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8 08:42: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视新闻评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评论采用广播或报纸的评论形式。
面对收视环境的变化和网络新闻评论迅猛发展的态势,电视新闻评论更应该发挥个性优势,强化“电视特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应对挑战,保持和强化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选题的贴近性电视传播对象广泛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该具有广泛的贴近性
电视观众是多层次的,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电视新闻评论不宜离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泛泛而谈;而是要紧密结合新闻事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择大多数人关注、最能动人心弦、事关社会大局、迫切需要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从剖析具体事物着眼,层层递进,深入人心。
二、论据的形象性电视声像兼备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应该具有形象性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评论相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果不同。具体来说,报纸上的评论以论证的深刻性见长,其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文字符号和表达意见,使得报纸评论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正因为多是理性的概括叙述,较为抽象,因此报纸评论在提供论据上只有一个渠道——撰稿人的文字叙述。这在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上自然有所欠缺,因而也在感染力上打了折扣。
当然,电视新闻评论也必须遵循评论论据方面的共性要求——论据的典型性。如果说形象性是解决感染力和生动性的问题,那么,典型性则是解决说服力的有效方法。电视新闻评论中合格的论据必须是形象性与典型性兼备的。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群体性电视节目参与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应具有群体性
组织各界人士参与评论新闻事实,充分展示电视的个性,在电视评论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融合,已经成为电视评论的特有优势与走向。
报纸上用文字传播的评论是评论员的主体意识传播,虽然引用受众的意见,但完全是主体转述,缺少形象性和感彩。而电视新闻评论恰恰是以它论证的群体性见长,有评论员的主体传播,也有各界人士的客体参与,充分显示评论论证方面的电视特性。
电视新闻评论成功的论证往往是由具体的人在镜头前讲述来完成的。论证的主体是评论员(记者),由他来把握论证的主题并加以论证,同时还有两个客体,一是群众(参与),二是专家(参与)。电视新闻评论的论证群体性这一特征,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互相转化。
受众的参与论证,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由受众主评,记者(评论员)来串连、补充、引伸。
专家参与论证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专家(参与)在评论的核心部分作精辟的论证,对保证评论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电视评论应该是评论员、专家、受众三方面形成的合力共同完成论证任务。光有群众的逐个讲说,易失之过散;光有专家的讲说,易陷于专业性强或失之抽象;光有评论员的讲述,则成为记者的“独角戏”,显得单调。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
四、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核心作用电视能实现和观众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电视新闻评论员具有核心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大优势是评论员直接出面述评,而不是像报纸评论员那样靠文字来传播。他既是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又是现场采访的记者,同时又是论证主题的评论员。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策划。在确定评论选题时,电视新闻评论员就要参与选题的总体策划,开拓题材资源,捕捉社会焦点,并根据电视特性,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选题。
2.即席评说。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评,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电视语言形态。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说任务有三:
(1)参与提供论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相对讲是比较丰富的,有图像提供的论据,有现场采访提供的论据,也必然要有评论员提供的论据。
(2)组织、串连作用。电视新闻评论既然是多种电视语言的合力,那么在图像、群众参与、专家论证方面需要有评论员来组织、串连,作简洁的必要补充、引伸,通过必要的有声语言使图像与现场采访人,使论据与论证都和谐的结合
(3)对被评论事物的直接论证。
在镜头前真实地讲自己对事物的剖析意见,而这必须是评论员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晶,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加以具体分析。
3.现场采访。
电视新闻评论员经常在现场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他既要懂得现场采访的一般要求,还要十分明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现场采访的特殊要求,认真按照特殊要求来展开现场采访活动。
4.是否说到“点子上”。
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的共性原则,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员既要善于展开评述,深入剖析,又要能在最后提炼出精粹的思想来。
一、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出现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电视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新闻评论,都是电视新闻节目,主要是播发报纸的社论和评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思潮的涌动,电视要发表自己独家的意见,才真正终结了电视“播读”报刊评论的状态,所以在1978年以前,人们通常是把新闻评论看作报刊文体的一种。电视评论类节目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7月12日,央视开设并播出《观察与思考》栏目,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固定的电视评论栏目诞生,也标志着一种有别于报刊、广播评论,更具电视传播特性的电视评论样式的出现;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在《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每天一期的高频率、关注的都是国内外的大事,使电视述评及深度报道类节目走向成熟;1996年3月推出的《实话实说》及其后的《对话》等栏目,将西方媒体中较为成熟的“脱口秀”节目移植改造成谈话体评论节目;而现场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有机串联与适时评点,也使其成为电视评论的又一特殊样式。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已经逐步成为新闻评论的主体。
二、电视评论语言的特点
