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形势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02 05:27: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国家安全形势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国家安全形势论文

篇(1)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理念

国防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战略性工程,既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历史证明国家没有国防就谈不上国家独立和国家安全,更谈不上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早期战事中因自身对和平思潮的深信不疑,进而在国防教育上放松警惕,导致国民的国防安全意识淡薄,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吸取历史的教训,我国在大学生的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加强国防教育,通过国防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理念,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进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充分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将爱国热情内化为建设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平年代里长大的当代大学生,对待国家安全并不重视,国防意识淡薄,因此,高校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理念方面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自来就有“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一个民族如果丢失这种忧患意识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不仅不利于社会发展,甚至危及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生活在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珍视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和平,自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树立忧患意识,时刻警惕威胁国家安全的隐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国家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在@种环境下,如果对国家安全缺乏危机感和正确的认识,将会给祖国的繁荣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加强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时,以更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去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去,。

(三)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建设性人才,其素质的高低将对国家未来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当前高校重要转型期,倡导的素质教育,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防意识,同时也是学生关心国事民情和强健体魄的重要契机,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防素质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方法,同时也为我国未来国防建设培养了重要的战略人才。

二、当前大学生国防教育现状分析

(一)国防教育形式化严重。处在当前的和平年代,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人们对战争的记忆模糊,国防意识逐渐淡化,这就导致为提高学校的就业率,高校对国防教育的开展并不重视。对于国家明文规定的国防教育方针政策,虽有设立相关课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时候为了整体教学进度服务,国防教育课时被无限缩减,有时只以一场军事讲座应付了事,因此,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效果也可见一斑。

(二)国防教育的师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高校对国防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师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国防教育投入资金较少,缺少专门的研究室,更谈不上教师的再培训工作了。同时,很多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的教师都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加之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导致国防教育课程质量一直堪忧,学校的不重视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学分管理上,很多高校将国防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学期末的考试有些也是采取交论文和开卷考试的形式结课,这就导致学生对国防教育课程也不够重视。

(三)国防教育的教学过于形式单一。由于国防教育课程往往作为选修课,所占分数比例并不大,学生自然对其重视不够。同时由于其滞后的教学配置,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往往是很久之前的知识,与时事联系较少,也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甚少,为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国防教育的实践课程中,军训课程也是被删减简再删减,除了基本的军队礼仪课程,技术性的射击、战略战术学习基本都被删减掉了,高校也只是以走过场的形式来应付法律赋予的国防教育的义务。

(四)国防教育投入不大。大多数高校并没有设立国防教育的专门的教学经费,因此,师资投入不足,在硬件设施投入上也是少之甚少,针对国防教育的训练基地更是无从谈起,针对国防教育的专业化课程如射击、体能训练等课程,大多以跑跑步,站站军姿了事,有些学校军训任务由地方军校或者部队来指导,然而学校的专业理论课程与训练课程脱节严重,学生很难得到系统化的培养。

(五)学校的国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由于高校对国防教育课程重视不够,各方面资源投入不足,相关实践活动较少,即使有也得不到重视,活动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这就导致很难在校园文化中营造浓厚的国防文化氛围。

篇(2)

 

高等院校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内部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校危机管理也面临着崭新的课题。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危机处理。本文所说的危机预防包括危机检测与危机预警。 

我国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现状 

危机事件一般都具有突发性、非程序性、双重效果性和处理紧迫性的特点,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回应。而高校较之企业、军队更习惯于常态下的管理,所以面对危机容易按常态下的做法去解决问题,就容易贻误时机而陷入被动。同时,由于我国没有明确的立法来规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机构设置、职能地位、权力责任以及经费来源等内容,所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至今缺乏具有会商决策功能的综合体系和综合协调部门,也没有建立起处理不同危机事件的综合协调机制。目前,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一般由校保卫机构具体负责,事发时再成立相应的危机应对临时机构。 

我国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已经有了初步进展,基本做到了班级、二级学院、学院网络直报,建立了信息相互通报的机制,增加了危机信息的透明度等,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预警指标体系和网络不健全、监测报告系统反应速度慢、资金投入不足、预警反应措施不健全等问题。 

构建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重要性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社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所以,高校危机事件处理不当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高校必须把危机管理放到战略高度而充分重视。 

危机预防是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建立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减少危机发生几率,同时危机预防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事先有充分的估计,提前做好应急准备,选择最佳的对应方案,最大限度减少高校损失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高校如何构建有效的危机预防机制 

(一)国家需完善校园安全的相关法律 

构建校园危机预防机制需要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领导和统一部署,更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持。目前,高校危机处理一般由校保卫部门负责。这是由于现行法律只能解决校园内犯罪与治安的界定、处理,起不到前期预防管理的作用。尤其是在校园安全管理的全局问题,如安全管理的责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等方面,仍无明确规定。同时,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有关对在校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之中。但是,这些法律对在校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规定既不具体、又存在一定法律空白。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学校并非执法机构,也无专业的安保力量,当面对各种危机时,常常处于无能为力之境。 

校园安全形势呼吁《校园安全法》,这样可以对校园危机起到前期预防和管理的作用,也可明确学校应履行的具体管理职能和应承担的监护责任。另外,相关部门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时也有法可依。 

(二)通过宣传教育,增加高校师生的危机预防意识 

《校园安全法》不仅能以法律特有的强制性、权威性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而且能避免运动式的公共治理,保障校园有长效安全机制。但是,指望一部《校园安全法》“包打天下”,还校园以太平,显然是将问题简单化了。教育部的《2007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7年,25%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学校内部,主要是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其中校园伤害占56%,主要包括绑架、爆炸、持刀伤害、放火、犯等安全事故。高等院校亦是如此,高校校园伤害事故增多的重要原因是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不健全,同时师生危机预防意识淡薄。 

