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07 15:54: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

篇(1)

(一)困难学生的个人情况

在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档案体系时,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其中包括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家庭收入以及经济来源渠道等等。学生们首先应该提交准确的证明材料,校方经过核实之后,最终确立资助档案。

(二)申请审批材料

审批材料的内容包含的非常广,除了家庭经济状况之外,还包括相应的公示情况,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审批认定书等等。可见,审批材料具有预定的权威性。

(三)困难学生资助情况

学生资助档案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学生的自主材料以及上交的其他书面形式的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保证材料的完整性,还应该对其准确性进行核实。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资助情况。这种做法也是为了对资助体系进行完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少资助工作中的遗漏问题。

(四)困难学生个人的成长经历

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依据就是被资助学生每个学期的总体成绩,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参赛证书以及社会实践情况。

二、困难学生资助档案建立与完善策略

(一)明确学生资助档案材料,保证其真实性和应用价值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困难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助是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教育的公平和平等,还能够为学生自身减少负担,使其能够积极投身到学习和实践中去。但是,资助档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学生所提交的信息进行核实,在保证材料的真实性以及时效性的基础上,对其采取补助措施。如果材料存在着一定的失真现象,档案管理的工作力度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而且也会威胁到其他学生的自身利益。所以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和更新,时刻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和服务的高效性。进而提升档案资料的整体作用。

(二)及时整理和分析困难学生资助档案信息

为了对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档案信息进行完善,同时将工作进一步贯彻和落实,需要将这些贫困学生的档案进行分析和整理。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所以,资助的力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在建立健全完善的资助档案管理体系的前提下,将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其中包括孤儿家庭、单亲家庭以及患重病家庭等等。同时,还应该根据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科学合理的资助行为。可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档案信息的利用和服务体系的建立为具体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渐实现了资助工作高效性和多样化的工作目标。

(三)遵循信息化原则,实现文本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

电子档案作为一种新的载体便于使用和管理,并且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考虑到学生档案信息变动处理的特殊性对学生信息的更改变动处理灵活方便对学生各种情况调用简单快捷,所以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络登记、实时更改、信息等功能集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文本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同步发展。

(四)遵循保障性原则,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由于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的不断加大,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一般都身兼多职,而对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往往有所忽视并且缺乏系统的档案理论培训和业务能力训练。这就使很多档案材料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只是束之高阁不再二次利用和研究。学生资助档案工作者要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做到系统、规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为开展好学生资助工作提供捷径管理者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可以对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有一个全方面、相对真实的了解和认识,针对性地管理好、用好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使,把有限资助资金真正用在最需要获助的学生身上。这不仅对学生、资助中心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五)完善资助档案

篇(2)

二、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

1、围绕学校工作中心及涉及团委的相关任务,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2、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组织能力,完善“团委——年级团总支(学生会)——团支部(班级)”的管理体系,认真抓好团的常规工作,通过团干部将各项工作落实到班级团支部。督促、指导支部开展工作、活动,加大对团员的管理力度,夯实支部发展的基础,保证团委工作能有序有效的进行。

3、配合年级组搞好学生管理工作,继续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强化学生会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升学生会干部的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检查,自我管理,及时向年级组公布检查结果,反馈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4、搞好孤儿、特困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情况调查,为资助行动提供可靠依据。

5、搞好国家助学金以及校内助学金工作的安排,发放,及统计工作。

6、按照学校资助档案建设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将资助档案归档,并且做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贫困生信息录入工作。

7、协调团委与校内外各个方面的关系,力争为家庭困难的贫困生争取的社会资助。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收集各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申请表,了解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情况。

2、宣传国家助学金以及校内助学金的相关政策。

3、举行高一年级学生会干部竞选活动,组建高一年级团总支、学生会。

4、召开团支部书记及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工作会议,布置本学期各项工作。

5、开展国旗下的演讲活动,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纪律、学品德等方面的教育

十月份按照相关程序,认真落实国家助学金的个人申请、班级评选和公示、年级初审、学校审核各个环节工作。

2、完成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向教育局集中上报贫困生信息及统计数据。

3、举办各种相关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主题黑板报评比等系列活动。

十一月份完成校内助学金的评选和发放工作。

2、配合学校组织宣传好校秋季运动会及搞好运动会期间志愿服务工作。

3、召开各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了解前期检查评比情况。

十二月份完成国家助学金、校内助学金档案归档及资助信息录入工作。

2、组织“资助政策 助我成才”活动。

篇(3)

2规范程序,“阳光”招聘

在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基础医学部领导下,中心成立了“5人招聘小组”。根据勤工助学有关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勤工助学工作岗位应聘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地点手持岗位申请表和身份证入场,缺席者视为自动放弃。在招聘小组全体成员和应聘学生双方全部到场的情况下进行“阳光”招聘。

3竞争上岗,特困优先

由于申请中心勤工助学学生主要为大一学生,而且申请人数多,岗位少,通常为7~8∶1。在招聘时,首先由招聘小组人员宣读学院有关勤工助学规定,并就中心勤工助学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强度和运作方式作以说明。然后,应聘学生逐个就自己的家庭成员、经济来源和收入情况以及致困因素作2~3分钟陈述。最后,应聘学生全部离场,招聘小组对每位应聘学生的家庭状况和致困因素逐一进行对比、筛选,而后拟定岗位候选人(另确定一人作为候补),经中心招聘小组成员签字后报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示。无异议者由中心通知到岗报到。在招聘过程中,招聘小组集体把关,杜绝各种人情关系,把岗位定给那些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尤其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来自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重灾区学生。

4责任到人,强化考核

中心本着育人为本的原则,把勤工助学作为一个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平台。在勤工助学工作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责任到人。中心对每个教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维护和安全、卫生管理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并将工作任务和包干区责任到人,但尽量避免让学生从事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如攀高、接触有害试剂、搬重等作业)。另外,由他们自己推选一位小组长,负责召集、领班,并与中心教师保持工作联系。

(2)严格考勤和考核制度。学生每次来中心工作都有记录,每周工作两次,每次两小时左右。组长持有实验室钥匙,学生可根据学习情况自定业余时间来中心工作。

(3)中心教师对勤工助学工作经常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其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心在年底评出一名工作成绩较突出的学生,由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给予表彰和奖励。

(4)中心在勤工助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岗位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5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到中心勤工助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城镇贫困家庭,他们工作勤奋,但多少带有自卑感。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立志自强”的精神,具体做法有:

(1)中心给组长配有实验室钥匙,每周勤工助学时间由他们根据业余时间自定,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度,有利于调动他们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中心的仪器室、标本陈列室、实验准备室和办公室均由教师自己维护管理,未给学生增加工作负担,在工作中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动、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

(3)中心教师注重与学生保持沟通,除工作之外还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家庭等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相关问题;而且也尽量让他们参加中心的集体活动,通过平等的互动交流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勤工助学学生把自己当作中心的一员,从内心深处认为,那是“我们中心”。

6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体会

在勤工助学活动中,作为用工部门,不仅要为学生解决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体现社会的关爱,把“育人成才”作为首要任务。因此,中心始终把勤工助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育人的舞台,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由于招聘过程规范、透明、公正,其公信度和满意度都很好,既为学生今后参与社会竞争提供了一次模拟训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2)几乎所有的应聘学生都有一个共识:把勤工助学作为锻炼自己社会实践能力的平台。应聘时学生不仅介绍了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致困因素,有的学生还介绍了自己在校外勤工俭学的感人经历,有些应聘学生当场就主动提出放弃,把岗位让给更困难的学生,其场面震撼人心,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教育。

(3)在勤工助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篇(4)

出台相关规定,鼓励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燕山大学科技园既是服务社会的平台,也是在校学生学习实践的创新创业平台。早在2000年,燕山大学就出台了《关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鼓励我校教师、科技人员、在校学生进入“燕山大学科技园”创业的若干规定》。按照规定,学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可以持属于学校无形资产的成果与技术申请保留学籍休学到科技园创业,经所在院、系和学校学籍部门批准,签订“保留学籍入园创业协议”并办理休学手续后即可入园创办企业。申请保留学籍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两年内,入园创业学生可根据本人意愿选择离校创业或回校复学。对于入园创业的学生,创业期间学校为其保留学分。学校鼓励学生的科研选题与入园企业技术创新相结合;鼓励入园企业为在校学生提供科研和实习条件,有条件的入园企业可以与学院、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出台的政策,为燕山大学科技园不断强化面向在校生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功能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燕山大学科技园在园内众多的研究中心、研究院和有限公司为燕山大学专业对应的学院对口设立了学生学习实践基地,在校学生可以按培养计划到这些学习实践基地进行学习实践、进修,完成毕业设计,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燕山大学科技园还为在校生开设了创业实践课题,设立了创新创业种子基金,鼓励和支持在校生到科技园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为了在校园里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在校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从2002年开始。燕山大学科技园与燕山大学团委合作每年举办一次“燕山大学‘科技园杯’创业计划大赛”,到2008年底,已举办了7届。共有300多个创业团队参加了“科技园杯”创业计划大赛,有86个创业项目获得奖励。

