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16:05: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校周边小吃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调查人:孙xx
调查内容及结果: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见错字的感受: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我爱我的校园。但是,我不时会看见校园内有好些垃圾,跟这个学校很不相称,这么美丽的学校和这么脏的垃圾一起,我为了弄清原因,使校园更美,于是我对校园的卫生进行调查。
调查
一下课,我就到校园里兜了几圈,发现以下几个地方的垃圾是比较多的:植物园、草坪、篮球场、沙池,在植物园,我发现有6个塑料袋,3个罐子,10处等地方有糖果纸和纸屑,这么大的地方,都被垃圾占满了。
分析
学校每天都实行“三扫”,早上到校打扫,中午放学打扫,下午放学打扫。这种打扫计划校园应该是干净的才对,我从调查中发现学校包干区的垃圾约占学校百分之90,最多垃圾的地方是人比较多的地方 。
结论
校园的卫生主要原因:同学们到外面买零食吃,吃完之后随手就把垃圾扔掉。同学们的卫生意识还不够强。学校卫生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建议
为了使我们的校园更美,我唤吁同学们,不要乱扔垃圾,同时,学校管理卫生的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对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严厉的教育,只要每人都可以不乱丢垃圾,我们的学校将会更美丽。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塑料袋转眼间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但是,在“简单、方便”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随手扔下的一个胶袋、一个快餐盒、或是其他的一次性器具所影响的后果? 为此,我做了一次关于塑料袋使用、及污染情况的社会调查。
调查时间:周六早上
调查地点:我们家门口的菜市场和周边小餐馆
菜摊上摆放着或红或紫的塑料袋;肉店墙上挂着红色的塑料袋;水产品摊位上,塑料袋比一般的塑料袋厚了许多,有黑色和红色两种。
熟食摊点上,不管是馒头、包子、糕点还是酱肉、烤鸭、炸虾、凉菜统统是用白色、红色、浅蓝色的塑料袋来包装。
再来看看这些来菜市场采购的人们,个个满载着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子,很少看见有提环保购物袋的,可见塑料袋的使用相当普遍。
最后我在一些餐馆发现,塑料袋的使用更是普遍,为了省去洗碗的麻烦,饭馆一般都会在碗上套个塑料袋。这些塑料袋一般都是白色的,分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两种。稀饭、凉皮、拉面、饺子等无一例外都会在和塑料袋的亲密接触后进入顾客的肠胃。
经过调查得知这些市场上用的塑料袋大多是一些小商贩上门推销的,有些是从批发市场上批发的廉价塑料袋,在质量上根本没有保障,大多都存在质量隐患。而人们对塑料袋对人体的危害知之甚少,表现出一种冷漠,那么塑料袋究竟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呢?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现在的社会比以前更发达,家庭也更加富裕。爸爸妈妈的工资不是1000元,就是2019、3000元以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孩子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向爸爸妈妈讨要零花钱了。可是,他们拿着这些钱到底想买什么呢?我怀着疑问的心情,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
我发现,麻辣和烧烤最受小朋友的欢迎。地摊周围总是挤满了人,弄得水泄不通。还有一些玩具也销售得很快,比如说“变形金刚”、“芭比娃娃”、“战斗陀螺”、“库洛牌”…….都是孩子们爱玩的玩具。也有些孩子喜欢和别人攀比,花钱去买比别人更贵、更漂亮的东西。还有些孩子拿钱去买恶作剧物品,去吓唬自己的朋友。
分析
1、在学校里,手拿麻辣和烧烤的学生随处可见。或许,麻辣和烧烤就是让学生乱花钱的罪魁祸首。
2、玩具是人童年时不可少的物品。玩具的开销也占用了我们学生的大部分零花钱。还有大多数学生喜欢把玩具带到学校里来。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违反校规。
结论
经过我的调查,我得知,许多孩子差不多都是以买早餐的名义来讨要家长的钱,然后去买地摊上的零食、玩具,甚至有人拿着钱去网吧,连不吃早餐也行。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学习。
建议
我建议,学校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阻止这种现象再次发生,严格管理学生在校园里的饮食情况,注意孩子们的健康。这样才会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原因:
最近,同学么都用自己的零花钱到学校周围的小卖部购买垃圾食品。我决定去问一问同学们,他们的零花钱是怎么花的,于是我和小霏同学一起去进行调查。
二、调查:
我在小摊便边看见许多食品袋,有的过期,有的没有商标,还有的里面的调料有危害。但是,我挤进去看了看,数了数,发现男孩子有十六个,女孩子八个,使我大吃一惊。
三、分析和结论:
针对这种现象,我和小霏同学进行讨论和分析,发现那些食品都有一定的危害。
1、三无产品对人体有极大危害。
2、小食品的塑料袋乱扔会污染环境。
3、买小食品让同学们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四、建议:
1、我们办了一个标牌,题目是:远离垃圾食品,从我做起。
2、我们每天都号召同学杜绝垃圾食品。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终于认识到三无产品的危害,去小摊前买垃圾食品的同学一天比一天少了。要记住,不要买三无产品,他们对我们有极大危害!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通的重要工具。汽车在给我们带来众多交通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人们意外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城市街头做了一次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我们对一些路上的行人进行了调查。很多人对交通规则和一些交通知识并不陌生。但通过我们的明察暗访,发现很多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论是行人还是司机,都自由的在马路上穿行,对眼前的车辆或行人全是视而无睹。其实,这就是交通事故的来源。
其实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普及也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机动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了。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在不懂交通规则的小学生身上的。而且,通过我们的调查,在我们上饶县,小学生也有很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要让他们知道交通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和家长一起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告诉他们一些重要的交通规则和交通知识就可以了。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我调查的是街道的环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严重。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满街都是。还有许多人在发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接去有马上随手一扔,地上全是传单。 调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调查小区。 小区的大门前有垃圾桶。为什么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为有许多人不爱护环境。就不愿意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总是在也深人静,车流量减少,行人稀疏的时候从窗户里边将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扫路的叔叔阿姨们不好扫地,时不时要弯腰去捡。 我要为环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别人再发传单是要给你一份,你不要,说一声我我不要。不从窗户里扔垃圾。
我调查的是街道的环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严重。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满街都是。还有许多人在发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接去有马上随手一扔,地上全是传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通的重要工具。汽车在给我们带来众多交通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人们意外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城市街头做了一次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我们对一些路上的行人进行了调查。很多人对交通规则和一些交通知识并不陌生。但通过我们的明察暗访,发现很多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论是行人还是司机,都自由的在马路上穿行,对眼前的车辆或行人全是视而无睹。其实,这就是交通事故的来源。
其实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普及也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机动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了。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在不懂交通规则的小学生身上的。而且,通过我们的调查,在我们上饶县,小学生也有很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要让他们知道交通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和家长一起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告诉他们一些重要的交通规则和交通知识就可以了。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我调查的是街道的环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严重。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满街都是。还有许多人在发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接去有马上随手一扔,地上全是传单。 调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调查小区。 小区的大门前有垃圾桶。为什么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为有许多人不爱护环境。就不愿意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总是在也深人静,车流量减少,行人稀疏的时候从窗户里边将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扫路的叔叔阿姨们不好扫地,时不时要弯腰去捡。 我要为环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别人再发传单是要给你一份,你不要,说一声我我不要。不从窗户里扔垃圾。
我调查的是街道的环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严重。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满街都是。还有许多人在发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接去有马上随手一扔,地上全是传单。
调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调查小区。
小区的大门前有垃圾桶。为什么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为有许多人不爱护环境。就不愿意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总是在也深人静,车流量减少,行人稀疏的时候从窗户里边将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扫路的叔叔阿姨们不好扫地,时不时要弯腰去捡。
我要为环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别人再发传单是要给你一份,你不要,说一声我我不要。不从窗户里扔垃圾。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人:孙xx
调查内容及结果: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见错字的感受: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我爱我的校园。但是,我不时会看见校园内有好些垃圾,跟这个学校很不相称,这么美丽的学校和这么脏的垃圾一起,我为了弄清原因,使校园更美,于是我对校园的卫生进行调查。
调查
一下课,我就到校园里兜了几圈,发现以下几个地方的垃圾是比较多的:植物园、草坪、篮球场、沙池,在植物园,我发现有6个塑料袋,3个罐子,10处等地方有糖果纸和纸屑,这么大的地方,都被垃圾占满了。
分析
学校每天都实行“三扫”,早上到校打扫,中午放学打扫,下午放学打扫。这种打扫计划校园应该是干净的才对,我从调查中发现学校包干区的垃圾约占学校百分之90,最多垃圾的地方是人比较多的地方 。
结论
校园的卫生主要原因:同学们到外面买零食吃,吃完之后随手就把垃圾扔掉。同学们的卫生意识还不够强。学校卫生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建议
为了使我们的校园更美,我唤吁同学们,不要乱扔垃圾,同时,学校管理卫生的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对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严厉的教育,只要每人都可以不乱丢垃圾,我们的学校将会更美丽。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塑料袋转眼间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但是,在“简单、方便”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随手扔下的一个胶袋、一个快餐盒、或是其他的一次性器具所影响的后果? 为此,我做了一次关于塑料袋使用、及污染情况的社会调查。
调查时间:周六早上
调查地点:我们家门口的菜市场和周边小餐馆
菜摊上摆放着或红或紫的塑料袋;肉店墙上挂着红色的塑料袋;水产品摊位上,塑料袋比一般的塑料袋厚了许多,有黑色和红色两种。
熟食摊点上,不管是馒头、包子、糕点还是酱肉、烤鸭、炸虾、凉菜统统是用白色、红色、浅蓝色的塑料袋来包装。
再来看看这些来菜市场采购的人们,个个满载着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子,很少看见有提环保购物袋的,可见塑料袋的使用相当普遍。
最后我在一些餐馆发现,塑料袋的使用更是普遍,为了省去洗碗的麻烦,饭馆一般都会在碗上套个塑料袋。这些塑料袋一般都是白色的,分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两种。稀饭、凉皮、拉面、饺子等无一例外都会在和塑料袋的亲密接触后进入顾客的肠胃。
