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09:02: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美术硕士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洋洲工艺美术作为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具有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这其中,独木舟艺术作为海洋文化的一个象征,在大洋洲工艺美术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独木舟的存在与发展集中体现了大洋洲民族的生活特征。从巨大的远征用独木舟,到最简单的捕鱼用独木舟,独木舟为太平洋的岛民们带来了食物,同时也带来了便利的交通。
大洋洲地区群岛分布广阔,每一个地区都会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而拥有特定的造船材料,这就形成了各地区各具特色的独木舟制造。此外,根据教材记载,“对土著人来说制造独木舟是件神圣的事。有关船只的尺寸和造舟的各种技艺,均由祖传世袭的制船师所掌握”。所以,研究各地区的独木舟制造形式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就大洋洲的三大群岛,简单介绍几种不同的独木舟制造形式。
在三大群岛中,美拉尼西亚群岛盛产高大的树木,所以独木舟的制造是最为发达的。人们会选用优质树种的高大树干,将中部挖空,制作真正意义上的独木舟。
右图为一名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正在用一根树干制做独木舟。
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可以直接用来制作独木舟的高大树木很难找到,所以这个地区的独木舟制造与美拉尼西亚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人们通常会将木板用胶液黏合(胶液通常来自一种叫做面包果树的树液),再用椰子的纤维部分制作绳结,用来固定木板。这种船只的制造技术从严格意义来说,不能称之为“独木舟”,但根据现有资料的记载,通常还是将其看成是独木舟艺术的一种形式。
在三大群岛中,波利尼西亚群岛距大陆及其他文明最远,想必这一地区的独木舟制造应该是十分发达的。但根据现有的资料搜集,这一地区独木舟制造的特征很不明显,没有形成统一的制造传统。但通过一些图片资料,还是能够感受到独木舟制造的发达,尤其是用于远洋的船只制造。
左图是一艘仿制的玻利尼西亚远洋舟(voyagingcanoe),运用传统的手工技艺与材料,在夏威夷岛完成。这种远洋舟在玻利尼西亚的祖先中,运用得十分广泛,在广袤的太平洋上航行,来往于太平洋的中部岛屿以及复活节岛等地区。
以上分析了大洋洲独木舟制造形式的地区差异。事实上,制造形式的地区差异仅仅是一个方面,大洋洲的各个地区在独木舟的装饰上,体现出更加明显的艺术风格差异。下面就几个装饰风格突出的地区加以分析与比较。硕士论文,大洋洲。
一.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
该地区的独木舟装饰艺术风格,与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硕士论文,大洋洲。不同的河流出现了不同的独木舟装饰风格。
a.拉穆河(Ramu River)流域
拉穆河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最长河流之一,源出东南部的克拉特凯(Kratke)山,西北流经中部洼原。根据资料记载,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独木舟装饰风格分为两种,分别代表了拉穆河中游以及拉穆河下游的装饰风格。中游的装饰,往往会表现先祖的面容。这种表现先祖面容的装饰形式与原始宗教有密切的联系。右图中的这一木刻作品是独木舟的零件,刻于独木舟的船桨的上部,属于拉穆河中游的作品。
b.Sepik River流域
Sepik River同样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重要河流。在这里居住着一个叫做Iatmul的民族。这个民族有一种特殊的信仰,他们相信自己是从鳄鱼背上诞生的。所以鳄鱼的头经常被刻在独木舟上以及独木舟的船桨上部。图中的这一独木舟就是一个典型作品其全长11英寸,中间有12'宽。美丽的对称图形刻于船的两侧,船头则雕刻成一个鳄鱼头的样子。驾驶独木舟的人站在船的中央划桨。
二.美拉尼西亚地区的索罗门群岛地区:
索罗门群岛的独木舟船桨,具有独特的装饰风格,运用极浅的浅浮雕创作鸟纹或者一种叫做Kokorra的变体纹样。Kokorra通常以蹲坐的姿势出现,两手叉腰,头部带有巨大而突出的头巾,如同那些成年的男子。硕士论文,大洋洲。虽然kokorra在北索罗门群岛十分的普遍,但没有人知道这种纹样的精确含义。由于kokorra经常出现在与宗教有关的物品上,人们猜测kokorra可能具有某种超自然的重要性。
左图中的船桨,是索罗门群岛的Buka岛或Bougainville岛的作品。发现于19-20世纪。其中的装饰图案就是这种kokorra的变体纹样。
三.新西兰毛利人地区:
根据教材记载,“毛利人的装饰工艺常有表现鱼和鸟人的纹样或图形,这大概与他们及其祖先长年与大海相伴为生有关。”这种装饰特征在毛利的独木舟艺术中得到体现。
上图中的作品是早期毛利人创造的独木舟船头,属于Te Tipunga时代(1200年~1500年)。
这个船头雕刻体现了毛利特有的艺术风格,该风格是从其祖先的传统雕刻中演变而来的。据教材介绍,“毛利人源出自玻利尼西亚人”,这就可以解释,为何一些资料称该作品的造型与装饰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波利尼西亚的风格。同时,该雕刻这种形似龙头的造型很像后来毛利族的manaia——一种毛利独有的形似鸟类或爬虫类的风格。
此外,还有一些直接刻画祖先像的雕刻运用于毛利的独木舟艺术装饰中。
图中的作品曾经是征战用独木舟的船头横向甲板,29.5英寸宽。该作品以其精致的雕刻而著名。自然主义的男首领跪像雕刻,面对着独木舟的划船者。男首领的雕像由背后的菱形几何纹衬托。从风格上来说,属于新西兰的东北部风格。硕士论文,大洋洲。
最后,谈一下大洋洲独木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大洋洲的独木舟艺术品,作为一种文物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苏世比拍卖行的拍卖纪录有关于大洋洲独木舟艺术品的纪录。
