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0 08:23:0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文明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自然界中,从来都是相生棺克的,自然生态系统从来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这是自然界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然而,工业化以来却形成了生产一消费一废弃的“直线型”的经济运行模式,石油农业的发展虽然催生了廉价的农产品,但也使农药和化肥施用泛滥。由于规模化、单一化使农作物病虫害更加严重,就需要更多的农药和化肥。如此恶性循环。这种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地损害了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当然也损害了茶产业的发展。为此,茶产业必须走生态化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和发展茶园中的生态群落。建设生态茶园就是要利用生态链条,有效控制茶树的病虫害,有效解决施用农药和化肥而导致的茶叶农残问题。现在,国肉一些地方已经率先开始建设生态茶园,通过“猪一沼一茶”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代谢和共生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普洱市的生态茶园改造是顺势应时,牢牢把握住了产业发展的走向。
当然,建设生态茶园,在生物多样性下发展生态茶园,不是耍恢复到原始的生态系统。原始的生态和谐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为“生态”的未必是“文明”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一个财富基础,只有建设生态茶园与人民收入的增加、地方财力的增强,与富民强县强市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实现了生态文明。
2 良好的生态是一种资源
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系列的条件作为支撑。资本、技术、知识、资源以及相应的制度环境,都会影响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要素会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各个要素在不同的时期,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随着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会更注重健康和文化品味,崇尚绿色,融入自然,对于有利于健康的生态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生态化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生态也会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纳入到生产函数中。特别是经过传统“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工业化阶段后,良好的生态已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对于普洱市来说,良好的生态是第一资源,是必须精心营造、用心呵护、大力挖掘的宝贵财富。它不仅仅是支撑产业发展的一种软资源、软实力,还能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要以绿色为支点,化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面发展生态产业。通过生态茶园的改造,使产业发展生态化,使茶产业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在普洱市新一轮的科学发展中,生态化将成为一个新的“动力源”,成为生产函数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改革开放后珠江口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沙漠化等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提高认识,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做起。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
改善珠江口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珠江口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推手。
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珠江口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一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各地监测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统筹规划与部署,形成全面完整的珠江口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二要建立珠江口海洋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实时系统,注重开展环境现状及趋势性评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三要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近10年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表明,海洋环境质量主要受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影响,在2008年的珠江椅湾底栖生物调查中甚至出现无生物区,加之珠江口沿岸河网密布,点污染源众多,因此有必要开展珠江口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2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和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生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蛋白来源,增殖放流是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改善生物种群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通过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的群体,改善生物的种群结构,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濒危物种,可在短期内实现资源量的快速恢复。增殖放流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珠江口增殖放流,一是要注重放流品种的选择,应以当地的经济鱼虾类和濒危物种为主,如黄鳍鲷、鲻鱼、刀额新对虾、锯缘青蟹和黄唇鱼等,避免巴西龟和雀鳝等外来物种的误放;二是要注意放流鱼苗的规格,鱼苗规格要在体长3cm以上,保证放流鱼苗的成活率;三是要注重宣传,强化社会参与,可通过开展增殖放流知识展览、举办休渔放生节、建立放生主题公园和提供社会认捐等多种渠道和形式,为社会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搭建渠道,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成为当地的一项传统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3建立珠江口禁渔制度,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为保障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关于在南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的通知》,于每年6月1日零时起至7月31日24时止,禁止所有拖网、围网及掺缯在南海区规定水域作业。为加强伏季休渔力度,南海区伏季休渔10年后,农业部将南海区伏季休渔的时间延长半个月,调整为每年5月16日12时至8月1日12时,扩大作业类型,除单层刺网和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均在休渔之列。南海区伏季休渔制度,对遏制珠江口渔业资源衰退,保护物种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珠江口是我国南方水生生物资源的基因库,咸淡水渔业的生产基地,也是中华白海豚、黄唇鱼和鲥鱼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索饵场和繁殖地,有必要实行更为严格的休渔制度。由于产卵期间单层刺网、钓具同样对渔业资源造成较大损害,且在伏季休渔期间,部分单层刺网、钓具渔船存在非法携带三重刺网作业的现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珠江口海域可实行禁止一切作业类型作业的禁渔制度。由于珠江口鱼类产卵与繁育多数在每年的4—7月,禁渔时间可定为4月1日12时起至8月1日12时止,既照顾了珠江口鱼类的生长规律,又与南海区整体休渔时间和珠江流域禁渔时间很好地衔接起来,方便了统一管理。
