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专科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20 01:30: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华中师范大学专科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华中师范大学专科

篇(1)

一、化学实验课之前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方案的理论要求,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上课之前要做到的事情是预习本次实验课的实验内容,认识试验器械,搞懂实验原理还有设施实验步骤。学生仅靠实验教材上的内容是远远不能完成的,学生们要在网上查找实验相关的知识,通过自学掌握实验的知识要领,能够回答化学实验的课后习题,还要能够独立完成本次实验。例如,大学化学试验中的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学生要根据教材上的内容填写实验报告。具体的内容有:清楚地知道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熟悉蒸馏法分离物品的实验方法。还要认识并会使用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器械,要能够会用各仪器组装蒸馏装置,知道装置上每部分的使用用途及注意事项,最后自主回答实验问题。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运用对学生而言,增大了学生学习的挑战,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不再是靠教师一点点传输,现在要靠自己去查找资料获得知识,这样得来的知识更不易忘记,记忆更深刻。另外,同学之间在课前预习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会聚在一起讨论,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集体团队意识。

二、教师在翻转教育中应该做的事情

教师要对翻转教育有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和意识到翻转教育在化学实验课上的重要性。教师在化学实验课前一段时间要整理本次实验的实验物品,把实验过程路程一段小的视频。教师要根据多年的经验分析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在视频中要强调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减少学生在实验发生失误。将小视频发送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实验课前反复观看学会实验怎么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减少了教师在课上将实验过程的时间,大大丰富了学生做实验的时间。否则,在时间本来就不多的实验课上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实验步骤和做法,留给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实验就更少了,实验课也失去了要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索实验原理的意义。在实验课上教师应该对学生错误的实验方法进行改正,讲解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起到统筹安排教学计划的作用,但是将教学任务发放给学生之后,就要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教师只会为你解答一些难题,主要的工作都要靠学生独立去完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对教师来说,对教师的能力有了较大考验,促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也要将翻转模式教育的应用方法推广到其他学科,要将翻转模式教育的基本方法策略进一步拓展延伸。不仅推动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最主要提高了学习成绩。

三、应用翻转模式教育的好处

化学实验中要求同学们所知道的知识就要由学生在在课前预习阶段完成,比较容易使平常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通过自己加倍的努力去学会知识。促进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在自己预习阶段得到更深的感触。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助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巧。例如,在重结晶及过滤实验时,可以对所用到的仪器抽滤瓶和布氏漏斗等进行详细的了解。有些同学会对各式各样的化学药品产生兴趣,有些同学会对试验器械产生兴趣。各个人都有不同之处,都有各自擅长的地方。在几个同学的互相努力下,才会把实验做成功,学到化学实验知识。学生自主认真思考实验题目,学会自主学习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翻转课堂教育的使用方法。教师与同学进入一个全新的角色,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对化学实验的参与度与关注力,向翻转模式教育取得成功迈出了一大步。教师要把握好翻转模式教育的力度,励志于做到不让学生对翻转教育生厌,也能让学生成绩有大的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翻转教育模式会越来越完善,本文旨在服务教师工作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水平。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于教学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案,添加了新的教学方案,改变了以前一成不变的上课的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知识的途径由学生自己找到,课前的预习知识由学生自己预习,教师只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辅导作用。总而言之,翻转模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原有的教学方案得到了创新,若今后有较好的方案也要补充进翻转教育模块中。

参考文献:

[1]钱保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设计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6):114-115.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58-64.

篇(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88-02

全国性微课大赛结束后,教育界兴起了一股针对微课的研究热潮。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由于可汗学院的发起人萨尔曼的演讲也引起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在国内正在为课堂教学改革踌躇不知所向时,微课和翻转课堂成为了教育者普遍关注的热点。

一 概念厘定

(一)微课

“Micro Courses”翻译成中文为“微课程”,简称微课。微课起源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微课的理念2010年传入我国,国内学者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胡铁生将微课总结为:“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评测、教学反思核心和关键、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李玉平认为微课主要以数字故事为呈现方式,倡导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宗旨是“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的林地高中。2007年该校的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并配上教师讲课的声音,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供因各种原因无法到校上课的学生补课自学。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多媒体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充分自学这些视频资源,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以往的课堂教学、课下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

二 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教育科学性

(一)师生角色发生转变

在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改传统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和主宰者角色,课堂也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熟练地掌握一些学习活动的组织策略,如问题讨论、小组学习、角色扮演等。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教学内容的传递者,而通过微课视频的设计变身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提供者。在微课和翻转课堂学习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成为自定步调的学习者,借助微课视频资源的便捷,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地点,也可以控制学习内容、学习量的多少,学生变为学习的主角。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源,课堂上通过小组学习、协作学习及向教师寻求必要的帮助与引导等形式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二)学习时间重新分配

课堂教学时间的理性分配是翻转课堂的教育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在传统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明显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学的时间寥寥无几,或者只能靠学生课后在无人指导的环境下独自吸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教学行为发生前就可以充分学习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资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时间大大减少,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原来课堂传递的学习内容借助微课的形式通过网络媒介在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答疑解惑,增强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性,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互动显著增加

把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课堂互动的时间与质量。由于微课资源让课前“深度预习”成为可能,在课堂上主要是学生提问、教师答疑解惑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讨论学习等,这种充分交流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配以教师适当的教学评价与引导,课堂中的互动就会变得更加高效。

