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4 06:45: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

篇(1)

一、相关概念界定

性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伴随人的一生。

性教育是一种卫生教育、生活教育,也是道德教育、责任教育和人格教育。不能把性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性知识教育,其实性教育涉及生理、心理、社会、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

幼儿家庭性教育,就是家庭成员(主要指父母)都来学习与性有关的科学知识并且树立健康进步的性观念,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按照幼儿身心发育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性意识,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培养健全的性心理,养成高尚的性道德观。幼儿家庭性教育的关键不是给孩子讲多少有关性的知识,而是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性问题。使孩子对性养成一种自然的、坦率的、科学的态度。

二、幼儿家庭性教育现存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陈一筠教授说,家庭作为人的社会化的源泉,孩子自幼在家庭中接受父母对其最初的“性启蒙”和性心理的培育,是保障孩子后来性健康发育的首要环节。父母之间健康、和谐的婚姻关系,是孩子获得良好性发育的最佳环境。对于幼儿来说,父母是其性教育的最合适的老师。首先,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其次,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知识水平、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幼儿性教育不容乐观,集中表现为父母坚持无师自通论和奉行无知盲从论两方面。坚持无师自通论,是因为父母对儿童早期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认为性教育无关紧要,特别是没必要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进行性教育,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他们会自然学会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长大了可以无师自通或水到渠成。奉行无知盲从论的父母已经意识到性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碍于大人的面子或架子,羞于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面对孩子的提问显得局促不安、手足无措。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首要环节就是要提高父母的性教育素养。

值得关注的是,1999年世界性学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Sexuality)在中国香港召开了第14次世界性学会议,会议通过了《性权利宣言》。《性权利宣言》将性教育权纳入了性权利体系之中,并认为是基本人权。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是作为其教师和监护人的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忽视幼儿性教育是对幼儿性教育权的剥夺。

三、父母必备的性教育素养

1、树立正确的性态度和性观念

“父母对性的看法,是决定性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

(1)接受孩子的性好奇

布鲁纳认为人类婴儿生来就有一种好奇的内驱力;巴甫洛夫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不学而就的探索力。儿童一出世就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满怀强烈的探索欲望。幼儿特别喜欢问成人“这是什么?”因此有的心理学家喜欢把幼儿期称做“疑问期”。

心理学研究认为,3岁左右的孩子已处于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即“性蕾期”。这时幼儿开始在朦胧中对性感兴趣,儿童便开始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尤其是对生殖器官充满好奇。家长“首先应接受孩子的好奇之心,亦既明白孩子对性的好奇与他对鼻子、电脑、机器人的好奇并无两样,责备与惩罚于事无补,相反的,只会徒增孩子的罪恶感与叛逆性。”假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摸自己的生殖器时经常被打一巴掌,那么当至少有人在他身边时他会停止这种行为,年纪稍长后,这种非难行为,可能会使孩子认为那种行为有点邪恶。

(2)务必做到坦然表达

对于父母来说,幼儿性教育不是父母要给孩子讲多少有关性的知识,而只是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性问题,使孩子对性养成一种自然的、坦率的、科学的态度。

如何才能使幼儿养成对性的一种自然的、坦率的、科学的态度?关键是家长在回答及讨论孩子提出的性问题时务必做到坦然、正面、愉快的答复,让幼儿明白性器官和眼、耳、手、鼻一样,都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孩子好好保护,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和父母谈性是很正常的。切忌在回答孩子性问题时躲躲闪闪、支支吾吾或者转移话题,也不要面露尴尬和不悦之色,以免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便种下“性”神秘、性肮脏、性下流的种子。

如果孩子从小对性养成一种自然的、坦率的、科学的态度,面对悄然而至的青春期,成长的烦恼和困惑可以无拘无束的和父母探讨,父母可以减少孩子因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困惑、烦恼、焦虑等心理疾病,否则孩子因得不到家长的正面指导而令社会上各种私下的、不健康、不科学的性观念和不良的信息乘虚而入,冲击孩子毫无价值判断的大脑。

2、掌握基本的性知识

人成长的不同阶段和时期需要了解不同的性知识,幼儿需要的性知识自然有其独特性。1991年,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编写了《全国性教育综合大纲》,其中幼儿园和一年级的性教育内容如下:(1)一切生物都要繁殖,生命来自生命。(2)要保护身体的各个部分,并了解和学会正确称谓这些部分。(3)男孩女孩有些不同,可以开诚布公的讨论这些不同。(4)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隐私,每个人都应尊重他人的隐私。(5)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应该关心其他成员的幸福。笔者认为,这些性知识对于中国的幼儿性教育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的幼儿性教育。