电视评论语言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画面语言、声音语言、文字语言。这三部分在电视传播中各有其不可或缺的传播功效。画面语言具有“再现性”、“现场性”、“概括性”等传播特性,故有利于反映生活的原生态,展示事件发展过程,有利于直接传达“言外之意”或某些“难以言传”的微妙内容。声音语言具有物理性、表情性和心理性等特性,因此它在电视传播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打破时空局限,大大扩展了电视传播的内容范围,可以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和精确的分析来阐述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哲理,也可以渲染、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心理,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文字主要是屏幕文字,一方面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受众对传播内容与主题的认识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受众视、听、读、三种信息接触行为的一体化,加深对信息记忆的深度。电视评论语言同时兼容了画面、声音、文字等传播符号,而且它们不是一种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相互整合,形成合力。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当今新闻评论处在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并存各显其能的历史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媒业的发达,传播方式的变迁,电视也已步入“频道专业化时代”,网络更成为亿万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在不经意间可以发现,当代传媒所传播的大量信息中,言论性信息的数量呈大幅度增加的态势,几乎所有的电视新闻中都有评论的身影,各大电视台也纷纷开办各种类型的评论性节目,网络媒体开辟名目繁多的论坛及BBS讨论区,其中用发送收集短信表达看法,也成为各类媒体吸引公众参与、扩大影响的重要方式。这说明,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渠道不断扩展、媒介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独家报道”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独家角度”、“独家观点”正成为不同类型媒体共同争夺得又一个制高点。
(一)电视类评论节目的发展方向
电视评论类节目往往很少有自己的独家新闻,只有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视角、观点、态度从何而来?主要来源于节目策划。所以我们要注重节目策划的角度,把不是独家的新闻报道演变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节目。
电视评论节目的发展综合性越来越强。电视评论类节目内容也不仅仅是最初的新闻政治节目,经济、文化、生活、科教类评论类节目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线。传播内容范围的扩大,频道专业化,细致化是电视评论节目的又一发展方向。如经济类的评论节目有《赢在中国》,文化类评论节目有《百家讲坛》,生活类评论节目有《为您服务》,科教类的评论节目有《探索发现》等等。但这些专业的频道栏目之间还有相互的融合,如经济与法制融合央视二套的《经济与法》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还有生活和科技相融合央视10套的《走进科学》就是把百姓身边的奇闻逸事,在生活中我们所解释不了的事情用科学的道理解释出来。
电视评论节目播出形式也很多样,对于大型的活动或事件采用同步直播的方式,如《NBA赛事直播》同步报道评论,时时反馈信息,进行焦点评论。还有大众参与的形式,观众发送短信进行讨论或在网上发表评论的形式。
(二)电视评论语言的发展方向
电视是一种直观的视听形象系统,它的画面与声音是同时存在的,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所以电视评论语言要发展首先要注意声画的配合。比如我们曾经经历过完全以解说词为主的时期,近年来,同期声的使用有增强的趋势,必然也带动了其他一系列视听元素的变化。
画面语言主要是由记叙性画面语言、描述性画面语言及表现性画面语言组成。画面语言重在会意,所以要注重拍摄手法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运用好镜头,准确的找到新闻的着眼点,还原现场真实感,保持拍摄对象最自然放松的状态,尽量表现出新闻所要表达或重点评述的地方。现在的一些纪录,纪实类节目做得很好,评论类节目在叙事上可以借鉴。
2013年6月4日,随着“帆顺999”货轮满载着秦皇岛港西港区最后2万吨煤炭缓缓离港,西港区煤炭业务全部关停,标志着西港搬迁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当天,我为这条新闻配发了最高规格的“本台评论”—《在科学发展的大潮中远航》: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既是秦皇岛市提升城市品位、振兴临港经济、促进港城互动共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现实选择;也是河北港口集团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提升服务全省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河北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部署。随着秦皇岛港西港区煤炭运输业务的彻底关停,标志着百年港区的煤炭码头完成了历史使命;标志着西港搬迁工程开始了万众瞩目的实施阶段;标志着秦皇岛市滨海新城区建设开始了崭新的历程。百年港区见证着秦皇岛百年的发展,百年的发展融入了秦港人百年的情感。站在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的新起点,让我们同心谱写中国梦在秦皇岛的新篇章,共同祝愿秦皇岛在率先开放、赶超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远航、前程似锦。
卢龙县石门镇唱石门村周边遍布着十多家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小砖窑和小冶炼厂,致使空气污染、粮食减产,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本台记者深入农家,采访到大量污染情况。进入违规企业,了解到这些企业不仅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环评手续,一天24小时违规生产,而且存在十多年没有监管、无人过问。我为这条消息配发了言辞犀利的“本台短评”—《国家禁令岂容叫板》:“五小”企业因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技术装备落后、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原因,国家早就明令关停取缔,而卢龙县石门镇唱石门村周边的这些既无证照又无环评的“五小”企业,居然堂而皇之存在了十年之久,其有恃无恐、无所顾忌,实在是令人震惊。在这里,只见烟尘滚滚,不见日朗风清;只见“金山银山”,不见绿水青山。环境成了某些人发财致富的牺牲品,百姓成了有些人追逐利益的受害者。我们不禁要问,这里聚集着如此众多的“五小”企业,原因何在?对裸的环境污染视而不见,监管何在?对百姓生活受到的严重影响无动于衷,良心何在?这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到底会有一个怎样的结局,我们拭目以待。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千古名著《史记》当中,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开创了史书文后评论的传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有类似的史评体系。与司马迁相距1700多年后的清朝,蒲松龄在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这部与史书体裁完全不同的叙事文体中,以“异史氏曰”这一称谓再一次运用和发展了“太史公曰”这种评论方式。
这些“某某曰”的古典笔法,大多以事实为依托,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对史实进行点评,虽然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但是在当今的新闻评论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到类似的笔法的运用。而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虽然是近现代的产物,但是,作为声像结合的复合型大众传媒,电视却是相较于报纸、广播而言,对于古典笔法传承最好的媒介。这是由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传播方式决定的。电视评论主要以叙事为依托,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解说等多种传播手段,对现实进行评说。它不要求受众要具备报刊读者那样的文字阅读能力,其声画兼备、视听结合的特点也使得其感染力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只满足人们听觉的广播。
