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9 02:40: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民道德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关于“爱国”。爱国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要求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二是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作力所能及的贡献。
(2)关于“守法”。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守法”强调公民遵守法律,不只是出于对法律的畏惧,更主要的是出于对法律的自觉认同。因此,一个有道德的公民,不应当将法律简单地认为是消极的行为规范,而应当积极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
(3)关于“明礼”。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
(4)关于“诚信”。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诚信”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5)关于“团结”。团结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强调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的基础上,公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人群的凝聚力,最终汇集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
(6)关于“友善”。友善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友好、友谊、友情、善良、善意、与人为善等等。
(7)关于“勤俭”。勤俭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俭节等等。
(8)关于“自强”。自强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自尊、自励、自立,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9)关于“敬业”。敬业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
作者:滕瀚 方明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有机会才学它”(M=0.430)、“维护和宣传它”(M=0.350)、“有时宣传它”(M=0.320)、“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M=0.280)、“对它兴趣不大”(M=0.210)、“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M=0.130)、“不清楚(M=0.130)”,最后是“反感它”(M=0.040)。可以看出,均数排在前五位的对待科学的态度均是积极正向的态度,排在后五位的是负面消极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在对待科学的态度的选择上,以积极正向的态度为主。农民工的道德意识,以积极的道德意识为主可以看出,农民工在道德意识选项上选择最多的是“诚信”(M=0.72),其次依次是“关爱”(M=0.69)、“宽容”(M=0.67)、“负责任”(M=0.38)、“沟通”(M=0.37)、“冷漠”(M=0.05)、“相互利用”(M=0.04)、“不负责任”(M=0.03)、“敌对(M=0.03)”,最后是“欺诈”(M=0.02)。可以看出,均数排在前五位的积极正向的优良道德意识,排在后五位的是负面消极的不良道德意识。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在道德意识的选择上,以积极正向的道德意识为主。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在对科学的“欣赏”选项上,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道德意识呈显著的负相关(p值均小于0.01),而与“关爱”“诚信”等优良道德意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值均小于0.01),这说明农民工对科学的欣赏有助于改善其道德意识,降低其消极的道德意识。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对科学的态度中,农民工的“设法弄懂它”与人际道德意识中“冷漠”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86(p<0.01),与人际道德意识中的“诚信”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81(p<0.01);对科学持有“有机会才学它”的态度与人际道德意识中“冷漠”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83(p<0.01),与“诚信”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82(p<0.01)。这说明对科学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良好道德意识的形成。
农民工对科学持有的消极负面态度与不良道德意识呈显著的正相关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对科学的态度中,“对科学兴趣不大”与不良道德意识中的“冷漠”、“不负责任”、“欺诈”、“敌对”、“诚信”、“相互利用”呈显著的正相关(p值均小于0.01)。农民工对科学的“反感”与不良道德人际关系中的“冷漠”、“不负责任”、“欺诈”、“敌对”、“诚信”、“相互利用”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对科学的“反感”态度与道德人际认知中“冷漠”的相关系数高达0.252,与“不负责任”的相关系数高达0.210,与“敌对”的相关系数高达0.275,与“相互利用”的相关系数高达0.161,这说明农民工对科学的消极态度会影响到他们的道德意识,农民工对科学的态度越消极,农民工的道德意识也越消极。令人惊奇的是,农民工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中,“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与道德意识中的“关爱”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道德意识中的“冷漠”“欺诈”“相互利用”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这与人们对科学负面影响的担心的认识有出入。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认为“对科学负面影响的担心”与“关爱”等积极道德人际关系呈正相关,与“冷漠”“欺诈”“相互利用”等消极道德人际关系呈负相关,但本调查的结果却与此相反,可能的原因是“总是担心科学的负面影响”会强化出对科技进步的不信任感和毁灭感,促使具有这种观念的人在道德意识中更加倾向于“冷漠”“欺诈”“相互利用”等消极道德意识。
对科学的“反感”“兴趣不大”等消极态度与优良道德意识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不良道德意识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科学的进步与传播对社会道德意识层面具有显著的影响。有效的推进科学的传播,能够提升社会道德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对科学的认可与赞成态度蕴含着对科学精神的认可,而科学精神中的关爱、宽容、负责任以及求真务实、实事求是都与优良道德意识的“宽容、关爱、信任”是一脉相通的,因此,科学精神对于净化道德观念、陶冶道德情操和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调查从实证层面支持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风尚、价值观念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降低和消除农民工对科学的负面态度,有助于他们形成优良的道德意识的调查数据说明,“对科学兴趣不大”与不良道德人际意识中的“冷漠”、“不负责任”、“欺诈”、“敌对”、“诚信”、“相互利用”呈显著的正相关(p值均小于0.01)。农民工对科学的“反感”态度与农民工的“冷漠”、“不负责任”、“欺诈”、“敌对”、“诚信”、“相互利用”等不良道德人际关系中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反感科学”与“冷漠”的相关系数高达0.252,与“不负责任”的相关系数高达0.210,与“敌对”的相关系数高达0.275,与“相互利用”的相关系数高达0.161,这说明农民工对科学的消极态度会显著影响到他们的道德意识,说明降低和消除农民工对科学的负面态度,有助于农民工形成积极优良的道德意识。培养和强化农民工对科学持有正向积极的态度,有助于淡化其不良道德意识,塑造其优良道德意识从我们还可以看出,农民工对科学的欣赏态度与农民工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道德意识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小于0.01),而与优良道德意识中的“关爱”“诚信”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农民工对科学的欣赏有助于改善其道德意识,降低其不良道德意识。这说明在农民工日常生活中,加大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工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欣赏态度,有助于他们道德意识的提升与改善,有助于淡化消极道德意识。总体上,从农民工群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群体对科学持有的积极态度与该群体的积极道德意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科技对社会的道德意识层面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我国现在正经历着历史上最深刻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变革,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回溯历史,中国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相当于西方约300多年的路程,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有一亿多农民进入城市,两亿多农民进入城镇,总数达三亿多人。这样的社会变化亘古未有。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四个“化”和四个“深刻”。所谓四个“化”,就是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所谓四个“深刻”,就是我们面对的是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关系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四个化和四个深刻,对社会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西方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比方说西方思想强调个性,自我,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发展个性就应该削弱共性乃至人性,强调自我就应当贬低集体,于是道德上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个性与共性,自我与个体,相互依存,应当是共同进步,不能只强调一方而贬低另一方。