3、运用性教育技巧

在幼儿性教育中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适时的引导

性教育专家认为,利用生活中的“可教时刻”和“黄金机会”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做法,远胜于等着对孩子进行一次郑重其事的性谈话所起的作用。“可教时刻”意义同于“不悱不启,不愤不发”,是指幼儿提出相关性问题的时刻,才可以正面、巧妙地回答孩子的问题。“黄金机会”指选择恰当的时机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性问题。比如,在回答孩子自己的来源问题上,带孩子去观察孕妇,可以告诉孩子:“那位女士怀孕了,肚子里有一个小宝宝,正在她身体内的一个叫子宫的地方成长,你也是这样来到父母身边的。”使用这种方法,孩子很自然的了解了自己的来源,同时感觉不到性神秘。

(2)适度教育

了解性知识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严格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进行。对孩子来说,在他们成长的每一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知识和信息需要了解。正像马卡连柯所说:“不错,儿童有时会问孩子从哪里来的,但是不能因为儿童关心这个问题就认为在儿童年龄很小的时候,应当把所有这一方面的问题原原本本地对儿童详细说明……我们不能过早地忙于以儿童所不了解的知识去增加儿童的负担。”我们不应该把性生活和性知识一切秘密告知儿童。

(3)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篇(2)

现代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两大部分,普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熟知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能够运用工具认识理解经济问题,尤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因此,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国内高校,作为专业基础课,宏观经济学一直以来在课序安排上都在低年级开设且较为注重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与此同时,教改新形势下专业基础课授课学时不断缩减,有限学时内学生对宏观经济部分学习只能局限于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而低年级的学生从高中应试教育进入大学阶段,对社会缺乏感性认识,另外来自于文科的学生数理知识基础薄弱,对模型的推导和应用理解不够,通过课程学习要达到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不切实际,甚至无法达到最基本的培养学生“经济素养”的目标。若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后序有较多经济类课程帮助学生深化对宏观经济问题的认知,可以多维度理解问题,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非经济学专业仅此一门课程且理论知识多、课时少、实践少的教学模式下要达到能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目标较为困难。因此,针对经济学大类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可以考虑定位为培养学生清晰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再疏理 

现代宏观经济学以凯恩斯的《通论》发表标志其研究开始,自此领域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尤其聚焦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相关研究,该部分取得的进展理所当然地成为宏观经济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以代表需求侧管理的IS-LM模型最为典型,通过此模型,可以推导出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水平,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意义。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在西方成熟的市场体系之上,西方国家未经历过产品短缺,产能过剩是西方国家长期面临的问题。应对产能过剩可通过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减少产能;另一种是扩大需求。而西方国家很难实现通过政策调整减少产能,因此需求管理成为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重心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一方面当前在我国影响总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制度因素的影响作用愈来愈大,以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为代表的制度因素对需求的制约更为凸显,使刺激总需求的短期政策效应下降。从长期来看,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不仅仅是需求,更为主要的支撑因素是有效供给对于需求的回应与引导。代表需求的“三驾马车”并不能够继续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经济增长的放缓甚至停滞由有效供给不足导致。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应通过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以及提升效益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供给角度“调结构”,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减少政府干预,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重构经济增长新动力。在此背景下,当前的教材沿用需求侧管理的内容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不符。现阶段我国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阶段、力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宏观经济学教学需围绕如何实现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优化构建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 

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而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50年代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学派众多、理论观点差异较大是最明显的特点。不同学派从不同视角对同一问题解释存在分歧,这些分歧正反映出现实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过程中注重全面性、科学性和充分性,以便培养学生多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如关于消费的决定,凯恩斯的观点是消费者的绝对收入决定了消费的状况,实际消费支出取决于实际收入。此处的实际收入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而杜森贝里则认为人们的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此处的相对一方面指相对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还相对于本人历史最高收入水平。两种学说各有严格的假设前提,進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师授课需本着客观的态度围绕某一主题介绍不同流派的研究内容和观点,健全学生的知识架构,不能偏废。 

