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任通知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7 02:25: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调任通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调任通知

篇(1)

1%人口抽样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认真做好年我区1%人口抽样调查,不仅可以配合省和市摸清年以来人口状况的变化情况,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同时对于我区制定城镇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就业结构,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有关部门以及被抽样街道(镇)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二、明确任务,认真把握1%人口抽样调查的特点

(一)调查规模大。按照省里确定的抽样原则,全市将抽取142个调查小区作为样本单位进行调查。

(二)调查项目多。抽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住户的基本情况和个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行业、迁移流动、生育、社会保障、住房等60多项指标。

(三)工作难度大。1%人口抽样调查涉及的部门多,组织协调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基层培训难度大;政策性强,人口流动量大,工作难度大。

(四)调查时间集中。此次1%人口抽样调查的标准时点是年11月1日零时,时期资料为年度。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我区人口抽样调查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加强对我区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决定成立区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组织协调全区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负责抽样调查的日常工作。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确保调查任务的顺利完成。其中,涉及宣传动员方面的事项,由区委宣传部负责协调;涉及调查经费和物质保障方面的事项,由区财政局和区人口计生委负责协调;涉及户口清理、外来人口基础资料、配合协调现场登记等方面的事项,由区公安分局负责协调;涉及行政区划变动等方面的事项,由区民政局负责协调;涉及个体工商户的宣传动员等方面的事项,由区工商分局负责协调;涉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和调查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事项,由区统计局负责协调。各被抽样的街道(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配备业务熟悉、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本辖区的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二)落实经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按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区、街(镇)两级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经费由本级财政负担,以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精心组织,选配精干力量

为了保证整个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调查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各被抽样的乡镇、街道要选配精干工作人员,特别是入户调查员,选择调查员要坚持一定的标准,要选择有一定文化水平,身体健康,责任强,能吃苦,熟悉本地情况的人员,优先考虑选择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优秀普查员担任调查员。区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选调足够的力量,加入到调查工作当中,要搞好调查的培训工作,要在各乡镇、街道业务培训时进行指导,确保培训取得好的效果。

(四)严格入户调查登记工作,确保调查质量

1%人口抽样调查与人口普查相比,在质量上有更高的要求,每一个被调查人员代表的是100人,一笔调查错误就等于100笔错误。为此,在调查中必须严格执行调查制度:一是要严格调查纪律,调查员必须如实填写,严禁弄虚作假,要对被调查对象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让他们消除顾虑,如实申报;二是调查员必须进行入户登记,现场填写登记表,严禁闭门造车;三是要坚持调查对象唯一原则,在抽样范围内逐户逐人进行登记,严禁跳户漏户,随意调查。

篇(2)

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有78%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示“喜爱”,18%的学生表示“没感觉”,4%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还是有很大兴趣的,这为日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量调查分析

为了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量,设计了“在大学期间一共看过多少本古代经典名著”的问题。58%的学生表示只看过1~3本,29%的学生表示看过4~8本,13%的学生表示从来都没有看过。从数据可知,有13%的学生在大学期间还没看过一本传统文学经典。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崇尚西方文化,诸如追捧情人节、圣诞节,吃麦当劳、肯德基,看《变形金刚》《阿凡达》,等等。[1]传统文化名著的阅读正趋于边缘化的状态,其中有13%的学生表示从来没看过古典名著,这个数据很让人惊讶。当然,这么高的比例似乎也能找到一些原因,诸如:网络媒体异常发达,很多学生都会使用智能手机、电子书等网络媒体来阅读书籍。在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崇尚西方文化,最终导致他们在追求感官化的文字体验时,忽视了从古典名著中去汲取智慧。

(三)高职生传统文化知识获取途径的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设计了“您是怎样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的问题。经过统计,其中有35%的学生表示主要是从网络媒体中获得,有22%的学生表示是从长辈的教育或者同学之间的交流中获得,27%的学生表示主要靠古典书籍获得,另外还有5%的学生表示从学校活动中获得。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很多大学生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学习。因此,应该及时调整教育思路,多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来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近年来,“国学热”逐步升温,央视“百家讲坛”相继播出“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康震解读坡”等,给大学传统文化的教育带来了一线生机。[3]

