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赏析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30 21:58: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0-02

一、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

真实性是摄影艺术超卓的审美品质。

摄影是一门把“瞬间”凝固成“永恒”的艺术。将素材的“瞬间”凝固为形象的“永恒”,其负载的丰富含义从不同角度诠释着摄影艺术的审美品质,那就是“真实性”。将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客观的自然现象通过创造性地再现为艺术形象,因而“真实性”是摄影艺术超卓于其它形象艺术的审美品质。

摄影艺术是科技介入程度最高的艺术门类之一,是人文创意与科技创造的完美结合。在摄影创作实践中,我们在掌握摄影的材料特性和技艺特征的基础上不能忽略作为有思想的人的认知基础上的“创意”表达,不然将会陷入只见图像不见形象、只见技术不见艺术、只见形式美不见思想美的误区。“创意”是摄影者艺术审美之创造意愿的表达。是摄影者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深刻的感受力、洞察力和概括力之上的一种艺术创造。美的“创意”是摄影艺术重要的审美支点,赋予“创意”能使作品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观赏者凭借它获得某种美学意义上的深切感受。强化“创意”的根本原则是要符合艺术创作的特殊品质,即是对现实生活真实的反映。

二、摄影艺术的审美价值

摄影的诞生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诠释垄断,使得艺术得以平民化,在当今高度自动化的数码相机以及影像洗印设备普及的条件下,摄影技艺已不是考量作品优劣的关键因素,而摄影者的艺术素养凸显重要。设备的高度智能化使拍摄者可以贯注于发现和认识自然本体的美与秩序,获取直接发现和阐述美的能力。同时,摄影将审美与大众的视觉感受和生活经验统一起来,提供了能够获得普遍认同的艺术表达模式,消除了艺术传达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审美隔阂。摄影创造了易于解读的文化与艺术的视觉语汇,将自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同时,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促使我们对人类行为及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这就是摄影的审美价值所在。

三、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进行摄影课教学时,在进行摄影基本知识技艺传授的同时,则应遵循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因为设计专业的摄影课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摄影家,而是在掌握这门技能的基础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并为所学专业设计所服务。

为实现摄影课审美教育目标,摄影课的教学环节就必须紧紧围绕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及艺术属性来进行。根据摄影的造型艺术规律,从摄影独特的艺术语言入手,培养学生在构图、用光、色彩、形体与线条等方面的观察、理解和运用能力,真正做到使摄影艺术地反映现实世界,充分地表达审美感受、精确地塑造视觉形象。

四、摄影审美教育的方法手段

(一)加强摄影艺术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基本艺术素养

传统的摄影教学,过于注重摄影知识的讲述与技能技巧的训练,照相机和镜头的种类和应用就占据了相当的篇幅描述,就事论事的教学方法,忽略了人与社会,艺术与人生之间必然联系,教育中缺失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思想的培养。

由于艺术本位、技能本位观念根深蒂固,使得艺术教育缺乏关注社会及人生,教育者自身人文精神匮乏、人文素质偏低误导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不全面的观念意识。

摄影艺术具有纪实性的本质属性,与社会人生的联系较为真实和直接,受社会生活的影响也较大。它能如实地记录社会生活的典型瞬间,揭示事物的本质。

加强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为学生进行摄影艺术创作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提高。快门开启的瞬间积蓄着作者艺术素养的体现,构图和用光的把握,主题的表达,主体的呈现等摄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将大大扩展摄影过程的自由度。

在拍摄练习中,独到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是揭示艺术生命力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诸如线条、影调、景深等各种摄影艺术造型理论,以此培养学生对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技能,形成敏感而细腻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千变万化事物的瞬间完美把握。用美的视角审视周围事物,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

摄影艺术理论知识的熏陶,使学生学会了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独特的美质,他们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积聚于内心,从而升华成稳定的艺术素养,进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作品。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摄影是视觉艺术,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力,是摄影教学的重要任务。以往的摄影教学注重技术层面的训练,虽也注重画面构图、用光等造型技能,但对视觉感受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

摄影又是瞬间的艺术和观察的艺术,若不具备以敏锐性、准确性和整体性为特征的视觉感受力,就难以创作出好的摄影作品,因此,加强视觉感受力的培养才能方能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活动的顺利开展。

审美教育是通过训练人的感觉器官开始的,训练能够准确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是摄影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双眼睛的培养是在不停地感受训练和不断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的。

从摄影创作到摄影欣赏,从对焦取景到画面构图,从光影到色彩等。所有内容都与培养视觉感受力关联,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影调、色彩、点线面、结构、空间等视觉要素和人物、景物等视觉形象中发现美感、秩序感、韵律感。培养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力,激发其发现美的潜能。

在教学中,要加大作品赏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要善于透过现象发掘本质的能力,全面整体地把握艺术形象,感受艺术情景,体味情感境界,领悟人生百态。

审美教育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心灵与情感交流,陶冶和历练性情的过程,是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也是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

在摄影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作品的人文资源,深入地发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构建文化心理结构和健全人格,以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分析评价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深入理解其中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视角进行解读。

结合拍摄者的思想倾向、创作动机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帮助学生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在鉴赏、分析中努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体验、感受和理解的交汇融合,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开展摄影创作实践,提高探索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创作实践可有效地让学生体验创作乐趣,积累创作经验,理论掌握的再扎实,没有创作实践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得以活化和升华,激发灵感,表现美的事物。将审美理念转化为艺术实践成果,使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得以提高。这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摄影艺术如同其他造型艺术,操作性强是其基本特点,摄影创作在摄影艺术活动中应当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在课程教学上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一方面可让学生在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中得到启发和灵感体验,主动地去发掘美、体验美、捕捉美、表现美,同时激起创造美的欲望和行为。

一幅好的摄影艺术作品,不但要表现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人对社会美的感受,表现作者个性的审美情趣。在不同的摄影题材创作体验中创作出自己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富有感情的摄影作品。摄影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也逐渐形成其基本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情操。

(四)加强体验交流,培养审美评介能力

只有提高了美的分辨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开展各种形式的体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是摄影教学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总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统一。通过对佳作的欣赏,可以体验到原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而能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体验。让学生分析从构思到各种造型因素的成功运用,分析对作品的感情投入,领会摄影作品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在范例欣赏教学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剖析自己的作品,因为自己的作品都是作者投入了真感情的,从拍摄前后的各个环节都是有体会的,让其自己体味习作的经验得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摄影赏析课中还要加强流派风格剖析,使学生系统掌握摄影发展的历史,做到以史为鉴。逐步形成自身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除了通过欣赏佳作获得审美感受外,还让学生对摄影艺术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培养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使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付诸于语言,能够抒写摄影评论文章,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使借鉴交流更加丰富实效。

总之,摄影审美教学让学生在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体验中,提升了审美素养和艺术素养,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也使得我们对摄影教学的本质和成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以上是作者单就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的粗浅探索,旨在抛砖引玉,不对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篇(2)

世界著名美学家苏珊郎格在《艺术问题》中写道:“舞蹈的首要行动是创造一个虚幻的力的世界。舞蹈的虚幻之象决定了想象在舞蹈的意境的创造与欣赏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舞蹈教学和表演实践中,表演想象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平常的舞蹈基本训练、剧目排练还是舞台表演,教师都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感知、体会、理解舞蹈作品,从而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表演的内在规律和外部表现,并让他们具备表演情感以丰富人生的体验,个人的阅历。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表演想象能力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想象在表演中的作用

