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1:19: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市场营销学习心得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就我自己而言对市场营销的理解就是,如何尽可能多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把客户的这些需求作为一种工作目标去努力实现,以期实现客户需求的最大满足、公司利益的最大实现、员工薪水的快速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以上所述具体来讲市场营销就是围绕客户需求实现能源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佳搭配并以此为中心的一切工作技术手段其中包括客户服务、需求侧管理、相关的法律援助、服务所需的技巧和手段、营销人员的工作素质、规范的行业标准、无遗漏的客户需求满意度统计、客户的心理需求、完善的企业形象等。
营销无疑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的生命线。虽然,在市场营销的操作上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是,用心分析,眼下,国内的大小企业搞了20多年的营销战略,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
本世纪市场营销观念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生产观念、推销观念以及需求观念。前两个阶段所处的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供给”决定“需求”;后一阶段特征“需求”决定“供给”,即新产品开发动力源于需求,新兴技术只有迎合消费者需求,才能变为产品,进入市场。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产品往往是市场上从来没有见过的新产品,特别是消费者领域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极难预测和把握。因此往往是企业供给什么,消费者就购买什么。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出现前,无论是早期的预言家,还是现实的消费者,几乎没有人预测其出现,更没有预料其飞快的供给体系调整速度,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更新市场营销观念。工业时代市场营销组合的4PS(即产品、地点、价格、促销),是以大规模生产、营销、采购、广告、以及消费为基础。
信息时代,世界经济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朝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以因特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对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不断趋于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者需要要求市场营销必须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确定所能提供最佳服务的目标市场,设计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议案以满足这些市场的需要,以便通过与重要的客户建立有特定价值倾向的关系,创造顾客满意并且获取利润,使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将从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电子商务时代。电子商务时代是一个“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它要求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一个致力于提高客户满意率、回头率和客户忠诚度,体现对客户的关怀并实现对客户个性化需求快速响应的企业才是这个时代最有活力的企业、最有发展前途的企业。
学习市场营销的心得1“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在大二第一个学期我们学完了,之前我总是以为市场营销和我们的距离很远,因为我们还是在校的学生,而且专业是金融,所以学习的兴趣不是很大,但是在老师每节课讲的案例和一些理论知识之后,我对市场营销学这门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大学最早接触营销理论是在大一参加比赛的时候,在大一第一个学期,我参加“联通杯——校园模拟招聘大赛”,因为平时我看的书比较多,所以提前了解什么是SWOT理论,在制作参加比赛的简历时,我不想和其他选手简历做的形式一样,所以就用SWOT理论分析了自身的一些条件,自己的弱势、强势、机遇和挑战。虽然那次比赛我拿了三等奖,但是那晚联通公司的评委都说对我的简历记忆最深,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这是第一次我大胆的运用自己浅薄的营销理论知识参加比赛,不但收获了惊喜,从此我对SWOT理论也有很深的记忆。
在之后“职业规划大赛”中,我又看到了这个理论,第二次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参赛作品中。其实,我在课余时间深入的自学了SWOT分析法,及态势分析法,是由20世纪80年代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的,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我也学习到了用SWOT分析中国电信的案例。在大一下学期中,我和大二的同学组队参加“市场营销大赛”,再次深入学习了SWOT-CLPV分析法,这一模型是在SWOT模型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而成的一个模型。这种分析方法是一种能够比较客观而准确分析一个企业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并且在于学姐们交流比赛的过程中,我还学习到了很多东西,4P(产品价格 分销渠道 促销)理论和4C(顾客 成本 方便 沟通)理论,第一次觉得营销方法也是这么的有意思,而且理论虽然简单但是运用起来要分析个体的差异。
在大二的第一学期,我们正式开了市场营销学这门课,在课堂上系统学习很多营销的理论知识听到老师精彩的分析很多营销案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告诉我们这些营销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运用很多,让我们过节去逛街的时候,留心一下身边的打折情况,并且在课堂上为我们提供很多种类的降价打折情况供大家学习参考,从不同的选择中教会我们很多东西,让我的感悟很多,让我觉得营销不简简单单的是理论的运用,更多的是一种手段一种艺术。学了市场营销使我了解到市场营销作为一门艺术和科学有基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在商品和市场产生的同时市场营销手段也就运而生,在不断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市场营销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曾经以为市场营销摇不可及,在我的印象中是那么的抽象,但是经过学习我意识到营销已影响到社会市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每一个元素。例如说,我们去超市购物,去商店,去逛街都能“遇到”它,市场营销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我觉得市场营销学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市场营销学环境、消费者市场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等各方面。我们学习了市场营销之后,无论是作为卖家还是买家,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对经商感兴趣或是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从市场营销学中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即使是理论上的,但学好理论知识可以运用于实践。例如现在很多同学平时都会自己在学校外面的商业街开间店或是在学校的饭堂前摆摆摊,有时也会有同学上门推销手套,围巾等日常用的东西。这些都体现了有的同学有经商的意识,虽然可能是为了赚点零花钱,但至少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还是挺不错的,也许是在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基础,也许是在为成为企业家做铺垫。
如果你是销售者,在学习了市场营销之后,也许可以使你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产品和特点,针对市场的现实状况,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而当我们作为一个消费者去购物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到一款喜欢的东西,但又不知道到底买不买,不买觉得有点可惜,买了又觉得好像有点无所用处,怕买回去后后悔,也许心就动摇了。尤其是女孩子,这样的情况常出现。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看到一件东西觉得不不错,可是实用性不大,在经过卖家阿姨那灵利的嘴之后,我的心就动摇了,后来发现买了却又不怎么用到!而学了市场营销后,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这种心理做个判断,关于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容,就能帮助我们分析我们的心理活动。当我们了解了消费者的种种购买行为和心理以后,我们就会为自己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结合书本和资料我对市场营销的昨天今天以及将来有了初步了解和预测,相信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营销也将不断变化更新,以后会出现更多的营销模式和手段。市场营销这门学科将不断完善,适应并促进世界的发展。通过市场营销的学习使我更加了解社会,了解经济,了解市场,为我们以后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除此之外,我觉得“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的定义是在一个市场运作中关于产品流动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营销这个概念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是大学生,面临毕业后的严峻的就业问题,我们如何在人才激烈竞争市场中,将自己很快的推销给企业,让一家公司选择我们;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组织团队带领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任务,我们怎么样将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推销给其他人,将自己的idea营销出去: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怎么样使别人很快的认识自己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是“营销”这个概念,所以,我觉得学习一门课程,我们不仅仅学到的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是把这些理论运用到生活中,或者从这一学科中,我们得到新的思维,对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像SWOT分析法对我的启发一样,在一个环境中,怎么客观的认识到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们分析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优势劣势,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和营销的出路,我们适合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做什么样的工作,这些理智客观的东西,比一个简单的理论知识重要的多,带给我们成长和思考的东西很重要。
学习市场营销的心得2近日,参加了一期高级营销人员培训班,我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收获很大,特别是在有幸听了徐严教授的课程后,感触非常深,在这里仅举徐老师所讲授的一些片断,虽属管中窥豹,愿与大家共勉。
