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3 14:58: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对外汉语实习自我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概述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制两年,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该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截止目前,全国共有82所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自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十二所试点院校之一,正式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进步。但一个专业的成功绝不仅仅只是“将毕业生送出校门”,对于培养实践型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能否学以致用,将汉语推广人才与汉语教学职业选择相结合,是决定本专业能否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的因素之一。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近期在北京结束的第七届孔子学院大会也将“加强本土教师培养培训”列为重点讨论议题,更是作为今后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之一。
本报告将以我校2011与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现状为基础,综合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及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望可为本专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二、南师大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
自2006年至今,在过去的七年中,我校已培养出112名合格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每年新生入学人数均保持在25人左右。以下将对2011、2012年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国教院汉硕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共毕业38人,其中已就业26人,有12人尚未就业,就业率为69%。(数据截止至2011年12月30日)见表一:
表一: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情况统计表
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包括2010级两年制汉硕士毕业12人;2009级三年制汉硕毕业17人; 2009级两年制汉硕(外派新西兰回国志愿者)毕业5人。共毕业34人,具体就业情况如下表所示:(数据截止至2012年12月30日)
表二: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情况统计表
结合两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方向集中在四个领域: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和出国任教。相对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对外汉语教师而言,实际就业情况所显示出的就业选择更为丰富多样,打破了与专业相关的单一的职业选择。
(二)我校汉硕毕业生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有一定认可度
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38人,有6人出国任教。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毕业34人,其中有4人出国任教。从以上总结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培养的汉语推广人才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备了一定的认可度。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毕业生选择国内稳定行业者占据大多数
由表中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公务员和企业占据了我院汉硕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大半壁江山。2011届汉硕毕业生有20人在这三个领域找到满意工作,2012届则有27人从事此三类工作。其中,比重最大的事业单位主要以国内中小学及高校为主。由此可以看出,国内行业更受毕业生们的欢迎。
(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就业率尚有提高空间
根据统计得出的数据,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截至当年年底未就业人数仍有12人,未就业率为31%。而2012届汉硕毕业生仍有3人未实现就业,未就业率为9%。故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历届就业率明显提高
由表一和表二中最终的就业率数据可明显看出,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远远高于2011届汉硕毕业生,为91%,比2011届就业率增长了22%。这一巨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院汉硕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在近两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南师大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毕业生大部分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就业面有待拓宽
从就业情况得出:选择在国内就业的汉硕毕业生绝大多数选择了公务员及事业单位,青睐企业的人很少。2011届仅有4人进入企业工作,占当年就业率的11%;而2012届有2人进入企业,仅占当年就业率的6%。而随着研究生群体不断扩大,所谓“铁饭碗”的竞争压力也加大,进入“铁饭碗”单位的难度必将越来越大。有必要对毕业生加强引导,同时积极与相关企业单位(如民营培训机构)联系,积极拓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二)缺乏职业长远规划
根据数据显示,我院本专业毕业生工作的首选及签约地点绝大部分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国外。这一方面反映了现实问题,研究生寒窗苦读十余年,想拥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较多的经济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沿海中小城市均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从长远来看,我院毕业研究生在上述地区获得较好发展的潜力是存在的。
(三)我院本专业部分毕业生因择业标准过高延误就业时机
2011与2012届毕业生中,尚有15人未实现就业,究其根本原因之一是理想薪酬过高。研究生是高素质人才,要求较高的工资待遇可以理解,但是部分毕业生要求过高,一旦达不到理想预期水平,便采取等靠拖延原则,耽误了择业就业的最佳时机。
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及条件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着眼于实践,融入了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测试、教学媒体应用等多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技能的训练,同时提供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出国锻炼提升自我的机会。鉴于多方面的培养条件,我院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自身都已具备了一定的用人单位要求的基本能力条件。