三、教学方法再探索 

从教学实践中可知,学生已充分认识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且对课程学习投入较大的热情。传统的宏观经济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大学教学中授课教师系统疏理宏观部分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深厚的理论知识保证了“教”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但由于学生对经济运行缺乏基本认知,教师必须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授课过程中极易出现“填鸭式”和“满堂灌”的课堂,无法保证“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宏观经济学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经济学的魅力在于它能提供别具一格的分析框架,而且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是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张维迎教授曾讲:“一旦进入这块新奇的思想园地,你就会发现世界同从前相比已大不相同。”因此,现代宏观经济学采用开放研讨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通过检索资料、沙龙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评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教学实践中,遵循“理论—问题—政策”的思路,理论模型、基本概念和原理需进行疏理同时加以细致讲授,以便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随后,将学习内容以项目形式呈现,教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设计若干任务,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参与教学直至完成任务。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教师给出不同时期中国和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的背景资料,布置学生搜集相关内容同时先行归纳两种政策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使用情况,最后结合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验证当前中国政策的有效性,让学生知道不少政策工具不仅影响总需求,而且也可能影响总供给。通过研究性教学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充分就业和失业部分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可引导或组织参观人才市场招聘会,通过真实体验感受劳动力市场状况,这样理论上理解就业相关概念,实践上做好就业的准备,让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具有微观基础。可以组织学生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特点进行专题调查,研究专业设计、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就业与社会需求的非均衡性,并提出相关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从书本知识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学生研究取得成果,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成果应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开展学习研究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再设计 

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教学过程也是对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过程,但传统的教学设计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呈现硬性、封闭、固化等特点,如宏观经济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其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师生之间单纯的施教与受教行为,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围绕宏观经济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需要重构课堂中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者,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弹性化的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如在国民收入的决定部分,关于我国GDP的构成和增长,引导学生思考工资收入、投资水平、政府收入和进出口水平占GDP的比重,考虑时间序列变化,再探索四部门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程度,进而联系当前我国转型升级阶段,政府如何实现GDP稳定增长提出对策建议。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知识和技能在师生间的流通,同时可以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和独立批判精神的形成。 

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一直以凯恩斯的需求创造供给为主要内容,关注通货膨胀和就业失业问题,强调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代表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但现实的经济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的、非均衡的经济,对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学习需要全面理解其假设前提、逻辑结构和分析方法直至研究结论,而且结合中国实际增加中国元素后要思考哪些可以直接借鉴、哪些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哪些在未来可得以实现、还有哪些是需要摒弃。如菲尔普斯曲线,是在对1861~1957年英国的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相互关系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经验结论。教学教程中要强调劳动的供给是货币工资的函数是这一结论成立的假设前提,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来自于货币工资的变化,因此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出现了交替变化。该曲线的成立还有赖于机制完善运行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由于是针对特定历史时期,并不代表未来任何时期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如果公式化的套用该曲线分析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关系,极容易推导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有违科学研究的初衷。 

五、教学团队再组建 

一般院校中,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都由若干教师单独承担授课任务,虽形成教学团队但除教学计划统一制定外,授课过程都是独立完成。经济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长,如有的教师偏好理论研究,有的教师喜欢计量模型运用,有的教师执着于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追踪,因而对教学内容的见解必然存在差异。而作为初学者的低年级大学生,往往不具备批判精神,只能全盘接受教授的内容,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由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可组建宏观经济教学团队,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处理,不以行政班级而以教学内容安排授课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中成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近年来,笔者所在的省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经济学专业,组建了宏观经济教学团队,通过合作完成了对学生的理论基础、数据调查、结构分析、计量模型设计等的指导工作,以IS-LM模型为核心,我们将现代宏观经济学分为概述部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问题与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前沿等八个专题,在后续的学习中设计了《当代中国经济专题》课程,安排教师从事各个专题的教学。通过专题式学习,帮助学生厘清宏观经济学脉络,各专题之间承前启后的关系其实是假设逐渐放松的过程,研究的深入本质上表现为变量的增加。教师通过专题讲座,可以致力于某一领域问题的研究,专精思索提升了知识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专题循环讲座进一步拓宽教师研究视域,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六、考核体系再革新 

