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16 13:52: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智能家居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智能家居调查报告

篇(1)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179-03

Abstract: Smart home as the current hot IOT applications,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it brings intelligent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aware of its potential security risk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search on the security scheme of smart home system. In the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the double factor authentication mode based on the Device MAC and dynamic password, combined with digital signature technology, to prevent the intrusion of illegal users. After the authentication is passed, the system assigns permissions for each role. In the data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security levels, using different encryption schemes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data communication in smart home system. In the home system, each security module of the program design, they are interrelated and mutually cooperate. Theoretically, this strategy to meet the needs of home security.

Key words: smart home; authentication; data encryption; digital signature

在这个信息化、数据化的互联网通信大时代,物联网正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正逐渐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1]。物联网通俗点理解就是互联网基础上形成的物物相连的网络,是指通过在物体内嵌入感应芯片,采用RFID射频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和跟踪定位技术,将这物体与互联网连接,实现对物体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传输和监控管理等功能。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目前各大IT界巨头,家电大佬们纷纷涉足,展开了一场家居市场的争夺战,由此可见,智能家居的前景是十分可观的。智能家居实际上是以家居环境为基础,通过物物相连的无线传感网络来管理我们的衣食住行,实现人们家居生活的智能化、安全化和时尚化。我们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下班回到家里,随着智能门禁系统的安全开启,家里的灯光缓缓点亮,空调、热水器根据你的体温自动控温,背景音乐缓缓响起,一个控制器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操控家中所有的电器[2]。而当你在外工作时,你也可以打开手机或者电脑远程查看家居环境,操控家里的电器设备……这样的生活正是智能家居正在努力实现的方向。

当人们沉浸在对智能家居生活的美好设想中时,它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却给人们当头一棒。不久前,苹果公司固若金汤的IOS系统深陷XcodeGhost感染门事件后,这就不得不引发我们对智能家居系统的担忧。根据惠普的调查报告,十大著名的智能家居产品存在不同的250个安全隐患。令人震惊的是,在黑帽子安全大会上,黑客轻松的破解了Nest恒温器的安全防范,使恒温器变成了可以掌握家居一切动向的“监视器”。而英国早前就曝出了被攻击的家庭摄像头泄漏用户隐私数据的事件[3]。智能家居出现的这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引发人们思考:我们该怎样对待智能家居?或许智能家居的未来,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加强安全性这一课题。

1 智能家居系统架构的分析

目前,智能家居大多采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实现家居与互联网连接,实现实时数据共享。ZigBee是普遍认为安全性能很好的低功耗协议,被定义为一种基于自动化控制的无线数传技术[4]。本系统的设计方案中,主要采用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来采集智能家居的环境信息,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整个智能家居系统主要由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智能网关和远程终端控制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其中,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和智能网关是智能家居的硬件平台,所有家居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都由它们实现。ZigBee无线网络主要由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节点组成,其中协调器是网络中的核心设备,负责整个无线传感网络的组建、配置、管理和维护;路由器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并执行最佳的路由策略;终端设备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传输[5]。在家居的硬件平台中,智能网关是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不仅负责控制ZigBee无线网络的正常工作,完成信息传输和指令控制;还要控制与Internet连接,实现与远程终端设备的数据实时传输、指令的接收与实现等操作。智能网关作为家居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实现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与互联网连接的中间桥梁。

2 智能家居的安全性模型分析

智能家居系统目前大多采用Linux、Android系统,由于其系统的开放性,存在很多难以预料的安全隐患。智能家居根据组网的方式不同,采用的设备、协议的标准不一,也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将系统划分成家居环境模块、数据模块和控制指令三个安全模块进行结构分析,如图2所示。

2.1家居环境的安全性

智能家居负责管控人们家居生活的各种电器和智能门禁系统,相当家庭智能化的大管家。目前智能家居行业缺乏一个统一的行业安全标准,大多数智能家居生产厂商的产品安全性能不够强,暴露出诸多的硬件设备的安全隐患。如果黑客或不法分子对设备硬件的漏洞遭进行攻击,获得了家居的控制权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家居的安防系统一旦被破解,智能家居相当于是“大门敞开”的,人们的生命财产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是不容忽视的。

2.2 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任何通信系统的设计中,都必须强调数据的安全性。在智能家居通信中,采集和上传的数据是有关用户家居和用户身份的重要信息,因此,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个智能家居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包括用户的账户信息、隐私数据和普通数据这三个部分。

2.2.1 用户登录账户的安全性

用户的账户信息是识别用户身份的重要凭证,也是用户登录家居系统的一把关键“钥匙”。首先,在家居系统中,需要合法用户进行身份信息的注册,系统会依据用户的身份级别,给每个合法用户分配相应的系统操作权限。用户身份界别越高,获得的管理权限就越高。因此,在系统中,用户的账户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一旦高级别账户的密码信息泄露,对整个系统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因此,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必须要保证每一个用户的账户信息的安全,防止非法用户登录系统。

2.2.2 通信数据的安全性

在这个IT化的大时代,数据的安全或更胜于金钱,这是由数据的具体价值来决定的。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数据是用户信息的具体体现,由ZigBee模块收集上传的数据都是家居中的隐私数据,关系到家居信息或者用户的各种隐私信息,这也是黑客用尽手段想要窃取的“肥肉”。在通信过程中的数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变换处理,让攻击者无法知晓其真实含义。

2.3 控制指令的安全性

在整个智能家居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远程终端或者内网设备进行访问或者控制。在内网控制时,由于ZigBee网络本身的安全性,指令传输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而在外网的远程终端进行指令控制时,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就会遭受到诸多的攻击,因此,在指令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亟待解决。

3 智能家居系统安全性方案设计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将由外及内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机制,确保整个通信过程的安全性。首先,在用户使用系统之前,终端设备登录环节需进行身份合法性的验证。在用户成功登录后,实行级别化“角色-权限”模式,即根据该用户的角色级别,为其开放对应的功能权限。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数据的隐私级别,采用不同的加密方式,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性。智能家居系统安全方案如图3所示。

3.1 身份验证环节

在用户设备登录系统之前,需要进行设备身份验证,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采用基于双因子认证模式,结合数字签名技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所谓双因子认证模式,即采用“设备MAC地址+动态口令”机制。整个身份验证的过程包括两部分:设备首次注册和设备登录验证。

3.1.1 设备首次注册

用户终端设备第一次登录智能家居系统之前,需要在智能网关上进行设备的首次注册,通过家居主人的许可,将设备的原始MAC设备编号存储在智能家居后台的数据库中,根据主人确认并设置的角色,为其分配相应的系统操作权限。同时,在用户终端设备上安装动态口令校验软件。

3.1.2 设备登录验证

当设备首次注册完成后,再次登录系统将会实行身份验证。用户设备验证时,智能网关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均采用单向散列函数进行加密处理。单向散列函数的安全性在于其产生散列值的操作过程具有较强的单向性。并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对账户信息进行签名,确保身份验证过程中登录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设备身份验证过程如图4所示。

(1)用户终端设备首先需要向智能网关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智能网关收到请求后,做出响应,开放认证系统。

(2)用户将本设备的MAC编号使用MD5算法生成MAC摘要,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签名,攻击方无法伪造,发送的信息也具备不可抵赖性。

(3)智能网关在接收到经过数字签名后MAC信息后,首先通过比对数据库用户设备MAC编号,在验证数字签名签名的真实性。如果验证通过,则生成本次验证登录的动态口令,采用MD5算法生成动态口令摘要,发送给用户终端设备。

(4)用户设备在收到动态口令摘要后,调用在设备注册时安装的口令校验软件,计算得到本次登录的动态口令,并发送给智能网关验证。

(5)智能网关设备验证动态口令,如果验证成功,则为该用户设备开放相应的角色权限,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图4 用户设备身份验证过程图

3.2 数据加密环节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对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级别划分,级别越高,采用的加密手段就越复杂。对于用户的账户登录信息这类数据,属于Ⅰ级加密数据,级别最高,使用MD5算法和AES加密技术进行处理,并进行数字签名,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控制指令属于Ⅱ级数据,包括对系统做出的一系列的控制操作,必须保证使用该功能的是合法用户,因此采用MD5算法和数字签名保证控制指令的安全传输[6]。系统里隐私数据属于Ⅲ级数据,采用MD5算法和AES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最后,对于一些普通数据的传输,进行速度较快,加密效率高的AES算法进行处理。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日志审查和分析模块具有很高的价值。日志可以记录系统的运行状态,各种系统的运行参数;记录用户终端设备登录、访问的系统的时间、IP地址和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记录当前系统响应和处理的用户请求的具体描述等。通过日志记录,可以定期进行的分析和审计[7],它的具体功能有如下几点:

(1)通过日志分析工具,管理员对日志记录进行安全分析对比,实现日志的审查,使管理员实时掌握系统的运行情况。

(2)系统管理员通过日志的审查,及时了解到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安全状态,分析当前系统的安全级别,进行入侵检测,实现入侵危机的自动预警。

(3)如果系统遇到运行或安全故障,管理员通过对系统日志的故障分析,能够对故障进行高速定位,继而启动故障应急预案,及时恢复系统正常功能。

4 结论

本文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中,对整体的安全方案进行了分析与设计,采用了一系列的安全策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各个安全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系统的安全性。但本文仍有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对各个安全模块更加细节化,并投入到实际环境中进行调试。

参考文献:

[1] 张维华.皇晓琳.物联网智能家居技术与标准化综述[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2(7):35-38.

