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2 04:42: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学沟通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摘要】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力结构、教材的召唤结构、学生的接受力结构相对应或相耦合时,教学效果会倍增。这是语文教学的最佳状态,如果达到这种状态,语文教学对于教师、对于学生都将不再是单调的、重复的、高耗低效的劳作,而是一种充满灵性的、愉快的、主动的输出与接受。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不断地向教学法理论提出这样的命题,即“自觉地选择耗费力量最少而能够获得最大最持久的成果的斗争手段、方式和方法”。[1]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成为中学教育界的共识,中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越来越迫切,教学法领域里一些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原则和教改方案,推动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教师、教材、学生。“辩证的系统方法,是研究选择最优教育方案理论的方法论基础,这种方法需要分析教育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有规律的相互联系。”[2]在优秀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教材、学生这三部分不是孤立地、单独地存在着,而是以其他两个部分作为自己存在的参照物。许多教育家在论著中都论述了语文教师、语文教材、学生构成一个教学过程完整的链,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相关因素是普遍联系着的这一规律。在此理论的起点上,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学过程呈现出教师的教育力结构、教材的召唤结构、学生的接受力结构之间的“共振”现象。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一旦教师的教育力结构、教材的召唤结构、学生的接受力结构相对应或相耦合时,教学效果会倍增。我们把这种教学现象称之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异质同构”[3]现象。许多语文教师都曾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力结构、教材的召唤结构、学生接受力结构同构共振应该是中学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异质同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状态,如果达到这种状态,语文教学对教师、对学生都将不再是单调的、重复的、高耗低效的劳作,而是一种充满灵性的、愉快的、主动的输出与接受。因此,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异质同构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语文教师的教育力结构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训练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我们提出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力结构这个概念,是想与教师素质结构相区别。关于中学教师的素质及素质结构,教育理论界有许多研究成果,认为教师应具备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科研素质、教师风度仪表、教师体魄等,并对每项素质作了细化。教师的教育力结构是指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一种知识与能力因素的最优组合。这种组合是建立在素质基础上相关素质因素的积极整合,是一种有明确指向的能力结构。教师的教育力结构由显性教育力和隐性教育力两部分构成。显性教育力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技能及对教材的理解程度。隐性教育力包括行为动机、教学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隐性教育力是显性教育力的倍增器。语文教师的教育行为由课堂教学、语文实践活动、自身语言文字示范等一系列活动组成。这些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即相关又相对独立的教育环节。在每一个特定的教育活动中,都要求教师整合自身的相关素质因素,形成教育力。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应具有以下能力组合:教材理解力、教育预见能力、教学传导能力、教学过程控制能力,这四种力组合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课堂教学。当然,合力并不是四种力平均算术相加,而是在不同的教学情况下各自权重不同的组合。教材理解力是指对教材中各个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及他们之间关系的认识、分析、抽象、演绎的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力,是以尽可能多地拥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教学预见能力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对教材中教育因素的认识,对教学对象心理认知结构的把握,对教学过程中各种可能因素的作用的估计。教师只有对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对教学对象,对教学效果有一个客观的估计,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计划和教育目的。教学传导能力指教师将经过思维整合过的教育信息传达出去,高效地作用学生的感受和认知。信息传导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语言表达,包括口头语言、板书语言和体态语言。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因素的发挥,对教学实践过程、教学目的的控制,涉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设置最佳教学情境。我们认为,教育力相关因素的组合及应用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已经具有的从教的各项素质,并不等于能把各种教育因素最优地作用于教育对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听说教学、语文知识教学,教师都应从最优化的原则出发整合自己的素质因素,形成不同的教育力结构,以对应教材的召唤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材的召唤结构中学语文教材,是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对中学生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而编写的。教材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协同起来。有学者认为,教材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4]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调整后的中学语文教材淡化了技术操作的训练,改变了某些纯工具性的作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选编课文时注重思想性、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这是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审美情趣和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材料。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基本体现了“文道统一”的原则,体现了语文知识学习与语文能力训练的统一,形成了一个有鲜明学科特色,循序渐进的系统的教学结构。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依据大纲的要求,将语文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结构进行了科学的分解,将其化为蕴含在课文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序列,编排在各册、各单元、各篇课文之中,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构成一个多层次对外开放的系统。[5]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也给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特别是给语文教师提出这样一个任务,是否能够从教材中抽象、提炼出实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中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结构体系和语文能力训练结构体系,并把这种结构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是全部问题的关键。笔者在《论初中语文教材基本结构的教学》一文中,论述了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的基本结构及其基本结构的各个层面,即每篇课文、每个教学单元、每册课本、全套教材都存在着教学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并进而认为结构化、整体化、简化、格式化是教师掌握教材的钥匙和通道。[6]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训练结构是一个有待学生实现的召唤结构。在这个召唤结构中,语文知识结构和能力训练结构是显性的,思想教育结构、审美教育结构、创造力教育结构是隐性的。教材中显性的召唤结构是有限的,易于把握的,与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共性联系在一起。比如中学语文知识的教学,是独立于听、说、读、写能力教学之外自成体系的部分,是语文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基础,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从初一到高三语文教材中循序地安排了语文知识内容,从读写知识、语法知识、逻辑知识、文学知识到文言文知识。这些知识在教材中呈现出显性的结构,既有系统性,各类知识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语文教材中这些知识系统不是集中编在一起的,而是分散在各册之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教材要有结构的概念,要整体把握,对语文知识教学的进程、 目的有全面的考虑。语文教材中隐性召唤结构具有无限的、开放的、与学生个性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特征。对教材中隐性的审美召唤结构、创造力培养召唤结构、思想教育召唤结构的把握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力。教育部制订的试用修订版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试验修订版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都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是语文教学一个鲜明的任务,然而教材中并没有专门列出哪篇是培养审美情趣的教材,审美因素是什么,在第几章第几段。从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教材,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教材中的选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每篇文章都蕴含着美的鲜艳与深刻,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如自然山水、自然现象的壮丽秀美,人的社会实践的本质力量,人内心的品格等,这些美都是以语言文字为信息载体的。教材中审美的因素和语文能力教育的因素互为依存。不是教材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和挖掘。教材中审美召唤结构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对视觉艺术品的欣赏。这种特殊性质在于教材中审美召唤结构更多地依靠学生接受力结构中的审美想像去实现。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审美认知心理结构是由审美期待、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理解等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体验系统。实现教材中的审美召唤结构,要靠教师体验、想像去感悟、发现。教师发掘教材的审美召唤结构,必须以学生能体验的以及可能体验的为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感记忆和想像性思维,去感知语文教材中隐含的情感、形象、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进入审美境界。“当教师更多地懂得了美的素质怎样进入人的生活,当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来完善、扩展这种美的体验的方法时,他们也就踏上了教学艺术之路。”[7]
中学生的接受力结构在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只能是某特定学校定年级的特定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8]没有对
