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文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08 07:48: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景观文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景观文化

篇(1)

贵州“村落文化景观”系统性保护工程正在展开这样的探索:从民居保护与环境规划、农耕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民族手工艺传承与保护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村落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和自然环境、村落农耕经济形态和传统手工艺经济、村落传统节庆体系与生活方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与保护实践,在此框架下对村落文化景观进行整体保护。(责任编辑/姚 远)

村落是国家和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元。由于村落文化具有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的特质,承载了中国久远悠长的文明历史。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和全面深入研究,既是当前我国文化传承、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需求,更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直面的课题。繁荣文化,必先呵护和守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守住文化的“根”。 (黄晓海供图 )

① 侗族“喊天节”起源于黎平县双江乡黄岗村。“喊天节”又称“祭天节”或“求雨节”,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前后。节日里,将举行祭天仪式、吹芦笙、斗牛、抬官人、唱侗族大歌等表演。“喊天节”是千百年来黔东南稻作农耕文明的具象与缩影。(杨通荣供图)

篇(2)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95-02

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桥梁是人类“行”的需要,跨越江河的需要,是道路在江河上的延续。我国河流众多,建造桥梁的历史悠久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历代的桥工匠师创建了以木、石为主要材料的桥梁建筑,无论是桥梁结构的运用,建筑形式的表现及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特性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多样性和地域性。这些古代桥梁将建筑、艺术和科学完美的融为一体,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是我国古代灿烂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省地处中国的中南部,境内河流纵横,深壑遍布,自然条件的影响造就了丰富的桥梁类型。石桥作为运用最多且易保存的桥梁类型广泛的存在于农村地区,它们土生土长于自然环境中,浓郁的乡土气息、不拘一格的建筑形态,特殊的石桥民俗文化,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本文就石桥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特性进行分析与阐述。

石桥原本是乡村景观中的一个基点,由于人的活动,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从最初的交通功能发展到以桥梁为核心的景观场所空间。在这里,石桥建筑既可以成为景观主体,也可以是景观的载体。作为景观的主体,石桥本身的艺术造型,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作为景观的载体,表现为桥梁所承载的文化现象——记载历史的兴衰,铭刻当地的风土人情。

一、石桥的视觉景观效应

石桥景观因为其异质的形态——其关键的桥体造型特征具有单一性,甚至唯一性,使得它最易于从诸多的环境元素中脱颖而出,极具识别性。湖南地区乡村景观中的石桥所处的环境多为山脉转折、两山对峙或溪流环绕之处,常是村落的交通要塞,村民对修筑桥梁非常重视,尤其水口桥的修建极尽精工,具有很强的营造景观形态的作用。当人们在桥的或进入桥的过程,石桥的建筑形态和周围的环境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远景被观赏,走近,桥的细部设计和桥空间则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桥空间又是非常具有亲和力的场所,村民乐意在此休憩,是村落当中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另外,长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石桥还具有了其他的功能,如祭祀,其地域特征更加凸显。因此,在农村错综复杂的地形和道路中,人们一看到特征明显的石桥就会很容易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桥梁景观典型的地标作用。此外,人们也会利用这种地标属性将桥梁当作村与村之间的地界标志,作为一种行政区域范围的划分方式。

古人云,仁者好山,智者乐水。人类有亲近水流的天性,从景观角度讲,桥梁使人占有“河流空间”成为可能,精心设计的桥梁以其震撼的技术美再加上桥梁空间环境的艺术美为观赏者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和体验之外,又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观景平台,成为欣赏河流美景和村落景观的最佳观赏点。桥是乡村景观中的活跃因子,凭借强烈的视觉效应,成为地标的桥梁景观,提高了乡村景观的品质,甚至可能成为知名的风景区,而带动整个村落的发展。如,有着中国廊桥之乡之称的浙江泰顺,境内现存古廊桥35座,这些古桥造型独特,风格各异,艺术价值极高,在中国桥梁史上实属罕见,这些体态优美的廊桥、别致的自然景观、古朴的民风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共同组成了一副精美的乡村景观,引众多外地人前往,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乡村旅游,使泰顺县一跃发展为著名景区。湖南地区的石桥景观虽在规模上不如泰顺地区那么集中,但数量众多,亦不乏经典之作,如邵东县洪桥村洪桥就是县级旅游景点。利用石桥景观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角,带动乡村的发展,也是桥视觉景观效应的典型表现,正如日本学者伊藤学所说,“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因此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二、石桥的人文景观效应

凯文·林奇在总体设计中提出“一个场所的感觉质量是它的形态与观赏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强调了景观认知感受的中心内容是“场所形态”与“观赏者”之间的互动对话。杨盖尔也认为“活动是引人入胜的因素”,正是由于人的活动才给环境空间带来了勃勃生机。在乡村环境中,人际交往的场所是丰富多样的,巷道街坊、田间村头、桥头河边等都是随时可以交往的场所,于是,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也酿成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民俗文化。

篇(3)

人类生活的景观环境与景观环境中的人类,因地域的“文化性”而彼此互为影响并同存同在、同生同灭。人类的生存需要空间,人与空间的彼此联系就是环境。抛开人类生存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文化性的相同是人类群体生存的基本前提,不同群体的人因共同的认识,彼此聚集、相互关联而获得生存的条件。由于人的文化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域内才形成了不同的景观形态。

在汉语中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设计实践中,我们可以理解“景观”为“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但实际上要确切定义这个名词是很困难的。我们在研究时可以把它理解简单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包含客观存在并能被人所感知的事物,另一方面它是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感受的结果,即对“景”与“观”的分别解释。

这里的解释是从建筑学及风景园林学中的概念延伸来的,它区别于地理学和生态学中的“景观”概念。在生态学中,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及创造合理的景观生态格局,创造符合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广义的景观规划设计现在已经涵盖了视觉景观、环境生态、人文景象的内容,但是我们在研究城市景观时,是以景观建筑学的理论为基础展开的。

2.景观中的文化性

2.1 景观中的文化认识

文化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使用着文化,学习的知识属于文化,课后去卫生间也有相应的厕所文化,和同学玩闹则有游戏文化,回到家打开电脑有网络文化,晚上休息时还有睡眠文化,梦中的梦境预示着什么,会告诉我们什么,这些统统属于文化的范畴。但同时,我们又会感觉文化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却很难给人以存在感,也就是说,你无法去触摸,去感知它的存在,它是一个概念,并不能够等同于“飞机”“电脑”“苹果”这样拥有着实物的名词。