2004年8月,为给在校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科技园的孵化功能,燕山大学科技园又专门成立了“燕山大学师生创业中心”。师生创业中心有550平方米的孵化面积,具备科技项目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等管理服务功能。学生创新项目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享受科技园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进入师生创业中心这个初级孵化器进行孵化,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以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4级学生为主体创办的“秦皇岛校园互动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较早进入燕山大学科技园学生创业中心进行孵化的企业。该公司是秦皇岛大学生的门户传媒和人性化的服务机构,旗下网站包括秦皇岛学子网、流年工作室、秦皇岛燕山大学家教博客网、秦皇岛艾可英语学习网。在孵化阶段,该公司为秦皇岛企事业单位提供了网站建设、网站维护、网页设计,产品多媒体展示制作。企业形象设计、企业广告设计、企业标志设计,网站安全等服务;该公司还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英语培训咨询与网络学习平台、勤工俭学、兼职招聘、旅游咨询、网络杂志、原创文学、跳蚤市场、房屋租赁等服务,其中以网站建设、英语学习、勤工俭学为核心。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对于引导广大学生在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目前。燕山大学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世界高科技前沿,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并涌现出一批有所作为的创新创业的拔尖人才。燕山大学科技园在服务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学校的中心工作目标的同时,也为科技园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制定管理细则,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功能

2008年12月,面对高校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倡导创业精神,培养创业能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建设的有关政策,进一步调动学生自主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科研的资源,营造燕山大学校园创业的氛围,燕山大学科技园出台了《燕山大学科技园学生创业管理细则》,同时成立了有两位专职管理人员的“燕山大学科技园学生创业管理中心”,负责学生创业工作的日常管理。根据《燕山大学科技园学生创业管理细则》,燕山大学科技园与全校18个学院合作建立“燕山大学学生创业基地”。凡是燕山大学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借助学校品牌的项目,可独立运作的专业类项目。利于对外合作的项目,小型多样的经营项目、服务类项目,经过学生创业管理中心的初审和评审专家的审查评价合格后即可立项并得到资助。获得立项和资助资格的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创业项目并成立各类专业虚拟子公司。学生创业虚拟子公司需按照国家工商管理局规定的公司注册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学生创业管理中心提供详细的公司材料,经审核后成立学生创业虚拟子公司。学生创业虚拟子公司需向学生创业管理中心登记,登记事项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企业类型、经营范围、经营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燕山大学科技园学生创业管理细则》还就虚拟子公司的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创业项目必须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对于教学科研基础较好的学院,原则上指导教师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立项成果的真实性负责;对于已经开始的创业项目实行项目跟踪管理;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向学生创业管理中心提交《创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市场调查、成果实物等;项目经批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应按项目申请书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启动虚拟公司建设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完成,项目完成时间一般在一年内,特殊情况经申请最长不得超过二年;学生创业虚拟子公司初具规模并具有面向市场的潜力后,可直接进入燕山大学科技园按正式公司运营,所有正式公司的合法手续由学生创业管理中心负责办理。

篇(5)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05-02

一、前言

生源地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学生发放的、在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的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属于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作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作为国家的一项民生工程,生源地贷款政策近几年在全国的普遍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广大寒门学子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帮助了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全国许多地方都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本文针对生源地贷款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二、生源地贷款的现状与问题

与国家助学贷款相比,生源地贷款虽有借款人为“生源地”的优势,但覆盖面广、贷款对象多、期限较长,从近几年政策执行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

1.许多地方的经办银行缺乏动力,积极性不高。生源地贷款不同于传统的商业贷款,政策上只能执行基准利率,贷款对象大多是低收入或贫困家庭,收益比较低,潜在风险大,一旦借款人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或收入不稳定,就不能按时还款,甚至会形成呆帐或坏帐。虽然政府引入了风险补偿金制度,但相关金融机构认为此项业务不划算,因而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曾出现惜贷、恐贷现象,而许多地方的经办银行迫于政策压力,人为限制名额,最终无法保证符合条件且有贷款需求的学生都能获得贷款。

2.伪贫困生挤占公共资源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获得生源地贷款的学生在校期间不支付利息,因此部分学生及家长存在“不贷白不贷”的心理,哪怕本来负担得起学费,也会想方设法找关系、钻空子申请贷款,甚至有的家长为了从事其他经营而伪造各种贫困证明骗取贷款。在贫困认定较难深入开展和贷款名额有限的现实背景下,导致一些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学生(即伪贫困生)挤占了公共资源,而很多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未能真正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

3.部分学生及家长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及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怕丢面子,宁可变卖家产或向亲朋好友借钱也不愿意申请贷款;部分学生家庭对自己未来的还款能力没有信心,不敢去申请贷款;有的家长对政府抱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宁愿拖欠学费也不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一些贫困学生只想得到助学金,而不选择申请助学贷款;部分贫困学生及家长对生源地贷款政策不了解,错失了贷款机会。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对政策的不了解导致部分真正需要的学生最终未能获得贷款。

4.贷前调查困难。实施生源地贷款政策,从贫困生认定到贷后管理大都由县级资助中心负责。因申请贷款的学生多、分布广、工作量大,在人员编制少、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县级资助中心在贫困生认定方面很难做到入户调查、核实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根据学生提供的家庭贫困证明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同时,一些地方的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相关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做好细致的调查工作,出具的困难证明可信度低,导致县级资助中心因无法证实而把名额给了一些“伪贫困生”。

5.贷后管理难度大。县级资助中心除了要开展生源地贷款宣传和贷款资格审查外,还承担着催还贷款的任务;还需要建立各类台账,经常进行数据维护等,贷后管理任务繁重。同时,由于大部分高校、学生就业单位与县级资助中心和经办银行沟通不便,信息不对称,致使对学生学籍异动、就业单位变动、联系电话变更等涉及信贷风险的信息难以及时掌握。这些情况导致县级资助中心和经办银行开展贷后管理的难度加大。

三、完善生源地贷款工作的措施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大生源地贷款的宣传力度。普通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等要积极配合县级资助中心及经办银行做好应届毕业生生源地贷款的宣传工作,向学生讲清政策,帮助学生及家长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同时,相关学校也要做好学生预报名、初步审查和数据上报等工作,更好地帮助县级资助中心做好需求调研。

每年暑假前夕,各高校要通过宣讲会等方式开展生源地贷款宣传和诚信教育,主动配合经办银行做好毕业生信息确认,完善贷款学生个人信息,要及时提醒获贷学生按时还款,共同推进生源地贷款工作的顺利实施。

2.政府要确保财政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金及时到位。根据相关规定,获贷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部门全额补贴,只是在毕业后才需按年度向银行归还本金和利息。同时,国家设立的生源地贷款风险补偿金主要用于因各种原因无法追回贷款而造成的损失;对确实难以收回的呆账、坏账,经办银行可按有关政策自主核销。如果财政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金不能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必会增加经办银行的业务风险,挫伤其办理生源地贷款的积极性。只有确保财政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金及时拨付到位,才能确保生源地贷款政策的有效落实。

3.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一方面,政府和银监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制度,落实相关金融部门的社会责任,加强对经办银行和县级资助中心的监督考核,从根本上杜绝限制名额、故意设置门槛等现象发生,使真正贫困的学生“应贷尽贷”。另一方面,经办银行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家庭、高校和就业单位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获贷学生的动态跟踪。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起举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一旦发现有循私舞弊、违规审核的情况,经核实后可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或处理;对于通过各种手段骗取到贷款的,经调查核实,除及时追回贷款外,可通过相关媒体进行暴光。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保障生源地贷款工作的健康发展。

4.要认真做好贷款需求调研和资格预审工作。为做好生源地贷款工作,县级资助中心必须做好贷款需求调研。每年上半年,可通过相关学校掌握应届高中(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贷款需求。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已获货款在校大学生的复贷需求。在此基础上完成每年的贷款需求统计,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信息数据库。

县级资助中心对当年预报名的学生进行资格预审时,可以灵活采用入户调查或电话采访的形式,摸清有贷款需求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有条件的县(区),可在乡镇(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设立联络员,可通过他们深入乡村开展实地调查,听取村民的反映。

只有在做好贷款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县级资助中心编制上报的年度贷款需求计划才能保证“应贷尽贷、满足需求”政策的落实;只有通过资格预审,才能在办理生源地贷款时对学生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进行甄别,有效地避免“伪贫困生”挤占公共资源的现象发生,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5.加强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设。目前许多地方县级学生资助中心机构不全、人员编制少、经费投入不足等已经成为制约生源地贷款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深入研究,加强县级学生资助中心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大人员配备,加强对县级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增强服务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信息搜集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办公设备和工作经费的投入,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进一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6.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加强相关法制建设。提高学生还贷率最有力的手段还是要将生源地贷款信息纳入学生个人征信系统。只要出现恶意拖欠、不按时归还等违约现象,就会影响到其今后在全国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办理信用卡、车贷、房贷等授信业务。尽管国家开发银行已于2011年开始将生源地贷款数据分批次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但我国个人征信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如果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建立起生源地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一定能从法律层面更好地制约获贷学生的违约现象,减轻贷后管理压力,有效降低生源地贷款的风险。

四、小结

开展生源地贷款,是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民生工程。各地只有在具体实施中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上学难的问题,才能使生源地贷款这一惠民政策发挥应有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高翔,邓小红.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状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0,(2).