右下图是一个独木舟的船头装饰,来自索罗门群岛。这个8英寸高的物件预估价格为30,000至50,000,美元。硕士论文,大洋洲。1906年收集。
左下图所示的这个独木舟船头,是新几内亚独木舟的一部分。83英寸高,这个船头装饰附着在船头巨大的突梁上。保守拍卖估价为6万至9万美元。最后的拍卖价格为55375美元。
拍卖价格有力的说明了大洋洲独木舟艺术品在当今社会的受重视程度,从这方面来看,可以说它已经被当今社会所接受。但与此同时,从学术角度来看,我认为对于大洋洲艺术的研究是很不够的。硕士论文,大洋洲。在本人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感受到这方面资料的严重匮乏,国外的研究著作都尚未有中文译本,并且这些著作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对于大洋洲工艺美术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一个比较肤浅的层面,需要继续深化与扩充。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念,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在新课程中,国家把审美教育列入新世纪人才素质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的薄弱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职专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给学生参与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的机会,并在艺术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方面,美育强调学生的自觉参与和亲身体验。它的宗旨是审美育人。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就职专美术课教学如何审美教育谈谈粗浅的看法。
首先,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职专美术教材《美术设计基础》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共有三个部分: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设计基础。这些摘要的铺垫。
1、“造型”是本教材学习的基础。具体内容涵盖素描、构图、透视原理三部分。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最基础的知识。如线条、形状、构图、结构、空间、明暗、质感等,让学生对“造型”艺术语言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始对绘画材料、工具、造型手段作最基本的介绍。如:如何拿铅笔;如何画线条;手腕如何运动;如何构图;比例大小;透视规律;素描的主要种类等。结合图例示范、讲解,明暗素描中物体的三大面,五级调子的基础知识;结构素描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设计素描中,线仍然是形体塑造和表现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中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静物素描写生,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经过动手实践,学生对于绘画的相关知识、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审美的体验是生动和深刻的。也促发其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要求。
2、“构成”是本教材学习的重点。硕士论文,职专美术。“构成”首先是一种造型的概念。所谓“构成”就是按照美学创作的原理,把一种物体形态分割成多个单元,又可以把多个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物体形态,这种从分割到组合,或从组合到分割的活动即是基础设计的构成。学习构成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学习构成一是方法(怎样思维、怎样设计、怎样表现);二是找美感(美无处不在但需要发现,那怕是一点、一线、一面都有它存在的最佳视觉效果,根据具体的限制条件,充分表现其美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游戏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多角度思维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构成的起始阶段,可以用一个小游戏来导入,告诉学生:假设每人10枚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棋子,请你对它们进行排列组合。比一比谁的排列方式最多,赛一赛谁的构思最巧妙。其实,在学生苦思冥想的时候,无形中已经步入设计的大门……。又如在色彩构成学习中,我采用欣赏评述的学习方式,结合色彩的基础知识,如: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冷暖色、色调等讲解一些绘画作品;同时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搜集大量精美的平面设计资料给予学生启发、引导,为其进一步认识色彩,感受色彩提供帮助。硕士论文,职专美术。此外,我还利用示范,加强直观教学。在黑板上贴上水粉纸,作了相关的示范教学:三间色,不同的复色的调色练习;不同明度,纯度的色彩调色练习;用调出的色彩作明度和纯度的渐变练习;用和谐色和对比色作平面构成的一些练习。学生看到同一画面,不同色彩比对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兴趣和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纷纷动手去调色、上色,去尝试、创作。他们收获了知识、自信、体验,更多的是快乐和对美的感受。
