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6 21:19: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西文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西文化

篇(1)

Cultural Differences -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of police English language training

Hao Xiao-jing

【Abstract】The progress of globalization has increased the Police For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bring new challenges to police work,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English language training for police. We only fully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language barrier, to avoid pragmatic failure, to truly improve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police officers.

【Key words】Police training in Englis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Difference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人类的政治经济活动呈现出“无国界”特征,国际间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多,使得警务工作者们有了更多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经济发展的连锁反应,引起全球犯罪率居高不下,犯罪手段也趋向高科技、智能化和国际化,这些情形都给我们的警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我们警务英语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了解英美国家地域特点、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才能真正消除文化障碍,避免交流上的障碍,有效提高警务工作者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警务英语培训工作步入崭新的历史阶段,让警员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工作环境。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折射。一种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1]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该语言。”[2]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交流离不开文化背景,学习语言就必须要注重了解文化的差异。为了能更好地与外国人交流,避免一些语用失误现象,警务英语培训中应融入中西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真正培养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面,笔者就中西文化在言语交际环境、地域文化、历史传统、习俗文化、宗教文化、非语言交际等方面的差异逐一进行阐述。

1. 言语交际环境的文化差异 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交际环境中的文化因素也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中西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1 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1.2 亲属称谓

西方国家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显示出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如:“grandparents,uncle,aunt”是通称。汉语重视配偶双方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性别区分,则出现称谓的差异,如“外公、爷爷、叔叔、舅舅、姑妈、姨妈、堂兄、表妹”等不同称谓。

1.3 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您有什么事吗?”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

1.4 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您去哪里? ”“您吃了吗?”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How are you?”或是谈论天气等其它事件,“ It's a lovely day.”

1.5 面对恭维

中国人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一般都是推辞,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如:“ 饭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多包涵!” 西方人不会过分谦虚,对恭维和夸奖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这是西方人自强自信的信念所决定的,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他们往往会将中国人的谦虚、推辞的表现看作是不礼貌,甚至是虚伪。

1.6 电话用语

篇(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了解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及其成因对于学习语言有着重要意义。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的差异

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而且有不同思维方式。每一种语言都体现该民族的思维,英汉两种文化也不例外。汉民族重视形象思维,习惯运用形象的手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英语民族重视抽象思维,比较重视思维能力的运用,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事务。在语言表现上,汉语主语常是有生命的名词,句子多为主动态;而英语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中主语多为无生命的名词,被动态较多。如:汉语中我们表达:“昨天晚上我在医院门口碰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而英语中,表达则是:“I met one of my old frien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hospital yesterday night. ”。汉民族重视曲线思维,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的环境,最后点出中心;而英语民族重视直线思维,在表达的时候,喜欢开门见山,再补进各种修饰。

二、历史传统的差异

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主张对己要“克己复礼,不喜形于色”,处世则“不偏不倚、公正和谐”。一些俗语和民谚反映了这一民族观念,如“吃亏是福、与人为善”、“出头的椽子先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西方传统文化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核心,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举例说明,“individualism”在英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常被译成汉语“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就使人们产生曲解,误认其为贬义词,事实上,在西方individualism是一个褒义词,可译为“个体主义”或“个性主义”,而“利己主义”、“自私自利”英文用selfish一词。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尊老敬老,“某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李老”、“张老”、“老先生”、“老爷爷”、“老领导”等。西方国家是不用“old”称呼老人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在西方,如果见到一位老太太在过马路,千万不要过去扶住她说:“You are so old,Let me help you.”(您年龄大,我扶您过去)。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社会负担”的代名词,意味着“风烛残年”、“来日不多”。和old相比,他们更愿意被委婉地称作是senior citizens(年长的公民)。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比如打招呼,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说“下班啦?”“您到哪儿去?”“干什么去?”等,而在西方文化里,这不属于问候语,而是真实的问题,他们会觉得:问我“吃饭了吗”是什么意思?你要请我吃饭呀?我到哪儿去、去干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

比如中国人招待客人时,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也要一再地说:“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中国式礼貌最大的特点“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与人交际的一种美德,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一位学生的英语口语较好,外教表扬她:“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而这位学生则回答:“Oh,no,no,my English is poor.”外教不知如何是好。英美人在得到中国人的帮助时习惯说:“Thank you.”中国人往往回答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就成了:“It’s my duty.”英美人听起来“It’s my duty”的含意是“这是我的职责”,言下之意是:我本不想做,但是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恰当的回答应是“It’s a pleasure.”“Don’t mention it.”或“You’re welcome.”