本文以《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为例,具体分析“太史公曰”、“臣光曰”、“异史氏曰”的古典笔法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运用。
一、古典笔法的当代运用
1、“太史公曰”与“异史氏曰”
《史记》中出现的136次“太史公曰”,都是司马迁个人对悠远历史的深情咏叹。①他在每篇《本纪》、《世家》、《列传》的末尾,写上一段“太史公曰”,对文中记述的人物做了简要的评议。与司马迁一样,蒲松龄对正文之余的“异史氏曰”同样倍加重视,用“卷末缀小文”的方式“自觉地把他对人物的分析评论与形象自身的塑造区分开来”。②
“太史公曰”与“异史氏曰”,二者都附于文末,是对前文内容所发表的作者第三方的个人观点,这种评论模式类似于当今的编者按语,尤其是编后语。我国大多数电视新闻类节目,诸如《焦点访谈》等,都采用了这种做法。首先通过摆事实的方式,告知受众何事,在满足受众对基本信息欲知渴望的同时,在节目的末尾,由主持人概述式的点评,满足受众较高层面的获知欲。
以2012年3月21日《焦点访谈》播出的“黑色煤炭 绿色创新”为例,本期节目讲述的是冀中能源集团改革创新,将煤矿变成了旅游景点,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煤矿总是和黑、脏、乱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在结尾部分,主持人敬一丹围绕这个内容,作出了类似于“太史公曰”的点评:
采前要青山绿水,采后要绿水青山。用最少的生态代价获得最多的资源,用最小的治理成本再造矿区的生态环境,以这种绿色开采为代表的创新文化,让冀中能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而这种发展思路的转变,不仅带来了一家企业的成功,还给所有矿业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样本,更为传统产业转变方式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这种技法基本上每期《焦点访谈》节目内容播出之后,都会看到。这种点评有的是针对节目内容就事论事的有感而发,也有的是针对节目内容,由此及彼的进行深发,由一个典型辐射到具有普遍性的事件。这与“太史公曰”的古典笔法一致。其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首先,可以是配合节目内容需要,对前文所传递的事实信息,予以针砭或者弘扬,起到明辨是非、扶正祛邪的作用。其次,也可以对尚未造成影响、尚未产生后果的不良社会现象、潜在问题,或是尚未引起注意、尚未形成风气的新事物或新鲜做法,配合事实进行提醒、建议,以唤起全社会的关注。第三,电视台、编辑部对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或是对某一观点、群体进行必要的声援、支持,通过媒体的力量,来维系社会各方面的平衡。第四,对于报道的中心思想、节目的宗旨,可以通过“太史公曰”的形式加以突出和强化,以引起受众的重视,并且还可以运用这种形式,将报道的思想从事实的高度上升到理论、思想的高度,帮助受众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新闻、认识事物。
2、“臣光曰”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采用“臣光曰”的形式,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表了不少自己的评价。据统计,《资治通鉴》全书共有史论218篇,其中引录前人所论99篇,司马光以“臣光曰”的形式所作自论119篇。③
2012年3月17日,《新闻调查》对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做了一个题为“苦涩熊胆”的报道。节目中,就多次运用到了“臣光曰”这种古典笔法。
节目导视部分:
解说:这是已经流传了两千年的珍稀动物药材。
专家:熊胆是一个名药
归真堂创始人: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有毒
解说:这是一项号称无痛的引流新技术
专家:咬它的铁笼,可以把它的牙齿咬断。
归真堂总经理:它没有任何的反应,凭我们的感觉,它应该是无痛的。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43-01
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题材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独特优势,加上电视新闻评论以新闻性、说理性和电视性三者相统一的个性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日益成为电视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发挥着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一、体现电视评论的新闻性,选题是第一位
凡是有生命力,具有强大舆论引导作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无不紧扣时代节奏,体现时代价值,反映时代精神。像“十二五”提出的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环境友好、扩大开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都是体现时代特征的大题材,是评论节目的重大选题。
电视记者除了善于发现,善于挖掘蕴藏体现时代特征的事物外,在选题的过程中,还要努力挖掘新鲜的平凡事物中的某一侧面作为选题内容。首先,在及时上时效性体现新鲜。要充分体现电视评论的时效性,评论节目就要与新闻报道联系到一起,电视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延深和深化来完成。这一点中央电视台是全国地方电视媒体学习的榜样。我们经常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看到当天重大消息,在接下来的焦点访谈评论节目便进行深层次报道,使消息和评论相得益彰,共同满足观众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在特殊中体现新鲜。所谓特殊,就是不一般的事物。医院的医生护士很多,救死扶伤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和应尽的职责,做到这些并不是新鲜事,但如果去了特殊的一线,去救治受灾群众了,那他们就是特殊的人物,所做的事情是大爱于天的事情,那就是新鲜的。再次,在陌生中体现新鲜,陌生的本身就具有新鲜感。象唐山地震以后,30多年来中国未发生过毁灭性地震,一些70年后出生人对地震的发生很陌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好多媒体全面详细介绍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带给人类的灾难以及防范方法,观众无不感到新鲜,求知欲得到满足。
二、体现电视评论的说理性,论点要鲜明,论证要充分,思辩要缜密
评论是先有论点,后有论据。对电视评论而言,论点提出应开宗明义,立场鲜明。论述的过程往往随着对新闻事实调查的逐渐深入而展开,既要有横向的铺陈,也要有纵向的深入,整个论述是立体的。在辽宁省记协组织的辽宁省政府奖评选中,我台的电视新闻评论作品《环境悲剧当落幕》曾获得一等奖。这篇作品开头开宗明义提出论点,辽阳东部山区矿业开发为各级政府输送了财源,可欣喜之余我们又看到了另一幕;那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蓝河遭受污染。接着,以雄辩的事实,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论证。为了突出论点,作品指出要关注财源数字后面的忧患 。并通过对母亲河蓝河污染前、污染后的对比指出环境污染已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紧接着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接着又通过数字说明财政收入与数以万计人民群众的生命和未来的千秋大业相比不值得一提。在最后的结论部分作品强调:切勿贪求小利把悲剧当作正剧来演,环境悲剧当落幕了。至此论证结束,可以说是逻辑严谨,丝丝紧扣,无论在推理和论据的使用上都围绕论点逐渐深入。
三、体现电视评论的电视性,关键在于电视手段的有效运用
声画合一,声形并茂是电视最为显著的特点,有着广播报纸不可比拟的优势。画面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和语言,它和解说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样电视评论在注重文字解说的同时,也要注重画面的运用。做到既要“以话引图”又要做到“以图说话”。象给城市不文明行为曝光,可以用画面语言来表现,行人不走人行道、汽车闯红灯、随手扔杂物、拥挤的汽车站点、乱贴小广告等等。这些都是评论强有力的事实依据,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当媒介环境及传播理念发生变化时,电视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也在改变,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在内蒙古还没有类似节目的情况下,《雷阵语》迈出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创新的第一步,一改以往新闻评论高高在上、语言深奥难懂的特点,而是以平民的视角和百姓的立场对当天国内、区内具有普遍关注的新闻,发表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短小精干的评论,给内蒙古的受众带来一阵别样的感觉,使新闻评论更加贴近受众,贴近生活。