一个故事:有人问海尔总裁张瑞敏关于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别,他讲了一段精彩的故事:如果训练一个日本人,让他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这样做,并且不管多长时间,他会一直坚持下去;而一个中国人开始会擦六遍,慢慢觉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后在他自认为‘干净’后就索性不擦了。当然这个故事并无讽刺中国人之意,只是说明了中国人(或者说部分中国人)做事的态度是不认真,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点,天长日久就成为落后的顽症。我们应该向故事中的日本人学习,学习那种工作持之以恒的态度,学习那种“做事程序化”的态度,正如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所言:态度决定一切。这也是作为一名营销工作者最基本的素养。
一个寓言: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象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并把它给吃了。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要想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你必须坐(做)得非常非常高。在市场营销中,要做的非常高或者说非常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付出100%的努力行不行?不行!我们必须付出120%的努力,正如有的专家所说的:要做好市场营销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
一个格言:以不变的思维对待变化的市场,起步已决定了你的失败。如今创新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我键入“创新”一词随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了一下,与之相关的条目竟然不下17,000,000条。
--说过: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知识创新迅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张总也曾用战略的眼光说过: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有的专家曾分析说:与创新乏术的企业相比,创新成功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20%甚至更高的增长率,如果企业80%的收入来自新产品开发,并坚持下去,五年内其市值就能翻番。当然这里的创新并非单单指生产方面,在营销方面也尤为重要,其他研究结果也表明,创新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CEO和营销主管普遍关心的问题,其原因自然不会仅仅出于对薪酬的担忧,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80%的营销高层管理人员深信,本企业今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创新。做市场营销必须创新,不能用不变的思维对待变化的市场,否则注定失败,这决不是杞人忧天,决不是心血来潮,搞市场营销必须创新,并且还要对创新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个概念:4P理论。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接受正规的营销知识培训,这种理论性的学习为我们充了电,使我们明白了好多知识,包括实战性的案例,也包括理论知识,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刚学习的4P理论,算是现学现卖吧。1960年,E.杰里米.麦卡锡将一个新的商业管理学概念带给了商业理论界,麦卡锡套用了营销组合(MarketingMix)理论,并将营销组合中的主要因素定义为4P,即产品(Product)、渠道(Place)、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以及它们的组合。这便是后来人所共知的营销4P理论,4P理论的提出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今天,无论有多少新的营销名词,无论有多少关于4P过时的说法,4P都是营销管理理论的基石。这一理论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直到今天仍然是学生们学习背诵的对象和每一个商人耳熟能详的格言,4P理论的魅力在于,它为企业思考营销活动提供了四种容易记忆的分类方式。当然如今构成营销组合的因素间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过分虔诚地盲目使用4P理论,将使企业忽视这些关系的存在。
一个理念:快乐营销。从徐严老师的第一堂课就开始给我们灌输“快乐营销”的理念,听到“快乐营销”四个字,其实内心充满感触,自己在营销这条路上一路走来,曾经思索过营销到底是什么,艰苦、艰巨、勤劳、勤奋、坚韧、坚强、失眠、失意等等,众多词汇却很难想到“快乐”二字,今日听的徐老师一言收获非常大,并猛然顿悟:快乐才是营销的最高境界。
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除给我们带来了“态度决定一切”的思想外,米卢给我们国人的最大收获就是:快乐足球。并以这种思想带领中国队冲出了亚洲,改写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而营销如果用“快乐”来诠释也同样会如此有魅力,营销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走于客户和公司之间,与家人聚少离多,内心又要时刻牵挂着业务,所有这一切面对起来,想要快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仔细根据徐严老师的话想来,其实快乐来自心态,是一种感觉,只有平和的心态、冷静的心态、自信的心态才能快乐,而这种心态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来自对市场的掌控,要掌控一个市场就要付出努力,这又要象前面寓言里的乌鸦一样,只有通过自己付出120%的努力才能做的高,做的好,才能在当地市场营销这片舞台上纵横驰骋,当完成好一件工作回过头来咀嚼一下,觉得营销的确是快乐的。
以上是学习后的一点感悟,只言片语与大家共勉。学习市场营销的心得3二十一世纪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能力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市场竞争,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不仅对产品质量有高要求,而且更是对服务有多样化要求。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回避这一现实,他们纷纷研究提高竞争力的策略,整合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企业强大竞争力的根本取决于有没有高质量的服务,有没有忠诚的顾客,竞争的胜利者将是那些理解顾客价值,创造顾客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企业。在有幸学完《服务营销学》这门课之后,本人觉得学会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是一名营销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为什么服务营销会这么重要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中的竞争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而顾客在购买产品时往往是将所获价值与交易成本相比较,当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后所获得的价值越大时,顾客就会越满意。产品是可以日趋同质化的,但是服务却是有差异的,良好的服务可以给顾客不一样的感受,即使该企业的产品不是最令人满意的,但凭借优质的服务,顾客甚至可以放弃些许产品功能来选择服务好的企业。比如说理发,其实每家理发店或发型屋的基本设备没有太大区别,但为什么回头客的数量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呢?关键就在于服务。刘加来教授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的服务是人性化服务。”这点在理发上更能体现出来,理发没有标准,一切都是顾客说了算,顾客认为满意,那服务就是好的,下次他还会再来。相反,顾客不满意,哪怕只是一次,对那些新顾客来说,他们可能会转向别的理发店。这样回头客的数量将决定理发店的业绩,顾客永远是对的,企业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一提到汪中求,谁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细节决定成败”,高质量的服务其实也是从细节做起。服务是对客户的一种关心,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顾客。但是同样是服务,却还是有着质的不同,那是因为服务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是份内的服务,这是所有企业都必须具备的,是一种被动服务。比如,顾客来商场买空调,他不会说“把空调送到我家,然后再帮我安装。”即使是商家照做了,顾客也不会特别感激。因为在顾客看来,这是商家最基本的服务,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商家做不到,那他就会换一家。第二层是边缘的服务。可以这么理解,那是“可做可不做的服务”,是一种主动服务。比如上门维修服务,这个其实是份内服务,但是现在有些大企业的服务可谓“无微不至”。他们要求本公司的维修人员进顾客家时要穿上自备拖鞋,然后才能进门,在有礼貌寻问要维修的产品在哪里的同时,还要戴上自备的干净白手套,以便不会在房间内留下手印。在修理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粉尘、小垃圾之类的,这时维修人员需要把自备的小刷子和小撮箕清扫干净,装进塑料袋随身带走。说实话,这些服务真的是可做可不做的,因为顾客只要求能把产品修好就行了,并不会要求这么多。但是你想想,正是这些细节服务,才能让顾客感动,产生忠诚度,并将良好的口碑传播给他认识的人。营销界有这么一句话“顾客满意他只会告诉8个人,若顾客不满意他会告诉22个人!”可见不把细节服务做好,是不会带来长期的顾客的。
实际上由于服务是无形的,又具有不可感知性。
很多企业都很难做到第二层服务。有些星级酒店要求服务员每天将桌子擦十遍,起初服务员会擦十遍,可过一段时间之后,服务员可能只会擦八遍,再后面就变成六遍。这说明要做到高品质的服务,没有高度自觉的服务意识是不行的。第三层服务就是这样的,它是与销售无关的服务,它能为顾客带来惊奇。最经典的例子要属于余世维在泰国酒店的故事。余世维清晨打开房门时,就有一位泰国小姐微笑着向打招呼,并说“余先生,早。”酒店能记住客人的名字,这让余世维很高兴。下了电梯之后,又有一名小姐站在门口说“早,余先生。”余世维很好奇,为什么她也会知道自己的名字,原来她的腰间有对讲机,是刚才那位楼上的小姐告诉她的。等余世维吃早餐时问这点心是什么时,服务生先是上前看了一眼,然后后退一步再为余世维介绍,原因是怕自己的口水会溅到菜里。等余世维退房离开时,她说了一句话“余先生,真希望能第七次看到您!”原来那次是余世维第六次去。如此细节的服务,真的算是服务界的一种境界。
说到这里,本人又不禁想起刘加来教授的又一名言“什么是高品质的服务?人家做到80分,你却做到90分。”如果说一般的酒店做到的只是80分,那么泰国曼谷酒店做到了90分,它做到了差异化的服务,是谁也无法模仿的服务,就是能比别家酒店更会关心顾客,于是它成功了,赢得顾客的心,它成为了知名酒店。
产品需要创新,服务也需要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对商品质量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它们除了要求厂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技术含量外,还要厂商不断创新服务水平,不断推出新、特、奇的服务举措来满足他们对服务的求新求异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如果死抱一两次售后服务举措“从一开始”那显然是不明智的。
商家要想自己的商品永葆美丽,要想自己的公司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不停的提高商品质量外,还必须树立“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服务。
总之,服务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才能真正达到顾客忠诚。最后以刘加来教授的几句话来提醒企业:“服务细节人性化,服务态度优质化,服务技能专业化,服务方式灵活化,服务效率高效化。”
学习市场营销的心得4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服务营销管理这门课程,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服务营销管理,是指企业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来安排服务营销组合,向顾客输出非有形产品、或者便捷、愉悦、省时、舒适或健康等形式的附加价值或利益,以满足每一顾客的特定需求的经济活动。
