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介绍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9 04:12: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旅游管理专业介绍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旅游管理专业介绍

篇(1)

1.1专业认知期(大一)专业介绍做到详细具体,利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很多旅游管理高等院校的专业介绍是在新生入校的军训期间由专业负责人对专业的历史沿革、师资配备、获奖情况等的介绍。这样的专业介绍完全是从专业宣传的角度进行的,出发点不是让学生了解“我将来干什么?”“、我将来能干什么?”“、我将来会干什么?”。专业介绍完之后很难达到专业介绍的初衷,学生仍旧对专业没有印象,一些地方院校出现新生军训进行专业介绍之后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求转专业的现象。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专业介绍,让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了解详细和具体是专业认知的关键。例如:衡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介绍分为了三个不同的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形式:①看展板,主要是学生自己去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做了很多的展板,同学们可以看自己关心的一个板块,每一个展板有相应的老师或者高年级同学做补充说明,如果我们要知道专业有多少教授,多少博士,我就可以看师资板块,旁边的老师会给你详细介绍每个老师的特长,研究领域等情况。如果我们要了解我们有哪些专业相关的课余活动,我们可以看我们的生活板块,旁边的高年级同学会给你介绍每年的比赛活动。这样学生了解自己最关心和感兴趣的一些东西,避免了学生对“填鸭式”教学的反感。②听介绍,主要是老师来讲。看完展板之后,学生有了大概的了解,单独集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进行介绍。入学的时候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有所误解或一无所知的学生而言,对很多专业方向所学的内容仍然会有错误的判断,通过专业介绍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摆脱误区,了解专业。这样的介绍是在学生对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收获和感悟更多。③进现场,主要是让学生多去问。让老生带着新生到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和实验的现场去走,走到衡阳师范学院三维导游实训室,有学生会问这个实训室价值100多万到底有些什么功能呢?自己将来可以干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对专业感兴趣。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前台、茶吧、酒吧等场所都会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新生会热爱旅游管理专业,这样给专业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专业认知做到全面深刻,利用不同教学资源。新生入学之后,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进入专业认知阶段。在大一的时候旅游院校会组织专业认知实习,很多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认知实习理解不深刻、准备不充分、动员不到位导致学生参与性不高、积极性不强、收获不大。旅游管理专业认知实习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旅游而是对旅游的一次全面认知,也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一路实践一路学习。专业老师必须认真策划旅游路线和学习任务,让景点具有代表性,让行程安排具有合理性,让学习计划具有可行性。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旅游,让学生旅游中学到专业知识。除了旅游专业认知实习外,学校要组织学生参观旅游企业,帮助学生形成对将来可能从事工作的直观认识。专业意识做到入心入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将旅游相关职业发展脉络的讲解融入到相关课程中,关于旅游相关职业发展脉络的讲解并不需要单独开设课程,要求每个任课老师在自己所担任的教学任务中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加深专业意识。比如讲解“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任务要学生了解旅行社具体操作流程。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景教学,构造一些情景让学生去处理,怎样处理不行,怎么样让人感觉更好。这样学生不仅愿意参与,而且教育的效果比较好。

1.2素质培养期(大二)邀请旅游行业知名的从业人员到学校讲座,让学生了解旅游行业需要哪些专业素养。旅游从业人员是与旅游行业相关工作接触最密切,了解最全面的人,他们与学生进行交流是实实在在能够让学生了解未来可能所从事的工作,也能给学生带来行业就业的最新信息,同时,他们是行业内的佼佼者,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和目标。旅游管理专业要不定期的聘请相关企业的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但是一定要避免讲座内容上的重复和时间上的浪费,形成企业、毕业生和在校生三者有效的沟通。高校应把目光扩大到旅游业的普通从业者和在相关企业就业的本校毕业生,这些人的经历和视野也许更加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定位也有一定好处。作为学弟、学妹对他们的讲座会倍感亲切,也易于接受他们的建议,这些过来人的建议更具代表性和针对性。

1.3实践检验期(大三)旅游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为了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必须对学校学习的知识进行检验。酒店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验过程,在酒店的实习工作中,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是较为基层的工作,它对学生的锻炼价值比较大,学生在实习前或是实习过程中,必须加强思想认识,脚踏实地、虚心请教,严格的遵守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酒店实习能检验学生与顾客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处理紧急事情的反应和应变能力、与同事工作时的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和素质对于旅游管理从业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1.4契合选择期(大四)大四是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也是经过酒店实习(大部分高校酒店实习安排在大三,也有部分高校安排在大四)后,回归校园学习的关键一年。经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对旅游行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有自己比较深刻的认识。可根据自己圈定的旅游相关职业方向撰写了毕业论文,写毕业论文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总结和整理,在圈定的旅游相关职业方向上找到论题,既能够写出实用的论文,防止“走形式”,又能够系统地对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做一个整理,是时间的有效利用。怎么样利用好一些选修课程学习对自己在实践中遇到不足进行补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通过从理论方面了解到实践的检测,学生可以圈定在旅游行业大致的就业范围。在这个时期老师也要适度的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尽可能的全面了解旅游相关职业,找到与自己相契合的职业,防止专业知识的浪费。

