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神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01 19:13: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精神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化精神

篇(1)

路遥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作为黄土地成长起来的农民之子,他不能不受深固的亲情与乡土文化的牵制和影响,因此,他最乐于也最善于描写农村生活、描写本土或乡间人们的心灵和遭遇,颇具自传性质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当马建强带着父老乡亲们的一片厚爱,背着“百家姓粮”进城上学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土地的精神”和“土地的博爱”。升腾在马建强胸中的是一种厚重的、炽热的、伟大的“黄土地”之魂,它代代延续。而土地精神所凝聚的爱的力量,已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的友爱,它属于最无私、最真诚的奉献与牺牲精神。

将农村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悲哀和辛酸,同农村家庭生活、人伦关系的温暖情愫,溶解于人的经济、政治关系中,让严酷的人生氤氲着温暖的人情味,是路遥作品的共性。而透视这种人情,我们不难看出作家对农村的生活方式、精神内核的洞见与理解,那就是对家庭伦理思想的关注,这一点,在《平凡的世界》里体现得最明显。孙玉厚一家的生活正是千千万万农民的传统生活的缩影。孙玉厚赡养母亲、抚养弟弟、为儿子操心,无不体现了孝、悌、仁、慈的伦理规范。而懂事较早的少安,虽有别样的人生理想,但在家庭生活中,他又是传统伦理感情和人生义务的承担者。一心追求生命价值的孙少平,无论是在县城求学,还是在黄原打工,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家”。而“家”正是农民因血缘关系造成了他们的地缘关系,以家为本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②农村基本上没有极端的个人主义,也没有十恶不赦的恶人,大多是既为自己又为他人。作家没有在人格的意义上否定任何一个人,也没有按照惯常的模式将任何一个人置于道德的极端。从乡土政治家田福堂、高明楼、游手好闲的王满银、善于看风使舵的马占胜、孙玉亭,甚至包括傻瓜田二的身上都直接或曲折地闪现出人性的光彩。他们性格、品质上的弱点及生理上的缺陷,但不仅不妨碍他们成为审美意义、人格意义上的人,而且从而体现出较为深刻的普通人丰富的心灵世界和人生哲学。

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五十二章,作者借少平的感觉表达出这样的认识:“这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尽管穿戴土俗,文化粗浅,但精人能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稠密。在这个世界里,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③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眷恋、热爱着这片土地。城乡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如何,城市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所以,奔向城市是一种莫可名状的冲动。在以前的观念中,知青回乡务农是热爱劳动、热爱家乡,而向往城市、奔赴城市是好逸恶劳、忘本叛家的表现。这种模式是农本思想的体现,也是17年简单的意识形态划分造成的。而到了新时期,路遥率先在《人生》中肯定了高加林向往城市的冲动,并揭示了农村青年到城市后也能大有作为的现实,表明了青年应该到最能发挥才干的地方去。在《平凡的世界》中,青年人只要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即可。因此,孙少平、金波、田润生、孙兰香、金秀等均义无反顾地奔赴城市,在城市里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志得意满。这些青年人,以农村人特有的文化美德去征服城市文化。如少平对惠英嫂、金波对藏族姑娘、润生对郝红梅、润叶对李向前甚至包括金秀对少平也是情真意切,以善良争取爱情,以爱情印证善良,这与有些作家反映农村青年一到城市便堕落的情况相反。农民的善良在城市大放光彩!

随着创作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作家的农本意识在逐渐变化。不再是那种“父母在,不远游”的守土精神,也不再是故土难离。乡土精神由物性的粘着于土地转变为灵性的乡土情怀、乡土美德的闪光。与土地的关系由肉体的皈依转为精神的向往,起初土地是裁决人物行为的一种尺度,到后来成为对现实缺憾的一种弥补,成为人性美的标志与向往。“千千万万的高加林们还要离开土地,而且还可能再不返回,但是,我敢肯定地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和土地的感情也仍然只能是惋惜地告别而不会无情斩断。”城乡在社会发展、伦理道德、人性人格上有着不同的价值尺度和表现。在城乡关系的把握上显示出了作家的辩证思维:张扬农民的美质,扬弃农民的缺点;城乡应互补互渗,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就是友谊与婚姻的最佳结构也是城乡结合型,如高加林与黄亚萍、马健强与吴亚玲、孙少平与田晓霞等。这种结合表面上是一种友谊与婚姻关系,但在潜意识中却表现出了城乡的差别与互渗:当城市姑娘向农村小伙子表白感情时,小伙子总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而姑娘爱小伙儿,是因为他们勤奋、努力、拼搏。小伙子以自己的品质赢得了爱情,姑娘则慧眼识才,爱其所爱,除掉了门第、势利等世俗成见。城乡美质在碰撞中发出耀眼的光彩。

尽管路遥在创作中透出对乡土乡情的深深留恋和呼唤,但是他自己的理性认识还是清醒的,这也正如他自己所说“在这一巨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其中就包含着我们将不得不抛弃许多我们曾珍视的东西”。这是历史发展社会转型期文学再现生活的反映。路遥的农村小说因此沉重,也因反映时代的旋律而显现出史诗的光辉。

参考文献:

[1]《路遥文集》第2卷,陕西几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6贞。

[2]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页。

篇(2)

一个城市,引起为傲的应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其蓬勃发展的态势?抑或是美好的前景?对于贯穿一个城市的的城市精神,我们值得展开这样的思考。精神,正是这样一种浓郁文化传承下的淳朴,是在这样巍巍大山之中的敦厚。大山之厚重,又不仅在于高、绝,更在于那一番俯视天下的宽博心胸,在于试剑天下,敢闯敢拼的奋进精神。

二、城市精神——城市文化

篇(3)

塔西南公司职工医院(844804)作者:张自修

[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塔西南职工医院隶属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公司,主要承担着新疆泽普石油基地各族员工群众和周边地区群众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等职能。1978年,该医院仅是一个有30多人规模的卫生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历经改革、优化、重组、发展的历史变迁,发展成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医院。近30年来,他们用双手送给病人温暖和幸福,用劳动换来病人的希望和慰籍,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鲜未人知的动人故事。

南疆石油会战时期,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为了尽快挽救病人,把食堂的案板当成手术台;年轻的护士为了缓解病人痛苦,不顾性别差异为男病人导尿;一位产妇把那条残疾的腿蹬在助产士肩头上,顺利产下健康婴儿;一名患者因受伤引起肝脏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抢着献血,怀孕3个月的护士因高强度工作差一点流产……

1996年5月,一位狠心的农村母亲丢弃一个2个月的女婴,处在哺乳期的护士听到孩子因饥饿啼哭声,心痛不已,眼泪不由自住地涌出来,顾不上自己的孩子还没吃奶,敞开无私的胸怀,喂哺这个刚来到人世间的可怜的孩子。医护人员有的买奶粉,有的送衣服,有的洗尿片,有的捐钱,日夜轮流看护孩子,不是妈妈胜似妈妈。

1998年7月,一位病人因车祸致重度颅脑外伤,处于生死关头,外科医生、护士经过全力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过重的损伤使他处于“植物”生存状态。在得不到家属理解、配合和支持的情况下,医护人员给予了病人更多的同情和关爱,一丝不苟、尽心尽力护理,妻子不干的活他们来干,家人不做的事他们来做。40天后,“奇迹”出现了!病人醒过来了!那一天,对每一位医护人员来说,实在是太震憾、太难忘了。当看着病人睁开双眼,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在场人员无不流下了热泪,能表达他们此时百感交集心情的只有一个字——“值”!

