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总结与规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24 21:34: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质量工程师总结与规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质量工程师总结与规划

篇(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our quality processes, and are engaged in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mergency command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tegration features of the project and our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discusses how to prepare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gration project quality plan.

Keywords: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quality planning, quality objectives, quality control records.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质量计划编制目的

质量计划编制目的是识别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以及为满足这些相关的质量标准应规定的质量保证措施、资源及质量活动应具有的顺序,确保产品的实现过程受控有效,满足顾客要求。

2质量计划编制原则

质量计划是质量策划的结果和文件,是对质量工作的具体安排,用以确保满足某一具体工程项目或合同的要求。即在这些特定要求不被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时或顾客要求时,需制订质量计划。

3质量计划与项目计划的关系

质量计划是整个项目计划的一部分,它把满足项目相关质量标准的过程策划和开展的质量活动,规划到项目实施所涉及的过程中去,有规律地与项目计划过程并行进行。

4 质量计划编制流程

(1)项目经理、质量师负责完成质量计划的编制;

(2)质量部门负责评审、审核质量计划,项目部门负责人负责质量计划的批准。

(3)质量部门负责质量计划监督执行、检查、和评价。

5质量计划的编制

5.1 编写要求

合同评审程序中确定需制定质量计划的合同均应编制质量计划,并以独立形式出现。项目策划阶段结束后质量计划与项目计划同步编制。

质量计划应补充合同中明确要求的而质量管理体系所没有覆盖的内容,需要时,可引用质量管理体系中相关文件。质量计划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补充。

项目经理被确定后,应依据合同书/合同评审结果组织质量师进行质量计划的编制;需要时,由市场、计划、财务部等部门配合制订相应阶段的质量计划。

5.2 质量计划的编制依据

在质量计划的编制中,通过识别相关质量标准作为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依据,从而达到或者超过项目的客户以及其他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和要求。

相关质量标准主要包括:

(1)遵循的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及法规;

(2)项目的招、投标文件(包括澄清函和修改文件)、合同、用户需求说明书所提出对项目固有质量特性;

(3)依照项目用途用户预期的潜在要求;

(4)依照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制定的企业质量体系的要求;

(5)本公司为增强市场竞争力需要规定的附加要求。

5.3 质量计划应包含下列内容,由编制人员按内容要求作出具体规定。

(1)达到的质量目标;

(2)该产品、项目或合同各个阶段中职责和职权的分配;

(3)采用的特定质量程序、方法和作业指导书;

(4)有关阶段(如设计、改进等)的试验、检验及审核文件;

(5)随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进展而修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方法;

(6)为达到质量目标必须采取的其它措施。

5.4 质量目标及分解

确定本项目的质量目标,及将质量目标按项目的工作阶段顺序如设计、投产、制造、调试、检验、交付验收,分解到各部门及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目标与要求,明确质量职责。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预防为主,严格把关,保证向顾客提供合格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5.5 文件和资料控制

应明确在项目实施各个阶段输出并控制何种文件,如何标识这些文件。规定实施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标准、规范、特定法规条款及合同的要求。

案例:

某移动指挥通信系统主要项目资料输出

项目阶段或过程 序号 文件和资料名称 责任人

实施准备 1 项目立项申请/评审表 销售经理

2 投标设计方案/评审表 销售经理

3 效益表 销售经理

4 实施方案/评审表 项目经理

5 质量计划 质量工程师

6 系统功能模块框图 电讯工程师

7 设备清单 电讯工程师

8 线缆连接图 电讯工程师

9 整车安装图/明细图 结构工程师

10 机柜安装图/明细图 结构工程师

实施阶段 12 设备(材料)采购申请单 电讯工程师

13 设备入库检验记录 质检工程师

14 变更文件 项目经理

15 系统安装调试记录 电讯工程师

16 系统使用手册 电讯工程师

验收阶段 17 系统验收大纲 电讯/质量工程师

18 系统检验报告 质量工程师

交付阶段 19 培训计划 培训讲师

20 培训记录及用户评价记录 培训讲师

21 系统验收计划 项目经理

22 技术资料及设备交付记录 项目经理

23 系统验收报告 项目经理

5.6 质量记录控制

遵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列出履行合同必须提供的质量记录清单和报告。

5.7 培训

质量计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应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相关专用标准、规范、规程等有关材料,以达到培训目的。质量计划中应有编写培训计划的安排,列出学习培训内容和执行时间。

5.8 基础设施及资源配备

按活动顺序的时间安排及资源配备要求。质量计划中应明确规定项目实施所需要的场地、环境要求、调试设备和仪表,对不满足要求的,需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

按项目进度要求提出所需工种人员进行相应配合的人力资源计划。

5.9 服务

按合同要求,应规定对用户或供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的时间、人员和内容。规定技术服务的人员和时间安排,制定技术服务的特定要求。

5.10预防措施

对项目的质量难题、重点部位和影响系统可靠运行的环境、方法进行风险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对项目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出试验、验证的要求、方法,并提出提出预防措施。

5.11验收文件和验收准备

验收文件应有:

(1)项目总结报告

阐述项目概述,应有合同履约、技术特色、项目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内容。

(2)招投标书、合同

(3)项目实施方案,工程组织实施方案(必要时)

(4)项目变更、实施方案确认文件

(5)检验及测试报告

(6)设备、文件移交清单

(7)图册

(8)系统使用说明书

验收准备应有:

(1)验收测试大纲

(2)验收计划

(3)项目演示方案

6 质量计划的管理

6.1 审核和批准

由编写人提交质量部门审核后,交市场、计划财务等相关部门会签,项目部门负责人批准。

6.2 质量计划的执行和监督检查

项目经理负责领导项目团队执行质量计划,计划人员负责质量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协调,质量师负责质量计划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

6.3 质量计划实施情况评价

在合同完成后一个月内,由质量部门对质量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考核,评价报告交公司归口管理部门保存。

6.4 质量计划的有效期

质量计划中的内容属一次性实施的,该质量计划所针对特定用户的项目或合同一旦结束,其质量计划的有效性就自动中止。对于已失效的质量计划,归口管理部门要及时汇总,整理编目,妥善保管。