景观文化大体具有两种内涵,一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它通过外在所表达的内涵。也就是深层意义。以北京故宫为例,它是明、清两代帝王的皇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它融合了景观中各个景观的内容,是无可比拟的古代杰出建筑群落,同时还是世界上保存最大、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建筑群。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无论是从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庄严、富丽堂皇,那种彰显着皇家气派无疑为它的艺术性增光添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而另一方便,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特征,显示着明代匠师们在建筑造诣上的巧夺天工。故宫不仅是皇权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儒家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它是一种文化底蕴的展现,还是留给我们后人佐以历史考证的见证。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包容性之广,底蕴之深厚,是值得我们以学习和崇敬的。

即使在一个时期的景观,也会不尽相同,清朝修建的颐和园彰显了皇家园林的气派,远在西方的英国,却是塔楼、雉堞,体形凸凹起伏的古堡,不能不说是地区造就的差异。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清代崇尚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表现出来的是皇帝的个人独断专权。英国则是自由贸易资本主义的鼎盛时期,当时是由维多利亚女王在位,还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依靠剥削劳动人民来榨取剩余价值,但这时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2.2 景观中的文化特征

首先,任何的物质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不论其形态大小,其中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则必须具有固定性和不可位移性。其次,景观中的文化性也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每一个景观都是时代的产物,它必定会带着时代的色彩以及特点,长城用来防御外敌侵入,在现代却是旅游观光景点,原有的防御意义早已失去;烽火台具有军事传递功能,现代也早已失去原来的功能;但无论如何,它们原本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得到了传承,世人根据史料以及观察其特征判断出原来的意义。不仅为史料增添了可性度,同样也为历史的考证带来了依据。

2.3 文化性在景观中的重要意义

建筑、道路、桥梁、广场、绿化等人文景观以及文物古迹等历史遗存,它们都有自身的文化魅力。任何人文景观都是历史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古代长城是历代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它记录着历史,象征和代表着一种意义和价值。

景观因附带的历史文化有了新的人文价值,从而富有生机和活力。景观的历史人文价值是发展变化的,它的内涵在于发现、保存这种意义和价值。景观是某种意义和理念的载体,这种理念和意义通过一系列的外在表现出来的。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说就是景观的实际存在,如景观的亭台楼阁、雕栏玉砌、碑刻石雕以及布局等等,都可看作是实际的存在意义,正是这实际的存在构成了景观的文化内涵。作为旅游景观,仅有这些还差的很远。现代人都希望在特定景观中看到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独特仪式和活动。旅游景观是有具体的人群经营管理的,景观文化中意义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景观团队的经营来实现的。简而言之,景观是文化的一种印记,它是人类附加在大自然上的劳动果实,是当时人类智慧的结晶,还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3.结论

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频繁,人们越来越

讲究对所生活、居住的环境的要求,对景观的欣赏更多是它的深刻意境和造型的文化内涵,我们寻求的是时代和历史完美结合的作品。经过以上的分析阐述,我们可以看到理想环境的塑造将永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最初的设计构想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与自然的参与活动而渐渐丰富其中的内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塑造。

景观设计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这应该是当代设计的宗旨,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设计应与科学、艺术一起不断的深入、不断的发现,用以为人类提供更新、更进步的思想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思维空间。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不断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

篇(4)

由备受关注的西口文化引发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日前,《新晋商》就如何发掘山西的文化金矿等问题专访了我省文史学者、传媒资深人士刘继兴先生。

《新晋商》:在走西口过程中,晋文化被移民带到口外蒙古地区,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An您如何理解西口文化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刘继兴:“走西口,’是晋商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移民文化的重头戏。走西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目前学术界的定论是从明代中期开始,其出现于明末清初,直到清朝末年,这个时期走西口的人口数量最大,前后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历史。尤其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时期全国人口突破3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口外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允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同时也为俄罗斯、蒙古等地带去了商业文明,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文化交流。

《新晋商》:现在我们山西对西口文化也比较重视,有很多学者也在专门研究这个课题。您认为西口文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继兴:“走西口”虽仅三个字,却活化为一个文化符号,衍生出一段传奇,缔造出一部名闻天下的移民史。“走西口”的这个过程,的确称得上是一部大传奇,虽然其中不乏血泪和辛酸,但总有一种精神不会磨灭,那传奇中一个个勇往直前的灵魂散发着永叵的光彩。

解放后,走西口彻底走入了历史。走西口现象与其说是消失,不如说是已成为了过去几代人的辛酸创业史的符号,作为精神榜样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走西口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走西口的文化内涵却传承了下来,那就是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是激励后^奋发图强的一笔精神财富。

研究西口文化,就是要留住曾经拨动我们民族心弦的这―文化之脉,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记住这一段特殊的历史,从而能使这一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焕发生机,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新晋商》:西口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拥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

刘继兴:文化价值是一种关系,它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定性:―方面存在着能够满足一种文化需要的客体。另―方面存在着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当一定的主体发现了能够满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对象,并通过某种方式占有这种对象盹就出现了文化价值关系。文化价值是社会产物,它只能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人们创造文化需要和文化产品的能力,本身也是文化价值,而且是最本质的文化阶值。

西口文化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在宏观上与古、近代政治、军事、经济历史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蕴涵着古堡文化、移民文化、晋商文化、口岸文化、关隘文化等等,它使我们这个民族由来已久的黄土文明,有了蔚蓝色文明的一些特点,如冒险、远足,挑战理想的彼岸……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内涵。

《新晋商》:近几年,涌现出很多以走西口为题材的影视剧作――电视剧《走西口》、新编京剧《走西口》、您的专著《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即将在央视播出的中国首部原生态民歌音乐电视连续剧《西口情歌》,您认为这些作品在将文化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刘继兴:以上这些作品的推出,对全国人乃至海外了解走西口这段历史,无疑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就目前来说,毋庸讳言,走西口这一蕴藏无比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电视剧《走西口》播出后,在国内外影响都很大,山西省应该利用这一契机,把西口文化迅速打造成旅游品牌,让人们能够在观光游赏的同时,能够领略与感受那一段段沉甸甸的岁月与不屈不挠的游子情怀,去触摸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存意志与生命的冲创力。遗憾的是,这些工作我们没有去做,或是做得不够,经验当然就更谈不到了。