篇(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方向主要有导游方向、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和酒店管理方向。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行社管理、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旅游法、旅游开发与规划、酒店管理概论、餐饮管理、前台与客房管理、旅游商务英语、会展管理、旅游项目策划、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礼仪等。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引进培养双师型教师,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加强开发建设校企合作下的实训基地,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以旅游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按照“订单式”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零适应期”下的“岗位技能递进式”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2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目标以及旅游经济发展需求,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宽口径+重应用”理念下,为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旅游人才;掌握经济学、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现代服务理念的旅游人才;加大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力度,培养能够在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酒店等企业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旅游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有极高要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要基于旅游经济发展需求,促进专业转型,加大对旅游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

3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技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3.1实践教学具体模块设计

旅游管理专业以旅游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按照“订单式”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零适应期”下的“岗位技能递进式”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的不同层次岗位技能递进教学内容,将“基础岗位技能+专业岗位技能+综合岗位技能+企业顶岗实习”递进式融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推进旅游岗位技能递进实践教学,全面提升旅游专业人才岗位技能,实现旅游专业人才零距离就业。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技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具体设计包括四层级“基础岗位技能+专业岗位技能+综合岗位技能+企业顶岗实习”(图1),其中,基础岗位技能实践教学是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入学初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认知和初步感受,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旅游景区参观和旅行社考察等活动;专业岗位技能实践教学是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对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在校内形象训练室学习仪容仪态,并辅以导游、酒店服务体验等活动实践;综合岗位技能实践教学是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中间阶段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校内旅游综合训练室学习综合岗位技能,并配合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酒店等实训基地参与常规管理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是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应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配合毕业实习到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酒店等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3.2实践教学内容组织安排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四大“岗位技能递进式”模块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是结合不同阶段所学理论知识设计的不同实践教学内容,是对“基础岗位技能+专业岗位技能+综合岗位技能+企业顶岗实习”不同模块的组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笔者建议设计基础学习(入学专业教育、军训、计算机操作)、操作学习(仪容仪态、语言技能)的基础岗位技能项目,前厅服务管理、客房服务管理、餐饮服务管理、旅行社服务管理、旅游产品策划服务管理等分岗轮换的专业岗位技能项目,综合旅游企业战略管理实训、旅游市场营销实训、社会实践、旅游企业管理软件操作等综合实训的综合岗位技能项目,毕业实习的企业顶岗实习项目,具体的实践教学组织安排如表1所示,采取校内外结合实践教学方式,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任务。

3.3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实施

笔者认为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深入挖掘旅游管理专业课堂实训内容,充实实践教学项目。同时,应利用校园文化的软实力,以旅游社团为基点,倡导鼓励学生开展相关专业活动,以校园实战形式锻炼学生岗位技能。此外,在毕业之际,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毕业实习,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企业基地。总之,在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技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下,要结合“课堂实训+校园实战+社会实习”实践平台,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在旅游管理专业课堂实训中,教师应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讲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凝练提出课堂实训项目,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岗位技能。基于旅游专业课堂实训,还可以设计旅游岗位技能大赛,充实扩展实践项目内容,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习,以课堂实训形式,要求学生以课件形式汇报实践报告,连接岗位技能,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灵活思维能力。在旅游管理专业校园实战中,可以教师为牵头,倡导鼓励学生成立旅游管理社团,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开展相关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线,凝练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技能训练项目,以校园实战形式演练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内容。如,旅游社团撰写的“城市游”旅游路线规划书,通过路线的规划、成本的控制、住宿的安排、特色活动设计等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通过校园实战平台,实践所学知识。社会实习是对课堂实训和校园实战的延伸,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之际,学生将走出校园,在未来职业规划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顶岗实习企业进行社会实习。高校应积极拓展社会实习实践平台,在校企合作机制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习活动,不仅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需求,也满足社会单位专业人才需求,向社会输送实践应用型人才。

篇(3)

一、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一)地方导游

地方导游的岗位职责主要是妥善安排当地旅游团的旅游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旅游团在当地风景旅游区食、住、接送和娱乐服务,地方导游必须与其他管理人员达成一致,做好旅游团的各项借贷工作。其次,地方导游必须熟知当地的旅游资源,便于向游客解读景点的背景传闻并及时回答游客的疑问。此外,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地方导游职责范围内的首要问题,为了保护游客安全,地方导游必须在旅游途中,时刻提醒游客的人身、财务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出现游客失踪或者物品遗失,及时与当地警察联系,并积极配合警察的侦查工作,将游客损失降到最低。