四、结语

要同时理解两种语言,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理解其语言有很大的影响,这样才能做好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篇(3)

引言:花卉和中西方大批历史人物, 众多的历史事件, 复杂的人情风俗, 以及和天候、节序、地域、时尚等等无边无际的人文内容都有联系,因而花卉也能能作为了解中西文化异同的一个角度,反映中西方认知方式的差异, 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提供理论依据借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内容,对花卉与中西方思想观念、文化传统一作了解。

一、中西传统观念在花卉文化中的体现

就中西知识分子来说, 前者崇尚精神, 后者崇尚科学,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它渊源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本体。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使主体介入客体, 客体融入主体, 所谓“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 将主体意向、个人情感与描写客体融合为一,因此自然之物往往被赋予人格意象。在这样的精神浸润下, 我国古人多引花卉为知己。如杜甫《岳麓道林二寺行》云:“一重一掩吾肺腑, 山鸟山花吾友于。”在我国古代诗人的笔下, 花与人多呈现出一种物我两忘, 浑然一体的意境。如:“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尘世的“我”与“花”融汇, 花变成了能够和人互通情愫之物。这实际上把人与花的关系推到某种出神入化的境界。自古以来, 人们赋予了许多丰富而深邃的内含。例如, 梅花凌霜斗雪, 有独步早春的气概; 能够傲霜, 所谓“黄花晚节香”;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洁身自好等。人们欣赏花卉, 同时也就在欣赏自己的内在品质。

相对而言, 西方思维传统以自然为认知对象, 认为只有认识自然, 才能把握自然, 只有探索自然, 才能征服自然。在物我关系上, 主要表现为“我之为我, 自有我在”, 主客二分, 天人对立, 划分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 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 自我总是超出自然而被突现出来。因此, 西方的咏花诗更多地将花卉当作一种引感的契机或表达思想的象征。如华兹华斯的《咏水仙》, 通过生机盎然的水仙风姿表现大自然的美, 激起诗人内心深处的欢乐和遐思。物我基本处于割裂状态,而不是我国古诗中物我融为一体的意境。西方诗人笔下的花与人甚至处于对峙的状态。如歌德的《野蔷薇》诗:“少年说: ‘我要采你, / 荒野上的小蔷薇!’/ 蔷薇说: ‘我要刺你, / 让你永不会忘记, / 我不愿让你采折’。野蛮少年去采她, / 荒野上的小蔷薇; / 蔷薇自卫去刺他, / 她徒然含悲泪, / 还是遭到采折”。这种人与花之间的极不协调在中国历代诗词中是很少见的。

基于这两种不同的观念, 中国人由花卉的自然属性联想到的是松柏的傲骨铮铮, 荷花的清白、纯洁, 秋海棠的贫贱之交等。而西方人却用松柏、荷花、秋海棠分别比喻怜悯 , 疏远了的爱(estranged love)和畸形(deformity), 人们很难从中发现人类与花卉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由此不难看出, 在花卉的审美上,中西方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观念的不同而显现出文化的差异。

二、中西神话中的花卉意象

中西方的原始宗教都是自然崇拜,即把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界现象人格化, 尊奉他们为神仙。人花沟通的一个结合点是灵魂的转化。如说某某花是由人的灵魂变化而成, 或人死后成了某某花的“花神”。由于受道家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的影响, 我国古人为众花一一命神, 所举荐的大都是生活于尘世中的人。癖如兰花神为屈原, 因屈原曾“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莲花神为西施, 因吴地锦帆泾有西施采莲的故迹; 神为陶潜, 因他爱菊成癖, 以菊自命等等。这些凡人最终能达到神的地位, 无意中暗示了神不过是神化了的人而已。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神话。例如,达夫妮为躲避太阳神的追求, 遂变为月桂树等。

将东西方花神稍加比较可以发现, 中国民间的花神是从社会生活中人的义、志、情出发去想象, 并借这样的想象歌颂劳动, 赞美正义和意志, 展现人的美好情操和善良的愿望的, 因而充满了人世间现实生活的气息。希腊神话中的花木之神则是从社会生活中人的肉体、欲望、爱憎、妒忌等心理出发去想象的, 歌颂冒险, 赞美肉体, 表现出浓厚的人生欢愉和粗犷的声色之乐。另一方面, 西方神话里的花木之神大多原本就是神,与我国古人为百花造神, 所推之神多为尘世中的凡人的作法所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相比较, 西方更推崇“神人合一”的宗教境界, 将神人化。