“疫情就是命令”。1996年12月泽普石油基地暴发流行伤寒时,在20__年抗击非典战役中,在20__年防控禽流感的战斗中,该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在面对生与死、安与危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没日没夜的奋战,体检、查处、隔离、设立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等,履行着光荣与职责……

篇(4)

人们一向惯于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来研究奥运精神,本文则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奥运精神的核心所在。其实,无论是对古希腊奥运精神的研究、对西方现代奥运精神的探讨,还是对北京人文奥运精神的分析,都必然要穿透这种种不同的文化形态,表现为对文化本身的研究,也就是对奥运文化的研究,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奥运精神的内涵。对奥运精神的研究则既要注重对其外延的研究,又要注重对其内涵的研究,这样才有助于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奥运精神。

一、奥运精神的历史和现实

1.奥运精神与西方文化

(1)奥运精神与古希腊文化

作为西方文化的产物,奥运精神远承的是古希腊奥运匹克竞技会的精神。古希腊奥运匹克竞技会不仅是体育的竞技,而且是集哲学、艺术、美术、文学、民俗和市民文化为一体的盛会,是“神权政治”时期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制度[1]。

具体说来,奥运匹克竞技会是祭神典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奥林匹克”一词的本义就是向奥林匹斯山诸神献祭的典礼,所以经常举行“奥林匹克”仪式的地方得名奥林匹亚[2]。从体育运动在祭神典礼中的地位可以看出古希腊文化对身心合一的崇尚。希腊人既重视身体的训练,也重视精神的修养,强调人的身心要全面发展。据说古希腊的文献中有这样的文字:“男人留着漂亮的胡须,健美的身体,和善与智慧的表情,具有整体和雕塑感。”[3]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尚。而奥林匹克竞技大会上的胜利者与艺术表演大会、歌咏大会中杰出的诗人,所得到的也是同样的欢迎,他们都会被授予橄榄枝、棕榈枝编制的花冠[4]。

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在希腊文化中还担任着教育的功能,发挥着训练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成为合格公民的作用[5]。首先,体育场发挥着公共空间的作用,满足了人们通过竞争获得荣誉并展示自己身体的要求。像健身房这样的体育场馆是体育锻炼的场所,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场所[6]。其次,运动会是公民参与竞争、为城邦获得荣誉的重要舞台,公民从运动会上接受了民主的教育,将城邦的价值观念深深印在头脑里[6]。

由此可见,对于古希腊人而言,奥林匹克竞技会是一种宗教制度,也是一种政治制度,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和展示个性的舞台,它发挥着教育公民的作用。作为一种抽象和概括,奥运精神是古希腊文化的结晶,它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且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2)奥运精神与现代西方文化

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顾拜旦,他创办现代奥运是为了“创造一种既能弘扬古希腊文化思想和古代奥运人文精神,又能使体育运动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方式,藉此对世上所有青年人进行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教育”[1]。在他看来,古代奥运精神并非简单的体育比赛,而是教育青年的手段之一:“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体格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而是为了教育人。要培养坚强的个性,只能通过竞赛来磨炼身体,以此来发展和增强思想和能力,并塑造完善的独特个性。”[7]可见现代奥运与古希腊奥运有着相似的旨归,都希望通过体育来实施教育,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现代西方继承了古希腊的人文理想,现代奥运精神也与古希腊奥运精神一脉相承。具体说来,现代奥运会是文艺复兴运动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推动了西方文化向其他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勇于开拓、敢于进取,追求的是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个性生命力的张扬,“更快、更高、更强”的主张正是这种开拓进取精神的体现[8]。

2.北京奥运精神与中华文化

随着奥运会在世界各地尤其是非西方国家的相继举行,它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因为不同文化的参与而增添了新的色彩。从文化上说,奥运会的举办所伴随的是文化的双向传播和互渗。

(1)双向传播包括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仅以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为例:首先,这次运动会使国人用更加开放的眼光去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背后的西方文化。其次,通过举办这届奥运会,中国获得了一个使世界关注和了解我们的机会[9]。

(2)双向互渗包括对内输入和对外输出。仍以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为例:首先,通过争取和承办奥运会的过程,我们集中地受到以奥运会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影响。“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办口号正是表明了北京对奥运精神的一种学习和认同,也表明北京的加入将为古老的奥运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因素,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其次,通过承办奥运会,我们向世界输出了“人文奥运”的价值观,“人文奥运”正是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中国式的“天地人和”与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相互对接,激发了古老的传统文化资源。两种精神都“以人为本”,这是二者的共通之处,只不过前者更重的是群体中的人,即人伦,后者更重的是个体的人,即个人。将“和合”文化与“更快、更高、更强”的竞争文化结合起来,是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新贡献,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新发展[10]。

二、奥运精神的人文内涵

以上我们简要梳理了奥运精神由古至今的发展,它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这就是“奥运精神”的外延,而其内涵则是在各个形态背后那个稳定不变的东西,具体说来,这就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它既关注个体的完善,又关注社会的共同幸福[11]。

对个体而言,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追求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精神。正如《奥林匹克》所说:“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无论是古希腊、现代西方的奥林匹克精神,还是北京的“人文奥运”,它们都表现了人不断超越自我、奋勇拼博、积极进取的精神。

对于人类而言,奥林匹克精神意味着和平、友谊和互助。从奥林匹克精神在每个具体历史时期的表现来看,它一直相当注重体育的教育作用,注重在运动中教化青年,提升他们的身心素质,训练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对社会、对社群的关心。从奥林匹克精神的发展过程来看,它是从希腊开始,从欧洲逐步扩大影响,直到波及全世界的范围。这一过程也是世界参与、改变原有奥运文化的过程,是文化融合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2)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3)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12]。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奥林匹克精神既能满足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又上升到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的高度,这正符合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所以说,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绽小霞.奥运精神与东方体育文化的弘扬.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哥舒翰.揭秘奥运圣火精神源头――奥林匹斯山:不高但有名.省略s.省略/news/2008/03-24/12195.shtml.

[3]裴东光.“有体无育”背离奥运精神.体育教学,2006年第5期.

[4]彭俐.奥运文化回眸.群言,2001年第8期.

[5]傅国涌.如何找到“同一个梦想”――也谈什么是真正的奥运精神.同舟共进,2008年第4期.

[6]赵立行.古希腊人的公共生活――赵立行教授在东方讲坛・上海博物馆的讲演.文汇报,2008年6月8日.

[7]王德瑜.奥运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激励作用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4期.

[8]张玲,汪伟信.试论奥运精神与中国体育文化.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9]冯霞.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特点、性质及其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新闻界,2008年第2期.

篇(5)

如果我们能够从当代社会的电子钟上抬起空乏的头颅,将目光伸向中国“知识分子”的源头,我们会隐约看到殷周时代的君子,那些如青铜器一般高贵沉稳、坚毅内敛的“士”,其精神深处无不泛着幽亮的独立之光。这些因掌握了知识而从群体蒙昧中脱离出来进而赢得人格与精神独立的士,皆以独立而刚硬的骨头面对乱世与钢刀,面对君上与臣民。他们长久地行走,思考,发声,把自己炼成一根时代精神与文化的体温计,并用自己的呐喊与文字调节整个时代冷热失常的体温。他们不是等时代来慰问自己,而是用自己创造的冷,创造的热,去测试,去体贴,去改造,去纠正,去更新时代的文化,进而促其在良性生长中日渐拔高。

当我们重新审视那些上古之士,比如心有七窍的比干,我们会发现他那颗玲珑心事实上是一颗即使被烤到火刑柱上也依然不行苟且的独立之心。而披发行吟、抱石自沉的屈原所抱着的那颗石头,又何尝不是一颗不甘沉沦的独立之心。

“君子以独立不惧。”(《周易・大过》)任何一种勇毅强健、富有创造精神的灵魂都来自于因独立而毫不畏惧之心。而一切思想文化恢宏壮阔的时代,都有赖于那些独立而伟大的灵魂。当我们翘足仰望遥远的秦汉魏晋与盛唐隆宋,以及并不遥远的民国,我们会讶异那些伟大的文化创造者绵绵不绝、浩如江河的创造伟力究竟是从何处来的?看看那些伟大的诗词歌赋,抚摸那些碑刻上不朽的篆隶楷行草,再研究那些文化巨人的人生阅历,猛然醒悟,一切伟大的文化创造都源于独立的人格。大师庄严或不羁的衣袍下无不藏着一颗独立之心。

