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2 02:38: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建设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五个到位。一是对前来办事的项目建设单位,坚持做到热情服务到位,做到急事特办,不扯皮,不推诿。对需要解释的事情,真正做到态度和蔼,耐心细致;二是对项目建设资金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和相关规定,在资金齐全、审批手续完备的情况上及时拨付到位;三是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对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到位;四是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上的经验,及时总结,逐步增强管理意识,强化管理方式,不断完善管理办法;五是对每个项目从上级部门批准并下达资金开始,就收集该项目的相关资料,在项目建设竣工后,将项目建设资料收集完整,以项目为单位装订成册,归档备案,切实做到对每个项目的相关资料都能管理到位。
六个坚持。一是在工作中,坚持以服务市场经济发展为工作宗旨,对全市的建设项目竭尽全力支持,热情服务;二是对上级批复的建设项目,凡是使用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一律设立专户专账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对上级下达的基建项目或是改造项目资金,坚持以基建审查为项目建设预决算的基准,切实加强基建项目资金的管理,防止项目单位擅自变更建设内容,杜绝挪用专项资金和超预算现象发生;四是对项目工程建设的承建和大型设备以及主要材料采购,都坚持以采用招投标程序为项目具体实施的前提,规范基建承包秩序,防止在基建承包中出现瑕疵,避免因基建质量问题给项目建设资金造成损失和浪费;五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设备购置和材料采买坚持以政府采购为基本原则,不准项目建设单位自行采购;六是对项目建设拨款坚持以工程进度为拨款依据。
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首次拨款,要求项目单位提供完整的相关审批手续、资料等。再次拨款时,工程项目承建单位要填写《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拨款申请表》并附项目监理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提供的“工程价格结算单”和“项目建设拨款意见书”,同时还要附有税务部门开具的纳税发票,才予以拨款。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专业管理职能,规范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前的各项相关程序和手续,防止在资金拨付审批环节出现纰漏,而且也有效确保了工程项目资金在使用上的安全。
二、把好资金使用关,事后监管突出一个“实”
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则是政治作为阶级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根源。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也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国民经济能够为国防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物资和优秀人才,能够有效地改善国防设施,更新武器装备,加大国防科技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国防力量。
(二)经济建设所必须的安定的国内外环境来自国防实力的增强和发展,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证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有国家就要有国防。同志曾说:“一个巩固的国防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纵观历史,一国的强盛莫过于一个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如果国家的国防实力不强,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把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经济建设视为国家的基本利益,而国防建设是保障三者的先决条件。
(三)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
马克思说过,军队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开路先锋作用,对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加强国防建设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国防建设分娩出来的高新技术能促进经济革命。
可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服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国情需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选择适当的比例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创新
(一)定位创新:富国和强军统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富国与强军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初期,强调军队建设服从经济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加快中国特色军革”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标志着追求“富国”和“强军”新目标的统一。
“富国”与“强军”二者不可偏废的定位创新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有关原则和方针,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突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均衡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体现了统筹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具备了强军的经济基础后,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作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保持经济建设继续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为一种和平年代的常态表达,被写入十七大报告并非空穴来风。
(二)成效创新:质量与效益统一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积极推进“加快中国特色军革”,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打赢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战争。我国军革的成效要实现质量与效益相统一。
成效创新来自于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尤其是武器装备采购体制的变革。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6年为军品市场探索阶段,确认了军品作为市场客体的商品属性问题;从1987—1997年为军品市场的初步建立阶段,确立了军品研制者和军品使用者作为市场供求主体的地位;从1998年后为军品市场逐步发育走向完善阶段,逐步确认总装部的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五大总公司改组为十大集团公司,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运作,逐步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有效市场供给主体。所以,十七大报告提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从武器采购体制来说,形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有效分割,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军费。国防科技工业也跻身市场化的行列,武器采购体制的发展顺应了市场体制的要求。
(三)科技创新:军用与民用统一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用与民用统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一种国际化的趋势。军用与民用统一的实质,在于将军事工业内部剩余产能在民用领域充分释放,将领先技术向民用领域合理转移。
1.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完善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相对于军工市场有限份额,民品市场空间巨大,二者结合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我国的生产和技术资源,增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讲,军民统一是实现军用和民用两个领域相得益彰的有效手段。
2.军用与民用统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统筹考虑军需民用、平战衔接,可以使平时的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发展比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3.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建立和完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经
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