三、中西花卉的内涵及其特征

汉文化构成花语的方式丰富多彩,或根据花木的自然秉性赋予花木寓意和象征,或由民间传说、习俗, 前人的书面作品流传下来其寓意,亦或利用汉字读音相同或相近而字形字义不同, 构成谐音双关。如梅花傲雪而开,正是根据其秉性赋予了梅花高洁不屈、坚强无畏的寓意;梧桐因古有“梧桐相待老, 鸳鸯合双死”之说,而常用于象征死不渝的爱情;而柳与“留”谐音, 因而被赋予含依恋惜别之意。

西方的花语也是众彩纷呈, 且独树一格。西方人给上百种花木分别赋予了寓意,来表达丰富的内涵。如: 玫瑰――爱; 荷花――疏远了的爱; 刺玫瑰――优雅;紫罗兰――永远美丽;兔丝子――战胜困难等。总体而言, 西方文化中花卉的寓意大多为西方民族丰富想象力的产物。例如, 西方人重视花卉的外观, 尤其注重花朵的色彩, 因而他们往往根据花卉的不同色彩, 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赋予花卉不同的寓意或象征。如黄色康乃馨―轻蔑, 深红康乃馨―“令我伤心”, 条纹康乃馨- 拒绝; 黄色紫罗兰―爱情, 蓝色紫罗兰―忠诚, 三色紫罗兰―思考等。这与汉文化强调人与自然本质的统一, 并根据花木所秉赋的天然气质和本性与自身人格内涵的比照来赋予花木独特的寓意内涵的作法是迥然不同的。

四、总结

语言既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花卉本身没有特殊的含义, 但历经文化的演变, 投射在人的情感域, 就产生了丰富的内涵。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各个民族之间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各民族对花卉的审美方式既在发生碰撞又在彼此交融。分析和比较这些方面的异同,更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把握语言现象无疑有助于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这是语言学习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但丁. 1982.神曲[M]. 王维克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篇(4)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23-01

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这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以下文化冲突形成的原因。

一、思维模式

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会使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形成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二、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三、价值取向

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它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 哲学 、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 发展 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四、语言习惯

通常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 社会 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 经济 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 英文 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 英语 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加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增强对文化冲突的免疫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甄传》;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传播

1《甄传》叩开西方大门的前提

当今时代,多部中国电视剧只着眼于狭隘的文化领域,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广大观众的需要。而不同于以往的“清廷宫斗”,《甄传》导演郑晓龙则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讲述。因此,很多学者通过该剧追溯后宫争斗的根源,进行“宫斗剧”文化视点方面的反思,并得出文化启示。在中国有名的站上,以甄传一词搜索记录共有5179条,可见这部电视剧在中国的成功,也可见其对学术界的影响。该剧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服饰、职官、称谓、礼俗、哲学、诗词韵文、戏曲、音乐、绘画、文史人物等内容,很好地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美。当一部电视剧进行跨文化背景传播时,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会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从接受的文化消费来看,当电视剧传播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能够与观众的文化背景形成共鸣时,观众才会有兴趣去看[1]。同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相比,在西方观众眼中,甄的形象加入了更加显著的女性主义色彩。女性主义一词(Feminism)一词来源于十九世纪法国,主要指妇女的解放运动。女性主义者意识到,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被认为是“第二性”。女性主义者的任务是批判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或女性的第二性的处境,向男女不平等的关系挑战,鼓励女性寻求解决和改善的办法[2]。西方人眼中的甄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努力追寻自我的价值,最终证明了女性可以向男性一样获得成功,甚至有些方面会强于男性,以女性身份获得了社会认可,展现了浓厚的女性主义特色,用自身的行动,重申了“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3]。

2《甄传》在美遇冷之“殇”

