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本科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22 18:08: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教育本科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教育本科论文

篇(1)

二、影响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建设相对统一的因素

依据1998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专业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在培养计划中的体现可从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业务素质的要求、文化素质的要求、身心素质的要求几个主要方面来把握。一般而言,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都能从整体上兼顾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比例把握、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存在较多差异,这就导致了本科化过程中二者出现错位现象。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定位差异影响二者的相对统一

在具体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上,各院校虽然有一定的共识,但差异也很大,尤其是培养目标的把握与定位在培养方案的体现有明显不同。培养目标“定位在本科”和“定向在小学”关涉如何明确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建设,亦即小学教师应有的素质能够在较高水平上得以专业化的体现。通过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文理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小学教育、教学技能,具有必备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能在全日制小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以及教育管理部门从事多学科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其定位比较明确,定位于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即要求培养出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能从事学科教学,又能从事管理和科研,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其中对于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技能、小学教育教学及其研究能力的把握能够较好体现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并在培养规格中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与专业素质表述明晰,和其它院校同类指标相比差异不大,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培养目标实现保证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通常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定性在教育易于把握,但在定位本科层次和定向在小学则容易出现偏差。琼州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原海南民族师范学院基础上开始大专班的建设,如何使现在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同于以往的中师、小教大专培养,如何使定向于小学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学科教育师范专业区别开来是专业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能否在吸收原中师教育的一些优良做法的基础上,逐步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独特性还需要有一定过程的适应与探索。因此,研究制定全国适用的和各省通用的小学教师入职标准非常必要,这对于指导和规范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规格的设定,保证培养目标与规格能够涵盖小学入职教师的基本素质又能体现本科水平很有必要。换言之,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平衡把握还需有一个自上而下的长期实践过程。

(二)课程设置的权重不同影响二者的相对平衡

一般而言,新办本科专业在最初的几年内专业成熟度较低,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设置哪些门类的课程,以及各类课程的性质、数量以及他们占课程总量的比例如何分配,这对专业规格的最终实现、专业内涵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如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通修(公共基础课)类课程,包括原理、外语、计算机、体育等;二是专业类课程,由于小学教育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技能类课程有语言类、计算机等,学科类有语文类、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素质类课程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三是教育、心理类课程,这是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但由于受国内普遍“重学术、轻师范”的思想影响,教育类课程课时比例较少,且其中的教育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重理论性课程而轻技能性和实践性课程。所以,在今年新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有所提高,其课时占总课时的33%以上。但通修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之各总量的平衡还不够稳定,还存在结构性矛盾,其模块化课程的修订还受现行培养模式的限制。总之,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训练,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备的素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的原则,使教学实践与专业内涵建设研究相互促进,推动专业成熟度的逐步提升。

(三)培养模式的不同选择影响二者的相对统一

培养模式在本研究中指学科定向方式,即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胜任多学科教学的“全才”,还是精通某一学科的“专才”?目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有综合模式、学科分科模式、文理分科模式。三种模式对师范生将来执教学科的定向范围有不同要求。综合模式培养的是综合性复合型的小学教师,要求师范生毕业后能胜任多学科教学;学科分科模式旨在培养专长于某一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文理分科模式要求师范生能胜任文科或理科领域内的各科教学。培养模式的选择对于课程设置的影响显而易见,如综合模式与分科模式的课程模块明显不同,综合模式只能兼顾学科知识,而分科模式则精于学科知识,培养出来的“全才”或“专才”必然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其中对于实践教学的训练系统要求自然难于一致,具体的教学效果难以某一种标准来衡量,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具体实现与平衡也不易把握,往往会各有侧重,影响专业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简言之,不同培养模式的选择带来不同的课程模块设置,造就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与效果,这表明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达到有机统一需要一个发展探索的过程,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存在许多有待继续深化的方面。