篇(6)

【作 者】解丽霞,女,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讲师,中山大学哲学博士 。广州,510640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2-0001-005

Chinese Culture•National Spirit•Change of Culture

――On the Cultural Headstream of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Xie Lixia

Abstract: The cultural origin of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three ways.Culture, connecting with nation, is both the mark of self-recogni tio n and the spiritual source of conscious-cohesion of nation National spirit is i deological core of cohesion of nation, which is accumulated by choosing and app roving of nation continuously in delivering of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he change of cu l ture is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has three different ways: the first is natural evo l ution of cultural self-spirit, the second is passive transform under attack of t he foreign culture, the third is mutual contain during influence of pluralistic culture

Key words: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culture , National spirit, Change of culture

一 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

中华民族凝聚力可以说是一个学术老话题。一般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促进民族成员团结 凝聚、维护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内在动力,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合力。文化和凝聚力如何联系 在一起,或者说文化对凝聚力的作用如何。对此问题的探讨与解答,不能忽视一个基本的理 论问题,那就是文化与民族的关系。

关于文化,最经典的当数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中的广义而言,是 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 其他能力及习惯。”①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人类学概念或民族学概念,它是人类发展史 上的 特定范畴,与民族的关系可谓与生俱来。泰勒的这一基本文化立场影响了西方后来的文化学 研究。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认为:“人类的所有这些基本难题都要由个体通过器 物,通过组成合作群体,通过发展知识、价值和道德意识来求得解决。”②这一论断揭示 了文 化与民族的发生学意义,人类在不断解决自身需求的实践中,文化伴随而生,“人工制品、 组织化群体和象征符号是文化过程的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纬度。”③它们构成了民族的物 质基础(人工制品)、承载主体(组织化群体)、精神信仰(象征符号),具备了这些坚实的基 础,民族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他下了定论,“我们必须断言:这个过程明确意味着 一个群体的存在,以及其成员间的一种持久关系的存在。”④民族因为文化的实践而存在 。在 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想象”,是群体中成员的认识和理解。正如安德 森所讲:“‘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幻影,而是一种与历 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⑤如此界定说明民族具有文化性 。反 之,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民族,文化也具有民族性。文化与民族,不仅有发生学上的关联 ,而且文化既是种族差异的决定因素,又是民族自我认证的标志,它更是一种实践力量,提 供民族凝聚的精神源泉。

民族理论研究以文化作为民族差异的决定因素,可以说中外皆然。在中国古代,“夷夏之辨”的文化决定 论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我中心”观念,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在西方文化人类学研 究中,有着相同的认识,美国文化学家博克认为:“人类群体中大部分显著的差异是由文化 决定的。不论你所讲的语言、使用的工具、偏好的食物、选择的职业,还是你对美妙的、神 奇的事物的概念,无不是首先依从于你生长在其中的群体的文化。”⑥可以说,民族是一 种社 会文化建构,是文明与野蛮的界分标志。文化是民族的标记,文化因民族而形成传统,传统 具有在民族中传递的能力。所以,马林诺斯基断定,“所有这些都依赖于一个群体把个人成 就的原理纳入到可以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交流的传统中去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传 统还要能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⑦文化在民族中穿行,它使人们有可能彼此联系;民族 依靠传统的规范、习俗生活,依靠文化整合、文化凝聚稳定发展的根基。

民族因为有了自己的文化风格而成为文化民族,文化因为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而成为民族文 化。民族正是因为文化而产生了价值的趋同性,才有可能凝聚在一起,“文化民族,这个词 本身把它们和它们以前及以后的形式区别开了。一种强烈的‘我们’感铸就了一切主要结合 中的最有意义的内在一致性。”⑧文化体现为民族共同的心理意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通 过行为的整合实现民族的整体性存在。“各个民族的人民都遵照这些文化目的,一步步强化 自己的经验,并根据这些文化内驱力的紧迫程度,各种异质的行为也相应地愈来愈取得了融 贯统一的形态。一组最混乱地结合在一起的行动,由于被吸收到一种整合完好的文化中,常 常会通过不可思议的形态转变,体现该文化独特目标的特征。”⑨所以说,文化是民族最 坚强、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基于以上认识,文化与凝聚力的联结就变得简单了。它可以转化为文化在民族实践中的现实 作用,即对民族产生凝聚力量。这一点恰如斯威伍德对文化的理解,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实 践,是以意识、行动与特定的价值观作为基础,然后寻求改变世界的一种手段。”⑩民族 凝聚 力简单而言,就是一种文化实践。文化在民族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体现民族心理倾向、 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民族精神”,它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

二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两面”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承而言,它是民族精神;在文 化实践而言,它是民族凝聚力。简而言之,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民族凝聚力 是民族精神的价值落实。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构成来看,中华民族精神居于核心地位;从中 华民族的实践来看,民族精神凸显的时期,正是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 时期。

学术界一般认为,民族凝聚力由自然凝聚力和社会凝聚力构成,血缘、地域是民族凝聚力的 自然要素,经济、政治、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社会要素。但就其质而言,文化决定着民族凝 聚力的基本要素。按照“文化结构说”理论,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与此对应,民族凝聚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主要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三个主要因素。 血缘、地域可以看作物质文化的范畴,它们不仅仅是民族的自然联结纽带,更是民族的“文 化意象”,作为一种召唤民族的力量而展现在民族凝聚的文化舞台上。就广义的文化而言, 不同性质的文化在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不同。具体来讲,经济为民族凝聚力提供物质基础, 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凝聚的坚实土壤,共同的物质利益是民族凝聚的经济动因。政治为民 族凝聚力提供制度保证,“天下一统”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有利政治环境。思想文化则是民族 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的情感纽带。所以,伍雄武认为:“中华各民族所以能融合为 中华民族,其中最主要的历史条件,就在于各民族的文化是相容的、互通的、能结合为多元 一体的文化。”[11]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主 要特征就是 具有文化认同功能,因为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它理所当然地成为维系全民 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凝聚民族积极思想,感召人们为民族统一和社 会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源泉。”[12]如果说,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 泉,那么, 它为民族凝聚提供的主要就是民族精神的支援。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凝聚核心、创新动力。因 此,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文化力量。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凸显的时期,就是民族凝聚力增强与民族大融合时期。春秋 战国时期的文化领域,诸子百家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吸收,如曹聚仁先生所讲“‘百家争鸣 ’与‘互相渗透’,正是一件事的两方面”。[13]中国文化在争鸣与融合中奠定了基 本形态,孕 育了爱国主义、崇尚统一、以民为本、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各少数民族在这种精神的引导 下,逐渐走向融合,产生了华夏民族。因此,伍雄武认为,“春秋战国500余年是中华民族 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其重要性就在于,这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是中华文化的 核心和基质的形成时期,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民族的诞生时期。”[14]秦汉时期 ,以儒家思 想为核心的一统文化模式确立,“大一统”、“崇德重义”的民族精神凸显,促进了各民族 的进一步融合,汉族诞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初步形成。魏晋至明清时期,在王朝更替 频繁的历史进程中,统一始终是主流,民族文化吸纳佛教文化,走向合流,民族精神更加巩 固,中华民族再次出现大融合。在近代,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期,民族精神在“救亡图强 ”的时代主题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团结御侮的革命精神、科学民主的时代精神凸显出来,中 华民族空前凝聚,致力于探求“中国向何处去”的强国之路。在当代,改革开放、全球化是 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精神的召唤下,全国各民 族人民团结起来,投身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为民族的繁荣、进步作贡献。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经过民族的不断选择与价值 认同,逐渐形成了超越时代界限、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贵 和尚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德重义八项内容。这些主体精神深蕴在民族的 文化传统里,中华民族成员在这种精神的濡染下,形成了独特的国民品格和精神风貌,从而 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化母体而产生归属感和宿命感。所以,安德森指出:“使人们在‘民 族’的想象之中感受到一种真正无私的大我和群体生命的存在。‘民族’在人们心中所诱发 的感情,主要是一种无私而高贵的自我牺牲。”[15]其实,安德森所讲的“民族”, 与其说是“ 想象的共同体”,不如理解为“民族精神”。因为,人们对民族的想象或认同,主要不是想 象一个共同的政治,而是认同一种特定的文化。虽然,民族在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强烈的 政治性,民族的凝聚核心变成了政治权威,但从根本上讲,民族之所以可以称为“民族”, 首要的条件是它的文化共同性,而不是政治共同性。因此,民族精神始终是民族凝聚的思想 内核,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最根本原因。

