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1 08:02: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警务培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D9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76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limited space which limits the police law enforcement behavior in the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police law enforcement behavior will strengthen the police tactics and related teaching technique and teaching research,raise the level of police training.And it has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police actual combat.
Key words The police law enforcement behavior; limited space; safety awareness
1 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级公安机关正在大力开展警务实战技战术教学研究工作和大练兵活动,不断推进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的深化改革,特别是在条件作战状况下的警务技战术运用教学训练研究,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警务实战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而提高警务技战术理论与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训练手段是提高警训质量,保证警务实战技能训练的关键。但警务技战术研究与相关教学课程在全国公安战线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因此,重视和加强警察在各种执法环境过程中的典型状态的研究,并在教学训练中大力开展战例教学、实战模拟教学、条件对抗教学、限制空间环境对抗教学等,是改进和完善当前训练模式,在实战中达到防暴制暴、减少伤亡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限制空间下的防卫与控制技战术教学训练研究,由于其环境、案件性质等的特殊性,当前发案的高频性,场景的普遍性,一般的防卫与控制技战术难以施展等特点,警务执法人员顾虑太多,既要考虑人员安全,又要保证一定的环境安全,就必须运用更加合理、有效、适时适用的战术,采取快速、有效、简单、直接的格斗、擒拿技术,制服犯罪嫌疑人,控制环境,才能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国际、国内警务技战术研究资料和限制空间中的案件情况进行了解、对比、分析。以警察法学、警察体育学、警察指挥与战术、警察心理行为学的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借鉴体育学和军事体育学、军事战术学、公安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公安工作和警务技战术的特殊性,进行参考与提炼。对各公安院校和警察训练基地、公安实战一线的警务技战术训练情况和在限制空间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2)找到在限制空间中的案件发生的一般原因、过程。了解在限制空间中的案件环境规律、现场物品位置摆放规律、空间结构规律、人员分布规律。寻找到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案件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性质、暴力程度等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归纳犯罪分子、警务执法人员、受威胁人员和其他人员在限制空间的环境下,案件过程中的心理、行为、精神、情绪等的状态变化规律。
(3)总结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执法理念、安全理念、防卫理念、控制理念、战术理念。
(4)探索警察在限制空间的环境下的武力使用原则、方法、限制和有效途径,技术的运用与革新。警械武器在限制空间环境下使用的法律权限、现场限制、使用原则、方法、可能性与使用的后果,创新型使用技术的探讨和论证。
(5)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现场控制的途径、规律和有效性,各种战术运用的可能性规律和造成的后果规律,创新战术的研讨、设计、论证。探索防卫与控制技战术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综合运用和实战效果探讨的理论、方法。
(6)推动警察在限制空间中的警务执法行为训练与研究,丰富警察技战术理论体系,促进警务技战术训练理论的不断创新,提高其训练质量、训练效果,形成更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警察训练方法和理论。
3 研究方法
(1)对国际、国内警务执法行为研究资料和限制空间中的案件资料进行了解、整理、对比、分析。深入调查了解各公安院校和警察训练基地、公安实战一线的警务技战术训练情况和在限制空间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论证。广泛汲取经验,搜集相关材料,寻找师生、干警访谈,请教专家、学者、一线实战教官。
(2)对限制空间中的案件和警务执法人员所用技战术,根据案件性质不同、案件元素不同、场景不同、暴力程度不同、目的不同等情况,分别作分类对比研究;对典型案件和场景作实验对比研究。统计材料,深入归纳分析,总结在限制空间中的环境元素、空间元素、人员元素、案件元素,汲取犯罪分子、警务执法人员、受威胁人员和其他人员在各种限制空间的环境下,案件过程中的心理、行为、精神、情绪等的状态变化规律。
(3)以警察法学、警察体育学、警察指挥与战术、警察心理行为学的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借鉴体育学和军事体育学、军事战术学、公安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公安工作和警务技战术的特殊性,进行参考与提炼。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加以科学分析和论证,总结经验与教训,提出较科学的警察在限制空间中的技战术基本理论。
(4)根据人体运动规律、心理行为规律、案件发生发展规律、环境控制规律,掌握警察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武力使用和警械武器使用的法律权限、现场限制,使用原则、方法,使用的可能性、有效途径与使用的后果,防控技术的运用与革新、探讨与论证。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现场控制的途径、规律和有效性,各种战术运用的可能性规律和造成的后果规律,创新战术的研讨、设计、论证。
(5)探索警务技战术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综合运用和实战效果探讨的理论、方法。总结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执法理念、安全理念、防卫理念、控制理念、战术理念。通过探索研究,为警察警务技战术训练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持,推动警察在限制空间中的警务技战术训练与研究,丰富警察技战术理论体系,促进警务技战术训练理论的不断创新,提高其训练质量、训练效果,形成更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警察训练方法和理论。
4 研究展望
通过对警务执法行为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研究探索,旨在寻找限制空间中的案件起因、性质、特点,总结此类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规律,以及案件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联系规律,从中发现问题,系统归纳、分析研究,探索警务执法人员在此类执法环境条件下和特殊执法限制下,应对突发、暴力、恐怖、紧急案件的防控战术运用技巧、原则、方法。创新临战警务防控战术方法和理论,完善和弥补警务技战术的技术和理论空白,拓展警务技战术的教学训练研究领域。目前,我国各级公安机关正在大力开展警察警务技战术训练、研究工作,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警察警务技战术理论的研究、发展、探索。而增强技术含量、促进战术探讨、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训练手段是提高训练质量,保证警察警务技战术训练的关键。加强警察警务技战术与相关教学课程的技术和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对人民警察的训练水平和丰富其训练理论,对提高公安学警察技战术训练的理论水平和实战水平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警务技战术具有高对抗性、高实战性、高危险性的特点,通过研究了解,案件的性质、暴力程度,执法现场的自然气候、环境、场景、武器、装备,人员的心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执法人员的能力、理念、方式方法等因素对案件的进程与终止情况均会形成影响因子;案件的后果是无法反复和倒带的,而我国公安如要更加有效的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并尽量减少公安干警伤亡,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这就需要我们从警察的警务技战术研究和教学训练上抓起。目前,我国各个公安院校和警察训练基地的警察警务技战术教学与训练已成为其教学科研的重要课题,警察警务技战术的训练包括警察院校和各种警察训练基地、防暴队、特警队等对公安专业学历教育学生、政法体制改革学员、在职干警培训学员、常备作战警员等的课程教学训练、短期专业培训和常态化训练。在全国公安大练兵、大比武和公安干警大轮训等背景下,四川省公安机关提出了“战训合一、值守四川”的理念,仅每年的各种专业警务培训和常规培训就达到约3万多人次,再加上公安院校学历教育、政法体制改革教育、厅直机关培训和国际维和警察培训、公安部战术培训等约近2万人次,每年四川省警察教育训练量就超过了5万人次。
把总结、整理、调查、实验、分析、研究的警务技战术动作、原则、方法、手段、要求等实践和理论应用于警察教育训练中;丰富警察教育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理论,使警察教育训练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促进警察警务技战术的探讨,提高受训人员的技战术能力、临战应对能力、环境控制能力、心理行为掌控能力,增强警察的防卫意识、控制理念,强化安全意识。为警务技战术训练提供新的技术、理论依据和支持,减少执法人员在警务执法实战过程中的伤亡概率,增大执法人员在警务执法实战中的成功处置几率,填补警察实战和警察教育培训中薄弱项目。
本文章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研项目:《警察在限制空间中的防控战术研究》课题文章,项目编号:15SB0158
参考文献
[1] 王锶明.论新时期处置的警务战术价值观[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1).