三、平衡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关系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分析表明,小学教育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之间的不平衡,正是由于专业建设的成熟度较低,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与结构等方面都还没有一个现成、统一的计划或标准,有关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比较模糊,大纲和教材相对滞后,各相关院校都还在不断探索。因此,在各方面机制尚未十分健全,各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专业规格的不稳定、培养模式的不同导致课程设置存在差异,和教育学专业及中师培养区别还有限,本专业的定位还不够突出,如何在专业规格上调整,既能保证专业规格又能实现专业内涵建设,笔者以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一)培养目标定位应与全面培养、生源分析及社会需求分析密切联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培养应是全方位的培养,既不能仅仅是培养一些学科专家,关注个别学业超群的学生的发展,也不能只是培养纯粹的教书匠,这就是说要对绝大多数师范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色,以适应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二是培养目标的定位还应考虑专业的未来发展,存在一个服务面向的基本问题,它需要以专业历年招生的生源情况、社会需求情况为基础。如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近几年招生中,海南的生源占60%以上,就业去向最终在海南的也在80%左右,这表明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在高等教育理论上规划,还要在社会教育现实与需求中进行不断的修正。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主要服务于海南的基础教育,尤其是琼南地区,这样培养目标易于明确,可根据区域需求适当增设黎苗民族地方风俗和语言类选修课,以适应区域性、民族性的基础教育需求。

(二)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特色

课程设置需要处理好两个基本关系:一专业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关系;二知识结构和知识数量的关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达到一定知识数量的要求,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从专业内涵发展上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新型小学师资强调重点在专业规格,培养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能教学还能根据实际进行研究教育、研究教育对象,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小学师资综合素质高,人文、科学、艺术、教育、技能、心理等各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还能相互融通,养成实践性智慧。如教师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两大类。其中,教育实践课程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内容。它是整合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形成实践性知识的深化过程。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对象———6-12岁的儿童,现代小学教育需要的是“专家型”的教师,需要理论与实践并举,知识与技能并重。他们既要具备较高的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多方面的实践能力与技能。由此,在课程设置中,一方面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使学生经过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多次反复训练,加强学生对小学教育实际的感性认识,使感性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使理性认识进一步深化,达到了解实际和巩固理论的目的。这就要求打破现行高等师范教育的时空界限,增加见习、实习次数和大幅度增加实习或顶岗时间。另一方面,要渗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技能的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并重,最终使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建设之间实现相对平衡。

篇(2)

二、实践性

小学教师本科专业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定性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小学教师”,尤其是“卓越的小学教师”,是其最重要的定位要求。小学教师培养需要加强和重视实习实践环节。首先,高质量或卓越的小学教师必须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育界众所周知,《纲要》强调“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些要求或标准在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课堂上很难真正落实。师德的高尚不只是表现在理论上而是表现在与教育事业、与学生、与学生家长等等的关系中,业务的精湛是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表现的,教育教学活力和高素质是在教育教学行动中体现的。因此,教师的业务素质、教育教学技能、高超的教育艺术,必须依凭实践教学来造就。学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课程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即使将教育教学理论或观点背得滚瓜烂熟,也并不能说明他(她)就能胜任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能带好班级,就能被学生所爱戴。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才是最为主要的,也才是最为切实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三字一话”水平、备课能力、讲课基本功、说课本领、驾驭课堂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艺术、激励和唤醒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能力等等,皆影响着小学教师是否能胜任本职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入职,并逐渐由新手向能手、熟手发展,这些仅仅依靠教室里的课堂理论教学,只能事倍功半。其次,《专业标准》也十分重视小学教师的能力培养。该《专业标准》本身就是在“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小学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小学教师的基本功。该《专业标准》要求小学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这些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中真正重视教育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数,将教学实习和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虚设。在重视教师的教育实践方面,美国小学教师培养方案很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各个教育学院越来越重视与周边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且教学实习时间长,实习有层次性,学生有机会接触小学各年段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实习工作具有全程性。美国小学教育师范生实习在四个学期内进行,从低年级开始,然后逐步延伸到高年级。”[5]反观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实习的设计,一般而言,时间相对较短且较为集中。除入学时的“军事理论及训练”这一大学生通用的专业实践之外,教育实习10周和毕业论文8周全部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一“第八学期的整学期实习制”,时间上根本没有保证,有些学校实际采取的是“2+2+1”的5周实习模式,2周校内集中指导,2周校外实习,1周校内集中总结。这样的安排也过于集中,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生对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不到位,上岗教学实习活动跟不上。有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根本不去实习或上不了几次讲台,形式化现象严重,实习形同虚设。最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十分重视教师培养过程的实践性。早在2011年教育部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意见》中,就十分重视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指出:“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又将“实践取向”、“育人为本”与“终身学习”并列为教师教育的三大理念。强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要在研究自身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增长实践智慧,不断实现专业发展。这启示我们,凡教师教育就必须重视其实践特性,同时也为小学教育专业提出了彰显实践特色的高要求。

