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习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19 19:20: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单片机实习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单片机实习报告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144-0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existen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CM) hardware practice cour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This teaching process consists of micro-video production and

learning, virtual simulation and circuit board production as well as

practice project summary. Combined with a specific case, key tea-ching sessions are introduced. Practices have showed that the new teaching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in SCM,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 in the SCM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micro-video; virtual simulation

1 前言

单片机课程是培养电子信息相关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主干课程[1],该课程概念抽象,实践性强。单片机硬件实习教学在对学生巩固和拓展单片机知识、硬软件基本设计方法与调试技巧以及单片机应用能力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翻转课堂具有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教师成为导师、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混合、缺席学生不会被落下功课、教学内容永久保存、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并获得个性化教育等特征[2]。通过实践表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好得多。但是将翻转课堂用于单片机实践类教学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分析了目前单片机实习教学中导致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单片机实习教学过程。

2 单片机硬件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单片机硬件实习是使学生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习项目,能将已学过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单片机等知识综合运用于设计中,并完成电路板的制作和软件调试。目前传统授课形式是教师先实验室讲解,学生再动手实践。近几年,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环节逐渐受到重视,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增强,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实验室中的指导教师授课效果难以保证。学生因接受能力不同和上课条件的限制[3],难以较好地理解教师对实习任务的讲解。

2)实习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首先在实验室实验装置上对实习中涉及的单片机相关功能部件进行单元化调试,由于受实验室条件和实习课时的限制,学生在实验室操作时间较短,限制了对相关内容的熟悉。

3)部分学生由于不正确的原理方案,导致制作的电路板错误并返工,从而造成实习任务未能按时完成。

3 基于翻转课堂的单片机硬件实习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单片机硬件实习过程,强调以项目和学生为中心。教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结合单片机技术的实际应用,拟定切实可行的项目[4]。项目选题可结合教师自身的科研项目或企业课题,应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和适合的难度。最终下达若干个实习项目给学生,学生以2~3人为1个小组,自由选择一道题目完成一个实物作品。实习完成后,由教师验收作品并对小组每位成员进行提问。

根据翻D课堂教学模式的思想,给出单片机硬件实习的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具体流程如下。

学习微视频 教师根据每个实习项目的要求,细化实习任务要点,并分解至各个单独的模块,将其分别录制成微视频。微视频资源主要包括实习任务的解决方案、各个模块的电路演示和大致讲解以及软件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学生在实习前自行观看微视频,思考教师在微视频中提出的引导性问题。

进行虚拟仿真和实物制作 学生学习完教学微视频后,根据实习任务要求,使用Proteus软件设计硬件电路,编写软件程序,完成虚拟仿真和测试。待Proteus虚拟仿真通过后,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具体的作品制作。可首先依据仿真原理图,在单片机实验装置上连接电路,下载程序以验证硬件测试效果;测试通过后,自行搭建实际的硬件电路板,对软硬件进行联机调试。在实习过程中,师生进行讨论,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

项目验收和总结 学生根据实习内容撰写实习报告,重点分析讨论实习结果,总结微视频学习以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项目难易程度和创新性以及实习报告等,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教师还需根据学生反馈信息修改实习方案,完善微视频,为后续实习提供改进措施。

4 单片机硬件实习教学设计案例

下面以项目“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为例,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步骤。此任务基于STC单片机,通过模数转换器ADC0809,实现8路通道的电压信号采集和显示,测量的通道通过按键切换,采集的数据显示在LCD上,采用8255A并行接口芯片进行各类数据的输入输出,要求最终完成作品实物。

在基于翻转课堂的实习教学过程中,微视频可有效地引导学生熟悉本次实习任务要求,Proteus虚拟仿真能够使学生在没有硬件条件的情况下熟悉电路的搭建和程序的调试,仿真成功可有效地保证实物作品的质量。微视频和Proteus仿真环节对增强学生的实习效果起着较大的作用,以下结合本案例做详细说明。

微视频制作 针对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的项目,将其分解为ADC数据采集、LCD显示和按键处理等几个任务。制作的视频中包括ADC0809单路采集和基于8255A的流水灯设计两个单独功能的Proteus电路仿真演示和讲解,同时提出相关引导性问题和提高性要求,例如:ADC0809数据传送方式和8255A的各个口操作方式是什么?如何完成16路通道的电压采集?视频制作完毕后,将微视频上传到课程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后自主学习[5]。

Proteus虚拟仿真 学生观看微视频后,在熟悉各个单独Proteus仿真模块的基本上,根据实习任务的要求,分别进行Proteus电路的各个独立模块的改进和整合。针对此实习项目,在ADC0809单路采集仿真电路的基础上完成8路稻莶杉的扩充,在基于8255A的流水灯设计仿真电路基础上修改完成基于8255A的LCD显示。在电路设计完成后,学生需编写对应的实验程序。各个独立模块完成后,实现电路模块和程序模块的整合。图2显示了8路数据采集系统的Proteus仿真原理图。

5 结束语

单片机硬件实习教学是单片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实习教学过程。此实习教学过程在常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13级学生中进行了具体实施并获得较好的效果,与往届学生相比,实习作品的质量、按时完成率均得到较大提高。本文提出的实习教学改革方案可推广到其他微机系列课程实习中,如微机原理实习、嵌入式系统实习等。

参考文献

[1]王娜.基于翻转课堂的单片机教学改革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5,36(12):90-93.