首先,剧情设置不完整,剧中饱满鲜活的人物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被大打折扣。美版《甄传》剧情的不完整导致美国受众在理解剧情上存在障碍,这在无形中扩大了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更为困难。其次,文化差异对于影视传播的阻碍。电视剧作品是一种艺术手段,一种特殊的传播手段,它动态地且不可逆地向大家传递信息,在给予观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大量传递着民族的文化信息。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既是影视传播的动力,也是信息传播的阻碍[4]。中国历史悠久,成员之间有着类似的经历和信息网络,人们对相似的信息总是给予相似的反应的高语境国家。在中国,信息的主要来源不是清晰解码的语言,而来源于语言交际产生的语境、背景知识等,美国则与此相反。此外,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主流价值观———追求平等。然而,在甄传里,森严的等级制度贯穿整部剧,与美国人所追求的平等主义相背离。由此可见,甄传里所依赖的背景知识、信息结构都让美国观众觉得困难,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之“殇”。再次,汉语台词的英译难以传达出源语的精髓。在汉语影视作品的英译过程中,汉语四字词语所表达的韵味与美感,英语难以表达得原汁原昧。廖方波(2013)曾写道,《甄传》的语言具有文白夹杂,方言和俚语俗语的使用,诗词歌赋的直引和改写[5]。这些都属于JavierFrancoAixela所认为“cultural-specificItems”[6]。因而,从台词翻译的角度,古英语对大多数美国观众本来就是很遥远的事,这也是《甄传》在美遇冷的又一原因。第四,中西称呼的差异也容易成为剧情理解的拦路虎。剧中其他人称呼“小主,嫔妃”为“concubine,theyoungmistresses,yourmistresses”,“娘娘”为“mylady”,虽然有差别,但是还不至于多到让人眼花缭乱的程度。但是嫔妃的自称“本宫”“臣妾”“嫔妾”“妾身”“本宫”传达的是自信,说话的对象是比自己地位低或者平级的人,而“嫔妾”“妾身”“臣妾”,传达的是自谦,说话的对象是比自己地位高或者平级的人,而译本中的“I”,少了原作中各位妃嫔自称时的不同的立场以及说话时的情感。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终成了《甄传》在美遇冷之“殇”。

3提升我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一些思考

跨文化传播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传播和沟通。如今,各个国家或地区都着力打造自身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电视剧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类型,其文化传播对于一个国家文化输出和形象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部优秀的电视剧能够有效地实现跨文化的传播,应该具备广阔的跨文化的视野,既能看到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又能准确地抓住它们之间的文化相融点,有效地展现本国的文化特色,进而通过精确的字幕翻译和合适的播出平台得以传播与推广[7]。面对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力竞争的多样化,政府应当在政策制定上鼓励中国电视剧发展和跨文化传播。对内,要制定政策法规,保证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繁荣和有序发展;对外要大力支持国内优秀电视剧走出国门。同时选择普适性又有民族差异性的传播内容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广阔的接受范围。

4结语

纵观全局,在中西方乃至全球文化差异下,一部优秀的电视剧要有效地实现跨文化的传播,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因素。既要彰显本国的文化底蕴与特色,又要了解并正确对待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而准确把握文化的异同点,达到传播本国文化并让观众感受到本国文化内涵的效果,实现文化差异下有效的影视传播。

作者:胡岩松 何欣娟 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原.浅析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以《甄传》进军美国市场为例[J].传媒国际评论,2014:56-63.

[2]王树娟.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女性主义形象解读[J].海外英语,2011(9):314-315.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篇(6)

