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7 21:42: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体育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简单来说学校体育是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教育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必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观。
社会体育也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对应的概念。由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民,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社会体育是指在闲暇时间里,居民自愿参加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它既能够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又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体育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它是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
(一)学校体育“社会化”
体育是一种以人为实践对象的实践学科,它所涉及的任何理论与模式都必须付诸实践才能够得到检验。通过系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思维方式,从体育活动主体、体育活动条件和体育活动形式这三个方面来对学校体育认识是符合社会学、文化学、体育学和逻辑学的有关原则的。
学校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学校体育对于社会体育具有辐射作用和服务功能。学校体育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寻求与社会体育的有效结合点,让学校体育能够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逐渐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基础。同时学校体育社会化也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所决定的,也因此学校体育必须打破围墙,主动拓宽空间,以社会体育发展为动力,来激发出学校体育活力,同时还能够使学校体育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开发出社会体育的潜在市场,从而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开拓出新的空间。
长期以来学校被传统的组织管理和制度从社会中隔离出来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使得学校体育不能够够与社会体育进行良好的互动,发挥作用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互动。因此,学校体育逐渐的开始习惯于稳定、规范和单一的封闭式管理体系,与社区体育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很好的衔接,这就导致了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目标、内容、形式上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出现了体育人力资源等的闲置、浪费。原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也多为竞技体育项目,教学内容大都“难、繁、偏、旧”,这使得很多学生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最后当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就会中断体育锻炼。为了能够适应体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必须要树立起全民健身的观念,改变学校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传统角色,由客体变为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建立起有效的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动模式。这样可以使得学校体育由封闭转向开放,逐渐的将自身纳入到活跃、合作和多元性的社区体育空间之中。这样做虽然在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徐诶奥体育以及学生带来各种冲击与影响,但是却能够给学生提供多视觉多方位的观察、接触对象与事物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全面、准确地思考与判断事物提供了事实依据,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意识。
(二)社会体育的“学校化”
这里的社会体育“学校化,并不是指的将社会体育纳入学校体育的范畴。它主要指的是以下的一些方面。
社会体育的发展必须与学习兼容。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社会体育的发展十分的快速,其中很多发展都与学校体育有关,对于学校已有的场地设施社区不应重建和重购,而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要发展那些学校没有的、学校和社区都急需的体育设施上。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将社区用来发展的资金融入到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中;当学校在规划新建体育场馆的时候,社区可以提供计划用地给学校,共建共用。
社区能够主动的争取到学校对体育活动的指导。学校的体育力量是现成的,同时学校体育也拥有着十分雄厚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因此,社会体育“学校化”要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尽可能借用学校体育力量进行培训、组织和指导,使得社区体育活动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同学校的指导,可以使得社区体育活动取得有益于身体锻炼的价值,并能够活跃活动气氛,激发群众进行体体育锻炼的兴趣,达到吸引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
社区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校所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去。学校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其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项目较多,社区可以多和学习进行联系,并积极的组织织项目爱好者参与到学校的体育运动之中,例如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可组织专项运动队与师生进行比赛等,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活跃气氛、增进居民与师生之间的友谊,而且会推动社会体育运动的发展速度。而学校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社区在参与时,应该给予经费上的一些支持,或者是提供一些必要的奖品。
(三)终生体育是两者之间的接口
终身体育源于终身教育,是指一个人终生接受体育教育,始终进行体育参与的一种身体教育过程。即一个人从诞生到生命结束,都要适应环境与个体发展需要,进行体育锻炼,获得生活和学习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终身体育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联系中,充当纽带作用,相联于二者,相融于二者。
首先,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终身体育已经作为一个基本改革理开始念贯穿于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全过程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学校体育有着严格的规范,它是一个规范的体育教育过程,可以起到培养身心全面健康的人这一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力争使每个学生在中学教育结束后,掌握一到二种体育技能,增强体育锻炼能力,养好良好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信念。
第二.终身体育在社会体育学的学科结构中,充当体育参与角色。利用参与这一角色作用,整合诸如参与主体、时空,以及财物等必要因素,形成相对完整的社会体育运行体系。体现以健身、娱乐为主的社会体育功能,实现其社会价值。
第三.终生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直接目标,是学校体育的始终追求。除此之外,终身体育在社会体育体系中,保持着参与主体的恒久性,包容着参与形式的多样性,整合着参与客体的资源性,维系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动力性。
三、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学校体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大使命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及群众性体育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与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对推进社会体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分为健身健美类、医疗保健类、竞技运动类、休闲娱乐类这几类。这四类指导员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够对社会体育事业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而高校则可以系统的培养出这些专业人才,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能源补充
