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行动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11 09:26: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制定行动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制定行动计划

篇(1)

本报讯 为加快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委和单位制定了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对2015年物联网行业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

专项行动计划具体包括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措施、法律法规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其中,顶层设计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实现部门、行业、区域、军地之间的物联网发展相互协调,以及物联网应用推广、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链构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保障、频谱资源分配等相互协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各环节协调发展、协同推进、相互支撑的发展效应。

标准制定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的组织架构、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重视自主创新,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立的原则,研制一批基础共性、重点应用和关键技术标准;同步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争取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组织中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行动计划的实施,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国主导的物联网国际标准领域不断扩大,有力支撑物联网产业发展。

技术研发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突破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处理与智能信息管理、行业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与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卫星通信等技术融合发展,加快物联网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培育形成我国自主的物联网产业链,全面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核心竞争力。

应用推广专项行动计划提出,要到2015年,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部分领域实现规模化推广。在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实施典型应用示范,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应用先行区。通过应用示范和应用推广,形成一批物联网综合集成应用的典型解决方案,显著提升物联网应用水平,使物联网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周寿英)

篇(2)

11 胚胎毒性 在妊娠不同时期以不同剂量TBTC对妊娠大鼠进行染毒,可导致不同的结果。一定剂量的TBTC在大鼠妊娠早期暴露引起不孕。Harazono〔3,4〕等以0,81,122,163mg/kg TBTC对妊娠第0~7d的大鼠进行灌胃染毒,于妊娠第20d处死,观察妊娠结果。发现122和163mg/kg TBTC剂量组的未植入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所有成功怀孕的大鼠中黄体数、植入数和吸收胎数无明显差别,并且所有处理组的畸胎率也未见增高。表明在妊娠早期接触TBTC能引起不孕,但不引起畸形。研究还发现,在大鼠妊娠第0~3和第4~7d以163mg/kg及以上剂量的TBTC给药,能分别引起植入失败和植入后胚胎吸收。通过对假孕大鼠(将成年雌性大鼠与具有功能但不能生育后代的成年雄性大鼠合笼,在阴道涂片上发现时,就称这些雌性大鼠为假孕大鼠)以灌胃方式给予TBTC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假孕第0~3或4~7d给药163mg/kg及以上剂量组的大鼠在假孕第9d时子宫重量和血清孕酮水平显著下降;在0~3d给药的81mg/kg及以上剂量组在假孕第4d出现血清孕酮水平显著下降。而TBTC对卵巢的重量和黄体数没有影响。因此,推测TBTC抑制子宫蜕膜细胞反应,并降低孕酮水平,最终引起早期吸收胎发生。TBTC在妊娠中期暴露会引起流产及胎儿畸形。Ema〔5,6〕等分别在大鼠妊娠第7~9,10~12,13~15d 3个阶段,以25,50,100mg/kg TBTC灌胃给药,发现孕鼠在妊娠第7~99d接触TBTC,流产率明显高于妊娠第13~15d,而在妊娠第13~15d接触TBTC,幼鼠的畸形率最高。之后进一步研究了TBTC的致畸敏感期,发现TBTC对胚胎的最敏感致畸时间为妊娠第8和第11~14d。TBTC在整个妊娠期暴露会引起鼠仔数量减少、体重减轻、与生殖器距离增加但性别比未发生改变。Ogata〔7〕等给怀孕Wistar大鼠饲料中添加5,25,125mg/kg TBTC后饲养,发现125mg/kg组鼠仔的数量、体重、活胎百分比、体重增加率均明显下降,雌性鼠仔的开始睁眼和阴道张开的日期延迟,周期减少等。而且,所有处理组的鼠仔与生殖器距离增加,呈剂量-反应关系。提示从受精开始暴露于TBTC会影响雌性新生鼠的性发育和生殖功能,还可能使其雄性化。后来,Adedayo〔8〕等分别在SD大鼠妊娠第0~19和第8~19d以0,025,25,10,20mg/kg剂量的TBTC给孕鼠灌胃给药,在妊娠第20d处死孕鼠,检测妊娠结果。发现植入后胚胎吸收发生率显著增加、胎仔数降低、胎儿重量降低。但处理组胎鼠未发生外观上的畸形,性别比也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这与Ema的研究结果中TBTC引起胎鼠外观畸形不一致,可能是剂量相对低的原因。研究发现,妊娠第0~19d给药组中除20mg/kg剂量外其他组均发现雄性胎鼠与生殖器距离显著增加;而妊娠第8~19d暴露组则没有变化。20mg/kg暴露组胎鼠的低体重(低于该组平均体重的075)率显著增加。在妊娠第0~19d给药组中10和20mg/kg剂量组中胎鼠发生在胸骨节的胸骨裂发生率与对照相比显著增高,母鼠血甲状腺素(T4)和碘甲腺氨酸钠(T3)的水平均显著下降;妊娠第8~19d给药组中,25和10mg/kg暴露组的母鼠血T4显著下降,而T3水平没有变化。因此,推测母鼠甲状腺激素平衡会影响有机锡对胎鼠的发育毒性。以上研究均是TBTC的体内胚胎毒性,曾怀才〔9〕等采用全胚胎培养技术,研究了TBTC的体外胚胎毒性。将85d龄昆明种小鼠胚胎置入含不同浓度TBTC的大鼠离心血清中旋转培养48h,观察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的变化,发现TBTC在005mg/L以上时能诱发卵黄囊生长和血管分化不良,胚胎发育异常率增高;010mg/L以上时能诱发脑小、心脏畸形、前肢芽小或无、无后肢芽。说明在体外实验条件下,TBTC对小鼠胚胎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性。

12 对雄性生育力的影响 在不同发育时期接触TBTC的雄性大鼠,生殖器官重量下降、数减少、激素水平改变,影响大鼠的性成熟及生殖功能。Minoru〔10〕等研究了TBTC对2代Wistar大鼠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对雄性大鼠以5,25,125mg/kg TBTC添加入饲料中 ,第1代(F1代)于出生后第119d处死,第2代(F2代)于出生后第91d处死。发现125mg/kg剂量组的2代大鼠均出现和附睾的重量下降,数下降,并且发生病理改变,包括生精上皮、细胞的空泡化,排放延迟。F1代中125mg/kg组和F2代中25,125mg/kg组的大鼠前列腺重量分别下降到对照组的84%,84%和69%;血清中17β-雌二醇浓度分别下降到对照组的55%,78%和57%,而黄体生成素(LH)浓度并没有下降。这些变化和芳香化酶抑制引起的变化相一致,因此, 推测TBTC可能是雄性大鼠中芳香化酶的弱抑制剂。Wook〔11〕等对出生35d的青春期雄性SD大鼠以5,10,20mg/kg TBTC连续灌胃给药10d,停药5周后处死。发现10mg/kg剂量组大鼠的附睾中数明显减少,20mg/kg剂量组大鼠的附睾及中数都明显减少,并且的运动能力明显下降。YU〔12〕等也以同样剂量和方式研究发现,10,20mg/kg TBTC处理组和10mg/kg TBTC与10mg/kg氟他米特(雄激素拮抗剂)混和液组大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精囊重量明显降低,且精囊和附睾小管中细胞碎片和脱落细胞的数量增加;混和液组还使大鼠血清中雄激素水平明显增加,提示青春期雄性大鼠接触TBTC会使生殖系统紊乱。Grote〔13〕等给出生23d的雄性Wistar大鼠以40mg/kg甲基睾酮和05,15mg/kg TBT连续灌胃给药30d,发现所有处理组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生殖器官重量减轻,且15mg/kg TBT组大鼠中睾酮和血清LH浓度下降,说明雄激素合成减少。因此,推测青春前期雄性大鼠接触TBT会影响其性成熟。

2 TBT对哺乳动物的生殖毒性机制研究现状

TBTC对雄性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接触TBTC的大鼠,中睾酮浓度下降,血中雄激素水平增加、17β-雌二醇浓度下降。这些改变可能与TBTC对雄激素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影响有关。

21 对睾酮合成代谢的影响 已知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主要为睾酮。睾酮是C-19类固醇激素。在间质细胞内,胆固醇经羟化、侧链裂解形成孕烯醇酮,再经17-羟化并脱去侧链,形成睾酮,此过程中的关键酶有细胞色素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SD)、17α-羟化酶(CYP17)、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目前研究发现,TBTC引起睾酮合成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的表达及活性改变,但结果不完全一致。Mcvey〔14〕等人发现,大鼠微粒体中CYP17的活性被59mmol/L的TBTC抑制了50%以上,而对17β-HSD的活性没有影响。12mmol/L的TBTC就可使3β-HSD的活性几乎完全丧失。将大鼠微粒体标本孵育在1~10000nmol/L脱氢表雄酮(作为底物)中,通过0~12mmol/L的TBTC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TBT是3β-HSD的主要的竞争性抑制物。而Ohno〔15〕等研究了有机锡化合物对猪中睾酮合成过程中有关酶活性的影响。体内实验发现,相对低浓度的三苯基锡(TPT)使得17β-HSD(IC50=26μmol/L)、CYP17(IC50=117μmol/L)活性受抑制。然而,P450scc和3β-HSD异构酶的敏感性较低,TBT又比TPT的作用弱。003μmol/L TPT或01μmol/L TBTC抑制猪间质细胞中雄烯二酮向睾酮的转化,提示这些有机锡在体内和体外都抑制17β-HSD的活性,体外TPT的半数致死浓度(IC50)=48nmol/L,TBT的IC50=114nmol/L。Nakanishi〔16〕等研究了17种锡化合物对人绒毛膜癌细胞中17β-HSD I的催化活性和mRNA的表达,发现TBT增强了17β-HSD I的mRNA的转录和酶活性,且呈剂量-反应关系。但TBT对17β-HSD的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动物种属和组织的不同有关。

22 对睾酮分解代谢的影响 睾酮在其靶器官(如附睾和前列腺)内,被5α-还原酶还原为双氢睾酮,再与靶细胞内的雄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睾酮也可以在芳香化酶作用下转变为雌二醇。血液中97%~99%的睾酮与血浆蛋白结合,只有1%~3%睾酮是游离的。睾酮主要在肝被灭活,以17-氧类固醇结合型由尿排出,少量经粪便排出。研究发现,TBTC使睾酮分解代谢过程的酶,如5α还原酶,P450芳香化酶的活性减弱。5α还原酶有2个同工酶,即I型和II型。Doering〔17〕等研究发现,5α还原酶I型可被TBTC(IC50=199mmol/L)和DBT(IC50=329mmol/L)完全抑制,而5α还原酶II型仅被TBTC(IC50=108mmol/L)抑制。TBT竞争性地抑制5α还原酶I型,而不可逆地抑制II型同工酶。表明TBTC可抑制睾酮转化为活性更强的双氢睾酮。Saitoh〔18〕等检测了TBT对培养的人腺样瘤细胞系(KGN)中芳香化酶活性的影响,发现1000ng/ml TBT引起细胞24h内死亡,而200ng/ml TBT引起细胞凋亡。20ng/mlTBT(被认为是引起海洋生物性畸变的剂量水平)处理48h后,KGN细胞的增殖未受影响,而芳香化酶的活性被显著抑制。20ng/ml TBT作用7d后,由雄烯二酮转化来的雌二醇的量明显减少。提示TBT可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并降低KGN细胞中P450芳香化酶mRNA的转录水平。有研究发现,TBTC可增强哺乳动物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介导的靶基因的转录。Yamabe〔19〕等用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人前列腺癌细胞系LA16进行了研究,该报告基因是AR的靶基因,因此,LA16细胞在雄激素的作用下能够增殖。发现100nmol/L TBT剂量组中,报告基因的转录增强。细胞增殖程度和1nmol/L双氢睾酮处理组一致。TBT也增强内源性AR的靶基因(如前列腺特异抗原)DNA的合成和表达,而AR本身的量并没有增加。然而,雄激素拮抗剂氟他米特并不抑制TBT的这一增强作用,且双氢睾酮更增强TBT的这一作用。说明TBT能激活哺乳动物细胞中AR介导的转录,并提示在这个激活作用中,除了配体结合位点还有一个新的靶位点。研究发现,TBTC对睾酮的分解代谢过程的影响不是单向的,其作用的环节不同,但TBTC的体内实验结果表明,睾酮分解代谢酶受抑制这一环节占主导因素,而TBTC对AR介导的转录增强作用很弱。

3 结语

即使全世界停止使用有机锡涂料,其残留物对海洋生物的危害也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并通过食物链影响到哺乳动物及人类,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Vos JG,Dybing E,Greim HA,et al,Health effects of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on wildlife,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uropean situation[J].Crit Rev Toxicol,2000,30(1):71-133.