3、“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是对前者的延伸与提高。设计广泛地应用于名领域,如:建筑、工业、环艺、装璜、展示、服装、平面设计等。硕士论文,职专美术。在美学领域中,设计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本课程重点学习平面设计。硕士论文,职专美术。平面设计是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主要任务是利用图形、文字、色彩、材质这四个核心元素和观众进行沟通,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计师的设想和计划。硕士论文,职专美术。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欣赏、分析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设计师的构思和设计理念,以及表现手法,如对比、类比、夸张、对称、主次、明暗、变异、重复、矛盾、放射、节奏、粗细、冷暖,等等;理解设计师如何把不同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在版式当中常常借助框架(也叫骨骼)。如:规律框架和非规律框架、可见框架和隐性框架。另外,字体和字型的选择与搭配的好坏,是非常讲究的。选择字体风格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判断的过程。在色彩这一元素的使用上,能体现出一个设计师对色彩的理解和修养。色彩是一种语言(信息),色彩具有感情,能让人产生联想,能让人感到冷暖、前后、轻重、大小等。要善于调动视觉元素设计。最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探索,教师提供一些作品图片,根据作品主题分析设计师思想轨迹。例如作品中选用的表现形式,语言表达的角度,作品最终效果说明主题的力度等。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阐述。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在掌握设计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审美基础知识,提高了审美能力。
其次,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人虽有爱美的天性,但并非是人天生就懂美,会欣赏美,理解美。一个人只有在接受并掌握了一定的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人生体验,情感、个性等方面逐渐成熟,才会较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从中受到美的感受和启迪。因此,实施审美教育,教师应在其基本意识建立后,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对美的好奇、探索之情。促发其自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可以从引导入手,把握美感的多样性。
1、精选大量古今中外美的艺术作品, 如: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油画、版画、水粉画、水彩画、素描、雕塑等,让学生接触、观看、了解、赏析其色彩、线条、构图、动态及整个形象的美,愉悦心情,开阔眼界,接受美的熏陶。
2、精选一些既美观又实用的艺术作品, 如: 建筑、环境设计、室内装饰、工艺美术等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赏、评述。让学生去注意生活中美的事物,将审美的眼光、意识从纯艺术转到实用性的实际生活中去,增强审美认识的趣味性、多样性、实用性。硕士论文,职专美术。
3、精选一些“丑”的艺术形象,精心引导,让学生从丑的形象,认识、了解丑的现实,并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如罗丹的《美丽的欧米哀尔》(又名《老妓》)一个出卖肉体的,在她年老的时候,原先那丰满、富于曲线和青春魅力的人体的美消失了,变得畸形、驼背、形同枯槁。在现实中,这样的人体显然是丑陋的。但是,罗丹就是通过这个丑陋的躯体,让人们看到了社会对她的不公正的鞭苔、蹂躏与摧残;还有米勒的《扶锄的人》、朱耷的“白眼向人”的《荷花水鸟图》、齐白石的“既啮我果,又剥我黍”的《群鼠图》等都这样。其给人不是而是痛感(除作品的形式美外),要把握它的美需要经过深刻的思考,而一旦把握了这一艺术形象所体现的真理,虽有痛感却仍然愉快,是更深一层的精神上的愉快。
最后,要鼓励学生将审美融合到美术创作上去,融合到日常生活中去
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审美教育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基本功。如通过美术课训练、练习,掌握素描、速写、色彩、设计、手工制作等的画法和制作方法,让他们更为自如地表达出他们心中的美。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如组织学生动手参与美化校园、布置教室、装饰宿舍,营建整洁、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注意自身仪表的整洁大方,讲究文明礼貌,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鼓励学生奋发向上、互助互爱,营建一个和谐进取的集体。让学生的生活也充满美。
3、为学生提供创造美、表现美能力的机会。如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定期组织观摩、比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美、表现美的平台。
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让美丽的艺术之花,盛放在学生生活的画卷上。
参考文献:
《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93-01
