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1 20:01: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司马迁写史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 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六(3)班 谢怡洁
读了《司马迁发奋写<史记>》这篇文章后,我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司马迁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历史很感兴趣,他读了很多历史书,游历了许多地方,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父亲临终时,嘱托司马迁完成他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史记》。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在他的头上。原来,他因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因而受了残酷的宫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自己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轻生的念头,坚强地活了下去。
读透这篇课文后,我感到那种把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太监的滋味,对于太史公司马迁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是无法忍受的。可他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作——《史记》。
我们向司马迁学习,学习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竭尽全力献身事业的伟大精神。
五年级一班
王楚洋
今天,在语文课上,包老师给我们讲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使我很受感动,给了我很大启发,使我在学习上有了前进的指明灯。
让我最感动的是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课文中是这样写的: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耻辱、痛苦全部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书。
立志编写——牢记嘱托——飞来横祸——尽力克制——发愤写作——辉煌巨著
2、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2000多年过去了,但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却永载史册,被人们传诵着。齐读课题。
“发愤”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提了哪些问题?
(他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呢?)
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二、探究两个问题
1、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为什么司马迁要发愤写《史记》。
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体会。评价:表扬用自己话回答的,从哪里读懂的。
出示:正当他——写完这部史书!看来我们同学都很会读书。
点出: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快速读读。
一起读这个词语——飞来横祸,注意“横”这读第四声。“飞来横祸”什么意思?(没有意想到的,让也让不掉的巨大灾难。)对司马迁来说指什么呢?自己读读,关于这谁还知道更多具体内容?(简单说故事)
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一身正气的司马迁就因为几句话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监狱有没有看到过,什么样的?电视里面应该有看到过,说一说。(阴暗潮湿,暗无天日。)
师:他不但被关,更主要的是受酷刑,(出示补充资料:司马迁被处以极其残酷的刑罚——宫刑(古代一种酷刑,阉割生殖器,也称腐刑)。这种刑罚不仅是对肉体的无情摧残,更是人格上的奇耻大辱。入狱受酷刑后的司马迁,将断子绝孙,成了一个废人,生不如死。
此时,司马迁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所以他——
生:悲愤交加。
师:所以他想——
生:血溅墙头。
师:所以他要——
生:了此残生。
是呀!“司马迁悲愤交加” 一起读这个词 “悲愤交加”,点名读。
2、所以他曾想到了“死”,课文中用了哪两个词语?(“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孩子们,用心去读,就读这三个词、十二个字。生读。注意这个词没有?“残生”理解吗?比较读读,能换成“一生”吗?为什么?(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不完整,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余生,接下来的生命中,痛苦,悲惨。)
想象司马迁悲愤欲绝的心情,自己试着读读。点名读。
3、出示全段,师引读:(出示)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此,他想:——我一定要——我一定要——
点出句子,读读,“这个念头”指的是什么念头?写完《史记》是司马迁生命延续的唯一理由。你来读。为了《史记》,司马迁活了下来。你读这句。
司马迁终于选择了生。因为,他已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书上有一段他的心声,谁能来读一读?
生读:“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点出)师:注意,这段话中有一个问号,读读是什么句?(反问句),能把这句换种表达吗?比较哪种表达方式好,读一读后思考。交流。还有两个感叹号。谁能把这三个标点读出来?
齐读这段话。泰山、鸿毛知道吗?人的死怎么和泰山与鸿毛联系起来?为什么?自己读读,思考。交流(死的价值)
先自由读读,看哪个同学读懂了?司马迁在此时读懂了人生的价值。这便是原著中写的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你来读。“固”是什么意思?“或”又是什么意思?
想到这里,他坚定了一个信念。(板书)
生:我一定要……,一定要……。
师:孩子们,设身处地想想吧,当他身陷牢笼,有口难辩的时候,他只能默默对自己说。谁来说?点名读。
师:周围是凶恶狱卒,想想该怎么在心里对自己说? 点名读。
师:当他孤身一人,独对苍天大地的时候,他又会怎样地呐喊?谁来?点名读。
师:把你内心的痛苦、耻辱、委屈发泄出来吧。再点名读。
师:司马迁是为了《史记》而活着,为了造福后人,为了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史书。他战胜了自己。让我们再自由读一读。
导读:女同学,请读出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
男同学,请读出一个把屈辱深埋内心,暗下决心的司马迁——
全体同学,请读出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
4、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写《史记》呢?《史记》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有什么份量?