[2] 沈杰,陈秋歌,刘会方.基于智能家居系统可靠性测试分析[J].电子技术,2015(4):147-148.

[3] 田丰庆.家居智能安全系统设计[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

[4] 王一棋,何丽莉,胡成全.基于ZigBee和Internet的无线智能家居网关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2015(53):302-306.

篇(2)

(本刊讯)福歌(Fugoo)与微软在2009年台北国际电脑展上联合宣布向其新型家用智能互联网连接设备推出“开放性”软硬件平台。

此前曾在eMachines和Gateway电脑公司任职的两名福歌创始人John Hui与Wayne Inouye“重组团队”,引入新型设备,以改变家庭用户与互联网的交互方式。基于微软和威盛科技的合作,福歌的智能互联网连接设备将使用户能在便携式个人电脑以外使用各种有吸引力的新型设备,这些设备的效用由用户、环境和实际情况决定。

这些设备就像一间移动式应用软件商店,可提供高度的用户化体验,由用户选择的应用软件和内容驱动。无论在厨房查看菜谱、烹饪视频、购物清单和优惠券,还是在床头设定闹钟、查看天气和新闻,其形状因素和用户体验均可由用户控制。

这一个性化水平得益于可供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和硬件连接商使用的开放式SDK和API,从而使原始设备制造商生产出智能的互联网连接产品。通过该平台,福歌可引入全球软件开发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所能想到的任何设备。

John Hui表示:“当前联网用户想要在手边就能获得信息、服务和娱乐,这一需求开创了高度智能化和用户化家电产品的新市场。福歌设备以高度实用的服务为家庭每一个房间带来无尽的互联网和设备潜能。”

微软原始设备制造商事业部企业副总裁Steve Guggenheimer表示:“福歌平台与微软Windows的结合提供了简单熟悉的用户体验。思考如何尽可能简化人们与家用设备的交互方式,这的确令人激动。”

e家佳距IEC国际标准仅一步之遥

(本刊讯)近日,由e家佳联盟主导提报的国际标准项目《家庭多媒体网关通用要求》,于日前在 IEC Tc100 结束了国家委员会草案投票程序的投票,最终以高达91%的赞成票通过,远远超出了67%的最低通过线,进入最终国际标准草案程序,意味着这一项目已基本确保成为 IEC 的正式国际标准。

家庭多媒体网关是数字家庭的集中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设备,是家庭网络管理的核心。此次由e家佳联盟提报的国际标准项目《家庭多媒体网关通用要求》介绍了基于IP网络的家庭多媒体网络模型,多媒体网关的应用;规范了家庭多媒体网关的推荐功能和服务,为构建集中管理的家庭多媒体网络提出了通用规范要求。据悉,该项目为中国在 IEC Tc100 家庭网络领域提交的第一个国际标准项目提案。

在《家庭多媒体网关通用要求》进入最终国际标准草案程序的同时,e家佳联盟在 IEC Tc59 上提交的另外一份国际标准提案《网络家电通用要求》也正在新工作项目提案投票过程中。

三星、思科等共建家庭媒体协议

(本刊讯)日前,以制定家庭内网的家庭媒体服务器协议为目的的行业团体“RVU Alliance”宣布成立。今后,该团体将制定名为“RVU Protocol”的协议。团体的加盟企业包括美国博通、美国思科系统、美国The DIRECTV Group以及韩国三星电子。

RVU Protocol是家庭内网中的家庭媒体服务器与其他网络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该协议的目的之一是使接收有线电视内容的家庭媒体服务器能够访问网内数据存储装置中保存的媒体。并且利用基于HTML的“Remote User Interface(RUI)”标准,借助统一用户界面,通过接入家庭内网的RVU Protocol电视等终端,控制家庭媒体服务器。

美国卫星电视巨头DIRECTV认为,以RVU Alliance的成立为契机,外界对于家庭媒体服务器的关注度将有所提高。DIRECTV表示,“从HDTV到音乐、图片,我们希望使用户家中的各台电视都能够轻松访问全部的数字媒体。 ”

RVU Protocol支持DLNA、UPnP、DTCP-IP等标准。RVU Alliance预定于2009年9月前后向会员提供该协议。DIRECTV计划于2010年初上市支持RVU Protocol的家庭媒体服务器。

新厂商涉足触摸屏市场竞争激化

(本刊讯)即使在前所未有的经济萧条情况下,触摸屏市场依然没有下滑,而是保持了稳步发展,这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DisplaySearch专门调查小组编写的“触摸屏调查报告2009年版”,汇总了该市场的最新动向。 目前,获得证实的厂商在全球约有100家左右。以日本、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等亚洲地区为中心,存在众多触摸屏厂商。100家这一数字是目前能够确认的触摸屏厂商数量。趁着近期的触摸屏热潮,液晶面板厂商以及半导体厂商也推出了触摸屏产品,所以这一数字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大型触摸屏厂商的供货份额已经占到市场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日立显示器、精工爱普生、韩国LG、京瓷和日本板硝子等厂商也相继涉足该市场。新涉足的厂商大多在现有设备和液晶业务方面拥有经验技术。面向面板和模块的嵌入以及营业渠道的构筑等只是现有液晶面板业务的延伸。从这种情况来看,上述显示器相关企业的正式涉足已经取得成功,并很可能在今后也保持稳健增长。

HAI和Sensus合作开发家庭电力网络设备

(本刊讯)日前,HAI和Sensus合作开发了家庭区域网络设备,用于公共事业市场的需求反馈、能源显示和舒适控制。

目前,数以千计的设备已经分布于遍布美国的五个电力公司。 这项合作协议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为电力公司提供解决方案,让他们在需要减少新的电厂需求时,可以及时了解需求信息。

HAI的Omnistat2自动调温器与Sensus的FlexNet配合创建了一个HAN设备,让消费者可以基于电力成本(显示于自动调温器显示器上)调节温度和空调。消费者还可以针对特殊事件设置,当他们离开家时可以在任何联网的计算机上打开安全网站,浏览和调节自动调温器。HAI无线负载控制模块允许空调设备、泳池泵、热水器以及其它负载,基于能源成本和重要峰值价格事件进行两路控制。

家庭显示器可以接受和显示来自电力公司的信息,诸如当前电力成本、下一次费用周期的时间、有关电力储运损耗和电力恢复预期时间信息等。还可将信号传回电力公司,用于今后预付费和远程断开或再链接程序。

视得安罗格朗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本刊讯)今年初,深圳市质监局颁布了《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视得安罗格朗公司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申报时间,认真组织申报工作。

经项目审查、专家评审、政府审批和社会公示等程序,视得安罗格朗公司参与制订的《GB/T21741-2008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和《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分别得到政府批准予以资助15万元和4.5万元。该项资金将于近期全部进入公司帐户。

“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设立于2009年,用于资助标准化工作重点项目,此次资助是《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以来的首次资助,全市共有92家企事业单位获得共计20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集中展现了深圳市这几年来的标准化工作成果,也是政府将标准化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的具体措施。以后每年市政府都会按照《办法》的规定对进行标准研制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资助,视得安罗格朗公司将一如既住的关注和参与该项目,争取更多的政府资助。

武汉首建 TD“无线城区”

(本刊讯)近日,江汉区和武汉移动举行“TD无线江汉”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TD无线江汉”将是全国基于TD技术率先实现的“无线城区”,预计2010年5月1日投入运行。

据了解,“TD无线江汉”项目以中国移动第三代通信系统TD-SCDMA为网络基础,对江汉区实现高速网络无缝覆盖。项目将围绕“无线政务”、“无线生活”、“无线产业”三大信息平台,推进江汉区政务、民生、商务等多领域发展。

届时武汉市民可以随时随地高速上网,享受电子申请、电子审批、政务查询、路况查询、视频点播、智能家居带来的便捷无线生活。

厂商

施耐德电气推出智慧家居控制系统

(本刊讯)日前,由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发起的一场以“家・智慧・人”为主题的智慧家居高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借此机会施耐德电气隆重推出了“Wiser智慧家居控制系统”。

研讨会上,房地产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室内设计师与施耐德电气专家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大家针对智慧家居未来的发展趋势,功能延伸,成本控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在“Wiser智慧家居控制系统”的演示区,大家充分体验到了“智慧家居时代”所带给人们居所的无限想象。

舒适惬意的家居生活方式不只是豪华的装修与高档的电器,更是对住宅实现完全掌控。施耐德电气Wiser智慧家居控制系统更进一步,将电气、多媒体和通信设备真正整合到一个用户界面友好的操作解决方案之中。它不仅仅是智能,而且更加智慧地管理家居。