三、科学统筹,确保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论述在充分肯定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应该遵循的指导方针。
(一)要谋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内在统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确保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要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全局来看,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既是富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构筑国家的安全盾牌,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正确选择。
(三)要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资源配置
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只有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强军才有可靠的支撑。
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研发不仅将科技力量转为了实际生产力,而且为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收集情报资料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方式。科技信息、成果通过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转为社会生产力,不仅是对科技信息和成果的价值的评估,而且还实现了对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全面评估,这对于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发展建设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另外,在研发的过程中,对于原有科技信息和成果的考核和价值评估,成果本身存在的问题研究,以及对于社会市场的需求捕捉,对这些信息进行正确的评估和判断,研发出新的、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科技产品,这个过程对于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锻炼,对于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长远发展和研发水平提高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而且,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对科研技术进行扩展时,不仅能够促进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对于其他薄弱的科学技术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说,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技术的研发具有良好的循环促进作用,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本身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对于萍乡的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作用除了上述的任何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的作用之外,其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促进有关部门加强科技资源统筹,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强监管,提高绩效,以求解决科技资源“分散投入、各自为战、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的问题,推动科技资源“交流、开放、共享”,加大科研资助创新能力。
(2)促进围绕资助创新能力的提升配置科技资源投入。
(3)促进萍乡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的建设,积极推进产业转型。通过优化科技资源,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发现科技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促进科技资源平台的建立。
(4)促进高校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着力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专业。
2萍乡科技资源现状分析
不论是针对萍乡科技资源的主体,还是科技资源的课题,其进展情况都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探讨。首先,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具有优势的资源。对于萍乡的科技资源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良好的,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完善的科研设备。其次,是需要全面这些人才的能力以及做好设备的良好应用工作。最后,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协作,共同研究更加先进的科研成果。萍乡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供需结构矛盾,其二是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问题。长期的地方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但是由于缺乏市场价值,实际生产不需要,使得科研成果被大量的搁置,在供需结构中形成了一种不合理、虚假的现象:在资源应用研究方面,虽然有大量的成果,但是没有实际生产利用价值;而市场生产企业又十分希望高校能够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能够促进他们的生产发展。这种矛盾的节点就在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即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结合实际生产需求进行科学技术研究。而从供需结构矛盾中可以看出,科研成果的问题之一就是实际的应用价值。实际应用价值应该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方向,是其开始的前提,盲目开展的研究是没有应用价值的,也是没有企业、生产商会采纳应用的。还有一个科研成果的问题就是,高校的研发力量相对分散,难以集中形成整体优势,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部分高校的研发部门管理人员并不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难以组织跨部门、跨专业和跨学科的重大课题或者大规模的研发;或者承接的大项目不能顺利的完成,影响了高校的信誉度。
3优化配置策略
研究方向是研究进行的指南针,如果没有良好的研究方向,再好的资源也无法发挥它的作用。在科研开始前,需要通过正确的方式确定明确的研究方向。首先可以通过市场经济调查来确定。市场调研可以明确的获得市场需求信息,面广而信息全,在调查收集完信息后,需要对其进行筛选,选择有价值的信息,确定方向,进行研究。还有就是可以直接向企业咨询,这种方式能够确定对应的供求关系,根据特定企业的需求进行特定的研究,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研发成果的实用价值。管理人员要促进各学科、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在需要合作时,能够及时的投入研究。其次,在进行研究前,要对研发的需求进行客观的评估,通过实际的评估来确定研发人员以及设备的规模,以确定有效的挖掘原有信息资源的价值,研发出更有价值的成果。
2财政税收工作的改进建议
2.1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为了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进行税收制度的完善,完善的税收制度才能形成相应的工作标准。完整的税收制度也是保证税收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能够避免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维护国家的相关利益。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财政税收制度的完善。首先,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逐渐体现出来,各个企业也在进行相应的转变,因此我国的相关税收政策应当根据企业的改革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变化,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将财政税收的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然后,要对当前的税收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企业征收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并不合理,因此应当对营业税和所得税进行调整,减少一些重复的税收以减轻企业的税收压力,保障企业的顺利发展。
2.2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统筹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建立平衡合理的财政体系。政府要将相应的财政关系进行规范,对我国的财政体制进行健全,明确我国各级政府对于财政支出所具有的责任,对于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充分的完善,除此之外,对于一些跨地区性质的公共服务,必须分清楚这些服务的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协调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增加一般性转移的支付规模,增加财政困难的城乡建设力度。