总之,质量计划的编写对项目实施的合理安排有了很大帮助,确保产品的实现过程受控有效,满足顾客要求。

参考文献:

【1】廖庆喜 刘书庆 杨世海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质量控制方案研究(J) 工程质量 2007 第3期

篇(2)

作者简介:张志锋,男,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社会对Web技术发展的需要,现在许多高校开设了Java Web方向的本/专科教育。JSP技术以其本身独特的优势受到软件界的青睐。企业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综合型应用人才。然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滞后性”加上缺少项目经验等原因,导致了高校JSP人才培养过剩与企业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所以作为学校来说,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环节上也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1理论知识项目化

理论知识是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的知识体系,而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首先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是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升华;它又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活动有序前行。

传统的JSP程序设计课程理论性强。为了改变传统的JS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状况,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引进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当前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重点。在JSP程序设计课程建设中,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项目经验,从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满足市场需求的软件工程师。

怎样能够使理论知识项目化,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软件工程师一直是郑州轻工业学院软件学院“质量工程”中重点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理论知识项目化,笔者在教学中把讲解的理论知识点分解到项目中,根据理论知识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讲解项目,为了完成项目,学生会主动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理论知识。

下面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JSP程序设计技术教程》(甘勇主编)教材为例,说明理论知识项目化的过程。教材结构如下:

第1章对Java Web技术进行综述。

第2章对开发Java Web技术所需的开发环境进行介绍。

第3章对开发静态页面所需的常用技术HTML、CSS和JavaScript进行讲解。

第4章在前3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项目设计、项目规划以及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可在讲解第3章以前讲解本章实训内容,根据本章实训内容结合第3章相关理论知识开发静态页面,通过与项目的结合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结合本章实训内容讲解第3章知识。

第5章介绍JSP的基础语法,使学生了解JSP页面的构成和使用。

第6章介绍JSP的常用内置对象。

第7章讲解JDBC的使用,学生通过第7章的学习学会使用连接数据库的基本技能,为第8章和第12章的项目实训奠定基础。

第8章的项目实训是对前面7章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本实训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项目开发经验,可以在讲解第5~7章以前讲解本章项目实训内容,也可结合本章内容讲解第5~7章的知识点。

第9章介绍JavaBean的思想,在软件行业代码重用一直都是软件人员追随的目标也是业界人士一个梦想,JavaBean技术是代码重用的关键性技术。

第10章主要讲解Servlet技术,Servlet是MVC设计模式和Web框架中关键性技术。

第11章介绍了JSP提供的标签库。

第12章是基于MVC的项目实训,是对以上所学知识综合练习的项目实训,通过项目实训,能够很好地综合掌握和运用前面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可以在讲解第9~11章知识点以前讲解本章项目实训内容;也可结合本章内容讲解第9~11章的知识点。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可以看出,项目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欲望,这就是所提倡的理论知识项目化。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通过项目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又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改革原有的理论教学方法的同时,对原有教材进行改革,这也是“卓越工程师计划”课程体系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能够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

2理论实践结合化

理论知识应当发挥的作用也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改革的问题。理论和实践结合,注重在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实践能力。在讲解理论知识以前,先讲解项目的开发以及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在项目中的应用。在JSP程序设计中,把理论知识根据知识体系分解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知识点用一个项目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讲解。这样能够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3]。

目前,软件培训行业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暴露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教育部提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前的教学模式仅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软件行业的需求,需要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怎样吸取IT培训的优点,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软件人才是高等教育应当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目标。

在JSP程序设计课程“质量工程”中[1],将具体的项目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讲解,采用项目驱动的思想进行教学活动,实验内容以项目形式体现,尽量使用较大案例,这样既可以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也能通过项目对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应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理论实践结合化教学法可以改变原来在实验中只编写小例子的实验模式,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中的主要关键步骤[2]。

3实训项目专业化

课程实训是指学习完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后,集中1~3周的时间进行项目实训,完成对该专业技术课程以及相关专业课程综合能力训练。我院大部分专业技术课程都有实训环节。JSP程序设计课程是课程结束后进行一周的实训(5天8小时=40小时)。

在实训项目选择上,根据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以及个人自学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练习的实训项目,如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电信资费管理系统。通过项目训练模拟软件企业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对选择的实训项目进行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

为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应采取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实训,以项目组为单位,每组6~10人。

按教育部相关规定要求,要建立一支“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外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任教,使学生在校4年期间,至少有多门专业课由具有多年以上企业经历的教师承担。建立并完善与“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相符合的教师评聘、考核和专项激励政策[1-2]。

项目实训老师肩负技术指导老师和项目经理双重角色;学生既是“员工”又是学生。实践证明,这种“准员工”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帮助[3]。

实训项目专业化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模拟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实训项目的引入既改进原来的实训过程,又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这也是“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培养学生综合项目开发和实践能力,实现“质量工程”的主题思想,同时也是“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师资队伍建设的主导理念。

4课程过程实训化

以企业模式指导学生学习,以“准员工”标准管理学生,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最终目标。在高校学期期间,为了能够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工程师,在课程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在理论知识项目化教学方法以及理论实践结合化教学方法中,都按照实训项目专业化的要求进行项目的开发。

JSP程序设计课程通过3~5个既能概括课程知识点又能对知识扩展的项目的开发,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项目实践开发能力。如果该专业的课程都按照上述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培养学生,使他们在学习期间能够通过20~30个项目的训练,一定能够培养出一大批满足企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

5结语

“卓越工程师计划”需要高校探索出一种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服务。我们以软件工程专业JSP程序设计课程为出发点,探索符合我院发展需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我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奠定基础。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培养模式一定会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起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智.“质量工程”项目总体情况介绍及专业建设[R]. 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天津,2010-06-23.

[2]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R]. 清华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题报告会,北京清华大学,2010-10.

[3] 张志锋,王文冰.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改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11):99-101.