以下就《雷阵语》的节目语态创新进行粗浅的分析,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视角平民化
所谓“平民化”,包含有两种意思:一是,即便是高端节目,宏大议题,也要找到平民化的视角和切入点,拉近与目标受众之间的距离,避免说教式的传播意见性信息。二是,尽量选择平民化的议题,从题材上多找贴近性强、本土化强的话题。关注受众身边的事,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发表观点见解,进而达到大众传播广泛教化的功能。《雷阵语》的选题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小情,使观众一下就能找到共鸣。
比如2013年有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如何在最难就业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目中不是以一个过来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对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孩子们进行说教,而是从毕业生的角度出发,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怎样调整好心态做了充分地评述。节目播出后,很多学生和我们互动,说了他们的感受。由此看,只要说到受众的心坎里,他们就会认可。
二、言论个性化
对节目进行准确定位,让形式、内容和主持人形象都跟着定位走,凸显个性。《雷阵语》节目口号是“白天不做亏心事,晚上不怕雷阵语”,节目言论突出,也就是注意区别于其他评论类节目,形成自己的言论立场,有效地引导社会公众思考。比如,我们2012年11月21日播出的节目中,有一条新闻是:“包头两个车主因为抢车位大打出手”。如果按照惯例,肯定是指责两个车主做得不对等等,而我们是这样评的:“看来以后少林寺得办个驾校,车开得好不好无所谓,这功夫一定得好才能上路啊!”我们在处理类似新闻的评论都要突破惯性思维,寻找既幽默又留有思考的点来评,在电视媒体上传播意见性信息,言论突出,角度独特,绝对是取胜之道。
三、元素娱乐化
几乎可以说:不娱乐,无所谓“脱口秀”。其实,从基本的要求来说,所谓“娱乐”,就是一定要让听众感到“好玩”、“有趣”,否则,闷闷的讲述谁还会听下去呢?《雷阵语》的节目内容中,可谓除了新闻本身外,还善于融合小品、相声、电影片段、电视剧片段、音乐、甚至戏曲等各种艺术特色的形式,很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这样做,让新闻脱口秀在笑谈时事方面增加了可能,让人看到了电视脱口秀节目发展的某些新的空间,丰富了电视脱口秀的选题和样式。
四、教育受众
人们――包括很多主持人会问:主持人有什么资格教育听众呢?主持人教育听众的资格姑且不说,但广播应有教育公众的职责。
一位美国广播资深人士说过,听众有两类:一类是好的听众,他们在听过主持人的节目后,会接受主持人的鼓舞,并且追随主持人的思想;另一类,是更好的听众,他们在听过主持人的节目后,会自己去思考。替观众思考,启发观众思考,这其实都是很强的教育意识。
五、话语表达多样化及互动性
《雷阵语》节目非常注重话语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和互动性。例如通过对网上跟帖进行讨论,或者在节目中利用手机3G技术、电话连线、微博反馈等手段,让更多受众参与其中,使更多意见性信息得到呈现和交流,并延伸到电视以外的舆论场中。通过网络话语和官方话语互搭的方式,让草根阶层的观点走上公共议题的舞台,构建公共话语平台,让观点的发表得到平衡。同时,又通过舆论引导,让偏激或者非理性的网络语言得到修正。
随着媒介融合,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机制不断变化,在新的观念与理论的带动之下,一些新的节目形态也悄然出现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一) 深度报道+评论员模式——《新闻1+1》
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之后,推出了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突发事件、公共话题等焦点问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话题展开评论。“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
《新闻1+1》在形式上既借鉴了《时事开讲》的“主持人与评论员谈话”模式,又借鉴了《焦点访谈》深入报道新闻事实的方式,两者结合,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节目的刻板说教,大胆触及关系国计民生的敏感话题。自2008年3月24开播以来,节目收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每期首重播收视率0.7%左右,最高收视率达1.09,跃升为新闻频道日播栏目收视率第1位(除并机直播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
CSM提供的数据显示,《新闻1+1》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发射等重大新闻事件周期内收视率均上扬3-5倍。在受众方面,该栏目的定位更偏重于“25至54岁、高学历、高收入、管理层的男性”。具体分析,这档节目的成功经验在于:
1、时效性强
《新闻1+1》每期所选择的话题大部分是当天所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或是短时期内的社会敏感话题。如2010年7月的选题,有广州强拆富人区别墅、中国观看世界杯人数全球最多、河南伊河桥垮塌事故等,都是时事热点。一个典型案例是,2008年9月1日晚上8点半左右,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突然宣布辞职,《新闻1+1》在一个半小时之后,率先对此进行了报道解析,让观众及时掌握讯息。凭借央视的雄厚实力,《新闻1+1》表现出了时效上的优势。
2.节目言论突出
《新闻1+1》的栏目宗旨是“给您不一样的解析”。他们的做法是不抢“第一落点”,只抢“第二落点”,也就是注意区别于其他评论类节目,形成自己的言论立场,有效地引导社会公众思考。
如2010年5月17日播出的《新闻1+1》之《问题疫苗:处理“从重”难“服众”!》,背景是此前江苏曝出问题狂犬疫苗事件,国家药监局对生产问题疫苗的两家药企罚款三千万元。
主持人(李小萌):“三千万,作为一笔罚金来讲,从绝对数字上来说也许不算少了,相关部门也说,三千万是按照从重处罚的一个处理结果,但是这一起处罚涉及到的是与我们生命健康相关的疫苗,同时三千万也仅仅是涉案企业一年销售收入的十分之一,三千万究竟是多还是少?”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便抛出了“三千万”和“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这两个数据,让之后的评论有了具体的切入点。之后是特约评论员、法学博士王锡锌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国家药监局对这起事件的定性。
评论员(王锡锌):“是否从重关键是涉及到定性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处罚这一块儿,处罚是按照销售收入乘以一个倍数,最高倍数可能就是叫从重了。我们看到这里面是违法所得的三倍来进行处罚,三倍系数或者说这个标准,显然是把这一批次问题疫苗认定为是劣药,而不是假药,如果是假药,处罚会更加严重,处罚的最高倍数应该是五倍以上的罚款。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很难说是否从重了,关键在于这种有问题的疫苗到底是假药,还是劣药。”
这里又引出一个专业性的话题——“假药还是劣药”。节目组电话连线北京协和医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教授,分析问题疫苗的定性。接下来,特约评论员王锡锌的评论从对企业的处罚拓展到对监管部门是否存在渎职的追究。节目的最后,由“罚款三千万”处罚,进一步推导出“监管部门不仅要事后处罚,还要懂得事前控制风险”、“公众为什么对监督部门不信任”、“在药品生产销售过程的利益链条中,政府不能扮演某种功利角色”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电视媒体上传播意见性信息,言论突出,角度独特,绝对是取胜之道。
3.构建公共话语平台
《新闻1+1》的选题大多采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利用网络平台的造势,着力对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进行探讨,并且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话语权诉求。
还是来看《问题疫苗:处理“从重”难“服众”!》这一期节目,记者在电视新闻片中加入了网民的声音。
“(网民评论一)三千万听起来很多,但对于此前获利颇丰的大企业来说恐怕只是‘毛毛雨’吧。
(网民评论二)2008年江苏延申的一年销售收入就是1.88个亿,河北福尔当年产值是1.3个亿,2500万和500万的罚款对他们来说太小意思了。给人的感觉是,监管部门对两家违(犯)法企业的处罚依然是‘心太软’。
(网民评论三))国外都是会罚得企业倾家荡产,下次重手,对企业才有威慑力。
(网民评论四)两家药企是罪魁祸首,受罚天经地义,但监管部门也难辞其咎,监管人员怎么就无人被问责?”