通过课堂教育、第二课堂参与、专家讲座、实战演习等方式加大高校师生的危机预防意识与危机处理能力。当前,威胁大学生安全因素的范围越来越广,来自经济、金融、生态、信息、资源、疾病、犯罪、恐怖等等方面。当代大学生将在不同的领域接受各行业的安全考验,必然要求高校在设置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时,必须站在大安全观的角度,做到既要专又要广,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拓展和延伸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除了重视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外,还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文化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大学生应有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自觉接受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 

(三)高校在常态管理中建立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 

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不仅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持和思想上的重视,最重要的还是把危机预防融入高校的常态管理中,要切实做好危机预防工作。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要落到实处,不能唱高调,同时要遵循以人为本、长抓不懈、分级预警、信息来源多元化、讲究方法等原则。 

从危机的性质和特点划分,危机可分为人为危机与非人为危机。如一些突发自然灾害,这是非人为危机,也是防不胜防的。针对这种危机,学院要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处理危机的能力,如地震逃生演练、消防演练、自救技能培训等。 

本文主要研究人为危机的预防。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制的建立需要学院从上到下的高度重视,并且成立危机预防机构,该机构由高职院校负责安全工作的副院长牵头,团委、学工处、教务处、各二级学院、后勤处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同时需要学院全体师生的积极配合,并且要形成政府、学校、社区、用人单位、家长、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联动机制,共同构建有效的危机预防机制。完善的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危机预防法规系统高职院校要根据相关法律制定相关的制度明确危机预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另外,预警机构的制度建设要体现奖惩措施。 

危机预防监测系统建立监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危机征兆,准确把握危机诱因、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主要由以下子系统组成: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加工子系统;决策子系统;警报子系统。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构要明确分工,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辅导员)牵头,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一旦发现危机征兆立即向上级汇报,保证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构能够及时、准确掌握信息并作出决策。监测系统要求高职院校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数据库,包含学院师生的详细信息。班主任(辅导员)及时更新信息,机构要安排专门的网络管理员处理信息,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另外,也可开辟学生直接通道、校外网络通道,确保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 

篇(3)

一、我国与中亚能源安全形势

当今世界围绕石油资源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石油作为一种非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供应的有限性和短缺性特征将会日益凸显。二战之后,世界上已发生6次石油危机,这6次石油危机都给工业国带来巨大震荡,并促使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攀升,石油的供需矛盾也日益严峻。据统计,2011年我国的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03.5亿桶,石油储采比不到10年,而2011年石油消费量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6.5%。我国从1993年成为纯石油进口国以来, 进口量逐年增加,自2000年开始,我国石油消费量每年递增7.5%,相当于每十年,石油需求量就要翻一番。以现在中国每天进口200万桶石油计算,如果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那么我国每天就要多支付1000多万美元,直接导致我国GDP下降0.5个百分点。

现阶段我国石油进口地域过于集中于中东地区,我国石油进口的特点是以海运为主。而海运的8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对这条水道的过度依赖,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目前我国自有油轮承运比例低,进口石油的90%靠外国海运公司承担。加之等,海上运输安全对我国石油进口和石油安全的威胁增大。最近建立的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其中原油管道的设计能力为44万桶/天(2200万吨/年),天然气管道的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年。原油管道将使我国进口中东原油不必再经马六甲海峡,而可自印度洋安达曼海的缅甸马德岛上岸,经该管道输送至中国西南地区。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与我国新疆接壤,被誉为21世纪的 世界能源供应基地。据美国能源署估计,中亚里海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200亿桶,预计储量达1800亿至200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7.89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8%和4.3%。而中亚三国的石油消费量仅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0.6%,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中亚是我国实现油气来源多元化和能源输送安全的战略重地,我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从近期看可缓解我国石油市场对中东的过分依赖,远期则可延长石油能源的使用寿命并给我国时间以寻找新的可替代资源。

二、我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现状

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建设,建立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成为当务之急。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环里海地区国家成为中国现在和未来突破国内能源瓶颈,从外界获得多元化、稳定的石油来源的目标国家。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原油和天然气一直是新疆口岸的大宗进口商品。今年以来,我国花费150多亿美元,从中亚进口管输原油近千万吨,进口管输天然气首次突破200亿标方,成为中亚油气进口的大客户。

2006年4月30日,哈萨克石油通过中哈石油管道抵达新疆阿拉山口,标志着我国境外陆路管线供油时代的开启和我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时代的来临。这条管道开始设计供油能力是1000万吨,哈国石油只占一半,另一半是由俄罗斯提供。而哈萨克斯坦还将继续建设肯基亚克、阿塔苏石油管道,届时还将进一步增大管线的输送能力。根据中哈能源合作的原计划,中哈石油管线近期的输油量为1000万吨,以后要提高到2 000万~ 3 000万吨。该管线不经过第三国,所经过的地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因此更加安全可靠,能够给我国提供稳定、安全、持续的供油。由此可见,中哈石油管线建成后,中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的过境石油管线全部连通,中国、俄罗斯、中亚石油销售管网体系基本形成。从更宏大的视野看,该管道还可从土库曼斯坦的查尔珠油田向西南延伸,连接伊朗北部大油田。

篇(4)

现将全年安全生产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了2009年安全生产计划和目标

1 2 3 4 5 6 二、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与外协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协议

为了贯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初队长与各分管副队长签定了2009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各分管副队长也及时与所分管的二级单位负责人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全年的安全生产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将各单位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和安全效果挂钩,制定了具体考核指标和奖惩规定。年初,队安委会召开会议,对2008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认真的考核,并做到了奖惩兑现,同时也相应给队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发放了安全生产奖,这一举措增强了各单位负责人和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有效地促进了我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009年初,队安委会评议、通过了安全科起草了《2009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当年实施,并在职代会上举行了庄重的签署仪式。《2009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较《2009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加强了对外协单位、农民工和临时工的安全管理,根据各单位“双基”工作实际,拉开了奖惩金额,加大了奖惩力度。