The Implementation of JSP Programming Course in Excellent Engineer Plan

ZHANG Zhifeng, LIU Yuxi

篇(3)

类似的战绩并非一例。应用的背后是严密的质量流程体系。此前,H3C高层曾经表示,应该将“产品线的重整、渠道的优化、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供应链和IT系统的调整完善”视作H3C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如今,对于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来讲,网络基础平台的建设已经基本就绪,市场整体趋势在向网络应用、创造性价值和增值服务等方面迅速演进;如何整合数据、语音、视频业务,建设智能安全的融合网络,已经成为设备商们和用户群体在未来几年内关注的重点。

H3C这样的网络厂商,也终将在客户需求的推动下,走向IP融合网络的大变革。先天优势的出身和公司成立的良好出击时间,给予了H3C领先竞争对手们半步的优势。但和所有企业一样,产品质量仍是重点,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快速地调整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质量体系的创新支撑产品与技术的创新,是H3C品质战略的精髓所在,凭借着这样的质量文化观,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H3C拥有了全球最为丰富的多条产品线和解决方案,顺利完成了从网络设备制造商向全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跨越,牢固确立了自己在IP技术领域领导厂商的地位。

如何监控并保证产品流程的平稳有效?答案一直存在,关键环节之一就是H3C的运作与质量保证部。

流程的“铁律”

“如果测试中心是守门员,那么质量保证部像是一个统筹球队的智囊团”,H3C的运作与质量保证部部长崔鹏习惯用这句话来为自己部门做一个公司内的定位。为华三通信打造出一整套以保障质量为核心的规范和流程,让质量保证和效率提升这一对看似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融合进整个公司的研发流程中。

运作与质量保证部在H3C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因为它是唯一不直接进行产品开发却实时监督产品研发流程每一个环节的部门。在产品进入下一个研发阶段时,各个关联领域的代表都要按照它的要求来检查产品;在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运作与质量保证部要对整个流程进行分析,检查毛病所在。崔鹏表示,流程管理一定是决定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企业的难点在于持续不断地开发出成功的产品,而甚至不受研发团队更替的影响,这就是流程的力量。只有这样,产品才能超越品牌被客户认同。

基于这样的思路,运作与质量保证部有三个核心的原则:第一,要尽量保证质量方面的出色表现,这是企业的立足之本;第二,要尽可能地降低运营成本;第三,提升生产效率,让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低廉的成本,与效率的提升同时实现。

协和之舞

目前,H3C有大约有150多名专职质量工程师负责产品设计、生产、安装和维护的质量计划、控制和保证等工作,并指导其他员工实现质量改进、质量纠正和预防。这并非局限于运作与质量保证部内部的事,而是通过工作的交流和自觉的培训,将质量保证的全局观和质量监控思想灌输到其它部门中去,大量的质量改进方法和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如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和统计控制技术等等。

这个部门的王作可以统称为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保证)。王作的职责让他们通行于整个产品流程,需要和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大局观与整体观的训练使得这个部门可以站在整个公司效益的立场来纵览全局。这种思维的长期养成,让H3C在具体业务问题上有了明确的取舍标准。

比如产品的版本问题,不同的部门总是有自己的见解。客户服务部门会希望提供给客户最新的版本,降低客户对于服务的投诉建议,但市场部门却需要为此付出大量的切换版本的市场代价和由此产生的费用问题。如果一味偏向服务部门,版本的不断变化、成本的高居不下,最终会导致市场层面的崩溃。在类似的关系到部门利益的互动关系中,修改流程以利于自己所在的部门和团队的作为,可能存在于大多数企业,如何把握和控制这种部门间利益的博弈,又不影响产品流程的正常运行?在此时,一个稳健的质量保证部门会组织相关的体系结构来进行意见决策,以求得到最合理的方式。

相对于把关产品质量的鉴定测试中心,运作与质量保证部承担着更多的“协调”的角色意义。“效率”是质量保证部门需要达成的目标,无论是前期的对研发流程的监控,还是对后期产品质量鉴定时产生的回馈审理,它都面临着大量的问题总结和归纳。“我们面临的不是局部,而是整体,是在和一个大的流程进行互动,要将组织流程的优化提升一个层次。”崔鹏如此描述道。

人本的音律

在H3C,创新是一种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优化组织和运作管理流程,围绕客户需求的变化开展组织变革。在这种氛围下,人与部门的协调步骤,十分融洽。在管理层眼中,H3C之所以能够欣欣向荣,几个基本要素中,头等重要的就是“人和”。在H3C的企业文化之中,注重培养员工的“诚信”和“职业化”的意识,而这也是企业在面对国际化环境中的立足之本。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33-02

“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于2009年12月由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计划”的目的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工程应用技术人才,为未来工程领域培养优秀的后备工程师。我校的“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建设是将《水分析化学》、《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与水分析实验》三门课程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配置,目的是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卓越计划”下“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整合与培养师资队伍

目前高校的教师都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历,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绝大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经验,给“卓越计划”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师资队伍中教师是否具有工程背景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建设中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对师资队伍进行了整合。我们的教学队伍有6人组成,职称结构及学历结构见图1和图2。

本教学团队师资结构及职称合理。在授课安排中,根据课程群中各课程的特点和授课教师的特长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调整。《水分析化学》这本门由于原理性较强,计算推导内容较多,由副教授和讲师主讲;《环境监测》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由两名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主讲;《环境监测与水分析实验》课程是课程群中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是学生在学完《水分析化学》和《环境监测》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安排了两名高级工程师和两名工程师担任主讲。在教学过程中,老中青结合,分工合作,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学习,鼓励青年老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比赛,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及时掌握学科的发展动向,学习其他高校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近三年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团队的教学水平总体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环境监测》和《水分析化学》这两门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两门基础必修课程,《水分析化学》主要涉及环境分析方法体系,而《环境监测》则依赖于环境分析方法,课程群建设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整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学生的需要为切入点,以大课程的布局对《环境监测》和《水分析化学》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规划设计,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归纳浓缩,删除两门课程中重复及陈旧的内容,教师在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使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互贯通、有机地融合。两门课程前后衔接,由自然科学领域逐步过渡到工程科学领域。在教学方法上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亲自动力实践。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抽象变为形象,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工程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建设中为了强化实践环节,把《水分析化学》和《环境监测》课程中原有的课程实验重新定位,开设了《环境监测与水分析化学实验》独立的实验课程,并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为了强化学生规范性实验操作,设立了“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洗涤”、“分析天平的使用”、“标准溶液的配制”等基本技能训练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根据校园周边环境,增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上为了弥补实验课时的不足,将实验课程分为课内实验和课外实验两部分,课内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课外实验则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实验操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对实验结果结合环境标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教学过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的复杂过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的改进,可以更好地完成“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内各课程的教学任务,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实践课程的强化,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竟争力。

参考文献:

[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EB/OL].网易新闻,2010-04-19.

