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7:54: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产车间统计员工作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11.跟踪生产进度、收集、统计生产日报。
2.负责对生产日报的核对,产量计算。
废料分类称重、废料的录入和分析。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21、协助生产主管排生产日计划;
2、跟踪生产进度,收集、统计生产日报;
3、分析生产状况,包括生产效率、品质状况、物料耗用状况等;
4、生产车间工时统计;
5、生产部员工考勤记录;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31.统计车间每日成品生产的数量,今日统计昨日数量,统计完成后将相关数据以微信截图方式发给车间领导。
2.每月25号协助财务部与仓管部一起进行盘库,与财务部、仓管部同事共同做好相关的盘库记录。
3.每月2号将上月日报表打印上交人事行政部。
4.每月2号将上月的月报表打印上交到财务部。
(月报表由日报表自动生成)
5.完成其直属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41、负责车间操作工作人产量统计和汇总,制作相应统计报表;
2、负责生产日报统计;
3、领导安排的其他事项。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51.按要求做好各种报表,并按时汇总报告。
2.根据生产要求及时领取辅料和生产相关的物料。
3.负责日常生产维护工作(包括生产及其他部门领料和低值领料;不合格品及生产余料退库;每天生产数据汇总分析;周、月材料及在产品盘点及核对;物料闭合、材料分配表;月底车间原材料成本核算等)
4.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仔细核对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和统一。
5.做好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61、负责好本部门的生产任务的统计工作,跟踪工作。
2、负责生产数据收集、汇总、分析。
3、负责部门文件整理、制作、发放管理工作。
4、协调部门主管对生产的各项监控。
5、督导库存管理,督促仓库做好存货管理,做到及时、准确、保证存货质量。
6、准确、及时、系统的完成各种统计报表。
生产统计员工作职责71、收集、统计生产部各个环节的生产数据;
2、生产报表的编制;
3、月底与财务部核对生产数据;
4、与仓管交接数据;
为了提高现场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提高生产部门实际产能;促进公司效益的增加,追求实现产能持续增长、费用持续降低、人力持续成熟的目标。
二.现状:
现场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足,工作技能有待提高,个人及部门生产效率需继续提升,个体之间良性竞争、协作的意识不够强烈。
三.机制总则:
本激励方案适用范围目前是以现场操作员工为主要考评对象,对现场员工的激励方式主要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为主。
1.
物质激励,原则上以员工个人完成产能的数量数据为依据,以其增长的相应比率阶次分配相应的一定数额的奖金;
2.
精神激励,是对物质激励方面的一个配合和补充,主要为在各车间内设置“优秀员工光荣榜”。
四.具体方案:
1、物质激励方案
①
由各生产车间制定出每个岗位的基本任务产量,每天统计员工的日产能,以月为单位,每月底时计算个人“月产能”
及“平均增长率”。
产量目标=基本任务产量+增长产量(5%)
②
次月初根据员工上月“月产能”
及“平均增长率”进行考核,依照增长率增长阶次分配相应数额的奖金,具体分配层次参照下表
产能平均增长率%
基本目标100%达成
<3%
≦5%
<5%
≦10%
<10%
≦15%
<15%
≦20%
<20%
≦25%
≦30%
以上
奖金分配数额¥
100
130
160
200
250
300
400
③
产能增长奖励以“品质”考核指标作为重要基础和依据,当月部门“品质”考核指标达成率低于上月者,则该部门所有员工产能增长奖金为0,不得分配。
④
各部门员工在进行产能提报时,不得有虚报产能的行为,如有相关事件发生,一经查实,处罚方式参照C项。
2、精神激励方案
①
车间设置‘优秀员工光荣榜’,每月评选优秀员工给予公示表彰,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
需求,并达到以榜样来带动员工追求进步和超越的积极性、主动性。
②
每月初各车间根据员工个人产能增长率、并结合员工日常工作表现,评选出车间内优秀
员工3名,再从3名优秀员工中评选出一名课内最佳优秀员工。评选结果出来后,将优秀员工照片置于‘优秀员工光荣榜’内,以作为工作楷模。优秀员工照片展示需持续至下月评选出新的月优秀员工为止。
③
各车间有连续三次(三个月)被评为部门优秀员工者,由车间内主管提名,部门经理申请,总经理批准给予该员工增加带薪年休2天;有连续三次(三个月)被评为部门最佳优秀员工者,由车间内主管提名,部门经理申请,总经理批准给予该员工职务异动(作业员储干)+增加带薪年休3天。试用期员工不在此范围内。
④
各部门在评选最佳优秀员工时,主管必须避开人情亲疏因素,公平公正予以评选,考核评选出的部门优秀员工人选名单必须经部门经理审核签字后方可生效执行。
⑤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统字[XX]84号文件和县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镇于XX年6月6日召开镇、村两级统计工作会议,传达《通知》精神,安排部署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工作,认真按照文件的要求逐项落实自查自纠、边查边改措施。现将我镇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检查纠改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
通过对我镇镇、村两级XX年1月至XX年6月的统计表和各项调查工作进行自查,我镇在统计工作中没有发生下列违法行为:
1、没有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2、没有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3、没有未经批准,擅自制印统计调查表的行为;
4、没有单位领导干扰统计数据,从而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行为;
5、没有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行为;
6、重点对各项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进行自查、复查。
我镇在抓好统计基础工作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了镇统计站、统计站由党政办公室、统计办公室、计生办公室、经管办公室组成。人员有党政办主任、政府统计员、计生统计员、经管统计员,办公室设在党政办。
2、政府、计生、经管、教办、公安及9个村均落实了专兼职统计员。
3、镇、村统计工作均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原始记录,建立健全统计档案。
4、统计工作制度在自查自纠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5、政府专职统计员按文件要求持证上岗。
存在问题
1、少数兼职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还不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要求;
2、村级由于三年一届的换届选举,直接影响统计人员的工作情绪,造成部分统计表册不健全。
3、村向各部门上报的表册数据有不统一的情况。
4、企业上报统计报表屡次迟报统计资料和数据失真的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经政府及执法领导组研究决定,制定以下纠改措施:
1、每月统计站对村级统计员进行一至二次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村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2、进一步做好村级统计员的思想工作,尽量稳定统计人员队伍;
3、建议上级统计执法部门对相关企业加大执法力度;
4、统一思想,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完善统计工作制度,强化责任感,严禁统计资料遗失,杜绝数出多门。确保统计数据及时、准确、统完善。真正做到向各级领导体统制定政策真实可用的统计资料。
企业安全自查报告范文二:
根据********安全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区安全生产自检自查的通知》文件精神的要求,1月25日我公司召开公司全体员工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积极展开了安全生产讨论,研究相关对策,对安全生产自检自查活动进行了精心部署,会议决定26-27日两天由专职安全员***带队,对厂区、生产车间及库房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检查,排查隐患。1月28日,由安全生产负责人***召开职工安全会议,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通报,并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
问题一、厂区内路面积雪清理不及时,形成冰面,对职工和车辆都存在安全隐患。
整改要求:在2月1日前,将积雪进行清理出厂区,清除冰面,保证职工和车辆安全,此项工作由***负责。
问题二、厂区内原料空桶摆放混乱,杂物与原料空桶摆放距离近。
整改要求:在2月1日前,将原料空桶及杂物摆放整齐,摆放距离合附安全要求。此项工作由***负责。
问题三、因为冬季天气寒冷,静电检测报警器电池老化,不能正常报警。