按照省局要求,我队制定了《313地质队钻探施工工程发承包管理暂行规定》,严把施工准入关,坚持在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生产协议。队物业公司也比照钻探工程与承接我单位物业维修工程的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协议,明确双方责任,规范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三、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1 2 3 4 5 6 队利用宣传橱窗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标语,购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和国家标准汇编、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积极参与市安监局组织的安全生产演讲等活动,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全员安全教育,新工程、新工地开工前对从业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技术交底”。队订购了70本《地质调查安全手册》资料,供野外地质作业人员学习;参加市安监局统一命题的全员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使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为确保我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针对第三季度生产任务重、人的精神容易放松的特点,队于8月11日召开了安委会扩大会议,参会人数63人,野外生产一线的项目负责人和机班长也参加了会议。会议为时一天,除通报1-8月份安全生产工作外,还安排观看了《血与泪的诉说》、《基层干部安全生产培训音像教材》录像片;学习了《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安全生产领域危险物品和重要设施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和《地质勘探安全规程》。最后,单位主要负责人程抱银队长做会议总结,从人、机、环、管各个方面针对我队实际情况提出安全生产要求,会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坚持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改活动

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努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我队除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常规性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外,还坚持开展日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对安全生产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如隧洞和钻探施工项目,提高安全生产检查频率,加大检查力度。安全检查实行“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进行整改。为进一步落实安全检查政策,根据我队今年钻探工作量较多的实际需要,安全科专门针对钻探工程制定了明细的《钻探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表》,加强了隐患排查的深度和力度,做到了不留死角。

1 2 3 4 5 6 按照局安全会议的要求,我队还对外协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排查事故隐患,指导外协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弥补了外协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监管的不足,提高了施工现场负责人及其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五、认真地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康杯”竞赛活动

我队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康杯”竞赛活动时,做到了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领导,成立了领导组和办公室。

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我队不仅在队部张贴了宣传画报和宣传标语,还在施工现场悬挂了宣传横幅和彩旗,广泛地开展安全宣传,力争使安全生产理念深入职工、家属和周边群众的心中。安全科针对各生产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普遍缺乏的情况,统一订购了200余张安全警示标志发放到各二级生产单位,使各生产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结合局文明机台创建会议精神和队文明机台创建方案,安全科制作了9套81块钻探工程各岗位责任牌,分发到各个机台,使我队的钻探安全文明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

1 2 3 4 5 6 我队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康杯”竞赛活动已连续几年受到安徽省和六安市的表彰。2008年度我队继续保持了安徽省总工会“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的荣誉称号,今年队工会主席李光文同志在全市“安康杯”竞赛活动中,成绩突出,荣获优秀组织个人称号。

六、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打造我队安全生产良好形象

今年我队向六安市报送的《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律和政策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交流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六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六安市安全协会向我队颁发了荣誉证书。队安全科长张明炎同志撰写的《浅论钻探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文荣获全国地质勘查安全生产学术交流论文一等奖。省局举办的钻探安全技能大赛,我队获团体第一名和个人一、二、三等奖,蔡正水和梁永生同志获技术能手称号。

1 2 3 4 5 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是我队资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7月份,长城质量保证中心对我队进行监督审核,我队的安全工作总体上得到审核组的好评。

篇(5)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建筑业始终是一个事故发生率比较高的行业之一。据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2003年全球的重大职业安全事故总数为35.5万起,其中建筑业的安全事故约6万起,占16.9%,也就是说该行业每10分钟就会发生一起致命事故。此外,在工业化国家,发生在建筑工地上的死亡人数在与工作相关的死亡中占据的比例高达25%~40%,而该行业雇佣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为6%~10%。在我国各行业安全事故中,工程建设施工安全事故位居第三,紧排在交通和矿山行业之后,是事故多发行业之一。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的统计,建筑行业2000年发生事故846起,死亡987人;2001年发生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2年发生事故1,208起,死亡1,297人;2003年发生事故1,278起,死亡1,512人;2004年发生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2005年发生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2006年发生事故2,224起,死亡2,538人,由此可见,建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安全问题进行多方面分析,希望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二、建筑安全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分析

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改善建筑业安全状况的一种最为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主要有三类:一是采用工伤保险制度,其特点是由政府或社会公共机构在全国、地区或一定行业范围统一收缴、管理基金,工伤职工待遇既含有短期的医疗,又有长期的生活补助;二是由雇主依法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伤害保险,也称雇主责任制度,其特点是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资金,一次支付伤害待遇;三是两种制度并存。

我国采用的是工伤保险制度与雇主责任制度并存的制度。一方面要推广福建、大连、佛山等地的经验,推动工伤社会保险机构主动介入工伤预防工作;另一方面要在安全生产领域引入商业保险,在各类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积极推行雇主责任制度。同时,还应积极探索意外伤害保险行业自保或企业联合自保模式,通过工伤保险、建筑意外伤害保险、行业自保或企业联合自保三种保险模式,促进建筑企业以及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水平的提高。

工伤保险制度对于安全生产的促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伤保险直接干预事故预防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工伤保险自身的管理形成对事故预防的间接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费率机制可以刺激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保险基金可增加工伤事故预防的支出、工伤保险机构可促进对安全生产的监察。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实际上属于雇主责任制度,它是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造成伤残、死亡、支出医疗费用、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作为赔付条件的人身保险服务。它可以保护建筑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转移企业事故的风险,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建筑安全投入产出理论分析

我国建筑安全投入水平长期偏低,这与思想认识偏差有很大的关系,大家普遍认为安全投入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能省则省。而事实上,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看,安全投入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只不过这种投资产生的回报不像常规投资那样产生现金流收益,而是安全事故造成的企业和社会损失的减少,是社会财富和资源的节省,是对人的生命健康的保护。