三、综合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既是小学教育自身特点的反映,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要求,也符合高校各专业之间课程设计深度联合与培养模式综合开放的实际需要。首先,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色来自于相关规定的要求。《专业标准》十分重视小学教师知识的综合性。在《专业标准》中,关于小学教师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和“专业能力”;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十三个领域: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在“学科知识”领域,强调“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该《专业标准》作为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在“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理念的指引下,还特别强调小学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评价观和学习观,小学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求小学教师具有综合性知识和突出的教学能力。这些新变化体现了时展和教育进步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引导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发展的指南针。结合小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彰显小学教师素质的综合性,突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特色的“综合性”是其必然。在《专业标准》中,特别重视知识技能的多样综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教师在知识水平上可能不要求高深,但必须是具有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综合性来自于小学教育对象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实际需求。从小学教师所面对的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而言,需要小学教师具备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知识或多科性知识;从小学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启蒙性、基础性特点而言,需要小学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单科的,而是综合的。因此,有人建议,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上,“可参考医科大学培养儿科医生的思路,儿科专业就是培养面向儿童的全科大夫……面对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接受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教师所具有的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个案分析能力,比掌握文理学科某一专业基础理论显得更为重要。”从某些小学对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而言,为小学生的终生奠基或“包班制”教学,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准备和能力素养必须是全面的、丰富的。最后,小学教师需要综合开放培养。基于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的实际需要,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也必须打破单一的由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学院培养的模式,需要教育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等具有教育、语文、英语、数学、体育学科的学院联合培养,甚至还要与当地的小学协同培养。纵观国内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以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培养模式”,以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分科培养模式”,以上海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中间培养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也各有操作的简捷与复杂。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实际,其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多学院联合培养”。这一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小学课程门类的开设以及学生自身的兴趣特点而设计。具体可采用“2+1+1”模式。“2”即大一、大二在教育科学学院或教育学院学习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1”即大三在其他学院根据学生本人的学科兴趣修习相关专业的课程;“1”即大四重新回到教育科学学院完成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的相关环节。

篇(3)

中图分类号:H319

基金项目:1.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专业”(GD2013104);2. 广东省哲学与社会科学“十二. 五”规划项目“外语学科专项”(GD15WZ14)

一、引言

2010年,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与评审活动,首次正式给出微课概念 并开展了一系列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由此可见,在我国,微课兴起于中小学教育领域。随着微课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成功实践,微课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在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的教育领域中迅速传播,成为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热点。

在中国知网(http:///)的搜索器中,用检索关键词的方法,查找以微课为关键词的文献,截至目前,共有2334个条目。按发表年度查看,会发现2013(92条)至2015年(1552条)间,相关文献数量增长迅速,并且有望进一步增长。

2012年12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推动和促进了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建设和应用。2015年6月,外研社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教学之星”大赛 ,并将本届大赛的主题设定为“微课与翻转课堂”,探索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其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由此可见,微课在高校英语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已然备受关注与推崇。

随着微课在各教育领域中的建设与应用,对微课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现阶段普遍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本文在教育教学方式变革这一宏观的逻辑框架中,以英语专业某一门具体课程的教与学活动为微观切入点,探讨微课在变革具体课程的教与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具体来说,本文结合当前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学现状和该类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提出借助微课来转变该课程现行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将微课运用到课前预习、建构翻转课堂、导师研修和即时在线学习中。