通过网络话语和官方话语互搭的方式,让草根阶层的观点走上公共议题的舞台,构建公共话语平台,让观点的发表得到平衡,同时又通过舆论引导,让偏激或者非理性的网络语言得到修正。
(二) “随口说式”——南方电视台《马后炮》
这个词语引申自“STAND-UP COMEDY”,这是一种美国流行文化,意指站在没有任何布景和摆设的舞台上讲笑话。香港演员黄子华将这种表演文化移植到香港,开始被称为“是但噏”(广式语言,“STAND-UP”的谐音),就是普通话“随口说”的意思。
凤凰卫视杨锦麟的《有报天天读》“剪刀+口水”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成了荧屏热门。这种模式,又引申出了南方电视台《马后炮》这种“随口说式”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马志海每天挑选五条民生热点话题,进行深度评论,早期还有“你来我网”环节,读取部分网友的观点,有时候主持人还会对这些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现在则换成了“名人快语”——读取名人微博的一些观点性信息。《马后炮》于2005年开播,三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主持人马志海获得了全国金话筒奖。在领奖现场,有评委私下对马志海说,“中国就需要多一些这样的评论节目”。
来分析一下《马后炮》的优势。
1.主持人的语言能力
主持人马志海对自己的定位是“中年气盛的资深愤青”,他曾经说过“年龄和阅历同样会令我有一个理性的大脑,但我不愿意放弃那种酣畅淋漓的表达”。一方面是其经历——当过工人、做过厂长、曾经是电台DJ,也一度加入到记者行列——让他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另一方面他自幼喜爱评书、曲艺并从中吸收了独特的讲故事手法,因而,“有理有趣”成为了他的话语标签。
例如2010年8月18日的《马后炮》节目,主持人对于《奶粉竟然“没事”,公众为何担心?》的评论:
“卫生部公布调查结果,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奶粉没有关联。这个调查结果,可以说是够权威,可以让人信服了吧,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我发觉,这两天,好多家长更加不安,怎么回事呢,来看相关的评论:奶粉竟然‘没事’,公众为何担心?
评论说了,如果没有新的更有说服力的案例以及更为科学的说法,这个事情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无论你我是否还心存狐疑,接下来的事情是对各个品牌奶粉用人民币投票的问题,而不可能是以公权力所能决定的问题。但是,回顾这件事情,诡异的是‘雌激素奶粉’何以如此迅速地发展成为公共事件?这是我们必须拷问的。
评论说了,虽然说圣元奶粉的这次安全着陆看上去虚惊一场,但不能说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了。无论是奶粉厂家还是权力部门,都需要反思事情发展的整个过程,要看到‘无有事,有大事’的社会背景并积极弥补监管机制上的缺陷,以此修正自身行为来重建公众信任。
我们说,社会诚信缺失,政府公信力差,这才是最要命的问题。谁都信不过,都活得战战兢兢的,又何来幸福感可言呢。”
可以看到,评论中只有调侃没有说教,只有层层深入的逻辑分析而没有一锤定音的结论性表达。主持人仅仅是跟观众分享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并且欢迎各种反对的声音。
马志海曾经说过:“观众对我有各种各样的称呼,有老马马大爷马大叔马哥小马,惟独少有人称我做马老师,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成功之处。”
2.积极构建“电视新闻评论的个人门户”
《马后炮》从一开始便善于利用网络媒介,一来,节目挑选话题的“阵地”就是网络,二来,节目依靠互联网搭建与观众和政府有关部门沟通的平台,运用丰富的媒介符号和广泛的参与,使这个节目成为群体舆论的阵地。早期设有“你来我网”的环节——节目组在南方电视台官方网站的BBS和橙色驿站的留言板块里设置了专属版面,主持人与网民直接互动,为节目培养了不少忠实的“炮兵”,如“珠海老周”、“潮州老农”,这些网民成为了网络名人。随着微博的兴起,《马后炮》将辩论的阵地搬到了便捷性更强的微博这一新媒介,继续保持互动性。节目改版后设置了“名人快语”环节,从微博中挑选“加V”名人的观点来读取,一方面广开言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节目的宣传推广。《马后炮》还出版了同名书籍汇集节目的部分精彩内容,利用纸质媒介拓宽受众面。主持人马志海还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沙龙讲座,如2010年两场走进广州大学校园的见面会。无论是利用网络平台,还是举行沙龙讲座,都属于栏目的辅助延伸,改变了以往电视评论“上行下达”的单向传受关系,使传受双方的角色在平等交流中不断自由转换,这些都是构建新闻评论个人门户的积极尝试。
(三) 新闻资讯杂志式——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
南方电视台的《今日最新闻》是国内第一档在民生新闻中加入纯评论环节并有融媒体特征的新形态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今日最新闻》一开始的“今日最争议”环节,约3分钟,选取每天最有争议价值的一个民生话题,由主持人介绍两三个选项,观众可以通过短信或网络平台进行投票,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之后是新闻资讯节目,内容多为公共话题、突发事件以及民生新闻,主持人会对每条新闻进行简短的评论。节目播出过程中,走马字幕不断显示观众发来的短信内容,节目最后会预留3至5分钟,由主持人读出当晚的投票数据并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
《今日最新闻》开播短短半年,收视率最高达到3.7%,平均收视也有2.6%左右。主持人彭彭的微博粉丝截至2011年2月已经超过12万。节目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
1.传播模式突围——二元化传播模式
《今日最新闻》借鉴了英国Channel4的经验。在主管Channel4的亚当?吉(Adam Gee)看来,“新媒体=互动媒体”。《今日最新闻》从环节设置到确定选题,再到评论内容,实现了与受众之间良好的互动,呈现出专业内容制作和普通受众内容制作并存的二元化传播模式。
2.形式突围——杂志式的节目形态
如今,受众对新闻的诉求,不仅要有事实性信息,还要有包括意见性信息。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要么重评轻述,要么重述轻评,很难做到观点与内容的平衡。《今日最新闻》则在民生新闻节目的基础上,嫁接了一个时事评论环节,满足电视新闻受众对意见性信息的诉求。
3.内容突围——有争论性的民生话题
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话题通常走两种路线:一是高端宏大化,一是揭黑调查。《今日最新闻》则着力于民生话题,而且是富有争论性的话题,例如“你会否生二胎”、“老公你会挑嘴甜的还是嘴笨的”、“干部美国挂职你怎么看”等,这些未必是当天的新闻热点,但却是茶余饭后非常给力的三姑六婆话题,极具贴近性。
4.主持人诙谐幽默
《今日最新闻》主持人彭彭,走街坊路线,致力于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点评民生琐事。如对于一单“保安殴打记者”的新闻,很多评论都会落在“保护知情权”上面,但彭彭的点评却是:“如果你真觉得自己很能打,建议你到那些治保会去比拼一下。”这句话轻松幽默又不失道理,让人回味无穷。
二、语态创新
当媒介环境及传播理念发生变化时,电视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也在改变,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点,促使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走上创新之路。
1.个性化
对节目进行准确定位,让形式、内容和主持人形象都跟着定位走,凸显个性。《今日最新闻》,节目口号是“最新最热最吸引、同声同气自己人”,从题材上多找贴近性强、本土化强的话题,主持人的形象也塑造成“邻居家的死胖子”这样一种亲切的感觉。《新闻1+1》,它的受众定位是“25至54岁、高学历、高收入、管理层的男性”,在话题选择上偏重政治经济法律、重大时事、生活压力等,评论员的选择以专业和高端为标准。