(四)教学过程科学重置

哈佛大学教授Eric Mazur认为: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过程的第一步――“信息传递”,并把这一过程放在最重要的环节――课堂上,但忽略了第二部――“吸收内化”,把这一重要过程放在缺少帮助的课后环节中。本应用于师生互动、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答疑解惑的课堂被教师全部占用,成为一言堂的“个人表演”。事实证明,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得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注定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Eric Mazur教授提出,由于新网络科技让知识的传授变得便捷和容易,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而把教学重心和时间放到第二步。换言之,就是把“吸收内化”这一重要过程放在课堂时间,翻转课堂的实施,正是顺应了@一趋势。

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现实窘境

(一)专业师资匮乏

我们了解到,目前各高校承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不够专业,自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培训和系统学习,大部分高校更是将此门课程硬性摊派给相应学院的党委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由于这些教师专业背景复杂、实践经验欠缺、职业规划专业知识不系统,加之事务性工作较多,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难以保证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多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是传统大班化教学形式,教师填鸭式讲授理论,学生被动吸收,最多课下辅以锦程职业发展教育平台上的视频自学,但因学时有限及大班教学的局限,课堂讨论和协作学习往往被忽视或流于形式。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实践性,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讲解,更要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针对指导,目前形式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实现本门课程的开设目的。

(三)个性指导不足

前文提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既重视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实践指导,更要兼顾个性指导。而当前的大班教学难以实现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互动游戏、协作讨论等教学形式,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需求。个性化指导不足将直接导致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 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一)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 教学互动双方分析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普遍比较年轻,同时有着相对较高的学历和较快地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对于创新性教学适应性较强。此外,由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大学教师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多媒体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其中包括每天备课都会用到的PPT幻灯片。同时,在视频公开课和网络选修课日渐流行的今天,大学教师也逐渐具备了录制视频课件的能力。大学生相较于中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完成对视频课程的自学。 以上因素为微课和翻转课堂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和技术支撑。

2 教学环境分析

首先,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采取课堂集中授课与课下网络教育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已经习惯独立观看视频的学习方式。大学高度普及的多媒体、信息化,以及为大学生学习提供的电子阅览室,加之几乎人手一台电脑的现实,为实现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应用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

(二)应用的具体策略

1 课前――知识交流和传递

课前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教师备课和录制微课视频,二是学生的自主预习。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按重难点分解知识点并依此录制微课视频构成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分别由微视频、课件、教案、配套练习等组成。教师把这些学习单元以知识树的逻辑结构上传在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选择和预习。同时,教师根据每个学习单元的内容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则根据教师的安排提前在网络教学平台预习教师提供的学习单元内容并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不能及时吸收消化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同学交流互动或者留到课堂上向教师寻求指导。

2 课中――知识建构和内化

在课堂教学中,以面对面教学为主,围绕小组活动开展组织讨论、团体辅导、个性化指导以及总结点评等主要四个环节。教师可以先以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或一个主题情景作为导入,引起学生讨论分享。随后,可以从已经提交的作业中事先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最后由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必要时给予同学们个性化指导,解决学生个体困惑。在课堂教学中,综合采用课堂讲授、启发诱导、小组协作、答疑解惑等方式和策略,针对学生个体化差异,综合利用不同的学习环境和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3 课后――知识巩固和拓展

课后,主要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主,帮助师生更好地学习反思。在此阶段,共分为作品展示、资源学习、论坛交流以及拓展任务四个环节。经过课堂的展示、分享、讨论,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把作业修改完善后上髦镣络教学平台进行再次展示,或者提出新的困惑,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答疑,进一步将课程知识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此外,师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分享优秀学习资源,这种便捷的交互方式打破了时空局限,更好地增加了师生互动,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3)

1.钢铁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中,铁应〔

A. 接在电源正极                         B. 接在电源负极                         C. 连接锌                         D. 连接铜

2.为了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

A. 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B. 铜板相连                  C. 锡板相连                  D. 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3.1.化学与STSE

(社会、科学、技术和环境)

密切相关,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铁外表镀锌可以增强其抗腐蚀性

B. 寻找适宜催化剂能使水转化为汽油

C. 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D.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形成了原电池

4.以下图所示各烧杯中均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最快和被保护最好的分别为(

)

A. ①⑤                                     B. ③②                                     C. ④⑤                                     D. ④①

5.以下防腐措施中,属于电化学保护法的是(

)

A. 用氧化剂使金属外表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     B. 在金属中参加一些铬或者镍制成合金

C. 在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局部,装上一锌锭                   D. 在金属外表喷漆

6.以下事实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 光亮的自行车钢圈不易生锈                                B. 黄铜(Cu、Zn合金)制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C. 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                      D. 生铁比熟铁(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7.以下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

)

①电离

②电镀

③电解

④电化学腐蚀

⑤电泳

A. ①②                                    B. ②③⑤                                    C. ②③                                    D. 全部

8.以下有关电化学装置不能到达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模拟吸氧腐蚀                           B. 电解法制氯气

C. 铁的防护                                 D.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9.如下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U型管中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经观察,装置中有如下现象:开始时插在小试管中的导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的液面上升,略高于U型管中的液面。以下有关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生铁片中的铁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响生成Fe2+