霍尼韦尔推出全数字化解决方案

(本刊讯)霍尼韦尔公司在日前于广州举行的第四届全球数字监控论坛上推出了霍尼韦尔安防全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及相关主力产品。

霍尼韦尔安防全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拥有融合用户需求和行业特色的数字安防集成化管理平台,将硬件与软件有机结合、总体规划,不仅包含常规的视频监控、报警防范、门禁管理,也拓展到与更多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如智能家居、数字家庭、智能视频分析、无线识别RFID、光纤振动感应、雷达探测和追踪、消防报警、数字城市等, 充分发挥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融入网络化全面应用的成果,保障了客户的业务管理和安防手段的全面融会。

其中,霍尼韦尔安防数字化家居控制系统成为会一大亮点,家居智能网关将数字化模式完全融入居民的生活细节,在任何时间、任何网络可达位置,通过远程指挥实现想要的家庭智能管理,让真正的智能家居变为现实。

瑞讯“会思想的住宅”南京热销

(本刊讯)位于南京市大桥北路83号的楼盘“太平宝邸”近日公开销售,本楼盘是由南京维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上海瑞讯科技共同打造的南京第一家真正的智能家居科技楼盘――“会思想的住宅”。

据了解,有很多业主就是被“会思想的住宅”这样的广告词所吸引慕名而来,有相当一部分业主表现出了对智能住宅的惊喜与未来科技生活理念的认同。

据悉,太平宝邸所打造的科技住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讯、讯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它开创性地将家居通讯系统、网络管理系统、防盗监控系统、灯光控制系统、电器控制系统等七大系统融为一体,可以用一键遥控、定时事件管理、一键场景、电话远程、互联网远程等多种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对全宅灯光及家电的智能管理与控制。

振威上半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本刊讯)日前,厦门市振威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半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在鲜花与掌声中隆重举行。此次会议在分析当前形势、总结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了下半年工作任务。

振威公司总经理黄臻峰在会上致辞并作了总结报告。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报告数据显示,一至六月销售额同比仍增长了25%,公司运营费用同比下降6.55%,各项运营指标基本实现了年度计划提出的目标要求。

在肯定成绩和进步的同时,黄总也提出要求,品质是品牌的核心内涵,振威公司输出的产品和服务品质标准只有一个:让客户满意,超越客户期望。这需要长期坚持优化改善,也是下半年的重点工作。经过大家努力,振威公司在敏捷响应、产品与服务品质、后勤保障、开发需求等能力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可以为销售下一步增长提供有力支持。黄总并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度主要任务。大会对上半年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团队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声音

设计师:智能家居必将普及家庭生活

日前,艺廊平面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林剑雄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从设计师角度出发阐述了自身国内智能家居发展的看法。在林总监心目中智能家居是融入了一流的高端科学技术的家居产品,一般收入的家庭也应当充分享受到智能家居带来的舒服与方便和其它家居产品提供不了的多功能服务。

不能否定完美的设计及装修是家居不可缺少的一环,随着智能家居的面世及改良,可以进一步提升设计的效果,而且让过时古老笼统的单一设计增添一些高科技新鲜元素。犹如画龙点睛,相得益彰,亦是“静”与“动”互相结合,可算是“美”的延续。

对于被反复热炒的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存在的问题,林总监认为:“中国市场是一块很具吸引力的宝地,潜力大种类丰富,但在智能方面,市面上已经存在的智能系统一般只作监控,防盗或调节灯效的功用,未有更大的突破,而且定价昂贵,购买者大多属于高收入人士,对于一般收入家庭来说接触智能系统的机会就相对少之又少,因此仍对智能家居的认识倍感陌生与不解。”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经过系统的改良后,智能家居产品成本也将大大降低,为了让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智能系统带来更舒适,更方便的体验,林总监深信只要用两年的时间再配合良好的销售策略,智能家居系统必能普及于每个家庭生活与老百姓的心里。

声音点评:装修公司与设计师渠道在现阶段的智能家居市场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智能家居走向终端用户的过程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发达地区的装修市场上,智能家居日益被设计师所关注,成为新的设计潮流发展方向之一。智能家居对于设计师也是一种具有挑战的全新设计素材,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优秀设计师的加入,让智能家居可以更好的融入生活。

相关机构:国产LED芯片已可满足一半内需

在2002年以前,中国几乎所有的LED芯片都要依赖进口。为推动LED产业的发展,中国加大了对LED技术的投资。在2006年到2010年的这个五年计划里,国家通过科技部在LED产业里投资了3.5亿人民币。日前据中国国家固态照明计划办公室吴玲主任介绍,国内LED销售在过去五年里增加了六倍,LED的发光效率很快就将达到100lm/W,这种芯片就能提供各种广泛的应用。现在,国产芯片已能满足国内生产的一半需求。

从国内市场的收入来看,去年国产LED芯片销售额是6500万人民币,这大大超过了2003的1000万人民币。在2008年LED应用收入中,占最大部分的是封装和芯片制造业,分别是185亿元人民币及19亿元人民币。

进口和国产LED现已用于各种广泛的应用中,2008年LED按照不同市场应用所占据份额依次是:建筑照明28%、符号和显示27%、移动设备22%、照明7%、信号灯6%、汽车照明2%与其他8%。

中国过去几年在LED芯片制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专家表示在2002年还必须进口所有的LED芯片,但仅2003年国产芯片就占了总需求的5%,并且随着时间演进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地增长―到2008年国产芯片已经达到了49%。

虽然中国的LED产业越来越强,但其高亮度产品的性能仍然落后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和海外制造商相比,中国公司是小规模的,在产品质量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吴主任表示。她同时指出国产LED芯片的大多数应用在中低端的产品中,而85%的大功率芯片还得依靠进口。

声音点评:发展节约能源与扩大国内需求,LED照明正进入前所未有的重要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正在加快发展LED技术,追赶领先芯片制造商,中国也是全球LED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伴随着中国竞争的加大将有助于降低LED价格,固态照明也就能被人们接受,并有助于削减世界各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海外

美大学生开发

智能家居系统获奖

(本刊编译)维诺那州立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Danish Shrestha及Andrew Popp荣获Digi绿色设计竞赛的第一季度大奖这两位学生利用iDigi无线开发套件开发了一套能够预测人类活动,同时监控温度、灯光以及运动感测器的智能家庭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相关信息自动调节房间排风等节能措施。

设计者Popp表示:“我们想到了家庭自动化概念,并且发现通过iDigi平台可以实现这个概念。人们在没有大量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iDigi平台达到出色的表现,这是iDigi平台的一大优势。iDigi是我们项目的核心内容,而且,我们不需要去应对低层次的问题,因而项目开展得 更为便捷。iDigi所提供的硬件、软件以及服务能够将所有的要素联系在一起。我们非常期待能在第二季的竞赛中提高我们的表现。”

iDigi开发套件是绿色环保应用优化套件,由必要的硬件、主要软件及服务组成,可便捷地进行可持续应用。竞赛奖金总价值达20,000美元,参赛者必须使用iDigi新推出的三大无线开发套件中的任何一款 套件。竞赛范畴包括节电、节水、节约气体燃料,以及减轻或监控空气污染情况等。

绿色设计竞赛于2009 年硅谷嵌入式系统博览会上展开,时间为2009年3月30日至2010年2月28日。大奖获得者将在2010年硅谷嵌入式系统博览会上宣布。价值1,500美元的四季度奖项将在2010 年硅谷嵌入式系统博览会召开之前颁发。

科学家研发新型光纤传感器

(本刊编译)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可以在极端条件下使用的新型光学压力传感器。这种光纤传感器不但可以测量高达1800万帕(2620磅/平方英寸)的压力,将感测头放进-196℃的液态氮中或者加热到538℃,性能也不会有明显改变。

这种传感器的概念来自于密西西比大学检测仪器和分析实验室(DIAL)的ChujiWang和SusanScherrer,他们将有名的“腔环降光谱法”技术应用在光纤传感器上,制造出一个名为"fiberringdownsensor"的仪器。其操作关键在于光脉冲的衰减时间强烈取决于在光纤环所造成的衰减,因此任何造成光纤传输改变的现象如外部的压迫(压力),都可藉由监控衰减时间而加以测量。Wang表示这种新传感器具有许多优于布拉格光纤(FBGs)和光纤Fabry-Perot干涉仪(FPPI)之处,并认为这个新设计可以带动全新一代的物理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是由两个相同的2×1光纤耦合器及和一种标准单模光纤所连接,构成65M的长回路。研究员人将一个波长1650nm的脉冲经由一个耦合器射入回路;该脉冲每在环内绕行一圈,强度就会略微减弱,其衰减时间及强度则由另一个耦合器连续加以监控。实验上对一段8mm长的光纤传感器施加重量的结果显示,该传感器可以测量高达1800万帕的压力。如果把保护层去掉,虽会降低它的感测范围,可是能增加其灵敏度。