艺术都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加入想象创作出来的,可见,想象在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想象是人脑对记忆表象加工改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独有的,不仅高于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而且也高于记忆、思维或抽象(理性认识)的一种充满悟性、灵性的创造性潜能。它始终与形象思维、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同时表演想象也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表演者的任何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表演感觉以及对作品的理解、释放都离不开想象活动。它贯穿在表演者从最初创作直至登台表演的全过程。民族舞蹈《丰收时节》中,音乐响起从舞台里依次出来美丽的新疆姑娘和武警女战士,从她们充满喜悦的脸上、欢快的动作以及充满激情的精彩表演中,观众似乎被带入了美丽的南疆,丰收的葡萄园里,并和舞蹈演员一起感受着丰收的快乐。演员如果不是以想象统领着整个内心情感,就表演不出丰收时的喜悦情状。我们再来说说古典舞《秋海棠》这部作品,这是一个古典舞男子独舞。音乐响起,舞台中央摆放了一个戏曲旦角行当使用的“大头”戏装头饰,演员身着戏曲装扮从侧幕对着头饰蹒跚而出,那躬背缩搐的叟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使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艺人;舞蹈中间部分,秋海棠似乎在回忆当年戏台上的风光景象,令人好不惬意。忽然,当他摸到自己脸上的伤疤时,情绪急转义愤填膺随着音乐的高涨而疯狂地舞动;结尾处,秋海棠沉浸在对当年的回忆中,此时更是突出了凄情,使观众的心深深地被人物的悲惨命运打动,从而产生了共鸣。整个舞蹈的表演和欣赏的过程,无论演员还是观众,都是带着想象来创作和感受这个舞蹈作品的。“当他摸到自己脸上的伤疤时,情绪急转义愤填膺随着音乐的高涨而疯狂地舞动”,这个情景在艺术的创作中,是不可能让演员真的破相后才表现悲愤的情绪的,那如何把艺人受到迫害并导致破相后的悲愤心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这就是靠演员的想象来推动创作的过程,观众也是在想象中去与演员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并与演员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苏珊郎格在《情感与形式》中写道:“据我所知,还没有人肯定巴甫洛娃运用实际感觉到的虚弱和病态,来表演《天鹅之死》中慢慢衰竭下去的生命是最出色的,也没有人会提出在玛丽维格曼上台前几分钟,告诉她一个可怕的消息从而使她进入悲惨的《夜舞》中的角色……”所以,苏珊最后总结说:“是想象的情感控制着舞蹈。”所以说观众也是从舞蹈动作形象的感知开始展开联想和想象,最后才能进到对舞蹈意境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到表演的意境和美。

二、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想象力

中专舞蹈学生由于他们本身的知识面、生活经历和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时候不能很快地把握人物形象,有时候表演动作机械、缺乏情感,有时候情绪与舞蹈所要表现的形式不匹配,致使舞蹈的意境表现不出来。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要加强对学生表演想象力的培养,让他们更好地把握角色,融入自己的情感。培养舞蹈学生的表演想象力,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工作。教师在教学中要常用一些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通过想象去理解舞蹈动作,把握舞蹈作品。例如:在基础训练课中,练‘弹撩腿’时要求小腿撩出要像“甩鞭梢”一般把力量一直贯串到脚尖;“点地翻身”时,学生的双手甩动要快如“闪电”;“串翻身”的行进犹如“车轮滚滚”,这都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做好这些动作,使之变得更加完美。刚刚接触身韵课的学生,对于身韵的腆、含、仰三个元素的练习,总是不能很好地领会其中的要领,做出来的动作不协调,缺乏韵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告诉她要运用想象去理解,腆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俯身去闻花香,含是说学生的表情要犹如害羞一般,含情脉脉,仰就是要让学生沐浴在阳光中,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领会动作的要领,做出来的动作才会有韵味。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动作的要领,让他们更好地通过想象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想象,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生活,一个表演者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表演技巧外,还应该重视拓展知识面,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学生中表演想象力有高与低、优与劣、雅与俗之分,这就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本身的文化课,还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与舞蹈相关的姊妹艺术。从而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指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最激动人心、最富于诗情画意的场面,品位和感受人间的喜悦、悲伤、离别、思念、兴奋、悠闲、豪迈等情感和情绪。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文学作品,让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去体味不同的人生。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仔细体味、感悟《漫漫草地》里的小战士,以及《秋海棠》里的旧社会艺人的形象,更好地去演绎这两个舞蹈里的角色。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分析舞蹈作品的故事背景、人物形象以及细节处理,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把握好这些人物形象,并让他们投入自己的感情,诠释这些作品。每一个爱艺术的人都应该热爱和善于观察生活,并善于看到它的无限的多样性。因为铭记在我们记忆中的一切生活印象,一切最强烈、最生动和最美好的事物,是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创造的。适当安排舞蹈即兴练习,把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人、物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促进学生舞蹈心智的打开,提高舞蹈思维能力。

三、结语

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艺术作品既然是由心灵产生出来的,它就需要一种主体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就是想象。”可见,艺术创作需要想象,艺术欣赏也需要想象。人们因为有了想象,才有了不同于动物的感觉,而舞蹈中更需要这种想象。总而言之,想象在舞蹈教学和舞蹈表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演想象伴随着舞蹈表演者自始至终,它是舞蹈创造过程中,从捕捉情感到营造意境的桥梁和纽带,我们教师要更好地指导学生把握表演想象,进而使我们的表演生动活泼,散发出它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舞蹈意象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

篇(3)

丹纳(1828-1893)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曾说:“人要能欣赏和制作第一流的绘画,有三个条件——先要有教养……”[1]而早在魏晋时期,曹丕(187-226)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这两种说法,前者针对普通大众,道明教养的重要性,后者指向专业人才,表明艺术修养后天习成的艰难。事实上,曹丕和丹纳都是某种程度的天才论者,但他们无意间都提出了艺术人才产生所依赖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问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欣赏、爱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除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与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而个体受教育程度又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正因为这样,在《美育书简》中,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就把美育看做人的感性和理性同步发展,自然与人有机统一,使人们重获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3]

中学美术课程,属于普及性的美育单元,而其中所涉及的艺术欣赏模块,面对身心正在快速发展、审美情趣正在培育、审美经验正在积累的教育对象,涉及面广泛,影响力较大:对个体而言,通过美术欣赏,学生的审美心理得以形成,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鉴赏美,进而创造美,同时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放弃假恶丑,从而使学生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对艺术环境而言,通过欣赏学生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和文化意义,热爱本民族文化,发扬本民族文化——小到学校的美育教育,大到整个社会审美层次的提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初中美术教材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欣赏课约占总课时的五分之一,一般分为中外优秀作品的专门欣赏、随堂欣赏和参观欣赏三种类型,可以说,每堂课都有欣赏课的相应成分,但是很多教师却不能发挥欣赏课的作用,教师课堂以讲授为主,多是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过后留给学生的印象很浅,美术欣赏起不到很好的审美教育作用,更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也有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自己看课本图片,以自学为主。这样使学生对欣赏课慢慢失去了应有的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我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思考总结了一些经验,愿与同仁们分享。

一、“但丁之舟”上的维吉尔: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意识

诗人但丁在小船上之所以能领略“地狱”世界里的各种情景,离不开他伟大的导师维吉尔。“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个比喻暗示了教师修养的高广度,却未道出教师这桶水如何引动学生那杯水,使其逐步自注而致满,如何让两杯水相互映照,彼此溢满且动力无穷。我以为,教师要想上好欣赏课,就要具备深厚的艺术知识修养,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使自己的水尽可能完满,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然而,如何引发学生主动、自发欣赏并受益,更值得我们思考。

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正宛然一条宽广幽深的大河,其间虽无“冥河”之险恶,但误解、不可知同样存在,接近真理的路程同样艰难。一个教师穷其一生,也无法尽数各类作品的妙处,难免有盲区,遑论让自己的一桶水日日注满。因此,立足于教学需要扩展知识面、提升修养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引导作用。教师不是万事皆能的超人,而是和学生一道了解、体验、感受、发现、探索的同路人,其间教师能以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钻研精神打动学生,自会引发学生欣赏感悟的兴趣,学会基本方法,乐在其中。比如在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教师可在与学生一道逐一领悟画家分组处理人物、色彩运用等美术内容外,还可与学生一起了解开国大典前后的国内外形势,了解画面主要人物的经历和贡献,这样,将师生收集来的各类知识综合起来,便能更进一步了解画家创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艺术创作的过程,从而加深印象。

二、以“问题”为中心:化整为零的材料意识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或增加一些欣赏内容,或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材料无穷尽,因此,结合当地及学生实际情况,用化整为零的方法,精选一些作品进行赏析就显得十分必要。精选作品的依据和原则,是教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此,我们可以粗分为几个层次:

审美能力层:审美的感受、分析、表达、评价等;

作品属性层:作品内容、形式美感、风格、意蕴、商品价值等;

创作过程层:艺术家、创作环境、创作意图、艺术手法等;

传播接受层:后人的认识和评价、作品的真伪、传播效应等;

艺术文化层:作品间的联系和区别、中西方交流和异同、文化意义等;

以这些问题为中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材料,开展欣赏,而各问题之间亦存在紧密的联系,只要解决了对部分问题的理解问题,其余能力则相应得到提升。

三、参与互动: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意识

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和“学生本位”观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实践表明,在欣赏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发挥。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课堂教学氛围,绝不能板着面孔把美术欣赏教学变成道德训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熏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等。比如对中国古陶瓷的欣赏,教师出示器皿,先让同学眼观、手摸,亲自体会陶瓷的肌理、质感,然后让其品评。在欣赏外国雕塑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同学给全班示范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可行的形体展示,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讨论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视觉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有赏而感,有感而讲,强调学生读与说的能力。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痛苦的表情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

四、历史视野:多角度、深层次的情境体验意识

在欣赏教学中,学生虽然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古今中外,各种艺术门类、各种艺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作者,知之甚少。特别是抽象艺术,学生不知从何欣赏,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认为画得“像”的就是好作品,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不好,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是世界名画,画得“好看”的作品又可能庸俗不堪。这时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欣赏,帮助学生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的水平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为唯一标准的。在欣赏不同流派艺术时,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而应当从上而下地引领学生体验历史情境,将不同美学观念放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眼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欣赏莫奈的绘画《日出·印象》时,就可有三种思路:一是将绘画和摄影进行对比。照片可以真实地反映外在世界,每一个细节,不管放大多少倍,都绝对真实,都忠于生活。而一幅好的画,却能做到高于生活,超越生活,用独特的表现手法,经过观众自己视觉的参与,更加栩栩如生,更加活灵活现,更加接近“真实”,这就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二是拿自风景油画诞生以来的名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学生了解几个世纪里风景画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画家们提出了哪些课题,用了哪些最主要的方法,逐步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莫奈及印象派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便在历史情境中逐渐清晰;三是拿中国山水画与印象派绘画作对比,从而使学生体会中西方造型观念和审美方法的异同,既能加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又能获得整体的认知。

五、媒介之助:多媒体技术及交互功能的发掘意识

传统的美术教学缺乏有效的媒体去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仅靠教师所能收集的美术图片资料是有限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很多自然风光、世界名画,以及雕塑作品都能一一展现。当你欣赏经典名作时,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音容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将某件作品逐个观赏,还可以有选择地将一些作品观摩或打印出来。学生将陶醉在美不胜收的艺术氛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在上民间剪纸艺术欣赏时,我将各种剪纸图片及制作过程的录像输入多媒体计算机,学生在欣赏时完全沉醉在剪纸艺术的世界里,欣赏着剪纸那种独特的美,而且通过录像了解了它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在播放媒体时,我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贯穿始终,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而多媒体教学将音乐自然地融合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将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的世界。学生虽在课堂,但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迈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当你欣赏建筑艺术时,不但可以用惯常的欣赏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形成的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如此欣赏过程,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在欣赏教学中,必须更好地运用多媒体,使欣赏课从“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求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总之,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独特的美育普及课程,要求每位教师花费心血钻研和参与,而在艺术作品赏析过程中,师生之间亦可教学相长,共同领略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正如列维·施特劳斯在分析、欣赏了各民族艺术后总结说:“人类只是通过它们的作品才有区别,甚至才存在。就像那个生下小树的木雕像那样,唯有艺术作品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类社会中确实发生了某些事情。”

注释: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第130页。

②[魏]曹丕.典论·论文.见: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158-159页。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61-63页。

④[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著.顾嘉琛译.看·听·说[M].北京:三联书店,1996.第174页。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篇(4)

【英文摘要】Itisofvitalsignificancethatthe&nb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设为单独一门课程,这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它明确提出了走音乐、戏剧、舞蹈、美术四科综合之路,教学的内容皆以人类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为核心。明确将艺术课程界定为涵盖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部分。针对这样的巨大变革,高师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的专业学科教学,从理念更新到学科之间的合理结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的四科综合之路,必须由基础教育的母体——高师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始启动。

同时,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应在坚持传统的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走出技术学习重于一切的误区,合理调整学科结构,更进一步地明确技能学习的目标与层面,增设相关的文艺理论课程,尤其必须尽快增设通俗性的中外戏剧比较、中外画论解读、审美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并通过中外音乐作品听赏、中外美术作品赏析等讲座或阶段性课程的实施,来提升学生的听觉审美和视觉审美的能力。因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的实施,是对中小学生实行人文关怀,意图通过艺术史和美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接受世界各种文化是如何通过艺术而形成的,培养正确地价值观。艺术课程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批评和欣赏,使个人情感与人类情感源泉接通,艺术应视为人类的精神家园。艺术课程通过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来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独创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所有这些都将对高师艺术类专业教育产生深远地影响和彻底地革新。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基础教育母体的高师教育,必将更进一步地反思自身的专业结构,高师艺术类专业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高师艺术类专业的教改研究与发展方向,只有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相适应,才能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步入良性转道。

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06-03

通识教育英文“general education”,也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有两层意义:其一是指通才教育;其二是指全人教育。近代高等学校中的通识教育思想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在我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一、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教育模式的选择上,前者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两者有区别,但并非相互对立和割裂。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在专业划分上,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选择,会得到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因此,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注重开发、挖掘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形成个体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车间里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具有同一模式、同一思维的“产品”。其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二、通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1.通识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如果对通识教育没有国际化的认同,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失去话语权,失去国际共识,从而也就失去国际交流的一些前提。因此,应当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使通识教育溶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概念中,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通识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通识教育鼓励学生充分发展个性,从难、从严、从自身实际出发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

3.在通识教育的范畴中,涵盖了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以及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等。这种包容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

4.通识教育是防止学生偏科的重要方式。中国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偏科、专业过窄的情况比较严重,在中学打基础时就分文、理科,进入大学又产生较严重的文理分家。而通识教育则规定学生必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禁止选那些与本专业相重复或相关相近的课程,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从而使学生知识结构趋于合理。

5.通识教育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因此,能防止因应试教育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

三、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1.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迫切需要大学的通识教育。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我们必须相互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必须学会欣赏其他文化的长处,而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固步自封,当然,也不能闭着眼睛一味盲目崇拜。正是由于我们的大学对于通识教育不够重视,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使得社会上出现冷漠、无情的现象。

2.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唤大学通识教育的出现。专业化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其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缺陷也是明显的――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而当前的产业升级和建立创新型和谐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深入了解人性、市场和社会的人才。

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

1.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总份量有较大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体现了学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总的看来,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份量有所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从90年代中期的四分之一左右增加到现在的三分之一以上。

2.通识教育课程的组成。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全校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全校必修课指全校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这些课程一般全校统一要求并进行统一考核,至多在文科和理科生之间有些许的差别。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是指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而设置的课程,一般这种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采用任选或限制性的选修方式。一般公共必修课占通识教育总课程的70%左右,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占30%。

3.必修课程的种类及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必修课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和军事课程,有的学校还有数学课和法律课。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道德品质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理论课程一般为10~18学分。体育和军事课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课程,主要课程种类有体育、国防教育、军事理论、军训。体育和军事课程一般占4~6个学分。应用基础课主要是提高技能的工具知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增加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一般着重于应用能力。应用基础课程普遍包括外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外语一般占12~18个学分。