[2]王励申.浅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1,38(7):215-216.

[3]邓双喜.高校教学过程和谐性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217(7):86-87.

[4]李英柳,严文瑶.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8):56-57.

[5]柴育红,严文瑶.环境监测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0,(14):155-156.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400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人才培养重大改革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指导作用。卓越计划提出,在重视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以校企联合方式增加学生在企业实习和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高解决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土木专业三大力学、抗震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等课程,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活学活用,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避免高校土木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一、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范围广的综合性学科,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具备相关的人文知识和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正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结合土木工程学科特点,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贯穿于本科教学和管理中。(一)重视专业基础课的授课方式

卓越计划把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2个阶段,校内阶段培养主要是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1]。虽然卓越计划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并不否定理论学习的价值,理论学习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而不是灌输公式原理,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动手能力。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与学生共同探讨。精选教学内容,抓住重点,为工程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2]。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结构力学、工程测量等经典课程,都是必讲内容,这些既是学生后续学习和深造的理论基础,也是实际工程应用的基础单元。

(二)加强毕业设计考核

毕业设计是综合性教学环节。学生将以往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解决工程问题。毕业设计不仅要具有创新性,还要结合实际,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后总体掌握完整的工程项目设计过程,在遇到问题时知道从什么方向思考,知道查阅什么资料或规范来解决自己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学生对实际工程的了解,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路。在毕业设计环节,提高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应严格审核学生毕业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的方案选择,结构设计计算合理性与否,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实验方法的可操作性等。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李方慧,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三)加强学生社会和企业实践环节

国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提出的“重学轻术”倾向,即高校教育偏重理论学习和理论考核,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最终标准,而不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经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而没有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真正价值,脱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轨道。因此,高校应改革课程体系和评分标准,提高学生社会实习环节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土木工程本身实践性强,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土木工程学科教学应面向工程,夯实基础,强调学以致用。

卓越计划的两阶段学习强调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卓越计划提出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的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及任务,走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道路。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施工现场参观施工流程、施工设施,学习各种工种如何配合、单项工程如何进行。到设计院学习相关软件,了解设计过程和基本思路,参加实际工程的设计与绘图等。同时学校也应为学生提供工学结合的实习机会,实施卓越计划提出的 “高等教育需要围绕提高工程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国际工程教育合作研究项目成果CDIO模式,也强调工学的技术基础教育,以项目实现教育目标,将企业和教育紧密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在四年培养过程中融入课程设计阶梯项目,使学生对土木工程学科有更系统的认知,在实际问题中提高工程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一词在土木工程学科中尤为重要,优秀的土木工程师不仅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而且勇于提出新的思想和理念,不墨守成规。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水立方和鸟巢,不论是独特的建筑造型设计,还是大跨度膜结构和充气膜材料的选择,都是首创之举,为中国的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世人眼前为之一亮,让人们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魅力。

而如今很多土木工程师都以工程经验为标准,接到新工程或是原来没有遇过的新问题,首先查找规范,如果规范中没有相关概念,多数人不去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而是凭借经验认为该结构不合理或不可实施,恰好与“卓越计划”强调的创新能力背道而弛。根据“卓越计划”的精神,优秀的工程师在遇到新工程、新问题时,应勇于打破陈规,开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即使方法不可行,也会推动土木学科理论的发展与进步。

因此,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之能处理错综复杂的实际工程问题。在完成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触类旁通,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技术层面逐步提高。

二、基于“卓越计划”的土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目标

以“卓越计划”提出的人才培养思想为基础,面向土木工程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获得土建类工程师基本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实用型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具体细化为以下几点: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如工程测量、工程制图、电工学、力学基础和人文科学等。

(2)掌握综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掌握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3)具有解决土木工程大型项目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事土木施工、设计或勘察工作。工程设计中能理解工程应用要求,掌握外业勘察方法,严格贯彻专业设计规范和专业设计流程。工程施工中,掌握一般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查和控制方法。

(4)具有协调和领导能力,能够参与项目的管理和组织工作,有较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在工程中能够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外语进行与本专业技术相关的沟通与交流,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与国际接轨。

只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达到上述目标,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从而承担社会职责,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

三、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制,落实“卓越计划”

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离不开国家政策和高校体制改革的引导。现代化建设与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息息相关,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从事土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养护维修工作,并可进一步承担设计、施工企业生产技术部门的工作和市场经营等管理工作。毕业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因此,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卓越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培养高素质土木工程人才,可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奠定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和后备力量,因此,每个高校都应明确卓越计划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把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适合人才发展的教育体制,在土木工程学科中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同时,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应尽快推进该计划,吸引国外教学资源,扩大公派留学规模,使学生了解各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国际最前沿的技术成果,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与规划。

四、结语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将“卓越计划”有效应用于土木专业的教学和学科发展上,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工程人才。同时,推行“卓越计划”也是贯彻国家改革和教育发展精神,为土木工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保障,不断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把中国推向工程品质强国的行列。

参考文献:

[1]高雪梅,潘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2011(11):109-110.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7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以及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将促进我国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迈进,从而培养与造就工程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设计》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一方面它上承《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等专业主干课,另一方面又为学生的毕业设计以及工作后实际的工程设计与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一方面它贴近工程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又涉及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法律等多个领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综合性,因此,对多数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设计》是相对难理解的一门课程[2,3]。鉴于该课程的特点,以及当今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提出以“工程师能力培养”为设计理念,进行《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设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理念

