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6 16:27: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概念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新概念教案

篇(1)

我不清楚是否可以把如今的各个新区解读为“新的经济特区”,但确实也看到发展经济特区带动一国一个区域的发展正在成为一种世界现象。比如俄罗斯、印度、越南,甚至朝鲜都在设置经济特区。这使我想起了七八年前,我和上海社科院的杨建文教授的一次涉及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为什么不叫特区,却比特区还特的讨论。

杨建文的说法颇让人回味。他认为作为一种国家行政资源设置的组织单元,经济特区是特定的时代与区域格局互动的产物,是不能也无法简单克隆复制的。比如前小平同志和老一代革命家们设立的深圳经济特区。但新时空下设立浦东新区,应是特区的体制机制资源的“搬迁”。说白了,就是要有通过制度创新来带动整个上海发展的“内核”。声“东”(浦东)击“西”(浦西),是杨建文对国家设立浦东新区,以改革释放活力,带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上海发展的“空间推移概念”。而在我看来,他的这个解释或叫对浦东开发带来的机遇解读,解释了改革推动上海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发生巨变的精髓。也就是说,在探索制度创新上,新区实际有“比特区还特”的空间。

时光又跳过10年。2013年3月,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英国伦敦政治学院的高级客座研究员、《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作者马丁・雅克成了论坛闭幕式演讲嘉宾。雅克认为经过前3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只走过了现代化的第一步。未来20年,是中国第二步现代化“深刻的转型及现代化进程的完成”时期,届时中国将最终拥有现代国家的全部特征。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成熟,科技创新投入更多,中国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世界能否适应这种冲击,会产生对中国模式的质疑,甚至不适应、质疑与文化冲突形成的外部性,会构成对中国崛起的挑战。

把1978年启动的中国现代化,分成了两个阶段。同样,用这个理论工具看中国内部的发展不平衡,那随着全国进入第二步现代化阶段的不发达地区,如贵州实际 “还处于现代化的初级阶段”,用一句老领导的话说,它还处于农业文明、初期的工业文明+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叠加状态。

在新时期,贵州面临的历史课题是如何在中国的第二步现代化阶段加速发展,一揽子解决两个阶段的问题。显然探索贵州现代化的路径任务,要比发达省市更艰巨。但不得不去做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一个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中国,很难被人当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

篇(2)

第二,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案例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总结得失,明确方向,有利于培养教师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探索教改途径,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3)

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全面、健康、综合素质的人才。而新课改理念中对学生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极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只有将实践能力充分应用到理论学习中,才能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丰富自身的理论水平,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一、开展建筑设备安装专业一体化教学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新课程教学改革前,专业教学工作的现状

结合职业学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学生多年的实习日记、实习状况以及学生未来就业的具体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是建筑方面水电安装、物业设备维修方面的工作。建筑设备安装是其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之前,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教学所采用的模式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同时结合开展一定量的安装工程实践操作课的教学模式。

2.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以往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先在教室内学习建筑设备安装专业理论、知识,然后前往操作室开展实训操作。这一教学过程,基本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是相互脱离的。因此,很多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学习积极性,由于理论知识的枯燥性,就使的教学效果的质量大打折扣。很多学生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失去学习兴趣。同时,随着高校扩招现象严重,这就容易导致师资力量不足,同时教师的水平也很难得以保障,专业课教师一方面数量上匮乏,而另一方面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又较为欠缺,不能对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把控力和影响力,任务安排布置上也不能合理安排,影响教学效果。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学生不能提起学习兴趣,开展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教学,想要确保教学质量,就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和集中精力参与。课堂上要学会合理设问,只有积极构建学生、教师、课堂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才能实现课程教学效果。当前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课堂互动性不足,学生不主动参与课程教学,教学的含金量并不高。