三 文化变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深化机制

所谓“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其特质或主体精神发生变化的过程。考察中华 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变迁路径:一是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二 是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三是多元文化潜移的相互涵化。在文化变迁的进程中,中华民 族凝聚力得以逐步深化。

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可以说贯穿于文化变迁的整个过程中。这里讲“自然演进”,主要 指民族文化精神在古代民族的实践中,其内涵由“自然情感”发展为“道德至上”。按照中 国传统文化的分期,传统文化在秦汉时期的定型正标志着文化精神的转折。在此之前,虽然 传统文化在孕育期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但是自然性的;在雏形期有浓郁的人文意识,但百家 争鸣尚未定于一。可以说,各部族的凝聚核心,主要来自于对部族特定自然东西的认同,比 如:血缘、地域、亲缘、由自然而想象出来的部族文化的象征――图腾,还有语言。安德森 也讲道:“从一开始,‘民族’的想象就和种种个人无可选择的事物,如出生地、肤色等密 不可分。更有甚者,想象‘民族’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而语言往往因其起源不可考证,更 容易使这种想象产生一种古老而‘自然’的力量。”[16]这种自然凝聚力之所以如此 强大,因为 它是不需要逻辑证明的,是部族生来如此的本根。随着传统文化的定型、强化,文化精神也 逐渐凝结为以道德至上为表征、以群体本位为取向、以和合统一为旨归的价值模式。各部族 正是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在部族的互相融合中,逐渐认同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文化精神 德性价值的确立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民族的融合反过来强化了文化精神。在文化精神的转变 中,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核心随之深化,由“地域、血缘、亲缘”等自然凝聚核心,转变 为以“道德至上”为价值旨归的伦理凝聚核心。当然,在文化自然演进的历程中,我们不能 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东汉至唐,佛教文化(外来文化)的传入到鼎盛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 响。但考察文化发展的最后结果,如陈寅恪先生所讲:“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 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17]虽然佛教盛极一时, 但它并没有 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到转型期,都保持了一以贯之的文化 精神,保障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核心。

“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式的文化变迁,主要指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遭遇西方文化挑战 而产生的文化精神变革。中华民族在近代,面临西方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挑战,中华民族凝聚 力正是在这种双重挑战中曲折发展、不断增强。近代起始于1840年,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年限 的界定,更是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开始。直到1949年,中华民族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艰 难前行。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际上不仅是一个文化学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学概 念。所以,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探讨应分属两个不同的层面:在政治上,西方列强一次次的 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亡国亡种”的政 治压力下,民族利益高度一致,“民族的独立”成了第一要务,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抵 抗侵略,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这种凝聚力主要是政治凝聚。在文化上,“科学、民主 ”等西方文化精神,如同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不管中华民族是否愿意,同样涌进了中华 大地,进入了知识分子的视野,也影响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道德至上”的传统价值受 到强烈冲击,不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民族成员,都面临着价值选择。价值选择的二元化造成了 传统文化精神暂时的失效甚至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华民族凝聚核心的构建。当然, 经过民族的选择,新的文化精神最终融入到民族精神中,直到此时,文化层面的中华民族凝 聚力,才因为民族精神的更新而得到进一步增强。

“文化潜移”与“文化涵化”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概念。“潜移”指“由于社会的接触所产 生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两个或多个社会发生直接而持续的接触时,也就开始了文化潜 移过程。……相互接触的两个社会在此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尽管程度不同。”[18] “涵化”指 “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 化模式的变化现象。”[19]之所以借用这两个概念,因为它们恰当地表述了中国文化 变迁的当下 处境与未来远景。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现代化与全球化是世界的共同话语,在这 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下,作为世界主要大国的中国,不仅要吸取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还 要不断发展自己,积累经验,以供别的国家借鉴,从而促进共同发展。在民族文化的发展方 向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同样是双向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像近代被动的接受变革。这种文 化变迁模式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民族文化面临着多样性文化的冲击 ,文化价值选择也更趋多元化,以“道德至上”为核心的传统民族凝聚力与以“科学民主” 为核心的近代民族凝聚力,必然会遭遇因文化精神变迁而引起的短暂性离散。另一方面,民 族文化变迁路径不再是古代的自然演进模式,也不再是近代的被动变革方式,而是随着世界 的发展步伐,既借鉴别国优秀文化精神,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资源。中华民族文化 精神在向外拓展中更具现代性、世界性,中华民族凝聚力也随之深化为以“开放和谐”为核 心的现代民族凝聚力。

注释:

①(英)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③(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④(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⑤(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18页。

⑥(美)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⑦(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⑧(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7页。

⑨(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⑩(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页。

[11]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12]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13]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7页。

[14]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篇(7)

一、关于班级文化的概述

(一)建立优秀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建立优秀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五个层面:第一,引导层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凝聚力层面,在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们为了集体的目标,大家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做得更好,争取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们也会更加团结,班级会有更强的凝聚力;第三,激励与教育层面,在好的学习环境下学习生活,学生会受到好环境的影响,他们会互相比着学习,这样对他们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第四,控制与规范层面,学生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班级文化,会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第五,传递层面,好的班级文化学生会受到感染,并且他们会把这种精神传递出去。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1)物质文化建设,有一定的物质文化才能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2)班级有一定秩序,班级一定的秩序,有利于老师的管理,并且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学生都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做。(3)建立班级精神文化,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4)活动文化的建设,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只有为小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可见,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主要是通过班级制度、班级活动、班级精神等共同作用,形成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并且使这种班级文化一直发展下去,让学生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对于老师还有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因为小学生学习、生活、沟通等都在教室,老师们授课也是在教室,同时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主要也是在教室。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应该重视教室的环境建设。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轮流做值日,保证教室的干净整洁,班级卫生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装扮教室的墙壁,比如,实际上黑板报可以体现一个班级的文化,教室的后边黑板可以鼓励学生定期做一些板报,让绘画、写字好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室两边的墙壁老师可以给学生买一些贴纸,做一些学习小天地,在这里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优秀试卷等等,让学生们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在教室的前面黑板的上方,老师可以拉条幅。上面写上班级的座右铭,这样学生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时时刻刻可以提醒他们,让他们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为实现班级的目标而努力。当然班级座右铭的选择需要大家集体讨论以后再做决定。另外还可以在班级空余的墙壁上贴一些名言警句。这样整个教室就会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级制度的协助,同时只有班级有一定的制度,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协商共同来制定班级制度,这样的制度学生们才能认可,才能遵守;引导学生都执行班规,这样整个班级才会更加有秩序;加强班级干部的引导与培养,让他们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并且还可以帮助老师管理班级;每天都要指派一名班干部来管理班级,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老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班干部职位,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锻炼自己的机会;制定班级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这样小学生就会加强竞争学习。

(三)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会影响小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还会影响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等等,它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始和归宿;确定恰当的班级目标,引导学生为了班级目标而奋斗;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舆论、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让整个班级更加团结;完善班级的评级机制,让学生之间学会欣赏;定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等等,丰富班级的精神文化。

(四)加强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开展班会、体育活动、歌唱比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都属于班级活动文化。班级活动文化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同时它还是班级精神面貌与管理成果的体现,多方面、开放性的班级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班级内举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举行各类体育活动,比如,踢足球、跑步比赛等等,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绘画大赛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举行各类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学生共同努力,就可以营造好的班级文化。

篇(8)

宋:它的艺术发展对现当代文化,对中国文化、艺术曾有哪些影响?

