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5 01:21: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融合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融合教学论文

篇(1)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对通识教育内容或学生要具备相应能力的表述。教育学者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通识教育进行的解释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教育的内容。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别”。内地学者李曼丽对通识教育进行定义“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以知识的寻根和视野的整体性、情操的陶冶、公民的培育以及价值观的塑造为宗旨,力图将学生培养成博学而心忧天下、甘于奉献,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从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专业教育的区别和联系上理解通识教育。通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精通各种专业领域知识的“人才”或“百科全书式的人才”,重点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但在知识爆炸式发展的今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识教育的“通”不是通通都识,而在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想为因缘与依倚之理”,重点在于开阔人的视野和人格全面发展的基础知识的传授,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从通识教育概念的由来看,通识教育是进行专业教育的基础,从教育的目的来看“通识为本,专业为末”。通识教育的内容或载体本身就是某种专业的知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可以这样形容:专业教育是“人的身体”,通识教育是“人的灵魂”,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人”。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的目标与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一致的,其本质是一种培养如何“做人”的教育理念,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识教育的内容是融合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广泛的、普遍的、相通的基本知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部分共同组成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的内容是教人“做事”要解决人的基本生存能力,提高专业技能;通识教育的内容是教人“做人”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互为基础、相互结合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是指导高校教师进行通识教育教学实践的灵魂

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主要是以通识核心课程的设置为主要方式。而通识核心课程的设置目前各高校是以各自的通识教育理念为原则进行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以“大学生应该学习最主要的一些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而且凭借这些方法和思维模式来获取知识,了解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的问题。重要的不是拥有知识,而是知道如何去获取、传播、发现和创造知识,具备思辨和批判的能力”的通识教育理念,把通识核心课程设置为五大类:1、数学与自然科学;2、社会科学;3、哲学与心理学;4、历史学;5、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复旦大学以“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贯彻人类学识与知识的共同基础,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学问创新能力的根基性意义”为通识教育理念。把通识课程设置为六大类:1、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2、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3、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4、科技进度与科学精神;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6、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

其他大学也是根据各自的教育理念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如: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目的在于强调实施通识教育既要注重本科基础阶段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思维与判断力,同时又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和培养,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模块搭建平台;哈弗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是以自由探索为实施宗旨,不以专业相关或职业有用为担当,这种学习提升学生对人类与自然界的认知水平,使其对自己的信仰与选择给予更多的反思,对种种假想与动机增强自我觉醒与批判意识,能够更富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为全体本科生,无论其将来的专业和方向如何,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使之谙熟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艺术和科学上的重要思想与成就。由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同,各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也不尽相同,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的爆炸式裂变,各学科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化,可供选择的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也呈现上百种甚至更多的学科知识。各个高校所进行的通识教育实践,现阶段基本上是拼盘式的通识课程传授,并没有体现通识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综上所述,作为高校教师要始终以通识教育即“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并转化为一种“培育具有文明素养、科学的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高校教师把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具体途径和方法提出如下几点见解

1、高校教师应加强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等通识知识的学习,并加强对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的研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实践过程中能够融入自身的通识理念及专业知识的研究成果,具体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关专业理论的起源、发展现状及现实应用等方面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自我创新的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实践的最易达到方式之一,是加强学生最基本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推广,提高了知识的传授效果,很多课堂作业也是电子版,但老师与学生间的文字交流传递几乎完全电子化、机械化,却忽视对文字书写及思考能力的要求。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甚至我们的高校教师,对文字书写能力的忽视和不屑,完全失去了文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教育功能。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布置文字书写类课堂作业,并对文字书写的能力及美感进行把关、督导,强化学生对文字书写能力及美感的认识,达到提高个人文化修养的目的。