[2]曾明星,周清平,等.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03-209.

篇(2)

一个礼拜,不长不短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但我却受益匪浅,实习过程中酸甜苦辣,点点滴滴,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学校为了使教学更好地与生产相结合,以理论联系实际,加深我们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范文之实习报告:预算实习生的概预算实习报告。生产实习必须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实际的锻炼。在实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检验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同时,在实际生产中学习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方面的新知识。

二、实习内容

(一)、熟悉并掌握的内容

I、工程量计算与审核实习

1、熟识图纸,收集资料(包括施工规范、设计文件、勘测资料和各种定额、验收规范等)。

2、在计算相应分部工程量时必须熟读定额,掌握相应定额工程量的计算内容及方法和调整系数的关系等。

3、掌握建筑面积的构成内容,准确地计算出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建筑面积。(掌握什么情况下不计建筑面积,什么情况下计建筑面积,什么情况下计一半,特别注意雨蓬、阳台、挑檐、站台、走廊、台阶、门厅、楼梯等特殊部分建筑面积计算)。

4、土石方量计算。(必须明白地坪平整、挖沟槽、挖地坑、挖土石方等挖方量区别,掌握他们对应的定额工程量和清单工程量计算方法。大型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横断面法和网格划分法的应用。填方量计算和一些特殊挖方的定额调整)5、桩基工程量计算(包括打、压预制方桩、管桩及其接桩;打钢板桩及其安拆导向夹具;打或钻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深层搅拌桩等以及他们对应送桩、截桩等工程量计算)

5、砌筑工程量计算。(包括砖砌基础、砖砌墙、砖砌柱基和砖柱、砖砌烟囟;其他砌体所砌的墙、柱、基础等)

6、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包括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柱、梁、板、及其他特殊部件的模板工程量计算、现浇混凝土制作量计算、现浇混凝土浇捣工程量计算;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计算、预制混凝土制作量、浇捣工程量、预制构件运输量、安装工程量计算;钢筋工程量计算(包括墙体加固筋)、及一些预埋件工程量计算等。

7、楼地面工程量计算。(包括整体楼地面、石砌块料楼地面、塑料和木质楼地面工程量计算。特别注意这三种楼地面计算范围的不同)。

8、屋面工程量计算(包括面层、基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漠等计算)

9、装饰工程量计算(包括内、外墙、天棚、独立柱、阳台、楼梯、挑檐、雨蓬、零星工程、和各种装饰线条工程量的计算)

10、门窗工程量计算(包括木门窗、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卷帘门、型钢门窗及其一些特种门窗的制作、安装工程量计算)

11、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包括室外综合脚手架、里脚下手架、满堂脚下手架、满堂基础脚手架、外墙单排脚手架、独立柱、围墙、特殊雨蓬、吊装工程脚下手架、单独装饰工程脚手架、房屋加层脚手架、安全挡板、架空运输脚手架、独立筒仓脚手架、电梯井脚手架等工程量计算。)

篇(3)

2改善实践教学

2.1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

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数是验证性的,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某一物理定律和物理现象。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有任何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按照老师所给的图纸进行接线、通电,最后得出实验结果。这种实验教学的缺陷在于结论已知,没有任何神秘感。很多学生在没有做出实验结果的情况下,编造或者抄袭数据,造成老师无法判断学生成绩的混乱境地。在教学过程应该逐步用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取代简单验证性实验。这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由于实验结果未知,会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2用仿真实验来代替现实实验

使用教学仿真软件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在一台电脑中做多个仿真实验,减少由于实际实验过程中造成的元件损耗,大幅度降低教学成本。另外一方面可以利用仿真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很分析,并根据实际需要自动绘制出系统的特性曲线,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工作量,例如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组态王仿真软件就得到了师生的好评,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工控组态的实验教学。

2.3严抓实训教学考核实训和实验不同

实验通常是验证某一存在的物理定律和物理现象,而实训通常是完成某一任务,来达到训练的目的。实训成绩的考核是摆在我们面前比较重要的问题之一。针对学生普通反映出的实训教学的打分随意,弹性大的缺点,通过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考核的方法,把一个实训教学课程分成若个的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分成若干个子子项目,每个子子项目都有相应的权重。每完成某个子项目就打相应的分数,最大程度上保证实训教学考核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2.4取消课程设计环节

以相应的实训环节来代替以笔者个人的求学经历和教学经历来说,绝大部分的学科的课程设计环节是失败的,至少是不成功的。传统的课程设计,是在该门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要求,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出一些设计题目,让学生自己完成。例如在学习完单片机课程后,通过安排学生两周的时间内,按照要求,设计出一种用单片机控制的实际电路,并把它制作出来,通电调试、运行,写出规范的设计报告交老师。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常变味了,具体的做法是把学生圈禁在一个带有电脑的大教室里面,给学生布置一个题目,学生在这个教师里面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即可,其中没有任何学生实际动手的内容,这样的课程设计对学生的锻炼是极其有限的。学生通常互相抄袭课程设计报告是常事,老师也没有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来制止这种行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取消课程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与课程对应的实训环节。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课程设计对他们来说不现实,在以后的工作中,企业也很难有机会让独立学院的学生做设计,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往往是实际操作。与其效果不好,还不如让学生多做实训练练手。比如在完成了电子电路设计理论课程之后,安排学生做相应课程的实训环节,在规定的时间按照图纸安装、调试出一个万能充电器,写出实训报告即可。