经过调查得知这些市场上用的塑料袋大多是一些小商贩上门推销的,有些是从批发市场上批发的廉价塑料袋,在质量上根本没有保障,大多都存在质量隐患。而人们对塑料袋对人体的危害知之甚少,表现出一种冷漠,那么塑料袋究竟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呢?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现在的社会比以前更发达,家庭也更加富裕。爸爸妈妈的工资不是1000元,就是2019、3000元以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孩子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向爸爸妈妈讨要零花钱了。可是,他们拿着这些钱到底想买什么呢?我怀着疑问的心情,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
我发现,麻辣和烧烤最受小朋友的欢迎。地摊周围总是挤满了人,弄得水泄不通。还有一些玩具也销售得很快,比如说“变形金刚”、“芭比娃娃”、“战斗陀螺”、“库洛牌”…….都是孩子们爱玩的玩具。也有些孩子喜欢和别人攀比,花钱去买比别人更贵、更漂亮的东西。还有些孩子拿钱去买恶作剧物品,去吓唬自己的朋友。
分析
1、在学校里,手拿麻辣和烧烤的学生随处可见。或许,麻辣和烧烤就是让学生乱花钱的罪魁祸首。
2、玩具是人童年时不可少的物品。玩具的开销也占用了我们学生的大部分零花钱。还有大多数学生喜欢把玩具带到学校里来。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违反校规。
结论
经过我的调查,我得知,许多孩子差不多都是以买早餐的名义来讨要家长的钱,然后去买地摊上的零食、玩具,甚至有人拿着钱去网吧,连不吃早餐也行。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学习。
建议
我建议,学校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阻止这种现象再次发生,严格管理学生在校园里的饮食情况,注意孩子们的健康。这样才会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原因:
最近,同学么都用自己的零花钱到学校周围的小卖部购买垃圾食品。我决定去问一问同学们,他们的零花钱是怎么花的,于是我和小霏同学一起去进行调查。
二、调查:
我在小摊便边看见许多食品袋,有的过期,有的没有商标,还有的里面的调料有危害。但是,我挤进去看了看,数了数,发现男孩子有十六个,女孩子八个,使我大吃一惊。
三、分析和结论:
针对这种现象,我和小霏同学进行讨论和分析,发现那些食品都有一定的危害。
1、三无产品对人体有极大危害。
2、小食品的塑料袋乱扔会污染环境。
3、买小食品让同学们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四、建议:
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生活节凑也随之加快,花在吃正餐的时间少了,开始青睐小吃。如今,大学生已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因此在各个高校附近聚集了许多街边小吃摊。街边小吃以种类繁多、口味多样、食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吸引着学生们。但却往往忽视了它的缺点,如街边小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而且营养不全面,卫生状况不保证,很容易造成食用过量、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的概率上升等。
2009年2月28日颁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表明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1]。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系中还有较多的突出问题需要去调整、去关注[2]。对于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一定要加强,因此,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饮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优化膳食结构,改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和安全,我们针对石河子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食品安全现状问题的调查和分析。
1 调查方法及对象
1.1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针对街边小吃容易出现的一系列不安全因素,拟定《校园内学生对街边小吃安全卫生意识的调查问卷》,在石河子大学校区内随机选取了500名同学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此项调查。
1.2 调查对象 石河子大学在校大学生。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对街边食品的喜爱程度 在调查中,当问及是否喜欢购买街边小吃时,有86%的学生选择喜欢,另外14%的学生选择不喜欢。由此可以看出街边小吃在大学生中是十分受欢迎的。而这些喜爱购买街边小吃的学生中,又各自喜欢不同的街边小吃,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对常见街边小吃的喜爱程度
由图1可知:麻辣烫,烤肉、烤串,臭豆腐,烤红薯,油系油饼,煎饼果子都是常见的街边小吃,深受广大大学生的欢迎。而其中的烤肉、烤串受到76%的大学生喜爱,可见烧烤食品很受大学生欢迎。
并且根据调查得出,喜欢购买街边小吃的学生每周购买街边小吃的次数,有78%的大学生在3次以下,20%的大学生每周购买3-5次,2%的大学生一周购买次数超过5次。可见大学生虽然喜欢购买街边小吃,但并不会频繁购买,而是适量而为,他们对于饮食的合理性还是很在意的。
2.2 大学生对于街边小吃卫生条件的认知程度
街边小吃因为设置在各个道路旁边,常常面临着环境卫生差的难题,所以街边小吃的卫生指标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方面,然而街边小吃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无法改变所处的环境,卫生条件无法得到改善,而这些大学生是否清楚,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66%的大学生认为街边小吃不卫生,27%的大学生则不能确定,只有7%的大学生认为街边小吃卫生。因此大多数大学生基本能认识到街边小吃卫生条件差这个情况,而街边小吃不卫生的环境又是其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街边小吃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当然除了街边小吃所在的环境卫生之外,还有小吃原料的卫生和在加工过程中的卫生也十分重要,这就关系到整体卫生标准的评估。因此需要得到相关管理部门和有关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的监督和管理。
2.3 大学生对于常见街边小吃所存在的有害物质的认知 这里所指的常见的街边小吃就是上文提到的麻辣烫,烤肉、烤串,臭豆腐,烤红薯,油系油饼,煎饼果子这六种街边小吃,这些小吃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对于常见街边小吃所存在的有害物质的认知程度
从表1可看出,大学生对于这些常见的街边小吃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是有一定认识的,他们大多通过广播、网络、媒体报道等获得一些相关信息。这些物质添加在食品中不是用来降低成本,就是用来美化小吃的,但那些商家却无暇顾及这些物质都是有毒有害的物质,添加在食品中会直接危害消费者的健康,而且其中有些物质的毒性很强,直接食用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大学生在购买街边小吃时为了自身安全一定要谨慎购买。除此之外,校园应设立监督小组和有关部门共同管理,并定期抽检,让学生放心购买。
2.4 大学生对于街边小吃所含丙烯酰胺与苯并芘的认知程度 街边小吃种类繁多,而其中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街边小吃一定是油炸食品和烧烤食品。但这两样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都会产生有害化学成分,对人体造成危害。
2005年4月13日我国卫生部发出公告,建议消费者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因为其中产生的丙烯酰胺可能导致健康危害。同年9月初,我国卫生部正式公布《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报告,再次提醒消费者,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应减少食用,因为丙烯酰胺是已知的人类可能致癌物,其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危害[3]。
露天烧烤中,肉类脂肪受热后,变成油滴在炙热的炭上,造成不完全燃烧,这些烟雾对人体危害极大。在烤制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苯并芘的致癌物质,人们如果经常食用被苯并芘污染的食品,致癌物质会在体内蓄积,有诱发胃癌、肠癌的危险[4]。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大学生对于街边小吃所含丙烯酰胺和苯并芘的认知程度
由图3可知:对于丙烯酰胺和苯并芘这两种有害化学成分,大学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烧烤制品中产生的苯并芘的了解高于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因此,应在校园内多开展一些关于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的宣传讲座,使大学生们从根本上了解这些物质,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2.5 大学生对于食源性病毒的了解 食源性疾病(Food borne disease,FBD)是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引起的感染或中毒,包括感染食源性病毒引起的疾病等[5]。这使得任何食品都能成为潜在的传播媒介,并且大多数病毒污染的食品不能够被提前发现。因而,人类容易低估食源性病毒感染的机会和危害,缺乏足够的预防措施,这一点应引起食品加工、餐饮和疾控中心等企业和卫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那么当今大学生对于食源性病毒的危害了解多少呢,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大学生对食源性病毒的了解程度
由图4可以看出,63%的大学生对食源性病毒不了解,有29%的大学生选择了对食源性病毒了解一点,只有8%的大学生根本就不了解食源性病毒,这表明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源头危害了解的太少了,需要有关部门多开展知识讲座,校园广播也应多多播报相关信息。
2.6 总结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街边小吃的安全卫生是有一定认知的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也有一定的了解,但食品安全卫生意识还需加强。在每次调查结束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问题和意见,结果显示,虽然了解一些街边小吃存在着许多隐患,也见过或听说过一些由于食用街边小吃而引发食物中毒的案例,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杜绝食用街边小吃,因为这些小吃的美味和方便让他们难以抗拒,还有很多人认为安全卫生问题还是可以想办法解决和改善的,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而否认街边小吃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态度看待街边小吃,这还需要有关部门认真负责、严格管理,随时检查街边小吃的卫生状况,把好质量关,让大学生们买的放心、吃的安全。
3 建议与期望
本次调查报告针对校园外街边小吃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 针对大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建议 ①提倡科学饮食,平衡膳食。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尤其是维生素C或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因为维生素C和纤维素具有一定的排毒作用,能阻止人体吸收毒素。③多参加体育锻炼,整体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力。④校园内多开展食品营养与卫生、健康安全知识讲座,增强一定的认知辨别能力。
3.2 针对学校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建议 ①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的宣传普及。相关管理部门应经常检查校园内外食品经营主体的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有无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取缔无照经营行为。②督促引导经营者遵守校园周边环境管理规定,提高经营主体第一责任人的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侯瑜.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差距及建议[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1):149-153.
[2]唐圣春,乐虹.我国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4).
[3]刘文秀.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生成与控制[J].粮油食品,2005(5).
[4]唐向峰.烧烤小吃化学性危害的研究[J].湖北农机化,2009(3):62-63.
[5]Daniel M M.Benjam in L M Contagious Acute Gastro intestinal Infections[J].N Engl JM ed,2004,351(23):2417~ 2427.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是生命,德育是灵魂。这是因为教育不仅承载着促进学生认知的自由发展,而且也承载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发展的双重任务。近年来,受整个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也产生了诸多茫然和困惑,需要我们做出新的思考与选择。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碰撞焦点很大程度集中体现在应试的功利性与素质教育的人文性回归上。教学中,我们虽然竭力借助教材内容,深挖其中德育教育因素,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了系列德育教育,但却常常是习惯性地给教材生硬地乱贴一些“政治标签”,随意放大德育教育功效。学生在学习教材时,受特定的教学环境氛围感染,大都能受到感性的思想教育,接受并认同正确的道德准则,然而却没有被真正内化成现实的理性行为准则,在生活中往往出现诸多道德行为失范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双重人格。
课堂上,学生们在师者的引导下,能够尽情抒发他们对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可生活中他们却依然乱扔纸屑、随手丢弃垃圾……学完《珍惜时间》一课,学生都能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并且还能背诵出许多惜时的诗句来,并做出了自己的时间计划,而在具体的行动中,却总是被动懒散,表现出言行的不一致性;思品教学中,对那些道德两难判断问题,几乎100%的学生都能够做出准确无误的是非选择,而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合理判断,甚至常常滑向错误一边;班务工作中,每每在教育犯错学生时,他们往往都能够知晓自己所犯“错误”与正确行为之间的差距,也深知“是”与“非”的界限,可“错误”却依然屡屡上演,令人感到无可奈何;班队主题会上,我们经常组织学生模拟生活场景,围绕一定主题,对学生施行主题道德教育,学生也能情趣盎然地积极参加,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可一旦在生活中“恢复原形”后,他们的道德表现却往往不尽人意、显得无所适从。
为什么在学校、在课堂上是非观念泾渭分明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却判若两人呢?