朱良志曾说:“中国画有千岩万壑、重峦叠嶂式的构置,但更多的是追求在微小精制的景观中展现广阔幽远的境界,意象是精微的,韵味却是幽远的。”①朱良志先生这话虽为不易之论,也从理一分殊的角度来分析两宋时期与前代的山水画转型,却没有注意到,这种追求微小精制的构置的转型与成熟是在南宋时期。尽管在北宋时期在哲学思想领域已经出现了“一月普现一切月,一切水月一月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理念;在文学上也涌现出“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的思潮;在绘画上,北宋小景山水也似乎初见端倪,五代宋初的惠崇以江湖小景而闻名,可以作为初期的代表。“他的画多写汀洁沙坡,溪桥渔浦,烟雨芦荡等江南小景。”②但也因为与当时主流的审美标准相左,《宣和画谱》未录惠崇。这些早期文化哲学思想和小景山水的尝试是为南宋山水边角之景做了重要的铺垫。但北宋绘画的主流仍然是以雄伟之风为主导的全景式山水。
郭熙在总结范宽之后北宋画坛之风曾这样说道:“齐鲁之士,惟摹营丘,关陕之士惟摹范宽”,“齐鲁关陕,幅员千里,州州县县,人人作之哉。”由于北宋后期临摹之风盛行宫廷内外,全景山水难有新的突破,文人士大夫愈来愈欣赏平淡清远的画风。“在南宋画风的形成过程中,李唐肇其端,他后期的绘画,开启了南宋一代画派崭新的面貌,然而李唐在北宋的时候谈不上一变,至少说,在北宋时,变化还未有成功。”③其早期的作品《万壑松风图》与范宽存世作品比较,可以看出明显的师承关系,也是比较典型的全景山水作品。直到李唐南渡,他一改了师承中习惯了的方法,在构图上将一些物象忽略,将景物拉近,改变了构图。“至马远、夏圭时已经形成以边角山水的特征的南宋山水风格,他们把李唐开创的刚劲、简练、局部取景的画风发展到了成熟阶段。”④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光宗、宁宗时任画院待诏。生卒年不可考,他早年继承家学,后师承李唐,在中年时期自己的大胆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边角院体山水画风格。《画史会要》记载马远“师李唐,工山水,人物,花鸟,独步画院”。“这是中国山水画的有机生长,历五代,北宋到南宋才完成的。”⑤可见马远在中国山水绘画史上的重要作用。《雪滩双鹭图》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代表,“树取一枝,石取一角,溪出一湾,简率中透出轻旷的意旨,景少而意多,物小而韵长。”⑥整个画面虽用笔不多,便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派深冬的山野景色。
《寒江独钓图》中仅画一叶扁舟和一个坐在船头垂钓的老翁,寥寥数笔“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7}的儒家“宇宙心灵”溢于画面,船边勾出数条水纹,画幅大片空白不着一笔,既流露出虚静和空灵的道家思想,“独钓”又使人感受到浓浓的禅味。
与北宋绘画“以大观小”完全相反的“以小见大”的绘画思想显然吸收了理学“理一分殊”思想的营养。南宋山水“以小观大”的视点已不再是着眼于高山大川的恢宏和博大,画家们都醉心于微小的世界中。山水的边角之景构图上从李唐开宗立派以来至马远已趋于成熟,“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需多”,山水画由表现出的无确定的观念、含义和情感的“无我之境”转向融入了画家对本身对物象的内在生命和意蕴的思考的“有我之境”。
马远的传世名作《水图》共十二段在所有的画中,画家的用笔灵动,流畅。用笔虽不多且画面上虚下实,却能够为广阔的水面而拓展了有限的画面空间。无论表现是平静的《寒塘清浅》还是表现来势汹涌的《黄河逆流》皆得其性,尽其性。明代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中评价说:“马公十二水,惟得其性,故瓢得鑫勺,一掬而湖海溪沼之天俱在。”明人王世贞也对马远的《水图》评价极高,并为此作《题马远十二水》。从《水图》可以看出,马远作画如诗人遣词炼句,用笔大胆摒弃,以高度洗练的笔墨,于有限空间展现无限的韵味。
南宋时期,山水绘画的题材逐渐广泛,山水与人的关系加强。在山水作品中我们可以大致读出画家的感情,山水中出现的人物活动多了,人物不再是只起点缀的作用,有的山水几乎成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在马远的名作《踏歌图》中画中景物简约而章法精炼,用挺拔概括的笔墨表现峻峭奇异的高峰和烟雾迷蒙的树林,一派清旷高远,简洁刚劲的意境。我们可以看到马远对自然山体的表现使用的大斧劈皴已经达到了不顾真实变化融入了更多的想象和艺术加工,自然在这里已经完全风格化了,具有十分醒目的风俗情结。这种粉饰南宋太平、民生安乐的作品,除了《踏歌图》之外,马远的《华灯侍宴图》、《晓雪山行图》等山水画作品不在仅仅是描绘仙山楼阁、贵族园囿游赏、士大夫幽楼隐居的景色,更多的是南北方山川郊野的自然景色。
正是因为宋朝皇帝特别是宋徽宗的大力提倡,花鸟画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绘画课目。马远《梅石溪凫图》是以山水与花鸟题材的结合图,这类的题材在北宋时期是看不见的,此图设色画幽僻的崖涧,石壁上梅花盛开。一群野鸭在涓涓的溪水中或追逐嬉戏,或梳理羽毛,或振羽欲飞,不禁让人想起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人的绘画,犹如画诗,到了南宋尤是如此。画面追求“诗意”,是宋代绘画的一大特点。苏轼评王维绘画为“画中有诗”,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诗与画是两种不同形质的艺术形式。注重对画面诗意的表现这也是南宋院体山水取景简约的深层原因。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中国诗的含蓄特征也成了山水画的自觉追求。诗意是宋代山水画艺术意境的重要开拓,在形似中求神似,有限中蕴无限,与诗文同趋,日益成为中国艺术的审美准则和艺术特色。
在马远的《山径春行图》中描绘的是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江南,一名儒雅的文士带着携琴的小童漫步于山径间,文士仰头遥望远方,他捻须微笑,若有所思。在这幅作品里,画家着墨不多,但巧用对角线的构图,将观画者的视线随着文士视点转向那飘渺远处。
综上所述,在南宋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南宋山水画以边角之景代替全景式的大山川在山水画布局上是一次革新,开创了山水画的崭新时代。马远的边角之景是对艺术的高度提炼,把景物富有感情化并且加以突出表现,画家的主观感情在画面中有了更多的直接表露,预示着中国山水画逐渐从无我之境过渡到由我之境。
注释:
①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和中国画学研究[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285-300.