(二)运用好暗示性语言暗示性语言也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对话之时,高校辅导员应当运用好一些积极的暗示性语言,以此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让他们主动进行自我反思,渐渐改变一些不良的行为意识。比如说,辅导员在查课时如果看到某些平时比较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逃课上网的学生时,便可以这样对他们用暗示性的语言说:“看你最近精神气色不错,肯定是晚上不怎么上网了。”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辅导员对自己很关心、对自己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因此便会渐渐自觉地减少上网行为,形成自我约束。
(三)运用好指令性语言高校辅导员若想加强对大学生的校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各项安全教育,就必须要学会正确运用好各项指令性语言。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固然要多予以鼓励和表扬,但其过程中也必然离不开批评和处分;辅导员对学生的批评和处分需要运用到一些指令性语言,而这些指令性语言的运用需要充分发挥出其权威性。批评和处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们与鼓励和表扬并不应该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高校辅导员应当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批评话语,例如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进行严厉批评、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应当注意适度批评和点到为止、而对于性格暴躁的学生应当注意刚柔并济。(四)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也是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所需要注意的一大要素。大学生尚处在精力旺盛和易冲动的年纪,他们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够使用过激的语言来伤害他们,不能把他们列入“不可救药”的行列,而应当多多采用积极的语言去与他们沟通,要充分利用感情因素来打动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改正。
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要灵活运用好各种技巧
(一)运用好语气语调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运用好语气语调,也即是合理使用好各种强调词、注意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以及抑扬顿挫等。例如,辅导员在给学生说话时如果放低语气、语调柔和,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辅导员这是在真心关心自己;而如果辅导员的语气高亢、语调尖锐,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辅导员是在朝自己发泄不满情绪。因此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必须要注意语气和语调的使用。
(二)运用好眼神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可以传达感情,因此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运用好眼神目光。有经验的辅导员往往能够通过短促的目光接触来体察到自己所说的内容是否为学生所接受,亦可以从学生的眼神中来正确判断出其心理状态。
目前国内医学临床专业的本科教育几乎很少涉及到沟通能力或技巧方面的专业,缺乏专门的指导、教育、培训等,也无从考核、评估这方面能力,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带教老师,都缺乏这方面知识培养的重视。最后至医学生毕业后走进工作岗位的那天,才发现自身缺乏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造成日后医患沟通障碍、关系紧张,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现象。
1.2医疗现状的不允许
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的增强,媒体对医疗歪曲报道等影响,临床医护为避免医疗纠纷,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许多病史的采集、知情同意等多方面的沟通都亲力亲为;且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及临床任务繁重,使得部分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医学实习生如何进行沟通,这些因素都大大减少了临床实习生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这也是国内培养临床实习生时往往容易忽略的环节。
1.3实习生本身的因素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对医疗服务要求及医疗效果期望值不断升高,甚至许多患者将医疗定义为服务的一种,要求医院为其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拒绝配合一线医师及临床实习生的诊疗工作。这种情况往往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再与患者接触、变得消极,对锻炼自身沟通能力需求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出现对沟通能力的培养的渴望不高的现象,甚至逃避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2应对策略
(1)建议增设关于沟通能力或技巧相关专业,或尽量多的开展这方面相关的讲座、实践培训等,从理论方面、从学校及医院方面加强对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视。
(2)参考其他专业的培训模式,如护理专业的沟通能力的培训,注重沟通能力细节的训练,学习从外表与衣着、动作与表情、语言与语气、如何倾听与表达等多方面建立与患者的沟通和信任,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减少纠纷,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
(3)增强临床医学生的责任感,强化对待病患诚信、尊重、同情、耐心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对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情况的分析能力,增强自信。鼓励医学生增加自行查房次数,加强对患者的熟悉,树立医学生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形象,以取得患者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使沟通更容易、顺畅。
(4)针对中西医临床实习生而言,宣传中医观点,与患者沟通祖国中医的精粹,注重患者的整体论治,从疾病、身心、精神等方面融汇中西医精华治疗疾病,不仅能取得患者的配合,还能提高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关键词】实践教学;主干课程;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技能的系统工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各大高校对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都有采用,但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范围程度、时间安排、考核标准等方面均无统一标准,“各自为政”。笔者认为要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一步加强每个具体实践环节。我国的会计理论界对会计专业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较多,对会计教学方法理论的研究较少;国外虽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目前尚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本文试图以会计本科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结合各主干课程的开设目的、内容特点、时间安排、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兴趣及特点等,将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如,同步实训、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校内模拟实习、公司实习、实验室综合实习等)纳入其中,构建一个与主干课程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供参考与进一步探讨。
一、以主干专业课程为基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1列示了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括号内标明了应采用的与该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形式。图中箭头表示各课程间的递进关系,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必须完成对“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括号内以斜体字列示的为建议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及对实践教学的不同要求决定是否采用。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实施
(一)应开展配套实践教学的课程
1.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立和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等。
作为入门课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这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外,还应开展配套的实践教学——同步实训。同步实训是指在完成课程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所进行的阶段性实务训练。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对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个直观了解,帮助学生及时、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会计学原理”的同步实训内容应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结账和错账更正,简单财务报表的编制等。通过实训,学生直接接触各类仿真或真实的凭证、账簿及报表,既可以避免理论课的乏味,又可以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加深对会计的理解。实训资料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直接选用相关的“会计学原理模拟实习”教材,分段选取使用。在时间的安排上可根据进度灵活处理,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用角色扮演这种方式。例如,在讲授采购人员预借差旅费的业务时,可以设定采购人员、审批领导、出纳、会计人员等不同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经济业务的实质,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令学生在“玩乐”中轻松地学习理论知识、增长实际技能。
2.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规范体系;掌握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该门课程实务性很强,涵盖了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所必需的主要理论和技能。因此,这门课程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处理会计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职业敏感性、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应开展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为:
(1)同步实训。相对于“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同步实训内容可以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践性强的问题展开设计,包括存货计价、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流转税税务会计处理、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所得税会计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等。比如,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同步实训,可以设计、提供股权转让协议、资产评估报告、产权转让交割单、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等多项相关原始凭证和法定依据,让学生接触、分析、运用这些实务中真实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相关凭证,培养学生运用原始凭证进行职业判断和会计处理的能力,贴近实务,增强真实感。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掌握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和后续计量方法,给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计算机将同步实训项目开发成可供学生根据教学进程及个人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的开放型实验项目群,并配备多媒体实习指导课件及自动阅卷评分功能,使师生及时检测教学效果。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相关实训资料基本上是各校自行开发的。在时间安排上应根据进度与课程同步,其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融合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其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知识进行整合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与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由于“中级财务会计”较强的务实性,其每章对应内容均应分析讨论一至两个相关案例。该课程的教学案例比较容易取得,有的教材自身就附有配套案例;也可以自行开发,或选用专门的案例分析教材。案例教学应该与课堂教学同步,成绩可以单独考核,也可以作为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3)校内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是在校内进行的以企业的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及相关资料为基础,通过编制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实践教学形式。“中级财务会计”详细地阐述了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课程结束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完成一套模拟实习资料,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有清晰、直观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内模拟实习应该手工与电算化并行,结果进行相互验证,使学生清楚各会计程序之间的相互联系。该课程的模拟实习资料可以选用以上市公司为题材编写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商品流通行业或服务行业均可)。时间应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成绩应该单独进行考核。
3.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企业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计划与控制、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等。
该课程应开展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为:
(1)同步实训。成本会计的同步实训内容应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通过实训,使学生接触各种成本计算单据,了解成本核算流程,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并对不同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应用,使其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重点及特点有个直观了解。该课程相关实训资料多为各院校自行开发,时间安排上可根据进度灵活处理。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2)校内模拟实习。“成本会计”课程结束后,应安排学生完成一套工业企业模拟实习资料,以对全套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整演练。
该课程的模拟实习资料可以选用以工业企业为例编写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时间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成绩应该单独进行考核。
(二)建议开展配套实践教学的课程
以下课程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要求决定是否采用。
“财务管理”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财务信息的收集、选择、分析的过程,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审计学”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审计程序和方法实际运用的过程。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掌握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及运用国际会计惯例处理复杂会计业务的方法。
“国际会计”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会计模式、国际会计领域中的一些前沿问题,以及财务报告披露的国际差异和跨国经营活动中的税收问题等内容。
(三)应开展的、与课程无配套关系的实践教学
1.公司实习
公司实习是指直接让学生到实习单位或校外实习基地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教学形式。公司实习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专业性和高度综合性,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了解、熟悉专业操作和工作流程,是其他各种实践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通过实习,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各种职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公司实习是与课程无配套关系的实践教学方式,应在所有的专业课程结束后进行,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结束后的寒假或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成绩应结合报告内容及其在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的表现单独进行考核。
2.实验室综合实习
实验室综合实习是指在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的综合性实习,一般可采用ERP模式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日常经营流程。与校内模拟实习相比,从深度上讲,除了基本业务,还应涉及特殊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如租赁业务、债务重组业务、合并业务等;从广度上讲,不仅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还应将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税法等多门课程及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实验室综合实习对实践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提升,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验室综合实习应该在学生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后进行,实习成绩应该单独考核。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实践形式,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采取社会调查、参观等其他形式进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
构建科学、成熟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我国会计理论,保障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实现,加速会计教育改革进程的重要问题,这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及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讨和深入研究,以期尽早形成科学、权威的结论,对会计实践教学进行统一规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国付.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财会研究,2008.12.
[2]张妙弟,江小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以言语为基本符号,以社会语境为中介,通过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而得以成全的话语系统,是一种社会权利关系缠绕的意识形态形式。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运转,生产力的高度解放、发展,现代科技的快速升级换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由大自然的神秘而致的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族亲”意识正日趋消减。这种消减首先表现为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对大自然神秘感的“祛魅”。人类对自然界产生敬畏的诸多因素之一,是自然神秘感的存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日趋加强,许多原来不可知的现象得到了自然科学的解释,于是,自然界的神秘性就消失了。“叶广苓《长虫二颤》中,在颤坪调研的中医学院教师王安全,用中医学的知识重述了殷姑娘用扁豆花下蛊的传说,消解了山间巫蛊之术的神秘性”;“《老虎大福》中黑子扑朔迷离的野性背景,在二福从杨陵农学院获得生物学知识后被终结,‘豹和犬是两个科目,受基因限制,它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杂交成果,黑子……没有任何野性背景’”①。科学话语的传入,使自然的神秘性消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由此淡化。其次,这种削减也表现为,市场经济不断壮大中商业话语对人类与非人类生命“族亲”意识的淡漠。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族亲”意识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金钱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出于金钱的考虑,利益诱惑产生了人对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理直气壮无所顾及的掠夺:“笼里的猴对村民来说都是钱,活的钱”(《猴子村长》)②,迫切的致富欲望和精明的物质利益计算,使村民对猴群进行了灭绝式捕杀。在商业话语系统中“钱”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人与大自然、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族亲”之爱被淡漠了。
由上可知,伴随着现代文明而出现的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商业话语使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族亲”之爱消解了。然而,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性、商业性相比,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系统中保留了较强的生态伦理意义,处理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一伦理体系的核心是人对自然及非人类生命的敬畏,以及“族亲”之爱。
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新疆等边缘地区,由于地势原因经常处于青山、绿水、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等的环围之中,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些动植物的描述以及围绕着它们展开的故事较多,基本上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集中都有关于动植物的描写。仔细分析这些少数民族民间动植物故事,发现它们都摹写出了人与自然、人类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真诚相待的友爱图景,这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呈现:一是正面书写人出于天性的善良、淳朴对动物的友爱。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黄狗小巴儿》中,傻子老二好心收留黄狗小巴儿,在被嫂子赶出家门后仍和小巴儿相依相靠和谐生活,在黄狗小巴儿被嫂子棒打死后,如伙伴般将其安葬,经常上坟探望,表现出一份“族亲”之爱。与此相类的故事还有锡伯族民间故事《鹦哥的故事》、满族民间故事《扇子参》等。二是侧面烘托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之情。如锡伯族民间故事《狗和人是怎样交朋友》狗在分别与野兔、狼、熊的相处中每次都因自己的叫声而被排挤,几经选择、几经对比,最后转向人类,人类没有排挤它反而视它为朋友。在选择与对比中,侧面表现出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另外,锡伯族民间故事《老虎、蛇、蚊子、燕子和人》、《狗和兔子》,瑶族民间故事《马交朋友》等也都以同样的形式侧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