2.3加强税收的监督工作。对于很多企业采用投机取巧的手段进行偷税漏税,相关部门应当做好监督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对于偷税漏税的企业进行严重的责罚,使偷税漏税者付出严重的代价。
21世纪的现在知识经济是以电脑、卫星通信、光缆通信和数码技术等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实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这两种趋势的出现无不与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国家、民族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因此,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网络经济。
一、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网络经济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的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因此,绝不能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纯粹的“虚拟”经济。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深化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和认识,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目前人们对未来经济的描述有多种说法,诸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后工业经济、新经济、注意力经济等等,但它们的基础是相同的,这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
在计算机网络促使网络经济的发展的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电子政务等的发展,又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加强网络建设,通过TCP/IP来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公共通信服务的网络互连,增强web功能;还要加强相关软件技术的开发,以切实满足构筑新形态商务活动应用环境的需求,如Java技术、xml技术及组件技术等等。同时,网络安全问题对电子商务等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加大网络安全建设的步伐,尽快建立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体系(如OSI安全体系),对数据进行加密,建立各种认证系统,使得网上交易等一系列活动能够安全准确的进行,这也是网络经济能够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二、发展计算机网络促进经济建设
1.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几乎渗透到每一个经济部门,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呼唤计算机技术的更快进步与创新。因为随着网络经济的繁荣,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金融等的深化发展,一系列网络及计算机问题随之出现,如网络安全问题、多媒体传输及网络速度问题等等都急需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2.在企业中建立自身网络实现新的营销渠道
在企业内部,制约企业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信息的缺乏和扭曲。当一个企业扩大它的生产规模的同时,监督费用会成倍增加。各企业应该重视网络营销的新渠道,建立自身的网络体系。建立企业内部网络系统,既可独立成网,又可连接国际互联网络,可内可外,一鱼双吃,优越性极大。内部网络系统对企业技术数据库、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售后服务、技术反馈等,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美国的通用公司、波音一麦道公司、德国的宝马公司、意大利疲累里橡胶公司、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东芝电气公司和花王公司等数亿功绩的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网。其中有些公司还拥有自己的卫星通讯系统。
3.重视人才培养和教育
网络经济实施的基础是人与电子工具的紧密结合。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网络经济所涉及的人才包括各个层面,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标准化建设和处理,以及贸易、海关、工商、税收、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网络经济目标的确定、扩展、组织规划的实施都是在相应的技术环境、经济环境,以及人文背景下由各方面的人共同确定的。离开电子设备目标、组织、规划的制定者或缺乏这方面的人才,网络经济是难以运行的。网络经济的具体运作过程是商务理论、商务实践与电子工具的有机结合,也需一大批实施网络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适应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是完全有以必要的。然而,网络经济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是个薄弱环节我们必须在深入分析和认识网络经济发展对新世纪劳动者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符合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网络经济发展人才。
4.完善法律法规保障
网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变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很多以往社会发展中从未出现的问题。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的发展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国家现在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传统的法律条文在解决新型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时的滞后性。因此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是网络经济良性发展的又一重要保障。5.加快制定网络经济发展政策
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吸取世界各国和地区实行产业政策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国家积极干预,并且有明确的产业政策有日本、韩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而美国、以色列、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信息和通信产业的发展完全是由市场主导的。至少这些产业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却阻碍了这些产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的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全球信息网所引发的涟漪效应已经远达网络的瀚海之外,并且已经冲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引发了一波又一波新的浪潮。这不是媒体业界所受的巨大冲击,也不是人际通讯的新奇工具,而是经济结构的全新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
1.竞争会更加激烈
由于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和生产者直接交易,那些效益低服务差的公司会在和效益高服务好的大公司竞争中败退下来。那些过去由于地域的隔阂而形成的“地区垄断”会逐渐消失,我们将面临一个竞争激烈的全球性的市场。正因为如此,在某一产业内部的企业的数目,会逐渐减少。例如,生产作为最终产品的汽车或计算器的企业的数目,会逐渐减少,但是,由于不同零件由不同企业生产,企业的总数目,则未必会减少。
2.企业会变得更加专业化
由于网络能减少企业使用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之间会“垂直脱钩”,个别企业集中生产它的优势产品和提供核心业务,而从市场上购买非核心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垂直生产链上的企业数目会增加。这对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3.企业的规模会扩大
由于电子网络提升了企业经理的经营管理能力,而一个优秀经理是世界上最稀缺的人力资源。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一个优秀的经理会管理一个规模巨大的企业。电子网络的应用,使得经理能更直接的通过监视机制,激励企业员工的生产效率。由于电子网络的应用,减少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扭曲。这是为什么我们观察到,最近发生在世界上的一系列企业间的合并、兼并、联盟等组织变化的事件。如计算机的Comaq公司和DEC的合并,世界几大航空公司组成“星空”航空公司联盟等等。
4.国际大型跨国公司会利用网络,技术,服务,名声等方面的优势,扩大他们的全球业务
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的应用,使得国际大型跨国公司能更方便的管理国外的子公司。这为他们全球的扩展提供了方便。
四、总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网络这一重要的科学技术,使其进一步推动经济更大的繁荣.。在不久的将来,网络经济一定会成为世界的主导经济,计算机网络也一定会遍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柴蒯:网络经济给我们带来什么[J].创新科技,2003,(01)