②高纪洋.从全景山水到边角之景[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23-30.
③毕李李.南宋山水四大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7-10.
④薛春霞.宋元水墨山水笔墨风格的继承与创新[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7-11.
⑤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讲座[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2-145.
⑥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3-19,360-372.
⑦田建平.论宋人山水画中的道与理的思想意思[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16-20.
参考文献:
[1]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和中国画学研究[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285-300.
[2]高纪洋.从全景山水到边角之景[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23-30.
[3]毕李李.南宋山水四大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7-10.
[4]薛春霞.宋元水墨山水笔墨风格的继承与创新[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7-11.
[5]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讲座[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2-145.
[6]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3-19,360-372.
[4]李梅.论北魏飞天形象的审美意蕴[J].民族艺林, 2005 (4) :22.
[5]郑汝中.飞翔的精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36.
[6]窦修林.魏晋南北朝飞天样式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29, 35
[7]徐玉琼.论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飞天造型特征及其来源[J].巢湖学院学报, 2010 (5) :87.
[8]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16.
关键词:忠信市场;市场用地;都市更新;都市计划;都市区位轮替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研究动机与目的
一、 研究动机
本研究计划旨在从都市计划公共设施市场用地的「必然面与「偶然面来
探讨忠信市场的现在与未来发展方向。
二、研究目的
1.探讨都市计划中公共设施市场用地的发展情状况与现有法规机制。
2. 了解不同相关者(包含进驻之艺术家对忠信市场有感之居民与开发建商等)的看法与忠信市场存续及再造方向。
第二节、研究范围与方法
一、研究范围
本计划研究范围为位于美术园道的忠信市场为台中市都市计划市场用地 65
号,面积 0.4497 公顷。
(1)、质化访谈法
(2)、口述史法
(3)、文献分析法
(4)、历史研究法
(5)、归纳法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探讨
为了探讨市场用地必然与偶然的发展,在文献回顾中分别针对这两点列出下列几项相关文献,首先从忠信市场的基本介绍开始,再到历史背景、都市计划发展过程。
第一节、市场的界定与其发展及演变
一、 市场意义的界定
设置固定摊位及店铺,或仅设置固定摊位,集中零售物品的交易场所, 都可称之为广义的市场;也可以指一种具体的空间组织,及一般商贩聚集营业的场所,此为狭义之市场,本文中的忠信市场,是指狭义的市场,有具体的空间。
第二节、忠信市场相关介绍
一、忠信市场基本介绍
位于美术园道的忠信市场为台中市都市计划市场用地 65 号,面积 0.4497
公顷。
二、忠信市场内外部配置与相关数据
第三章 忠信市场的演化过程
第一节、忠信市场的演化过程
依据忠信市场的历史大事纪,可将忠信市场的演变过程分成以下六个阶段。
一、市场成立之前(公元 1969 年前)
台中市因为气候良好与水源丰富的缘故,大多为农业发展中心,而忠信市场、美术馆附近的区域原先也是散布着农田,种植着稻作,并有着一些小聚落。
二、市场成立之初 (公元 1969 年~公元 1983 年)
在 1969 年前后,随着工业转型,小型工厂陆续迁移,大卖场陆续在周遭兴建营业,也对忠信市场起了影响, 致使其市场机能渐衰,顾客开始转移出忠信市场。
三、文化中心与国美馆 (原台湾省立美术馆)设立的影响(公元 1983~公元 1994
年)
公元 1980 年政府在英才路 600 号现址成立了文化中心,附近的环境景观及型态开始转变。文化中心于 1983 年 11 月 12 日竣工,而国立台湾美术馆则于 1988 年 6 月 26 日开馆,这些都再次影响忠信市场。
四、美术园道商店街管理委员会出现的影响(公元 1994 年~公元 2008 年)