根据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显示,在1999~2001年的三年间,香港全社会的安全投入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0.889%、0.974%、1.041%,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1999~2001年全香港因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社会损失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0.799%、0.585%、0.444%,事故损失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安全投入确实能减少安全事故的社会损失,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建筑安全增值函数I(S)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建筑安全性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当建筑安全性达到100%时,曲线趋于平缓,其最大值取决于技术系统本身的功能。(图1)

事故损失函数L(S)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建筑安全性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当系统无任何建筑安全性时,系统的损失为最大值(趋于无穷大),当建筑安全性达到100%时,损失趋于零。损失函数和增值函数曲线在建筑安全性为S0时相交。当建筑安全性小于S0时事故损失大于建筑安全增值产出,当建筑安全性大于S0时建筑安全增值产出大于事故损失,此时系统获得正的收益,建筑安全性越高,系统的建筑安全效益越好。

无论是本质增益还是拾遗补缺,都表明安全投入可以创造价值,可以用安全功能函数F(S)来表示,即F(S)=I(S)-L(S),如图2所示。(图2)

对F(S)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当安全性趋于零时,安全技术系统毫无安全保障,系统不仅毫无利益,还将出现趋于无穷大的损失;(2)当安全性达到S0点,由于正负功能抵消,系统功能为零,因此S0是安全性的基本下线,当S大于S0后,系统出现正功能,并随S增大,功能增强;(3)当安全性达到某一接近100%的值后,功能增加趋于平缓,并最终限于技术系统本身的功能水平。

由此说明,安全不能改变系统本身创造价值的水平,但可以保障和维护系统创造价值的功能,从而体现安全的价值。

四、博弈论在建筑安全理论方面的分析

博弈论是研究众多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减少安全事故,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但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却为什么不愿意投入呢?首先,从宏观过程上看,建筑安全对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即建筑安全活动的效果不是在一开始就能显现出来,而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甚至在过程之后相当一段时间才出现。因此,建筑安全措施和对策应先于服务系统功能的出现。其次,从微观手段上看,建筑安全手段的效果往往是预防型的,而事后抢救型的建筑安全措施有时效性,建筑安全系统相对服务系统,是控制系统。这就出现了矛盾:一方面企业出于眼前及局部利益,不愿意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出于长远及全局利益的考虑,又需要企业加大安全投资。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希望通过制定一些政策来规范企业的行为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而企业则希望国家在基础设施、安全培训、科技、信息以及市场培育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在这个竞争中,双方存在着某些“摩擦”,但在总体上来说,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竞争,要使大家都可以从中受益,重要的是要完善市场经济的秩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和企业之间也需要建立一种竞争的制度和秩序,如何建立却是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博弈的结果。

1、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表1演示的是政府与企业的支付博弈过程。假设Ce为企业遵守建筑安全规章制度所需付出的成本,Re为遵守制度给企业带来的收益;Cg为政府检查的成本,Rg为企业遵守规章制度后给政府带来的收益;F为政府对不遵守建筑安全规章制度企业的罚款额。(表1)

当Re-Ce>0时,企业安全措施能够获得收益,此时纳什均衡为“采取措施”、“不检查”,这也是该博弈中最完美的结果,对企业、社会均有利。

当-F

当Re-Ce

2、企业与企业间的博弈。表2演示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投资决策的博弈过程。假设市场上仅有两家竞争建筑企业,两个建筑企业的雇主和雇员均乐于建立建筑安全的工作环境。两个建筑企业面临同样的两种选择:增加安全投入或不增加安全投入。I表示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D表示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P表示企业竞争形势不变;A表示企业竞争形势不变但安全水平增加。(表2)

当企业1采取“增加安全投入”策略时,企业2为了得到竞争优势,他的最优策略是采取“不增加安全投入”;当企业1采取“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时,企业2为了不使自己陷入竞争劣势,他的最优策略也是采取“不增加安全投入”。这样的话,无论企业1采用什么策略,企业2为了自身利益一定会选择“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反之,无论企业2采用什么策略,企业1也会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

分析可以看出,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两个企业都会选择“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显然这个结果不是最优的,最优的结果应该是两个企业都选择“增加安全投入”策略。所以,国家如果想要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制定强制的安全投入规定,监督企业执行,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五、结论

建筑安全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劳动者不仅需要有生命的保障,而且对舒适的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职业病的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需求,这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建筑安全科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与建筑安全相关的保险、投入产出理论和博弈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希望能促进建筑业更健康、更安全、更稳定地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罗云.建筑安全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龙英,刘长滨.建筑安全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3.

[3]张仕廉,董勇,潘承仕.建筑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周世宁,林柏泉,沈斐敏.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5]冯斌.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6.

篇(6)

中图分类号:TN 929.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5.08.004

0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要素资源,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信息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国家疆域,成为世界各国战略竞争的重要领域。信息安全已成为与国防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并列的四大国家安全领域之一。

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强国利用自身所垄断的全球信息技术优势,加紧构建信息安全保障和攻击体系,以进一步巩固其在网络空间的统治地位。在美国现有的国家信息安全体系中,政府、IT企业和社会团体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美国国家和军队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当前,美国政府部门作为信息安全战略制定、网络和信息安全项目策划、网络情报侦查、网络防御以及网络进攻的主导者,引领了整个美国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和规划。其主要部门包括国土安全部、国防部、美军网电司令部、商务部、联邦调查局以及中央情报局;美国的IT企业则是网络攻防的具体实施机构和重要支撑单位,是美国政府和军队海量情报数据的来源,同时也是实施网络作战的实施主体;而美国及其盟国中一些非营利性团体和学术组织则为美国政府和军队提供了舆论和技术层面的支持,同时进行了人才的输出,以支撑日益强大的美国信息作战部队。