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业的最终评价,一直是大学生评优、奖学金评定等方面最重要的条件,学生对学业考试总是倾注较多心血。宏观经济学的考核从传统来看并没有注重过程性要素,较多的侧重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加之为提高课程考核通过率,通常考试前划定考核范围,这种考核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却不利于经济学专业素养的形成,闭卷式的考试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无法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多种考核方式配合使用才能全方面、多层次的考查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不仅仅是书本知识和理论的學习,通过考核更重要的体现研究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提升,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所设定的用经济学原理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考核方式必须进行动态调整。如学科考核成绩中加入平时表现部分包括出勤、作业、小组合作等,与此同时为检查学生对理论的认知理解和运用,授课过程中加入对课程论文和社会调研报告的评价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期末考试则可以采取闭卷也可采用开放式考试形式,以便作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笔者所任课班级宏观经济学成绩的评定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是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如平时的出勤和作业占20%,社会调研和课程论文占20%,期末成绩占60%;二是平时考核中注重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检测,以演讲、汇报等形式,组织学生将围绕专题撰写的课程论文进行交流。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掌握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一、什么是学校核心价值体系

学校文化管理首先是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管理。学校核心价值体系是以学校核心价值观為核心构建的精神文化体系,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它包括核心价值观、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训和校歌、学校标识等基本要素。

1 学校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对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它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判断、选择和取舍,从而影响和决定人的行為。它能够形成一种组织文化氛围,对人产生内在的规范性约束,是培养认同感的关键,也能够把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

学校核心价值观即学校的教育哲学,也称為办学宗旨,它是回答学校為什么办教育的问题,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核心价值观是从多样的学校价值观中抽取的带有基础性的或能够為不同价值主体共同选择的价值目标;它是学校整个信念体系的简化,可以用短语或句子以口号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北京市海淀区第四小学的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在追求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中,形成了中关村四小研究、自主、首创的学校精神。北京丰台区第一小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以组织变革促进教师发展,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以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在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唯实、尚和、同济的文化精神。学校围绕这一核心价值观确定培养目标、发展目标以及校训、校歌、标识等。或者说,这些元素都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和载体。

2 学校两个目标

两个目标是指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目标:培养目标就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发展目标就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如北京十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世界眼光、中国魂和多元文化理解力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办学目标是“北京一流,全国示范,中国名校”。北京朝阳区樱花园实验学校的发展定位是:建设一所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性实验学校,并把这种学校的发展定位逐步细化并形成被绝大多数教职工认可的使命和责任。也就是“坚持‘造就教育’,不求学生个个全优,但求学生人人进步。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完善与发展,让每一位家长感受到孩子的进步,使樱花园实验学校成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这一定位及其理念已被全校员工和学生家长认同和拥护。

3 校训和校歌

校训是指学校确定的对师生具有指向和激励意义的高度凝练的词语或名言,是综合体现学校办学宗旨的训词,是师生员工的座右铭。它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要有明显的文化个性。在整个学校精神文化体系中,校训是最精彩、最富个性的,传播频率也是最高的。透过校训,能直接感受到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历史传统、办学特色,以及校长的办学风格和品位。如广东揭阳华侨中学“日新其德,日勤其业”的校训,解释為“日新其德,源于《易经?大畜?彖》,意思是天天增新美德,包括求新和修德两个含义,即不停地改过求新就是增进美德”。以此為校训,所代表的主要含义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即效法宇宙运动不歇,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进取向上,奋发有為;追求理想人格的道德精神,即不断地洗礼自己的精神,不断地修养品德、陶冶性情、历练品格、完善和超越自我;以“日日新”為“大德”的创新精神,即革故鼎新,善于反思和改过,以及不进即退的辩证观点。

校歌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它可以表现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地理风貌,可以表达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可以述说师生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无论如何,万变不离其宗,即校歌必须表达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4 学校标识

学校标识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达形式,也是学校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要素之一。每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标识,它代表学校实体,表达独特含义,突出个性特征,被视為学校精神文化的第一具体表达。标识的设计可分為具象类和抽象类:具象形式是假物托志,用于表达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内涵;抽象形式是通过使用抽象的图形或符号,使人产生联想后,诠释所要表达的核心价值理念。

学校如果没有标识的话,可以着手进行设计,它可以与学校重点活动结合起来,发动全校师生进行设计,也可以请专业公司进行设计。无论设计主体是谁,都需要形成多个备选方案,必须经过全校师生的充分研讨、论证和认可,然后再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方案。一旦学校标识确定后,就可以把它应用在学校办公系统和宣传系统中。如PPT模版、杯子、纸张、笔、台历、校车、校旗等。除了标识设计,还有许多基础要素需要精心选择,如学校的标准色、标准字体等。还有校名、学校核心价值观、校训等的书写可尽量争取名人来题词,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名就是题写的。