〔2〕 Zhou QF,Jiang GB,Liu JY.small-scale survey on the contamination status of butyltin compounds in seafoods collected from seven Chinese cities[J].Agric Food Chem,2001,49:4287-4291.

〔3〕 Harazono A,Ema M,Ogawa Y,et al.Pre-implantation embryonic loss induced by tributyltin chloride in rats[J].Toxicol Lett,1996,89(3):185-190.

〔4〕 Harazono A,Ema Mo.Suppression of decidual cell response induced by tributyltin chloride in pseudopregnant rats:a cause of early embryonic loss[J].Arch Toxicol,2000,74(10):632-637.

〔5〕 Ema M,Kurosaka R,Amano H,et al.Further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toxicity of tributyltin chloride in rats[J].Toxicology,1995,96:195-201.

〔6〕 Ema M,Harazono A,Miyawaki E,et al.Effect of the day of administ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al toxicity of tributyltin chloride in rats[J].Arch Environ Contam Toxicol,1997,33(1):90-96.

〔7〕 Ogata R,Omura M,Shimasaki Y,et al.Two-generation reproductive toxicity study of tributyltin chloride in female rats[J].Toxicol Eviron Health A,2001,63(2):127-144.

〔8〕 Adedayo A,Daming L,Don S,et al.Effects of in utero tributyltin chloride exposure in the rat on pregnancy outcome[J].Toxicological Science,2003,74:407-415.

〔9〕 曾怀才,陈锋,龙鼎新,等.氯化三丁基锡对体外培养小鼠胚胎毒性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05,32(6):11-13.

〔10〕 Minoru O,Rika O,Kazuhiko K,et al.Two-generation reproductive toxicity study of tributyltin chloride in male rats[J].Tox Sci,2001,64:224-232.

〔11〕 Wook JY,beom JL,Sang YN,et al.Spermatogenetic disorders in adult rats exposed to tribuyulin chloride during puberty[J].Vet Sci,2003,65(12):1331-1335.

〔12〕 Yu W J,Nam SY,Kim YC,et al.Effects of tributyltin chloride on the reproducetive system in pubertal male rats[J].Vet Sci,2003,4(1):29-34.

〔13〕 Grote K,Stahlschmidt B,Talsness CE,et al.Effects of organotin compounds on pubertal male rats[J].Toxicology,2004,202(3):145-158.

〔14〕 Mcvey M J,Cooke GM.Inhibition of rat testis microsomal 3beta hydroxylst- eroid dehydrogenase activity by tributyltin[J].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03,6(1):99-105.

〔15〕 Ohno S,Nakajima Y,Nakajin S.Triphenyltin and Tributyltin inhibit pig testic ular 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activity and suppress testicular testosterone biosynthesis[J].Steroids,2005,70(9):645-651.

〔16〕 Nakanishi T,Hiromori Y,Yokoyama H.Organotin compounds enhance 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I activity in human choriocarcinoma JAr cells:potential promotion of 17beta-estradiol biosynthesis in human placenta[J].Biochem Pharmacol,2006,71(9):1349-1357.

篇(3)

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规划非常注重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理念,兼顾长远发展与当前目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注重政府调控和市场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一)兼顾长远发展与当前目标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具有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特征,追求的是区域10年、20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但易受规划决策者“有限理性”和规划中信息不对称约束,也易受现行的政绩考核制度的影响。因而,有些地方政府在长远发展与近期目标、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出现冲突时,更加关注当前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没有协调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长三角不仅着眼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更加强调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出到2020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成高度国际化的综合性大都市圈。珠三角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拉动民间投资,促进外贸出口,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出到2020年,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为全球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长三角与珠三角发展的经验表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不仅要关注当前目标,而且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从而保证经济发展规划的战略性与前瞻性。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

很长一段时期,受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的影响,经济发展只追求GDP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以致造成了沉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长三角与珠三角规划的显著特点就是节能和低碳,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珠三角规划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能效”等措施,如构建珠三角绿道网,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研制经济发展规划的立项、纲要、草案和实施等各个阶段,可有效利用公众等社会监督机制,广泛征求多方意见,邀请各领域专家和环保组织代表等,对规划纲要的内容进行讨论,共同协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规划方案,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路径。

(三)政府调控与市场发展相结合

政府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可对整个市场运行进行适当的引导、干预,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区域市场开放和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和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优化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和顺利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要很好地将政府调控与市场发展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又要发挥政府调控的主观能动性,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现实需要,更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长三角与珠三角规划纲要的编制充分体现了政府调控与市场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既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优势,又注重政府在体制创新与协调区域发展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区域发展目标,科学制定战略规划

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长三角和珠三角也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如珠三角发展规划不仅确定了优先发展金融、会展、物流、信息服务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而且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带动性强的钢铁、石化等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优化产业升级,推动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转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长三角发展规划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强调产业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确定发展的重点区域与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化产业、钢铁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进一步提升航运、金融和贸易等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同时,推进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完善交通运输枢纽,构建开放、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及信息网络体系,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

(二)发挥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很多地区产业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制约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走在前列,经济发展规划起了较好的引领作用。近年来,珠三角发展逐步走向融合,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力资源的流动日益频繁,优势产业的跨地域发展使得珠三角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推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互补,珠三角经济正逐步向一体化发展。珠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广州、深圳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按照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互补的原则,加快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港澳地区的繁荣,推动大珠三角地区的发展。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是长三角与珠三角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长三角经济影响不仅局限在地区增长和发展,而且要进一步增强金融、会展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能力,优化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建立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和旅游中心,进一步融入全球国际城市体系。

珠三角利用靠近港澳和东盟的地缘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区域和新兴市场开展多领域的合作,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承接高端产业转移,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优化进出口结构,发展高端贸易,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携手港澳打造亚太地区的城市群,进一步完善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了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篇(4)

关键词:隐性否定;框架转换;框架激活;动态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5)05014506

一、引言

隐性否定(concealed negation)是指有否定的意义但是没有否定的明显外形,是通过间接或者暗示的手段表达否定含义的一种语用或修辞手段[1]。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一个句子的形成过程需要经历由深层结构通过一些转换规则,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过程。因此,我们把那些含有明显否定标志的否定形式看作是表层结构否定,也称为显性否定(explicit negation),把那些形式肯定但意义否定的形式称为隐性否定(implied/concealed negation)。例如:

(1)福州,依然在祥和平静之中,丝毫没有洪兽围城的感受。

(2) I can see nothing in the dark.

(3) Je ne sais pas.

(4) 避免摔倒。

(5)他的能力受到了大家的质疑。

例(1)至例(3)句是显性否定,因为它们分别通过显性否定词如“没有”、“nothing”及“ne…pas”表达否定含义。例(4)、例(5)两句是典型的隐性否定,即它们在句法层面上没有显性的否定词,但在语义上却有否定之意。例(4)中的 “避免摔倒”意指“不要摔倒”,例(5)中的“他的能力受到了大家的质疑”意指“大家不认可他的能力”。

否定现象是国内外研究者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国内对否定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法和句法层面[2]。国外现代语言学对否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词汇句法层面,研究否定的结构和意义,特别是否定的句法结构和否定的辖域等问题; 二是在语用层面,研究否定的预设和含意以及元语言否定现象等。而对于否定,尤其是隐性否定在话语中的理解过程的研究还不很充分。鉴于此,本研究以汉语隐性否定动词“避免”、“拒绝”、“否认”以及“怀疑”类为对象,以框架语义理论为视角,以“多维取向并举”为方法,力图探究受话者理解汉语隐性否定动词的心理认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二、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Langacker在2001年提出了Current Discourse Space(CDS)的语篇分析方法。他认为实际语篇中的一个分句对应于心智中的一个视窗,每个心智视窗代表着被观察到的场景和听说双方语篇的发展阶段,这样一个实际语篇就是由这种与分句对应的视窗连续构成的,并且随着实际语篇按线性顺序向下发展,心智视窗就不断得到更新[3],如图1所示。

图1心智视窗更新图

Langacker强调语篇的连贯性,一个完整的语篇理解过程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认知过程,并且连续性体现在不断更新和深入的层次拓展关系中。王寅也认为,语篇理解体现在语篇可以让心智构建一个完整的认知模式。这种观点,究其原因,来源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连贯性和完整性。

这种认知的完整性的形成基于三个条件:

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

命题发展上的因索性;

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4]。

因此,实际语言交际中,语用者需要对语篇整体性做出思考,不断调整认知世界,以实现语篇的正确理解。语用者要在必要时对认知框架(cognitive frame)进行调整以适应交际需要。

“框架”概念最早由Fillmore为研究词的分布特征而提出,Fillmore认为,框架(frame)是在我们心理上构建的全部概念系统[5]。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就同时激活了理解与它相关的其他词语的意义,并自然地构建起一个事件或情境的框架。认知语言学认为,框架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反应形式,是概念系统的组织方式,并因主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而产生,Fillmore认为框架是由一系列具有相关性的范畴组成,即槽或空位(slot)。框架可以将词汇和语篇联系起来,能够启动框架的词语被称为关键词(key elements)。当认知主体接受到语言信息的刺激后,必然会激活与之对应的概念结构,即激活区[6]。同时根据胡曙中教授的研究,人们使用语言交际的过程是动态的[7],所以,框架构建(frame construction)必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激活区是会发生变化的,每一个认知框架都是由一系列关键元素组成,话语开始的关键词可以帮助构建一个框架,但是,如果槽(slot)中出现的词与已构建的框架中的概念发生矛盾,这就意味着框架的透视域(perspective)发生了变化,理解者就必须调整认知角度,构建起一个与意义相关的新框架[8]。这种意义构建中的框架转换现象,要求听话者对已构建框架中的信息进行重组,用新框架的结构完成即时语篇的处理(online discourse processing)和新的意义构建。

隐性否定是一种隐藏在词语内部的否定,它没有明显的外在形式,它的外延对应着否定的意义,要理解它的意义就要找到心智中对应的一个视窗。然而,在话语理解中,受话者在寻找心智中对应的视窗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隐性否定词语的外延,受话者原有框架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等。那么,受话者已有的框架是如何转换的?哪些因素诱发了框架的转换?下面,将依据上述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二)研究方法

“多维取向并举法”指本研究中既有“基于语料库法”,又有“质化研究法”;既有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应用,又有语用学相关观点的使用。采用这种“多维取向并举法”,以期全面揭示汉语隐性否定动词框架的转换和诱发机制。

(三)汉语隐性否定动词:框架转换及诱发机制研究

1.汉语隐性否定动词分类

关于隐性否定动词的分类,国内外学者如沈家煊、Jespersen、Givon等人都有涉猎。沈家煊将汉语“含有否定意义却不是明确的否定词”的动词划分为“避免”类、“防止”类、“差欠”类、“否认”类、“小心”类、“后悔”类、“责怪”类和“怀疑”类等[9]。Jespersen将英文此类动词分为“deny,forbid,hinder,doubt”等。Givon从历时角度提出了更多的隐性否定动词类,包括“refuse,avoid,fail,lack”等。依据他们的分类,本研究筛选出英汉语中对应性较强的四组动词“避免”“拒绝”“否认”以及“怀疑”类进行研究。