请同学们再好好默读课文1、2自然段,可把相关句子划出来,试用简洁语言概括原因。也可小声说给同桌听听。
现在我们开始全班交流。(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来交流。)
“司马迁出生在……心里十分激动。”因为司马迁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他也要像他们那样坚强、勇敢地活下去,并有所作为。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
“受父亲的影响……、历史资料。”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历史,也立志编写史书,并为此已做了大量的准备。
课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司马迁为了编写史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是哪一处?
师: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编写《史记》、著书立说奠定了基础,如果放弃,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那是多么可惜呀!
(谈得好,接下去交流,还有什么原因?)
生: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出示:“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师: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谁来当司马谈说这句话,自由练一练,点名读。互相点评(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这是父亲一辈子的愿望,也是他最后的愿望。)
如果司马迁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到九泉之下,他怎有面目见自己的父亲啊!再读父亲的嘱托。
师:同学们,司马迁,黄河水养育了他,英雄故事鞭策着他,父亲临终嘱托提醒着他,要建功立业的信念牢牢支撑着他,所以他战胜了自己。让我们用心读读这整段话。
5、老师发现你们很会读书,也很投入,这次我邀请你来读。(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隶字。”
师:(楷体变隶书)这就是隶字,它是我国汉代一种通行字体。谁也想来读这句给大家听的。
(出示图片配乐)师:看,在司马迁的脸上,已看不到痛苦和绝望,只看到责任和使命。他把个人的耻辱和痛苦全埋在心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竹简上写着写着,这摇曳的烛光仿佛是他不屈心灵的写照!他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悲和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
从他的脸上,我们分明读出两个字,那就是—— (手指课题中“发愤”)
生:发愤,发愤,发愤!
此时,在你心中,司马迁是个怎样的人呢?(生交流)
是呀!司马迁坚强,不屈不挠。你能看着课文的插图想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吗?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展开想象。
课件出示:
夏天,烈日炎炎时( ) 冬天,大雪纷飞时( )
天色微明时( ) 夜深人静时( )
(配乐:《汉宫秋月》古筝曲)
(想好的同桌练说,说出司马迁的坚强,说出我们对他的深深敬佩之情。)
学生汇报、交流。
点评:这需要怎样的才华和信念去支撑!
点评:他还要直面残酷的现实,面对别人的嘲弄、讽刺。这需要怎样的力量和勇气。
司马迁这样写作的情景使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忍辱负重、含辛茹苦)
6、司马迁就这样发愤写作,最终结果怎样呢?
老师喜欢会读书的孩子,这次机会给你,你来读。
出示: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说时点出:自己先轻声读读,你从“整整13年”体会到了什么?“52万字”体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理解吗?学生自由交流。
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才完成了《史记》。他写完《史记》,心血耗尽,与世长辞,你觉得此时司马迁的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齐说。
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课文最后一句)并一起读。
师:“前无古人 ”(标出)的著作:
“52万字的辉煌巨著”,其篇幅之长是前人没有的。所以这是部——
它完整记录三千余年的历史,记录时间之长是前人没有的。所以是这部——
像这样“耗尽毕生心血”,用“生命”写成史书的精神,是前人没有的。所以是这部——
让我们带着感动和激动,读课文最后这段话。
一部前无古人的《史记》,它的延生过程是多么艰难啊,读读这些词语,再回忆这段难忘的历史。看板书读:立志编书——牢记嘱托——遭受横祸——坚定信念——发愤编写——不辱使命
四、总结全文
出示:《史记》图片
师: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司马迁的《史记》,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是对它极高的评价。《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来读读这些成语:(出示)
指鹿为马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唇亡齿寒
毛遂自荐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背水一战
五、布置作业
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是古文,同学们现在还看不懂。但书店也有学生版的《史记》,很适合大家去阅读。作业:课后可以读一读《史记》,更多地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广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职尽责。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教学目标:1.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2.感受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以及他是怎样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
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回忆导入,理解“发愤”
1.复习课文内容。
2.理解课题中“发愤”的意思,以及司马迁发愤干什么。
二、感受“悲愤”,走进人物内心
1.回忆前面学习课文的方法。
读课文——画句子——扣词语——谈体会
2.司马迁到底经受了一场怎样的灾难呢?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并在书的空白处上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3.指名交流:
(多媒体课件出示)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1)这段话中哪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司马迁所受的灾难?(红色突出显示:飞来横祸)
(2)“飞来横祸”是什么意思?这是一场怎样的横祸?