学校体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这两大特点,使其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同时还可以促进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我国传统的教育方针中体育一直都排在德育和智育的后面,这并不标明体育比这两项所占的分量要小。相反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按照一定课时数接受体育教育。如果没有一个号的体魄又如何能够发展其德与智。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这一部分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得比例十分巨大,这也就使得体育能够尽最大可能的被普及,这些都是任何群体都无法企及的。同时由于学校体育的系统性与规范化,可以对人的身心素质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通过学校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与健身方法,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整体运动技术水平。因此我们说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能源补充。
(三)社会体育对学校体育进行了延伸
社会体育活动穿插在居民的工作学习、生产劳动、甚至家务劳作之余,它是在居民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可以从事的一种或几种健身活动,不具有任何强制性,且活动内容自选,形式也多样灵活,不仅仅非常符合广大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通过社会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对体育活动的终身意识。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融合状态下强健学生身心健康的新局面。另外,那些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人,社区体育为他们提供了健身、娱乐的场所,使得他们继续了学校体育的延伸,实现了终身体育。
(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相影响
学校体育资源丰富,能够为社区体育提供支援,改进管理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投资,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支持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这样做不仅能够解决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紧缺的问题,也能为学校带来一些经济效益。作为学校体育延伸的社会体育,它的发展使学校体育能朝着教育社会一体化方向发展,以优势弥补不足,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通过社区体育,促进学校体育更加贴近生活,反过来也利于社区体育的开展。
(五)两者结合能够为两者带来不可想象的作用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进行契合对学校体育的转型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可以引入社会体育的思想,使得学校体育能开发出新的教训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会更加的注重对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能够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活跃的氛围。同时还能够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能够使得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还能够促进学校体育的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
大学生面对包括学习、身体、守纪、就业、经济、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状态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传统的学校体育观强调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却忽略了体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随着人们对体育的深入了解,人们对体育的社会化功能有了新的认识。体育不仅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达到理想的健心效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高等教育社会化进程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学校体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体育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知识层面和观念层面的社会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体育实现学生体育锻炼价值的内控化、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可控化、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良性化、学生综合发展的社会化。因此,学校体育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作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行为规范,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效缓释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促进个性形成和完善个性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体育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传统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之间却缺乏有机结合,未能起到理想的健心效果,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知、情、意发展的关注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的学习目标还未明确。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许多研究是仅停留在理论认识、现象分析、经验总结的表层意义上的“见物不见人”的研究。各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利用体育教育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程度存在差距,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学生将不能很好地得到教育援助,那么当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就可能会遭遇到更为严重的社会排斥。部分学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不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运动项目众多,包括公共体育课、选修课、体育俱乐部、军事技能训练、运动会等。各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又不一样,其内在机制的可变性很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缺乏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还没有能够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方法,以达到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2]。
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体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宗旨[3]。现阶段,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时代赋予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高校体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社会全面发展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基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和良好机制,构建体育教育科学化体系,才能使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都是以学校为主导,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有所欠缺。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都对教育成果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变我国教育现状,还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来考虑,积极寻求三方面教育成果的整合叠加。
一、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问题
1.三方面教育不协调、不衔接
三方面教育不协调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学校教育关注的是知识教育,素质教育略有涉及;家庭教育关注的是一些为人处世的教育,并没有严格的规划,属于家长的言传身教;社会教育则是在道德教育、知识教育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发挥的教育作用不是太大。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分别独立,缺乏彼此的关联性,这就使得教育内容、教育成果无法形成良性互补,很难发挥应有的效力。
2.三方面教育功能滞后
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对而言滞后性不是太大,不过从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成果、教育内容来看,明显过多地关注应试教育成果、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关注度依然有所欠缺,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家庭来说,我国大部分家庭的教育处于初级阶段,常规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对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社会常识进行教导。此外就是遵从学校教育的主导性,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督促学生好好学习考取良好的成绩或获得更好的升学前景为主要特征,以为孩子报名培训班或请家教为主要表现。