3、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实践的另一个方式,是加强对学生语言的表达、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准备的表达、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他人”的现实状态,从而更好的提高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由于高校的扩招壮大了高校课堂的学生容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几乎成为高校教师个人的演讲,教师基本上放弃了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也等同于剥夺了学生之间交流认识的机会。现在高校教育中的普遍现象,是教师不认识所教的学生,学生也不认识在一起上课的同学,结果是同学越来越多了,交流认识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了。由此,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更多的语言交流互动,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简洁性以及对语言的理解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传播知识乃至创新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篇(2)

一、核心能力理论兴起的背景

1、对波特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的不满: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理论虽然提供了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完整框架,说明了产业吸引力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决定作用。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距小,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可以发现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这些都是波特战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另外,波特的战略理论还往往诱导企业进入一些利润很高、但缺乏经验或与自身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联的多角化经营,这方面不少失败的案例也对该理论提出了疑问。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波特后来又提出了以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为核心的战略分析模式,但是由于其几乎涉及企业内部所有方面,反而使主要问题得不到反映,不能很好地把握战略重点,因而其局限性仍然非常突出。

2、企业重组和再造的挫折:在80年代,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多产业上都超过了美国企业,取代了美国企业的领先地位。为了赶上日本企业,美国的很多大企业纷纷进行重组和流程再造以谋求提高竞争力。重组虽然有时势在必行,能够使企业“变小”以改善短期绩效,但这只是在纠正过去的错误,而不是创立未来的市场。一些精明的企业,在认识到重组企业是条死胡同后,转而进行再造工程。再造尽管能够使企业“变好”,但并无与众不同,只不过是个优秀的模仿者而已。因而如何重建企业的竞争战略,使企业不仅在现有产业内领先,而且能够在未来产业继续领先,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核心能力理论就是基于上述背景而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意义

1、它首次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之源:在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企业的竞争成功不再被看作是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或战略经营的结果,而被看作是企业深层次的物质——一种以企业能力形式存在的、能促使企业生产大批量消费者难以想象的、新产品的智力资本的结果。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运用是最关键因素,而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充分发挥核心能力并把其运用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和行为。因而核心能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超乎寻常的战略意义。

2、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核心能力理论超越了企业之间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战略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所以核心能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核心能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避免目光短浅所导致的战略短视。同时,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重大发明导致的重。因此,很难“压缩”或“突击”,即使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核心能力的建设仍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核心能力的投资风险和时间超过业务部门的资源和耐心,这个方面的明确追求可以促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超越部门利益的局限,更多的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及早把握未来市场的需求,并及早投入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中。

3、企业的多角化战略应围绕核心能力来进行:多角化战略作为企业寻求快速扩张的一种战略被广为使用,许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涉足众多行业,但效果不佳。八十年代以来,企业界又兴起“回归主业”的潮流,众多大企业纷纷把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剥离出去,而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求发展。这一切迫使人们去思考企业经营的边界在那里?以及如何决定企业多角化经营的范围?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则可以对上述问题给出一个较为圆满的解释。

三、核心能力的特征

尽管对于核心能力的界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它们无一例外的都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在企业资源积累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企业特有的能力,是企业的最重要的战略资产。归结起来,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性:

有价值性:核心能力对于提高最终产品的用户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用户价值的来源。

独特性:这种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独一无二”的。

难以模仿性:由于核心能力是企业特定发展过程的产物,具有路径依赖性和不可还原性,因而原因模糊,其他企业很难模仿。

延伸性:核心能力可以给企业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产品/服务,使企业得以扩展到相关的新的业务领域。

动态性:企业的核心能力虽是其资源长期积累的结果,但它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与环境的演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企业战略目标的转移,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予以重建和发展。

综合性:核心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和技巧的综合。从知识角度来看,它不是单一学科知识的积累,而是多学科知识在长期交叉作用中所累积而成。正是这一特性决定了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四、核心能力的识别准则

如何来判断什么是公司的核心能力,有如下四个准则:

1、用户价值:核心能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看重的价值。那些能够使公司为用户提供根本性利益的技能,才能称得上是核心能力。区分核心能力和非核心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它带给用户的价值是核心的还是非核心的。正是基于这种区别,我们可以把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技能称为核心能力,而把其处理同经销商关系的能力看作是次要能力。核心能力必须对用户所看重的价值起重要作用,但这并非意味着用户能够看到或很容易就理解到这种核心能力。用户所看到的是享有的好处,如显著的可靠性(汽车、摄像与录象机),形象的清晰度(摄像与录象机),使用的方便性(计算机)等等,而不是提供这些好处的技术细节。

2、独特性:可合格地定为“核心”的能力,必须具有竞争上的“独一无二”性,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相比,具有“独特的”风格/效用,而不是在产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它必须是公司层次的、持续优异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例如,本田汽车公司的汽车发动机,明显地优异于其他汽车公司的同类产品,其独特性的形成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努力,不是在短短的1-2年或几年中所能形成的。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人员发现某种能力极其重要,在行业中尚未引起重视和发展,则可以把它定为“潜在”的核心能力,予以规划和开发。

3、延展性:核心能力是通过未来市场的大门。有的能力在某一业务部门看来可能是算得上核心能力,经得起用户价值和特殊竞争力的考验,但是,如果无法想象能从该项能力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或服务,那么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该能力就够不上核心能力。例如,本田公司的发动机上的独特能力,使它能进入各种不同的产品——市场。

4、难以模仿和替代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积累起来的,是许多不同单位和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具有特殊性和不可交易性,因而竞争对手很难模仿。

五、核心能力管理

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管理的基础在于核心能力具有生命周期。核心能力生命周期的产生,从企业内部而言是企业知识的生命周期和知识的创新周期的互动关联所引致的;从企业外部而言,是由外部环境的演化所制约的。核心能力的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这里着重扼要地阐明核心能力管理中的四项关键工作。它们是:核心能力的选择;核心能力的建立;核心能力的部署;核心能力的保护。

1.核心能力的选择

核心能力不仅决定了企业现有产品/服务的竞争能力,而且还决定着企业创造未来商机的能力,因而选择发展何种核心能力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公司在选择发展何种核心能力时必须同时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种能力是否能给顾客带来新的利益;另一方面是这种能力是否比现有能力向顾客提供利益来得更加有效。在选择发展何种核心能力时,应关注于在增加客户价值方面赢得领先地位,而不仅仅是某种特殊产品或“经营计划”。例如,索尼提出“口袋型”,导致了随身听(Walkman)、移动式CD放映机和“口袋型”电视的发明和创新。由此可见,为未来建立何种能力,先要考虑公司要提供和控制哪一类的顾客利益。在这里,首要的是为顾客提供哪种特有的利益,然后再是考虑其技术上的可行性。

2.核心能力的建立

首先,建立核心能力需要知识的积累和综合。为了有效地进行这种综合工作,必须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联系,因而建立和发展联系与沟通的网络,是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条件。

其次,需要有掌握多学科知识的“通才”。这种人才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比这“专才”更加重要。譬如说一个汽车公司要在技术上取得领先地位,必须把广泛的各个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工程、材料科学、电子学、流体力学等的有关知识和技术进行综合,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传动链。在这里综合的能力,和发明与创造同等重要。

再者,建立核心能力同样需要讲求效率与效益。虽说建立核心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经年累月的工作,但如何更迅速、更经济地把核心能力建立起来,是建立核心能力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这里要把“内外结合”这点牢牢掌握好。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内部力量作为建立核心能力的主力军,在作“自制”和“外购”的决策选择时,要注意怎样能更有利于本身“核心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经济、节约和迅速”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利用外部资源,包括:小规模的有目标的并、

购;特许证合约;合资经营;建立同盟;等等。不论何种方式,目标在于经济地从外源(包括竞争对手那里)“借用”尽可能多的构成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技术。