(3)这位将军是谁?谁知道这个故事?(生说或师介绍)
4.同学们,联系你们平时看过的书或电影想象一下,司马迁可能受到了怎样的酷刑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对宫刑的解释)
5.所以当时——(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是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生齐读)
(1)师:司马迁悲愤交加,你能体会到什么?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2)交流体会。
司马迁“悲”的是什么?“愤”的又是什么?(生交流)
(3)师:司马迁又悲又愤,悲愤交织在一起,这就叫悲愤交加。
(4)生通过朗读感受司马迁的悲和愤。
三、感悟“发愤”原因
1.过渡: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最终他有没有这样告别人世呢?后来司马迁的选择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生齐读)
2.过渡:从开始的悲愤交加,生不如死,到后来强烈的求生欲望,司马迁的内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他忍辱负重地活下去,并坚持写完这部辉煌巨著《史记》的呢?
3.交流: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2)(多媒体课件出示)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3)(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
(4)(多媒体课件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
四、想象“发愤”过程
1.是呀!在挫折面前抑郁而终,做一个弱者,还是百折不挠,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司马迁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引读:所以——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2.想象说话(多媒体课件出示)。
同学们,让我们看看画中的司马迁(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此时在他的脸上,我们已经看不到痛苦和绝望,只看到责任和使命。请大家拿起笔,展开丰富的想象,任选一组画面,描述一下司马迁还会怎样发愤写《史记》。
3.交流、点评,学生读课文,读出司马迁的坚强,读出对司马迁的深深敬佩之情。
五、感受“发愤”结果
1.不断地研读、整理、走访、查对、书写,就这样……(多媒体课件出示引读最后一小节)
2.这是一部前无古人的著作(红色突出显示“13年”“52万”)。什么叫“前无古人”?为什么说“前无古人”?
(生答师板书:辉煌巨著)
六、畅所欲言,提高认识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像)师:司马迁卑微而又高贵的生命在血泪中得到升华,最终凝结成千古绝唱《史记》。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经这样评价《史记》——(多媒体课件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教师解释其意)
2.师:《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没有《史记》,我们就无法了解从黄帝到汉武帝间3000余年的历史。今天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来读读这些成语:(略)。
3.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司马迁呢?你想对司马迁说些什么呢?生练习说话。
4.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历史伟人,他叫司马迁;知道他写了一部辉煌巨著,叫做《史记》。老师相信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司马迁的形象一定已在你们心中悄然立起,而且越来越丰满、厚重。《史记》这部书也变得不再那么遥远、陌生。
七、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练习复述课文。
2.课外阅读或上网查找《史记》中的历史故事,为班级历史故事会交流做准备。
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黄河的精神
英雄的故事
写作背景:
一,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
二,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
三,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此期间他坚持编写《史记》。
(来源:文章屋网 )
几千年来。中国文人有着浓浓烈烈的入世情结,他们拥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种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然而,当生杀予夺的大权系于皇帝的一时喜怒之时,自认为有一身傲骨的文人便显得不那么合时宜和识时务了。如此,他们的一生便注定要被烙上悲剧的色彩。
高光用悲悯的目光,审视着他的司马迁,几近轻柔与心疼。当司马迁像一只可怜的家禽牲畜那样被汉武帝刘彻后,在世人眼里,苟延残喘的司马迁只剩下了卑微琐碎,躯壳已经残损,男人的生命在顷刻间坍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残损的人写下了《史记》这样的不朽篇章。