17款智能家居新品获ZigBee联盟认证

(本刊编译)为能源管理、商业和消费应用产品创造无线解决方案的全球性企业联盟 ZigBee(R) 联盟日前宣布向Control4等10家制造商生产的符合ZigBee Home Automation家庭自动化标准的17种设备授予认证,并宣布提升公共应用规范。

篇(3)

中图分类号:TP27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晾衣架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家庭实用化产品并走入千家万户,晾衣架产品种类丰富,其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从智能化角度来看晾衣架大体上可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类,从使用场合来看晾衣架大体上可分为:户内型和户外型两类。虽然传统手动晾衣架的使用仍然较为广泛,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智能家居生活理念的广泛传播,对自动化、智能化的晾衣架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据智能晾衣架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户内型智能晾衣架已发展的较为完善,而户外型智能晾衣架的发展却相对比较缓慢;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衣服在户外晾晒却因主人不在家而被雨淋湿的情况,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款户外型智能晾衣架。为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的特殊需求,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户外型智能晾衣架,该型晾衣架可以在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下进行切换。在自动模式下,下雨时,该型晾衣架可将户外晾晒的衣服自动收回,晴天时,可将需晾晒的衣服自动伸出;在手动模式下,可人工控制晾衣架的伸缩;此外,考虑到停电等特殊情况,专门增设手柄以使晾衣架可正常工作。

1 智能晾衣架的传动机构和工作原理

1.1 智能晾衣架的传动机构

为实现晾衣架的自动伸缩,本文对传统户外推拉式折叠晾衣架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可自动伸缩的传动机构。如图1所示,该型智能晾衣架衣架连杆仍然采用菱形可伸缩结构[1,2],其中菱形连杆一端固定,一端与活动基座相连,两侧的旋转丝杆下端各安装一个圆齿轮,同时左侧旋转丝杆下端还安装有锥齿轮,锥齿轮与电机相连,旋转丝杆上端与手柄相连。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和锥齿轮的转动带动旋转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左侧圆齿轮转动,通过链条带动右侧圆齿轮转动,从而实现晾衣架两侧同步伸缩,最终达到晾衣架自动伸缩的目的。

图1 智能晾衣架结构示意图

1.2 智能晾衣架的工作原理

本文从实用化角度出发,对该型智能晾衣架进行了更加人性化的设计,设计了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工作模式,且可自动在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两种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该型智能晾衣架可以实时感知天气变化,实时控制晾衣架的自动伸缩[3]。当天晴时,通过温湿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分别检测户外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之后,单片机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驱动电机使晾衣架伸出,当晾衣架完全伸出时,接近开关动作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使晾衣架停止继续伸出,从而达到晴天自动晒衣的功能。当下雨时,通过温湿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分别检测户外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之后,单片机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驱动电机使晾衣架收回,当晾衣架完全收回时,接近开关动作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使晾衣架停止继续收缩,从而达到雨天自动收衣的功能。

在人工控制模式下,通过人机对话,可人工控制晾衣架的伸缩。当用户需要收回衣服时,只需按下收衣按钮,即可将衣服收回;当用户需要晾晒衣服时,只需按下晒衣按钮,即可将衣服伸出晾晒。为使该型晾衣架更加实用化,在设计时特别设计了自动切换功能,若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相应的人工控制指令,则该型晾衣架将会自动从人工控制模式切换到自动控制模式。此外,为保护传感器使晾衣架能够正常工作,当晾衣架工作在人工控制模式时,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会自动停止工作,这样既节约了电能,又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2 智能晾衣架的硬件电路设计

2.1 系统供电电源电路设计

该型智能晾衣架采用额定电压为DC24V,额定功率为60W的微型直流电机作为晾衣架的动力源,采用ATMEL公司的低电压、高性能的CMOS 8位单片机AT89C52作为系统控制的核心控制器。因此,这里需要两路供电电源:一路为直流电机提供DC24V的工作电压,一路为单片机提供DC5V的工作电压。DC24V电源电路采用变压器降压并通过整流桥整流,然后进行稳压、滤波,最后得到24V的直流电压。DC5V电源通过设计DC24V-DC5V的电压变换电路,为单片机提供正常稳定的工作电压。本电源电路设计通过一个变压器和一个电压变换电路,分别为电机和单片机提供电压,而未采用两个变压器分别向电机和单片机提供工作电源的设计方案(变压器成本较高),这种电路设计的好处在于:它既能节能环保,体现绿色智能家居的设计理念,又能减少变压器对微电路(尤其是单片机)的电磁干扰,保证电源电路的正常工作。该型晾衣架电源电路设计的DC24V~DC5V电压变换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DC24V-DC5V电源电路设计图

2.2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电机驱动电路[4]采用L298N驱动芯片来驱动直流电机,该型驱动芯片集成了续流保护电路、滤波电路、光电隔离电路,其性价比高,工作可靠性好。

2.3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数据采集电路[5]选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作为温度和湿度信号的采集芯片,选用TSL2561光照传感器作为光照强度信号的采集芯片。DHT11采用先进的单总线技术,既可传递时钟,又可传递数据。同时,它又是一款数字传感器,无需外加A/D转换电路,具有标准接口使用方便,接入线路少硬件成本低,性价比高等优点。TSL2561光照传感器具有高速、低功耗等优点,能直接将光照强度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也无需外加A/D转换电路。

2.4 按键电路设计

作为智能晾衣架系统人机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按键电路设计了三个功能按键,它们分别是:开关键、晒衣键、收衣键。由于所需的功能键较少,设计采用独立式按键结构,该结构各键相互独立,每个按键各接一根输入线,通过检测输入线的电平状态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哪个按键被按下。

2.5 位置控制电路设计

位置控制电路主要由设在主传动机构的上的四个接近开关组成,当晾衣架完全伸出时,衣架活动基座运动到最下端,安装在左右两侧最下端的接近开关3和接近开关4动作,并将相应的动作信号传递给单片机,从而使电机停止;当晾衣架完全收缩时,衣架活动基座运动到最上端,安装在左右两侧最上端的接近开关1和接近开关2动作,并将相应的动作信号传递给单片机,从而使电机停止。

3 智能晾衣架的软件电路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设计和多个子程序设计。子程序包括:复位子程序、按键消抖动子程序和延时子程序等。

自动/人工控制模式自动切换程序设计:为体现该型智能晾衣架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同时融入实用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本设计对该型晾衣架进行了更为人性化的设计。

当晾衣架需要要从自动控制模式切换到人工控制模式时。如用户需要晾晒衣物而让晾衣架收回,此过程即为自动切换到人工控制模式的典型情况,此时用户只需按下收衣按键即可实现而无需特别设置自动/人工控制模式切换按钮。

当晾衣架需要从人工控制模式切换到自动控制模式时。如用户晾晒衣物完毕即匆匆离开,此过程即为人工控制模式切换到自动模式的典型情况,此时并不是使晾衣架立即切换到自动模式而是设计一段延时程序,一旦延时时间到,先判断有无收衣或晒衣按键被按下,如果有按键被按下,则由单片机发信号给电机使其立即执行按键功能,如果没有按键被按下,则自动切换到自动模式。该型设计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衣物还未晾晒完而因切换到自动模式而使晾衣架又自动伸出的情况发生。此外,既避免了晾衣架误动,又避免了由于频繁地使用按键强制电机动作而缩短电机寿命。

4 结束语

本文设计的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户外型智能晾衣架,采用了新型的传动机构与控制模式,是对户外自动晾衣架领域的一次大胆的尝试。该型晾衣架可工作在自动和人工控制两种模式下,自动控制模式可实现晴天自动晾晒衣物、雨天自动收衣;人工控制模式可实现人工控制晾衣架的伸展和收缩;而且,可实现两种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同时考虑停电等特殊情况,还专门设置了手柄,使晾衣架仍可作为一个普通的晾衣架使用。

参考文献:

[1]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第7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策.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上?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潘清明,丁左武,蒋伟.防雨?防暴晒?夜晚能自动收缩的智能晾衣架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06):79-81.