问题的症结是多方面原因综合形成的,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却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造成学生生活智慧的枯萎贫乏,从而使学校德育教育主要停留在应试的“知识性”与特定的“德育情景”层面上,忽视了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碰撞中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合拍,使我们的德育教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温水”,陷入低效的尴尬境地。
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抓住并利用好这个关键时期,对小学生施以开放式的全面德育教育,对学生在小学阶段乃至一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重视儿童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因此,让德育回归生活,把生活还给孩子,是一条走出当前德育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近年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我做了以下探索尝试,收到较好效果。
一、劳动体验。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所施教的班级学生,大多数是城市独生子女,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父母对孩子重在知识与才艺方面的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却较为忽视对孩子劳动观念、勤劳节俭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大多学生平常都带有10-20元零花钱,花钱大手大脚,只要有消费动机,几乎从来不去想钱花得应该不应该。一次,为了调查学生零花钱状况,我突然很着急地对学生说:老师今天有很紧要的事情要办,可忘记带钱了,想问同学们借借……不到10分钟,我的讲桌上就凑集了全班50多名学生交上来的600多元钱,一时我都惊呆了。一次班上两位同学过生日,私下邀请同学参加生日聚会,但必须凑钱。于是五个同学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再加上从父母那偷来的钱,每人凑了近60元,采取“有福同享”方式,共同出入超市,进行集体消费。他们买了最昂贵的饮料喝,去了最好的小吃摊,尔后每人还买了一对工艺手链……事后,引发了我的深思: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完全明白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也会讲出一番正确的道理来,可为什么在生活中又完全是另一种行为了呢?看来,批评、说教是苍白的,关键是学生还没有体验到钱是父母辛苦工作、劳动换来的,对货币的等量交换价值还没有切身体验。为此,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围绕“一元钱的价值”的系列体验活动:要求学生在三天内每人独立赚取一元钱,讲述自己这一元钱赚取的来历,并对自己赚取的这一元钱如何消费作出计划安排,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的发言和由此写出的感受作文使师生彼此都很受启发。看来,只有学生自己有了切身的体验,才会将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内化为深刻的自我教育,才会自觉地节约用钱,有意义地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为进一步把教育引向深入,我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通过家务劳动方式来挣取家长付给他们零花钱的活动,人人每周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家争相劳动,拖地、洗碗、做饭、收破旧、卖废品,有的还去食堂“打工”洗菜,采卖金银花……不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挣到自己的零花钱,还学会不少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锻炼加强,乐得家长直夸孩子懂事多了,能干多了。转贴于
二、社会实践。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小学生的道德形成也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他们虽然年龄尚小,但也是独立的社会的人。从小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是多年来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为了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我在组织学生充分领会教材德育内涵的同时,多次带领学生去调查县城周边河流近年来的径流变化和植被保护情况,讨论保护林木与涵养水源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对我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也增进了他们植树栽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去太平山公园拾捡“白色垃圾”,让学生寻找哪些是自己在生活中经常丢弃的垃圾,和环卫工人一起动手清理池中垃圾,上网查找有关“白色垃圾”对地球环境污染的破坏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通过几次这样的公益社会实践活动,我班学生的环境道德和环保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在家庭成员外出或集体郊游时,经常出现孩子提醒、要求家长带回垃圾、不要乱抛的诸多事例,孩子们也逐渐养成了不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的良好卫生习惯。当他们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身边成年人的夸奖赞誉时,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做有环境素质公民的自豪。时间长了,学生们良好的环境道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人家长的环境行为,出现“小手拉大手”的喜人现象,这无疑也为社会形成健康文明之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调查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在“做中学”。结合语文教学,我大胆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围绕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也很好地发挥了语文在与生活密切联系中的工具性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我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区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父母工作情况调查”、“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走近高考采访报道”、“我县旅游资源知多少”等专题调查。在调查报告中,学生用儿童特有的观察眼力和细腻感受,表达了他们对我县环境状况的忧虑不安、对阅读优秀课外书籍的渴望、对父母工作劳动的重新认识、对高考激烈竞争的感悟、对我县旅游资源的自豪。批阅他们幼稚而真切的调查报告,我更加认识到语文学习和德育教育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中的重要意义,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思想认识得到升华,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才干,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内化了思想品德,效果作用明显。
四、参与活动。学生都是有着独特个性品质的鲜活生命体,在学校这个小社会、大舞台里,亲历着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苦涩,分享着成长的快乐与艰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全人格,是品德教育的良好途径。近年来,凡是有少先队“大队委竞选”、大型活动献辞、重大节日文艺表演、故事书画比赛、体育竞技、数奥作文竞赛等校内外活动,我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指导训练他们,做好赛前准备,使一批学生脱颖而出,为班级、学校赢得了荣誉,锻炼了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也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技能,使学生受益匪浅。由于每个学生家庭背景的不同、生存环境的差异、个性特质的区别、学识水平的高低,造就了我班五十多名学生个体的千差万别。因此,试图用一个模式标准塑造相同的学生、将不同的学生培养成相同的人才,也只能是一种理想化了的教育标准,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所以,创造能够让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学生参加适合他们主动发展的活动机会,对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那种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好百好的评价方式应该得到摒弃和改革。
五、搭建平台。现代教育学认为,“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教育的艺术,不在于知识的传递,而在于被唤醒、激励。”因此,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并将之放大,学生将会得到道德鼓励,其内心成功、向上的体验便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催化剂”,促其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人生之旅将会撒满自信的阳光。从班上长期坚持开展的一些旨在展示学生个人才华的系列活动中,我欣喜地品略到了学生鲜活的内心世界。在“我能行”手工艺作品展览中,你会恍若走进了现代与古典完美结合的工艺品商店里,为学生奇妙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所叹服;在每月一期的“手抄报”里,你不但会从图文并茂中享受到创造的快乐,而且还会收获到不少新知趣事;“科技知识大擂台”前,往往让我这个担任最高裁决权的师者显得知识贫乏,一时竟不知谁是谁非;秋天的“树叶贴画”,自然绚丽,把教室的墙壁装扮成秋天的童话园地,唤起人对秋天的审美遐想;“诗歌擂台赛”上,抑扬顿挫,迭起;“课本剧”表演,入情入境,扣人心弦;“新闻会”妙语连珠,令人耳目一新……这些活动的开展,其实并非难事,只要我们悉加留意,给学生一个创意、一个要求、一次机会、一点鼓励,就会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淀的感性经验完全释放出来,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造活力。
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底,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1]因特网的日益成熟,以其丰富的资源,便捷的渠道,低廉的成本,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信息的日益膨胀,亦会使学生在获取有用信息的过程中面临困惑。无论是在学习,娱乐,就业等方面,学生无法通过合适的方法使自身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内外环境的改变同样会造成学生群体信息需求的改变。为了更好的掌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需求的变化及信息需求满足所面临的障碍,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的方式,以特定环境下的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做出相应研究,以期能够对改进大学生群体信息需求的满足效率所有帮助。
1.调查基本情况
1.1核心概念界定
关联涉众,字面意思即为相互有联系的涉及的多个个体。此处的个体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组织,按某一类型分类而成的个体即为群体。高等学校的关联涉众涉及多方群体,但是其主要责任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并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因此学生群体成为高校服务的重点对象。基于此,笔者将关联涉众规定为三类学生群体:在校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和在校高三学生。
信息需求是人们意识到并表达出来的信息需要。而信息需要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对信息的不满足感和必要感。[2]相比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手机短信、微博、虚拟社区等新媒体的出现,学生群体的信息需求随即呈现出多样性;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提供学生群体多重获取信息方式。同时,环境的改变、学历层次和学校层次的不同,学生群体对信息的需求将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为了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群体的信息需求在不同阶段的区别和联系,笔者将信息需求界定为与校园信息相关的信息需求。
1.2数据来源
本文以贵州财经大学(以下简称财大)在校大学生,贵州财经大学毕业生和在读高三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为主,访谈为辅的方式对学生群体信息需求类型和信息获取障碍进行深入研究。随机发放问卷260份,收回260份,确认有效问卷260份,回收率100%。其中在校大学生100份,毕业大学生60份,高三学生100份。
2.三类群体校园相关信息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现有信息环境下学生群体所关注的信息类别,主要集中在学习信息、生活信息、娱乐信息、求职信息等方面。其中学习和就业信息在学生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将校园信息需求规定为以下五类,以对调查结果展现一个清晰的对比。
2.1学校信息需求分析
就高三学生而言,对大学关注的重点也仅是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占比为80%)。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的学生清楚知道目标大学的详细情况(包括开设的课程,举办的活动等)。分数第一,学校第二也使得高三学生失去主动获取学校信息的意识。同时,专业的就业方向(41.86%)和就业情况(39.53%)成为他们选择专业首要考虑因素。就业容易,薪资较高的更易成为热门专业,也易受大众知晓。就学校情况而言,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设施(44%)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综合排名较高,声誉较好的学校,大多会成为学生首选的奋斗目标。
对已毕业并工作了的人来说,54.17%的人认为学校所的信息对他们的工作并无太大的帮助。从调查来看,只有21.67%的毕业生不会关注学校或学院的信息。大部分的学生毕业以后依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得到有关母校的信息。能够看到母校的提升,是每一个毕业生喜闻乐见的事情,不论以前对母校存在多大的怨恨。
在校学生的调查显示,对学校信息的需求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①学校建设信息(35%)②发生在校内的趣闻信息(34%)③学生会/社团信息(29%)。
学校在发展的同时,不免也会引来校内颇多的争议。随意进入任意学校的论坛或是贴吧,都会看到学生对学校抱有不满意的态度。图1显示,82%的在校学生对学校存在负面情绪。但有趣的是,会将自己意见反应给学校的人仅占7%。导致他们选择沉默的两大原因分别是不知道反映的部门和收不到学校的反馈信息。
2.2学习信息需求分析
在面对学习时,学生的想法大抵都相同。从表1得知,职业规划讲座是高三学生和在校学生关注的焦点,占比分别为40%和45%。在大学象牙塔里生活的四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迷茫的时候,无法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清晰的定位。以至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一封信―当迷茫在大学里泛滥成灾》一文,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紧接着,娱乐文化类的讲座成为第二被需要的信息,占比分别为28%和23%。与此同时,只有少数学生选择了学术和考试类讲座。在学生心目中,进入大学后可以彻底的放松,学习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学习仍旧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从表2得知,在大学生关注的考试中,53%的人表示四、六级是目前最关注的信息;在一所财经院校就读,类似会计/证券(35%)相关财经类考试也是大学生较注意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20%的大学生关注考研考试,考研热在大学生中缓慢降温。中国教育在线的《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与2013年相比,报考国内研究生的人数趋于下降。另外,不可忽视的是2012-2013年,中国学生赴美读研申请量出现首次下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使得更多人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但因为缺乏有效质量控制,宽进宽出,直接造成硕士学位含金量不断降低,与此同时研究生就业率、薪酬也不断走低,读研所带来的价值不断遭受质疑,也直接影响了读研的热情。[3]毕业立即考研虽不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但是对于已工作的人来说,研究生的文凭成为了升职加薪的硬性条件。在调查中,有63.33%的人有继续深造的愿望,同时在这部分人当中,65.79%的人将考研定为深造的目标。