二、开展建筑设备安装专业一体化教学工作的措施分析

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只有从实际出发,深化落实,才能推动实践工作开展。而新的教学工作开展,也要充分结合教学环境的新变化以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要在新的要求下,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具体而言就是要开展一体化教学工作。通过教学工作的优化升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面貌,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1.完善师资力量,构建强有力的教学体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线,也是高效教学的基本保障,以

往教学过程中,教师数量不足、经验欠缺的问题必须得到深化解决,因此就需要我们完善师资力量,通过构建坚强有力、扎实稳定的教学团队,进而确保整个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2.选择合适教学内容、积极改革教学模式

事实上,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通过一体化教学开展,要结合具体要求,选择合适内容来开展一体化教学。只有将教学目标与要求具体融入教学方法中去,才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基础。要既重视理论教学,还要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深化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唯一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不良局面。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3.变更教学课堂环境,丰富教学形式

在以往教学开展过程中,大部分教学是分开的,即理论教学在教室,实践教学在车间的分裂教学形式。而这往往会导致教学理论的脱节,只有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既最大程度地讲清教学理论内容,同时又丰富教学资源。因此,开展一体化教学工作就需要我们将理论教学课堂与实践活动教学课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环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职业学校重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而只有培养职业能力过硬的学生,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才能应对普通高校学生的竞争。建筑设备安装专业从专业内容和本质属性上看就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只有有效结合实践锻炼,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学习。因此,有效开展建筑设备安装教学工作就需要我们深化落实一体化教学工作,从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

篇(4)

1.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师的角色转变和学生地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而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应从原来以自己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地位的转变是将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课、被动接收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两方面转变所引起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新理念.

2.课堂教学内涵认识的更新。传统的教学内涵对学生而言只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对教师而言只是一种预计的、最为理想化的学习结果.教师是将其中一个个精确的概念,一个个深刻的定理;一道道难题的精妙解法和一串串抽象的证明一丝不差的传授给学生,使本来充满生机的数学变得枯燥、乏味、抽象,使学生望而生畏.而新课标所持有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达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人人成为数学家.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认识到教学应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来源于实际生活,源于自然、社会和科学中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的现象和问题.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研究问题设计的方法方式

如何设计目标问题的呈现形式?如何设计问题的研究方法?这常常是数学课堂设计最常遇到的问题,以下的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列举生活实例,提供生活原型。

中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世界,对这些知识,要由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引入。 如:提供日常生活中各种对应关系,引入“映射”的概念;列举蝴蝶、人脸、花朵,镜面反射,提供对称图形的原型。这种方式有助于将各种现实材料和数学知识溶为一体,实现“概念性的数学化”。

2.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问题

如:在数列的基础上引入等差数列。

这种当新概念是已知旧概念的一种概念时,常给出一组反映已知概念的事例,让学生观察、对比、辨析、发现这部分事例所具有的与其他事例不同的共性,从而引入新概念。

另一种引入方式是在概括程度较高的旧概念基础上,加入新的属性,通过逻辑推演,直接引入新概念。

如果在相对具体的概念基础上形成较高层次的概念,那么常见的方式是提供一些具体的、特殊的、直观的观察材料,让学生分析其共性,抽象概括出新的概念。

3.练习式

如: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安排一组习题让学生练习,通过对练习题或解答结果的讨论引申、推广引入课题。

4.设疑式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之百思不得其解之后而产生迫切了解结果的强烈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入。

5.类比、对比式

当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或联系时,可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引入课题。

如在掌握等差数列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很方便地引出等比数列的相应内容。

6.发现式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和规律引入课题的方式。

三、课堂教学设计是体现教师智慧的创造性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至少应包念如下内涵:

1.教学设计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是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文本",而不仅仅是静态的、物化的"作品"。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学设计与写教案是可以画等号的。我以为这是把教学设计这样丰富的一个概念简单化、片面化了。教案是教学之前备课的物化产品,它规定了即将要进行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有的甚至把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预设好了。这样的教案,是一种封闭的东西,它独立于整个教学过程之外。封闭的东西容易走向僵化。我们说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过程,就是要把陷入封闭的死胡同的教案拯救出来,把教师创造性突显出来。因为,把教学设计看作一个过程,那么我们的眼光就不能仅仅盯住物化的、死的教案,而是要把教学看作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一连串的动态过程,要看到在这个整个过程中老师的创造性劳动,惟其如此,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教学,理解教育。

篇(5)

一、新概念英语的存在和发展历史

新概念英语系列教材的作者路易・亚历山大,世界著名的英语教学权威,曾任欧洲现代语言教学委员会理事。他的著作为交际教学法奠定了基础,其中一些如New ConceptEnglish(《新概念英语》)和Follow Me(《跟我学》)已经成为经典的英语教材。新概念英语系列教材(New Concept English)作为享誉全球的最为经典地道的英语教材,以其严密的系统性、严谨的科学性、精湛的实用性、浓厚的趣味性深受英语学习者的偏爱,《新概念英语》在中国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每年有数百万的学习者使用此系列教材,《新概念英语》已经成为英语学习者的必选读物。《新概念英语》已经成为一套宝典级的教材,如今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新概念系列教材已经趋之若鹜,从出现到现在经历了半个世纪还经久不衰。

二、对新概念英语教材的评价

(一)教材符合学生的需要

新概念英语教材编写的程度、份量、体系、理论与实践、活动与任务等方面适应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新概念英语教材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水平学生的心理特征,如第一册编写就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他们好奇,爱模仿,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爱唱,爱跳,爱玩,爱表现。这样,就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插图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大量接触目的语,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册教材难度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一直未减,是因为是文章的幽默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三册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相当于大学生水平,知识面加宽,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充分认识和领悟英文句型的精练、优美与实用性。因为学习语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领悟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所以在前三册打下坚实语言基础的条件下,第四册渗透了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

(二)教材在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性

从该教材的编排体系看,这是一套从初级到中高级实用性强的英语教材,它包含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训练,语言地道、实用,功能全面又系统。它所体现的教育目标、内容体系、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符合人们的认知与发展规律,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新概念英语教材现通过图片、图像、录音、图解、背景材料等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兴趣,导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模拟交际则根据语言功能,设计真实情景,模拟现实生活。活动中,创设多层次语言环境,诱发学生展开各层次的模拟交际活动。自由交际以话题讨论为主要形式,比如:一册涉及运动、爱好、家庭、交通、饮食、购物、度假、服装等;二、三、四册则以历史、地理、文化、礼仪、习俗、政治、经济、宗教、道德、伦理等话题为主。话题设计融知识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所有这些编排都是为了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认知有关语言知识,并能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交际中、讨论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将获取的知识及时地转化为交际的技能,以有效地习得语言。因此,该教材的编写无论对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三)教材是否给学生以压力感

新概念英语所体现的内容不管是对成人在职培训还是学生在校学习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新概念英语教材一册内容来自生活,学生可以接触大量的真实、地道、又贴近生活的语言。二册的幽默小故事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学会了主动学习?三、四册后,阅读材料都来自英美报刊杂志,材料真实。阅读了英语材料后,学生不仅了解了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而且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浓,逐步把机械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样,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引导下,学习就改变了其枯燥的过程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将学习变为乐趣。

三、结语

通过对新概念英语系列教材发展历史、内容和优势的介绍,不难看出,这套教材已经得到了专家和英语学习者几十年的验证和肯定,其实用性不可否认,一套好的教材不可错过,我相信有更多的英语爱好者和学习者会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L,何其莘.新概念英语(1―4)[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香港:朗文出版亚洲有限公司,1997.

[2]刘道义.英语第一册教案(上)#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吉林:延边教育出版社,2000.