二是市场机制,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这一方面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经济,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又容易诱使某些人物欲膨胀,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三是城镇化,工业化深刻改变了城乡的二元化结构,使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这样,原来的血缘,亲缘,地缘的联系都开始淡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特别是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一个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土地的农民会感到很茫然,在城市,甚至路该怎么走,垃圾往哪里扔都不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但在农村高声说话根本不算是问题;低声说话,反倒会引起别人猜疑。从农村到城市,人与人的关系更是明显不同。
在以上的社会背景下,新世纪新阶段农民工道德面临三个非常深刻的转变;一是从小生产者的观念向近代大工业观念的转变;二是从“质而少文”向“文质彬彬”的转变;三是从自私利己的思想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转变。
第一,中国过去几千年一直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如今绝大多数中国人身上也必然或多或少沿袭着农民的道德意识和习惯。正如马克思所说,小农进行生产的地盘是小块土地,每一个农户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所取得的生活资料多半是靠自然交换,而不是跟社会交往。他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小农就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过去中国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但是现在形势变了,这种状况已经或正在改变,小农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他们的思想观念都在改变。从道德层面上讲,无论是农民或是农民工,原来他们都很淳朴善良,但是,现在需要把这种道德观放到一个更宽广的范围之内,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上。比如有的人可能对乡亲们很讲诚信,可是跟陌生人打交道就不一定能做到了。有的人横穿马路,闯红灯,不守交通秩序,无非是想少走几步路。有的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只是个习惯问题,自以为并没有危害他人。但是这些思想和行为,却违背了社会公德,影响着社会风气。所以今天小农意识要改变,向进步的、工业化的意识方向转变。
一、加强领导,精心___,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今年__月__日是全国第七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进一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喜迎___成立__周年,我校党委对“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精心___,周密安排,召开专门会议对“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并把此项活动作为加强学校党建及少先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校形成了领导亲自抓,分管教师协助抓,教师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道德建设氛围。
二、创新形式,广泛开展各项活动
我校在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___开展道德宣传与道德实践系列活动,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的道德意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筑牢思想基础。
(一)召开座谈会,___学习提高认识。
__月__日上午,我校主要领导___召开座谈会,集中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援引吴大观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全校教师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主题开展道德建设体会交流,使全体教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中。校长车立新强调,全校教师要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契机,大力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校师生,借以大力弘扬好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倡导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力倡导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尊老___、邻里互助的精神。会上,校长车立新对“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作出具体部署,并要求全体教师注意收看__月__日晚8点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第___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道德的力量》电视节目。
(二)制作道德标语牌匾,引导学校文明礼貌风尚
__月__日,校领导为开展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动员全校师生专门制作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八荣八耻》相关标语,分别悬挂于校内的醒目位置,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全校师生及全村居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收到熏陶。
(三)___收看专题节目,真切感受道德的力量
__月__日___时,根据校领导的安排部署,全校师生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第___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仪式《道德的力量》晚会。按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___类道德模范板块,晚会采用播放短片、现场访谈、情景再现、歌舞表演等方式,生动展现了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不仅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同时也给全校师生上了一堂最生动的道德教育示范课。回到学校后,大家还在沉浸回味着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纷纷撰写心得体会借以表达对道德模范的由衷敬意和高度赞誉,全校师生表示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严于律己,争做有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
(四)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学习讨论
__月__日下午,全校开展以“学习道德模范,文明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活动中,有各班教室带领学生学习了全国楷模、英雄少年的先进事迹,也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想法。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明礼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小事做起,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本次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全体师生之间形成了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在全校营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全校师生的公民道德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今后,我校将认真总结活动经验,将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积极引导师生以道德的力量催生文明行为,以文明行为树立良好公民形象,以良好公民形象促进全面发展,争取更好成绩为建国__周年献礼!