2.5取消毕业论文环节

以顶岗实习报告来代替我国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环节一直被教育专家所诟病,关于毕业论文的存废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一定程度上这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利益问题。通常来说,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按照工作量计算10个学时,一般的教师带10~15个学生,这就是100~150学时,而老师一学期的基本教学任务就在200学时左右。如果取消了毕业论文,老师的利益会受到影响,高校老师肯定会反对。而且,毕业设计不仅仅对老师有利益瓜葛,而且对学校中的打印社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按照一个学生打印的费用为100元计算(包括初稿和终稿),按学校有3000学生来计算,这就有30万元的经济利益,由学校的几家打印社瓜分。所以,作为利益共同体,学校的打印社也不希望取消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到底对学生多大好处呢?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通常在大四上学期期末给学生布置毕业论文题目之后,学生就去企业顶岗实习了,根本没有时间写所谓的毕业论文。到了来年的4月底5月初的时候,学校会通知学生返校交论文,并且安排五月中旬答辩。大部分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在五月初,写毕业论文的时间都在1~2周。这样的毕业论文到底有什么意义?大家心知肚明。除了浪费纸张扩大内需以外,一点用处也没有。所以笔者建议在一本以下的学校都取消毕业设计,取而代之的是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报告主要让学生写一下在企业中实习内容以及感想,同样也可以安排答辩。笔者经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均可以接受顶岗实习报告,它具有可操作性。

2.6加强第二课堂的教学

加强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以申请实验室的契机,在校内开展一些诸如电工实训技能大赛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另外,挑选那些对专业有兴趣的学生,组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和挑战杯等等。总之,通过这些比赛,引导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和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探讨通过所学职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造成一种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创新思想火花的碰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

篇(4)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对电子类专业学生后续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内容主要有:电路图的识读,和整机电子产品装配技术等。如果同学们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学习的核心内容,将使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但是,目前在开展此课程时普遍存在如下共性问题。

1.1 课堂上教的滞后社会上用的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实践和专业技术较目前工厂普遍使用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也是普遍的现象,这门课程也不例外,比如现在产品中流行采用表面贴元器件,而我们的课程还是侧重教授穿孔插装技术的元器件,像这些细节都决定了我们的学的滞后于社会用的。

1.2 实践实训项目创新性不足

目前,高职学院在教学上大家都非常清楚要多开展实习实训,但是开展的项目仍比较传统,经常一门课就采用一套教学产品,却忽略了与课程教学环节相适应,而这些产品还大多采用穿孔插装技术为主,涉及的手工贴片技能训练较少,学生毕业后进入工厂还要重新适应,况且我们给的整装产品都是电路和印制电路板相对非常成熟,学生基本上没有改进的空间,最后就成了,照着电路图插装相应的元器件,再进行焊接、调度,对学生的创新性激发不利。

2 课程教学改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研究一套以企业需求为教学的方法和模式,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相应的实验,实训项目相结合,全面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2.1 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我们多半都是采用的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2],但我们经常忽略上怎么样让学生从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促进理论的理解加深,这将使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利用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采取任务教学为导向,采取区别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学习兴趣。

2.2 教学手段改革

在本课程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经常会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比如,当讲解波峰焊接机的时候,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工作原理,然后观看波峰焊接机的视频素材,再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实际生产设备,返校后,再让大家讨论学习。其次,我们还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环节,把一些大型设备不能现场参观的利用网络视频资源播放给学生观看,教学形式生动直观,有效地指导了实践教学的展开。最后,我们还引导同学们尽可能利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源,激发大家主动参与,自己动手的兴趣。

2.3 教学内容改革

表面贴装技术(SMT),是电子产品装配中正在被大量运用[3],较传统穿孔插装技术(THT)具有无引线,重量轻、体积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为了让学生进入社会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标准,在保留传统实践项目的同时,在理论教学中重点运用PPT课件、现场生产工艺视频,系统地讲授了SMT工艺的贴装方法,使学生进入工厂能快速掌握。

3 实践教学的改革

目前,51单片机教学在高职院校中仍是首选,51单片机实现基于复杂指令集 (CISC)的微控制器核心,虽然它不是太快,但扩展性能非常强大,也为后期51单片机教学直接提供线路板,提高专业教学相关整合性。这里我们以“51单片机学习板”的实际例子,介绍了实践教学改革。

项目任务的能力要求:

(1)元器件识别

要求同学们结合课本上学过的常用电子元器件和网络资源,对本项目所涉及的元器件,如图1所示,进行认真的识别和熟悉,掌握其外部特性。

(2)焊接检查与调试

首先,这个实践项目安装的电子电路和以前安装的其他课程的多孔板的项目过程和调试的技术要求是非常不同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突出是规范运作,包括我们焊接点要有较高的一致性,联合合格的一致性好。其次,培养提高了养学生的原理图和PCB图的识读能力,加强了学生对电子原理图符号,电子实物和器件封装的感性认识,图2是我们学生焊接的实践项目。

(3)实验报告

篇(5)

系? 别 信 息 工 程 系?