[3]Hornby A 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4版(增补本)1北京:商务印书馆,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4]郑超.当代语言学导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一、课案存在问题

教研活动中听了很多课,总是觉得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较差。客观地说,有多方面原因,总结起来有两方面原因: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本文仅从教学目标方面论述,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原因如下:(1)三个教学目标缺失。只追求知识目标的实现,忽视能力目标的实现,没有情感目标的实现。(2)三个教学目标孤立。在课案设计时缺乏联系,影响整体目标的实现。(3)三个教学目标实现次序混乱,忽视三个教学目标既有递进关系,又有机融合一起。(4)完全脱离教学目标。课堂上随意发挥,自我感觉良好,实效性很差。

二、三个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在备课时教师都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上思考、写教案,但真正能落实的并不多,这必然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除了要排除职高学生的学习状况对老师的影响等因素外,要重视三个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在教授新概念时,避免过于急切的做法:先按教科书叙述一下,之后就是新知识的反复应用。如果没有讲清楚新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知识目标看似实现,实际上没有实现。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在新概念课中要设法呈现概念形成的生动过程,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课堂教学中对新概念应概括其本质意义,需要适当拓展。教学时要重视对一些感性材料的认识、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过程,需要耐心引导,从而形成新概念。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又能形成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讲完新概念后,再转入新知识的应用,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自然而有效。另外,有的教师把重点放在做习题上,就是讲完新概念以后,紧接着进行大量习题训练,这是急于落实能力目标的错误做法。知识目标都没有很好实现,何谈能力目标的实现。教师要重视课本例题,因为课本例题是编者精心挑选的,需要实现老师仔细推敲体味。教师补充例题,要注意跟新知识有紧密关联,很好地促进知识目标的落实。只有当知识目标落实好了,才有可能有效落实能力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例题和习题,把知识应用的途径和作用讲清楚,教师要考虑课本上安排例题的意图,课本的解法是否符合学生思维实际,有没有更好的解法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找到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切入点,发挥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互相促进的作用。

对于巩固新知识的习题课,部分教师的认识存在问题,总认为很容易,能讲清楚就好了。事实上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如何有效达到能力目标。首先,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课堂里一点一滴积累而成。教师平时要非常重视能力目标的有效实现和精心设计能力目标的实现。其次,能力是通过知识综合的应用培养起来的。教师要精心设计例题、习题,重视挖掘其作用。此外,注意实现教学目标的次序。如果发现知识目标没有落实好,则要立即采取措施落实,不急于达到能力目标。习题课上教师要重视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更要思考背后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新知识时,要重视新知识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重视利用一些开放的或者有挑战性的问题落实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会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课上教师要避免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离题太远。课堂上切忌随意发挥,不注意内容难度、不协调实现教学目标,自我感觉良好,而实效性很差。有效实现知识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一切影响知识目标实现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落实能力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注意内容难度,注意学生必要的知识技能得到良好的训练,能力目标才能找到落脚点。有效实现情感目标的方法多种多样,注意平时多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有效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努力学习,同时挖掘体现数学的美与价值的材料。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充满情感的。遗憾的是有的老师往往淡化了情感目标,可能老师认为情感目标比较抽象,很难把握,缺乏素材、缺乏联系。事实上除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外,还可以挖掘很多,比如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数学教学的文化功能等,这对学生的成长和继续发展作用巨大。

实际上在数学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倾注了感情,只是还需要进一步激发,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例如在教授“对数”时,考虑到对数概念比较抽象,转换很不习惯,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对数概念的本质设计一个暗语游戏(用对数表示一串数字,代表某种意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认识到情感目标的有效实现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巨大作用,只有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目标协调实现了,才真正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个教学目标有递进关系,同时有机融合一起,设计教学目标应当重视学生发展,少些追求短期效应。每一堂课教学目标侧重点可能不同,但每一堂课都必须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只有有机处理好三个教学目标,较好地落实,才能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也是一种对教学的反思。

篇(7)