整改要求:在2月1日前,更换新电池,并安排人员及时检查电池情况。此项工作由***负责。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公司强化措施的落实,督促相关责任人按时整改,按期复查,跟踪整治,确保整改到位。并制定了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领导。要求各岗位主管强化措施,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主要负责人积极监督落实情况,重点加大安全工作检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限期整改,把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切实做到抓实、抓细。
2、加大排查的力度。要求各责任人要把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坚决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杜绝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抓不懈。通过这次检查自查活动,我公司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有效的整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狠抓员工安全意识、道德修养、责任心意识和工作技能的培养,让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第一,警钟长鸣,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企业安全自查报告范文三:
针对今年上半年,我省的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为全面贯彻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由公司决定组织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全公司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检查安全制度建设
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检查,发现备案存档工作较好,各制度健全,应急预案完整,演练可行,各项操作规程公布考核成果较好,制度得到落实,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更新,各级机构及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制度和规程内容,无违章现象。
安全教育工作
公司生产部门每周开展安全总结会议,分析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公司每月对各部门进行安全考核与教育,实际制度落实较好,对突出问题敢于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安全教育上墙公司情况良好,警示教育时刻长抓,教育注重成效,不达标准不放过。
各项安全硬件设施情况
消防栓有部分没有水龙带或个别没有喷头,个别消防箱陈旧,没有人看管,分部职工对消防器材使用不熟悉。安全防护用品配备较充足,可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现场施工标志牌缺少,介工人对标志牌的使用摆设较熟悉。水厂氯气消毒车间已安排专职人员看管操作,配电设备良好,没拉乱接现象。矿泉水厂臭氯发生器操作配备专职人员,并配有防护用具。电厂对高压源按规范设置有效的隔离措施。但电厂的陂头挡土墙出现下陷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意识
关键词 :小型加工企业;零散型生产;成本控制
小型加工企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大部分企业集生产和销售为一体,其产品的特点是:结构复杂,批量小,批次多,属零散型生产。众所周知,企业要提高利润率一是要保证优质产品,二是要控制生产成本。成本控制是小型制造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对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不断的加强成本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获利率。
一、成本控制的意义
1.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2.成本控制的意义
首先,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而成本控制既要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渗透到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之中。现代化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着眼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其次,成本控制是推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水平对产品成本水平有直接影响。实行成本控制,要求建立相应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制度,如材料消耗定额和领发制度,工时定额、费用定额等都应该及时制订和修订,并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以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再次,成本控制是建立健全厂内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条件。而厂内经济责任制又是实行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实行成本控制需要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要求各部门、各环节对经济指标承担经济责任,以促使职工主动考虑节约消耗、降低成本、以保证成本指标的完成,使成本控制顺利进行收到实效。
二、慈溪某工具有限公司成本控制现状
1.企业概况
慈溪市某工具有限公司是专业的网络工具制造公司,位于宁波慈溪市观海卫镇开发西区。2012 年4 月16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 万人民币,现有员工60 人,产品有模块、各类线(同轴电缆)的压线工具、切线工具、剥线工具、压线工具、和网络设备等。目前以通过了ISO9001-2000 质量认证体系,生产销售模式为自产自销并承接国内外订单。主要销售区域为国内、北美、南美、西欧、东欧、东南亚、中东、非洲,销售群体为网络配件商。2012 年与2013 年公司年产值分别为1600 万元与1400 万元,工具销售量3000万余把。与同行业慈溪优年五金工具有限公司年销售量1200 万把相比具有优势。但产值比较上年明显下滑,产值下滑主要原因是经济的不景气导致的。
2.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慈溪市某工具有限公司生产的五金工具、五金配件、计算机网络设备,批量小,工艺门类齐全,品种多,规格多,新品多,变形多,产品更新周期短,生产组织管理复杂。销售模式是采用传统销售与网络销售相结合。该企业每年在当地市场投入的广告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公司拥有长期合作的固定商场、超市、五金厂、电器制造厂、木材加工厂、磨具加工厂、玩具加工厂、纺织加工厂等,客户主要是来源于当地企业。
网络销售让品牌的销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该公司在网站上的销售范围已经从全国扩展到北美、南美、西欧、东欧、东南亚、中东以及非洲。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政策法规滞后;国际通用标准尚待推出和核准,使得电子商务中鱼龙混杂、鱼目混珠,公司很难积累资信资本,所以长期稳定的客户比较少。
3.企业成本的构成
与极大多数小型加工企业一样,该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本构成见下表所示。
4.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采购制度不健全。据了解该企业在对原材料采购前从不对生产用量进行认真的计算与预测,只是企业主自己作一个粗略的估计,原材料发生积压与原材料短缺的现象常有发生。原材料积压产生大量存货,占用大量资金,仓储费与保管费上升。原材料短缺,影响生产进度,停工待料导致机械设备及人员闲置,成本也上升。采购询价具有局限性。该企业原材料的采购一般采用就近原则,一是认为对供货商比较了解,二是认为可以节省运输费,在原材料的采购中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
(2)工资制度缺乏激励作用。该企业的人工费用主要是由员工的工资组成,计算工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属于固定工资,即除请假应扣工资数额外,每月不管是否加班都发同样的工资,这种方式用于管理岗位的职员。另一种是基本工资+加班费+ 岗位补贴,这种做法用于一线生产工人。这样的工资制度造成的结果是:只要人在岗位上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所以工作期间工人闲聊的现象时有发生,产品的次品率居高不下,原材料浪费现象严重。
(3)产品材料管理混乱。企业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的消耗、设备的使用等原始记录不全,企业也没有健全的计量、检验和原材料收发制度。对各种产品使用的原材料没有定额,不能合理的利用原材料,目前,该公司生产车间将边角料是直接丢弃。
(4)销售费用居高不下。销售成本是企业最难控制的成本之一,销售费用一直在不断地侵蚀该企业的利润。该企业每年在当地市场投入的广告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是企业在维持与老客户的关系方面做法很随意,通常某个业务员与某个商家关系恶化,他就会另外再开户,而不会去努力化解矛盾有时甚至连欠款都懒得去追讨,而企业对这一现象持纵容的态度。这样一来企业的客户管理成本就会很高。