《司马迁》是一部充满激情并令人震撼的作品。作者将书中所有的人物都放置在历史和生命的十字路口――他们在迷茫,在徘徊,在选择,同时也在自我袒露与解剖。那种无从把握、难以预料的政治命运和遭遇,在历史深处显得那么无助和悲凉,那么摄人心魄,令所有的人在读过书后都如同历经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噩梦。不论是帝王刘彻还是文人司马迁,不论是丞相田还是优人东方朔,不论是豪强郭解还是酷吏张汤,不论是西域归来的张骞还是在大漠呼号的苏武,他们都在进行着自己人生的选择与放弃,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他们在选择与放弃间癫狂和悲哭,在选择与放弃间书写着自己的《本纪》《列传》。或飞扬跋扈,或处变不惊,或尴尬苦笑,或八面玲珑,或慨然自尽。或卑琐求生,一个个人物就那样鲜活地存在于历史的生命中。
历经心灵的疼痛与抽搐,作者用自己的文字将那段历史的悲壮、凄凉、凛傲、卑微、哀怨和无奈娓娓道来,不缓不急,却又那么真实,简约,洞明,犀利,直面生命的惨烈与重量。透过大汉皇宫腐暗昏黄的窗棂,透过那阴森骇人的牢狱之刑,透过那冷艳凄美的绝世恋情,透过那古老高亢披发踏足的远古歌舞,作者让我们在心悸之余阅尽了命运的多舛、生命的迷雾、政治的凶险、人心的繁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残阳如血,长歌当哭,让你血脉贲张、爱恨难言。
梦里不知身是客,司马迁一生都以为自己在进行一项不朽的伟业,他一次次咬紧牙关强行嚼碎了他作为男人所遭受的天大的屈辱,他以为完成《史记》之后他的死就随之变得重如泰山,然而。在汉武帝刘彻的心里,他的死却依然轻如鸿毛。因此,刘彻把杀死司马迁的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有如给后人留下一件礼物。
可以想象,当作者在追溯司马迁内心世界的那种尴尬、无奈和痛楚的时候。他自己也无法平静下来,无法不痛心疾首,并被司马迁一次次带入一个万劫不复之地。我们甚至能看到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那只手一直在颤抖,看到他在隆冬的写作中一次次大汗淋漓。写着写着,高光竞物我两忘,以至分不清到底是他在写《司马迁》,还是《司马迁》在写他自己了。于是他在写完《司马迁》之后,说:“司马迁在生命过程中的种种努力,成了一代代文人的生命写照。也就是说,你只能像他,你舍此无他,你只是他的一个翻版,被他二,代代一次次一层层地翻印。”
思筹之路
当一个响彻古今的姓名,跟自己的内心一拍即合时,这会是怎样的一种震撼与感动!高光写《司马迁》,是一种灵魂的书写,一种精魂的提炼。而李丹阳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触及作者的每一次捕捉、每一丝悸动,这是一种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实战演练
1 为什么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生便注定要被烙上悲剧的色彩”?
2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在选择与放弃间书写着自己的“本纪”“列传”。
(2)分不清到底是他在写《司马迁》,还是《司马迁》在写他自己了。
3 文章末尾引用高光的原话,表现了高光怎样的感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
1 因为中国传统文人有着浓烈的入世情结,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但皇帝一时喜怒间,他们往往就不那么合时宜和识时务了,这必然会遭到皇帝的厌弃甚至杀害,所以说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生便注定要烙上悲剧的色彩”。
2 (1)高光让小说伺马迁》中的人物用自己的选择和放弃完成了自己或壮烈或卑微的人生历程。
两种解释都有它的道理。从字面上说,“以”在古文中有多个义项,但此处唯有“通‘已’”这个义项适合句子的需要。《古文观止》的翻译情况符合“字字落实”的标准。然而这种翻译在表意上却与教学参考书的翻译有很大的差别。教学参考书的翻译告诉读者,此时《史记》还没有完成;《古文观止》的翻译告诉读者,《史记》已经完成。
那么文章本身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信息呢?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句话:“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按照前面一句话的内容,令人感觉到司马迁总体上应该已经完成了《史记》,所以《古文观止》会这么翻译。教材上的翻译应该是受到“草创未就”一句的影响而形成的。不过,“草创未就”也可以看成是司马迁的谦谨之辞,因为一个治学严谨、品性谦让的人即使完成了自己的文字工作,可能也会觉得需要进一步完善,书已写完,但是仍有可能会出现经不起推敲之处,在他人面前仍然只是“草创”而已。由于对这段文字揣摩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此时《史记》是否已经完成就只能成为一种推测。
有趣的是,“藏之名山”这句话的意思又有多种推测,其中最主要的是这么两种:
其一,司马迁受宫刑之前已有家室,并有子女,他遇难时叮嘱女儿司马英一定要将《史记》初稿和相关资料带走保存好,让其流传百世。司马迁的女婿杨敞的老家就在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县。司马英将《史记》初稿等带往杨府后,为了万无一失,又与其丈夫杨敞商量,决定将《史记》送往老家华阴珍藏。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藏之名山”一事的真实意义。①