初来乍到,是被当成咨询老师的,所以,对外宣传成了我最初的工作内容。跑书城,做调查,打电话等一系列的活动做下来,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真的是累到挂。跑书城的那两天,我深深体会到人情世故的艰巨。虽然有很多好心人会帮你完成任务,但还是有好些学生看到表格就会条件反射性的抗拒,甚至直接拒绝填写。要面子的我被凉在原地,那种滋味不好受,像是被人唾弃。所以自打那次以后,路上遇到一些做调查的,我都会很配合他们的工作,因为我知道,被拒绝真的不是件好受的事。

说来惭愧,一开始只是为了应付“实习报告”才匆忙找到这份工作,当然我根本没有想到,在之后的三个多月里,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各个老师和学生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工作过程中感觉所学的到东西远远要比三年里在校园里学到的更丰富、更精彩。当然,这并非否定老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学习,只是实践中收获到的远比书本来得真切和实在。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一波三折有收获。”

温州市澳美加外语培训学校创办于2003年,隶属于心桥教育集团。享用上海澳美加来自美国教育服务集团的一切教育资源,结合温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办的。以其先进的理念、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羰,打造好每一个孩子的人生基础,是澳美加外语培训学校的办学宗旨。用心呵护,全新肓人,使真正的素质教育得以实现,让您的孩子与世界同步学习,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在温办学已有五年左右历史的澳美加,具备培训的各种资质,是温州很有口碑的民办培训学校。

在了解到自己身在那么优秀的地方工作,心情就会大好。仅仅三四天,我就被委以重任――新概念第一冊教学和小学数学教学。怀着对教育的梦想,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神圣的讲台。

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自己上的第一堂课。虽然上课前不断的告诉自己要镇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可是在上课铃声敲响的瞬间,望着台下好奇的眼睛,紧张还是不请自来,即使偷偷地给自己鼓劲也无济于事,连笑容都似乎显得僵硬难受。“Good afternoon,students。”我机械得重复了不知念了多少遍的开场白。然而,这句话说完,下句该说什么呢?突然间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只能一个劲地重复着教案里的内容。起先,眼睛只敢盯着教案,生怕漏了一个字,哪怕教学的内容早在上课前已经在脑海里演练了许久。深呼吸后,渐渐进入佳境,备课时设想的提问、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一一在课堂上实现。很快下课铃响了,这才发现,我“竟然”完成了我第一个教学课时。一节课下来,达到 “宾主尽欢”的效果。

篇(8)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这十天的培训,实际上就是培训备教案的方法,在教案里面,体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思想。设计的具有梯度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爱好来设计问题。教案中设计的各种故事、游戏、谜语、出示图画、以及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描一描各种实际操作,就是备方法。通过设计问题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实现了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中,就不断地实现着三维目标里的其它两中目标。

     

         三、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因为童心本来是快乐的,快乐就体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这就是转变观念。我们要抓住“乐”和“趣”二字,但不能一味地为乐而乐、为趣二趣,要使你设计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以及采取的游戏、故事、谜语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乐趣,这才是“乐中学和学中乐”的要义之所在。我们要还儿童美好的蓝天,通过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争得最大的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案设计得好不好,课前准备充分不充分,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设计教案时,要读大纲,明确教育目标,教学环节要大致保持齐全,如导读、新授、巩固练习、知识的拓展延伸、总结、作业等。这就是我们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备教案的方法。  

         四、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教学中“懒”的问题———思想懒、行动懒。

     

         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识字(学生做生字卡)以及词语的积累,数学课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现代设备,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课堂中随和的一些发明创造,各种直观教具身边的事物等等。  

         六、今后,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乡教育事业服务。

篇(9)