与实物产品比较,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差异性、不可储存性等特征,服务产品的特征决定了企业服务营销具有以下不同于实物产品营销的种种特点:
服务营销以提供无形服务为目标。服务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了服务产品的消费与服务产品的提供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服务的消费者要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并与服务提供者密切配合。服务的差异性导致同一服务者提供的同种服务会因其精力和心情状态等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同时消费者对服务本身的要求也参差不齐,这就使得服务营销工作稳定性差。
由于大多数服务的无形性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进行,从而决产品供需在时空上分布不平衡的问题,调节供需矛盾,实现供需平衡。服务的所有权缺位特征决定了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实体的所有权转移。
为了有效地利用服务营销实现企业竞争的目的,企业应针对自己固有的特点注重服务市场的细分、服务差异化、有形化、标准化以及服务品牌、公关等问题的研究,以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服务营销战略,保证企业竞争目标的实现。为此,企业在开展服务营销活动、增强其竞争优势时应注意研究以下问题:
任何一种服务市场都有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服务需求者,由于影响人们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服务需求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其能力多大,都无法全面满足不同市场服务需求,都不可能对所有的服务购买者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每个企业在实施其服务营销战略时都需要把其服务市场或对象进行细分,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服务的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组合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营销效益。
服务差异化是服务企业面对较强的竞争对手而在服务内容、服务渠道和服务形象等方面采取有别于竞争对手而又突出自己特征,以战胜竞争对手,在服务市场立住脚跟的一种做法。目的是要通过服务差异化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竞争对手相区别。实行服务差异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调查、了解和分清服务市场上现有的服务种类、竞争对手的劣势和自己的优势,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发服务项目,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其次采取有别于他人的传递手段,迅速而有效地把企业的服务运送给服务接受者。最后注意运用象征物或特殊的符号、名称或标志来树立企业的独特形象。
服务有形化是指企业借助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有形要素,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产品尽可能地实体化、有形化,让消费者感知到服务产品的存在、提高享用服务产品的利益过程。服务有形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服务产品有形化。②服务环境的有形化。③服务提供者的"有形化"。
由于服务产品不仅仅是靠服务人员,还往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设施和技术条件,因此这为企业服务质量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条件,企业应尽可能地把这部分技术性的常规工作标准化,以有效地促进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具体做法可以从下面方面考虑:
从方便消费者出发,改进设计质量,使服务程序合理化。制定要求消费者遵守的内容合理、语言文明的规章制度,以诱导、规范消费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使之与企业服务生产的规范相吻合。改善服务设施,美化服务环境,使消费者在等待期间过得充实舒服,如设置座椅,放置书报杂志,张贴有关材料等,为消费者等待和接受服务提供良好条件。规范服务提供者的言行举止,营造宾至如归的服务环境和气氛,使服务生产和消费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
根据企业的细分市场确定相应的服务定位层次,明确关键特性,也就是说本产品的服务特色是什么,尤其是考虑到影响购买决策的哪些因素,这种服务特色最好要具有显著性,使本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还应该是消费者可以感受得到,易为理解的,才会使消费者意识到此服务的可行性;企业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保证盈利,因此目标顾客认为因产品服务差异而额外的花费是值得的,并且愿意购买,才会保证企业的可盈利性。
格罗鲁斯认为基本的服务包可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服务、便利、支持。核心服务体现企业提供过的最基本也是企业得以进入市场并得以存在的原因,核心服务也与质量直接挂钩。便利是方便核心服务使用的活动,如果没有这种服务,消费者将不会方便的使用核心服务。支持是增加服务的价值或是同其他竞争者相区分的服务,但要注意的是要尽量降低服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和专业性,使消费者可以充分的理解和参与。
与传统有形性产品定价相比,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等诸多特点,使得服务定价更加复杂化,因而与其相关的服务定价更是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影响企业定价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成本、需求和竞争;成本是服务价值的基础组成部分,他决定着产品价格的最低界限。需求价格弹性理论也说明了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服务的无形性促使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使用各种各样的参照物,如果本企业不能提供与竞争对手差别很大的服务,那么服务价格也应该追随市场价格。
使用价格杠杆,明码实价地标明不同档次、不同质量的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通过价格的上下浮动调节消费者的需求,以保持供需平衡,稳定服务质量。
由上述我们可以认识到服务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以及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无论是服务人员还是服务本身,都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存在,因此服务品牌就显得很重要。创服务名牌,是服务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应注意服务品牌的研究,通过创名牌来树立自己独特的形象,以建立和巩固企业特殊的市场地位,在竞争中保持领先的优势。
最后,老师的讲课方式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讲述的很透彻,而且讲述的实战经验更加丰富了课堂气氛,增加了我们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实践部分让我们了解了市场,因而是所学课程中最为生动和深刻的一门学科。
学习市场营销的心得5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网络进行营销的时间占多数。在跟老师学习了一个学期的网络营销后,我对于网络营销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其不单单是对产品做点网络广告这么简单。网络营销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运营模式,也为企业提供了另外一条值得思考的路。
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课程,为我们介绍了一种通过网络来完成的营销方式。虽然和传统的市场营销有很多的相同,但通过网络来完成的营销也有其特别的优点。
1.网络使网络营销能省去中间商直接和消费者进行联系,并且更具有互动性。
2.网络介入了网络营销的全部过程,更容易管理和整合。
3.网络的高效率运作使网络营销的成本比传统营销的成本大幅度下降。
4.网络能够覆盖全世界,让网络营销的面积更加的广阔,这是传统营销无法比拟的。
虽然网络营销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优势,就我国来说上网人数只有五分之一左右,在目前的现状而言网络营销取得的成果并不能超越传统营销。互联网用户大部分是年轻人,而这个世界的财富并没有在年轻人的手中,所以网络营销现在只能作为传统营销的附属存在。如果不是成本的低廉,根本不能吸引企业的投入。不过随着网络的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互联网带给大众的惊喜会更多。所以网络营销是一种趋势,是未来的一种和传统营销匹敌的营销战略
因此,我认为学习网络营销可以加快我们商业的迅速发展,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因此网络营销是一项不可抹杀 的进步!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实习创新的背景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但在过去的教学实习中发现,市场营销专业实习难度大,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不愿接纳学生实习,一怕泄漏企业商业机密,二怕影响企业的日常工作,三是一批实习学生人数太多,企业很难一次性安排好;同时,传统的实习方法,挂靠某单位,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学的与实习做的关系不大,使学生对实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加之学院实习经费有限,实习工作困难重重,实习质量难以保障。
针对这些困难,各高校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式实习:实习基地的数量有限,接待能力不足。二是松散型实习: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出现大量虚假实习,实习效果不佳。三是情景模拟专业实习:模拟实习对于程序性强的专业课程实习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市场营销相关专业来说作用不明显。因此,传统的三类实习模式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存在较多缺陷,必须按营销人才的需要,进行教学实习模式创新。
二、“合作双赢”模式的运作思路
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设想
(1)大一,认识实践阶段: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是贯穿大学三年的教学工作,大一要使学生从思想上转变认识,教学实习应安排学生到企业了解一些营销知识,培养团队意识,强调团队内部各个成员的紧密协作,使团队精神贯穿整个大学生活。
(2)大二,指导实践阶段: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觉思考,积极参与。主要方法是在校内利用营销实训室先开展模拟销售、模拟谈判、产品设计大赛、广告策划大赛等等专业性较强的模拟实训,树立学生的信心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校外实习,按学习小组完成特定主题的市场调研、环境分析、营销策划,制作实习报告,交流实习心得体会,增进成员之间的团结,加强团队意识,树立自信心。
(3)大三,自主实践环节:这一阶段分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通过多次不同内容、不同岗位的实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进行营销实践,为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打下基础,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互动,双方共同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平台,构建“合作双赢”的实习模式。