与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相联系的是由它而衍生的动物对人的友爱的回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有一大部分故事都通过动物对人善行报答的形式,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研究者将这一形式通称为“动物报恩型”模式。如满族民间故事《达布苏与梅花鹿姑娘》通过达布苏解救、悉心照料小鹿,之后小鹿幻化为一美丽姑娘与之成亲的故事,表现出了人对动物友爱,动物对人进行善报的主题。在这里报恩的动物不仅限于温顺的鹿、蛙、兔等,甚至凶猛的动物也懂得报滴水之恩。当然,与之相反也有表现恶有恶报主题的作品,如满族民间故事《萨满捉参》中萨满捉参的结果就是被海浪卷进江底淹死了;《棒槌孩》中小蘑菇头他讷、他玛捉棒槌精吃以求长生不老的结果便是被打个头破血流。特定空间的伦理取向的提炼与净化,显现了话语系统中的生态伦理色彩。
总之,少数民族文学中人对动物的友善以及“动物报恩型”的模式都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深深的“族亲”之爱,体现了强烈的生态伦理意义。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保留的许多自然景观的由来、形成背景也显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意义。满族民间故事中的风物传说《汤池的来历》,孝敬公婆的媳妇用手捧着火柴烧热了结冰的水泡子,从而化作驱病除邪的汤池;《红罗女》,美丽正直的红罗女把昏愦的皇帝捉弄的丑态百出,最后幻演成镜泊湖景观之一。这些故事中演绎自然景观的由来是跟人类的善行、善德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
少数民族话语系统从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友善相待的“族亲”之爱,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中体现了生态伦理意义,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非人类生命和谐、平等、共存的愿望。这不仅为近年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运转带来的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像于坚、贾平凹、张炜、迟子建等的生态创作,以及由之兴起的生态环境美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暗示出现代话语对原有空间伦理关系的冲击与破坏,并随之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体系,即在“现代”与“传统”,“原始”与“文明”之间文学该如何为自己寻求合适和合理的支点。“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理论上本应是促进文学不断进步的动力,然而文学的发展似乎并不与文明的进化相符相成。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文学一直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它们是文学得以生存的不竭动力。回顾百年文学,上世纪处以来,中国文学以不断书写对人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的人文精神追随着“德先生”的指引。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们把人文精神中尊重的对象拓展到人之外的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实现了生态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对接,是人文精神发展至生态伦理精神,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惠及到自然和非人类,拓展了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我们在谈论保持人类尊严的时候,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保持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保持人类尊严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科学”“文明”和“民主”一样,在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散发着激动人心的光华。现代科技在带来舒适、方便和快捷的同时,渐渐也显示了它在赋予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之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评价现代科技为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维度。理性考究,其实现代科技本身并不具备善恶品质,区别在于如何使用,而关键点还在操控它的人类。我们在接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尊重传统的生态伦理;破除封建传说的同时,也要尊重其蕴含的生态伦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话语生态的重建来达到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这种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为文学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关系体系,寻求到了合适合理的平衡点。中国文学的叙事书写既可以从中获取一套生态话语系统,同时也能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评价来搭建保护自然生态的桥梁,在这一点上少数民族文学给予中国文学予重大的启示。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李玫.空间生态伦理意义与话语形态[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以言语为基本符号,以社会语境为中介,通过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而得以成全的话语系统,是一种社会权利关系缠绕的意识形态形式。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运转,生产力的高度解放、发展,现代科技的快速升级换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由大自然的神秘而致的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族亲”意识正日趋消减。这种消减首先表现为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对大自然神秘感的“祛魅”。人类对自然界产生敬畏的诸多因素之一,是自然神秘感的存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日趋加强,许多原来不可知的现象得到了自然科学的解释,于是,自然界的神秘性就消失了。“叶广苓《长虫二颤》中,在颤坪调研的中医学院教师王安全,用中医学的知识重述了殷姑娘用扁豆花下蛊的传说,消解了山间巫蛊之术的神秘性”;“《老虎大福》中黑子扑朔迷离的野性背景,在二福从杨陵农学院获得生物学知识后被终结,‘豹和犬是两个科目,受基因限制,它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杂交成果,黑子……没有任何野性背景’”①。科学话语的传入,使自然的神秘性消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由此淡化。其次,这种削减也表现为,市场经济不断壮大中商业话语对人类与非人类生命“族亲”意识的淡漠。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族亲”意识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金钱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出于金钱的考虑,利益诱惑产生了人对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理直气壮无所顾及的掠夺:“笼里的猴对村民来说都是钱,活的钱”(《猴子村长》)②,迫切的致富欲望和精明的物质利益计算,使村民对猴群进行了灭绝式捕杀。在商业话语系统中“钱”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人与大自然、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族亲”之爱被淡漠了。
由上可知,伴随着现代文明而出现的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商业话语使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族亲”之爱消解了。然而,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性、商业性相比,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系统中保留了较强的生态伦理意义,处理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一伦理体系的核心是人对自然及非人类生命的敬畏,以及“族亲”之爱。
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新疆等边缘地区,由于地势原因经常处于青山、绿水、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等的环围之中,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些动植物的描述以及围绕着它们展开的故事较多,基本上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集中都有关于动植物的描写。仔细分析这些少数民族民间动植物故事,发现它们都摹写出了人与自然、人类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真诚相待的友爱图景,这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呈现:一是正面书写人出于天性的善良、淳朴对动物的友爱。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黄狗小巴儿》中,傻子老二好心收留黄狗小巴儿,在被嫂子赶出家门后仍和小巴儿相依相靠和谐生活,在黄狗小巴儿被嫂子棒打死后,如伙伴般将其安葬,经常上坟探望,表现出一份“族亲”之爱。与此相类的故事还有锡伯族民间故事《鹦哥的故事》、满族民间故事《扇子参》等。二是侧面烘托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之情。如锡伯族民间故事《狗和人是怎样交朋友》狗在分别与野兔、狼、熊的相处中每次都因自己的叫声而被排挤,几经选择、几经对比,最后转向人类,人类没有排挤它反而视它为朋友。在选择与对比中,侧面表现出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另外,锡伯族民间故事《老虎、蛇、蚊子、燕子和人》、《狗和兔子》,瑶族民间故事《马交朋友》等也都以同样的形式侧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
与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相联系的是由它而衍生的动物对人的友爱的回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有一大部分故事都通过动物对人善行报答的形式,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研究者将这一形式通称为“动物报恩型”模式。如满族民间故事《达布苏与梅花鹿姑娘》通过达布苏解救、悉心照料小鹿,之后小鹿幻化为一美丽姑娘与之成亲的故事,表现出了人对动物友爱,动物对人进行善报的主题。在这里报恩的动物不仅限于温顺的鹿、蛙、兔等,甚至凶猛的动物也懂得报滴水之恩。当然,与之相反也有表现恶有恶报主题的作品,如满族民间故事《萨满捉参》中萨满捉参的结果就是被海浪卷进江底淹死了;《棒槌孩》中小蘑菇头他讷、他玛捉棒槌精吃以求长生不老的结果便是被打个头破血流。特定空间的伦理取向的提炼与净化,显现了话语系统中的生态伦理色彩。
总之,少数民族文学中人对动物的友善以及“动物报恩型”的模式都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深深的“族亲”之爱,体现了强烈的生态伦理意义。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保留的许多自然景观的由来、形成背景也显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意义。满族民间故事中的风物传说《汤池的来历》,孝敬公婆的媳妇用手捧着火柴烧热了结冰的水泡子,从而化作驱病除邪的汤池;《红罗女》,美丽正直的红罗女把昏愦的皇帝捉弄的丑态百出,最后幻演成镜泊湖景观之一。这些故事中演绎自然景观的由来是跟人类的善行、善德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