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对学校文化管理而言,处于学校核心价值体系首位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凝练、凝聚和凝结的功能。

一是凝练功能。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龙头,是学校持久而稳固发展的定校之本,是主导学校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文化的凝练表达形式——能够把学校所求所想、所作所為、所言所传简明扼要地勾勒和呈现出来。无论怎么样,学校自始至终就是在干一件事情,即凝练、认同、落实和实现学校核心价值观。

二是凝聚功能。学校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学校人际文化的功能。以学校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為基础的健康的学校人际文化,是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认同、遵守和实践的结果。它把价值要求通过制度规定和指引落实到人的所有行為中,使认同同一价值观的人群形成团结、和睦并具有很高战斗力的团队。

三是凝结功能。学校核心价值观具有凝结学校任务文化的功能。任务文化是以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為基础的交叉型文化,它标志着一所学校的执行力水平。任务文化是通过从价值观到使命,从目标到任务的分解而实现的。所有的任务都是沿着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路线顺势展开的,也是為实现核心价值观而设置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任务的凝结点,在这个点上,学校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做文化。没有这个凝结点,学校做的每件事情只是在做事情而已。

三、学校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

如何组合上述这些要素和功能,进一步凝练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呢?我认為,有以下几种可行的办法。

1 要明了学校文化的发展阶段

参考组织文化的变革阶段和研究者对学校文化发展阶段的研究,可以把学校文化发展以一个周期為单位划分為四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校长对其领导和管理的行為都不同。

初创阶段是指学校初创时期或者学校进行文化变革初期,这一阶段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初创阶段学校文化发展的特点凸显在三个方面。一是校长谨慎主导。校长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起着核心作用。如果一个校长刚到一所学校,或者在原来的学校进行文化变革,就需要谨慎发挥这种主导作用,要以充分调研為基础,以科学诊断為基础。二是校长要在调研和诊断的基础上,汇集学校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初步总结、反复修正或提出学校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努力传达给学校领导班子,让他们积极向教师和学生传播。三是围绕学校核心价值观初步进行规章制度的整理和制定。这一时期,学校成员还不熟悉新校长或校长进行文化变革与组织变革的新想法,大多数人处于观望阶段,这使学校文化创建很像是校长一个人的战斗。因此,校长要围绕学校核心价值观初步进行规章制度的整理和制定,使其他人知道你的想法。

成长阶段,即学校经历了创建初期后,很快进入一个飞速成长和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成长期的学校文化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长领导。校长已经熟悉学校各项工作和所有成员,初步奠定了领导权威,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具体一些,如指挥、帮助、指导其追随者。二是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初步形成。这个时期,以校长為中心的领导队伍初步稳固,目标一致。在此阶段可考虑制定学校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以发展规划的制定為抓手,降低决策重心,让所有教职员工广泛参与其中,就学校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计划发表意见和建议,并不断地宣传、修正和推广其核心价值观。三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使其更加合理,為人的发展和学校发展服务。这一阶段,对人的激励和制度建设是重心,各种规范也开始稳步运行。学校全体成员在校长的激情领导下,各得其所,全部投入自己的工作当中,而校长也成了一个充满激情的“旗手”和“教练”。

成熟阶段,即学校文化发展在经过了规范阶段后,就进入正常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其学校文化发展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校长沉着推进。在这一阶段,学校全体成员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而校长的主观影响应退居次席,转入幕后,主要任务是掌握方向,提供资源和条件,重新系统地思考学校文化。这时,长期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核将牵引学校发展。二是围绕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发展规划的落实,人际文化、心理文化和行為文化建设成為重点。这一时期,发展规划和部门计划已被分解落实在每个岗位上,责任也被牢固锁定在每个教职员工的身上。校长领导团队行為和中层管理队伍行為,使教师行為和学生行為不仅有自己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有本校个性和特色。围绕行為建设,活动和项目设计需要精益求精,体现学校个性和特色,找出学校与众不同之处,打造卓越个性。可以充分挖掘和培育经典仪式或活动、重点项目、学校自身蕴涵的习惯礼俗,并在已有的制度体系和行為中渗透学校文化元素,充分展示学校观念、心理和行為特色,最终形成真正的制度文化。三是学校的英雄人物已经产生,即教师、学生、领导、教辅人员的榜样和典型已树立起来,他们对内诠释学校的价值观,对外代表学校的文化标准。先进的东西凝聚在榜样和英雄的身上,可以推进奖惩制度注入人性因素。四是学校开始进行物质文化建设。在核心价值观和办学思路明确的基础上,学校可着手进行视觉识别系统、听觉识别系统的设计,以载体的方式表达学校丰满的精神与文化。在成熟阶段,学校文化就有充分的层次感,即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到行為和物质文化体系已经形成。学校文化形成后,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共同浇灌、培植,并不断吸纳新成分,形成开放型、发展型的文化体系。