2021年公民道德宣传日的活动总结
我局以提升道德水平,优化服务质量,推动水文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强化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提升参与性、把握操作性”为原则,引领广大水文干部、职工主动走进道德讲堂,不断修身律己,争做文明表率,作了如下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推进了道德讲堂阵地建设
1、不断增强道德建设宣传度。发挥水文网站作用。在___水文网、___水文网信息___篇,增强媒体宣传影响。在《___日报、《潇湘晨报》、《___晚报》、人民网、红网、新华网等报刊发表新闻报道___余篇次。在新浪、腾讯上发贴,发博客___次、微博___次。
2、不断建立道德建设激励制。在全局范围内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竞赛奖励活动,对在___德、树新风方面获得争取荣誉奖、创新成果奖、理论文章和新闻报道奖均给予奖励。
二、推进了道德提升工程建设
___学习___大报告,___届___中、__中全会精神,学习___的一系列重要讲话,___干部职工收看全省水文系统作风建设视频会议、全省水文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开展“做群众贴心人”、“入党___为党干什么”大讨论,举办业务管理培训班等。紧紧围绕水文现代化建设目标,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力量凝聚到、精力集中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三、推进了道德实践工程建设
1、典型感召实践。___开展“党员先锋榜”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一批先进典型已高高树起。在这支仅有七十多人的水文队伍中,就有___名水文人的事迹被传诵,“全国水利系统职工文化建设先进个人”xx、___省直工会劳动奖章获得者——xx、“___市水环境监测技能竞赛”第三名——xx等等都已成为我们身边鲜活的榜样。
2、献爱送暖实践。开展发善心,送吉祥活动,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可信、敬业奉献、尊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好人好事倍出广大党员干部涌跃慈善捐款分别达___元。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儒、道、墨、法、释等文化精华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从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之道到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从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到法家“以法治国”以及释家的“大慈大悲”对人性的关怀,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至诚的精神与信念。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有过重大的影响。这些优秀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我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有源头活水。
近年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研究硕果累累,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蔚为壮观,然而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都不多,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有待进一步深入。
很多学者都认同以下观点,即“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是公民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著书立说,呼吁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内容丰富,东南大学的樊和平教授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和勇毅力行等十大美德,认为它是形成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潜涛教授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归纳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人际和谐、追求崇高、以德治国、艰苦奋斗等传统,主张大力继承和发扬。[2]
很多学者都主张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的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3]
传统道德教育以人性论为逻辑出发点和教育前提,是古代先哲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探索,富有深刻的道德理性内涵,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正是传统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一脉相承的原因与关键所在。
比如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4]的思想,在于强调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另外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讲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虽讲人性本恶,但强调“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善行和善良品德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从表面上看,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存在着差异,但实质上在对待人性与人的善良品德关系问题上殊途同归,都十分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性是可以教化、可以塑造的。
关于如何对个体人进行人格培养问题,也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有学者认为:对“善”的追求是中国传统道德对个体生命价值和归宿的最终确认,也是作为个体的人不断寻求道德理性成熟的过程。现代公民人格的培养同样不能脱离人性的基础,要结合个体的道德需要,使人格教育出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这就要关注公民的多种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个性特征。提出应该从教育规律、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道德需求,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道德需要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教育要求的层次。[5]
学者们还从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以及个人自我修养对造就公民高尚人格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非独丝有染,人亦有染。说明道德教育的环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本性,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貌和国家的命运。[6]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同其它社会活动一样,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其价值和功能的实现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公民道德建设环境是构成公民道德建设过程的要素之一。
传统文化中“以法治国”法家思想,对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也有着指导作用。人性的二重性告诉我们,人是动物,又不是动物。人的自然属性反映的就是所有动物所具有的生物本能,而人的社会属性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取决于后天的教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我认知和环境教化而赋予自己的作为“人”的存在的内在规定性。然而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不会主动弃恶从善,所以需要用法律来约束其行为。[7]
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淑芹教授的《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在机制》、卫建国在《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都提出,基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实情以及当下公民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行为自律意识还不强、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频繁,交往范围广,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之间的监督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现状,提出在进行慎独教育的同时,特别需要加强外部管理,要把道德教育和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对公民的道德进行养成和训练,以提高道德建设的实效。[8] [9] 道德教育是对人美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只有把追求道德完善的视为快乐之事时,才能自觉自愿地去追求自我完善。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教育也应当把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方式方法,使人通过情感体验来形成相应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产生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自觉主动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知行统一”,认为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起着理性指导的作用,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知的最终体现和实践,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实施养成教育。这对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随着实践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发挥自主性、独立性,人格素质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实现现代公民人格培育的真正目的。
不少国内专家学者对学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学校里进行的公民教育,主张用普世的、合乎现代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前普遍接受公民道德的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因为学校有着社会上所缺乏的教学资源优势、时间优势,学校里不但可以开展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而且还可以依靠多种学科和活动,发挥其间接教育的作用。另外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时候如果能把优秀的为人处事规范和原则传授给他们,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有学者对我国公民道德水平低下的现状和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是中国30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人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道德选择上出现困惑、社会道德心理失衡。[10]
关于把传统德育运用到公民教育之中,有学者提出了德育目标问题,认为公民教育必然是主体性教育,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其基本的教育取向, 而且是区别于“圣人教育”的“平民教育”。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太高,缺乏对不同层次公民的水平、能力分析等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1]王颖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中强调培育公民应该以公民拥有独立的人格为前提,避免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封建臣民观念对公民民主自由的影响。[12]
相对大陆而言,台湾对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问题研究比较系统、集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当属田培林先生。台中师院王财贵教授发起的“儿童读经运动”也是学者针对传统文化教育所做的贡献,让孩子从小养成温良恭让,品行端正的习惯。
总的说来,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公民教育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至今为止,对公民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理论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从实践上讲,公民教育在我国开展得也很不够。特别是有关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不多,相关研究多限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发扬与光大以及公民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如何把两者相结合,结合过程中可能出现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缺少有力的研究。这种情况既同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很有必要。以上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3] 吴潜涛.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思想道德传统[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
[4] 论语·为政
[5][6] 李莹.“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对公民道德人格培养的启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 邹顺康.道德:是在压抑人性,还是在提升人性[J]. 道德与文明, 2005,(6).