2.“避免”类隐性否定动词

根据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汉语“避免”类常用动词有“避免、以免、免得、难免、避讳、免费、免试”等。它们的词汇意义中都含有一定的否定意义。这一点可以从词典[2]的词语基本释义中得到证明,见表1。

从表1基本释义来看,此类动词可以理解为“使某事不发生”。如“不避免”的意思就是“任由某事发生”,“不免费”的意思是要“收取费用”。

当语篇中出现的词与概念中预期的成分发生矛盾,这就意味着框架的透视域(perspective)即认知角度发生了变化,理解者就必须作出调整以完成信息交换[10]。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探讨透视域发生转化的条件。

(6)所谓讲究卫生,就是指努力避免食物中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的摄入。

(7)病情一般或慢性病者,最好不要呼叫救护车,以免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和影响危重病人使用救护车的机会。

例(6)中,“避免”本身含有对宾语的否定义,这是“避免”的词语语义效果,但是“努力”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而两个词产生了前后矛盾的情感效果,即出现在前面“努力”的槽(slot)中期待的积极意义和后面“避免”所含有的对宾语的否定义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现象。于是,“努力”所产生的框架,因与其后面否定事件的槽中期待的消极意义没有达到平衡与合作的关系而发生了转变。这里,槽或空位是指构成框架的相关性的范畴,而框架(frame)是在我们心理上构建的全部概念系统。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就同时激活了理解与它相关的其他词语的意义,并自然地构建起一个事件或情境的框架。通过分析“避免”后的宾语,我们发现,宾语的内容含有主观的否定意,即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从而取消了之前发生的矛盾效果,即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使认知框架转化为支持的“避免”框架。这一过程用图2表示如下。

x对于例(7)来说,“以免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和影响危重病人使用救护车的机会”形成了“以免”+两组动宾结构的句子,分别是“以免增加经济负担”和“以免影响危重病人使用救护车的机会”,此时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以免”的结构符合例(6)分析的模式,“增加”带有的某种程度上的积极语义被“以免”抵消,从而凸显出“以免”的否定辖域内的“经济负担”这一宾语。

话语的意义建构过程是交际双方共同参与的认知过程,激活合适的认知框架是保证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在第二个“以免”+“影响机会”中,“影响”作为一个中性词语,没有任何语言色彩,只有协同后面的宾语和语境时,才会使中性语义发生偏离,此时,语篇的整体性的作用便体现了出来。综合分析整个句子,我们发现,此时在“以免”的否定义的推动下,“以免”+影响机会=“以免”+减少机会,宾语行为即被否定,而“影响”转化为“减少”就是在“以免”这一隐性否定动词和语篇的博弈效果共同作用下的框架转换产物,如图3所示。

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语用者在交际过程中会借助话语信息建构一个能表征句子意义的框架,语言的解码过程同时触发听话者在长时记忆中搜寻一个可以表征当前话语信息的框架,并且激活的框架必须符合听话者和说话者双方的心理期待。此时框架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1]:在合适的框架内,语用者更加容易理解框架内成分之间的各种关系;框架有助于语用者推导出话语中缺损的信息。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和语篇内的博弈效果都可以作为隐性否定动词框架转换的诱发机制(即透视域发生转化的条件),从而造成框架转换现象的发生。

3.“拒绝(refuse)”和“否认(deny)”类内隐性否定动词

根据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可知,汉语“拒绝”类常用动词有“拒绝、违抗、抵制、抵御”等,它们的词汇意义中一定程度上都含有否定意义。这一点可以从词典的词语基本释义中得到证明,见表2。

从上述基本释义来看,“拒绝”类动词可以理解为“不+接受”的形式。此类动词的隐性否定意义是对这些动词所含断言语义的真值意义的改变,“不+拒绝=接受”。本文将“拒绝”类动词和“否认”类动词合并一处,是因为“拒绝”=不接受,是对“要求”类谓词的否定,“否认”=不承认,是对“指控”类动词的否定,都是一种抵触性反应和推论过程,在语义溢出方面有很强的相似性。简而言之,这些动词的隐性否定意义是推论否定的具现形式[12]。

那么,这类动词在带宾语的情况下,框架转换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8)对私自转让或拒绝退出军队住房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协助部队收回。

(9)社委会一再催他,叫他本着“按劳分配”的原则,及早公布预分方案,抵制土地分红这股歪风。

从例(8)和例(9)中可以看出,此类动词管辖的宾语通常指对方要求自己做某事或满足某种条件,从“不做”的含义上来看,宾语事件一定是主观否定事件,即此类动词含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当需要让主观“拒绝”的意志显露的时候,此类动词就起到强调主观感情的作用。因此,在汉语这一表意语言中,听话人和说话人要根据语言色彩来实现博弈效果的平衡,实现交际目的,在博弈的过程中,隐性否定动词的认知框架就可能在一定诱发机制的刺激下通过透视域的改变而发生转化。

意义建构(meaning construction)是心理空间的构建和空间内成分的连接过程。意义总是来自于特定的语境,没有语境即没有意义。如果明示的语境缺席,说话者会根据自己的典型情景知识和话语的缺损值(default value)创造一个与当前话语适宜的语境[13]。在例(8)中,“退出”一词即表示离开,在“拒绝”的作用下,转变为“不离开”,这种在隐性否定动词的作用下凸显否定含义的现象,就是在框架发生转换的情下况发生的,是框架转化的语言表象,目的是为了构建合理的意义,使信息交换顺利进行,如图4所示。

图4“拒绝”类框架转化图示

4.“怀疑(doubt)”类内隐性否定动词

根据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可知,汉语“怀疑”类常用动词有“怀疑、质疑、猜测、疑心”等。它们的词汇意义中一定程度上也都含有否定意义。这一点可以从词典的词语基本释义中得到证明。

汉语“怀疑”动词的否定溢出现象比较复杂。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怀疑”的基本释义:疑惑;猜测。“疑惑”即不很相信某一事件;“猜测”表示有点相信某一事件。通过这样直观的表达式,可以看出,“疑惑”的语义可以解析为两个方面:否定大于肯定;肯定大于否定。虽然这两种表达在汉语的使用中通常被忽视,但是当分析语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种语义差异是确实存在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怀疑”所突显(profile)的语义不同。“否定大于肯定”和“肯定大于否定”的参与角色分别是认可和否定,两种语义角色的本体相同,但它们的框架是不一样的。一个明显差别是参与角色突显的情感不一样:“否定大于肯定”突显的是否定,后者则突显的是肯定。此时,要确切理解传达信息的真实含义,就必须借助新激活的框架来取消歧义,这属于隐性否定动词的语义内在矛盾性引发的框架转换现象,而且这两种语义的内隐性否定的效果又是不同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怀疑”+宾语事件这一结构有时会引起歧义,如例(10)和例(11)。

(10)大家怀疑他的智商。

(11)大家怀疑他的智商低。

在例(10)中,“怀疑”+智商,具有高或低两种内涵语义,脱离文本语境分析,读者通常无法得到正确的讯息,这种歧义是由于中性词语的语义含糊所造成的。

但是,即使将例(10)改为明确的表述,即例(11)“大家怀疑他的智商高/低”,歧义依然存在。但是歧义发生了变化,上文中的歧义是由于“智商”一词的中性语义造成的,而例(11)中的歧义是由于隐性否定动词“怀疑”本身的双重语义造成的,语义在“有些信”与“有些疑”之间发生歧义。

(12)我轻车熟路就找到了目的地,大家都怀疑我曾去过那里。

(13)大家都怀疑我曾去过那里,我被这里的景色震惊了。

在例(12)和例(13)中,“怀疑”都具有两种语义含义,读者从该词所在的语段中无法获知“我”是否去过那里,但是根据前后语言环境,两种语义含义受到影响从而达到取舍的结果。在例(12)中,“轻车熟路”突显了“怀疑”信大于疑的意义,而例(13)中,“震惊”突显了“怀疑”疑大于信的含义。而这种歧义的消除,借助了新激活的框架,在适当的语境中,内在语义矛盾的隐性否定动词的透视域发生了变化,从而达到了成功交际的目的,使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歧义或障碍达到最小化,该类型隐性否定动词的框架转换模式如图5所示。

图5“怀疑”类框架转化图示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框架中核心框架元素(core frame elements)即“怀疑”类隐性否定动词的交际实现方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也就强有力地证明了该类动词的语义内在多义性。因此, 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来解释此类动词的框架转换现象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结语

本文选取了中文中代表性较强的四组动词“避免”类、“拒绝”类、“否认”类以及“怀疑”类,对汉语隐性否定动词在关键词激活环境下的框架转换现象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在隐性否定的话语理解过程中,存在框架的转变,即从一个由隐性否定词激活的框架向另一个由隐性否定词和其搭配项共同激活的框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4个刺激条件(诱发机制)引起的透视域的转变而引起的:

语篇博弈效果;

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

事件表述的复杂性;

隐性否定动词的语义内在矛盾性。

隐性否定是一些特殊的否定结构,往往被忽视或误解,借助框架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对汉语隐性否定进行探讨有以下启示:第一,有助于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现象的独特性;第二,使我们认识到在实际语言交际中,话语使用者需要对语篇整体性作出思考,根据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认知世界,以期实现语篇的正确理解,从而达到交际目的。也就是说,语用者要在必要时对认知框架(cognitive frame)进行调整以适应交际需要。这种意义构建中的框架转换现象,要求听话者对已构建框架中的信息进行重组,用新框架的结构完成即时语篇的处理和新的意义构建。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J].中国语文,1985(4).

[2]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否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王寅.构式语法研究:理论思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王寅.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学刊,2015(4):1623.

[5]FILLMORE C J. Frame Semantics[M]//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Seoul:Hanshin Publishing Company,1982:126.

[6]杜领利.框架转换和概念合成[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3):36.

[7]胡曙中.语篇语言学导论[M].第2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6167.

[8]LANGE T E, DYER M G. HighLevel Inferencing in a Connectionst Network[J].Connection Science,1989 (1):181217.

[9]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22.

[10]潘艳艳.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应用[J].外语研究,2003(5):1418.

篇(5)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017-0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临床上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病理生理基础是多因素诱导稳定斑块向不稳定斑块转变,导致斑块破裂或斑块内出血,继发血栓形成,从而对冠状动脉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有研究表明,肥大细胞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内膜和外膜病变,可导致不稳定斑块的形成[1-2],有确切的实验表明表明,小鼠血管周围肥大细胞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导致斑块不稳定[3]。肽类神经递质P物质(substance P,SP)激活肥大细胞并在参与冠状动脉外膜神经调节,诱发神经源性炎症,导致斑块内出血[4]。

1 P物质的基本特征

神经激肽P物质是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介质,主要由初级感觉神经末梢释放,它是一种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多肽,属舒血管物质之一,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浆渗出与水肿[5]。P物质与NK-1R、NK-2R 和NK-3R三种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其中与NK1受体结合力最强,通过介导G蛋白偶联的第二信号途径而发挥作用的[6]。SP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内核糖体合成,以小囊泡的形式贮存,在初级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受刺激后,冲动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下传,致引起神经末梢的离子通道开放、Ca2+内流,从而含有SP的小囊泡外移与突触前膜融合,引起SP释放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介导神经信息传递。

2 P物质的生物学作用

SP广泛分布几乎遍布全身,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炎症部位和免疫系统等。在大动脉、静脉、微血管等均有SP阳性神经纤维,其神经末梢分泌SP可调节血管张力同时进入血液循环,诱发内皮依赖性的冠状动脉扩张,大部分外周血管的内皮依赖性扩张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中存在NK1受体,结合SP后导致一过性低血压,主要为显著降低舒张压,总之SP强有力的扩血管作用是通过轴突反射机制,促进血管外膜感觉神经末梢释放SP实现的[7];SP阳性神经纤维分布于主动脉、肺动脉干及冠脉的外膜,它可增加冠脉血流,增加心排血量,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则无影响。