(一)语言文字能力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传统课程,加强学生的中文能力训练,不论是汉语本体知识还是文字写作能力都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锻炼。在外语方面,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我院不仅开设了“英语口语”课程,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见识广度和知识储备,还特别增设小语种例如法语、韩语等语言课程。此类课程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院毕业生在走进社会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
(二)组织管理能力
我院不仅设置有正规的学院学生会和党团组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管理,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学生会和各种校园社团,组织国际化的交流活动,给予学生处理社会事务锻炼能力的机会。
(三)教育教学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目标主要是针对母语为非汉语的二语学习者进行汉语教学。为此,我院不仅提供本专业学生海外实习的机会,在国内也利用学院优势条件为无法出国实习的学生提供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机会。针对部分就业意向为国内中小学老师的同学,学院通过与本市优秀中小学的积极联系与争取,建立了多所实践教学基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四)自主创新能力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今天,我院也不乏此类优秀的创业者。2011届毕业研究生杨春花便是成功自主创业的典型代表,该生毕业后成立了教育培训公司并任董事长,发展势头良好。这和她研究生在读期间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实践和教学实习是分不开的。
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指导工作的成绩与不足
南师大国教院2011届、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大多数都进入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较好的工作单位,部分毕业生还远赴重洋担任汉语教师。两届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去向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为我院吸引优质生源铺垫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成绩有
1.成功召开“优秀毕业研究生校友职业生涯发展”报告会
国教院每年在新学期伊始都会举办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经验交流会,邀请的对象包括公务员、中小学教师、自主创业者、博士等。这些优秀毕业生受邀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经历经验,以切身体会向大家介绍了宝贵的经验,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极其有用的帮助。
2.成功建立首个海外教学实习基地
经过学院的不断努力及友好协商,2009年,新西兰路易・艾黎中文学校成为我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的首个海外教学实习基地。该基地的成功设立,不仅有助于提高我院国际汉语硕士专业的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为毕业研究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成功举行研究生教学实习动员大会
为提高研究生教学实习能力,引导研究生投身教育行业,学院会定期召开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教学实习动员大会。大会主要动员对象为应届进入实习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动员大会的召开极大地增强了研究生教学实习的热情,为投身教育行业做好了预先准备。
(二)主要不足有
1.我院汉硕研究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有待加强
学子能否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正确的就业理念与社会责任感能够帮助学生找准定位,解决就业问题。而根据目前我院本专业近两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尚未能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间接导致就业情况不理想。
2.我院汉硕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反馈及总结缺乏时效性
在毕业期,学生在各地应聘、实习,在择业就业中的问题困惑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院;同时,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选择情况、社会适应情况、工作满意度等就业指导的后续效应等没有给学院形成及时的反馈。这也造成了本专业就业指导工作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措施
(一)应全面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就业指导咨询与培训
要高度重视本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培训优秀的师资力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帮助研究生理性认识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积极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二)应建立全方位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汉硕专业研究生就业指导应当加强全程性指导。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学生入学起,在两年学制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学术、素质、心理相结合的全程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活动,如典型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模拟市场招聘等。
(三)应建立汉硕专业就业指导反馈信息系统
就业指导工作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研究生就业指导效果进行反馈统计。不断提高我院汉硕专业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通过建立就业指导反馈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方面的相关情况,从而为下一届汉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与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87
1前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据教育部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报告称,201.4年共计有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0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育教学机构中学习。近年来,西医类留学生总数仅少于语言类留学生,成为留学生来华学习的热门专业。锦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西医类留学生主要来自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学制为6年,专业课授课语言为英语,并且大多数学生来中国时没有汉语基础,发现他们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在跨文化适应阶段遇到的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2跨文化适应的模式
