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6 00:11: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教研活动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教研主题: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在进行活动区活动时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材料缺乏目的性、不利于幼儿发展、与主题结合不密切、活动材料实用性不强,幼儿对活动材料缺乏兴趣等。为了更好的将课程与活动区紧密结合,使幼儿在活动区的活动中得到一定的发展,因此我选择了《根据主题如何在益智区投放适当的材料》为本学期我的教研主题进行研究,以便更好的在益智区内根据主题投放合适的材料,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加强幼儿的发展。
二、教研内容的实施:
1、 首先自己认真学习了一些理论书籍中关于“活动区与幼儿发展研究”的内容,(如: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区、区角材料投放的层次性策略等)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的进行研究。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我们应该将活动区的创设密切结合课程主题,活动区内容围绕课程的主题开展并随着主题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动态环境,让幼儿在具有情境脉络的动态环境中学习和发展。
2、在领悟与理解了理论知识的内容与精神后我将它们融入了日常的工作中,根据我们本学期每一主题的内容,与同一年龄组的老师共同研究在益智区添加适当的材料,发展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能力。
3、在为每一主题投放材料时我首先会明确自己投放材料的目的性,而不是盲目的投放。在每一主题开始前,都会认真研究本主题的主题目标,根据主题目标所设计的内容进行材料的投放。例如: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这一主题时,我根据引导幼儿了解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引导幼儿每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等目标,在益智区投放了滑梯、翘翘板以及“我的笑脸”等大型玩具拼图等材料。让幼儿通过在益智区的活动达到了预定的主题目标。
4、在投放材料时我还注意到集体活动的延伸,也就是将一些在集体活动中没有完成的目标,利用在益智区添加的材料去完成。如:一些数学活动,在集体活动时由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幼儿练习的机会较少,所以我就根据主题在益智区添加了各种与数学活动内容有关的材料,(如“从大到小排序”、“找大小”“比较长短”“1-3的点数”等材料。)让幼儿通过活动区的活动进行练习。
5、在每一次投放了新的材料后,我都会注意引导幼儿学习它的玩法,激发幼儿对新材料的兴趣。因为如果不了解它的玩法幼儿就不会对材料产生兴趣。
参加教研活动总结范文1参加这次教研课活动,我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老师们敢于说出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与见地。平等的交流中,我们说出了日常教学中的困惑和教学中的成功经验,真正做到了交流研讨。这样的教研让大家少了一些赞美,多了一些探讨,少了一些假话,多了一些思考。这种教研有针对性,务实性,高效性,是实实在在的教研。经过本次语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既增长了老师的见识,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我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参加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学习到了钟老师和陈老师身上的个人魅力和教学技巧。
一、利用文本的空白点,进行了有效拓展。
课堂上资料的拓展能激发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本堂可中,钟老师多次恰倒好处地设计拓展的教学环节,比如:对海鸥老人的介绍,给海鸥取名字,对“二十里路”的理解,以及进行课堂小练笔等。这些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充实了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想象的能力,提升了学生书面的表达能力。
二、多种形式的朗读,营造了书声朗朗的课堂。
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一堂课的朗读形式多样,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交织在一起,整堂课书声琅琅。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能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句子蕴含的感情,用内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真正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文本处理,新颖独特。
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课堂上的自学批注和批注方法指导无非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有关重点句段,并品读,感悟情感,更为精彩的是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意图。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的基础,提升为“海鸥送别老人”时的依依不舍、深深眷恋之情。然后,陈老师预设情境,充分引导学生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进行感悟、体验和交流,让他们尽可能把老人对海鸥无私的关爱,和海鸥对老人以汇报恩情的亲人般的爱的情感更加丰满,并得以深化。
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我在学习与交流中丰富、成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啊!两位老师,两种风格,不一样的教学,不一样的风采,给了我更多的感动与思考。善博众人之长者,才是真正的智者,强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我们只有敞开心胸,多看,多听,多想,多学,才有长足的发展。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参加教研活动总结范文2为了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教研合作与交流,整合并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实现在教育教学资源上共享,管理上互相借鉴,促进学校间的持续、均衡的发展。在略阳县教研室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片区教研活动。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和摸索,现将所做的工作做一总结和汇报,以期得到各校领导及同仁的指导和引领。
一、认真制定了片区教研工作计划
经过一年的工作,现对片区内各校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片区内各校之间资源很不均衡,各校差异较大,但可喜的是片区内除嘉陵小学以外,其他各校教师还是比较年轻的,有着很广阔的前景,而且通过一年多的交流研讨活动,让我们看到各校拥有着很丰富的教学人力资源年轻化的教师队伍,积极的教学研究态度,很强的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因此,我们将教研的中心定位于课堂,发展于课堂,将先进的经验推广于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通过片区教研活动整合八校的力量,传播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促进教师个体与教研共同体的自主发展。活动依然采用以嘉陵小学为中心,其余7所学校联动的方式开展片区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城区小学的教育资源优势,起到中心辐射的作用,逐步达到教育资源的平衡发展的目标。
二、精心准备并组织开展好片区教研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起到中心辐射,互帮互助的作用,本学期片区重点搞了两次大的教研活动。
从3月到4月,第二教研片区主要进行了片区内骨干教师的巡课活动,从片区内各校抽出县级骨干教师和各校级的骨干教师形成一个巡课团队。在经过一番问题调查和各校情况摸排之后,各校将各自薄弱学科报给片区教研工作站(嘉陵小学),教研工作站再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将巡课团队分成小组,在统一的安排和领导下,由巡课带队领导带领骨干教师深入到各校,针对各校的薄弱学科进行教学全过程的了解和指导,不仅要求巡课的领导和骨干教师要深入课堂指导教学,还要了解这些授课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如:备课、学情把握、教学设计理念、课后反思、课堂重建等等,从教学的细节入手,手把手,面对面交流,真正起到指导和交流的作用。为提高片区内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为后续的送教下乡亲临指导,课堂比对,真正促进薄弱学科的健康成长。
4月底,我校还应郭镇中心小学的邀请,参加了郭镇中小学开展的课堂教学大教研活动,在冯维斌校长的带领下,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行6人参加了课堂观摩和课堂评价活动,课后与授课教师的交流真诚且有效,不仅有简要的亮点陈述,更多的是为他们提出了很好的教学建议,使在场的教师很受益,受到郭镇小学领导和教师的热烈欢迎。
6月,我小学第二片区8所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主管教学的各校领导聚集于我校的小会议室,开展了片区内以有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共有13名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而且每位参与论坛的教师还配有PPT演示,对个人的一些好的作法和观点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三、精心策划活动,力求最大效果。
在为数不多的几次活动中,第二片区教研工作站从一开始就准确把握方向,充分发挥主体地位,精心策划每次活动,保证片区内教师听课的参与面,鼓励教师真诚评课,尽量体现专家引领。从每一次活动的启动、实施、结束做到环环落实,让片区内老师在有限的教研活动中得到更多的收获。通过几次活动我们基本形成了活动开展的基本模式:教研工作站根据计划制定活动的初步方案与承办学校面对面协商活动细节教研工作站收集并汇总片区内各校参与活动教师(或授课)的相关资料承办学校制定具体活动实施方案活动实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虽然,几次的活动下来,为以后的片区教研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但片区教研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活动中不断更新思路,紧跟时代步伐,真正把片区教研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发挥片区教研的作用,为略阳县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加教研活动总结范文3一、本期教研工作的基本状况
为了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参加学校的说课比赛、教学论文评选、读书活动、办学理念、一训三风征选等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幼儿园开展了青年教师献课活动,家长开放活动,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二、教研工作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
本期引领教研组用三次教研活动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了《幼儿教育学》中创造游戏部分的资料,理解了创造游戏的特点、教育作用以及指导方法。
(二)抓好常规工作
1、每位教师认真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
2、每周认真开展星期五13:10开展教研活动;
各班每周更换家园窗,每星期一八点以前上墙。
3、每月环境创设检查一次:创设有特色幼儿教育环境,本期探讨了怎样创设科学、合理、美化幼儿园环境的方法,并制定出环境创设的评选标准,由教研组长牵头组织各班班长进行检查评比。
4、全园教师献课活动17节;
外出观摩学习13人次,参加校级说课比赛1次。
5、本期按照学校的新规定,每周教研组长和五年教龄以下的教师每周听两节教学活动,其他教师每周务必听一节教学活动,并且每周五在郭逊老师那里登记在园长处签字盖章。
6、每周、每位教师撰写200字的教学反思,每月撰写500字的教学反思。
7、节日活动:开展了我爱祖国和喜迎新年的庆祝活动。
(三)家园互动
1、今年在小班搞试点:为家长开放班级博客,深的家长的好评。
2、为家长带给教学观摩活动16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状况。
3、新年到来之际,家长和孩子们一齐做亲子游戏,观看孩子们的文艺表演,让孩子们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幼儿园教研活动总结幼儿园教研活动总结。
参加教研活动总结范文4本学期教研活动即将接近尾声,但对于教研组活动,作为新人的我感受颇深,收获颇多!