舌尖上的文化,顾名思义饮食文化也。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个个方面,这根本原因是中西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样的两种的文化背景之下,中西方饮食文化,不仅是从观念、性质,还是其方式或者对象选择方面,存在的差异都是非常鲜明的。我国的饮食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形成了中餐以食达意、以意传情、追求感官及身心的愉悦。突出色、香、味,是中国传统烹饪艺术的精髓。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民以食为天”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可见一般,形成了“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结构,追求味美的同时,也不忘记“养生”,中国的地域辽阔,俗语“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熟知每个中国的具体饮食文化,这是很难做到的,在饮食文化也在发展的今天,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要做的仅仅是总体大局出发,谈谈中西饮食文化的背景,饮食方式,饮食对象,饮食观念,饮食传统。通过对比描述,才能更好的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区别,更好的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一、中西饮食文化背景的介绍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与其他法国、土耳其烹饪组成了世界三大饮食烹饪体系。也是我们中华儿女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中国饮食文化绚丽多彩的内涵文化,“精、美、情”是中国饮食文化内涵的概括。“精”从色、香、味讲究文化的表现形式。到选料、烹饪的个个过程不胜繁琐,但就是在其中表达出精品意识的文化内涵,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曾经提出过“食不厌其精”饮食理论;“美”体现了饮食的审美情趣,美不仅要表现的食物的味道上,甚至在形式、颜色、器皿的样式、用餐的环境还有服务人员的装饰上无一不透这美的成分,时时刻刻感觉到美的刺激与享受,美作为中国饮食内涵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这也是中国饮食能够征服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情”中国文化历来都是以情为纽带,在中国,饮食文化不仅是社交活动,也是一门社交文化,以食达意,以意传情,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表达自己的感情,是沟通和交流感情的媒介。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注重“一人为本”在烹饪过程中讲究食物的实用性,营养优先,其实才是“色、香,味”西方饮食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其影响下,饮食文化中,也无时无刻不再表达着“休闲快捷、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但是你弊端也是可见一斑,其中的典型代表“美式快餐”,大量高蛋白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导致了美国五分之三的美国人患有肥胖症,这也是现代西方饮食文化需要反思的,其优点也是不可否认的,这种饮食观念也被我国现在的多说都市青年所接受。不仅美国城市,随从可见的是快餐店,饮料、薯条、炸鸡都是西方食谱里最平常的食物,而且美国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正在席卷全球。这与美国快餐文化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其中你能看到浪漫的一面。其中几乎每一个美国人,好像都有饮下午茶的习惯,这也许是在西方的快节奏生活中寻找片刻“平等自由”文化,在中餐中,席位的摆放、餐具的摆放、就餐的方式都收到传统文化的约定成俗的限制,而在西餐中,每个人都资助决定食物的种类、份量、分餐适量,大多场合都是AA制,自助餐中可以充分体现,大家自由平等坐在一起享受美食。“卫生隐私”文化,西方用餐习惯在长条桌子上,实行分餐制,各自点菜,各持一份,互不干涉,服务员把餐客点的食物迅速礼貌的端给每个客人。这样的就餐方式,首先是卫生,再者尊重了每个就餐者的爱好。而且减少铺张浪费,尽量把食物量化,这样是西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中西饮食文化中的饮食方式

如果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筷子文化与刀叉文化的更加生动形象一些,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十分悠久。《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从文献可知,中国三千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筷子,筷子的历史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也许外国人看见中国人用两根木棍就餐,肯定会诧异,当国人轻而易举的用筷子完成就餐的过程,他们也不得不佩服这种餐具的种种优越性,进而佩服中国人的智慧,筷子特别能体现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性,从筷子的取材及使用上,无一不体现着努力寻求一种平衡的和谐。罗兰·巴特对中国筷子有独特评价,他称筷子与刀叉相比,有一种“母性的温柔”。他说筷子“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谨慎的动作,它是一种力量,而非一种冲动……只是提取食物,转动食物,食物不再是要施以暴力的捕捉对象。”与刀叉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似乎还有一份“和为贵”的意蕴。筷子文化的包容性,对比刀叉文化的对立性,这两种文化没有优劣,筷子文化讲究继承,刀叉文化讲究革新。可见,就是从一个小小的饮食方式上也处处体现文化的差异。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饮食对象上来看,不仅是吃什么,当然也包括谁来吃。我国“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当然是个约数,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果腹的,新鲜营养的菜肴是首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选料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食材。地域条件的差异,在食材的选择上也能得到体现。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就蔬菜类而言,外国可用的食材约100种左右,而中国可用的食材至少600多种,从田间采集的野菜都能制作出美味的佳肴,在西方人眼里是不可想象的。就就餐的人来说,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在西方“自由民主”契约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

四、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西方的理性饮食观与中国人的感性饮食观念也是冲突的,从中我们也要看到可以借鉴的地方,西方的饮食料理总是那几个味道,不免让人感觉乏味,可以借鉴中华料理的制作工艺,使西方料理不仅保证营养健康,而且达到色香味美。中国的饮食在追求“味之极至”同时,也要注意营养搭配,提倡健康饮食。

五、中西方饮食传统的差异

饮食传统的差异在饮食文化中是最明显的,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根植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造就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饮食文化,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寒食节)吃简单蔬菜,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喝酒,腊八节喝腊八粥。上面的每个节日不都反映人们祭奠祖先,期盼美好未来的心理,从中反映出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同样浓缩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西方大国,拿美国为例,独立了200多年,主要信仰基督教,传统节日较少,圣诞节、感恩节等,在20世纪中,西方文明快速发展,中国却饱受战争贫困之苦,可是到21世纪的出去,西方国家饱受经济危机之苦,却惊奇的发现,中国已经位于世界强国之林,经济成就世界瞩目,在面对自然危机时,中国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西方国家强调;通过先进技术战胜自然危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天人合一;的理念在饮食文化中无处不在。西方文化的革新性,西方的批判的哲学思想,理性饮食,强调平等、自由、健康、营养、卫生,这些理念在西方饮食文化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在上面的一些对比研究中,可以得出,中西饮食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是饮食文化的精髓,一道普普通通的菜肴,也能品味出厚重的历史文化,这就是饮食的魅力所在。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不同背景的饮食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品味出万千饮食文化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7)