跨文化适应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人们到新的文化环境中去的时候必然会经历生活上、文化上的许多变化,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John Berry(1990)分析的不同人群的文化适应策略,他认为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个人改变自我的过程,而个人处理跨文化适应的策略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个人对保持自己原有文化传统和身份的态度;二是个人寻求与新环境主流文化建立的人际关系的模式。这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或模式:同化、分离、融合和边缘化。
Ward与Kennedy(1994)调查分析了这四种文化适应模式与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融合适应模式的旅居者感受到的心理焦虑最少,采取同化适应模式的人经历的社会适应中的困难最少,但是采取同化模式的人会比采取融合模式的人遇到更多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采取分离和边缘化适应模式的人产生的心理焦虑都比较多,而采取分离适应模式的人在社会适应方面遇到的困难最多。
3影响西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因素
3.1语言障碍
汉语水平会影响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而流利的汉语对文化适应有直接积极的影响。因为这会使人们有较强的发展与目的文化人群良好关系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能具有将目的语说得礼貌而得体的语言能力,而这是适应目的文化的关键因素。但西医类留学生的专业课授课语言为英语,大多数留学生毕业后会回国,所以他们对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多数人认为学习汉语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而语言障碍不仅阻碍了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也使留学生难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术和联谊活动,以及影响在医院实习时与病人的有效沟通。
3.2文化距离
所谓文化距离是指自身文化与目的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语言、文化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宗教、政治、经济制度等的差异。Furnharm、Bochner(1986)和Ward(1996)等人分析了分化距离与文化适应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们认为,文化距离越大,个人要超越这些文化差异所需要的努力和资源就越多,所经历的生活变化也越大,体验到的心理焦虑也越明显。我校西医类留学生有60%来自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学生比较注重个体主义文化,讲究平等,崇尚自由,做事方式比较简单直接,而中国人比较注重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等级观念,相对含蓄委婉,有时候他们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言行不一。
3.3个人性格特点
在个人性格因素中,对模糊性的容忍程度、内在动机、灵活性、幽默感、内向与外向等性格特点都与文化适应能力有密切关系。另外,Ward(1996)特别强调性格特点与目的文化特点的契合,比如性格独立的人会对个体主义文化感到容易适应,而倾向互相依靠的人会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感觉舒服。内在动机也是影响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积极的内在动机的人会更乐观地面对困难,把适应不同文化看作是一种锻炼自己性格和增加阅历的好机会。只具有外在动机的人,遇到不熟悉的环境或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因此,刚到锦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有些留学生有时会自学到深夜,有时就会出现上课迟到、旷课等现象;有些留学生则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或学科上课,对那些自己认为不重要或不喜欢的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就旷课或逃课。久而久之,有些留学生会因迟到、缺勤被禁考,有些留学生则会因为旷课或逃课没通过该科的期末考试,而这些对文化适应过程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4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的策略
针对留学生所表现出的共性问题,笔者从对外汉语教学和学生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以下几点针对性的意见,以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水平。
4.1重视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作为西医类留学生的汉语教师,首先,要端正学生学习汉语的态度,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而不是为了拿学历;同时一个国家的语言也承载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汉语的意识,积极适应中国的文化。其次,汉语授课内容应紧扣医学专业,注重实用性。在初级阶段,汉语综合科和口语课除了完成原有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可添加与去医院看病所需的常用词汇、医院机构设置名称和医学基本术语的讲授;在中、高级阶段,鼓励学生学习医学汉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也为实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汉语可以提高留学生在中国的生存能力,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和提高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4.2利用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
虽然文化的差异是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障碍,但是也可以利用文化的差异组织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地为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促进彼此间的交往和文化融合。学校可定期举办文体活动、社交聚会、俱乐部活动、志愿者公益活动等,让留学生沉浸在文化实践活动中,交志趣相投的中国朋友,充实自己的生活,增加生活的乐趣,以促进文化的融合。
4.3重视个体差异,保持为学生服务的态度
留学生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应秉承着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深入学习各国留学生的习俗文化,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相结合,当出现问题时,帮助学生减轻在新环境中的焦虑和失落感,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引导学生转变态度和想法,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新的文化和学习生活。同时也要尊重和理解留学生的文化和习惯,鼓励其既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同时也积极接受新的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吸收和融合两种文化中积极的方面,为留学生营造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