1990 年代左右,由于之前建商将住户之间的道路都捐给了政府以省税收及所有权问题限制,没有随着周遭都市发展而重建的忠信市场,相较之下,逐渐显得没落。
五、文创产业进驻 (公元 2008 年开始至今)
初次发声的中部艺文团体「德旺公所于 2011 年左右进驻, 其间陆续也有私人艺廊、咖啡艺文空间、美术社、裱画店的设立。
六、都市更新阶段 (公元 2012 年开始)
在周围的建筑空间都逐渐改变为更加现代化的状况之下,忠信市场却仍然维持着它最为初始的面貌。2012 年,由鼎泰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都市更新案在此展开。
第五章 结论
此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希望以都市计划者的角度来探讨忠信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计划希望可以从市府之报告书与目前发展推估其未来可行之发展情况。从市府报告中发现忠信市场并不是政府致力关注的重点,对于忠信市场的篇幅极少,也未有详细的建议与发展方向,使研究增加困难度,因此,计划从报告书中所提及之案例是否能套用或是延用到忠信市场这方向着手,探讨忠信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再从相关法规探讨其发展性,最后,尝试以这些经历,预想忠信市场未来可能之发展方向,以其作为后续参考之用。
参考文献
1. 李厚宗,(1991),《公共设施市场以奖励民间多目标之理想与实际―以台北市 零售市场为例》。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老师有着多年的少儿美术教育一线经验,培养的学员参加社会各种重大赛事成绩斐然。
所获荣誉:
1997年 油画作品《生命主题》入选第四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被收入《第四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作品集》;
1999年 油画作品《生命主题2》获“河南省美术作品世纪大展”二等奖;
1999年 油画作品《小范》入选“河南省第九届美术作品展览”;
2000年 油画作品《静物:花之一》获“河南省首届新人新作美术展”优秀奖;
2005年 油画作品《静物》发表于中国《艺术教育》杂志;
2006年 9月13日《大河报》专题报道:《王彩玲:水到渠成自有彩》;
2008年 油画作品《百合系列》参加“中、俄、日、韩当代艺术四国联展”;
2013年 策划“彩之灵――儿童画家原创美术作品联展”(郑州市博物馆);
2015年 策剃“第二届彩之灵――儿童艺术家美术作品联展”;
2015年 受邀到法国进行国际美术教育考察。
我多年来一直潜心致力于美术教育领域中隐含问题的批判性研究,结合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及中国本土特点,将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跨领域的科技整合,开发以美术为中心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初步实现了在文化关照下的美育理想,成果得到国内外一些专家的高度评价,令我甚感欣慰。
在此,与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浅知拙见。
美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可以说,没有接受过美的教育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我创办了彩之灵美育中心,追求的是人文化倾向的美育理念,张扬艺术化生存的处世态度,是帮助孩子对艺术创作、审美及人文察觉的基本能力。在这里,创作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除此之外,美育更应展现给孩子们的是一种优雅而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以及美好、纯净而有爱心的教育灵魂,这样的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激发学生更多的潜力与向上的精神。
而希克把他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用一半捐赠一半收购的方式与香港的M+达成了协议。虽然M+是个公共机构,保存这些藏品总比没有好,但这些作品到底能构成什么样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史,还是存有疑问的。因为1990年代中国的艺术被西方选择后已经不是什么中国本土情境的艺术了,受关注的大多是一些中国符号的作品。
而国内也有些民间美术馆做了号称三十年的中国现当艺术史的展示,但这些机构完全是资本机构,展览也是资本的展览,这使得它们在艺术史叙述上过于从自身的商业营销角度出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3-0075-02
[作者简介]杨岩,男,甘肃平凉人,大专,平凉市泾川县温泉开发区何家坪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全乡学科教学工作考评。在考评中,笔者发现对于美术课教学,绝大部分老师的确完成了上级规定的篇目。但是,通过现场抽查,结果使笔者大吃一惊:学生竟然连绘画笔如何握以及颜料如何搭配都一无所知,更无从谈及能够画出一幅像模像样的图画。为此,改进乡村小学的美术课教学势在必行。如何有效地进行美术课教学呢?