在以下论述中,笔者结合入职以来的教学工作经验,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与学现状为例,探讨在本校现有条件下,具体课程的微课建设与应用,希望借此为同类学校提供有益参考。

二、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与学现状

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语系2012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术论文写作课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于第七学期,共计16个学时。笔者以旁听和随机采访上课学生的形式,深入调查了该门课程的教与学现状。

从教学模式的层面上来说,该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法,尽管课堂上也会有师生间的问答活动,但这类互动基本局限在概念性的问答。比如,教师提问摘要的内容应该由哪几部分组成,接着抽点学生回答。但学生光知道摘要的内容通常由六个部分组成(主题阐述、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研究结果和总结与启示[4]),是远远不够的,这充其量只能是在写作过程中起一个指引的作用。当学生实在无从下手时,能够以此为指В找到突破口。但如何才能写好摘要?什么样的摘要才算得上是一个好的摘要?关于这些问题,在课堂上缺乏分析、讨论。又比如教师在讲授“提纲 (outline)”这一小节时,给同学们举例说明提纲有三种写法,第一种是标准提纲,第二种是小数点提纲, 第三种是短语提纲,并要求同学们要掌握第一种和第二种提纲的写法,以及第一种和第二种提纲之间该如何转换。但是,实际上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掌握了提纲的写法呢?他们在写提纲的时候出现了哪些细节的问题呢?这些问题仅凭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解决不了的。

从师资力量的层面上来说,大多数院校在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时,都是采取一名教师包干整个年级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的做法。仍然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语系为例,只有一名教师负责讲授该课程,然而2012级英语专业需要学习这门课程的本科毕业生却有384名。就该课程而言,师生比例为1:384,客观上说,光靠一名教师是无法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也无法统计归类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尽管通过课后练习的形式,可以摸到一些问题。但不得不考虑只有一名授课教师如何能在一周内批改384份作业且还得一边归类由此反映出的同学们在知识点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即便该教师能在一周内完成上述工作,但也很难做到连续8周都如此,且不说该教师可能还得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学或是学术科研任务。

从学习效果的层面上来说,经过8周16个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在面临毕业论文写作任务时,仍然觉得压力山大,无从下手。从认知负荷理论 的视角来分析,很显然,学术论文写作课的课堂属于教学单元内容艰涩、知识点繁多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当中,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过高,其知识建构活动将受到阻碍,导致教学进行十几分钟后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借旁听之机,笔者观察了2012级英语本科1班和2班的课堂学习情况,发现:(1)到课率并没有达到100%,可见少数学习者在学习该课程时建构的知识体系并不完整。第二,到课的学生无法将100%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90分钟的授课当中,有不少同学尤其是位置靠后靠边的同学时不时会摆弄手机,或是整堂课都在做与该课程无关的事情(比如,赶下一门课程的作业、考研复习、备考专八。)第三,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程学习上的同学也不能确保100%理解掌握授课内容。课堂的90分钟只能确保教师完成知识的传授,并不能确保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内化需要通过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或实际操作来实现。考虑到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普遍偏低这一客观事实,即便教师布置了课后作业,也无法确保所有学生会完成,更加无法确保他们能够认真完成。另外,鉴于该课程1:384的师生比例,即便所有学生都认真完成了课后作业,教师也很难做到逐一批改并进行总结。结合笔者指导毕业论文写作和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经验来看,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选题缺乏新颖性、论文格式不规范、框架结构不严谨、理论基础薄弱、文献资料掌握不全面等。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同学们普遍不知道该如何选题、如何搜集文献资料、如何围绕中心论点统筹各个章节的内容以及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等。甚至有同学不知道如何清除地表述论点、如何提炼关键词、摘要和正文当中的introduction部分该写些什么内容。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术论文写作课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层面还是学生的学习层面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三本院校英语本科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亟需转变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

