地听话,认真学习,或仅仅保证所带班级学生的安全稳定为目的,而是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引导学生学会生存于社会的本领,符合学生的深层次的发展、成长需求,学生从内心深处乐意接受,从而可增强管理实效。
其次,差异化的管理已摆脱传统的采用强制性的指令、制度来完成指定性的工作,是一种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学生更愿意与老师交流,利于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深层次需求,利于辅导员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分析自我的优势、劣势,指导学生构建自我的生涯规划,搭建好育人平台,营造好良好的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
最后,利于辅导员老师的自我发展。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下,可让辅导员更顺利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学会科学管理时间,力争从日常的“保姆式”的工作中走出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引路人的“导师”作用,可以更深层次地思考完善管理工作,提升自我的业务管理水平与科研能力。
三、构建高校班级差异化管理工作体系(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营造团结、进取的和谐氛围
尊重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关注学生深层次的发展需求,营造团结、进取的和谐氛围,是班级差异化管理的基础。辅导员把工作做细做透,洞察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倾向、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学习动机与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异差情况,关注学生深层次的发展需求,并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师与就业指导师的力量,借助权威的人格及职业倾向等测试软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性格特征,明白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客观评价自我,了解职业,明确自身的职业兴趣等。辅导员根据具体的的情况进行分门别类,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利于继续追踪指导。辅导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专业基础、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指导全体学生干部,带领全体学生,共同探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差异,求发展、进步之同,热爱班级,营造以鼓舞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个人潜能的,认同大学生活阶段班级发展目标,肯定班级与自己的未来发展,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增添团队的力量或影响力,奋力拼搏力争构建人人追求进步、个个争相成才的“双赢”和谐氛围。
(二)指导学生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展示与锻炼能力的平台
切实指导学生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学生展示能力与锻炼能力的平台,是进行差异化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掌握学生的客观真实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开展班级的管理、教育与引导工作。一方面,深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帮助大学生分析社会需求、就业形势、职业能力要求等因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了解职业及自身的职业倾向,激发学生内在进取的动力,确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建立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素质发展体系,并建立好学生的职业规划档案,采用个性指导与团队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指导,让最广大的学生得到真正的指导并受益。可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指导学生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是开展差异化管理的关键环节,这可以让学生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一方面,进一步搭建好学生个性发展与能力锻炼的平台。首先,民主选举产生每届班委,培养学生干部,这是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如鼓励那些有思想、有一定的能力并有意愿为班级为同学服务,且愿意锻炼自我能力的同学竞选学生干部,并具体地指导班委开展班级工作。其次,指导班委在做好日常班级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习动机与目标、不同的兴趣等特点,尽全力围绕同学们个体深层次的发展需求,在分析学生个性特长以及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积极进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有效建构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平台,如有计划有目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有才艺展示、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自我认知教育、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考研、人际交往等专题,既让学生干部的组织策划能力得到锻炼,也可让更多的同学能得到展示、锻炼与启发。此外,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真正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应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服务社会实践中了解专业新知识,提高专业新技能,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促进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建立健全大学生义工服务活动的平台。总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着力构建差异化、多层次、多渠道、系统性的教育培养平台,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
(三)完善制度管理,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