[4]李发海,王岩.电机与拖动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王桂荣,李宪芝.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篇(4)

互联网大潮正猛烈冲击着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打造去中心化和扁平化,开放式的组织是传统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互联网,移动智能创新成为大趋势,智能的时代孕育很多机会,以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和车联网为核心的物联网经济将可能成为新一轮的增长点。移动互联网将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另一方面,随着新型技术显示的发展和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显示产品将充满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的所有空间,显示屏也将无处不在。

刘明康 中国银监会前主席

任何时候,任何国度,任何政党、政府都不要欺骗百姓,在论语当中子贡问政,子曰“民不信不立”,拿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你如果得不到百姓的信任,整个国家就垮了。

姜建清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增速放缓,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大量积蓄的产能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众多行业甚至一些新兴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 75%。而且,中国近4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也需要寻找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资本+产能”的双输出战略无疑是同时化解两大过剩的有效方法。

宗庆后 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政府应降低税赋,让利于民。否则,不少中小企业根本承受不了,只能偷税漏税,并且偷税漏税的一部分税收又成了政府官员的灰色收入。

二、政府要简政。现在公务员的队伍太庞大了,而且有很多临时工,政府应节约,减少三公经费开支,而且不应该再搞一些无效的投资,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三、由补贴农民变为提高农产品价格,让农民真正通过勤劳致富,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拿补贴农民的钱来补贴城市贫民。

四、提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收入,进而发展第三产业。

现在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的企业家都变成弱势群体,政府要关心企业家的生存环境,同时希望全社会要理解他们。现在银行贷款利息在10%以上,而实体经济利润率只有5%左右,利息之高不能承受。国家不要给银行下达过高利润指标,应该强制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否则银行把实体经济利润全拿走了,实体经济全垮了,银行反而赚不到钱引发金融危机。

杨元庆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互联网概念被过分地夸大,因为互联网不可能颠覆传统行业的核心价值,因此传统行业不必抗拒或者恐惧。企业要学习华为,只有踏实做核心业务的企业,才不会被互联网颠覆。而某些企业把其他环节都外包了,主要是放在营销环节上,从而圈来资本市场的钱。他们不去琢磨如何苦练企业的内功,怎样做好研发,把住产品质量,管理好供应链,做好售后服务,他们要让用户总是饥饿着。

李克平 中国投资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等收入陷阱在某种程度上是体制和政策安排的陷阱。如果在一些关键时期,由于当前短期的考虑,你会自己设置很多这样的陷阱,这是在所谓的改革中、设计中、制度安排别需要规避和防止的。所以,一个国家的制度需要考虑长期、短期,需要考虑更精细的制度设计,否则的话可能会受限。

冯 仑 万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企业经营环境来看,其实我们很容易看常态和新常态。第一件事看谁挣钱,常态下,比如说很牛的人挣钱,咱们挣不着钱。新常态就是大家都挣钱,不要埋怨爹,自己要努力工作挣钱。第二件事过去常态下的权钱勾结的可能能挣钱,但是老老实实的人挣钱就比较辛苦。第三是像刘汉这样称霸街头的人能够挣钱,小民就挣不着钱。常态下会搞关系的人会挣钱,新常态下会做产品的挣钱。常态下知道暗室操作的人能挣钱,新常态下,借助网络陌生人之间可以做生意,这是很大的不同。

王 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万科现在仍然困惑于企业下个十年的转型问题。我们讨论了八个月,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到年底是不是有一个结果也不知道。经过1997年及2008年的金融风暴后,前几大房地产公司被淘汰,万科才成为第一。但因为万科已经成了大企业,组织先进法则也符合万科的现状,所以如何可持续发展?我们现在确实要有重新的参照系,不仅仅更多地向国外学习,我们要更多地回顾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过去。

沈南鹏 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

篇(5)

Research of Effect of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 to Classified Evaluation

Zhao Liang

(Sinopec Shandong Dongying Oil Company ShandongJinan 257000)

【 Abstract 】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the basic system and strategy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work. And Classified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testing and evaluating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The appearance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loud computing, Internet of Things, tri-networks integration, brings new challenge to the Classified Evalu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influences upon Classified Evaluation from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presented by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st method research,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to further research.

【 Keywords 】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ultilevel security database; cloud computing; internet of things

1 引言

社会信息化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系统与网络的基础性与全面性作用逐渐增强,而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突出,并逐渐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而等级测评作为检验和评价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水平的重要方法,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等级测评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与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越来越多网络新技术的出现,在开拓等级保护与等级测评应用领域的同时,也对传统等级测评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分别介绍了物联网和云计算两种新的技术应用,并探讨了其对等级测评技术产生的影响,旨在推动等级测评技术的发展,为其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 安全等级保护与等级测评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根据应用业务重要程度及其实际安全需求,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信息安全实行等级化保护和等级化管理,以保障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等级保护是帮助用户分析、评定信息系统的等级,在后期的工作中根据不同的等级进行不同级别的安全防护,

在我国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等级保护工作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和监督检查。

等级测评是指第三方等级测评机构根据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针对已经实施了安全等级保护的信息系统进行的符合性测评活动,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护措施符合对应等级的基本安全要求,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完成后进行,也可以在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过程中进行。《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作为等级测评的基础性标准,目前主要基于其进行符合性判定。

3 物联网技术与等级测评

3.1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有效节约成本,还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支持。目前,美国、欧盟、韩国等都在加大力度深入研究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明显的特征:(1)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2)以互联网为基础;(3)其本身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用途广泛,主要应用领域有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环保、智能交通、智能农业。

3.2 物联网对等级测评技术的影响

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方面将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对国家、社会、企业、公民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开放性的特点与信息安全理念背道而驰,对信息安全等级测评的工作方法及测评范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 信号易扰:虽然物联网能够智能化的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不需要人为干涉,但传感设备都是安装在物品上的,且其信号很容易收到干扰,因此很可能导致物品的损失。此外,如果国家某些重要机构如金融机构依赖物联网,也存在信号扰导致重要信息丢失的隐患。这样如何评估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成为等级测评中的难题。

(2) 针对性入侵技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使得互联网上的安全隐患同样也会对物联网造成危害。物联网上传播的黑客、病毒和恶意软件等进行的恶意操作会侵害物品,进一步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尤其是对一些敏感物品如银行卡、身份证等物品的恶意掌控,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在对物联网进行安全保护以及等级测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物联网无线网络的防恶意入侵能力,更要考虑互联网传统的入侵技术。

(3) 通讯安全:物联网与3G手机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移动通讯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也会对物联网造成影响。移动通信设备存在许多安全漏洞,黑客很有可能通过移动设备的漏洞窃取物联网内部的各种信息,从而带来安全隐患。而且移动设备的便携性也使得其很容易丢失,若被不法分子获得,则很容易造成用户敏感信息的泄露。因此,在对物联网进行等级测评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通信终端及通信过程的保密性。

总之,在考虑物联网的等级保护与等级测评过程中,要以构建物联网安全体系框架为目标,在充分理解物联网的结构、技术和应用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物联网设备、网络、信息和管理等各层面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风险,梳理物联网安全的主要问题,明确物联网安全需求(“物”的真实性、“联”的完整性、“网”的健壮性),并针对各项安全需求,研究保障物联网安全的关键技术(低能耗密码算法设计技术、海量信息标识技术、物联网设备管理技术、物联网密钥管理技术、动态安全策略控制技术、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技术、传感设备物理安全防护技术),提出物联网安全目标以及技术体系、承载装备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管理体系框架,给出物联网安全体系顶层设计思路、建设任务和应对措施,为全面建设物联网安全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

4 计算与等级测评

4.1 云计算技术简介

作为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网络应用模式,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云计算的概念最早由IBM提出,是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机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系统,并借助各种商业模式把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给终端用户。其核心思想是使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功能强劲的服务器运行网络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使得任何一个用户都能轻松访问应用程序。这种特殊的应用模式,使得云计算具有大规模、服务虚拟化、通用性、高可靠性、高扩展性等特点。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和应用模式,研究尚未成熟,还存在若干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包括服务的可靠性、标准化问题、安全性问题、数据传输瓶颈以及信誉和法律危机。其中云安全问题是目前发展云计算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4.2 云计算对等级测评技术的影响

云计算平台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仍不可避免的面临严峻的安全考验。由于其用户、信息资源的高度集中,带来的安全事件后果与风险较传统应用高出很多。据IDC在2009年底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云计算面临的三大市场挑战分别为安全性、稳定性和性能表现。由此可见,解决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尤为迫切。云计算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等级保护和等级测评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

(1) 身份与权限控制:大数用户对于云计算缺乏信心,其中一个很大原因是对于云模式下的使用和管理权限有顾虑。在复杂、虚拟的环境下,如何有效保证数据与应用依然清晰可控,这既是用户的问题,也是云服务提供商的问题。因此,身份与权限控制解决方案成为云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样的,传统等级测评中针对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的相关技术与方法也不适用于这种虚拟、复杂的应用环境,需要开发专用的测试技术;

(3)计算层并行计算的干扰:计算层的主要功能是为整个云计算提供高效、灵活、高强度的计算服务,但也面临一定的问题,主要有计算性能的不可靠性,即资源竞争造成的性能干扰,云计算主要采用并行计算间性能隔离机制来解决此问题。因此在等级测评中,需要开发新的测试技术和方法来评估并行计算间的干扰问题。

云计算给我们带来创新和变革的同时,对安全问题与等级测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云计算环境下,无论是使用云服务的用户,还是云服务提供商,安全问题都是第一大问题。研究适用于云计算应用的等级测评技术,将极大的推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

5 结束语

随着各行各业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关注和重视,等级保护和等级测评工作已逐渐成为制度化、规范化的研究课题。许多新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的推广应用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等级保护乃至整个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别介绍了物联网和云计算两种新的技术应用,并探讨了其对等级测评技术产生的影响,旨在推动等级测评技术的发展,为其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公通字[2004]66号 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2]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3] 杨磊,郭志博.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等级测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No. 1 2007.

[4] 刘忠宝. 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研究. 信息与电脑,2010年第10期.

[5] 郝文江,武捷. 物联网技术安全问题探析. 实践探究,2010.