5结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让学生在学习西医的同时,重视汉语语言培训,同时以汉语为载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同时也要对留学生增加人文关怀,本着的态度,促进文化融合,加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过程。
参考文献:
[1]Berry,JW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M].Applie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WBrislin(ed).Newbury Park,CA:Sage,1990
[2]Furnham,A& Bochner,SCulture Shock: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Unfamiliar Environment [M].London:Methuen,1986
学院管理工作调研组,在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勇书记的领导下,深入师生员工,以“如何实现学院管理工作上水平”为主题,积极展开调研。在广泛的走访和座谈的基础上,全体师生员工认为,学院应该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学院管理的透明度。针对这一维度,大家表示学院应该进一步完善科研奖励办法和津贴分配办法,增加学院管理的公开公正,竭力营造和谐学院氛围。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科研奖励办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调研活动中,学院教职员工表示,《文学院科研奖励办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执行,虽不断修补,但仍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现行的科研奖励办法,体系不系统规范,补充文件太多,时间跨度太大,不易理解,掌握有难度,其主要表现在:
1、奖励的范围太大。有的层次太低,与学校的相关文件奖励范围差距太大,没有起到奖优、奖高水平成果的目的。
2、奖励积分应取消,应奖励教师不断出新的高水平成果,不要坐吃老本。
3、科研奖励积分计算复杂,不易掌握。由于复杂,有教师认为有重复计算之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说明。
4、科研奖励成果应予以公示,奖励金额应公开,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二)、院内津贴分配办法需要进一步调整
面对发展的要求,文学院教职工表示,学院津贴分配办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1、研究生的课时津贴太少,研究生的培养经费应按人按比例划拨到导师头上。
2、各类层次的毕业论文指导酬金太低,应提高。
3、青年教师、管理人员的基本投入与骨干教师的投入差距太大。
(三)、进一步做好院务公开,提高学院管理工作透明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院教职工认为应该加大对于学院管理工作的监督,主要表现在:
1、建立管理机制,增加学院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特别是在进人考核、职称评审、优秀人才选拔等方面,一定要有据可循。
2、公开学院财务。每年至少要通过教代会等方式向全体教职工简明扼要地公布学院财务的使用情况。
(四)、加强学院日常管理,共创学院和谐氛围
综合广泛调研的有关意见,全体师生员工都希望学院进一步完善自身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主要表现在:
1、敦促学校尽快修建第一教学楼,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场所。
2、继续开源节流,保持或增加教职工的收入,尤其要增加青年教师的收入。
3、抓好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率。
二、加强学院学科建设,提高学院教学科研水平
学院学科建设调研组,在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黄大宏副院长的领导下,深入教职员工队伍,以“如何实现协调教学科研关系”为主题,积极展开调研。在随机谈话和专题交流等基础上,就文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和科研矛盾突出
1、少数教师骨干教学、科研、行政“三肩挑”,由于目标多元、水平要求高等原因导致工作量大、精力调配困难等一系列矛盾。
2、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力完成科研任务。以对外汉语系为例,青年教师总体学历水平是硕士,职称以讲师、助教为多,拥有博士学历、副高职称的只占少数,学习要求极为迫切;但该系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既要承担学院各类本科学生的对外汉语、现代汉语教学,还要承担外国学历、非学历留学生的教学,同时担负着长期出国任教以完成“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任务,大大挤压了读书深造的空间。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
1、由于学科建设的不足,引进高水平师资困难。引进符合教学水平高、学科能带头、具备“双高”条件等要素的师资比较困难。近年引进的“双高”人员仅一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人员相对较多,是骨干教师的中坚力量,但距离预期目标还相差很远。
2、缺少学科发展平台,留住高水平人才比较困难。由于学科平台建设情况不理想,对优秀的人才缺乏更大的发展空间,使想要的人来不了,来了的怕留不住。
3、职称评定办法不稳定,导致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不强。
4、自我培养资源有限、进程坎坷。学院通过自身努力,通过自我培养的方式,基本实现了师资队伍的结构完善。但是,这批人总的说来还处于成长期,须假以时日,以达到前述高水平师资的各项条件,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的状况。
5、科研人才匮乏,科研成果过于集中,不利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三)、突破一级学科建设,解决学院发展根本问题
文学院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矛盾是一级学科平台的建设不能正常实现的问题。学院必须突破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制约,以期在根本上解决目前面临的各项难题。
三、完善培养计划,竭力培养终生教育家
学院学生工作调研组,在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杨涛副书记的领导下,深入学生工作队伍、班级、学生群体,以“如何培养终生教育家”、“如何完善学生培养计划”为主题,积极展开调研。通过集中座谈、抽样调查、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方式,深入地调研了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免费师范生”的困惑
1、免费师范生对于免费师范生政策较模糊,很多同学并不清楚免费师范生政策,也不了解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实习等内容。
2、免费师范生对于“终生教育家”认识的疑问。很多同学并没有强烈的从事教育事业的欲望,从业意向表现较为迷茫。
(二)、对于本科学生培养方案的疑问
1、课程设置不合理。认为,专业课和公共课比例不合理,专业课课时过少,公共课比例过高,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理论课偏多,实践课不足,学生实践能力普遍偏弱;课程安排的学期不合理,《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作教程》、《外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等内容偏少,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应做调整,希望能更早上,更多上,像实践课一样上;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希望开设更多专业对口的课程。