[2] 张银福,何杏娜.公安高等院校开设警务战术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协助参与追逃工作。我院司法警察部门与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研究和探索追逃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追逃工作实效。
积极服务刑检办案。建立和健全司法警察服务刑检办案工作制度,完善司法警察保护公诉人出庭安全的工作措施,努力为刑检办案提供警力保障。
大力开展警务协助。不断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警务协助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警务协助内容、程序,确保警务协助依法、规范进行。
狠抓办案安全保障。我院深入开展办案安全防范教育,不断强化司法警察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增强司法警察安全防范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健全办案安全防范机制,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预案、风险评估等制度,不断总结完善安全防范新举措,提高办案安全防范/,!/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警务巡查制度,对司法警察规范履职行为、落实办案安全责任制等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办案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维护检察机关的办公、办案秩序。
大力加强业务培训。我院抓好授予、晋升警衔培训,严格按照省院规定的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组织训练,做到应训必训,培训不合格者不得办理授予、晋升警衔手续;抓好新任司法警察培训,对新进人员加强应知、应会知识的学习,使其尽快熟悉岗位职责及警务技能,以适应司法警察履职工作需要;抓好业务骨干培训,组织司法警察部门负责人、各类技能骨干培训,努力提高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努力培养一批技术能手、专业尖子。
大力加强岗位练兵。我院按照《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实施方案》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努力提升全体司法警察的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
按时做好警衔晋升工作。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察警衔条例》、《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警衔工作管理细则》,严格审核,严格把关,做到符合晋升条件人员的晋升手续当年办结。
注重新进人员质量。我院对拟授予警衔人员,严格执行高检院、省院规定的年龄、体能、健康条件,杜绝迁就照顾;从其他警种调入检察机关拟担任司法警察的,严格执行审批程序,未经省院批准,不得更换警衔标志手续;畅通补员渠道,补充司法警察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努力改善队伍年龄、知识结构。
规范办案工作区建设。我院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设置和使用管理规定》,办案工作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配套。已建成办案工作区尚不规范、设施设备不完善的,及时整改、规范,消除安全隐患。抓好办案工作区使用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办案工作区使用、管理、维护以及安全检查、检医联动、检警配合等规章制度。总结推广办案工作区使用管理经验,不断推进办案工作区使用管理工作规范化。
一是培训要求明确,组织机构健全。开训前,市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对培训工作作了专门的部署安排。局党委委员、政治部部主任专门到训练基地查看培训工作准备情况,对本期培训场地、教官配备、课程设置、授课方法和后勤保障作出了具体要求。市局成立了培训大队,下设3个中队及管理、教学、保障三个职能小组,按照市局要求研究制定了训练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健全了教学训练应急保障措施,为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选强配齐教官,师资力量到位。为了保证新进职工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的落实,切实提高教学训练质量,市局专门选调兼职教官进行警察职业意识、公安业务知识、接处警基本常识等理论授课。特巡警支队结合业务工作需求,根据近年来新进职工的情况,抽调5名管理能力强,警务技能好,并有一定培训经验的同志担任警务技能教官及管理人员,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牢了基础。
三是科学设置课程,教学准备充分。针对本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在总结以往培训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着训为战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以基本警务技战术动作、警械使用、防暴器材使用、防暴队形推演、车辆盘查等科目为主,结合处置、接处警方法、基本法律知识等理论课程,以理论强化技能,技能充实理论。
二、科学施训,严格管理,确保了教学训练工作安全顺畅。全面按照“战训合一”培训模式,始终贯彻“以练促战、以战促练、战训合一”的思想,既对学员进行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又将培训队作为备勤、处突、救急抢险的机动力量。
一是贴近实战,科学施教。警务技能训练突出安全理念、处置方法和战术意识培养。理论课注重角色意识转变、公安职业道德、基本法律知识等的教育,突出了实用性、实战性。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组织学员相互交流,谈参加培训感受,总结培训得失,写心得体会,强化了学员自觉练兵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是严格制度,规范养成。培训期间严格按照《市公安局年度新进职工培训大队管理制度》和《市公安年度新进职工培训大队管理考评细则》,对学员进行操行考核。从学员日常训练生活每一个环节抓起,严肃培训纪律,培养了新学员遵章守纪、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
最近几年,在公安工作的社区警务领域,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力求通过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来推进社区警务工作的向前发展,努力克服社区警务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徘徊不前的瓶颈期,通过适当的方式采取正确的措施使公安最基层的警务工作能够纵身一跃,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社区民警专职化正是适应这个大背景应运而生,作为一项社区警务新举措,社区民警专职化更是从细微处着手,以社区民警这个主体为着力点,重在如何使社区民警与基层警务工作真正融合作为研究的重点。实践中,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已经将这种思想转化成了可操作性的措施应用到了社区警务的工作之中,并产生了积极地效果。但是要真正的实现自身的价值,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还得不断地与时俱进,要不断地赋予其更多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发展的同时更能推动基层公安工作的发展顺应时代、顺应民意、顺应客观规律。
1 社区民警专职化是推进社区警务建设的重要一环
社区警务作为公安工作领域最基础性的工作,在打击违法犯罪、促进警民关系的改善、维护基层治安秩序的稳定方面越来越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既然社区警务工作对于基层公安工作如此关键,那么怎样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的向前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了。社区警务工作无非就是社区民警深入社区的工作,但实践中,社区与警务却并没有高度有效地融为一体,表现为警务工作人员并未真正融入社区,警务工作并没有扎根于社区,最终会表现为社区警务工作的停滞不前。社区民警专职化的提出正适应了解决社区警务建设遇到瓶颈期与社区警务工作需要向前发展的矛盾的需要,专职化的推进可以解决社区警务工作所面临的很多难题,最终能够推动基层社区警务的建设,所以它构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1.1 社区民警专职化有利于民警集中精力处理社区各项警务工作
以往情况下,民警的工作地点大部分情况下是在基层派出所,下基层社区,在社区驻扎时间很有限,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是用于应对派出所里的工作任务,投入到社区的精力和注意力就比较分散,那么归属于社区警务中的工作任务就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日积月累就会导致社区群众对社区警务人员工作能力的怀疑与不信任。社区民警专职化能够使社区民警专职于社区中警务工作的处理,及时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更能取信于民,树立警察权威。
1.2 社区民警专职化有利于提高民警处理社区环境下警务工作的能力