2、“合作双赢”模式的主要特色
把高校学生的实习与企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按市场的需求来组织高校学生的专业实习,建立高校与企业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就是要利用师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向有需求的各类企业提供有偿服务,这既有利于学生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又使企业降低了解决营销问题的成本,从而达到了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三、“合作双赢”模式的教学实践
1、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合作双赢”模式实践探索的阶段
一是探索阶段:2002-2005年,先由老师于联系好实习单位,商谈合作项目和合作条件,写好实习策划书,由指导老师全程陪同同学与企业合作,由实习单位出具实习鉴定,并作为实习成绩主要评判依据。二是相对成熟阶段:从2005年开始,基于营销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实习单位的联系主要转变为由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在实习前一个月对实习同学进行分组,由各小组在实习开始之前主动联系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审查企业和课题合格后进行实习。
2、“合作双赢”模式的实践成效
通过这几年的“合作双赢”模式的实践,学生、企业、教师都有收获:
(1)实习学生的收获:①学生由被动的“服从”型逐渐转变为主动的积极进取型,学生初步知道如何与企业打交道、与人沟通,为毕业后走上营销等岗位②通过“合作双赢”模式专业实习,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具体营销问题和营销管理中,熟悉了营销问题解决的一般程序,他们设计出的营销方案如能被采纳,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营销实践的激情。③较成功的专业实习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求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代企业招聘越来越注重受聘人员的专业实践经历,重视实践技能、重视工作阅历的社会氛围使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习、实践中。④通过“合作双赢”模式的实习,学生实习有基础工资加业务提成,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价值,领悟到劳动态度、业务能力、工作业绩与自身价值之间的关系。
(2)实习企业的收获:①通过“合作双赢”模式的教学实习,企业可以获得部分营销问题的第一手资料,有少数学生的营销策划方案和好的建议,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②企业为学生的教学实习提供了平台,其支付的成本费用低,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③通过“合作双赢”模式的教学实习,企业加强了与高校的沟通交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3)教师的收获:①通过教学实习,教师获得了市场的第一手资料,为教学研究积累了素材。②通过教学实习,教师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3、“合作双赢”实习模式有待完善
“合作双赢”实习模式是校企双方依市场规律形成的合作关系,有待完善的是校企双方合作交流平台的建立,不断完善合作企业数据库,扩大信息覆盖面,从而实现实习资源的动态化,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力争让实习实践贯穿整个学习期间。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因而不断创新教学实习的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而使教学、实习、生产走向一体化。
传统的《市场营销学》是以实体产品营销为主线构建其课程内容体系的,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学理论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的《市场营销学》中关于信息产品营销的内容明显不足;而在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中,通常缺少企业真实环境的营造和实践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同时,为体现我校信息科学技术的专业特色建设,也须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进行大胆改革,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市场营销急需人才。
2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确立《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理念
营销职能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市场营销学》是培养各个层次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营销分析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
信息产品强调信息服务,其作用是传递信息,产生效用但并不产生有形的产品,信息产品具备服务的一般特点,即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储存性。因此,信息产品营销与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具有较大的差别。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飞速成长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引发了营销方式的重大变革,服务营销将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和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营销活动,使整个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是对既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化人才更是急需。因此,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学理论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营销人才能弥补目前市场的空白。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但是在信息产业营销人才的培养中,《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信息产品营销内容明显不足。因此,为体现我校专业特色建设,须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市场营销急需人才,即培养具备信息行业特色,具备一定的通信技术基础,掌握过硬营销理论及方法,能将现代信息产品与市场融会贯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主线,改革《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
信息服务产品几乎已成为当代个人消费的必需品,如全球通、动感地带、天翼、彩信、彩铃等信息产品或品牌风靡全球,为大众所熟知和喜爱。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市场营销的冲击,我们在研究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照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信息技术特色优势,确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营销学》知识为主线的课程改革体系。传统营销课程内容体系以实体产品营销为主线,这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主线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将信息产品营销案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改革《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在对市场及市场营销的介绍中融入通信市场及服务营销的内容,将网络营销作为推动市场营销学发展和深化的新概念引入到基本理论的概述中。
②信息产品飞速发展,在宏微观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组织市场、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等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中,应将信息产品作为核心内容之一。
③在市场营销基础理论中融入信息服务产品内容,以非传统的方式将信息产品营销融入到企业战略、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竞争战略中。
④以信息产品为主线,确立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为一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⑤为体现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增加通信运营管理与营销管理的内容,主要介绍通信运营管理的内容、通信网及其业务、通信营销战略管理、通信客户管理、通信产品与业务管理。
4 以通信运营与营销管理的需要,创新《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服务新业务的不断涌现,通信企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掌握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通信企业的欢迎。为发挥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优势,我们将信息产业及通信行业的运营管理和业务营销作为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将通信业的网络组织、业务生成、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等作为《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每一章融入信息服务产品的内容,而且专门增加一个篇章为“通信运营管理与营销管理”,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通信运营管理主要介绍通信网络运行、技术发展和业务运营方面的基本知识,但不关注技术细节,而是以运营管理为出发点,介绍相关网络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使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通信网络和业务的组织方式,理解通信业务运营的过程,关注通信业的新发展。通信营销管理则主要运用市场营销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讨论通信企业营销管理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营销战略管理、客户管理、产品与业务管理等。
为适应通信运营与营销管理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满足工学类专业学生获取市场营销学知识的强烈需要,我们已将《市场营销学》课程辐射到我校所有工学类专业。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更贴近我校工学类学生的专业方向,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知识,能够培养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完成从具有传统的工程师技能到具有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综合素质的转变。