2.3生活信息需求分析
除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排名情况会成为学生选取学校考虑的条件以外,高校的周边环境亦会影响他们的选择。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生理需求(食物,水,呼吸等)列为最基本的要求,一般人在满足了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才会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从调查结果看来,学生群体完全符合这一理论。54%的在校学生和63%的高三学生表示最希望了解的生活信息是学校周边娱乐信息,而娱乐信息无外乎吃喝玩乐。其中28%的高三学生表示,他们最关心学校周围的餐饮信息,另外他们中有26%的人认为校内文娱活动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4学习资源信息需求分析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资源最便捷的渠道。从图2可看出,55%的大学生通过图书馆查找与自身兴趣相关的信息。据笔者得知,大部分的学生所学专业并不是自愿选择的,而是在填报志愿时自动调剂到现学专业的。因此,大学生只能通过课余时间延续自身兴趣的学习。利用图书馆查找专业相关信息的人占比为34%。另外,不同阶段、年级的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存在阶段性。低年级学生常需要寻求学习和娱乐交流类的信息,高年级学生还多了求职就业、考研出国方面的信息需求。[4]
图书馆不仅提供大量的纸质资源,同时有丰富的电子资源供学生使用。在毕业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有65%的人仍然对电子资源库有需求。但是有48%的在校学生从未接触过电子资源,大部分的人对图书馆的观念还是停留在自习或是借书还书的时代,对电子资源的获取和使用并没有过多的意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一般倾向于选择距离较近,获取方式较为简便的信息来源。他们在信息活动中尽量避繁就简,弃难从易地选择那些方便易用可行的信息。一方面是依信息价值而行,另一方面总是力图以最小的成本,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5]这也符合穆斯(Mooers)定律(一个情报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来说,取得情报比不取得情报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这个系统不会得到利用。) 就大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得到信息所付出的代价大于不使用该信息所付出的代价,他们则更倾向于后一个选择。相反的是,高年级学生在确定自己未来目标和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后,信息渠道扩宽的同时对信息的价值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将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大于信息数量,因此他们对电子资源的了解相对较深。
2.5个人发展信息需求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显示41.46%在校学生将校园招聘的信息视为关注的重点。大学生在读期间能真正接触正规实习工作的机会较少。因此,大家都想知道如何能在工作中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和提升个人发展空间。而高三学生对工作信息的焦点则在节假日的兼职信息上。一是能够补贴自己生活费,二是能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培养自身的能力。进入大学以后,成绩不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综合型人才成为各企业热招的对象。
3.信息需求获取障碍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信息需求主要类型的调研分析,研究发现学生群体在满足这一系列信息需求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信息接收方式被动
财大设置了四个官方网站最贴近学生群体学习和生活的信息,分别是贵州财经大学官方主页、数字贵财、贵财教务系统、各学院官网。近期,数字贵财和教务系统进行了合并,登陆数字贵财就能看到集合财大的各类消息。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辅导员通知;社交软件网站;听周围人谈论)获取校园信息的人占比为66.67%。笔者将校园信息之一设定为官网信息(即在财大官方网站能直接查看的信息),并对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获取官方信息的渠道进行了调查。笔者选取了一条近期在官网首页刊登两周的新闻以探究大学生对官网信息的关注程度。调查结果显示,89%的人不知道该信息。大家选择其他方式获取校园信息,虽快速便捷,但从非官方途径得到的消息并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网页数字贵财是贵州财经大学建立的集合财大各类校园信息的平台。问卷结果表明,91%的学生知道数字贵财(见图3),但会经常使用这一平台查看消息的学生仅占36.26%(见图4)。可见,尽管高校提供获取权威信息的平台,但大学生的使用率依旧不乐观。
笔者调查得知大学生不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校园信息的原因可解释为以下方面:1.上网习惯的改变。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上网方式从pc转移到移动端。智能用户要想进入官网查找信息首先是要下载浏览器,进入数字贵财和教务系统要再登入,如遇网速慢的情况下网页无法显示。繁琐的步骤会让人失去获取信息的动力。2.权威信息分布分散。官网之间信息不同步,一个网站只能查看单一信息,网站之间的信息没有整合。也就是说,尽管建立了数字贵财,但是平台整合信息功能有限,信息延迟性大。3.将信息整合视为重心,而降低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平台整合后获取权威信息分为:登陆数字贵财―找到教务板块―点击浏览―查看信息。相比以前的非注册浏览,此处查看信息的必要前提是登入系统。仅注重信息集合而忽略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他们无法感知到信息的便捷性,在某种程度上说,只会提升他们对使用系统的抗拒心理。
3.2信息检索技能缺乏
由表4可知,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在检索信息时,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关键字搜索的方式查找信息,所占人数分别为41.38%和48%。尽管大家都意识到查找信息时要使用关键字,但笔者跟踪某些大学生的搜索习惯时发现,整句搜索或是乱选关键字成为影响搜索结果的两大因素。不可否认的是,整句搜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查全率,但同时无用信息也占据了大量空间,信息查准率下降,获取有用信息效率降低,最后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同时也违背了互联网建立的初衷和大学生有效运用网络的动力。另一层面上,这也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比较缺乏。很少或不使用布尔逻辑and,or,not进行信息的搜索,主要原因还是大家缺乏信息素养。从调查结果上看,信息用户基本满足齐夫(Zipf)最小努力原则(一个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想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利益)。从而导致大家在选择结果时,通常只在搜索页面的前三页查找有用信息。
另外,两类人群都有超过半数的人会凭借自己对信息类型,时间,所属部门的主观判断去查找信息,而且55.17%的毕业生查找信息时更偏向自我判断(部门查询,时间顺序查询,信息类型查询),这一结果高于在校生所占的比例。从类似方法所得到的信息,极有可能降低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3.3 信息意识薄弱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认识, 即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的能动反映, 是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信息意识包括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判断和把握。[6]在读的高三学生,68%的人对目标大学的各项情况处于模糊甚至空白的状态。29%的人对未来学校的意识仅停留在大概知道学校有的学院和开设的专业。高三学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当中,没有一个综合的平台对学校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对各高校所开展的活动,学生更是难以获取。同时,网络上的高考板块,信息分散,搜索难度大,加上他们对信息分辨能力较低,从而难以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高三学生信息素养缺乏,也导致他们耳听为真,眼见为实,获取信息随波逐流,不对信息进行分析,受周围人影响,对信息妄加主观臆断。
3.4官方信息内容单一
高校官方平台所的基本是有关学习类型的信息,因而其他的信息极易被忽略。对大部分高三学生和大学生而言,去到一个新的环境最想了解的一定是周围的生活信息,大学也不例外。除了学习,大家对娱乐休闲活动也充满了兴趣。据笔者了解,很多人来到学校最先得知的就是校外休闲场所的地理位置,如KTV,电影院,小吃城等。再次,大学生逐渐对驾校信息展现出需求,除开四级六级和计算机考试,考驾照也成为在校学生自行添加的必考科目。尽管这些信息的需求量大,但是通过官方渠道并无法获取这类信息;同时有效的信息分布分散,虚假广告盛行,易导致大学生盲目跟风,不仅需求无法满足,还白白浪费金钱。
4.关联涉众信息需求满足的对策
新媒体平台提供了信息交互性的环境,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改善人们的信息习惯,不再是单一渠道的被动接受消息,而是及时表达对信息的意见和看法。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提高学生群体信息能力必须受到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充分利用信息手段;通过各类信息渠道在短时间内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改善信息获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4.1建立校园信息整合新平台
由于3G/4G移动互联高速上网环境,智能手机的高配置,低消耗,年轻人上网方式也有所改变。问卷调查得知,智能手机在高校涉众群体中的普及率都超过95%。在高三学生群体中,有60%的人选择用手机查看新闻;55%的人习惯于用手机查找资讯;有58%人的手机长时间处于上网状态。调查显示,涉众群体在浏览新闻时,更倾向于微博类的新闻客户端,根据自身的兴趣去选择信息。每条信息限制在140字以内,内容虽短,但筛选精炼的140字表明主题,在短时间内即可满足自身信息需求,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新闻呈现方式上,42%的在校学生和53.33%的毕业生偏好按信息按内容分类的分类方式排版。
建立手机客户端的校园信息集合软件(APP),能通过移动互联客户端方便的查看信息,摆脱获取信息时的障碍:
①改善学习型信息获取形式。极大程度的将在校学生群体被动接受学习型信息的习惯慢慢转变为主动查找,省去冗繁的登陆―查找―浏览过程,只需连接网络,在打开APP的同时即可看到所有校园信息。软件界面通过用户偏好自定义设定浏览方式,按照自身的阅读习惯查看信息,提高学生群体对校园信息关注度。
②短时间获取重要信息。新媒体环境下讲究信息交互性,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双向传播的优势,即信息不再是被动地被大学生接受,而是被积极的评论分析,并提出更有价值的信息。[7]信息的置顶不再通过管理员的主观臆想设定,而是由信息接收者判断,通过“点赞”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自动排序。抓住信息时效性,第一时间掌握最热消息。
③提高高三学生信息敏感度。新平台整合一切官方消息,保证信息准确性,避免信息延迟性,减少信息获取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高三学生在获取权威信息中培养自身的信息能力,学会分辨虚假信息和无效信息。
④去除冗繁步骤。高校针对本校生研发的信息集合平台具有较强针对性,如遇登入查看,非本校生几乎难以获取信息。但手机客户端降低浏览信息的门槛限制,面向所有对校园信息有需求的人士,不论是否为本校生还是认证信息已被清除的毕业生,只要打开软件界面,就能获取最新消息。削弱信息获取过程中繁琐步骤,提高学生群体对信息集合平台的依赖性。
4.2加强信息检索能力
高校目前开设的文检课,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看不到具体的实例帮助,对非专业学生来说极易产生抗拒心理。课程一旦被标签上专业课和非专业课后,学生心中便有了孰轻孰重的位置。再次,开设课程的时间普遍较晚,目的都是为毕业论准备。非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运用认识不足,不善于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技巧。与专业知识或文献资料选取时,对众多检索结果无从下手,无法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添加信息检索课程,重点教授信息搜索技巧,将重心放在实践上,加强上机的训练,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掌握正确的检索方法,是互联网时代的高等院校涉众群体必备的基础知识。但高校具有熟练实战文检经验的师资力量有限,大规模开展课程让每一个人上机实验并全面掌握搜索方法的可能性较小,这就要求大学生私下主动加强自身的检索训练。再者,高校可不定期举办专业信息检索讲座,帮助学生满足对其他专业信息学习的需求和能力。
4.3全面满足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学生群体信息需求会受到环境,学历,经历等方面的影响。高中课程改革以后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拓眼界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调查得知,大学生除了平时的课程学习,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奉献给自身的兴趣上。快速获取权威资源的渠道是高校图书馆,但专业性大学藏馆提供的资源更偏向其学校类型。比如,财大图书馆以财经类图书为主,师范类院校则以教育资源为主。广泛的兴趣,有限的资源使得大学生自身无法对不同信息的需求得到满足。互联网虽有海量信息但缺乏有效的分类,不仅查找难度大,而且还要具备熟练的信息判断能力。就目前而言,学生群体对专业资源的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介于此,各高校之间可建立资源共享,以此满足大学生对不同的信息的需求,通过高校间的合作,使得学生群体可以无障碍获取权威信息。
新媒体下的校园信息整合平台,除了给学生提供学习相关的信息,生活等信息也将被囊括进去。此类信息的收集将采用大众编辑制,所有的学生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体验的情况将感受出去,用户获得编辑增删的权限,自行建立红黑榜。在专门的讨论区进行信息的共享,一改往日单纯的人工推荐。生活信息的统一收集;大众监管的制度;添加自身的体验等方式,不再担心信息查找困难和获取的信息不真实,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群体在不同方面的信息需求。
5.结束语
本文是基于对贵州财经大学学生的调查,虽涉及的范围有限,但所发现的问题普遍适用于现阶段的大学生。本文所提出的对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信息获取过程中学生群体障碍。信息的高速膨胀,大学生信息获取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会日益加剧,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一定会有更简便的方法最大化的满足学生群体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03-06]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P020140305346585959798.pdf
[2]马费成.宋恩梅.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308
[3]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2014-03-03]http:///html/ky/report/a1.shtml
[4]林豪慧.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对信息检索课的认同与期待.图书馆学研究[J],2005(6)
[5]夏红.大学生用户信息需求分析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对策.教育理论研究[J],
2013(10)
[6]刘述进.刘兴平.试论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教育与职业[J],2006(26),
[7]李新松.张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能力的现状分析[J].现代情报, 2013(3)
基金项目
2013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APP的大学生群体信息需求满足研究”(项目编号:201310671013)阶段性成果。
*通信作者
杨帆(1969―),男,图书馆副馆长,博士,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
作者简介
我们会有大把的机会,大把的时间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丰富,同时,也会渐渐忘记父母佝偻在家门口上的那个身影,飞向我们心目中的一片又一片天空――这是必然,也是父母的希望。在国内壮丽秀美的新疆,在人潮拥挤的上海世博,在朝圣之地,在异域风情的东南亚、美加、澳洲、欧洲……我们可以在地图上标注一面又一面红旗,在聚会上将一次十多小时的飞行当成小小谈资,但此刻,我们是否关心过,我们的父母在做什么?