《新晋商》: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现在,东北二人转、杭州话剧不仅发掘了文化资源,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您认为山西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刘继兴:发展文化产业是个大话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手笔。文化的发展需要具体落实到载体上,这就需要突破思维和政策的瓶颈。比如,我们要打造西口文化旅游,在突破思维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要确立大西口的主导思想,西口文化旅游开发不能只限于右玉的杀虎口,那样就把一个大事做小了。点线面相结合,才能做出大文章。在突破政策方面,就是要政府出面投资开发,或鼓励社会力量去开发,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使这项旅游开发能够开花结果,形成―定的规模,可玩赏,可追思,可互动,可体验。

篇(5)

景观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既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构成的生存环境,又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互动的结果。景观文化通过人类世代的创造与积累,形成了景观文化遗产。这种独特的文化遗产,一方面传承了不同地域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多种形态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保存了人与环境互动的文化记忆。因此,景观文化遗产在整个人类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一、景观与景观文化遗产

景观是欧洲古老的概念,最初指可以证明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集团所拥有的土地,后来在荷兰风景画派的影响下,景观被赋予了具有欣赏价值的自然风貌的涵义。19世纪初,德国科学家洪堡从地理学的意义上,把景观界定为在某一地表所能看到的所有地貌。由此,景观在地理学意义上被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大类型。自然景观是指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综合体;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加工形成的景观。但是,地理学上的景观涵义更多的是指地貌的自然状态,而没有与文化产生关联。1863年,奥姆斯戴德(F. L. Olmsted)把景观学与建筑学进行了理论的整合,提出了“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理论。1974年,美国的麦克哈格(I. L. Mcharg)在 《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从生态与人文的双重视角,提出生态设计的理念,奠定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

1925年,美国学者索尔(Sauer)被认为是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研究的第一人,他有力地推进了把景观的研究中心从自然风貌向人类文化活动的转向。他在所著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结果,由此,文化景观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索尔把文化景观理解为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提出文化景观是在特定时间与空间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复合体,赋予了文化景观以历史的时间维度的内涵;并给出了文化景观的定义:“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在这一定义中,文化景观从地理风貌延伸到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长期积累的结果,沉淀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记忆,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景观。他指出,“就像历史事实是时间事实,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时代概念一样,地理事实可以看做是地点事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景观概念来表达。”①因此,文化景观被打上了鲜明的历史的烙印,为景观文化遗产的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美国地理学家特惠尔根据文化景观的概念,在1929年提出了景观文化的“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e)的论说,即每个地区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特质决定了其文化景观。这一观点,已经触及到了景观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1963年,英国学者斯潘塞与豪沃思通过对美国和东南亚地区农业景观文化的考察,提出了构成农业景观文化的六个要素,即心理要素、政治要素、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和习俗)、技术要素、农艺要素、经济要素。法国学者戈特芒则提出,文化景观是识别一个区域的特征的重要标志,除了有形的文化景观外,还有无形文化景观。这一学说丰a富了文化景观研究的内容,与当代景观文化的内涵已经基本一致,或者说成为了当今景观文化概念的重要来源。上述这些学者对文化景观的不断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对景观文化研究的视野,直接启发了当代国际社会对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从上述西方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来看,他们都强调文化景观是人类创造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结果;在景观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中,景观的概念是从自然概念向文化概念逐步演变的过程;景观因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每一种景观形态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人类活动本身是文化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上形成的文化景观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决定了文化景观遗产的特征和内容;文化景观是特定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统一,每一种文化景观都被赋予了具体的文化内涵。其中,索尔是景观文化理论的主要奠基者,他把文化景观阐释为是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复合体,在方法论上为当代景观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他没有在理论上深入展开,尤其是对不同形态的景观构成研究方面涉及不多,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景观文化构成方式也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索尔对景观文化理论的形成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提出的文化景观命题开启了现代景观文化研究的路径,使人们对景观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文化景观理论的产生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把握和理解文化的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对于保护景观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化景观的概念开始流行,更多学者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从不同的领域丰富了文化景观研究的视角,并在实践上开展了对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应用,使这一理论与实际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在文化景观理论有力的推动下,根据文化景观学者的研究成果,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全新的视角开始高度重视对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1992年12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在美国圣菲召开的第16届会议上,正式提出把文化景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内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在《世界遗产公约》上描述为“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它体现了人类社会与居住区的长期演变,这种演变是在文化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或机遇的作用下,以及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经济、文化势力不断的影响下发生的。由此在原有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型――文化景观遗产,此外还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共五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认定文化景观时,确认了三种文化景观的类型,即人类有意设计与建筑景观,如出于审美需要的园林;有机进化的景观,如化石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如西湖景区。这类文化景观被纳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对其保护的主要根据是:是全人类公认的世界罕见、目前无法替代,并具有普遍的价值;具有明确的地理――文化代表性;独特的文化因素能力;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目前,我国已有江西庐山(1996年12月)、山西五台山(2009年6月)、杭州西湖(2011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2013年6月)四处文化景观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

二、景观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与景观文化遗产保护

景观文化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文化景观与景观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如果说文化景观是作为一种与自然景观并列的景观类型的话,那么,景观文化则是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来考察景观现象,更关注景观背后的文化生成机理,或者说景观在某一文化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景观人类学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学视角的景观文化的研究,深化了对景观的文化传统及其本质的探索。

景观与文化景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人们对景观的文化意义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景观文化理论;另一方面,人们又不断地用景观文化理论去指导景观设计与创造的实践,丰富与完善了景观文化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理论与学说,包括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农学等,但由于这些学科都属于自然科学,缺少社会人文学科的视角,即没有从人类文化的维度上去阐释景观生成的肌理,因而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虽然索尔已经意识到人类文化是景观文化构成的重要基础,并提出了文化景观的命题,却没有建构完整的理论体系。自19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不同学科的学者对景观与文化景观的持续研究为景观人类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景观人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理论,这一新学科的出现不仅深化和拓展了景观文化理论的研究,而且为景观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按照日本景观人类学家河合洋尚的解释,景观人类学中的“景观”不同于设计学或地理学中的景观,它不是一种外在的意象,而是借助于意象所透露出的文化内涵,是嵌入于文化意义中的环境,本土的居民对这种景观环境的“景观”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河合洋尚对我国梅州地区的客家景观文化的实证性研究,充分说明了景观文化涉及到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问题。梅州的客家人聚居地,上世纪90年代之前,梅州本土居民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很低。90年代后,梅州政府重新修建了孔庙、义冢、三山国王庙等客家文化景观,但当地宗族认为,这些文化景观是新造的“假景观”,难以唤起客家人文化的认同感。于是,梅州的宗族开始修建自己的内部文化景观,以唤起梅州客家人的本土化文化认同。因此,景观人类学中“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他者如何描述和塑造异文化意象,他者因景观的文化差异,能够清晰地识别景观的异质性文化内涵与特征;其二是这种景观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形式,如何影响了现实的景观建设。景观人类学的这一视角,对我们保护景观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即对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对景观的外在形式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景观内在的文化机理的把握。