年级专业? 06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学生姓名? 唐政(38)

指导老师 刘伟春

邵? 阳? 学? 院 2012 年 12 月 25 日

一、实习时间:2012年12月9号~12月20号

二、实习地点:河南洛阳牡丹通信有限公司

三、指导老师:刘艺柱,关云

四、实习公司介绍

牡丹通信有限公司

洛阳牡丹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洛阳巨龙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致力于向国内外客户提供dsl宽带接入系统、ha998系列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ha998系列智能卡公用电话系统、hr998系列无线公用电话系统(gsm、cdma、phs)、ngn端对端解决方案及md系列智能热量表等高科技产品。公司多次被评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纳税十强企业。

公司有员工3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6人,生产面积6860平方米,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资产9000万元,净资产约6000万元。生产设备精良、开发工具先进、检测仪表齐全,已通过了iso9000-XX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下属的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各种新产品的开发及技术支持。其中ic卡公话及管理系统为国内首创,被国家科委列为98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XX年更被评为优秀火炬计划实施项目。

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跨出通讯行业,形成多元化产品支撑”成为我公司的主导战略方针。凭借强大的电子产品研发实力、丰富的计量设备设计经验以及精良的生产设备、齐全的检测仪表、先进的开发工具,于XX年我公司开始涉足民用热计量器具领域。

迄今为止,我公司已经完成户用小口径热量表(dn15、dn20、dn25)和楼宇大口径热量表(dn40-dn200)以及手持抄表设备及其计费管理系统的开发,形成了三大类多系列产品,满足了各种市场和对热计量设备的需求。同时于XX年3月和6月分别取得了“计量器具样机试验合格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成为河南省首家获得该资质的企业。

我们始终贯彻“最佳产品、最佳服务”的经营思想,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我们借股份改制为契机,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管理,推行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密切合作,不懈努力、开拓进取,竭诚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

日期 具体时间安排 讲课内容、实习内容

星期一 8:30——11:30

14:00——17:30 讲课《入厂安全教育及企业生产组织》

星期二 上午(同上) 讲课《焊接知识及操作工艺》、《元器件分类及识别》

下午(同上) 讲课《话机发展史》、《贴装焊接注意事项》

星期三 上午(同上) pth元器件拆卸、焊接工艺要点讲解及焊接练习

下午(同上) smt帖片元器件拆卸、焊接工艺要点讲解及焊接练习

19:00——21:00 讲课《单片机在电话机中的应用》

星期四 上午(同上) 话机拆装、工艺流程设计

下午(同上) 方案讨论和修订、起草工艺文件

星期五 上午(同上) 话机生产组装

下午(同上) 话机生产组装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22-02

一、专业培养目标

1998年,为了顺应学科发展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把仪器仪表类11个专业(精密仪器、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几何量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力学计量测量、光学计量测量、无线电计量测试、检测技术与精密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归并为一个大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新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不仅理论知识面广,而且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它对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理论功底扎实,而且工程实践能力强[1]。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设置在机械学院,依托机械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学术积累,探索机械学院下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控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

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技术覆盖面广、课程门类多、行业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开设了机械类、电子类、光电类、控制类、计算机类、信息处理类等分支的主干课程,并开设了与各主干课相适应的强调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高度重视课程实验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体系[2]。

(一)依托机械背景,建设测控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设置在机械学院,依托机械学院的深厚科研背景和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具有精密机械测量的课程体系特色,强调培养精密仪器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校测控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我校测控专业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测控技术方向和精密仪器方向。其中测控技术方向培养具有研发以计算机或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测控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精密仪器方向培养具有精密测量技术、能够进行现代仪器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加强课程设计的连贯性,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在我校新修订的测控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传感器课程设计、测控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并设计传动机构,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传感器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对前期先修课程在传感器中的应用有所了解及加深,使学生初步掌握一种传感器的设计步骤与方法。“测控电路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选择电子器件和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调试电路时会分析电路、测试电路性能,并锻炼排除故障的能力。“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用单片机进行实际产品开发的基本过程,加强模块化设计思想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设计、编程习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编程技能。“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次综合型的实践训练,学生为主体,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以6~7个人为一组,每组独立完成一个设计题目。通过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了解测控仪器的设计步骤以及硬件与软件的开发流程,掌握相关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对比;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工程设计中计算和绘图的基本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和工作做必要的准备。

(三)提高实习质量,加深学生对行业现有产品的认知

我校测控专业设置的实习有: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电工电子实习”是在学习完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后,购置收音机和万用表的器件,让每位学生自己进行焊接、组装、调试,最后进行统一验收。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元器件基础知识,电子技术中的焊接、装配工艺,常用仪表的使用、印刷电路设计等基本电子工艺知识和技能等。

“生产实习”使学生初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经受实际工作的基本训练。通过生产实习,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重要准备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过考察和实践,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社会、国情,激励学生敬业、创业的精神,从而完成学生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为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职业基础。