完善制度管理,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为班级进行差异化管理提供制度保证。从学校层面来讲,为加强班级管理与建设,激发各班级(团支部)进取的内在动力,提高其积极性,学校学工部(处)、校团委在实践中,构建科学的班级、团支部的考评方案,增强各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各班级同学也会为团队、为自我的发展积极进取,这样管理可形成良性循环;为增强班级管理的实效,辅导员在管理班级时,根据班级的特点,以宿舍为单位,充分尊重同学的意见,制定包括纪律考勤、学风建设效果、团队凝聚力建设、宿舍管理等内容翔实的班级规章制度,并构建涵盖思想、专业、各级各类竞赛等内容的学生个人的评估体系,作为学生个人各类的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班规、评估体系,让学生清楚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班级这一团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了学生个人为了自我发展、为了团队的建设添砖加瓦,在各方面积极进取,这为班级进行差异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可见,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依靠学生,采取民主集中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制定相应带有“公约”性质的管理制度,构建以学生的学业为基础、以综合能力为导向的尊重差异性的评价评估体系,结合量化考核开展动态的管理,可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可提高团队的合力,提升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地扬长避短,进一步地厉练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锻炼能力,进而增强了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总之,我们须转变观念,采用差异化的管理理念来开展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充分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才能真正满足广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才能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谢进川.关于差异化管理的理论探讨[J].理论前沿,2005(23).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的工作,更是一门艺术,因其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是“育人”的工作。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因初中学生青春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所影响,传统的“制度化”的管理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的目的旨在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对学生的发展便具有了现实指导意义。
树立人本主义管理理念,首先要做到尊重每一学生。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很多班主任都容易出现“偏心”的现象,即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奉为“掌上明珠”,而对成绩、行为较差的学生则是“冷眼相对”,从而导致师生间关系僵化。尊重每一个学生,首先要从“每一个”着手,即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平等的对待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尤其是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时,教师更不能出现偏袒,而要以“相同的标准”来对待学生。如在处理学生未交作业、旷课等现象时,无论成绩优差都要同等对待。
其次,要注重去发现学生个体的优点。在一个班级中,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树立人本主义理念,就是要在管理中做到“扬长避短”,让学生多发现自己的优点,通过放大优点来规避缺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在班级管理实务中,某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差,但其好动,组织能力较好,笔者在和其沟通并征得该同学的同意后,通过竞选方式让同学当上了班级的文艺委员,在“五一”、“国庆”等活动中,该同学较成功地带领班级学生组织了文艺节目并担任了主持,从此,该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在班级管理中“扬长避短”更胜过单调“说教”。
二、建立人本主义管理机制,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初中学生之所以难管,原因除了学生成长中的青春期的叛逆性影响外,还有外界环境和学生需要等因素。建立人本主义管理机制,就是要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去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当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班级事务中后,就可较好地避免学生去参与一些不良的外界获得,从而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培养。
建立人本主义管理机制,首先要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来实施管理。以操行评分为例,班主任教师先组织学生对操行项目进行确定,然后制定细则,细则制定后各个小组讨论,讨论后修改然后试行,试行后再修改,逐步完善。让管理制度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提高学生的自制性。又如在班干部组建过程中,班主任可采用提名后竞选的方式进行。如班长一职,教师先让学生提名候选人,提名以一定时间(如一个月)为考察期,被提名学生在该期间要履行班长的职务,学生根据其表现进行打分。考察期过后组织学生竞选,在竞选过程中,被提名学生要进行竞选演讲,然后再履职,履职过程中成绩“班级考核组”,若班长出现不负责或没有履行好班长职务时,班级考核组可罢免其职务,重新推荐并选拔新的班长。
其次,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班级只是一个小群体,但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班级管理中涉及学习管理、卫生管理、纪律管理、自习管理、宿舍管理等内容,要班主任一个人面面俱到不大可能,此时,班主任教师可采用“毛遂自荐”的方法,将班级中的各种事务以“承包”的方式下放。如卫生管理,班主任将“劳动委员”一职“下放”后有几个同学“竞选”,班主任就采用“轮换制”方式进行,然后对“卫生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后评出优劣,再实施奖励,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兴趣。
三、多角度拓展发展渠道,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容易走极端,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间的关系较为僵化,而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喜欢“对嘴”、“反着干”,原因是其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多注重去发现学生的价值,多拓展利于学生发展的渠道,让学生的价值得到体现,从而改善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有人用“良莠不齐”将学生比作田地里庄稼的长势参差不齐,农民们对待“良莠不齐”的庄稼,唯一的方法是关注长势好的幼苗,但也不忽视长势弱小的禾苗,对这些弱势禾苗多施肥、勤照顾,最后,弱势的禾苗逐渐茁壮长大,农民们收获“百亩良田”。