三、以微课为依托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

国内外微课建设与应用的成功案例表明,微课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突破口。与传统课件相比,微课既具备优化和辅助教学的功能,还具有自足性、易传播、一课多用的特点。为有效延长学习时间、弥补传统的90分钟课堂讲授的不足(例如,缺乏课堂讨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笔者提出建构一个以微课为依托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并使微课“一课多用”的特点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具体设想如下:

第一,依据教学重、难点制作若干个10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为确保准确把握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普遍遇到的难点问题,拟从三个渠道搜集数据确定视频内容:(1)抽样查阅上一届毕业生的论文,按成绩等级各抽十份,分别总结各个等级的论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再进行交叉比较,确定若干典型问题;(2)随机采访10位有论文指导经验和参加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老师,请他们回顾各自在指导和评阅学生论文时发现的突出问题,并例举一些典型案例;(3)针对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学效果和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

第二,将微课视频应用到学术论文写作课的课前预习当中,并逐渐建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颠覆。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研究者,课堂内容以问题探究为主。 具体来说,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资料,完成视频末尾的思考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在下一节课前汇总给教师。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回顾视频中的关键知识点,集中讲解学生们在预习中碰到的难点、疑点,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或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段介绍具体的选题方法的微课视频。对于本科生来说,比较易于领会和操作的选题方法是检索已经学过的课程、清点知识储备、确定大致的研究方向。在这堂微课当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专业课程并从中归类几个选题范围,再逐个例举大的选题范围内可供参考的论题。学生通过微课中提供的选题思路,确定好大致的选题范围,试探性地搜索相关资料。课堂上,教师将选题范围一样或类似的学生编成小组,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研究兴趣、选题思路和搜集的资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依次进行指导。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扩宽研究视野、进一步明确选题,还能有效避免重题现象。

第三,将微课视频应用到论文指导教师的研修中。学术论文写作课是为毕业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服务的,但几百名学生的论文指导工作无法由该课程的任课老师一力承担。论文指导工作必须得由其他老师共同来完成,但是不是所有的指导老师都熟知学术论文写作理论呢?未必见得。根据以往经验,学生论文终稿的格式五花八门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此外,是不是所有的指导老师都足够重视论文指导这项工作呢?或者说他们有没有充分意识到毕业论文于毕业生而言的重要性呢?也未必见得。不少学生反映在写作过程中并没有从导师那得到足够的有效指导;导师也没有及时督促学生提交论文稿件,导致论文修改时间仓促。在交叉评阅论文时,仍然存在结构、格式、语法方面的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借助第七W期毕业论文动员大会之机,以微课为依托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培训。第四,将微课视频应用到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论文撰写和修改工作主要集中在第八学期。作为应届毕业生,除了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还要忙着找工作,不停地参加笔试、面试,以及参加毕业实习。实际上,大多数同学的毕业论文都是在离校的状态下写成的。在这种状态下,导师很难实现即时的指导。但在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的辅助下,学生可以通过再次学习微课视频寻求即时解答。甚至还可以通过微课平台和在线的同学进行讨论,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四、结语

将微课应用到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与学活动中,必将促成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微课的建设。在确定该微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必须先系统地总结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同时也将有助于各导师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规避这些问题。将微课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形成翻转课堂,有利于改善该课程的教与学效果,有助于挖掘学生的独立学习潜力、培养协作意识,从而有效提升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将该微课应用于教师研修,除了能解决一些论文指导工作中的切实问题,还能启发教师革新所教课程的教学方式、学习微课制作策略与技术。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启示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4):36-42

[2]. 胡铁生,周晓清.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2):5-13

[3]. 杨满福,桑新民. 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 [J]. 教育发展研究. 2013(23):1-5

[4]. 周开鑫. 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手册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5].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4):46-51

篇(4)