按照这种解说来看,被女儿带走,还可以“传之其人”的《史记》已经没有修改的机会了,因此写《报任安书》时的司马迁已经完成了《史记》。
其二,曾两度出任太史的学者张衡称:“蓬莱,太史秘府。”《窦融传》附《窦章传》曰:“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章怀注:“老子为守藏史,复为柱下史,四方所记文书皆归柱下,事见《史记》。言东观经籍多也。逢莱,海中神山,为秘府,幽经秘录并皆在焉。”案:后汉东观、兰台为国家书府并史官著述之所,盖承先汉太史公旧制;而当时学者将“太史秘府”称作道家名山蓬莱,亦当所来有自。由此推知,司马迁《自序》所言“名山”,指他曾供职的太史公府,《太史公书》正本所“藏之名山”实为国家书府――太史公府。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为中书令。他虽不再担任史官,但他的著述事业仍在继续进行。按汉时制度,如果武帝没有准许,司马迁就不可能自行其事。书成,仍名曰“太史公书”,亦可推知司马迁的著述行为得到了武帝的允许。因此,司马迁将其书正本藏入太史公府也就理所当然。②
按照这种推测,既然书在“府”中,就可以随时继续往下写,那么写《报任安书》时的司马迁倒确实可能尚未完成《史记》了。
这些解说都只是自圆其说的推测,在历史考证尚未得以确认时,对一个文言语句的翻译也是应该有一定的宽容度的,比方说将“仆诚以著此书”译为“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时,“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就显得非常含糊了,但我们认为就整个句子的翻译而言,它还是通顺合理的;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完全掌握中国文字的运用规律,还没有把握说我们已经积累了汉字的所有的具有时代与地方特征的用法和意义,对于几千年的中国文字发展史的探索将是一条难以走尽的路。目前,我们要做的行之有效的事是使自己和接受引导的学生都能够在文本言辞的瞻前顾后的理解与赏析中,以及根据自己的积累或者资料的搜索,用探究到的其他知识来辅助自己形成一种合情合理的说法――即使说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以期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度。
至此,司马迁是“想”还是“已经”完成《史记》,已经不重要了,这些解释只不过是我们借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根针而已,衣服缝好了,这根针自然卸去它的责任了。
参考文献:
如何写史记读后感六百字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对《史记》的最高评价。《史记》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和列传70篇,记叙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之初年间大约30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
阅读《史记》,我们可以在作文中旁征博引,因为《史记》中的典故、成语、人物、史实能使我们妙笔生花,使文章生动,具有深度和广度。记得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鉴“,这在我阅读《史记》的过程中心领其会。
司马迁在遭遇腐刑的不幸之后,并没有气馁,而是立志”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历经20余年的专心著述,他终于完成了”穷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由此,我深深地被司马迁这种发愤著书,且不畏人生险阻的精神所感动。自我反思:现在的我成长在日趋小康的幸福生活里,还有什么理由去埋怨,去气恼?人生坎坷,我应用心去面对每一天的新鲜,健康,快乐!
阅读了《史记》,再加上听了古代文学老师的讲解,我对其中项羽这一历史人物,颇感兴趣。项羽不再是自己心里原先所认识的那个人物,而是对其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史记》中主要描写了项羽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件事:巨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充分显示了其骁勇善战的军事才能,进而为其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鸿门宴里,又由于他的不善于考虑后果,没有听顺其谋士范增的计策,而使得刘邦顺利脱逃。这也就预示了他会因此次的疏忽(即没有为后来的统一大业扫除障碍),而不能坚固其西楚霸王的地位。
因而,在垓下之围的兵败情形下,他落得个自刎的悲惨结果。其中也充分表现了一代英雄在面对爱姬时,不忍分离而又不得不离别的儿女情长,和那种不服输的倔强性格。我认为项羽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英雄,只是他的勇大于他的谋。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地评价项羽,更不能仅仅从他的失败中而否认他也是一个有谋略的人。
如何写史记读后感六百字2在世界文坛中,一本本文著的问世,震撼着人们的心,而在中国文坛上,不计其数的名著则令人心潮澎湃。《红楼梦》的悠然动人;《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慷慨激昂;《繁星·春水》的名丽诗句;《亮-剑》的扣人心弦……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深的一本书是《史记》,虽然没有太过华丽的语言,但却记载了战国、西夏、商朝、周代、春秋时期的名人大事,收录了史书、古典小说,可谓包罗万象啊!