随着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抛开有线束缚的无线通信技术为国家和军队的指挥和作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然而也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截至2014年年底,美国情报和军队相关部门在无线网络中侦收和攻击获得的情报已经占到美国情报总量的约57.6%,凸显了当前国家和军队无线网络安全的严峻态势。美军网电司令部2015年战略规划指南显示,未来美军网电部队将把无线领域作为网络攻防作战的重点,这对我国国防和军队网络安全体系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考验。本论文从历史出发,对交换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指出了当前交换网络发展的瓶颈以及问题,并基于前沿的下一代智能网络以及大数据交换网络提出了展望和设想。

1 军队无线网络安全现状

我国的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和各类专网(包含军网)组成的国家基础网络是国家和军队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对象,但是这些基础社会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轻防,甚至只建不防的问题,造成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构建的极大障碍。

当前,我军无线网络通信手段主要包含战场卫星通信、短波电台通信、水下潜艇长波通信等战时通信手段,以及军队日常办公所使用的蜂窝网移动手机通信、单位无线局域网(Wi-Fi)以及家庭使用的宽带及家庭无线局域网等非战时通信手段。由于战时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层加密以及物理层跳频和扩频保障,传统的窃密和攻击手段并不能很快奏效,反而是和平时期工作用无线局域网、个人手机、家庭Wi-Fi等上网和通话极易被侦听和窃密,导致无意识泄密。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军队、军工企业等军事相关单位因手机、家庭宽带/Wi-Fi等被攻击及窃听的事件约470起,造成不可估量的军事、经济以及国家核心技术损失。

美国凭借其在信息领域的绝对优势,不断将其技术和设备输出到中国,而国产化设备的低性能、高价格等不足进一步导致了党政军系统中日常无线网络通信设备国产化程度极低,使得日常无线网络的安全防线处于近乎失灵的状态。在美国IT跨国公司和美国网络部队等诸如“棱镜”项目面前,我军的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几乎完全处于不设防状态。诸如思科、微软、英特尔、IBM等IT企业几乎完全控制了我国高端IT产品的生产及应用。据Gartner数据显示,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超过9成,英特尔在微处理器市场上占有率也超过8成,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达到8成。即使是国产的联想、酷派等手机,其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也多是国外生产,使得我国无法从技术层面根除安全隐患。

2 解决方案:物理层安全技术和可见光通信技术

针对目前日常军队无线网络安全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可行的改进方案,能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从防止无线信号被侦收和泄漏的角度实现日常状态下部队营区无线通信的安全保密。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通信的保密性主要依赖于基于计算密码学的加密体制,早在20世纪初就已有人提出将传输的信息与密钥取异或的方法来增强信息传递的安全性。这种基于密钥的加密方法首次由Shannon于1949年给出了数学的理论分析。假设发送者希望把信息M秘密地发送给接收者,称M为明文信息。则加密的过程为,在发送端,发送者通过密钥K以及加密算法f对所要传输的明文M进行加密,得到密文S。在接收端,接收者通过密钥K以及与加密算法相应的解密算法,我们用f-1标记,来进行解密,从而得到明文M。通过对加解密过程的观察,可以得知,有两个方法防止窃听者从窃听到的S中获取明文M: 一个是窃听者不知道密钥K,另外一个是解密算法非常困难,窃听者难以在有限的时间用有限的资源进行解密。基于这两个方法,延伸出了现代通信系统中非常常见的两种加密形式,一个是对称密钥加密,一个是非对称密钥加密。

现代密码学的加密体制主要是在物理层之上的几层来实现的,譬如MAC层、网络层、应用层等等,故有时也称基于现代密码学的安全为上层安全。物理层对于现代密码学加密体制来说是透明的,即物理层安全与上层安全是独立的。下面分别介绍物理层安全的两个基础知识,分别是:窃听信道模型和安全传输速率。窃听信道模型是物理层安全所研究的基本信道模型,安全传输速率是衡量物理层安全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物理层安全主要是利用特殊的信道编码和无线信道的随机特性使得秘密通信得以进行,它与现代密码学不同之处在于,其安全程度并不依赖于Eve的计算强度,而是依赖无线信道环境的随机特性。但是,从保密环节上来说,物理层安全与传统的计算密码学的安全却有着本质的相似之处。如图1所示。物理层安全中的编码调制环节和信道的随机性是安全通信的必要条件,正如现代密码学体制中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编码调制环节是指Alice根据Alice-Bob和Alice-Eve信道的信道条件,通过独特的信道编码来保证Alice与Bob之间安全又可靠的通信。从安全的角度来说,编码调制环境可以被看作现代密码学中的加密过程,信息加密后生成的密文记为Xn。密文经过无线信道和解调译码可以等同为现代密码学中的解密环节,其中信道信息{h,g}可以看作公共密钥,而Bob接收端的噪声可以看作Bob的私钥,Eve是没有办法获得的。因此密文通过Bob的无线信道和解调译码,可以被Bob正确地译码解密;而此密文通过Eve的无线信道和解调译码,Eve是不能获得任何信息的。由此可见,虽然物理层安全与传统的基于现代密码学的加密原理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它们在实现框架上却也能够找到共同点。物理层安全可以看作是以调制编码等发送端的技术为“加密算法”,充分利用Alice-Bob和Alice-Eve之间无线信道的差异性,把无线信道看作“加密密钥”,从而使得Alice与Bob之间形成了安全可靠的通信。

物理层安全技术由于可以独立于上层而单独实现秘密通信,因此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在保证现有上层安全措施不变的情况下,补充物理层传输的安全。这使得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额外一层的保护。另一方面,将物理层安全用来传输现代密码学中的密钥,也是增强系统的安全性的一种方法。