三、慈溪某工具有限公司成本控制优化方案
1.提升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降低、控制或保持成本水平的有力保证。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是长期的工作任务。企业应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成本意识的氛围和推动成本意识的管理。通过以下工作或活动来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第一,对员工不断进行成本意识方面的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向员工宣传企业的成本理念,使每个员工都能理解企业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是相互联系的。第二,建立激励机制,运用“成本考核”和“成本否决”等手段从严管理,使员工意识到企业控制成本的严肃性。
2.健全原材料采购制度
该公司的原材料一直以来都是老板亲自采购,通常就是一些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这显然没有考虑到成本控制的问题,建立健全的采购制度,可以充分降低原材料的成本。
生产部门应提前3 天将所需材料数量及要货时间提供给老板,以便选择供应商;老板应根据用料部门上报的材料用量及时采购原辅材料,原材料采购点的确定应根据性价比优良的原则利用互联网公开对外招标,并将选用材料的质量、供货时间等情况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同时,财务部门确定货款金额和结算方式,尽量减少公司采购和库存资金的占用。公司采购应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体制。重要的、大宗的、贵重的或限额以上的采购,由老板统一办理;低值、小额或限额以下的采购,由使用的部门各自办理。
3.健全产品材料领用计量制度
企业缺乏产品材料领用计量制度,建立起健全的领料制度非常重要。首先,车间在领取物资时,必须凭领料单据,由财务主管签字,管理人员方可办理开条手续。其次,在领取过程中,必须在领料单据上注明物资使用品种数量;领取物资人员姓名,不准不签或代签。最后,领取人员领取物资后,必须将领料单一联交付车间;各车间必须建立健全领料单据存档制度,必须将领料单据保存完好,以便有具可查。
4.控制销售成本的上限
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建立了成熟的销售网络,经销商也有直接与厂家接触的愿望,因此企业可以削减部分广告费,将削减的那部分广告费用于客户维护。
5.生产车间使用计件工资制
许多企业的实践表明,加工型企业使用计件工资制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薪资分配原则,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勤罚懒,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
计件工资的工资结构:总工资=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全勤奖+绩效奖+岗位津贴-应扣项
生产经理负责审核本制度及计件单价审核;生产统计员负责计件数量统计及计件、计时工资分配;老板审批计件单价财务部负责计件工资核算。
在实务工作期间,根据管理层的要求,笔者曾参与了企业每日成本报告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现将该制度的相关情况及实践认识总结如下。
一、情况简介
1.企业基本情况
该企业是一家以聚脂切片(一种石油提炼产品)为主要原材料而生产涤纶短纤维的国有纺织企业。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包括两道工序:前纺车间和后纺车间。前纺车间经过投料、干燥、融化、拉伸、落桶等工序将聚脂切片加工成半成品:后纺车间经过集束、牵引、切断、打包等工序将前纺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一涤纶短纤维。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专用油剂和三甘醇等两种主要的辅助材料。另外,企业还有一个主要的辅助生产车间:动力车间一为涤纶短纤维的生产提供蒸汽。
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是年产涤纶短纤维1.5万吨。自 1988年投产以来,企业的主要生产指标是:年均产量1.12 万吨涤纶短纤维,月均产量1000吨(每年要有15~20天的设备检修期);产品比价(涤纶短纤维价格减剿旨切片价格) 在1800元/吨左右徘徊;产品加工费1630元/吨涤纶短纤维;主要原材料一聚脂切片单耗1.023吨/吨涤纶短纤维,占产品生产成本的80%左右;动力车间蒸汽生产成本100 元/吨。
每日成本报告制度实施前,企业主要依靠生产经验和月度财务成本资料进行现场成本管理和月度成本控制,会计部门游离于企业成本控制之外。
2.改进成本管理的动因
同行业规模相同(设计年生产能力1.5万吨)的一家沿海外资企业的涤纶短纤维年产量是2.25万吨,产品加工费 1050元/吨,主要原材料一聚脂切片的单耗是1.010吨/吨涤纶短纤维;同城的一家蒸汽供应公司的蒸汽价格是60 元/吨。受市场竞争压力及当时邯钢成本管理经验的影响,企业管理层迫切需要一种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办法。
二、每日成本报告的设计和实施
1.每日成本报告的设计
(1)确立原则。考虑到管理层和一线员工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以下原则:①可理解性原则,即成本信息易于被全体员工所理解;②渐进性原则,即每日成本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完善和提高要与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条件相适应,在促进职工成本意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改进;⑧目标一致性原则,即企业各单位的具体目标与企业的总目标保持一致,每日成本报告项目与企业财务成本报告项目尽量一致:④可控性原则,即各责任单位只对其责权范围内的成本负责:⑤协调性原则,即每日成本报告制度要与企业其他管理制度协调一致。
(2)确定报告类别。根据“不同的目标决定不同的成本”的理论,按成本控制程序,我们将每日成本报告可分为每日成本计划表、每日成本核算表、每日成本分析和评价表;根据满足企业层级管理的需要,我们将每日成本报告可分为管理层次的每日成本报告和作业层次的每日成本报告。
(3)确定每日成本报告项目和内容。出于成本效益上的考虑,管理层次的报告项目和内容与一般的财务成本报告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主要原材料一聚脂切片(代码A)、辅助原材料(代码B)、燃料和动力(代码C,)、包装物(代码 D)、工资、福利及各项补贴(代码E)、生产资金占用费(代码 F)和设备折旧费、销售费用、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指标并用相应的代码表示。
作业层次的日成本报告项目和内容以管理层次的报告为基础,以可控制责任为限,对管理层次的总体指标逐步分解,如,我们用A来表示主要原材料一聚脂切片;B:代表专用油剂:B2代表三甘醇;B,代表其他材料(同理,我们对C、 D、E、F等都作了进一步的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编制每日成本报告的目标是向企业各级人员提供经营管理有用信息,同时每日成本控制又是企业年度、月度成本预算的具体化和阶段化。因此,每日成本报告不仅应反映企业各责任单位的当日成本状况,至少还应汇总反映当日累计成本状况。
(4)建立适应每日成本报告系统的组织机构。在如何推行日成本报告制度上,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我们选择了“单轨制”,即把每闩成本控制系统与企业原有财务会计系统融汇在一起。为此,我们对原会计部门负责成本、费用核算的会计人员、各车间会计员、统计员、库管员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业务员(兼职成本控制员)进行了重新整合,成立了总会计师领导下的成本管理组,并以提供及时的成本信息为主要目标对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了重新分工。
(5)完善基础计量设施。为准确核算责任单位产品成本,我们对相关部门的水表、电表、蒸汽计量表、磅秤等计量设备进行了相关检验、修理和添置。
(6)拟订适当的原材料考核价格和产品内部转移价格。如我们将聚脂切片定价为7000元/吨,蒸汽价格为95 元/吨,涤纶短纤维加工费为1550元/吨。
在设计该制度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每日产品成本与年度、月度产品成本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核算期间短。因此,成本的分析和评价时间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每日成本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进行定期(如每月5日、15日、25日)或不定期的成本分析和评价,以找出成本控击0的缺点和不足,总结成本降低经验,促进经营目标实现。
2.每日成本报告的实施
(1)初始阶段(1997年3~5月)。在提供日成本信息的起始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让企业全体员工了解成本项目的内涵、认识和关注自己的行为后果。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①成本组的原非会计部门人员(如统计员、库管员等) 很快熟悉了财务成本报告项目的内涵,并对相关人员做出了有用解释,实施中还对作业层次的每日成本报告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意见。②作业层次的相关人员从每日成本报告中也筛选出了对他们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第一个月产量上升为1150吨,产品加工费下降为:1550元/吨(比前几年平均成本下降80元/吨),主要原材料一聚脂切片的单耗下降为1.016吨/吨涤纶短纤维,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 49元,辅助车间的蒸汽成本下降为82元/吨。其他材料和能源均也有明显的下降。⑧后两个月的产量上升到1230 吨/月,单位产品加工成本下降至1505元/吨,聚脂切片的单耗下降为1.014元/吨。