5 以信息产品实战案例为依托,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讲授内容以教材为中心,封闭性较强,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少;教学方法落后,课堂讲授过多,缺乏互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少,体现实际操作能力的环节较少; 授课教师实践教学素质相对较低,没有企事业单位的实战经验和社会工作阅历,难以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这些将导致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满足社会对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可行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
我们的教学团队走进企业,收集信息产品营销实战案例,在研究国际国内信息服务产品的特点和营销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其共同特点和个性特征,总结市场成功案例的秘诀,精选48个信息产品营销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同时,优选100多个小案例作为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在课程教学中,课堂的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达到课时量的一半以上,课后练习以阅读案例、提出营销策略为主,课后网络与书籍阅读按课时量的2倍布置,练习和课后阅读均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实现了市场营销能力提升的全面创新。
我们采取独具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市场营销学》中传统的“灌输式”和过分偏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通过“做中学”,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互动”、“经营情景模拟”、“管理岗位实习”等实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外,通过虚拟项目和实际项目相结合的方法,将案例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实战案例教学法因其真实性、生动性、综合性、启发性、实践性、动态性等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快速提升了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
在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培养中,通常缺少企业真实环境的营造和实践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不仅要以实战案例为主,而且应当建立仿真的营销环境。为此,我们增加了以信息产品营销策划为主的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走进企业,分析企业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营销问题和机会,确定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提出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并确定市场营销的具体步骤、时间安排、费用预算等,能够更加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同时,为了给学生营造仿真的企业运营环境,我们大力建设实验室,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具体措施包括:①建成电子商务实验室、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ERP实验室,先进、完备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②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尝试以仿真软件为基础的课程群实验方法,即营销类课程群、管理类课程群以及经济运行和分析类课程群,各课程群在原有的原理型实验基础上发展为更加贴近经济管理实际的仿真实验。营销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市场调查等仿真教学软件;管理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仿真实验软件和ERP沙盘模拟实验系统;经济运行和分析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会计模拟实验、运筹学实验、计算机财务分析实验、计算机统计模拟实验、证券实务仿真实验等项目。③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与重庆移动公司、重庆电信公司、重庆联通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有机循环的实习实训基地网,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我们在新进教师的招聘中,优先考虑有企业实务工作经验者,坚持不懈地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6 以《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为抓手,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通过融合市场营销知识和信息产品知识,体现了管理学科和信息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特色优势,也推进了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重组、教学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加强了实践环节,促进了有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我们以《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为抓手,带动了整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
我们以“信息产品营销”为理念,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推广到其他核心课程,在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的基础理论中融入信息服务内容,优化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例如,将信息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均衡价格、替代和收入效应、成本与利润、通信运营商的生产函数和均衡条件、通信行业市场结构等融入到《宏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中;通过融合管理学知识和信息通信知识,将通信企业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环节结合《管理学原理》基础理论进行讲授;在《基础会计学》的课程内容中,将会计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出大量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化的案例,突出了基于信息环境考虑会计数据管理的特点。优化后的核心课程以信息行业和信息产品为主线,充分发挥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优势,将信息产业及通信行业的经营管理作为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内容,并以信息行业经济管理实战案例为依托,改革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我们培养的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知识结构逐步优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巨大提高。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改革,使我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被社会广泛认可。
7 结语
我们将继续在《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的创新和改革上开展新的工作,在“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道路上进行新的探索,培养出将现代信息产品与市场融会贯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尝试教学法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找资料(课本)和互相讨论,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遇到的难点和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它体现以学生尝试为特征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以生为本,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尝试学习的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具体操作是“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合作修正,渐成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钻研、努力探索,去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进而形成技能与技巧的新一代教学方法。这改变了学生接受现成知识的被动性,让学生在尝试中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空间。
由于信息技术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故采用尝试教学法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增强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尝试教学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 “尝试教学法”的作用
2.1 通过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以学生掌握技能,实践操作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尝试,亲身体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形成技能,从而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巩固。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2 通过尝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设置各种任务,进行“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思维非常活跃,在小组的讨论和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当“牧羊人”的角色,努力营造一种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氛围,让他们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精华,增强他们的自信。
2.3 通过尝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十分重视合作意识,它要求学生参与整个班级的讨论,与其他人共同迎接挑战,完成学习任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不管学生今后从事哪一项行业,都应意识到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生活圈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大家来共同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来,从而促进大家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3 “尝试教学法”应用的几点建议
3.1 结合生活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求知欲望是学生的内驱力。在生活中学习,再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在课堂上让学生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案例】在教学六年级《铺地砖》这一节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
师:大家玩过拼图吗?