从社会来讲,社会教育的职能涉及面比较广泛,素质教育、知识教育、兴趣培养等均有所涉及。不过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培训部门中,绝大部分也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开设培训班的形式进行各科目的培训,或者针对某些考试项目进行培训,注重的依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综合能力方面的教育处于弱势地位。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优化
1.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要重新调整
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的特色和功能来看,家庭以及社会都有遵从学校主导进行教育辅助的特点。从这一方面来讲,要让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成果达到优化整合,首先需要让学校的教育主导功能发生变化。要求学校专注知识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结合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来制定新的发展策略,紧密跟随教育部门的指导做出调整,全面抓好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教育导向的科学性,为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和带动作用。
2.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与配合
学校永远是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紧密跟随学校教育的导向进行辅助。家庭方面,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心理心态等进行指导、监督,促进学校教育的有效转变。
社会教育机构也要跟随学校教育的主导方向,结合家庭教育的需求提供更加专业的教育辅助。比如在传统美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兴趣爱好培养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分配无法针对个人来进行,而大多数家庭在时间、专业素质上的缺陷也难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社会教育机构就能够弥补这种不足,积极整合资源,开创百家争鸣的教育格局。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方式对于提升教育成果,促进人才的有效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从管理和调控的有效性来说,还是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从改革学校教育入手,推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辅助,促进三方结合教育成果的提升。
社会课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认知社会。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最佳境界是从鲜活的生活实践中得到。但许多知识学生是不可能实践的。因此,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提供感性材料弥补学生感知的不足。
例如,教师在教《工业革命》一课,为了认识瓦特对工业革命作出的贡献时,可出示三幅图,即手工纺纱图、手摇纺织机图、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图,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从而激活了学生对工业革命意义的探讨。
二、对于情感目标,提供形象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课教学,包括生活常识、历史、地理三大板块。如果教师未考虑学生的情感,很容易从头到尾“满堂灌”,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那学生根本谈不上有兴趣。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思维的火花”,学习兴趣决定着学习效果。因此,社会课教学的情感目标是不能忽视的。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选择好媒体,通过媒体来提供形象生动的材料。例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师照本宣科的讲授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不如节选一段《珍珠港》,让学生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震撼人心的影视效果中去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结果。
三、对于思维目标,设置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思索。
社会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并不需要教师的“灌”,而是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得到的。教师应该本着尊重学生的观点,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来设置教学中的思维目标。要在社会教学中很好地实现思维目标,教师就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设计学生喜欢且愿意探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教《农业生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农业生产的地区性这一特点,教师可用计算机设计一段苹果和柑橘的对话,(苹果对柑橘说——欢迎你来做客。柑橘回答——你那儿太冷,我受不了。)学生看后,教师提问:1、你听了它们的对话,知道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习性?3、这个小故事说明什么?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得到自己的结论。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品德与社会成为最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之一,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而且这门课程是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基础出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实现社会性的发展,保证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可以说,品德与社会是对传统德育的重构。
一、对课堂教学生活进行重建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课程教育也开始将学生置于一个理性与封闭的空间中。这样也就造成了课堂教育失去了对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关注,也难以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务上说,注重知识等方面的传授,而从教育的层面上说,就是要让学生可以快速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从而学习做人。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等方面出发,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以此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生活化的层面出发
保证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活化已经成为教学组织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中也就包含了对课堂生活的重建。首先,要创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生活体验。其次,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呵护好学生的学习心态,保证师生心态上的自由与开放。最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想象与思维空间。
(二)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
对于德育来说,就是要从生活的层面出发,也可以说,道德教育就是一种生活。在品德培养中,一直遵循着生活上的逻辑,加之品德与自然、生活以及劳动等方面的综合也就意味着品德与生活存在内在联系。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也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课程。
二、教学范式上的自主
从课程的特征上说,品德与社会教学就要从实现学生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层面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实施就要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同时还要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其中,实现主动发展。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还是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泛化的现象,虽然学生进行了热热闹闹的学习,但是确实教师在掌控,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不足,学生的自主活动价值也不大。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真正的自主活动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权利,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动机,创建出科学有效的活动方式。且从实际上说,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就是要给学生自,让学生可以自己去支配。