以“工程师能力培养”为设计理念,制作由“教学课件-习题-创新素质-知识拓展-卓越工程师”五大模块所组成的《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设计》多媒体课件,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立体化,并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旨在以《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设计》课程为依托,实现学生环境工程专业知识不断线、计算机能力培养不断线、实践能力不断线,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培养其工程师素质和工程师能力。

二、课件组成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设计》多媒体课件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分别为:

(一)教学课件

包括组织理论、环境工程项目策划、环境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环境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环境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环境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发包与采购管理、环境工程施工阶段管理、环境工程项目设计厂址选择、工艺流程设计等主要内容。

(二)习题

包括国家二级建造师考试历年真题、国家二级建造师考试模拟题库等。

(三)创新素质

包括学生模拟招投标活动、学生创建学习小组所进行的环境工程项目设计案例分析等。

(四)知识拓展

包括美国与中国科技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华为IPD项目管理“六步一法”、世界建筑奖与美丽建筑、中国的“超级工程”等。

(五)卓越工程师

包括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2)、污水处理厂项目投标书、7分钟让你看懂电子招投标、MS project 2010教程等。

三、课件特点

(一)引导式导航,兼顾美学

篇(7)

随着房建工程施工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工程监理在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投资方合法权益保护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重视监理工作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是现代房建工程施工的重要标志。

一、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在监理工作中,工程施工前的准备是做好整个工程监理工作的基

础。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施工单位建立好施工项目部机构,提高项目部成员的素质。项目部成员的素质和施工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

坏。审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主要操作人员的资质资格及上岗证

等,检查按投标书许诺及合同要求保证项目机构人员到位、健全、良

好。

2.要求建设单位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和机械进行报审,检查

机械的数量和选型是否符合要求,性能是否正常。以保证施工机械,

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的要求。

3.组织设计交底和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工程开工前,由总

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

审,使施工单位了解关键部位的施工特点和要求,特殊工艺及分项的

操作程序,通过会审减少图纸差错。要求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图纸进

行认真细致的阅读审查,以熟悉设计意图、构造要求和结构处理,掌

握施工中的难点及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

缺陷,以便在施工前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也要求施工单位核对图纸,

查看建施图与结施图标高、尺寸是否一致,土建工程与水电安装是否

协调,各部位的做法是否有遗漏,对图纸存在疑问等,以便在会审时

提出及时解决。

4.编写“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做好监理技术交底。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编写的内容要详尽,可操作性强,并在开工之前发放到业主、施工单位及相关单位,从工程开工开始向各方传递监理工作信息,使参与建设各方了解、掌握监理工作的做法与要求。

二、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监理工程师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

健全监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监督程序;督促施工企业加强自身质量

保证体系建设。施工过程中监理严格执行监督程序,每一个工程建设

方案应当报监理审批,坚持每分项工程及工序,由施工单位自检,专

职质检员审查确认后才能提交监理检查验收。这样,施工班组、专职

检查员、监理工程师组成了质量控制层层把关,真正做到控制工程质

量的三道防线。

三、严格审查进场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工程项目的实体,也是决定最终建筑质量的好坏。因

此,工程原材料与半成品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良莠不齐的工程材料

是不可能建造出优良质量工程的,有问题的原材料半成品会给工程留

下质量隐患。为此,材料进场时,规定施工单位报送进场材料报审表

及相关的质量证明资料,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对材料的外观、规格、型

号进行验收,审查材料是否符合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材料出厂合格

证及验报告单是否真实有效。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现场实物与资料相

符、质量保证、资料齐全、抽检试验合格的,材料报审表签署批准进

场使用;否则,在监理人员监督下退货出工地。施工单位擅自使用未

经监理人员检验合格的材料,总监下达停工令,责令整改。

四、加强巡视和旁站

要想达到“质量控制”的目标,必须对整个工程从开工前到施工、

竣工过程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对施工过程,需对各个工序进行

全过程控制。施工过程的巡视和旁站是施工监理最有效的监督管理,

加强巡视和旁站就是要使巡视和旁站发挥真正切实的作用,这样监理

人员必须首先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工序、有关的规范和标准,掌握容

易产生质量通病的地方,在巡视和旁站时有理有据地指出存在的问

题,使施工人员心服口服地及时整改。否则,监理人员只是在施工现

场转一转,有问题看不出来,留下了质量隐患。加强巡视和旁站,增

强监理人员责任心很重要。如果没有责任心,巡视和旁站也达不到监

理的理想效果,特别是旁站,需要旁站的都是关键工序、关键部位,

更是马虎不得。如对混凝土浇筑旁站,监理人员应仔细检查砂石材料

过磅,混凝土搅拌时间,水灰比等,并做好相应记录,发现问题立即

向施工单位指出并责成其整改。

五、运用总监协调管理机制监控工程质量

1.总监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质量隐

患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处理,并做好现场巡视记录,对所发现的问

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2.每周召开工地例会,总结施工中所面临的质量并提出解决方

案。要求施工单位提高施工管理质量水平。

3.总监运用工程款支付权监管工程质量。利用业主授予的权限,

要求施工单位每月报送本月完成的工程量及工程款支付申请表,监理

工程师进行工程计量,对未经监理人员质量验收合格的工程量不予以

签认,使施工单位认识到只有做出合格的工程,才能得到工程款,只

有主动控制好工程质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为提高工程质量而

努力。

六、做好施工资料的检查复核

工程项目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文件,做好资料管理工作,可以反映建设项目真实的质量状况,便于控制。在开工前,向施工单位明确资料的内容、范围和填写要求,统一格式和标准,资料跟随工

程进度同步完成,按监理的以上要求检查复核资料。在施工过程中,

严格资料审查批复制度,如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方案、图纸会审

记录、设计变更等必须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复后方可组织实施。严格按

检验程序复核施工单位报验单,使每分项工程都经监理检验复核完

成,分项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单,报请监理

工程师检验复核合格,才准许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否则整改合格为

止。这样由资料反映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工程质量,使工程资料真正

成为检验评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因此,监理工

程师如何做好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减少质量通病,消除质量隐患,在

工程监理工作中尤为重要。工程监理在施工中的工作应遵循坚持“以

人为本、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手法来实现工程

合同上的质量目标,使业主放心满意。

参考文献

[1]粱朝敏,张瑞浅.谈监理施工质量事前控制[J].太原科技,2006(12).