(二)全陪导游

根据旅游计划安排,全陪导游负责监督各个接待单位的执行情况以及接待质量以及旅游过程中,各个地区接待社的联络。其次,全陪导游同地方导游一样也要对游客的人身安全、财务安全、日常出行和住宿负责。但与地方导游不同的是,全陪导游,还应承担起旅游市场调研的责任,为进一步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开拓市场的战略部署做好前期准备。

(三)国际领队

国际领队不同于普通的导游,他主要负责海外客源的旅游服务。基于此,国际领队必须具备过硬的外语知识,最好熟知多门外语方便和不同国家游客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国际领队一般负责国外的旅游任务,在出发前除了给旅游团介绍旅游国家的风景习俗之外,还需要提醒游客检查好护照、身份证等重要证件,避免其遗失在家中耽误旅游行程。另外,国家领队需要安排好旅游团得到旅游计划,组织好当地的旅游活动,时刻关注游客的人身安全和物品安全。若是,旅行中出现游客身体不适或者天气因素干扰旅行计划,国际领队必须适时做好旅游计划调整,组织好旅游活动。对游客日常生活的关心,维护旅游团内部的团结,调动好游客的积极性,是国际领队的重要职责,也是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最后,国际领队负责的多半是国外的旅行任务,因此在国外旅游风俗交涉上,一定要游客明白,避免因风俗习惯不同造成的矛盾纠纷。

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培养

(一)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的课程学习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一步步的知识经验积累而来的,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无论从事哪个职业领域方向,都必须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从导游基础着手,对导游法规、导游英语、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心理学和旅游管理学等专业课程、选秀课程进行深入化的学习。此外,根据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不同,其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也有很大的差距,对此,应鼓励学生课外多多涉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多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风俗、地域地貌。

(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技能学习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技能才是决定其是否符合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的评判标准。对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应增强与校外企业的练习,借助学生在外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与此同时,聘请旅行社的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进行培训,纠正其不当的管理行为,为学生今后在旅游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宝贵的实习经验。

篇(4)

1旅游管理专业野外综合实习的重要性旅游管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野外综合实习,一方面使学生结合实际应用,来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学习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营销、市场调研的调查方法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观察能力,掌握导游工作的基本程序及旅行社工作流程,行进导游讲解技能训练。

2旅游管理野外综合实习中的安全隐患旅游管理野外综合实习是去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进行实际的带团模拟教学活动,由于其实习环境是一个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成分复杂、环境条件多变的开放式场所。因此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对实习师生的人身安全有一定潜在的威胁。据媒体报道旅游景点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保证师生安全、有序、顺利的完成旅游野外综合实习,必须探索出一套合适的管理方法。

3旅游管理野外综合实习管理工作的探索3.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实习管理机构。设立由院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和实习班级辅导员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委派具有丰富野外综合实习经验的老师担任实习指导工作,使实习管理科学化、规范化。3.2精心准备制定详细的实习工作计划;联系确定实习单位,安排实习生的食宿和交通工具等生活问题,召开实习动员会,做好实习师生的思想工作;联系实习经费的支付和报销。指导实习的教师要提前确定好野外综合实习的地点,踏勘和制定野外综合实习的具体行程。对于已有的固定实习地点,不需要专门做踏勘。向学生介绍实习地区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实习内容,指导学生收集、查阅与实习地区有关的文献资料,让学生对野外综合实习的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利于在野外学习和独立观察判断。准备好必需的仪器用品和装备,包括调研表、导游旗、扩音器、铅笔、笔记本以及挎包、帽子等生活用品。3.3严格管理野外情况复杂,要时刻注意安全,团队行动,任何情况下不能单人独自进行野外活动,以防不测。注意人身安全,不能私自下河、下湖游泳。乘车时,不得将头、手、脚或行李物品伸出窗外,以免发生意外,不向车窗外扔废旧物品,以免伤害他人。住宿时,注意看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不让陌生人随便进入房间,出入房间应锁好房门,睡前应注意门窗是否关好,物品不要放在靠窗的地方。购买食品时应注意商品质量,切勿食用不卫生、过期或异味变质食物。合理饮食,不暴食暴饮或贪食杂食,以防出现肠胃病。经过危险地段(如陡峭、狭窄的山路、潮湿泛滑的道路)时,不可拥挤。前往险峻处活动时,应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不要强求或心存侥幸。加强组织纪律性,有事要向带队教师或指导教师请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队。严格考勤制度,考勤结果计入实成绩。按时集合,晚上10点必须按时归队休息,如发现3次不按时集合者,夜不归宿或不按时归队者,将给予纪律处分。作风严谨,注意礼仪,杜绝一切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每个学生要积极适应实习环境和条件,勇于克服实习过程中的困难,真正做到能吃苦、能耐劳、能忍怨,树立良好认真的实习态度。在实习期间应体现良好的团队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维护集体荣誉,不得强调小集体或个人利益。乘车或乘船时互相谦让,不得相互拥挤、互占座位,以免发生意外,在住房、乘车过程中应以大局为重,要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不得挑挑拣拣。正确处理好实习小组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实习氛围,自觉维护实习集体荣誉,禁止一切有损于集体形象的言行。3.4果断处理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在野外实习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意外伤害事故和紧急重大灾难。突发事件出现后,指导教师要沉着、冷静,迅速果断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处理决策。假若,有学生意外受伤,应根据受伤情况,立即组织抢救。轻微小伤,可先做包扎、消毒等简单处理,随后再去医院治疗。重大伤害,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处理。不可盲目处理,以免造成人为二次伤害。同时做好理赔资料的收集工作。遇到治安纠纷,首先控制好学生的情绪,尽量避免矛盾的升级,可寻求景区治安人员的帮助。如出现刑事案件,则立即报警,尽量多保留破案线索。3.5交流总结实习生要写出个人全面的或专题的实结报告,召开实习交流会,由实习指导教师给出实习原始成绩,依据专业实习成绩评定办法,由实习领导小组评定实习生的最终成绩完成实习生实习鉴定。进行野外综合实习汇报总结会,评选并表扬优秀实习生。