三、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对于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来说,其主要价值就是要向着有生命的课堂转变。因此,想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就要做好教学工作,自己也要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首先,要树立整体教学的观念。从实际上来说,整体教学是针对断裂性的、分割为部分的教学来说的,且对于这种整体教学意识来说,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学习中,在课堂中也可以得到自身发展的信心。其次,要培养人文意识。教师要避免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考查品德与社会教学,这样很容易失去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所以在实际中就要不断融入更多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进入到情感化的空间中去。
四、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创生
对于课程资源来说,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说,注重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就要不断开发与利用好课程资源。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是极为广泛的与多样的,所以教师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充实教学资源。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冲破传统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到社会,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校内与校外资源。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就可以从书本上出发,融入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上。只有保证了充足的课程教学资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不断深入挖掘出教学资源,利用好资源,以此获得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重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的是确保课程对生活的依赖,而这也就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好教学资源,不断完善生活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开展好课堂教学!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校园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宿舍及其周边场所作为主要活动区域,把积极向上、健康的课外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把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各种文化形态的群体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优良学风的养成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也在宿舍文化的构建和完善中不断地得以促进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学生公寓制与社会化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施行,学生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势必要向学生宿舍转移。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本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经济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它不但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集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每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到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因此,每个人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就会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开放的年代,大学生对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大部分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但任然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待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范围,甚至已经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深渊。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及时地对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好积极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学生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习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养成集体主义至上的观念。
(二)帮助大学生提高现实交际能力的需要
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较为习惯“唯一”的生活状态。进入大学之后,卧室由在家时的一人间变为了四人间或六人间,以前的属于自己的私人区域变为四个人或六个人的私人区域。环境的突然改变没有立即带来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当代独身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沟通障碍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大学宿舍里面有所蔓延。其中,缺乏有效沟通更是成为了阻碍宿舍里、室友间深厚友谊养成和寝室良好学风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通过网络来学习和生活。同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宁可选择不相信寝室的室友,反而将这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使得本来应该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严重淡化了学生的现实感,忽略了构建现实良好人际关系的生存守则,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现实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而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长时间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生活,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社会融合力。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群居生活,帮助大学生在集体中重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渐淡化着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意识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在很多大学中都存在着大学生为得奖学金、评先进资格、入党资格等进行明争暗斗、撕破脸皮的现象,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值得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
(二)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非常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书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的发展有时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书本上阐释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同时,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往往仅限于课堂,走出课堂后,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成了巩固课堂教育成果最主要的人员。但是,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几百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都掌握得滴水不漏,而且现实状况是大部分的辅导员常常忙于日常的工作琐事,往往忽视掉对学生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仅体现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并没有将这项工作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学生在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中途淡化、甚至完全丧失了这种思想认识。
