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4 14:01: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孩子学习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孩子学习计划

篇(1)

大部分孩子受认知水平、思考问题的方式、表达能力、意志力等方面的局限性,所制订的学习计划几乎形同虚设,对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实质性的作用,几乎形同虚设。老师要求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很大程度上是期望借助制订计划这一形式让孩子了解计划的重要性,并养成制订计划、按计划行事的习惯。而孩子制订的学习计划是否合理可行,老师很难一一过问。于是,就出现了孩子的计划“白纸黑字”贴在墙上,但孩子依旧随心所欲的情况。因此,要想制订出一份理想的学习计划,家长应该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能力偏弱、自制力偏差的孩子,这一点尤为重要。千万不要把制订学习计划作为孩子和学校的事情,家长袖手旁观,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态度。

制订好学习计划的前提是准确给孩子定位。很多孩子的计划制订以后难以落实,主要症结就在于缺乏对自我的了解,不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有针对性的计划。作为家长,要指导孩子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有的在文、理科学习上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帮助孩子全面分析,找准薄弱点,对薄弱学科或薄弱环节加重学习分量,这样才能有效的采取相应措施并写进计划。

计划应主要解决好孩子的自由学习时间。学习时间可以分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而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作业后,所剩下的由孩子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自由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有重大作用。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来,往往是因为忽略了自由学习时间中自我提高活动的安排,所以造成后进。一般说来说,个人的学习计划既包括常规学习活动,即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又包括自己安排的学习活动,即根据自己的特点,或补课还债,或提高深造。个人的学习计划不宜离开教师的教学进度另搞一套。即使是自己安排的学习活动,最好也要和老师当时教的内容相关。这样才能消化旧知识,吸收新知识。一旦孩子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并且体会到抓住自由学习时间给学习带来的好处后,他就会努力去提高常规学习时间的效率,以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自己掌握的学习主动权越来越大,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就会逐渐到来。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时,要特别注意摆布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逐步减少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时间,适当增加自主安排学习任务的时间,让孩子在学会安排自由学习时间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自信。

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是在学习之前拟定的,是设想,毕竟还不是现实。要想把计划变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而学习计划订得再实际,也难免会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例如,某个阶段有的学科难度大,作业多,这样,计划中的学习任务就可能完不成。再如,有时集体活动比计划的多了,占用了较多的学习时间,这也会影响学习计划的实施。所以为了保持计划的实现,学习计划不要订得太满、太死、太紧,要留有机动时间。目标也不要订得太高,否则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冲击时,会因为没有办法调整而使计划落空。时间长了,就会对订计划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而不订计划了,成为无计划行事了。因此,制订学习计划不要过于“贪心”,要量力而行。计划订好之后,要贴在显眼的地方,并要求孩子对父母公布,以便于给孩子制造一种外在的约束力。父母要观察孩子,引导孩子经常对照、检查执行计划的情况。如果完成任务轻松,余地较大,可以考虑进度加快一点。如果没有按计划完成任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必要时可调整计划,降低标准,减慢速度,使计划切实可行,为学习服务。

计划通过实施才有意义和价值。在帮助孩子制订好学习计划后,家长还应经常督促孩子执行学习计划,定期检查孩子完成学习计划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孩子调整学习计划。有理由相信,一个不折不扣地执行着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的孩子,他的学习一定是卓有成效的,他的成绩一定是优良的,他的家长一定是轻松、快乐的!

篇(2)

2、在做作业之前必须要孩子先复习后再做作业。把上课学到的知识点重新温故知新再去做作业,这样遇到难题之后才会主动思考,不会一味的依赖家长。

3、记录每项作业的完成时间。要求每天在做作业的时候不断地缩短完成的时间,避免拖沓。

长期坚持下去,帮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六大环节”的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计划管理:要让孩子制定好整个学习计划(什么时间学什么的计划表)。现在孩子小,还不会做计划,家长帮助孩子一起做,并告诉他们计划的重要性。 家长后期要严格监督他们按计划去做,不能只是写到纸上,但不照做!