在沙发上蜷缩着看电视,还是在小区的花园里一圈又一圈地遛弯儿,甚至还在考虑下一顿孙子孙女吃什么。
在做专题问卷调查的时候,我提了一个问题“最中产的旅行方式是带上父母一起旅行,你是否赞成?”只有17%的人是赞同这样的提法,58%的人不认同,25%的人认为“理论如此,很难实施”。选择“不认同”的人,大多认为,带上父母旅行跟是否中产没有关系,没有钱可以带上父母回老家看看,倒是有钱了,不见得就有时间陪伴父母。而选择最后一个选项的人认为,父母和自己的喜好多少是有不同的,旅行反而可能增加摩擦;担心父母身体吃不消;时间凑不上。
“时间”,不是凑不上,而是给我们的时间不多――守在ICU病房的那些日日夜夜,看着玻璃房间里,戴着呼吸机的父亲时,我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不是一定要用旅行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和实现孝心,但如果可以,从春节开始,计划一段旅行吧,至少是一段和父母共处,共同去实现一个小目标的时间。
我们付出一分,在父母那,会变成十分。
娘俩第一次出门就挑战了南迦巴瓦峰
青藏线开通,老太太就开始暗地计划行走路线,后来她和儿子一起去了。第一次一起出门,就来了一个高难度的―。老太太对旅途中发生的一切都是欣然接收的,而儿子却一直提着心来迎接旅程;老太太在回来后,也没完全弄清楚南迦巴瓦峰意味着什么,但在儿子看来,乐观向上的老太太开心,就是为这段旅行打上了最圆满的句号。
你觉得这趟之行的什么地方最好玩?
母亲:林芝,因为那里海拔比较低,只有两千多米,气候好,风景也好。
我儿子还去了一个森林公园,因为要100块钱的门票,我就没去了,
他们还把明信片寄到老家了,很漂亮。
儿子:南迦巴瓦,因为我喜欢看雪山。
儿子篇
这个儿子值得赞一赞
张姨年轻的时候,家里经济不如现在,很少有机会出去玩。她会在出差的时候带上儿子。
多年以后,蒋先生依然记得,“我八九岁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去了北京、丹东和鸭绿江。”他印象最深的是在鸭绿江边看铁路桥,一般的桥都是一样宽的,可是那条桥却一头宽,一头窄,儿子觉得很奇怪,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宽的这边是中国,窄的那边是朝鲜。
也许是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也许是深知母亲好玩的个性,2000年蒋先生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来广州参加工作,每年都会拿出一些钱让母亲出去旅游,但是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时间陪母亲出去。
2008年,张姨去北京看完奥运,回来与儿子一起过中秋节。以前的一位老同事给她看自己刚从拍回来的照片,一边看,一边说,“我一下飞机就不行了,后来很多地方都没有去成。”
翻着那些照片,四年前在电视上看到青藏铁路的那一幕,顿时浮现在眼前。“我想坐火车去”,张姨跟老同事说。老同事大吃一惊,劝她说,“你有高血压,年纪也比我大,到了那里会吃不消的。”
张姨回去跟儿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儿子觉得自己恰好有一个假期,而且2007年结婚时跟老婆去过一次,旧地重游也比较轻车熟路。“主要看我妈的身体状况如何,不行了就马上撤退。”蒋先生笑着解释。
母亲从老家湖南上了火车,“后来发现坐火车进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是海拔慢慢升高,比较容易适应。二是一过格尔木,翻越唐古拉山的时候火车就开始加氧气,坐在里面感觉也比较舒适。
蒋先生与母亲足足坐了三天的火车,“我妈精神状态不错,就是在翻过唐古拉山的时候有点高原反应,人容易犯困,唐古拉山口海拔有5100米,有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蒋先生说这话的语气就好像一个随行医生,“我的心情一直随着海拔的高低而起伏的,一到海拔高的时候我就会担心。到达拉萨,下了火车,她的状态才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种状况直到遇见三个驴友开始改变,他们是蒋先生以前旅游结识的朋友,后来一直都有联系,“他们刚从喜马拉雅山上下来,那天刚好与我们住进了同一家旅馆,因为那个旅馆也是我在网上向他们推荐的。 当时他们已经包好车准备去林芝了,我和母亲恰好逛完了拉萨,于是打算和他们一起去,因为林芝海拔比较低。呵呵!”
母亲坐在前面,四个年轻人挤在后面,就这样。一行五人去了林芝,后来又向南迦巴瓦峰进军……“考虑母亲的身体,我最初的想法就只是在拉萨周边玩一下,不要跑太远。我本来也没想过要去林芝的,碰巧遇到那几个驴友,我妈就说要和他们一起去林芝看看,最后,我没想到我和母亲竟然还跟着他们顺路去了南迦巴瓦峰。因为去那里的路不好走,坐车一坐就好几个小时。”
当蒋先生与母亲翻越5000米的娅口时候,发现有一个福建人雕的石牛盘踞在那里,等他们看完风景返回时,那只石牛居然不见了。“那是好大的一个石牛雕塑,怎么能一转眼间就不翼而飞?蒋先生跟母亲都感到很困惑,幸好还有照片为证,要不然,没人会相信他们的旅途见闻。
带父母国内游
目前比较普遍的出行方式是什么?
一家人的话,参团和自助行都有,根据线路而定。华东、桂林、北京、闽南和中原五条线路都非常成熟了,但如果是让两位老人单独出行,还是建议参团,现在有很多为老年人定做的团队。如果是喜欢自驾,尽量不要单独一家子一台车出行。旅行社现在也有自驾团队,有专业的团队安排,这样会降低很多风险,否则一台车如果坏在路上,或者老人家突发什么状况就麻烦了。
这一路什么东西比较好吃?
母亲:石锅鸡,里面放了很多藏药,是司机推荐的,很好吃。内蒙的羊也很好吃,因为那里的羊是吃当地的一种中药的,他们说吃了这个羊就和吃了中药的效果一样。儿子:石锅鸡,我觉得它放的配料很好。当地人还叫我们买个石锅回来,他们说这些锅都是从墨脱背出来的,那里的人都用这种石锅做菜,他们那里用专门的石头掏空做的,每个都很沉,一想到回来要坐飞机,我就放弃了。
母亲篇
当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的时候,张姨已经57岁了。
她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一边听解说员介绍,一边用铅笔在本子上面记下:格尔木、那曲、林芝……九点钟开车,全长1972公里。
“我当时把所有的站点都记到脑海里了”,四年后,张姨说起来仍然是兴奋异常,“我那时就对有一些了解”。前些年,她一个人报团去过遥远的内蒙古和新疆,而同样遥远的始终是记忆中一个神秘之地。
湖南老家的老人们,没事的时候喜欢聚在一起打麻将。张姨喜欢养养花,有空的时候四处走走。因为以前在工会工作,经常组织单位的人出去玩,湖南的山山水水她都已经游遍了,“~山还没有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前,我就带着职工去了。”她语气兴奋的仿佛登山队员将把一面小红旗顺利地插到了山顶上。
张姨的老伴有恐飞症。其中原因,张姨最清楚,“自卫反击战的时候,他在广州司令部做机要工作,一次因为要送一份保密文件,乘坐的飞机在广州的上空盘旋了两个多小时,迟迟不能降落,当时他的心里急啊,十分害怕。因为我们的儿子还不到两岁。”
从那以后,无论面对任何旅游地的诱惑,只要是需要坐飞机的,老伴基本上都坚如磐石。因为了解他,张姨从不勉强。每次外出旅游,就拖着她跟随了十来年的一个小旅行箱,一个人上路。尽管也乐得逍遥,可是一到拍照的环节,张姨就有点犯难。
打开她的相册,一半是风景照,一半就是个人照。前一阵,张姨一个人报团去上海看世博会,汽车刚经过南浦大桥,兴奋的她赶紧拿出了相机,旁边的司机热心地说:“阿姨,我慢点开,您慢慢照。”
那次参加世博会的旅行团一共有26个人,一半都是年青人,导游见她单独一人,年纪也比较大,就安排她跟自己睡同一间房。
听上海人说,在世博园里,只要去了沙特馆和中国馆,那么其他馆都可以不去了。于是,张阿姨带上一点吃的,一瓶水,还有一把伞,第二天早上九点就站在了沙特馆的门口。
快到正午了,队伍依然匍匐逶迤,同行的一位女团友有些支持不住了,“大姐,要么我们不去了吧,我们都等了2个小时了。”“再怎么也要等下去”,张姨心想,她拿出早餐打包的一些包子、馒头和鸡蛋,分给她一些,鼓励说“我们再坚持一会。”
等到看完沙特馆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了,为了这个沙特馆她们足足花了6个小时。团友的爱人来接人,一见到张姨就感激万分:“谢谢你啊,把我老婆带进了沙特馆。”
两口子很客气地请她一起去吃康师傅牛肉面,“一小把面条,两块那么小的牛肉,要48块钱啊,”张姨伸手比划了一下价格,然后语气又收了回来:“不过再贵也得吃,因为在世博园里嘛。”
回来后,邻居们纷纷问起世博会,张姨见面的第一句话就会说,“人家都不敢去沙特馆,要排队六个小时,我去了。”
“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认定了就要坚持到底。因为年轻的时候是部队里的职工,以前部队6点就会响军号叫起床,我现在还坚持着早起。”
此次世博归来,张姨高兴的是去了沙特馆和中国馆,可惜的是把跟随自己多年的那把雨伞不知道遗忘在世博园里的哪个角落了。
如果带老人去新疆、这些省份,
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人会担心老人家产生高原反应,这个确实是需要注意的,但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发现,老人家有时候比年轻人更少有反应。因为老人家更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也更小心,倒是年轻人自以为是,贸贸然就上去了。其实出发前,一家人都应该有全面的身体考虑。另外,冬天不建议前往,夏天的雨季也不建议自驾进入。
坚持用山东普通话搞掂境外吃吃喝喝
母亲今年六十多了,患有脑血管疾病:“我们这一家子就像西游记一样,妈妈身体不好,行动起来自然像唐僧,慢吞吞,需要重点保护;而父亲永远就是那个和蔼可亲的沙僧,什么事情都会积极地配合着大家,从来不拖后腿;我像“悟空”,全家人出行计划都由我一手包办,拿主意最多。”
跟许多儿女一样,王春玲以前会帮着父母报一些旅行团,像新马泰游之类,可是久而久之,她发现父母对于旅游,越来越不感兴趣。
直到2005年,她利用年假,陪同父母亲去东南亚玩了一圈回来,才深刻体会到“其实儿女陪伴父母出去玩,远比帮他们报团,更让他们开心。”从那以后,她坚定了每年带他们出去旅游的想法。
带父母出行,选择目的地比较伤神。起初,王春玲选择最多的是东南亚一带,因为坐飞机的时间不太长,一般是四、五个小时,即便是有转机的话,也是在十个小时之内,“如果去比较远的地方,我会先和他们沟通,老年人有时侯就是这样,其实我们安排得挺好的,可他们却总不满意,有可能选的地方错了。”
如果真的是很好玩的地方,而父母不愿意去,王春玲就把自己去过的照片给他们看,向他们介绍。父母看到她玩得挺开心,也就自然愿意去了。“需要让他们从内心里接受这个地方。不感觉累,很享受,所以我一般都找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
如果遇到某个地点并不熟悉,王春玲一定会做大量的功课,比如从网站上搜索别人的评论和地图,“有时侯我甚至会在定酒店的时候提前跟对方沟通,比如说房间装修、区域,我会选择适合父母的。”
但是,有些时候也会遇到与事先的估计不一样的情况,一次去泰国的一个岛屿――涛岛,大家坐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船,结果到达之后,发现预订的酒店没有热水供应,“住了两晚之后我还是决定换酒店,因为对老人家,尤其是北方人来说,都受不了洗冷水澡的。即便在炎热的夏天。所以选择酒店我非常注重的一点就是有没有热水供应,另外一个就是方便程度,如果去海边玩,酒店离海边很远,就没有必要了。”
跟父母出去就是要把想不到的点统统想到。这也是王春玲选择去东南亚的重要原因,那边的旅游比较成熟,酒店都有车接送机场,“我有时候出行,连打车都要事先预定好,一下飞机就有车来接,这样会让老人家感觉很舒服。”
就这样带父母出游,王春玲坚持了五年,她感觉自己都快赶得上半个导游了。尽管如此,母亲还是让她虚惊了一场,在泰国苏梅岛的时候,母亲突然旧病复发,头晕得很厉害,起不了床,把王春玲跟父亲都吓坏了。
“开始我们给她喂了药,让她在宾馆里面休息,看能不能缓解,吃过午饭以后,她就慢慢好过来了。我们当时已经打算好了,如果短时间不能恢复过来,就打道回府,或者送当地医院。”
王春玲以前买过一些保险产品,当时有人向她推销一份保险,附带一种国际救援卡,在境外可以提供医疗服务,遇到突况,可以随时联系,而且可以保障直系亲属,有效期是一年。一想到父母,王春玲毫不犹豫地就掏钱了。
带父母出去越多,王春玲就越有经验,“和父母一起旅行首先必须舒适,时间不能太紧,告诉自己这是一个休闲游,而不是观光游,不能太赶,需要给父母一个宽裕的时间。讲的是心情,而不是在乎看什么。”
让王春玲最为感动的是父亲,父亲对英语一窍不通,但是在异国他乡如果需要和别人交流,他一定会很执着地跟别人说中文,而且还是山东版的普通话,一直要让对方明白他想干什么。一次在泰航的飞机上,他拿着杯子跟空姐要冷水,人家给了他一杯热水,结果他很认真地对别人讲:“我要冷的,不要热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外加比划。后来空姐终于明白了,给了他一杯冷水。
还有一次在彼彼岛,王春玲和老公想去潜水,需要到下午两、三点钟才能回来,临走的时候,叮嘱他们去超市买些吃的作为午饭,“后来我发现我爸特别棒,他竟然找到一家特别好吃的汉堡店,指东指西地吃到了所有想要吃的。他完全不管人家能否听懂,他只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每次都能产生神奇的效果。”
泰国有很多的小岛,王春玲一家都已经去过了,父母亲也越来越喜欢一些不知名的小岛。热爱潜水的王春玲还找来专业教练带他们潜水,父亲尝试过之后兴奋地跟她说,“一点都不害怕,还能看大鱼、大龙虾和海参,比动物世界好看多了。”
有的岛上就只有一家酒店,非常安静。父亲会早早起来,到海边走走,遇上了螃蟹,便会满沙滩地追着跑,跑得比谁都快,被螃蟹的钳子夹住手了,还一直不撒手,大老远地呼唤着外甥。
王春玲就远远地看着这一幕,久久不愿意离去。
旅行中最难忘的一天?