[2]雷弯山:提升思维方式应对加入WTO[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2,(07)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及地理条件的限制,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乃至价值标准等还禁锢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这种经济发展状况限制了部分女性掌握现代科技文化以及进入社会经济领域的机会,加之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相关的激励机制及激励环境还不够健全甚至缺失,更加限制了女性的经济参与。
(二)民族地区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模式抑制了女性参与经济建设
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中,传统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是“男外女内”。这种分工模式将女性局限在以血缘为中心的家庭内,活动范围小,社会交往半径小,一般都比较缺乏创业方面的思维和开拓精神。虽然,随着教育的普及,少数民族女孩从小一般都接受了正规的教育,但这种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对她们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在其影响下,仍有一小部分女性不愿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在近些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进一步固化了留守少数民族女性的理“内”角色,更加限制了她们参与区域经济建设活动的机会。
(三)传统的观念阻碍了女性接受科技文化教育乃至参与经济建设
在我国少数民族社会中,向来就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及从夫居的家庭守旧思想。[2]这些观念和思想在歧视女性的同时强化了男性的主导地位,导致人们往往以男性为本位来决定和判断事物,以男性的尊严和权利作为价值的评判标准,而女性则被剥夺了平等参与许多活动的机会。直至今天,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孩在读书、处理事务等方面仍在受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如,在市场经济日益腾飞的今天,与其他省份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女性的科技文化知识仍比较欠缺,无论是在家庭农业还是在手工业或服务业中,她们的科技文化水平都是比较低的,因而在这些领域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所以说,传统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她们对于经济建设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程度。
(四)较少的经济活动资源获得限制了女性参与经济建设
在农村,少数民族女性获得的经济活动资源少首先体现在其所拥有的土地资源上。农村女性所拥有的土地是跟随婚姻而变化的,即在她们成家以后,娘家的土地会被收回,而在婆家或不重新分配土地,或分配的土地面积较少。据全国妇联2001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农村的无地人群中,女性占到了70%。[3]其次,少数民族女性获得信贷服务的机会也是比较少的。中国农村一般以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单位,且在处理办理贷款、签订合同等事务时一般是男性做主,女性很难获得与丈夫同等的信贷机会。第三,大部分少数民族女性被固定在效益较低的农业活动中,特别是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与进城参与城市经济建设活动的男性相比,她们能够实现劳务输出的机会也是比较少的。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农村少数民族女性参与经济建设受到了限制。在城市,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集约型经济条件下一些行业对女性职工进行不断的裁减,其中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女性职工因此而失业。这样不但使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少数民族女性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也失去了参与经济建设活动的机会。目前,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地进行完善,但仍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女性职工被远远地排挤在经济建设活动的。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分化的加剧使得女职工大部分集中在一些服务性行业中或技术性能差的传统产业中。[4]在经济的大转型中,传统产业正向现代化产业转变或逐渐被现代化产业所替代。现代化产业所需要的新设备、新技术给技能相对比较低的少数民族女性职工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五)少数民族女性的健康状况对她们参与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少数民族人口的出生率基本大于死亡率。出生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少数民族女性的健康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医疗条件等的不同以及医疗卫生(女性保健)服务水平的差异,不同民族间女性的健康状况也不尽相同。同时,各民族女性的健康状况还与她们的一些习俗呈负相关,如存在早婚、早育、多孩率高等现象的女性的健康状况较差;反之,则相对较好。加之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尤其是一些特别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至今仍缺少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这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少数民族女性健康水平的快速提高。相对较差的健康状况,使得一部分少数民族女性因昂贵的治疗费用而在经济上入不敷出,正逐渐走向贫困化的境地,很难有机会去参与经济建设活动。
二、排除少数民族女性参与经济建设障碍因素的具体措施
面对农村女性参与经济建设的种种制约因素,笔者认为要克服这些阻碍,需要从公共制度建设和个人意识提升两个方面入手。既要克服制度性因素对少数民族女性经济建设参与造成的影响,又要将性别意识纳入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活动中,在倡导性别平等的前提下促进男女两性和谐发展,共同建设区域经济。
(一)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女性平等参与经济经济建设活动
通过能够充分体现性别意识的制度建设加强对少数民族女性经济社会地位的提升,[5]要从制度上形成一个既增强女性性别视角,又能够推动女性参与经济建设的整体合力。具体而言,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以进一步增强性别平等意识为目的制定一些发展经济的政策。为切实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决策过程中要重点强调男女平等参与经济活动的性别意识。尤其是在农村,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扶持一些适合女性参与的诸如加工业、养殖业、服务业等方面的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与此同时,在信贷方面要给她们提供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在技术和信息方面要加大对她们的服务力度;在政策层面,还要充分保障她们的经济参与机会。总之,通过各种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引导和宣传,增强和调动少数民族女性的群体协作意识
在现阶段,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引导少数民族女性参与经济建设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鼓励、引导并大力扶持她们加入或创办这样的组织,通过参与或管理这样的组织来强化她们的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以引导少数民族女性参与经济组织,并使其以组织为指引创办一些企业,培养她们合伙做生意的能力,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扩大她们的交际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要通过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现代传媒技术的作用来宣传女性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少数民族女性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提高全社会对于女性在经济建设中主体作用的认识,从而调动和增强她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她们介绍女性在商业、手工业、运输业等产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来充分调动她们参与经济建设的主动性,使她们能够有创造性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少数民族女性全面发展