SP在神经系统中有感觉功能,也有运动功能。C类感觉神经元胞体是周围神经系统SP的主要来源,通过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将SP逆行释放,导致局部组织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同时P物质诱导白细胞黏附与浸润,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并与T细胞增殖、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促进肥大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炎性介质。

3 P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及不稳定性斑块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种病变共同参与的,包括脂质和复合糖类的聚集,纤维组织增生,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形成不稳定斑块,致斑块形态上差异[8]。不稳定性斑块特征有脂质丰富,含有厚度易变或较薄的纤维帽,局部炎症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和活化T淋巴细胞增加有较多的新生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减少,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增加等。

3.1 P物质活化肥大细胞

从轴突末梢释放P物质可以激活肥大细胞(mast cell,MC),引起胞内Ca2+动员和细胞脱颗粒,非免疫途径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组胺、胃促胰酶、类胰蛋白酶和各种细胞因子及化学因子[9]。Kovanen等检测死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动脉粥样斑块中,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处明显聚集,并被大量激活、脱颗粒,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凋亡的作用,削弱纤维帽使AS斑块破裂[10],而在不稳定斑块,肥大细胞聚集分布于斑块的肩部,使斑块更容易破裂。

肥大细胞脱颗粒中组胺,能增加血管内皮通透性,导致内膜积累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增多[11],同时还可以诱导蛋白在内皮细胞上表达,使动脉内膜增厚,促进动As的进展。肥大细胞脱颗粒中胃促胰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不仅能通过自身直接诱导细胞外基质,还能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导致弹性蛋白、胶原蛋白、黏蛋白的降解[12],类胰蛋白酶能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储脂细胞内脂质沉积、泡沫细胞形成作用[13],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促进不稳定斑块形成,导致斑块破裂。类胰蛋白酶含量在肥大细胞含量多,常被用来检测肥大细胞在各种疾病中的含量。肥大细胞脱颗粒中的细胞因子包括IL-1、IL-6、IL-18、TNF-α等。而已知IL-1和TNF-α参与诱导或始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促进急性时相蛋白合成和发热反应,IL-6可诱导B细胞向浆细胞转化,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参与其他免疫反应及炎症的发生、发展,形成不稳定斑块。

3.2 外膜神经源性炎症

在初级C传入神经元中,SP在炎症和变态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这使其参与许多疾病过程,如炎症性肠病及哮喘,在炎症性肠病中发生的节段性的肠病变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相对应位置的外膜发生神经源性炎症[14]。SP还可通过NK-1受体途径增加血管通透性和血浆蛋白渗出,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分泌多种炎症介质,而在炎症过程中还可能存在自分泌,相互促进增强炎症反应的发生,炎性介质和炎性细胞也能刺激SP从外周感觉神经末梢分泌,这种相互促进的效应导致炎症反应产生级联效应。各种炎性刺激作用于感觉神经产生轴突反射或(和)背根反射,引起外周组织局部充血,血浆蛋白外渗,组织水肿,导致神经源性炎症的发生。而炎症细胞和介质在斑块破裂的发病机制中确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5]。

Cattaruzza等研究表明,内皮素转化酶(endothelin-converting enzyme,ECE)可以促进神经性炎症发展,与 SP诱导的促炎症效应有关[16]。ECE是内皮素(endothelin,ET)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在体内ET的生物活性调节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致炎症、氧化应激、纤维组织增生及血管重构相关,同时组织ECE活性增加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SP还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转录和翻译,促进IL-33分泌,诱导体内新生血管形成[17],致斑块内出血。

综上所述,神经肽P物质直接或间接激活AS 的形成机制,进一步加重斑块不稳定,对AS 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 Kaartinen M,Pentill A,Kovanen PT. Accumulation of activated mast cells in the shoulder region of human coronary atheroma,the predilection site of atheromatous rupture[J]. Circulation,1994,90(31):1669-1678.

[2] Laine P,Kaartinen M,Pentill A,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mast cells in the adventitia of the infarct-related coronary artery[J]. Circulation,1999,99(29):361-369.

[3] Bot I,De Jager SCA,Zernecke A,et al. Perivascular mast cells promote atherogenesis and induce plaque destabilization in 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mice[J]. Circulation,2007,115(48):2516-2525.

[4] Bot I,De Jager SC,Bot M,et al. The neuropeptide substance P mediates adventitial mast cell activation and induces intraplaque hemorrhage in advanced atherosclerosis[J]. Circ Res,2010,106(1):89-92.

[5] Hutter MM,Wick EC,Day AL,et 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TRPV-1)promotes neurogenic inflammation in the pancreas via activation of the neurokinin-1 receptor(NK-1R)[J]. Pancreas,2005,30(3):260-265.

[6] Patacchini R,Maggi CA. Tachykinin receptors and receptor subtypes[J]. Arch Int Pharmacodyn,1995,329(59):161-184.

[7] Rubino A,Burnstock G. Capsaicin-sensitive sensory-motor neurotransmission in the peripheral control of cardiovascular function[J]. Cardiovasc Res,1996,31(19):467-479

[8] Libby P. Molecular bases of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Circulation,1995,92(41):844-850.

[9] Folkers K,Hkanson R,Ho¨rig J,et al.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Substance P antagonists[J]. Br J Pharmacol,1984,83(26):449-456.

[10] Heikkil HM,Ltti S,Leskinen MJ,et al. Activated mast cells induce endothelial cell apoptosis by a combined action of chymase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8,28(14):309-314.

[11] Rozenberg I,Sluka SH,Rohrer L,et al. Histamine H1 receptor promotes atherosclerotic lesion formation by increasing vascular permeability for low-density lipoproteins[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0,30(5):923-930.

[12] Furubayashi K,Takai S,Jin D,et al. Chymase activates pro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in human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J]. Clin Chim Acta,2008,388(110):214-216.

[13] Xu G,Sztalryd C,Londos C. Degradation of perilipin is mediated through ubiquitination-proteasome pathway[J]. Biochim Biophys Acta,2006,1761(1):83-90.

[14] Marwah RS,Doux JD,Lee PY,et al. Is atherosclerosis a neurogenic phenomenon[J]. Med Hypotheses,2007,69(4):884-887.

[15] Libby P. Current concept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Circulation,2001,104(36):365-372.

篇(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多有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表现,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由于局部雾化用药具有奏效快,药物用量小及全身副作用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给药途径[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0例,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排除肺结核、尘肺、肺脓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咽疾病等具有咳嗽、咯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以上患者均为急性发作期:1周内有脓性或粘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多或伴有明显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嗽、咯痰、喘息任何一项症状加重。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47.5±10.2)岁,病程3~11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9.8)岁,病程3.5~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溶液0.5 g加0.9%氯化钠溶液5 ml中氧驱动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联合α糜蛋白酶4 000 U 加入10 ml生理盐水中超声雾化吸入,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显效:咳、痰、喘及肺部干湿罗音明显减轻,但未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咳、痰、喘及肺部干湿罗音有所减轻,但程度不足显效,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有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 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见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分单纯型和喘息型,其中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其机制可能为患者气道内有慢性炎症,一方面炎症本身造成气道狭窄;另一方面增加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对外界刺激产生过强的收缩反应[2]。慢喘支的病理变化为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肥厚、气道粘液栓塞、纤毛破坏,管腔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急性发作期尚可见到较多的嗜酸粒细胞,这在单纯慢支患者的气道中通常是见不到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止咳、解痉平喘等治疗[3]。本病急性发作时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氧情况存在,使用氧驱动雾化可以在雾化吸入的同时,吸入氧气,避免加重缺氧[1]。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为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选择性作用于支气管β2肾上腺素受体,激活腺苷环化酶,促进环磷腺苷生成,使支气管平滑肌松驰,从而解除支气管痉挛。同其他β2受体激动剂一样,本品对心脏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本组资料显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高欣.雾化吸入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0, 5(25):189-190.

篇(7)

abstract: differing from the main stream theory which treat investor's motive and expectance as a calculus process to maximize their utility, the authors treat investor's motive and expectance as investor's participating in investment decision and develop a framework based on this point of view.

in this framework, participation index is used to describe investor's attitude and sense, inferred from investor's motive and expectance, of investment decision. different investor groups resulting from different participation indexes interact in investment decision make process and this interaction determine the produce and evolution of investment order which actually affect the make of investment decision. uncertainty equals the subjectiveness and undesigned of investment order evolution.

key words: motive and expectance, participation, uncertainty, investment order, evolution

现有主流经济理论基本上把投资者动机和预期理解为投资者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计算过程,认为投资者能够对自己的风险作出估算,并通过选择不同金融产品来进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从而达到其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对应。主流理论对于整个金融活动的解释也是在这一基点上展开的。这一解释把风险视为既定的、可计算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对风险的估算进行风险管理。可是,如果投资者实际上无法对风险作出估算,那么,又如何来理解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呢?在这样一种无知(即无法计算风险)的状态下,仍然以投资者的理性计算作为讨论金融活动的出发点,将是缺乏理论解释力的。

因此,需要重新理解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我们认为,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表明投资者对于投资形成的参与,投资者的投资其实质不在于对既定风险的一种应对,而在于投资者通过其对金融产品的选择而参与到风险形成过程中,通过参与风险形成的决定而实现其管理风险的目标。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选择金融产品所形成的储蓄-投资,代表着投资者拥有一份参与投资形成决策的权利,重要的也在于投资者保有参与风险形成的权利。无数投资者所形成的储蓄-投资,构成决定投资形成从而风险形成的权利结构,这一权利结构就是投资秩序。投资者通过储蓄-投资实际上参与到决定风险形态的投资秩序的形成过程中,进而构成了一个参与储蓄-投资的无数投资者在其间互动的复杂系统。投资者是这个系统运转的基本决定力量,投资者动机和预期决定着参与投资决策的各类投资者群体的形成及其利益特征,从而决定着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金融机构的风格,并最终决定着投资秩序的形成与演变。

通过投资者动机和预期,重要的是读出投资者对于风险形成过程的参与,读出投资者作为无数投资者中的一员对于投资秩序形成的参与。而且,只有当我们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投资者在应对自身风险时所作出的种种日常金融选择。也就是说,从参与投资秩序形成的角度来理解投资者动机和预期,可以包容对投资者应对自身风险的理解。而如果仅仅直观地从投资者应对其风险的方面来理解其动机和预期,则只能观察到机械的、被动的一面,进而不可避免地造成误解。

一.若干前提性讨论

1.风险与不确定性

--关于理性的不同理解

投资者的动机与预期的产生,毫无例外地是针对着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的,如果未来与现在没有差异,就不需要有应对的准备。因而,讨论到投资者的动机与预期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讨论涉及到未来变化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

现有主流理论集中于讨论风险的管理。金融实务中的风险管理集中于可计量的风险,发展为一套技术高度复杂的金融工程,与此相对应,围绕风险概念所进行的理论讨论也主要是技术层面上的,基本上不关注最终决定风险形成的秩序演化。这些讨论虽然也关注风险的制度背景,但却是以既定的制度为前提的,制度在这里是外生的,并不构成对风险的决定关系。这一点可以说集中体现在学者们现在已不再对风险概念与不确定性概念的区分感兴趣。在实际讨论中,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很大程度上是被混用的。

如果仅仅从投资者选择金融产品以应对自身的风险来理解,而不是从互动的角度来理解,那么,原来不可确定的变动,就变为可确定、可计算的波动了,这就是现有的风险的概念。这样,就把决定投资收益的复杂关系,变为较为简单的关系。由于不再讨论由于行为主体的参与而构成的复杂性,因此,也就不存在与风险相区别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成为仅仅是行为主体对于风险的一种心理感受。