少数民族话语系统从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友善相待的“族亲”之爱,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中体现了生态伦理意义,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非人类生命和谐、平等、共存的愿望。这不仅为近年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运转带来的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像于坚、贾平凹、张炜、迟子建等的生态创作,以及由之兴起的生态环境美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暗示出现代话语对原有空间伦理关系的冲击与破坏,并随之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体系,即在“现代”与“传统”,“原始”与“文明”之间文学该如何为自己寻求合适和合理的支点。“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理论上本应是促进文学不断进步的动力,然而文学的发展似乎并不与文明的进化相符相成。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文学一直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它们是文学得以生存的不竭动力。回顾百年文学,上世纪处以来,中国文学以不断书写对人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的人文精神追随着“德先生”的指引。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们把人文精神中尊重的对象拓展到人之外的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实现了生态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对接,是人文精神发展至生态伦理精神,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惠及到自然和非人类,拓展了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我们在谈论保持人类尊严的时候,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保持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保持人类尊严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科学”“文明”和“民主”一样,在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散发着激动人心的光华。现代科技在带来舒适、方便和快捷的同时,渐渐也显示了它在赋予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之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评价现代科技为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维度。理性考究,其实现代科技本身并不具备善恶品质,区别在于如何使用,而关键点还在操控它的人类。我们在接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尊重传统的生态伦理;破除封建传说的同时,也要尊重其蕴含的生态伦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话语生态的重建来达到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这种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为文学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关系体系,寻求到了合适合理的平衡点。中国文学的叙事书写既可以从中获取一套生态话语系统,同时也能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评价来搭建保护自然生态的桥梁,在这一点上少数民族文学给予中国文学予重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玫.空间生态伦理意义与话语形态[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论文关键词]医学生 医学院 医患关系 认知教育
当今的医学生,既有渴望成为“白衣天使”的喜悦,也难以回避频发的医患冲突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挑战,从而对医患关系产生一定的畏难、防御和恐惧心理,不同程度地影响地他们的大学学习、生活和择业,因此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内涵及现状
1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内涵。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医患关系是在医学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以医疗工作为基础、道德为核心、法律为准绳的一种特殊的医学人际关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患关系已不仅是局限于医生和患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为以医生为中心的与医疗服务有关的医者一方和以病人为中心的与病人健康利益有关的患者一方所构成的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这其中既包括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诊治过程中形成的医学技术关系,又包括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医生和患者由于社会、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所形成的道德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和文化关系等,我们称之为非技术关系。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是基于对医患之间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深刻认知,通过医学、法学、心理学、行为医学、人际关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讲授,使医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以及医患关系的性质,把握医患交往的技巧,进一步提高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发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
2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状况。培养和引导医学生认知医患关系,继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摆在医学教育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通过对河北省5所本科医学院校的调查发现,5所院校教学方案中均有涉及医患关系认知的教育内容,包括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礼仪等相关课程,但是医患关系教育课程要求学分偏低,远不及总学分的1/15,且多为选修课,
通过对样本数目为600份、有效回收589份的医学学生的调查来看,学生对医患关系相关知识主要来自选修课程、实习培训等,占在校时期学习知识总量的3%以下。约有95.2%的医学生表现出来对此类教育内容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也有约88%的学生表示对此类知识了解不多。由此可见,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在各医学院校医学生教学方案中虽然有所涉及,但是并不能满足医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二、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是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以病论病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当前“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医学发展对医务人员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新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通过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所面对的社会关系以及心理因素对其疾病的影响,只有通过与病人建立相互尊重和理解、相互支持和配合的和谐医患关系,才能最终实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医学目的。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五星级的医生”(five star)应该是“保健提供者,交际家,决策者,健康教育家,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世界医学峰会也对医师提出了应具备交际能力的要求。可见医学教育界很早就开始重视培养医学生与病人的交往能力。因此提升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水平,掌握医患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是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生的必然要求。
另外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因其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决定了它对完成医学目的的重要性。尤其在“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下,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有效地补偿了医学专业教育不能完成的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缺乏。只有经过医患关系教育,进一步培养新时代的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提高医学人文素养,始终牢记“安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词,才能全心全意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
2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是构建谐和医患关系的基本要求,也是破解医患关系难题的有效途径。由于医务人员具有医学专业技术和经验,因此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成为主导方面,而医学生作为医生的后备军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力军,提早开展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医患关系的认知教育,正确理解医患关系的实质,把握医患交往技巧,为将来顺利开展医学工作以及构建我国和谐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医患关系出现很大的变化,医患矛盾已经发展为医学生今后难以逃避又亟待处置的难题。因此加强对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使医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的实质,正确看待医患矛盾,注重与患者沟通能力和交往技巧,必将成为破解医患关系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内容
1 通过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使医学生明确医患关系的性质。由于缺乏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现实中许多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实质存在错误解读,如片面理解为消费关系、信托关系、契约关系等,对医患关系性质的界定受时展的影响,但现实中医学生对当前医患关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颇和片面性。虽然当前医学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医疗行为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但医患之间的交往不能理解为纯粹的商业行为,即使医疗活动采取商业化运作形式的西方国家,医患关系也没有停留在纯粹的消费关系层面。把医患关系理解为医学服务产品的消费关系,看似是把医疗活动、医患关系简单化,但却忽略了医学的公益性和人道性,通过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使医学生明确当前医患关系的真正实质。医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以医患双方共同目标为基础的、带有一定契约性质的、具有深刻伦理内容的、以理性为前提的双向性的信托关系。在医患这种双向的人际关系中,一般而言,医者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决定着医患关系的满意程度,这主要是患者缺少医学专门知识和技能,求助于医者而言的。但是,医患关系双方的地位在现实中是可变的,有时在医患矛盾的原因中,患者要负主要责任,不能把医者在医学技术方面的主导作用机械地照搬到医患关系中来,对医患之间的冲突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不利于医患矛盾的解决。