[2]李泽华.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篇(6)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78-02

随着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逐渐凸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经济困难问题,而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发挥着特殊的育人功能。但是,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不尽如人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资助工作的需要,因而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资助育人水平。

一、目前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工作队伍人员配置不足,工作任务繁重。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要求,2006年秋季开学前,各高校必须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校级领导直接负责,原则上按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在校生规模1∶2500 的比例,在现有编制内调剂落实编制,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然而,各高校在执行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据调查发现,部分综合性大学、本科院校最多有2 位专门负责全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专职人员,而这些高校在校生几乎都是2~3万人左右;一些新升本科院校、专科学校、高职院校、独立学院或民办高校基本上是1名负责全校资助工作的专职人员,个别高校甚至没有专职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院系的资助工作更是不容乐观,基本上是由辅导员兼任,或是临时指派学生干事兼任。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校―院系―班级”三级资助工作队伍,队伍人员缺位严重。此外,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琐碎繁多,主要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受理、发放、贷后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复查核实、贫困生档案管理;各类奖助学金评选、发放、管理;勤工助学管理;特殊困难补助发放;学费减免,绿色通道,大学生征兵入伍、退役、复学补偿,高校毕业生到边远艰苦地区就业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几乎涉及学生资金的工作,有的高校把大学生参保、催收学费、一些日常学生工作等也都纳入资助工作范畴,可见资助工作比较繁重。

(二)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高校教育中主要向教学、科研倾斜,在进行各种人才招聘引进、进修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政策都会优先考虑教学和科研人员,而像一般的行政人员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在这些方面则往往无政策倾斜。许多高校认为行政人员工作简单,技术性不强,谁都能胜任,更有部分高校认为学生资助工作就是简单的奖助学金的评比、发放,而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性质及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对其队伍建设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加上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人员工作年限少、职称( 职务)低,使得他们的收入福利待遇远低于其他同级教师,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导致部分资助工作人员把资助工作作为跳板,有机会便换岗或调离岗位,从而影响了资助工作队伍的稳定性。

(三)业务不精,创新意识不够。由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政策性较强,需要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要非常熟悉国家、省市区及学校有关的资助政策要求,还要熟悉并熟练掌握所有资助政策及操作流程,因此,工作人员不仅要学习资助政策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相关办公软件。然而,从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工作量来看,不但内容多而且非常烦琐,并且由于我国高校目前资助工作机制基本上都隶属于学生工作处,大部分高校资助工作人员除了负责全校的资助工作外,还要承担学生工作处的其他事务性工作,例如学生档案管理、学生日常工作管理等一些烦琐的工作,这些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很难再挤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钻研业务,深入思考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因此,资助工作队伍在工作方法、方式上创新意识不够,大部分工作还是停留在应付上级布置和落实中,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工作压力大,岗位吸引力不足。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政策性强,刚性要求多,操作程序复杂,任务完成时间节点明确,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材料的收集、审核、汇总、公示、上报,而且还要保证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尤其是每项资助工作都关系到学生的切身经济利益,影响面广。资助工作人员备感压力巨大,精神高度紧张。另外,由于资助工作任务繁重,内容琐碎,基本上都是收集、审核、复查材料、数据录入等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周而复始,加上高校领导对资助工作缺乏必要的关注与重视,认为资助工作是一般事务性工作,谁都可以胜任,久而久之,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被消耗殆尽,加上地位、待遇低,岗位难留住人,缺乏吸引力。

二、原因分析

(一)高校对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高校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定位有偏差。目前在高校中,所有工作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在高校管理层心中,教学和科研无疑是学校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许多高校管理层存在一种不正确的思想,对资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学生资助工作不重要,学生资助工作就是简单的评选、发放国家各类奖助学金,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和科技含量。其次,高校对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角色的认知不准确。把学生资助工作看做一种短期或临时职业,而不是可以让人终生从事的职业。而许多资助工作人员因为学校不重视等各方面原因,一旦有好的岗位或去处便换岗或流向其他行业。上述因素制约了高校资助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发展。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高校从事资助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基本是职称( 职务)低、工作年限短的老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任务繁重,每一项内容都与学生利益有关,一旦工作出错,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而高校对资助工作队伍这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资助工作队伍人员的待遇与工作量严重不符,甚至很多高校都没有相应的政策,导致资助工作人员对职业的期望大大降低,发展空间上也没有保障。

(三)资助队伍建设缺乏长远性、规范性、制度性。近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强调,各高校必须成立由校级领导直接负责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政策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强的高水平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高校重视不够,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缺乏长远性、规范性、制度化。一些高校由于思想上不重视,对于要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成什么样的队伍,如何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如何保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稳定、生机与活力,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机制等缺乏长远的规划,致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素质、高校学生资助队伍的稳定、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积极性等方面都出现不少问题。

三、对策

(一)加强领导,按要求配足资助队伍人员。领导重视是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关系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关系到高校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中各系措施的提前和基础,是保障高校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高校管理层一定要充分认识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在校生规模1∶2500的比例配齐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这是确保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保障。

(二)建立高校资助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队伍专业化是适应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形势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对高校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求将会越来越严格,客观上要求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校资助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展开,才能确保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职业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得是否顺利,队伍素质是关键因素。高校在对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选聘、使用、培养和提拔中,要挑选一批在学生工作中思想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精、善沟通、有爱心、能吃苦和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纳入到资助队伍中去,并注重资助工作队伍人才的梯队培养,为他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专业素质。针对目前高校资助工作队伍的业务知识欠缺、创新意识差的现状,必须加强他们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教育,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国家最新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资助工作的业务知识。通过组织校内各学院系业务学习、座谈等形式系统学习资助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操作方法等,从而使资助工作队伍的知识面不断得到拓宽,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高效完成资助工作提供保障。

(四)健全激励机制,提高队伍积极性。要提高高校资助队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国家和高校应在资金、配套服务、社会地位等方面给予资助工作队伍相应的激励。应给予各高校更多的自主支配权,在保证资助额度与资助比例合理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资助标准;引入竞争机制,提取部分收益适当给予管理者和一线专职人员奖励,以提高其对资助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在分配制度和干部提拔任免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他们的工资待遇、晋级、评聘职称等问题,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真正发挥这项工作的内在动力和感召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公报,2006(12)

[2]宋时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面临的困境及解困措施[J].江苏科技信息,2013(3)

篇(7)

当前,高校教育科研课题来源有四类,一是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二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是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四是学校立项的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规划课题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重视基础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加强应用研究,增强教育研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开发研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 4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主要是凭借学会优势,建立短周期的课题平台,以本区(领)域的教育改革重点为主。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足学校,以学校急需研究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提高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研究机构对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紧密相关。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方向管理,机构与队伍管理,选题与成果管理,信息与情报管理,学会管理,刊物管理,中外高教研究的比较、鉴别与借鉴等[5 ]。我国目前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教育部高教司,各省教育厅高教处,全国及各省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各高等教育学会,各高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或高教所。以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为例,湖南农业大学的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归学校教务处统一负责。除各高教学会立项的课题教务处不参与管理外,对于其它类别的课题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在规划课题和省教育厅的教改课题的管理上,教务处主要是上级课题管理部门的协作者,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报送课题相关材料;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作为管理者,负责课题指南拟定、下文、组织评审、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全流程的管理。不论是作为协作者还是管理者,高校在整个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课题成果转化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投入,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为加强对这些课题的管理,许多高校都出台了专门的文件。但这些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课题成果转化管理这一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湖南农业大学早在 2000 年就制定了《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并于 2006 年再次修订,对各类教育研究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结题与鉴定,经费管理办法等作了进一步完善。这对于加强学校课题管理的规范性有着重要且有效的指导意义。但是,所修订的《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包含附则在内的 7 章共 30 条的管理条例里,没有专门涉及课题成果应用与转化的管理办法。这就导致课题结题就基本上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后续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及应用较少,很多研究成果只是些文字材料,未真正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虽然教育科研项目在转化成教育生产力上有较长的时滞性,且对教育政策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为研究成果寻求更多的转化机会应该是课题主持人重点考虑的问题,为课题创造更好的转化环境也是课题管理者应尽的义务。