刘:近代中国环境雕塑的发展黄金时期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20世纪新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的产生,中国当代的艺术家们也开始了对新的文化现象和各个艺术流派的关注和思考,并积极地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着具有中国特色,并带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当代环境雕塑。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的环境雕塑随着整个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新的审美理念和艺术流派在这时期也显得愈加活跃,人们在经过了对外来文化不断学习和引进后,经过长时间的冷静思考,并不断探索和实践,迎来了个具有民族文化与世界相互交融并产生出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审美精神的典型作品的时代。如西安《大唐芙蓉园》巨型石刻组雕《诗魂》《西游记》,兰州的《黄河母亲》、南京雨花台石刻组雕《英勇就义》等。但是我们从这些众多公共艺术繁荣的表现中,不难看出中国艺术家整体所呈现出的审美缺憾或先天性丧失审美基因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

这个时候中国的整个文化现象仍处在种徘徊、惶恐、缺乏自信的状态,在新旧体制的交替之下,

方面努力想摆脱贫困,而另

方面民众又在内心世界非常脆弱,这是发展中的个必然现象。但是西方文化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向着我们走来。但那不是我们民族要的。

宋:这种状态对你个人又有什么影响呢?

刘:影响是肯定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在国内那样个环境下,你的所有的社会关系、社会影响与艺术创作都与国内这个大环境下密不可分,它培养了你并影响着你。此刻我指的是体制内所谓的优越感。

当你要决定终止它的时候,实际上你并没有考虑得很充分,突然到了美国,没人管你了,你获得了所谓自由,但精神并没有完全接受这种状态。

就这样在美国纽约待就是十几年,当然,初到美国几年的日子里我几乎走遍了美国重要城市,密集且带有很强目的地考察了每个城市公共艺术及城市雕塑的发展状态。此外,大量的时间几乎都浸在了各类美术馆里,这对我今天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和所选用的形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西方艺术家对艺术形式自身审美语言的构成表现,人的精神状态与人性的自我尊严反映在各个层面的艺术创作中所传递出的那种精神理念和道德追求。

通过对各类形态、材质、色彩、空间要素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我们强调造型空间语言自身的种美学语言体系、情感诉求和美学造型的种追求,几年下来我发现美国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中,无论造型本身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它都有人类赋予某种精神内涵或它自身所呈现的美学意境。如悲哀、欢乐、刚正、萎靡,颓废、积极、柔美、节奏、韵味、空间、秩序、神秘或者空灵等。在他们的作品里已经很难区分或解释抽象作品里所呈现的古典美学韵味的道理何在,今天看来都与当代多元化文化思潮和精神追求有着必然的联系。

至此,我忽然明白了,原来艺术原始造型符号本身是有情感传达的,而我们恰恰在这个地方忽略了它。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本来是走在世界的前端,从开始我们的祖先就非常智慧地明白如何切入审美意境与自然形态之间的关系和表达。只是由于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导致了我们在审美情绪与审美境界的表达与探索出现了滞后。这看起来是艺术创作之表象,实际上是我们丧失了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象征。

纵观当代美国公共城市雕塑总体脉络,在审美诉求与造型特征总体气质上所呈现的是当代精神气质。审美情趣正派,造型语言干净,材质选择多样,就是在表现“性”文化方面及反叛社会的作品里,大多呈现的也是人性、健康,平等,愉悦,享受,这和欧洲及日本完全不样。

宋:不是扭捏做态的。

刘:十几年来我访问了大量的美国艺术家工作室,发现美国雕塑家大多是围绕着雕塑自身的构成问题来展开创作的,比如雕塑材质本身的情感诉求,艺术原形态本身自身的艺术规律和情感诉求,看似抽象和概念,但却极具生命力,这些东西都是艺术最本性之要素,除了他们要面对社会自身的现实问题以及艺术家对这些问题所持的某种态度,都反映出艺术家的担当和责任。

宋:我认为,你在美国的境遇,人生的磨难或者说是心理落差,正是你的财富,正因为你零距离接触美国,所以,你看美国的当代艺术的心得肯定是不一样的。

刘:不是在心境,它是什么呢?

种自然诉求,一种自然对接,无论它的思想,它的教育乃至整个人文状态都是非常的积极与平和。这里面包括前卫艺术,现代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以及当代波普艺术,特别是公共艺术。

宋: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平等精神。

刘:是的,尊严。

宋:美国的当代艺术,对于你的艺术形态有什么样的裨益?

刘:我们雕塑上也讲究构造,构造是雕塑的个基本前提。于是我学会了构造,我懂得了如何盖房子。艺术自身的这种关系,原来是这么

回事情,它并不是很难,它需要定的气质和修养就马上可以感恬到,怕的是你感恬不到它的灵魂在什么地方,它干净之境界又在什么地方,它简约到极致又是在什么地方?这需要个专业的审美方法和态度,以及当代的人文精神和情结为基础方能做到。

宋:所以我说你那个《铧犁》,还有那个《金戈》,构造形态特别明显,那是回国之后创作的吧?

刘:是的。当代人的情感诉求、人文价值,文化品质。虽然带有强烈的个人审美倾向及形式传达,但这实际上是当代文化框架内的整体组成部分,简约,干净、正派,责任与担当。

宋:你是从人性上来看?

刘:是的,比如说芝加哥千禧公园的巨蛋,就更加印证了我对美国城市雕塑整体面貌的分析与判断,就是干净、简约、正派、积极和尊重,我们会发现艺术家用极其干净的心境与视野来观察社会、解读世界,这实际上就是自然和人的内心世界在具体环境里的沟通和对话,

个极其简约的艺术语言包含着诸多审美功能与心灵感恬的超强控制和判断,将这种艺术境界和审美体验达到了极致,不锈钢是人们非常反感的,但此刻,你会发现现代语境,现代语序,现代审美与文化构成在这个作品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宋:你就是从这个人文的境遇角度去理解的,是构造一些正能量。

刘:以及他的处事方法和美学诉求。他们对形式、对材质的这种探索实践,就如同我们喜欢光亮,而他们喜欢亚光,这个亚光来自于他们对当代艺术的种独特解读和气质。而我们则喜欢抛光,审美境界之高低和意蕴就通过这么简单的雕塑材质的光与不光得到了答案。

宋:你说的这点很好。

刘:我这样说,你就能理解我想要说什么,他们对皮革,对面料,对建筑的材质等等,非常讲究,非常理性。理性到什么程度,差度都不行。所以说我们会看到,在意大利或者说荷兰,包括纽约、芝加哥的艺术家在对各类面料及皮革的处理上,是极其讲究并富有当代审美气质的,在时尚的背后则能看到当代艺术的种境界,甚至他们对色彩的运用,对色彩的解读,对色彩的敏感和苛刻,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当代审美意境,都是对世界文化的又贡献。

宋:重要的是对肌理所带来的质感有认识。

刘:这里我指的各类材质,一种是肌理,一种是色彩。美国现代公共环境雕塑,除了它们自身的审美诉求以外,其雕塑表面运用彩绘加以装饰也非常普遍,出国之前我以为,那是种宗教特有的表现方法,我们几乎在公共环境空间里看不到彩绘在雕塑中的运用,现在我把这种彩绘普遍用在我的城市雕塑创作中,除了展现民族文化符号和特征,更是为了给城市增加种新的活力和视觉享受。而这种将色彩运用在雕塑里,实际上是我从美国的当代文化以及土著文化、印第安文化所受到的启发。