“空间”与“场所”是景观人类学着重研究的两大核心概念,但是这两个概念又在时间的维度上与文化传统形成交织,共同构成了时空双重维度的文化空间。虽然景观人类学与设计学、艺术学一样,也使用甚至强调“空间”(space)和“场所”(place)等概念,但是对这些概念理解的视角与方法完全不同。设计学和艺术学往往是从物质形态的视角去理解“空间”与“场所”的,景观人类学则是从文化的生成机制角度来理解“空间”与“场所”的,因此,景观人类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嵌入了文化意象、装入了特色文化容器之中具有边界的形式,这种边界主要是文化的要素构成的,或者说,不同的文化形成了景观文化的空间的边界。而“场所”则是被嵌入了历史与文化记忆,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社会空间,是没有边界的。在这种“场所”的空间,人们能够形成共同的话语、共享文化记忆、建构文化对话的内容。

从西方早期对文化景观的关注,到现代景观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发现一条景观文化研究的清晰脉络。或者说,景观人类学学科的构建,与欧洲200年来的景观理论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和拓展,注入了人文学科的新鲜营养。事实上,景观人类学从文化的视角,赋予了景观概念以全新的涵义,它不仅延续19世纪初洪堡以来西方建立的古典景观理论,也融合了上世纪70年代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和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思想精华,从而形成了现代景观文化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在列斐伏尔看来,“环境的组构、城镇和区域的分布,都是根据空间生产和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②景观人类学对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保护文化景观遗产产生了重要影响。1992年12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文化景观概念并将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因此,欧美国家将景观人类学应用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是题中应有之义。

西方在景观人类学学科创立之前,已经开始从人类学的视角来探索景观文化的人类学问题,可以说是景观人类学理论的萌芽,为景观人类学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列斐伏尔把空间生产界定为人的生产实践产物,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打破了传统上把空间仅仅看作是一种物质存在的观念,构建了社会―历史―空间的三重复合维度,提出了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再现性空间(Space of representation)三大范畴(1974年)。德波把景观描述为“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1973年)。他们都把景观视为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外在形式。怀利把景观作为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 是一整套关联的文化价值、实践、管理及聚落(2007年)。菲利普斯认为,文化景观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否则会破坏对文化景观理解的完整性(2007年)。欧维葛认为景观不仅是空间概念,而且是长时期积累的习俗和文化的概念(2003年)。索尔认为文化景观的产生,有自然景观与民间或国家文化之间双向的交互作用(2001年)。阿什莫和克纳普从后现代主义立场,提出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意象,其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够创造可供“阅读”的形象或文本(1999年)。欧洲理事会出台的《欧洲景观公约》,强调文化景观不仅是物质载体或空间,而且与文学、绘画、音乐等文化遗产紧密相连(2000年)。现代西方学界对景观文化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把景观看做是一种外在的意象的传统,而是把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都纳入到景观文化之中,强调了景观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联,这一视角本身就是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景观文化中的具体应用,同时,也丰富了景观人类学的理论内涵。

欧美对文化景观遗产的理解,强调了它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空间和意象的景观与人类精神活动密不可分;文化景观充满了人类的体验,是一种文化表征体系;文化景观遗产能够唤起“记忆”与“回忆”,是可“阅读”的文本或形象。同时,西方现代文化景观研究注重文化景观变迁及其解释性研究,强调“景观文化变迁是环境中的自然力和文化力之间动力相互作用的表现”③。但是西方景观研究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地域、民族的维度重视不够,缺乏文化多样性的视角,理论建构上有明显不足,这对于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是有明显欠缺的。河合洋尚对中国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超越了西方景观文化研究的窠臼,更注重景观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等核心构成要素,对保护我国形式多样、地域分布广阔的景观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基于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

景观文化遗产是浙江的独特资源优势,以景观资源为依托,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浙江人文荟萃、历史悠久,自然风光迤逦、景观形态多样,是我国景观文化遗产大省,尤其是拥有一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相互交融的景观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浙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历史文化因素。“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环境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文化也对环境起反作用。”④浙江地处长三角南端、东海之滨,自然条件优越,浙赣山脉贯穿全境,西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楠溪江、大运河、太湖等河流湖泊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水文化景观,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到南宋迁都临安,几千年形成的丰厚文化积淀,为浙江留下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2011年,杭州西湖获得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称号。这是全球第一个获得世界遗产的湖泊文化景观,为浙江景观文化遗产赢得了殊荣。