在这一学期的教研活动学习中,我们综合组的全体教师的主要活动形式是上课、听课、评课;另外还开展了座谈会,读书摘记,学生书画、唱歌比赛等;而且我们还建立了博客,在博客上综合组的成员可以发表有关学科的一些知识内容,为科学、英语、音乐等教学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本学期教研组的教课研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我们在教研活动中相互讨论、相互争辩,活跃思维,以“他山之石”推进思维的深度。教研组的活动有效地激活了各学科的教学研究,营造了互动式的对话氛围,引起了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或因估计不足而产生的问题,记得那次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的老师面前开课,所以特别慎重:教案改了又改,背了又背,结果课上下来还是很不好,尤其是课堂上实验交流时,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在听,自顾自的。但我并没有因此气馁,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努力,在课堂管理上下功夫。
经过这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会了如何上好一堂课;学会了如何评课;学会了如何将听课中得到的信息及时地记录下来;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某些相处之道等。
总之,过去的已永远不再回来,且不代表未来,所以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会扬长避短,虚心向全体教师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对症下药,变换教学思路,在教研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到新教法的研讨实践中去,逐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下学期,我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新教师,每次上课之前关注自己的教案和课堂时间的分配,所以课堂上我很少注意学生的各种表现;还有由于刚刚接受教学任务,对于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有时忙得一团糟,以致影响我的教学过程。所以下学期,我打算把课堂管理的重心放在学生的表现上,如听课效果、发言情况、纪律情况,尤其是学生的课堂纪律,我一定得下功夫狠狠地抓一抓。作为班主任,我打算寒假期间整理好班级里的一些事,下学期开学就可以和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在管理过程中,我继续要求自己做到赏罚分明。
下学期对教研活动的建议
1、每次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只有听课、上课、评课都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使参与活动的教师都有所收获,不会为活动而活动。
2、教研活动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教师,指定不同的活动要求,安排的内容要有变化。
这样才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从而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可以多安排一些竞赛类的活动,汉字书写比赛、学科设计比赛、教学反思比赛等。
通过比一比,让教师提高兴趣。
总之,教研活动不是单纯的听课和评课,而重在一个“研”字,不但要研究教师,还要研究学生。研究教师的教法、教学思维等;研究学生的学法、基本技能等。
参加教研活动总结范文5联片教研活动为校本教研开拓了一种新的模式。通过联片教研能有效地增进了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强了区域校际之间的研讨交流,加快了我校小学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校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将活动作简要的总结。
一、联片教研增进了区域校际之间的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我县各学校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联片”的各校间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其中各校的骨干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引领和带动的作用,在教材的解读、课堂教学的把握、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发挥了骨干教师积极的示范作用。
活动中,广大教师一致觉得平时老师们都各自忙自己的,对于教材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教师很少交流,更缺乏有针对性的交流。联片教研让各校同年级教师的同伴多了起来,相同的年级,可交流的内容会更多,解决问题的措施更具体、更可行、更有效。这样一来增大了教研的群体,提高了教研的质量。
二、借助的多媒体房间,让联片教研向纵深发展。
联片教研在集中教研活动时,我们力求以课堂展示为载体,内化课标理念、提升专业素质。所以我们选用的都是骨干教师的样板课,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让执教者尽量用课例来诠释自己对主题的认识,课后再进行反思。听课老师再结合课例面对面研讨,使主题研讨得以深入,把研究教材、教法向纵深发展。
三、联片教研关注教师的培训,形成“研培一体”。
每一次联片教研,都是在研讨的过程中使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在听课、评课、磨课、反思、研讨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培训过程,教师无论在教学思想、理念还是教学的方式方法上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因为我们都要随时关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关注教师教学基本功;关注课程实施创新;关注以有效教研,促进有效教学。老师们对这种“草根式”教研方式非常认同的。活动中我们体会到这种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的培训效果要远远大于那种坐在一起的“听课式”培训。因为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高,教师的收益更大,真正达到“研培一体,省时省力”的效果。
四、存在问题。
联片教研还需进一步在“研”上下功夫。每一次联片研讨时,一些教师面对不熟悉的面孔略有拘束,担心自己说不好被别人笑话,只想听人家说,另外,研讨前一些教师准备不充分,致使研讨深度不够或者只唱赞歌,评课也出现了说套话、针对性不强的现象。这种想象值得我在下学期的联片教研中思考:是不是要引导教师研讨前充分准备?有没有必要提前把执教者的教案下发?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1、及时总结,积极推广经验。
教研活动有名无实,“有教无研”现象普遍。济源市地处豫西北,全市70%的学校分布在农村、山区,点多面广,规模较小,教师分散。许多教师一人承担了全校的英语教学任务,教研活动难以开展。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深度交流互动。许多学校依然使用传统教研的方法,缺乏系统的组织规划,主题、目标任务不明确,随意性较大。参与教师经常处于被动状态,缺少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
教研活动难以常态化,研讨氛围不浓。由于受时间与空间限制,校际、区域之间的研讨不能经常组织。偶尔为之的交流研讨也因主题不突出、缺乏专业引领而使教学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同层次的教师教研需求得不到满足。
区域网络研讨培训种类多,教师参与缺乏内动力。目前,国培、省培、市培等网络研讨培训种类名目多,令教师应接不暇。研讨教研需要时间与精力,各种培训与繁重的教学相冲突,致使教师缺乏参与研讨的积极性、主动性,研讨成果甚少。
二、 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活动整合与优化策略
1.创新区域教研机制,整合优化组织管理
开展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优势互补的新型区域教研,科学健全的教研组织管理机制是前提与基础。发挥常规教研丰富的管理经验优势,建立“教研室―实验学校―学科教师”三级区域教研管理机制,实施梯级管理。由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引领协助,济源市教学研究室与区域学科骨干教师组织策划,让学科教师定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思考、研讨实践,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科教师参与线上专题学习、互动研讨,线下主题课听课议课,后续活动总结反思等教研行为与成果进行及时记录与激励。
2.整合网络研讨平台,优化信息获取渠道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研领域的应用优势,建立并借助微信群、QQ群,及时发送研讨信息,推荐上传优质学习平台与资源,力求达到信息与学习渠道的及时传达与畅通。济源市“小学英语工作坊”作为学科研讨活动信息与成果汇总的主要平台,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课例资源、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网络培训资源与专家引领优势,开展优秀视频课例观摩、专家讲座学习研讨等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教研活动的品质,为教研活动留下生动的动态轨迹。
3.整合研讨主题内容,共享教学成果
开展成功的教研活动,要善于将若干系列性与连续性的研究活动融合在一起。为切实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共性棘手问题,课题组在开展问卷调研、多方归纳提炼的基础上,将研讨主题确定为“语音与语篇教学”。各片区实验校结合本校实际选择主题,确定各校年度研究专题,并分解成系列月活动小专题,形成教研主题研究序列,细化到每次主题教研活动中。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选择相同教研主题的学校联合形成共同体,通过同一主题、不同专题的系列协作互动学习研讨,不断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逐步形成合作互助、经验共享、资源共建的区域教研氛围。
4.整合优化活动方式,丰富教研新体验
基于同伴合作交流基础上的知识共享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中我们依据教研主题科学策划设计,有机整合线上自主学习与互动研讨、线下课例观摩研讨与专题培训讲座等。通过多维多元的活动开展优化丰富教研形式,拓宽学习渠道。教师们在网络互动与集中研讨中探讨学科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参与活动的热情日渐高涨。
三、网络环境下系列主题教研活动的具体操作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济源市形成了网络环境下“五步自主互动式”系列主题区域教研活动基本框架。
1.前期学习策划
为确保每月教研活动规范有效,学期初,课题组将学期研讨主题与系列专题提前公布。活动前,主办学校提前两周依据本校各阶段研究专题详细策划活动方案,推荐视频课例资源,设计研讨课教案等。之后,在济源市“小学英语工作坊”中活动信息,并通过QQ群、微信群发送至各实验校。明确目标与任务之后,研讨课授课教师依据活动主题和教学内容提前独立思考,自己备课,再在校内进行研讨课展示,本校教师听课、交流,协助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并于活动前一周上传至“工作坊”供其他教师学习研讨。
2.网络交流互动
集中活动的前一星期,教师登录“工作坊”,依据活动主题、研讨问题,结合课例与研讨课教案随时上网发帖参与讨论,进行互动磨课,提出意见建议,并推荐好的学习资源等。
3.课堂教学观察
研讨课授课教师(市级学科骨干教师与主办学校课题实验教师各一名)进行课题研讨课展示,与会教师根据研究专题与问题有重点地听课: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的实施运用,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在课堂中的展示体现等。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14-03