2、预习管理:所谓预习,只需要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知道本课大致内容是什么,并在预习笔记本上记下重点和难点,上课时重点解决这些重点和难点。预习的时间控制在7-10分钟为宜。 如果时间太长的话,上课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自己都学过了,就会不用心,这样反而会效果不好。

3、听课管理:听课要跟着老师思路走,将自己预习记录本上所记的重点和难点听懂并记在脑子里。家长每天回家抽时间检查一下,并鼓励孩子要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

篇(3)

每天运动一小时

寒假假期孩子们都比较懒散,习惯性晚睡晚起,作息没有规律,从而引起生理紊乱。假期期间,很多孩子都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上网、打游戏,一天时间就这样在恍恍惚惚中度过。寒假逢春节期间,聚餐次数多,好吃好喝好玩不断,孩子进食过多会引起肥胖。为此,寒假假期家长要让孩子每天运动至少一个小时,让孩子保持健康的体魄,才能以良好的状态去迎接新的学期。

坚持阅读一小时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家长要利用寒假的闲暇时间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让孩子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日积月累那也是满满的收获哟!刚开始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书籍,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孩子语言水平的提升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寒假作业一小时

篇(4)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经济头脑呢?一般的学校并不教孩子这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技巧的赚钱者、存钱者和花钱者。

该给孩子多少零花钱?

为了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对待钱,孩子首先要有一点钱。传统的习惯是:家长在孩子需要用钱时给孩子钱。专家认为,定期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是培养孩子正确理解钱的意义的最好方法。它能教会孩子如何去存钱、用钱。因此,有些专家把给孩子定期定量的零花钱称为“财务学习基金”。

孩子5~6岁时,已能区分钱币,能加减运算,有时需要买一些小物品,懂得钱与购物之间的关系了。这时,就是孩子应该有零花钱的时候了。那么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才合适呢?有的专家认为:以一岁一元钱为宜,即每周给5岁的孩子5元钱。也有的专家认为,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每周5元钱太多了,而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每周15元钱可能不够。当然,你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应该取决于下列三点:一、孩子的成长状况。二、你的负担能力。三、零花钱的用途。

无论你给孩子多少零花钱,他们很快就会觉得钱太少了。那么是否应该给孩子增加零花钱,什么时候增加?以什么理由增加?这又是家长应该考虑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不应当按年龄的增长给孩子增加零花钱,年龄与零花钱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仅仅因为年龄的增加就给孩子增加零花钱,孩子从中学不到任何东西。给孩子增加零花钱,应该能使孩子从中学到如何平衡收支,即学会解决收入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应该告诉希望增加零花钱的孩子们,要他们列出零花钱的用途。

零花钱:是惩罚还是奖励?

许多家长自然而然地把孩子的零花钱与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联系起来。把零化钱当成惩罚的武器或者奖励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总是有效,有时孩子宁可不要零花钱也不愿做作业。至于把零花钱作为奖励,有的专家认为以其他方法作为奖励,有时会更有效。韦蒂是3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她一般都给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点奖金,但韦蒂发现其他的非直接性的奖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有两次她的孩子放弃了奖金,选择度假作为奖励的方式,出人意料的是,这两次孩子取得的分数最高。

教孩子学会存钱

管理钱的第一步是存钱,但存钱的目的是正确地使用钱。因此,存钱绝不仅仅是把钱塞入储蓄罐中,或者存入银行中就完事,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明确存钱的目的。家长首先应鼓励孩子建立一个短期目标,例如一个玩具、一个气球、不干胶画片或者是其他小东西,这些东西孩子在一周内就可以存够钱买下来;然后,再建立稍大一点的目标,孩子需要存2周才能有足够的钱;再然后,就是需要一个月才能买得起的更大的目标。

在孩子存钱的过程中,应该使孩子明确自己的目标,并能看得见自己存钱的进展。例如,孩子选择了存钱买一件价值6元钱的布娃娃的外衣,你可以把布娃娃外衣的广告剪下来 ,贴在钱罐上。存钱罐应该选择透明的玻璃罐,让孩子能看到里面已经存了多少钱。孩子经常会忍不住想打破存钱罐,用钱去买其他的东西,家长要对孩子明确,必须学会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要有责任心。

篇(5)

学过化学的老师都知道,有些化学反应,只要将几种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够发生反应,过程甚至是剧烈的,很顺利地就能生成想要的化学新物质。而有些物质放在一起,没有催化剂的辅助,也许不能发生反应,亦或是反应不够完全,不能如愿地得到想要的化学新物质。