2.平民化
所谓“平民化”,包含两种意思:首先,即便是高端节目,宏大议题,也要找到平民化的视角和切入点,拉近和目标受众之间的距离,避免说教式的传播意见性信息。第二,尽量选择平民化的议题,特别是地方电视台,在办评论节目时,要走差异化道路,关注受众身边的事,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发表观点见解,进而达到大众传播广泛教化的功能。
3.思辨性
以往的新闻评论,讲究“政论性”,往往过于严肃,很容易产生距离感。如今,电视新闻评论讲究的是“思辨性”,一方面,所选取的话题要有争论感,在“是”和“非”之间存在灰色地带,而不是一竿子就能打死一方的传统说教式话题;另一方面,在节目中把观点的产生和对撞过程展现出来。以前《实话实说》邀请观众参与讨论的模式,在当时是非常新鲜和有创意的,虽然已经停办,但它所带来的启示还是非常值得参考。
当下的电视新闻评论相对于报纸评论起步较晚,发展较迟,在长期发展中其重要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新媒体环境下的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点可概括为一下几点:
(一)电视评论与互联网言论相关度日益增高
进入到全媒体时代,也可以针对某个社会热点事件通过各种途径发表个性化评论。这种多维传递的信息充斥在各种信息的接受与传送过程中,打破了以往一对一,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在社会和受众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网络评论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对同一件事情进行评论,代表了最广泛的群体声音。在这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是一个庞大的信息集散地,某巨大的信息容量是其他传统媒体都不具备的。在这点上,我们看出,电视新闻评论内容和网络评论相关日益增高。
(二)视角逐渐贴近受众,评论风格生活化
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评论作为电视新闻制作中互动性较强的环节是很大程度上市民众呼声的代表。贴近生活、焦点回归平民视角是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成功的关键。一个贴近生活的电视新闻评论不仅容易吸引更过的受众,也会因为题材本身的吸引力和代表性引起受众的共鸣。
(三)更加强调电视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功能
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体现在电视媒体传播信息的各个环节。其通过新闻评论制造的舆论氛围、建造的媒体环境,都为公众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巩固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新闻评论对于民主意识的培养,公民知情权的实现都蕴藏在叙述与传播过程中,它对公众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一)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个性,找准新闻定位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化风格是节目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然这种个性化风格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和社会问题基础上的,它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对新闻事实本质规律的挖掘,启发人们的思考,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要在评论的观点、思想性深入挖掘,我们要抓要害之处要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特征,主持人、制片人的综合素养非常关键,包括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等方面都要独树一帜。一些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化特质表现在支持人或者评论者言语、行为、情感方式等各方面,让节目充分发散着主持人的气质特征,如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以其睿智、冷峻、和机敏的形象出现在各类新闻节目中,让人对新闻事实细磨后启人深思,这些新颖的主持风格显然对于电视新评论节目的观赏性、感染力有很大帮助。
同时,电视新闻评论对文本、解脱、画面的处理也要恰到好处,给受众以亲近感。如电视新闻评论的文本应注重阐述观点,可以多用陈述性的语言,可以含蓄婉约,也可热情奔放,然后,在解说时用简约凝练的方式表达出来,匹配使用,形象客观的表达新闻事实。
(二)选题视角要新颖独特,强化新闻读解力
近年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一些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点评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姿态,充当评判者的角色,完全违背了受众的意愿,得不到受众的认可。要真正赢得受众认可,新闻选题就要新颖,要真正立足民生,重受众期待和关心的问题出发,强化新闻的读解力。
目前,特别是一些地市级、县级电视台普遍存在电视评论新闻栏目不多、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他们的节目主要是反映各级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现实工作情况和成就,而作为地方电视台,他们还应该较好的反映出地方特色,充当传递新思想和信息的有效宣传工具,如可以让一些政治新闻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各级党委政府对当地两会的宣传报道,就可以用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将当地经济的宏观走向、经济动态、特色产业表现出来,利用百姓的视角去发现和挖掘政治新闻报道的实质,让地方新闻更具有可看性和亲和力。
(三)强化新闻评论的时效性特征,构建公众话语平台
新闻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时效性的竞争,因此,新闻评论的策划必须要注重时效性,动态把握新闻事件,特别是互联网兴起,人民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电视新闻评论要赢得主动地位,就应在评论时效上下功夫。
一些重大活动的直播评论邀请嘉宾或者评论员到演播室参与,就是强化新闻评论时效性的有效方式,其不但为受众呈现出现场感,也多角度、多方位的满足了受众了解各方信息的需求。如今央视在对“神州九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在让受众了解现场的同时,通过权威的背景解读和专家点评参与,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实现第一解释权,实现了新闻信息和价值判断的最优化,赢得了受众广泛关注和影响力。
广泛参与性由于网络的技术特点,只要身边有联网电脑,关注新闻时事的人就可以登录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电视媒体望尘莫及的。一些网络媒介在重大新闻发生时开设“BBS论坛”,网友发帖子数量每每数以万计。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为社会开辟了新的评论空间,而这种评论空间又因不受时空限制,特别是不受电视等传统媒体对公众发表言论的绝对选择权限制而极大地调动了网民参与的积极性。再加上网络电视的出现,弥补了网络原有的声像缺失,网络参与者越发增多。
自由开放性网络评论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网民在接受信息和发表言论时理论上的无限自由度;一方面表现在网络评论的内容也更加具有开放性,开放是网络评论传播的基础。比如目前一些网络媒体在处理重大和重要以及突发事件时,不仅采取直播形式对事件进行实时报道,而且还为网民创造参与评论的空间,对事件进行即时评论,这种个性化、多元化、多点对多点的广泛参与,印证了网络评论的开放性。