[6] 王斐. 浅谈信息化的新浪潮――云计算. 科技创新导报,2010 No.30

[7] Jon Brodkin. Gartner: Seven cloud-computing Security risks[EB/OL]. 2008,07.http:///d/.

[8] 陈丹伟,黄秀丽,任勋益. 云计算及安全分析.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 第2期.

篇(6)

有人类存在,就会有媒体。有先进的传播技术就会有新媒体。新媒体是指在一定阶段,由最先进技术推动、支撑下的媒体形式。

1.历史上的新媒体。

报纸(书刊):公元前11世纪,中国出现了书籍;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出现了纸书;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书籍印刷与传播创造了条件: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报纸新媒体产生。直到19世纪下半叶,成为唯一的大众媒体。

广播:1901年马可尼实现跨洋无线电波传输,1920年,无线电广播成为新媒体,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户家庭拥有一台收音机。报纸地位动摇下滑。

电视:1924年英国人发明了电视,1953年美国一半家庭至少有一部电视机,20世纪50年代,报纸、广播媒体动摇、下滑。

以上不同时期出现的新媒体我们现在统称为“传统媒体”。

2.现代新媒体。

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诞生,60年代互联网诞生,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2012全球24亿网民。2013年中国网民6.18亿。

2000年摩托罗拉世界第一部智能手机,2002年9月,移动电话用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结束固定电话125年主导历史。

移动互联网结合,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15亿,当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7亿台,而当年PC机只有3.48亿台,出现20年来首次下降。人类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新媒体的发展都是伴随着新技术而出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化工业革命与第五次大众传播革命即互联网处于同一个时间节点上。

近二十多年新技术对中国报业的改变。激光照排技术——印刷告别铅与火;计算机电脑技术——写稿丢掉纸和笔;移动互联网技术——阅读扔掉一张纸。现代卫星直播技术——媒体搭建“数”与“云”。这是近二十年多来我们的报人,已经经历、正在经历的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从1987年激光照排机技术的普及应用至1992年,全国省级以上报纸印刷全部告别铅与火,紧接着大约五年时间,计算机电脑又让记者丢掉纸和笔,报纸新闻生产力大解放,发生突破性变化,爆发式发展。由传统的4个版到几十个版甚至一百多个版。这些新技术都为报纸发展插上了翅膀。到了20世纪后期,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为一体,这项技术给媒体业带来颠覆性变化。对报纸是个挑战。

中国报业发展近二十年的见证

中国报业发展近二十年,可以说是前十年蓬勃发展,后十年踟蹰不前。自1994年6月10日-12日新闻出版署杭州召开全国首次报业集团研讨会,到1996年1月15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全国首家。再到1996-2002年底全国39家报业集团成立。从2002-2005年,改革发展、试点期,(提出两分开和报纸跨地区联合办报)2002年11月党的16大提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6月北京召开试点会议,新华、大众、河南、深圳4家列入两分开试点集团。提出至2005年报业集团控制在50家.(实际只批了贵州日报一家)至2004年底.39家集团报纸数量占伞国报纸总量17%,总印数占41%,总印张占56%。营业总额212.37亿元平均5.45亿元。这十年中国报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2005年-2013年报业发展可谓踟蹰不前。业界叫转型、拐点期。2005年明显转折是全国报纸广告增长率下滑,仅2005年上半年中国报业集团广告实际收入下跌10%-30%平均跌幅15%。

在这一年提出了报纸衰亡论,新媒体速胜论、渠道为王论。十年期间,互联网传播技术引入报纸出版业,2005年8月,全国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提出“数字报业’:粤传媒、浙传媒、新华传媒上市;部分集团没有新业务增长,传统收入加速下滑;2013年10月,上海报业集团成立,(解放和文汇两家集团合并),大众日报兼并省内多家地市报,报业由竞争转向竞合,共同应对新媒体的冲机,“抱团取暖”的区域整合是个新动向。

这些年传媒业年喜忧参半。

喜:发展快,仅2012年广东三家集团(南方、广州、深圳)经营收入总和85.08亿元,超过1997年全国报纸广告总收入77.7亿元。全国几十家报业集团的产业规模和媒体规模,发展得都很强大。

忧: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2012年报纸广告刊例价下降7.5%,2013年下降8,1%。腾讯一家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438.94亿元,(日均1.2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123.32亿元,同比增长24.8%,2012年报纸收入最高的广州日报集团37.26亿元,不到腾讯的1111,利润最高的山东日报集团7.02亿元,不到腾讯的1/17。

再从2006年-2012年的中国广告增长看:从1573亿元增长到4698.28亿元,增长1.99倍,年均增长3 3.1%。其中广电广告收入增长到1132.27亿元,增长1.15倍,年均增长19.12%。报纸广告增长到555.63亿元,增长0.78倍,年均增长12.92%。但是互联网广告却突飞猛进:从2006年60.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00亿元,增长了17,12倍,年均增长244.6%。

2010-2012三年时间,新媒体广告与报纸媒体广告地位彻底互换。2010年,报纸广告绝对额和增长比例均比新媒体高,2011年,新媒体增长比例高,但没有报纸广告绝对额高,2012年,广告绝对额和增长比例,新媒体都超过报纸。特别是2013年,百度广告收入过300亿元。超过央视成为我国第一大广告媒体。奇虎360同比增长88.3%,搜狐同比增长51%。我国新媒体该年平均增长40%以上高速。

传统媒体发展日益艰难。现有业务收入支柱支撑艰难,新收入支柱没有,报纸、杂志广告实收额连续两年15%-20%比例下降,报业集团出现亏损增加,有些电视台出现巨额亏损,出版集团收入50%、利润70%依赖教材教辅,一旦电子书投入商业化,传统出版将无法生存。

美国著名的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美国人获取新闻的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纸媒的读者,无论是地方小报还是全国性大报都减少了约50%。接受调查的读者中有61%表示他们通常是从网上获取新闻:78%和71%的受访者分别表示他们主要从地方电视新闻台和全国性电视台获取所需的新闻。同时,留恋纸媒的读者多为上了年纪的人,阅读纸质媒体的年轻人不到被访人数的20%。报纸发行量逐年下降,读者在逐年流失,广告投放逐年减少,已经成为全球性现象。2014年9月百度世界大会《“90后”调查报告》,每人平均网龄7.53年,日均上网11.45小时,关注24个贴吧。有专家认为,到2020年左右,如果没有作为,报纸死亡不是危言。

报纸“亡”与“王”的议论以及“拐点论”、“转型论”、“融合论”在业界议了十年。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于2013年7月31日美国在线也说到“报纸时代的结束”。智者仁者,未必厘清。“报纸转型、资本运作、融合发展、全媒体战略、新媒体战略”。药方很好,效果不显。

面对抉择:谁是报纸时代结束的推手

1.谁动了报纸的“奶酪”?

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经过了“网络化”、“社会化”二次浪潮,现在进入了“即时网络时代”的“即时化”第三次浪潮”。“所谓即时网络,就是以大规模同时在线的网民实时互动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即时”成为最核心的

关键词 ,即时博客、即时媒体、即时搜索、即时通讯、即时商务、即时管理等各类即时性应用。如“即时网络”背景下的微博新媒体诞生后,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同步性和全覆盖。微博很强的时效性、同步性、互动性、匿名性,可充分尊重普通人的表达权、自主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在第一时间传递信息、传播思想、交流观点、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监督社会、守望文化、记录生活等优势,调查显示,73%的博主把微博视为最重要的新闻信息来源,94%的人认为微博已经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微博用户中,18 -30岁的用户超过67%,其中,大学本科以上用户占63%。它对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渗透力,向思想理论、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深度渗透力。”类似微博这种新媒体,不仅对传统媒体具有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还将传统的非即时的互联网应用逐渐边缘化。

2.谁是报纸时代结束的推手?