通过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还应该使医学生意识到,患者就医之时,由于医学知识和能力的缺乏,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抱着极大的信任,他们不仅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交托给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甚至把包括自己家族病史、用药史等一些隐秘私事告知医生或护士,促使医务人员努力维护患者的健康,完成患者的信托。这种信托关系不同于商品关系中的陌生人伦理要求,它使病人拥有了许多正面的权利,同时使得医务人员肩负了许多正面的义务和重大责任,使得医生面对急需抢救的危重症病人时不能简单地从诊疗费用权利出发,而应以病人生命健康权利和对医生的信托关系为重。同样地,通过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使医学生进一步明确,医患关系具有的更深刻的伦理内容。医患关系不是简单的合同契约关系,这可能使医务人员忽视医生的道德责任和道德追求,而只去考虑在短时间内不违约,造成医务人员在一些有大的风险治疗面前不作为,又可能使医学人道主义的行业特征丧失。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西医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是认识论的互参,是方法论的互补。中西医结合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医学以及中医和西医所涉及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的传授和教育。广义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是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是对中西医学及两种不同文化、精神的教化与培育。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要和中国社会特点的医学人才。但是,现在中西医结合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无论是从学科建设上还是培养人才模式上都需要积极探索和完善[1]。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加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在医学模式发展上的重要作用[2]。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亟需加强人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1人文教育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又称为人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其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国内医患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特色医学,尤其是中医的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赋予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特殊的人文精神。
1.1人文精神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色之一
中医是在人文文化的土壤中诞生成长的,这种人文文化决定了中医理论是与自然、人文哲学分不开的。中医崇尚整体观念,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人文从来都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医的历史性和传统性太明显,反而使这种人文精神变得不容易理解传承。西医的人文精神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中西医结合医学充分吸收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又互相弥补不足,在人文内涵上进行补充和结合,正切合了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反映出个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顺应自然、尊重生命发展规律是中西医结合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以往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认识停留在对疾病的诊治方面,却没有从人文精神的层面进行结合。其实,人文精神是体现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虽然现代医学对中医扶正疗法还有偏见和怀疑,但事实证明其对肿瘤化疗患者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归功于中医扶正疗法的确切疗效,另一方面扶正疗法对肿瘤患者自信心的树立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对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人文意义和临床意义同等重要,而且人文精神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单纯西医无法实现的。再者,在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中西医结合本身就给患者带来了对抗疾病的信念,其人文属性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国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西医要用实验去解释并证实,从基因、细胞等微观现象去推论人体、疾病等宏观表现,这种思维的局限使西医的发展摆脱不了现代技术的束缚,并且西医把人文精神与医德联系起来,把它作为一种道德约束。而中医理论恰恰相反,它以人为核心,把与人相关的自然、社会、环境、疾病都结合起来,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把人文属性结合到中医理论中,是人文精神更高层次的体现[3]。中西医结合的过程就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是人文与科学融合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的必然。因此,人文精神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特色,这一人文内涵符合人类社会对医学的要求,是医学进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
1.2人文教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内容
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继承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保障。长久以来,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中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被忽视。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与人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人文教育应成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中西医结合人才需要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医学人文属性,理解和把握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和外延,而不是简单地在西医基础上加上中医,也不是用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去验证中医的真伪,而是将中西医结合上升到人文思想理论层次,认可这门医学学科的存在;另一方面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人文课程设置,培养人文精神,使其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给患者提供身心上的帮助,使患者从疾病的煎熬中解放出来,提高生活质量,真正体现医生的社会价值。
1.3满足社会对中西结合医学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对于医学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驱除疾病,而是更加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需求人文主义的关怀[4]。根据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强化人文精神,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改善医疗现状。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在西医冰冷的仪器检查基础上加上中医的望闻问切,改变技术至上的诊治模式,真正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需求要求诊疗过程的人性化,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色,缓解医患矛盾,是满足社会对医学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
2中西医结合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2.1课程体系中人文课程设置不足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两个基础和一个临床”或“两个基础和两个临床”这两种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都只是注重医学基础和临床实践,人文课程设置不足,人文精神教育被忽视或是缺失[5]。人文课程主要是指文学、史学、哲学等,各个院校课程稍有差异,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文化》、《诗词欣赏》、《西方文化》、《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公共关系学》、《医患沟通学》、《医学美学》、《医学人文》、《儒家思想》、《老子思想》、《医古文》、《周易》、《医学与哲学》、《医学与法律》、《医学伦理学》等都是可选择的人文课程。各个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人文课程比重都比较小。河南中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该专业开设《医古文》、《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海中医药该专业人文课程设置有《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设有《医古文》、《中医古典医籍》。总体而言,在我国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中,人文课程设置较少,学时较短,占总学时的比例大多数院校在7%-8%之间,平均约为7.45%[6],与国际水平相比严重偏低,如哈佛医学院的人文课程占总学时20%以上[7]。这些课程的教育方式和效果也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一直重视医学知识的记忆,对人文素质培养方面不重视;在教育方式上,往往以说教为主,形式陈旧;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一般无法应用到医学实践上;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西医学都要学习,学生们在沉重的专业学习压力下,对医学人文课程更是无暇顾及。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教育实践活动,更是教育工作者的认识问题,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务处等对人文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和认识,在学校发展规划、重大决策、人事调配、课程设置、资金预算等方面对人文教育给予支持,才能使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8]。
2.2中国传统人文教育意识薄弱
应尽量减少西医学的思维模式对中医思维模式的影响,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的渗透,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头两年强化中医教育及古汉语教育,并把传统中国文化如书法、国画、国学等纳入教学计划中[9]。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中医科学价值的精髓,也是实现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中西医结合的教育中,西方的文化教育冲淡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和技能的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中国传统人文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很好地领悟人文精神在中西医结合医学中的真谛。这也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现状中最易忽视却又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2.3临床实习重业务轻人文
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实习中,因为专业原因,可能一些慢性病、内科病的比例会更大,长期面对满脸病容的患者,实习医生已经变得麻木,只想如何提高诊疗技能,怎样应付患者提问,忽视了应有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现在的实习医生都是85后或90后,在面对陌生患者的时候,不能表现出应有人文关怀,这不仅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问题,更是社会教育的问题。
2.4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但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有待提高。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缺一不可,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为人师表,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言传身教地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3加强中西医结合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探讨