《史记》的故事繁多,由最初的“五帝本纪”到“太史公自序”,令我大饱眼福。《史记》中有正义之士,有奸恶之徒,骊姬的蛇蝎心肠;灵公的残忍暴虐;将军王翦的英勇善战;越王勾践的忍辱负重……
《史记》的每一则故事都富含深刻的寓意,令我对《史记》更加崇拜,却还透着一丝伤感:司马迁被昏庸的汉武帝投入监狱,一个为国效忠的正臣被奸佞害得成了一个囚犯。司马迁本欲自己了却残生,但想到自己的鸿鸪之志——《史记》尚未完成,把自己个人的荣辱全部都埋在心底,经过13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这部50万字巨著!
司马迁崇高的精神震撼着我,为了自己的理想忍下如些耻辱,可见《史记》成为司马迁生存的支柱,奋斗的能源。生活中的我,有时也是这样的:一次在练钢琴曲时,我一时大意擦掉了一个重要的音符,这首曲子要在比赛时合奏呀!我怎么能拖累大家呢?我定了定神,打算在钢琴中一个一个地找,由于是双手搭配,要两个音符同时按下,声音得和谐,我黑键白键一个一个地试,顾不上手指的酸软,我坚信,我一定能成功,司马迁就是我的榜样。
终于,一个低音“re”使这一段曲子和谐悦耳,我一阵激动,我把整首曲子和起来弹奏了一遍,与刚开始的大有不同,我兴奋地抹去脸上的汗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笑了,我想这种笔也是司马迁写完《史记》时露出的笑吧!我体会到了!
文学巨著多如繁星,但是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道理。《史记》虽然没有《三国演义》的精彩绝伦;《西游记》的耐人寻味,但我仍然对它充满敬佩,因为坚信是动力,希望是能源,而能促进这些的是永不放弃的梦想!
如何写史记读后感六百字3我的书柜里有许多书,有一本书,我从未读过,不过现在一读就迷上了,那就是《史记》。
《史记》是司马迁写的,里面记载了从上古黄帝至西汉武帝期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是“韩信胯下之辱”读了后感觉这个事情太不可思议。
韩信出生在淮阳城,家里穷得叮当响。乡邻认为他没出息。韩信每天走街串巷,很少回家吃饭。又因为他对农事一窍不通,怎么办呢?韩信有自己的办法:去别人家做客。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就进屋吃饭,晚饭吃完还要借宿一夜,久了就干脆不回家了。后来只要一到吃饭时间,家家户户都会把大门闩上。一个亭长收留了他,结果韩信被亭长的妻子气走了。
冬天一到,之前帮助韩信的洗衣大娘也走了,他在淮阳城的集市里逛,想讨点肉吃,结果次次都是什么都没讨到,没几天屠夫们都知道了为什么韩信每天都来这转悠,一个屠夫拦在他面前,让他要么从胯下钻过去,要么拔剑打一架,韩信最终还从胯下钻了过去,满街人都讥笑他胆小怕事,是扶不起阿斗……恰恰相反,韩信成名后,赐给分他食物吃的漂母黄金千斤,这亭长几百钱,还让那屠夫做中尉,见众人都不理解,韩信说杀了他只是徒逞一时快,而且正是受了那一时侮辱才激发他更加刻苦地学习和做事,发誓要出人头地,所以才会成为今天他。众人听了心里纷纷佩服韩信坚忍的性格。
他是个熟读兵法,血气方刚满怀兴国安邦之抱负的堂堂七尺男儿,居然能够忍受恶霸的欺负和胯下之辱,看了以后太让人吃惊了,如果没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办得到?也正因为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韩信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丰功伟绩,最终被封为“王”更让我感到震撼这样一位功臣名就大将,并没有居功,反而不计前嫌,还有他心胸豁达乐观态度,太值得我学习了!在我周边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可能被羞辱的时候,也因为因不下这口气,起了以牙还牙之计,结果是两败俱伤,家庭破碎或者是牢狱之灾,这样就成了生活中牺牲品。
我真佩服韩信,懂得忍辱负重,积聚力量,而且是三思而后行,可我呢?忍耐度为“0”做事鲁莽,那怕是受了一点侮辱,我都会大发雷霆,与对方吵架,有时还会大打出手。
如何写史记读后感六百字4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位于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我是必看的,我当然要看看“解读史记”的节目喽!