浙江省丰富的景观文化遗产资源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西湖获得世界景观文化遗产后,更引发了国内外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强烈关注,并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开展了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研究,形成了一批较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艺惠从传统乡村地域景观研究的视角,以浙江省古龙门镇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乡村景观遗产地保护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的课题研究,并获国家自然基金立项。这项研究探讨了旅游业导致文化景观遗产地商业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给文化景观保护和持续利用带来了严重威胁等问题(2009年)。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浙江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文化表征给予高度关注,提出“院落空间、街巷空间、园林空间、水空间”是其重要特色,“传统村庄的原有属性和历史记忆亟待保护”,“乡村聚落遗传因子,是乡村民众的精神寄托,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家园感和归属感”,但“中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丧失了个性”(2010年)。宁波大学教授李加林则着重系统研究了浙江海洋文化景观,阐述了海洋文化景观保护的机制、分类、开发与模式,提出浙江海洋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思路(2011年),但他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对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的历史、地域特点的梳理不够深入。倪琪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出发,研究了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的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结合西湖的园林、建筑、山水、历史遗迹、景观题名等物质与精神元素,探究了其文化表征方式与价值(2012年)。这些研究方法借鉴了景观人类学的研究思路,充分结合浙江景观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形态,为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在西湖获得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后,浙江省各级政府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如何保护的思路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学者指出,目前,地方政府“更加侧重保护物质文化景观,且保护尺度常以小场地和建筑空间内部的保护为主,甚至狭义地以建筑、遗址的保护取代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⑤。就浙江省而言,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物质景观,轻非物质景观;重文化景观开发,轻景观资源保护;重城市景观,轻乡村聚落景观;重单一性保护,轻综合性保护。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对浙江文化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因此,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保护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笔者认为今后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景观文化中的建筑、自然风景与历史传说及其多种艺术形式,是一个完整的景观文化空间。因此,必须把建筑、自然风景等实物形态的景观,与相关的其他形式的文化统筹加以保护。比如,杭州的西湖文化景观遗产,除了闻名遐迩的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曲院风荷、花港观鱼、三潭印月等西湖十景外,还有与西湖密不可分的诸多传说,如被称为中国四大传奇故事的白蛇传与雷峰塔,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文化景观空间整体。传说法海和尚骗许仙到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来许仙的儿子祭祀于雷峰塔,雷峰塔倒塌,白娘子获救。2000年,浙江省政府决定重修雷峰塔,却没有把这一流传千年的传奇充分地整合进去,同时,也没有从口头文化遗产的角度系统地对白蛇传与雷峰塔传说进行收集和整理。事实上,自古以来,白蛇传就有镇江说书版本和杭州说书版本,但在国家级“非遗”申报中,镇江市作为第一申报单位成功申报了《白蛇传》,杭州却成为了第二申报单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浙江省对雷峰塔的文化景观的保护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缺乏整体观的。

第二,对浙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应将地域特色和历史传统风格有机地统一起来。浙江地理环境以山水著称,江河湖海环绕全境,形成了以水为特色的景观文化,完整地保留了一批在历史上著名的水乡聚落,如乌镇、塘栖、西塘、南浔等,同时也保留下来一批附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格的水建筑,如廊桥、水上凉亭、水街、水码头、滨水别墅等。这些水文化景观不仅能够充分凸显江南水乡的景观特色,也彰显了江南水乡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是浙江独特的文化记忆。对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单霁翔指出:“对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化,促使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角度去分析和梳理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并建立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和相应的保护方式、手段、体系,受到关注的文化遗产的类型也在不断扩充,例如‘历史城镇’‘传统村落’‘运河遗产’和‘文化线路’。这些遗产的共同特点就是都体现出文化与自然两者的密切关联和相互结合,文化遗产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并拥有了更为深刻的涵义。”⑥

第三,要坚持对文化景观遗产实行多元化保护的原则,尤其要注重对浙江乡村聚落的景观保护。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更多地把眼光投向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或建筑的保护,忽视了对乡村聚落的景观遗产保护。这其中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缺乏对乡村聚落保护的理念和意识。事实上,许多浙江乡村聚落的景观,由于远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破坏,仍然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生态的乡村文化景观,在整个景观中是难得的资源。孙艺惠认为:“乡村作为世界上出现最早、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域类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并流传了众多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Mac Antrop(2005年)指出,存在于乡村的传统文化景观有助于维护乡村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体系,使乡村景观具有更好的可识别性。”⑦笔者曾考察了安吉县山川乡的文化景观,在这个偏僻的乡村聚落中,有魏晋时期阮籍后代聚集的村落,也有唐代的寺庙,村民的生活保持着淳朴的状态。这样的乡村聚落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十分罕见了,有着不可替代的景观文化价值,体现了景观文化的多样性。

必须清醒地看到,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给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导致景观文化遗产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传统文化景观意象遭受现代文明冲击等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旅游开发,新建了许多仿制古建筑,甚至改建古建筑,对景观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损毁。因此,政府必须制定景观文化的保护规划,在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排队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逐步把有价值的景观资源统一纳入到规划保护的名录中,对条件较好的景观资源,可以创造条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此外,应尽快出台景观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浙江省景观遗产资源给予有效的法律保护。

注释:

①Mikesell Marvin W. Landscape[J].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1968(8):575.

②陆扬.社会空间的生产[J].甘肃社会科学,2008(5):136.

③褚成芳,等.近十年国外景观文化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12(11):99.

④吴水田,游细斌.地域文化景观的起源、传播与演变研究[J].热带地理,2009(3):190.

⑤陈晓刚,等.景观文化研究进展及前沿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6017.

篇(6)

二、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应注意的内容

(一)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在实践过程中,景观设计必须不断继承、发扬和体现不同区域的地方特色,在合理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的同时,注重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地形、气候植物和动物等的合理利用,是现代景观设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合理利用原有的地形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各种工程的不断开发和实施,使土地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质破坏。一旦土壤的结构发生改变,土地结构的稳定性便会逐渐降低,使生物的栖息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还会改变光照的特性等。因此,在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各地区原有地形的合理利用,才能避免倒塌、不稳定等情况出现,从而提高景观环境的稳定性。

(三)合理利用气候

一般情况下,气候条件是通过对光照条件、空气温度、湿度等,给人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务必做到合理利用气候,以保证整个景观的视觉效果和感观效果。在某些情况下,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来调理环境的微气候,提高环境质量,以改善人的生活舒适程度。例如:在居住环境中的景观设计,南方设置有很多开敞的室外活动空间,与南方的气候有着密切联系。

(四)合理利用植被

在植被的合理利用方面,主要是指乡土植物和城市植物的选择。其中,乡土植物作为本地区的土生物种,在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较多的采用乡土植物,不但不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保证它们的正常生长,还能很好的展示地域特色。而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向性,例如: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受到植物功能特殊性的限制,使得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体现以其它景观设计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在合理利用地域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原生生态系统的有效保留,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篇(7)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校园文化景观的定义和意义

校园文化被定义为:大学环境育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各个领域相互作用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景观是一种存在于校园空间中,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地区的文化价值观、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及价值取向,具有某种规范能力及潜在教育功能,使学生领会它所提供的信息的景观形态。

1.1 新旧校园文化的传承

很多高校经过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办学过程中,经过好几代人呕心沥血对校园文化的点滴积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的浓厚的校园文化。