在能够充分唤起少数民族女性的意识,培养她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调动她们参与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她们的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培训应该是在了解她们的受教育程度、各种基本需求等实际情况下进行的。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在培训方法上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对于支柱产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选择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技术和内容;对于一些手工业技能的培训则要有意识地向需要培训的女性提供更多更合理的培训内容,等等。另外,除了对少数民族女性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外,对她们同步开展一些法律法规、政策等知识的培训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她们达到自我的全面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模式的转变,高等院校也承载了多元化的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都是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提出,高校教学要以“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育人目标。在此目标与任务的指导下,作为人才市场提供方的高校已经不再是闭门研究教学的象牙塔,高等教育要与经济发展接轨、高等教育与回馈社会的观念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一、区域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与学校属于不同的系统领域,其管理机制、运行方式差异很大,所以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的模式中,也应该职责分明、发挥各自专长,统一培养目标。
(一)依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修订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蓝本,依据培养方案可进行课程体系的搭建、教学方法的组织实施等。
1.培养方案实行校企培养的对接。随着行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的培养方案中不断出现知识体系陈旧、课程重复、与行业脱节等情况出现,结合行业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人才需求,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剥离冗余部分,重新梳理课程体系,确立评定标准,做到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2.引入企业参与课程改革。在进行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改革等工作时,引入企业资源,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企业开发产品的流程和特点进行培养方案的调整,并将毕业设计环节纳入企业产品开发,使专业的教学始终与社会、企业同步,并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深入了解企业对设计人才能力的需求和设计行业发展的现状,从而指导自己今后的专业学习方向和目标。
(二)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与人才培养的效果息息相关,所以需要对校企合作的筹备与日常运转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保障教学质量及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全面开展,就是企业对高校的运行情况、管理水平有知情权,与此同时,对高校的管理体系、考核方法及考核结果有参与和评价的权利。企业对高校的关注与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教学基础设施的监督。教学基础设施包括办学硬件设施和办学软件环境,硬件条件包括教学用房、实验室面积、图书资源、网络资源等,这是学生学习环境的直观体现,社会公认的评价较高的学校,不仅是设施先进的硬件条件,更应具备促进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造性思维和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优良的校园氛围,只有硬件软件相辅相成,才能称之为高水平的大学。
2.对高校办学过程的监督。办学过程包括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等功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如专业发展规划设置、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等。办学质量是在办学过程中生成的,可以说,过程决定结果,有什么样的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质量。
3.对办学质量的监督。学校学科与专业的设置情况、各专业的生源质量、招生规模、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建立、学生考试通过率、督导检查工作如何组织实施、学位授予率、毕业生就业率等等一系列数据,都是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行业协会迫切需要了解的指标体系、也是学校日常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
二、校企联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业进入企业的工作领域后,能够更快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所以,实践环节是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对接的核心环节。
(一)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教学管理与企业生产管理的有机结合,能大大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譬如,应用企业管理的SMED(快速换产)方法优化实习流程就是一个能够说明问题的实例。众所周知,安排学生校外实习需要专业和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此造成近年来高校学生校外实习日益减少,实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走过场的现象越来越多。对此,高校在优化实习管理中,吸收借鉴公司的SMED法则,优化实习时间、场所和内容的安排。这种方式打破原来僵化的、校内外实习分离的实习安排,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进行实习内容的重新分类组合,让学生更详实全面地了解企业生产环境、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差异。该方式的应用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保证实现实习目标的前提下,教师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大幅度减少,学生到企业实习前的准备更为充分,实习的目的性更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也可以集约利用。高校紧密联系企业,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推动产学研对接,完善资源共享机制。高校常常会应企业的需求,依据行业发展特点和专业知识体系,开展面向企业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提升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鉴于企业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实际操作,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高校也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过程指导,或直接聘任企业人员担任学习实践课程兼职教师,壮大论文学习实验教师师资队伍,也提升了实践教学水平;高校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学习,也是为教师搭建提升实践能力的广阔平台。
(二)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开放办学模式。随着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生融入企业增强实践能力的模式日趋丰富。目前很多高校尝试实行了“3+1”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即学生在校课堂理论学习时间由原来的七个学期调整为六个学期(即三年),将毕业设计环节由原来的一个学期调整为两个学期(即一年),学生利用一年的时间,融入企业理论应用于实际,提升综合实践能力;部分企业为提高行业的整体研究水平和竞争实力,邀请高校学生参与模拟项目的研究,进入企业工作室,利用企业真实的研究环境,理论应用于实践,既完成了毕业设计学习任务,又增强了实践能力,提升了就业竞争力。高校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与相关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建立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依托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主题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将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落到了实处。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第二课堂学分、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学科竞赛等,都是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开发和培育学生创新潜力,以学分细则监控各项活动开展的效果,将企业实际课题纳入此类活动中,拓宽实践教学的范围、更新实践教学的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真题真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综上所述,高校融入区域经济,企业借鉴了高校先进的理论技术水平,高校享受了企业丰富的实践经验,校企之间文化融合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高校培养创新能力佳、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助力。