如果把我们低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看作是化学反应,那么有些孩子无须“添加”催化剂就可以学得好。但大多数孩子需要老师适当地添加一些“催化剂”,帮助其“反应”,力争完全地进行“反应”。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关系到孩子是否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否喜欢数学,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素养?因此,我们在教授低年级数学的时候,适时添加“催化剂”,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喜欢数学,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力争在学习的起跑线上尽量缩短与别人的差距!所以笔者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让数学课堂从室内走向室外――别样就是催化剂

每个孩子都有好动的天性,又何况是一年级的孩子呢?40分钟的一节课,不能动弹且认真听着,还得思考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小孩子难免会坐不住。此时,教师不妨因势利导,索性把课堂搬到室外去,窗外的五彩世界里藏满了数学知识,比教材上的内容来得更精彩、更直接、更形象、更有趣,鲜活的事例就在他们的眼前,这样的举措会让孩子对数学更有亲近感。

记得,在教学“认识上下、前后、左右”这一内容时,先让孩子通过在教室里看图、讲解、按要求动手摆学具等形式,说说自个儿身边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反复地尝试,刚过了20分钟,孩子们便开始坐不住了。这时,看看窗外,阳光明媚,校园美丽,这些一年级新来的孩子们说不定还没来得及仔细观赏过,突然我头脑中冒出一个想法:索性让他们到教室外去走一走吧,在户外认识一下“上下、前后、左右”。于是我马上让孩子们分成几组,在明确了具体要求之后,将他们带到校园里,引导他们不光要欣赏景色,而且每走到一处,就能说出你的前后、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孩子们边走边看,时说时认,好不开心。移步换景,前后、左右发生了变化,使他们认识到这些事物的位置又是相对的,回到教室小结时,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我看到教室外上面是蓝蓝的天,下面是绿绿的草。”有的说:“我们教学楼的左边是停车场,今后我再也不会走错了。”还有的说:“我们教室的前面和后面都有绿化,很漂亮。”紧接着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回家后,看看你房间里各种东西的位置。也试着用“上下、前后、左右”各说一句话,最好是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现实世界是学习数学的丰富源泉,仅仅依靠教材解决问题是有限的,把课堂的一部分搬到教室外面去,让学生从小就知道,数学离不开周围的环境,这种别样的做法起到了“催化”学生接受知识的作用,效果显然很不错。

二、在课堂上呈现有趣教学情境――趣味就是催化剂

新课程标准中提道:小学生学习数学,在考虑数学本身特点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而适时创设一些有趣新颖、相关数学内容的情境游戏,让他们扮演或是参与其中的某一角色,孩子们的兴趣往往特别高涨,开开心心中轻易地就解决了数学问题,达成既定的目标。创设情境在课题的导入、问题的探究及巩固深化中均可使用。

如,教学《有趣的拼搭》这一课时,为了让各种形体的特征得到进一步的了解,教师就冠以学生“小小工程师”的称号,要求完成设计房子的任务,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选用哪些形体作为建筑材料,并回答为什么?这个情境一创设,孩子们就像“炸开了锅”,纷纷在小组里讲述自己的理由,头头是道,还真的像那么一回事:有模有样。同样,在巩固教学“分与和”这一内容时,开火车是常采用的形式,让小朋友把自己组变成一辆小火车,自己就是其中的一节小车厢,火车开动了,小朋友都发出“呜呜”的汽笛声音,争着抢着比赛,谁回答最好,哪一列火车就开得最快;有时候,让孩子们当售货员,在买卖东西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有时候,还让孩子们作统计员、邮递员、消防员……孩子们在充当这些角色时,既增加了兴趣,又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学习到了数学之外的各种知识,这样的处理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趣味这个“催化剂”贯穿这个课堂,助推孩子有效地学习。

三、在生动多样评价中激励学生――表扬就是催化剂

“每个孩子在内心的深处总会有一种渴望,那就是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赏识”,也许是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亦或是一个赞许的目光,往往会让学生倍感自信。故而,教师们千万别吝啬你们的赞许和鼓励,就如“你真棒,你的想法太妙了”等常用表扬语要经常挂在嘴边,拍拍孩子们的肩膀,摸摸孩子们的小脑袋等细小的肢体语言也会让学生感到:老师觉得我能行!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挥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效用,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交流、合理的评价,获得表达时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有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这个差异,最差劲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