(二)课题管理单位工作热情不高

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将其视为学校声誉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高校不仅成立专门的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而且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可以说,绝大多数高校对科学研究工作是积极主动的,但是对教育科研则另当别论。高校一般没有将教育科研归属于科研管理部门管理,而是归属教务管理部门管理。教务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常常被边缘化。目前《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与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负责领导,教务处负责日常管理;省级规划课题由省规划办管理,教务处协助;国家级课题由教育部或国家级相关单位管理,主要由课题主持人与所立项课题的管理单位直接联系,教务处基本上只保存最后的材料;在省教育厅立项的课题管理上,开题与结题由教育厅统一组织,教务处只负责转发文件,报送材料。因此,在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上,教务处扮演的只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成了发文单位、材料保管单位和组织评审单位。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教务处作为主要的管理单位,对于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力度不够,除一次中期检查外,很少与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院长交流各院教改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各院对于教改课题的支持情况等。课题管理上的不主动导致做课题成了课题主持人一个人的事,使课题质量受到影响,于教学改革,于教师自身发展,于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于学校发展都不利。

(三)课题结题质量不易衡量

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表现形式特殊,最常见的形式是论文、著作,也有心得、建议、评论等,或是成果在教育制度、条例中体现。而且教育科学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其研究成果未必能获得揭示事物规律的结论,即使有结论,又因教育本身的迟效性,其社会效果的显现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结题质量不易衡量。目前,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材料包括文字材料、音像材料、PPT课件和师生做课题期间的纪实材料(如学生所发表的论文,实地考察的纪实照片与记录)等,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文字材料中以课题主持人及参与者发表的论文为主,也有著作或论文集,还有少量调查报告形式的材料。各种结题材料装订成附件,厚厚的一本,但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材料很少,反映课题推广效果的材料很少,尤其是反映学生对课题中所涉及的教学改革的反馈的材料很少。因此,一般来说,课题只要能通过中期检查,结题前能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就基本上能过关,至于课题是不是对促进学校办学或学科或某门课程的质量提高真正起到了作用,课题管理者和专家仅凭借的数量和级别,以及少量的反映实效的材料,难以客观衡量结题质量。

二、改进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课题管理部门的成果转化职能

教育科研要同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成果必须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才是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和归宿。第一,鼓励、支持项目研究与外校的合作。从湖南农业大学2000 年以来教学改革课题参与人的单位可以看出,课题的完成人基本上以各院的教师为主,与外院或外校合作的极少。立足本校,联合外校和外企一起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仅能拓展教育研究的视野,而且更利于教育改革的创新和成果的推广。第二,定期召开教育科研成果汇报会。成果汇报会分为院一级的和校一级的。院级的成果汇报会主要在校级成果奖评审前,由各院教务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学生和同行参加。这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成果奖评审的前奏,既可以避免评审中专家因时间不允许而无法详细阅读上报材料影响最终成果的评定,又可以及时指出汇报成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研究的开展指明方向,提高结题质量,同时还可以在无形中消减教师们对成果奖评审中的种种疑虑。校级的成果汇报会由教务处主办,报告会时间可在每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会后,请所有获得一等奖的教学成果奖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向全校师生汇报其成果。成果汇报会不仅是检验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各院教师相互学习、改进教学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

(二)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育科研课题合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教学成果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教育科研课题,而是多个相关课题的整合,以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整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教育科研的后续能量。湖南农业大学于 2009 年对 17 个实体性的二级学院下的一百多个基层学术组织进行了优化设计,将之前的“系、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科研中心、专业(课程)小组、基地管理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以专业或课程群为依据成立“系”,各院再另设一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中心,并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各基层组织应根据专业与课程群特点,结合教学改革规划,组织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基层组织的优化为促进各院各系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形成教学研究的合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在课题申报前实行分块申报。即在课题申报中,分教师个人申报课题和团体合作课题。在省级、国家级课题申报通知下来后,教务处应及时要求各院组织学科带头人进行会议讨论,根据各院实际情况,向教务处告知其申报意向;教务处在汇总各院意向后,作出初步分析,再次召开各院院长,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分管副院长会议,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申报项目进行整合,形成各院在教育科研上的互动合作。在校级教改课题的申报上,教务处应该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立项指南,结合本校的发展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指南,正确引导课题的申报,调控好教改方向。校级校改课题分重大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重大课题以团队名义或单位名义申报,一般课题以个人名义申报。重大课题依据实际需要加大资助力度,鼓励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研究,鼓励教育理论工作者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专业引领与智慧共享的“对话”,形成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真正协作性的“研究共同体”,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者的共同发展[ 4 ]。教育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后,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团体合作申报项目的主持人所在的学院或领头的学院应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各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负责。这种合作不仅是分管科研的院长们之间的合作,还要加强同一级学科下的科研合作,以学院老师的微观研究为基础,提升教育科研层次,最大程度上利用各研究成果,以提高教学改革实效。教改课题的管理不仅是教务处的事,同时也是各教研室的日常工作之一。教研室主任有责任重点掌握本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以及粗略了解本院其他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为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整合提供切实服务。

篇(8)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初创走向成长的阶段,即从1994年到2003年。这是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改革开放呼唤慈善事业,社会困难群众企盼慈善事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慈善事业。于是1994年5月,在市政协、市文明办、市民政局的发起推动下,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应运而生。

长期以来,“慈善”这个词在我国是个“”。刚从计划经济中孕育出来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要创业慈善,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澄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需不需要慈善这个认识问题。在基金会筹备委员会和首届理事会领导的努力下,通过大量的宣传,及时、准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为慈善正了名。同时,按照小平同志“摸着石头过河”的理念,踏上了艰难创业并逐步成长的征程。

创业之初,基金会就提出了舆论先行、广泛传播慈善理念的指导思想。征集确定了会徽和慈善用语,创作了会歌;把媒体作为宣传慈善的主渠道,很快建立了慈善记者队伍并不断巩固扩大;宣传内容从日常工作报道,发展到设立各种慈善专栏,从平面媒体延伸到电台、电视台、网站,形成了立体的宣传网络;宣传的规模从每年200篇(平面媒体)左右增加到每年500余篇;1995年初开展了首次“蓝天下的至爱”新年慈善系列活动,以后每年一次,内容不断丰富,从2001年起新增了爱心大放送,电视台全天播出,声势和影响不断扩大,慈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按照会领导提出的“精简、高效、廉洁、务实”的原则,加强了组织建设,逐步健全了秘书处的组织机构,1996年又建立了5个工作委员会;本着慈善事业必须向地区延伸的指导思想,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1994年8月率先在长宁区设立了第一个办事处,到2002年5月全市19个区县全部建立了办事处,逐步形成了社区的慈善工作网络。

提出了“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参与慈善,注意与社会各界的联合。募捐形式从单一的接受单位、市民捐赠,发展到开展“万人上街募捐”、“慈善一日捐”、“千店义卖”、设置慈善募捐箱以及各种形式的义拍、义卖、义赛、义演等,募集基金的数量从1994年的1500多万元,逐年增加到2003年的近2亿元。2000年6月又成立了上海慈善物资管理中心,开辟了新的慈善物资捐赠渠道。

按照“拾遗补缺”的原则,开展慈善救助。从成立初期的“111”慈善工程(建1个老人乐园、资助10个社会公益项目、救助100个困难家庭),到1995年的“四个1000”慈善实事(资助1000名困难学生、救助1000户困难家庭、为1000户社会孤老建立温馨家庭、培训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发展到1996年开始实施的“安老、扶幼、助学、济困”实事项目。先后创办了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众仁老人乐园、众仁老人公寓、金山众仁护理院、伤残儿童康复中心等慈善实体。按照“急政府所急,想群众所想”,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来设置救助项目的指导思想,1996年开始,为配合政府的再就业工程,实施了“慈善教育万人培训项目”;配合政府的教育制度改革,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配合政府的帮困送温暖,实施了大规模的助困活动。2000年,为配合政府的医疗制度改革,又实施了万人慈善医疗项目。专项基金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救助的人数从1994年的600余人逐年增加到2003年的8万多人次。

建会之初,基金会就提出了与国际接轨和依法治会的理念,内部管理、建章立制年年出新招;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会计顾问;成立了内审室、监事会;从1996年起每年通过媒体公布财务审计报告,增加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社会公信度不断提高。

有了第一阶段的创业和发展,为基金会逐步走向成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从成长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即从2004年到现在。

在这5年中,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以及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慈善事业的一系列指示,认真落实首届中华慈善大会精神,推动各项工作从成长逐步走向成熟。

2004年7月,我会实施了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完成了理事会换届,依法将第二届理事会的251人精简到第三届的23人。使理事会的机构更加健全,更加精干。