教研员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是推进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增强教师课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策划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是摆在全体教研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几年来,我们坚持“课题带动教研、教研推动课改、课改促进发展”以及“科研重心下移、教研品味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图们市“十二五”主导性课题“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引领下,教研员不断探索教研活动策划策略,建立了课题引领下有效教研活动模型,即“三段十有”主题式有效教研活动模型,教研活动真正发挥了高水平引领作用,形成了教研活动文化特色。
一、提出“三段十有”主题式有效研究活动模型的背景
有效教研是教研员追求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基层教师解决在课改推进和打造高效课堂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当前教改的热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但是,我们开展的教研活动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首先,教研活动没有整体规划。教研活动脱离学科科研课题研究进程,脱离学校课改和教师教学实际需要,教研活动主题不明,目标不明确,组织者心中对教研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没有,教研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有效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
其次,教研活动缺少教师参与交流。教研活动没有创新,形式单一,从准备到结束,广大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没有参与交流互动的机会,深入研讨的少,所以教师教研活动虽然参加了但受益甚微,教学状况依旧,达不到理想的教研效果。
第三,教研活动缺乏效果意识。教研员没有安排教师对参与教研活动的成效进行反思梳理、消化吸收的要求,教师对教研活动成果尝试运用于教学实践状况也没有跟踪指导,因此教研活动成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运用,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些问题,我们的教研活动丧失了应有的作用,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发展成效。为了不断提高每一次教研活动质量和水平,我们必须从经验性转变为科学化,从随意性转变为规范化,从粗放性转变为精细化,精心设计,充分准备,严密组织,提升质量,追求实效,做到组织一场活动,提升一层能力;开展一次研讨,受益一批教师;搭建一个平台,展示一方风采,真正把有效教研活动落实到实处。
二、策划“三段十有”主题式有效教研活动模型的内涵
(一)教研员组织开展一次学科教研活动要分“三个阶段”
任何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研究主题。一次有效教研活动必须要围绕研究中心议题,整体策划,做到两头延伸。活动前期做到精心规划与充分准备;活动实施追求规范过程与提升质量;活动以后注重研究成果转化与有效落实,使得每一项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变成教师的自觉教学行为。一次学科教研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活动准备阶段:选择主题;制定方案;组织学习;指导研课;其次,活动实施阶段:课堂观课;组织议课;专业引领;活动总结;活动评价;第三,活动延伸阶段:主题反思;跟进指导;实践延伸。以上三个阶段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准备阶段是有效教研的前提和基础,实施阶段是有效教研的重点和关键,延伸阶段是有效教研的深化和发展。
(二)教研员组织开展一次学科教研活动要做到“十有”
1. 有主题。教研员做好大量调研基础上,根据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确定教研活动主题,最好每次活动解决一个问题。
2. 有方案。学科教研活动实施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方案制定得如何,因为它是活动实施总的一个设计蓝图,也是活动的一个具体化表达。方案主要包括活动背景、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程序和方式、活动要求等。
3. 有学习。要围绕中心议题,对研讨课承担者和参与活动者落实相关专题理论的学习,这是有效进行研究探讨的重要基础,也是研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4. 有研课(或磨课)。展示课是研讨教研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要围绕研究主题,策划者组织教师共同研究展示课的设计。做好展示课的设计和集体共同合作磨课的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参与研讨的实践过程。
5. 有观课。围绕中心议题,通过课堂教学的观课,落实一个具体教育教学理念、研究内容和教学模式,通过观课使得组织者和承担者公开教学,以引起参与者的思考。
6. 有议课。组织议课研讨,这是互动参与式教研的一种形式。观课以后由出课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大家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对本节课进行议课研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讨论如何深化改革的思路问题。
7. 有引领。聘请专家针对主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进行专业理论引领,介绍最新的改革动态,以理论指导和引领研究实践。
8. 有总结。组织者全面总结每次活动,并提出具体的教育教学建议,促使学科教师将研究成果化为自觉行动。
9. 有评价。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要在活动结束时,填写对参加本次活动中的收获以及活动本身的评价表,以便今后改进我们的教研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10. 有反思。反思就是大家结合参加教研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反思,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消化,并深入思考如何改进教学实践。
三、策划“三段十有”主题式有效教研活动模型的策略
(一)选择教学实践中突出问题为主题
任何一次活动必须先要搞清楚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教研员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必须结合学校课改和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确定明确的教研主题。教研员通过深入学校进行视导调研、深入课堂听课、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途径,了解和掌握区域教师急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或课改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教研活动主题。如,教研员可以围绕全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带着课题深入学校集体“蹲点”和个体“深潜”相结合,跟踪课堂听课与教学视导,挖掘和选择一线教师热切需要的问题,如开展自主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主题式系列化教学研究活动,为基层教师搭建一个分享成果,研究问题的舞台。由于这些问题在实施新课程中具有共性的问题,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中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精心制定教研活动方案
教研员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前必须具体设想进行主题研究的思路和框架。这就是教研活动方案,方案设计的越好,越有助于研究工作的成功。教研员研究设计方案的过程,就是整理研究工作的思路和过程,因为有了研究方案,主题研究就有了明确、清晰、可行的思路。每一个活动它都涉及到非常多的环节,因此就需要制定方案的时候对各个环节要进行解释和说明。几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制定教研活动方案的环节,坚持开展教研活动方案先行的原则,严格执行教研员教研活动方案的审批制度,在活动前两周制定,并上报学校领导审批备案,方案不过关绝不批准开展活动。
(三)做好教研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教研活动主题选择得当,计划方案设计也好,但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精细、不充分,将会影响教研活动的效果。教研活动准备到实施过程千头万绪,而且事事关键。教研活动准备阶段,应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主题或专题学习的落实。活动准备阶段提前向教师公布研究主题和探讨的问题,落实围绕主题的理论学习,这是有效教研的关键环节。二是抓好研究课或展示课准备。通过研究课或展示课展示新的教学理念,展示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展示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启发性和引领性。三是抓好教学研究活动相关工作的审核。无论对承担研究课执教者的教案与课堂教学的准备,课堂观察者的观察量表的准备,或者专题主讲人的报告材料或经验材料,主持人的主持稿等应认真审查落实,做到心中有数。
(四)科学、周密策划教研活动形式
调查研究证明,教师最欢迎高质量的教研是课例研究及课后评课议课,尤其是大家共同参与的课后课例分析、交流研讨。通过研究课课例教师可以直接看到如何把新的教育理论变为可操作性的教学行为,通过课后深度交流研讨互相促进,在创新教学思路上教师得到新的启发和灵感,寻求自身的发展。针对以往教研存在的问题,教研员设计教研活动的形式上,一方面要注意搭建教师参与观课议课,听课教师、上课教师、专家对话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专业人员的引领和专家的指导作用。
(五)高度重视教研活动的辐射延伸
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应研究教研活动的辐射作用,使每次的教研活动最大限度地扩大影响力和受益面,教研成果都能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教研员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可以利用书面交流、会后个别交流、网络交流等方式延续和拓展教研活动时空,进一步达成研究共识,并将共识转化为教学建议与教学行为。还有,教研员对重点骨干教师在学科教研活动中的研讨主题和内容落实情况进行在日常教学视导与听评课中,重点跟进,进一步做好指导,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实践研讨主题和内容,成为教学的自觉行为。
四、实施“三段十有”主题式有效教研活动模型的反思
(一)“三段十有”主题式有效教研活动模型是追求问题解决的有效教研活动策略
“三段十有”主题式有效教研活动模型的直接作用是解决教学问题。由于主题教研本身具有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的特点,教研活动主题针对的是教师在平常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疑难,研究的是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或者难以处理的问题。所以,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探索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