父亲:去泰国玩的时候,有一天从一个岛去另一个岛的时候,我们坐的是长尾船。惊涛骇浪的,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浪有,坐着长尾船,我觉得很危险,但是家里的两个小朋友一点都不害怕,我赶紧把救生圈穿好。
女儿:应该是我母亲生病的那天,因为我母亲是很勤快的人,她不会说过了起床的时间还在床上躺着,我真切感到父母年纪大了,作为子女的能多给点就多给点,很多东西是我们控制不了的。
沿途哪个地方的景色最美?
父亲:彼彼岛不错,那里没污染,下海周围全是鱼,大的、小的,好玩的很,水质好,不像国内下海什么都看不清。现在这些地方中国人也慢慢多了,但是大多数还是欧洲人。老外也挺好玩,孩子和他们玩起来也比较有意思。
女儿:这些岛屿都很美,除了珊瑚岛,南原岛也很漂亮,我父亲喜欢彼彼岛,我母亲很喜欢攀安岛。
旅途中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父亲:芒果比较好吃,外甥一吃就是一个,在国内很少这样。东南亚那边吃饭比较简单,不如国内,不过出去玩填饱肚子就可以了,不像在家里。
女儿:吃饭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它那里的口味和中餐不一样,即便是做一些炒菜,做出来的味道也是怪怪的,越是小地方,本地化越严重,我会为父母选择和中餐口味比较接近的粉面或者汤饭。他们最满意的都是早餐,有时侯吃的比中饭还多。但遇到不喜欢的食物,他们也不会提出来,可以看的出,可口的东西他们吃得特别香。
最近想带他们去哪里?
女儿:澳大利亚。因为欧洲实在很辛苦,如果是观光游,看这些国家的文化、背景,需要对着个国家有一定的了解,否则的话,就是看一个新鲜。而且没有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就等于是走马观花了。
用怎样的方式游览比较好?如果不参团,而是一家人自助行,是否可以?
新马泰的旅游已经非常成熟,自助行没有太大问题,如果是一家人,到当地再找旅行社都可以。语言上也没有太多障碍,那边华人比较多。但是如果在出发前通过国内旅行社定房间和机票,可能会更便宜。
自驾的话,不是很建议,因为日本和新加坡都是靠左驾驶,国内驾驶员不一定习惯,可能还会造成不便。
游览这些地方,需要准备多少时间?
一般新马泰都可以一次游览完,老人家出一次门不容易,可以把旅行中的时间适度放长,不然总是飞来飞去也不好,因此建议至少准备十天。日本和韩国如果单独游览其中一个国家,五天到十多天都可以,取决于去几个游览点。
最适合去的季节
新马泰一年四季都可以,韩国和日本的话,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熏衣草,秋天的枫叶都非常迷人,冬天的日本虽然很适合滑雪,但对于老人来说就不太适合了,太冷。
最难忘在日内瓦湖边的下午茶
李弈昕是证券公司的一位高级行政助理,父母尚未退休。与别的家庭子女为了尽孝带上父母出游不同的是,他们更像是每年一起策划举行了一次家庭外出聚会。父母和自己都各自有着丰富的国外游经验,一起外出的他们总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新事物,享受新的风景。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各自忙碌着的一家人,平时只有在偶尔的晚餐中短聚,倒是一起外出旅行时,一家人的温馨美好,在异乡的阳光下重新铺展开来。
这也是李弈昕分外珍视能与父母在湖边享受下午茶的那种安逸温馨时光的原因。
接受“带父母一起旅行”是否成为你选择配偶的标准之一?李弈昕:绝对是优先选择条件,如果他还喜欢摄影就更好了。我也不介意我俩带上四位老人一起旅行。
带父母欧洲游
对带父母去欧洲旅行的朋友,有些什么建议?
因为是长途飞行,而且有时差的因素,建议可以适度延长在目的地的时间。另外老人家旅行的方式和年轻人不同的是,他们更在意去过多少地方,去过哪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体力进行深度游,所以可以一次去几个国家。
另外,欧洲的国家之间,文化差别比较大,出发前需要做足功课,对目的地选择有的放矢。
《风尚周报》:你与父母一起旅行的频率是怎样的?
李弈昕:周末或者是小长假之类的时间里,我们会在上海周边地区走走或作短途旅行,一年大概有2~3次。除了国内的旅行,我们还有一年一次的出国旅行,去过俄罗斯、普吉岛、日本等国家。今年去的是欧洲的奥地利和瑞士。
《风尚周报》:和父母一起旅行的初衷是什么?
李弈昕:平时我们家人都各自忙着工作,在家也是普通的吃饭聊天的日常活动,通过旅行,我们希望一家人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旅途,放松心境,互相之间的交流也更好。
《风尚周报》:和父母一起旅行,会不会觉得是一种义务,责任感过大而很难享受旅行本身?
李弈昕:不会。因为家庭旅行是我们家一项挺重要的活动,而且是从我小时候就有的,所以大家都很自然,而不是特意为了尽义务才出门的。我父母有很多次出国旅行的经验,所以他们不会是很传统的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很强,也很感兴趣。在国外,他们对风土人情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们一起出游都会玩得很尽兴,一个家庭外出游玩的气氛非常好。
《风尚周报》:与父母出行和与其他人出游感受有什么不同吗?
李弈昕:我还没成家,所以平时自己旅游的机会一般就是和同事或者朋友一起。和同事一起的话有领导在自然会有压力,和朋友一起的话大家的兴趣爱好会比较接近一些。年轻人出去也会选择些原生态一点的地方,但和父母一起就会考虑是否合适。和父母一起旅行在行程中也会更多地考虑到他们的想法,以他们为主,因为考虑到自己以后会去的机会会比较多,这次自己有的遗憾可以在以后补回来,但跟父母一起出去的话,以后不一定还有机会。但我父母在购物游玩等方面也会主动事先考虑我的想法,所以并不是我单方面地迁就他们。
《风尚周报》:平时你们的旅行计划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李弈昕:比如这次去北欧,我父亲已经去过欧洲,但行程很匆忙,只留下一个印象就是那边的风景很不错。我父母喜欢风景秀丽、富有风情的地方,对国际性大都市这些现代感很强的地方没有太大兴趣。所以我们就挑了欧洲,并且希望能不仅仅是走马观花,看书看资料后,就挑选了两个国家――奥地利和瑞士,计划了10天的行程。
我们先去了维也纳,然后到了茜茜公主到过的瓦豪,萨尔斯堡、布鲁克,然后去了瑞士风光很美的宝石小镇留申,阿尔卑斯山脚的因特拉肯,然后沿着日内瓦湖转了一圈,日内瓦是我们的最后一站。我们这次有3个家庭一起出去,9个人刚好组成个小团,所以行程是我事先计划好后和旅行团定的。
《风尚周报》:带父母出国旅游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吗?
李弈昕:去国外,主要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我在的话,各方面都会主动去交流,小时候是父母照顾我,现在是我照顾他们。但这次过去发现欧洲国家即使主要语言不是英语也不是问题,当地旅游设施配套非常充分,我们在酒店发现很详细的指南,还研究了一下乘车等等。如果父母自己外出我还是建议报团,但是我们一起的话我想以后会坚持自由行。虽然我要花费的准备时间更多,但是不用像旅行团一样行程太紧迫,可以慢慢享受,尤其和父母在一起,可以更尽善尽美些。地点方面则会选择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吧,毕竟各方面都比较完善,休闲些,父母不太适合太艰苦的行程。自己玩会考虑些原生态一点的地方,像柬埔寨之类。
《风尚周报》:这次欧洲游有没有哪个地方你觉得特别值得推荐给父母一起去的?
李弈昕:有好几个。像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在河谷的一端,之前基本没有被开发,因为路线比较折回,过去了还要折返。后来发现这里很漂亮,游客就渐渐多起来。哈尔施塔特是湖边的一个小镇,湖边的建筑可以倒影在湖里,很幽静,在那边可以住一天,安宁。照片网上都有看,但是和亲身感受的是不一样。
因斯布鲁克,在少女峰山脚。那里是滑雪旅游胜地,宾馆比较欧式,虽然年份比较老,但是包养得很好,气氛很居家温馨。我们房间开窗后对面是教堂,教堂对面是雪山,像一副画,我们就是在那里吃了正宗的瑞士火锅。
还有就是留申。非常休闲。下午茶时间,沿着湖走,可以看见很多天鹅,它们都不怕人,留学生下课在湖边聊天。十分恬静。
《风尚周报》:这次旅行,哪个瞬间最让你和父母心动?
李弈昕:最值得怀念的是在日内瓦的2、3天下午,我和父母在湖边的小咖啡馆喝下午茶。我们坐在那里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欣赏美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但是我们都感觉这样的时光很难得,在上海家里是不会有这样的心境的。
如果我以后有自己的小家了,还是会坚持这样一种方式和家人在一起,以后还会尽量争取机会和父母一起出游。平时时间匆匆过去,我特别珍惜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增进家庭交流。
《风尚周报》:明年的出行计划已经有了么?