这中间最令我有感触的是司马迁的生世。
司马迁出生于一个史官家庭,他在父亲死后接替了父亲的官位,成了汉武帝身旁的一个起居注官。
一次,汉武帝派了李夫人(他最宠爱的嫔妃)的弟弟李广利和名将李陵去攻打匈奴,好让李陵护卫,李广利得胜封侯。可李广利投降了匈奴,道出了李陵只有五千步兵的弱点,李陵战败被俘。
汉武帝很生气,大家都说要严惩李陵,惟独司马迁一言不发,汉武帝问他是什么态度,他认为李陵是诈降。汉武帝听了很生气,将他打入死牢,罪名为“诬上”(欺骗皇上)。当时,“诬上”有三种惩罚方式:1、死罪, 2、罚钱 50 万, 3、接受宫刑。接受宫刑是莫大的耻辱,很多人宁肯死也不愿这样活着,可司马迁已开始写《史记》,为了写完《史记》,他开始了忍辱负重的生活。
是什么造就了司马迁呢?是,是人生中的磨难,多一些磨难就多一些阅历,了解更多的人情世故。
正因为遭受如此磨难,司马迁对死亡看得淡,他有是这样说的:“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正因为受到如此耻辱后,他才对历史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在《萧相国世家》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刘邦诛灭韩信后,封萧何五千户,萧何很高兴,大宴宾客,他手下有一个叫召平的人,劝他:“你还是把家财都送给皇上吧!因为皇上是猜疑心很重,他会怕您谋反的,这样他就不会猜忌您了。”萧何忍痛捐出了财产。司马迁用五个字来形容“高祖乃大喜”。如果他不惹怒皇帝,不受到劫难,是很难用五个字这么准确地揣摩帝王心思的。果然,萧何没受到打击,其余功臣如彭越、韩信等不是被杀,就是被贬。
有挫折,才有更好的抗压能力。现在有大学生因为同学之间闹矛盾,工作太累而自杀,这都因为没有经过磨练,这些温室中的花朵从未经过困难,在家里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自然会受不了困难。
“有挫折才有”这就是我对挫折的理解。
如何写史记读后感六百字5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想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吧!
最近,我们学习了第11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文章讲述司马迁从小就受母亲河和英雄故事的激励,有收父亲影响,喜欢上了历史,后来当他专心写作时,因为他为一位将军辩护,而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他在监狱里宁愿把个人耻辱抛之脑后,也要把《史记》写完,就这样,他奋笔疾书,忍辱负重了13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史记》,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死得便有价值,死得重于泰山。
像司马迁这样的人数不胜数。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带兵打下了楚国,并活捉了楚王勾践。吴王让楚王当马夫,楚王为了不让国家灭亡,受尽了耻辱,忍辱负重了几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国后,他每天睡在柴房里,每到饭前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儿,就是为了让自己不忘记在吴国的耻辱,并让自己牢记"落后就要挨打"他每天一边种田,一边练兵。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楚国后来发奇兵灭掉了吴国。
楚文化以其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华丽的风格,对汉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尤其是在汉初之际,对当时政局有相当影响的人物多为楚人,更是对楚文化对汉文化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则试探着说一下楚文化对《史记》的影响,并进而窥探楚文化对汉初正统文化的渗透情况。
一、楚文化在汉初的传播与接受情况
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楚辞的特征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若要把楚文化落到实处进行具体研究,自然非《楚辞》莫属。在此,笔者就把《楚辞》作为楚文化的代表,谈一下《楚辞》在汉初传播与接受两条主要途径:
一是统治集团好尚,宫廷倡导;《汉书·地理志》载:“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屈、昭、景三大姓皆为故楚贵族,屈原曾任三闾大夫。三大姓作为楚国贵族,应该非常熟识屈原及“楚辞”,而楚辞作为楚文化的结晶,自然也会伴随他们迁入关中。在巫风的盛行、人神为一的楚国,使得楚文化充满了原始的自然气息和神秘的浪漫色彩。《楚辞》作为楚文化精神的载体,深受刘姓皇族及其周围人的追捧。刘家王朝“文尚楚风”,统治集团的主要成员多为楚人,刘邦本人亦出身楚地,习楚文化、善为楚歌。楚文化以极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了长安周边风俗、以及汉初文化。