和我校测控专业合作的实习单位有:开封仪表厂、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牡丹通讯有限公司、北京基康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精仪达盛有限公司等。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可以了解行业特点,了解企业在该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及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及主要业务流程。在实际的工作操作中可以熟悉企业的工作程序,把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在毕业实习中,学生需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填写毕业实习日志,实习结束时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并请企业有关人员填写实习鉴定意见。

三、测控专业课程讲授时的几点要求

(一)讲解课程脉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测控专业涉及面宽,课程门类多,部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此,开设了“测控技术与仪器导论”课程,以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从一年级就了解我校测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了解各门课程开设的目的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该课程使学生较早的对本专业概况有初步了解,包括本专业的学科地位、专业特色、知识结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与专业发展方向及其就业领域和前景等。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专业特色,才能合理制定个人的就业领域以及学习规划,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产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奋斗目标。

(二)面向社会需求,更新授课内容

近年来,测控仪器的发展朝着小型化、虚拟仪器和网络仪器方向发展,结合社会上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我们新增了“嵌入式系统设计”、“虚拟仪器技术”、“测控系统通讯与网络”课程。

(三)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调整授课内容

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测控教研室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师生交流活动,比如,听取毕业生对四年大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新生对测控专业的了解以及对专业学习的期望,建立测控专业QQ流平台,鼓励各年级学生在QQ群里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

四、结语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校测控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就业竞争不断增大的今天,我校测控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根据调研报告[3],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满意度为95%,就业率(包括考研学生)为97%。同时,由于我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又掌握了本专业的最新技术,考研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得到了考取研究生单位老师的赞扬。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75-02

在经济高速增长、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里,职业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必须培养一批又一批能与社会迅速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不断进行改革来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好地为社会各行各业“量身打造”合适的人才。

一、电子竞赛促进电子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教学改革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个重要目标,整合课程体系,建立起“理论、实践、研究”三位一体的新教学模式。考虑竞赛需要、学生易出现的调试及电路分析问题,进行课程改革时将单片机、电子CAD课程提前一学期开设,加强单元电路的模块化分析及工程调试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组织中,参考电子竞赛培训的经验,兼顾学生兴趣,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选做合适的实验项目,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获得电子竞赛奖项及成绩优秀的学生中,他们在平常实验课的学习中都有良好表现,具有思想活跃、勤于动手的特点,并且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活动,完成课外科技作品制作。

二、以电子竞赛为契机,改进基础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过程既是学生验证实验原理的过程,又是启迪思维、探索新知的过程。因此,以电子竞赛为契机,改革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探索出“精讲――质疑――评析”的新模式。

1.精讲。扼要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教会学生使用仪器,精心导引一种研究方法,重点解决一类实际问题。

2.质疑。实验过程中,教师精心辅导,适时对学生进行质疑,由实验数据质疑,弄清数据、波形的来龙去脉;由实验现象质疑,对观察的现象求本索源;由实验方法质疑,领悟科学研究的异曲同工。

3.评析。根据质疑情况,结合实验报告进行综述和评价,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有利于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经验、增长见识。

三、总结电子竞赛项目训练机制,强化课堂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操作的综合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是电子竞赛的另一目的。电子竞赛命题以电子电路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学生在一般的基础实验课程中,并没有建立专业实训的系统概念,为此开设了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这门综合性实践课。课程模式是先进行专题讲座,并按照电子竞赛的模式公布一些综合性题目供学生选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提交学结报告。

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应该在教学中把触摸屏、液晶显示技术、数码通信等新技术引入教学,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子产品的制作过程。从选项、立项、方案论证、电路设计、电路实现、装配调试、系统测试,到总结报告、文档整理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付诸实现。完成由单元设计向系统设计的过渡,掌握现代化仪器设备在产品装配中的应用。

四、以电子设计竞赛为导向,加强技术素质训练实验环节

职校生的技术素质关系到日后工作的成就。电子竞赛已成为教学改革实践的载体,竞赛所倡导的“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素质的训练精神”已成为电子专业的共识。因此,以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为导向,应加强技术素质训练性实验。在电子实习课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安装一台万能表、一部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一台功放机、对讲机和单片机系统,辅导学生识别、检测电子元器件,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技术和安装工艺,测试和分析相关的性能参数,在实习报告中要求学生运用Protel设计绘制产品的电原理图和印制电路图,利用现成的电路板翻抄成原理图,使学生系统掌握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要领。

五、以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为动力,提高技能综合素质

电子竞赛已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推进器。根据对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能力的观察,结合对参加电子竞赛学生的选拔,挑选出对电路、电子技术和电子CAD有浓厚兴趣且学有所长的学生,提出一些项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选择设计方案,绘制电路原理图,选择电子元器件,安装、调试电子设备,撰写设计报告,拟定设备性能指标和使用说明书等,把无形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有形的电子类实用产品。完成由知识到能力,再由能力到素质的跨越,让学生学习产品生产的基本程序,培养自学与独立制作能力。

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通常代表学科发展的方向。吸纳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使学生在校内步入科技前沿,这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举措。教师在承担课题时,让部分优秀学生参与资料搜集、方案选择、计算机绘图等工作,既加快了科研进度,又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熏陶。