[2]林炳章.论建设工程监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3).

[3]谷金明,昊天骄.建设工程监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

[4]杨瑞新,李宏友,刘宇聪.工程建设监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东北水利水电,2003(6).

篇(8)

0、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社会对软件开发也渐渐有了需求。我国一般将软件从业人员分为初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和项目经理四大类,他们从事各个行业、各种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同印度等国家相比,我国高素质软件开发人员相对紧缺,因此高等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填补这种人才需求缺口。

软件开发技术随着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初软件开发主要是程序设计与编码,软件规模小、参加的人员少,基本上属于作坊式的手工模式。随着计算机性能提高,软件规模增大,没有软件开发思想和理论指导的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难以估计,软件质量低,文档缺少,产品不可维护,于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1968年提出了“软件工程”,把“工程方法学”引入软件开发过程,指导软件的开发。后来人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定义了一系列任务框架,规定了完整软件开发各项任务的步骤,这就是“软件过程”,如Rational公司的RUP、敏捷过程、极限编程与微软过程等。再后来,为了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劳动,避免一切“从零开始”的软件开发模式,人们又引入了“软件重用”、“软件构件”等技术,进而形成软件体系结构开发的思想。

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如何培养高质量软件开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应该结合当今成熟的、先进的软件开发思想和经验设计合理的、积极的教学过程,把一些纯净的开发理念和技术最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少走弯路,从而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

案例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沟壑。笔者主要研究如何结合个体软件过程的思想来设计解决实际应用的案例并采用这些案例教学。

1、个体软件过程

为提高软件质量,便于软件生产的管理,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SEI)提出了SW-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 for Software)模型,为提供对其过程支持的具体知识和技能,CMU/SEI又先后开发了PSP(PerSonalSoftwareProcess)和TSP(TeamSottwareProcess)过程。

PSP是一个基于计划和质量的软件过程,从个体一级培养实施CMM所需的软件工程知识和技能,提供一种支持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过程,以改进组织工作的个人规范,帮助软件工程师改进和评价自己的工作方式,培养他们把工程化方法应用到个体软件开发中,并提供详细的估计和计划方法,指导软件工程师按计划跟踪任务执行情况,利用已定义的过程来指导开发工作。

根据需求,PSP过程会制定一个计划脚本来指导软件开发工作,制定一个计划总结表来记录计划数据。软件工程师在工作过程中把开发软件的时间和发现的软件缺陷登记在“时间和缺陷记录表”中;工作结束时把上述记录的时间和缺陷数据填人计划总结表,最后把产品和完整的汇总表一起交付。PSP过程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为提高个体能力,PSP提供了4个级别7个台阶的阶梯式进化框架,循环渐进地改进个体软件过程;并提供分析和度量的工具,使软件工程师了解自己的表现和潜力,从而提高技能,帮助个体能力成长与发展。个体软件过程的框架如图2所示。

该框架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使软件工程师明确过程改进原则,掌握有效生产出高质量软件的过程。PSP0个体度量过程用于建立个体过程基线,使工程师学会采集过程数据与使用各种表格,养成良好的编码标准,掌握软件规模大小的度量方法,提高过程意识和质量意识。PSP1个体规划过程通过对需求任务的分析与分解进行软件规模估计。PSP1.1规划任务和进程,同时对自己时间和进度进行评估,提高个人的评估能力。PSP2通过建立程序缺陷检查表、设计复查和代码复查来提高个体质量管理。PSP2.1提供了设计模板,指导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PSP3把软件工程师在软件过程中获得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延伸到大型的程序。

基于PSP互动案例教学的研究与设计主要采用PSP1框架,向下结合PSP0,向上结合PSP2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从而培养高质量软件开发人才。

2、互动案例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由哈佛大学创造并使用,要求授课教师将真实一典型的事实或者问题作为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带领学生进行问题探讨和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方式为主导的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以实际应用为中心,以启发方式为主导,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目的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软件开发类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对学习目的产生迷茫,总产生“我学习这门课能干什么?”的疑惑。很多学生学过多种语言后,却写不出有用的程序,更谈不上解决实践问题,毕业后找工作看到岗位要求“编程经验”就底气不足,望而却步。为解决这些问题,自2006年起我们就引入案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并提出了三段式教学等研究成果。六年来涉及多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连续几年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稳步提高,每年参加各类编程竞赛的人数和获奖人数都在上升。

案例一般由教师精选、设计并讲解其实现过程,学生主要是被动的学,难以发挥其主动性。为使学生真正体验软件开发过程,需要他们主动参与到案例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积累软件开发的“工作”经验,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平滑过渡。我们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又研究了“互动案例”教学法,得到学校“521质量工程”的资助。“互动案例教学”有一条主线和两条从线:“以应用为中心”的主线是选定社会需求量高及企业最为关注的项目案例;两条从线是:①选取教学“案例”正本,用于教师讲授软件开发的知识点,使学生“被动学”;②确定“案例”副本,让学生根据案例正本“主动”地设计,实现该案例。副本案例与正本案例“互动”,从内容到形式辩证统一,使学生们做到学以致用。

软件工程师还应具有良好的编程风格,能根据开发任务规划开发进度,估计程序规模,并采用TDD(测试驱动)开发技术,进行测试设计与测试执行。所以互动案例教学基于PSP过程,引入个体度量、个体规划和个体质量过程的概念,把计划制定、时间管理、缺陷管理、软件规模度量以及设计评审等内容纳入案例,全面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3、互动案例教学设计