美国铸铜的颜色除了黑色基本上是粉绿色(不包括室内架上雕塑),透气且水润。这和我国的黑绿色铸铜颜色完全不同。铸铜雕塑的这种粉绿颜色和他们的环境、空气、植被、建筑形成了完美之结合,无论是传统雕塑还是抽象雕塑,无论是动物雕塑还是些装置性雕塑,将这种粉绿色的运用所呈现出的现代、明朗、轻松、飘逸、灵动的意蕴达到了新的境界。还有法国雕塑的这种绿色,漂亮到这种程度就达到了浪漫的极致,这和法国的人文气质是致的,我们中国没有这个绿,我们雕塑着色不会追求这个境界。我在美国学过雕塑着色,在艺术商场里面能买到各种着色配方,就是很贵。这种粉绿色彩既有古典艺术情结,同时又是当代的种独特艺术语境。

宋:对,是颜色,是色彩所带来的认识性。

刘:我们过去对雕塑各类材质的运用还停留在表层的审美状态下,基本上只知道铸铜、铸铁、各类金属材质的锻造,如不锈钢、钛合金等,来到美国后才发现这里的雕塑家对各类材质的运用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如亚光工业板、工业锈板及各类金属材料之肌理处理,通过氧化、腐蚀及各种表面肌理上所做的大量尝试,运用在雕塑作品不同审美层面和审美与表达绽放出的当代审美气质和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从艺术家对待各类金属材料的运用和作品之间的造型关系和审美结构中,你就能断定他的气质,他的水准,他的感觉,他的审美境界,乃至雕塑与具体环境中的融合与对话也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环境雕塑的认识,比如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美国的许多城市雕塑,包括毕加索的城市雕塑,米勒的城市雕塑等等,雕塑原来可以这样生存和生长,雕塑在这样的种语境环境下,以及在这样个建筑与建筑之问狭小的空间里面,雕塑和高耸的现代建筑之间形成完美呼应的关系,会是如此和谐。

宋:其实,你是说它的城市雕塑和公共环境里面的艺术品,都很自然。

刘:我发现的个重要问题,很少看到美国的雕塑规划中,有在个专设之广场中心设立雕塑的,即使很古典传统的具象雕塑,也基本上不在环境及建筑中心位置。过去我直崇尚坚持个理念,环境雕塑定要有宽敞的欣赏空间,现在感觉非常幼稚,我们应该懂得不同环境下对雕塑的需求以及雕塑对环境的依赖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方法也非常丰富。越是在狭窄的空问里,反而雕塑更呈现种张力,审美气质反而更强。有的雕塑甚至挨着玻璃幕墙,在建筑材质的陪衬下,更具有现代感,这就说明雕塑的体量关系和自身的审美诉求通过某种抑制和某种材质的呼应,反而来得更加震撼。雕塑和建筑空间之间的这种关系,实际上正是体现了人类从新塑造城市公共艺术新的空间秩序和人文审美诉求。

宋:从材料到空间以及体量,雕塑要有在地感,不是摆谱,是为空间服务的。

刘:包括许多美国各类传统纪念性雕像,他们大多都没有为它们设立个广场,体量也都不是很大,高度适中。雕塑基本上放置在公共环境空间里,和人有着种极其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种缅怀关系,而不是膜拜关系。它的艺术氛围能使得各种不同的艺术思想和思想理念在个环境下和谐共处,因而也使得各类雕塑形式和表现方法丰富而多彩。

同时,彩绘雕塑和铸铜着色都是当代艺术审美境界的体现,那么我今天可以看到,我在创作《香包》这种带有强烈民族化并将原始形态经过梳理变形,加之经过重新将它们构筑成种新的构成形态,加之将当地的剪纸符号以浮雕形式运用在雕塑的局部以及将民族之传统彩绘装饰图案运用在雕塑表面某些部位,简繁,光暗,形成了完全现代的艺术语境和精神气质,这实际上就是民族的东西。来自于民族,但我们许多艺术家并不知道如何将这些因素糅合在起使之变为件当代的艺术,这需要磨练,这需要功力,这需要灵气。

宋:为什么我今天问你对美国艺术的认识。就想扯出来,它的文化不是符号拼接式的挪用。而是把那种理性的东西转移出来,进行视觉化处理。

刘:是的,所以这里面,还牵扯到了艺术家个人的灵性,同时也对艺术家自身的种艺术修养、灵性和总体的这种控制能力,是个综合性挑战和要求。任何点的疏漏都会影响到作品的成败,就是这个出发点,经营的过程当中你落后不落后,当代不当代,马上就可以看见。你比如说有人做剪纸雕塑,他把剪纸用个框子给框了起来,这框立马就土了,落后了。充其量是个窗户,

个放大了的窗花而已。框子在这个时候的运用就是种落后,他既起不到弘扬传统文化之意蕴,反而极大的限制了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蕴。当你把框子打开的时候,豁然发现,你所要表达的艺术意境就像笼中的乌放飞大自然那般美好。此时的剪纸审美意蕴的外延完全被扩大化,剪纸此时要表达的是何内容已经不重要了。主要是这个创作方法,这个基本剪纸的气质OK了,这是民族性的你跑不掉的,然后当代人文出来了。我觉得要遵循这种创作构成法则、叙事法则,空间法则。

宋:你刚才提到的问题只是关于空间问题。雕塑家都知道空间,但是真正地理解空间的人不多。因为它不是把一个物体,放在空间里面,就具有空间性了。而是一个物体要向很多角度放射。

刘:除了放射,还有吸收,还有吸纳。

宋:通过不同的触角来散发作品的“生理”信息。

刘:你说得太对了,当件当代艺术品和这个环境形成个非常美好的对接的时候,你会发现每棵树,每个台阶,每个长廊,都是雕塑组合部分。

宋:它们都在说话。

刘:当个雕塑和环境拧着的时候。

宋:有好多雕塑体量很大,但是它就说了一句话;有的东西体量不一定大,它说了很多有趣的话。

刘:我们当代的公共艺术家,不论做多好的现代大型的还是商业性的公共艺术品,可能更多的是考虑雕塑自身的种理念的诉求和文化的体验,就怕自己没有文化,殊不知雕塑的自身它定要跟环境形成个不可切割的整体,它的环境会给它加分的。

宋:为什么咱们今天由架上雕塑往外来谈,你会发现我的目的,就是审美的自律性,所谓自律就是自身的规律。

刘:是的,所以说我们专注于我们的工作,总觉得缺个什么东西,缺什么呢?缺整个磁场和雕塑问的关系,所以说有的时候会发现这东西如果这么调整下子,就会更加别有洞天。

宋:这也是对空间的理解和运用,空间是放射性的,是需要四周蔓延,当你放射出去,同时还有吸纳,那些是内置的,相当于内在的。

刘:回国以后如何做公共艺术7无论是对文化符号和形式的种探索,色彩的运用,还是雕塑和环境之间的融合和相互借力,我都下了很多功夫。

宋:所以,我们看到你的城市雕塑的时候,感受是不太一样的,我不是恭维,我没这个必要,我觉得这个感觉不一样。因为这里面有构造,关于雕塑的构造,许正龙有专论。我发现你现在创作的这些西咸新区秦文化园的雕塑系统,有构造学问,它们抑扬顿挫,收纳自如。

刘:它是个总体经营的个系统工程。

宋:所以说美国的当代艺术对空间的运用值得学习,要把这个真经吸纳过来,不是一个符号的拼接,不是人家把那个卡衣服的卡子放大了,把一个牙膏皮放大了,不是这个概念。

刘:我有句话接着你这个启发,它实际上是个方法论和

个构造论,

个框架,你掌握这个东西的时候,雏形就有了。等具备了基本的构造以后,内容就可以直接往里面贴了,但这个时候的这种构造和地形的这种结合,需要个当代环境艺术的综合素质。

宋:比方说你在空间里放两根筷子,但这个筷子有一个构造关系,将一支一动,就有了空间关系。

刘:我们讲个实体当竖向横向来比较的时候,很明显横向有很大的侵略性、侵占性,这种侵占性就是对我们空间里的种把控,对不对?