一、用活动促进教师理念的转变
笔者始终认为美术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基本绘画技巧教学和美感鉴赏两个方面。在小学阶段,这两个方面的教学不需要过于复杂,只是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绘画常识即可。比如,素描画重点指导学生从物体的轮廓线条进行勾勒,至于物体是不是形神兼备并不是小学生重点训练的方面。进行美术课教学,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形象感知上下工夫,为此,学校要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比如进行手工制作教学,班级可以开展手工制作竞赛,手工制作展览,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制作过程中来。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先是示范如何制作,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最后学生展示。这样固然有一定作用,但是笔者认为渗透竞争意识的教学方式效果要更好,记忆也更牢固。再如进行景物写生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附近的山间村落,通过眼睛、耳朵直接感知,进行实地写生,这样要比坐在教室里效果要好得多。这里存在着一个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美术课教学中更需要教师有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需要一种学习环境的动态感。如何理解这个动态感呢?即要求教师把教学的空间放到室外,从室外景物的欣赏到内心勾勒,再到室内纸质图画的呈现。
二、用测试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
目前,美术课的测试没有被列入小学测试科目当中。初中会考只注重语文、数学等科目。这样给一部分功利性比较强的老师造成错觉:美术课教学的好与坏关系不大,上级不考核,即使做好了也没有人认可。为此,笔者认为应该把美术课教学列入小学测试当中,可以通过现场考核,检测一下教师平时是不是努力进行美术课教学。笔者认为任何学科的教学,一旦失去教育权力的约束,就必然陷入一种僵局。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小学生现场绘画比赛,结果半数以上的学生没有按时上交作品,即使上交的图画,我们也寻找不出丝毫的美感。比如,教师让学生内心勾勒出二十年后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很多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难以用画笔画出心中美好的愿望。美术课的测试不仅仅只是画一幅画这么简单,美术课测试需要一个科学的程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程序。比如,焦家辉小学的美术课测试方案值得一提。测试共分为五个环节,即教师绘画技巧展示、图画勾勒技巧展示、图画意境介绍、动态感映现和图画布局。正因为这种测试做得科学、扎实,2013年8月,这所小学有四名学生获得了全省中小学生书画竞赛二等奖。
三、深入生活感知美术课的魅力
小学美术课教学也应该重视美术美感的鉴赏,可有的老师认为这是“拔苗助长”。笔者所说的那种鉴赏并不是让小学生像专家一样有板有眼地评析。例如,看到一只猫,小学生必须在很短时间内感知到猫有哪些可爱的地方,比如黑乎乎的眼珠子、光滑的皮毛、小巧玲珑的爪等。其实,美术课的魅力对小学生而言,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感知,不需要让小学生具体说说为什么如此迷人,只要感知即可。儿子上小学时,一次笔者带他到山间挖野菜,突然一只野兔从面前飞奔而过,笔者当即让儿子用手在空中比划一下兔子飞奔的轮廓。儿子眉头一皱,迅速用手划出一个椭圆形的弧形,虽说不完整,但是足以看出儿子用心观察了当时野兔飞奔的形象。如果笔者让儿子坐在屋子里比划野兔飞奔的这种形态,情形一定大不一样。在进行美术课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感知美术课魅力这一点,这也是决定一节美术课成败的关键因素。美术课的感知基础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带领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和体验自然质感。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四、体察自然挖掘美术课的精华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面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不够重视美术设计、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等原因,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农村有天然、丰富的美术课教学资源,笔者主张美术教师不必死抠教材,应该把视角放到大自然的角角落落,哪里有可供学生欣赏的美丽,就把那里作为美术课的一个教学场所。前几天,学校一个老师带学生参观了一个小型养猪场。从后来学生收集上来的素材看,有的学生用照相机拍摄各色品种的猪的站态和睡态、猪毛的颜色、眼珠子的大小;还有的学生把母猪称作猪妈妈,很多学生画了一幅幅关于猪的简笔画,形象逼真。笔者怀疑学生的这些作品是不是有家长,试探一下,谁知学生们用几分钟就将一幅关于猪的简笔画画出来了,有的还给猪赋上人的表情――微笑的、愤怒的、忧郁的等。这足以看出,自然中有很多美术课的精华值得教师采用。
【英文关键词】 Aesthetic of dance. dance composition. dance works. the new period. c
horeoecology. social culture environment..
[硕士论文,备索!]