(二)“三段十有”主题式有效教研活动模型是重在全员参与互动的有效教研活动策略
“三段十有”主题式有效教研模型强调全体教师在明确的主题下参与教研活动过程,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中得到启示和受益。
(三)“三段十有”主题式有效教研活动模型是课题研究相适应的有效教研活动策略
“三段十有”主题式有效教研模型有效地把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整合起来,把课题研究的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题,以教研活动过程为载体,逐步破解课题研究中的问题。通过一次或几次教研活动来解决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开展系列化的教研活动来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从而在系列化主题教研活动中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最后大家就“核心素养引导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讨论:要抓好阅读教学,采用适合本年级段的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研读教材,多思考,勤反思。
本次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
小学英语一组联片教研活动总结
2010年5月17日,昌乐县小学英语第一联片教研小组联片教研活动在北关小学成功举办。第一联片教研小组的五个单位共有40名英语教师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以小学英语“345”优质高效课堂观摩和研讨为主题,承接上次联片教研活动的研究成果,在认真组织,充分准备,严密筹措,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拉开帷幕,各单位发挥本单位的教学研究特长,在认真听取观摩课之后,结合自己单位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研究成果,积极参加研讨和评课活动,使本次活动成为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外纳良方,内修自身,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真正有所收益的一次教研活动。下面对本次活动的开展做如下总结。
一、未雨绸缪,严密筹措。
在活动举行之前,第一联片教研小组的负责人召开了针对本次活动的专题筹措会议,根据昌乐县小学教研室下发《昌乐县小学英语联片教研活动通知》的相关精神的要求,结合第一联片教研小组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任务,对本次活动的相关细节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确定了本次活动的活动地点,制定了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安排专人向各单位下发了书面通知。
北关小学作为本次联片教研活动的承办单位,认真并高质量完成了本次活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接到任务之后,北关小学领导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对活动举行地点多媒体教室进行了布置,彻底进行了卫生清扫,对多媒体设备进行了调试和检查。在活动举行期间,安排专人进行活动的服务,保证了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认真准备,积极参与。
本次活动分为观摩课观摩、集体研讨、评课交流三部分。首先,由北关小学和实验小学的教师分别出示一节公开课,授课人员都是各学校素质高、能力强并参加过潍坊市小学英语“345”优质高效课堂培训的教师。接到任务以后,两位教师便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从说课的准备、教学的流程、教学课件的设计到学生情况的分析、学生学情的分析等各个方面,无不要求精益求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为与会的教师们展示了一节高质量、高标准的优质高效的观摩课。
除此之外,各单位的英语教师都结合自己对“345”优质高效课堂的学习和自己的领悟,以及本学校对“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为本次的教研活动做了认真的准备。听课过程中,与会教师认真听课,仔细做好笔记。研讨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畅所欲言,针对两节公开课,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形成了本单位的意见。
之后,每个单位派了一名代表进行的评课交流,对现阶段本区域现状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取长补短,成效显著。
1.本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各单位之间的教学教研交流,进一步拓宽了教师提高和发展的空间,推动了本小组内的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本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各单位英语“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加快了各单位英语“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推动进程,为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了条件。
3.本次活动的开展为本小组内的英语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机会,英语教师们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外纳良方,内修自身,加深了对“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认识,为英语教师们检验自身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本次活动在濛濛细雨中落下帷幕,教师们感受到了初夏的细雨带来的一丝清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本次教研活动带给他们的些许感触。
小学英语联片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2011年12月16日,我校举行了与张庆联片教研活动。先听了五年级的Free time—A new bow and arrow一课,然后是六年级的Life in the Arctic,最后参加了评课活动。通过参加这次小学英语联片教研活动,我有很大的收获。
创设高效课堂,首先经做到“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减少讲授时间,一般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反对老师讲,学生学,课堂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讲的最少,学生收获最大。讲课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讲在点子上,讲在学生不开窍处)“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删除无效教学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当堂反馈。要做到这些,就要求老师们必须精心地设计每堂课的每个环节。
(一)优化目标结构
目标结构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要优化目标结构,就要求教师必须从英语学科的系统目标出发,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知识点,技能训练点及其相互关系。对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扎实系统而精深,对英语学科的重点,难点心中有数。这样既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学习,又为以后的目标作好准备,使授课系统而完整。另外,我们还得从教学实际出发,慎密考虑英语学科的特点和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设备等各方面情况确定目标结构,做到容量适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二)优化时间结构
正确分配时间,合理使用时间,是一堂英语课成功的重要保证,英语课中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热身──呈现新知──操练新知──拓展应用——家庭作业。每个部分都要精心安排,处理恰当。
1、热身环节。这个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好的热身活动不仅可以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为新授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还能烘托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英语世界,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热身的内容往往与新授课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热身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唱歌、复习旧知识;可以是listen and do, do and guess, 游戏、TPR活动法等。
2、呈现新知。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学以致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课堂语境,使英语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富有魅力,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英语。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片、实物、简笔画、动作表情、CD机、录象机、投影机、卡通画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做到音画交融、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操练拓展。这一环节不仅要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单词和新句型,还要让学生以前所学的旧知识在本单元新学句型中得到应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上怎样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大量听、大量说呢?①首先,在授课时,要尽量使用全英语教学,听不懂可用动作,眼神表情去代替,让学生慢慢听、慢慢消化;②利用快节奏的说练形式,如one by one, row by row, 或girls 和boys比赛等形式,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结果证明学生善于表现,非常喜欢这种形式。③利用录音,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④大量做,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高频实效的原则,不能浪费时间,但还要注意有松有弛,难易适中,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练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这个环节的教学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尽量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句子操练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三)优化训练方法