二、高职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分析

人类文化的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不能割断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否则,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从文化的继承性特点来看,先进文化建设无疑应当注重吸取包括道家、儒家等优秀文化资源,传承他们的睿智,进而在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4]在被问及“‘忠、义、礼、智’等传统价值观对自己有多大影响”的问题时,有23%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60%的学生认为有较大影响,还有1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对自己影响较小或者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数据显示,尽管当前有少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还是持消极态度,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同时,在被问及“你关注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时,有35%的学生选择是为了“提高文化修养”,33%的学生是为了“拓宽视野”,20%的学生认为是“传承传统文化”,3%的学生表示“从不关注”,6%的学生表示为了“应付考试”。这种结果表明,约10%左右的学生从不关注或者是被动应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还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也客观反映出了当前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5]在被问及“您认为传统节日能够吸引您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的问题时,有40%的学生选择“传统中的家、国的概念”,25%的学生选择“传统节日象征的人文因素”,28%的学生选择“被传统节日的气氛所吸引”。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传统节日还是能引发学生的国家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因此,与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所表现出来的浓厚的商业化气息相比,当前我国对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大力提倡,需要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所具有的文化情结。在被问及“您觉得传统文化在哪些方面对您产生影响”的问题时,有58%的学生认为主要体现在“文化素养”方面,25%的学生认为是“价值取向”,12%的学生认为是“生活态度”,5%的学生认为是“人生视角”。从中不难看出,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当今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他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人生目标,也不局限于用传统视角去理解和分析所面对的新情况、新形势,这也就意味着当今高职生在人生目标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多元化。

三、高职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分析

篇(3)

医护人员对疼痛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疼痛的干预,同时,家长作为监护人,在儿童疼痛的监测和干预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想且令人满意的疼痛干预应该包括对患儿行为习惯的了解,这样更能准确区分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医护人员不可能在患儿短短的住院时间内观察出他们的习惯,只能依靠家长提供信息[1]。家长可以提供大量有关患儿以往对疼痛反应的信息,包括过去的疼痛经历和目前的疼痛,患儿也更愿意把疼痛和焦虑告诉他们的父母[2]。研究发现,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参与儿童术后疼痛管理,且父母参与患儿术后疼痛评价与护理将增强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3,4]。

为此,我们对家长进行儿童疼痛知识的调查,了解他们对儿童疼痛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后期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疼痛处理指导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8月在南京市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病房接受治疗患儿的家长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设计 参考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婴幼儿家长疼痛认知调查表”,调查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第二部分为疼痛认知知识,第三部分为疼痛处理现状。

1.2.2调查过程 2013年7~8月,在南京市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病房,随机选择愿意接受调查的婴幼儿家长,跟家长解释目的及方法后,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后及时回收。

1.2.3问卷评分 对所有回收问卷的第二部分,即疼痛相关知识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分,正确得1分,错误得0分,结果双人录入并核对。

1.2.4质量控制 本调查表参考了本人前期研究中“医护人员疼痛认知调查表”并请相关专家进行校验后生成。本研究发放调查表85份,全部回收,80份有效,有效率为94%。

1.3数据统计 数据应用SPSS17和Epicalc2000进行统计学检验,正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了t检验和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另有χ2检验等方法,P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调查家长80人,其中22人为父亲,58人为母亲;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30.96±4.14;初中及以下学历24人,高中及中专学历17人,大学及研究生以上学历39人;其中23人为自由职业,42人坐班,14人全职;家庭年收入从2~20万元不等,平均家庭年收入为(8.13±5.29)万。32位家长表示孩子之前无住院经历,35位家长表示孩子有过1次住院经历,13位家长表示孩子两有次及以上住院经历。

2.2家长对儿童疼痛的认识状况 1.25%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是可以避免的”,7.5%的家长认为“ 孩子在手术中和手术后的疼痛是可以避免的”,22.5%的家长认为“不应鼓励儿童忍受疼痛”,11.25%的家长认为“孩子并非很容易对止痛药产生依赖”,见表1。

2.3家长疼痛认识的比较 比较发现,大学及以上学历家长疼痛认知答题正确率显著高于大学以下学历家长(t=-2.646,P

2.4 疼痛处理现状 53.8%的家长认为自己会判断孩子的疼痛程度,33%的家长认为有机会去咨询医护人员有关疼痛缓解的知识,但是只有11.3%的家长认为受到医护人员有关疼痛缓解知识的指导,所有参与调查家长都希望医护人员更加关注小儿疼痛管理。

3 讨论

结果显示,家长对于儿童疼痛认知正确率较低,只有1.25%家长认为“孩子在治疗过程中(如静脉穿刺)产生的疼痛是可以避免的”。已有研究表明,家长在儿童疼痛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显然,这种低认知状态不能满足家长参与疼痛管理的需求。

95%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中更多的家长希望孩子去“忍受这种疼痛”而不是积极想办法减轻孩子的疼痛。事实上,很多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是可以提前干预的,如袋鼠式护理可以减轻早产儿足跟采血时的疼痛,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减轻婴儿致痛性操作的疼痛。手术后的疼痛亦是如此,“孩子术后疼痛是可以避免的”这一正确观点,家长只有7.5%的正确率。正因为对这些信息的缺失,才让家长误认为疼痛是没有办法的,只能让孩子尽量忍受,原因之二是家长对于止痛药物使用的顾虑和误解,82.5%的家长认为孩子容易对止痛药产生依赖,药物依赖是指突然停用药物导致的戒断症状, 持续4w用阿片类药量易导致药物依赖的发生,但可以通过小剂量用药7~10d逐渐消除,何况很多孩子使用时间一般都不会到达4w。