内容的离散性由于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即时交互等网络特性,导致“边缘评论”或“离题评论”的信息量明显增大,其评论的内容也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多元化和离散性的评论无疑推动了网络评论的发展。但一些“离题评论”其实已经不是评论,只是借助网络评论平台提供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好恶将随意的内容写在上面。当然这也难免有一些有害的信息混杂其间,形成网络评论噪音。
评论的大容量性网络评论具有跨时空、超文本、大容量的显著特征。如今的受众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事件评论,而是随着受众接受水平的提高和参与意识的增强,网民更加希望得到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而网络新闻评论通过网民的参与和互动正向专栏集纳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随着新闻事件向纵深发展,不断向专题评论充实最新最快信息,同时将相关背景资料等内容填充在专题新闻评论中。通过网民的互动,评论在“海量信息”的支撑下逐步向深层次发展。一些网站还在图片、照片,视音频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以补充网络评论“具像化”不足,提高传播效果。
传受人群的相对确定性从网络新闻的角度讲,网民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网民是受众,是网络评论的阅读者和接受者。另一层含义是网民是传者,是评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后者更多的既是受者又是传者。但不管是受者还是传者,网民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必须通过“网络手段”实现其网民身份和发表网络评论。由于这种较强的技术约束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参与人群也相对固定,也就是说,网络评论的接受人群基本上限制在会使用网络的相对固定的人群中。而这一人群的总体特征就是具有知识化和现代化倾向。
由于网络新闻评论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得近年来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被网络分流。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
那么,面对网络新闻评论的迅猛发展态势,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怎样应对挑战,发展电视新闻评论呢?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与网络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电视特征”一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突出这个优势是电视新闻评论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电视的具像化特征。电视评论主要以事件、人物的直观影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这与网络评论的信息(文字)的间接性传播相比,更加具有直接性。电视评论可以通过现场报道、纪实拍摄,发挥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的优势,以电视影像特有的张力,增强电视评论的说服力。其次是评论形式的多样化特征。由于电视评论节目是可以由画面、声音、同期采访、字幕乃至电子特技等多种视听符号和表达手段来结构,所以从表现形式来讲也多种多样,比如像《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偏重报道的评论节目,像直播+主持人(嘉宾)类评论节目,像《新闻会客厅》以少数嘉宾参与的言论为主的评论,还有参与者相对较多的新闻性谈话类节目,都属于评论节目的范畴。再次是人际传播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相对网络新闻评论来说,特别是在“评论”信息传播环节,更接近人际传播,或者可以称为“准人际传播”。口语传播在这里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它能够实现屏幕内特定交流人群的充分互动。对于屏幕外的观众来说,这种传播方式的接受效果也较网络评论要好,但不足是除了现场直播类评论节目外,很难实现与屏幕之外的人群的直接互动。以上这些特征是网络评论难以企及的,电视评论应将这些优势充分放大,形成竞争强势。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凤凰”以短短的8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华语电视媒体的奇迹,这其中,具有“凤凰”特色的评论节目的构建功不可没。观众不难发现,不论是《锵锵三人行》,还是《有报天天读》,“凤凰”的所有评论节目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电视新闻评论的这种个性,也是网络新闻评论很难比拟的一个优势。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化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评论内容的个性化、节目形式的个性化、主持评论风格的个性化等。关键是要根据节目的定位,充分发掘个性,让观众对节目能够产生深刻的印象。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水准与网络新闻评论的随意性、开放性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也可以在竞争中创造优势。特别是在专业性强的特殊领域,权威专家和业界知名人士通过电视与观众谋面,对某一领域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这往往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比如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4套)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特别节目,就是邀请知名军事专家紧跟战争动态,通过电视发表评论,结果该节目在同一时期不同电视媒体的同一题材的报道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平民化电视新闻评论平民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具有“三贴近”的内涵;二是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评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像原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等节目,更加关注百姓身边的事、与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事,并对此进行平民化的评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发表见解,来关照生活、反思生活,进而达到电视新闻评论的广泛教化功能。