另外,建立核心能力,需要有长期的战略伙伴(联盟)。当今,技术与人力资源的全球市场已经建立,为更好利用外部资源建立自身的核心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运用“外力”方面,建立密切的长期战略伙伴(联盟),是当今世界各大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战略措施。例如,法国的消费电子公司同日本JVC建立伙伴,从那里学习日本的先进制造技术。这里必须指出的,在快速发展能力方面来说,从别人处学习与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是同发明创新同样重要的。因为,采用“角色”和“榜样”的模式来建立新的能力,既可缩短时间,又可减少风险。

3.核心能力的部署

为了使公司核心能力得到充分运用,或是在公司所属的各部门或经营单位(SBU)间共享,或是进入新的市场,这就常常需要在公司内部重新部署核心能力,将它从一个部门或一个经营单位转入另一个部门或单位。在这方面有的公司做得好,有些做得差,从而使它们的竞争能力和效益出现很大差异。有的企业虽然拥有很强的核心能力,具有许多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人才,但却不善于依靠和运用他们进入新的市场和机会,使企业发展速度缓慢、效益差;相反,另有一些企业虽然拥有的核心能力不如上述那些企业强,但是却能充分利用这种能力,把核心能力的载体适时从一个部门或单位转入另一个急需此种人才和能力的单位,获得了更多进入新市场、新领域的机会,使企业的效益大幅度的提高、发展速度成倍增长。因而要充分发挥既有核心能力的作用,必须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上建立有效人才应用机制和制度。在思想认识上,要使人们认识到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之争、市场之争、资源之争、机会之争,而是各企业之间能力的竞争。不仅是拥有能力之争而且是使用能力之争。竞争对手之间,谁能充分利用好拥有核心能力的人才,谁将是竞争中之胜者。

4.核心能力的保护

企业最高管理层必须坚持不懈地防止公司核心能力不被消蚀和散失。核心能力的积累、形成是需要多年苦心经营、培植的,但若不精心管理和保护,核心能力的消蚀和散失是很容易的。因而保护核心能力是核心能力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造成核心能力领先地位丢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有:高层管理对保护企业核心能力健康地成长认识不足,掉以轻心;由于注入资金不足而使核心能力枯竭;由于部门细分时把核心能力分散,以致无人负责对核心能力的统一照顾和管理;在同战略伙伴合作过程中,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核心能力交给了对方;或是在分出部分机构时,不经心地把核心能力也划给了(或卖给了)对方。转要保护好自己的核心能力,公司必须学会区别开不良经营业务和蕴藏在这个业务部门中的潜在的核心能力。正确评价核心科技人才的业绩,并能根据他们的业绩给予应有的报酬和精神激励,也是保护和培植核心能力的重要措施。

六、以往研究评述

篇(3)

一、从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做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以真诚、信任、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蕴含的潜力就会奇迹般地显露出来;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正常的学生,乃至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妨害学生的人生幸福。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1.1愉快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各项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1.2改善自身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着社会大环境、时间、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下得到改善。

1.3提高承受焦虑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均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

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1.4改进教育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1.5加强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1.6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培养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二、运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佳作,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就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2.1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接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背景。

2.2师生共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2.3引导学生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

三、组织语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以致用,实践又能促进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明白了道理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并逐步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大课堂。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障。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

参考文献:

[1]高亚兵.学校心理辅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篇(4)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2]。

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3-0066-0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近年来,中职语文教育形势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他们对学习文化课的热情普遍不高,对文化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缺乏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严重脱离了学生实际,使得中职语文课堂如同死水,缺乏活力。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语文课是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且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已是当务之急。随着职业教育“各基础学科应与专业结合,充分体现职教特色”观点的提出,我们可以尝试将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融合起来,既让学生学有所得,又适应新形势下《大纲》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根据不同专业取舍教材,突出职业性 