基于PSP的互动案例教学重点是案例正副本的设计。正本案例从软件(程序)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到集成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实现。我们走访了许多软件公司并和全国著名的培训公司如达内、师创等进行合作,结合实际项目选取学生熟悉的、易于接受的案例。案例设计采用PSP1的基本流程,并融入PSP0与PSP2的培养目标,做到新颖、实用以及目的明确。

互动案例设计步骤如图3所示。首先确定任务,这是案例设计的基础,不同课程确定不同的任务。下面以.NET框架下B/S架构程序设计为例讲解案例设计过程。WEB应用程序包括前台页面和后面的逻辑代码,比较流行的有电子商务、电子政务、OA办公等信息管理系统等。我们选取网上商城和教务管理系统作为开发案例,它们均来自实际的软件系统且贴近学生生活。针对教学要求我们做一些取舍,把大的任务分解成小的任务,每个小任务包含若干知识点,并由此设计时间管理、计划制定、缺陷管理、软件规模度量以及设计评审。系统可以分解为登录、查询等子系统,然后再逐步细化。

例如把登录子系统进行元素分解,具体到知识点可以分解为WEB控件的使用,如文本框、标签、按钮、图片控件;AJAX或微软VS的集成开发环境提供的一般处理程序(*.ashx)以及数据库编程等。具体子任务分解为:①登录页面,主要包括文本框、按钮等WEB元素;②用于验证码改变的一般处理程序;③基本类,如判断是否登录的类、数据库实体类等;④后台逻辑代码,即页面对应的隐藏代码;⑤CSS样式文件与js代码。然后对每个小任务的工作量(时间)进行估算,具体单位为分钟。表1是登录案例的任务分解情况。

根据估计结果进行任务设计,设计时间日志记录表用于记录时间的进度。整个过程按照图1的顺序设计,根据项目的进度表使用Gantt图公布项目的进展情况,为每个任务分配ID并对设计、编码、编译、测试和后期的处理跟踪,填写各项数据表。最后根据跟踪数据对整个案例过程进行度量分析,使用个人过程提供的各种表格,完成对编码阶段每小时引入缺陷数统计,测试阶段每小时排除缺陷数统计等,从而计算出过程效益。例如通过计算程序的缺陷密度,来衡量软件开发人员的个体成长过程。

上述正本案例讲授过程中尽量还原真实开发过程,以指导学生进行副本案例设计与开发。与登录案例相关的副本案例是论坛的注册界面设计,具体需求如下:论坛发帖或回帖用户需要注册成会员后才能进行,注册界面简洁美观,注册用户需填写用户名、注册密码、确认密码、电子信箱和验证码等,注册成功后进入论坛主页,并对电子信箱合法性进行验证,密码不能为空且不能少于6个字符。要求学生根据正本案例进行任务分解、计划设置,并管理自己的编码、测试等过程,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度量评估。

篇(9)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工程质量的责任重于泰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可利用建设用地面积的减少,建筑不断向高层去发展,因此适用于很多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显得极其重要。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施工组织的不健全,在管理方面经验欠缺;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对正确的操作和控制不明原理,施工总是停留在盲目阶段。

1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特点

土木建筑工程中用得最多的一种结构就是混凝土结构,钢筋与混凝土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是由于混凝上硬化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粘结力,它是由分子力,机械咬合力和摩阻力三个部分组成,机械咬合力在其中起决定作用。如果将钢筋端部做成弯钩,或者把钢筋焊成骨架或网,都可以增强其粘结力。在使用中,为了保证其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和防止钢筋锈蚀,钢筋周围需有巧一圈3Omm的保护层,若结构处于有侵蚀性介质的环境,保护层厚度还需要加大在梁板受弯构件受拉力的钢筋,根据弯矩图的变化沿纵向配置在结构构件受拉的一侧,在柱和拱等结构中,钢筋也被用来增强结构的抗压能力,它有两种配置方式,一是顺压力方向配置纵向钢筋,与混凝同承担压力;另一种是垂直压力方向配置钢筋网或螺旋箍筋,以防止混凝土在压力作用下的侧向膨胀,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的应力状态,从而增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由于这种方式配置的钢筋不用直接的承受压力,所以也称间接配筋。由于混凝土的极限拉应非常低,所以在使用荷载条件下,构件的受拉区容易出现裂缝,实践证明,缝宽在0.3mm以下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会影响其承载力和耐久性在-40e一+50e的温度范围内,混凝土和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都不会有明显的改变。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可以使用,按所连接的构件类别(板、梁、析架、柱、基础等),或按连接的受力性质或按连接变形的能力,在连接上都有不同的构造方式,其基本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可靠地承担从一个构件传到另一个构件的内力在结构的使用期间,连接处的变形小,不妨碍它的传力特性,对某些柔性连接则应具有足够的柔度和延展。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前质量控制

事前控制是施工前准备阶段所进行的质量控制,该阶段的控制是施工项目部开始施工前所进行的重点工作,只有在哪个方面控制的不好,都会成为工程施工的瓶颈,所以要做好事前控制就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2.1 认真会审检查有关施工的设施及图纸等

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和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等工种的工长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交底,包括:结构的标高、配筋及截面尺寸是否有遗漏和错误;梁上所栽构造柱是否与建筑图相符;特殊构造部分的拉结筋型号、尺寸、形状和技术规定及要求是否符合规范、图集的要求,对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问题,应及时在相应的结构图上标明,避免因遗忘而造成施工失误。

2.2 认真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其中包括:保证框架结构工程质量有可靠的技术、组织和预控措施;高度大于 4.5 m 的模板及支撑系统、特殊结构或特殊技术要求应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特殊要求的垂直运输、现场用电及安全的专项组织设计。

2.3 制定并及时落实工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措施

核对水泥的品种、级别、出厂日期及水泥、钢筋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请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的工地代表对水泥、钢筋及钢筋焊接进行见证取样,并送有关检测试验单位复验;核对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的出厂合格证,按进场批次请有关人员进行见证取样,并及时送有关检测单位进行复验;验证混凝土用水的水质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并计算其供水量以满足施工的要求;对以上原材料的原始证明文件应及时进行整理归档,妥善保管。