生:玩过!很简单!
师:是不是很厉害?
生:当然!……
师:想不想玩?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玩拼图游戏。这个拼图游戏叫做铺地砖。(出示PPT)
出示任务
师:有个小区有这样一块空地(出示图1),打算在上面铺上地砖。小区选择了这样三种不同形状的地砖(出示图2),它们的价格也不同。
师:请你当回设计师,设计一下这地砖该怎么铺?需要多少费用?
图2
任务一给出,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他们积极动脑,各抒己见。
应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把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
3.2 设计任务,层层递进
“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是尝试教学的宗旨。虽然尝试带有偶然性,但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几个学生比较容易做到的台阶,让学生一步一步去尝试,从而达到落实教学任务的目的。
3.2.1 初次尝试,发现问题
在尝试教学中,我们主张让学生在旧知识与旧技能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在尝试中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学课文或学生间进行交流等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这是进行尝试教学的开端。
【案例】在《铺地砖》铺设地砖的这个教学环节,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给空地铺上自己设计好的地砖,方案是五花八门。当然也有学生主动提出了问题:“不管怎么移动,地砖都不能跟这个空地的边缘排齐。”其他学生都附和:“对对对!怎么移都不行!”
在这里,我们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跟着教师所设计好的“圈套”走的模式。我们所要倡导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让问题作为驱动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3.2.2 通过自学,解决问题
尝试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思想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它主张在学生学习中,学生面对问题时,由学生自己通过寻求不同的方法,主动地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由教师来做最终的精彩“表演”。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隐藏到教学活动的幕后,主要起着组织协调作用,以达到“教为了不教”的教学宗旨。在《铺地砖》设计地砖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学课本上的方法,或者是跟学生一起讨论合作去解决问题,最后让一两位学生来演示他们是怎么操作、怎么解决问题的,让学生有成就感。
3.2.3 再次尝试,初形成果
当学生自学后,他们就会有一种想再次试一试的冲动,他们迫切想知道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这时候,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再去尝试,即使这次尝试是失败的也没有关系。
【案例】学生在《铺地砖》铺设地砖这一环节时遇到了困难,“不管怎么移动,地砖都不能跟空地的边缘排齐”,我没有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让他们讨论讨论,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看看大部分学生地砖都已经画好,我就让他们停下,问他们在操作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不约而同都提到这个移动的问题。
师:看来大多数学生都遇到了这个问题。
生齐回答:是啊!
师:有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都摇头:不会。
师:那就让教师当回高手,来帮帮你们!
师边讲解边示范:“Ctrl键+方向键”移动,可以使地砖精确地贴近空地边缘。
学生们“哦”的一声,个个知道了窍门,跃跃欲试。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正确的方法演示给学生看呢?何必让学生绕弯路呢?”确实,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演示正确的方法,学生肯定会少走不少弯路。但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我们教学生学习一门学科,决不是要将结果记在心中,而是帮助他参加到形成知识的过程中去”。所以说,让学生走一走弯路,是有必要的。这样学生也就明白了操作的具体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刻苦钻研、反复思考的学习习惯,这才是学生最大的收获。学生在通过尝试得出结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2.4 展示成果,巩固提高
这是尝试教学的最关键一步。在此环节,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展示。当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价后,教师挑选几个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这样设计或操作的理由,其他学生针对作品也可以提出意见或建议。
在创造、沟通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合作伙伴、社会带来价值的活动、过程等,我们称之为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一门独立学科,也是中职学校的常设课。其教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简单易懂,形象生动
知识基础较弱的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易于接受简单易懂的知识。市场营销是专门研究市场营销规律的学科,从课程自身来看,理论性较强,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会较为吃力,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结合生活实际,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将抽象的市场营销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点,易于学生接受。
(二)重视实践
市场营销有着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原理,但其理论来源于实践经验。为了让学生深入认识市场营销的理论,以及市场营销的实践性、应用性,为了培养拥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增加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理论中提高实践能力。
(三)创新性
成功的市场营销活动需要的是不断更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策略。因此,教师需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在市场营销知识的讲授中,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引进最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方法,使学生在时代的大潮流下,形成对市场营销的合理认知。
(四)灵活性
营销是一个外来的词汇,大部分的市场营销课程的内容是借鉴美国,章节之间没有基本的逻辑,基本概念具有双重性质,体现在概念和策略方法上,学生难以掌握此课程的基本框架。这需要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地照本宣读,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
共享性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一般性质。主要体现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整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在市场营销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加教学手段,使得市场营销教学中出现有趣、实用、创新的新趋势。此外,现代网络媒体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辐射范围越来越广。网络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更新和不断扩大。
三、网络信息资源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信息资源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离不开其自身的特点。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中职营销教学中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大大减少。因此,教师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改善营销中专教学缺乏实用、有趣和创新的现状。
(一)现场指导,让学生真正体验
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发挥其视觉性和生动的优点,让市场营销知识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编辑等形式展现出来,模拟真实的场景运行,增强学生的理性和直觉的理解。如,在谈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这一课题时,可以通过网络展现一个真正的产品购买视频,让学生现场观测,剖析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倾向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等等,这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的知识,通过真实经验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案例介绍,加强实践教学
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性、适用性较强。中职市场营销教学,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性教学,并且开展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市场营销老师会介绍各种各样的情况,让学生在各种情况下结合知识进行判断、评估。这能够帮助学生从实际分析中增强实践能力。网络信息资源种类繁多,教师通过网络可找到各种适当的案例资料,不仅能够使授课内容丰富多样,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有很多模糊和深奥的知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有着巨大帮助,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的同时,增强学习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综上所述,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有着无法代替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完美地整合这些资源并且巧妙地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去,是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师必须加以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张瑾 单位: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
1学院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市场营销专业所在学院要与有合作意向的工商企业密切联系,以学院名义积极主动与当地所在工商企业沟通和联系,表达出学院对于工商企业与市场营销专业联合合作的重视度,赢得企业的信任。很多企业在接纳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程序不正规或者重视程度不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风险。如,实习过程中没有兑现所承诺的基本生活补贴,学生实习过程中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放弃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没有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如果学生在实习单位出现工伤,得不到及时的赔偿;实习期间没有提供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岗位,损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所以,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最初,应由学院出面,与企业签订相应的实习协议,对有关于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基本生活保障、实习时间、工作岗位设置、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的报告内容等相关内容进行约定。
2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