3.1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提高人文教育的根本途径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比如包含医患沟通、医护关怀和心理治疗等在内的系列课程。课程设置要以临床实际需求为指导,以解决病患需求为目的。在教育方式上,避免说教式的理论灌输,注重教、学、用的实际效果,可采用诸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研讨会等多样化的方式。比如,在医患沟通课程中,前期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临床医患沟通案例,尝试与病患交流沟通,分析讨论并给出报告,切实感受和学习处理过程;后期可在教学医院中进行与真实病患及其家属的沟通实践。在学习中医学的同时注重传统中医人文教育,学习诸如著名医家事迹及其著作,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塑造大医精神。另外,人文课程在课时上也要适度增加,并以不同形式贯穿在各个学期中。
3.2在中医与西医结合过程中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人文教育
中医传统人文教育塑造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灵魂,融于整个中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人文教育也是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是深层次认识中医学、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3.3临床实习是加强人文教育的直接方式
临床实习是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医学生践行人文关怀的直接机会。在实习中,感受医者仁心,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以高尚的人文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这就要求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表率。因此,教学医院要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这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意义。在实习医院定期开展系列人文教育活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包含从病人入院接待、了解病人情况和感受、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和临终关怀等,到文化、隐私、伦理和法律问题等一系列人文教育课程和活动,这些都应作为医学生的基本课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并学习。在临床实习中加大人文素质的考核力度,可以通过带教老师打分和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做一个综合评价。
3.4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因为职业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教育,如举行人文素养培训班和学术会议、增加人文素养课程设置、把发表与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作为晋级的考核指标之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10],从思想方面对教师人文素养进行教育。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人文素养高的从业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人文的力量。
作者:孙杰 于涛 宋丹 吴英杰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重大疾病基因工程模式动物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等本科教育临床培养模式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2):55-56.
[2]张伟.生物———心理———环境———人文医学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3):62-64.
[3]邸宏杰,徐家华.科学人文主义与中西医结合[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7-9.
[4]倪建俐,金立伦,阎秀菊.中医教学与人文精神[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36-437.
[5]张玉龙,李一鸣.传统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2,23(4):10-13.
[6]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2009,30(10):66-68.
[7]萧婷,刘涛,汪爱勤.美国哈佛医学院教学模式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2,25(5):91-93.
关键词:医学 人文素质 重要性
一、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
1、医学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基本要求,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正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这就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必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尊重人类、尊重生命、有爱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3、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遵循医学自身发展规律、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后,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行为因素诱发的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肿瘤等非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人类对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对医药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教育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医学人文性复归的客观要求。
4、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未来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客观要求
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在医疗实践中,医德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整个医疗卫生的防治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所有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古今中外,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是一致的,这种现实的要求就迫使医学教育从开始就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探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主渠道作用
1、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文、史、哲、音、美、心理学等。此类课程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二分之一,主要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由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此类课程主要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由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此类课程主要是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以上三类课程相互联系,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不同,分阶段渐进,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低年级学生以第一类课程为主要内容,辅之早期接触病人,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二、三年级学生以第二类课程为主,在此阶段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实践与健康调查,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学生以第三类课程为主,结合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
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交互式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2、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渗透人文精神,加强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不仅仅作为传授医技的渠道,更作为育人的渠道,将人文精神教育融汇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专业课教学中应选用该专业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等启发学生;还应增加相应的伦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医学伦理学中的自主、知情同意、伤害、最优化的基本原则应贯穿到临床各科教学中。
3、在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阶段,尤其应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各见习、实习教学单位应结合医学生见习、实习所接触的典型病例、以及本单位曾发生的典型事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实习,也是对医学人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实习。
(二)充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
物质——空间类环境以暗默的方式寓含着文化信息,积淀着历史与现实的价值理念,学生在与物质情境的交融与对话中,不断地解读其中的价值寓意,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进的感觉。
组织——制度类环境,负载着整个学校的组织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信息。组织制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性格发展。学校要营造民主、严谨、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尊重学生人格,鼓励个性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博爱、诚信、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文化——心理类环境是最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深刻、稳定地体现着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和情操,能使学生拥有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因此,应加强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象征着大学精神载体的教育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强化群体行为举止对个体行为举止的影响。
2、充分发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科技活动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应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校园科技文化节、名家论坛等各种形式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团及各种以科技文化活动为宗旨的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使学生在亲历的活动中修身养性、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增强科学人文素养。
3、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
要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接触社会、服务大众,开展慰问走访、体检义诊、导医护工、科普宣传、扫盲支教、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多种活动,以此培育医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建设
1、加强医学生人文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