学生和田地里的庄稼一样,是千差万别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快乐成长和学习的摇篮,班级中学生的基础和素质不尽相同,因此,分层教学、分层管理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班级分层管理的意义
1.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新课改下,分层教学成为教学主流。在分层教学中,班级管理松散现象逐渐明显,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加之分层导致的心理因素,对自己的要求逐渐降低,和老师配合不密切,和同学合作不主动,因而成绩出现滑坡。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升学的压力,以及父母、老师期盼的压力,更有社会的压力,使得一些学生因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自主意识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多数学生往往习惯于一个老师、一种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变化令他们眼花缭乱。因为随着学生层次的不同,科任教师可能随时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这里,学生的快速适应能力很关键,在较短时间内调整心态和学习方式,以适应新要求、新方法、新挑战。
二、班级分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教师认为高中学生都是为了升学,都是为了进入高校大门,分层教学无疑会给B、C层次的学生重重的打击,学生认为自己被老师看不起,自己被“拒之于”高校的大门之外;而A层次的学生则被老师“看好”,是老师心目中的佼佼者,但如果不注意引导和加压,他们也会浮漂起来。总之,学生习惯“一条渡船”过河,他们认为“一刀切”是对他们的尊重。其实,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对分层教学的误解,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分层教学的内涵与意义,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在高中搞分层管理没有必要,甚至是画蛇添足。因此,思想、认识到位是分层管理的关键。
三、优化班级管理,实施分层管理
1.处理好管理和教学的关系。
抓班级管理是为了促进教学,教学质量提高了,反过来对班级管理就有促进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和教学质量就是一架天平,应时刻促其保持平衡,不得重一头轻一头,否则,教育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素质教育为班级管理和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活动都是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应以“学生的发展观”为指挥棒,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2.分层管理中注重动态管理。
所谓分层管理,简言之,就是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实施分层次管理。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阶段性地发生改变,如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对学生的层次进行一次调整,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层次教学。
班级管理工作中,层次的划分很关键,划分方法大不相同。如根据成绩划分、根据遵守纪律与否划分、根据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划分、根据性格划分等。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遵守纪律,爱学习,积极向上等,这些学生基本不要老师费心;而一些学生逃课上网、玩手机等,则需要老师多加注意;还有的学生谈恋爱、喝酒、打架、斗殴等,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品德需要老师正确、耐心、悉心地疏导和沟通。
学生是发展变化的,层次的划分不能一成不变,管理方法、管理策略、教育方法也不能固定不变,教师的管理机制、管理机智更见其重要性。
3.班级管理开放,学生自我管理。
一个班级的管理水平,首先看班干部的组建和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我不否认这种观点,但更坚持班干部轮流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班干的选用上,一些教师习惯于任命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认为他们说话和做事有说服力,在学生中有影响力。其实,让那些违纪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对他们来说无疑更是约束和促进,迫使他们自我约束自己、自我管理自己。在班级管理上,我多采用值周制,即每人参与班级管理一个星期,值周的班干可以自由搭配,也可以老师根据情况“任命”,如品学兼优的学干加一个普通学生;也可以一个性格内向的和一个管理、组织能力强的等。当然,学生管理班级不意味着老师一点不问,任其发展,应加以指导和幕后指挥,对每一周的值周情况及班级在一周内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并进行有效评比,以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层管理理念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需要新的管理方法和新的管理模式。在分层管理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发展等,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管理,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实现因材施教,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以及全面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使每一位学生在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中,在教师的呵护和指导下,在同学们的互爱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提高能力,为以后成长奠定基础。
老师与学生要加深彼此间的沟通了解,进行角色换位,以努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教育艺术。师生之间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这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把自己置于学生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应常引导学生思考,若你是班主任你应怎样看待和处理班上的人和事?这样既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老师与学生之间,因其角色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对老师筑起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这很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用亲切的语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心理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