宋:对的!物理学上讲,纵深感会对心理产生影响。

刘:这件《惊世情缘》,用了中国和外国的经典爱情故事,全部用剪纸的形式。灯光打的夜景,我想叫它炫,我想让它酷,我想让它从民间走向当代。我想教观者看到《惊世情缘》这件作品时作为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宋:《惊世情缘》从资料上看是你和你夫人陈敏教授合作完成的?

刘:是的。

宋:所以这个效果很好,形成了一个队列。

刘:你看到这个安放浮雕的墙本身在规划建设时就构造好了,正常般人讲的话,艺术家希望这个墙越大越好,殊不知它本身就没了框架结构,你看像我们的雕塑、浮雕,通常都安放在

面墙上,它没有这个意识,它没这个空间关系,就像把钥匙,当你旦捅开的时候,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捅不开的时候,就会按照过去的语序,

整面墙,越大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内容已经不重要,做什么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么?是你这个雕塑本身构造,

种构成感,它已经替你解决了所有的地方。

宋:构造本身在说话啊!

刘:再加上每个雕塑家自身修养气质的不同。

出手你就能感受到它的状态,它的审美,它的气质,它的造型,它的格局。

宋:关键点在什么地方,普普通通的东西走向当代,其关键的要素在什么地方?

刘:你来总结。

宋:就是体会,咀嚼,一个文化现象它是从哪里出来的,它不是凭空的,任何一个艺术现象都是社会的反射。所以,当一个普通的东西走向当代的时候,不是那么简单和容易,就在于你对这个系统的文化没有一种对其性质的理解。当你理解到它的性质的时候,你才可能提取出,变化为形式语言。当你不理解它的性质的时候你是提取不了的。

刘:你说的是个整体的方法论和系统论的问题,作为个雕塑家,需要个公式来解读这个问题,我顺着你的话来延伸,我们说从剪纸到剪纸是愚蠢的,但将剪纸原始形态解构、重构,放置在个空间环境里,怎么放?局部放,还是整体放?却是个新的课题。要有多种方法,理念,形式与它共存,如环境、材料、空间、色彩,灯光,比例关系以及剪纸本身如何进行诠释,让它形成个当代的个意境和气质,这需要个艺术家运用多方修养和诸多能力来控制。

宋:另外我得补充一点,如果从文化的起源上来进行考察,我想对问题的解读会有另一种面貌,比方说剪纸,剪纸的原始起源可不是窗花,这跟汉代的招魂有关系,它要把那个魂魄给我招回来,出现了剪纸艺术,这是它的源头,如果在这方面来思考,又不一样了!

刘:太好了,看似是个剪纸,它实际是个载体而已,它解决的问题不是纸的本身,它是个文化现象和个图腾文化的文化和艺术的关系啊!

宋:我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下过工夫,但是我有些东西我也解释不了,对于剪纸有没有像我这样解读的?这需要考古学、历史学作为相依傍的这么一个知识储备。另外,凤翔的那个泥老虎,你说你对它有什么感觉?我认为它有商周青铜器的感觉。

刘:是的,它同时也在那个环境里面。

宋:青铜器那儿出土很多嘛,如果你局部地来看凤翔的泥老虎,你只能说美,古朴,民间,土腥味,这个不解决问题,如果你把它推向过去,去追问,这个老虎可就有来头了!

刘:你去挖掘它的原点。

宋:如果你再往前推,中国人为什么要造楼?祖先这个符号代表着什么,他跟什么东西发生了关系?如果你解读了这个东西后,当你运用凤翔老虎的时候,你的观点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变得高的很。不仅仅是以视觉的,还是视觉背后的那个故事,所以咱们今天谈了很多,通过美国现象,谈到了你的人生磨砺,财富的储备,而磨难才是真的财富,所以像说的一样,“顺境太久,必生波灾”,这个人享受多了,他肯定要倒霉的,一旦倒霉他爬不起来,因为他没有经过苦难训练。

刘:所以,我经常告诫青年艺术家,不要总在表面打转转,这样会形成锚觉。让个人飘来飘去,总有飘的感觉,实际上你的审美就开始堕落了。在美国的十几年中,我实际上没有怎么做雕塑,用当代的话说,我在潜水,我在观察,我在学习,我在体会,看得多了,就有了大量的储备记忆和信息,这些对我现在的艺术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实际上人在水底下的时间长短决定着露出水面的价值,不要像油星飘在水面上,虽有诱惑,但价值不大。

刘:另外,我还从毕加索的雕塑、米勒的雕塑中找到了灵感。并不是当时我就要这样做,是将灵感储存起来。

宋:你常常提到康定斯基,他的艺术对你非常有感触?

刘:嗯。对。

宋:因为康定斯基的每一个笔触都是跳过它的生命轨迹的。

刘:嗯,是的。

宋:这个生命痕迹就好像梵高画的那个《向日葵》啊。

刘:梵高这个人曾经颠沛流离极其不正常,而且是底层草根艺术家。但是你看他的画,高级极了。高级到什么呢?朴素的淡定和倔强与自信。他没有大幅画,但他的画像吸铁石样,把人给吸进去了,人像被附了体,灵魂虽有型,但没了灵魂。当再出来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无比的浅白,白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文字,抵不过人家梵高片洒着金色阳光的向日葵叶子。

宋:他不拘淤泥形而下的些细节的角色。

宋:有一种抽象,是对物的意象。它变了一个物体的形,它总是能让你找到与物之间的图像联系。譬如说,这个像月亮,那个像人体,等等。这个类型在中国很多。而西方的这个抽象艺术,它有自我的体系,它是什么体系呢?纯粹的数理逻辑体系。

刘:你说得非常对。

宋:它不需要跟现实当中的物象产生联想。

刘:我们讲它的个性更加理性,这是哲学的体现。

篇(9)

2、十化:企业概念化、团队一体化、业务多元化、经营差异化、管理系统化、营销规范化、文件标准化、咨询专业化、目标阶段化、价值最大化。

3、效率: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办客户之所需。

4、态度: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服务:所有的缺点都是自己的,所有的优点都是别人的。

6、操守:所有的功劳都是上司的,所有的责任都是自己的。

7、责任:事不关己,决不挂起。

8、专业:我们要为中小企业可能提出的问题先准备好答案。

9、心态:成功开始于优质服务,优质服务始于诚恳态度。

10、优势:无国界,跨行业,一站式,个性化。

11、策略:目标管理,价值中心。

12、诚信:一经对客户做出的承诺,必需做到,做好。

13、原则:我在为客户做事,而不是为上司做事。

14、目标:面对挑战,实现自我,共创更好未来。

15、信念:只有成功的团队,没有成功的个人。

16、礼仪:微笑创造和谐。

17、战略:立足,面向全球;价值投资,策略发展。

篇(10)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它既诉说着民族的过去,更昭示着民族的未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传统和文化的发展,而文化是发展过程伴随着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问题之所以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凸显,缘于经济全球化冲击下民族文化由多元趋于一体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即文化认同的变化所导致的民族身份模糊和民族重构,继而引发的民族认同危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想,即是应对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浪潮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全面冲击(如主流价值失位、民族文化日渐式微等)而作出的积极回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谋求国富民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既以开放的胸襟学习、吸收西方的优秀文明和文化成果,同时又以自信的心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重建民族的精神支柱,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以优秀的中华文化为根基,由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情感表达体系和信仰体系等要素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它是中华民族成员共有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是由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对这一精神文化系统的认知、建构和接纳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就是文化意义上和精神层面上的民族认同过程。因此,揭示民族认同过程中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因素,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思路和建设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民族认同的基本界定