称谓是交际主体在语言交往中处理主体间关系、进行人际定位的一种语言活动。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称谓语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亲疏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语言中的称谓系统有着很大的差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

对于称谓,人们一般都把它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对于称谓的研究人们也一直停留在对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关注之上。但事实是,除了这两种称谓以外,还有一种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人们却没有察觉到它与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不同的另一种称谓,那就是认知称谓。认知称谓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在社会语言学领域里其研究价值甚至高于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因为这类称谓词体现了人类复杂的认知过程――隐喻、转喻的思维过程,反映出人类的品性、能力、道德等方面。

下面呢,我们就将从亲属称谓、社会称谓以及认知称谓这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来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一、汉语称谓

(一)汉文化中的亲属称谓

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细密、描述精确。

汉语亲属称谓语之所以如此详繁是缘于汉文化的礼教传统。而礼教的核心就是“正名定分”。名位不同则职分各异。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内外有别,长幼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型社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长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人们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内的亲属关系严格按等级区分,汉语的亲属称谓便隐含着宗族内部的不平等关系。比如汉语有堂亲和表亲之分,“堂,本意为正房,高大的房子”,“同堂”即为内亲,“表,外面,与‘里’相反”,“表亲”也即为外亲。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姨妈、舅舅和姑妈的孩子都是异姓,虽然同是为亲人,但其实还是内外有别的。

(二)汉文化中的社会称谓

社交称谓语指对亲属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它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尊敬程度等。讲礼貌,尚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交称谓又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非亲属称谓是以社会生活中在“人”这个本位上,除去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而外的那些表示人际关系的称呼。

1.非亲属称谓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非亲属称谓,主要指的是身份类的称谓。汉语中的身份类称谓种类多,范围广,尤其表现出对头衔性称谓的偏爱;身份类称谓可分为 2 种 :

姓+职业,如:张医生、李老师、赵律师等

姓/姓名+职衔,如:孙教授、张将军、张生司令等

中国人表现出对头衔性称谓的偏好,主要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头衔是对身份的一种象征,所以人们喜欢带有头衔的称谓。

2.语境称谓

语境称谓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而顺势产生的一种社会称谓。对于语境称谓,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个简单大致的分类。

用”你/您好”称呼初次见面的人。

泛化亲属称谓来称名他人,这种称谓既可以用来称呼初次见面,如:老奶奶、老爷爷、大哥哥、小妹妹等,也可以用来称呼熟悉的人,比如:李阿姨、赵叔叔、张奶奶等等。用这种泛化了的亲属称谓来称呼其他人,可以拉近与他人的距离,淡化疏离感,显得更亲切。

(三)汉文化中的认知称谓

认知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进行一个内化的认识。认知称谓就是人们将所认识的世界反射到称谓当中来的对人的一种称呼、叫法。比如:能手、新手、老手、害群之马等。认知称谓经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对于认知称谓类的划分有社会活动、家庭婚姻、性格外貌等十一个。隐喻中多用到动物和事物还有就是人体部位、颜色、历史上及文学作品中和想象中的人物形象、方位以及数字来称呼人,如害群之马、药罐子等。

二、西方称谓语

(一)西方文化中的亲属称谓

西方的礼仪文化要比中国的晚很多年,而且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更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和自我的尊严,并且崇尚独立的生活,对于家庭的程度小,所以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分外,亲疏、内外、长幼都可以忽略。比如英语中的cousin一词表述了汉语里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八个词。

(二)西方文化中的社会称谓

1.西方文化中的职衔称谓

(1)西方文化中的头衔性称谓

在西方,头衔性称谓对象一般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一般是头衔+姓氏,如President Lincoln(林肯总统),The Prime Minister of Churchill(丘吉尔首相),但也可以单称头衔,因为英语中头衔较少,如professor(教授),general(将军),judge(法官),以及各级军衔和神职,如captain(上校),Father(教父)等。汉语里的头衔性的称谓很多,但是能够单独称呼他人的头衔很少,只有像会计师、技师等少数几个。