(一)高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某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群体及群体心理的概念,理解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及效应;理解集体和班集体的概念和心理特点,掌握班集体形成的过程和班集体建设的措施,掌握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特点;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作用,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某大学心理学课程教案中的教学目标[2],教师使用的是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初步认识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心理的兴趣与愿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的教案[3]使用的是教学的目的: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学习的迁移理论等),了解本学科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以及以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中现实问题,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可是有一个管理心理学的教案使用的是教与学的目标[4]:准确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在一般意义上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河北宣化师范学校申书景设计的教育技术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5]:(1)知识与智能:认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了解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掌握各个学习理论的起源时间,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能够概括出各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能够理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找出问题,并体验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查找的学习理论进行加工整理与其他同学共享或交流的愿望,体验写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矫正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能够在学习新知识中,感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制定出自己的学习方式。某大学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标是:(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2)智能的培养:自学能力,人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重点和难点为主,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基本技能,人体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4)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5)组建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6)外语能力,七年制班要求教材、课程讲授和考试的论述题都用英语。其他班则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英文词汇及阅读部分英文参考资料。(二)中等学校课程和课时教学目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6]: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领会文章的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再看中学教学目标设计。某高中化学教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7]: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制取方法。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能力培养,通过丁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某高中心理教育课程教案《让世界充满爱》[8]:使用的是活动目标概念:活动课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该课让学生懂得助人为乐的美德。认知目标:认识到生活中友爱和互助的重要性;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助人自助”的快乐感受;行为目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会主动对身边的人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活动方式是游戏活动,讨论分享经验。人教版初三《数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案[9]第一课时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使学生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全面积。(2)能力训练点:通过圆柱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3)德育渗透点:通过圆柱的实物观察及有关概念的归纳向学生渗透“真知产生于实践”的观点;通过应用圆柱展开图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化曲面为平面,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的“转化”的观点;通过圆柱轴截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抓主要矛盾、抓本质”的矛盾论的观点。(4)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新知,使学生领略主体图形美与平面图形美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层次。(三)初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0]是:(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6)在日常生活中能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少年闰土》教案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1]:(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作业。(4)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理论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

篇(10)

唐代著名学者韩愈在其名篇《师说》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作为一名教师,其核心职责可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从中不难看出,这三个核心职责主要都是在课堂上进行和完成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导给学生传递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严谨细致的推导论述给学生传播知识;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破解学生的疑惑。课堂上教师的表现基本决定了他(她)是否能胜任这一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能否通过教学过程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无疑,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

所谓备课,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顺序和表现方式。将课程知识以合适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为开展课程讲授所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一个过程。从此概括性定义可以看出,完整的备课过程包含两个前后衔接、不断完善的阶段:课程准备和课堂准备。课程准备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出发。完成课程分析、教材选择、课时分配、学生分析、教法选择、考核方式等工作;课堂准备是从微观、具体的角度出发,完成确定重点难点、讲授交流方式、知识交叉融合、组织编写教案、课后反思总结等工作。备课的基本内涵和过程如图1所示。

一、课程准备

课程准备是备课全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任课教师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完成对所讲课程的整体描述,建立了所讲课程的知识结构框架,在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课堂准备。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课程分析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工作的政策依据,它们明确了所授课程在学生整体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目标,明确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范围和应达到的能力要求,明确了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认真钻研、理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真正领悟它们的实质,明确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2.教材选择

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过去,由于领域内书籍的匮乏。教材一般由任课教师编写。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可供任课教师选择的专业书籍越来越丰富,教师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教材选择在课程分析基础上进行,在选择教材过程中,可以采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前后联系等思考方法研究教材内容。选定最为合适的教材后,还要弄清教材中概念、原理的来源、内涵、外延和形成背景。如果选择一本教材不能完全适合课程讲授需要,可以选择两本以上教材互为补充地用于教学。

3.课时分配

完成教材选择后,依据课程分析结果,根据教材内容体系确定出课程知识结构框架,明确课程框架的模块组成、重点难点分布及讲授顺序等内容,进而梳理出各框架模块应该分配的课时数量,完成对整门课程的合理课时分配。