中职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中职教师可以不必拘于课本原有的课程内容设置,而应该大胆取舍教材,更注重语文教学的职业性,突出专业性,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职业特点去制订授课计划。如:在给旅游类专业的学生制订授课计划时,可以把授课重心放在实用口语操练上。将每个单元后的口语交际训练“听话与说话”、“自我介绍”、“电话交谈”、“复述”整合为一个单元,着重进行授课,并酌情增加口语训练授课时数,让学生们得到充分的观摩、练习机会,规范他们的普通话发音,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其日后从事导游工作。而在给文秘专业的学生制订授课计划时,则可以把授课重心放在适合该专业特点的写作训练上。着重讲解语文课本中应用文的写作,从格式到遣词用句到行文习惯,均进行反复的练习与强调,意在使学生领悟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以便在日后从事相关职业的时候能起到帮辅的作用。 

二、发掘文本蕴含的职业素养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语文课文蕴含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中职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有意识地将课文中蕴含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同时,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以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在给学生讲授《<论语>五则》时,可以通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职场上获得老板的信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给学生讲授汉代刘向的《孙叔敖纳言》时,可以着重引导学生领悟“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这几句话的现实意义,通过解析课文令学生明白以后在职场中不管身份多高都不能傲慢,不管领导多信任重用都不能越级擅权,不管工资是多少都不能贪心索取份外之财的道理,引导他们建立不卑不亢、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观,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走得更正、更远。在讲授欧·亨利的《二十年以后》这篇文章时,应重点着眼于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在忠于职守和背叛友情的艰难抉择中,最后违背了自己的情感,选择了正义,坚持完成自己的职责这种难能可贵的职业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注重口语训练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等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由此可见,“听说读写”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语文课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口语训练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一)强化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职生毕业后将面临择业、就业的实际,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中职生就业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据了解,不少学生在毕业面试或实际工作中,往往有因不善言辞而与机遇失之交臂的事情发生,因而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良好的口语表达环境,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口语表达的实践机会。具体可用讨论、辩论、演讲、交谈、介绍、讲解等综合方式去进行。笔者曾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进行“1—3分钟演讲”,学生可以上台读名篇佳作,讲成语故事,评新闻时事等,先是准备演讲稿,看稿进行演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能通顺流利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讲出来,可以即兴演讲了,效果显著。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讨论会及辩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的训练。如学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文后,笔者设计了 “职业人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让学生讨论,再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展开了“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辩论。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人们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会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岗位技能之一。在中职学校里,由于专业不同,应用文教学的内容、重点也不完全相同,但应用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致的,就是通过讲授应用文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文种的写作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使学生写作时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标点正确、书写整洁、格式规范,为他们毕业后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口语训练和应用文写作训练,可以彻底化解学生“语文课与专业课学习无关”的错误思想 ,而且还能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学好语文能助专业学习一臂之力,从而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文化课,但是如果不能建立起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就会使语文课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而丧失其在职业学校中存在的价值。所以,应将语文课与职业教育融合起来,上出有专业特色的、有职业特色的语文课。 

篇(6)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融合,创设学习情境,发展信息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为支撑,帮助学生“内化”,促进旧知识迁移,新知识形成。信息技术是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演示工具。科学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给定目标之间设置障碍,创设各种有效的情景化学习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自由选择适合自己认知风格的学习资源,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取真实体验,诱发内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意愿,激发创造性思维意识,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这样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生可以在一种积极有效、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像扮演游戏角色一样置身其中,学生不仅学会、会学,而且学生好学、乐学,从而达到一种轻松愉快高质高效的学习效果。学生还可以在网上与老师、同学和朋友直接对话和交流,在论坛中发表存在的问题、追寻解决方案、答疑解惑,通过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等通讯工具向一些专家学者请教,交流面变大,知识面变广,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会发现、构想和综合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创造能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评价方式的融合,拓宽评价渠道,达成学习目标

篇(7)

二、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方法与手段

高中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但前提都是找到合适的生活素材,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运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和研究.