本调查中,高学历家长对疼痛的认知程度相对较好,可能因为他们对疼痛相关问题的关注度更高,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更多所致。

本调查中,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出现在孩子致痛性操作的现场,有关文献也认为,家长应该出现在致痛性操作的现场,并且应该和孩子保持亲密接触,这将明显降低孩子的疼痛。有些患儿哭闹可能并不是疾病本身及操作引起,而是由于恐惧引起,医护人员的某些处置和操作,可能引起患儿的恐惧,家长的安慰比护士的教育让孩子更易接受。但是在我国,家长一般是不被允许进入像新生儿监护病房及儿童监护病房区域。

家长对有关小儿疼痛的相关理念需要纠正,医院可以将有关疼痛管理知识编制成册或进行相关知识的入院前培训或以宣传栏的形式展示,以便其更好地了解和参与患儿的疼痛管理。

参考文献:

[1]陈义璇,娄湘红,陈冬娥.家长参与患儿术后疼痛护理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4,19(8).

篇(4)

本调查研究就是为了了解学生道德原有的认知水平和道德基础,以便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科道德渗透和学科道德教育。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本文从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一到高三的三个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了两个班级,男女生共31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男生160份、女生140份,有效回收率94.9%。

2.2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学科中的调查结果与分析。对“拔河是一项汇聚集体力量的体育运动,如果在班级对抗比赛中,你没有被选为拔河运动员,作为班级一员你将——”的问题,81.2%的男生和80.7%的女生都选择了热情为本班运动员加油,但同时也有4.4%的男生和0.7%的女生选择了漠不关心。这充分说明,女生比男生更有班级集体荣誉感。虽然有18.6%的女生和14.4%的男生选择了去现场观看,但却不关心本班级比赛结果,这也说明了部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是很强。

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将一位学习技术很差的学生和你分到一组,这时你会——”的问题,55%的女生和57.5%男生选择了欢迎他,并热情帮助他;41.4%的女生和33.7%的男生选择了无所谓;3.6%女生和8.8%选择了很不愿意。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在帮助所谓的“学困生”方面,有近一半的学生还不能做到主动帮助,还不能意识到主动帮助同学的传统美德。

对“在体育课的障碍跑中,老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别要过多个高度、难度不等的障碍物,轮到你时,你会——”的问题,29.4%的女生和45.1%的男生选择了向难度大的障碍物挑战;54.2%的女生和43.7%的男生选择了见机行事;16.4%的女生和11.2%的男生选择了挑容易的过。由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女生不能做到勇敢地挑战自我,男生则更具有挑战精神,显示了“男子汉”的本色。

3.2音乐学科中的调查结果与分析。在“学校举行“一二.九”歌咏比赛中,你认为——”的问题中,有79.3%的女生和84.4%的男生选择了认真排练;11.4%的女生和6.2%的男生选择了敷衍应付;而9.3%的女生和9.4%的男生则选择了不参加排练。

4结论

4.1在对学生耐久跑的问卷调查中,有近30%的女生没有完全表露出顽强的意志品质,在她们的内心深处,隐藏了对耐久跑的恐惧。同样在向更大难度障碍物挑战的问卷中,女生也暴露出了勇敢挑战自我和自信心的不足。遇到更大难度时,男生显示出了勇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但这样的男生还不到调查者的一半,大多数的男生和女生选择了见机行事,具有投机取巧的心理。

4.2在集体荣誉感的调查中,大多数的同学都具有这样的班级荣誉感,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还有少部分同学的集体荣誉感还不是很强烈,极少数同学甚至表现出了无动于衷。

4.3在合作学习的选题中,92.9%的女生和86.9%的男生都选择了互助合作,但也有5.7%的女生和10.6%的男生选择了各行其是,尤其是男生更表现出其独立性。

4.4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调查中,半数的同学能够做到热情帮助同学,但也有41.4%的女生和33.7%的男生选择了无所谓,这说明这些群体的学生对“学困生”的同学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更有少数学生选择了不愿意帮助同学。

4.5在对学生顽强拼搏、勇于竞争的调查中,超过80%的学生都具备了敢于竞争到底的优异品质,但也有少数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甚至有放弃的心理。

5建议

5.1对体育教学中的传统道德资源,我们要加以归纳和归类,这样的目的是使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传统道德资源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道德渗透的意识。

篇(5)

中图分类号:TP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794-02

The Task-scheduling Mechanism of μC/OS-II Operating Systems

WANG Yu-rong,ZHU Jian-bin

(Computer Science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As a multi-task embedded real time operation system, μC/OS-II Operating System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ore ten years.One of the reason is that the Operating Systems has many advantages.The hardest point is the schedul of tasks when we run multi-task Operating Systems.