[8] 王淑芹.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在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8,(1).
[9] 卫建国.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2,(6).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4.网络教育法。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论坛,也有12.4%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4.9%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
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要有自己的电脑室、要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老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小学生参与进去。
5.人际关系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2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其他的选项,或争吵,或自己洗干净,或报复,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同学关系。1)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2)平日里,大人讲述团结友爱的道理。3)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和睦相处。4)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5)家长注意孩子的细节问题。(2)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2)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3)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4)露出点本领,让他们因为佩服而喜欢你。(3)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2.小学生对于健康与保健、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及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和提高得十分缓慢。
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7/08-0027-04
在开放、包容的国际社会中,各国虽然存在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差异,但是伴随着国与国之间频繁的经贸活动,资源流动性变得日趋活跃。在此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准则也随彼此公民在不同的国度频繁穿梭,导致他们存在多重身份和忠诚度下降,因而公民道德教育方式和道德水平受到各国重视和关注,这也是人们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基础。
国外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状况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EA,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在1959年创立时提出:“在全世界范围内聚焦各国教育制度、政策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1] 欧洲民主公民教育项目理事会(EDC, European Democratic Civics)提出:首先,要探讨民主公民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其次,理解民主公民教育合适的学习方法;最后,确定和支持属地公民的案例研究。[2]
(一) 欧洲民主公民教育的研究维度
一是政治合法性维度:与公民的权利和职责相关,需要尊重现行的政治体系和法律。二是社会维度:在有关社会公民机构框架内,参照社会范围内个体公民之间的关系如何相互运作。三是经济维度:理解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工作所产生的诸多问题,都与商品生产、生活消费以及社会化服务等经济功能活动有关。四是文化维度:根据社会团体内的传统价值分享方式,维护集体形象和他们的表述方式,包括其具备的历史性文化积淀。[3]
(二)国外公民道德教育典型特点
IEA于2001年了一项耗时6年的国际公民教育研究项目,其研究结果关注公民教育的质性案例研究。[4]
德国:大多数当代德国在校儿童都在统一后的德国环境中成长起来。在公民教育方面,各州的教育也有自主性。公民教育一般从七年级开始,每周1小时的公民教育课程已成常态,内容包括社会关系、民主、政治、法律、媒体、经济制度、国际关系以及维和教育。
英国:在英格兰,立法机关将公民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必修课之中。工作团体已经认同了公民教育的三大主题:社会性道德义务、社区参与、政治修养。在北爱尔兰,公民教育用于强调远离政治暴力,迈向民主政治的和平进程。
美国:在美国50个州的15000个校区内,公民教育呈现多样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有一门“社会研究”课程,其实就是公民教育课。在美国大多数州的学校里都要求从小学到高中学习这门课。重点是有关民主的教学,主要原因是切合美国的宪法出发点。公民教学资源十分丰富,但就是没有官方的教科书。公民教育的案例研究建议公民教育文本大篇幅描绘的是维护个人权力,而不是公民的义务。学生课外活动的重点涉及“服务学习”。公民道德教育没有国家级的考试,但是有“全国教育进步测试”(NAEP),通过调查样本学校周期性测试学生的公民知识。
国外公民道德教育模式研究
(一)公民道德教育模式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从1967年开始在初中取代了道德规范教育。公民教育内容涉及宪法、立法和国际关系,包括爱国主义价值观、公民忠诚度和公民意识。新加坡教育部了“好品德好公民教育”大纲,并将在2014至2015年开始在中小学实施。[5]
1. 公民道德教育核心价值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大纲聚焦公民道德教育6大核心价值,[6] 分别是:尊重、责任、正直、关爱、弹性、和谐。
2.公民道德教育方法
公民道德教育应该优先选择的方法是基于过程而不是基于内容,因为基于内容的道德教学方法重点大多关注道德行为的事实和信息,从而也更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而基于过程教学的方法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7]
3.公民道德价值观培养策略
公民通过教育方式去思考自己的角色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他们被鼓励进行换位思考,感受个人所做决定以及自身行为结果对他人的影响。中小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感和道德行为方面需要达到以下具体要求。[8]
培养道德认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好的;在做出道德决定时,思考多元观点;持开放思维,进行道德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维护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种族、宗教和谐;了解国家福利分享包括家庭分享的价值;知道自己在社会、国家和世界中的角色。
培养道德感:学生通过理解他们的情感去认同他们的价值和行为,以便能让他们有意识地持有道德立场。面对道德问题的时候,能体谅其他人的情感。
反思道德行为:基于道德认知和道德感,学生能思考和判断他们的行为。将道德价值付诸实践。通过持续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多种族和宗教的社会中能促进和谐以及提升社会的凝聚力。
(二)公民教育的道德判断双重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M. 帕克斯顿 (Joseph M.Paxton et al,2010) 等人认为从各种不同的道德推理、循证评价和建议中提出有些道德推理缺乏追寻缘由、应用道义论和功利原则,以及抵消那些因支配行为自动滑向带偏见的倾向时,放弃道德直觉。他们主张重视证据的道德推理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9]1.社会直觉模型
海特(Haidt )在2001年提出社会直觉模型(SIM,Social Intuitionist Model):假设某人的判断主要受其直觉的驱动所致,而“事后推理”的“联接”假设(与传统的理性模式相反)某人的推理主要是被其判断所驱动,而不是受周边的其他方式影响。通过微弱说服力的推理联接,运用能构成因果关系的影响做出判断,使“联接”实现互补。[10]