4.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种类及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覆盖面较广,涉及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思想政治类、计算机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卫生类、基本技能等。其中还有跨学科课程。数学类课程:如数学的精神方法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漫谈、数学模型、文科高等数学、数学史、数学与文化等。自然科学类课程:如今日物理、自然科学中的混沌与分形、现代信息电子技术概论、元素与生命、化学与生活、人类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环境教育、新地球科学、太空探索、现代天文学、射电天文学等。计算机类课程:如Internet及其应用、计算机文化概论、日常流行办公软件操作与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多媒体设计与制作、Java语言基础等。社会科学类课程:如经济学基础、中国农村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外国宏观经济、房地产市场与价格、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当代主要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述评、反腐败与廉政建设、当代中国行政改革、权力现象概论、涉外工作实务、国民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学概论、外国宏观经济管理、现代广告学、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北京导游、现代家政、就业学、大学生人际关系、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跨文化交流学、知识产权法、法律导论、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等等。人文科学类课程: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基督教文明、古代东方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近代文化思潮评述、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学名著赏析、唐宋家散文、欧洲文艺复新、清代档案史料、清代宫廷史等等。语言类课程:如英语、德语、俄语、日语、法语、韩国语、科技英语、高级阅读、英汉互译技巧、报刊选读等。艺术类课程:如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赏析、音乐赏析、美术赏析、戏曲赏析、戏剧赏析、影视欣赏、摄影艺术实践、电脑音乐创作、装饰艺术设计、钢琴即兴演奏、文艺实践等。基本技能类课程:如文科论文写作、科技写作、经济写作、公共写作与处理等。

篇(6)

在综合大学、业余大学里,摄影作为一门素质教育的选修课,起着培养美学品味、提高审美水平的作用。由于无需较高的美术基本功,使学生在纯技术层面上学习该课的难度大为减轻。在艺术类学科中,摄影由于跟绘画雕塑、艺术设计等关系密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艺术创意。

现在的大学摄影课教学,一般都从纯技术理论层面、作品赏析人手,最后安排些基本功作业和专题作业就完成课程了。看似比较容易,但教学也有很多需改进和知识更新的地方。从技术层面上看,大部分学生使用小型自动数码相机等业余相机,进阶水平良秀不齐;夜大学课程实习拍照的课时也非常有限,而数字软件对摄影后期加工越来越重要。从摄影美学方面看,很容易忽略从艺术学、美学角度与纯技术理论相结合。因而达不到摄影教学应有的深广度。

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从数码摄影理论与实践、摄影美学与摄影教学结合等方面予以加强。

1摄影与美术的横向比较

在横向与美术比较,纵向与摄影历史发展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摄影艺术的自律性及与兄弟艺术的联系性,能促使摄影眼光、品味和美学理论修养的提高。

美术的特性具有造型性、视觉性和空间性,在平面或三维空间塑造形体、创造可视性的艺术图象。绘画雕塑具有瞬间凝固或静态的特性,与摄影关系最近。所不同的是媒介材料。美术思潮的写实技法、流派在摄影发明后,趋向更为主观的风格和流派的发展,甚至有意与摄影拉开语言距离。摄影以纪实性语言特性见长,深受美术的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等影响。如人像的“三角”造型光,就来源于荷兰大画家伦勃朗的灵感;20世纪最杰出的摄影师一一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先生((Henri " cartit " Bresson , 1908-2004),自幼学画,深受超现实主义绘画影响,以“决定性瞬间”的优秀作品,被称为是现代纪实摄影的奠基人;美国风景摄影大师、世界环保运动的先驱者安瑟·亚当斯(AnselAdans,1902-1984)以对风光摄影的独特理解而闻名于世,发明了“区域曝光法”,重视后期制作,主张比客体更重要的是表达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摄影史上的“画意”摄影和纪实摄影等,都深受美术的影响,从而产生了许多流派风格。

不仅是美术现实主义的典型瞬间,超现实主义的怪异、印象主义的斑斓颗粒、结构主义的构成影调、表现主义的粗犷等风格图象、后现代主义的兼收并蓄,也影响着摄影流派的产生。摄影与美术在互相交融中擅变。摄影与美术类似,有着客观为主或主观为主的两大类流派风格。当代的艺术形态是一种包容性、多元化更强的时空,使得美术与摄影的交融更为普遍。

有些人认为摄影是次要艺术甚至不是艺术,理由是它依赖或复制客观影像。其实.从本体论上看.摄影并非是附属的,纯客观的图像复制。仅从物理学上说,照片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复制自然,人眼对客体感光的宽容度要比照片大得多。格式塔视知觉理论以大量实验证明,视觉有着思维特征,它是能动的,有选择性的。既然是人操控着机器,那么不同层次的人对摄影就有不同的理解。贡布里希认为:一个用于传达视觉信息的图像不管多么忠实于原型,它的选择过程总是表现了制作者对他认为有关的东西的解释。即使是名人的蜡像也必须考虑原型该以哪种特定的神态和角色出现。人像和事件的摄影者也必须精心选择他的材料,以得到“泄露底蕴”的图片。中国传统美学则在似与不似之间、无限与有限时空之间、主观与客观之间,以“意象”审美观照为最高境界。摄影的最高品味是言简意赅的意象构成。主体的参与,使作为纪实工具的摄影有成为艺术的潜质。因此,主体的选择性和一定的主观性,是摄影成为艺术的关键所在。

当然,在摄影艺术和美术中,甚至有强调绝对客观真实的语言表现的流派。如美术中的超级现实主义,毫无主题,构图随意,复制照片等。摄影中有纯自然主义等与之呼应。美国曾有号称“F64”的摄影团体,以取消虚实相间的语言为特征,主张摄影应该象用“F64”这个相机最小光孔来纪录。但这种流派的产生,是以相对主观的艺术存在为背景的;它的极端性,实际上也是主体的一种主动选择,一种有意为之或有意不为的价值判断:强调科学与美的结合,以反抗摄影过分接近美术。

从媒介材料上看,摄影是光与影的色彩交响的瞬间组合。摄影通过光化学、数码等成像,极具感性特征,是主体和客体的空间交融。而光影的开合,是选取最具意味的一种决定性瞬间,使摄影又有着一定的时间性。随着摄影审美观念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图像后期加工占据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摄影图像在前期更多地具有“素材”本性。摄影特别是数码影像,利用新兴的图形软件,代替了繁琐的传统暗房,使图像后期“剪辑”变得更加自由、方便和更具创意。

以当今电脑技术数码影像占主导和统治地位的高科技为后盾的映像艺术(电视、摄影、计算机)已形成规模,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视觉艺术形象,不仅意味着它从根本上制约着设计艺术的更迭和演化(手绘、喷绘等手法已逐步被摄影图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现代高新技术所代替),反作用于美术、设计艺术,而且还对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数字图像后期处理的方便,颠覆了传统暗房复杂繁琐的工艺。美术构成了新的设计艺术形成的技术基础,数码影像则是新的艺术形成产生的审美心理基础。

在这一单元中,结合美术与摄影的共同点,重点讲授构思构图、色调构图、风景人物静物等专题;同时,将美术与摄影碰撞交融所产生的流派风格等,融合在纯粹的技法传授中,使学生具有更开阔的眼界。

2摄影艺术的本体性

摄影与美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对摄影自身语言特性及其艺术规律的研究,属于摄影美学的范围。

早在1927年,中国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在《半农谈影》一书中,曾提出过“意体摄影”概念,以与单纯技术性的实用摄影相区别。关于摄影的本体性,一种观点认为摄影与美术是近亲,因为摄影通过拍摄和暗房技巧,以追求意境美或有意味的“画意”见长。摄影史上的“画意摄影”流派曾是主流风格。反对者大都用摄影的纪实性来把握本体特征,反对摄影成为美术附庸。《辞海·摄影艺术》写道:摄影艺术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所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实际存在的,所表现的人物、事件和环境都要求是真实的,并且只能表现现实生活题材,而不能表现已经过去的和尚未发生的事件。”但有人也提出纪实性不能作为摄影的本质特性,如曾有过“好的新闻照片是否艺术作品”的争论。不是所有新闻照片都是艺术作品。有人认为只有通过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的典型瞬间,才是“艺术摄影”,审美在首位。这样,就与把真实放在首位的“新闻摄影”区别开来。正如安瑟·亚当斯所言,摄影艺术最重要的便是内心世界的东西。艺术家和平常人的差别就在这里一一在于有没有能力抓到那些观察和感觉,有没有技巧将之传达给别人。