现有解释个人储蓄行为的理论可以说典型地体现了对于风险概念的技术性含义。在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包括永久收入假说)中,典型的消费者对某一年龄的消费安排多少收入,将仅取决于他的终生收入,而决不是取决于当期的收入,因为消费者将选择一个合理的、稳定的消费率,接近他预期的一生平均消费,所以,需要储蓄来调节当期收入与平均终生收入二者之间的波动,以达到效用最大化。依据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个人能够确定其一生收入与一生消费,储蓄在这样的确定性条件下调节收入和消费,从而使其一生的收入和消费不断地保持均衡,达到效用最大化。在这里,关于投资者的理性假定是由均衡观来具体贯彻的,投资者的理性,不仅体现在他要使自己的一生效用达到最大化,而且,追求一生效用最大化的投资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一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储蓄是投资者调节其收入波动、从而保证效用水平不会发生大的波动的手段。

尽管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在几十年中不断地受到质疑,也不断地出现修正这一理论的理论模型,如预防性储蓄理论提出个人无法确定其收入,储蓄不能是对临时收入(终生收入与当期收入之间的差)的调节,而直接的是对收入波动的调节,即预期收入上升时,会减少当前储蓄,反之则增加当前储蓄,储蓄额成为个人所不能确定的,而不是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中个人可确定自己的储蓄额。不过,这些质疑并没有构成对于储蓄生命周期理论的替代,储蓄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其实在于说明储蓄对收入波动的应对,这与预防性储蓄理论所强调的对于收入不确定性的防范,实质上是没有根本区别的。预防性储蓄理论只是把生命周期理论关于人的完全理性的假定,修正为有限理性,仍然贯穿着均衡的思想,坚持个人对于收入与消费之间均衡的可把握性,坚持个人对于自身面对的风险的可计算的理性。

现有的解释投资者储蓄行为的理论,都是立基在建构论理性主义之上的。建构论理性主义是不同于演化论理性主义的,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对人的理性加以限制,认为通过人的理性计算,可以获得关于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型构社会经济制度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社会制度是设计的产物。演化论理性主义则明确指出理性的限度,决定风险形成的投资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即秩序形成过程,是不确定的,是人的理性所不及的。秩序是参与的结果,而不是设计的结果。

建构论理性主义不注重个体的差异, 并把复杂分解为简单。"人的行为如同遵从一定运动数学定律的机械系统中的元素一样,是规则的,可预见的。如果起始条件和环境是已知的、是可测量的,那么就可确信,环境之中的个体行为就犹如气体中的分子一样,其行为是确定论。"( 克劳斯.迈因策尔,第322页 )传统的解释框架实际上假定,投资者与其所面对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投资者对于自身所面临的不确定的应对,并不会引起投资者置身其中的社会关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样的假定下,投资者所面对着的世界与人自身,相互之间实际上是分离的、相互独立的,这种分离决定着投资者所采取的行为,可以只是对他所面对的问题的一种应对,而不会使他所面对的问题发生任何的改变。这种分离意味着投资者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不存在由于投资者之间多维的互动而影响和改变投资者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于是,复杂关系成为简单的关系。

关键在于,投资者实际上无法在确定自己一生的效用从而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储蓄来调节围绕这一确定水平的波动,即进行风险管理。投资者之所以实际上无法对风险作出估算,最为根本的在于投资者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本身是影响风险形成的要素,投资者通过风险管理实际上参与到其所面对的风险的形成和演变之中,因此,风险实际上是通过无数投资者之间互动而形成的,处于动态演变之中。

在这里,投资者是理性不及的。如果接受这一点的话,那么投资者的投资对于投资者的风险管理的意义,就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了 。投资者投资的有意义在于,投资者通过其投资,实际上是参与到金融系统从而金融秩序的选择中,而正是金融系统和金融秩序的选择与再选择,影响并决定着风险的形成和风险的水平。因此,对于投资者的投资、投资者金融风险管理的讨论,必须放到投资者与整个金融系统的互动中,才能够说清楚。正是金融系统和金融秩序的不断演变,导致并决定着个体所承受的风险。

风险是投资者所承受的投资收益的波动;而不确定性则是决定着风险形态及其水平的金融系统与金融秩序的不断演变。当然,不确定性总是要通过个体所承受的风险表现出来,也就总是要由个体来承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认为不存在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分。而且,对于个体来说,他只是认识到他自身所承受到的风险的影响,他并不需要从自身所承受的风险而意识到整个金融系统和金融秩序的变化。但是,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分是实质上存在的。

简单的、无差异的假定,是以存在着先定的效率标准为前提的。可是,实际上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意愿,带着不同的目的进行投资者。因此,重要的是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形成中的位置,而不是某种先定的效率。布坎南说,"经济,如果恰当地理解的话,既没有目的(purpose)、 功能(function),也没有意图(intent)。经济是被一个结构、一组规则和制度规定的,这些规则和制度约束着人们在一个类似于游戏的互动的相互连接链中的选择。"(buchanan, 1991,第27-28页)

既然经济在总体上是无目的的,由各投资者所参与的经济其走向也是不可确定的、非决定的,是创造的,那么,传统储蓄理论所描述的储蓄对于投资者追求其合乎意愿生活的作用就是有限定的,储蓄在这里所要体现的人的理性是受到限制的,投资者所参与的社会经济这个复杂系统,是投资者的理性所不能及的。这一系统的整体走向是随时变化的,它必定随这一系统中每一个体之间的互动而不断形成,因而并不存在一个确定的可认知的情形。所以,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人自身应对外部问题的理性计算过程,更大程度上是投资者们之间相互协调从而形成并不断演化秩序的互动过程。这样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每个投资者的行为,实际上最终都将传导到整个系统,并对原来的系统发生影响。在这里理性的计算是有限度的。理性,应该被理解人将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积极参与,而不能被理解为在可计量基础上对自身所面对的不确定的把握。"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中采用'经济人假定'的目的,很大程度是为了比较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而不是为了'科学地'解释(作出预测)各经济主体的行为。"(buchanan,1987,第52页)

投资者处于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之中,其目标和意愿是受到其所参与的系统中所有成员的互动的约束,这一系统及其成员互动所形成的走向,是他理性所不可及的,他的理性体现在他参与到这一系统中成员的互动中。

2.选择与参与

这里所进行的讨论,是围绕着秩序的形成与演化问题而展开的。这样的问题既寓于行为主体的日常选择之中,又不同于行为主体的日常选择。因此,如何展开秩序问题的讨论,秩序问题的讨论与日常选择问题是否能够相容?如果能够相容的话,又如何相融合?

新古典理论对于各类行为主体选择行为所作的讨论,是以制度规则的既定为前提的,市场作为制度在其理论中是作为一个场所、一种机制而出现的,在市场这么一个既定的设置下,各类行为主体展开交易,行为主体的交易与市场这一制度设置本身的变化之间,并不发生关系。在分离制度选择与日常选择的情况下,一方面制度演进被分离,另一方面对于个人的假定则变得机械、呆板。新古典经济学依靠了一种选择理论,在这种理论中,经济当事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目的,对他们来说,目的是以无差异曲线的形式'给定的'。"(米塞斯,前言)

当然,在经济理论史上,有许多的经济学家力求把日常选择行为与制度选择融合起来讨论。古典政治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可以说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渊源,但这些理论资源在发展中往往被抽掉了其关注制度讨论的一块。可以说,把日常经济选择与制度选择融合起来的讨论,并没有真正发展为成熟的框架体系。

在制度选择的讨论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情况下,布坎南的立宪经济学试图专注于制度选择层面的讨论,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使制度演变的研究得到一个深入的发展。布坎南把人的选择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市场中的私人选择,一是对于公共物品的选择,这两个选择属于执行层面的选择;还有一项是对于制度规则的选择,这属于立宪层面的选择。因此,布坎南区分了执行层面与立宪层面的选择,并且把这两个层面的选择看作是相互分离的。布坎南的立宪经济学声称专门研究对于制度这一立宪层面的选择。

但这样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取得成功。立宪经济学在几十年里仍然停留在泛泛的讨论中,并没有更为深入的展开。看来,我们还得坚持,人的选择只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并不能把人的选择分为可以相互分离的不同层次。人们在日常的选择中,必定进行了对于制度的选择,而我们也必须从日常选择出发,决不能脱离日常选择来讨论制度选择。如果说秩序不是刻意设计的结果,那么,它必定是在人们无意识的日常选择中生成并演化的。实际上投资者在进行金融产品的选择时,一般地也不会意识到他在参与着秩序的形成与演化。这就是秩序的自生自发,秩序的不可设计。

3.动机与群体

心理学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的心理动力和方向的机制是由于存在着为满足需求、缓解焦虑的内部驱力(drive), 这种来源于生物本能和后天习得的驱力,推动着人们从事各种行为。这些动机理论着重解释了外显行为与内部需求之间的心理动力关系和心理过程。近年来有关认知(cognition) 研究的进展揭示了知觉、预期、归因等心理过程在动机构成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动机结构的复杂性,对我们理解人类选择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很有助益。然而,当我们需要借助心理学有关动机的理论深入认识投资者动机的时候,上述理论的解释力均显不足。

从直观上看,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源自人们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占有财富的需求、预防风险的需求等需求的推动,其特性与其他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例如莫瑞提出的20种基本需求,佛洛姆提出的5种基本需求以及马斯洛提出的具有层级特征的基本需求与元需求等心理学家提出的动机并无本质区别。可是,当我们站在投资者参与投资秩序形成的视角时,使用现有的动机理论对投资者动机进行一般的描述和解释就不能够把握它的本质特征,通过将投资者动机解析为生存性动机(例如用于日常生活必需物品的采买、未来生活的保障)、社会性动机(例如用于社会交往、实现社会责任的准备)、精神性动机(例如获得成就感、社会地位象征)来认识投资者动机的特质,就显得停留在直观的层面上。因此,我们需要进入经济心理学这一社会心理学的特殊分支的领域对投资者动机作出新的角度的分析。

由于投资包含了与社会中他人联系的内容,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不会反对将投资者动机理解为具有某种社会属性的动机。然而,仅仅将人与人的交往,特别是面对面(face-to-face)的、投资者可以直接感知的社会交往纳入投资者动机研究的视角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视角忽视了投资者通过参与金融活动与社会上更多的人实际上构成的间接交往(indirect communication)以及由这种间接交往而获得的社会、经济、文化、心理资源。从投资者参与的视角来看,投资者动机不仅仅具有社会性动机(social motivation)成分,也具有社会(后)的动机(societed motivation)成分。前者是指应对社会经济生活需求引发的投资动机,后者指投资者与整个社会的潜在联系。这个字面上的分别似乎是极其微小的,但确是不可忽视的。可以借鉴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对投资者与投资秩序之间的互动作更进一步的理解。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以及主观解释的重要性,将宏观社会结构和社会中的个体行为沟通起来,将社会结构看作是许多的个人理解与行动的结果,将社会过程看作是主观意义赋予客体并作出反应的过程,它力图通过对互动过程的分析来理解人类行为,从而了解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个体,个体又如何作用于社会,以及这个相互决定的过程如何发生(井世洁,1998)。在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米德(g. h. mead)看来,社会不是"存在"的,而是随着互动中的人们的行动不断被创造和再创造出来的,是发生于互动中的个体之间的事件之流。

投资者通过在日常金融活动中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中介机构的选择,生成并演化着投资秩序,而日常金融活动反过来给予投资者的回馈不仅是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而且是借助这些产品和机构提供一系列可以满足不同意愿和预期的选择。这些选择,将型塑出各类具有潜在参与需求的投资者,并由不同的初级需求聚集为各类参与投资秩序演变的投资者利益群体。正是这些群体重新构成了整个投资者的分层结构,并与其它角度的分层,例如,收入分层、职业分层、年龄分层、教育分层、地域分层等等相互影响,形成了新的、更为复杂的分层结构。

由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而形成投资者群体的分类或分层 ,是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变量区分的社会分类或分层,它更具有一种主动性、参与性的特征,是投资秩序与投资者行为形成互动而赋予人们新的身份及其分类或分层归属。它可能超越传统社会类别(social category)或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给与人们的基本定位,释放出更多的由意愿彰显的生命活力。由此,我们看到,不仅仅是投资秩序给投资者行为增加了新的意涵,投资者行为也给投资秩序增加了新的意涵,二者是相互证成的关系。

二.投资者群体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参与

--一个解释框架

这里的讨论将金融系统视为无数投资者参与并作出投资决策的复杂系统,要在这一系统内考察投资者是如何参与投资决策的,投资决策赖于作出的投资秩序是如何形成并演变的,对投资秩序的研究又能够给人们什么启示?