社区民警专职化使民警把全部的工作精力和专注力都投入到社区中,在长期的社区工作环境适应下和工作模式的摸索下会总结出特定的工作规律,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具体的警务工作内容,对规律的探索必然会使得民警的工作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1.3 社区民警专职化有利于密切社区民警与社区群众的关系
专职化就意味着民警会将主要时间放在社区,深深地扎根于基层社区,深入人民群众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收集相关治安信息,掌握实时发生的民情动态。这个过程离不开与社区群众的互动,也正加强了与社区群众的互动,长期的相互联系往来有利于警民良好关系的建立,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警民间信任关系的确立对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当然是有利无害的。
1.4 社区民警专职化有利于切实保障社区治安秩序的稳定
社区民警专职化使民警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积极走访群众,利用对社区各种情况的熟悉掌握,搜集各种治安信息,掌握各种民意动态,开展矛盾排查,促成纠纷化解,处理各种苗头性事件,真正将不安定因素遏制在基层,消除在第一时间,保障社区治安的稳定,从而为社区警务的建设创造一个平稳安定的社会环境。
2 社区民警专职化需要我们认清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各地公安机关在社区民警专职化进程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客观上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着,并影响着社区民警专职化的实现。
2.1 对社区警务的内涵把握不够深刻
所谓社区警务,指的是以社区为依托、优化警力配置,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警务运作,切实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逐步建立起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警务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其本质是要将满足社区群众的社会需求和建立良好警民关系作为根本出发点,能够将社区警务的具体工作深入群众,为了群众,服务群众,赢得群众对警务工作的大力支持和认可理解。然而事实中,许多基层派出所民警还单纯地把社区警务简单的理解为社区与警务的简单、机械相加,认为只要将传统的警务工作应用于社区环境中就能完成好社区警务的工作,殊不知这种只注重表面的形式主义思想只能更加阻碍民警深入社区,密切群众,只注重社区警务室的建设、社区警务台账的管理而忽视了社区警务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进,必然不利于社区警务工作的顺利落实。
2.2 警力配备的不均衡导致社区警力不足
基层派出所的警力本来有限,还要将有限的警力派驻到基层社区,而这些基层社区民警在处理社区事务的同时承担派出所接警处警、处置突发事件、调解矛盾纠纷、进行公共场所下的安全保卫工作,这使得有限的警力更是难于应付过多繁重的警务工作。
2.3 社区民警素质不够高,专业化程度较低
民警虽身处社区,但有些社区民警对自身要求不高,没有及时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工作表现落后于工作需要。不知道如何与群众沟通,收集信息能力差,矛盾调解工作不到位,工作中效率低下,这些现状都严重影响着警察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2.4 警务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能有效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社区警务工作繁杂、基础,容易让民警感到枯燥,让民警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心系社区工作才能保证社区警务工作的高效完成,事实上,派出所的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阻碍了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的提高。社区民警在工作经费、政治待遇、法定休假以及津贴补助等方面仍然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和制度保障。
3 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的实现离不开专业化、信息化、长效化措施的采取
3.1 科学配置警力,强化落实工作责任,提高民警的专业化水平
1、实现对警力的科学配置。加大对基层社区民警力量的配备,将机关的一部分警力科学投放到基层,把更多的警力投入到与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的一线。根据社区的不同具体情况,适时配备专业的辅警力量,使公安机关在减少组织成本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公安基层工作的高效完成。
2、落实工作责任。将与社区警务不相关的工作内容与社区民警的职责脱钩,保证社区民警能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完成社区工作。明确社区民警应承担的工作责任,责任分摊到个人,权责明晰以保证警务工作相互推诿。
3、加大对社区民警专业水平的培训。基层派出所应定期对社区民警进行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思想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社区民警个人素质、团队精神、业务能力和专业化素养,使民警能够做到善于沟通群众,详细掌握收集社区信息,做好社区重点人口的管控,有效制止苗头性事件,做好治安宣传教育,调动一切力量维护好社区治安。
3.2 加强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民警警务信息化工作能力
1、充分发挥警务室的作用。社区警务室配备有各种相关专业化设备,但民警充分依靠警务工作室,发挥警务室功能的工作还不到位。民警应常驻警务室,以警务室为据点,广泛收集各方面来报信息,充分发挥警务室的窗口作用。同时,社区民警应及时整理放置在警务室的各种反应社区治安情况的表册,及时归纳整理,还要不断地总结分析,以便于为各种警务工作对策的提出提供可靠恒定的数据参考。
2、加大对社区关键区域视频监控的安装力度。应该在社区交通枢纽地带,人群易聚集路段,犯罪多发区域等地加强视频监控的安装,对这些地方加大监控力度,让民警通过细心分析视频监控所体现出的治安状况,使警务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掌握这些地段的治安情况,总结规律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同时也能给潜在的违法犯罪人员予以某种程度的震慑作用。
3.3 推动各项保障机制的建立,保证社区民警专职化的长效发展
1、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全面规范专职民警工作考核,坚持把源头信息采集、重点人员管控、可防性案件预防和民警上门率、情报信息有效率、辖区群众满意度作为社区民警的考核重点,逐步把派出所工作重心引导和转移到社区警务工作上来。
2、制定合理的待遇保障制度。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足够一定年限可以优先得到提拔,局机关部分空缺岗位可以由基层社区民警来补足;完善落实社区民警的各项补贴措施和经济待遇,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在休假制度上也充分给予制度倾斜,假期的时限适当给予延长并可以进行灵活变动,用劳逸结合的最大程度的满足和最优化的安排来调动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3、提供经费、装备保障。加大对社区警务工作的经费保障,加强经费的倾斜力度,提供足够的资金用于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同时,应给社区配备足够的警务装备,让社区民警的警务工作有适当的硬件设施相匹配。
参考文献
一是对警务室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不间断地督导检查。局里要求党委成员按照联系派出所分工、各科队按照科挂所分工加强对各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进行督导、调度,每周至少要督导调度一次。局三基办专门设计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检查记录》,与治安部门联合对全局警务室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每周进行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全面地掌握工作实况,力促警务室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二是改进和完善警务室薄册档案。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我局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对原有的30余本派出所基础台帐进行了梳理、整合,根据现阶段警务室开展工作的需要,整合为16本警务室基础档案,既减轻了基层民警的记录台帐、整理档案工作上的负担,又着重体现了警务室民警日常工作效率和质量,现已在所有警务室施行。近期,我们正组织专人对警务室相关薄册再次进行整合、精减,最大限度为警务室民警减负,让他们能腾出更多的精力投身各项基础工作。