随着艺术思潮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典型性的瞬间艺术,已成为传统艺术或一种流派风格的代名词,艺术图像越来越多元化了。摄影象美术那样,可以表达类似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多种图象,可以先设计构思,再摆放物体来摄影和后期进行特别加工。电脑数字软件使这类摄影变得越来越可行,更具有视觉传达效果上的陌生感。这类观念性图象的特征,是具有可计划性和可预见性;而且,摄影也可以象现代美术那样,表达一种多义化的“有意味的形式”。仅靠“纪实性”、“典型性”已远不能解释摄影的本体性了。因此,艺术摄影是担含着具有艺术真实的纪实性或观念性的图象信息,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摄影自身的语言特性是用瞬间曝光成像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法国摄影大师布勒松认为,绘画构图是制作构图,摄影构图是剪裁构图,而且,是在瞬间中决定的。这就是两者根本的不同。他提出了著名的“决定性的瞬间”一说。他解释说,所谓决定性瞬间,就是当一个事件展现它的意义时,(摄影师)在顷刻间认识到这一点,同时严格地组织形式并准确地将它表达出来。当然,这个瞬间是相对而言的。虽然摄影有着从几千分之一秒到长时间曝光的感光,但都是时间中的一段流逝。而短时间感光最具有普遍性。我们可用决定性的瞬间,用来代替以往的“典型瞬间”等相似说法,更具有兼容性。它包含纪实摄影、艺术摄影、观念摄影等在内。决定性的瞬间,体现出摄影语言的本质特性,一是语言特性;二是摄影者自身修养、眼光、技巧、个性等在这个瞬间中的登场亮相。没有后者,就不成其为艺术摄影。

摄影具有自己所特有的静态的二维图象性。摄影作为静态的图象,与动态摄像、三维雕塑区别开来;二维空间的绘画尽管也是一种决定性的瞬间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但它的完成并非是瞬间成像的。而且媒介材料根本不同。从摄影的媒介方式上看,前期有银盐化学媒介感光、电子感应技术数字成像两种;后期是传统暗房冲印技术、丰富多彩的电脑数字软件加工。用“画笔”一一各种照相机进行前期拍摄和后期暗房(数码暗房)加工,实现图象的产生。

摄影具有独一无二的自身语言。摄影的光圈与速度的组合,可以产生虚实快慢的各种变化。在快门上,通过对时间快慢的控制,产生对比的影像;通过对进光口径大小的调节,还能制约空间的清晰深度。镜头长短的选择,可以表现不同透视效果的图像视角。在一个底片上,用多重曝光可以产生多重图像的特殊效果。一幅平庸的素材,在后期处理中,可以升华成鲜明生动的艺术性图象。胶片的颗粒性如加以突出,能具有语言的纯度、冲击力和缺陷美感。摄影构图剪裁的可塑性,往往能使素材“废片”成为好片甚至是艺术品。对光影造型元素的巧妙组合,更是摄影的长处和奥秘。越是切近这些语言特征的图像,越能体现摄影的自身魅力。

在分工细化的时代,有着各种专题的自由撰稿人或职业摄影师。发达国家的摄影公司,细化到有专拍皮具、玻璃等的广告摄影师。各门类摄影的专业性都很强,都可以从微观的美学理论上来予以探讨。在这方面,摄影表现出它的一定独立性。

综上所述,艺术摄影是以决定性瞬间的曝光成像,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经过后期暗房加工,塑造鲜明生动的光影形象用以表情达意,或通过观念性图像来休现意境、意味的视觉艺术。摄影是外在客体和内在主体的统一,或是内在世界在外在客体上的投射。其中,“决定性瞬间”的摄影前期是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这一单元中,着重把握摄影自身规律,通过典范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分析,进一步提升对摄影语言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借以摄影艺术的大众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3摄形的边缘特性

摄影有成为艺术品的可能性,也有一定的边缘特性。毕竟,摄影是客观纪实的实用工具。在满足实用的一般技巧上,是比较简单的。这也是它的特殊性。不是所有的摄影记录都具备艺术性。一个单张的照片可以是新闻、一张肖像、艺术或纪实,可以是它们之中的任何一种、或它们的全部,或什么也不是。

摄影的纪实性横跨新闻报道和艺术摄影两个疆界,有着边缘性图像的特性;记录性强的图像靠近新闻报道,艺术性强的图像则更靠近艺术摄影的视野;观念性摄影图像则更具有纯摄影艺术特征。一张照片有可能既是艺术摄影又是纪实摄影。相对美术而言,绘画雕塑成为艺术品的可能,要远大于摄影者手中的照片。摄影无所不用、无所不能的实用性,或多重性质,构成了摄影的边缘特性。

最普遍的纪实摄影,如果它既有纪实性又有艺术性,就更为感人或更有表现力,更有视觉传达效果;除信息传播外,本身又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这样的图像就成其为摄影艺术。象布勒松所说那样,艺术摄影要尽量让形式服从主题需要,讲究光线、构图、影调、色调、虚实等审美规律。

由于同属静态图象,共享一般的美学法则,摄影必然要与美术发生联系。在艺术价值观、光影色调等审美理论上,摄影确实与美术非常接近;在人物、风光、静物等摄影中,绘画典范的影响非常之多。而摄影所获得的图像,往往成为绘画、设计艺术中的素材来广泛使用,摄影作为艺术的模糊性、边缘性相当突出。在现代艺术看来,各门类艺术应该强调自身的本体语言特性。但后现代艺术主张兼收并蓄,语言交叉。因此,在后现代美术和后现代摄影艺术里,连美术也具有这种模糊边缘性了。在这些作品里,人们往往分不清哪些是摄影或绘画。摄影在这种艺术无中心、无明显分野的交融中,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地位。

摄影另一个边缘特性,在于它的文、理结合或交融的学科性质。摄影更多地要求艺术与科学、图像与设计的交叉或结合。数字图像与设计艺术的互相交融性很强,摄影图像数码制作和广告设计共享着电脑图像软件、图像制作、设计平台、照片修整、演示、图形管理、桌面排版、模拟传统手工绘画、图像输出设备、光盘刻录以及数码照片输出系统等。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电脑处理,把摄影图像转换为严密的数码程序,使艺术与科学得到融合,使图形创意得以升华和更加理想。传统的艺术摄影以拍出好照片为荣的价值观,受到“用”好照片的高科技挑战。

边缘学科并不意味着摄影艺术只是作为依附性的存在,或是非主流的艺术。而只是说明它有着横跨多学科的特征。如艺术设计或应用美术设计,也是典型的边缘学科。摄影的边缘学科性,在于它共享绘画的一般美学规律,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视觉语言形式,有它自身的一定规律。摄影师要想得到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需要具备美术学、美学、文学、心理学和印刷制版、软件处理等相关理工科学知识结构,并需要付出大量的艰苦实践。

摄影的边缘性,体现在它作为实用工具的边缘性,和它具有边缘学科的交叉性两个方面。

4影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

在数码图像器材占压倒性优势的时代,传统摄影理论必须变通是肯定的事实;胶片暗房实践和理论更多地让步于数字暗房。过去摄影必须通过镜头感光,构成潜影;感光片经过显影和定影,成为负片或反转片。相对数码摄影而言,这种摄影已被称为“传统摄影”。那么,就摄取影像来说,数码摄影只有“通过镜头”一词与传统摄影相一致,保留了最根本的本质。光学透镜的运用成为摄影理论共享的唯一依据。

数码图像全方位的知识结构更新有如下方面:

传统摄影理论与数字成像的交融。各种不同档次的器材、特色、成象介绍和探讨等;

加强教学相长的互动性。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到国内外网上优秀的摄影网站自学、互动等,用QQ群进行作业互动交流、和作品品评等。

在教学条件受限制时,要善于因陋就简,进行简单实践。如夜大学摄影课,只有课堂顶棚的栅格式日光灯和课桌,外出拍照也不可能有很多课时。大部分学生只有小型自动数码相机,而不是可以控制快门速度、光圈的准专业以上的相机。这些相机,也可以对摄影色温、构图、用光、色调深浅、闪光摄影、恰当的曝光等等做现场简易实践。用些黑、白卡纸、专用灰卡和简易的反光板,也能在每节摄影课中,结合理论讲授来就地取材,穿插摄影实践。