统筹规划布局,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海洋开发向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全方位推进,海洋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日益凸显。以东莞市为例,2010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估算为534亿元,占该市当年GDP的12.6%。然而,由于海洋国土观念淡薄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缺失等因素,海洋开发仍处在粗放型阶段。海洋生物资源、环境资源、岸线资源的本质表明了海洋资源一旦受到严重破坏,短期内将难于恢复,甚至是不可逆的,因此海洋产业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资源粗暴利用型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口东、西岸空间布局,推进珠江口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特别要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如,广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重点开发小虎岛石化基地、南沙港深水码头、万顷沙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圳、珠海要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沿海及海岛旅游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东莞市要充分挖掘海洋历史文化资源,优化虎门港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山市要做大做强养殖业,在实现标准化养殖的基础上,注重优、特水产品种的推广,建立全国标杆。
2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据不完全统计,珠江口海域现有拖网、掺缯、刺网、笼捕和钓具等各类作业渔船500余艘,作业渔民约1100人(不含渔民家庭其他成员),处于超负荷状态。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和作业成本的增加,这些渔民大多生活在贫困边缘。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通过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减轻珠江口渔业资源承载量,促进渔业资源恢复;利用珠江口特有的海洋属性资源,发挥渔民专业和特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①大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发展,提高鱼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利润。②结合特色养殖发展渔家乐,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渗透。③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以渔业为载体,承载游客出海,领略海上风光,体验渔民生活,集合了旅游观光、海上捕捞体验、品尝海鲜风味、社交洽谈和娱乐于一体,渔业资源得到恢复,渔民收入得到增加,海洋文化得到传承,可谓一举多得。
3打好海洋文化牌,做强海洋文化产业
这其中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衡量生态文明水平的基本性标志,也是检验生态文明国家的基本性标志。换言之,一个生态环境质量低劣或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是谈不上任何意义的生态文明的,而这个国家也就没有资格被称为或自诩为生态文明国家。另一方面,正如生态文明概念自身所蕴含着的,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还必须基于一种生态意义上理性、健康与文明的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一个生态文明的国家,并非只是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构成元素的道德伦理态度,而归根结底是对社会理性(公平正义)与生态理性(生态可持续性)的彰显弘扬并适当(及时)制度化。
就第二个层面来说,生态文明国家意指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实践中的国家管治体系与能力。概括地说,它至少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法治框架的构建。二是党和政府的领导能力及其建设。三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四是公民主体的成长及其社会政治参与。其一,无论就生态文明的理念创新及其实践的制度化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举措的体制保障来说,健全的法治构架都是一个生态文明国家的管治体系与能力的集中体现。而需要强调的是,其核心性构成元素不只是强有力的行政执法机构,还应包括既具有高度政治前瞻性、又严格忠实于既存法律本身的立法与司法机构。可以想见,现实中只有三者的密切配合、共同促动,才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与动力支持。其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政策议题领域,并将需要或导致现行经济政治与文化体制及其支撑性理念的深刻变革,而这就需要强有力而且善于学习的政府(执政党)领导能力。作为政府或执政党,既要能够做到大胆地适时开启这一全社会性的文明革新历程,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进步或自我否定来提高与改进其领导地位和能力。其三,大型或国有企业或者由于其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国家掌控地位,或者由于它们对大批量自然资源的开采耗费所导致的较大自然生态影响,理应肩负相对较大的社会与生态责任。因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管治体系与能力的重要方面,就是使这些大型或国有企业主动承担起一种引领示范的责任。其四,生态文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的观念与行为的文明,尤其是千百万普通人民群众的文明,因而,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最广大、最普通人民群众的意识革新与行为方式变革问题。相应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管治体系与能力的重要体现,就是提供和创造有利于公民主体的成长及其社会政治参与的制度渠道和条件。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11-01
党的十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从战略上来审视和谋划,抓住根本、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扎实推进。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其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可以说,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和粗放是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近年来,我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不够快,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这一要求,以更大力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和发挥科技的力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一方面可以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应通过大力开发和广泛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先进工艺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量减少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对于已经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应通过开发和应用净化、改造、恢复等技术进行治理、修复和补偿,特别是着力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和工艺设备,切实搞好废物和垃圾的分类处理、循环利用。
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党的十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生态文明制度同样涉及方方面面。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当务之急是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轨道。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加快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使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人类自身利益为中心、不顾自然承载力而任意开发利用自然的观念和做法,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切实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到行动上和实践中。
二、让“生态文明”成为全民共识
生态文明建设要成为政府的自觉行动。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也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要创新顶层设计,需要一系列有效措施、制度来支撑,这其中,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关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的形成可以对人们建设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的理论观点进行一系列的变更。从这些新的理念中可以不断的认清楚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技发展之间的一系列的生态观念。我们现在大学生所提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的发展要求,而是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并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思想形态进行中国化的发展。也是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和空间?