参考文献:
[1]曾文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与全员育人机制探究———兼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体系的构建[J].高校后勤研究,2011
[2]郑雅萍.加强管理服务教育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基于高校后勤视角[J].高校后勤研究,2012
[3]李金荣,和丽芬.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党史博采,2011
[4]王观玉,石云辉,李明江.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
二、当前经济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级地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治乱减负的指示精神,把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推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全国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对取得的成绩,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国经济软环境治理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明显,经济发展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二是工作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和办法,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得不到落实,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得不到惩处,一些部门和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损害了投资商利益。
三是有的单位部门利益至上。想问题、办事情,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有的为了部门利益不惜牺牲整体利益。
四是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特权思想严重。态度生冷横硬,工作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
五是不诚实、不守信。有的地方、部门和企业信用意识不强,信用度很低,招商时好话说尽,项目到手后不兑现承诺,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和现象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软环境建设的概念
从软环境的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软环境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深遂,又复杂。那么,相对于经济发展软环境来说,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就构成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因此,经济发展中的软环境建设就是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职能,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地方资源和人力,全方位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四、如何抓好经济软环境建设
(一)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必须加强和提高对软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抓好软环境建设,是践行“和谐社会建设”重要思想的体现。
和谐社会如何建设?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通过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抓好软环境建设,就是要营造开明优惠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把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来,把我们自己的企业和人才留住。因此,抓好软环境建设的目的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提升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需要。经济的竞争不仅是企业的竞争,也是政府间的竞争,是政府作风和工作效率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软环境的竞争。软环境的好坏,是检验地方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软环境好,就能把人才招来,就能把项目留住,反之,软环境不好,办事效率就不高,吃拿卡要成风,就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抓好软环境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一些公职人员手中拥有审批权、执收执罚权,而且这些权力在原有的体制下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权钱交易和的行为,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抓好软环境建设,正是营造一种廉洁、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规范执法行为,让腐败行为,不公平的行为或的行为失去滋生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好软环境建设,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治本措施。
3.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推动和促进硬环境建设的需要。
强调软环境的重要,并不是说硬环境不重要。软硬环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把硬环境比作骨架,软环境就好比灵魂。离开骨架,灵魂就没有着落,没有灵魂,骨架也会失去生命。只有二者俱佳,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正确理解软环境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1.闭关锁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过去盛传外商进入中国国门,不仅怕高关税,更怕数不清的公章和扯皮;企业立项审批历时数月甚至数年;修改报批文件资料多达数百万字;经办人员被踢皮球式地来回折腾等等。像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悲剧不能再在今天上演。
2.文明开放、服务周到的软环境就象“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的宗旨,把投资商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则,尊重投资者的意愿,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改进服务的方法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到“零缺陷”服务。
(三)搞好经济软环境建设的对策
1.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招商引资的竞争已经体现在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谁在治理环境上用力多,谁就会成为成功者。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估价我们的发展环境状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和不抓经济环境治理就是失职、抓不好经济环境治理就是不称职的观念,从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把经济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痛下决心,万众一心,加大措施力度,努力营造最佳的经济发展环境,为资本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为投资者兴业提供良好平台,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本地热土上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任务非常艰巨。目前,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有的积累已久,有的是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工作原因造成的。对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鲜明的态度和积极的解决措施。要按照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的“四优”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1)要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快发展是地方政府的大局和共同的任务。各级各部门都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经济建设服务。