之所以要局限在金融系统内讨论秩序的形成与演化,是因为金融系统是投资发生的地方,而只是由于投资,未来才与现在相区分,才会有不能确定的因素。米塞斯说过,"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资本存量绝不是正确地预见了现在的情况下所应有的那样;这些对现在的预见是在过去的那样一些时刻,在作出相关的投资决策之时,在现在还是未来时所作出的。因此,资本存量决没有其'均衡的组合',所以一般均衡模型不可能适用于有关资本的问题。"(米塞斯,2001,前言)可以说,要讨论秩序的演化,就要与投资、金融、资本这些问题相联系,要在动态过程中进行。

1.投资、投资者与投资决策过程

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是形形的,各有其特定的目的和追求,但是,每个投资者的投资总是构成了社会整个投资的一部分,代表着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形成的一种参与,不管投资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事实总是如此。因而,投资是投资者参与投资决策的行为。

投资者面对的是一个无法完全计算风险的环境,投资者的投资其实不在于其表面上所被人看到的均衡收入与消费、管理风险的这些方面,而在于通过投资者的投资,投资者保有自己对社会投资决策的一种参与。所以,投资者进行投资,实质在于保有其在投资决策中的一席之地,并通过投资中的选择而提升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影响力或是其对于投资决策的权利不发生变化。

当然,作出投资决策的投资者总是追求其具体的目的,这里的投资者在其作出投资决策时并不关心他的投资会对整个社会的投资形成发生什么影响,也不关心其投资对整个社会投资决策赖于作出的投资秩序起到了什么作用,这里的投资者只是关心其投资的回报。因此,我们实际上无法从投资者的日常选择出发而直接地过渡到对于投资秩序的讨论,但我们却又必须透过投资者日常选择而讨论影响并决定着实际金融运行的力量。

这需要我们具体地讨论进行投资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情形。要强调的是,这里关注的是过程,不关注投资决策的结果。投资者之间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互动、投资秩序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生成与演化,并不是依据某种客观的、先定的标准来进行,不同的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所要形成的结果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投资者是基于其自身的感受而进行互动的,且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化着感受。

2.参与指数--感觉的参与

我们一方面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实质是对于投资决策的一种参与,另一方面我们又强调投资者实际上没有意识到自身在投资秩序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那么,投资者又是如何地参与呢?

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总是带着具体的特定的目的,也就是说,投资者的投资总是有着特定的动机,不同动机代表着对于投资决策的不同意见,动机之间总是存在着冲突与协调。于是,带有不同动机的不同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就必定地赋予投资者动机的参与色彩,尽管具体的投资者并不赋予自身的特定动机这样的参与色彩。因此,投资者所形成的不同动机,表明了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的看法,表明了投资者的一种参与态度。从投资者的动机到投资者的参与态度,体现了投资者的参与是在一种直觉的行动中进行的。要讨论投资者的参与,必须从投资者的动机出发。

正是从这样的理解出发,需要对投资者的动机作进一步的讨论,并有必要对投资者动机的不同意义作出区分。可以将那种为了满足某一项具体实际生活意愿的动机属性,即那种被投资者明确意识到的、与投资所要达到的目的--预防意外、延迟消费、数量累积--具有直接且直观联系的动机定义为初级动机(primary motivation);而将体现投资者之间互动从而具有参与属性--未被投资者明确意识到的、与投资所要达到的目的--预防意外、延迟消费、数量累积--具有间接且预期性联系的动机定义为次级动机(secondary motivation)。正是投资者之间的互动从而体现的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的参与,给投资行为带来了新的性质和拓展了新的内容,即赋予它初级动机之外的参与动机。但需要强调的是,次级动机是投资者没有意识到的,是由投资者的初级动机所决定并折射出来的。

当我们这样来理解投资者的动机时,我们就能够从投资者的日常动机中读出投资者围绕着投资决策与投资秩序所形成的种种感受,正是这些感受决定着投资者在实际投资活动中的选择,也正是这些感受决定着投资者对于投资秩序形成与演变的参与。为了更为具体地讨论由投资者动机和预期所体现的参与,我们将投资者动机和预期所包含的投资者的感受、投资者的参与态度,定义为参与指数。参与指数表明投资者对于自身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位置与影响力的感受。

参与指数是由投资者的动机而得到的。参与指数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投资者所形成的动机表明投资者对于自身收入水平、财富水平从而自身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位置和影响力的一种定位、一种判断,即投资者对于自身现状的一种认知感受;第二,动机表明投资者的一种期待和意愿,体现投资者的预期及预期的强度;第三,动机还表明投资者在对现状的感受、接受及预期意愿的基础上,所愿意进行何种程度的准备(准备作出什么样的投入、准备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体现在金融活动中的选择就是准备承受什么样的风险)。

3.投资者群体

不同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带着不同的动机,而不同的动机则反映了不同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的不同感受,因此,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参与指数。当然,投资者的动机不是唯一的(在实际调查投资者的动机时,调查问卷列出多项动机供被调查者选择,且不限制被调查者只选择一项动机),但是,投资者之间的相互聚集,必定是唯一地源于他们之间在感受上的相一致,感受的一致决定着投资者在利益企求上的一致。投资的发生在根本上是与人们自身对现状、对未来的主观感受与预期相联系的。

所以,参与指数相同的投资者自然地聚集为一类的投资者群体。投资者可以有不同的动机,但投资者最终要归属于某一类由参与指数标示的群体。不可能在由参与指数所标示的投资者群体之外,再构造出另外的投资者群体。年龄、职业、收入水平及财富水平等客观指标虽然可以描述投资者的社会人口属性和特征,但却不可以决定进行投资的投资者的群体划分,投资的发生要由投资者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具有相同客观特征但主观感受不同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上往往要发生冲突,而主观感受相同但客观特征不一致的投资者,却一般能够在投资决策上取得一致。

这里的投资者群体是纯粹主观的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可以在客观特征上毫不相同,他们之间也可以是完全互不相识的。他们之所以聚集为一类群体,完全是由于他们对于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相同感受,以及由于相同的感受而同样地选择了符合他们感受的金融产品,因而,他们是在投资决策过程的活动中聚集为一类群体的。同样的,这里的投资者群体的演变也纯粹地是由主观决定的。当投资者的感受发生变化时,投资者群体的类型与组合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投资者群体的形成与演变取决于主观感受,是不可确定的。实际上,投资者群体中的成员自身并不意识到自己是属于哪个群体的,成员之所以会成为某类投资者群体的成员,只是他无意识选择的结果。投资者参与指数的获得,是通过对投资者的初级动机的理解与数据处理,同样是以投资者没有意识到其参与方面的作用为前提的。

4.规则、秩序与不确定性

由动机而聚集为一类的投资者群体,最终要形成为具有特定投资风格的金融组织机构,各类不同风格的金融机构通过选择、运用与其风格相对应的金融产品,或通过创新设计与其风格相对应的金融产品,参与投资决策的形成。

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群体从而不同风格的机构,在参与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他们之间在投资决策过程的互动中,要遵循既定的规则,而既定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及其所形成的制度规则体系,构成了金融系统的规则。投资者群体(机构)遵循这些规则进行投资活动。

但是,这些规则并不最终决定投资决策过程。投资者群体(机构)在遵循这些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产品的不同选择、运用与创造,形成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实际发生作用的金融产品的种类构成与数量构成,这些不同投资者群体(机构)所选择的金融产品的数量与种类,就代表着不同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的不同影响力,因而,不同金融产品的数量、种类及它们之间的构成,就构成对投资决策最终发生实际作用的投资秩序。

因此,投资秩序是与投资者主观感受从而投资者参与指数、投资者群体联系在一起的。投资者、投资者主观感受从而参与指数、投资者群体,是理解秩序的形成与演化的基本要素。投资秩序的不断演变正是源于不同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不同的主观感受,以及由于不同主观感受所形成的不同的参与态度。对于秩序及秩序演变的理解依赖于对于人的动机的理解。这样,我们实际上可以通过两种互动来理解投资秩序的演变,一是投资者从而投资者群体之间的互动,二是既定的金融系统规则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既定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构成的规则,规定着投资者的选择,但投资者通过对既定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选择运用、通过与金融监管的博弈,又不断地演变着既定的金融系统规则,投资者与既定金融系统规则之间实际形成互为建构性( interconstructionality) 的关系。

当我们从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出发来理解投资秩序的时候,那么,投资秩序是一个无形的、主观的、不确定的结构,也正因为秩序的这种特性,才决定了秩序的形成与演化是非设计的,是自生自发的。所谓不确定性,就是秩序的这种非设计性。一旦我们认识到实际决定投资决策过程的投资秩序是这样一种性质时,我们就可以理解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实际上是受到不确定性的规定。

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不确定性的存在。首先,由投资者动机变化而导致的投资者群体的变化。动机的种类会发生变化,有些动机随时间而不再存在,新的动机类型则不断生成。与动机种类的变化相对应,投资者群体的类型当然要不断地变化。第二,在不考虑动机类型发生变化的情形下,单个投资者的动机会发生变化,当投资者以新的动机代替原先的动机时,这个投资者就从原来的投资者群体中转移出去,加入到新的投资者群体中。这时,不同动机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原来重要的、较为广泛的动机,可能变为较不重要也较不广泛。在这里,存在着个体成员的流动,并且仅仅是个体成员的流动,不存在投资者群体从某一类动机中转移的问题。这是因为没有既定的投资者群体,投资者群体是因投资者动机而聚集的。当动机不存在时,群体就消失;当单个成员的动机变化时,动机之间的结构从而投资者群体之间的结构就发生变化。第三,在不考虑动机种类、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形下,动机群体的组织化程度的变化可导致群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位置和影响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实际决定投资决策过程的投资秩序发生变化。

5.秩序结构与群体理性

尽管参与投资决策的投资者是各不相同的个人,但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却不必然地因人而异,因而,投资者群体的类别数量,将因投资者主观感受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发生变化。从极端说,当全体投资者的感受趋同并完全一致时,这时实际上就存在着一个投资者群体;当每个投资者的感受均不同于其他投资者时,每一个投资者自身就成为一个群体。参与投资决策的,是投资者群体,而不是投资者个人,即使这时每个投资者各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从而各自成为一个群体,我们也说是投资者群体而不是投资者个人参与投资决策。因为,只是有了群体,投资者的初级动机才能有次级动机即参与动机的含义。

由投资者个人到投资者群体,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一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二是群体与群体的关系。第一个问题涉及到群体理性,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秩序结构的问题。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由投资者个人到投资者群体,只是表明投资者个人从选择到参与的某种转换,基本的决定力量仍然是投资者个人,群体并不成为一种脱离投资者个人、外化于投资者个人的存在。同时,投资者群体本质上并不具有比投资者个人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就是说投资者群体本质上并不能改变投资者个人的无知,投资者群体同样不可能对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风险有完全的了解,投资者群体的理性同样体现在其参与到投资决策过程中,保有其在投资决策中的权利。

由投资者主观感受从而参与指数到投资者群体,投资者形成了自组织,有了与群体自身的参与指数相对应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这样,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单个投资者之间无组织的互动就变为机构投资者之间有组织的竞争。尽管机构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性下一样的处于理性受限制,但机构投资者毕竟加入了组织的因素,有了组织化的力量。这就产生了一种可能性,即决定投资决策过程的投资秩序被某类群体所主导,意味着投资秩序的演化可能被某类群体或某几类群体的意愿所左右。如果这种情况存在,秩序本身的不确定性与演化实际上就无从谈起。这说明要对投资秩序作进一步讨论。秩序及其演化本身的非设计,并不意味着秩序及其演化是不可理解、不可讨论的。