三是积极探索警务室弹性工作运行机制。为完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局里根据警务室建设现状,研究出台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弹性工作实施意见》、《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考核办法及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指导全局面上工作。各派出所也结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弹性工作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并在具体实践中及时调整。例如:xx派出所结合城区各个警务室辖区人口、地域、治安复杂状况不同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和“实用、实效、可操作”的原则,在工作中探索总结出社区警务工作“正时制、错时制、分时制、隔时制和定时制”“五个时制”,在社区警务弹性工作机制建设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推动了全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健康深入开展。
四是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民警综合业务素质。民警下社区后,怎样开展各项基础业务工作,采取什么方法,达到什么标准等等,这也是我局警务室全面铺开后的工作重点。为此,我们根据工作实际,采取外出学习、集中培训、分头指导、现场教学、跟班学习、个人自学、以老带新传帮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民警公安业务和开展群众工作等基层工作能力进行强化学习和培训,有效提高了民警的综合素质和群众工作能力。今年x月份,我们组织全局各科室警种,对需要派出所警务室民警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整合,出台了《社区(农村)警务工作内容》,对各种业务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对指导警务室民警有效开展工作起到了良好效果。近期,我们还准备对社区民警开展刑侦基础、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消防安全等方面业务知识的专业培训将陆续展开,确保民警胜任工作。
五是组织阶段性考核验收。为检验、自查我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开展情况,我局由三基办牵头,组织了xx个考核组,采取实地检查等形式,对各派出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开展情况、警务室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同步考核验收,就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基本知识及应掌握的辖区基本情况对各派出所长及全体警务室民警组织了闭卷考试,并将考核考试作为各派出所三基建设和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我们又根据城区社区警务现状,召集治安、户政、刑侦、经侦、政工等部门全体人员和xx派出所全体社区民警召开讲评会并组织考试,通过这些考试考核,要求各警种部门都要关注并积极参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对全局各单位在抓警务室建设的认识上和工作力度上都是一个很大的促动。
六是适时组织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观摩。为进一步统一全局思想,促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深入开展,我局适时组织党委成员、科所队长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进行观摩,采取突击检查、临时通知的形式,观摩各派出所一个警务室,观摩结束后进行评分,作为该所近阶段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综合测评成绩,与前一次考核考试一并纳入各派出所三基建设和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年度考核内容。通过观摩,全体人员更切身地感受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改革给公安工作带来的实惠,进一步统一了大家在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认识,明确了工作目标,掌握了工作实情,检验了工作实效,同时 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个别警种在抓社区警务工作上的差距,切实增强了全局上下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七是深刻学习领会各级关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有关精神。我局把公安部、省厅和市局关于三基建设尤其是市局关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十大突破事项100条、警务室民警工作规范等相关文件汇编成册,分发到全体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人手一册,要求民警熟知熟记,领会精神,自觉执行,并组织了2场专门考试,考试成绩纳入民警年度正规化考核范围。又把公安部召开的三基建设工作会议文件进行了整理汇编,不同层面组织学习,领会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进行贯彻。
八是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提供保障。我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社区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响应,市局配发的xxx套单警装备已配备到巡警和社区民警投入使用,各镇区街党委政府和警务室驻地村“两委”主动为各警务室解决了办公用房和必要的办公设施,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和财力物力保障。同时,我们在警务室建设上,从未对警务室办公面积等做硬性要求,对有些村为警务室单独建办公室的,我们积极动员村里让治保会与警务室合署办公,带动基层治保会建设。企业内保组织,我们实行了块块管理,在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中要求民警一起抓,借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这个平台,把农村治保会和厂企保卫组织建设抓实抓牢。在内部,我们还利用民警联系村居这种形式,加强各个层面与警务室民警的沟通,搞好服务,要求科队民警为派出所服务,党委成员为科队服务,共同促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健康开展。
二、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发挥作用情况
警务室成立以来,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通过入户走访、组织辖区巡逻防范等日常工作共提供社区稳定信息xxx条,化解集体上访等重大不稳定因素苗头x起,提供破案信息xx条,带破刑事案件xx起,抓获逃犯xx人(其中部级逃犯xx人),查处治安案件xx起。200x年x月xx日,xx市xx派出所接到报案:xx市xx厂被盗摩托车、铜板、照相机等物品,价值人民币xxxx余元。接警后,xx警务室立即在辖区内的各个废旧回收点展开调查布控。据某废旧回收点信息员提供的线索,警务室民警将正在销脏的x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200x年x月x日早晨,xx派出所xx警务室民警在辖区入户走访时发现,xx村xx正在家中非法制造鞭炮,当场查获成品半成品鞭炮4000多头,硫磺、氯酸钾等原料62斤。200x年xx月xx日傍晚,刑侦大队侦查员找到xx派出所xx警务室民警xxx,让其帮助查找两名涉嫌吸毒人员xx(男,xx岁,xx镇xx村人)、xx(男,xx岁,xx小区人)。xxx根据在入户走访中掌握的xxx的未婚妻x某住在xx区x号楼x单元x号和他经常出入x某家的线索,与侦查员一起在姜某家楼下将正欲逃跑的姚道岩抓获。根据姚道岩供述,民警又于当晚以入户走访的名义进入xx家中,将其抓获。200x年x月x日,xx派出所xx警务室民警根据入户走访工作所获信息,将涉嫌盗窃自行车的xx(男,xx岁,xx市xx镇xx村)在xx街道xx村其租房内抓获。经审查,该交待于200x年x月至今,先后在xx、xx等地盗窃自行车x辆、电动自行车x辆的犯罪事实。现该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为检验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效果,我们对每个派出所每个警务室辖区每月刑事发案情况都进行调查统计并进行通报。从实际发案量看,去年至今,我市刑事发案同比去年下降xx%,印证了我们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正在不断发挥作用,并且将在维护稳定、压减发案上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三、当前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就我市来说,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改革才刚刚起步,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有些是面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是具体问题,都待我们在今后工作及时加以解决。
一是民警业务素质的问题。随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认识到,警务室的“庙”设好了,“和尚”会不会“念经”、怎么去念好这个“经”是个大问题。我们认为,社区民警职责远不止这五项职责,从警务室担负的职责和任务看,民警应该是个多面手、样样能,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加强对基层民警各项业务知识的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否则,工作质量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我们还建议,上级各警种都要学习研究三基建设尤其是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决不能单打独斗,制定的工作措施、标准必须与当前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框架相吻合。