四、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各个学院(系)相对比较独立,学生群体主要有学生宿舍、班级、年级、学院(系)等四种群体组织。其中,宿舍是大学生四年中呆的时间最多的场所和活动区域,生活里的琐事闲聊、学习中的奋进拼搏、情感中的欢乐悲伤,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同寝室的人。因此,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寝室文化的构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努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例如,举办寝室美化大赛、寝室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充分释放和挖掘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打造完美寝室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感悟到集体的温暖,让大学生明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中,把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自身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使集体主义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才能更好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试金石
当前,各高校对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情况,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来得出结果。目前,正值后勤改革的发展阶段,探索寝室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向正好赋予了寝室文化建设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情况的这一重要使命。寝室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反映着这一寝室凝聚力的高低,体现着寝室个体最基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辱观。一个寝室的文化氛围营造的特别好的话,相对来说,该寝室在寝室之间的感召力、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要强得多;相反,该寝室各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项指标都是呈负增长的趋势。同样的,如果一个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强的话,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寝室文化的构建。
五、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
(一)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熏陶人的心灵。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既要靠宿管工作人员打造好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还需要大学生与宿管人员一起维护,将基本的物质环境尽量最优化,使得宿舍环境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宿舍里边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这就要求,宿管人员要在卫生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宿舍布局,将不同学院和专业划定在不同的区域,这样便于开展个性化宿舍建设评比活动;同时,根据以学院和专业为单位的寝室划分,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从整体色调、墙贴内容、物品摆放、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寝室风格的设计,力争打造专业特色鲜明、格调品味高雅的宿舍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风气,弘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强化科学的宿舍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错综复杂的矛盾,新旧体制的摩擦,不同思想观念的冲撞,利益格局的失衡,往往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所谓社会热点,是特定时期内备受人们关注、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它可以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突发性个体或通过不同途径广泛传播后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大众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而大学生作为新兴媒体的重要受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尤其高。但由于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于事物的认识、判断、分析能力还有所欠缺,再加上部分媒体的误导,致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影响着大学生对国情的认识与理解,影响着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1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必要性
1.1 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是紧密相关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看,社会热点问题几乎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所有教学内容。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找到它的理论根源。例如:每年的社会热点“两会”,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相关;是紧扣“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反腐败问题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相联系;等等。但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而且学生在中学时期由于高考的原因,死记硬背了大部分理论,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理论与实际脱离,照本宣科地一味强调正面教育,对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难以提供有力的说明,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解决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困惑。久而久之,大学生们就会觉得课堂上讲的内容与现实完全是两码事,觉得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毫无用处。这样的纯粹理论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因此,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
1.2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但其主要教学目标并不是对大学生填鸭式地灌输的观点和条文,而是要培养大学生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思考社会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断增多,他们现在已不仅仅满足课本上有限的理论知识,而且更加关注课本之外的现实世界。但是,由于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对现实世界存在模糊或错误的认识,缺少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思维方法,囿于实践中观察条件的制约和分析问题思辨程度的限制,因而有时他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时候欠缺科学和不全面,再加上某些传媒的误导,致使不少学生陷入欲求甚解而不得的盲目和苦恼中。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能帮助大学生培养意识、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2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
一、本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命题的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基本问题与其他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构建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架体系。
2.实践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3.学科建设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属于理论二级学科范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有助于丰富理论二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从而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国内外关于本问题研究的现状