投资秩序源于投资者的参与指数,不同投资者有着不同的参与指数,我们实际上无法对不同参与指数进行比较,但不同参与指数共同构成决定投资决策的投资秩序,不同参与指数形成一个参与指数的结构,这一参与指数的结构就代表着投资秩序的结构。通过对投资秩序结构的讨论,可以理解不同投资者群体在投资秩序中的作用。秩序与不确定性是密不可分的,因而,秩序的结构与不确定性的程度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理解参与指数及参与指数结构的变化,我们将能够对秩序结构作出适当的评论。

对于投资秩序,重要的是保持投资者个人对于投资者群体的最终决定,并保持每一个投资者群体具有对于投资秩序的最终影响力。

三.动机和预期数据处理的基本思路

中国人民银行所进行的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是为了及时把握居民储蓄 心态,对储蓄的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为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依据的目的而设计的季度调查制度,调查起始于1995年第一季度,问卷的调查内容也已经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于2000年第一季度做了较大调整;问卷主要内容为了解居民对实际货币收入的主观判断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对物价水平的主观感受和未来走势的预期、存款和取款动机、持有现金的动机、对于物价和利率变化的心理反映、以及储蓄的分布特征等状况。

因此,居民储蓄调查问卷所提供的调查数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投资者动机的数据,体现在问卷中被调查者所选择的储蓄目的和用途上,这些动机包括:购买高档消费品、结婚、正常零用、做生意、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买证券及单位集资、买房或建房、支付孩子教育费、养老、防意外事故、得利息等;二是关于投资者自身客观背景的数据,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收入、家庭人口、职业、所在城镇等;三是被调查者对现状的主观感受、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方式、以及投资对象的选择等方面的数据,具体有:(1)投资者对现状的主观感受,包括:对于当前物价水平的高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利率水平高低的认知等;(2)投资者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包括: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物价水平、收入水平等变动的判断等;(3)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应对,包括:在假定的物价、收入、利率变动条件下的抉择,投资者手存现金的抉择等。

根据调查数据的这一特色,我们把被调查者对于储蓄动机的选择作为数据处理的切入点。可以认为不同的动机代表不同的投资者群体,这样,通过对动机选择及其相关数据的处理,就可以得到由不同动机所代表的不同类别的投资者群体,并通过动机结构的变化来讨论投资者选择及投资者群体的变化。

动机和预期的数据处理在注意投资者客观背景的基础上强调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和心理预期。投资者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应对和投资动机的形成,源于投资者基于其自身的客观背景和所处环境所产生的主观感受和对未来的预期,因此数据的处理涉及投资者所处的环境因素、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和对未来的预期。投资者所处环境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主观感受,进而影响其投资动机,例如:对于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数据的分析力求减小这种影响,除了对整个样本进行分析外,增加了不同地域的分析;投资秩序的演化过程是一个时间概念,数据分析增加了时间维度的分析,以便更清晰地对演化过程进行表述。

作为感觉的参与--参与指数,是由投资者对自身状况的主观感受、对未来的预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应对准备等因素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抽象的表示;为了使得动机的抉择具有可度量性,我们将参与指数表示为在[0,1]区间上的实数,虽然投资者的动机可以不是唯一的,但是投资者通过参与指数而归属于特定的投资群体。参与指数在投资秩序形成中的纽带作用可以用下图表示,有了这种映射关系,就可以讨论通过时间的推移而实现投资秩序与投资者的参与、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和预期之间的互动,数据的处理就围绕这个思路展开。

为了表述简便,可以把参与指数模型用数学表达为下列形式的一类模型:

其中: 是t季度的动机向量,问卷中取值规则是当投资者选择 时, 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零;

为投资者的客观背景向量;

为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向量;

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向量;

为投资者的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应对方式;

为结构参数;

是在一定条件下可逆的非线性映射,这样可以保证在合适条件下找到投资动机与投资群体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为参与指数的剩余解释部分,以保证参与指数所揭示的是最主要的投资群体与其相对应的投资动机之间的关系。

投资秩序的结构通过投资者的参与指数的结构得到体现,投资者群体的发掘是为了更好地找寻适合特定群体投资风格的产品和规模的设计,因此参与指数模型必须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投资动机以及与之相应的投资者的信息,找到那些与投资品种相对应的投资者群体,并可以通过投资秩序的演化过程的刻划,发掘出未来的投资者动机和与之相应的投资者群体。

我们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是在满足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数据处理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解读中国居民投资的参与、对不确定性的应对和投资的动机等来刻划投资秩序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是对于调查问卷数据更深层次的挖掘。数据分析融入了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和行为金融的分析方法、特别是融入了我们对于投资者动机和预期分析的新视角,不仅可以满足中国人民银行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的目的,还可以展示各类投资动机以及其背后所依赖的投资主体之间的各种特征以及结构、揭示投资者动机与投资者群体之间一定意义上的对应关系、为金融机构针对特定投资群体所对应的投资动机开发产品或挖掘客户提供依据。

由于数据的处理的基点在刻划投资者动机与投资者群体的对应关系上,我们对于这种有主观感受和心理预期以及心理动机的调查数据的处理,不仅要进行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应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数据的处理有助于检验理论、完善理论,并为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四.结语

对于投资者动机与预期的解读,重要的在于通过理解投资者在参与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感受而理解以投资者的投资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整个社会的金融运行,理解这一复杂系统得以运行所遵循的秩序是如何形成的;同时,通过理解人们借以进行投资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为什么发生变化而理解这一复杂系统及这一系统所遵循的秩序是如何演化的。

我们的框架在于解释投资秩序的生成与演化,及在这一生成演化过程中投资者主观心理的基本作用。我们强调个人的无知状态,个人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参与的。个人的动机必定是具体的,无关宏旨的,我们正是要透过这种无知的动机来理解经济活动中的秩序生成与演化。在动机数据的获取上,必须坚持被访者对于参与秩序问题的无知。因此,我们的讨论不再从个人理性的角度出发来解释投资决策过程,我们不能说个人选择什么动机更为合理,我们只是从调查数据中,知道动机的结构,从而理解参与指数的结构,我们其实不能给出动机的排序,我们讨论的是结构。

参考文献

埃德加.莫兰,2001:《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主编,2001:《风险、不确定性与秩序》,《奥尔多投资评论》

第1卷第1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陈平,2000:《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邓正来,1998:《自由与秩序--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哈耶克,1989:《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7:《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

2000:《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哈耶克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赫维茨,2000:"从感觉秩序到自由秩序----论哈耶克理性不及之自由主义",载《公共论

丛》第6辑,三联书店.

何梦笔(主编),2000:《德国秩序政策理论与实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井世洁,1998:"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理论"载石俊杰主编《理论社会心理学》,

河北大学出版社。

克劳斯.迈因策尔,1999: 《复杂性中的思维》,中央编译出版社。

门格尔,2001:《国民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米塞斯,2001:《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

米德,1934/1999:《心灵、自我与社会》,华夏出版社。

索罗斯,2001: 《开放社会》,商务印书馆。

唐寿宁,1999:《个人选择与投资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瓦尔特.欧肯,1995:《国民经济学基础》,商务印书馆。

2001:《经济政策的原则》,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小章,1997:"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理论",载乐国安、沈杰主编《社会心理学理论》,

兰州大学出版社。

杨熙龄,1986:《奇异的循环--逻辑悖论探析》,辽宁人民出版社。

杨熙龄,1988:《理智梦》,人民出版社

约翰.h.霍兰,2000:《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bakshi,gurdip s. & chen,zhiwu.,1996: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and stock-

market pric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buchanan,j.,1987, economics--between predictive science and moral philosophy.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1989, explorations into constitutional economics.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1991, the economics and the ethics of constitutional orde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david colander(ed),2000, the complexity vision and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lindzey, g., hall, c., & thompson, r., 1976, psychology, worth publishers inc.

hayek, f.a, 1952, the sensory ord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night, 1921,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

ludwig.m.lachmann, 1986, the market as an economic process. basil blackwell.

篇(8)

1.后备干部的定义

第一,后备干部是市级公司基层管理人员中的优秀管理骨干,是分公司中层干部的培养对象。第二,后备干部既要具有管理欲望,又要具有统筹全局的培养潜能,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具有基层管理经验或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第三,后备干部人选,原则上要求具有多岗位工作经历。第四,后备干部的数量原则上应根据公司中层职数l:2的比例培养和储备,在年龄上要形成梯形年龄结构。

2.后备干部素质要求

第一,政治素质。政治上表现成熟稳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移动事业,遵纪守法,作风民主,为人正派,清正廉洁。第二,职业素质。认同公司企业文化,执行力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涵养,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第三,业务素质。具有所从事岗位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第四,管理素质。有较好的全局观念和组织能力,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第五,心理素质。具有健康、成熟、稳定的心理素质,能独立承受和应对工作中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方案目标

1.显著提升每位后备干部的四类、12项管理才能

2.提供每位后备干部四类、十二项管理才能评定表(期初、期末)和MBTI性格测量表

管理才能评定表(期初、期末)和MBTI性格测量表,可以为公司任用后备干部提供参考信息。

三、项目方案理论根据

本项目设计的理论根据是MAP管理才能评鉴模型和行动学习法。

1.MAP管理才能评鉴模型

MAP管理才能评鉴模型(Managerial Assessment of Proficiency),是美国Training House公司投入巨资开发的评量系统,是一套最先进、高度客观且能有效评量管理才能的工具,能为组织与个人的管理能力发展提供最明确的指标。

MAP管理才能评鉴模型涉及四类、十二项管理才能。这些管理才能契合后备干部晋升后的管理职责。

MAP管理才能评鉴模型图示如下:

2.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又称“干中学”,就是通过行动来学习,即通过让受训者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领导企业扭亏为盈、参加业务拓展团队、参与项目攻关小组,来发展他们的管理能力。行动学习建立在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的基础之上,是一个计划、实施、总结、反思进而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循环学习过程。

行动学习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习团队为单位,以真实案例为对象,以角色扮演为手段,以团体决断为要求。

四、项目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历时一年,从2014年3月——2015年2月。

五、项目方案构成

“后备干部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项目”,由行动学习计划、课堂学习计划和专业顾问咨询计划构成,以行动学习计划为主。

行动学习计划,是通过工作实践学习、锻炼管理才能的计划。

课程学习计划,是通过课堂或培训学习管理才能的计划。

专业顾问咨询计划,是通过管理才能咨询顾问提供的咨询服务提升管理才能的计划。

项目倡导:行动学习计划由后备干部个人制定和实施、检查和控制;课程学习计划、专业顾问咨询计划,由公司制定、实施。

1.行动学习计划

(1)行动学习流程

(2)行动学习流程说明

第一,期初,每位后备干部评定自己的12项管理才能水平,作为制定管理才能提升目标的基础数据。

第二,每位后备干部根据12项管理才能基础数据,制定出自己的12项管理才能提升目标。

第三,每位后备干部根据12项管理才能提升目标,制定出自己的《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确定了将12项管理才能从期初实际水平提升到期末目标水平的具体行动路线,包括课堂学习路线和行动学习路线,重在行动学习路线。

第四,每位后备干部严格实施本人的《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公司针对12项管理才能中的各项能力提供相应的咨询、培训、辅导、实践机会。

第五,在实施过程中,每位后备干部定期评定自己的12项管理才能,结合评定结果和期初制定的管理才能提升目标,调整《十二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

第六,期末,每位后备干部最终评定12项管理才能,总结《十二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结果,撰写总结报告。

2.课堂学习计划

公司为后备干部安排如下培训课程,辅助后备干部提升管理才能。后备干部可以自主选修培训课程。

3.专业顾问咨询计划

公司聘请MAP管理才能专业咨询师,在制定和实施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过程中为后备干部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帮助后备干部解决具体问题。

专业顾问提供下列咨询服务:第一,MAP管理才能评定方法咨询和评定结果解读。第二,MAP管理才能提升目标设定咨询。第三,MAP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制定咨询实施咨询。第四,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六、项目实施管理措施