(2)西方文化中的职业称谓

在说英语的国家当中,直接用职业称呼别人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不知道他人姓名的情况下,比如waiter/waitress(男女服务员)、driver(出租车司机)、doctor(医生)等。虽然汉语中也有,但是却很少,只有如老师、大夫、服务员等为数不多的几个。

2.西方文化中的姓名称谓

因为西方追求的是独立自由,所以在交际时人们习惯彼此直呼其名,不管年龄、身份及说话者的亲疏程度。当双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才称呼对方的姓(surname),但前面都要用上Mr.,Mrs.,Miss,或者是Ms.。朋友间以直呼其名为普遍,亲属间也多用姓相称或用昵称(Nick name)。即便是双方处于上下级关系也多直接称呼其名,这样显得更亲切自然。汉语里虽然也有直接称呼姓名的,但是姓名称谓主要用于年龄相差不大的同辈人如同事、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之间的非正式交际场合,或者上下级关系中,如庄严、马静等。亲朋之间就直呼其名,如芳华、小红等。有时候也会用到昵称,如茂茂、莉等。

(三)西方文化中的认知称谓

西方文化中的认知称谓要比汉语里的认知称谓的分类要多,英语当中有12种认知称谓,其中包括capability and personality(能力和性格)、nationality and race(民族和种族)、status and economy(地位和经济)等。英语中的认知称谓与汉语中的认知称谓虽然有用到相同的源域,但更多的是不同的源域。而且英语的认知称谓相对于汉语的来说更客观直接,这主要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西方更乐于直接有力的表达,中国人则喜欢含蓄委婉的表述。比如同样是表示地位和经济的认知称谓里,在汉语里表示地位低下的人,用的是“下人”这一个词,而在英语里用的是“bottom”。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上下有别,表身份卑微的人忘往往是处于等级制度的下端的,所以用“下人”来指称身份低微的人。“bottom”原意是底端,既然是“下人”,那么各方面都处于边缘地带,所以用“bottom”很形象。而汉语里的“下人”却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大背景,而且还得转几个弯的去理解。这两个称谓虽然都来自于空间隐喻,但所不同的是,汉语用的是空间方位的上下,而英语中则是源于空间隐喻中的容器。

三、中西方称谓的文化折射

汉语中亲属称谓很多在今天已经开始泛化,不仅仅局限于在家庭当中使用,这种泛化是为了社会交际的需要,是为了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种称谓的泛化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对彼此更加的尊重,人们自我尊敬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更加浓厚,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西方国家却没有出现亲属称谓泛化的趋向,这是因为在西方国家对于亲属称谓本来就不多,西方国家使用更多的是直呼其名,无论长幼、尊卑一律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因为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同样也表亲近。而且他们崇尚的是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中国更多的是受传统农耕经济的影响,而西方更多的是受古时候游牧生活的影响。

称谓词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它是给对方第一个信息的传达,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双方不同的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通过对中西方称谓的了解可以更好的研究汉语称谓语,发现其中的优势与不足,更好的继承和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能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与效果,更有效的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辛任春.英汉两种语言中认知称谓名词特点的比较[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8:36-41.

[2]牛忠光,周雷.英汉称谓语及其文化差异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6,23(3):81-84.

篇(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成熟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进一步融入了世界这个大家庭。再加上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交通和通讯的无比便利,全球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期。自然而然,中西方的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有了各种接触,这中间有冲突碰撞也有交流融合。事实上,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文化,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就有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最早可追溯到中国汉代的张骞通西域,自那以后,两千多年来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便再无中断,即使是战争期间,民间的文化交流也是如火如荼。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定义

对于文化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经典且具有权威的。泰勒被公认为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他认为“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从此,泰勒的文化定义成为文化定义现象的起源,尽管后人对这个定义褒贬不一,同时亦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但目前最常用的文化定义就是这个。

具体来说,我们的中国文化一般指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所以中国文化就是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并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统领的主流文化。

同样,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都是气象万千,源远流长。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曾经指出,“从历史上看,西方文明是欧洲文明;在现代时期,西方文明是欧美文明或北大西洋文明”。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西方文化就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具体地域上,就是指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的文化系统中占有统治地位、被普遍认同并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各种亚文化不包含在内。

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近现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应该从开始。清代后期,中国古老的国门被迫打开,自此之后,西方文化元素就争先恐后地,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国。西方文化来到中国后,迅速与中国本土的文化融合,如“洋泾浜”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它们对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当然,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也正在不断走向世界。