1.利用生动的生活知识

点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素材,主要体现在情境和探究.选用形象而合理的生活素材作为情境引入,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牢牢抓住学生,从而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在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时,我采用了在汽车中经常用作装饰的“苹果花”作为情境引入:随着汽车的越来越盛行,苹果花作为汽车中的时尚装饰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使用.两片绿色的叶片和中心花朵会不停地欢快摆动,趣味十足,你们知道是谁为苹果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吗?然后带领学生探究“苹果花”中的动力来源,发现原来是硅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从而进行硅的知识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对硅的印象很深,甚至有的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后跃跃欲试,自己做了一个类似“苹果花”的用硅来发电的汽车装饰品.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生活中的知识形成主线进行科学探究,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氯气”时,我摒弃了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用生活中的84消毒液和洁厕灵在课堂中制取氯气,让学生根据它们的成分猜测生成的气体.在讲解到氯水的漂白性时,我又播放了一段液氯泄露事故的视频,发现在视频中氯气泄露过的地方麦地一片枯黄,油菜变白.先让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说明氯气的性质可能有哪些?然后进行实验讲解氯水的漂白性.始终将生活中的素材贯穿在氯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中,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丰富的生活知识

充实化学练习学生学习后进行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知识,能将知识学以致用.在练习中选用生活素材,既让学生的知识得以加强,又让学生通过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对“铝的性质”这个知识点进行练习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每逢节假日,有些小商贩在街头卖氢气球,他们充气球的氢气是在一个铁桶里反应得到的,请问:小贩制氢气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些铁桶不会被腐蚀掉?学生就会从金属和酸溶液制取氢气转换到用铝和氢氧化钠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迎刃而解.学生再看到氢气球时就会想到铝和氢氧化钠产生氢气的原理.又如,在对“钢铁腐蚀条件”这个知识点进行练习时,我变换机械记忆题目,转换为生活情境题:小李晚上在家经常帮妈妈洗铁锅,但有时在第二天早上发现锅底有红色物质出现,其可能的原因是().A.未洗干净,剩菜和铁反应B.残留洗洁精和铁反应C.铁锅未擦干而被空气腐蚀生锈D.铁锅与空气接触肯定会生锈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可以得到答案,同时巩固了铁锈蚀条件的知识点.

篇(8)

随着全国各地逐渐升温的旅游热,地域文化也逐渐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热点,也自然而然地成了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将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新趋势。除此之外,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对于地域文化不够重视,鲜少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及地域文化,作为学生,本就对民俗地域文化知之甚少,如此一来更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家乡的地域文化知识极为匮乏。现代的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与其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也正反映了语文教学中对地域文化渗透不够的这一现状,也是我们传统文化教学的一大缺失之处,因此,将语文教学与地域文化相融合也是现今教育现状对语文教育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要求。若是在课堂上都不能带领学生领略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怎能期许学生深刻了解以及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呢?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地域文化,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逐渐认识到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其意义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要分析一下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

一、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地域文化

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往往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仅靠书本上的内容是远远无法满足其文化需求的,因此,作为教师便可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书本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也可开阔其文化视野。那么,教师在进行拓展性教学时,可融入一定的地域文化,补充相应的素材,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有意识地将兴趣点向地域文化转移,慢慢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语文教学也是极为有益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自身家乡以及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其次,在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当地的风俗习惯,而是有引导性地带领学生去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逐渐产生对于地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相应的课堂设计,巧妙地融入地域文化的内容,不能刻板僵硬地插入地域文化,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得不偿失。因此,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教师,在将相应的地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前,自身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要对各地的地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教师在授课时最好可以采取比较直观的教学材料对地域文化进行介绍,比如说相应的视频、照片、音频等等,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大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这样直观的感受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加强记忆程度,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如笔者在教学时就曾经展示了宜兴传统的、制作精美的瓷器照片,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宜兴这一“中国陶都”的印象,并且为了更全面地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笔者还为学生播放了著名乐曲《梁祝》,进一步介绍了宜兴“梁祝故里”这一美誉,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宜兴的地域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家乡进行展示与介绍,通过让学生展示家乡这一授课方式,让学生主动去阅读与地域文化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使课堂更为活跃,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效果提升。