现代卫星直播数字传输技术,或者叫现代卫视技术,是报纸时代结束的推手。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特点,是用宽带和线构成的互联网,俗称“地网’。且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分,无法管控。而现代卫星直播数字传输技术,可以不需要宽带和线,由卫星构成的卫星网,俗称“天网”。“地网”,没有任何一种通信手段能真正实现信息传输全覆盖,如江河湖泊、深山戈壁,不能随心所欲的布线,广播、电信、移动、联通都做不到,而且偏远山区成本太高。而卫星直播星构成的天网可以实现地域全覆盖。它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传送电视信号,具有播覆盖面广、发射宽带使用充分等优势。基本上覆盖了我国包括广大偏远地区农村用户在内的全国97%以上的居民用户,可以不经电视差转台,使用直径0.45米至0.6米的圆形天线,直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和实现卫星宽带互联网业务。

直播卫星数字媒体特点:覆盖范围广、安全管控易、更新速度快、应用形式多、(音频、视频、动画、文字多种形式)卫星视频音质高,信息不丢失:开启了数字新媒体领域的全新视野。

有线电视劣势:离不开线:会有雪花、马赛克、黑屏等现象,只能覆盖城市。

互联网劣势:一对一传输,服务器、网络承载能力有限:难以管控:不能覆盖乡村;成本投入高;地域环境受限。

传播方式优势:卫星直播星新媒体高速传输数据是一点对多点的广播式数据传输方式。除了传输速率较一般网络快之外,传输速度不受用户量的影响,也不会提高传输成本,因此用户越多,单个用户传输成本就越低,用户达到一定数量,传输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新媒体集内容、渠道、平台于一身:既是为各种信息车辆铺就的高速公路。自身又是高速公路上跑的快车,还是货物提供商(信息)。全覆盖、全天候、天地一体、时空同步。方便、简单、实用、经济、海量。信息可以无限(时间、地域、内容、音、像、字、语)无障碍传播。而终端形式又可以呈多样化的媒体业态。

从另一个角度讲,直播卫星数字技术就是媒体孵化器。如现在一个媒体的读者规模,小报几万个读者,大报,十几万、几十万、数百万读者,而直播卫星数字媒体打造一个行业专网,就等于是一个分众媒体或专业媒体,而打造这个新媒体,只是分分钟的事。如为全军战士开发的“军人书屋”专网,海岛、边防,哪怕一个人的孤岛,哨卡,都能通过视频、文字、声音、与外界沟通,《解放军报》不能做到,传统的广播电视、宽带互联网也不能做到。

时效是媒体的核心要素,报纸记录昨天,以日计算,电视描绘今天,以时计算,新媒体聚焦此刻。以分秒计算。以“秒”计算阅读和看当日报;“敲键阅读”和“敲门送报”:海量信息和限量刊登:滚动播出和一次传播:立体视觉和平面视觉;全程参与和单一获取。信息流、信息量、覆盖面,这些新媒体核心要素的优势对传统媒体来说都是致命的短板,特别是报纸形式的纸“报”功能,其优势荡然无存。

而卫星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将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形态:24小时全天候在线;移动拓展平台;可听、可视、可播、可读。实现:文字、音频、图像于一体的互联网平台。实现共星覆盖;共站接收:共缆传输;共网人户。它和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形成市场的关系是,合作互补关系,竞争关系、技术上的替代关系。

媒体的生命是内容和渠道。其本质诉求是信息量大、传输快、全覆盖,前两个条件,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后一个条件,只有卫星直播星技术可以满足。而且,这种新媒体,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交流工具和载体,而已经是如影随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须臾不可离开。当卫星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媒体的基因而影响到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多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出现时,就等于断了报纸生存的后路,报纸信息的生产和传递方式已没有用武之地了。

传统电视媒体被颠覆

第一个颠覆。我国有4.08亿的电视用户,有接近2亿的用户主要依靠地面无线电视来收看电视节目。国家实施“村村通”战略,去年做得最大规模的一次达到865万用户,一年就算送1000万用户,2亿用户得用时20年,而新媒体不会给你时间;其次,广电现在的网络75%是有线广播,具有强大的资源和行业垄断优势,但随着4K超高清视频技术成熟,将来它会变成劣势,因为容量有限。无论从内容、渠道、速度、质量都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内容多方面的需求。同时,即便是电信宽带也不能铺设到所有的自然村,更不用说户户通了。而卫星直播星数字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可以一次做到。

第二个颠覆。家庭电视互联网改变普通电视广播格局。2013年,带有联网功能的电视机销量占电视机总销量的70%,2015年将达到90%。就是说,电视机将要完成互联网化。在2013年的3500万台互联网电视机中,智能电视超过2600万台,占75%,这是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另一个以家庭电视构成的智能化互联网形成。它意味着,作为家庭客厅娱乐中心地位的电视机,正在从普通化向网络化,从联网化向智能化转变。互联网电视机的兴起,电视机终端不再仅仅是电视频道,而是一个多元化的服务终端。它的根本性变化在于,将电视机从以内容为中心的专业服务拓展到以流量为中心的服务。它涉及到电视机厂商、互联网厂商等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而且都虎视眈眈,想成为家庭互联网的主导者。大家基于“流量变现”思维成为主导性商业模式。参与者围绕TW终端展开“人口”争夺战。电视屏——这块由传统电视媒体占据绝对优势的领地,将受到新媒体为特征的新兴产业颠覆。

国家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信部《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已将数字家庭产业列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目标是在先进的通信技术、物联网、智能控制技术等基础上,采用系统集成方法,逐步建立一个沟通社区内部住户、住户与社区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实现以社区智慧化、家庭智能化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二十一世纪风范的幸福社区和数字家庭。数字家庭内容包括:

智慧社区: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局域网,通过集成不同业务系统,为社区家庭提供包括智慧物业管理、电子商务、智慧养老、智慧家居等服务的综合平台系统。它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智能管理系统,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

数字家庭:实现家庭内部所有设施控制并可得到反馈信息:声音、文字、图像信息可以在不同家用设备上共享,并随时随地实现控制与信息分享。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电脑娱乐中心、网络电话、网络家电、信息家电以及智能家居等,都是数字家庭的体现。

智能电视:智能电视像智能手机一样,具有全开放式平台,搭载了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和卸载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不断对彩电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通过网线、无线网络实现上网冲浪的一类彩电的总称。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以及三表抄送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

卫星影院:将高清影视内容通过卫星直接投递到家中,4K、8k品质,每天更新,卫星传送,无需搜索片源.各取所需,个性化享受。

第三个颠覆:打破垄断。电视数字化是一项国家战略。电视数字化所衍生的视频点播、时移、录制、电视支付、信息服务等功能,是大众电视消费的趋势。观众趋向个性收视,不再满足于你播我看的线性收看方式:以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将扮演重要角色:优质内容也由此向迅速向新媒体渠道扩展:内容和渠道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传统的电视概念已经没有了,将成为家庭互联网中的一个“服务功能子项”融入到一个巨大的信息服务产业了。

为此,工信部在未来《数字家庭技术方案》规划中要求,家庭电视机显示终端全开放,让更多内容提供商为大众提供不同的内容享受、多元化消费选择。工信部和住建部还共同下文,“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的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垄断性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规定从2013年4月1日起,从小区内的住户间的管线有项目投资人、开发商出资建设。成为共用资源。此举从资源和行政上打破了长期以来以广电为主导的电视网管格局。

第四个颠覆:4K电视技术。电视从模拟电视、标清电视、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四个阶段。超高清电视将是网络电视发展方向。4K电视就是指像素为4096x2160的分辨率的电视机,它是2K投影机和高清电视分辨率密度的4倍,属于“超高清分辨率”。业界简称为4K电视。

要实现最佳4K电视的五大《标准》要求是:配备专业级UHD超高清显示屏:必须具备四核及以上处理器且内置4K解码芯片,搭载Android4.2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应用成熟的2K转4K画质提升技术;具备USB3.0、HDMIl.4及以上版本的高速传输端口;搭载丰富智能云应用,实现家庭多终端互联互通。

目前,实现4K电视,需过几道技术难关。片源:4K电视在初期很难找片源、。频道:现在,高清电视频道都不普及,4K频道更是望穿秋水。价格:4K频道的到来肯定报价高,在普及上就更有难度了。文件过大,存储介质难找:要实现真正的4K,需要从源头采集开始,到传输,到压缩,到录像、到存储等全部为高清。需要一个高清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才称得上真正的高清提供商。达到这五项标准要求,度过四道难关,对于该技术产业链上的任何一个“链环”,单干都是无解。传统的广播电视亦如此。

在今年的世界足球杯期间,日本已实现了三次4K超高清电视转播,欧洲也即将完成研发阶段进入市场。我国航天科技数字传媒预计每年推出4K数字卫星传输解决方案,将在以下5项技术实现突破:终端、版权保护、超大文件传输、4K文件编审、相关运营支撑。而且卫星数字传媒内容运营平台的上行端口,是以通过卫星地面站进行上行传输的,所以上传的内容安全性和可控性很高。这个突破将带来电视、网络等多媒体产业的又一次升级,实现4K市场化、产业化技术上大突破。它甚至可以说已经没有频道的概念了。而传统的电视技术无法达到,该方案可以做到全天以64M/秒的速度向用户自动推送4K视频节目。这个未来大市场是谁的可想而知。

所有传统媒体都面临抉择

卫星数字直播传输技术代表着数字传输的方向和未来。卫星数字传输技术支撑的新媒体同时颠覆了现今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的架构,不仅让报纸时代结束,传统的广播电视,传统的PC互联网技术也将淘汰出局。它的服务功能基本上是全能型的。传统媒体功能被多样化复制。传统媒体的社会结构彻底颠覆,包括媒体型态,发行网络、生产流程,盈利模式,行政体制模式等,都将再造重生。媒体即渠道,渠道即媒体,媒体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过去是人随网走,现在是网随人走,“一机在手,便行天下”。媒体已不再是文化的消费,而成了消费的文化。更谈不上是奢侈品了。犹如人们沐浴在一个阳光下一样享受着一个信息化平台。媒体、通信、生活行为融合一体。它将构建天、地、星、云(大数据)为一体的卫星运营网络平台。其核心技术的关键还在于,在移动多媒体时代,不仅是信息爆炸,而且是媒体终端形式大爆炸,而地球上人再多,信息再如何爆炸,地域环境再复杂,为新媒体提供保障的卫星数字传输技术都能实现。