(2)考核、奖惩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制定了在各责任单位完成基本成本指标(如涤纶短纤维的单位加工成本为 1530元/吨)时,员工可获得原基本工资,超额完成部分按 50%提成作为职工奖金等的考核奖惩制度。这一制度在提高全体员工降低产品成本积极性的同时,增加了企业产品产量。据年终统计,月均产品产量上升为1260吨,主要原材料的单耗下降为1.013吨/吨涤纶短纤维,加工费下降为:12802/吨。
如果从时间序列上看,①初期产品月产量逐渐上升 (从1150吨/月上升至1380吨/月),其后,产品产量逐步下降,最终产品产量维持在1270吨/月;②在产品产量上升的同时,产品合格率从95%下降至85%,以后稳定在92%左右。聚脂切片的单耗下降到1.009吨/吨涤纶短纤维后,稳定为 1.013吨/吨涤纶短纤维;⑧产量和效率的提高对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金和技术的“瓶颈” 导致企业的生产经常发生中断。④在以后几年的时间里,在坚持每日成本报告制度的基础上,企业适当加大了在技术改造上的投入和其他管理制度的建设,产品加工费基本维持在1200元/吨左右。
在分析影响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时,除受资金限制外,我们还发现:①单一的成本考核标准使一线员工忽视了生产工程中的技术标准,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因此,我们适时修订了相关考核标准;②高效率的生产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因专门人才的流失,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难以在短期内实现;⑧ 受前苏联版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企业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认为:成本降低额是一线员工努力的结果,理应归他们所有,至少这部分的控制权应由他们来支配。当企业剩余的控制权和剩余分配比例不能让人满意时,受其他经济组织形式分配方式的影响,理性的企业员工选择了降低生产努力度。
(3)制度的终止。2000年以后,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聚脂切片价格也持续走高,涤纶短纤维的市场价格并没有相应的提高,产品比价持续下降(基本上是在 1000元/吨),加之产品单一和多元化投资的失败,企业一直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目前,该企业正处于破产清算阶段。每日成本报告制度也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三、对每日成本报告制度的认识
1.1信息管理网络层
管理信息网络层包括:信息管理服务器、各车间管理计算机、技术组、厂、矿领导等所需管理计算机以及连接这些终端的交换机等。在该网络中,信息管理服务器负责从各个网络终端以及生产调度网络层中获得基础数据,并根据一定的规则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汇总、存储,并生成各种有用报表。该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终端,能将各种基础数据汇总到信息管理服务器上,同时,能从信息管理服务器上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1.2生产调度网络层
生产调度网络层包括:环形工业以太网、控制计算机、IP调度计算机、各个远程控制终端、无线通话基站、IP调度管理机、数据归档服务器、视频服务器等。在该网络中,环形工业以太网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不受现场各种电磁干扰的影响,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控制信息的可靠性。生产调度网络的存在,为各种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提供了一个快速通道。除此之外,该网络具有网络冗余功能,当环形网络中的任何一点断开时,对整个网络的功能没有影响,此时,断网提示能快速的反映到控制计算机上,以便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1.3现场控制网络层
现场控制网络层主要包括:由各个分站向下延伸的PROFIBUS网络、Modbus网络、通用串口网络,或者从工业环网直接向外延伸的各种总线网络。该网络一般采用485通信,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这些网络分在各个生产车间,主要负责局部设备的控制和现场数据的采集,如Modbus网络负责电机保护数据采集、变频器参数采集,电度表数据采集,Profibus网络负责变频器参数调节以及变频器参数采集等。它们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生产调度网络层,按照指定的协议上传到控制计算机,供生产调度进行参考。
2现场控制系统的设计
2.1PLC硬件设计
根据晓南矿选煤厂的特点,采用了集散型控制系统结构模式。主站设在选煤厂集中控制室,分站分别设在筛分车间、重介车间、跳汰车间、压滤车间、煤泥干燥车间、联合泵房等主要生产车间配电室。主站和各个独立分站都采用一套独立的S7-300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控制。变频器、电机综合保护器、流量计、灰分仪等设备通过PROFIBUS、MODBUS总线与PLC分站通讯,形成完整的通讯网络。
2.2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晓南矿选煤厂既有重介选煤,又有跳汰选煤,都通过筛分车间给2个洗煤车间提供生产原料,而2个洗煤车间又有共用生产环节,软件逻辑闭锁关系复杂,在软件设计上,既要保证2个生产环节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另一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而不互相影响。并在设计上做到了以下几点:(1)系统运行中,某台设备发生故障停车时,故障设备沿煤流方向以后设备同时停车,故障设备沿煤流方向前设备延时一段时间顺序停车,如在延时范围内故障排除,延时顺序停车程序终止,操作人员重新启动预警铃起车,不能在延时范围内排除故障,停止全部起车设备。(2)监视系统、与控制系统通过网络进行系统链接,当某台设备起车或运行中故障停车,上位机有声光报警,上位机画面立即跳到故障点的画面,提示操作人员处理故障;同时,在大屏幕上显示故障点附近定点摄像头画面,智能球转向故障设备区域;按照故障等级,将故障原因以电话短信的方式发到相关人员或值班人员的手机上,以便尽快处理故障。(3)集控起停车的设备可以任意的连锁、解锁、而不影响其他设备的起停;任意几台设备可以连锁集控运行。(4)可以模拟起车、运行程序,而现场的设备不需要启动,作为调度员培训、软件调试起停车流程用。还可对起车流程进行修改,以适应将来工艺流程的变化。
3监视、通讯、信息管理系统
3.1视频监视系统
系统主要由电视墙、摄像机、视频分配器、硬盘录像机、视频终端计算机、视频光端机、矩阵切换器传输介质等组成。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布线及结构特点:通过局域网络与控制系统联动;每路摄像头通过光纤局域网传输;视频信号供电采用局部集中供电模式,保证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稳定性;调度人员能监视视频监控系统的供电状态,便于及时排查故障。
3.2调度通讯系统
主要特点:(1)采用双调度键盘模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2)硬件平台集成了电话录音功能,无需增加第三方的录音卡,就能实现电话录音功能;(3)系统灵活的将远程的无线分机和IP电话都纳入了系统内部分机编号中,对固话分机、远程IP分机以及无线分机进行统一编制短号、统一指挥调度、统一维护管理,将调度指挥功能从本地延伸到远端的每一个角落。
3.3信息管理系统
选煤厂信息管理系统是一套网络应用程序,这套应用程序运行在一个网络服务器上,在服务器上装有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数据来源与集控系统运行数据和各部门手动录入的数据。整个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一下几部分:信息管理服务器、客户端、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运行在信息管理服务器上,选煤厂内的每网计算机都算作该服务器的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IE浏览器或客户端程序进行填报数据、查询数据、打印数据、导出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信息公告;(2)工作流功能;(3)调度台帐;(4)化验台帐;(5)成本考核;(6)机电设备管理;(7)数据曲线;(8)仓库管理;(9)设备运行记录;(10)操作记录查询。
3.4巡检考勤系统
巡检考勤系统分布在各个车间的考勤机通过以太网与放置在集中控制室的考勤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用户的各种信息,在考勤服务器上进行采集后,通过U盘下载到各个考勤机,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下载靠考勤机。功能及特点:(1)考勤员通过本系统可以简单清晰地统计员工考勤信息,方便快捷地生成报表;(2)图形操作、方便调整、报表统计、快速准确、实时监控、远程管理、自动升级;(3)通过接线端子外接音箱,可以将识别后的语音报姓名、报警声音放大输出;(4)设置考勤时间间隔:通过设置考勤时间间隔,有效减少重复考勤记录数量。
4效益分析
4.1安全效益