用社会直觉模型(SIM)理论框架来理解道德心理学:由一整套构成因果关系的“联接”与三种心理过程相联系:直觉、判断和推理。[11] 在道德直觉、道德判断、道德推理情节中能构成因果关系的六种联系:直觉判断;事后推理;说理性的说服;社会说服;理性判断;私下反思。该模型包括“推理说服”和“社会说服”,前者通过某人的推理去影响他人的直觉,从而达到影响他人的判断。后者根据缺乏明显企图的推理所做的判断,去修正他人的直觉,从而达到影响他人判断的目的。
2.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
格林(Greene et al 2001,2004,2008)等人提出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 of moral judgment)。该模型假设道德思考方式依赖自相矛盾,并在某些情况下让其展开竞争。通过直觉情感的反应来驱动道义论的道德判断,让其自然而然地反思权利和义务。主张通过类似道德推理形式去控制认知过程,让实用主义和后果性判断目标得到落实。
如典型的“有轨电车难题”:当一辆失控飞奔的有轨电车冲向前方岔口时,其中的第一条道冲向5个人,第二条道冲向1人。此时在有轨电车驾驶员的大脑正中前额叶皮层的情感反应趋向于尊重可能的受害者“权利”,所做出的“正确”决定应该马上改变车道,选择以牺牲1人拯救另外的5人。功利主义和后果性推理,让道德常识具有普遍性特征。根据社会直觉模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直觉进行成功修正之后,道德判断才产生社会的影响力。
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与海特(Haidt)的社会直觉模型(SIM)不同。首先,基于规则的作用、控制了认知过程,有意识地应用功利主义道德原则。其次,道德推理能力被彼此采纳之后,道德的社会影响力会由此产生。[12]
(三)在线空间的公民教育模式
学生通过在线社区都能学习公民对话的技能,这也是民主社会公民必备的技能。如果教育是民主社会的堡垒,技术应用于公民道德教育,在线平台能发挥其独特的角色。创设多样性的在线社区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对话,有效的公民学习环境需要鼓励学生与不同想法和信念的人相遇。贾斯汀(Justin Reich)认为通过学生之间的族群人口统计差异显示,学生通过同龄人的公民言论把握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创建在线空间让具备多样性家庭背景的各种学生聚集起来共同学习。[13]
1.在线网络德育教学的策略
美国道德教育网站“面对历史的数字媒体创新网络”(facinghistory.org/)的理念就是“人们做出选择,选择创造历史”。面对历史,我们自己需要提供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方法、支持实践需要的工具,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工作者所创设和分享更好、信息更畅通、更有思想的精神世界。[14] 在2010年,该德育网站发起了数字媒体创新网络项目,组织了全世界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观点表达能力以及公民必备的其他相关能力。
该网络项目吸纳了来自各国学校以及全美14所中学的学生参加,如来自波士顿、马萨诸塞州、奥克兰、加利福尼亚、南非开普敦和中国上海,教师和学生围绕2009年的一个纪录影片的记者展开调查。这是有关克里斯托弗在中部非洲的新闻工作报道,学生观看完这个纪录片之后,在教室内独立地创建一个微型视频纪录片,用于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在的社区和他们的强烈愿望。此后,学生到在线社区去讨论,与世界范围内的同伴分享他们的项目,谈论身份、国际正义、未来媒体与新闻工作。项目在结束后,需要进行封闭性检验,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创建、加入在线空间时,能驾驭学生们的分歧并跟进学生的活动让他们进行对话,具体需要体现以下五个策略。[15]
(1)使用强制性的内容来探讨差异
德育工作者引领学生通过在线空间呈现他们的分歧,跟进学生的活动让他们进行对话。围绕德育素材展开对话,纪录片的记者向身处不同环境的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并获得共鸣。
比如在线讨论,涉及一段有关在非洲刚果俘虏一位非洲儿童士兵的视频短片,被俘儿童士兵要求记者克里斯托弗原谅他在战争中的行为,理由是为了帮助他回到卢旺达去。为什么儿童士兵恳请美国新闻记者原谅?如果美国记者离开之后,儿童士兵将会如何?给网络研讨提出“原谅”的意义。有学生说:“原谅就是敞开你的心扉。”也有学生说:“克里斯托弗本人是记者,即使提出也不算“原谅”,因为记者自己不是受害者之一。”因此,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原谅”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为了吸引观众,新闻记者用视频播放风景变化过程来讲述这些凄凉的故事。学生被要求参加讨论有关权利、正义和国际义务,学生们被媒体技术所吸引,因为这个转换用新闻的方式让他们同时代的人去了解。
(2)建立起教育工作者的关系
在创建安全和信任关系之前,为便于开展协作,教师们需要拥有共同管理的权限。在数字媒体创新项目中,教师们以面对历史为题,共同参与研究并筹集经费,如在夏季组织每周一次的会面研讨活动。使用社会媒体视频编辑工具去探讨新技术在改变媒体、教育和个人身份。经费也许有困难,但是创建德育工作者之间完全在线的活动是可以实现的。在平面课堂中的“握手”过程,要拓展到不同的学校当中去,德育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可用在线工具进行彼此的介绍和课堂讨论。
(3)创建分享的空间
为特定的目标和特定的群体创建“社交网络”,如实施协作学习项目,Ning技术网络在线空间(ning.com/ )是比较好的协作社区网络平台之一。Moodle(moodle.org/ )和Wiki也都有类似的协作特征,与Ning特征类似的MightyBell (mightybell.com/ )德育平台可免费提供给100人使用。在数码媒体变革项目中,每一位网络学习参与者都可以创设个人的介绍页面,包括兴趣和爱好。每个群体有一组页面,每个班级都有他们的数字化纪录片。
(4)允许学生表达自我
学生制作的微视频能提供强有力的自我表达,也给同龄人提供一个打开窗口了解他人的机会。城乡学生制作的微视频,如上海学生拍摄的是反映校园生活的微视频,而科罗拉多州的学生评论说,学校的建筑有点像美国的。加州奥克兰的学生制作的微视频反映他们社区的团伙暴力的问题。虽然各自所处社会或许截然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在班上通过公民道德教育课的内容和素材进行交流,尝试去感动整个世界。具备潜力的项目能借鉴他人的情感体验在线激发公民的参与性,这样学生能认同和分享多样性民族中人们行为中的闪光点。
(5)特意征召各种参与者
为网络空间公民道德教育项目征召和遴选参与者时,需要深思熟虑地选择教师。要考虑到他们中有来自国内外、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城市和农村,他们具备在课堂上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对公民道德教育的热情度和对项目的态度比教育专项技能更为重要。国际公民道德教育的网站(iearn.org/)是最早和最大的网站。美国社会研究教育学会(ascdedge.ascd.org/)和美国英语教师学会(ncte.org/community )等都有在线社区帮助你在美国寻找合作教师。免费给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组织提供全球虚拟教育会议的项目网站(globaleducationconference.com/ ),有利于增进各国教师之间的交流。
2. 公民网络德育案例剖析
以思考讨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为例,美国公民道德教育采用讨论和推理的案例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如果我是校长”[16] 是由美国学生在3D增强现实技术的故事网站(zooburst.com/ )创作的公民道德教育故事书,该故事书配以立体动态360度旋转故事人物以及场景,附有脚本阅读、可以翻页,增加权限可以给人物配音说话或旁白。
在公民网络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师生需要开放式的讨论。以思考、讨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为例,通过换位思考,欲擒故纵,让学生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反思中,在自己的道德感受挫后,应该尽早重新回到法制教育的轨道上来检视自身的道德水平。
总结与展望
世界各国的公民道德价值观培养一般都要求其公民在接受中小学的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通常都没有全国性统一的道德教科书。道德与知识和智力不一样,它不会自由地流动,因为它涉及个人的选择和主观的价值。
1.公民教育在一个分离的社会必定面临新的挑战,有效的公民学习环境需要鼓励学生与不同想法和信念的人相遇。学生通过同龄人的公民言论把握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创建在线空间让具备多样性家庭背景的各种学生聚集起来共同学习。