作为以科学发展观来提倡建设社会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清楚认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确保自然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统一,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在社会生产力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不仅积极的改善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并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更加符合生态环境发展的新要求,能够从其本质上提升对人类生态理念以及协调发展的新方式。在对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以及各项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理论水平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为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文明而努力。
在全国的经济图版上,吕梁是资源型后发展地区,是典型的以煤焦、冶炼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急剧膨胀,“烟囱排成墙、太阳像月亮”成为前些年吕梁的真实写照,粗放式的经济发展,也使吕梁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建设生态吕梁,因此成为新时期科学发展的主色调,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但转折又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吕梁市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资源大区、发展新区,虽然近年来,吕梁经济总量及增速连年位居山西前列,但由于贫困面大(全市372万人,贫困人口近100人)、底子薄,传统产业比重高、支柱产业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地方可用财力严重不足,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历史欠账多,生态环境脆弱,资源转化和扶贫攻坚任务艰巨。2011年以来,吕梁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统揽全局,由市发改委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做好资源转化和扶贫攻坚这“两篇文章”。
“两篇文章”明确思路
“两篇文章”明确了转型综改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从吕梁实际出发,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方针,努力破解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瓶颈和体制障碍。
资源转化紧连着产业转型。吕梁以“煤转电、煤转‘化’、煤转气、铁转铸、粮转酒”为突破口,打造高科技产业园、循环经济园,壮大新兴产业。同时,在创新非煤产业发展机制、土地利用机制、环境评价容量调节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资源转化工作己经呈现出了许多亮点,比较典型的是:由10户煤炭企业出资建设的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成为吕梁经济由黑转白、由地下转地上、由污染转清洁的示范工程、样板工程,也是山西确定的第一批标杆项目。发展区是以汾酒集团为龙头兴建的集生产、营销、旅游度假、文化为一体,酒业为主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集聚区。项目总投资126亿元,由20个子项目组成。项目建成后,对煤炭资源整合后的煤企转型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都具有引导、示范作用。
扶贫攻坚的大文章,其实都是由无数民生小事累积的。
2012年,吕梁市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新的“五个全覆盖”全面完成,还兴办了“方便农民五件小事”(每个村新办一所幼儿园、建一个洗澡理发室、主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一座磨面碾米豆腐房、建一个红白喜事厅),设施蔬菜、苗木经济、移民搬迁、千井富民工程、规模化养殖、劳务输出等六大农民增收工程扎实推进。
孝义市梧桐新区五年内将完成20个村的搬迁任务,建设容纳3万余人的生活新区,实现居民区与工业区相分离、人口向新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的目标。山西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区则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致富农民,开创了工农业联合式发展、村镇统筹化建设、农民稳定增收的新模式。
“生态吕梁”势在必行
建设生态吕梁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吕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以人为本的具体实践,也是吕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设生态吕梁的难点是:煤焦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全市煤炭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0%,煤焦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一半;产业结构原始单一,加剧了“废气、废渣、废水”排放;贫困人口占比偏大,目前全市仍有70余万贫困人口;绿色、清洁新能源推广缓慢;政策落实不到位;历史欠账较多。
实践证明,吕梁要发展,必须尽快实现转型,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设“生态吕梁”,就是要紧紧围绕山西提出的“工业新型化、市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生态化”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超前规划,稳步实施。
吕梁市发改委提出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去谈生态与环保。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发展、“因噎废食”的倾向,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二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生态经济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建设生态吕梁,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一是林业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在实现生态良好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森林和湿地是陆地上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们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发挥着中枢和杠杆作用。
二是林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功能,在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可再生自然资源,以森林资源为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则是典型的循环经济体。
三是林业具有突出的文化功能,在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灿烂悠久、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这些文化集中反映了人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价值观,是弘扬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林业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是繁荣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先锋。
二、发展现代林业是促进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绿色长青你我他。作为学生,我们世世代代在含笑、绿水痴情、鸟鸣虫吟的清幽环境中生活、劳作。眼前不顾环境、单纯、掠夺无暇补给的发展模式一步步逼近、吞食我们仅有的少许净土,我们深感痛心;祖祖辈辈厮守的家园、产业在我们手中荒芜、毁弃、我们深感愧疚。