改造后的集中控制系统拥有先进可靠的控制硬件;完善的皮带和电动机综合保护系统;科学的设备状态检测;视频监测监控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煤厂底层自动化系统,为选煤厂安全可靠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完善的监测监控手段,对选煤厂机电设备运行中的隐患提前预警,可有效避免生产过程重大事故的发生。原系统于2004年投入运行,PLC模块电子元件已老化,可靠性降低,不可预见性的故障明显增多,控制继电器由于长时间运行,通断的可靠性大大下降,导致选煤厂生产中断增多。集控系统改造后,设备监测手段先进,故障报警功能完善,故障分析、处理时间大大减少。和之前的情况相比较,每周故障处理时间减少20分钟计算,一年按照300个生产日计算(300/7=40周),每年减少处理设备故障停机时间800分钟。
4.2管理效益
新的集控系统在集控室安装了服务器,既可以实现控制功能,又可以实现信息功能,实现在全厂、全矿、全局浏览流程画面,查看选煤厂的各种生产信息,供管理人员监视、调度指挥生产。为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建立集控系统日志,并查看历史数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厂区现代化管理水平。
4.3经济效益
原有系统不能在线改变重介车间、筛分车间公用部分工艺流程,每次改变流程都要把所有的设备停下,更改流程后,重新启动。这样增加了设备无故障停车时间,多消耗了电能,影响整体工作效率,新的集控系统能够在线改变流程,使2个流程公用的设备不停机,其他设备按闭锁关系起停,节约电能,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在线改变闭锁关系,调整运行的设备。生产流程主要设备的总容量为4297.4KW,按平均每天减少全停机改变流程一次,折合空开皮带等设备30分钟。此一项每年节约电能40多万元。
中小企业要在未来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必须要面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注重员工需求,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从而营造劳动者和企业双赢的结果。其中激励策略就成了企业的管理重点,能否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关键。本文以H公司为案例,针对营运部门生产管理人员开展调查研究,探讨中小企业如何构建有效的激励策略。
一、H公司激励机制现状
H公司位于江门,是一家专业帐篷和户外用品的公司,经过十余年的飞速发展,H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规模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户外用品制造公司,全年销售额突破2亿,员工人数800多人,包括营运中心、营销中心、财务部、工程部、人力资源及行政部等,其中生产管理人员32人,包括营运中心下面的各车间生产班组长、车间主管、PMC部门的生管、物控、统计员以及工程主管、技术员等。该企业生产管理人员目前面临的一大显著问题就是人员稳定性差、流失严重。2010年,生产管理类员工的流失率高达50%,最严重的时期曾出现过五大生产车间仅有两名主管、开料车间仅一名班组长的情况。人事行政部开展的离职员工面谈发现,58%的员工因为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而离职,25%的员工因为不习惯上级的管理风格而离职,还有17%的员工因为工作地点、照顾子女上学等原因而离职。更有员工在面谈中直接指出,“未来预期收益不明确”、“公司现有的激励不够”、“分配不公”是影响自己跳槽的主要原因,并希望企业能够充分考虑员工利益。这些问题都直接与公司的激励策略相关。进一步的调查和访谈发现,该公司目前的激励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1.薪酬制度。在H公司,生产管理人员采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岗位结构工资制,绩效工资=(基本工资×2/3)×对应的绩效考核系数。以车间班组长为例,岗位基本工资最低的为1000元,最高的为1500元。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对应的绩效系数分别为2、1.2、1。至于绩效考核,多是主观和笼统的考核指标,也没有书面记录。生产管理人员也因此滋生了很多不满,但是公司一直都没有进行妥善修改。就整体薪酬而言,生产类管理人员无加班工资,车间班组长的月薪约为1900~2500元,车间主管约为2500~3500元。该薪酬水平在江门当地不算低,但是与东莞、深圳等同类型企业相比偏低,若考虑到平时的加班时间(2~3小时/天,生产旺季时加班时间高达5~6小时/天),单位时间的薪酬水平就更低。
2.休假制度。H公司由于生产任务的需要,实行一周6天工作制,车间班组长和主管随一线工人上下班,正常上班时间9小时,工作时间较长。遇到赶货的时候,工作时间更是长达12~14小时。如果一线员工缺人,还要自己承担部分一线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质量不高。但这些加班任务并没有额外的加班津贴和补休时间,依然是每周一天休息,甚至没有休息。
3.福利制度。H公司自2010年3月份开始实施遍及全员的福利制度,全体员工可享有50元/月的房补,主管级以上为100元/月,经理级以上为150元/月。普通员工可享受2元/餐的餐饮补贴,主管级以上则实行免费用餐。社保福利则仅限经理级以上员工才能享受。整体而言,H公司的福利还很不完善。
二、H公司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在对生产管理人员和领导层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了H公司生产管理人员对企业目前实施的激励策略问题的看法。问卷针对H公司生产管理人员对各类激励因素的需求和满意程度来拟定,采用Likert五点制量表,评分越高,表明这些因素在这些生产管理人员心中越重要或者满足程度越高。本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2份,收到有效问卷30份。研究发现H公司生产管理人员对激励因素的需求和满意度评价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此选择问卷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项激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表1 员工对各激励因素的需求程度与满意程度比较
调查发现,H公司的激励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1.物质激励不到位。对比数据显示,H公司生产管理人员对薪酬(基本工资、奖金)以及福利待遇的需求很高,但是满意程度均处于中等偏下状态,二者之间差距较大。H公司的薪酬水平较江门当地生产类企业有一定竞争力,但是显著落后于东莞、深圳等地薪酬水平,缺乏外部公平性和竞争力。这也是导致员工流失的一大关键原因。同时,公司的薪酬激励缺乏科学明确的绩效评估系统,A、B、C三个绩效等级基本上全凭上级主管的主观判断,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也没有书面的考核结果。有些班组长很快发现,那些工龄较久、与车间主管或营运经理关系较好的生产管理人员的绩效等级始终为A级,而新进的一些班组长无论工作业绩多么出色,评级始终为B级,这些生产管理人员中有人很快就放弃了对评为A级的期望,能力稍强的班组长很快前往深圳东莞等地另择高就。
2.缺乏晋升和发展的机会。上表显示H公司生产管理人员对晋升和发展、学习和培训机会都存在较高需求,现实满足程度低于平均值,差距很大。H公司由于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一般不提供技术类培训,也一直忽略沟通技巧、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访谈结果显示,有些生产类管理人员入职两年以来未接受过一次培训。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支持,员工能力的快速提升受到一定限制。H公司也没有根据生产管理类人员的工作实际设计针对性的职业发展通道,从而影响了生产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发展,最后导致很多优秀的生产管理人员工作不积极甚至离职。
3.精神激励较为欠缺。上表显示,生产管理人员对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需求较高,但满足程度较低,暴露出公司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不足的问题。H公司注重命令的执行力,注重最终结果,上级领导往往过多展示出任务导向型的领导风格,注重通过对命令的执行程度来衡量这些员工的工作绩效,而缺乏相应的关心和激励。这是员工离职的又一个关键原因。
三、H公司激励机制的重构
1.构建基于关键绩效的薪资激励体系。(1)重新确定薪酬标准。H公司应结合外部薪酬调研数据,重新确定薪酬标准,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激励体系。应切实着手调查同行业以、同类型员工的薪资水平,确保H公司工资水平等于或略高于50百分位的水平,从而具有一定的外部竞争力和吸引力。(2)明确关键绩效指标。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应当符合竞争原则和公平原则,既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又能很好的体现公司内部不同职务序列、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员工之间的相对公平性。H应以岗位分析为基础,构建一种以岗位为基础,以工作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正向激励机制,实现薪酬管理与分配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营运部门内生产管理人员可实行以薪级工资为主体的结构薪酬制度,采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补贴”的薪资体系。其中绩效工资部分,应首先根据营运部门各生产管理岗位的工作说明书,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据此设计科学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周期等。为解决物质激励不公平的问题,可根据SMART原则设定每个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3)建立有效的绩效申诉制度。H公司应改进现行不合理的上级作为唯一主体的绩效考核方式,但结合公司实际,不宜采用360度全方位绩效考核机制,但可以将下级对自身的考核和上级对下级的考核结合起来,并且建立有效的绩效申诉程序,允许员工在对绩效考核结果存在质疑的情况下,通过绩效管理委员会途径进行申诉,增加透明度,确保绩效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2.构建围绕岗位胜任力的发展激励体系。针对生产管理人员对自身晋升和发展、学习和培训的需求,H公司应在关键绩效指标评估的基础上,关注有利于工作绩效提升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构建围绕岗位胜任力的生产管理人员任用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激励体系,做到岗位价值和员工胜任力素质的综合。 表2 基于KPI和胜任力的生产管理人员发展激励体系