李弈昕:我自己喜欢西班牙,捷克,喜欢那里的建筑,我父母希望能去澳大利亚新西兰看看。我们还是会跑去南半球看看吧。
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有什么建议?
火车是欧洲的特色之一,建议选择,会是非常有特色的一段旅程。如果是部分短线,可以考虑自驾,但一定要熟悉交规,准备好驾照,并且在语言上有所准备。
出行计划的制定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李弈昕:从决定去哪儿,到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包括查找资料、联系机票酒店、确定路线、签证等,要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
目前老人家比较倾向的欧洲国家游哪些?
西欧和南欧比较多,除了一些传统的旅游线路,老人家还比较喜欢俄罗斯。这大概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情结。但我们要提醒去俄罗斯的游客,出发前做好线路和语言的准备,而且尽量跟团。俄罗斯人相对比较冷漠,如果旅途中遇到了困难,比较难克服。
旅行的财务计划上怎么制定的?
李弈昕:出去那么多次了,基本不用分得太细。他们带现金,我带卡,平时支出他们多一点,购物的话我多一点。
对于欧洲旅行,还有别的事项需要注意吗?
牢记使领馆的电话是必要的,欧洲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文明安全。另外,我们并不建议在东欧进行自助行,那边的旅游开放相对比较晚,在文化和语言上也与欧洲其他国家有一定差别。
老妈的求知欲让我看到旅行的更多面
年中的时候,因为一个商业话题采访过Cherry,在她提供的照片里,我们挑了一张她和父母在旧金山旅行时的合影,300KB的超小照片,被放置在版面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前段时间在收拾房间时,Cherry发现,母亲在床头的抽屉里,偷偷藏了那一期,杂志被翻开到有全家旅行合影的那一页。
带老人旅行,是否是为了尽孝?
Cherry:很大部分是“尽孝”,但更多的是投老人家所好。我们出去玩的时候,每晚都是妈妈研究地图,看明白了,她还自己画出来。爸爸回来后,拿起我那本《Lonely Planet》的美国篇,一页页看,勾出我们去过的地方。
《风尚周报》:和老人家出行与自己小两口出行有什么区别?
Cherry:是的,带着老人肯定没那么自由,而且他们受限还很大,过去想带他们去澳洲、欧洲,一大堆手续就让人头疼死了。有的地方还要结婚证,都70多岁的人了,我去哪儿弄去?但是,老人家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是个人旅行,是两口子旅行没有的。
《风尚周报》:那么美国签证的时候,父母签证还顺利吗?
Cherry:我妈妈是有备而去,她带上了和爸爸去新疆旅行的照片,自己走过去对签证官说:“我和老伴都很喜欢旅行,这是我们旅行的照片,我是地理老师,教一辈子书,都没真的见过科罗拉多大峡谷、死谷,我想去看看。”人家就让他们过了。
2010年的春节,Cherry和先生带着父母,孩子到美国去旅行。这是她第一次带父母到国外去,过去一家子去过海南、华东等国内的常规路线。而父母自己倒是常跟着团到处玩。
选择美国,是因为Cherry两口子对那里都相对熟悉,签证手续简单,而且有亲戚在那儿,再者,觉得那条线路已经相对熟悉了。如果仅仅是从旅行的角度而言,Cherry认为那条线路对自己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是跟父母出去,感觉完全是不同的,他们所带给我的体验是过去没有过的。就像是,今年七月,我提出带他们去马来西亚自驾旅行,一开始父母也觉得没吸引力,因为他俩已经去过。但回来后,他们会告诉我,跟我们一起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Cherry承认跟老人一起旅行有一定的问题存在,比如需要操更多的心、两代人之间多少是有鸿沟的,但两个求知欲旺盛的老人带给Cherry的是不一样的视角,和孩子更融洽的相处,以及因为他们旺盛的好奇心,为Cherry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美国,不一样的马来西亚。
无奈的自驾
我们好奇于这一家五口,为什么要选择自驾的方式在美国西部旅行。Cherry大笑起来:“其实是被迫的。”
起初,他们的驾驶计划只是在拉斯维加斯。因为在这个赌城里,大部分好一些的酒店一楼都是赌场,而Cherry认为带着孩子老人住在赌场是很不方便的,于是选择了郊区的一个分时度假旅店。那个完全是按照家庭设施布置的酒店给一家人带来了强烈的生活感,但也带来了交通的相对不便,必须开车。
“三天的拉斯维加斯后,我们该去洛杉矶,但因为忙于购物,误机了,改签费用很高,干脆就继续开车去洛杉矶了。”
五个多小时的车程,最开心的是父母。他们说,在异乡,尝试过了飞机、轮船、地铁、公交、市内有轨列车,但就是没有自驾过。从拉斯维加斯到洛杉矶的沿途美景不断,这更让地理老师出身的母亲开心。老人家积累多年的地理知识发挥了大用处,车一边开,她一边解释着复杂的地形地貌。
一整天的跋涉,终于平安到达洛杉矶,大概是太兴奋了,Cherry的先生停车后,甩着钥匙进了电梯,结果直接从电梯缝甩进了电梯井里。
酒店的经理说:“我们从80年代到今天,只发生过三起这样的事情,没有经验。”于是,开出了高额的取钥匙费,而租车公司给的解决办法是:从拉斯维加斯开拖车到洛杉矶来把车拿走――这显然太兴师动众了。
“如果放在平时,估计我会生气的。但在那个时候觉得,这事的麻烦程度还比不上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手被电梯门给夹到了,”事情最后还是解决了,费用被Cherry想办法砍下来一大截,“我们解嘲说,看来那机票钱是省不下来的。”
“自驾的好处是,哪怕你只是到停车场停下车,然后走到想去的地方,那感觉都像在家,很自在,非常适合一家子旅行的时候采用。”
那自驾的五个多小时和丢钥匙的经历,成了整个旅行中最大的乌龙,也是最难忘的经历。
老爸带上空竹去美国表演
“在80年代末的时候,我家周围开始有人陆陆续续出国,父母也觉得有个孩子在国外很好。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觉得那里很好,但这次父母带我看见了不一样的美国。”Cherry之前去美国,都是住在朋友那里,他们在美国过着中产生活,所以Cherry对“美国生活”的概念也就如此。
到了美国后,Cherry一家子先是去了先生的老同事所住的老年公寓。公寓里干净整洁,所需要的设施一应俱全,周围环境也很好,但是他们告诉父母:“冷清得很,我们特别想回去,回到广州也很好。”
而在繁华的纽约,考虑到父母的语言问题,Cherry一家子住在唐人街,父母会去询问菜价、日用品的价格,跟华人聊天:“你从哪儿来啊?来多久了啊?这里一个月赚多少啊,够用吗?”
Cherry跟父母说,他们像是来做社会调查报告的,但是晚上,他们会跟Cherry报告:“那一对河南来的老人,是来照顾孙子的,说无聊得很,没有保险,小病小灾都要扛着,医院太贵,舍不得去”;“你看他是做律师的,收入那么高,我看他也不开心,和国内差不多嘛,每天坐地铁上班下班。”……
这些是Cherry无论如何也无法在过去的旅行中得到的信息。
而可爱的父亲在去纽约前,就通过亲戚打听了,那边有华人的新年晚会,把自己的空竹都带过去了。到了美国还不忘展示一下个人才艺。
老人家在旅行中得到的满足感,远远超出孩子们的想象。
带父母美洲游
这几个国家(地区),是否适合带老人家过去?
目前都是比较热门的线路,而且相对成熟,都不错。就我个人认为,当中最适合的是加拿大。
加拿大东部华人比较多,有很多华人文化,这些不会让老人家觉得太难融合,会比较放松,而且风景非常美丽。不论是在多伦多、渥太华这些大城市,还是在周围的小镇 ,或者大瀑布这些自然景观,都很值得去看看,老人家也喜欢。但冬天太冷,就不建议去了。
接下来还有旅行计划吗?
Cherry:想带他们去澳洲。
钱叔叔:我想去欧洲,韩国、日本,也要去。
黄阿姨:他们去哪里,我去哪里,都可以的……我就不去了,我高血压。
钱叔叔:没关系,九寨沟你都去了,你看那些日本人有高原反应,你都没有。
这个还是要小心的,万一真的有高原反应怎么办?
钱叔叔:有我,什么都不怕,我可以照顾她,反正都照顾一辈子了。
黄阿姨:怕去黄山的时候,还不是我照顾你。
在美国旅行的话,有些怎样的建议?
美国比较大,想要一次去太多地方,是不可能的,而且太辛苦,建议选择美西进行旅行。美西的旧金山、洛杉矶这些城市都很适合老人去,而且美西沿线的大峡谷、优山美地等国家公园,都很适合游览。
年轻人在美西,会选择自驾,但老人家不一定适合,因为经典之间都要几个小时的驾驶,老人家身体不一定吃得消。
在澳洲旅行,有怎样的建议?