曾经笔者做过一个测试:在许多教师眼里一直是个调皮、捣蛋、作业拖拉等集“坏毛病”于一身的几个焦点孩子,每个星期中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地让他们“发挥”,只要有闪光点的地方就表扬,甚至是全班表扬。哎,居然有效果,就笔者的作业没有拖拉,就笔者的课堂他们举手回答问题了,就笔者的话他们听。于是,许多老师开始效仿,或多或少他们被看到了进步。

这就是孩子们喜欢表扬老师又善于表扬的效果,“表扬”的“催化”作用很明显,但要老师善于选择添加的时机。

四、让学生多感官地参与学习――实践就是催化剂

心理学表明,大脑皮层的多点刺激,思维才不会疲劳。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单一,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势必会遇到不少的困难,你再用纪律束缚着他们整堂课听啊、听啊……他们可能“懒得”理你。所以,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多感官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应互相交流探索,动手量一量、摆一摆、数一数、折一折,灵活地、多次数地让学生用眼观察色彩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用耳去倾听动听的故事、音乐……教材提出的数学内容呈现应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相应的,学生的学也应是多彩多姿的。

篇(6)

基本理念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创新”是整体现代化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这种模式有两层涵义:一是整体性,即强调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时注重全方位的、整体的建设,试图在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二是超前性,即强调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探索新工具在教育中的应用。建设此类信息化模式的学校是以先进的学校发展理念为指导,自上而下地进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从而形成全面铺开的信息化运作机制。可见,这类学校将信息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总是以数字化校园为标志。

核心特征

1. 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无线学习,学习无限”

现代社会对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单一的学习方式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变这种状况,创建新型的学习环境,丰富学习方式。运用无线宽带技术(如环境感知与识别定位技术)可以创造便捷的学习环境,方便学习者通过任何设备(如手持移动装置)、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进行个性化、情境化、交互性的学习活动,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更为灵活高效。同时,无线网络全覆盖改变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拓宽了第二课堂的概念,使普通教室也成为新型的移动多媒体教室,所有场所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场所,真正实现“无线学习,学习无限”。

例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开展之初,首先规划以无线网络为特色的网络框架。Wi-Fi作为目前无线接入的主流标准,在无线网络建设中,采用独立无线网络的架构,保证无线网的稳定运行。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建立的无边界校园,包括教学地域无边界(学校、家、在外)、接入终端无边界(手持PAD、手机)、学习内容无边界(可自主创建)、功能接入无边界(开放的学校平台)、优质资源无边界(资源共享),保障了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的有效进行。

2. 应用先进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各种先进技术和多样化的学习智能终端为课堂的改变提供了基础条件,新型技术的参与为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和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技术支持课堂从个体学习转向小组合作学习,从单一直接传授逐步走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从单纯提供多媒体演示逐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好地支持有意义的发现式学习,促进学习者高层次的思维发展,形成创新意识、批判思维、团队协作、自我管理等21世纪技能。

(1)“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个性化学习,目的是为每位学生提供“因材施教”式的学习方式。“一对一”数字化学了包含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师、学生等元素外,还包含教师电脑、学生电脑、网络、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软件、控制软件等“新”元素。“一对一”不是硬件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资源整合,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与合作,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展示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从2010年开始,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开始探索“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方式,致力于发展学生21世纪技能。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师生每人配备一台苹果电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高效应用苹果平台上的教育软件和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数字课堂

数字课堂是利用网络技术、交互技术、平台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学习终端技术等在课堂中构建起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展传统课堂的功能,提升课堂效率,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例如,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在数据中心的支持下建立的数字课堂系统是集录课平台、评课平台、远程教学平台为一体的应用系统。录课平台不仅可以支持系统的自动录制和教师的预约录制,及时保存教学视频;还可以支持下载、手动和自动录课视频,分享教学资源。评课平台具有互动性,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录制的讲课视频,在平台上对整个视频或片断发表评论,并评分。数字化课堂系统加强了师生的交流,增强教学的反馈效果,为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条件。远程教学平台提供远距离听课功能和示范课现场直播功能。远距离听课功能可以方便师生随时观察教室情况,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评定、打分。示范课现场直播功能可以在校园内直播某教室或会议室情况,供不同班级收看,还可以在授课现场进行实时录像,以便其他校园网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各种课程,实现远程教学。