员工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应以任职资格和公司发展战略为依据,可采取行为事件访谈法加以提取。通过对优秀组和普通组绩效表现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比较,从而提取出差异显著的胜任力因子。尽管胜任力多是一些定性的主观评断,H公司可以与人才测评公司合作,结合企业实际,开发相应的态度、品德等心理测评量表,并且综合运用情景模拟等评价中心技术,将员工胜任力要素转化为定量数据,从而进行测评。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时加深,
一、以变制变应对金融危机:进入年。欧美消费者购买力大幅下滑,使得入口服装的定单锐减,呈现了客人对服装的质量要求高、原材料利息高、劳动力利息高、入口服装价格低的严峻局面。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总经理室年初在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上提出了以变制变战略,要求全体干部发扬大无畏精神,采取主动措施,凭智慧去克服困难。全厂各部门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认真研究,深入贯彻落实。
依照总经理室所制定的战略认真谋划制变的措施,生产经营部作为企业的龙头。总结过去胜利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重组、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升级和经营结构转型,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客户的比例,拓宽自营渠道,加大自营业务比例,努力克服困难,主动反击。使企业在整体的经营格局上,胜利实现了生产加工型企业向自营入口贸易型企业的转换。月份与本公司合作的外贸公司有6家,产品大多销往加拿大、德国、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自营口岸业务在巩固老客户的同时不时拓展,自营业务队伍不时壮大,业务素质不时提高。自营的产品仅上半年就有万件/条的定单,该产品成为了公司生产流水线主打产品,为本公司利润指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通过努力,上半年除了原有的自营客人外,新开发了X三个新自营客人和内销的客人,从二季度起,这些新客人已陆续下单至我司:月底有5200件/条的试单;有13个款的毛呢大衣约23507件;也在下单,其前景十分看好。上半年公司自营业务销售收入达到X万美金,占公司总销售的%;产量万件/条,占公司总产量的%自营业务的开发与承接,为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实惠,成为今后本公司经营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与支点。为了适应自营业务拓展的需要,自营业务队伍从原来的三人增加到现在七人,并且每月进行培训,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过去期客户开发到客人验厂,从样品制作到实际落单,从原辅资料推销组织到大货生产,从最后产品出运到最终资金回笼,每一环节都有专人跟踪负责和落实,使我自营业务工作日趋成熟。
【论文关键词】标准成本管理企业竞争力市场经济综合运用管理体制价格竞争经济效益
标准成本作为一种成本控制方法。体现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主要解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中。运用标准成本控制和调节实际的经济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加强成本控制要比单纯进行成本计算更为重要。标准成本系统至今仍是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而且它的形成与发展也标志着从原始意义上的成本计算向成本管理方向更迈进了一步。
一、标准成本的定义
标准成本是指根据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在正常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成本。因而是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以标准成本为基础。把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出成本差异。使差异成为向人们发出的一种“信号”。以此为线索进行分析研究。企业可以进一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并据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其基本内容是:依据材料、人工、费用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制订各生产阶段的标准成本,并用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在企业内部,它是各车间实现“等价补偿”的价格尺度;在企业外部,它是制订产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线。
标准成本是由会计部门会同采购部门、劳动工资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及具体生产经营部门等有关责任部门,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条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应吸收负责执行标准的职工参与各项标准的制定。在制订标准成本时。一些成本项铟需要确定其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标准。即:成本标准=用量标准X价格标准,用量标准包括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等标准用量。在制订时,主要由生产技术部门主持制订。并吸收执行标准的部门和职工参加。价格标准,包括原材料单价、小时工资费、小时费用率等。在制订时,应由会计部门和有关部flt一,-同研究商定。采购部门是材料价格的责任部门,劳动部门和生产部门对小时工资率负有责任,各生产车间对小时费用率承担责任。总之,标准成本的制订,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不能草率行事,力求使所制订的标准成本具有科学性、现实性、稳定性和目标性。
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有制订原料、辅料、配件、燃料、动力、人工消耗标准,制订价格标准,制订标准成本。制订原料、辅料、配件、燃料、动力、人工消耗标准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耗人力、物力数量,并与所产出的产品、劳务数量相适应。基本生产的标准成本,按产品或零部件(指装配式生产,下同)。沿着工艺路线制订。辅助生产的标准成本,分别按照水、电、气、风、机修、运输等种类制订。在制订价格标准时,这一标准通常有三种。首先是原料、辅料、配件、动力、燃料价格标准.由买价、运杂费以及入库前挑选整理费用构成。实践中通常以账面实际加权平均成本为基础。考虑市场情况而定。其次是各车间小时工资价格标准。其计算公式为:各该车间小时工资价格标准=各该车间月份在册工人工资总额÷各该车间月份在册工人制度工时总数。最后是各车间制造费用价格标准,这一标准分两步制订。第一步是按基本和辅助生产车间。依照原料、辅料、配件、燃料、动力、人工等消耗标准和有关价格标准。制订各该车间制造费用总额标准。第二步是计算各该车间小时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在计算公式中,分母为“该车间制造费用总额”。分子与“小时工资价格标准”公式相同。在制订标准成本时。利用上述诸标准,基本生产各该车间按产品或零部件制订标准成本。计算公式为:原料、辅料、燃料、动力消耗标准成本=原料、辅料、燃料、动力消耗标准X各自价格标准:工人工资标准成本=工时消耗标准×小时工资价格标准;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消耗标准×小时制造费用价格标准。辅助生产的标准成本制订方法与基本生产的标准成本制定方法相同。
三、标准成本的运用范围