训练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各样的操练形式,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成功的英语教学不是只看一节课教了什么内容,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练了什么内容,学会了什么,在实践中能用什么。这种学会、能用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1、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
儿童能够在他出生后的头几年里,在身体和智力都不发达的情况下,顺利掌握母语,这对我们外语教育者不能不有所启迪,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的是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评课中有几伴老师说的全英授课在我们榆次确实不太现实,全英授课只会给学生加重负担。
2、创设情境,进行训练。
借助情境,进行操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借助游戏,竞赛,进行训练。
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猜一猜”、“传话筒”、“模仿秀”等游戏都是可行的。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到游戏的难度及适用度,尤其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孩子们更是喜欢。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4、在操练中,积极恰当、公正的给予评价,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在英语课堂中,积极使用形成性评价,不怕学生犯错误。所以只要学生大胆练习,就给予肯定。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英语教学就是寓教于乐于课堂之中,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材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才是我们理想中的“课堂”。
自身反思: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我需要努力的方面还有很多:
1、修炼内功,努力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认真阅读有关书籍,提高英语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
2、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自己的英
语水平和自身能力。
二00二年开始,我园也开展了英语教学活动。最初,我们完全依赖于课本,将幼儿置于完全被动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的幼儿占大多数,能开口的幼儿也只有在英语课上才有机会表现。而且幼儿教师们普遍感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难,组织更难。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好英语活动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化,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重要,教育内容正在从知识—能力、技能—价值观、态度的排序向着价值观、态度—能力、技能—知识的排序转变。作为人生启蒙阶段的幼儿教育要为人一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幼儿乐于学习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把幼儿教学的目标制定为:
(1)、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大胆交流的学习动机。
(2)、培养幼儿听、说英语的能力。通过参与英语活动有效地习得粗浅的英语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省教育厅为我们提供的《幼儿学英语》教材,很符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活动性、参与性和实用性。它所选用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它所包含的内容从认识幼儿自身出发到认识他人、认识周围的事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教材把学习内容按一定规则划分成相互联系的若干单元,这样更能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反复巩固的过程也更有助于幼儿总结、探索、发现等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活动的设计:
在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在情景与环境中让幼儿自然地习得英语,不仅使幼儿感受并体验到活动的快乐,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在学习day、night这两个单词时,教师扮演大公鸡报晓,幼儿扮演的“小动物们”被唤醒了,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大家玩起了摸人的游戏。这时,大伙儿发现了还在睡懒觉的小pig,“大公鸡”连忙叫醒它:“pig、pig,Thisisday,getup,please!”,“Day?”“Yes,Thisisday!”,此时,适时出示白天挂图,教词语day,并引导幼儿运用“day”或“Thisisday”句式邀请pig做游戏。在这次活动中,有95%以上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且准确地掌握了这个单词。像这样,在“情景”中引导幼儿理解英语的意义,把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轻松自主地学习和运用英语提供了条件。
又如在学习服装单词时,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时装表演游戏,所有的人都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所感染。我们做着夸张、有趣地动作,大声朗读着服装单词。有98%以上的幼儿在课上表现的非常积极、主动,并准确的掌握了这些词语或短句。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枯燥的单词、短句配上生动、形象、夸张、有趣的动作,把静态的英语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表情语言等动态语言,设计成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验与参与,在活动中自然地习得了英语。
在MyHometown单元中,一个生动形象的手偶Jack被引入进来。Jack要去它的家乡看老朋友,一路上,教小朋友认识了不少东西:roadriverorchard。幼儿每次看到Jack都兴高采烈地,他们可以从Jack那学到不少知识,还主动地发散思维“Jack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呢?”、“Jack的家乡在哪里?”……。象这样设计一个情景,引出一个单元,指导幼儿从学习—联想到主动联想—自主学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幼儿总结、探索、想象、发现等能力的发展。在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思路非常清晰,教学活动轻松、活泼,活动效果非常好,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教学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超级秘书网
课后,我们还把对话、短句编入歌曲、儿歌中,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用这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开展“城乡结对互助共赢”活动,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强校的师资优势、管理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文化优势,向农村学校传送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区域教育公平。同时,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促进城市学校更好地办出特色和水平,形成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新局面。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城乡结对互助共赢”活动是一项全方位合作,多方面协调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由普教处负责协调中小学、幼儿园的结对活动(职业教育由职成教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配合。县(市)、区教育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基础教育科、职成教科负责本县(市)、区活动日常组织实施、指导和检查工作,制订具体任务分解和工作日程安排表;人事科负责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结对有关工作;教研室负责教学结对有关工作;思政科负责德育教育活动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室负责结对工作的考核和评估。各处室要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相关学校要将工作逐项落实到人。
(二)确定结对学校(见附件)。农村县(市)学校结对工作由各县(市)教育局参照本方案自行确定。
(三)制订“城乡结对互助共赢”活动实施方案。每学年初,城乡结对学校由城市学校负责,根据农村学校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共同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及活动重点,制订出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结对活动方案,报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各区教育局汇总后,报市教育局普教处备案(职业院校的活动方案报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备案)。
(四)认真做好总结提高工作。城乡结对学校要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成效、有记载、有档案材料。每学年结束时,要进行认真总结,分析成功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
(五)认真做好督导检查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要组织相关人员经常对“城乡结对互助共赢”工作进行评估指导和检查,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工作任务
(一)学校管理水平
1.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2.制订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3.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以及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防范等方面工作的交流与学习。
4.城市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帮助农村学校规划校园布局,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并指导组织实施。
(二)教育教学工作
1.帮助农村学校规范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和教研制度。指导和帮助农村学校开齐开足课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帮助和指导农村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提高效率和水平。帮助和指导农村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建设学校网站。帮助农村学校用好各级基础教育网、职业教育网的教育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结对学校教研活动的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3.指导农村学校加强实验室、实训室、图书室及其他功能室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使用。