对各种品牌的相机生产商的图象处理软件和专业的图像软件的把握有较高水平,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意摄影或后期加工。熟悉这些软件,对专业摄影或普通摄影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设计、观念性美术等与摄影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实战意义。

篇(7)

前言

众所周知,改革是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动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要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改变现状,高校钢琴教学要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积极进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根据现代教育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等,提高钢琴课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社会源源不断的提供复合型、综合型音乐人才。本文就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展开详细的探讨,旨在给音乐教育教学一些借鉴作用。

一、 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多元化教育背景下的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现状如下:一是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在多元化教育新形势下,各高校陆续开设了音乐专业,钢琴学习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追捧,钢琴课教学随之得到一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钢琴学习者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大多数已掌握钢琴学习基本功能,起点比较高,学生对自身要求也相应提高,刻意追求高难度的钢琴练习曲,而忽略了对钢琴基本知识的巩固,导致实际演奏水平不高。二是钢琴专业需求随市场发生了变化。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市场变化对钢琴专业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教学目标模糊。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发展,但是当下老师在教学时没有突出目标,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教学观念落后。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老师一般出身于音乐专业院校,缺乏教育理念,重视钢琴技能,使钢琴课教学没有特色。三是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一味强调技能,偏于钢琴教学的难度和深度,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巩固。

为此,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要不断创新。针对钢琴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切实解决问题,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理念转变——高校钢琴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多元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对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注重学生实际演奏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摆脱传统钢琴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束缚,着眼于以学生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明确钢琴课教学的教学目标

高校钢琴课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市场行情和现代教育特点,树立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理念。首先,在钢琴课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综合素质,以自身的演奏激情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做好“以身作则”工作,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钢琴学习。其次,老师不能偏倚钢琴技能,要钢琴基础知识和钢琴技能并重,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最后,老师要根据学生兴趣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传统的钢琴课教学总是以教为主,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且往往理解不透彻,导致学生慢慢丧失学习激情和自信。高校钢琴老师要改变这种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利益为主。首先,老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演奏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上面,切实打好学生钢琴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其次,在教学中老师要多采用提问的方式,且把学生分成小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提问,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培养情感,而且在相互学习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发散学生思维,了解更多的钢琴知识。最后,老师要因人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

钢琴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以老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执行,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首先,培养学生钢琴音乐审美能力。在进行钢琴课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搜集资料和教学准备,把钢琴课教学与文学、历史、舞蹈、戏剧等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有效的学习钢琴知识,而且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与知识,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其次,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钢琴实际演奏,培养学生音乐律动、音乐想象、音乐欣赏、音乐记忆等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后,老师要重视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实际演奏能力,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完善——高校钢琴课教学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切实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想有效的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就要对钢琴课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不断完善钢琴课程体系。

(一)钢琴教学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拓展

钢琴教材是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指导,钢琴教学课程是学生多元学习的重要手段。首先,高校要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在原课程的基础上增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钢琴技巧分析理论、钢琴艺术史论、外国钢琴艺术发展史、钢琴作品赏析等课程,健全钢琴教学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其次,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以 《钢琴演奏艺术》为基础,建立一套完善的教材体系,强化钢琴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光要让学生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律、基本演奏方法及技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对学习对象——钢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了解钢琴的构造、发声原理等,同时掌握人体生理运动及训练机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钢琴课学习打好基础。最后,进行行之有效的教材设计创新,结合国内外优秀教材,联系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重视钢琴艺术欣赏

现代音乐市场需要钢琴艺术欣赏能力强的人才,所以要重视学生钢琴艺术欣赏培养。首先,不断完善钢琴艺术史的内容。高校钢琴艺术史教材不能光是介绍欧洲的音乐艺术发展历史和代表人物,还要积极引入中国古今音乐优秀艺术历史,同时也要关注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等等,使钢琴艺术教材多元化,让学生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增设钢琴艺术欣赏等课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不同的钢琴音乐风格、流派等多方面知识,培养学生对钢琴演奏风格、演奏手法、钢琴创作背景等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三)不断完善钢琴实践内容

实践出真知,只有加强实践练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钢琴演奏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钢琴理论认识和艺术赏析能力。首先,增加实践内容。在进行高校钢琴课教学时,除了要练习外国经典练习曲如莫扎特、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贝多芬的奏鸣曲等外,还要学习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等优秀音乐,同时要把中国古今优秀音乐作品纳入实践作品中,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艺术作品,而且对于本民族的东西学生有一种亲近感,愿意学习且比较容易吸收。其次,增设钢琴教学法课程,引导学生熟悉掌握钢琴教学内容、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及技巧等理论知识,给钢琴实际演奏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增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让学生对和声、曲式分析等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音乐修养。此外,还可以进行双钢琴作品、钢琴四手联弹等合作练习。

四、教学模式及方法创新——高校钢琴教学深化改革的核心手段

(一)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主要采取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因为过去艺术生少,能很好的因材施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音乐艺术的进步,艺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艺术学生数量逐渐增加,钢琴师资力量跟不上,所以当下主要采取的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等。首先,在教学中采取“一对一”的个别教学。老师在钢琴课教学中,要进行观察和分析,发掘出有音乐天赋或有潜力的学生,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让学生能更好的发挥其才能,同时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措施,能够帮助学生克服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信。其次,实行小组教学或集体教学。根据学生钢琴演奏情况,分成差不多水平的几个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是进行钢琴艺术理论教学如钢琴艺术史、钢琴艺术赏析之类的,就可以采取集体教学的模式。此外,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座谈会、公开课等教学模式。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1.无声练习法

无声练习法,就是在不违背高校钢琴训练方式的前提下,在同环境、不同形式中进行全方位练习,做到时刻在练习,通过多样的练习方式,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钢琴水平。无声练习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有谱无声或者无谱无声练习法。主要是指脱离钢琴教学设备的情况下,利用不同场合进行钢琴练习,具有不间断练习、解决速度较快的练习等特点,比如肖邦的革命练习曲,采取有谱无声练习法,可以使思维和手指之间协调配合,在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在钢琴上进行分段练习,就会解决以前的难题。无谱无声练习法主要是听钢琴乐曲,通过记忆进行虚的练习,让曲谱在心中响起。二是动作无声或者意识无声练习法。在进行这种方法练习之间,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钢琴演奏技巧的不同肢体运动原理。然后根据相应的曲谱进行相应的动作练习,为钢琴实际演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活动带动钢琴学习

在进行高校钢琴课教学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调整,以活动引起学生兴趣,以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以动力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首先,老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饱含激情,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思维发散,同时可以把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来,给学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充分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其次,采取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如“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讲座等)、观摩交流、钢琴比赛、国际钢琴交流大会等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评价体系科学——高校钢琴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光靠考试成绩来衡量,要综合考虑多个要素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平、公开的评价,且主要采取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信,让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钢琴学习。首先,考试只能作为学生评价的一部分。考试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最直接方式之一,通过考试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所以考试是学生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在进行考试题目设计时,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切实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其次,老师要重视钢琴实践课。在进行实践考核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钢琴曲目,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同时重视即兴伴奏能力的考核。最后,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学生互评、老师抽查、平时检查、钢琴演奏会、钢琴论文创作等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发掘学生潜力,让学生更加自信,在钢琴课学习中更加从容,切实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高校要重视钢琴课教学,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根据现代教育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明春.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2(12)

[2]王嘉麟.浅谈钢琴演奏基本才能的培养——以“钢琴教学法”为视角大众文艺[J].2010(20)

[3]王丽坤.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吧,2010(5)

篇(8)