Key words:μC/OS-II;Multi-task;task-scheduling

1 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系统。可以这样理解,除了桌面计算机和服务器外所有计算设备都属于嵌入式系统。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被广泛的用于如生物医学仪器、智能汽车、通信设备、网络设备、仪器仪表、手持设备等诸多领域。[1] 它是以应用为中心的,而嵌入式操作系统则是嵌入式系统应用中的核心。

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体,或许还加上机械等其他部分,被设计来完成专门的功能。在一些情况下,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大的系统或产品的一部分,就象汽车上的防抱死装置,与通用计算机相对。最初的嵌入式系统是不带操作系统的,只是用来完成某一个特定的单一功能,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完成单一功能的嵌入式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出现了带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现在嵌入式系统的准确定义是:以嵌入式计算机为技术核心,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软硬件可剪裁的,适用于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能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2]

μC/OS-II操作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可移植、固化、裁剪的占先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它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因为它的实时性和多任务管理机制。由此可见它对任务的管理是成功的。在μC/OS-II操作系统中,一个任务,也称作一个线程,就是一个简单的程序,这个程序在执行时可以任务CPU完全属于该程序自己。而多任务的运行实际上并不是有多个CPU让多任务使用,而是靠CPU在多个任务间的转换和调度。

2 任务状态

μC/OS-II操作系统的任务状态有五种,分别是睡眠态、就绪态、运行态、等待状态和中断服务态。

睡眠态是指程序还在存储设备中,还没有被μC/OS-II操作系统管理,此时的任务只能通过任务创建函数才能脱离此状态,调用创建任务函数后,任务才能从睡眠态变成就绪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睡眠态就是μC/OS-II操作系统的入口,而任务创建函数就是入口的钥匙。[3]

任务被建立后,任务就进入到了就绪态,准备运行了。如果新建立任务的优先级高于就绪态中的其他任务的优先级,则新建立的任务就会立即得到CPU的使用权,会被优先执行,从而进入到运行态;而在就绪态的任务也可以通过调用任务删除函数回到睡眠态。

由于任何时刻只有一个任务处于运行态,所以一旦运行态中的任务被剥夺了CPU的使用权,它就从运行态回到等待状态。也可以通过人为的控制邮箱、信号量、延迟时间等使正在运行的任务从运行态转到等待状态。如果正在运行的任务是允许中断的,此时若中断服务程序正好到来,正在运行的任务也会进入中断服务状态,而进入中断服务状态的任务只有中断任务把CPU的控制权还给中断前的任务时,才能从中断服务状态退出来。运行态的任务也是可以被删除的,如果此时调用了任务删除函数,运行态的任务也会直接回到睡眠态。

一旦正在运行的任务通过将自己延迟一段时间或是由于要等待某一事件的发生而进入到了等待状态,如果延迟时间满,或是等待的某一事件发生了,任务就进入到了就绪态;或者等待状态的任务被删除了,那么它也会进入到睡眠态。由此看来,睡眠态又是μC/OS-II操作系统的出口,而出口的钥匙是任务删除函数,与任务建立函数相对。

3 任务调度

μC/OS-II操作系统总是运行进入就绪态任务中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它可以管理多达64个任务,但目前的版本里已经有两个任务被系统占用。一般来说用户可以使用从优先级4到优先级OS_LOWEST_PRIO-4一共56个优先级。对于多任务的管理,μC/OS-II操作系统是通过调度器完成了。其中任务级的调度是由函数OSSched()完成,而中断级的调度是通过函数OSIntExiT()完成。这两个函数是很相似的,所不同的其中一点就是OSSched()调用了任务切换函数OS_TASK_SW(),而退出中断服务子程序OSIntExiT()却调用的是OSIntCtxSw()函数。这是因为中断服务子程序已经将CPU寄存器存入到中断了的任务的堆栈中,所以只需要恢复堆栈中的内容即可。

μC/OS-II操作系统是一个商业用的实时操作系统。这是因为它是可剥夺型内核。可剥夺型内核是指当有高优先级任务到来时,不用等待低优先级的任务执行完毕,可以直接切换到高优先级的任务执行,即高优先级任务可以剥夺低优先级任务的CPU的使用权。μC/OS-II操作系统是一个多任务的实时操作系统。对于多任务的调度,它主要通过以下四类方法的使用来完成。

3.1优先级

对于μC/OS-II操作系统定义的每一个任务,在创建任务之初,一定会给这个任务分配一个合适的优先级。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在调度算法选择上只是基于优先级调度,即支持静态优先级,那么这个操作系统只是一个准实时操作系统。而在μC/OS-II操作系统中,任务的优先级是可变的,即支持动态优先级。因此μC/OS-II操作系统是一个实时操作系统。改变任务优先级的函数是OSTaskChangePrio()。