B. 开始时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发生析氢腐蚀

C. 墨水液面上升时,正极反响式为:O2+2H2O+4e―=4OH-

D. 如果将铁片换成铜片,也会出现开始小试管中的导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的液面上升的现象

10.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如下图,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的微小原电池           B. 铁电极发生氧化反响

C. 负极的电极反响方程式为O2+4e-+2H2O=4OH-     D. 放置一段时间后,铁片上有铁锈出现

11.关于以下装置,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石墨电极反响式:

O2+4H++4e-=2H2O            B. 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

C. 参加少量NaCl

,会加快

Fe

生锈                         D. 参加

HCl,石墨电极反响式:

2H++2e-=H2

12.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下图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响式为Fe−3e−=Fe3+             B. 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 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                             D. 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

13.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形成原电池发生腐蚀:一种腐蚀称为吸氧腐蚀,总反响式为

2Fe+O2+2H2O=2Fe(OH)2

另一种腐蚀称为析氢腐蚀,总反响式为

2Fe+2H+=Fe2++H2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两种类型的腐蚀都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两种类型的腐蚀中,铁都作负极,发生复原反响

C. 析氢腐蚀时,生成1molH2同时转移1mol电子       D. 发生腐蚀时,铁中含有的碳作为正极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保护天然气管道时,将铁制管道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 等物质的量的铁完全腐蚀生成Fe2O3后,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过程中消耗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 电解精炼铜,用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CuSO4溶液作电解质

D. 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15.在以下装置中〔都盛有0.1mol·L-1H2SO4溶液〕Zn片腐蚀最快的是〔

A.                      B.                      C.                      D.

16.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外表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下图。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 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响式为O2+2H2O+4e-=4OH-

C. 液滴下的Fe因发生复原反响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

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 假设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那么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响为Cu-2e-=Cu2+

二、综合题

17.如下图,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后观察:

〔1〕铁钉在逐渐生锈,那么铁钉的腐蚀属于________腐蚀。(填“化学〞或“电化学〞)

〔2〕假设试管内液面上升,那么原溶液呈________性,发生________腐蚀,电极反响式:负极:________,正极:________。

〔3〕假设试管内液面下降,那么原溶液呈________性,发生________腐蚀,电极反响式:负极:________,正极:________。

18.利用以下反响:

Fe+2Fe3+=3Fe2+

设计一个原电池,请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试剂。

〔1〕I.请写出你选用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

写化学式

)

:正极为________

,电解质溶液:________

〔2〕负极反响式:

________;

〔3〕溶液中

Fe3+

________

极移动。

〔4〕II.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中Sn极的电极反响式为________。

〔5〕比拟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

19. 〔1〕地下钢管连接镁块是金属防腐措施中的________法。

〔2〕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答复以下问题:

①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碳酸的________(填“强〞或“弱〞)。

②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响式为________

,当电路中有2mol电子转移时,理论上两电极质量变化的差为________

g。

〔3〕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见以下图,石墨Ⅰ为电池的________极;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响式为________。

20.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物质合成等方面应用广泛.

〔1〕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和C的腐蚀,图1中,材料B可以选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锌板

b.铜板

c.碳棒

图2中,钢闸门C作________极.假设用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进行实验,D为石墨块,那么D上的电极

反响式为________,检测该电极反响产物的试剂是________.

〔2〕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自由通过〕.该电池的正极反响式为________.

〔3〕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圾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弱酸〕的原理如图4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

分子,A﹣表示乳酸根离子〕.

①阳极的电极反响式为________.

②简述浓缩室中得到浓乳酸的原理: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A

3.

B

4.

C

5.

C

6.

A

7.

B

8.

B

9.

D

10.

C

11.

A

12.

C

13.

D

14.

A

15.

C

16.

B

17.

〔1〕电化学

〔2〕弱酸性或中;吸氧;2Fe-4e-=2Fe2+;O2+2H2O+4e-=4OH-

〔3〕较强的酸;析氢;Fe-2e-=Fe2+;2H++2e-=H2

18.

〔1〕碳棒;FeCl3

〔2〕Fe-2e-=Fe2+

〔3〕正

〔4〕2H++2e-=H2

〔5〕B>A>C

19.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第六周期第IVA

族;弱;PbO2

+

4HCl(浓)=

PbCl2

+

Cl2

+

2H2O;PbO2

+

2e-

+

4H+

+

SO42-

=

PbSO4

+

2H2O;32

〔3〕负;NO2-e-

+NO3-

=N2O5

20.