将区县办事处改名为区县分会,建立了分会会长联席会议制度,并在街道(镇)逐步建立了慈善工作机构。2006年又提出了“立足基层,聚焦区县”的工作方针,加强了对区县工作的调研和指导。推动了地区慈善工作的发展,使区县募集基金的数量上升到占总量的半数以上。

募捐理念和方式不断创新。将快乐慈善、娱乐慈善、消费慈善、明星慈善等新的理念注入慈善活动:开通了电话捐赠、短信捐赠、网上捐赠、信用卡捐赠等新的募捐渠道;增强了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募捐能力;2006年初,上海地方税务局下发了“关于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捐赠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从政策上推动了募捐工作的开展。这5年中,募集基金的总量从2004年的2.7亿元猛增到2008年的14.46亿元(含抗震救灾捐款),15年累计募集款物超过41亿元。

救助工作按照1996年11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坚持“党和政府最关心,社会困难群众最需要”为出发点,凡政府已经做了的我们就退出,政府没有做的我们做,努力与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不断加大慈善救助力度。慈善专项基金累计增加到170余个,实施的救助项目增加到近百个,救助的资金从2004年的1.05亿元猛增到2008年的11.07亿元(含抗震救灾款),15年累计出资近28亿元,资助了各类困难群体160余万人次。2008年又开始探索新的救助方式,尝试慈善项目向全社会招标制度。购买政府服务实施救助项目的工作电有了突破。

按照“立足社区、方便群众、合理布局、规范管理”的原则,推动经常性社会物资捐赠工作的开展,初步形成了普及全市的慈善捐赠网络,在全市设立了经常性社会 捐赠接收点306个,慈善超市131家,累计募集物资价值7.06亿元。

按照把慈善宣传贯穿于慈善事业全过程的指导思想,不断拓展慈善宣传领域。2004年出版了中文版《至爱》杂志,2005年出版了英文版《至爱》杂志。2004年成立了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举办了国际慈善论坛,每年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慈善理论研讨会,开展系统的慈善理论研究,探索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规律。2004年评选了第一届“慈善之星”,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平面媒体报道的数量也激升到2008年的1500余篇。

重视慈善品牌建设,打造了“蓝天下的至爱”、“点亮心愿”、“共享阳光”、闪电星感动等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慈善品牌项目。

为了不断扩大慈善服务领域,2005年初成立了上海慈善义工服务总队,组织机构逐步健全,义工服务逐步活跃,义工管理规范有序。

针对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特点,2005年成立了对外联络委员会和外联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对外交流,吸纳海外慈善资源。

注重机构的公信度建设,实施了救助项目的评估、公示制度;各项管理和资金收支情况更加公开透明,社会公信度大大提升;成立了盛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和安全运作。

经过十五年发展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规范有序、富有活力、公信度很高的社会组织,在上海乃至全国的慈善机构中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期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也获得了10余项荣誉称号:

2005年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

2006-2007年荣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志愿者活动先进集体”;

2008年被评为首批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级单位(最高级);

篇(9)

1前言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国家科技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基地。相比于普通实验室,具有平台高、开放性强、仪器设备精密昂贵、地位相对独立、管理模式独特等特征。新时期下,城市化、信息化、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往往面临着科研负荷重、人员流动快、废弃物处理难度大、风险系数高等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更新理念、改变思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对于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特点以及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安全意识淡薄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面向的是硕、博士等高端技术人才,人员流动频繁,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育断层严重,工作人员通常只关注科研和教学成果,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当前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还处于“亡羊补牢”的补救阶段,离“未雨绸缪”的预防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2.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意识淡薄,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发展落后,面对着众多学科领域和大量的先进的实验设备,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更加复杂,尤其是近年来科研任务加重、信息化进程加快,使得信息(如商业机密、科技成果等)安全管理成为实验室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然而,大部分现存的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适应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信息安全管理松散、安全管理制度落后、安全操作流程混乱、安全监督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

2.3安全责任不明确

大部分高校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第一安全责任人和专职安全责任人的安全职责,也鲜有对安全责任人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安全责任人的责、权、义等问题。此外,很多高校实验室存在多个部门交叉管理的问题,没有统一的负责单位,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落实,也不利于监管和考核。

2.4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主观认识不到位以及客观资金的限制等多方面原因,目前高校实验室在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安全设施存在着老化以及配备不足等问题,例如:烟雾报警、消防喷淋、辐射防护等设施,实验室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以及高温高压设备等,使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风险程度较普通实验室高很多。

3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3.1营造安全意识氛围

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意识氛围淡薄,安全管理制度松散等原因,使得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坚持科学发展、长足发展、绿色发展,真正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全面提升实验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强化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

3.2完善精简组织机构

3.2.1实验室专属安全管理机构

建议高校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同时设立技术安全部门,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系统性的管理。避免管理部门过多、体质松散、互相推诿的现象出现。很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由学校多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交叉管理的,因共同管理的部门过多,使得管理的效率大大降低。

3.2.2实验室专属信息管理中心

信息安全(如商业机密、科技成果等)已经继人、物、环境之后,成为实验室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然而以往对于实验室信息安全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建立实验室专门的信息管理中心,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安全管理。该中心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筛查并签订相应保密协议,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3.2.3实验室配备专业人员

高校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如大学环境卫生与安全办公室,主要工作人员由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生物学家、化学家、卫生专家、工业卫生学者以及安全工程师组成,以便各院系有需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把关或者定期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以及演习等,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3.3.1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制度。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全面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到岗。由各学院配合管理,共同承担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明确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职责,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安全工作内容和标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工作指导方针,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将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实验室和每一台仪器,强化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3.3.2推行操作人员准入制度

实行操作人员准入制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管理,推行身份识别系统。实验室安装门禁系统,对实验室进行权限管理。实验操作人员需在网上平台进行预约,办理专门的智能卡,通过刷卡进入实验室,预约前需完成预约实验室相应的安全培训课程。实验室准入制度将根据实验操作人员的职能进行类型的划分,并将人员信息录入数据库,从技术上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同时也协助管理人员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3.3.3仪器、设备和管理制度

建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规范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规程,防止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仪器的管理使用规章制度包括:仪器购买、仪器维护、仪器使用、操作规程等制度。保障仪器正常运转、合理分配和合理使用,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安全隐患。

3.3.4药品、危险品的管理制度

规范药品和危险品的管理,由专人负责并建立保管品的名录清单。对药品和危险品的使用进行登记,使用过后的进行会收,统一保管统一处理。例如,在装有废液的容器上粘贴明显的标识,并注明废液的名称、类型、组成以及使用日期和使用人,使用完成后将废液倾倒在指定回收地点并清理容器。对于高压钢瓶,要注意管路检漏和钢瓶的使用规范,及时将使用完成和有问题的钢瓶返厂检查和维修。

3.3.5数据、资料的归档和保密管理制度

完善资料和数据的保管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数据的安全和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资料的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相关的文件,以及实验室每年的消耗品采购、设备维护、仪器说明、图片报道等资料进行收集和归档,便于实验室的管理和评估。此外,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大型仪器都开始配套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控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涉及知识产权和数据的稳定和安全问题,使用正版软件可以保证仪器和数据处理运行稳定,同时可以防止他人非法盗用或删除数据。

3.3.6安全考评和奖惩制度

由管理部门、学生导师、行业专家共同对实验室的安全做出风险评估,并制定安全管理考评和奖惩制度。确保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根据考评和奖惩制度对检查结果进行奖惩、通报,并以书面形式报送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3.4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3.4.1保证充足的安全资金

高校应重视起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实验室管理的投入,包括力、物力和财力等。未雨绸缪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维护体系,保证实验室配套设施的齐全,减少资金浪费。同时,高校应给予实验室一笔专项安全经费,专门用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的购买、更新,安全培训、演习等。

3.4.2精细化配备安全设施

高校实验室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不同学科对实验室的仪器的要求也不同,相应的基础设施也会有不同规格的需求。因此,实验室在建设前的设计和规划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在使用后期不断进行改造和调整。对于专业特殊的实验室,如化学、生物、医药等学科,要树立“生命第一”的安全理念,配备必要的防护和急救设施。

4结语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高校开展科研和教学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需求,是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重要组成,是实现我国绿色科技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转变管理理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建立长效机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当下做起,改变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说起来确实重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干起来往后靠靠,出事才知真重要”的被动局面,切实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为高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庄越,叶一军.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12):21~24.

[2]莫寅斌.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09(6):175~176.

[3]魏钟波,沈萱,裴大平.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246~248.

[4]束羽,丁寅,徐铮.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215~217.

[5]李阳春,阙斐.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236~238.

[6]钟少颖,梁尚鹏,聂晓伟.美国国防部资助的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1):1261~1270.

[7]龚竞,徐水,侯勇,等.高校研究型学院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137~140.

[8]周岱,刘红玉,赵加强,等.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分析与建构[J].科研管理,2008,29(2):154~165.

[9]冯芝媛.高校实验室管理之我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2):103~104.