二是运行机制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个系统工程,外地同行的一些经验可以借鉴,但更需要我们在实践和实战中去探索和完善。例如:如何解决好派出所日常值班执勤与警务室工作的矛盾、如何处理好民警业务学习培训与日常勤务之间的矛盾、如何加强部门警种与社区民警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如何在重大案(事)件应急处置人员快速集结并有效配合、如何在民警分散工作后既能保证有效工作又能规范管理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党委的高度重视,现在正潜心研究并着力加以解决。
一、确定联动地区警务联动的范围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明确规定了法警的九大职责,是法警履职的法规性依据。警务保障联动必须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进行,针对执法办案用警的需要,审慎考虑是否采取联动保障。在实施警务联动保障中必须贯彻“自身为主、协作为辅、互为优势、慎重调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出警机关的承受力、执行力,上级机关不得以联动为由随意调用警力,不得在自身警力足够的情况下调用警力,不得在切实需要警力的情况下不采取联动保障使用警力。从过去的实践和现实需要来看,警务保障联动范围的情形应当有:一是在查办重大案件,自身警力无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时。二是机关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干扰,自身警力无法控制可能出现突况时。三是参与或协助办理疑难复杂案件,自身法警不适合完成任务需要时。四是法警确实需要回避而警力不够时。五是跨行政区域执警需要提供警力协助时。六是所辖区域内执警,路程较远,需要驻地法警提供警力保障时。七是开展重大活动需要法警提供安全保障时。由于各地的地域环境不同,行政区域范围的差异较大,警力分布的情况也不一样,各地对警务保障联动的范围可有所不同。
二、确立警务联动的指挥级别
检察机关警务保障联动应做到“属地管辖、就近调用、程序简便”,针对任务需要和警力分布情况,规范操作程序,合理有效地使用警力。一是坚持以行政区划实施联动。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具有隶属关系。警务保障联动应以行政区划为结构单元组织实施,这样能够确保上下警令通畅,因此,检察机关应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法警局——省级院法警总队——地市级院法警支队——县级法警队共四个层级来实施联动机制,局、总队、支队三级分别具有职责范围内的警力调用权限。基层院用警则逐级申请,由上级院来协调警力。二是坚持以垂直管理调用警力。以行政区划联动决定了警力调用的垂直管理。联动机制要求跨越行政区域的警务保障应逐级申请或下达,不能只通过横向联系,出于“情面”来借用警力支持,上级院也应逐级下达用警令,特殊情况下越级下达用警令,应及时将情况向所辖院通报。坚持层级管理,一级管一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各级院的职能作用。三是坚持严格规范下达警令。警务部门是派警执警的主体。是否需要警务联动,警务部门必须全面了解掌握情况,认真作出分析,实事求是地申请,科学合理地调用。下级院需要警力支持,应通过警务部门向上级院警务部门申请,由上级院警务部门根据任务需要和警力分布情况,及时向执行警务联动保障的院下达执警令。上级院需要抽调警力,应通过所辖区警务部门下达执警令。上级院下达执警令和抽调警力应事前向分管检察长报告。接受执警任务的警务部门受领任务时,应将派警情况向分管检察长报告并审签派警令。上级院下达执警令而下级院不能保证执行时,应及时口头或书面说明情况。申请和下达用警令,一般应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应包括任务性质、用警人数及携带装备、执警地点和时间、预计执警时限等主要内容。对于跨区域临时决定需要警力、由于偏远地区地域特点涉及跨行政区域用警、突发紧急情况下用警等特殊情况,可采取电话申请和下达用警执警令,但必须有规范的电话记录,并按程序签批。
三、确保警务联动的职责履行
检察机关警务联动至少涉及到两个以上单位的法警共同执行任务,明确责任,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平台,是提供安全、高效警务保障的基础。在实施警务保障联动机制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用警单位为主原则。一般情况下应以用警单位牵头负责警务保障联动中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即使协助的警力超过自身警力,联动时的组织协调也应以用警单位为主,用警单位不得以联动为由推卸“唱主角”的责任。上级机关指派警力作为牵头负责人的按照要求执行。执警中如果发生问题应以用警单位或上级确定的负责人来承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二是坚持整体性原则。警务保障一旦联动就应当看着一个执警平台,所有警力在总体任务下,按照统一的安排部署执警,接受用警单位检察机关的管理和检察官的指挥,遵守相关制度规定,特别要注意少数民族地区执警的相关政策规定。执警中法警个人发生违规违纪问题,在追究用警单位责任同时,也要追究所在单位的责任。三是坚持依法履职原则。执行联动警务保障的法警,应按照执行职务规则,忠实地履行职责,严格依法执警,既不能因协助执警而出工不出力,或者顾及多方面利益关系,担心越位越权,而无所作为,也不能因系临时执警而随心所欲,不顾及影响。法警联动执警后,用警单位应及时将联动执警情况报上级检察机关,同时,将执警情况书面反馈给法警所在单位,作为考核法警履职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警务联动的保障机制
下级机关如何对待和执行上级机关的警力调用,是联动机制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在现行的人财物管理权依赖于地方的情况下,警务保障联动的实施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保证。
(一)集中管理制度
根据《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实行编队管理”。按照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编制管理的要求,法警应占到本单位总人数8%至12%的编制员额,据了解,很多基层院目前难以达到这样的编制人数。由于各级院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地域人口、机关编制员额等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法警人数所占比例的问题应进行深入调研和论证,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院提出不同的人员比例数,作出更加符合检察工作需要的规定。而各级院的编队管理必须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落实,事实证明,编队管理对于提高法警队伍素质,提供有力的警务保障,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责任追究制度
联动执警必须严格纪律,上级警务部门对不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好的单位或法警个人,要给予通报批评,对造成极大影响的应督导下级检察机关追究有关个人责任,对问题较为突出的法警,上级警务部门应责成所在院警务部门会同干部人事部门提出推迟警衔晋升或职级晋升的意见,对不适合在法警工作岗位的人员应提出调整意见,通过一定的惩戒制度来确保政令、警令的畅通。
(三)绩效考评制度
Zhao jin quan
Hai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571100
【Abstract】The course for Police Skills and Tactics is a Key course in police college and vocational college. We focuses on police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We also stress on comprehensive training,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command-learning, tactics-training, skills-practicing, and physical training. Among them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Keywords】Police Skills and Tactics,comprehensive training, 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11-02
1当前警务技能战术教学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训练内容不贴近实战,导致学员厌训: 随着我院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公安工作的任务日趋繁重, 对公安队伍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警务教学者在新的历史时期, 要以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开创警务教学训练的崭新局面, 努力培养适合公安工作现实需要的合格警员。
经过这几年“警务战术”教学活动的深入,大部分专业学员对警务战术训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一开始的看热闹到兴致勃勃地参与,而到后面学生产生厌训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警务战术训练场地器材设备所限、训练无法贴近实战。学员在训练过程中体会不到实战的感觉和临战的紧张感,最开始的新鲜感一过,就觉得这样的训练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复几次后,厌训情绪自然就会产生。