一、放疗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临床基本功不扎实,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不佳。
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硕生一直以来都是全校成绩最优秀的学生群体。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基础课授课教师普遍认为,七年制医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听课效果较五年制医学生好。然而,从笔者临床实习带教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基础和临床课程知识的遗忘率较高。面对临床具体病例时,很少有学生能将临床知识和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出现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脱节。对病例进行分析时,大部分学生能运用与病症直接相关的临床知识分析和解释,但理解较片面,一些间接相关的临床或基础知识往往被忽略,因而,分析不够全面透彻。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综合运用于病例分析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临床实习,有调查研究显示[2],大部分学生在实习前对临床实习都有较高的期望,并对临床实习表现出极大兴趣,迫切希望能在临床实习中学有所获。但在进入临床实习一段时间后,部分学生对临床实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在笔者与七年制临床医学生的日常交流中也发现类似情况。究其原因,认为可能与四方面因素有关:(1)学生对临床实习的期望值过高,认为进入临床实习后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但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实际操作机会较少,这与其他医学院校的情况类似[3]。(2)部分学生临床基本功不扎实,面对患者时缺乏信心,存在胆怯心理,学习主动性不足。(3)部分指导教师带教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学生收获少,从而失去学习兴趣。(4)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和不良社会风气的渲染,磨平了学生的锐气,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和前途感到迷茫。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学生临床基本功和基本技能的欠缺。具体表现在,如,病史收集资料不齐全;病历书写不规范;病程记录不完整,未能突出放疗特点;辅助检查影像学结果分析不到位;初步诊断不准确;放疗适应证和禁忌症的掌握不扎实;对放疗过程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处理能力不足等。
2.医患沟通能力较差。
医患沟通是临床医师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医师在病史资料的采集过程中获得最完整和最关键的信息;可以使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实现医疗目的;可以减少医患矛盾,防止医疗纠纷的产生。在放疗科的实习带教中,笔者发现许多七年制研究生的临床沟通能力较差。如,很多学生在病史资料收集过程中,询问病史不全面,患者配合度较差,资料收集不齐全;对病情和放疗方案以及放疗注意事项的告知不全面,未能充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与患者或家属谈话时,不能根据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变化去调整沟通技巧;人文关怀不足等。医患沟通能力的欠缺,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的理论教育较薄弱[4],学生掌握的沟通技能和方法有限,加之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学生锻炼的机会也较少。另一方面,近几年的七年制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感较强,许多学生同情心和责任感较薄弱,在沟通过程中,难以从患者及其家庭的角度考虑问题。
3.科研能力不足。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临床医师。因此,在实习过程中,除了完成基本的临床工作之外,还应加强科研能力的训练。七年制医学生的科研水平不高是众多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1,3,5]。为提高七年制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广西医科大学实行了双导师制,即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由基础课教师担任学生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工作;在临床学习阶段,学生选定导师作为硕士学习阶段的导师。尽管如此,在实习带教过程中笔者发现,七年制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仍较差。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学业压力大,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时间少,锻炼机会少。另一方面,七年制研究生临床实践时间短,加上指导教师临床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此外,部分学生没有将精力投入到临床研究工作中,错误的认为只要做好临床工作,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毕业条件就万事大吉。因此,在临床实习中,教与学的双方都未能达到和谐统一。学生很少参与或了解科室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而指导教师更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实习培养质量的体会和建议
1.强化临床基本功和放疗基本技能的培训。
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是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紧扣培养目标,在实习带教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把临床基本功的培养放在首位,狠抓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肿瘤学专业的七年制学生,还应加强放疗基本技能的培训。放疗科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有其特殊性。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教师应针对本科室常见临床疾病特点,注重学生在局部解剖学、影像学、诊断学和物理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放疗前准备、放疗过程注意事项和放疗并发症处理等放疗基本知识的培训;强化常见靶区勾画原则和放疗计划评估等放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具体而言,首先,带教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明确临床基本功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其次,必须严格进行规范化教学,注重学生的规范操作训练,增加学生动手训练的机会;再次,应加强病例讨论,定期组织实习生开展病例讨论会,培养临床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
2.完善实习带教制度,严格出科考核管理。
制度的建立是保障,而制度的执行是灵魂。建立符合七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特点、切合科室实际和可操作性强的带教管理和考核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是提高放疗科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指导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应研究制定并完善《长学制临床实习指导教师遴选和考核办法》、《长学制实习生带教管理规范》和《长学制实习生出科考核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发挥高年资和高职称教师在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实习中的指导作用,加强对七年制实习生在放疗科的实习指导,并指定专人负责实习管理事务。为了客观的评价七年制研究生在放疗科实习的效果,本科室研究制定了七年制研究生放疗科轮转实习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内容涵盖了对临床基本功和放疗科基本技能的评价。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七年制研究生放疗科实习出科考核提供了标准。拟定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值侧重于临床基本功、基本技能以及放疗相关技能的考核评价,能较科学全面的评价实习生在放疗科的临床能力,符合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放疗科教学培养目标。在实习带教过程中,指导教师对所建立的临床能力评价指标应熟稔于心,落实于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带教指导。实习结束后,采取交叉考核,即教考分离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严格按照评价体系的指标和权重进行考核打分。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应延期出科,直至考核通过。
3.加强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医者德为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是医师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和基石。实习生是未来的临床工作者,实习阶段是实现从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并逐渐形成临床思维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指导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会对实习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7]。作为指导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育德,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明白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道德感。此外,可以在定期进行的病例讨论会中,通过典型案例的介绍,加强对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或采取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收集医师违反职业道德的相关案例,集中进行讨论并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加深实习生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可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还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近年来,由于看病难,看病贵,以及部分别有用心的媒体恶意渲染等诸多原因,造成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已达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恶意伤医、杀医事件频发。医患矛盾的加剧,给临床实习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是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冲突,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放疗科临床面对的都是肿瘤患者。目前,临床上能治愈的肿瘤为少数。大多数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都要承受着可能人财两空的巨大的心理压力[4],因而患者或家属随时可能会对医务工作者或实习生做出不理智的举动。从2018年6月在广西某医院发生的患者恶意伤害实习生事件来看,暴力事件已经波及实习生。因此,加强临床实习生尤其是七年制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教育和自我防范意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加强相关的理论教育,将《医患沟通学》或《沟通技巧》等类似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在临床实习前进行学习,在临床实习培训阶段进一步强化。其次,要强化《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肿瘤患者心理学》等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患者及家属心理,便于在医患沟通的过程中及时做出应对。再次,医院可以通过不定期举办讲座的形式,邀请知名人士进行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训,使实习生和指导教师都得到提升。
4.注重科研能力培养,提高临床科研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