[10]曹蓓.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3):30~31.

[11]任雪艳,孔庆军,陈芳.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08(3):174~176.

篇(10)

源远流长的感恩文化诠释着中华民族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性美,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然而,时代在变化,感恩的内涵也在变化,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感恩?把这一命题置于市场经济狂飙突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中,我们发现,这不仅是一个文化命题、社会命题,更是一个时代命题。

(执笔/黄菲)

让感恩成为和谐社会的一种温暖

黄菲

面临危机的“感恩”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不缺乏关于“感恩”的内容。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知恩图报”均成为我们民族的口头语言和文字中的训诫。“啜菽饮水”、“衔环结草”、“投桃报李”、“一饭千金”……关于感恩的故事、箴言比比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的地位。然而,和许多传统的思想文化一样,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感恩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感恩匮乏的时代,然而某些时候感恩的缺席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困惑、悲伤、愤怒和叹息,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2007年8月中旬,湖北省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取消5名贫困大学生继续受助的资格。原因是2006年8月资助这些贫困大学生时,该市总工会要求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学习生活情况。但一年多来许多受助大学生未给资助者写信。所以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事件引发了一场争议。一方认为受助大学生“不懂得感恩,应该付出代价”,而另一个声音则是“既然主动资助别人,就不应图回报,否则就不是慈善,而是施恩”。这样的争论注定不会有定论,这起本应皆大欢喜结果却半途而废不欢而散的助学事件,可以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关于感恩的故事。

30年来,一对古道热肠的夫妇李学林和沈玉珍,靠捡垃圾、当搬运、摆地摊,先后共收养弃婴49个,他们陆续被人抱养。但至今没有一个孩子回来看过恩人,没有一个为90多岁、失去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老夫妇提供一点帮助和回报。49个孩子无一回报,虽然善良的老夫妇再三说“不怪他们不怪他们”,但这确实是一曲爱的悲歌,李学林和沈玉珍把它唱到了极致。这是关于感恩的另一个故事,让人备感悲伤。

37岁的著名歌手、“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丛飞,生前曾资助了100多位贫困学生。丛飞病重住院之后,有的受助者对他表示关心和慰问,有的受助者却不闻不问。有一位受助者认为丛飞资助自己是另有所图,称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去看望丛飞,自己收入有限(月薪三四千元),没有能力帮助丛飞;一位家长得知丛飞生病暂时没有能力继续支付他孩子的学费,没有任何安慰的话语,而是问“他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这个关于感恩的故事,令人叹息。

2006年4月1日,湖南衡山县店门镇九观桥水库游船驾驶员肖楚红在九观桥水库的漩涡中救下了6名游客和一名船工,自己却被吞没于巨大的漩涡。肖楚红以生命换取了别人的重生,生死一隔,受到恩惠的人却转瞬割断恩义的脐带,无声无息消失于茫茫人海。获救者无人来吊唁。甚至,为了逃避对于恩情的心理负担,为了躲避对于死者亲人可能的补偿,有获救者悍然否认被救的事实。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只有伤心和气愤。

……

这样的故事,已经发生得太多了。它们以一种让我们心痛的方式提醒着,警示着:我们的“感恩”正在面临巨大的危机,正在慢慢流失,而这种流失,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感恩心态缺失,善心和善举被人误解、忽略,甚至践踏,甚至以怨报德,那人性中善的一面将会受到压抑。

也许那些故事都太具有典型性,不是每个人都会遭遇到,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感恩的稀缺:你在公交车上让座,很可能得不到对方的任何表示;你见义勇为擒盗贼,很可能得到保护的人并不领情;你恪守温良恭俭让的准则,很可能被称为“傻瓜”兼“面瓜”。民工用辛苦的劳动支撑着城市的建设,城市人懂得感恩吗?在有些城市人内心,正是民工破坏了城市的形象;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有些先富起来的人们懂得感恩吗?在某些人眼里,无论是本身贫穷还是出生于贫穷之地都是一种耻辱;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些飞速发展的知名企业如今还感激当初创业者的功德吗?

需要感恩的时候,没有理由失语。不懂得感恩不是含蓄,更不是持重,只能是寡情薄义与违情悖礼。虽然对于施与者来说,应该出于悲天悯人的本心本性去施恩行惠,不图回报,然而受助者如果完全忽略了施与者希望自己的善举有所回应的感受,确实有悖于常理。我们需要生活在一个温情脉脉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生活在一个有情有义的社会里,我们需要远离冷漠、残酷、薄情、无义,所以,感恩这一课,我们不能不学习。我们施恩不为图报,但我们受人滴水之恩,则不能不以涌泉相报,因为这是恩义得以循环的人类之道。

危机的背后

感恩文化的危机,可以说是商业文明与传统道德文明冲突的必然产物。我们的历史从农耕文明发端,传统的儒家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一种内敛的个人修养;商业文明则讲求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个性化的张扬。在经济转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两种价值观激烈碰撞,导致了感恩文化一定程度的缺失。

感恩文化危机的背后,我们更看到了中国社会契约精神的发育不良。从历史上看,中国人的感恩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政治对权力的感恩,即“忠”;其二是对父母亲人的感恩,即“孝”。然而,这两种观念在近现代中国都受到了激烈的批判。所以,从表面上看,今日中国感恩文化的缺失在于旧“恩情”被否定,而新的没建立起来。然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之中,财富或机会上的公平仍然有违人们的预期,所以在许多人的内心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在这种情况下,使一些人在接受社会或个人援助时,会产生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恩”的心理,认为他现在得到的,就是他“被剥夺的”,是他“本来就应该得到的”,“感恩之情”自然就无从谈起。

我们承认慈善与救助是一种社会救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奉献者需要“替人受过”。显然,“得恩惠者”混淆了“得”与“失”,混淆了自己与他人、社会以及权力三者之间的契约关系。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契约倒错”,让我们看到有家长在得知丛飞生病暂时没有能力继续支付他孩子的学费,不但没有说出任何安慰的话,反而会责问“他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

感恩文化本质上应属于自生自发秩序范畴。在一个社会不能提供自生自发秩序有效形成的土壤之时,良性的感恩文化也无从建立。即使这个社会曾经有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行为信条,但在现实生活中陷入失序困境的人会觉得这样的古训相当遥远。为了强化施恩人的形象,我们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求受恩人不断将感恩的心态重复呈现于别人的视线下进行“展览”,这会对受恩人造成过分的心理负担,从而降低了对施恩行为的评价,甚至产生冷漠心理。当“施恩”慢慢演变成软暴力的时候,“受施”就成了一种负担,“感恩”就成了一种自由的丧失。

所谓“感恩”,更多的是出于对人类共通的一种本性的感激之心,绝非“感谢恩赐”的意思。从人格上来说,感恩者和被感恩者是平等的,只不过出于各种原因前者产生某种匮缺需要后者的援助。然而目前社会各界在倡导感恩意识的时候,并没有对两者进行严格区分。一些领导教训员工要学会“感恩”,否则予以开除。一些学校或社会机构在资助困难学生时,喜欢举行各种仪式,这种“示众型援助”让受助者感到了自身的卑微,唤起了受助者的自怜感,非但无法激起反而可能摧毁受助者的感恩之心,因为他们接受援助已经付出了把自己最不愿为人所知的隐私展览于众人面前的代价。

感恩出现危机的背后,我们还看到了中国教育制度的不足。我们的教育过于功利性,过于侧重功能性的学习。我们教育孩子学知识、学技能、学本领,但不大教育孩子学做人、学生活、学处事;我们教育孩子如何与人竞争,但不大教育孩子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重视孩子的智商,教他们如何做更聪明、做更成功的人,但我们不大重视孩子的情商,不习惯教他们如何拥有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做更受欢迎的人。感恩传承本身就存在着文化断层。十年“”期间,感恩文化得到极大的否定,而新的文化教育体系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教育传承出现断层。现代学校德育仍然存在误区,教育内容普遍“大”而“虚”,现在再提“感恩”,是德育内容从“小”务“实”,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也是人性的需要回归。

重建感恩文化

广东有一家企业,每年都拿出100万元,设立“大学生助学金”。但被资助者必须签《道义契约》,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返还助学金,加入助困行列。结果,第一批受助学生毕业后,半个月里,即有21人偿还了16450元。

这样的做法固然效果显著,但当道义需要契约来约束,感恩需要条约来限定时,是否是我们这个有着扶危济困、知恩图报传统的民族的悲哀?我们不应有狭隘的报恩文化,而需要真正的感恩文化和开放的慈善精神,施与者不应苛求回报,受助者也不应忘记回报社会,感恩不需要书面的契约来保障,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张无形的契约。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荒谬、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是要爱他们……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在特里莎修女创办的加尔各答“儿童之家希舒・巴满”的墙上有这样一首诗。由这首诗,联想中国的感恩现实,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感恩文化和慈善文化有着怎样的捉襟见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然而,中国的感恩文化还停留在封闭的“报恩文化”的层面上。这种封闭的“报恩文化”离真正的感恩文化和慈善文化还很远。在感恩文化和慈善文化中,施恩者不以“图报”为目的,不像“报恩文化”那样具有交换性;受恩者“图报”并非被动地指向原来的施恩者,因而具有开放性;受恩者是让情义自由流动的“社会人”,而不是被情义“奴役”的“报恩人”。