从实现的角度讲,当前传统的无线路由器等均使用了全向天线进行传输,有可能导致无线信号泄漏至营区外部造成泄密。由于物理层安全技术方案的存在,除了进行传统的上层密码和传输加密以外,考虑利用物理层定向天线和波束赋形技术使得无线信号定向的向营区内部辐射,使得窃听者获取的信息量近乎为0,从而进一步降低失泄密的风险,这是物理层安全技术在现有无线网络中的应用改进。

根据香农公式,假设发射端信号表示为:y=hx+z,那么正常接收者bob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此时人造噪声设计对Bob没有产生干扰的方向上均匀分布,从而实现了对目标用户的正常信号发送,但是使得窃听用户获得的干扰最大化,可用信息最小。

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是指利用可见光波段的光作为信息载体,不使用光纤等有线信道的传输介质,而在空气中直接传输光信号的通信方式,简称“VLC”。

普通的灯具如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不适合当作光通信的光源,而LED灯非常适合做可见光通信的光源。可见光通信技术可以通过LED灯在完成照明功能的同时,实现数据网络的覆盖,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接收这些灯光发送的信息。该技术可广泛用于导航定位、安全通信与支付、智能交通管控、智能家居、超市导购、灯箱广告等领域,特别是在不希望或不可能使用无线电传输网络的场合比如飞机上、医院里更能发挥它的作用。可见光通信兼顾照明与通信,具有传输数据率高、安全性强、无电磁干扰、节能、无需频谱认证等优点,带宽是Wi-Fi的1万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100倍,是理想的室内高速无线接人方案之一。

据美国DAPRA报道,美军已经生产出军用可见光网络及相关设备,用于国防部等军事机关和设施的高速无线网络通信。由于可见光室内传输光源直接指向用户且传输距离远小于传统的微波无线通信,在不考虑人为主动泄密的情况下,可见光通信信号是无法截获的,从技术上为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图2给出了微波无线通信和可见光通信之间的比较。对于手机、Wi-Fi等微波无线通信手段,除了目标用户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以外,由于无线电波是全向发射的,窃听者完全可以收到相同的信号,从而进行破译或者攻击,带来安全隐患;而可见光通信依赖于室内的LED灯具,通常灯具会直接部署在工位上方,而照明具有定向发射的特点,因此位于营区外部的窃听者无法收到任何信号,不能进行窃听。从实现上讲,可见光通信可以方便的利用LED台灯、屋顶灯等照明灯具,通过加装调制解调模块即可使得灯具具有高速数据传输功能,可供营区内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高速无线上网,满足高清视频会议等高带宽需求。

目前,关于可见光通信在室内外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信道测量与建模的工作还很欠缺,只有少量的研究结果。尤其是在有强光干扰、烟雾和灰尘遮挡的环境下的信道干扰模型,更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结论

篇(7)

高校军事课教学是我国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搞好当代大学生的军事课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军事国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对知识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普通高校的军事国防教育由于他的教育对象特殊性,决定了他的教育理论要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时代性和前瞻性是以创新为前提,这就需要改变思维方式,促进我国普通高校军事国防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健康发展。

一、目前高校军事国防理论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专业界限模糊。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高校对军事课程的意义缺乏足够认识,实际支持的力度就不可能到位,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管理体制理不顺,没有军事教研室,与学工办、武装部杂糅,学科边缘化严重。

2.教学模式单一。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开展课程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完成36学时的授课要求。一般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大部分高校没有延伸军事知识体系,照本宣科,学生接受度不高,基本专题讲座有的内容陈旧,不能反映当下国防形势,有的过于前沿,没有相关知识的衔接。 教学方式说教严重,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效果短暂。

3.教学软硬件良莠不齐。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师都由专兼职人员构成,由武装部和学工部承担大部分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只能基本胜任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经费紧张和认识不到位,各校在军事课教学设施建设上教学硬件不配套,功能滞后,数量不足,没有必备的模型、器材、挂图,影响了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不深刻。到目前为止,全部高校在新生入学后对其实施军训,而内容就是队列练习、歌咏比赛、内务评比、投弹、打靶、阅兵等初高中已经完成的项目。高校学生应该掌握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国防意识、集体观念和道德素质教育等内涵并没有在整个军训过程中并没有占据突出的位置。

5.新媒体下网络课程运用性欠佳。目前多数高校都在大力建设网络平台课与国防教育网站,例如军事高技术概述、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国际战略格局与周边安全环境、信息化战争等内容,但没有形成专业的、完整的、系统的网络课系统,军事理论网络课建设步伐有待加强。

二、如何创新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

1.改革教学手段, 强化大学生国防教育。结合学生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现代化的教育模式相结合,以活动的方式展开国防教育更具有效果,另外开展媒体教学手段,用先进的教具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1)开展国防教育“第二课堂”版块,将国防教育跳出新生军训的固定模式,将之定期在各个年级以适合的方式展开,使国防教育具有延续性。具体可以以下四种方式进行:

①每年固定十月为国防教育宣传月。各个学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军事知识图文展板、军事题材影片展播等。

②根据时事政治的契机,可以举办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活动。

③成立军事类学生社团,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定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沙龙。汇集高校军事爱好者们在自由探讨的氛围中,关心国事、关注国运、关切历史;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时事热点焦点事件顺着正轨向大学生布道。

④加强与驻地军分区部队联系,开展“ 军营日”活动。

(2)采取全媒体教学的手段。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特别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普及的背景下,微信息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APP平台等高性能的信息传播方式,刷新了高校学生群体信息接收、传播信息的记录。高校的军事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感知、收集、整理和传播能力及手段,全方位开展国防教育教学。

①运用网路虚拟的先进手段让课堂教学更加直观鲜活。教师可采取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和现实感知等网络软件对知识体系进行渲染,在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广度,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军事理论学习的乐趣。

②可以将优秀的军事理论教学视频进行慕课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课堂设置上讲究图文并茂,古今穿插,运用课后讨论等形式进行师生、生生互动,极大调动国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③建立国防教育微信平台,对国家国防信息进行筛选,让大学生能及时获知国际国防安全动态,对国际形势有一定掌控,建立必备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摇篮。