参考文献:

篇(5)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1,至2004年我国入境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境市场的接待人数和接待收入已具相当规模[1,2]。在2000年国家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确立了2020年我国要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与此同时,中国又面临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已经有学者从旅游管理课程设置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中国本科教育的情况并提出了改革意见[3]。鉴于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逐渐退出精英教育的舞台,转向大众教育,因此分析更高层次的、更能代表学科研究趋势的硕士、博士点的设置情况,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情况。本文着重于硕士点设置情况的分析,博士点的分析将另文阐述。

 

三、硕士专业设置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介绍

 

统计结果表明,截止2007年,全国共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114所高校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共有专业数120个,研究方向387个。大部分高校拥有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但也有_些高校在不同的院系中同时拥有多个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如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以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院)等。

 

(二)院系分布情况分析

 

目前中国旅游管理硕士点挂靠的院系,仍以"工商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最多。但表1同时也反映出了另_种讯息,那就是正如有学者对该专业设置所提异议一样,[4]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在"旅游学院/旅游学系“地理/城市/资源学院“经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也有相当的分布,这说明,随着旅游业逐渐成为中国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学科地位上,学者们在"管理学一工商管理一旅游管理”这样的专业设置背景下,正在尝试"旅游管理”专业同其他专业交叉和学科地位的调整。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硕士点挂靠在地理类(包括资源、环境、地理等)院系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旅游,尤其是中国目前旅游的主要内容仍以游山玩水、观赏地表起伏和地表覆盖为主,而这属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同时,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大都开设《旅游地理》和《中国自然地理》这两门专业课,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地理知识对旅游及旅游管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旅游管理在旅游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在政府部门、旅游单位、旅行社对景区规划和管理、客源分布和管理、景区应急反应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5]可以预见,地理知识尤其是基于3S技术的现代地理知识、分析和思维方法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2.研究方向数量分布情况分析以旅游管理硕士点研究方向的数量统计,前四位院系的位序基本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它们之间的相对比例。通过表1我们发现,其他三类学院的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唯独"旅游学院'’所占份额由专业数量的20.8%上升到方向数量的27.1%,上升超过6个百分点。通过计算"方向数/专业数”指标,可以发现,"旅游学院”该指标最高,达到4.2,而其他专业数较多的院系通常比例在2.8〜3.1之间。究其原因,可能是旅游类的学科内部分化较细,而交叉类专业相对拓展不足所致。

 

(三)院校类型分布情况分析我们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在高校中院系分布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此,本文不将其计算在内。

 

由表2可以看出,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广泛分布于师范、财经、理工、农林、语言等各类院校中,这一方面说明了由于旅游业经济地位的提高,已经引起了各类学者的广泛关注,另_方面也反映出旅游管理交叉学科的性质。而这一性质从院校类型的整体情况也可以得到印证: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类院校中的比例达到了64.9%。这说明,各类专业院校都在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目前处于学科分化和深化阶段。

 

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在理工类院校中居然占据了不小的比例,这说明中国旅游管理的研究有文理交叉的趋势。这可能与国际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趋势有关,目前旅游管理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旅游管理的信息化。理工类院校在此方面有较强的学科和技术优势,旅游管理专业与理工类院校的结合,虽然有相当_部分仍然挂靠在管理类专业门下,但同样可以吸收理工学科的传统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学科优势,使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研究旅游管理,从独特的视角和理念开拓旅游管理学科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有助于提升中国旅游管理的研究水平。

 

(四)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统计旅游管理硕士点的区域分布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共有26个省份(不计香港、澳门、台湾)的不同类型的高校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点,占全国大陆省区数的83.8%,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这说明,就空间分布而言,目前中国的各个省份都已经对旅游业的地位、个省份的重要投资和发展方向。

 