4.共同开展课外活动。学校举办各类艺术节、科技节、技能节、体育节和读书节等大型活动及相关节庆活动时,适当组织结对学校的师生共同参与,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共同开展团队活动。通过组织共青团、少先队手拉手等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三)教师业务素质
1.帮助农村学校制订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培训计划和工作措施,重点要进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培训。市教育局对口支教工作要纳入“城乡结对互助共赢”活动,统筹安排。
2.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
3.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每学期开展同类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教学研讨活动,包括制订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实训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报告等交流活动。经常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进行教学指导。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及时成立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安排专人负责,并做好经费保障和其他物质保障工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目标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灯塔”。学校制定实施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千分行动计划》,将教师素质分为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综合素质三部分,以《教师年度成长计划书》为载体,通过先个人据实填写,后学校“专家委员会”诊断的形式,引导教师梳理自身优势与不足,明确年度发展目标,制定达成措施(培训学习,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与创新,希望得到的支持等)。学校积极为教师发展“搭台子、铺路子”,成长过程实行动态考评,结果纳入个人年度考核,着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二、情感引领,提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中,把专业情意放在了重要位置上,而教师的专业情意又以高尚的师德为核心。学校深入开展了“爱与责任”、“用心去做”、“真情塑造未来”、“用生命影响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等主题师德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敬业意识。通过“我与学校、同事共发展”金点子征集、“寻找微幸福”征文比赛、“诚和乐”主题文化构建、“我的成功之路”演讲、“教师心理健康调适”主题片观看等活动,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从教幸福感和乐业意识。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采用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做卓越的教师》、《教师工作禁忌行为三十条》的学习落实力度,开展了师德自查互评、签订《师德行风责任状》等活动,落实师德岗位责任,力求做到“条条清晰、块块明确、面面完善”,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管理引领,打造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平台
1.转变管理理念,落实“一线工作法”。坚持“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优质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四线切入,深入实施干部“岗位责任制”、“分工协作制”、“年级分管制”、“学科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纵横交错、上下互动、齐头并进的立体管理网络。细化党员干部“三到、三联”制度(“三到”:到课堂中研究教与学,争做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到教师和家长中倾听呼声,争做和谐发展的促进派;到学生中了解成长需求,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三联”:每人联系一个学科;联系 1到2个薄弱班级;联系3到5名学生及其家长),“观念在一线更新,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
2.从常规入手,加强过程的“精细+规范”管理。从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入手,严把教学“五大环节关”(备课、课堂教学实效、作业布置与批改、单元检测、优生优辅和后进生转化),实施“问题解决式”、“工作清单式”工作方法,发现问题,迅速反馈,督查整改。
3.实行“质量会诊制”,落实整改措施。树立“全校一盘棋、三年一贯制”的质量目标长效意识,大力营造“凝神聚力抓教学,一心一意提质量”、“提高教学成绩光荣”的浓厚氛围。设立“教学质量警戒线”,坚持“三个着眼于”(即着眼于教学诊断分析,着眼于成功经验的梳理,着眼于后续教学环节的改进),从五个层面做好质量分析:一是校长室牵头,分管校长和级部主任参加的学校层面分析;二是级部主任牵头,全年级任课教师参加的各班级各学科分析;三是班主任牵头,班级任课教师参加的具体到每个学生的分析;四是备课组长牵头,同学科教师参加的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五是班主任牵头,班内全体同学参加的学情分析。从知识到能力,从课内到课外,从教法和学法等方面进行纵横交织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析,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查找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点”,制定整改计划与措施,做好跟踪落实。
四、教研引领,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的专业能力
1.研学。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抓好政治及教学理论、师德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内容的学习。通过“我最喜欢的课堂”调查反馈的信息,重点学习了《有效/高效课堂教学技能技巧培训手册》、《教师教学常规、学科课堂规范和优秀教学法学习手册》、《且学且行且思―――他山之石》中的相关知识,确保《课堂教学的30个经典细节》进头脑、进课堂。
2.笃行。一是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着力点,分五个阶段(备课组内“四个研究”活动,备课组内“每人一堂好课”,教研组内校级研究课,举行校级公开课,活动总结),开展了“高效课堂展示月”活动,以《高效课堂:立足于“全人教育”的四条标准》(张志勇副厅长)和“三度”(学生参与度、思维深刻度、目标达成度)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探索实施“332、五环节”4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践行学习到的新理念。以“问题细化、研讨深化、策略优化”的集备活动为平台,认真组织学科组“三个一”活动:每周一节研究课;每周一心得交流;每周一问题会诊。开展特色教学法评选活动,在学习培训材料、“走出去”开阔视野、总结个人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引导教师从研究背景(问题提出)―――教学法简介(定义、主要特点)―――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及操作策略(方法)―――申报理由等方面认真思考,总结提炼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高效率和可推广的个性化教学法,争做特色教师。二是实施好“四项工程”:(1)促进老中青年教师知识经验共享的“教师成长青蓝工程”,实现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同发展共成长;(2)扩大优质教师资源的“名师培养工程”,加快名优教师培养;(3)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班主任全员培训工程”,全面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质;(4)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协作体打造工程”:级部、班级为主体的教学绩效“目标实现协作体”,以学科组长、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绩效“质量提高协作体”。三是深入开展“校本小专题”研究。建立起“教师(学生)、班组(学科组、班级组)、学校(级部、处室)”三级校本小课题常态研究机制,从研究身边的“小、真、实、急”的困惑或问题入手,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编制方案―――行动研究―――问题解决―――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引导教师开展真教研,解决实问题。
3.慎思。在“五种课”研讨和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针对教师教学水平存在的差距,组织开展了“与名师对话”、“走近名校”活动,以参加省远程研修、用好网校资源、观看名师课堂实录等为载体,通过思想交汇、案例分析、比较反思、撰写心得等方式,落实“对照先进找差距,对照差距找原因,对照原因定措施,抓好细节促提升”的思想,解决好“优势学科持续稳定提升不够、薄弱环节突破措施不明、自我发展动力能力不足”等问题。
五、机制引领,永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活力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困难主要表现在:骨干教师缺失,校本教研缺乏高水平的“领头羊”;教学资源封闭化、单一化现象严重。为此,我们建立了校内触动、片内互动、城乡联动的“三动”研训机制。
1.校内触动,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在教师层面,实施“且学且行且思,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学研训一体化策略,通过“且学、且行、且思;再学、再行、再思”,追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快速螺旋式提升。在管理层面,实施“巧布置、勤检查,快反馈,细指导,速整改”的常规管理精细化策略,努力“把常规抓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将落实进行到底”。在学生层面,落实“面向全体、转差补弱、保优增优、整体推进”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策略,全力突出“质量第一、过程高效”。
【关键词】“双语”幼儿园,档案管理
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我曾受邀参加了县学前教育办公室对我县农村“双语”幼儿园办园水平的评估检查。我区农村“双语”幼儿园从2010年始如雨后春笋迅速涌现,到2012年,我县已建立了农村“双语”幼儿园88所。截止测查时园龄最长的园所一年多,最短的仅仅几个月。我们除察看实际的办园条件、教育环境及观看现场教学活动外,档案检查是另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农村“双语”幼儿园都存在着档案缺失、条理不清、混乱存放等情况。我想这种情况不仅在我县农村“双语”幼儿园,可能在我州甚至我区农村“双语”幼儿园也是普遍存在的。