人们常常谈到中国的慈善事业与发达国家差距如何之大。比如,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差38倍,而人均慈善捐款相差了7300多倍。慈善事业的发展,固然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等密切相关,但更离不开“懂得感恩”的社会土壤,离不开完善的慈善制度支撑。现在看来,我们这两者都大有差距。

慈善,应当是纯粹而纯洁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能让受助者付出任何人格与尊严的成本。尽管慈善行为使个人受益,但慈善首先是一种社会救济行为。即使受助者理当有感恩之心,也不适宜直接被要求“现世现报”。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怀抱爱心,回报社会,当然更是一种感恩。如果从慈善制度安排上,我们能既让受助者有表达自己感激的渠道,又不会因此背上沉重的精神压力,他们的感恩之心是否会更快乐明朗?如果那些不愿意暴露自己生存状况的受助者,既能得到经济的援助,又能得到足够的尊重,他们的感恩之情是否会更深挚绵长?

感恩是一种道德良性互动的剂。要让感恩之情延续传递,受助者当然更需善待社会善意。心怀感恩,才能知道珍惜,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珍惜别人患难相助的爱心。懂得感恩,也就懂得施恩。今天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渡过难关,明天他们或许也会对别人施以援手。感恩能够造就“爱心效应”。在慈善的链条上,感恩是道德良性互动的重要一环。当来自于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在受助者身上留下了感恩的种子,这种感恩意识会促使他去关心帮助更多的人,使爱心在感恩中传递,善行在感恩中接力。

和谐社会为感恩文化的重建,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契机。我们提倡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施恩与感恩――这一良性的互动对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必然大有帮助。

感恩文化的重建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炼、归纳、表扬那些历史上动人的感恩故事和人物,对于净化我们的心灵、开阔我们的思路是大有益处的。同时,以往的感恩文化中,存在着不自觉的奴化的成分,包含着上下之别的不平等观念,充斥着施与者漫不经心的傲慢与偏见,这些感恩传统中的糟粕应该用现代意识仔细鉴别,坚决剔除。

感恩文化的重建要从孩子着手。我们的德育课应该多一些“道德意识的日用品”,而不仅仅提供一些空洞的、不着边际的说辞,家长也应该把感恩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培养一个知书达理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成功。今年华东师范大学首批免费师范生开学前收到了校长写的亲笔信,信的最后写道:“一定不要忘记感谢父母和家人,不要忘记感谢老师。希望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出家门,怀着一颗自信的心走进校门。”这既是一个师者的谆谆教诲,也是一个长者的温情叮嘱,我们应该多一些这样严肃而又亲切的感恩教育。

感恩需要强者率先垂范。强者在我们的社会往往以一种施恩的姿态出现。其实,强者得到了更多的恩情,如果强者把自己取得的成功看作是跟任何旁人无关的事情,那就是极大的错误。如果强者懂得感恩,那对感恩文化的重建与流行,必然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我们习惯表彰施恩者的流行文化里,我们也应该表彰那些懂得感恩的人。我们还要特别强调,每一个施者同时也是受者,施恩与感恩是一枚钱币的两面,在这一社会互动与社会支援的过程中,我们都会从中获益,成为共同的赢家。

我们祈祷,让感恩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这世间最日常而又最温暖的词汇;我们祈祷,让恩泽发出应有的璀璨光芒,受恩者与施恩者都在这样温柔无私的光芒里如坐春风;我们祈祷,让情义如涓涓暖流,在这和谐的社会里生生不息,循环传递。

他们的感恩故事

那个受资助后杳无音信的人

叶雷读大学的时候,因为穷,内心特别自卑,但他知道越自卑,就会越让人看不起,所以他表现得特别坚强,从来没有申请过任何资助。直到他妈妈患了食道癌,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叶雷在网上发了求救的帖子。后来他收到了江苏一位徐姓退休教师200元的资助。叶雷拿着200元哭了一个晚上,许下了报恩的愿。可妈妈还是走了,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他特别悲伤,既要读书又要还债,压力非常大,本想和徐老师联系,但考虑再三他还是没有联系。现在,叶雷毕业留校任教了,按照原来的地址写信,可信总是被退回来。但叶雷从来没有忘记徐老师的恩情,所以对学生特别好。

在一般人眼中,受到资助说一声“谢谢”也许非常容易。但贫困生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心理世界和生活世界可能是分裂的,毕业后不和资助过自己的人联系,原因也是复杂的,也许一句“谢谢”在贫困生心中是非常沉重的。他们或许不小心弄丢了恩人的联系方式,或许认为还没有到和恩人联系的时候,或许心怀感激却不知如何表达,或许事业不够成功而无颜和恩人联系,或许还没有考虑好用什么方式回报恩人,或许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传播爱心,或许本着非常强烈的自尊心把一句“谢谢”永远留在心底……

没有理由不感恩

柳叶桃是在城里读高中的。那时的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身材矮小,成绩一般,性格孤僻。第一次到城里,没有朋友,没有城里孩子的自信和优越,每次打电话回家,听到妈妈亲切的叮咛声,泪水便悄然滑落。怕母亲担心,他从来不对她说孤独,语气中却不乏乖戾,小小的他也懂得用粗暴来掩饰对温情的欲望。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高二,柳叶桃遇上了一个好老师。老师姓程,亲切、随和,对同学一视同仁,他能看出每个学生的心事,用朋友的方式听你倾诉,帮你解难。刚开始,柳叶桃并不信任程老师,在他希冀的眼光中,一次又一次地无动于衷,一次又一次让程老师失望。那时的柳叶桃总是很极端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药可救的孩子,没有人真的关心自己,但在心底他却担心老师会放弃自己。

有一天晚上,柳叶桃感冒了,发烧到39.4℃。当他买药回来时,发现校门已经关了。站在街边,他冷得发抖,第一时间想起了程老师。接到电话的程老师匆匆赶来了。看到老师心急如焚的样子,柳叶桃哭了。那一刻他知道,即使在他已经放弃自己的时候,老师依然没有放弃他。一直以来柳叶桃都想用最美丽的文字去描述这件毕生难忘的事,但每次都无从下笔,因为事情虽然简单,却异常温暖。

人生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上学时遇上一个好老师,工作时遇上一个好领导,有一两个可以交心的朋友,当柳叶桃终于摆脱自卑的阴影,一步步成长起来时,发现身边都是要感激的人,他发现,自己没有理由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平凡人的平凡爱

彭秀是一个平凡的人,然而从小到大,她得到了无数的帮助和关怀,让她觉得自己一直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也让她对社会一直怀着深深的感恩。小学三年级,彭秀开始远离家乡出外求学,在那段开始独立生活的日子里,因为水土不服,她发着39℃的高烧,是她的老师得知情况后将她送到医院,用微薄的工资给她买药,让她很快恢复了健康。高三那年,彭秀父亲去世了,她的世界一下子陷入了伤痛,她开始变得敏感和脆弱。一个同学把她带到了自己的家,与她盖同一张被子,睡同一张床,分享各种零食,也分享宝贵的复习资料。就这样,彭秀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了下来。大二那年,电脑还没现在这么普及,彭秀的作业都是用手写好了之后跑到机房去验证对错。彭秀的几个已经是师兄师姐的老乡为了她可以方便地学习,七拼八凑了电脑的零件,她在电脑城打工的同学帮她组装了电脑。于是,她有了台属于自己的电脑,虽然配置很低,但学习起来方便多了。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那些温暖的帮助,在别人看来都是小事,但对于彭秀来说却是那么的重要,不仅让当时在困境中的她备感温暖,更重要的是深刻地影响了她对待生活的心态,教她懂得了也要这样善良地对待别人。对于这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彭秀不但感激,而且有些愧疚,因为除了当初说的一句谢谢以及现在还放在心底的感激外,没有对他们有任何的答谢,虽然他们在给予帮助的时候没有想到要任何的回报。彭秀自认为是个很平凡的人,没有很大能力为社会做什么贡献,但她由衷地愿意像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一样,真心诚意地去帮助别人。虽然收入不高,但她参加了市团委组织的“一帮一”助学活动,资助一个山区学生每年的学费;单位每次组织赈灾捐款,她捐的数目都会让同事吃惊;任何时候遇到乞讨者,她都会掏钱包……她不曾想要任何物质的回报,只希望人与人之间的爱能够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一直传递下去。