我们将这种地域分布以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图1,图2)。发现,硕士点空间分布仍然存在区域差异。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拥有旅游管理硕士点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即使西部地区有些省份拥有硕士点,但也通常较少,如新疆(2个)、甘肃(2个);而对于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到目前为止还未设立旅游管理方向的硕士点。这一方面说明旅游及旅游管理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相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旅游管理尚未完全起步。但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蕴涵着巨大的旅游商机和潜力,尤其是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部地区将迎来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契机,旅游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将凸现,其培养也将受到高校的重视,虽然可以通过引进中东部管理人才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毕竟不如本地人才对本地旅游资源更为熟悉,更有感情。因此,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西部地区也将和中东部地区一样,在高校中开辟培养旅游管理类硕士及以上的专业人才。

 

篇(6)

一、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实训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架构

我国各大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相关课程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大量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学生没有空余时间接受有针对性的实训,以至于“纸上谈兵”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几乎所有实践技能的学习都要等到工作以后。目前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课程中,前厅、客房、餐饮是其中基本组成部分,这些课程也有对应的实训内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实训内容能够完善学生们的知识架构,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1]

2.有利于增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

目前中国各大院校学生培养的数量很大,这也客观上增加了他们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有全方位的武装自我,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先机。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实训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一毕业就能在相关领域得心应手。从而实现“毕业即上岗”的理想状态,节约了用人单位的培养成本,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势必增加学生们的就业机会。

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实训的管理模式构建

1.建立“校内观摩+校外考察”的认知实训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酒店方面课程,应注重与外界的交流与协作,达到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校内观摩+校外考察”的认知实训体系即通过“校内观摩”与“校外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酒店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与服务状况,让学生逐步形成对酒店业的感性认知,这是酒店管理实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校内观摩”可以与各相关专业课程相结合或单独设置相关课程,观摩的主要素材包括各类影音、图片资料等。“校外考察”就是深入到酒店中,实地考察酒店的总体运营情况。让学生与酒店管理与服务人员进行交流,听取酒店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介绍酒店运营流程。 [2]

2.规范实训教学流程,构建“实习=就业”的校外实训体系

合理分配实习岗位,进行岗位轮换。在充分发挥学生能力并结合学生意愿和兴趣的前提下,由实习酒店和实习生双向选择,最终确定至少1个服务岗位和1个管理岗位的定向顶岗实习,并由学校与酒店、学生及家长共同签订实习合同。

“实习=就业”校外实训体系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外实习便于用人酒店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学生毕业后再与酒店签订就业合同,从而实现实习即可就业的目的,实现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多方共赢。此体系构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间的沟通平台,不仅能够使毕业生有稳定的就业去向,也能够使用人单位参与到“未来员工”的培养中。“实习=就业”校外实训体系对于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相关课程体系的完善也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通过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及带队教师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从而保证旅游管理专业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3.搭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训体系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完整的实训模式的有效支撑和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师应该“持证上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文化素养,还要经常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外,还应聘请知名酒店的优秀管理与服务人才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由他们亲自向学生酒店运营过程中的管理与服务技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提高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4.重视学生心理辅导,构建定期检查管理体系

酒店要求员工要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有耐心、有毅力。而当前我们的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吃苦耐劳精神不足,这些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将会对实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专业实习讲座或动员大会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清晰的认知,对本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尽可能详细、如实地介绍相关实习协议,使学生对实习内容有所了解,树立学生信心,明确实习目的;另一方面,要安排当年实习完毕的学生回校与在校学生开展实习交流会,让在校学生更好地了解实习单位以及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好思想准备。[3]

在实习期间,随着实习新鲜感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对实习的高强度、简单重复劳动的厌烦和抵触,这个时期的指导和检查工作尤为重要。要适时召开实习单位负责人和学生座谈会,总结和反馈在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效果,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实习动机,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在掌握基本服务技能之后,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过程管理中,实习单位的实习生管理人员要善于发现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走出波动期.另外,学校负责实习管理的老师要定期和每个实习小组组长联系,了解实习动态,委托小组组长及时召开小组座谈会,帮助学生走出不适期。[4]

三、结 语

旅游管理专业要培养具有宽知识面、良好素质和较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要进行教育创新,实施创新教育与管理。特别是在专业实习管理上,明确培养目标,调整教学计划,制订科学、规范的专业实习管理模式,加强专业实习过程管理,提高实习质量和效果。如果说校内实训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调味剂,那么校外实训就是学生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一把钥匙,而贯穿于校内外实训过程中的教师指导就是对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实训教学的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5]

参考文献:

[1] 邱亚利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考核体系的构建研究》 华章 2012(13)

[2] 张《“订单班”式酒店管理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华东经济管理2012(2)

篇(7)