认真改进自身的工作,研究支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当部门利益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做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以大局为重,使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只要有利于经济建设,该放权的放权,该变通的变通,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帮企业之所需,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2)要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三乱”行为。治理经济发展环境,要把整治“三乱”行为作为重点,动真的、干实的,确保尽快见到成效。各级各部门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健全投诉快速反应机制,集中受理各种投诉案件,监督各级各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管住自己,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永远不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若发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3)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按制度办事,可以做到难点不难,热点不热。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努力做到通过建立一项制度,规范一方行为,狠刹一股歪风。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抓好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部门行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不宽松的问题。
3.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整体合力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行领导挂帅,分工负责,集中治理。各级督查机构要发挥职能作用,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跟上督查,督促各级各部门改进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治理。
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综合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努力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浓厚舆论氛围,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经济环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总之,软环境建设工作形形,涉及方方面面,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只有我们的大环境好了,才能共同迎来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软环境建设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胡广鹏,《兰州学刊》2005(5)
[2]《重拳整治窗口单位,优化发展软环境》陈仲文,《四川党的建设》2005(7)
[3]《创建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软环境》陈兴发《现代企业》2005(5)
[4]《经济软环境的监控机制研究》魏口《经济论坛》2005(8)
一、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将大大增加。水资源问题正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以至于工业化大生产排出的大量污水、废水超过了水资源再生的能力,从而造成了水环境的恶化;而水环境的恶化又造成水资源短缺,进而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所以,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联动关系。正是这种联动关系,要求传统水资源概念向现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等概念转变,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最佳配置,保护水资源是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具有良好物质环境、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技术、经济的保障和支持,使水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经济发展必须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注意的若干经济措施
1.赋予水以价值,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是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当前国内水资源问题的首要举措。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本来就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而水价正是调节这种关系的杠杆。提高水价可以促进工农业和生活的全面节水,节水投入限度和调水决策等则依靠水价来调节。当然,水价调整后应科学合理地分配,做到了科学分配,水价机制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政府才尽到经济调控责任。同时,在实施中还要考虑到农民、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所以,科学的水价体系是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节器。
2.使节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科学水价体系实施的重要辅助经济措施。经济学观点认为,水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水价机制将自动配置水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水价并不能反映市场主体作出决策时所需的全部信息,由此产生了水资源的外部性。针对这种外部性导致的水资源市场的失效,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①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征税(或补贴)的主张,他认为,为了使整个社会的总经济福利最大化,任何行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此行动造成的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任一背离都应被消除,这就是黄金法则。因此,他提出两种方法来矫正这种背离,即税收和政府补贴。②产权经济学家科斯则认为外部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产权没有界定清楚,如果把产权主体的责任和权利边界划分清楚,就不存在所谓的外部性。科斯定理的简单表述为:如果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权利初始界定条件下的自愿交易总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产权最大化)。因此,提出了通过明确界定产权将外部性内部化,再通过市场进行自愿交易的解决办法,即提出了所谓的水权交换机制:研究水权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
3.实现考虑“水资源”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基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经济管理措施。当前国际上通用的两种宏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和国民账户体系(SNA)均没有把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的核算纳入其中,只是注重经济产值和增长速度,而并不反映资源的耗减,从而使得核算体系建立在“资源无限,任意取用”的基础上,以至于GDP的虚幻增长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减少并存,形成所谓的“资源空心化”现象。因此,必须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之成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建立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内的实物账户和价值账户,这样可以明晰水资源的盈亏、供水与用水的轻重缓急、节水与浪费水的效益差异,并可指导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两个特性,以便使水资源核算既与其他资源核算有机结合,又能突出水资源自身核算的特性。①资源的区域性:不同地区水量差别很大,很难进行区域资源利用的调剂,而且水资源利用与人口密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关,因此,该特点要求在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时应该尽量划小核算区域的范围。②水资源的流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渗透,因此,该特点要求进行实物量核算时应准确估算出重复计算的水量。4.建立经济约束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等相应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经济约束与激励法规是实现利用经济杠杆调控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制约措施。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对节水产品予以政策上倾斜等;惩罚奖励机制,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与此同时,在具体法律法规上,应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加快对水资源保护配套法律的制定,强化执法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违法案件,要公开处理,严厉打击,教育民众。