人类文明成果的不断发展壮大来源于一种不断进取、持续发展的精神。对该精神之培育与开发,始终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艺术教育主要是由艺术公共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等两部分构建而成的,以全部科技知识为前提,运用艺术教育及其活动来指导学生们掌握艺术类专业的基础理论以及实际技能,不断提升学习者们的艺术素质以及实践运用技能,而且还能够极大地提高人的脑力和体力、智商和情商等综合素质之效用。它并非是单一化得文化娱乐类活动或者技艺演出类活动,而是能够让学习者们更有同情心、责任感和创造力,有更加深厚的人生历练,进而让其能够拥有更为纯净悠远的精神世界,是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高度融通与结合。这就是大艺术素质科学教育观。科学和艺术之间联结主要表现为社会的诸多组成部分之中。比如,中国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就旗帜鲜明得提出要将奥运盛会办成具有绿色、人文、科技等鲜明特点的一届奥运会。在欧美强调“人人都是艺术家”,“生活就是艺术”,“为人生而艺术”的典型,包括公共科技艺术、环境工程艺术、电脑设计艺术、多媒体综合艺术等等,以合理的形式为社会生活提供服务,这和纯艺术只考虑艺术成效就有相当大的差别。艺术已经深入到现代人的工作与生活当中,更为关注解决人民群众所关注的工作、生活等话题。在教育过程之中,科学和人文之间共同发力已发展为新型教育理念之一。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而教育之功能正是要为社会培养出素质过硬的人才。在科学和人文不断渗透并且加以联结的社会之中,十分需培育不仅懂得科技知识而且还通晓人文知识的全方位发展之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已经明确了新课程目标在于展示时代要求,让学生们能够具备基本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科技人文素养等。艺术类课程的目标定位就是旨在让学生们的艺术技能与人文素质能够实现全面整合化发展。在诸多艺术教育门类之中,可以运用艺术和生活之间、艺术和情感之间、艺术和文化之间、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彼此结合,实现提升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与情趣之目的。相当多的研究者觉得今后的竞争虽然从表面上来是科技层面上的竞争,然而最后还是要看人才之间能力上的竞争。为了提升人才素质,就应当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一起抓起来,运用大艺术教育,从而人才的培育发挥更加突出之作用。如今,科技和人文之间的融合,很好得延展与丰富了学生们的艺术表现能力,而且还拓宽了艺术层面上的表现空间。比如,电脑绘画、电子音乐和电脑动画等已经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在科技和艺术不断推进的当下,两者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1][2][3]实施大艺术科学教育,可以说是以人为本素质教育观的重要体现,对于旧艺术教育理观来说,这是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人文艺术科学等知识,致力于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科学教育观视角而言,自然生态的平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明的进步等三者一起组成了人字状之教育模式。艺术教育能够在健全完善人格与不断美化生活上,通过全面整合自然求真与社会求善等学科知识为前提,运用对美之引导与追求,不断推动两个学科的方法论持续发展进而升华,不断融合到具体学科教学发展之目标体系中,在人字结构的最上端以实现美育文明之目的。相同的是,从以上科学知识教学观来考虑,其又一起组建成为艺术学、社会学以及自然学科等一起建构而成的品字状教育体系,单一地注重于品字之中的哪一部分还是不完善的,一定要做到和谐与统一,才能构实现德、智、体、美、劳相互结合的教育方针之使命。这是由于客观事物均在真、善、美之追求和假、恶、丑之斗争当中持续得发展与变化,一旦在教育过程之中无法体会到三位一体所具有之作用,如果没有了平衡,其后果是无法想象的。否则,就会倾向其反面而违背大艺术科学教育观的规律与法则。[4][5]对艺术教育所实施的改革是对我国全面素质教育改革所进行的一次十分重大的考验。一旦难以全面认识改进纯艺术教育并且加以推进之重要意义,那么艺术教育改革也就难以得到很好的推进,其后果是会造成大艺术素质教育的改革无法得到更好地发展,从而制约教育改革之成果不断地拓展。所以,一定要从以下四方面来抓大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路。

一、彻底改变旧的艺术教育思想认识,明确大艺术素质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地位和作用,并以组织和制度保障

由于旧的艺术教育思想没有深入到艺术本质,造成了艺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生活,使艺术素质教育实践探索停滞不前,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改革创新及个性化发展十分局限,特别是没有很好的把艺术当做一门科学来对待,并与其它各门科学结合起来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待艺术的改革发展与变化。因而总是片面的认为艺术教育是特长教育,而不是通才教育;认为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艺术和科学已经分支,没办法结合起来了。然而,这只是阶段性的历史现象,如果从艺术和科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来看,这就是错误的了。因为艺术和科学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文明过程中一切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代表世界观,艺术代表方法论,二者本身就是合而为一的,就像每个人的左右大脑和双手双脚只有相互协调,才能正常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这就是大艺术素质教育观的理念。一直以来把艺术教学摆在整个教育的边缘地带,而作为应试教育和办学效益来进行特殊标榜的错误,是对素质教育和办学特色认识模糊不清的偏见!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必须彻底改变旧的教育思想,克服艺术特长教育观和应试教育观的影响,树立培养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艺术素质教育观的地位,在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在明确大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尝试从任何科学技术教育中汲取营养,培育自己的创新精神,勇于站在时展的高度来突破原有学科界限,推进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建立新的学科增长点,即大艺术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例如将现有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组织领导艺术》、《经济管理艺术》等课程;自然科学方面的《自然生态艺术》、《现代科技艺术》等课程教学研究进一步带动起来、推广开来,起得促进教育全面建设发展与进步的作用。另方面通过全面普及艺术通识教育及创新考试考核办法,克服片面的应试教育观,建议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大艺术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机构组织,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制度保障;明确大艺术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职责,统筹全校各门课程的美育建设目标,提高办学教学水平;正确认识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公共教育的个性与共性,在教学条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量计算、教育教学考试考核考查等方面制订相应的政策;组织研究当代艺术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明确思想观念,克服认识上的模糊性和片面性,确保大艺术素质教育顺利推进;确立大艺术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在社会教育发展中的战略主体地位,彻底转变不适合大艺术素质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为推动大艺术素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明确大艺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任务及价值取向,加强大艺术课程体系内容与形式的探索与研究

艺术来源于生产生活,服务于生产生活,并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改变而发展。为了使大艺术素质教育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思想上必须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内容形式探索开发研究的核心价值问题。即具体建议学校: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多元化的艺术素质教育新的课程体系,结合各校实际,设立一至两门类的美育科学和艺术技能相结合的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并改革其课程内容,结合当代科学技术与各艺术门类的综合发展,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与形式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适应理论联系实际、作品赏析与技能训练要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情况;突出课程特点,要根据各个学校个性特色创造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新型课程体系。例如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哲学》、《科学与艺术》、《书法与绘画》等,理工科大学开设《科技美学》、《建筑与音乐》、《书法与绘画》等公共必修课体系,各大学及多科与单科学院应充分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学科特点,开发开设相应的艺术专业课程和艺术公共课程,如《文化艺术学》、《设计艺术学》;根据课程体系加强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条件建设,由于专业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要求不同,[6]因此如何组织开设新型课程教学?如何建立艺术类课程多样化创造新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体系?如何通过大艺术科学教育改革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如何进行公共艺术社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形式的改革创新?如何进行全社会大艺术教育认识的改造与提高,这些仍是值得探索的新课题研究。所以,艺术教育必须纳入全社会统一规划发展方向,开发出具有时代价值的大艺术素质教育体系,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型人才。

三、加强提高师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努力使广大师生在思想上行动上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艺术教师与广大师生整体素质的共同提高是实施艺术教育改革是成还是败的决定性的因素。素质教育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也就是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发展一定要依赖于广大师生加以推动,全部问题均需师生彼此配合加以妥善解决,所以说假设未能抓好教师队伍与学生队伍的建设工作,要想落实好教育改革的各项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以往,只是单一地注重教师人才队伍能力素质之建设,而对数量更多的学生队伍素质强化工作还抓地不够,以至于忽略了教和学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形成强大的正向推动力,必将直接影响到改革实施的具体深入和改革潜力的有效发挥,从而使大量富有价值的改革思路与规划难以得到积极的支持,以至于还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要想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不但要继续深化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工作,而且还应当大力抓好学生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工作,更好的发挥出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有鉴于此,艺术类课程教师不仅应当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还应该有高深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具备全面协调可持续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实力。广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地进行人文艺术修养,获得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能力表达的提高。因而,艺术课教师必须在职进一步攻读学位,特别是双学位,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知识的迁移与综合创新的实现,并通过多级别、多层次、多渠道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班、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和出国考察,开阔视野,彻底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艺术教育实践能力。同时,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改变领导教师和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偏差,组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通过针对广大师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特点,开展多元化的艺术思想观念交流和艺术作品展演,通过活动沟通认识,开阔眼界,以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引领广大师生尽快步入到大艺术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上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自然、社会、艺术等多类别知识的文明发展进程之中,加强社会艺术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育推普及,以普及抓深入显成效,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广大师生全面合作、整体协调的能力得到不断加强与完善,使广大师生在社会大艺术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工作学习生活当中,能更好地运用新思想、新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大艺术教育在全社会的普及化、大众化、深入化服务。