本课题研究既需要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要梳理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国外学者不仅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而且也十分关注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德育课程理论和德育课程实践的研究上。对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作了一些研究,并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如杜威的《教育的道德原理》、查赞・巴里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等,基本观点认为,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灌输,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而党的十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随之繁荣起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如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周中之和石中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等等。论文方面数以万计,如陈力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周中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韩振峰的《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途径》,等等。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质和内容、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等。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如周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转向及实现》,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方法、对策以及路径方面的研究。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关系研究
做这方面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其中钊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研究》一文中做了初步的探讨,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辩证统一的。[1]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薛明珠、陈树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一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难点进行了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了融入的难度;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层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评价困难。并提出了具体恶实施途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拓展第二课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行多元化评价方法。[2]
陈延斌、周 斌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信仰存在一定程度、范围的弱化;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显现出两重性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与环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实现有效融入具有极大的意义。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胡绿叶、何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索》一文中提出三条路径选择:以提升教师素质槠鸬悖展开理论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主线,精选教学内;以大学生认知律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以校内外教学资液为载体,拓展教学途径。邵 银 、余 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分别从四门思政课特点出发,提出了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问题:“基础”课重在帮助大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结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原理”课教学重在帮助大学生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纲要”课教学侧重于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概论”课教学重在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提高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鉴别和选择能力。陈宗章在《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规范化路径,即合理规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大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依据,使之成为总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要有制度化的考核评估机制;生活化路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体现生活内容,在生活叙事中展开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社会化路径,即搭建社会化的教学实践平台,展开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加强大学生面向社会的志愿者活动等。王占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一文中,提出以下几条途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感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从手段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认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体系,从环境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接受。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基本范畴、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但是已有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1、鲜有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及局限进行研究。
2、主要集中于“融入的路径和策略等方法论上”的研究,体现出一种急于求成的倾向,而对一些基本的理论维度和文化维度问题缺乏细致的思考和探索。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条件研究不足,对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缺乏足够的重视。
4、技术性路径研究呈现出简单重复的研究状态,缺乏可操作性的创新。
5、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的思考。
一、博览群书,研读优秀体育教育教刊。我们在教学之余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其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视野。博览群书之外,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还要阅读一些中外名家新的教育理论,如杜威的《反思性教学》、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魏书生、窦桂梅等教育专家的一些著作,这些著作会让你受益匪浅,能够及时开阔你的教育理念。除了阅读中外名家的最新专著外,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我们更要关注一些国内体育教育大家如毛振明、赖天德等人的新著,了解他们对于学校体育教育最前沿的思考与探索,对一些重点章节更要反复读,读懂读透。此外还要阅读一些体育教学优秀刊物如《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及时了解同行的体育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改革观,这些体育教学刊物能够让我们逐渐摆脱自己狭窄的视野,并会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俯视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行为。
二、认真学习一些名师的课例。以体育学科名师的课例为突破口,通过对名师课例的研究与自己相同课例的比较研究,从而加速自己的成长。为了提高课例研究的实效性,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师应有不同的要求。年轻教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研究目的应该是模仿、借鉴为主,因此研究重点应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方式上;中年骨干教师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实践经验,这时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学习名师课例,更要进行比较分析,关注这些名师课例如何以身体锻炼和技能教学为载体,把各项教学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关注名师是如何处理体育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通过比较分析,使自己的体育教学素养更加深厚。而对于年龄较大的体育教师,课例学习主要是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灌输式、准军事化的体育教学模式,重塑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体育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信息化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学习机会,如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计算机网络学习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而且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内容更新快。只要我们所在的地方有电脑、可上网,我们就可以定期浏览一些体育教学专业网站,例如体育教师网(省略)、中国体育教师网(省略)等,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平台,了解和学习最新的体育课改信息、体育教学案例、体育计划总结,还可以下载最新的体育教学课件和体育课教案。另外,我们可在这些专业的体育网站或学校的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体育教育博客,将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教学心得、教学灵感、生活感悟等上传到自己的体育教育博客上,在进行知识技能梳理、思考、学习和整理的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所得所惑与其他教师交流,让更多的教师参与研究讨论,激发更多灵感,从而实现最大范围内的相互交流、教学相长。