2.4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试验单位出具;场测试砂石含水率,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材料用量后下发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2.5 放线测量的测量

依据规划部门提供的红线桩水准点标高及施工位置平面图进行轴线定位测量、标高引测,并形成放线测量成果报有关单位批准。

2.6 准备施工机械设备

排查工程必需的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能否保证正常、安全运转,是否需要备用设备及备件;排查材料的计量器具是否有相应的技术合格证,是否具有法定计量检测部门的检验校正证明,若缺,则应及时委托法定计量检测单位对计量器具进行校正调试。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由于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构成,因此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落实在每一项具体的工序质量控制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任务是繁重的质量工程师应根据工程项的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对施工现场及施工工艺的监督管理,加强工序质量控制,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和操作规程,实行检查认证每一个制度的关键部位,项目经理及质量工程师必须亲自监督实行中间的检查和技术的复核,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均进行检测和验收并签证认可,为了防止质量隐患的发生,质量工程师必须作好施工过程记录,认真分析质量和统计数字,对工程的质量水平及合格率,优良品率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以供项目经理做决策,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操作应及时纠正,和加以处理,并提出相应的报告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将创优质工程活动结合在一起。

4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点

4.1施工项目对材料配件质量的控制

通过对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研究,提出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明确了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剖析了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内容,强调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材料、构配件、工序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为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科学的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4.2 混凝上结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明确了混凝上结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工作,分析了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从原材料到工序质量控制的过程和方法,从而使施工人员对施工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提出了施工中常见的缺陷及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4.3 混凝上结构的因素分析和质量控制解决问题

在本文的工程实例分析中,利用质量控制程序,同时根据本文中混凝上结构的因素分析和质量控制原理解决了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中柱箍筋数量虽够,但间距严重超出规范规定,构件受力钢筋位移,主梁与次梁相交处配筋相互矛盾以及梁内纵向钢筋弯入边柱内的布置等问题,使该工程达到了预定的“市优”标准。

参考文献:

[1] 张来彩.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的理解[J]中华民居.2010,(12).

[2] 郑冬菁.浅谈钢筋砼框架结构在抗震中的延性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11,(3).

[3] 王铁梦著.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supervision work, and expounded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control of each stage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the method to solve.

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强大,公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世贸组织后,公路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也是日新月异,投入营运的各等级公路越来越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公路行业也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多方面都期待技术上的创新。由于公路建设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质量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检验等特点,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建设高质量的公路,保证公路的稳定性与行车安全,必须对公路建设各个阶段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1、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为此,即要加强“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包和发包的关系;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通过监理规范服务条款或合同确认职责、权限和经济关系;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只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同时,还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督、检验和质量管理机构:(1)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规范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2)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3)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组的质量管理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对施工质量负责。 2、加强质量监督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重视基础工作,才能坚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数据科学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业主、监理要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和环境美学相结合,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批。

(2)强化检测工作。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级公路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中心试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要根据公路建设的要求拨发专款配置相关检测仪具。

(3)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工程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定期报送各种资料。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及时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

(4)建立健全责任制。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联质奖惩制,发挥经济制的作用。

(5)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可利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交流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和新工艺。

3、加强公路建设各方面的质量控制

3.1公路规划阶段的质量控制 公路建设规划阶段,即公路施工建设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公路建设质量进行控制:

3.1.1各项准备工作应严格按程序进行,并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工程承建应引入广泛的竞争机制,尽可能让多的有建设资质的单位,参与工程竞标。这样即有助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更有助于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此外,材料采购也应按照国家对相关公路建设等级的要求,通过竞标确定材料采购单位。最后,项目的外包、材料的采购以及其他各项工作,都应该在上级监督单位下进行。对准备工作中出现的错位及时纠正,确保后续工程顺利进行。

3.1.2科学合理规划公路路线,确保公路质量。公路路线合理规划的目标是:一、保障公路建设质量;二、降低公路建设成本。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应对公路将要经过线路的地质、水文等环境进行勘测,尽量减少对农田的占用,尽量避开地下暗流,地质灾害易发或多发地段。

3.1.3根据公路建设等级要求,选择建筑用料,确保公路建设质量。由于公路建设等级以及公路沿线地质与水文环境不同,必须选择相应的建设用料,如路基铺设所用沙石颗粒大小、桥梁建设所用水泥等级与标号等。 3.1.4最后,应对整个线路规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以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可实现性。规划完成的公路建设路线,提交给上一级技术监督小组进行评估,这些评估主要包括建设成本评估、对沿线环境影响评估、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可实现性进行评估。经过评估,对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

3.2公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3.2.1 控制施工人员质量。施工人员构成、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对公路建设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建立一个优秀的施工团队,才能确保公路建设质量。

3.2.2控制工程材料质量。合格的建设用材料,是公路建设达到优质的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几个方面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一是确保材料从具备生产资质的厂家采购。材料采购时,必须要求销售方提品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或者产品质量保证书等。二是对于建设中的主要用料,应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样品检验。三是对于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进行配和比生产试验,达到要求方可对这些材料来进行采购。四是对于桥梁架设用的钢梁这类关键材料,不仅要对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还要对其产品进行强度、韧度检测,甚至派出专门的人员驻厂,监督生产企业的生产。

3.2.3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科学施工方法。在公路建设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同样对工程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桥梁、涵洞以及地下排水系统等关键部位,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整条公路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此外,科学是的施工方法也很重要。如雨天施工方法、严寒气候下的施工方法等。只有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建成后的公路稳定性和安全性才有保障。

3.3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以前的所有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考核,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补救的尽量补救,对于无法补救的路段,要进行新建或重建等。这些检查包括路面强度、平整度、桥梁的设计承重等等。只有路面强度达到要求,路面才不易塌陷、开裂;只有路面平整度合格,才能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平稳度以及舒适性;只有桥梁强度和承重达到要求,才会避免今后使用中发生大的桥梁交通事故。

上一篇: 秋季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下一篇: 文化精神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