(3)应用留话技术,促进课堂的互动交流

现代教学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成为重要的教学活动。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互动活动的有效性,决定着教学的成效。

为促进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校尝试使用留话技术,其功能主要是将教室和学生的笔记本、移动终端,无线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也可在阅读中进行提问和反馈,并将圈点痕迹保存在云平台上。这种技术可使学生在笔记本中的每一个圈点痕迹无线投影到大屏幕上,方便师生及时观看讨论。同时,通过教师的控制按钮,其他学生也可进行进一步的圈点,留下互动交流的痕迹。此技术不仅方便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还及时保存了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3. 实行信息化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保证信息收集、传递及处理的迅捷与高效,提高管理效率,既是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也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

(1)各项功能集于一身:校园一卡通

校园一卡通可以实现师生的身份识别等多项服务功能,同时也集成了对餐卡、门禁、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室、教室、学生衣帽柜的控制管理功能。另外,一卡通还可以直接通过IP实现刷卡打印、复印等业务。这些业务是通过外包服务形式实现的。可见,一卡通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方便了学校管理,也方便了师生的日常使用。

(2)进入不同系统,实现“身份”的统一

为了教师能够有效应用教学系统,减轻教师记忆用户名和密码的负担,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和应用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了通过一个账号和密码登录多个平台的功能。“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做到了数据、身份、邮箱、一卡通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统一认证。用户只需记住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登录Moddle平台、WIKI教学平台、校务系统、打印管理系统等。在此技术应用过程中,软件开发商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维护。

(3)实现安全监督

电子考勤管理系统能够保存学生进出校门的刷卡记录,同时统计学生的出勤率,便于学校开展班级间出勤情况的评比活动,不仅实现了对学生出行安全的监督,还方便了家校的及时沟通,有益于加强校园安保,实现高效管理。

为适应数字北京的发展要求,整体现代化运作模式的学校积极推进学生卡应用研究工作,积极参与海淀区中小学生“平安工程”实验,引入电子考勤管理系统,学生上学、放学刷卡进出学校,既方便教师统计考勤,又可以记录学生到校、离校时间,通过短信平台告知家长学生的出行情况。目前,这类学校已经完全实现学生卡与电话的有效整合。为了维护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保障学校财物安全,学校构建了全覆盖的校园网络监控系统,由专职人员负责值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运作模式

1. 制定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此类学校不仅将信息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还具有其他学校难以效仿的个性特征。在信息化建设之初,学校制定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即从教学一线和各行政部门采集需求,根据用户需求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探索新技术的教学应用手段、创新已有技术的个性化应用方法,并总结经验,进行满足学校各类人群需求的信息化建设。

例如,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以促进学生成长为办学方向,以适用各类人群为前提,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管理、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制定出以下学校信息化建设目标:第一,鼓励和引导教学模式、方法、资源、工具的创新;第二,促进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第三,形成更加全面的、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模式。中关村三小创建了E项目组(信息化协调建设项目组),成员既包括信息技术教师,更包括大量的各学科一线教师,项目组的成立极大地发挥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应用的纽带作用,教师们可以将自己对信息化的需求与体验直接反馈自己组内的项目组成员,再由每位成员汇集到E项目组,充分考虑教师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2. 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与规划

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信息化建设目标,明确发展思路,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规划,积极带领全校师生进行信息化应用探索,为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保障机制。

例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校长作为信息化方面的专家,非常重视学校信息化工作。2010年9月,学校启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以校长为首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从项目论证、项目建设思路、项目规划、实施等多方面全程参与,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3. 设立学校信息化核心支持机构

学校信息化核心支持机构中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学校全面信息化建设进行帮助指导,为学校节约信息化建设的时间、经费,避免走弯路和犯错误,还需要为学校的网络建设、电教以及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例如,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专门成立了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小组,成员包括校级管理者、主管教学和德育的主任、特级教师、教研组长、信息组教师、新参加工作的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部分年轻教师等。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工作例会,并在建设之初制定了学校数字校园的建设路线和工程计划。