国际旅游管理资格的核心内容

City & Guilds的国际旅游管理资格特别适合那些准备投身旅游业,也适合那些已从事旅游业工作, 并渴望在旅游业有卓越发展的专业人士。

City & Guilds国际旅游管理资格(International Tourism)证书核心内容包括旅游行业、旅游地理、客户服务和市场营销4个方面。这一国际职业资格大纲是由欧洲英国资深专家编撰,在内容上全面体现当今国际旅游业的领先理念,并经过国际一流专业委员会评审。因此,这一培训课程集中体现了国际旅游管理资格的核心内涵,是现代国际旅游业的典范课程。City & Guilds确定的国际旅游管理资格内容已成为进入当代国际旅游业的职业新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权威性。

据已参加这一课程培训的国内人士说, City & Guilds国际旅游管理资格证书课程无论在国际规范性还是在行业专业性方面,都有很多亮点,比如国际旅游景点开发、人员开发和市场营销等几个板块上,给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启发,特别是在现有的职业标准和专业内涵等方面。而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又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学员在旅游业方面的国际化进程。学员不仅可以按国际标准在国内从事旅游业,而且还可以进入国际旅游市场,与发达国家旅游从业人员一比高低。

不同级别适合不同人士

City & Guilds国际旅游管理资格特别适合那些准备投身旅游业的人士,也适合那些已从事旅游业工作,并渴望在旅游业有卓越发展的专业人士。鼓励学员接触国际旅游业市场, 同时学习认识中国本地的旅游资源,将中国本地特色包装成旅游点。鼓励学员在课堂上学习所需实际技能及知识, 并结合实际的导游工作经验。

具体说,这一资格证书有三级资格,适合三种人士。一是证书级资格:这一级别的资格是对整个旅游行业的构成、发展状况和基本行业知识的介绍,包括旅游行业旅游地理、客户服务、市场营销、开发旅游景点、市场营销知识的介绍。适合有任何知识背景的人士学习。这个级别的资格旨在为学员提供开始从事旅游行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证书级资格的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准备投身旅游业的年轻人。

二是文凭级资格:这一级别的资格是加深对旅游行业的认知和理解,并涉及一系列更广范围的行业技能,它包括旅游行业、国际旅游地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介绍、顾客服务、人员开发、财务系统、开发地方旅游胜地等知识和技能。这个级别的资格适合那些期望在旅游业能发展到管理职能级别的专业人士,或准备接受更高层次高等教育专业的学生。

三是高级文凭级资格:这一级别的资格是建立在前面两级资格的基础上,包括旅游行业的社会和经济因素、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战略性的顾客服务、管理运作与信息的知识和技能。这一资格在深度和广度上使学员达到一级管理层所具备的业务水平。因此,这一级别的资格特别适合于想长期致力于旅游行业,并希望向高级旅游管理岗位方向发展的人士。高级文凭级资格同时也适合那些希望接受高级培训的在职人士。

对于有兴趣成为旅游管理资格的人士, City & Guilds还提供国际管理资格(“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Qualification”)证书课程,这一课程包括管理员工、活动、信息及资源等内容。同时,City & Guilds还为有志于从事旅游业的人士,提供有国际英语专业资格 (International English Qualifications)证书。

取得证书的方式

City & Guilds国际旅游管理资格证书考试主要通过示范及实践的方式考核学员对有关知识技能的掌握。为了使学员通过考试,City & Guilds旅游管理资格证书考试有一个考试大纲,由于该职业资格是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并具有国际通用性,因此,考试大纲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专门设计了授课大纲。授课时可以根据各种不同形式设计独特的课程内容,并将本地的案例包含在授课大纲中。

在授课中,City & Guilds以考核学员的实践能力为主,结合笔试,使实际操作考核和理论知识两部分有机统一起来。其中,重要的理论知识通过课堂讲授,由教师指导学员,明确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中会鼓励学员接触国际旅游业市场,同时将中国本地旅游特色包装成旅游景点,鼓励学员结合导游经验,学习中国本地的旅游资源,在课堂上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和实际技能。学员通过教师指导示范,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来学习和应考。

每年6月和12月举行该旅游管理资格证书考试笔试。区别于其他职业资格考试的是,每个等级都要进行实际操作考试,实操考试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这也是City & Guilds国际职业资格考试的精华部分。City & Guilds国际旅游管理资格证书考试对考生学习时间不作硬性规定,但对不同级别不同单元的学习准备时间有一个指导性建议,学习一级证书课程,大约需要450个学时。学级证书课程,大约需要480个学时。学习三级证书课程,大约450个学时。

学员在取得资格后能的职业方向是:证书级资格的毕业生能在旅行社工作, 例如导游。职业文凭级资格的毕业生可独挡一面, 并能处理旅行社内不同类型的工作, 例如导游及提供旅游信息等。

链接: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

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是伦敦市府和16个行业工会于1878年联合组建的职业技能教育组织。1884年City & Guilds成为面向全国的职业教育和资格等级考试、发证的机构。作为英国最主要的职业资格证书机构,120多年来City & Guilds一直致力于为大学、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