所在学院应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安排充裕的时间,并给予一定的学分支持。依据一般工商企业要求的平均时间来看,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至实习结束,合理的时间应为至少三个月,生产型企业时间则要求更长。只有足够的实习时间,学生才能在对企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掌握产品的特征和销售环节的具体情况。所以,学院在进行教学安排时,要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如学生为企业开展的市场调查、管理咨询、营销策划、促销活动等合理化方案能够被企业采纳,凭企业出具的证明和合理化建议书,学院应给予一定的实践学分,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除了学院与工商企业的密切配合之外,教师与学生也需要密切配合,保证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以我校经验,每年与学院联合的工商企业种类都有所不同,既有服务业也有制造业,而且企业的规模,实力都不相同。在分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如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就会有部分学生因为实习单位条件稍差就牢骚满腹,甚至退出实习。所以,教师在分配实习单位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以免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在分配时,更要制定严格的实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分配的实习计划认真完成实习任务,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单位,否则不予学分,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企业对实习学生工作安排顺利完成。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生活和工作情况,与学生以及所在的实习单位主管领导积极进行沟通,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习实践活动中去,引导他们用营销专业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强化社会实践实习效果
1969年,PBL(Problem-BasedLearning,问题导向型学习)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当时人们认为高等教育存在课程过度专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精神、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脱节、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足等问题。为了把这些传统教学的诟病一一去除,HowardBarrows提出了PBL教学理念。PBL是一种把学生置于复杂、真实的情景中,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理念。该方法最初应用于西方医学教育课堂,因其教学效果显著,目前已广泛应用到多个教学领域。
[1](二)PBL教学法的核心要素
在我国,传统教学是指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授课,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连贯的知识,具有节约教学资源并且普遍适用等优点,但是传统教学法存在课堂知识过度理论化、教学效果缺少多元评量、学习与应用脱节等诟病。[2]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以认知构建主义、实用主义、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其教学目标、实施程序、考评方式都与传统教学法不同。PBL教学法的核心要素在于,第一,PBL强调构建真实“情境”和案例,教学内容全人化、整合化及趣味化;第二,PBL是以小组为形式展开的,合作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合作精神。第三,PBL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能力,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解决实践问题。这种对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能力表现为学生通过自学与自我管理来塑造学生的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
(三)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根据Barrows的模型,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准备。由教师向学生介绍PBL教学法的具体目的和要求,选定PBL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并将班级分成5-8人一组,形成多个讨论小组。第二阶段,形成问题并展开研究。该阶段分为四个步骤,第一,确定问题。教师结合教材大纲给出案例或复杂情景,并引导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小组依据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想象拟定所有可研究的内容;第三,小组各自讨论并筛选出将要研究的内容;第四,小组成员课下收集资料、自学,通过查阅文献、书籍等方式寻找最佳答案,总结答案。第三阶段,汇报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后自学,每个小组选派1名代表作为总结发言者,小组之间对其他小组的答案进行课堂讨论、各组互评,老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纠正,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成果与学习心得。[3]
二、PBL教学法在医药市场营销学中的应用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药物经济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学科。然而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校普遍侧重于理论学习,以“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灌输理论知识,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没有要求。二是多数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短,并且校内的实践平台或学生实践途径比较少,导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性结合还不够紧密,对营销实践活动缺乏正确的认知。因此,为了提升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与医药销售行业需求的契合度,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课程中引入PBL教学,形成药学知识与市场营销知识相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笔者针对我校2013级70班,71班,72班,73班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教改实验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方案
研究对象为我校2013级70班,71班,72班,73班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共124人。研究时间为2015年3月初至7月中旬,共54课时。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机选取了71班(共31人,5个小组)作为对照组,另外三个班(70班、72班、73班,共93人,15个小组)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教材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的《医药市场营销学》(第三版),而PBL组以“构建问题—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点评总结”为模式进行教学,理论知识主要由学生课下根据教材展开自学。
(二)PBL教学效果评估
经过一学期的PBL教改实验后,采用主观和客观两种方式针对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客观考评指标为期末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占总成绩的50%。主观考评指标为文献检索与学习能力、课堂表现、营销实践能力及其他,占总成绩的50%。文献检索与学习能力以学生汇报时引用的文献质量为考核指标,课堂表现以学生的发言次数,案例分析汇报的交流,学生互评分数为衡量指标。营销实践能力则主要通过考核学生参加的校内外实践活动,按权重计分。最终将所有成绩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通过对PBL教学效果分析,我们发现两组学生的成绩在理论考试、课堂表现及其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0.05),而在文献检索能力、营销实践能力和总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即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PBL与传统教学法未存在明显差别,在文献检索与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方面,PBL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热情等。
三、PBL教学法应用于我国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思考
鉴于我校PBL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学应考虑以应用程度或应用时间为指标,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即由传统教学法逐步过渡到PBL教学法,使传统教学法有效整合PBL教学法,吸收并加以优化。[4]
(一)PBL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初期设计
医药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但也强调基础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在PBL教学应用初期,教师必须注重学科理论教育,即第一阶段采用传统教学授课,帮助学生建立营销学的基本知识框架。在初期营销学理论知识构建完成之后,可根据教学实践需要及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实施第二阶段的PBL教学,由教师提供课堂讨论和营销实践模拟等。案例是PBL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在设计PBL教学方案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案例。除了小组分析案例之外,在PBL课堂中还可以施行“药品营销模拟”或建立“营销模拟”专业实验室和“营销物流模拟”实验室,在实验室开设药品推销模拟、沙盘模拟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拟等实验,这些模拟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提供将医药营销管理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机会。
(二)PBL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学的中长期设计
PBL教学法认为,学习与社会真实情景是密切联系的,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复杂的情景去实践,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探索知识,并整合原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将新知识同化,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深刻意义。因此,PBL的中长期应用可在广泛开展小组交流、实验模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现有的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第一,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第二,在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交流类实践模式,以小组形式开展医药营销的个人经验分享与交流,并结合医药营销类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展开相关知识领域的专题讨论,搭建医药经管类专业化实践平台。
(三)实施PBL教学法应考虑的因素
PBL教学法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对PBL教学的把握程度对教学效果起重要作用。不论是初期应用还是中长期应用,在开展PBL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以下三点。第一,主体定位是否明确。学生是PBL教学法的中心,但不能把“自主学习”简单理解为“自修”,把“以学生为中心”放纵为“完全由学生自由学习”。同时,教师应注意角色转变,辅导学生自主学习而非进行传统灌输式授课。第二,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PBL注重实践教学,教学方案的设定应契合PBL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以案例为主,小组成员人数不能太多,PBL课时设定需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等。第三,教学环境是否匹配。PBL教学法需要投入一定的教学支持资源,因PBL教学对师资数量的需求大,学校需引进或培养高层次、有经验的教师实施PBL教学。
总之,PBL不仅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更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如果单纯的把PBL当作一种教学流程,那么所做到的只是皮毛功夫。因此各类院校在引入PBL教学法时,应充分考虑各学科内容和教学目标,酌情制订教学方案与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以及学生的适应程度选择PBL教学,使得PBL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得益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常峰 路云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士磊.PBL教学法在药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20-221.