标准成本的运用范围包括用于划分成本责任、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及成本奖罚。一个大型生产企业。通常在较大的生产经营领域里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标准成本的特殊功能,就在于能够把这些生产耗费,按不同生产阶段分别制订合理的定额,划清成本责任。标准成本的制订,实行哪里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就在哪里制订标准成本的“属地原则”。职工群众为维护自身利益,就要在自己的生产经营岗位上按既定的标准投料、用工支出费用,将成本控制与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取得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不论哪个车间的在制品,都按累进的标准成本,以“前阶段成本”项目逐步转移,直至产品完工,这体现了成本核算的过程。标准成本分析,分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种。计算公式为:数量差异=f标准价格×(实际消耗数量一标准消耗数量)】×实际产量;价格差异=[实际消耗数量x(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1×实际产量。当这两个公式用于分析材料消耗时.只有数量差异,没有价格差异。因为标准成本中的材料价格.与从仓库“购买”价格相同。用于分析工资和制造费用,两种差异同时存在。实践表明,执行标准成本时只有按成本的执行结果进行经济奖罚,才能使标准成本与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他们关心成本,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
四、标准成本制度管理体系在生产中的运用
2007年4月28日宝钢集团增资重组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八钢以加入宝钢集团为发展的新起点,认真学习宝钢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管理,降低消耗,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活力。宝钢在1993年提出推行标准成本制度,199年正式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经过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标准成本制度在宝钢的应用己逐渐趋于完善.并且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宝钢成立了“标准成本管理委员会”,由会计主管、副总经理或副主任担任委员。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是检查标准成本制度的推进情况.协调解决有关成本的重大问题,各生产厂相应成立了“标准成本推进小组”,组长由生产厂厂长担任。副组长由驻厂成本组组长担任,组员由技术人员、作业长和成本管理人员组成。其中,作业长是降低现场成本的主要责任者,财务人员是降低成本的主要组织者。财务部门成立标准成本推进网络,以高效快捷地反映成本信息。各工序设立兼职成本员与分厂成本负责人、作业长一道,及时反馈成本信息,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有效地控制成本成本标准是用以控制原料、人工、燃料动力、劳务等的数量与金额,因此必须针对这些项目分别设定标准。宝钢的成本标准是以成本中心及其所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制定的,它分为基本标准和价格标准两个部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称为成本差异。成本差异是反映实际成本脱离预定标准程度的信息。“差异=实际成本一标准成本”,负差为有利差异,正差为不利差异。为了消除这种偏差,要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以便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宝钢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并遵循的标准制定原则主要有:以追求完成率100%为目标,客观、公正、合理、不留余量,体现精细管理思想:考虑生产条件的变化及生产工序、操作技术改善、技术开发成果的应用、质量改进、设备改进等所带来的标准改善:考虑对象期内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可能产生的成本改善:致力于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实施对成本标准的改善;标准的表达与应用,应简洁明了,并具有可操作性。
(一)挖掘成本潜力的重要环节即成本分析
宝钢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标准成本管理的推进,成本分析模式日渐完善,成本分析质量不断提高,并直接应用于各项经营决策、成本管理活动中。
宝钢的成本分析具有以下特征。1.成本分析呈现出明显的层次,即由班组成本分析、作业区成本分析、生产部门成本分析、公司成本分析构成多层次的成本分析组织体系。
2.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主要指标变动对成本升降的影响、成本升降对总成本的影响、产品成本分析、产品效益分析、成本趋势分析、与国内外同行业成本对比分析等。
3.举行成本分析会是成本分析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成本分析工作中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经济与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民主、协调各部门关系、相互取长补短的良好形式。成本分析会按空间划分为班组、作业区、分厂、区域、公司成本分析会:按时间划分为定期和不定期成本分析会。
实践证明.宝钢推行的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几年来宝钢年平均成本降低率为3.5%,通过推进标准成本制度,广大员工不仅学习和掌握了许多标准成本管理的知识,并且更加注重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控制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加强标准成本管理工作己经成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上至公司领导.下至普通员工均积极参与,一个运作精于高效、响应灵敏快捷的成本管理体系己经形成。
(二)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宝钢降低成本的方法
1.作业长是降低成本的主要责任者。多年来推进标准成本的经验表明,作业长是降低现场成本的主要责任者,应创造条件使作业长成为降低成本的主力军。实施标准成本制度,涉及到的人员有分厂厂长,兼职成本员、财务人员及作业长等,他们的工作各有其责。分厂厂长可以做到的是部署各作业区成本管理的方案,检查作业区降低成本的措施及效果。对于兼职成本员来说,因为是兼职,他们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自己的岗位职责上。财务人员对成本管理起的作用是通过作业长传递下去的,而并非直接参与降低现场成本。而作业长相当于作业区的管家,即“小厂长”,直接管作业区的产量、质量,并且还管理班组长、岗位职工,作业长有奖金的分配权。作业长必须对作业区成本中心各产品的各成本项目标准设定的方法、状况、修订标准等作到心中有数.把成本标准与计划值有机结合,按成本标准、计划值控制各项消耗。必须看懂成本中心成本差异报表及数据来源。首先应该了解成本核算中成本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明细成本项目,应该了解物料领用、生产备件领用的途径并做到核对账实。从物资部领用的物料.按财务部门预先设定的规则有些计入直接辅料有些计入制造费用的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作业长必须知道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制定降低消耗的计划,并把指标分解到岗位。应该制定本成本中心降低成本的重点控制项目。作业长应该在本作业区找出用量大或是单价高或是浪费严重的项目作为成本重点控制项目.也就是讲抓住大头.确保降低成本目标得以实现。应该下大力气增强全员成本意识,调动作业区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为了使全员具有成本意识,作业长进行成本指标分解,做到“人人有指标”的同时,应根据指标制定一系列奖惩制度。
成本是企业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它是企业销售产品的补偿尺度,成本的准确与否,关系到产品售价的定价机制,关系到产品利润及利润率的计算。因此,作为会计工作地重要部分,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成本核算呢?成本核算是指设置产品明细账,归集成本费用,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过程。成本核算一般是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及结果进行的事后反映。企业通过成本核算,能够分析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促使企业降低费用,也有助于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在此,本文拟对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谈一点粗浅之间,以期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会计工作者引起重视。
一、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是指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对基本资料搜集、加工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的定额成本资料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中,健全的定额成本资料包括: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准确的工时定额、材料物资和动力费用的消耗定额等,以便加强定额管理;严谨的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和完善的内部结算制度以及记录工作业务量活动的台账。