City & Guilds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进行国际职业证书的考试和颁证服务,并且为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提供专门针对其需要的职业培训和颁证服务。目前,City & Guilds International的客户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

篇(8)

互联网+时代,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以新型的培养模式培养出具备出色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在专业课程中不断融入信息技术,建立起掌握多学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旅游师资队伍。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

1 互联网+背景下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精神需求,通过旅游缓解压力,释放心情,由此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旅游人才支撑起日益发达的旅游市场。传统的旅行社不再是拥有主要客源的部分,更多旅游网站的异军突起给传统旅行社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随着总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各行各业开始高度重视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创造新的形态促进本行业的发展。“互联网+”计划的实施将对我国各产业产生很大的影响,旅游行业也不例外。为此,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高度重视当下的发展趋势,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旅游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并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扩大生源,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专业。不过,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依然不能完全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迫切需要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能力培养体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培养学生,使其在未来的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2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综述

旅游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主要是伴随着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而延续的。改革开放以来,旅游教育就已经成为正规的教育,各大学者也开始对旅游专业关注,并开展研究。徐峰(2011)通过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方面进行研究,比较不同个体就业能力的差异,通过差异找出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国内学者鲜有对“互联网+”时代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这恰恰是时下最为需要的人才。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需求,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总理提出的计划,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3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构成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要充分遵循“互联网+”背景,为培养拥有专业知识、能力并懂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要改变传统培养模式,在注重旅游服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还要进行信息技术、物联网、智能移动平台等方面的应用技能培养。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第一,专业能力。要求学生需具备一定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该能力最为基础和重要,因为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然后是物件与规范操作能力,引导讲解能力和法规应用能力。第二,方法能力。需要学生有创新的能力,随机应变,独立思考,并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灵活处理各种信息。第三,社会能力。主要包括与人沟通、团队协作、爱岗敬业、公关礼仪、自我调节能力等等。这三种能力与“互联网+”背景下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基本上吻合。

4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需制定完善的方案,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充分以互联网+旅游形式培养人才,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 学生方法能力的培养

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通常是教师主动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即使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管理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简而言之,传统教育体制缺乏对学生方法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互联网时代,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学习掌握新技术能力的要求要高于传统经济时代,因此,要注重学生方法能力的培养。

4.2 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迫切需要改革,同时教学内容也要做到进一步优化,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课程体系在改革时,需要考虑到旅游业岗位群所需的关键能力以及能力要素来设置相对应的课程,根据当下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中不断融入与互联网有关的教学内容,如信息技术、新媒体运营操作等等。不同的课程要融入新内容,关于网络营销、电子商务部分也要融入其中。

4.3 重视德育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大量的游客支持。因此,满足游客需求十分重要。要服务到位,使游客了解新型旅游服务理念,如全域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产品需要游客认真体会其价值,才能获得更好的体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应充分使学生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使学生意R到在旅游市场中获得游客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具备高尚品德的旅游从业人员,会意识到游客就是上帝的重要性,会更有亲和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4.4 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从教师抓起。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的绩效考核,有方法、有目的地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对有创新的教师给予奖励,使教师愿意开发更多的创意课程。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接触实际旅游企业,定期去指定的企业任职培训,通过不断实践增长见识,提高创新意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要充分了解旅游市场的现状和游客的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责任感,真正领悟到旅游服务行业应具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娟. 互联网+时代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J]. 电子测试,2016,07:78-79.

[2]卢志海,邓凤珠.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管理观察,2015,35:125-127.

篇(9)

现阶段,高职院校内旅游管理专业涉及面广,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要求培养的人才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型、复合型人才。然而许多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关于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应掌握哪些知识、练习什么技能、培养什么素质等问题,没有规范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CBE模式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一些途径。

 

一、关于CBE模式的介绍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是近年来流行于北美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能力本位教育强调的是对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也就是以职业或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作为从业能力的基础,以能力表现为教学目标及教学进程的基准,注重“学”的内涵,并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受时间和环境限制来组织课程与实施教学的系统方法。[1]

 

CBE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其目标具体,针对性强。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突出的实践性,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要求完全吻合,它吸收了当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些改革成果,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以能力为基础的CBE模式,强调知识综合和掌握核心知识与能力。CBE以能力为基础和从企业需要出发的思想,有效地冲击了我国以知识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岗位及能力分析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的主要专业工作岗位包括旅行社部门经理、导游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员、前厅宾客接待员、餐厅餐饮服务员等,下面将介绍主要的几种岗位的能力。

 

(一)导游员岗位能力分析

 

能够运用礼貌服务进行对客服务;能够熟练讲解游览内容;能够有效沟通和协调团队运作了能够做好娱乐工作和调控团队;能够处理好突发事件;能够有效地反馈和评价产品质量;能够推销和提升旅游产品。

 

(二)计调员岗位能力分析

 