二、综合实践,走出课堂,走进地域文化

语文看似是一门非常“静”的学科,但实际上语文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许多文化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接触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有所感知。并且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性极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其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学生要想对该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就必须走出课堂,走入生活,通过亲身感悟,亲自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所在。

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有限的书面内容,而应着眼于生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充分利用周围环境,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堂外、生活中寻找不同于书面教学的学习机会。教师在开展地域文化的实践活动时,还应注重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在组织活动时,可以将一部分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讨论、设计、组织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家乡的风土人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若是在学期内组织实践活动遇到课时有限,学生难以集中等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将这一实践活动安排在寒暑假等假期中,如此一来,既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也充分地协调了各种问题。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还可组织一个交流会议,让学生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如图片、论文、视频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所总结,有所收获,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充实了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交流,分享收获。

三、将地域文化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写作

写作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学生情感最直接的宣泄方式,因此,教师应注重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他们的写作之中。写作往往需要学生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现状,抒发真情实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地域文化融入其日常生活,将他们对于生活的感知融入写作之中。通过上文中提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地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受,接下来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并将实践后最深刻的感受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地域文化带给学生的震撼,从而进一步地去体会那种感受,加强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的热爱,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朗诵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将上文中提及的实践活动与写作相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将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出来,通过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实践心得,分享自己对于亲身体验各地地域文化后的感受与想法,抒发自己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无论是家乡的地域文化,还是祖国其他地方的地域文化,都是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每一位中华学子都应了解和弘扬的,而语文教学也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便显得如此至关重要。教师应恪尽职守,延续中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逐渐渗透地域文化,不断加强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与感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自己这个民族。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语文教学,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够弘扬神奇的地域文化,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篇(9)

昆士兰科技大学孔子学院致力于在昆士兰州的各中小学进行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传播工作,其目的是激发澳洲孩子们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为他们以后进入大学和社会继续学习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打下基础。该项目已实施了近三年,每年孔院老师的足迹遍及昆士兰州的20多所中小学,做过茶艺、绘画、剪纸、折纸、太极拳等。然而如何让活动新颖独特、富有中国特色而且又能激发当地孩子们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热情,是项目推广的新目标。

二、项目实施

我结合当地孩子们的活泼好动,擅长韵律节奏的特点,选取了新疆民族歌手艾尔肯的《巴郎仔》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维吾尔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文化特色十分鲜明,其民族服装和民族音乐独具魅力。该项目的特点是以民族舞蹈为载体,以民族文化为切入,以孩子们的友谊为主题,以炫美的民族服装为吸引点,巧妙而自然地进行汉语教学。以期达到“了解中国文化、快乐学习汉语”的目的。 第一次教学于2013年2月18日在当地一所中学展开,教学对象是7年级到12年级(相当于中国初中1年级到高中3年级)的中学生。单次教学时长40分钟,针对不同教学对象,一天共进行了四次教学。教学分为以下五步实施:

第一步:文化导入。上课前,我首先展示了几张新疆少数民族风情的PPT,以我穿的维吾尔服装切入点,用问答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多民族文化以及新疆的民俗风情,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们有了感性的认识和兴趣之后,我再展示孩子们的服装,引导孩子说出“美”“我很美”和 “帅”“我很帅”的句子。