2、育才学院(师范大学育才学院,后因师范大学与农业大学组成大学,遂改名为大学育才学院,这里住着独立三本学院的学生,在校生16500人)。
3、荣昌校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位于荣昌县,二本(含职教师范本科)学生和部分硕士研究生就读于该校区,在校生4300人)。
4、江北校区(应用技术学院,原名高职学院,这里住着三本学生,实际上位于渝北区,由于在江北交界线上,故称为江北校区,是大学距离区最近的一个校区,在校生约1500人)。
5、继续教育基地(大学继续教育基地,原三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水产校,这里住着部分自考成人考生,还有少部分川农实习生,在校生约1500人),总在校生70000余人。其次,龙副县长讲话,他要求我们在培训期间要当好学生,认真学习;学会交流,共同进步;洁身自好,遵守纪律。第三,胡局长在会上讲话,他强调我们每个学员要珍惜本次培训机会,要认真学习,用学到的知识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胡局长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要想提升麻江县的教育,首先要提升校长们的素质!”这句话,更是增强了我们“做一名好校长,办一所好学校”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翟教授给我们解读了《学校领导的语言艺术与人格魅力》(翟教授生于年,年毕业于大学(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留校任教。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班。年评聘为教授。曾任汉语言文学系主任、校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校学位委员、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校工会副主任。重大学顾问教授、重联合职业技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四川省语委委员、四川省语言学会副会长、社科联理事、语言学会会长。年被国家语委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已经80岁高龄的翟教授鹤发童颜,思维十分活跃。在讲座过程中,翟老利用从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提取的大量事例材料,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关于语言表达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他声情并茂的讲说不时地引得全场听众开怀大笑,使大家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讲座结束时,全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掌声,我们用掌声表达了对翟老先生的敬佩,不仅敬佩他拥有渊博的知识,更敬佩他有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而这也是我们的校长领导们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
通过此次讲座,翟老师让我们意识到,作为未来的教师,语言是我们必须具备而且善于掌控的一种能力,只有拥有良好的口才,老师们在综合素质上才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在李教授《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的讲座中,我们本以为一个老教授可能又来唠叨一早上了,其实不然,李教授引用《诗经•卫风•硕人》《周易》等国学名篇,“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三玄”等国学经典,以及李白、王之涣、苏轼、李清照等名家诗词为我们解读了“快乐国学”的要义,“以古鉴今,启迪人生;拓展学识,净化心灵;丰富感情,提高能力;边走边唱,健康上进;心存感激,奉献爱心”。积极倡导大家要善于发掘内在美,要以充实的生活、简单的快乐、健康的身心装点自己的人生。讲座历时3个小时,我们在国学文化的熏陶与李教授“边走边唱”的特色讲学中充分品味了“国学”的真谛,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李,女,61岁,又名达五,当过知青、丝厂工人、曲艺演员、展览馆解说员等,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大学,年毕业留师范学院任教,现为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研究等课程。是大学“十位最受欢迎教授”之一。
在朝阳中学校长《虚实相生优化管理》的讲座中,她列举了很多化解学校与老师,老师与老师,以及老师与学生(或家长)矛盾的典型事例给我们,为我们今后处理此类事件的提供了有效的处理方式与方法。如在教师评价方面,她的方法是多元化评价方式,教学成绩占60%(人均分、极格率、优良率等),其他评介占40%(包括学生评介<所有学生>、教师评介、学校评介等),尤其是评优秀教师更是公开化,让全校师生来共同评价,效果确实不错。其目的就在于把矛盾分解,使人信服。我们提出“是否会有的老师为了得到学生的好评价会不会有意去讨好学生,不严格去管理学生了,这样学校的管理会不会失控?”她的回答是:不会!我们要鼓励教师去搞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教师才乐教,学生才愉学。有这样好的前提教学成绩怎么不会好呢?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我们经过认真反思,道理确实也是这样。在抓教研教改方面,她们的做法是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给予适当的考核加分),学校积极为教师提供展示平台,如与出版商联系,不惜花钱买版面等,让老师在评优晋级中真正得到实惠。在谈到校长修炼时,她指出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必须是一个有思想、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要积极规划自己,及时反思自已,尤其是已有名气的校长,面对荣誉,更要勇敢地超越自己。饶校长还结合自已学校的实际,向我们介绍如何做一名校长,如何抓好常规管理,如何与教师沟通,如何与孩子们交流……,平和的语言,平实的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
县委常委,大学兼职教授徐教授《学校突发事件与校长维权》为我们讲解了有关教育政策的法律法规。本来是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徐教授却能结合自身经验、学识,在讲解中不时插入几句幽默的语言,竟使得整个会场,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我对教育法规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作为一名校长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教育方面的法规。他说一个不懂教育法规的校长如何去谈依法治校?在谈到校园安全时,徐教授通过几个触目惊心的实例,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抓好安全教育的确重于泰山,我们在抓好教育教学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安全防范工作。毕竟,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他说教育安全无小事,天有多大它就有多大,要求我们千万千万不要忽视它,要做到时时讲,时时防,认真履行好学校和教师的职责才能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才能很好地保护好自己。