篇(4)

2000年代初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出现大学毕业生“蚁族”和“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现象”[1],导致许多农村地区再度兴起“读书无用论”,农村高中生弃考现象日益普遍。高考弃考现象是一种放弃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不再相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而“读书能否改变命运”本质上是“教育能否促进社会底层向上流动”,那么,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否意味着“教育不能促进农村学生向上流动”?准确评价、判断这一命题,需要对大学毕业生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比较分析,这对于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投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国内不乏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农民工就业的研究,也有关于二者的对比研究,但是对大学生与青年农民工就业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与父辈农民工相比,青年农民工(也称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是指年龄在16-30岁之间、户籍为农村、进城务工的第二代农民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与大学毕业生年龄相仿,因此青年农民工与大学毕业生的可比性更强。比较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有利于更准确地探讨高等教育对农村学生就业及社会流动的影响,检验高等教育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能否改变农村学生的命运。基于此,本文拟对二者的就业进行比较研究,并为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投资提供建议。

二、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就业率和工资水平比较

根据劳动经济学理论,就业率和工资水平是反映劳动者就业状况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因为这两个指标不仅直接影响就业者的收入,而且容易量化,具有客观性。从就业率的角度来看,按照统计时间节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通常分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时间截点为7月1日,即大学生毕业离校时间)和总体就业率(统计时间截点为12月底,即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一般而言,由于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存在一定的择业期,所以,我们认为,大学生的总体就业率高于初次就业率,并且更能准确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状况。表1显示,2007-2013年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8.0%-72.5%,平均值为70.93%;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5.5%-91.4%,平均值为88.81%,远远高于初次就业率。由于鲜见专门针对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率数据,我们退而求其次地以农民工就业率数据作为替代。有数据表明,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都实现了就业,劳动参与率高达90%。在经济活动人口中,农民工就业率在98%以上,失业率不到2%。[2]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2009年外出农民工的就业率超过97%。[3]据此可以估算,青年农民工就业率高于90%。以上数据表明,尽管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0%左右,远远低于青年农民工就业率,但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略低于青年农民工就业率,二者的差距并不明显。

从工资水平的角度看,工资是雇主或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在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它是衡量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一个关键指标。表1显示,2007-2013年间,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工作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07年的1798元增加到2013年的3250元,平均值为2480元。201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指出:2010年青年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约为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4]由于缺乏其他年份的权威性青年农民工收入数据,以全国城镇职工收入57.4%的比例来估算其他年份的青年农民工收入。估算结果显示,2007-2013年间,青年农民工的月收入从1182元增长到2462元,平均值为1793元。这表明,青年农民工月收入上升趋势十分明显。这与社会对农民工需求的不断增加、“民工荒”在全国各地蔓延密切相关。随着青年农民工工资逐年不断上升,以至于出现“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工资趋同”的现象。尽管如此,2007-2013年间,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仍然高于青年农民工,二者差距平均值为716元。以上分析表明,尽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略低于青年农民工,但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仍然高于青年农民工。由于就业状况不仅包括就业率和工资水平,还包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因此,只有进行全面比较,才能准确揭示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的就业差别。

三、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工作时间比较

工作时间长短既影响劳动者个体工作和生活的和谐度,又影响劳动者个体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劳动者个体的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也是衡量工作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5]《劳动法》规定,1995年起,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制,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个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但是,许多数据表明,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明显偏长。例如,有调查显示:青年农民工平均每月工作26天,每天工作9个小时,与其他年龄段的农民工劳动强度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差异。[6]另有资料显示:约60%的青年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近五成青年农民工日工作9-10小时,五分之一的青年农民工日工作时间在11小时以上。[7]由表2可知,2006年、2008年青年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多达56小时、57小时,分别超出法定工时12小时、13小时。另外,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还存在不确定性,这与青年农民工从事的行业有密切联系。在服务业中就业的青年农民工人数较多,这一行业提供的大部分是轻体力的工作,但通常劳动时间较长且不固定,“几班倒”、拖延下班时间、剥夺休息时间的现象屡见不鲜。建筑业中的青年农民工劳动时间不固定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他们雨雪天无事可做,遇上抢工期又必须加班加点,工作时间常常缺乏规律。由于缺乏直接的关于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工作时间对比性的调查数据,以不同受教育程度者的工作时间区别来替代。表3显示,2003年至2011年间,城镇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时间就越短。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者的周平均工作时间比高中及以下学历者短3-5小时,二者差距明显。这间接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时间少于青年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工作时间少于青年农民工,与二者所在的行业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就业人员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所占比例最大的行业有:教育(67.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6.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5.6%),金融业(64.4%);就业人员周工作时间大于或等于48小时所占比例最大的行业有:住宿和餐饮业(49.4%),批发和零售业(47.5%),建筑业(46.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5.3%)。

青年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和公共服务业,这几个行业是周工作时间超过48个小时所占比例最大的行业,即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而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个小时的行业(教育,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主要需要知识和技术技能型劳动力,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总之,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比大学毕业生更长,并且工作时间不固定,被迫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四、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工作环境比较