当前,高师院校本科教学方式在信息传递和知识生成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单向性,缺乏互动性,不利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第一,课堂讲授的单向性。目前,本科课堂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式,该教学方式由于发挥了语言讲授的直接性、可控性、系统性、高效性等优点,历来被认为是课堂授课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方式。但是不可否认,讲授式教学具有语言传递单向性的不足,因此往往被理解成“注入式”“灌输式”,进而引起了人们对其越来越多的思考。对于习惯了中学期间师生互动学习、快乐学习的本科生来说,讲授式教学不利于提高他们课堂教学的参与性,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实验指导的单向性。高校的实验课程在教学设置上占有一定的比例和分量。这类课程的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其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方式主要是由教师介绍实验原理、器材、步骤、注意事项和验证的原理等,学生则按图索骥地完成操作,实验方法和实验知识的传授亦是单向的。这种被动机械式的操作对大学生来说意义不大,与中学时期的各类兴趣实验相比,大学生对这类实验方式的兴趣显然不大。

2.时空局限性影响有效学习

现代基础教育关注有效教学,即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注重培养中学生从大量信息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当前的高师院校本科教学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影响师范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理论课程教学过分依赖课堂讲解。本科课程理论内容比较系统、深奥,教师通常将有限的时间消耗在系统讲解中,希望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也缺乏课前自主查阅和收集学习资料的意识,导致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不丰富,学习效率不高。其次,辅导课教学注重集中讲解,缺乏课外交流。对于一些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专业课来说,教师采取了适当增加辅导课教学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以物理学专业为例,通常须在普通物理学、理论物理学系列专业课程中开设辅导课程,用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目前,常规的辅导方式仍采取集中讲解式。由于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且缺乏其他课外交流方式的补充,这种辅导方式常常难以达到全面解惑的目的,影响辅导效果。

3.技能培养单一化束缚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代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创新活动,这对本科师范生的技能训练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本科生技能培养方式仍缺乏多样化,束缚了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一,实验技能培养方式单一化。理工类专业比较注重实验教学,并开设了专门的实验系列课程。以物理学师范专业为例,本科生开设的实验课程有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以及与电子电工课程有关的实验等。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实验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但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还比较普遍,学生缺乏自主设计和自主创新的机会;探究性实验、课外设计、创新开发等实验活动方式较少,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其二,教学技能训练指导方式单一化。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技能要求的提高,师范生技能训练的指导方式也应该多样化。目前,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途径仍以观摩教学、模拟教学和实习教学为主。在这些技能模拟训练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主要是点评、分析和纠正。在这种指导方式下,学生对基础教育的观察了解不深入,缺少调研与反思,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刻,对教学理念缺乏实际感知,因此难以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二、高师院校本科教学方式转变的思路

1.运用参与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思路之一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对话教学

师生对话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分析和表达的直接方式。对话教学近几年在基础教育领域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在高校,该教学方式只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开始尝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在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运用谈话技巧和心理探查技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沟通,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对话教学体现了教师对大学生成长的尊重和关注,能够避免单向讲授式教学容易导致的教师对学生思维和心理的无视现象的发生;同时,学会对话和沟通本身就是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况且当前的师范教育专业课程尚缺乏该技能的专项训练。对话教学应把握两种双向的互动方式:一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包括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形式。教师通过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知识基础、思维方法等,便于进行因材施教。二是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包括一对一和多对一两种形式。学生通过对话获得解决疑惑的思路与技巧。总之,对话式教学既有助于学生以主动参与的方式获取知识和方法,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教学相长。对话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展开师生讨论,即教师在课堂中引领全体学生讨论某个课题。在高校课堂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基础,是与本科生自学能力提高相适应的。讨论式教学是由教师组织教学材料转变为学生自主生成教学材料的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听众转变为主讲者,能够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打破教学常规。这些转变一方面能够避免讲授式教学可能导致的互动性差、学生依赖性强的问题,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学会收集与组织材料、汇报讨论过程和结果。对师范专业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有助于训练其开发基础教育课程资源、授课表达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就物理学专业来说,教师可就诸如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科技与人类文明等思辨性的课题与学生展开讨论。这种方式打破了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中心地位,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状况的目的。