4. 校企合作,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

由于全面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和前瞻性,学校一般没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和知识技术自行进行信息化建设,学校通常采取企业外包的形式,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来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如学校在进行前期校园基础网络建设、多媒体教室建设时,考虑到企业加入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周期短、规划合理、后期维护有保障等优点,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前期校园基础网络建设等工程外包给企业。学校在正式使用这些基础设施时,与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建立技术服务中心、设备维修中心,提供网络、计算机技术支持、售后服务以及面向师生的培训,从而借助企业资源和人才优势来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问题与建议

走整体现代化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学校一般以信息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将资金重点投入到学校信息化建设上,拥有超前的技术,这也为学校打造真正的数字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些优越的条件也有可能让学校迷失,在任何可以信息化的地方都进行同样的投入建设,平均力量,最终导致自己在茫茫大海中迷失——处处信息化,处处平均化,迷失了自己的个性,丢失了自己的特征,造成“平均发力,缺乏个性”的局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学校的信息化发展需以学校办学理念为先导。数字化校园没有自己的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数字化校园的理念。不一样的办学理念,就有不一样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只有依据办学理念,突出自己的个性化特征,才能打造个性化的数字化校园。

篇(7)

大部分孩子受认知水平、思考问题的方式、表达能力、意志力等方面的局限性,所制订的学习计划几乎形同虚设,对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实质性的作用,几乎形同虚设。老师要求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很大程度上是期望借助制订计划这一形式让孩子了解计划的重要性,并养成制订计划、按计划行事的习惯。而孩子制订的学习计划是否合理可行,老师很难一一过问。于是,就出现了孩子的计划“白纸黑字”贴在墙上,但孩子依旧随心所欲的情况。因此,要想制订出一份理想的学习计划,家长应该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能力偏弱、自制力偏差的孩子,这一点尤为重要。千万不要把制订学习计划作为孩子和学校的事情,家长袖手旁观,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态度。

制订好学习计划的前提是准确给孩子定位。很多孩子的计划制订以后难以落实,主要症结就在于缺乏对自我的了解,不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有针对性的计划。作为家长,要指导孩子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有的在文、理科学习上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帮助孩子全面分析,找准薄弱点,对薄弱学科或薄弱环节加重学习分量,这样才能有效的采取相应措施并写进计划。

计划应主要解决好孩子的自由学习时间。学习时间可以分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而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作业后,所剩下的由孩子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自由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有重大作用。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来,往往是因为忽略了自由学习时间中自我提高活动的安排,所以造成后进。一般说来说,个人的学习计划既包括常规学习活动,即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又包括自己安排的学习活动,即根据自己的特点,或补课还债,或提高深造。个人的学习计划不宜离开教师的教学进度另搞一套。即使是自己安排的学习活动,最好也要和老师当时教的内容相关。这样才能消化旧知识,吸收新知识。一旦孩子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并且体会到抓住自由学习时间给学习带来的好处后,他就会努力去提高常规学习时间的效率,以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自己掌握的学习主动权越来越大,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就会逐渐到来。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时,要特别注意摆布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逐步减少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时间,适当增加自主安排学习任务的时间,让孩子在学会安排自由学习时间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自信。

篇(8)

实践篇:“一日当家”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体验父母当家的感受。其次,跟同学商讨成立“环保小分队”,利用节假日卖报纸,积攒零花钱,捐助读者林,保护母亲河。在新学年里我要摒弃一些不良的习惯,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点评:实践很重要,细节待完善

对小学生来说,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吴子昕同学在保证常规学习的基础上,能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既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又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一日当家”可积累独立生活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生存技能。另一方面,他开始对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责任进行实践,像“捐助读者林,保护母亲河”的行动。在他的计划中注重了知识的积累和习惯的培养,并融合了科学的方法,这是一则简单、实效的学习计划。

温馨提示:长短计划结合,留有自由时间

智力相同的两个学生有没有学习计划,学习效果是不大相同的。合理利用时间,就要善于定计划。制订学习计划要注意:

1、学习计划要有个性。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来制订;计划要全面。思想 、学习、身体是相互影响的。

2、学习计划要有可执行性。制订计划要从实际出发。制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有些同学制订计划时满腔热情,想得很好,可行动起来,寸步难行,这是目标订得过高,计划订得过死,脱离实际的缘故。

3、学习计划要长短结合。长计划要实现的目标不容易达到,所以,有长计划,还要有短安排。长计划是明确学习目标,大致安排;短安排是具体的行动计划。把一较大的任务,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长计划中的任务逐步得到实现。