视觉文化研究所培养的研究型人才是指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视觉文化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人才。他们通常具有较坚实的知识基础、严谨的研究方法与一定的创新能力,面向视觉文化发展的前沿,在各自兴趣和专长领域精心耕耘,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如知识可视化、新媒体学习、创新性视觉与媒介资源开发等)进行探索与创新。他们注重视觉文化研究领域的合作创新、协同发展,通过学术沙龙、网络交流等方式,将各自的研究成果、经验心得与人共享,促进共同成长。他们根据各自研究内容和特点寻找密切合作的契机,争取合作研究、合作建设、合作创业的机会(如普通话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合作研究、视觉文化课程群的合作建设,知识可视化的合作创业计划等),促进视觉文化研究的全面发展。
(二)各具特长的应用型人才
视觉文化研究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指在各类企事业和培训机构以及通讯信息机构等将视觉文化理论与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教育技术视域下的视觉文化研究,其主要目标是以视觉文化视角促进视觉与媒介学习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探索改进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果。在这个大目标指引下,视觉文化团队成员从各自的兴趣和专长出发,开展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过程中学习者得到了专业技能技术的训练,成为了各具特长的应用型人才。他们毕业以后,有的成为直接面向教育对象的教学工作者(如高校、中小学、培训机构的教学、培训人员),有的成为教育、媒体及相关行业的幕后工作者(如课程设计与开发人员、产品设计与开发人员、网站设计与开发人员等)。他们都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视觉文化研究的学术优势与技能特色,取得优异的工作成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与重用。视觉文化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是视觉文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协同创新的研究型人才有力地促进了视觉文化理念与技术的持续更新和协同发展;各具特长的应用型人才使视觉文化研究的成果得以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直接生产力,同时又反过来促进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
二、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特色
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成效与视觉文化研究团队的学习与研究实践密不可分。在视觉文化长期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表现在:以多元目标为内在核心,以和谐的环境为外在保障,通过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形成有力抓手。
(一)内在核心:以人为本的多元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观的集中反映和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视觉文化人才培养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在总体目标引导下,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及特长,促进共同体的多元发展。其“多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研究内容的多元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负有开展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从技术角度来说,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担当着视觉与媒介学习资源建设的任务。在这个总目标引导下,团队成员可以选择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研究,如针对视觉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或不同学习科目的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针对创新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等。视觉文化研究内容的多元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其选择性、自主性,其研究的成果也可以不断促进视觉文化的发展。
2、涉猎领域的多元人才培养应不仅仅关注于学生的就业能力、谋生能力,更应关注其作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应具备的素质;应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或将来某段时期内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而应注重其终身受用的素质的养成;应不仅重视其智力的发展,更应强调其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培养尤为如此。张舒予教授提出:“要做本领域的良导体,做相关领域的半导体,不做其他领域的绝缘体。”即要对所研究领域的知识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与之相关领域的知识信息有一定了解,尽力拓展知识面,开阔学术视野,即使对一些看似不相关领域的知识也能够略有所知,减少自己知识结构里“浑然不知”的“盲点”。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成员的精读与泛读书目涉猎哲学、逻辑、历史与艺术等,努力做到既“优异”,又“广博”,成为一个专业能力与博雅情怀兼具,既有核心专长,又博闻广识之人。
3、人才个性的多元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其“个性”。尊重个性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式,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者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程度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系统,也是一个需要多样和创新的系统,需要各有专长、各具特色的人才。张舒予教授启发学生要将“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作为个人的成才信条,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充分发挥个性和特长,打造具有个性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个人品牌”。研究团队在学习实践中不仅重视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着重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协作交流能力,勇于创新、敢于表达、乐于创造,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才。
(二)外在保障:利于交流的和谐环境
人才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才在一定环境中成长,必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才的培养与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觉文化研究所在物理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建设上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利于交流的和谐环境。