广大居民朋友们,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子孙后代,为了美好明天,“保护身边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大家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地球家园,共同美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然而,生态文明史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的密切配合,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为此,我借机提倡,大声呼吁,发出我们共同的心声:手下留情,尊重自然;与物为友,和谐共存;天人和衣,生生不息。
希望得到广大居民朋友努力做到,特提出建议如下:
①:见到漫天飞舞的塑料袋,要随地捡起,丢进垃圾箱。把信箱里或是地上扔的广告纸收集起来送往废品站,而不要直接塞到垃圾箱。外出时,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节约用纸,不浪费纸张,少用贺年卡,把没用的纸攒起来,这样既环保又文明。
②:不乱砍滥伐,即使需要树木,伐过树后,也要植树,那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不乱扔垃圾,乱扔垃圾不仅影响市容,还污染环境,不过度地使用水资源,不然,最后一滴水将会是人类的眼泪。
③:护花草,花草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少空气污染。
人人都是环境天使,争做绿色宣传员,利用自身优势,广泛宣传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危害,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不断改良我们的生态环境,做到人人讲“绿色”,个个爱“绿色”。我相信,只要我们都参与过,“白色污染”一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一定会彻底根除。
生态文明又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恰好蕴含着保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文化。如今,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已经成为我省最大的优势。一是森林覆盖率达39.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倍,有力地提升了生态环境的品相。在黔东南的一些地方,森林覆盖率超过了60%。目前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以上的面积,已经占到全省面积的78%。二是我省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类型最完备的地区之一,自然景观集山石、水景、洞穴、林木为一体,孕育了众多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旅游品牌。三是高原地势和山地地貌,形成了独特的优越气候,特别是在炎炎夏日里,贵州成为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其中贵阳市7月份多年平均气温只有27℃,被评为“中国避暑之都”。四是由于气候、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低纬度、高海拔的特点,加之农村面源污染小,有利于我省开发生物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及绿色食品。五是拥有丰富的能源。水火互济的煤电优势使以煤炭和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工业迅猛发展,成为全省第一经济支柱产业,也使我省成为“西电东送”不可或缺的重点省份;矿产资源量大质优、分布集中,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矿产有28种,其中铝、磷、锰、锑、金以及重晶石等资源优势尤为突出,铝、磷工业等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三线”军工企业和名酒名烟名茶名药等宝贵资源。五是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浓郁的民族风情及蕴藏着古朴淳厚、绚丽多姿的历史传统和多样性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使得贵州可以成为民族文化的最大博物馆。六是拥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名胜区、保护区和名城、名镇。全省目前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级地质公园、4个国际性生态博物馆、59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古城、4个历史文化名镇、18000个民族村寨等,为我省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生态建设成绩显著
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奋斗,我省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通过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两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七大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保持每年增长1个多百分点,现已接近40%。其中2000年至2006年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累计投资70亿元、完成退耕还林1669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因此提高近6个百分点。黔东南通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全州森林面积达到285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78%,丹寨、榕江、黎平、剑河等县还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探索治理石漠化模式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石漠化严重的黔西南州已探索出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高海拔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晴隆模式”三大生物治理石漠化模式。这些成功经验,为我省推进石漠化治理并在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进行试验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五年来,全省新建竹林基地、速生丰产纸浆林基地、坑木林基地近300万亩,新建和改造野生山核桃、花椒等特色经济林基地100万亩,黄檗、厚朴等木本中药材基地34万亩,苗木基地1.2万亩,花卉种植面积达12.6万亩。生态畜牧养殖基地、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以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
的发展理念统领生态保护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贵州的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也是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进一步提高对保住生态优势重要意义的认识。我省既是自然文化资源富集区,同时也是资源脆弱区,生态保护难度很大;保护好生态,就保住了贵州发展的根基,就保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源泉。面对日益加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必须保护好我们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我们必须立足省情实际,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增创生态环境新优势,坚持把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贵州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力争到2020年全面构建生态省建设的基本体系,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态良好的环境下生产和生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