1.2 校园特色的塑造

随着近些年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各个地区都是处于高强度的建设高校来满足日益增多的高等教育的招生。大多数的高校都呈现出了相似度及其高的状态,无论是高校设计还是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给校园设计和建设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1.3 环境塑造人

人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创造人、塑造人。因此具有高品位的环境氛围能更直接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不一定是单纯从干巴巴的书本上摄取一些营养成分。

2 校园文化景观建构思路

2.1 作为城市重要历史事件记忆的载体

校园文化景观的建构可以考虑作为当地重大的重大历史事件记忆的载体。城市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段的进入到自我修复和更新状态,现实中的城市更新往往是大拆大建,这就造成了城市的文脉得到了破坏。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有着记忆城市发展历程的任务。

2.2 承担区域文化资源中心的作用

大学校园开放性是当今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大学校园承担着区域文化资源资源中心的作用,如校园的体育中心、医疗中心、文化展览中心想社会开放,这不仅可以提高高校教育设施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降低这些教育设施的维护和运行成本。

2.3 塑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

塑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应从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工和自然要素着手,例如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植物、动物、人文故事等题材中获得启发。

2.4 创造舒适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

校园文化景观是整个学校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创造出有品位和有趣味的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 校园文化景观特色的建构解读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学校不仅坚持树立精品意识,还特别考虑到新校区与老校区历史的对话、与自然的对话,通过塑造校园内一个个匠心独运的景观,营造出校园内浓郁的校园氛围,达到了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3.1 建筑景观特色

沈阳建筑大学在设计理念上有比较大的突破,长廊长达756米,宽8米,共三层,一层的西部是教室,东部是商业街,二层是封闭的学习空间,三层是敞开式的空间,整个长廊贯穿于教学区、科技园区、办公区和生活园区,进而使功能 具有学习性、共享性、交通性、展示性。教学区采用方格网的布局,以传统的院落空间为母题,每个院落为80mx80m,传统的院落形式布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内部小环境。

3.2 雕塑景观特色

“博学善建,厚德大成”是学校的沈建大学的校训,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有意识的塑造了一些极具特色的景观雕塑,如记忆五里河体育馆的刚强雕塑、滚滚向前,校园正门的“人生路径”和“此山无路”意在引发学生对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思索。

3.3 建筑小品景观

八王书院、沈阳市北中街十王府院落迁沈阳建筑大学,它采用异地保护的典例。这些最具特色的具有东北特色的传统建筑,将来就成为了学生学习传统建筑最为直接的教材,这对于以建筑学院作为特色的沈阳建筑大学具有更多的含义。

3.4 植物景观特色

沈阳一年四季变化分明,不同季节植物的景观面貌也不尽相同。让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们可以体验到花开花落的生命轮回,生生不息,不断往复的人生哲理。“稻香飘校园,育米如育人”— —袁隆平。稻田位于体育场西侧,校园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到基地的特点,稻田具有良好的景观作用,稻田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画在春夏秋冬都各具特色,(如图1)。

图1稻田 图2 梅花鹿图3 孔雀

3.5 动物景观特色

在校园文化景观中加入动物景观元素(如图2、图3),这在全国的各大高校中也是很具特色的。动物景观异于植物景观,它们有更丰富的表情,而且这些动物和人都有相类似的生活作息,可以给师生们的第二课堂带来丰富的体验

3.6 历史人物事件的记忆景观

沈阳建筑大学对于城市历史事件的在现,主要是运用了五里河体育馆的一些旧的建筑构件来唤起市民对城市重大的体育事件的记忆。日俄战争残垣记忆着当地在守护国家利益而具有的崇高的历史使命(图4)。2004年4月28日,“雷锋班退役车”正式落户沈建大成为校园一处具有特殊意义的人文景观(如图5)。

图4 日俄战争残垣 图5 雷锋班汽车免费上大学

4 校园文化景观建构的趋势

校园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和居住空间,而且是各种知识信息与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场所。纵观国内外高校景观文化建设可以得出未来高校文化景观建构的四大发展趋势:

4.1 回归人文历史

“人文”的含义包含了人的追求、信仰、自由、思想和审美的这些内容,包含了传承这些内容的文化传统,而对人的关怀正是人文环境所具有的典型品质。人文环境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性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4.2 融入现代生活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学生追求新事物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们追求个性的发挥。而这样的变化就带来了他们对于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有了新的诉求。在学校的空间设计上怎么样创造出更多的模糊空间、封闭思索的空间,发挥个人专长的空间体现了学生们对于现代生活中渴望被满足的精神需求。

4.3 强调自然生态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校园制备等要素构成校园的主要景观资源,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校园特色的创造适当的时候增加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和动物

小结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本文通过旧的建筑材料的归类、使用、技术处理等方面来论证阐述旧的建筑材料是怎么来建构校园的历史文化氛围,并以此为例来探索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如何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参考文献

篇(8)

1.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更多的人意识到有地域特色的商品与服务更有价值,各种有地方特色的餐馆、商业街区、民俗村等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地域文化”一词开始在更多人的脑海中形成了景色各异的画面。关于地域文化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地域文化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从国际式到地域主义,关于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问题,早已受到很多专家的重视。地域文化景观展现出的丰富的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对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符号的应用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在《景观的含义》中指出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人文和社会的历史,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地域文化是活的,是不断生长与发展的。地域文化的融入赋予了景观新的生命,同时景观也促进者地域文化的发展。

2. 关中文化的兴起与地域特色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关于关中地名的来历与关中地区的范围都有不同的说法。现代意义上的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关中地区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周、秦、汉、隋、唐为主要代表的十三个王朝都建都于此,留下了让我们取之不尽的历史财富。

2.1关中地区自然要素

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西有陇山,东有华山、崤山山地,总体地形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敞开的平原河谷盆地。这里河网密布,有黄河、泾河、渭河和洛河,流经黄土地带含有大量的泥沙和丰富养分的河水,在关中地区沉积形成了肥沃的关中平原。关中地区有着大大小小的“塬”,大的上面可种庄稼、可住人家。而小的则通常被小孩子们当作游玩戏耍的场所。关中地区的气候特征介意陕北干旱和陕南湿润性气候的中间地带,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较长。富饶的关中地区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灌溉条件,生物资源丰富,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2.2关中地区人文要素