4.学生分析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受众,是教与学矛盾体中的主体。因此,教师不仅在进行课程分析时就要了解、掌握对学生的主观性要求,包括对学生知识内容范围和应达到的能力要求。还要通过与学生座谈、走访前期授课教师等调查方式,了解、掌握本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程度、知识结构组成、知识需求等个性特点方面的客观因素。形成对学习课程的学生全面、准确的认识。

5.教法选择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手段和措施。分为理论性教学法和实践性教学法。教学中常用的理论性教学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常用的实践性教学法主要有要素作业法、模拟法、项目法和顶岗实习法等。在学习、研究和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当遵循“教有长法,而无定法”的原则。在具体教学中不能为了用教学方法而使用,也不能死搬硬套,而应当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依据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科属性以及教师本身条件等因素,灵活、搭配地、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教育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6.考核方式

俗话说“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形象地描述出了课程考核对教与学双方的重要影响。课程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课程考核的形式应考虑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未来任职规划、课程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基础类课程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对于偏重理论综合分析类课程可以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对于交叉融合类课程,因其涉及学科范围广、概念多,既有记忆性知识又有分析性知识,为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偏颇,可以采用平时和课终加权综合考核形式;对于实验类课程则可以采用操作测试形式。总之,要根据课程具体情况,选择最能实现课程考核最终目的的考试形式。

二、课堂准备

课堂准备是备课全部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是对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准备,是对课程准备的实现。并对课程准备有反馈作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重点难点

依据确定的课程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将课程教学目的分解到各个章节,再细化到每一节课中就确定了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或者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应该都是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的。重点难点问题是课程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在时间上要保证重点难点内容重点讲述,要紧紧围绕重点难点,以它们为中心,引导学生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有重点难点,讲中出重点难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灵魂、有主线。

2.讲授交流方式

课堂讲授是指课堂上教师的言语表达。它反映了教师的思维过程,理解深度、广度及教师自身的教学修养。教师用精炼的语言解释概念、分析问题、论述定理,加深了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有着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将已知概念和未知知识联系起来,并转化为新的认知。教师在进行讲授时除要求基本的吐宇清晰以外,更要深究语言的层次结构、措辞造句、语调语气等,力求通过语言的变化吸引学生。突出重点难点。

课堂交流是对课堂讲授的提高和深入。授课前,根据对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的估计,通过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预先准备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形式,包括提问、设问、疑问、讨论等,交流。以便通过课堂交流,随时了解学生听课效果,调整授课节奏,对授课内容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

3.知识交叉融合

课程知识自身是一个环环相扣、互相联系的系统。通过课时分配可以发现课程知识的逻辑层次是:课程知识结构一>课程知识模块一>每课内容。所以,知识交叉融合是指教师在授课准备过程中,应发现课程知识不同层次内和层次之间的交点。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利用这些交点。自然地将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联系起来。将每节课与每节课的知识相互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课程知识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课程知识结构框架。

4.组织编写教案

教案,又称课时教学计划,是教师实施一次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或脚本。它是对课程教学目的、课程知识结构框架的细化和具体表现。是教师对选择的教学方法运用的设计,是对课堂重点难点知识的梳理和交叉融合。教案通常是文字教案。其内容一般包括五个部分:讲授题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及相互关系(本讲及与其他各讲)、教学方法的运用已经板书设计或多媒体演示设计。教案的编写形式灵活多样,每个教师可根据学科性质和自身的教学风格来选定和设计。实践中教案必须要反映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教案应有详有略,根据内容需要而定;教案不宜过于繁琐。应系统、条理层次清楚,内容表述明确、实用。写出教案后,还要熟悉教案,使教案中的内容“融化”在自己的脑子里,做到讲课不脱离教案内容,但又要做到基本上不看教案。否则就称为了照本宣科。

5.课后反思总结

上一篇: 培训效果评价总结 下一篇: 船舶党支部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