2.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孩子们的美德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有修养的公民。其次是给学生提供智力资源,让他们在德育资源的帮助下,增强公民的爱国、守法意识,形成他们自己的道德感,让他们学会对道德行为做出负责任的判断。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国家――个人”二元结构向“国家―市场―个人”三元结构转变,国家权力逐步收缩,干预力度逐步减弱,越来越多的政治与社会空间开始释放。同时,人们参与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愿望逐渐加强。因此,培育公民成为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这是公民教育研究复兴的现实前提。政治体制向民主法治转型,我国的政治、文化、思想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公民教育不再被视为“资产阶级教育”,这是其得以复兴的思想前提。研究公民教育研究,构建真正适合本国的理论,才能改变我国公民教育理论基础薄弱的局面,促进公民教育的顺利实现。我国长期受封建专制意识毒害,国家与社会观念意识淡薄。如何从奴性的、自私的、消极的人变为独立的、理性的、积极的公民,这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难题。研究与实践公民教育乃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
一、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的历程
1.理论翻译:1978-1995年
1983年,钱扑译介或发表美国学者安德鲁・奥尔顿奎斯特的学术成果。随后,每年都有学者发表有关公民教育的论文,但数量很少。这一阶段,一是译介国外公民教育概况,如《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教育简况》;二是译介国外学者的公民教育思想,如《西德着名教育家凯欣斯泰和斯普朗格的公民教育思想》。
2.实践诉求:1996年―2001年
这一时期,研究取向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一是译介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校公民教育理论,如郑航的《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二是讨论香港、所引发的公民身份问题,如李军的《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政策及九七后的对策》;三是揭示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公民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如葛新斌的《公民教育: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深切呼唤》。
3.公民道德教育凸显:2002年-2007年
这一时期,关注重点是公民道德教育,研究成果开始涌现。一是借鉴国外公民道德教育经验,如《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启示》;二是反思我国近代学者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如《严复的“新民德”学说与近代公民道德教育》;三是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坐标,探讨公民道德教育建设问题,如《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研究》。此外,学校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始拓展到高等教育阶段。
4.理论建构:2008年至今
公民教育现已成为研究热点,关于公民教育的呼吁和讨论日益增多。除继承前几阶段的研究视角外,本土化的公民教育研究开始形成与拓展:1.本体论研究,如《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2.价值论研究,如《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3.过程论研究,如《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新取向及其教学策略》。
总之,我国公民教育研究具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研究热潮与取向紧跟国家相关政策,公民教育研究缘起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研究视角多维化,从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视角、多学科审视公民教育。三是研究走向实践化,由基本理论建构与关系梳理走向探讨基于现实问题与具体情境的公民教育。四是研究内容涉猎广泛,现有研究既论及本质、目标、内容,意义等基本理论问题,也考察历史与发展态势、国外公民教育研究状况与公民教育观的走向。
二、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的基本观点
1.公民教育的本质
关于公民教育本质的研究,主要有五种视角,一是政治――社会视角。许多学者认为公民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旨在培养适应其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未来公民。如张斌贤和郑杭生都认为公民教育的实质在于使年轻一代实现政治社会化。 二是政治――文化视角。如唐土红、林楠认为,我国公民教育实质就是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三是关系哲学视角。如有学者认为,公民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公民对自身所处的关系共同体的认识,同时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公民教育就是公民关系的教育,公民关系的教育要先从人际关系开始。四是现代化视角。李萍、钟明华教授认为,现代公民教育必须强调其本质是主体性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檀传宝认为,公民教育应该是“造就公民的教育”。五是全球化视角。如王啸认为,中国公民教育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在生成具有权利意识的中国公民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人类视野的世界公民。
2.公民教育的目标
公民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合格公民。什么才是“合格的公民”?孙智昌认为,公民教育是培养“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这样的人是享受权利与承担责任、个体主体与类主体相统一的“新人”。葛新斌认为,公民教育在于培育出健全自律的公民。万明钢教授则认为,公民教育是培养适应其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未来公民,核心是公民意识的培养,即公民的政治与法律地位认识,国家认同感,权利与义务认识等。由此可见,公民教育目标即是培养全体公民在民主与法治的框架内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其核心在于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表现为,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以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
3.公民教育的内容
有的学者将我国公民教育内容分为公民意识培养、公民知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公民技能训练四个方面。还有的学者则从不同的角度把公民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时代性内容和主导性内容。这两个研究虽然从不同角度统梳理与建构了公民教育的内容,但对内容要素间关系缺乏分析,赵晖试图弥补这一不足。赵晖认为,公民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经济教育、环境教育和国际教育六个领域。其中道德教育是构成公民教育的基石;在其之上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并列而置的经济教育、政治、法律教育;环境教育与国际教育等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现代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一个屋顶一样覆盖在这一内容体系的最上层。除此之外,现有研究还讨论和分析了以下三种关系:一是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二是法治教育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是道德教育中公德与私德的关系。
4.实施途径与方法