1、配置合理的物理环境在人才培养环境中,物理环境是人才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视觉文化研究所提供了专门的实验室、办公室以及会议室等设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会议报告等需求。提供了符合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特色的设备:配备了联网的电脑(基本上人手一台),单反照相机、高清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彩色打印机以及数字绘画板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开展视觉文化研究实践和开发视觉资源提供条件。这些设施和设备的配置紧紧围绕教育技术专业与视觉文化研究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个人的学习、研究、生活以及群体的交流协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2、洽适规范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人才培养活动开展的有效保障。视觉文化研究团队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制度文化,并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视觉文化研究团队的制度文化可以概括为:致力于视觉文化研究团队在实现视觉文化研究目标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设立的一系列的可操作性极强的规范。视觉文化研究团队的制度文化有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体系。所谓正式的制度体系是指在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下的有明文规定的制度体系,如“视觉文化网”的建设与管理制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的课程实施制度,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等。而非正式的制度体系则为共同体的成员长期自然形成的学习制度,如定期的例会制度,研讨制度等。合理规范的制度环境是视觉文化研究活动开展及共同体稳定和谐的有效保障。
3、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视觉文化研究团队在共同目标的驱动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在物理环境和制度环境的支撑下,通过多重交互活动形成了一种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首先,视觉文化研究的共同目标将视觉文化研究团队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成为共同体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共同目标的追求使学生对共同体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共同体更具凝聚力。其次,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倡导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平等”是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信互重,“自由”是指学习方式的自由和学术观念的自由。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消除了权威、等级可能产生的隔阂,使共同体成员团结协作,为共同体人际关系稳定和谐打下了基础。再次,在优越的物理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支撑下,开展一系列学习、研究、生活的全方位交互活动,如“博士带硕士”、“精读共享”、“作品点评”等互帮互助以及不定期茶话会、出游活动等,形成友爱互助、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有效促进共同体的情感交流与共同成长。
(三)有力抓手:五位一体的多样化培养途径
视觉文化人才培养在实践中形成了依托于核心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研讨例会、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的多样化人才培养途径。
1、依托于核心课程:共同体成长的起点与轴线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涉足新的学习领域进行有方向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重要渠道。视觉文化研究所在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外,开设了一系列的方向课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视觉文化研究。第一学期的《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作为研究生学位课,主要是夯实基础,拓宽视野,让学生了解教育技术视域下视觉文化研究的特点、目标等,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拓宽学习和研究的视野,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第二学期的《中外教育技术比较研究》主要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历史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专业指导,培养学生做科学研究认真求实的态度,逻辑严谨的思维,踏实细致的习惯,以及撰写科研论文的方法、要领,为开展科研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学期的《媒介素养与知识表征》课程主要对研究方向内一些重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引导学生认识研究现状,理清个人兴趣专长,更好地明确研究课题。各门课程的设计都体现了“做中学”、“从生活中学”的理念,倡导学生以共同体的方式,通过课堂讨论交流,网络平台发表日志、共享经验,课后实践、合作创作作品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将“理论—实践”、“课内—课外”、“学习—生活”密切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热情,发挥集体的优势,促进共同进步。
2、基于专题学习网站:共同体发展的平台与阶梯“专题学习网站”是在因特网环境下,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较为广泛与深入探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是具有“专题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工具”两方面功能的复合体。“视觉文化网”于2004年建成启用,是一个围绕视觉文化研究而建设的专题学习网站,所有资源全面开放,主要服务于视觉文化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既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也是一个学习平台。网站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视频、学生课程作品等视觉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学术论文、科研活动、例会记录等视觉文化科研资源。在这个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获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论坛中发言进行交流互动,在博客中记录和反思学习情况。“视觉文化网”为视觉文化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社区,在社区中既有个人的学习空间(如“我的博客”),可以记录和分享个人的经验,又有共同的学习空间(如BBS交互社区),可以共同探讨学习、研究中的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形成从基于知识共享的个体知识建构到基于知识创生的团队知识建构。