能够对旅游市场的变化及时觉察和翻译;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运营计调相关知识熟练处理常规工作和日常事务了能够巧妙处理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投诉问题;能够通过谈判努力降低团队操作成本。

 

(三)旅游企业接待员岗位能力分析

 

运营礼貌服务为游客和同业提供接待服务的能力;宣传和推销旅行社产品的能力;与游客签订有效旅游合同的能力;业务投诉处理能力。

 

(四)旅游企业管理者岗位能力分析

 

具备科学合理地制定部门和团队工作计划的能力;具备根据计划组织与实施,带领团队共同作战的能力;具备带领团队开发新产品、维护和管理客户的能力;具备发现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团队和领导团队的能力;具备控制质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餐厅服务员岗位能力分析

 

主动问候客户,并能主动引导客人入座,热情服务;餐前能做好酒水(饮料)、餐具等各项准备工作及餐巾折叠技艺;能够运营正确方法进行特殊酒店斟倒服务和进行宴会分菜服务。

 

三、基于CBE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我们应当意识到能力本位教育是社会对旅游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现代社会对旅游高级技能人才的要求是动态的能力结构而非静态的知识水平,而相对应的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则是社会实践。所以成功、高效的旅游专业教育应该把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点。旅游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旅游高级应用型人才,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2]旅游行业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内涵丰富且强调综合性,除了行业基本技能外,还特别注重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应急能力等非技术性综合能力的运用。

 

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共同合作的一种模式。在当前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各高职院校很多都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要达到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资源及信息共享、学生就业三方“共赢”的目的。

 

基于CBE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以CBE模式作为指导,以课程开发(DACUM)为基础,通过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制定以培养专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职业岗位确定及专业能力分析是基础CBD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主要由企业专家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校企合作中学生在具体岗位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逐年进行调整。

 

四、结语

 

篇(10)

二、为专业需求,提供必要服务

当下的中高职校语文教材,较为通用,没有针对专业需求,就无法体现专业的特色。部分学生会自认上职校是学习专业技能的,从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意义以及作用,上课睡觉,缺乏动力,甚至渐渐的失去对语文的兴趣。但是汉语言教学却不如此,汉语言教学不仅仅是笼统的语文教学,汉语言教学会根据专业的不同,教学不同的专业需求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汉语言教学具有时效性、典型性以及趣味性的特点,能够让学生自主、自觉、自信的学习专业相关内容。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汉语言教学老师,必然会依据本专业制定教学计划,筛选好教学内容,例如,可以选取一些与旅游管理专业相近的文章或古诗词,给教学课堂带来一些趣味性以及知识面的拓展。也能够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可以选些典型的篇目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让其从专业的角度,丰富自己的文采、内涵和思想感情,既能掌握汉语言知识、陶冶情操,又能丰富旅游常识,非常有益。

三、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水平

汉语言教学不仅仅能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更能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素养。汉语言教学为了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从业以及创业等,不但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对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也需要培养。下面就从一简单小例子来介绍汉语言教学是如何提升学生各方面水平与素养的。例如教师在课堂教授《登秦山记》这篇课文,为了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就会布置一些任务,例如要求学生自行分组,进行团队合作,互相模拟导游,做好相应的登山所需要的相关工作,查询最近天气以及最佳旅游天气和季节,使用电脑、地图、扩音器登道具,在地图上找到最佳旅游路线,进行标记,并找出相关的人文风景、名胜古迹、历史由来、故事传说以及名人诗画等等资料。并让其自行分类整理,制作旅游明信片之类的可收藏事物,并进行相应资料的存储,自制自己的旅游资源库。让每位学生展示并解读自己制作的旅行路线图,景点资料等,互相讨论学习,互相打分。并学习相关古诗词、美文的特点,若能自我创作更佳。汉语言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享受学,让学生爱上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素养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汉语言教学结合其专业的特色,注重教学实践,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专业所需求的交际口语、阅读理解、信息处理、写作等专项能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例如在汉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诵、背诵以及演讲训练。随机抽取不同的内容,让学生训练至脱稿演讲,之后进行自我评价,再互相评价。不断的完整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包括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朗诵、背诵、讨论、辩论、叙述故事、情景作文等等。并要求学生经常进行写作训练以及口头作文训练,提升文字功底和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课文、学习课文时,要求学生用心体会用心感受,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汉语言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追寻、收集与课文、作者相关的素材资料,从中汲取、感受、体会作者以及作品的情感思想。同时汉语言教学也会从优秀文化中选取部分代表性的文章、诗词,使学生能够感兴趣的学习传统优秀文化,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集体思想,提升学生的审美观。现如今的科技迅猛发展,教师会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帮助学生搜索资料,拓展知识和视野,丰富自己的旅游资源管理库。在假期时,让学生进行导游社会实践,去学生家乡做志愿导游,为来此游玩的人们讲解人文风情。

上一篇: 机械传动论文 下一篇: 党务工作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