工作环境是指劳动者所处的工作场所的各种环境条件。工作环境对劳动者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工作环境往往差异很大,分析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差异,可从行业和职业的角度进行比较。青年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是制造业(32.4%)、批发零售业(21.9%)、建筑业(11.2%)和公共服务业(10.9%)。[9]制造业中的农民工作为一线工人从事生产加工、制造等工作,工作环境一般是工厂厂房和车间,很少有专门的员工休息室和茶水间,流水线式的工作任务量大,工作讲速度重效率,工作内容重复循环,单一乏味,工人与冰冷的设备、零件、器具打交道,活动范围有限,工作环境中人情淡薄,员工之间缺少人际交往和沟通,员工很难从工作中找到归属感。批发零售业一般以私人个体和家庭集体经营为主,工作岗位有搬运工、物流配送员、分拣员、普通销售员和货物管理员等。这一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靠体力劳动获得报酬,工作地点多为密闭阴暗的仓库或者配发货间,工作环境艰苦恶劣,大部分劳动关系不正规,缺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及对应的法律保障。建筑行业是“艰苦劳累”的代名词,从业者大都为男性,女性比例明显偏低。这种自发的分工主要是由建筑业的工作性质决定的,这一行业一般是繁重的体力活和高强度高耐度的技能活。室外作业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避免不了风吹日晒,钢筋水泥的环境中尘土漫天,空气质量差,对体能和身体耐力要求高,又由于建筑行业的劳动者教育水平低,维权意识淡薄,流动性大,一般无法与用工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公共服务业中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较多。由于公共服务行业提供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这对从事此行业中的劳动者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要求比较高,他们的工作灵活性大,在以“顾客至上”为基本理念的服务业中,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顾客要求,劳动者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苦闷和恐惧,职业热情也会随之下降。

与青年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不同,大学毕业生所在的行业大多具有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工作环境也有着显著不同。根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工作最多的行业类是金融、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其次是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这些职业都是以专业技术工作为主。除了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外,也有大学生从事各类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从事技术辅工作和较少的服务类工作。大学生主要靠提供脑力劳动和专业技能技术来获取劳动报酬,工作稳定,工作地点多为室内,环境较好,配备单独的工作格子区间或者办公室,工作时间八小时制居多,加班会有对应的补偿加班费,所在单位实行人性化管理,重视员工物质和精神需求,关注员工情感的动态,员工享有平等和受尊重的权利。从职业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标签对应的是“白领”,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干净整洁,工作氛围舒适和谐,人与人之间能彼此信赖和尊重;而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标签接近于“蓝领”或者还不如“蓝领”,与办公室工作人员不同,他们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恶劣,不仅谈不上舒适优雅,而且可能对身体健康存在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总之,大学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和职业不同,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环境明显优越于青年农民工。

五、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职业发展前景比较

职业发展前景显著影响就业者的未来收益,因此,也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者的职业发展前景在根本上决定于其所处的劳动力市场类型和所处的行业类型。一方面,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大机构的工作岗位;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工资高、工作条件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晋升机会。一般而言,能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往往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小公司、小企业、小机构的工作岗位;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工资低、工作环境差、规章制度严厉、晋升机会少。一般而言,那些难以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只有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例如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求职者。在我国,次要劳动力市场广泛存在于农村和城市的传统部门。

在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的条件下,青年农民工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他们很难通过正规就业渠道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而基本上是通过非正规渠道就业于非正规部门,现实中他们多从事的是体力工作。有调查表明,外出务工期间有50%以上的农民工每年更换工作次数超过3次以上,甚至有3.5%的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年更换工作次数超过5次。[10]青年农民工不享有或享有很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而且由于他们往往从事简单的生产性或服务性工作,很容易被替代。有研究显示,近四分之一的(25.4%)新生代农民工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工作,其中打零工、散工的比例达到17.7%。[11]由此可知,青年农民工工作改换频繁,就业极不稳定。工作缺乏稳定性显然不利于未来的收入增长,更谈不上良好的晋升机会,这是影响青年农民工业发展前景的一个原因。相对而言,大学毕业生因教育优势,符合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教育条件。也许毕业之时,他们暂时未能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但是他们潜在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以后仍然有机会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晋升机会。这一点是绝大多数青年农民工不可比的。调查数据表明(见表4),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后的工资水平大幅度上升,2007-2010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的月收入分别为4388元、4445元、4755元、5301元,比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分别增长2279元、2555元、2625元、2822元,增长幅度都超过一倍左右,并且各届毕业生中均有大约10%的月收入超过1万元。同时,各届均有超过50%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内获得了职位晋升,平均晋升次数约1次。这充分表明,大学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工职业发展前景的区别,也与二者进入的行业不同密切相关。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悬殊,收入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不同行业的收入排名情况,可以反映不同类型的行业和工种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差异。总体来看,垄断性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收入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性行业的收入低。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就业人员年度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排名依次是金融业(99653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90915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76602元)。就业人员年度平均工资最低的四个行业依次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不同行业对就业者的受教育水平要求不同,总体上看,平均收入水平高的行业对就业者的受教育水平要求更高。例如,工作收入较高的几个行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需要的是知识和技术技能型劳动力,所以农村籍大学生比青年农民工具有竞争优势,而教育水平低的青年农民工往往与之无缘,只能进入其他收入较低的行业。调查表明,青年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和公共服务业,这五个行业对应的2013年度平均工资分别为46431元、34044元、50308元、42072元、38429元,这些行业从2007-2013年连续七年的收入都低于所有行业平均水平。可见,青年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因为受教育水平的不同而进入收入水平差距明显的行业,而不同类型的行业和职业预示着不同的工作发展机会和收入前景。

总之,大学毕业生凭借其学历优势,更有机会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收入较高的优势行业,因此职业发展前景明显优于青年农民工。