四、创造有利条件改善艺术教育环境,完善艺术教育设施,将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在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实际中结合起来

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来改善完善艺术教育环境设备。特别建议充分利用各个学科资源,把握时机挖掘各个专业学科全面建设的发展潜力,创造条件有机结合到各个学科专业教育教学和工作生活的美学特点中去,[7]组织深入认识和掌握文化艺术和各学科技术相结合的内容形式,成立相应的理论研究工作室及实践教学活动场所,充分调动大家在学习生活实践中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及动作等艺术细胞去感受对科技审美的艺术体验,例如:农业院校在动物形态学教学中引入美学艺术素质教育。[8]再通过文化艺术手法的加工处理,创作出全新的、不同专业的文化知识技能的审美艺术作品来,不断丰富和加强现行“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内容形式,建议考虑进一步完善这个重大节日为“文化科技艺术节”的全新表达方式,通过全面推进传统艺术的不断改革创新,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当代艺术中的探索与发现,将来一定能够有机会产生新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来,彻底突破人们对艺术认识的局限性,真正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文明时代高度,[9]并在学校艺术教育和文化科技建设中体现出来,切实促成学校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艺术教育在各个方面的“联姻”而产生的巨大的再生潜力,进而将大艺术素质教育推广到全社会当中去,产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并通过在思想上,组织上的高度重视与保障,使这棵“同根生与连理枝”的艺术与学科相结合的人类文明成果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立梅.以大艺术教育观建设基础教育中的“艺术学科”[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

[2]李惠如.作文,让人性流淌——浅谈“大艺术教育观”下的作文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7,(12).

[3]苑丽丽.大艺术教育观视角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整合[J].北方音乐,2009,(12).

[4]范洲衡.论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认识问题[J].美术向导,2011,(6).

[5]谢芳.使人们合乎伦理的艺术——浅析黑格尔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2).

[6]杜艳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0).

[7]胡泊.“为生活而艺术”的艺术教育理念———专访美国汤姆•安德森教授[J].教师教育学报,2015,(2).

篇(9)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文学教育公选课一般是30学时,相对短暂的教学学时和教学对象的非专业化决定了文学教育公选课教学内容应与专业课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它有较强的灵活性。我们以大纲制定的教学内容为蓝本,每学期对教学内容不断拓展、局部更新,尽可能地将最新的信息和资料带进课堂,做到经典性和时尚性兼顾。90后的大学生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对时尚性表达的偏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引领他们鉴赏那些以前教材中、课堂上未被关注的文学样式,如流行歌曲、网络文学等,我们把其中适合做教学内容的文学素材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学阅读观。例如:大学语文课程讲授白居易的《长恨歌》时,插入当红男旦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歌曲,这是一首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很多学生都爱听爱唱,“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我们引导学生就这几句歌词从原诗里找到相应的表达,并说说各自写法的妙处。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导语”中有这样的话“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流行音乐入耳入心,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影视与当代文学课程讲到知青题材的小说时,把网络上红火的“最温馨感人的情感读物”——《山楂树之恋》推介给学生在线阅读,让学生把小说文本和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进行比较,思考这部小说所写的“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在追求性解放的今天还有没有价值?法国小说欣赏课程讲莫泊桑作品时,把当今流行的《金陵十三钗》和《羊脂球》放在一起阅读,比较二者表现的“崇高的人道主义”和“救赎的主题”。把古今中外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与影视、文学文本与流行音乐进行参照阅读阐释,“可扩展课堂容量,充实教材中一成不变的内容,使得教学对象在文学体验之路上获得更多知识”[1]。我们还密切关注当代文坛发展动态,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推介国内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国外的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等奖项的获奖作品,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二、强化主体意识,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工科学校公选课基本都是大班(180-220人)上课,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人们常常将讲授法与灌输式、填鸭式联系在一起,并把教学的呆板、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看作是讲授法带来的必然结果。其实,造成这些弊病的不是因为使用了讲授法,而是运用得不恰当,即方法本身未能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环境相协调[2]P269。讲授法对教师的表述语言要求较高。90后大学生“他们对图像化与游戏化的世界相当熟悉,对种种轻巧、有趣的表达非常热衷,对大话式的网络语言更是驾轻就熟”[3]。教师讲授语言应尽量适应这样一个教学群体的阅读风尚和欣赏旨趣,可以适当采用戏仿、戏谑式议论、调侃式转译等表述方式,让阅读过程变为“悦读”过程。“在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均少不了言语直观”,这就要求“教师讲解声调要有抑扬顿挫,语言应精炼、优美、富有情绪性”[4]P164,加上巧妙剪裁内容、适当制造悬念、适时提出问题、适度穿插花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使课堂充满活力和吸引力。教师要对讲授法不断改进和创新,并实现与其他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指导的优化组合,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情景,获得美的体验和人生启迪。“文学经典作品的阐释与互动是文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5]而且对经过十多年应试语文学习的工科院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的要求是在课堂上能够多参与,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将自己的认识放在课堂中与大家交流,以便能够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6]。所以要增强师生互动环节。互动不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互动,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所有的教学行为都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的思想、观念、行为、情感的大量高扬,而不是无视甚而压抑。教学属于文科教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是认识论上的判断、机会、视界,以让文科教学固有的大开大合的教学场,承载大学生真实生活自我解放的性灵之声”[7]。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师生一起探索未知的过程。“在大学阶段,教师降低的是认识尊严”,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要真正放下身段与学生对话交流,实现彼此精神的相遇、心灵的共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课堂上学生开小差、学生对老师的提问表现冷漠、教师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

三、开放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手段

对文学阅读经验有限的工科学生来说,多媒的教学手段可以让看似静止的文字变得活色生香,产生“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效应。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寻求文本和音像媒介的最佳结合点,用丰富、鲜活的感性材料充分展示文学作品美的内质,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音频、视频播放只是手段,不能代替学生个体对文字的含英咀华,因此在插入音像媒介时一定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适当、适时、适度,不能本末倒置,不无原则地迎合学生。同时不应忽视传统的板书。课堂是一个师生双方不断传递与反馈信息的信息场,蕴含着师生巨大的生命张力,具有丰富的现场生成性。事先设计得再完美的多媒体课件也不能面面俱到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那些师生思想碰撞的点滴火花,那些对文本的独特解读,那些对突发事件的即兴发挥等,面对这些情况,做好的课件不便即时修改,简便快捷的板书就成了不可取代的辅助记录手段。对文学类课程教师而言,精心设计的具有书法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板书,不仅能够辅助教学,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美的熏陶、滋养,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人生态度。有创意的板书和多媒体交错使用,可以消除审美疲劳,刺激学生注意力集中。信息时代的标志的网络,是文学课程教学的有力助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多媒体教室基本都可以上网,我们充分利用此便利条件,提前在课件里做好链接,课堂上随时点击相关网站,例如《红楼梦》导读课程,在讲到红楼梦的版本时,我们链接“红楼资料网站”,此网站对红楼梦的版本介绍较全,并且清代至民国的红楼梦研究资料应有尽有;在需要引用脂评本原文资料时,我们链接“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网站”,它在以庚辰本为底本的基础上,吸取了甲戌本、王府本、戚序本等其他脂批本的部分脂批,它保存脂批文字相对较完整。把网络引进课堂,既能了解有关本课程最新最鲜活的资讯,引导学生熟悉对文学作品多元、多样、多视角的解读,启示学生获得自我的评判;又能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并学会从海量信息里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把文学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四、针对学生特点,巧抓课堂管理

上一篇: 桌上足球 下一篇: 更名申请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