2.完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骨干力量。

目前军事课程任课教师队伍的层次不齐直接影响了国防教育整体教学能力和整体教学水平,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的军事教师队伍是做好军事课教学工作的关键。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知识精、业务能力强、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军事教师队伍,是我们一直需要的军事理论教育的梦之队。

(1)设立国防教育教研室,加强学科建设。 积极选拔专业国防教育教师,并鼓励他们参加国家级、省级军事理论课论文、讲课比赛;组织军事教师参加专业军事培训,不断创造机会提升其知识结构识层次、丰富其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扩大对外学术交流,横向联合搞科研,逐步形成成熟的高校国防教育基地。

(2)做好军事档案室工作,确保军事教学工作记录完整。 其一是收集教学资料的完备。将所有可以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包括教材、教具、各种军事方面的音像、图书、报刊资料。其二是往年的军事教案、国防活动的相关图文、视频、新闻稿件等材料的归档,方便国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国防教育专业教师的岗位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更进。军事教研室专业教师应根据其岗位的特殊性设立相应的职称评定序列,高校制定各类国防教育活动的经费支持政策,开展校内外学术研究,建设国防教育教师科研平台,推进岗位评优等激励政策等方式来稳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篇(8)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核心技术要取得突破,就要有决心、恒心、重心。有决心,就是要树立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的志气,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有恒心,就是要制定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纲要,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遵循技术规律,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咬定青山不放松。有重心,就是要立足我国国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紧紧围绕攀登战略制高点,强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任务部署,把方向搞清楚,把重点搞清楚。否则,花了很多钱、投入了很多资源,最后南辕北辙,是难以取得成效的。

什么是核心技术?我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在这些领域,我们同国外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能够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很有可能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我国网信领域广大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要树立这个雄心壮志,要争这口气,努力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正所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基础较好,在一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市场空间很大,有条件有能力在核心技术上取得更大进步,关键是要理清思路、脚踏实地去干。

第一,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推动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很复杂、很难治理,不如一封了之、一关了之。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国开放的大门不能关上,也不会关上。我们要鼓励和支持我国网信企业走出去,深化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到“国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覆盖到哪里”。外国互联网企业,只要遵守我国法律法规,我们都欢迎。

现在,在技术发展上有两种观点值得注意。一种观点认为,要关起门来,另起炉灶,彻底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靠自主创新谋发展,否则总跟在别人后面跑,永远追不上。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开放创新,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自己的技术,不然也追不上。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也都绝对了一些,没有辩证看待问题。一方面,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

我们不拒绝任何新技术,新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不拒绝。问题是要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哪些是可以同别人合作开发的,哪些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的根源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办大事。近年来,我们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的钱不少,但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我看,主要问题是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要围绕国家亟需突破的核心技术,把拳头攥紧,坚持不懈做下去。

第三,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技术要发展,必须要使用。在全球信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整合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最终结果,不应只是技术报告、科研论文、实验室样品,而应是市场产品、技术实力、产业实力。核心技术脱离了它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上下游不衔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场。

科研和经济不能搞成“两张皮”,要着力推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经过一定范围论证,该用的就要用。我们自己推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应用中出现一些问题是自然的。可以在用的过程中继续改进,不断提高质量。如果大家都不用,就是报一个课题完成报告,然后束之高阁,那永远发展不起来。

第四,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要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而且要把集合号吹起来,也就是要把最强的力量积聚起来共同干,组成攻关的突击队、特种兵。我们同国际先进水平在核心技术上差距悬殊,一个很突出的原因,是我们的骨干企业没有像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那样形成协同效应。美国有个所谓的“文泰来”联盟,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只配对英特尔的芯片。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强强联合比单打独斗效果要好,要在这方面拿出些办法来,彻底摆脱部门利益和门户之见的束缚。抱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想法,抱着自己拥有一亩三分地的想法,形不成合力,是难以成事的。

一些同志关于组建产学研用联盟的建议很好。比如,可以组建“互联网+”联盟、高端芯片联盟等,加强战略、技术、标准、市场等沟通协作,协同创新攻关。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在这方面,既要发挥国有企业作用,也要发挥民营企业作用,也可以两方面联手来干。还可以探索更加紧密的资本型协作机制,成立核心技术研发投资公司,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既解决上游企业技术推广应用问题,也解决下游企业“缺芯少魂”问题。

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特别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较大风险隐患,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难以有效应对国家级、有组织的高强度网络攻击。这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难题,我们当然也不例外。

面对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各方面齐抓共管,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第一,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理念决定行动。当今的网络安全,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二是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信息技术变化越来越快,过去分散独立的网络变得高度关联、相互依赖,网络安全的威胁来源和攻击手段不断变化,那种依靠装几个安全设备和安全软件就想永保安全的想法已不合时宜,需要树立动态、综合的防护理念。三是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只有立足开放环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互动、博弈,吸收先进技术,网络安全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四是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没有绝对安全,要立足基本国情保安全,避免不计成本追求绝对安全,那样不仅会背上沉重负担,甚至可能顾此失彼。五是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这几个特点,各有关方面要好好把握。

第二,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物理隔离”防线可被跨网入侵,电力调配指令可被恶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窃取,这些都是重大风险隐患。不出问题则已,一出就可能导致交通中断、金融紊乱、电力瘫痪等问题,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第三,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网络安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个技术漏洞、安全风险可能隐藏几年都发现不了,结果是“谁进来了不知道、是敌是友不知道、干了什么不知道”,长期“潜伏”在里面,一旦有事就发作了。

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正所谓“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检查,摸清家底,认清风险,找出漏洞,通报结果,督促整改。要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要建立政府和企业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把企业掌握的大量网络安全信息用起来,龙头企业要带头参加这个机制。