六、结论及对策

从就业率与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和职业发展前景等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尽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略低于青年农民工,但是大学毕业生收入高于青年农民工,并且有机会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和优势行业,职业发展前景更好,未来的收入增长幅度更快,有较多的晋升机会,而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更长,工作环境相对恶劣,总体上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仍然显著优于青年农民工,表明当前尽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弱化,但是高等教育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籍青年的身份,改变农村学生的命运。因此,为了有效促进农村学生向上流动,政府、高校和农民家庭应采取相应对策。第一,农村学生应着眼于长远收益,不要轻易放弃高等教育机会。教育经济学理论表明,高等教育给个体带来的收益具有长期性多样性。从时间维度来看,年龄-收入曲线和工龄-收入曲线是衡量就业者职业生涯中收入变化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不同受教育程度者的年龄-收入曲线和工龄-收入曲线能准确反映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的职业发展差别。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于相同年龄或工龄的职工,教育水平越高,工资水平就越高,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学历者的收入曲线均高于高中学历者。可见,从时间维度来看,高等教育学历者相对高中学历者教育回报更高。而且,从教育收益的类型来看,教育经济收益并不是教育收益的全部,事实上,接受高等教育对于个体还具有多方面的非经济收益,例如丰富个人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消费性收益。教育的消费性收益是指在人的一生中由教育所带来的非货币回报,包括受教育期间的即期收益和完成教育之后的延期收益。大学生活期间的学习能够满足大学生了解自身、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求知欲望,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欣赏能力等;大学毕业后,大学毕业生通过接受大学教育优化消费观念,增强理性消费,提高消费技能,丰富消费方式,能够从阅读、艺术欣赏、思考等活动中获得更大的精神享受。并且,受过高教育水平的人会搜集和学习健康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更加注意营养,能够自觉的减少不健康行为和增加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提高了健康水平。

以上非经济收益尽管不能以货币来衡量,但是同样能增加个人的效用,增强人生幸福感,而且这些收益伴随人的一生,价值之大,难以估量。总之,农民家庭(即使是贫困家庭)应着眼于高等教育的长远收益,尽力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选择普通大学或高等职业教育,而不应轻易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具体而言,社会媒体加大宣传高等教育的多方面价值,引导农民阶层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尤其是要重视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和初次就业率的区别,总体就业率才准确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真实状况,过分强调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将夸大大学生就业难,导致公众对高等教育失去信心和希望。所以,公布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意义不大,并且具有不小的负面作用,社会媒体应该更多地宣传大学生总体就业率。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在高校收费方面对农村籍大学生予以照顾,以削弱高校收费对农村籍学生入学机会的制约作用,同时应加大针对贫困生的奖助学金的支持力度,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以减轻农村籍大学生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篇(5)

关键词:川渝地区;产业互动;产业结构

Key words: Sichuan-Chongqing region;industry interaction;industri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137-03

0 引言

随着区域经济交往的进一步加深,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越来越体现在各经济区域内外的产业合作、整合及竞争上,产业互动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性日益突出。所谓产业互动,是指同一经济区域内或具有一定经济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区域间存在的彼此之间互补、共赢、互促的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活动。它是产业之间存在的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依据市场规律而实现的产业间的竞争合作和互补配套的关系[1]。对川渝地区而言,良好的产业互动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对推动该地区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相关文献梳理

“产业互动”问题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国外学者对于“产业互动”的研究始于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亚当・斯密(1776)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任何区域都应该按照其绝对有力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区域交换,从而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增进区域利益。大卫・李嘉图(1817)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应该按照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与贸易。赫克歇尔,俄林(1933)的产品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地区分别在要素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要素供给价格,以至于不同地区适合不同的产品生产活动。阿瑟・刘易斯(1978)解释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随劳动力成本变化而发生的区域分工变化;弗农(1966)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动态的眼光来解释产业区域分工的变化。杨小凯(1993)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分工与专业化逐渐深化。里昂惕夫(1953)提出了“产业关联”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新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瓦尔拉斯(1874)提出“全部均衡理论”,为产业关联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将产业关联具体到具体的产业部门,认为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Pappas and Sheehan 和Eswarn and Kotwal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进角度研究了产业互动问题。他们通过分析认为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制造业分工和专业化深化,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赤松要于1932年提出了以日本为领头雁,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为雁身,东盟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为雁尾的产业分工发展模式,为后来的产业转移理论奠定了基础。

国内学者对“产业互动”问题的研究探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产业互动”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彭亮[2]认为产业互动是产业之间存在的以产业关联为基础的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种社会协作关系。吴海峰[3]认为产业的互动不仅包括产业间的要素流动还包括产业内的要素流动。产业内的要素流动包括产品渗透和产业投资两个方面。尹继东[1]认为产业互动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依据市场规律而实现的产业互补、互利、互促的一种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行为,这种竞合过程推动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1.2 对产业互动的内在动力和机制的研究。孙贺先[4]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和地区间差异和互补三个方面分析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产业互动的条件。尹继东[1]认为发达地区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区域经济的梯度和互补关系和区域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是区域产业互动的三个有利条件。王先庆[5]指出产业合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经济地理空间存在的“成长差”,二是不同区域产业主体之间的相关“利益差”,二者共同构成“产业差”,并成为产业合作的动力基础。

1.3 对产业互动模式的研究。李江帆[6]认为生产业和制造业的互动模式可分为 “剂”模式、“生产力”模式和“推进器模式”。彭亮[2]根据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互动模式归纳为产业支撑互动模式、产业带动互动模式和产业耦合互动模式三种形式。尹继东[1]针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产业互动,提出了资源依托型互动、市场导向型互动、物流通道型互动和空间引导型互动四种模式。李悦[7]等基于Leontief(1941)的产业关联理论提出了三次产业互动模式,认为三次产业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引致需求联系,彼此之间互为市场,互有供求。