第二步:初步学习。学生们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起来,我请两个同学做老师助手,将服装发给每一位学生。孩子们极为兴奋,边穿边讨论着。我边打节拍,边说:“一二三…”。因为数字是很基础的汉语词汇,所以他们自然会跟着说“四、五、六”。我用缓慢的语速说出:“一二三,看看我”,引导孩子猜出其英文意思。此方法维持课堂秩序效果极好。

第三步:加强学习。我给每个学生一个数字,按照数字将班级学生排列成4到5队,学生们即复习了数字,也做到井然有序。每队分成两个小组,发放歌词,进行小组阅读。我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重点词汇教学。老师尤其要注意纠音。例如:“姑娘”和“小伙”。iang 和huo这两个韵母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语音难点。

第四步:重点教学。舞蹈教学是这个文化项目的重点内容。我围绕舞曲主题《找朋友》将舞蹈教学分为四个部分。教授舞步时,依照循序渐进,步步明确的原则,孩子们很容易学会,同时,孩子们还不断的说出“一二三四”的节拍,“左手、右手”的指令。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孩子们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在短短的十五分钟之内,孩子们就可以跟着音乐翩翩起舞了。

第五部:巩固教学。巩固学习是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后的自由表演来完成。老师可以根据情况,让学生寻找自己的朋友,分为男生组,女生组或者男女混合组,一定要让孩子们有安全感,充满自信。学得快的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自己完成整个舞蹈,学得慢的可以自己舞出自己的风格。当然不能忘了用一些小书签、小中国结作为奖励。表演结束,再通过问答形式做最后的词语回顾。

篇(10)

(一)教材精讲

根据当前教育部的中职语文教材,与同科组的语文教师集体讨论,去除一些题材较陈旧或难度较高的课文,保留一些贴近现实生活、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精讲内容。在精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通过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课外资源

信息化技术教学已经在众多中职院校中得到运用,中职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开拓学生的视野。首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穿插适量的课外知识讲解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给学生播放有助于教学的音频和视频文件,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语文的魅力。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力求使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在阅读中,体会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三)训练实用文体写作技能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能写出优秀作文的中职学生并非很多,大部分中职学生对作文都有畏难心理,主要原因是觉得没内容可写。由于中职生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应该对中职生倾向于应用文写作训练。应用文写作要以贴近学生生活为指导原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观察自己周边的事物,不定期给学生命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感悟写文章,并进行指正。只有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体会,应用文教学才能左右逢源。教师不断为学生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学生就不必为怎样写,写什么而抓头挠腮了。这样,便可以促成学生写作应用文的动机,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怎样写,这个教学的双向活动便水到渠成了。

(四)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并不是简单的聊天也不是单一的普通话训练。要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可采用多种形式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例如: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学生老师交流平台,学生们在平台上一条新闻,大家在下面进行评论或学生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述几个有趣的故事大家进行讨论,再到专题事物采访、演讲比赛、辩论大会等活动,由易到难,使学生从怕说到敢说,再到能说。组织切实可行的说话活动,是锻炼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必不可少的良机。要适应社会活动中说的要求,就必须在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说的基本功训练,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口语训练熟练的运用到社会交际中。

二、语文教学评价方法研究

评价教学成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评价体系不完善,则会阻碍学校的教学发展,教师也会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而失去了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进行积极探究的动力,学生也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而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而敷衍了事的学习。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唤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必须完善现行中职语文考核的方式和内容,中职语文教师要针对各专业的特点,来侧重语文教学内容。努力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根据教学情况,编制相应的考查内容和方式,理顺教与学、学与考、考与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新的中职语文考试和评价体系。同时,提倡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除了老师评价学生外,学生还可以评价老师。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电子化学信档案,在档案中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对自己的任课老师进行评价打分,评价内容可以细分为教师的授课内容是否与时俱进、教师课上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知识等,学校也要非常重视学生的评价,不能让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流于形式而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只有多方面的整合评价体系,才能让评价起到真正的作用,才能让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的发展。

上一篇: 小学招生自查工作总结 下一篇: 佛教艺术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