执行学习计划三不能:不能把计划做得太满,留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可避免拖延引起的恶性连锁反映;学习计划不能随时调整,订好了就尽量做到,免得产生惰性;学习计划不能半途而废,就像做事一样贵在坚持。

“孩子特别调皮,平时特爱玩;一到放暑假就只顾着想各种各样的招儿玩,简直玩疯了。以往每次过完长假,返回学校了,他(她)的心还在外飘着,压根儿就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新学期功课往往落下一大截。现在眼看着这学期又开学好几天了,怎么去帮他(她)尽快收心呢?”最近,不少的小学生家长都在面临上述的难题,我们请教育专家和一些有经验的家长,给大家支了几招。

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很不成熟,特别是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他(她)们还没有明显的逆反心理。长假过后,儿童的心理反差大,如果不注意调节就容易出现情绪障碍,比如不爱学习等;但因为孩子年龄毕竟太小,他们自身难以控制和调节这些问题,所以家长的关注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调整好状态,迎接新的学习。

首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准备学习用品,整理新书、新文具,这样让孩子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学大教育个性化研究院院长邓强建议,家长可以同孩子共同回忆上一个学期他(她)在学校里取得的进步,以及发生在他(她)身边有趣或是有意义的事情。还要给孩子提出一些新的展望和打算,例如下学期主要参加哪个兴趣班、提高哪些科目成绩,树立一个新目标等。每半个月可以进行一次固定的“半月谈”家庭活动,大家一起来关心孩子的学习;此外,家长还要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与孩子谈论新学期的变化,比如,有没有班级调整,同学有没有变化,新学期的老师有无变化,他(她)的同学在暑期都参加了什么活动或者培训班,同学们都取得了什么进步。有时间的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温故知新。

做好心理调节

与购买学习用品相比,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投入新的学习作心理准备,这往往比购买“有形”的用品更有意义。北京巨人学校董事长尹雄建议,刚开学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心理调节可从几方面入手:一是抓紧调整作息时间的“生物钟”,坚决让孩子“倒时差”,不能心软。苗苗今年升读小学三年级,暑假期间,爸爸妈妈把她送回了河北农村老家,一到农村,孩子便撒开了玩,有时夜晚10点了,还和小伙伴在院子里玩游戏。爷爷奶奶心疼小孙女,每天早上不到9点不忍心喊孩子起床,8月下旬,苗苗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原来在家一向早起的她任凭家长怎么叫就是睡不醒。开学好几天了,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便成了苗苗父母的一大心病,即便叫起来了,孩子也是精神萎靡,这让苗苗父母着实上火。专家认为,假期有的孩子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家长一定要帮助其迅速改成早睡早起;为完成这项目标,必要时家长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刚开学的几个星期,家长要多督促、多检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调整作息时间。二是跟孩子谈心,和孩子分享新学期的感受,分析新学期的学习特点。三是共同讨论孩子、家长的学习计划,形成共同学习的家庭气氛。开学后,家长还可以多与学校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四是提醒孩子向同学问候一下,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谈谈心,聊聊新学年打算,也能缓解一些紧张和不适应的情绪。此外,还要保持一定的体育运动,防止心理疲劳。

家长支招

篇(9)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改革更是日新月异,然而仍有一些家长没有完全认识到“家校合一”教育的重要性,观念陈旧,育子方法简单粗暴,为图省事,便把责任一古脑儿全部推给学校、推给老师,孰不知,仅靠学校、老师管理教育孩子是远远不够的,孩子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和引导,需要全面发展、综合发展,而不只是唯唯诺诺地听话,毫无主见地任人“摆布”。作为一个多年来从事教育的工作者,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愿能给家长以启发:

一、转变育子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达,过去那种陈旧的育子观念已落后了,在孩子身上已不起作用了,甚至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对抗心理。因此,家长应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步转变育子观念,掌握科学育子方法,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这样,管理孩子才更得心应手,对孩子也才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二、关心孩子学习,关注孩子成长

每个孩子都很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关注,特别是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爱关注,所以,家长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关注自己的孩子,过问一下当天的学习,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语,对孩子也是一种鼓舞。一方面可以指导、检查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孩子在心里会感到温暖,感到父母在乎他(她)、关心他(她),做起事情来(包括学习)当然会更认真了。因此,每天过问孩子的学习,家长应责无旁贷地安排进自己的工作日程中,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去完成。