近些年,从各种媒体上,我们也看到世界各地华人组织庆祝节日活动,越来越受到当地人民的关注、欢迎。所以当代社会下,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逐渐显得多元化。不仅有西方对中国的,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影响到西方一些国家。事实上,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自上而下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地域都参与和感受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无论是在物质文化层面,还是在制度抑或精神文化层面都是如此。

最典型的就是西方的娱乐文化深深的影响到中国人的传统娱乐观念。比如说作为西方文化元素代表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它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日益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好莱坞电影不仅打开了中国庞大的娱乐市场,这只是表面现象,本质上是这种娱乐文化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同,而且使当代中国人更倾向于这种文化娱乐方式。还有就是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如餐饮文化、着装文化等都已然在中国落地生根。现在西装已经成为中国普遍的服装,当然在全世界这都是基本惯例;快餐上两大巨头肯德基和麦当劳毫无疑问,早已出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人们逐渐接受西方的这些生活习惯,比如说住建欧式别墅,去西餐厅吃各种西餐,去高尔夫球场打高尔夫球,喝咖啡、讲英语成为很多人理想的有品位的生活的象征;尤为甚者,在西方的节日面前,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堪一击,现在我们过的是圣诞节、情人节甚至愚人节,而我国本土的端午节,中秋节等节俗,逐渐被人忘记。另一方面,在价值观念方面,西方人重利,这种观念无疑改变了中国人关于利和求利、钱和赚钱的传统看法。个人用正当手段去追求利益、追求合法的利润,不再被看作不道德、丑恶的事情,而逐渐变得正当合理,相对应的金钱也不再被人们看作是万恶之源。在当代社会,大多数中国人都取得了这样的共识:金钱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且必要因素。

交流都是相互的,西方文化在影响到中国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积极走向世界。近些年来兴起的汉语热,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现象。毫无疑问,汉语的对外输出是国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做得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放眼世界,一股汉语热早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汉语志愿者走出国门,一座又一座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无数的外国人开始学汉语。据报道孔子学院如今已经遍布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令人自豪的是其中海外学院和教学点总数已达 140 多所。还有一个特殊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武术。它是中国的国粹,融合了中华精神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最开始的时候,武术为国外所认知与了解,是通过那时候的中国武侠电影的风靡而走向世界的。现如今,在国外到处都可以见到中国武术,在西方人看来,中华武术是神秘而又极其具有魅力的,也有很多外国人迷上了武术,或者在当地学艺或者直接来到中国学习。此外,还有中餐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很多西方国家的客人逐渐能够接受中餐,学会了使用筷子,夸赞并喜欢上了中国美食。

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从内心深处我们都知道,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其实是输给了西方国家。西方的文化已经逐渐开始深入中国并影响到大多数国人,而中国的文化,在对世界的影响力方面微乎其微,中国在文化上的话语权还是非常有限的。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一方面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另一方面困难与希望同在。在当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应当如何在引进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抵挡住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袭;应当如何借助高科技传媒技术将中华民族文化进一步传播到全世界,从而扩大我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篇(9)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语用迁移造成影响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 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篇(10)

2、作者对文化碰撞有这样的理解,在不同性质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这种矛盾根据发生碰撞的两种文化的不同,其具体的表现为冲击与反冲击

有一些文化研究人员总是在强调文化的差异,但是很多的文化差异都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的,如果没有文化差异的出现,那么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就失去其意义了,同时也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才会有文化碰撞的出现。一般情况下来说,文化碰撞是以文化交流为基础的,如果没有文化的交流就不会出现文化的碰撞。文化碰撞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显性的形式,另一种为隐形的形式。可以认为,举凡文化交流,必定伴随文化碰撞,只是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由来已久,且呈现出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文化自觉的历时性属性亦缘于此。就规模而言,明季清初的“西学东渐”可视为中西文化碰撞的序幕,肩负复杂使命、怀有各种目的的耶稣会传教士成为最早认真研习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完成了“中西文化之间第一次实质性的对话”。由于当时的“天朝大国”闭关锁国,对各种异质文化、外来文化一概拒斥,视西洋为蛮夷之邦,其文化自然难成气候,所产生的文化碰撞根本谈不上挤压、冲击。在这场文化交流过程中本土文化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文化权。

上一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下一篇: 护士岗位能手事迹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