教育领域的整合是相对于分化而言的,是指将教学系统中的相关要素与成分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主要涉及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等,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起来,就是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借助于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师生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营造师生情感激励的氛围,实现教学要素与环节的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将市场营销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教学模式,以进一步推动市场营销实践的开展。
一、市场营销的学科特点
市场营销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对课程进行整合教学首先要认清该课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程教学中。
1.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软科学课程
市场营销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规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理论性。
2.市场营销课程的真正掌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应变与创新能力
市场营销课程需要学生通过理解力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但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通过实验模拟进行直观感受,它只能通过信息技术采集到的案例信息进行分析才能领悟要点。另外,市场营销课程与其他管理类课程之间是相互交叉渗透的,呈现出了较强的综合性。
二、市场营销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现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带来根本性的转变。近几年,我国不少学校已经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整合,但在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现讨论如下。
1.教师对于课程整合教学的认识较肤浅
(1)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市场营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就可以了,只是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甚至有些教师硬是将市场营销课程中的一些图片与文字加入幻灯片中,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反而分散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2)有些学校对于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也构建了在线学习平台,却只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去上网、打字,而忽视了学生对营销管理信息的分析、加工与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
2.课程整合过分注重网络资源与素材资源
网络技术为课程整合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不能完全替代现实情景中的教学。有些教师在进行市场营销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网页资源,只是将大量素材罗列给学生,根本没有体现层次化、系统化与针对性,这样势必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为网络资源与素材资源中多少会有一些垃圾信息或者无用信息,如果教师不进行规范化的引导与过滤工作,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让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三、市场营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教学
1.设计思路
(1)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模式,比如:单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协同学习、集体学习等。且一定要处理好课堂学习、课后作业、课程实践以及课程考核之间的关系,可考虑模块制与导学制相结合,以加强教学改革力度。
(2)根据学校的多媒体硬件条件,借助于校园网实现网上Bulletin Board System(BBS)答疑、在线学习平台等,让学生更加便利、更加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对于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国内外成功的营销案例,增加本课程前沿知识与现实相关知识的讲授,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使用营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整合对策
(1)教师在整合教学时一定要认清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可以将一些营销案例借助于多媒体设备进行完整的演示,从市场调研、产品策略、价格定位、营销渠道、促销对策等方面进行展示,让学生对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2)市场营销课程是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单纯的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领悟到市场营销管理的真谛。教师可以借助于DV拍摄实际的商场环境、商品布局、营销人员态度、顾客心理调查等场景,置学生于现实情景中,再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加强营销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
此外,还需正确定位教师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师对于市场营销课程整合教学的技能培训,根据学生的适应性不断调整信息技术的使用状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69-0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的语言,最终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中国人学英语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那么,为了避免就词学词,以技能训练为标准确定作业设计的内容范畴就显得更为科学。我校小学英语组通过《信息环境下小学英语高效作业的设计研究》一课题,就作业内容的设计做了一些新尝试,大大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
一、依托资源,听地道
在英语学习乃至人类交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形式。小学生的听音训练一定要坚持长久,让听力训练日常化和生活化。信息媒介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丰富,为学生听的训练提供了内容和途径的支撑。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筛选等途径选择标准的语料,可以是朗读、可以是新闻、还可以是歌曲或电影。然后,将这些内容存储到手机、U盘等存储介质,随时随地进行听力训练。既弥补了教师发音问题引发的不足,又让听的训练融解在日程生活中,温润但深刻。
二、利用技术,说标准
足量输入、适量输出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原则。而每节课,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教师也没有办法做到一一指导。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展示,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说的标准,要基于听的地道。可以让学生先听地道的磁带,然后模仿自录朗读作品或对话作品,将作品上传老师,就能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学生也能在原声与模音的对比中查找不足,更快地成长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口语表达失误常在,原因并不是学生不会,而是课堂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影响。因此,学生自己录制音频材料时有独立的空间,有充分的时间,环境的安全就更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给电影片段配音等内容,更具有趣味性,刺激学生说的欲望。
三、打通渠道,读丰富
仅仅局限书本上的阅读,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同学来说语言的输入量太少了,也太单一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要让学生课后多阅读。但适合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即使书店也微乎其微了。很多阅读资源,尤其是声像并茂的阅读素材都来源于网络。学生可以上网直接搜索想要看的英语小故事,如《格林童话故事剧》等。有的小故事还配有音频和视频,这样既形象又生动,很吸引学生。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或句子还可以直接上网搜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阅读,让读的内容更丰富,也让读逐渐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基于优势,写真实
英语写作作为一项作业后,成为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大难题。学生无话可写的问题尤为突出,教师指导也显得爱莫能助。但信息环境的优势给英语写作提供了平台。1.教师可以呈现一些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然后有感而写。2.布置前置作业,让学生设计话题思维导图,通过网络资源丰富内容,获取所需,为行文找到话题。3.通过班级QQ群或校园网络平台,把学生作文作品上传交流,激励学生写好的同时,让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得到提高。4.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结交国际笔友,通过互发电子邮件或进行QQ聊天,让学生在真实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只有基于真实的写,才能写的真实。
五、创造环境,用得体
新《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运用上,特别突出了“得体”一词,
这就更强调了学生语言习得环境的真实化。那么,给学生提供生活化 任务就极为必要。布置采访的作业、编演录制情境短剧的作业、写剧本的作业等等,都是基于真实情境下的生活任务。这样的任务设计不仅仅需要的是学生英语语言的量,还需要的是英美文化的认知,更需要的是生活的情怀。在生活情境中的语言运用才是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