“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幼儿园档案反映幼儿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真实记录,是进行幼儿保教、探索幼教规律的必要条件和可靠依据,是幼教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幼儿园档案管理工作是幼儿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它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可以有效地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和作用,更好地为幼儿园各项工作服务。目前农村“双语”幼儿园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都很薄弱,我认为,可以规范档案管理为抓手,推动农村幼儿园明了工作任务,稳步发展。因此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供镜鉴。
在检查中,发现当前农村“双语”幼儿园档案管理乱象如下:
(1)档案内容太少。有的幼儿园几乎没有档案。有的园所档案里仅有教职工名单简历、班级幼儿名单以及幼儿园工作行事历。
(2)档案内容芜杂。园长及兼职档案员不知道幼儿园应建立哪些档案,档案里应收集哪些材料。虽然检查前给参加评估的园所发了通知,并给出了一份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法的详尽材料,但多数幼儿园仍不得要领,许多资料散堆在一起,不能分门别类归档。把上级文件、工作计划、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混乱地放在一个档案盒里,也不装订。有的幼儿园甚至没用档案盒,归档材料只是捆扎在一起堆放。
(3)档案整理粗糙。字体不一(手写体与打印字体都有),纸张不同,档案没有封面,无标注日期。
(4)缺乏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国家对每所农村“双语”幼儿园配一名管理人员和五名教师,每个教师带一个班。有的乡政府为解决园所人手严重不足的实际困难,配备了1-2名保育员。但还做不到设专职的档案人员。有的园长把所有档案工作揽于一身,但由于事务繁忙,力不从心,无法建立完整规范的档案。
如此乱象,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是园领导是非专业出身,人员配置不够。我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是国家为我区培养少数民族“双语”兼通人才,开发大西北,富民强边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扶持项目。由于这个项目的推进迅猛,而我区又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管理及教学人才储备,就招收了很多非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如我县为完成开园任务,就从各中、小学推荐的懂“双语”、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中选拔了一批聘为园长。虽然她们在原先的工作岗位上个个都比较优秀,但中小学教育毕竟不同于幼儿教育,隔行如隔山,她们中大多数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适应新的工作。新建的幼儿园就如一张白纸,工作千头万绪,幼儿园日常实际工作已让她们疲于应付,诉诸于文字的档案工作更是没时间、没精力,也欠能力去做。这是造成多数农村幼儿园档案不全、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状况也极大地阻碍了她们进行教育反思与专业的进步成长。
二是规范档案管理的意识淡薄。没有配置必要的档案保管设备,未安排专、兼职档案员。建议在目前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下,园长可根据本园教师特点,给每个教师分配一些必要的档案工作,使其成为兼职的档案人员。材料的收集要分工负责、落实到人,及时移交、及时入档,统一管理。园领导要重视档案工作的日常指导与检查。应督促兼职的档案分管人平时勤于整理记录,避免检查时慌了手脚,从网上或其它园所胡乱抄材料甚至不加修改应付塞责。园领导对此项工作的要求不能仅停留在“资料有人保管,所需材料有人提供”的层面上,不能满足于“资料收放整齐、不丢不损”的档案管理状况。
三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定期归档制度,即学年末上交一次归档材料,而鲜有随时归档制度。对归档材料,在归档范围及内容上,重视收集反映幼儿园整体的资料,而忽视班组及教师个人资料的收集。这导致教师个人教学反思、教养笔记、幼儿观察记录等材料由于未归档而散在教师手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档案收集范围不清,档案管理方法欠缺。特别是教育教学档案内容较完整的少,无论是幼儿园整体教育资料还是班组或教师个人资料,结果性材料多,过程性材料少,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教研资料的查考、借鉴等使用价值;资料形式以书面文字居多,图片、音像等形式较少;此外,由于方法欠缺,档案管理中还存在档案整理无序、分类不明确的问题。如日常工作计划与各种会议记录、政治、业务学习记录、工会活动计划等混杂其中。
幼儿园档案管理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要真正实现以档案管理促进教育教学在内的办园整体水平的提高,应该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树立规范的幼儿园档案管理意识
要认识到建立健全档案的必要性和价值。幼儿园档案是在幼儿园管理和教育教研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教育过程、教育成果、教育水平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幼儿园中很多工作具有常规性和重复性。作为工作或活动记录的档案,具有一定的查考、利用、保存价值。如我园每年开展大型的常规教育活动――亲子运动会,每次活动前,我们会参照历年运动会档案,仔细选择经过检验认为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活动中我们对比赛过程进行拍摄拍照;活动后总结反思:哪些项目既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运动体能和技能,简单有趣又安全,且有利于裁判认定、家长轻松把握的就予以保留。在开展运动会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材料,运动项目的研讨、比赛中的照片、总结等等汇集起来就是这个活动的专题档案。
2.及时收集,确保资料的真实完整,切忌为应付检查弄虚假材料或抄袭
档案工作的基础是资料的收集,而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保存原始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所以资料收集都是从平时的积累开始,从点点滴滴的工作做起的。首先,在全园教职工中宣传档案的作用,使大家了解和认识到保留档案的重要性。其次,制定各类档案交存的负责制度,要求各相关责任人将平时的原始资料都要保存好,活动结束或每学期末,必须及时将资料上报档案室存档统一管理,从而确保档案收集的完整性。
3.掌握一定的档案整理和归档的方法
现在农村“双语”幼儿园还不具备设置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条件,我们可聘请档案局的专业人员对所有的教师进行基本的档案制作整理、装订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还可以向正规示范园所求助,请她们就幼儿园档案整理归类给予专门的培训和指导,掌握主要的档案立卷归档的基本功:①案卷的外观要美。厚薄适当,装订齐整,背脊档案名的书写简明、醒目。②卷内文件材料分班装订,尽量减少卷内文件材料之间的磨损。③为便于查阅、复印,案卷装订时,采用活页拉杆夹。④档案包装材料应尽可能一致。⑤分类归档。为便于查阅,可根据档案的性质和内容采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时间分类或按专题分类。
4.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明确归档范围与时间。在园务管理、教育教学及教研活动中,凡是具有查考、利用、保存价值的文字和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都属于归档范围。可分别采取随时归档与定期归档的方法。全园各班级开展的教育活动记录,如每年的“三八”主题教育活动、故事大王比赛、国庆节庆祝活动、毕业典礼、运动会、教师技能技巧比赛、玩教具的制作比赛、教师工作能力考核等都是我园的常规活动,在筹备计划之前,我们都要翻阅档案记录,从往年的计划、总结中取往年之长,同时又避免往年活动的不足,精心策划,精心设计。活动的安排,的海报、家长签到表、发言记录、活动总结等文字资料和所拍照片、录像等图片资料及声像资料,要在活动结束后马上整理,随时归档。而每学期的教养笔记、当班记录、周教育计划、区域活动计划及自主性幼儿记录(如自然角植物生长记录表)等资料在学期结束时上交,归档时间按学年度整理,实行定时归档。将同专题、同项目、同内容的文件材料编排在一起。同时还要明确归档的文件材料要求:凡归档或上报材料应做到书写材料优良、字迹工整、图形清晰并要注明题目、时间,以有利于长期保存和利用;打印材料用纸应可能统一纸张,同时要保存在U盘上。
建立借阅制度并认真执行。配备借阅登记本,凡是借阅者应按要求填好借阅登记表,要求借阅者不得在所阅材料内圈画、拆页、画线;并规定归还日期,逾期不还要及时催要,以防长时间后因遗忘而丢失。
5.幼儿园档案管理内容可参照教育行政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评估标准,结合本园实际,对全园档案进行有特点的建档分类
可参考下列分类:
上级文件类――(不言自明,不必细说)。
园务管理类――园务产生的会议记录、决定等文书档案。
保教档案类(保教档案是幼儿园最主要也是子类较多的档案)――有全园保教计划、各年级组教育计划、园本教研计划及教研记录、教学反思、教师培养计划、师徒结对协议、保育管理、大型教育活动的计划实施及总结等。
家长工作类――家长委员名单、家长会记录、家长问卷、家庭教育讲座、家访记录等材料。
幼儿卫生保健类――幼儿体检表、计划免疫记录本、学期体检单、消毒、卫生检查记录、每周食谱、幼儿膳食营养测算等材料。
后勤工作类――安全、财产、财务管理、幼儿园基本建设、食品安全、食品采购等。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自主性发展的目标可分解为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决断和自觉自理;主动性发展的目标主要表现在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创造性目标主要表现为独立思考、求新求异、想象力丰富、动手力强。在地理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开展自主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的理论依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所在。新课程理念需要我们的地理教学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的学习需要,同时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归根到底,新课程就是要求我们的地理教学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知识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为根本,开展地理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自我实现需求,就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学生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地理课堂中,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实现愿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各项智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就要在承认学生差异、积极营造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
二、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存在的问题