(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涉及内容能够非常多,包括各种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资源的合理配置等,下面介绍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投入的组成部分如图1。(2)要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加大投资规模,它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为了城市发展,不是单纯的谋利益行为,而且投资回报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要发展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开展活动,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工业发展、城市规模等采取有效措施。政府投资建设生态环境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然后评价各项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判断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的合理性。下面介绍生态、社会效益以及国家建设该项目所获得的效益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如图2。(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很多动态因素,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建设时间进行调整,计算出投资与效益情况,可以采用现价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确定合理方案。
1.2指标结构图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它分析沿海城市的特点,然后综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如图3。
2对策建议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需要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①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合理使用资源,资源不是无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建设同样非常重要。②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伤害,环境污染一般都是人为行动造成。要实现协调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让资源发挥其价值,杜绝浪费行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掌握方法。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体系,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2.1合理利用经济资源
2.1.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使用可以把法律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就是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现状。有了法律保障,可以监督建设工作的情况,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或工厂,可以加大管理力度,让他们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废气的排放等。同时可以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对于城市生活中的污染,可以通过给居民讲解污染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让他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监督工作,严格要求各大企业重视污染问题,发现不良情况,加大惩罚力度。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研发绿色环保产品或者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消费品,这样也可以在一点程度上降低污染情况。2.1.2规划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到经济和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制定计划,同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制定计划。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目标,什么阶段做什么,目标是用来指导和监督计划实现情况的。在发展福建省经济的同时要对生态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做到发展、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福建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土地、水的规划,资源、能源合理使用,工业造成的污染处理,绿化建设等。2.1.3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和气体,经过国家检测达不到要求的企业,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造成的污染问题。国家鼓励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各种资源比较丰富,可是无节制地使用和浪费现象,最终也会使得资源供不应求,这要求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注意方法,根据福建省各企业的特点采取改善措施。例如有的企业产生的废物可以循环利用。自身企业不能使用,可以给其他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采取设备处理污水,然后再循环使用,生活中可以鼓励城市居民注意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还可以把城市与郊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城市资源合理应用。
2.2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
2.2.1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绿化建设是生态环境主要内容,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问题,美化城市。(1)公路交通两旁和郊区绿化;(2)城市住宅区加大绿化;(3)在河流等地区进行植树造林;(4)主要基础设施场所绿化工作。福建省大面积发展林业,截止到2013年底,建成的风竹林面积就达到50万hm2,工业材料基地达到70万hm2,森林公园80多处,还重点保护自然景区、滨海湿地等,福建省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福建省生态环境发展良好,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水产养殖、生物公园。2.2.2转变福建当前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需要立足具体情况,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根据现状进行调整。(1)鼓励农业发展,福建省的农业发展迅速,而且种类很多,由林业、畜牧业、水果、水产品等,加强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2)福建省的传统工业存在污染严重情况,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改善。主要的工业有火电、石化、建材等工业,而且资源比较丰富,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3)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有很大比重,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把福建省各个行业结合起来一起发展,形成一条综合发展的道路。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应用先进技术为各行业服务,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问题,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2.3生态环境建设方案
(1)综合各方面的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确定城市生态环境投资建设的主要项目。(2)分析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各项目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开展项目建设,例如有的项目时间比较长、效益不高,有的项目投入超过实际预算投入等,都需要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建设。(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需要分出建设的先后顺序,主要根据项目的回报率、贡献率和项目具体情况。(4)根据投入和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把效益和贡献率最佳的项目优先进行建设,其他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和其他情况进行分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