(二)标准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是指企业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资。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中,标准的计量器具包括:记录电费耗用情况的电表、记录水费耗用情况的水表、质量过硬的机器设备活动记录仪器等。检测材料、物资和产品收发的度量衡器、卷尺等等。归纳起来,按结构特点分类,标准的计量器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量具。即企业用固定形式复测现量值的计量器具,如量块、砝码、标准电池、标准电阻、竹木直尺、线纹米尺等;二是计量仪器仪表。即企业将被测量的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标值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如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电流表等;三是计量装置。即企业为了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需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如里程计价表检定装置、高频微波功率计校准装置等。
(三)熟悉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核算人员
熟悉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核算人员是成本核算活动的基础。成本核算员、车间统计员等基层管理人员一定在生产现场,熟悉现场生产工艺过程,做好产品费用、产品数量、生产工时、劳务数量等的核算工作。实行成本计算活动的企业在成本计算时,一定选好熟悉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核算人员。如果不熟悉企业生产过程,不熟悉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企业成本计算往往纸上谈兵。
二、当前,企业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前,企业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很多,如成本核算资料不健全,倒挤成本法等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算资料不健全,随意性大
企业成本核算一定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一些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成本基础工作不扎实,会计核算资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生产人员、统计人员、成本核算员在产品产量、材料收发、物资出入库、工时统计等各方面存在随意性,致使企业成本核算资料不完整、甚至出现错误、前后矛盾之处。
(二)成本核算器具不标准,料工费计量走过场
企业成本核算工具器具是计量材料物资、动力费用、工资费用、折旧费用等各要素费用的衡器。不能使用计量衡器,或使用成本核算计量衡器具不标准,企业的料工费计量就会走过场,就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为此,一些企业为了回避这些问题,只能选择某一分配标准分配成本费用。如,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耗费的共同费用,应选用适当的标准进行分配,合理地计入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的成本计算单中。但有些小型生产企业不管分配什么费用,一律用工人工资作为标准,而实际上这些共同费用并不都与工人工资有关。
(三)成本核算人员不了解生产过程,无法合理使用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成本核算人员不了解生产过程,不知道企业产品生产步骤,无法合理分配生产费用,合理使用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尤其是一些小企业,聘请记账人员或记账公司人员核算成本。他们不可能深入企业车间,了解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更不熟悉产品各步骤料工费的发生起止时间,期末材料、在产品等的实际数量,完全靠车间,甚至厂部有关人员提供资料,估算企业产品成本。这样,由于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不到位,不熟悉生产工艺过程,从而不可能合理计算产品成本。加之,很多企业会计人员存在年龄老化问题,她们有资历有经验也熟练业务,但是知识和理念可能会跟不上时代,新的会计准则和成本核算制度也许不清楚,至今沿用过去方法进行成本核算,由于方法的不对称,成本核算数据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同时,对于较年轻的会计人员,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经验,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如果没人指导会造成成本核算数据不真实。
三、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从人、事和物抓起
做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分工协作
企业要做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与清查盘点制度、内部价格制度及内部稽核制度。例如,计划(经营)统计部门核算职责是,编制预算及内部结算单价,按成本核算对象确认当期已完产品(或劳务)的实物量和未完程度情况,编制产品计算清单,及时与各生产单位进行结算。劳动工资部门核算职责是,制定项目用工记录、统计制度,收集班组用工日报表,建立产品(或劳务)用工台账,编制职工考勤统计表、单位工程用工统计表。物资管理部门核算职责是,搞好计划采购,建立材料采购比价制度,按经济批量采购,降低存货总成本;建立健全材料收、发、领、退制度,做好修旧利废工作,加强固定资产的调度平衡和检修维护,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提供机物料运输记录和分配资料。财务部门核算职责是,全面组织成本核算,掌握成本开支范围,参与制定内部承包方案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开展成本预测,进行成本分析。
(二)建立健全成本费用定额制度,培养成本核算人员
为了做好成本审核、控制活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培养自己的成本核算人员,建立健全成本费用定额制度。具体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有:
1.建立健全产品消耗定额。企业产品的消耗定额是企业编制成本定额计划、分析和考核企业成本水平的依据,也是审核和控制各项耗费的标准。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实际情况,结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先进而又可行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包括机器台时等各项消耗定额,并据以审核各项耗费是否合理,是否节约,借以控制耗费,降低成本。
2.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企业为了做好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必须对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和结存进行计量,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尤其对于那些月末没有使用完毕的材料物资,应及时办理假退料手续,以确保材料成本费用的真实性。
3.做好原始记录,保证成本核算资料的真实性。为了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领用材料、工时、运输消耗、产品质检和动力的耗费,在产品和半成品的内部转移,以及产品的验收结果等,均要求成本核算员做好真实、完整的记录,确保成本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原始记录不实不完整,就不可能准确反映人工、材料等工程成本费用。
4.制定厂内计划价格,加强内部经济核算。在计划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中,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便于分析和考核内部各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还应对材料、半成品和厂内各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如运输、修理等)制定厂内计划价格,作为内部结算和考虑的依据。厂内计划价格应该在年初制定,并尽可能接近实际,且相对稳定,年度内一般不作变更。
同时,企业还应该根据本单位情况制定培训、培养成本核算员的工作。成本核算人员应从本单位生产车间培养,找到那些在车间工作一段时间,了解产品(或劳务)生产过程,责任心强,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员,抓好成本核算培训工作,为企业培养自己的成本核算人员。车间成本核算人员像产品一样属于自己的员工,不了解其他单位车间核算情况,不用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安心本单位车间工作,不担心跳槽,且能够为企业自己使用。企业切忌使用兼职会计人员或记账机构进行成本核算工作。一是,他们功利性较强,随时有跳槽或撂挑子的可能;二是,成本核算资料属于企业的秘密,不得为外人所知,不宜让企业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熟悉;三是,他们不熟悉企业生产过程,核算成本工作对于他们而言较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