1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与社会生活
2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
3 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
4 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
5 浅析高等美术教育观念改变的必要性
6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7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育理论研究与模式构建
8 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培养
9 潜意识与现代美术教育 西北师范大学
10 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1 写实与现实
12 理想与现实: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
13 不同文化境遇下的审美取向
14 液化报告(第一稿)
15 幼儿美术创作发展评价研究
一、前言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的绘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幼儿的性别、年龄、绘画学习背景[1]、是否与绘画主题产生共鸣、绘画工具的种类[3]等。其中,示范作为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手段,对幼儿的绘画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
研究表明,如今示范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使用仍然非常普遍。2009年,研究者通过对齐齐哈尔地区幼儿园的绘画教学的情况调查发现,41.3%的教师在绘画教学中仍会采用让幼儿直接临摹范画的方法[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学活动的反复实践,很多一线教师发现了示范在美术教学中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呼吁重新为示范定位。最近几年,关于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示范的研究出现增多趋势,为示范的重新定位提供了许多支持,但有些问题仍有待明确和进一步的研究。
二、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示范一词的解释为: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尹少淳在《美术学习方式与方法》中定义的示范是:“示范者实际地操作工具和材料,显示完成一项工作或制作一件东西的过程和方法”。
主流示范分类会将示范分为动态示范和静态示范,其中动态示范指现场演示,静态示范即指教师所出示的范例。张红岩和刘田妹的研究中都有涉及此种分类。
目前最为全面且完整的关于示范的分类是2011年穆彦青在《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研究》中的分类,她将示范按照示范类型、示范方式、示范时间和示范场景对示范进行了分类。按照示范类型可分为实物示范、图片示范、视频演示、现场演示、语言示范和动作示范六大类,其中现场演示还包括整体详细示范、框架示范和局部难点示范三小类;按照示范方式可分为教师示范、幼儿示范和师幼合作示范三大类;按照示范时间可分为幼儿绘画前示范和幼儿绘画中示范两大类;按照示范场景分为了根据主题直接示范、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相关讨论后示范与根据幼儿具体情况示范三大类。刘田妹在其研究中也提出了类似于穆彦青按照示范时间的分类,她将其命名为课前示范、课中示范及课后示范。
较为特殊的示范分类有刘田妹在《多重视角下幼儿园绘画活动范画观研究》中提出的将示范按照教授的对象人数分出的全体示范与因材施教示范,还有施美玉在《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示范策略的应用》中提出的玩具示范。
三、示范的影响
最早进行关于示范影响研究的是2001年王小意《范例对幼儿绘画想象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多张范画的示范方式一般情况下优于单张范画示范示范,但其影响不是绝对的。王小意在2001年对示范的研究中发现,从幼儿绘画开始到结束时始终展示示范的情况下,多张范画展示下富有新意的作品与单张范画展示下富有新意的作品的比例是18.67:8.67,说明同样是自始至终展示,多张范画的示范方式对幼儿绘画想象的负面影响比单张范画要小[7]。长沙师范幼儿园的龙佳老师也认为,多样化的范画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事物的各种属性,学习和体验多种艺术手法[5]。值得注意的是,在阶段性展示示范的情况下[10],单张范画比多张范画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目前对示范行为影响的研究中,最为全面的是穆彦青2011年的《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研究》。她发现实物示范对发挥幼儿创造性具有积极作用,重难点局部示范则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当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好朋友并直接给他/她画像时,幼儿作品中的主体形象之间的相似度不足5%,含有创新元素的作品比例达92%[5],作品中进行过局部示范的部分的平均相似度高达82%[5]。
四、以往研究的局限c不足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示范”名词的标准定义与对示范的分类,且示范与范画的概念不能严格区分。并且示范的使用应当会对幼儿绘画的多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对具体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并不全面。在研究者们具体实验的设计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从研究方法上看
研究方法单一,主要以观察法为主,实验法使用较少。在一线教师对示范行为的研究中,主要研究方式是对自己所上课程的反思或是对其他教师所上课程的观察。而在学前领域研究者的研究中,主要使用实验法,偶有问卷法及访谈法的使用。
(二)从研究方向上看
大多数研究都专注于示范的负面影响,对示范正面影响的研究现在还是空白。所有研究的主题几乎都是范画对幼儿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影响,只有对名画范例的研究[16]中涉及了对幼儿色彩审美的影响。示范实际上会对幼儿绘画的众多方面产生影响,例如幼儿的色彩选择、幼儿的构图能力等。
(三)未明确的问题
研究者已经发现单张示范与多张示范对幼儿绘画产生的影响会受到展示时间的条件限制,然而对其原因的研究还未出现。在王小意[7]与王燕[10]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自始至终展示示范与阶段性展示示范时,单张示范与多张示范的优劣性出现差异,然而两位研究者的研究都止步于发现此结果,而没有对其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假设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巧英,岳亚平.4-6岁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幼儿绘画教学的启示.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5(11):39-44
[2]姚秀点.学前儿童绘画教育之思索.宁波大学学报,2011(1):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