3.2互斥信号量与信号量

在μC/OS-II操作系统中,互斥信号量被定义为一个二值信号,可以实现对共享资源的独占式占用。当这个资源被一个任务占用时,就被定义为1。其他的需要这个资源的任务如果检查到互斥型信号量是1,则进入等待状态,当占用此资源的任务释放这个资源时,互斥型信号量则被置为0,此时等待这个资源的任务队列中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则可以获得这个资源而得以执行。

在μC/OS-II操作系统中,信号量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执行与互斥信号量相同的功能。二是如果一个资源允许多个任务调用,但现在要调用此资源的任务数目却多于允许使用此资源的数目,此时就需要用到信号量。这种情况下就会为资源设置一个计数器,如果被一个任务调用一次就自动减一,被一个任务释放一次就自动加一,只要这个计数器是大于零的,其他的任务就可以调用这个资源。

3.3消息邮箱和消息队列

用来传递消息缓冲区指针的数据结构叫做消息邮箱。消息邮箱所传递的是指向消息的指针,并非消息本身。如果一个任务获得了这个指针,即获得了该指针指向的一个特定数据结构。

消息邮箱不仅用来传递一个消息,而且也可定义一个指针数组,让数组的每个元素都存放一个消息缓冲区指针。那么任务就可通过这个指针数组指针的方法来传递多个消息。这种可以传递多个消息的数据结构叫做消息队列。

消息邮箱和消息队列在功能上的不同点是邮箱中只能存放一则消息指针,而队列可以存放多则消息指针。

3.标志组

当某个任务需要与多个任务同步时,必须要使用事件标志组。事件标志组一旦建立之后,只有当某个任务需要事件标志组中的某些事件标志位(置位或者清0),这个任务才能继续运行。而且几个任务可以同时得到所需要的事件标志而进入就绪态。因此只要任务所需要的标志位满足要求,任务便可以进入就绪态。而使用信号量的任务是在等待该信号量的任务中优先级最高的任务才能得到信号量进入就绪态。

事件标志组可以使一个任务与多个任务同步,而信号量只能使一个任务与另一个任务同步。这是事件标志组与信号量的不同之处。

4 结论

本文在理论上对μC/OS-II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原理及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了解了μC/OS-II操作系统所定义的任务状态,找到了整个状态循环过程中的出口和入口,并分析了此操作系统是如何运用优先级、信号量等一些方法进行任务的调度。在研究的同时,也使得我们了解了μC/OS-II操作系统不同于其他一些操作系统的地方。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点,使得μC/OS-II操作系统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起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季志均,马文丽,陈虎,郑文岭.四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9):4-8.

[2]张文学.两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分析和比较[J].移动通信,2003.

篇(6)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子弟小学为例进行调查:以期全方位了解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状况,包括:农村身份认知、农村环境认知、农村发展认知等;并就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渠道及其制约因素方面进行探对。考虑到在校流动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我们将调查对象界定为二到六年级的在校流动儿童,发放问卷208份,共获得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82.69%。除此之外,还对8位在校流动儿童、4位在皎流动儿童家长、3位班主任、2位学校负责人进行半结构访谈,获得了大量定性资料。

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状况。

农村身份认知:大部分流动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且身份认知具有两面性

篇(7)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119-02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敬业尽责创造性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它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关系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必须构建良好的教师职业认同,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程度[1]。

1 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

对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研究目前仍没有统一公认的结论,不同的研究人员对于此问题有不同见解。魏淑华在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中,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认为教师职业认同包括六个因素[2]: 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于慧慧在对湖南省小城市中学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的研究中,根据文献综述和访谈结果,定出职业认同的9个维度[3]:(1)职业能力:对于自己从事这个职业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的认同情况,即对目前以自我的能力是否胜任这个职业的判断;(2)职业意义:教师职业给个人带来的意义、价值的感知;(3)职业特征的认识:包括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特征的认识;(4)对领导的认同;(5)对同事的认同;(6)对学生的认同;(7)对工作回报的认同;(8)对工作背景的认同;(9)对所在学校有归属感或集体感的判断。

总结已有对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研究,结合技工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课题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认同主要由4个一级因素及12个二级因素构成,4个一级因素分别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包括技工教育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声望和技工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四个二级因素,学校因素包括学校综合实力及发展前景、学校管理水平及激励机制、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平台及机会等3个二级因素,家庭因素包括家人对技工教育的理解、家人对教师本人的期望等2个二级因素,个人因素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教师能力与职业理想、教师价值观等3个二级因素。

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调查问卷是进行课题研究最常用也最基本的测量工具,为此我们设计了《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对照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认同结构,从影响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4个一级因素和13个二级因素出发,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相关基本资料的调查,另一部分是针对不同影响因素设计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针对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进行研究,因此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均是省内的技工院校教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全省13个地级市中各抽取1~2所学校,每校抽样15~20位左右教师参与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计280份,收回275份,其中有效答卷270份。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在对回收的有效答卷进行分析过程中,为便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分值计算法,对于问卷中备选答案从A到D分别对应1、2、3、4分,计算出每位参与调查的教师关于职业认同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分析研究。