警务战术训练作为我院公安司法系,警务实战训练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仍然需要下大力气进行研究与实践。目前存在战训脱节,训练工作难以达到实战要求,训练必须适应实战、服务实战。随着形势发展和社会治安局势的变化,目前的“训”已严重满足不了 “战”的需要。一是训练内容狭窄、实效性不强。由于受条件限制,训练主要是一般性的体能、技能和警务战术训练,象攀登、排爆、反劫持、心理素质等实战性科目训练还没有全面展开。围绕警务战术训练的目的和规律, 在警务战术教学训练的任务、内容与原则, 组织教学训练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训练手段与保障以及战术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论述, 以期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战术训练体系以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实战能力。
2我院新的警务技能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警务战术实战训练中确立先进的警务理念
所谓理念,就是我们做事情的指导思想,按照怎样的认识去做,希望实现怎样的目的。警务理念的核心是执法为民。由此而产生的训练理念,是要求我们必须明确为什么训练、怎样训练和通过训练达到怎样的目的这样一些重要问题。先进的训练理念是搞好警务实战训练的前提。根据我省作为国际旅游岛跟社会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形成了先进的训练理念,而且要形成一整套紧贴实战并行之有效的训练套路和运行机制。
我院应该尽可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把学历教育与在职岗位培训结合起来,将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应以警务技能训练为主,强调警务实用知识和实战能力的训练,应突出实战性、针对性、职业性、应用性,提高学生今后执法战斗力。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最小代价获取执法战斗力的最大效益为目的,由单一到综合,以逐次递进、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训练为基本要求,实施分类训练与培训。
作为警务教学者更新教育理念, 应该如何提高我们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有望提高学生警务技战术能力, 培养适应新的历史阶段所需要的高素质、强能力的执法人才。在这一探索过程中, 教育理念是最为重要的,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结果, 也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大量的资料表明, “重理论轻训练”的培养模式, 平时的训练缺乏实战性,训练内容死板单一,在执法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评估防范意识不够,导致在执法过程中无谓的伤亡,这一培养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社会发展对警务实战工作的的需要。
3构建警务技能攻防与控制课程的改革
攻防与控制是警察在依法执行公务过程中遇到对方抵抗或反抗时,应使用的徒手和警械控制技术。在这种复杂而紧张的执法环境中,警察的心态是会发生很大变化的。在此情况下越简单的动作越实用,越有意义。随着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模式的改革,我们的学员普遍在20岁左右才进入公安院校学习训练,在这个年龄阶段若用大量的时间来对其进行一些拳、脚的基本功训练,收效是不大的。要多教他们一些容易学、上手快的控制技术,让其反复训练,以使其形成动力定型,任何复杂的环境都会用自己形成动力定型的控制动作来控制对方。
3.1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作为海南法律和公安学历教育与试点班培训一体化的教育单位,如何发挥这个特殊“效益”,把教育训练落到实处?在认真总结多年来警务战术教学训练经验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反复论证,把各专业学生按照专业岗位需求,分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制定教学内容。警务技能的教学训练,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按照其掌握的执法能力、对抗技术技能、战术理论、战术方法等,设计出各专业特色有侧重的教学训练计划,强调计划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实际操作性,突出教学计划的实战性、有效性。
3.2根据我院公安司法系各专业需求,根据专业特色设计五套不同类别的教学计划。第一套是针对安保专业学员的警务技能必修课实施的教学制定计划;第二套是针对试点班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学员事实专业战教学训练计划;第三套是针对培训基层不同岗位的民警实施的警务技能集训教学计划;第四套是针对法院、检察院科、所、队长实施专门强化的战术集训教学训练计划;第五套是针对县以上的领导实施专门强化的战术集训教学训练计划。
以上四、五套计划主要加强领导的实战指挥训练理念,理念是客观存在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以此类推, 警务实战训练理念就是对所队长在指挥战斗过程中客观存在规律的一种理性认识, 并将这种理性认识反映在具体的教学训练中。
4构建战术训练课程的改革
警务战术理念是核心,战术理论是基础,战术演练是战术训练向实战过渡的有效载体。战术训练要强调安全理念,讲究互动性,要使学员在情景模拟训练中体验实战对抗从而获得知识,得到启发。要展开互动式训练,教官与学员之间,学员相互之间进行广泛研讨,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终寻找一个最合理的解决办法。也可以先让参训学员完成实际制定模拟案情任务,就其暴露出的问题,启发其他学员深入思考,从而形成互动。
4.1战术教学与训练课程应采用团队教学。教官在课前必须集体备课,每人明确自己在教学训练中的分工和职责。
4.2要加强警务战术理念和战术理论的讲授。因为理念和理论是指导警务行动的唯一法则。在理论及安全理念讲授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和鲜活的案例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示课程内容,教学环节。通过鲜活的案例教学来全方位地引起学员在实际执法行动中对生命和安全的重视。收集案例教学,不但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理论联系实际性,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对对案情有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内容丰富,还能培养和锻炼学员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开展实战演练式教学,在综合模拟训练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全面采用彩弹训练。通过综合演练,将警务战术理念和战术理论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在每次授课中分组实战对抗训练,进一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运用相融合,让学员学会在对抗、实战中学会怎样保护自己。
4.4警务战术教学中教和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中不仅要有教官的教法,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去 研究 掌握学法,可以明确规定哪些是可以又学生自己作主的,教官不干涉,比如,学员自己制定各种训练案情,学生通过案情授课必须达到熟练掌握,要将学法落实到实处,教官要采取措施,提出要求。如,将授课班级整体分若干小组,各小组按照自己制定的案情反复练习。课后布置作业、课前检查,让学生以教官的角色检查学生。在警务战术教学中可以将课时教案简要的讲给学生,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学内容、参与设置案情。这样就可以使课的开始部分的宣读本课内容,变为新颖的师生讨论本课的学习方法,并且使此课处处体现学生自主作用的创新能力。
5构建教官队伍的建设
警务技能教学训练是一门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加大实际操作训练的比重。要成功的将该学科所学的技术、技能、意识、谋略、指挥、组织、实施等转化成实际的战斗力,达到教学训练的最佳效果,必须有一支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确保队伍年轻化,提高训练的有效性。人的因素是决定教育训练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必须增强团队精神,增强团队意识,鼓励团队大胆改革、创新、另外,每位教员不定期的下基层挂职调研,通过多种形式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自身能力,促进每位教官对警务战术专业知识、业务技能进行钻研,拓展知识面,提升自我素养,积极推进警务技能战术课程的改革,使之更能贴近警务实战的需要,才能达到警务实战中教官所教所训的理念和技能战术形成高度统一,并始终贯穿于警务实战行动的始终。还能促进警务技能战术课程的改革创新,确保教学质量。通过专题报告、讲座、专业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每位战术警官的素养、敬业精神及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黄俊杰.《大学理念与校长遴选》.台北: 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出版, 1997: 62.