凝练阶段,即学校文化形成稳定特征后,可以进一步对其凝练和提升。在凝练阶段,学校文化发展有三个特征。一是校长权变领导。这一时期,校长会根据情境变化选择领导方式,可以是走动的管理,也可以是沉静的思考,更可能是激情的推进和有效的指导。二是学校文化体系化。在成熟阶段,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有意识地体系化和逻辑化,提炼和总结出学校文化的逻辑体系。这可以采用叙事研究的方式进行。在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和沉积之后,校长要带领全校人员共同思考:我们都做了什么?在学校发展史中,关键人物是哪些?明星教师和学生是哪些?学校经历了哪些关键事件?它们是如何得到解决的?学校前任校长、以前的教师和学生是什么样子的?学校建筑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学校流传的故事和仪式是什么?这些东西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何关系?同时,校长要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地讲故事,找出重复率最高的故事,将之加工成為一个完整的学校故事。在此基础上,可以精练概括出学校精神。三是学校文化的差异化。提炼出学校文化的精髓之后,还要重新思考学校文化中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或特色项目。这可以是制度,也可以是仪式,还可以是活动,要让它们放出光芒,成為学校文化的标志,作為传诵和营销学校文化的载体。

以上学校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文化周期,这个周期一般会经历数年时间。当一个周期完成后,学校文化发展就进入下一个周期,就这样周而复始。几个周期下来就会构成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时代谱系,这种时代特色是社会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在学校中的清晰反映。

2 在事实中寻找和提炼学校的教育哲学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文化凝练也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需要时间和集体的智慧。提炼者可以是学校成员,也可以邀请教育专家与学校共同努力。提炼者必须尊重学校文化事实,利用历史叙事方法,挖掘原有经验和传统。同时,要让学校成员都参与这一过程,让他们陈述学校现有的所有理念,讲述过去和现在的故事和传奇;运用调研方式让干部、教师、学生写出能够表达学校精神的关键词;开展头脑风暴让大家七嘴八舌贡献灵感。大家共同凝练和明晰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合适的时候可以修正和完善这一价值观,用一个或几个短语或句子把核心价值观朗朗上口地表述出来。

3 把学校精神文化体系逻辑化

找到学校教育哲学这个核心线索之后,就可以围绕其组织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系或价值系统,使两个目标和校训的表述与标识的设计达到顺畅、合理和一致。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的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精神文化观的价值转变,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4 提炼学校精神

在全面了解学校文化发展状态的基础上,要高度概括出与学校教育哲学一致并符合学校文化事实的学校精神。可以用一个或几个准确的词语或句子表达,要尊重经验但又要跳出经验。如丰台区第一小学的六小公民教育体系非常成熟有特色,它孕育了“唯实、尚和、同济”的学校精神。唯实即务本求实,是丰台一小的核心价值观;尚和即崇尚和谐的人际文化;同济即谋求合作的任务文化。

5 获得合适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活的事实文化,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个能够表达学校文化的概念。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自身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将学校文化概括為童心教育:创享求索乐园,共建真爱学苑,点燃童心人生。同心呵护童心,同心哺育童心,同心发展童心。丰台五小对幸福教育的诠释為:激扬自我,共建关爱,创造精彩,积淀幸福。口号是:我精彩,我幸福!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也是学校对学生的最大关照;幸福是个人的体验,也是个人创造的结果。因此,幸福教育首先要激励学生创造幸福的愿望。一是要共建关爱,二是要创造精彩,三是要积淀幸福。幸福是学生创造的结果,也是学生一点点积淀的结果,幸福教育的一切努力都应围绕积淀幸福而进行。

6 以标识传达

上一篇: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 下一篇: 学生顶岗实习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