(2)MOOCs式交流

网络信息化学习已经席卷教育界,并将继续深入地影响教育方式的变革,微视频、可汗学院等教学资源将在基础教育中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师范生,他们必须掌握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的技能。近两年,在高等教育中,不断涌现出国际化网络远程教育案例,美国的Coursera、Udacity、edX等公司大规模开发的在线课程——慕课(MOOCs)便是典型代表。这些远程网络课程具有在线学习、线上提问、论坛交流等优势。在专业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辅导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地参与学习、增强互动性,采用MOOCs式交流将成为必然趋势。辅导教师可以借鉴远程教育经验,改变交流方式,尝试运用网络在线方式进行交流辅导,将线上交流与线下答疑相结合。采用MOOCs交流方式,必须充分发挥两个资源优势。其一是微视频优势,教师将辅导的重要内容录制成简短的视频,每个视频只集中解决一个难点问题,方便学生选择观看。学生选择跟自己疑难问题密切相关的视频进行观看和学习,这样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就增强了。其二是交流平台优势,教师将大量微视频到平台上,供学生随时下载保存与播放,并在平台上在线讨论和补充讲解微视频内容以外的问题。学生通过交流平台获得大量教师解答的信息,学习效率相应得到提高。

2.运用反思式指导方式深化学生对教育的理解

教师指导师范专业本科生在教育见习观摩、技能训练、教学实习、实践调研等方面进行反思,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符合“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这种指导方式有助于师范生将所学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深化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达到热爱教育、提高和创新教育技能的目的。

(1)实践反思

随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师范专业加大了见习实践课程的开设规模,学生通常要完成若干个学分的见习任务。见习教学方式一般以观摩中小学课堂教学为主。为了提高观摩效果,教师应促使学生思考基础教育理论如何与中学教学实际相结合,思考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并指导学生撰写观摩反思报告。教师根据观摩课中的某些细节,比如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的反应、教学的有效性等提出思考问题,要求见习生围绕这些问题思考分析,撰写反思报告,发表个人见解并反复讨论交流。通过反思式指导,师范生反思所学的基础教育理论问题,寻找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突破口,增强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信心。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方面,采用反思式指导,教师不需要直接指出学生在试讲中存在的问题,更不必直接告诉他们解决的途径。教师根据学生试讲的某些细节提出反思问题,如教学行为引起的效果、教学设计意图与课程目标要求的一致性、演示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以及处理依据等,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并在试讲教案里填写相应的教学反思。这种指导方式有利于促进师范生反思教学技能与基础教育改革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提高和创新教学技能的效果。实习教学将师范生带到了真实的课堂情境,在这种情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是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极大挑战。教师对实习的常规指导方式主要是根据师范生的实习教学表现进行指点。但是,直接指出实习生在教学中的不足,会挫伤其积极性,直接给出解决建议,也极易导致其对解决问题的依赖性。改变指导方式,运用反思式指导,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启发实习生去思考改进,则会提高他们的教学信心。依据基础教育改革理念,教师让实习生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环节设计、了解学情、师生互动方式、探究教学、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创新点等问题。通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思考,实习生达到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建构,创造性地提高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执行力。

(2)调研反思

在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应只停留于指导实习生的备课与上课层面,否则学生实习几周以后热情就会逐渐消退,除了继续按部就班地训练教学技能之外,他们难以找到进一步提升的突破口。教师将常规指导方式改变为调研反思,会给实习带来新鲜内容,注入深层次的思考,有助于实习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调研反思即教师指导实习生利用实习期间与中学生广泛接触的机会,就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反思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与解决思路。教师应对实习生如何观察教育现象、选定调研问题、确定调研方法、分析调研材料和数据、归纳调研结果、思考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指导。这种指导方式具有三个比较显著的优势。一是,有针对性地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通过调研反思,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训练,提升了实习生的教学能力。二是,实习生能够获得第一手教育实践资料,丰富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感知。基础教育改革遇到很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超出了师范生在理论课堂中的学习范围和深度。调研反思则能够使实习生进一步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创新性。三是,生成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未来教师应该成为研究型教师,具备教育研究能力,而教育实习期间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反思,这种研究能力才会逐步生成。