项目实施期末,对《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完成情况和12项管理才能提升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对后备干部进行相应的奖惩。

第一,将出色完成《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出色实现12项管理才能提升目标的后备干部,纳入未来一年优先任用后备干部。

第二,对基本完成《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基本实现12项管理才能提升目标的后备干部,纳入未来二年优先任用后备干部。

篇(9)

[关键词]

教材使用;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围绕单元话题,以相关主题的阅读活动为前导,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调查访谈、信息检索、交流汇报等形式开展探究性合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参与有意义的语言输入、输出活动,在用英语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拟以模块六第四单元Project为例,分析探究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实现该板块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概述

模块六第四单元Project的活动任务为制定行动计划(making an action plan)。学生阅读一位为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的护士所写的日记“Changing the world―my commitment”,了解她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了一些什么工作。在日记中,这位护士描述了她和同事们以前在苏丹设立救助中心时的工作情况。在新的工作场所,他们目睹了当地居民在医疗、住所、饮食供给等方面遭遇到的困难,准备建立临时诊所,加强与当地人的沟通交流,尽快掩埋死难人员的遗体以阻止疾病的蔓延,在提供医疗救助的同时给予人们精神抚慰。在日记的结尾,这位护士表达了由衷的自豪,对自己能够帮助别人、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去改变人们的生活感到骄傲。在阅读护士日记的基础上,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讨论制定出一项帮助社区居民的行动计划,完成活动任务。

二、教学过程再现

(一)引入生活情境,激活图式知识,逐步导入话题

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创设情境,呈现一幅学生搀扶摔倒老人的图片,设问:“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he students? Would you go up immediately to help the old man? Would you just pass by or simply look on to see what would happen next?”学生就“扶还是不扶”各抒己见之后,教师作以下点评:

“Offering a helping hand is definitely supposed to be our first response when we see someone in trouble. It is immoral to blame the trouble on a person who helps others. However, when we offer help, espeically to a stranger, sometimes we do get misunderstood and help rejected. That’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why we need to work out an action plan beforehand.”

教师通过上述点评语言,将热身讨论的内容与活动主题“making an action plan”自然地衔接在一起,在激活学生图式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制定行动计划的意义,增强学习动力,为进入阅读环节做好准备。

(二)输出驱动阅读,紧扣活动主题,逐层铺垫推进

在Project板块的教学中,阅读语言材料作为前导活动,要服务于后续输出性语言实践活动的需要。在本课的阅读环节,根据后续制定行动计划的需要,教师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作者在援助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设问引导学生速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Where had the nurse worked before she came to the flooded island?

(2)Is the situation similar to what she experienced before?

答案:(1)In Kenya and Sudan. (2)No, the situation is very different on the flooded island.

教师随后设问:“What problems are the locals on the flooded island faced with?”组织学生开展找读活动,从以下内容中选出灾区居民们急需帮助解决的问题:

(1)Lack of shelter, food and clean water

(2)Power cut

(3)Destroyed traffic system

(4)Lack of medical care

(5)Spreading of bacteria and disease

(6)Panic and fights

答案:(1)(4)(5)(6)

在引导学生明确问题(problems)之后,教师围绕救助人员采取的措施(measures)和目标(aims)设问:“What have the nurse and her colleagues done to help the people in need?”组织学生第三次阅读课文,完成信息填空练习:

答案:(1)Set up centers; (2)Check the health of babies; (3)To stop them dying from diseases; (4)Set up a temporary clinic; (5)listeners; (6)To stop disease spreading

在上述阅读活动中,学生在教师设问引导下,围绕problems, measures, aims三个主题,逐步明晰了文中救助对象遭遇的困难、救助人员采取的措施和谋求实现的目标,在计划内容和表达语汇方面为后续制定行动计划的输出性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三)聚焦文章主旨,深层解读文本,渗透品德教育

为了在情感态度方面为助人行动计划的制定进一步夯实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文章标题,深层解读文本内容,适时渗透品德教育。文章作者在最后一段讲到:“I know I can’t change the whole world, but I’m proud that I can help here and there, and make a difference to people’s lives.”教师引导学生对此开展小组讨论,分析这句话中所说的“I can’t change the whole world”与文章标题“Changing the world ―― my commitment”之间是否矛盾。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学生需要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到作者救死扶伤、胸怀天下的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部分否定这种语言形式,推导出二者并不矛盾。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深层理解能力,教师架设起思维“支架”,针对文章副标题“my commitment”设问:“What is the nurse committed to doing?”(答案:She is committed to helping people in need, thus making a difference to people’s lives and gradually changing the world.)继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明晰作者的价值观和全文的主旨要义:She knows she can’t change the whole world. Still, she is committed to changing the world, to making a difference to people’s lives by helping those in need and doing something worthwhile and she takes great pride in this.

在上述环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层解读文本的同时,弘扬助人为乐、崇德向善的美德,在教学中适时传递正能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又能使他们认识到制定并落实助人行动计划的深远意义,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后续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议定计划提纲,合作共享评价,促进知能转化

紧承对作者价值观的深层解读,教师追问:“Like the nurse, we can also help here and there. Think about our community. Who might need help with their problems?”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语境,走进现实生活,开展头脑风暴活动,思考自己身边社区中哪些对象需要帮助。教师同步板书学生提供的答案并给予语言支持。

disabled people 残障人士

widowed senior citizens 孤寡老人

elderly empty nesters 空巢老人

stay-at-home children 留守儿童

poverty-stricken families 贫困家庭

migrant workers from rural areas 农民工

随后,教师呈现以下表格,组织学生结成四人小组,选择一个帮助对象,讨论拟帮助解决的问题、行动措施和行动目标,集思广益,草拟行动计划的提纲。表格标题栏运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接触的三个核心概念词problems, measures和aims,将前导阅读与后续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Project板块中阅读环节的“支架”助学功能。讨论结束后,教师选择两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展示各自的提纲内容,陈述行动计划。

在小组展示之前,教师呈现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被展示的行动计划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做好质疑、补充的准备。

(1)全面性:Are there any other problems remaining to be solved?Are there any other practical measures that can be added to the list?

(2)可行性:Is it possibl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 plan?What difficulties might arise and how shall we smooth them away?

在展示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从上述两个方面自评、互评行动计划的内容,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以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调控引导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五)升华思想立意,课外衔接拓展,实现知行合一

在结课环节,教师从板块活动主题“make an action plan to help people in our community”过渡到该单元的话题“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助人行善的意义,呼吁学生用实际行动传承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后,教师布置各小组课后认真思考大家在评价环节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助人行动计划,然后利用周末时间实施计划。四周之后,各小组将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计划落实情况,交流心得体会,评选出优秀助人活动小组。

Project板块的语言实践活动量较大,部分活动任务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明确说明阶段性的课外活动任务和检查评估方法,以确保任务能得到有效落实。教师采取上述结课方式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将本课以助人主题引领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以促使学生在课外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内化在课内感悟获得的道德认知,并在落实助人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将之转化为自发自觉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三、教学策略评析

(一)以问题为导向,着眼实践活动需求

《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助人行动计划,学生常常需要思考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制定助人行动计划的意义何在?第二,行动计划帮助的对象是谁?第三,采取什么行动帮助别人?第四,实施助人行动计划最终要实现什么目标?在本文课例中,教师遵循实际生活场景中制定行动计划的思维规律,以上述四个问题为导向,从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需求出发,在导入环节,引入生活中的道德两难问题“扶还是不扶”,明确科学制定助人行动计划的实际意义;在阅读环节,引导学生获取、整合关于问题(problems)、举措(measures)和目标(aims)的重点信息,分析领悟作者的价值观,从计划内容、表达语汇、情感态度三个方面为制定行动计划做好层层铺垫;在讨论展示环节,指导学生从全面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取改进行动计划的意见和建议。每个教学环节均服务于最终的输出性实践活动,在输出驱动下开展多层面输入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教学主线清晰。

(二)以阅读为铺垫,适时搭建活动支架

Project板块中文本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启发,引起用英语开展某一活动的兴趣,获得语言表达、活动模式等方面的支持。如何将阅读活动与后续任务的开展有机结合,是该板块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上述课例中,教师在文本阅读环节组织学生梳理了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和将要采取的行动,分析了行动背后隐含的价值观,使阅读教学的目标不只是训练阅读技能,更多着眼于文本的思想内容,着眼于发挥阅读在丰富图式、引导实践、支持后续活动开展方面的铺垫功能,适时为后续的语言实践活动搭建了认知、思维和实践“支架”,逐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从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认知过渡到行动计划的制定、完善与落实,从学习英语过渡到思考如何用英语做好一件事情,使教师事先预设的各项输入、输出性活动得以有序开展。

(三)以价值观为引领,实现语言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英语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丰富道德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过程。在本文的课例中,教师在组织阅读前导活动时,充分利用文本在内容主旨、思想意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层解读文本,分析作者的价值观,感悟语言折射出的道德品质;在结课环节,教师强调凡人善举的意义,布置学生课外积极实施助人行动计划,用实际行动弘扬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纵观全课,对价值观的感知、分析、濡染与践行成为贯穿教学始终的一根思想红线,激活并丰富了学生的道德认知,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努力做到知情意行合一,使英语语言教学活动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篇(10)

1无形资产概述

1.1概念界定

在国际上普遍认可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为《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它指出无形资产是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我国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根据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作出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国外学者对于无形资产的定义追溯到1992年由Paton发表的《AccountingTheory》,他认为广义的无形资产是指归属于某一企业但不具实物形态、存续期较长的任何有价值的补偿物、因素或要素。西德尼戴维森在《HandbookofAccounting》中指出狭义的无形资产是指专利权、版权、秘密制作法和配方、商誉、专营权及其他类似的财产。

1.2无形资产如何定价

1.2.1无形资产评估的财务评估

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初始计量首位考虑的对象为对无形资产的成本进行计量,包括购入的实际支付价款,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实际成本的认定为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以及自创无形资产根据其投入的材料、设备及实际支出作为实际成本。若无法计量成本,则采取判定有无活跃的交易市场存在,若存在活跃市场,价格的评估则直接由市价决定。若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相类似的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比照相类似的无形资产的市价定价。若不满足前两者,但其存在可开发的市场,且未来预期收益能预测同时能通过货币计量,则可以通过对无形资产未来预期现金流作为实际成本,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评估现值。现阶段,后续可用于无形资产评估的四大评估方法,包括现金流分析法、重置成本法、溢价利润法、加权平均回报法等。而被OECD认为能够对无形资产进行准确估值的是现金流折现法,具体做法是根据无形资产在“最高的和最优的生产力”时的价格进行折合现金价值计算,从而确定该项经济业务中无形资产的价值。

1.2.2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原则

现行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转让定价规则的基础是建立在独立交易原则上,这一原则也是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判定标准中具有决定性的原则。根据OECD的《转让定价指南》指出:“若两个关联企业之间的商业或经济关系不同于处于相同或相似情况下独立企业之间可能会存在的关系,如果由于这些关系的存在,使得本应获得相应利润的企业没有获得此部分的利润,税务机关可以判定该企业获得了此部分利润,并对此据以征收。”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方法除了独立交易原则外,还有公司全球公式分配法。全球公式分配法采用全球计算跨国企业的利润所得,按公式进行分配,然后各所在国再分别对其关联企业征税。全国公式分配法不需要可比性,解决了独立交易原则中的困难,简化了税务部门的征税工作,体现了跨国公司的经济现实。但全球公式分配法同样存在缺陷,因为全球公式分配法是建立在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关联企业在对跨国企业利润贡献相同作用的基础上,但是现实中他们存在各种不同的差异,所以采取相同的分配公式是不可取的。现阶段,独立交易原则仍然是最可行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原则,所以未来应考虑如何将独立交易原则与全球分配法结合,取两者长处,克服不足,相互协同作用,在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中保障纳税人与国家征税两者的利益。

2BEPS背景下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现存的不足

上一篇: 经济建设论文 下一篇: 自来水公司维修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