以电子竞赛活动为依托,以生产过程为导向、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与广东省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不谋而合,应充分运用电子竞赛培训机制及项目管理经验,解决当前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邵群,黄.数字电子技术项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路勇.电子电路实验及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篇(8)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就业能力”等均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岗位能力的培养。我对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企业衡量人才和提拔人才的标准就是岗位能力,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共同愿望,就是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对高职院校来说,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就能够不让或少让学生走弯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或少距离上岗。

一、岗位能力的概念

岗位能力主要是指针对某一行业某一工作职位提出的在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鉴定形式[2]。

二、高职工科学生需培养的岗位能力

高等职业工科学生究竟应培养哪些岗位能力?我曾在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多年,对工矿企业岗位能力有一定的研究,从运行实践来看。我认为,作为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其工科学生应该培养“I、J、C、P、S、S”六种岗位能力,即识别能力I(identification ability):包括识图能力、熟悉规程的能力等;判断能力J(judgment):包括事故判断能力、疑难问题排解能力等;联系能力C(connection):包括工序之间的联系能力、其他协调能力等;作业能力P(performance capacity):包括平稳操作能力、维修机器和系统的技能、设备维护、设备选择的能力等;应变能力S(straincapacity):包括故障排除能力、紧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自保能力S(Self-protection capability):包括安全生产的能力、保证设备安全与人身安全的基本常识与技能。

三、培养工科学生的岗位能力的途径

1.紧扣岗位能力要求,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是根据企业提供的实际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明确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如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根据企业调研,确定了该专业的就业岗位,如PCB板生产企业从事PCB板的设计和制造,现代化生产企业和工程公司从事生产信息系统的安装、测试、维护、管理等工作,音视频产品生产企业从事产品辅助设计、生产、测试、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有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判断能力、自保能力)、电工工具的使用(判断能力、自保能力)、电子电路安装调试(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基本电工工艺(作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业能力)、自动化控制应用能力(作业能力)、印刷电路板设计制作能力(联系能力、作业能力、自保能力)、音视频产品生产、测试、维修能力(联系能力、作业能力、应变能力、自保能力)、生产信息系统的安装、测试维护管理的能力(联系能力、作业能力、应变能力、自保能力)。

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构建新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明确核心课程。如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根据高职教育规律,结合企业要求,设计出了公共课模块、职业基础课模块、职业技术课模块、选修课模块等模式课程结构。并确定了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如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电子CAD、收录音与电视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VHDL硬件描述语言等。

2.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我经过多年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工科学生的岗位能力,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三个阶段、五模块”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三阶段即为初级技能阶段、中级技能阶段、高级技能阶段,五模块即为专业认知训练、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岗位能力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和专业创新能力训练[4]。专业认知训练、专业创新能力训练贯穿于三个阶段始终。这五个模块的训练基本上囊括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教学训练活动。以岗位能力训练为本位,将专业所属课程科学地安排到五个训练模块之中。

如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采用“三个阶段、五模块”的职业能力培训模式,初级技能阶段主要是基本技能训练,其主要内容是制图综合训练、万用表安装与使用、单片机应用实训等;中级技能阶段主要是岗位能力训练,其主要内容是传感器应用实习、电子CAD实训、EDA实习、电视机维修实习等;高级技能阶段主要是综合能力训练,其主要内容是电子产品设计安装调试实习、毕业设计等。

3.落实顶岗实习,促进岗位能力培养。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班顶岗实习,是安排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和电子产品应用企业进行的,如飞高电子、邮电智能等,真正落实了专业顶岗实习的过程。

实习过程由专业老师带队,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指导,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线(主要工序)轮流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真实地感知了电子产品生产的最新技术、最新装备,熟悉了电子工程技术员岗位的工作内容。顶岗实习,促进了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4.举行技能竞赛,强化岗位能力培养。

我院以水利部组织的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为契机,每年举行专业技能竞赛,实现了技能竞赛常规化。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我们开展了单片机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电子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等技能竞赛,通过技能竞赛,强化了学生的识别能力、判断能力、联系能力、作业能力、应变能力、自保能力等岗位能力。

5.开发校企合作,规范岗位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校企合作只是学校一方“单相思”,热脸碰冷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建立了校企合作的“董事会办学”模式。学院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水利行业100多个企事业单位参加的董事会,董事会在学院办学思路、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顶岗实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董事会办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厂中校”和“校中厂”。“厂中校”的实现,要求在企业实施教育与训练,校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董事会成员单位开放企业生产现场,如株树桥水库管理局等多家单位就是我院的“厂中校”,能够满足学生实际训练的需要。“校中厂”的建立,董事会成员单位提供一些在工程改造中置换下来的设备武装实训室,帮助我们新建实训室,改造现有的实训室,模拟企业的车间,将原有实训室布置为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同时董事会成员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按照企业对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教学,从而规范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

6.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岗位能力形成。

在课程考核中,不再是一张试卷定分数了。由于我们提倡有实训条件的课程要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如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过去考核评价是采用期中、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三项综合给分,对岗位能力的形成促进不大。而现在改用岗位能力评分体系,采用指导老师评价、兼职老师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成绩。在实习教学考核中,我们也引入了实习岗位的师傅的评价、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综合打分。