关中地区风土人情浓厚,其中秦腔是关中地区地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粗犷质朴的表达方式是关中地区独具一格的标志。关中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民间传统工艺和艺术品的种类非常多,手工剪纸、砖雕、泥塑、刺绣、马勺、皮影、麦秆烫画、麦秸草编、木板年画、罩金漆器等等都极具特色。关中民居中的栓马桩、抱鼓石、上马石、墙雕等石雕砖雕更是精美绝伦别具一格。这些形形的地域文化都为景观设计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素材,等着我们在景观设计中中不断去挖掘、去运用、去发扬光大。除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之外,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豆腐坊、榨油坊、挂面坊、铁匠坊、木匠坊、棉匠坊等传统手工制作坊,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展示乡土生活和地域文化。将这些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能够营造出淳厚的人文气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增强人们的参与感,唤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民间传统制作工艺逐渐消失,对这些即将消失的民间制作工艺进行保护与延续,也是发展地域文化景观的初衷。

3.关中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不同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文化信仰、耕作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造就着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观,这种不同,不仅是景观表象因素的差异,其根源更在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积淀过程中,逐渐积累出风俗习惯、传统工艺、思想观念、历史文化、等乡土历史文化,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促进着地域文化景观内涵方面的延伸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文化脉络。目前于关中文化在景观中的应用从构成要素上看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从物质层面上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在景观设计中随处可见。例如关中地区常见的拴马桩,在传统民居门前具有实用意义,在景观中直接作为小品形式出现便形成了一种文化韵味,不需要修饰与提炼,它本身的存在就在诉说着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对关中文化最直观质朴的体现。而另一种相对抽象的表现形式是对地域文化进行符号、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提炼,提取其最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点运用到景观设计中来展现全面的地域特色景观,这种由点及面的形式就要求设计师对所要表现的地域特色有充分的认识,能够准确的把握其中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在西安景观中最具特色的材质是源于关中传统民居的青砖,他就像一本书一样记载着关中地区生活。无论是建筑还是广场铺装大多都以青灰色为主,青灰色也成为了代表西安地域文化特色的主色调。

在精神层面上看,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是这一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地域文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融入景观设计之中,能够唤起人们的美好回忆。在于它能在深层次的表达文化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使人们获得文化的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马嵬驿民俗村中出现的石磨辣椒,吸引了众多人的围观,因为它不仅作为一个商业点和景观点存在,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陕西地区的生活特色,让人们真实的体验到了陕西地区的民俗文化。

3. 地域文化景观展望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日常生活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人作为主体,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赋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能给人带来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未来景观的发展一方面趋于生态化。另一方面更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凸显地域文化,尊重地域特征。就关中地区而言,近年来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村层出不穷,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在地域文化景观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让地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是我们当今设计师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地域文化景观的角度,透视中国的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和景观设计问题,使得地域文化景观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文生态景观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石忆邵,陈田,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2009.(2)

[2] 马晓,城市印记: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11)

篇(9)

we are explicit already view demand body now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a

city.The city special features comes from the particular and natural condition, the backlog of the history culture.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native culture, passing the reading concerning its nature and the humanities histories, real object of or literalness.From here feelingplace spirit:A kind of inside power of the natural process and the humanities process that comes from the region, is a motive and reason that designs the form back, also is design should express and body now of amenity essence belong to sex.Such design is to belong to the native son, belonging to the life of the native son, certainly also belonging to the local nature and the history process.

关键词:景观设计目的, 城市特色,本土文化

Keyword:The view designs the purpose, the city special features, nativ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景观设计目的

随着环境意识的逐渐加强以及人们艺术修养、文化修养的提高,景观已经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比如“景观豪宅”、“公园式学校”、“花园城市”等广告语不时跃入眼帘,这也说明关注景观的不仅是市民,而且开发商、城市政府等都在重视环境和景观品质,纷纷邀请景观设计师进行专项规划设计。于是,景观设计也成为景观师、建筑师、规划师和艺术创造人关注的重点。

在城市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之际,景观的塑造要应对各种挑战,如:如何保护好各种生态资源,如何充分发挥城市景观的作用,如何提供足够的公共活动设施,如何保留一定规模的绿色开敞空间和视线走廊,保持开阔的空间和视野,如何充分地展示城市的形象和轮廓,如何保证良好的交通联系等等。景观设计的目的是创造多功能平衡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能得以保护的绿色空间。应该说是多者兼顾,而最为首要的是展现城市风貌,体现本土文化。

·城市特色

景观的设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要充分体现城市特色的。但现状:城市的特色越来越难以追寻。人们在呼吁保护城市特色,也有的号召“打造”城市特色,无可奈何的是,中国经济转型时代的城市特色业已形成,那就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各个城市都差不多、混乱的“新面貌”。这其中的症结是对城市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的轻视,即对本土文化的忽略。

因此说: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是城市特色独具的灵魂。

许多城市因江河湖海而魅力无穷。意大利的威尼斯因它美丽的海湾与纵横180条运河相连的118个岛屿,构成举世无双的水城;而它多次易主的历史和发达的商业文化,使这成为永远阅读不尽的诗篇。长江嘉陵江交汇处的壮丽山城重庆,漓江之滨宛如仙境的桂林,是吸引无数人追寻奥秘城市美景的去处。自然条件,无论是优是劣,启迪着建设者的智慧。

许多城市因历史文化而光芒四射。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只说它的现代文化遗存,像世界级的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米罗、达利等人的艺术活动及其遗迹;高迪如梦如幻的教堂、公园和宅邸;特别值得我们回味的是,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这座不起眼的小平房,这是现代建筑大师德国人密斯·凡·德·罗的经典作品,就连里面的椅子,也是密斯设计的经典的现代家具。人们像朝圣一样,朝拜巴塞罗那的这座文化名城的文化遗存。再说我们的天津,它在近代史中与北京的特殊关系所形成的下野政治人物的故居,它的九国租界,它在中国现代文明启蒙中不可替代的领先地位……近代文化遗存,形成了城市特色,奠定了它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许多城市因处理自然条件和文化遗存的智慧而令人赞叹。大自然给人们的,并不都是良好的条件,有的城市面临的是极为恶劣的条件,比如印度干热沙漠地带的古城杰伊瑟尔梅尔,哲学般的处理阳光与阴影的智慧,使得人们争取生存的同时,创造了城市的特色:为防止风沙直穿,它有狭窄弯曲的街道;为争得更多的阴凉,沿街建筑层层出挑;为白天通风夜晚乘凉,形成以天井和屋顶平台交错的独特城市肌理——天井“黑洞”。这里所举的一些例子,主要是从城市设计的大角度、宏观的方向来说明对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的合理利用与改造,它们都是积极的,有持续发展的可塑性。其中最可贵、最能动的因素还是人处理城市的智慧,在时间的长河里,人们创造了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留住了让市民引为骄傲的文化遗存,城市独具的特色,也就尽显其中了。从这个程度上来说,城市建筑和景观设计都完全围绕了城市原有的历史、人文特色来进行,本土化也随处可见。