一声谢谢已经足够温暖

早年曾在和所在部队服役的高健民,20多年来倾个人之力先后关怀资助过130多名学生,而这些受助的学生在毕业后,主动与他联系并表示过感谢的,还不到10%。

高健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不后悔,对那些学生有意无意的回避也表示理解,但他还是有些遗憾:如果有更多受助的学生对他哪怕说一声“谢谢”,他都会感到很温暖。

2003年,生长在西北革命老区的黎岳高分被东北某重点高校录取,但因拿不出路费,其父服药自杀。从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高健民当即决定帮助她。高健民病退后,每月只有1200元退休金,打针吃药和日常开支要花掉一半的费用。剩下的钱他全部用来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学生。像以往一样,通过校方联系到黎岳后,高健民带着水果和糖去看望她,并一再叮咛她:“有什么困难,或者缺钱了,随时给我打电话。”

“她似乎不太喜欢我往她寝室打电话,她也从未主动来过电话。可能是不好意思。”2005年,黎岳读大三了,中秋节那天,高健民拎着几斤月饼照例前去探望。“接过月饼,她看都没看,随手就扔在了桌上。直到我走,她连声‘谢谢’都没说,一直神情木讷。”高健民的表情里,有点遗憾,也有点无奈。

现在读初二的张强接受高健民的资助已有4年。高健民为张强买文具和衣服,逢年过节还给他家送大米、白面和豆油。“春节时,我心里惦记着这孩子,可他从来没有打电话给我拜过年。”高健民有些遗憾,“拜个年也不过花他1分钟的时间啊!”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高健民关心、资助过的学生已有130多名。“他们毕业后,给我打过电话的非常少,家长大部分也是这样。”高健民说,“我只能这样理解――他们不联系我,是‘正常’的。虽然少数家长很热情,让我有种融化的感觉,但这是‘反常’的。”

谢学台报恩

2007年2月26日,大年初九,在江苏省海门市打工的安徽籍民工谢学台从深达3米的冰冷的河水中救出三位因车祸落水的海门人,他的壮举感动了海门,感动了江苏,3月7日是海门市一年一度表彰见义勇为英雄的日子,谢学台作为唯一的民工,唯一的外地人,被海门市评为“见义勇为英雄”。

“海门人以前救过我老婆。我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尹大姐,报答不了海门人的恩情。”谢学台无意中道出了一段令人闻之动容、催人泪下的感恩故事。

2002年10月的一天,在海门市打工的安徽籍民工谢学台的妻子遭遇一场车祸,被送往医院抢救,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可肇事司机付了一笔入院医药费后,便杳无音讯。老谢无力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四处筹钱毫无结果,几乎绝望了。

就在那时,邻床来了一名探视者,这位海门大姐得知谢学台的不幸遭遇后,深表同情,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500元钱让老谢救急,并主动提出帮助老谢讨要公道。

大姐联系律师帮助老谢打官司,还替老谢垫支了全部医药费12000元。不久官司有了结果,肇事司机支付了两万多元赔偿金。领到赔偿金后,老谢几经周折,才知道这位大姐叫尹红梅,是海门强盛物业管理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当他还钱谢恩时,大姐却委婉地说:“钱不急着还,还是先留着妻子治病和孩子上学吧!”不轻易掉泪的安徽汉子,此时泪流满面……

为了生计,谢学台四处奔波,与尹红梅一家人的联系也少了很多,但对于尹红梅给予的无私援助他一直铭记在心,感恩不已。

就在谢学台成为见义勇为英雄时,他得知一个惊人消息:尹红梅的丈夫施振彬身患尿毒症,全家人正在变卖房产为其治病。谢学台拨通了尹红梅家电话,说:“大姐,你是我的恩人,你丈夫是什么血型,我想帮老施换肾!”电话那头的尹红梅激动万分,她哭着回答:“你的心意我领了,可这万万不能啊!”就在谢学台在接受颁奖的当天晚上,他带着礼物来到了尹红梅家。

用感恩回报关爱

6岁那年喻珏的父亲因病去世,只剩下她和妈妈相依为命。不久,妈妈所在的纺织厂又因效益不好倒闭,家里就靠每月几百元的下岗生活补贴费勉强度日。但纺织工会并没有忘记她们这个贫困家庭,不仅每次开学送来助学金,还特意安排她们家和纺织集团副总裁朱勇结对助学。

刚开始结对助学时,看到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年少的喻珏还挺排斥。因为家里困难,她在学校里曾经被小朋友嘲笑,幼小的心灵经不起一点波动。

然而,结对助学后,纺织集团副总裁朱勇不论工作多繁忙,每逢春节、中秋、五一、十一等节假日,都会提着月饼、水果去看望她们。前两年,喻珏参加高考时,朱勇很关心她填报志愿的情况,多次提出了填报专业的建议。正是在工会和朱勇年复一年真诚帮助下,欢笑才重新回到了她们家。喻珏每周一至周五住校,周末离校回家,她常会给朱叔叔打个电话,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同朱叔叔聊聊天,感觉很开心。

喻珏说,湖北几个贫困大学生被取消受助资格,表明这些大学生在人格塑造上确实有所欠缺,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参加捐助的叔叔阿姨肯定不指望有什么回报,但说声谢谢、打个电话或者写封信应该不算困难,为什么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呢?

喻珏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就是想在毕业后做一名社工,帮助更多困难群体,用感恩回报社会的关爱;在学校,她参加了学校志愿者服务总队、学生会社团活动,另外,她还是纺织工会志愿者的一员,在今年5月份为高三学生提供填报志愿的咨询和指导……

让孩子从小心怀感恩

1999年,徐小华被查出患有食道癌,手术治疗后本以为一切都在慢慢好转,谁知几年后,尿毒症的阴影又一次笼罩在她身上。接连两次来袭的病魔并没有击垮她,在家人的鼓励和社会的关心下,她坚持治疗,以顽强毅力抗击命运。其间,她爱人患慢性肝炎也长期病假在家,两人每月的病假工资加起来不过1000多元,但患尿毒症血透,一年自付的医疗费就需2万元。

前几年,在闸北经贸公司的牵头下,徐小华的儿子也幸运地成为结对助学对象。在捐助者的资助下,孩子今年顺利考上了大学。作为长期接受社会帮助的困难家庭,徐小华和爱人一直教育儿子要心怀感恩。尽管他们平时同捐助者联系不多,也不好意思多麻烦别人。但他们经常告诉儿子:“今后大学毕业了,家庭经济好转了,我们也要去帮助更多更困难的家庭。”徐小华想,这也是对曾经帮助过自己一家的好心人的一种回报吧。现在,儿子长大了,也越来越懂事了。每次放学回到家中,儿子总是很主动地做家务,给爸爸捶背,让妈妈多休息;出去倒垃圾,会将邻居门口的垃圾一起带走;在公交车上,总是第一个站起来为老人、孕妇让座……看到孩子能以自身行动报答社会、帮助其他人,徐小华感到特别高兴。

七嘴八舌说感恩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在读硕士周一游:现在感恩之心的缺乏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关。美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有感恩的观念和回馈社会的思想,西方还专门有一个感恩节。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条从道德修养到入世政治的人生路线轨迹,却基本上没有回馈社会、反哺社会的感恩意识。

长沙市某网络游戏公司技术总监于季生:情人节与圣诞节在国内很受年轻一代追捧,而感恩节却鲜有人提及。不是因为我们缺乏“火鸡”,而是缺乏情愫。与不断出现的“被救之人悄然离去”的个案相比,这种渗透到日常心灵里的感恩情愫稀缺更为可怕。

厦门市建发房地产公司市场部营销人员刘永强:为什么感恩如此匮乏,一是因为不少人对感恩存在着错误的理解,他们把感恩当作是一种精神上的负债,不愿意承担这样的债务。而另一方面,确实也有人把施舍转变为一种支配他人的权力,亵渎了恩情。

著名时评家鄢烈山:不知感恩肯定是一种变态心理。从大的背景讲,自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污染了,没有真情只有利害,变成了利用与被利用、防范与被防范的关系。有些贫困生,小时候怨父母无能,长大后知道了一些制度性因素(如农民工受的户籍限制),又会怨社会不公,将自己的一切不如意全归咎他人,在幽怨心境中,将资助者个人的善意也视为自己不得不忍受的屈辱。这种心理应该说是一种社会病吧。

长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小周:感恩是最好的习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必定会热爱生命、关爱他人;学会感恩,才能收获平和与快乐。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

盐城市月亮街某书店经理朱光明:感恩之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表达,只能由内心催生,逼是逼不出来的。有些受助者并非不懂得说谢谢,而是在受资助的道德压力下,产生自卑乃至自暴自弃的情绪。所以,与其抱怨有些受助者缺乏感恩,不如营造一个宽容的慈善环境,使受助者可以自信地面对未来,将来有所成就,回报社会。这也才是最大的感恩。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教学 下一篇: 高级邀请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