澳洲目前比较热门的线路是大堡礁、悉尼墨尔本、南澳和新西兰的田园风光。但我认为比较适合老人家的只有悉尼墨尔本和南澳。
因为大堡礁主要是玩水,这个不适合老人;新西兰主要是景色美,但田园风光不见得老人都有兴趣,而且这条线路过分安静了,人都很少见,老人家不见得喜欢。其实在南澳,多少也有新西兰这个问题,人比较少,整个线路比较安静。中国的老人还是喜欢热闹的比较多。
告诉父母五星级酒店只要八十元
胡静几乎成了嫁入豪门的美女样板―头顶着无数的光环:美貌、家庭、财富、工作,最近又刚成为马来西亚拿仃(拿督的妻子),可谓得天独厚,无往不利。但光环下,胡静却显得非常平静和淡然:得到和付出,是需要对等的:“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演员,好妈妈,好女儿,好媳妇。”而带父母旅行,正是实现目标的方式之一。
看见胡静,她出乎意料地朴素:剪短了的头发随意电起,几乎素面朝天,一边坐在沙发上吃苹果,一边看着客厅里摆放着的全家福,那份恬静与怡然,十足一个爱家小妇人。
“自从自己有了小孩,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心强了很多。现在更深刻地意识到父母养我这么个女儿多么不容易。我常常把父母接来马来西亚老少团聚,也带着他们一起四处玩,放松身心,感受生命。”
虽然贵为拿仃,胡静在穿梭往来于贵族生活圈子同时,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知道什么是她的兴趣所在,什么才是她最值得珍惜的。除了做好演员的本分,胡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慈善事业和家庭生活上。
当了母亲的人会有更柔软的心
“以前也常常看到父母省吃俭用,却慷慨解囊帮助生活困难的人。他们现在也常常念叨,去山区看望贫困地区的儿童,帮助他们解决读书问题。不过我想,我父母年纪大了,不应该去山区那么艰苦的地方。既然他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培养了我,我应该帮助他们实现这样的想法。”
某一年,胡静跟几个好朋友驱车前往丽江看望边远山区小学的孩子们,就是为了代替父母实现助养贫困儿童的愿望。
“那个村子在玉龙雪山脚下,从丽江开车出去要5个小时车程。当时虽然已经是5月,可还是下大雪,山路泥泞狭窄,朋友们一度提议打道回府,我就想着,一定要坚持过去。”
学校里有一个三年级孩子,母亲去世,父亲和奶奶都是精神病患者,弟弟痴呆,全家就靠他一个人支撑,这孩子每天放学要到别人家帮忙干活,要回来食物给爸爸奶奶和弟弟吃。胡静听了他的故事,再看到他破破烂烂的装扮忍不住哭了。
“当时觉得好心酸,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怎么会有小朋友生活的这么艰苦。但是那小男孩看到我哭反而觉得很奇怪,他的眼神平静极了,他觉得这就是他的生活。”
胡静回家将旅行见闻讲给父母听,“他们也都很有触动,这些孩子身上的乐观、坚强精神,让全家人总结了很久,包括做善事的方式方法、爱不一定要回报的心态等等。这次旅行让我和父母的心更近了,开始真正的了解他们经历过苦难的上一辈人,为什么生活的那么节约,为什么对人对社会总是心存感激。”
临走之前,胡静和朋友们为学校的孩子们交了杂费,买齐床垫、被子和文具,并相约再来看望他们。
和正在宣传的“生命因爱启程”公益项目的信念一样,胡静相信每一个生命,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是健康或有残缺,都应该在生命启程的时候得到科学的营养和照料,更好地踏上人生的旅途。
旅行中的善意谎言
尽管对父母的勤俭节约表示充分的理解,但在共同出行的大大小小旅途中,两代人还是有着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游玩态度,免不了发生这样那样的小摩擦。
“我总是觉得,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所以希望带他们住舒适的地方,看美丽的景色。可是我父母在旅行的过程别节约,住在我预定好的五星级酒店里,一定要追着我问房间多少钱。”
每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胡静惯用的伎俩是善意的谎言。
“80块一天。”
“我妈说不可能,你欺负我们搞不清楚行情,这么好的地方不可能这么便宜。我只好继续搪塞她,说这是我们很好的朋友开的酒店,打很低很低的折扣。反正,就只能通过各种小手段跟他们沟通,实在不行,就只能实行强权政策,告诉他们要听我的,别再说了。这种时候,他们通常也会听指挥,虽然时候还是会问,到底花了多少钱。这一点,是挺让人无奈的。”
“还有吃东西也很让人啼笑皆非。我父母经常自己出门旅行,自助游,四处寻找便宜的酒店和街边小吃。习惯了这种旅行,有时我带他们去海边那些奢华的酒店,就认为东西太贵了,不肯吃。但是每一次碰到自助餐的时候,又拼命吃,恨不得把一整天的饭菜都吃出来,搞得我极担心他们把身体吃出问题来,又要一直不停的在他们耳边叮嘱,别吃得太多。”
不过,这一类的小矛盾小无奈只是旅行中的小插曲,基本上不会削减两代人出行的天伦之乐。“我和先生带着我的父母,去过马来西亚的很多地方了,包括吉隆坡周边,热浪岛等等。第一次到热浪岛去,我妈妈看到海的时候都傻了,奇怪海水怎么可以那样的清澈,在岸边看得到很多海星在海底爬。我们云南人其实没有海的概念,他们觉得洱海和滇池就是海。”
说到旅行线路的推荐,胡静首推马来西亚的各个海岛。
“带父母旅行的目的其实主要是为了让他们享受一下美景,见识奇景倒是其次。毕竟老人家体力差,千万不要去高原地带或者欧洲那种需要坐长途飞机抵达的地方。从这样的角度考虑,去日本享受温泉和美食,或者到马来西亚、新加坡享受海岛风情都是不错的计划。比如兰卡威,有山也有水,气候好,木结构的别墅遍布全岛,景色非常好。”
而海岛松散的旅行,最大的好处在于不必长途跋涉,让两代人在共同享受美景的同时,还有符合自己生活习惯的独立空间。
“早晨他们起得早,可以先去酒店的私家泳池游泳;傍晚我们去游泳,他们怕冷的话,就牵着手在海边散步,各自保持自己的生活规律。这样的安排确保两代人都不会牺牲自己的生活习惯适应对方。”
尽管父母亲为了女儿和外孙,常常昆明、北京、马来西亚三地跑,这也让胡静心疼,并表示以后会定居北京让父母更好的享受三代同堂的生活,但就胡静的看法而言,“老两口挺幸福的,他们有自主性,想我们了就来看我们,想跟我们出去玩随时成行,懒得搭理我们了就会昆明找老朋友。”
带父母出行 预防下列风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亲的人体机能在各方面都会衰退,这将增加旅行风险
看见胡静,她出乎意料地朴素:剪短了的头发随意电起,几乎素面朝天,一边坐在沙发上吃苹果,一边看着客厅里摆放着的全家福,那份恬静与怡然,十足一个爱家小妇人。
“自从自己有了小孩,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心强了很多。现在更深刻地意识到父母养我这么个女儿多么不容易。我常常把父母接来马来西亚老少团聚,也带着他们一起四处玩,放松身心,感受生命。”
虽然贵为拿仃,胡静在穿梭往来于贵族生活圈子同时,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知道什么是她的兴趣所在,什么才是她最值得珍惜的。除了做好演员的本分,胡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慈善事业和家庭生活上。
当了母亲的人会有更柔软的心
“以前也常常看到父母省吃俭用,却慷慨解囊帮助生活困难的人。他们现在也常常念叨,去山区看望贫困地区的儿童,帮助他们解决读书问题。不过我想,我父母年纪大了,不应该去山区那么艰苦的地方。既然他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培养了我,我应该帮助他们实现这样的想法。”
某一年,胡静跟几个好朋友驱车前往丽江看望边远山区小学的孩子们,就是为了代替父母实现助养贫困儿童的愿望。
“那个村子在玉龙雪山脚下,从丽江开车出去要5个小时车程。当时虽然已经是5月,可还是下大雪,山路泥泞狭窄,朋友们一度提议打道回府,我就想着,一定要坚持过去。”
学校里有一个三年级孩子,母亲去世,父亲和奶奶都是精神病患者,弟弟痴呆,全家就靠他一个人支撑,这孩子每天放学要到别人家帮忙干活,要回来食物给爸爸奶奶和弟弟吃。胡静听了他的故事,再看到他破破烂烂的装扮忍不住哭了。
“当时觉得好心酸,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怎么会有小朋友生活的这么艰苦。但是那小男孩看到我哭反而觉得很奇怪,他的眼神平静极了,他觉得这就是他的生活。”
胡静回家将旅行见闻讲给父母听,“他们也都很有触动,这些孩子身上的乐观、坚强精神,让全家人总结了很久,包括做善事的方式方法、爱不一定要回报的心态等等。这次旅行让我和父母的心更近了,开始真正的了解他们经历过苦难的上一辈人,为什么生活的那么节约,为什么对人对社会总是心存感激。”
临走之前,胡静和朋友们为学校的孩子们交了杂费,买齐床垫、被子和文具,并相约再来看望他们。
和正在宣传的“生命因爱启程”公益项目的信念一样,胡静相信每一个生命,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是健康或有残缺,都应该在生命启程的时候得到科学的营养和照料,更好地踏上人生的旅途。
旅行中的善意谎言
尽管对父母的勤俭节约表示充分的理解,但在共同出行的大大小小旅途中,两代人还是有着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游玩态度,免不了发生这样那样的小摩擦。
“我总是觉得,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所以希望带他们住舒适的地方,看美丽的景色。可是我父母在旅行的过程别节约,住在我预定好的五星级酒店里,一定要追着我问房间多少钱。”
每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胡静惯用的伎俩是善意的谎言。
“80块一天。”
“我妈说不可能,你欺负我们搞不清楚行情,这么好的地方不可能这么便宜。我只好继续搪塞她,说这是我们很好的朋友开的酒店,打很低很低的折扣。反正,就只能通过各种小手段跟他们沟通,实在不行,就只能实行强权政策,告诉他们要听我的,别再说了。这种时候,他们通常也会听指挥,虽然时候还是会问,到底花了多少钱。这一点,是挺让人无奈的。”
“还有吃东西也很让人啼笑皆非。我父母经常自己出门旅行,自助游,四处寻找便宜的酒店和街边小吃。习惯了这种旅行,有时我带他们去海边那些奢华的酒店,就认为东西太贵了,不肯吃。但是每一次碰到自助餐的时候,又拼命吃,恨不得把一整天的饭菜都吃出来,搞得我极担心他们把身体吃出问题来,又要一直不停的在他们耳边叮嘱,别吃得太多。”
不过,这一类的小矛盾小无奈只是旅行中的小插曲,基本上不会削减两代人出行的天伦之乐。“我和先生带着我的父母,去过马来西亚的很多地方了,包括吉隆坡周边,热浪岛等等。第一次到热浪岛去,我妈妈看到海的时候都傻了,奇怪海水怎么可以那样的清澈,在岸边看得到很多海星在海底爬。我们云南人其实没有海的概念,他们觉得洱海和滇池就是海。”
说到旅行线路的推荐,胡静首推马来西亚的各个海岛。
“带父母旅行的目的其实主要是为了让他们享受一下美景,见识奇景倒是其次。毕竟老人家体力差,千万不要去高原地带或者欧洲那种需要坐长途飞机抵达的地方。从这样的角度考虑,去日本享受温泉和美食,或者到马来西亚、新加坡享受海岛风情都是不错的计划。比如兰卡威,有山也有水,气候好,木结构的别墅遍布全岛,景色非常好。”
而海岛松散的旅行,最大的好处在于不必长途跋涉,让两代人在共同享受美景的同时,还有符合自己生活习惯的独立空间。
“早晨他们起得早,可以先去酒店的私家泳池游泳;傍晚我们去游泳,他们怕冷的话,就牵着手在海边散步,各自保持自己的生活规律。这样的安排确保两代人都不会牺牲自己的生活习惯适应对方。”
尽管父母亲为了女儿和外孙,常常昆明、北京、马来西亚三地跑,这也让胡静心疼,并表示以后会定居北京让父母更好的享受三代同堂的生活,但就胡静的看法而言,“老两口挺幸福的,他们有自主性,想我们了就来看我们,想跟我们出去玩随时成行,懒得搭理我们了就会昆明找老朋友。”
成年的你带着老去的父母出游,体力和精力或许是加倍的消耗,但是一次无比美好的家庭活动―只是,这次被照顾的是父亲和母亲。做好旅程的规划,在途中多加小心和注意,这段路程将成为你和父母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预备旅行
行程计划要尽量周详*与父母沟通目的地与游览项目,计划不宜雄心过大,适宜就好。中途应多设可供休憩的地点。
临行前带父母做体检*向医生咨询旅行是否适宜,听取身体保健的建议以及注意事项。如果是海外旅行,根据前往国家的规定还需补打疫苗。
携带常用药物*除足量携带平时服用如降压药、扩血管药及催眠药,还应备有治疗感冒、腹泻、晕车晕船和止痛药物。急救药物应随身带。
选择一份好的保险*目前市场上有各种针对旅游的险种,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来说购买一份好的保险尤其重要。
医疗保障*除了携带药物,事先还要了解一下旅行途中的可靠医疗机构信息,以便意外发生时能够迅速求救。
旅行中
出行季节*旅游旺季,气候多变,故春游不减衣,还要带雨具,以防不测风云,使身体受凉。秋天早午晚温差,老年人机体免疫与抗病 能力下降,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交通方式*乘火车人多拥挤,车厢空气污浊,坐汽车颠簸厉害,倍感疲劳。因此老年人长途旅行最好坐卧铺或飞机,也可分段前往。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旅行时,只要身体一般状况较好,心脏功能没有明显的障碍,也没有出现发生心脏急症的先兆,是完全可以坐飞机的,而且在长途旅 行时应尽量选择坐飞机,但必须注意只能选择大型和中型的客机,绝对不要坐小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