3.1 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分析

根据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认同总体量表平均分M=2.49,稍低于临界值2.5,说明技工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比较偏低。在职业认同的不同因素方面,除社会因素外,其平均值均大于2.5,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因素平均值大小依次是: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即社会因素对职业认同的影响最大,其次影响从大到小分别是学校因素、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从标准差来看,由于标准差越小大部分数据越接均值,因此在各因素中不同教师的职业认同数值变化幅度大小依次是: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体因素,即个体因素方面教师的职业认同比较接均值,起伏最小。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3.2 个体差异下的职业认同

通过对个体差异下的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分析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岗位的技工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教龄、不同职称的技工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一定差异,且两者变化趋势相同,低教龄、低职称和高教龄、高职称的职业认同高于中等教龄和中等职称;不同学历的技工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随着学历的升高而降低;不同月收入的技工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随着月收入的提高而稍有提高。

3.3 院校层次差异下的职业认同

院校层次差异下的职业认同变化趋势表现为技师学院教师的职业认同稍高于技工学校。

3.4 院校位置差异下的职业认同

院校位置差异下的职业认同变化趋势表现为位于苏中地区的技工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高于苏南和苏北地区。

篇(8)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98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查清了全国残疾人的数量,摸清了残疾人在教育、就业、医疗康复、生活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为国家制定有关残疾人工作法规、政策以及规划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此后,国家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加强了国务院对残疾人事务的协调,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连续制定并实施了三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残疾人事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基本生活保障、文化体育在内,涵盖残疾人生活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社会事业。自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致残原因以及康复、就业、教育、婚姻、家庭状况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为掌握情况,摸清底数,规划残疾人事业发展蓝图,有必要再一次进行残疾人抽样调查。

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能够综合地、全面地、比较准确地掌握有关残疾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和重要数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开发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对残疾人的服务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有关残疾人工作的法规、政策,制定和实施更为科学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残疾人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残疾人事业与其他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同步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残疾人的亲切关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做好全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试点工作,既可以进一步熟悉工作流程、培训工作人员、掌握工作方法,又能够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全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创造经验,还能够促进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各有关街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抽样调查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统筹计划,合理安排

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和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安排,这次抽样调查试点工作确定在棠香街道办事处和龙水镇进行,试点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调查试点准备阶段(**年2月14日前):制定调查方案、表格和各项细则,组建调查机构和调查队伍,开展调查人员培训,开展调查试点前摸底工作和宣传工作。

(二)现场试点调查阶段(**年2月14—16日):调查人员入户对所有被调查户进行现场调查登记和残疾筛查,各科医生对疑似残疾人进行检查评定和需求调查,组织复查,开展事后质量核查。对被调查户,将按照预约时间派调查员到家中,登记家庭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情况,筛查可能有残疾的人员,然后由医生为这些人员进行检查、评定、登记,并向其中确诊的残疾人提出康复建议。

(三)数据汇总处理和总结表彰阶段(**年2月17—20日):对调查试点数据进行审核验收、录入汇总、质量评估,做好总结表彰工作。

篇(9)

疼痛作为一项重要观测指标,近年来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后第五项生命体征,成为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不容忽视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1]。尤其是新生儿科患者,持续疼痛对新生儿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影响新生儿治疗依从性,而且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病率和重复住院机会[2]。有研究表明,新生儿疼痛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方案最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完整且合理疼痛管理系统,而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管理认识成为完整体体系核心问题[3]。为了解我院新生儿科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管理的认识,为疼痛管理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对我院新生儿科护士共89人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采用自行设计的关于新生儿疼痛管理的问卷对我院新生儿科89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89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分别在新生儿科工作时间在1年以上,年龄分布于21~55岁;其中儿内科护理人员23人,儿外科护理人员15人,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25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26人;工作年资<10年的有41人,中位数6.8年,占46.07%,工作年资>10年的有48人,中位数13.6年,占53.93%;本科及以上学历47人,占52.81%,大专学历24人,占26.97%,中专学历13人,占14.61%,其他学历5人,占5.62%;共发出调查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为98.88%。

1.2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问卷名为“关于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知识的认知调查”,是由本院专业工作人员参照了美国达拉斯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疼痛管理专科的关于疼痛管理的相关研究材料结合本院具体情况设计[4],分为六个部分,共60题,每题1分,总分50分,分别为疼痛基本理论知识(15分),疼痛评估(5分),镇痛药物干预措施(10分)、非疼痛药物干预措施(10分)、镇痛药物(15分)和疼痛心理关怀(5分)。问卷经预实验证明Cronbach为0.89,内在一致性信效度测定符合标准。并通过与新生儿科主任及护士长沟通后取得支持,已向新生儿科一线在岗护理人员强调了本次调要性,可保证回收有效问卷内容真实可靠。