二是文人雅好,师法屈骚。每个时代统治集团的好尚对文化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指导作用。汉初文人折服于屈原和楚辞,于是楚骚以他们为主力在汉世传播。其中汉初文学家贾谊是最早受屈原作品影响的汉代文人之一。《汉书·艺文志》载“贾谊赋七篇”,《史记·屈贾列传》载贾谊有《吊屈原赋》和《鵩鸟赋》。贾谊之后,名重一时的文士,无论是聚于王侯门下的、还是随侍宫廷的,无不雅好楚辞而热衷于骚体赋创作,骚赋作品蔚为大观。
二、楚文化对司马迁的影响
汉王朝建立半个世纪之后,司马迁出生,十多岁来到长安。此时的长安有很多来自荆楚一带,曾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旧将功臣后裔,这些功臣后裔身上还保留着许多荆楚地区的习俗,社会上还流传着刘邦、韩信、萧何等楚人的传奇故事。司马迁二十岁那一年开始周游天下。这次漫游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史料,为史记的成书作准备。荆楚地区的文化历史对司马氏父子来说还很神秘,司马父子急迫的想打开这个谜。因此,司马迁的漫游首先选定广大的荆楚地区。
司马迁从京师长安出发,直出武关,就进入了战国时楚国所属地区。进入楚地后,原楚都所在地江陵应是他必游之处,很可能还到过楚国初都地秭归。过江陵以后,司马迁渡长江,过洞庭,下沅水,直奔湖南南部的九嶷山。因为这里是传说中的舜帝死葬之地。司马迁自九嶷山顺湘水北返,过长沙,还特意至汩罗江凭吊屈原。之后,他又以彭城为中心的淮北地区,也是司马迁游览的重点,这里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是刘邦、韩信、樊哙、萧何等汉朝开国君臣的故乡,这些人的传奇故事在当地到处流传,是秦汉时期楚文化的精萃所在,因而司马迁在这一带逗留时间相当长。他在这里收集到了刘邦等人的许多历史资料,高祖在大泽斩蛇起事的传奇,韩信淮阴市上胯下受辱的故事,夏侯婴被刘邦击伤而反坐系狱的事等等,后来都成了《史记》一书中最精彩的材料。
三、楚文化在《史记》中的痕迹
鉴于以上说过的个人与外界原因,司马迁在书写《史记》这部巨著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楚文化的痕迹,而从楚文化对《史记》的影响中,也可以以小见大的看出楚文化对当时整个汉初文化,尤其是历史散文的影响。楚文化在《史记》中的痕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抒情性
《楚辞》采用的多是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许多时候是诗人毫无顾忌地直抒胸臆,诗人内心的世界坦露无遗,使我们看到了一位忠君爱国、伤时忧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史记》属于史传文学,一般来说,史传应秉承“实录”精神,而抒情则是应被拒绝和排斥的。但是《史记》不但不拒斥抒情,反而具有很强的抒彩。这些抒情性表现在司马迁鲜明的主观判断上,即作者《史记》中对人物和事件有着自己鲜明的评价;也表现在抒情化的结构方式上,以及《史记》富于情感的语言上。
(2)楚地人物
《史记》全书重点记叙的人物有几百个,其中楚地人物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像淮阴侯韩信、伍子胥等都展现了楚人刚烈、多才的风貌。其中屈原对司马迁影响最大。司马第一个为屈原立传,对其人品和作品都极为推崇:“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屈原对司马迁的影响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对楚文化表现出的接受意识和认同感。
(3)楚歌
司马迁很看重楚辞、楚歌,他常用楚歌刻画人物、渲染气氛。《史记》收录的楚歌有:《垓下歌》、《大风歌》、《南风歌》、《瓠子歌》(二首)、《麦秀歌》、《美人歌》、《楚狂接舆歌》、《耕田歌》、《鸿鹄歌》、《採薇歌》、《易水歌》、《山居歌》,共13首。这13首楚歌,从舜帝到汉武帝相距数千年,司马迁对它们进行了整理,以满足《史记》的需要。《史记》中收录的楚歌大多悲壮慷慨,呈现出一种悲剧美。司马迁通过《垓下歌》把项羽的性格弱点、英雄风度表现的栩栩如生。
楚歌蕴含的生命观和司马迁的生命观相吻合,也正因如此,司马迁喜欢运用楚歌,与楚歌深处的悲壮产生共鸣。因此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以楚歌作为展现情节和人物内心世界的载体。
小结
楚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像一抹绚烂的鸢尾花,撇上一眼就让人惊叹不已。它在汉文化的发展中一定有着其独当一面的地位,要想研究出楚文化真正的价值,汉代楚文化对正统文化的渗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从楚辞的抒情性、楚国人物、楚歌、楚文化的尚奇性对《史记》的影响,亦可以推出楚文化对汉赋铺张扬厉、求奇求异之风的影响,更进一步研究汉初楚文化对正统文化的渗透情况。
参考文献:
[1] 马茂元.楚辞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风格[M].北京:三联书店,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