1.4 对产业互动策略的研究。孙贺先[4]从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完善和法律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东中部地区产业互动的策略。沈振中[8]从产业转移与承接、产业整合、成立共同开发区和建立共同发展基金四个方面论述了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的模式与对策。尹继东[1]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环境建设和企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区域产业互动的对策。陈竹[9]从观念创新、政府协作、企业发展和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的对策。

1.5 从服务业对制造业促进和推动的角度研究产业互动问题。李耀先(2010)、吕政、刘勇(2006)、孔详顺(2009)、潘忠贤(2010)等学者从服务业对制造业促进和推动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地区产业互动问题。

国内外学者的上述研究成果无疑为本文关于川渝地区产业互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川渝地区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间优势产业互补、进而推动川渝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 川渝地区产业互动现实基础的实证分析

2.1 要素资源的差异与互补奠定产业互动基础 川渝地区蕴藏着大量的自然资源,水能、矿产、天然气、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拥有量均居全国前列,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且这些这些要素资源之间相互依赖、互为补充。以矿产资源为例,四川省拥有种类丰富、蕴藏量巨大的黑色金属矿,而重庆具有明显的有色金属储量优势。两地可以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在相关领域展开产业互动合作,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和重复投入。另外,川渝两地还拥有丰富而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四川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其旅游资源以“蜀汉文化”、“国宝故乡”、“天赋风光”等为突出特色;而重庆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已形成一个中心(重庆山成都市旅游中心)、一条主线(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以及特色旅游区的分布格局。由此可见,川渝两地的旅游资源具有共性大、个性强的特点,既有相同性又有互补性,旅游产业合作的空间非常大。人力资源方面,相关统计显示,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大学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高学历人员在地区人口中占的比例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比例,但是在绝对数量上,四川省的高学历人才要远远高于重庆地区,这说明在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方面,四川省比重庆市占有绝对的优势。综上所述,川渝两地的资源禀赋差异和互补性为两地间产业互动的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2.2 产业结构特征客观上要求开展产业互动

2.2.1 川渝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从表1数据分析可见,川渝两地的三次产业结构总体呈现出“二三一”结构特点,第一产业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态势,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近年来有所下降,但是仍远高于第一产业,反映出川渝地区的三次产业发育较好,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横向来看,四川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高,重庆市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以2010年为例,四川的第一产业比重为14.4%,明显高于重庆地区5.8个百分点;从第二产业比较来看,2010年重庆第二产业比重为55%,高于四川4.5个百分点,重庆市的第二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优势突出。第三产业的发展两地基本相当,比重相对偏低且有逐年下滑趋势。纵向而言,川渝两地的经济发展依然以工业为支柱,重心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呈现出缓慢和不持续的特点。总体而言,川渝两地的产业结构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制造业仍然在参与国内外分工中占主体地位,大部分的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使是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其产品层次也较低,因此,要想保持两地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川渝两地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这就为两地进行产业互动合作提供了现实条件。同时,上述分析还表明川渝两地在产业梯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两地进行产业互动提供了现实基础。

2.2.2 川渝地区工业结构相似度分析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测度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基本方法之一。相似系数越大则两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越突出,越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该度量指标如下:

S=(1)

公式中S即为相似系数,i 和j分别表示两个相比较的区域,X和X分别代表部门n在区域i和区域j的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可以在0到1之间变动。若该指标为0即表示两个区域产业结构完全不同;若该指标为1则表示两个区域产业结构完全相同。断:S值上升,则两地产业结构趋同;S值下降,则两地产业结构趋于差异化。

根据四川和重庆统计年鉴中的工业总产值统计表,可以确定34个主要工业行业产值指标为基础数据,并运用相似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出川渝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如表2。

由表2分析,1990-1995年,川渝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呈上升趋势,并且相似度较高,经过2001和2002两年的小幅下降后,2002-2006年两地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又出现了“反弹”。虽然2006-2009年两地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又有小幅度的下降,但其数值依然停留在高位水平。总体而言,川渝两地在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结构上存在明显的趋同问题。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价值规律必然会迫使两地趋同的工业结构做出调整,为两地产业互动的开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产业相似系数在近年来始终保持高位,表明两地工业产业差异化不足,成为两地加紧开展产业互动的驱动力。

2.3 产业优势互补为产业互动指明方向 为了进一步探讨川渝两地的产业优势,笔者选取川渝两地代表性产业的区位商进行比较分析。区位商LQ:表示i地区k行业在本地总产出中的份额与整个k行业占全国经济总产出的份额之比[60],用以反映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公式如下:

LQ=(i=1,2,3,…,n;k=1,2,3,…,n)(2)

表3中的统计数据是根据2010年四川、重庆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及区位商的测算公式计算出的的川渝地区代表性工农业部门的区位商数值。