四、要广听、争上公开课、评优课。听课是获取教改动态和教学经验的又一种有效途径。听课比较随机,形式多样,可以是听老教师的课、同龄人的课,也可以听市级、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公开课,听课的级别越高,授课者的水平一般越高,在听课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也就越有价值。在一些高级别的公开课上你还可能遇到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专家学者,他们简单却又是画龙点睛的妙评,会让自己一些教学中的困惑豁然开朗,会让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所以遇到公开课、评优课评比等,每一个一线体育教师都要争取机会参加去听、去学习,另外我们听课时最好带上录音笔、U盘等以适时录音和拷贝,以便以后查询。另外我们也要争取机会让自己多上一些公开课、评优课。因为这些课的背后,往往会有一大批教师在支持着你、帮助着你,课前的多次讨论、反复修改、不断充实、逐步提高都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目前,我国学校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环节,如何适应21新世纪的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要求,就必须逐步深化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下面针对当前初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分析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相应寻求解决的对策。
一、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都比较过于陈旧,其重点往往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中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新颖,教学目标也不是非常明确。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让学生对体育科目产生了厌倦情绪,另一方面也为体育教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目的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模式,将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向学生宣讲,学生才会重新享受到运动的快乐,爱上体育课,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才能充分得到培养。
1 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体育教学
众所周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我国中学教育以片面追求高质量水平的升学率为教学宗旨。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随意缩减体育课时,体育课程完全得不到保证,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认识不够。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规定,但是学校在执行力度上不够,没能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体育课让位于语数外等文化课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学校毕业年级甚至没有体育课,体育课被更改为其他学科教学课程,学生根本没有了体育锻炼的时间。
2 体育教学设备欠缺,器材运用率低
第一.体育器材欠缺,长久以来,由于传统体育观念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备缺少维修。近年来,虽然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上不断增加,学习设备也是不断更新,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些经费一般都用于了多媒体设备的购买和维护,学校实际投入体育教学器材上的入幅度很小,仅有的一些补贴全部被用来买基本的球类等器件,而专业化的场地及大型的、专业的体育设备器材依然很体育器材设落后。
第二.由于体育设备管理不到位,对原有体育器材的维修也不是很到位,很多器材残缺不全,球场和跑道坑洼不平。另一方面名贵稀有的器械闲置着不用,充当摆设品,造成器械老化浪费。这都不利于正常有效的体育活动的开展。
3 初中体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
(一)体育教材形式过于单一。
初中体育的教学,由于校方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教师也会产生敷衍心态。一般会出现两种教学方式:第一种,在特殊天气以及开学第一次课,体育教师一般会选择室内课,此时会全部仰仗课本教材的讲解,学生大都听得不耐烦;第二种,体育教师在室外上课,先将学生集中在一起,交代几句安全后就会让学生自由活动,由于没有教师的督管,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进行运动。而这两种状态是体育教学课堂效率最低的,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非常消极的影响,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二)中考考核标准的缺乏平衡性。
针对中考考核标准的问题,学校对学生做了一份的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认为体育课考核能否全面反映本人真实能力的回答中,认为能真实反映的学生占40.6%”,6.2% 的学生“不确定”,其中53.2% 的学生认为“不能”真实反映。
另一方面针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体育课考核基本上都是按照本校制定的标准进行,在体育考核内容方面,不仅包括技术考核和理论考核及相关体育课外锻炼等,特别针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幅度的评价方面甚少,仅仅采用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多样性评价。
二、充分改善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要加强中学体育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得到应有的发展,就要从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打破原有旧观念的束缚,寻求教学新思路和方法,针对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课程设置等进行的综合性调整,促使多方面能够协调性发展,才能使体育专业的教学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最终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人才。
1 改变体育教育观念,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加强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以“健康第一”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做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该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浅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重视学生接受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主体功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练而有趣;中学体育教师应当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自己对现代体育教育理论、新世纪教育技术及新时代体育健身方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提高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大多数中学体育仍以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枯燥。在初中的体育课上,学生们大多只是进行些许的简单体育锻炼,他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也仅局限于基本体育技能项目的锻炼。事实上,体育教学的层面很广,不仅包括体育竞技项目,还包括体育心理等其他层面的知识,要让学生对体育充满兴趣,首先就要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整体认知度必,其次就是要求教师要多种方法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让他们喜欢课外的实践运动,而且要让他们爱上体育基本知识的学习。
3 加强体育教学师资力量
纵观现在的各大初中校园,其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都是不够雄厚的。中学里思想前卫活跃的青年体育教师较为缺乏,老教师经验固然充足,却很难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面对这一现象,一方面我们积极鼓励更多的对体育感兴趣、想在体育方面进一步学习的初高中学生积极报考专业的体育院校,今后加入体育教学的大队伍,为后备积蓄强大的体育教学力量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对已经在学习体育教育的学生,高等院校要加强专业化,强化体育专业教师师资格培训,努力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整体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此外,教育部门为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投身于体育教育,在薪金方面也可以给予适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