高中地理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主要由教师、教材和学生三个部分组成,课堂的本质就是学生在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地理课堂不能成为真正的学生学习的课堂或者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其中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开展存在问题,导致了我们地理课堂的低效或无效,现谈谈自己肤浅的几点认识。
1.从教师层面考虑存在的一些问题
教师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教师是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关键所在。但恰恰就是教师的问题,让地理课堂中的学生主体性活动很难开展。
(1)教师对学生主体性活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对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我们对此的理解还没有到位,没有对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出很好的区分,没有把学生主体性活动真正落实到课堂中。表现在课堂中,我们教师还是讲得太多,为学生分担得太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活动的时间太少,总是急于把课本知识、结论或答案告知学生,重结果,轻过程,轻评价。例如,在讲解地球运动中“地球自转的方向”这个知识点时,我们就习惯告诉学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并且告诉学生,从北极俯视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看是顺时针转动。这样的教学就是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教师的讲授,而非通过自己的主体性活动。当然,有些知识是需要我们教师讲解学生才能获取的,但在解决像这样的知识点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主体性活动让学生掌握地球的自转方向及各种图示中自转方向的绘制。
(2)教师对如何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到位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教师对课堂中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的本质及意义有了深入的了解,知道我们的课堂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由于我们教师对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的方法及技巧掌握不到位,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在地理课堂中学生“被主体”的现象。所谓“被主体”,是指在地理课堂中,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一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看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其实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或其他的一些需要,而非为了学生掌握知识。这些地理课堂中的活动开展虽有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外衣,但实质是教师课堂表演的一部分。例如,在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讲解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在多媒体投影中展示非洲与亚洲的自然带分布,然后让同学们观察完成课本活动中的表格。如下表:
填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在学生看书几分钟后,教师就在多媒体投影上展示了这个表格,然后逐个讲解展示。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没有考虑学生在完成这个表格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时所给的思考时间也有所不足,并且没有很好地进行引导铺垫,只是为了完善自己的教学环节而开展了学生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我们教师就要在深入理解主体性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开展各种自主性活动。自主性活动的课堂形式很丰富,可以围绕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同学讨论、学案导学,发言演讲、布置课外探究作业、同学互评等多种方法和手段。
(3)教师在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中时间分配掌握不到位
在地理课堂中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教师就要把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作为课堂的目标,并且要明确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活动。但开展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时常常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处理好这些新问题对我们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考验我们对课堂教学中不断生成的教学资源的处理能力,但最大的问题是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主体性活动所需时间较多的矛盾,因此,教师迫于教学进度的压力而在地理课堂中放弃了一些主体性活动。但我也发现,由于时间问题而迫于放弃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往往是一些喜欢自己讲的教师,其实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自己少讲一点,给学生多一些时间,效果未必会差,同时也能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握好教学进度。在教研活动上,有专家提出地理课堂四十五分钟,首先要把我们教师的讲话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其他的问题另外考虑。这样的要求其实就是教师少讲,让学生多做,因为学生的课堂主体活动远比我们的讲解有效得多。
(4)教师对地理课堂教学本质认识不到位
现在的应试考试,导致我们过分看重分数。提高分数最好的办法是高密度的课堂教学内容,高频率的课外练习。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教师为了赶进度,抓复习,提成绩,会选择教学时间较省、教师授课难度不大、短期内学生成绩容易提升的讲授法等课堂教学方法。但课程理念中强调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种地理素养不是靠我们的地理成绩来体现的,而是要通过每一堂地理课中的点点滴滴的学生体验来提高。如果我们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我们就必然要在地理课堂中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看作我们地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2.从学生层面考虑存在的一些问题
地理课堂中在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除了上面分析的教师的问题外,我们的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学生对以自己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及必要能力的不足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从学生角度考虑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对以自己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不适应。学生长期以来基本上已经习惯了教师讲、自己听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在我们教师要开展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时,学生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自学发现一些问题,能够与人交流想法,探讨一些探究型问题等,而这些能力对学生来说是有所欠缺的。
(2)学生生活实践的大量欠缺
地理课堂中的很多内容,跟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学生的所见所闻很有限,特别是对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及与此相关的人文地理差异,这就决定了学生的思路比较狭窄,有些想法甚至是错误的,不符合区域自身的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地理课堂中有些主体性活动就较难开展。同时由于学生缺少参与农业等区域生产活动的经历,缺少生活实践,在知识的理解上就显得比较费力,在探究一些问题时就缺少实践知识作为依托,因而主体性活动开展受到限制。
3.从教材及媒体层面考虑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在的教材已经不是教学的全部,而是要用好教材,用教材教,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同时提高能力。但现在的教材知识体系不是很完善,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往往不能形成很好的知识体系,同时教材中设计的一些活动题缺乏操作的可行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时只能舍弃一些活动内容,但教材编写者恰恰希望我们通过这些活动题来开展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在媒体的使用上,我们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常常使用信息技术,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教师仅仅把它当作了一块“高级”的黑板,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及课堂的需要,有些展示速度太快,有些由于课件设计的程序设定使得教学过程被固化,没有可变性,当然也谈不上学生的主体性。
三、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尝试及建议
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学生主体性活动的推动者还是我们教师。我们要努力学习,及时更新观念和认识,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尝试各种形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加强课堂的教学反思,及时改进和提高。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自己能少讲就少讲,不要从我们自身角度考虑教学过程,而要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而不是以我们教师自己认为讲解清楚知识为主要任务开展教学。
例如,在“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各种图示”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角度考虑,本人认为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存在的状态及与太阳的相对关系。其次是地球的自转过程。再次是地球不同的视图如何绘制。最后是不同的视图上如何绘制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这样的问题呈现,我认为是从一个对这个知识不是很清楚的学生的角度考虑的,通过层层推进掌握这个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纠正引导,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