中国还将计划在2015年发射KA波段卫星,这个技术又涉及到移动互联网的市场业务“蛋糕”。这将是又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休斯顿公司已经提出.从明年开始部分地区将免收上网费和手机费。

卫星通信数字传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带来一个又一个的颠覆与被颠覆,所以,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面临着如何发展的抉择。

作为报人发此感慨,不是所愿,而是所趋,不是唱衰报业,而是唤醒报人;不是悲观,更是期待:我们没做错现在,但我们不清楚做未来。面对新技术,我们的认识很不够。所以面对新媒体,我们的报纸至今没有找到新的市场模式,没有找准目标方向,没有找到转型的落脚点。发展欲望强烈,不知如何发力。看到了生存危机近在眼前,但没有跳出报纸的。尽管也在积极拥抱新媒体,但都是囿于报纸主导的框架下去着力。不甘报纸落魄,甚至坚信报纸永远“东方不败”。比如2012年至今,都市报类报纸下滑,部分党报的发行和广告不降还升,这犹如一针强心剂,又激起报人雀跃。好像报业迎来了第二春。

如何看党报上升都市类报下滑这个现象?中国报业前二十多年发展,同样离不开行政和市场两个推手。改革开放,市场大潮涌动,都市报类报纸蓬勃发展。靠行政推手的党报,无法适应市场,发行量锐减,拱手让出市场地盘。都市类报纸开发了报纸市场处女地,开创了报纸的市场化、产业化的新路,广告经济如日中天。大部分报社的事业和产业发展,靠都市类报纸带来勃勃生机。

二十年后的今天,都市报类报纸市场饱和,竞争加剧,进入微利时代,更可怕的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催生新媒体迅速崛起,竞争、挤压强劲,直接冲击市场类报纸,导致其普遍下滑。这其实是市场、行政两个推手对不同媒体发挥不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又加了一个新技术推手,而新技术推手既是推市场的,又是被市场推的。因而,受冲击的肯定是市场行为的都市类报纸。

党报之所以“不管市场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是因为你一直“躺在党的温暖的怀抱里”,发行是各级党委的任务,与市场无关。所以不少党报发行和广告不降还升。中国的时政类报纸,占中国报纸的75010以上份额,特别是各级党报,有执政党在政治上支持、经济上扶持的优势,并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报业架构体系。但是,这种现象,从媒体的一般发展规律看,只能说是中国特色,既不反映媒体发展规律的本质,也不代表媒体市场的主流。尽管现阶段报纸仍是引导舆论的主流媒体,是十分权威有效的传播途径。但是,当一个极具生命力的新技术出现时,与此相关的传统技术都要让路。移动互联网技术、现代卫视技术,对于所有媒体都具有革命性意义,从纯技术的本质上讲,传统媒体现在所拥有的的传播功能新媒体都能代替。因此,传统媒体地位的动摇、落伍是必然。

我们可以这样说:当广播出现时,报纸时代结束了吗?没有。当电视出现时,报纸时代结束了吗?没有。当互联网出现时,报纸时代结束了吗?没有。当移动互联网出现时,报纸时代会结束吗?这个可以有。当现代卫星直播技术出现时,报纸时代会结束吗?这个“必须有”。

前三种新技术媒体出现,说报纸时代没有结束,是因为它们虽各有自己的优势,但它们又有各自的短处,更有共同的短处,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这些短处基本上没有了。它加速了报纸的衰落。而现代卫星直播技术,让报纸时代结束没商量。因为它不同于历史上几次新媒体那样有继承的基因关系。它不仅没有走传统媒体的老路,而且根本没有给传统媒体留下后路,传统媒体多年来探索转型、融合,一直没有突破。因为你没有新媒体的基因。这些变化不是机制、体制问题,而是它的基因所在。它给传统媒体的潜台词是:要么你不走,要么跟我走。如果你不走,你就无路走。未来五年后,报纸将失去与新媒体抗衡的底气。

篇(7)

0.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程序设计语言的入门基础课程,是各高校理工科专业中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普遍选择。作为一门理工科通识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C语言中各种语言成分的学习,初步认识计算机程序设计及进行程序设计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作为通识类课程,目前各院校通常将该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在一年级,每周3-4学时(含实验),讲授内容主要包含C语言的数据类型与表达式、程序结构、函数、指针、链表、文件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学时限制或学生接受程度等原因,常常需要对部分教学内容(如多级指针、文件操作、位操作等)进行削减,无形中降低了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作为通识类课程,这样的削减影响不太大。而对于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而言,仅掌握通识教育中所讲授的部分是远远不够的。

嵌入式系统开发是信息类专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融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技术及各行业领域具体应用的嵌入式系统,已在工业控制、交通管理、信息家电、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电子商务、机器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般说来,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剪裁,适用于心用领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由于在成本、功耗、体积等方面的限制,对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嵌入式软件开发是在特定的硬件平台上进行,需要使用具有较强硬件操作能力的编程语言。由于C语言是具备了这一特质的高级语言,成为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最佳选择。

调查显示,在信息类专业中,电子类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与嵌入式系统教学要求相脱节,电子类本科学生的软件基础也较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进行相应改革,以适应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1.嵌入式软件开发对C语言的需求

在适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3类主要语言中,C语言占有超过70%的份额。开发嵌入式软件,除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指针。

指针作为C语言的主要特点,其使用十分灵活,因而也很难完全掌握。它可用于指向不同类型的普通变量、数组、字符串,甚至函数。在嵌入式软件开发中对各类不同指针(数组指针、指针数组、指向结构体的指针、多级指针)的使用十分普遍。因此,指针相关内容的教学必须足够深入。

2)位操作。

C语言有别于其他高级语言的一个特点是可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指针和位操作是这一特点得以实现的工具。通过6种位操作符,可直接对内存、寄存器或I/O端口的字节进行测试、置换或移位处理。熟练掌握位操作符的使用,是进行嵌入式软件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在一些国内高校普遍选用的经典C语言教材(如文献[4])中,由于定位于普适教育,并未包含位操作部分的内容。

3)文件读写。

嵌入式系统中“一切皆文件”,系统的运行以文件读/写方式进行操作。理解文件系统的构成、掌握基本的文件操作方法也是进行嵌入式软件开发必须掌握的技能。

4)宏定义。

在嵌入式软件中使用宏定义,不仅可防止代码出错,提高可移植性、可读性,而且是产生内嵌代码的唯一方法,可用于替代函数调用,从而达到嵌入式系统性能要求。

以上4个方面的内容,在通识型的C语言课程中,由于课时和学生程度等原因,都不能进行针对性的特别训练。学生在进入嵌入式系统开发阶段后,显然会成为程序设计知识方面的短板。

2.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上一节的认识,我们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下面的调整思路。

2.1课程设置

作为通识课程的C语言程序设计通常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上学期完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开始进入嵌入式系统开发相关课程时,不可避免地对已学过的C语言的知识会有一定程度的遗忘。

针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要求,考虑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划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每周3学时,可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开设;第2阶段为嵌入式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每周2学时,作为嵌入式系统开发方向的选修课,可在大学三年级上与其他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如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一起开设。这样设置一方面满足了在低年级完成程序设计类通识课程的要求,使学生不必过早接触C语言中较为深入、复杂的部分;另一方面,通过将与嵌入式软件开发密切相关的知识适当推后,确保了嵌入式系统开发各门课程问的知识联系。

2.2教学内容的划分

由于将课程划分为基础部分和面向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提高部分,则可将C语言的一般基础(基本语句、控制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划人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具备基本的编程技能,达到程序设计类课程的通识教育水平。

对于与嵌入式开发密切相关的知识,将在嵌入式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讲授,主要包括:宏定义、位操作、文件操作和复杂指针运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围绕嵌入式软件开发实例展开,深入讲解各知识点的应用。通过嵌入式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更深入地理解和领会C语言的精华思想,同时具备基于嵌入式平台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2.3实验内容

任何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实验是学习C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前面对课程的划分,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可开设的实验项目如表1所示。

实验1在学习了C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输入/输出之后进行,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C语言的编译环境,逐步认识C语言语句的基本构成。实验2涵盖了程序的3种基本结构,便于学生统一认识关系、逻辑运算和程序结构。实验3-6分别对应于数组、函数、指针和结构体各章节的内容,重点掌握这些语言成分的定义及使用方法。实验7将综合运用本课程中的知识,完成一个较小的、具备一定功能的小型软件的开发。

嵌入式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内容则围绕一个嵌入式软件开发实例展开,实例由任课教师选定。根据所选实例,实验内容可包含以下项目(如表2所示)。

实验1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主要介绍嵌入式Linux下的c语言编译工具。实验2-5则根据所选实例,选取特定的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文件操作、宏定义、位运算及复杂指针运用方面的练习。

2.4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调整

上一篇: 教师自查自评报告 下一篇: 数据市场调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