四、注意问题

强调岗位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强调岗位能力培养并不能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如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应该按照前面阐述的“三个阶段、五模块”能力结构综合培养,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N0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电路》、《微机与接口》、《单片机应用技术》等是目前电子类专业学生获得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它们不但直接影响后继的专业课程,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能力培养。电子技术系列实训课程的体系的设计、内容的安排、实施过程与管理方法对培养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现在,我校各专业已明确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其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一流,满足岗位群要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由于专业定位与过去不甚相同,所以,重新设计电子技术系列实训课程体系是必要的;注意到广大师生已经明确专业定位和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对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特点比较了解,所以,根据高职高专的特点重新规划我们的实践教学体系又是可能的。

据调查,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岗位群主要是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应用等产业第一线技术支持人员,即生产线管理人员、销售服务技术人员、售后服务技术人员等。因此,以技术层面上看,电子类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三方面基本知识;必须具备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电子产品的焊接与安装能力、电子元器件与电子设备测试能力、简单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能力、电子技术文件的写作与表达能力。这就是我们强调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下面,就电子技术系列实训课程教学体系与模式谈几点看法。

1构建电子技术系列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

1.1强调基本技能训练,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大都是针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岗位群而设置的。在这些岗位智力内涵的组成中,创造性智力技能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不仅是要在技能性质上与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区分开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要为技术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实践教学应以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质量保证体系为目标进行改革;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应贯彻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培养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

(1)基本技能训练。包括电子技术系列基础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等环节。作为电子类专业除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具有阅读电路图、选用元器件、制作印刷板、焊接电路板、整机装配、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电路测试与调试、撰写技术说明书等的基本技能。这也就是电子技术系列实训课程必须完成的主要任务。

(2)技术应用能力。是指应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解决生产、运行、安装、调试、设备维修等问题的能力。即解决生产线产品质检、产品售后服务等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应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专业综合实训环节,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提高专业业务素质。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方向有关,不是公共技术基础实训课程的主要任务,但电子技术系列基础实训课应注意到与专业方向的接口。

(3)先进性。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要适应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新方法,及时调整、优化、增加现代技术含量高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训内容与方法具有先进性。如:增加CPLD/FPGA技术、电路分析与设计仿真技术、敏感元件与应用技术,增加具有时代特征的电子综合实训等。

(4)实用性。是指实训内容与方法贴近生产一线实际,工艺训练规范,包括实训装置和实训场地的布置也应尽量贴近生产实际,使学生得到较好的贴近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训练。例如:电路板的元件布局、布线;整机装配中部件间的信号线、电源线、地线的合理安排;集成器件的功能表、特性曲线、参数表和测试方法等。

1.2“宽基础、活模块”的实训模式

由于电子类各专业方向不同,对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将根据“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式制订电子系列实训课程的实训方案。“宽基础”就是要把公共的基本技能打扎实,这不仅是毕业生顺利获得第一岗位所必需的,更是让学生长期健康发展成为能在人才市场流动的“ 社会人” 所必需的。“活模块”指的是将相关实训规范化、模块化,由各专业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即岗位要求来选定实训项目。当然,为达到高职培养目标,在实训时间上应有保证。原则上,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数应占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总学时数的4 0~50 % 左右。

1.3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环节

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要把能力要素分解到各实践环节中去,打破实训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旧习惯,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各实践教学环节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以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并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电子电路调试能力和正确使用电子仪器测试电参数的能力为重点,向综合型、设计型、应用型推进。电子实践教学环节引入EDA技术是符合潮流的,也是电子类实训教学的重大改革。电子实验要坚持以实为主、虚拟与真实相结合。为突出基础实验的重要性,电子工艺、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高频电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等实验实训单独设课,自成一体、单独考核,以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

电子类专业可安排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高频电路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应尽量选用工程设计课题,要体现综合性,成果表述以设计说明书的形式出现。课程设计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上网查阅资料,互相研讨,并充分利用EDA工具实现设计课题。

电子技术系列实训课程可延伸到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科技活动等。这些活动是巩固、提高电子系列基础实训成果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有计划地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电子仪器维修兴趣小组、电子科技制作兴趣小组等。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环境,配备若干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相关活动,通过参加各种电子设计竞赛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考证培训纳入教学计划,是促进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专业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相近的考核工种,如家电、计算机、移动电话中级工的考证等。

2实训教学体系初步方案

3建立实践教学教改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教改质量监控体系的目的是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实践教学教改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包含两重涵义:一是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二是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整体思路是:构建实践教学的“三全监控”体系,即全员性、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质量监控。“全员性”是指与实践教学相关的领导、教师和学生都是监控主体,同时又是监控对象;“全过程”是指监控从纵向维度上看,贯穿于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科技活动周等各个教学环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与实践教学计划制订、实践教材建设与确定、实践教学设施、实践教学的组织与人员结构以及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等。

为提高电子系列实训教学质量,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思想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和学生对高职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能力目标: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要求,把能力要素分解到每一实践教学环节。