强化电视新闻评论方式的娱乐化随着电视新闻报道和电视评论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的叙述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轻松、自然、诙谐的表述方式更加容易为观众所接受。比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今晚》、《马斌读报》,都采取了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进行讲述与评说。再比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开设的一档足球评论栏目,由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等3人共同主持(其实没有主持),整个谈话氛围基本上就相当于熟悉的街坊四邻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天,但聊天的内容和评论的内涵还是非常有专业水准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朴实自然幽默的评论风格是一种创新,是电视评论方式多元化的一种倾向。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现状分析
1.选题关注时事热点,兼顾时效性和深度
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改版中推出了《新闻1+1》节目,节目以新闻事实报道与评论员评论相结合的形式出现,节目突出“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象,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的宗旨。
《新闻1+1》聚焦国内当天发生的新闻热点、社会民生新闻,密集关注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人物等,在对新闻事件的解读中彰显出新闻节目的人文情怀。例如:《安倍晋三狂妄的代价!》《井下人的新生活》《高校反腐,正在进行时》等选题都是根据最新发生新闻作为切入点,从中选取观众更为关心的话题,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并进行评论,起到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在这档新闻评论类节目中,将各大媒体的重要新闻和重点内容梳理归纳后重组在观众面前,使新闻更具有纵深感和跳跃感,视角更犀利视野更开阔。
2.注重名主持人、名评论员的培养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综艺娱乐节目不同之处在于不注重主持人的身材、相貌、口才等外在因素,而是更注重他们丰富的学识与阅历,睿智的头脑和谈吐,成熟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新闻1+1》和《实时开讲》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相貌平平,没有过人的外表,而是往台上一坐,像聊天一样。但是他们却有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表达力,对新闻时事拥有自己独特的解读。
在节目形式上《新闻1+1》也是独树一帜,从最初的固定两个主持人白岩松加董倩模式,到现在加入更加灵活多变的评论员点评模式,形式更加灵活,评论角度更多。主持人白岩松,其学者般的反问、机敏的智慧、犀利的语言、咄咄逼人的口吻、深刻活泼的节目风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使其在内地电视荧屏上树立了明星主持人的形象,如今,白岩松已然成为《新闻1+1》的代言人。除此之外,央视正培育着一批像白岩松这样的名记者、名评论员团队,通过主持人和评论员团队打造品牌影响力,使其成为央视最动人、最具魅力的一道风景线。
3.事件与评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借助电视这一平台,利用其声画兼具之特征,新闻事件在电视画面和记者采访中多角度展示,比单一的语言评论和文字评论更加直观,特别是在评论中通过与新闻现场画面的结合,对受众来说更是新闻事实的生动再现。除了画面语言对新闻事件的解读,电视新闻发挥其在视觉、听觉综合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大量加入同期采访、背景解说、背景数据动画展示、图表特技、场景再现等多种传播手段。让原本晦涩的抽象观点表达更直观易于接受,增强了说服力,信息传播更有效。为了增强节目吸引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内容组织和编排中更讲究技巧,演播室和事件发生现场,主持人、事件当事人、独立第三方(专家、学者)等这些因素在节目中相互交错,事件的深度挖掘和对其评论交织并进,以非线性模式将整个节目编排在一起。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媒体时展趋势
1.增强评论的价值,将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相融合
随着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广泛,互联网、手机移动媒体客户端快速发展,传统电视媒体早已不是信息的第一者,新闻信息也不再是稀缺之物。海量的新闻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耳目,让受众在海量的新闻信息面前束手无策。传统媒体为了抵抗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与压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转向深度、观点、背景解读、大数据分析、综合梳理等层面,多元挖掘新闻事件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重事实轻评论是早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明显特征,如今已经无法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传播手段中赢得受众。只有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背景,持续追踪热点话题,解读新闻事件发生的因果,梳理呈现各方面观点,并将新闻事件在横向比较的同时放入社会生活全局中纵向解读,迎合受众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新需求,丰富了节目模式。
以《新闻1+1》为例,它关注最近发生的时事、经济、政治、社会新闻事件,并不断深挖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机制和事件的影响。它不仅对新闻时事进行调查追踪,同时配合多角度解析评论,环环相扣穿行,改变过去线性陈述的模式,形成跳跃组合的非线性信息传递的模式。既注重对新闻事实的挖掘分析,又注重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对观众的舆论引导和对相关部门的舆论监督。例如《新闻1+1》中的《高校反腐败,正在进行时》,这一期中并没有单纯地说明近期发生的3个高校腐败现象的新闻事实,而是通过这一事件延伸到整个中国目前高校存在的腐败问题以及如何反腐的高度,最后依靠第三方评论和评论员对高校腐败现象进行了评价。
因此,新媒体时代新闻事实已不是观众看节目的重点,因为他们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了解了新闻事件,其重点在于评论员的第三方的评论,这样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和评论比新闻事件本身更显价值。
2.融合发展,电视媒体争夺新媒体多次传播的新高地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和压力,电视媒体唯有与新媒体相融合发展才能克服其自身缺点,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积极开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沟通渠道,把电视观众的关注点留在屏幕上,把交流互动环节放在屏幕下,把电视节目内容与新媒体互动融为一体,信息沟通更加便捷。拓宽观众参与方式,增强观众参与热情,可以反向增加节目粘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可通过微信、微博平台获取网友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在节目中穿插。同时,网络已成为电视新闻节目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