[2]谢林.《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警务技能战术训练》
“示教与模仿”式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示教与模仿”式的教学活动,使培训对象感知并掌握警务技能科目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程序、内容和方法,进一步规范警务技能科目教学,提高培训对象组织和实施警务技能教学的能力。
一、“示教与模仿”式教学模式
“示教与模仿”式教学模式,通常按“两段六步”法组织实施。第一阶段为教学准备的示教阶段,此阶段包含两步教学,分别为备课准备和课前准备。第二阶段为教学实施,此阶段包含四步教学,分别为:第一步,理论提示/基本知识讲解;第二步,讲解示范/演示;第三步,组织练习;第四步,教终小结。每一步教学需要1名主讲教官,1至3名示范教官和1个示范分队共同协作完成。
二、教学准备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准备是对教学活动从思想、组织、物质等各方面进行设计、筹划和落实的活动。一般包括两个环节,即备课和课前准备。
1.备课的组织与实施
备课的内容多、时间长、要求高。通常的准备事项是教学设计、组织研讨教学大纲、教材,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术训练、编写教案、撰写讲稿,拟制教学计划、保障计划、组织备课试讲等等。
2.课前准备的组织与实施
课前准备,就是每次课课前对教学活动进行的准备。一般指教官到达教学现场至教官开始授课这一段,通常按以下步骤组织实施:
2.1教官提前到场。
2.11选/设好上课区域,规划好学员听课(队形)/训练位置;
2.12检查、调试、布置电化教学设备、教具、器材等教学用品;
2.13迎候受训对象进场;
2.14指定、调整听课/训练位置及队形。
2.2受训对象进场。
2.21指导、督促受训对象按规定序列有序进场,到指定位置就位;
2.22指导、督促受训分队值班员清点人数、整理着装、请领、检查武器、装备和器材;
2.23指导、督促受训分队值班员整队、整齐与报告;
2.24教官整队、整齐,向现场最高领导报告。
2.3情况介绍。
2.31介绍现场方位、场地功能区分;
2.32介绍任课教官;
2.33介绍教学提要。
三、教学实施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实施,是教与学这一双边活动,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围绕某一内容,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一般按“理论提示或基本知识讲解、示范或演示、组织练习、教终小结”的过程展开。
1.理论提示的组织与实施
理论提示,就是组训者(教官)对教学课目或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进行有重点的讲解,目的是使受训者掌握相关知识,明确是什么、不是什么和为什么。讲解通常可采取直述、提问、归纳、诱导等方法进行。教学时间一般应控制在该课目教学总学时的1/6或1/8。
2.示范或演示的组织与实施
示范是指主讲教官亲自或组织辅助教官或其他示范人员对预教授内容进行标准化动作。演示是指主讲教官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或情况演示人员展示预教授内容。组织示范或演示一般按一下步骤实施。
2.1宣布情况。在警务技、战术科目教学中,为体现智能教学的要求,在向教学对象示范动作之前,应向教学对象介绍战术背景,宣布战术情况,以利于提高受训对象的战术思想,提高其智能。
2.2示范动作。即对动作要领的讲解示范,是传授警务技、战术的重点环节。通常由组训者自己讲做,有时也可由预先培训好的示范人员讲做或由组训者讲解动作要领,由示范人员或基础好的警员做动作。一般按完整动作示范、边讲边做、再完整动作示范的过程组织实施。
2.3抽测规范。在示范演示后应抽测教学对象,评估其对动作的把握情况和对要领的理解情况,从中发现把握不到位的环节,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示范或演示。
3.组织练习的组织与实施
组织练习,就是组训者在示范动作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训练方法组织受训者进行动作练习的过程,是受训者掌握警务技、战术,形成技能的关键步骤。
警务技能科目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的途径和结构,研究的是教学管理者如何将教官和受训者组织起来,控制教学规模和程序,计划和利用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问题。通常有单警练习、分组练习、分班练习、分区队练习等几种形式。
练习方法,是指教官和受训者为了完成警务技能科目的训练任务,实现训练目的,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科学途径,研究的是训练过程诸要素及其运动规律的问题,是训练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共同面对和设法解决的问题。通常有模仿练习、体会练习,分段练习、连贯练习、情况诱导练习、模拟练习等练习方法。
教育培训是世界各国提高警察素质的一个长期系统工程,以使警察职业素质与时展对警察的要求相适应。我国警察培训的现状,素质教育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新需要,培训理念、培训模式、教学团队还不能完全适应公安改革和公安工作的发展,一些培训机制、体制问题还制约着警察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研究国外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借鉴其成功经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是一项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一、国外警察培训的几种模式
(一)美国的警察教育培训模式
美国的警察教育,不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前教育或在职进修,都属于以培训及补充知识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不计学历,也不授予学位,主要是为职前警察和在职警察提供必须的警察业务技能和知识。
1.培训特点。美国警察的培训具有学制短、收效快,针对性、实用性很强,并特别注重知识更新的特点。在美国,教育培训对警察机关来说是经常性的工作,对警察个人来说是终身性的任务。警察部门要经常对全体现职警察进行在职和回归教育,以提高其智能水平和业务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警务工作的需要。他们培训一般学制为一至二年,以法律知识、警察业务知识和警察技能训练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美国实行这种警察教育培训模式,主要是由其良好的国民教育基础国情决定的。
2.培训体系。美国的警察教育自成体系,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是由美国警察体制及其政治方面的分权制所决定的。它不受国家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制约,只由警察部门自己负责;其教育规章制度严格而完善,计划规范,未经教育训练者不能从警,也不得晋升。各警察学院招生不受国家普通招生规定的限制,只受当地警察局的领导,上下左右之间均无隶属关系,自主性强,各地均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录用警察时,各地警察机关根据社会制度和文化差异,会考虑不同种族的比例。