1.3材料的回收

本次调查问卷采取实名填写方式,当场发放与收集的方法,问卷填写时间为15min。问卷发放前已再次向调查对象强调了调查的目的与意义,共发放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为98.88%。

1.4问卷评分

问卷经调查组人员按统一标准评分,调查组人员由护理部抽调有统计及临床经验工作人员组成,所有调查组人员均未参加问卷调查。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了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统计推断等方法。

2结果

2.1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水平调查

问卷得分率情况接受问卷调查的89名新生儿科护士问卷平均得分为(28.45±1.65)分,平均正确率为50.17%。其中得分率>60%的仅有5人,最高得分50分,六大部分得分率均≥60%仅2人,得分率<60%有38人;六大部分得分率由高到低排名依次为疼痛基本理论知识(60.89%),疼痛评估(54.67%),镇痛药物干预措施(52.8%)、非疼痛药物干预措施(43.65%)、疼痛心理关怀(35.65%)、镇痛药物(30.25%)。得分率最高的三个项目和得分率最低的三个项目见表1。

2.2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水平与学历和工作年资的联系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本科以上学历护士平均得分(40.55±1.75)分,平均得分率为72.58%,较其他较低学历组正确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工作年资越长护士较年资较短护士得分率高,平均得分率为72.4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关于“镇痛药物”部分,平均得分率仅有30.25%。见表2。2.3调查组新生儿科护理人员背景情况本次调查的89名新生儿科一线在岗护理人员,其中有25名参加了在岗继续教育培训课程,32人以不同方式接受过关于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6名新入人员参加了岗前培训。能熟悉使用疼痛评估工具的有45人,最常用的是口述分级评分法和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数据表明,49名护理人员表示在校期间未系统接受关于疼痛管理类知识。调查结果说明,来自新生儿科不同部门和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管理认知水平无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新生儿科护士疼痛管理认知水平普遍有待提

高本次调查数据表明,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水平普遍偏低,问卷平均得分为(28.45±1.65)分,平均正确率为50.17%,这可能与其在校期间未系统接受关于疼痛管理知识和上岗后极少有机会接受相关教育有关,特别是“镇痛药物”部分,平均得分率仅有30.25%,表明一线在岗护理人员对于镇痛药物的选择、个体化用药量、何时给药、不良反应、成瘾性等方面知识均极度缺乏[5]。另外,非疼痛药物干预措施和疼痛心理关怀两部分得分率也相对较低,体现护理人员对于护理文化的精髓掌握不充分。因此,在开展护理工作和疼痛管理课程的时候,我们应该整体提升在岗护理人员疼痛评估和心理关怀方面的整合能力,重点完善在岗护理人员对镇痛药物方面的知识,个性化地设计培训课程已达到提升综合认知能力的目的。

3.2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的应对策略

要从根本上解决认知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首先应该完善学校教育,加大上岗后业务学习的普及范围,并健全关于疼痛管理认知水平的考核体系。3.2.1学校教育本次调查数据表明,在岗护理人员最欠缺也是最需要完善的是镇痛药物和镇痛药物干预措施以及疼痛心理关怀三方面的内容。缺乏统一且规范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偏差的疼痛管理认知。建议各大本专科院校给不同年级和层次的学生增设关于疼痛管理方面的课程,特别是人文关怀方面,最好能做到个性化方案[6],丰富实践素材,以便让学生在校时就完整且系统地接受最基本的关于疼痛管理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实习和进入临床一线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3.2.2医院在岗教育医院管理部门应重视对在岗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院内讲座、科室业务学习、邀请专家授课、实地案例讲学、业务水平竞赛、在职继续教育、岗前培训等为一线在岗护理人员设计培训课程,特别是针对调查中表现出劣势的低年资和学历相对较低的护理人员,强化学习和训练[7]。使之达到从正确且恰当地评估新生儿、采取合适的非药物镇痛措施、遵医嘱给药和进行疼痛心理关怀各个环节的突破和提高,有效地帮助新生儿减轻痛苦,全面提升疼痛管理的能力。3.2.3健全疼痛管理认知的考核体系医院管理者应想方设法提高在岗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她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临床疼痛管理中来[8]。因此,健全疼痛管理相关认知水平的考核体系意义重大。首先应强化对于疼痛管理宣传力度,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并落实行动,通过不断学习的同时加强临床实践,提高护理技能,并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考核与奖励,深化理论、丰富经验。

3.3提升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水平认知的意义

医护人员的根本职责就是采取最合适的方式为病人减轻痛苦,特别是面对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积极且合理的疼痛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长期以来国内就对新生儿的镇痛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认为镇痛药物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和智力等的发育。其实不然,新生儿疼痛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临床护理的质量,成为临床监测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良好的疼痛管理有利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恢复以及良性发展,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疾病的完全治愈率[9]。因此,提高在岗一线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英杰,孙静,李菀,等.113名儿科护士的患儿疼痛管理认知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67-169.