目前,除少部分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公民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是在中小学设置综合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讲授、记忆、提问、及作业等。有鉴于此,现有研究认为:1.学校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课程来开展公民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1)单独设科。(2)相互结合,即将单独设科、综合设科,渗透型三种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相结合。(3)以参与和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课程,即强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以感受体验为根本特征的“活动教育”新模式。2.重视家庭、“同辈集团”与大众传播媒介等机构的重要功能。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探究学习”“议题中心研究”“批判思考教学策略”等新教学策略。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原则,如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内容与过程相结合、非权威主义等原则。此外,学者们还提出要设计、编制出包含专门的公民教育内容的教材,并采取分阶段分层次教学等。
5.公民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公民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德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项内容、一种方式。公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德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认为,公民教育是传统德育的现代表现形式。李萍,钟明华认为,公民教育不仅仅是德育的一部分,也不应局限于政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和“社会整体转型”的表征,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特质。第三种观点认为,公民教育与学校德育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种观点认为,公民教育与学校德育是各自独立而又有联系的。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可以作为学校德育的内容,同时学校德育也可以视为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方式。
三、反思与展望
一是现有研究停留在引介国外经验与理论,没真正实现本土化。公民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本国公民。因此,借鉴国外必须以本土化为指导原则,将公民教育置于具体国情下思考。二是“公民”“公民教育”等概念有待进一步厘清。目前,“公民”与“公民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应包括哪些内容,仍很模糊,需进一步界定。有学者主张借助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问题的源头进行追问。三是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对公民教育意义和价值的理解。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社会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公民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需要从全球化视域来把握公民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另外,还必须重视提高学校和公民对公民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四是现有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论证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上,未更应着力于研究如何开展、开展什么样的公民教育等问题。五是现有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思辨,缺乏系统的实证调查。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J].教育研究,2010(5).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公民道德宣传日的活动总结【四】
我局以提升道德水平,优化服务质量,推动水文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强化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提升参与性、把握操作性”为原则,引领广大水文干部、职工主动走进道德讲堂,不断修身律己,争做文明表率,作了如下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推进了道德讲堂阵地建设
1、不断增强道德建设宣传度。发挥水文网站作用。在___水文网、___水文网信息___篇,增强媒体宣传影响。在《___日报、《潇湘晨报》、《___晚报》、人民网、红网、新华网等报刊发表新闻报道___余篇次。在新浪、腾讯上发贴,发博客___次、微博___次。
2、不断建立道德建设激励制。在全局范围内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竞赛奖励活动,对在___德、树新风方面获得争取荣誉奖、创新成果奖、理论文章和新闻报道奖均给予奖励。
二、推进了道德提升工程建设
___学习___大报告,___届___中、__中全会精神,学习___的一系列重要讲话,___干部职工收看全省水文系统作风建设视频会议、全省水文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开展“做群众贴心人”、“入党___为党干什么”大讨论,举办业务管理培训班等。紧紧围绕水文现代化建设目标,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力量凝聚到、精力集中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三、推进了道德实践工程建设
1、典型感召实践。___开展“党员先锋榜”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一批先进典型已高高树起。在这支仅有七十多人的水文队伍中,就有___名水文人的事迹被传诵,“全国水利系统职工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杨小康、___省直工会劳动奖章获得者——王俊、“___市水环境监测技能竞赛”第三名——蒋飞红等等都已成为我们身边鲜活的榜样。
2、献爱送暖实践。开展发善心,送吉祥活动,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可信、敬业奉献、尊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好人好事倍出广大党员干部涌跃慈善捐款分别达___元。
3、“一对一”帮扶实践。实施新老结对“一对一”道德养成工程。我局认领了雨花区华云社区的刘玉珍老人为帮扶对象,在积极帮助刘玉珍老一家解决生活困难的基础上,向他们宣传党的好政策,引导他们克服思想消极畏难发愁等情绪,从情感上贴近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心中的困惑,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树立生活的信心。引导帮扶对象家人加强学习,开阔视野,进一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学习上支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推动了扶贫济困、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对近两年新招录的___名大学毕业生与机关各部门、基层各站所负责人结成对子、互助互学,新人向老将传递新知识、新理念,老将向新人传授实用技能、实战经验。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现状
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来看,因受当前的教育模式影响,政治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过度关注道德理论的传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出现道德教育实践性和实效性不高的弊病。
(一)中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知行矛盾”日益突显