三、家校齐抓共管,保持教育一致

家长要经常和学校的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动向,掌握孩子哪一门学科学得比较好,哪一门学科学得比较差,哪一阶段上升了,哪一阶段下降了。不但要了解其学习情况,还要了解其思想动向,这些对孩子的学习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家长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对症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得有一个四年级的女孩子,原来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近一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成绩突然明显下降,家长了解后,就主动和老师交谈,分析孩子退步的原因。原来她不想学英语,因而导致了语文、数学等学科成绩同时下降。家长知道后,和老师一起做她的思想工作,讲清学英语的重要性以及英语的作用,从思想上解决了障碍,激发了孩子学英语的激情,家长又请老师适时地给孩子补课,这个孩子的英语成绩马上就跟上去了,语文、数学等学科也呈上升趋势。

四、创设良好氛围,引领孩子成长

如果说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话,那么,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是孕育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应努力为孩子创造舒适、安全、无干扰的学习氛围,使孩子能很好地集中精力投入学习。若家里经常不是玩麻将,就是摆酒场,那孩子怎么能学得进去?另外,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大可不必坐在孩子旁边监督或辅导,可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最好是全家“出动”,读书看报皆可。变“陪读”为“示范”,家长起了示范作用,孩子有劲头,效果当然也大不一样。

五、订立科学计划,培养良好习惯

学习计划可包括三种类型:长期学习计划、阶段学习计划、临时学习计划。长期学习计划,是孩子长期都应坚持的一个学习计划,如每天晚饭后半小时完成家庭作业或读书,7点准时收看央视一套“新闻联播”节目,持之以恒,养成习惯。阶段学习计划,是针对某一阶段所订的学习计划,如每学期的期中、期末检测阶段,六年级毕业复习阶段,家长可帮助孩子制订这一阶段的学习计划,比平常适当延长一点时间,如可由原来的半小时延长至一小时(尽量不超过一小时),巩固已有知识,使之系统化,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临时学习计划,是针对某一天的特殊情况临时制订的学校计划,如家里有人过生日,或跟随父母出外踏青、参观、访问等,可暂时不考虑学习问题,完全放松心情,等到第二天早晨上学前完成家庭作业。总之,不管是哪一种学习计划,一旦订立,就应该教育孩子认真执行,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篇(10)

比如假期学习计划,期末考试结束之后,要抽出时间对这学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学习特点,哪门课比较薄弱、学习中哪个环节比较吃力,哪些学习习惯需要改正等。那么,在做寒假学习计划时,应该有意识地去弥补不足,培养好习惯,对薄弱课程进行强化训练。时间安排方面,最好延续上学时候的作息时间,这样到了开学时就少了再去适应的环节,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自控能力差,到了开学需要一周多的时间去调整,往往影响到学习效果。

寒假学习计划一定要考虑到学习布置寒假作业的情况,根据确定进度每天坚持完成,以免影响其他活动的安排。计划不仅有任务还要有目标。

寒假期间,学习只是重要任务之一,除了在家学习,很多家长还会给孩子报培训班,一些培训机构也会根据学校布置的作业进行辅导,在此基础上加强或者拔高。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报班,在安排寒假计划之前需考虑好。当然,劳逸结合很重要,除了每天的学习任务,还要安排一些活动,有限度地允许孩子玩,或者看电视、上网,现在这种态势下,要想不让孩子看电视或者上网很难,那么家长只能是引导孩子,每天严格规定玩的时间、上网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而且可以和孩子商量。

兴趣班也要占用孩子一些时间,学习之余能让孩子到兴趣班“放松”,至于兴趣班是孩子的负担,还是一项喜欢的活动,很关键的一点——要看家长的心态。建议家长在给孩子安排任务之后,在后面列出目标,这时候才能静心去考虑这些内容是否合适。所有任务确定之后,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各项“任务”。

时间安排上力求全面、合理、高效,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要找出每天各项任务的最佳时间,比如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因此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任务。当然,可以先试行一周,根据试行效果调整时间。无论怎么调整,家长一定要坚持看孩子各项任务完成没有,有没有达到目标。

不要与别家攀比

上一篇: 科技全球化 下一篇: 驻村工作队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