3.培训内容。美国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内容明确而实用,各警察院校和训练中心所设课程虽不很一致,但教学内容均是从警察工作实际出发,课程设置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技术训练放在高于知识训练的地位,实践技能教学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课程的一半时间进行课堂理论讲授,另一半时间让学生参加实践。有些专业课程实践时间更长,占总课时的70%-80%,教学多运用模拟教学和电化声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气氛逼真形象,训练基础设施完整,教学效果突出。
4.培训教师的选择。美国各级各类警察院校或培训中心都不设专职教师,各类课程的教学均由资深警官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优秀年轻警官轮流兼任,或向社会普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其他部门临时聘请教师。这些兼职教官可以边办案边授课,把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向学员讲述,让学员分析和解疑。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能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统一。
(二)法国的警察教育培训模式
法国是当今世界警察素质较高的一个国家,其警察教育培训体制也是当今西方国家最完善、效率最高、最具特色的警察教育培训体制之一,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
1.培训特点。具有培训体制完整、层次分明、任务突出的特点。法国建立了独立的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全国警察教育培训工作由内政部人事培训部统一领导,并负责审定教育培训计划,指导学校工作和招收分配学员。大行政区设培训领导小组,负责本区的警察教育培训工作。省以下设具体培训点,负责具体落实教育培训任务。如此形成的自下而上、层次清楚并且独立的警察教育培训体系,使得其组织健全、分工明确,保障和推动了警务工作的发展。警察培训重点是进行职业和技能的训练,立足于学员从事未来警务工作和担负的责任所需要的各种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并根据警务工作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变化。
采取六项举措,促进六项工作,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公安分局把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龙头,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一抓尖子,促水平提升。在广泛开展信息化应用技能大培训的基础上,选拔了名信息化应用骨干,以点带面,提升了分局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二抓奖励,促信息应用。研究制定了《信息化应用奖励办法》,对应用信息化手段侦破案件、抓获逃犯的民警兑现奖励,推动了信息化普及和应用。三抓惩处,促信息录入。出台了《信息数据质量三级核查办法》,对业务数据基层所队每日自查、业务部门每周核查、情报中心随时抽查,对存在信息数据质量问题的单位和民警严格落实惩处措施,确保了信息数据质量。四抓制度,促工作规范。制定了《信息质量监测员工作制度》、《“四个必上网”、“四个必查”工作制度》、《违法犯罪信息录入规范》等十余项信息化工作制度,并严格督导执行。五抓投入,促硬件保障。分局先后投入万元用于信息化硬件建设,建设了兆通讯基站,购置了套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录音笔等信息化装备,为基层所队更新淘汰了一批电脑,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六抓成效,促服务实战。广泛摸索实践信息化实战技法。今年以来,利用信息化手段侦破各类刑事案件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名,其中网上逃犯名。
突出五个环节,倾力五个保障,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公安分局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基础,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矛盾化解。一是高标准建设,以强化领导做保障。先后投入余万元建设了问讯中心和监督信息中心,在接警室、询问室、讯问室、户籍室安装套视频监控和语音拾音设备,实行小时监控监督,确保公正文明执法。二是高素质提升,以教育培训做保障。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培训,针对不同执法岗位详细制定了训练计划,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今年以来,组织批余人次参加旁听庭审,定期组织民警对办理的重大疑难案件进行深入评析,不断提高民警对执法办案的把握能力。三是高水平落实标准,以细化流程做保障。设定了民警岗位职责标准、业务标准和技能标准,制定了执法语言和执法动作标准。对适用行政罚款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细化归类,分别确定处罚幅度,做到危害结果与处罚尺度相适应。认真执行了执法办案五级审核把关制度,实行了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议案制度,确保定性准确、流程规范、裁量适度。四是高质量考评,以精细管理做保障。坚持监督部门与执法警种月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整改执法问题。依托监督信息系统,对民警的执法过程实施全程监督,最大限度地规范和约束了民警的执法行为。着力抓好实时考评工作,实行“一案一考、一案三表”,确保了执法质量。全面建立了单位和民警执法档案、瑕疵档案,以执法档案的精细化促进执法管理的精细化。五是高效率服务发展,以深化调解做保障。公安分局大力加强社会矛盾化解体制机制建设,创造了“三真”、“三定”、“三盯”的社会矛盾化解法,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件,调解治安行政案件起,调处矛盾纠纷件,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在理念和方式方法上,做到“真情、真功、真干”。即把真情的理念融入化解社会矛盾的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民警不断在化解矛盾中苦练内功,摸索总结经验,形成了郅绍平矛盾化解“六字工作法”和“三步一站式”调解工作法。坚持执行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实行社会矛盾领导蹲点负责制,由领导干部亲自化解,负责到底。在努力方向上,“定范围、定职责、定目标”。即跳出公安机关调解范围的局限界定,有针对性地拓展调解范围。主动化解因民间纠纷阻断道路、阻碍重点项目建设、非涉法涉诉群体上访等社会矛盾件,避免了矛盾激化酿成重大治安事件。明确各单位、各岗位在化解社会矛盾中承担的职责权限,逐环节落实责任,增强了民警化解矛盾的责任意识。针对每件矛盾分别设定短中长期的化解目标,逐步落实工作措施,确保了化解效果。在求实效和落实保障上,做到“盯效果、盯奖励、盯问责”。即最大限度地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实行化解矛盾与破案追逃同功同奖制度,调动了民警主动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性。对因失职失误造成矛盾激化,引发重大事件、恶性案件的责任民警和相关领导实行一票否决,依法依纪追究责任。通过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分局连续六年未发生执法办案事故,执法质量连续六年跻身全省优秀行列。
围绕四项内容,开展四项活动,深入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