在我们身边,中山岐江公园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实例。

这是一个有“经历”的地方,属于“曾经”或者“昨天”,残旧而融合,人们的力量与意志已经汇同于“造化”。 “怀旧”是一种现成可触的情绪。即使是面对较简陋的工业,我们仍在旧址感悟到工业的“设计”力量。歧江公园是一个充满时间感觉的地方。不同年代的工业水平,造型差异、材质趣味,近距离“并置”,类似“琥珀”对时间的储藏。

当接触到岐江公园这个设计的时候,让我一下子意识到:我们挖空心思寻找千年古迹和传统形式、以求地方文化和精神的时候,突然发现,这种精神就在脚下、就在眼前。岐江公园个性鲜明,与传统岭南园林相比,岐江公园彻底抛弃了园无直路、小桥流水和注重园艺及传统的亭台楼阁的传统手法,代之以直线形的便捷步道,充分提炼和应用工业化的线条和肌理。与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相比,岐江公园借鉴了其对工业设施及自然的态度:保留、更新和再利用。同时,与之不同的是,岐江公园的设计强调了特定时代和特定地域的文化含义和自然特质,尤其在新的设计中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通过再生的物质和精神设计,揭示人性和自然之美。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在岐江公园设计的影响下,在最近的公园方案设计中我们有意识的认知到场地周围地域文化对场地的影响,注重本土文化是成功景观设计的前提之一。阅读关于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的。比如历史遗存在场地内的古迹;当地的自然资源——江河水系与场地内的溪流融会贯通;当地的特产物种在场地内恰当的环境进行安排;当地的戏剧文化在场地内也有相对应设计……使人们亲近和进入这个公园并寻找到克服城市生活嘈杂、紧张、疲惫之后的欣喜,愉快,寻找到适合休憩和使人们舒缓平和的空间氛围,寻找到属于孩子、老人、恋人和钓鱼者们的那些场所,这些既是设计的根本前提,亦为目标。她们都是原生的、自然的、本土的,充分的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

·结语

景观中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化也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因地、因时制宜地选用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手法是体现景观中文化内涵最主要的因素。任何一处景观做出来,应具备本土特色、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看到的特色。真正好的作品将是使人们身历其境,不由得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历史和人文的气息。我们应发掘场地固有的景观特色,以专业眼光去观察、认识场地固有的特性,最好的景观设计看起来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我国景观的现状,常见的是一些类似“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项目,尽管北方城市受资源型缺水威胁,南方城市受水质性缺水困扰,但大规模的山水式园林建设却没有因此受到限制。对地域性景观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营造景观类型,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前提条件,也是体现景观特色的主要方面。充分了解本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营造既符合国际一体化潮流、又具有本土特性的景观作品,才是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篇(10)

1.功能性原则

学校主要包括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如校前区是学校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展示区,故设计采用简洁、大方、明快的手法;而生活区则采用休闲、亲切的设计手法,创造宜人的空间,设置较多的圆桌、圆凳,为师生的休息、交流提供方便。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如大礼堂、食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绿地应多设捷径,园路也适当宽些。

3.文化特色原则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运用雕塑、廊柱、浮雕、标牌等环境小品,结合富有特色的植物来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

4.可持续性原则

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化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5.多样化原则

开放空间多样化包括功能、形式及配置的多样化。功能多样化,如隔离、交通、交往、运动等不同用途;形式上的多样化,如形状、尺度、色彩、材质、构图等多种变化;配置多样化,如草坪、树林、山、水、建筑等不同设置。有利于满足校园的基本功能。

6.与自然融合原则

校园景观设计中,应强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互相融合、人与自然环境的亲和。设计中应关注建筑空间的通透、停留休憩空间的布局、绿色景观空间的贯通等,使宜人的环境渗透到全部校园生活。

二、文化景观小品介绍

1.杏坛古韵

该小品设计于教学大楼前广场西侧,是师生由校门至教学大楼的必经之地。其主题源于教育家孔子首次举办讲坛时,地点在一个杏树林中,后人遂将这个杏林中的孔子讲坛称之为“杏坛”。之后,“杏坛”便成了传道授业的代名词。

小品形式是在此孤植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杏树,旁建一小坛,坛上摆置《四书》《五经》等书本模型,即表明此处为教育之地,授业之场所。在此杏树西侧的草地中种植几株小桃树和小李树,寓意“桃李满天下”。

2.槐荫书韵

该小品设置于由校门到旗台的通道一侧。此小品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原理设计。风水学是我国古代建宅造园的主要理论依据,风水学认为居住环境中种植的植物与人的关系较为密切,种植植物有吉凶之分,槐是吉植物,有“中门有槐,富跚三世”的断语。

小品形式是在大门到旗台的通道一侧,植一行国槐,槐树下置一长方形文化石,石上书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校训。槐荫浓浓,书韵幽幽,学生一边进入学校,一边享受槐荫带来的清凉,享受书韵的优美,视觉得到享受,心灵受到洗礼。

3.柳岸舞韵

该小品设置于学校操场一侧水渠边。其主题源于:古有展禽,身形惠惠。因其院中有一大柳树,古人称其为“柳下惠”,其为人正直,心胸坦荡。“柳下惠”则是道德的代言词。

小品的表现手法是在操场一边的水渠边植一行柳树,柳林下置一学生进行运动的雕塑。柳枝在微风中轻轻起舞,学生在树下奔跑锻炼,寓意青年学子的青春活力和为人正直的道德情操。

4.竹露琴韵

该小品设置于学生公寓楼前。其主题源于孟浩然五言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诗句:“竹露滴清响”。“竹未出土先有节,到凌空处也虚心”,竹自古被誉为君子。

上一篇: 实验室标语 下一篇: 行政赔偿申请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