通过表3分析发现,四川地区区位商大于1,即具有比较优势的工农行业(LQ>1)达到22个,占样本容量的55%,其中前五位依次是纺织业(8.75)、非金属制品业(5.54)、石油天然气开采业(5.10)、食品制造业(4.60)、烟草制品业(4.50);重庆市地区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数为19个,占样本容量的48%,其中前五位依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9.99)、非金属制品业(2.63)、造纸及纸制品业(2.31)、化学原料化学制品业(2.13)、石油天然气开采业(2.01)。由此可见,两地在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进而为两地产业互动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以汽车产业为例,重庆是国内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所在地之一,整车制造业比较发达,而成都则具备较好的机械、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汽车配套产业较为发达,企业众多。两地目前在汽车产业方面的产业互动发展非常迅速,两地汽车产业吸收的投资日趋增多。以通威集团为例,截止2010年,通威集团在川渝地区投资达三十个亿,目前在川渝地区拥有分、子公司30余家,投资总额近40亿元。正因为川渝两地在产业优势方面的差异与互补,加上尚未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所以就为两地开展产业互动提供了现实依据。

2.4 交通运输发展为产业互动提供硬件保障 自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川渝地区已初步建成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为川渝两地产业互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铁路方面,川渝之间的铁路线构成了两地相互联系的便捷通道:四川境内主有成渝线,重庆境内北有襄渝铁路及达万沿江铁路,西有遂渝铁路及成渝铁路。2007年7月,动车组正式在成渝间运行,将两地间的车程缩短至三个半小时。公路方面,两地间有成渝、遂渝、南渝、达渝、邻垫等高速公路充当联结川渝的高速通道。从空运来看,四川有双流国际机场,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广元等城市均有民航机场;重庆有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机场。上述机场共同构成了川渝地区的空中交通网络。从水运来看,四川省拥有泸州港,这是由交通部确定的省内唯一的全国内河主要港口;重庆港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和九龙坡集装码头的改建,航运能力还将大大增强。同时,川渝两地正联合加快整治九龙坡――泸州――宜宾的川江航道,通过改善航运条件,争取实现夜航。总之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将有利于改善川渝两地的投资环境,促进两地间经济的加速开发和整合,从而推进两地间产业良性互动。

2.5 产业关联态势为产业互动提供现实依据 产业关联理论是地区间产业互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正是因为在不同地区发展的各个产业之间有这种“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的存在,两地才具备了产业互动发展的基础。为了说明川渝两地的产业关联,笔者选取了产业感应度系数和产业影响力系数进行分析。产业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Ei)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提供的产出量。其公式如下:

Ei= (i=1,2,3,…,n)(3)

式中,b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之和,b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行和平均值。

影响力系数(Fj)指一种产业对其他所有产业的总使用强度之和,反映该种产业在产业联动系统中的总的影响力,即反映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其公式如下:

Fj=(j=1,2,3,…,n)(4)

式中,b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b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列和平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可大于或小于1,大于1则表明感应或影响程度高,反之亦反。我国学者韩斌[10]等人在研究川渝地区产业合作的论文中就测算了川渝地区产业中38个部门之间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对该地区个部门的产业关联强度进行了分类排位。本文选取了该研究结果中具有很强及较强关联度的10个部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

由表4分析可见,川渝两地关联性强的产业部门大部分是重合的,即上表中的前五个行业,也就是说它们的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表中后五位行业是川渝关联较强的行业,其中四川的化学工业影响力系数低于社会平均水平,重庆的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的影响力水平及建筑业、租赁与服务业的感应度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同时通过前文分析发现,同一产业部门分别在川渝发展时,对彼此变化的感应程度和影响力体现出明显差异性,两地产业关联情况体现出较强的互补性,从而有利于两地相关产业进行互动发展。

2.6 相关政策措施为产业互动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2007年4月,川渝两地政府于在四川成都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2007年10月,为进一步加强川渝两地产业分工与合作,共同打造川渝工业经济增长极,四川省省经委与重庆市经委成功签署了《关于推进产业分工合作、打造川渝工业经济区的备忘录》。该备忘录确定了川渝两地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建立了产业规划的交流机制和协商机制。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依据《规划》,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上述政策措施为川渝地区展开产业互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两地间具体互动政策的制定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两地间产业互动的发展。

3 结论

川渝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作为中国西部及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两地在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历史、资源、交通诸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相互依存和互补关系。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目前川渝地区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强产业互动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加速推进两地产业互动合作,推进川渝两地产业协同、联合发展,不仅对推动川渝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必将在全国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中起到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当前在“成渝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该地区有望成为该区域内新的经济增长极。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证,川渝两地应当充分认识加强产业互动,实现地区共同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努力,加强统筹协调和合作,积极制定产业互动的政策措施,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尽快破除行政区划带来的人为设置障碍,建立两地政府间长期有效的对话协调机制,发挥产业互补优势,具体制定两地产业互动合作的领域、对策及模式,大力推动两地相关产业错位式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继东.区域产业互动的条件、方式及策略[J].商业时代,2008(25):84,110.

[2]彭亮.产业互动模式的背景及其现实因应[J].改革,2010,(10):68-71.

[3]吴海峰.产业互动中的博弈分析-贸易理论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实证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2,(2):112-114.

[4]孙贺先.我国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18-28.

[5]王先庆.产业扩张[M].广东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6]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评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17-19.

[7]李悦.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3.

上一篇: 数字营销工作总结 下一篇: 初二历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