(3)实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引入新技术、新器件和新实验方法,使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成为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场所,而且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4)实践考核: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目标,设定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分标准。考核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制定的明确目标,考核方法采用过程考核、目标考核等。评分标准包括操作工艺、实习(实验)报告、产品质量、工作态度、课题答辩等。

(5)实践教学教材:按各实践教学要求,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或补充与培养目标一致的实践教材。

(6)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方案中按时间节点对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技术知识讲解、操作训练、教学方法、考核目标等作出详细的安排。使得讲什么,何时讲;练什么,何时练;考什么,何时考等均落实到位。

(7)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各实践教学要有完善的教学大纲、指导书、考核方法、评分标准等。

(8)管理体系:电子系、自动化系、实训中心、督导组、教务处同时负责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监督,履行对实践教学质量全过程的监控。监控工作落到实处,如定期随机抽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检查学生的实验、实习报告,抽查学生的产品质量,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对实训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等。

4结论

一年来,通过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对电子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实践考核方式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并且取得了一定经验。经修改的教学计划、新编或修改的实训大纲以及新编写的实验实训教学指导书对今后电子技术系列实践教学有指导和促进作用;有关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对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篇(10)

随着二十世纪末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数量上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逐渐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在高校扩招的过程中,独立学院作为新生的重要力量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校外实习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一直备受关注,而独立学院作为新生的教学力量,与传统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独立学院校外实习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1][2][3]。在教学中,安排教学进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针对独立学院校外实习,研究教学进度的安排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1.独立学院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的教学目标

独立学院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叶在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的新兴教学力量。一般独立学院都是借助传统本科院校的教学力量,依托社会力量进行办学。在高等教育招生中,一般称为“三本”。其招生批次在传统本科院校“二本”之后,所以一般来说,独立学院的生源情况相对传统本科院校要差一个档次。这样的现实情况下,独立学院的办学就必须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渐解决独立学院生存的问题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逐渐成为独立学院关心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大面积出现,使得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因此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思路逐渐成为共识。

所为应用型本科人才,主要是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服务。除了传统本科人才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外,相对传统学术性人才更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应用已有知识技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独立学院的重要任务。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在工程实践一线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组织学生在生产一线进行实习成为重要的手段。这一方面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能力的考核。所以,校外实习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既是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真实环境的模拟。从教学目标上看,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为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进行训练及适应性学习。

2.现有独立学院校外实习教学进度安排存在的问题

显然,以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能力为目标来看现有的独立学院校外实习还需大量改进。这在教学进度安排上尤为明显。独立学院校外实习教学进度的安排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不够明确。校外实习与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不同,一般不存在特定的课本或参考书。现阶段一些传统本科院校有一些实习指导书,但是这些实习指导书没有充分考虑独立学院的学生情况和实习要求。所以相应的教学内容就不够明确,实习过程中分为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要求学生干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或者完全照搬传统本科学校的内容。这就是使得教学进度的安排出现各种问题,可能由于学生基础差相应教学内容难完成,可能由于教学内容少导致相应的训练要求没达到……所以,缺乏明确针对独立学院的校外实习教学内容是教学进度安排中的重要问题。

二是受校外实习条件限制多。由于各种原因,独立学院校外实习条件相对较差,企业愿意接受独立学院学生实习相对较少,这就使得独立学院的校外实习条件限制增多。比如,在生产旺季企业可能拒绝接受学生进场,这就导致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安排无法正常进行,如果提前可能由于相应理论课教育未完成而影响实习效果。所以校外实习条件限制也是教学进度安排中常见的问题。

三是教学进度灵活性不够,应变性不强。经过长期的建设,传统本科院校一般都有一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长期良好的合作,使得企业能够为学校提供足够的实习环境。那么当出现一些突况的时候,企业愿意也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些便利。所以,一些传统本科院校的校外实习安排并不强调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但是,独立学院一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按传统本科院校的习惯安排校外实习教学进度,就明显觉得灵活性不够,应变性不强。这也是独立学院校外实习教学进度安排存在的问题。

3. 独立学院安排校外实习教学进度值得注意的问题

显然,针对校外实习教学进度安排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不断改善教学进度安排,提高独立学院校外实习的质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以下几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校外实习教学进度安排的问题,建设合作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一个长期合作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进度安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情况。不能因为实习基地建设周期长,而武断的长期采用相同的教学进度安排,甚至因此影响到实习基地的建设。

其次,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实习指导教师是校外实习教学进度安排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进度安排中指导教师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在现阶段,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逐渐成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共识。那么校外实习教学进度的安排也要不断利用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果,在建设指导教师队伍的同时优化教学进度安排。

再次,实习资料的整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校外实习相对课堂理论教学缺乏规律性和系统性,所以相应资料的保存也不够。学生实习报告,实习指导书等等资料都是校外实习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料,同时也是合理制定教学进度的依据。所以,独立学院校外实习教学进度的制定一定要在有效整理实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这将极大的提高教学进度安排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宋殿辉, 孙广, 季晓依. 独立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 物流科技, 2009(2):119-120.

[2] 李子彦. 独立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4):56-58.

[3] 刘殿金, 孟之知. 独立学院加强校外实习工作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科教导刊, 2012(9):195-196.

基金项目:

上一篇: 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 下一篇: 校团委组织部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