[2]金利萍,赵友谊,黄丽华.住院早产儿疼痛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26(5):894-902.

[3]张蕾蕾,张语桐,麻海春.小儿围术期疼痛管理的进展[J].吉林医学,2009,30(21):2711-2713.

[4]唐菲,赵彩虹,俞晓燕.心理护理与评估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6(3):261-262.

[5]赵旻.癌症疼痛管理中的障碍因素[J].现代医学,2009,11(27):342-344.

[6]黄艳芬.护理人员对疼痛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的给药态度研究[J].现代医学,2010,9(16):421-423.

[7]伏雪纯,李敏.不同疼痛管理对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比较[J].现代医学,2012,18(21):427-429.

篇(10)

为了解银川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对3632名不同人群的调查对象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8类人群位居前三位的是医务人员、公安司法和政府官员,分别为58.5%、41.6%和30.9%;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建筑工人和青年学生知晓率较低,为11.7%和15.3%和18.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建筑工人和青年学生是当前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 不同人群;艾滋病;知晓率

艾滋病在我国正处于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关键时期,采取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广大群众,尤其是不同人群中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是当前公认的预防艾滋病的唯一有效办法[1]。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对银川市不同人群进行了艾滋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银川市医务人员、公安司法、政府官员、青年学生、普通居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建筑工人和暗,年龄在15~65岁的人群,共调查3632名。

1.2 问卷设计

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基线调查“健康调查问卷”。

1.3 调查方法

由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及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和灵武市CDC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

1.4 评分方法

按照UNGASS(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Special Session on HIV/AIDS)评分方法,问卷中8道题全部答对规定的5道题视为知晓。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方法

所有调查表用Epi Info 3.2数据录入,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人群知晓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不同人群知晓率两两比较采用卡方分割,α′=αN,k2+1=k!2!(k-2)!+1=0.001724[2]对检验水准进行校正。

2 结果

被调查的不同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26.3%。8类人群知晓率各不相同(χ2=388.73,P<0.001),其中知晓率位居前三位的是医务人员、公安司法和政府官员,分别为58.5%、41.6%、30.9%,其他人群的知晓率均小于25%,不同人群知晓率详见表1。表1 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略)

为了解不同人群知晓率彼此间有无差异,进一步进行卡方分割。经检验很多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彼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医务人员的知晓率高于其它7类人群,公安司法的知晓率高于医务人员外的其它6类人群,政府官员的知晓率高于青年学生、建筑工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居民的知晓率高于外来务工人员,暗的知晓率高于建筑工人和外来务工人员,见表2。表2 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两两比较(略)

3 讨论

调查显示,不同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和建筑工人知晓率较低,为11.7%和15.3%。农村人口在我国占大部分,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提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和建筑工人是当前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今后一段时期需要重点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对象。

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仅为18.2%。应加强青年学生宣传教育。由于学校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3],故提示注意加强对在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虽然医务人员、公安司法人员和政府官员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均未达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要求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5%以上水平。医务人员在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政府官员在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策略、政策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仍需加强。

参考文献

[1]Sam Okware,Alex Opio,Joshua Musinguzi,et al.Fighting HIV/AIDS:is success possible?[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1,79:1113-1120.

[2]倪宗瓒.医学统计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4.

[3]秦玉明,杨国田,秦俊萍,等.晋城市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0):779-780.

2 结果

被调查的不同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26.3%。8类人群知晓率各不相同(χ2=388.73,P<0.001),其中知晓率位居前三位的是医务人员、公安司法和政府官员,分别为58.5%、41.6%、30.9%,其他人群的知晓率均小于25%,不同人群知晓率详见表1。表1 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略)

为了解不同人群知晓率彼此间有无差异,进一步进行卡方分割。经检验很多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彼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医务人员的知晓率高于其它7类人群,公安司法的知晓率高于医务人员外的其它6类人群,政府官员的知晓率高于青年学生、建筑工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居民的知晓率高于外来务工人员,暗的知晓率高于建筑工人和外来务工人员,见表2。表2 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两两比较(略)

3 讨论

调查显示,不同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和建筑工人知晓率较低,为11.7%和15.3%。农村人口在我国占大部分,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提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和建筑工人是当前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今后一段时期需要重点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对象。

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仅为18.2%。应加强青年学生宣传教育。由于学校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3],故提示注意加强对在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虽然医务人员、公安司法人员和政府官员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均未达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要求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5%以上水平。医务人员在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政府官员在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策略、政策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仍需加强。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企业信用报告 下一篇: 政治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