3、例会研讨:共同体交流互动与情感增进的纽带例会制度是视觉文化研究所长期执行的一项富有特色的非正式制度。例会主要围绕学生成长阶段性目标和研究工作事务安排,一般以两周一次的频率在视觉文化研究所会议室召开。每次例会都有明确主题,以个人主题汇报、集体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每次例会的主题和内容将提前在“视觉文化网”予以公告,让成员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如在毕业答辩前夕召开硕博三年级预答辩例会,三年级学生在例会上进行图文并茂的“毕业答辩预演”,其他成员则认真聆听,学习汇报人的优点、经验,同时也通过讨论交流,给汇报人提出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建议。每次例会都由共同体内成员轮流记录并上传至“视觉文化网”,作为视觉文化研究团队成长的记录,同时也可供其他关心和支持视觉文化研究的人士共享。这种“预告—汇报—讨论—记录—公示”的例会制度与方式,不仅在资源、经验、观念等方面实现了共享,而且促进了共同体情感的增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倾听、勇于表达、乐于交流的能力,锻炼了沟通交际能力以及文本写作与视觉表征能力。
4、科研活动:共同体科研能力拓展的渠道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明确规定:授予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培养科研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或实践项目(如实践调研或开展相关实验)等。学术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单打独斗,而应深入实际集思广益。学术讲座、会议等活动使学生拓宽眼界,了解他人的研究工作和状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同时可以在学习和交流中激发其研究的热情和灵感。视觉文化研究所为学生提供相关学术活动的信息,鼓励学生报名参加、投稿参与。学生在教师鼓励下,积极参加了专家讲座、学术沙龙、博士论坛、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学术活动,并在一些高层次会议中获得了汇报发言的资格。还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设计实践机会,开展“手机媒介素养”、“情感教学”等教学主题实验活动,不仅丰富了实践体验,也锻炼了科研能力以及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5、社会实践:共同体迈向社会的桥梁实践能力是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顺利与社会接轨,成功融入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张舒予教授在课堂、例会等发言中经常以“打造好自己,机会来找你”鼓励和鞭策学生多准备、多磨练,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机会的降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平时磨砺好“刀剑”,在“战场”上便能多一份胜券。要磨砺好“刀剑”从容地上“战场”,必须真刀真枪地实干演练,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积极融入社会这个“战场”,走符合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之路。视觉文化研究所以就业方向为导向,采取分层次的培养方式,分别为博士、硕士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机会,如为博士提供助研、助教等岗位,为硕士提供学校代课、公司实习等机会。从历届毕业生发展情况来看,学生所参与的实践锻炼为其择业、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让他们提前了熟悉社会工作环境,也锻炼了工作能力,他们毕业后纷纷走向高校、研究所、中小学以及公司、企业等单位,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所长,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三、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特色的价值
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特色体现了其个性,但其中也蕴含了对人才培养一定的普适性价值。
(一)树立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念社会学家米德说过,一个人就是一种个性。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唯一的、个性的个体。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要承认和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促进其不断成长、发展和完善。也正是这种个性与独特性,使学习共同体不是一个同质和划一的系统,而是一个多元和丰富的系统。各种个性的人在这个系统中异质共存,通过个性化选择、表达、共享实现多元声音的交流、多元思想的互动,继而通过碰撞、争鸣、协商促进共同体的多元化发展,不仅丰富了共同体的多样性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反过来又不断丰满个体的个性,实现个人价值。在视觉文化人才培养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表达的平台和机会(如blog,bbs,课程讨论,例会研讨等),让学生能够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张舒予教授指出:“表达就是奉献”,鼓励学生将个人所想、所得,以个性化方式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在相互共享、启迪、切磋中实现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的多元化发展。
(二)建设合理、规范、融洽的学习环境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保障,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硬资源”(如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等),还要为学生提供“软资源”(如图书、期刊杂志、网络资源等),使其始终处于研究领域的前沿,把握最新研究动态。另外,学习者个性会带来学习共同体内的多样性、差异性,甚至是对立性、冲突性,因此还应建立规范的集体制度、促进融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以保障学习者之间的融洽相处、共同进步。视觉文化研究所从物理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三个方面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环境保障,让学生在优良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
(三)兼顾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培养布鲁贝克曾指出,高等教育存在两种哲学基础———知识论和政治论。基于知识论者认为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研究学问、促进学科发展、培养科学研究接班人的基础上的,因此应着重于学生对知识的创新、对学术的探究。而基于政治论这则认为研究生教育是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机构,应着重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10]其实这两种观念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应当将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视觉文化人才培养中,在教学中兼顾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如创作视觉表征作品,设计多媒体学习资源等),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科研中将理论研究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如基地调研,教学实验等),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另外还注重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实习等),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三方面的相互结合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