“知行矛盾”或者说“知行背离”是当前中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当前,中学生普遍认同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具有较强的道德观念,但他们很难将良好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例如,针对“公”与“私”的问题,中学生思想上普遍赞同“先公后私”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中学生越来越多地只顾及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在义利观方面,中学生普遍赞同“重义轻利”“舍生取义”,但行为表现反映出的却是价值取向功利化、物质化,甚至不惜牺牲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在社会公德方面,中学生普遍强调自己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其破坏公共财物、随地乱扔垃圾等行为却屡禁不止。在社会生活中,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往往与其学习过的道德理论背道而驰,这就迫切需要中学政治教师更要在深度上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方式趋于理论化、静态化
当前学校忽视社会实践这一强有力的道德教育阵地,忽视在各种具体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对中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造成政治教师的道德教育方式趋于理论化、静态化。第一,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政治教师依然采用说教、满堂灌的讲授式向学生灌输公民道德的理论常识,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性。第二,政治教师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于书本的理论内容,只要求学生简单熟悉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学生难以把所学的道德理论常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及课后带领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太少,以时间方式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机会太少,使学生无法在人际交往中具体感知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所以,理论化、静态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严重影响了中学思想政治课进行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对活动性德育内容重视不够
“活动性德育内容又称实践性德育内容是指通过有组织的进行有道德意义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2]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政治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强制性地把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传授给学生,过度的认知性德育教育就抑制了教师对活动性德育内容的重视与实施。与此同时,为节约教学时间,大多数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忽视活动性德育内容,教材的“探究活动”是授课教师经常省略的部分。即使中学政治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探究性活动,无非也是按照教学大纲及其教科书所确定和表达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且这类教学活动形式化,极度缺乏启发性、感染性。这样,学生参与到具体道德实践活动的机会少,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严重抑制,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与道德实践相脱节。
(四)学校的道德评价机制较为单一、陈旧
“道德评价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环节之一。”“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常采用与学科教育评价完全一致的考试法。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的。”[3]在这种既定的学校道德评价机制影响下,政治教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其讲课质量评估的首要标准,以此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道德素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人格品质,无法通过学生的应试能力反映出来。政治教师仍以考试分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违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容易与学生道德素质发展的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强化中学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效果的策略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落实道德教育理念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道德教育理念,政治教师需要把道德教育作为其德育活动的切入点。即政治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视角进行道德教育,恰当地把“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和“培养道德行为”这一相互衔接的道德教育过程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公民道德伦理常识与道德行为准则内化为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例如,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品质,促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长此以往,便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的社会风气。
(二)加强活动性德育内容,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加强政治课的活动性德育内容,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增强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政治教师应秉持信任学生、锻炼学生的理念,适度开展课堂及课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促进思想政治课课程实践性的实施。政治教师要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索高效、实效的道德教育方法。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比赛、办墙报、举办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实现认知性德育与活动性德育的有效结合。第三,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政治教师要注重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实际,灵活多样地开展适合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通过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学生去养老院慰问老人,让学生体验一种健康的、积极的道德生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考评机制改革
学科教学的评价机制始终与学校的评价机制具有一致性,所以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考评机制改革,学校应该率先提出具体的道德评价标准、多元的道德评价方法、明确的道德评价对象。在学校具体的道德评价机制下,政治教师务必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政治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转变为综合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小论文、社会实践等多样化、多维度的考核办法,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通过新型道德评价机制,采用多元化的道德评价方式,能合理地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调动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