什么是民族认同?在英文中,“民族认同”的对应词是“ethnic identity”或“national identity”,其中,“ethnic”和“national”意指“种族的或民族的”,而“identity”的意思是“身份”、“认明”、“确认”,组合起来就是“民族身份的确认”,即民族认同。一般认为,“认同”一词源于心理学,最先由弗洛伊德提出,意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心理学中的“民族认同”,主要是指民族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与情感依附。从社会学的视角看,认同可以分为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两个层面。在个体层面上,认同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色或身份的理性确认,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吉登斯所言的认同就属于这一层面,即“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在社会层面上,认同则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法国学者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就属于这个层面的认同,他指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因此,当谈及“民族认同”时,必然涉及民族成员的个体认同和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在本文中所谈的民族认同更侧重于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方面。依据以上所述,民族认同可以界定为“社会成员对自己归属于某一家庭、家族、社区、阶层、阶级、国家、文化等的认知和感情依附”。

在当今的全球化话语系统中,“‘民族认同’实际上已经被理解为‘民族认异’,即一个民族确定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差异或他性”。而“民族认异”的突出是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多元。正如罗伯森在论述“民族认同表现”的当代条件时所指出的那样,“民族认同首先从其触及范围和意义来说可以确定为全球性过程的文化方面及对这些过程的反应;其次,某种已经被概念化为世界体系的实体。贝尔纳德・麦克格兰所谓‘用于解释和说明他者不同之处的权威范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越来越由‘文化’解释他者的不同之处”。因此,从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的视域来考察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剖析民族认同的实质,揭示其内蕴的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因素,对于理解精神文化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思考维度。

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文化是人类后天习得之物,“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性式样也包括隐性式样”,“文化存在于思想、情感和起反应的各种业已模式化了的方式当中,通过各种符号可以获得并传播它……文化基本核心由二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人与文化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人是一种悬挂在由他自己织成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文化“就是这些意义之网”。人类创造了自身的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人类。以文化为其独特标记的人类,无一不是生活在自己造就的符号体系或意义世界之中的。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在心理上表现为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产生归属感,进而在行为上表现为对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体系、精神结构进行不断的内化、保持与发展。文化认同作为个体的文化归属和价值支点之所在,成为维系群体秩序的“黏合剂”,是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深层基础。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就是民族成员共同的文化心理或文化归属感,它是民族认同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一般而言,文化认同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同一民族的文化认同,即世界范围内超越民族国家的同一民族对各自文化的认同,如世界各地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又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中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的认同;二是同一信仰的文化认同,如全世界范围内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的社会成员,不分种族、性别、国籍等的相互认同;三是同一文化圈即同一文明的认同,如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等的认同。

同一民族的文化认同是同一民族的成员共有的文化心理或文化归属感,它是民族认同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从社会学角度看,民族是“臆想”的共同体,由一系列文化符号所建构,有自己特殊的大众神话及文化传统。认同这一共同体的民族成员承担共同的命运。作为共同体的民族,可以使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民族成员”互相认同,如中国人互相认同于“中华民族”,并以“中华民族”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民族由于民族成员的认同和民族情感的凝聚而存在,无论这种认同是如何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具有神话的特点,即“民族”可以借助想像和幻想来实现认同。“民族”在这种想像中是原生性的,即认为自己认同的共同体是从来就有的,甚至有着神圣的、不可质询的起源。就此而言,民族的历史是根据共同体认同的需要“编造”出来的。在这一历史 中,有民族的祖先、民族发展的谱系以及作为民族象征的一系列文化符号。②而且,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诗和英雄人物。在民族叙事中,所有构成民族史的幻想情节被认为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存在。当民族成员被如此地驯化和熏陶,民族神话就成为他们内在的心理、心性、情感的结构,成为特定的民族文化的象征。社会学意义上的民族神话来源于一定历史条件下民族认同的需要。定义“民族”的要素或者确定民族身份的标识可以是种族、语言、宗教、价值观、行为规范、制度、民俗,甚至是某些文化和历史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是能够让民族成员认同的标识物,就都可能被用于界定自身所属民族的特性。

历史研究表明,所谓的民族身份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产生的,民族身份的标识物也是可以变化的。民族认同是文化范畴的问题,在思想方面,涉及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哲学思想、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等等;在行为方面,涉及风俗习惯、礼仪、家庭、生死嫁娶,等等。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共同的历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认同感”,这是一种与其他现代的集体观念如集团、种族和阶级等完全不同的观念。

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族群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而民族的文化又孕育、形成于民族的生活土壤中,民族由其自身的文化所标识,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的意义也就不存在,至多具有种族的意义。由此可见,文化在民族认同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在大多数社会里,“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可以具有种群的、地域的涵义,也可以具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涵义,还可以是这几种要素的交叉混合。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考察民族认同问题,与单纯从人类学或政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相比,更有利于揭示民族认同过程的复杂性。

首先,这一考察角度可清楚地显现“民族”与“种族”的不同。“种族”主要用于揭示人群的血统或血缘关系,而“民族”则强调对共有文化传统的认同。譬如“中华民族”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种族概念。尽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几千年的共有文化传统使各民族成员长期在同一屋檐下得以栖息、繁衍、交流与融合,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体多元”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其次,从文化角度考察民族身份比从政治角度要更加全面和符合实际。有的学者认为“民族”应该是一个政治概念,认为它是由现实的政治权力(主要是国家)所定义的地域和人口来界定,因此,“中国人”是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享有一定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公民。然而事实上,许多拥有中国国籍的外来移民并不一定拥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尽管外来移民在中国生活多年并拥有了中国国籍,但在中国亲友、同事之中还是不知不觉地、或多或少地被当作“外国人”看待;在西方国家中的中国移民也有类似的感受。可以说,每一个移民至异邦的民族个体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承受原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被割裂、被更新所带来的阵痛。也正因为如此,尽管许多中国人通过在海外的多年耕耘,拿到了“绿卡”甚至更改了国籍,获得了应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得他们的“叶落归根”情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依然殷切。可见文化对于民族个体的认同与被认同的重要性。

从文化层面来看,个体民族身份的确认或者说民族认同是建立在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基础之上的。需要进一步阐明的是,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身份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规范,它以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安全感和自信心。一个民族的正向身份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给个体带来安全感、自豪感、独立意识和自我尊重。

三、精神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核心

如果从文化的外延分析或结构分析人手,可以大致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文化产品,其基本功能是维持个体生命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再生产。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与人类的个体生存和群体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制度,如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商品交换、教育、婚姻制度等。精神文化包括个体和社会、民族群体的所有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它是以心理、意识、观念、理论等形态而存在的文化。

笔者认为,民族认同的过程和民族历史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即民族历史的发展是通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与奋斗而实现的,而民族认同则是民族发展的基石。在民族认同过程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奠定了民族认同的基础,是民族认同的外部条件,而精神文化则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和内部依据,因为世界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表明,促使一个民族形成“自在性”并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不仅包括物质文化或制度文化,还包括由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等内在文化机制和由民族的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外在文化形态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其中,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要素更是在促进民族认同、维系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心理是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漫长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特定生存方式的直接的生理一心理反映,是“对自己的民族归属和民族利益的感悟”,它具有高度的“自在性”特征,可视为初级阶段的民族意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民族心理能够引导某一民族生存的发展方向并促进本民族内部的凝聚与团结,成为维系民族统一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民族心理具有自发性、个体性和情绪化的特点,存在走向非理性并演化成为狭隘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危险。要想维系民族的团结、推动民族的健康发展,民族心理必须经历一个由自发的初级民族意识阶段上升为自觉的民族意识阶段的过程。

自觉阶段的民族意识是社会成员对所属民族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所持有的理性认识,它是引领社会时尚和风气形成的、具有主导性的文化模式,具有高度的“自为性”特征。作为民族的精神文化系统的基础性要素,它以潜在的方式贯穿于民族的生存活动的全过程,具体表现为民族的处世态度、价值尺度、应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定式、情感方式,等等。

上一篇: 质量工程师总结与规划 下一篇: 法律实习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