有专家反映,在数据开放、信息共享方面存在着部门利益、行业利益、本位思想。这方面,要加强论证,该统的可以统起来,发挥1+1大于2的效应,以综合运用各方面掌握的数据资源,加强大数据挖掘分析,更好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风险防范。这项工作做好了,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民众都是有好处的。

第四,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要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网络安全标准,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层级、保护措施。哪些方面要重兵把守、严防死守,哪些方面由地方政府保障、适度防范,哪些方面由市场力量防护,都要有本清清楚楚的账。人家用的是飞机大炮,我们这里还用大刀长矛,那是不行的,攻防力量要对等。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目前,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我们提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特别是我们倡导尊重网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赞同。

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我说过,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干一番大事业,就要有这种眼界、这种魄力、这种气度。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对我国来说,改革开放初期,资本比较稀缺,所以我们出台了很多鼓励引进资本的政策,比如“两免三减半”。现在,资本已经不那么稀缺了,但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依然稀缺。我们的脑子要转过弯来,既要重视资本,更要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网信领域可以先行先试,抓紧调研,制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办法。

互联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必须充分调动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早年在正定县工作时,为了向全国一流专家学者借智,专门聘请华罗庚等专家学者给我们县当顾问,有的亲自到正定指导工作。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要有国家担当、社会责任,为促进国家网信事业发展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心底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广阔平台。

篇(9)

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首先把安全逃生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此后国内各大高校也相继效仿。2006年北京市将安全课设为高校的必修课,并和其他课程一样记入学生成绩册,这种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安全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成熟的经验,有些高校对安全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与科研、教学等相比,安全教育仍处于边缘化地带。

当前的形势对高校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认识到安全教育对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高校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

一、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1 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快速扩张期,高校领导主要关注校园建设、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对外交流等有形的成果,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缺失,致使安全教育在实施中形式大于内容。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由某一职能部门承担,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而且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 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够健全。部分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运行体系不够成熟,安全教育未能规范化、常态化,系统性不够理想。有些高校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制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

(二)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 安全教育师资不足。当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主要由学校保卫干部和部分辅导员承担,而保卫部门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既有复转军人,也有留校的毕业生,还有人才引进时安置的家属,由于教辅部门编制有限,这些人经常是超负荷运转,并且他们的工作中心还是在安全管理上,整天忙于“灭火”。兼职教师的数量都不能满足要求,更谈不上专职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了。有的学校主要依靠聘请社会相关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人员的流动性更大。

2 部分人员素质难满足需要。现有的安全教育队伍中几乎没有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对安全教育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遑论进行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一些学校安全教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又很少对安全教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更谈不上对相关人员的实践锻炼,导致安全教育质量难以保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高校亟待充实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教育、既能做好具体工作又能开展教学的安全教育师资。

(三)教育的内容不够完善,时效性有所欠缺

1 安全教育课程缺失。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些高校未能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导致安全教育缺少主渠道;有些高校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却没有把它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安全教育的课时、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规范管理,教学体系不健全;有些高校经常以讲座、报告、公益宣传等替代安全教育课程,安全教育零敲碎打,系统性不强,因而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 安全教育内容陈旧。现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内容老化,体现不出时代性。现阶段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增多,与大学生有关联的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但是社交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等相关内容并未被纳入教育的视野,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新内容也亟待完善。

(四)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效果不如人意

1 安全教育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目前高校安全教育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展板宣传等传统方式,也有的学校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为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这些传统的教育方式曾经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媒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应该创新教育手段,采用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方法,从而使安全教育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当前安全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输,忽视了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传输安全理论知识是必要的,如果只限于纸上谈兵,会导致知行相背离的现象,削弱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安全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1 要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稳定的保障,是高校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加强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机构,加强安全教育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规划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加大投入以满足安全教育软硬件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方法,逐步健全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2 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高校的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从目标规划、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效果考核等方面建章立制;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力求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得到保证,从制度上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合理选配授课教师,并对安全教育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统一组织考查,实行责任追究制,以保证安全教育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从而使安全教育步入规范化、走向系统化、达到常态化。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1 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基础建设。在校内建立一支以高校保卫干部、部分辅导员、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相关课程教师为主体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还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以及各方面专家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在此基础上要正视物质保障,确保这支队伍的基本待遇、工作条件、职称评定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等,以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基本的工作热情。

2 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安全教育师资基本素质的研究,做好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在岗教师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及时做好继续教育工作。高校还要关注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优选基础较好的教师,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帮助他们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专业教师。

(三)切实做好安全教育进课堂

1 安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做到规范有效。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天然的教育资源,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真正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要求;要优化安全教育内容,依据制定出的教学大纲,系统、规范地进行教学活动;严肃课堂管理,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确保教育的效果。

2 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渗透安全教育。首先要利用成熟的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体系,有意识地渗透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是要发挥专业教学课堂的作用,任课教师在授课时结合课程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安全教育的内容,部分专业课程也应当传授一些专业安全教育的内容。根据高校的特点,做好阶段性的安全教育,对重点人物、重点阶段、重点任务要做好专题安全教育。

(四)安全教育应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

1 理论教育要生动活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不断丰富安全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在理论灌输时注意结合案例加以解释,把生活中的案例编印成册供学生阅读、借鉴,或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做到以案施教;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安全问题,以开办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形势报告会或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活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栏、校报等传播媒体和各种有效手段,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广泛的、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意识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并成为一种习惯。

2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要利用学生组织活动的热情,使安全教育进宿舍、进网络、进社团。对学生宿舍中的安全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学之间相互教育和提醒,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引导学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把安全教育与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把安全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以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

3 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问题分析、安全演练、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通过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使学生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的同时增强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秩序的责任感;也可尝试在校外建立安全教育基地,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五)安全文化的隐性教育

上一篇: 工艺美术师 下一篇: 企业档案工作要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