3.运用活动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在大学生中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项目较多,但是有些活动项目不是以专业学习为目的的,与专业教学联系不密切。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师范生更乐于将专业学习与科学活动相结合。以科学活动的形式开展专业教学,组织师范生参与创新活动,减少课堂讲授与灌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提高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

(1)探究活动

探究教学是近几年在中学课堂上比较热门的教学方式,在大学实验课程教学中也应充分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实验方案、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反思与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过程。这种探究活动,就是要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基本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实质和魅力,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扭摆法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在大学物理实验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常规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教材完成不同形状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以及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按照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操作、测量和处理数据、验证已经学习过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而已。将该实验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实验教学,首先提出问题“影响刚体转动惯量的因素有哪些?”接着列举学生对刚体的形状、转动轴的位置的猜想;再由学生参考相关资料进行实验设计、测量数据、分析论证;最后计算出各种形状刚体的转动惯量并总结出平行轴定理。这种探究实验活动有助于提高师范生对实验的参与性,增强其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体验性,提升其实验创新能力。

(2)设计活动

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是大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实验设计能力无疑是实验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提高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方式是采用设计型实验活动,活动步骤包括提前布置实验选题、学生个人或小组查阅文献、设计并提交实验方案、现场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等。此类设计活动不受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式比较灵活,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都比较喜欢的实验方式。设计型实验活动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从事科学实验的设计能力,使其在选择实验方法、实验仪器、测量方法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此类活动,一方面,学生学会根据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例如,对于“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设计课题,学生可以选择单摆法、复摆法、自由落体法和气垫导轨法等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学生应学会综合比较与分析选择。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活动能够训练其对实验仪器各项性能、误差影响、精度要求和性价比等方面的分析能力,还能够提高其对选择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动态测量与静态测量、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补偿测量与转换测量等方法的判断能力。

篇(5)

1.2小组汇报展示小组汇报展示,是生本教育体现团队分工合作能力的最佳环节,通过小组组员上台展示汇报讨论成果,其余同学及时纠正补充的方式,完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生产”。

1.3小组讨论与汇报展示范例[成员1]在探索放大镜的观察方法时,我们发现两种方法,1:物体不动,人眼和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成员2]在比较不同厚度的放大镜的放大效果时,我们各小组交换不同放大镜在同一距离观察同一物体,发现镜片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成员3]板书。放大镜观察方法:①目、镜、物三者,目、物不动,镜动;②目、镜不动,物动。放大镜厚度与放大效果:放大镜镜片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学生1]我想补充的是:放大镜镜片透明且呈凸状,因此又叫凸透镜,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老花镜;相反还有凹透镜,如学生中常见的近视镜。

2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究与交流讨论进行的,主要学习了:①、放大镜镜片特点: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②放大镜具有放大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物体实际大小;③两种观察方法:物动、镜动;④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小组加分

教师对发言同学以个人为单位,每发言一次为本小组加一分,累计加分。最终评比出分数最多小组,对其进行口头表扬,并在班级评比栏内贴小红花一枚,月底清算,用班费进行物质奖励。

篇(6)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满依靠学生。”这是升本教育的基本理念。“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生命为本!读着读着,“生本”二字逐渐放大,一些关键词跃然心上:尊重,理解,信任,依靠,激励,引导,自主,合作,探究……于是,在内心深处搜罗起过往的点点滴滴阅读课堂教学印记,突然间,一个词钻进了我的脑海——体验!体验式阅读追求一种身心合而为一的阅读实践活动,它让学生从自已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凭借直观直觉设身处地、入情人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它强调参与活动获得经验和感受,并和他人共享、交流,最后能加以成功应用。这不正是生本课堂阅读教学所要追求的理念吗?

一、“四读模式”保体验

(一)体验在初读时

生本课堂同样注重初读课文时的情感体验。体验式生本阅读课堂,将 “初读”环节通过“学生自我学习提问”来展开。比如,教学《台湾蝴蝶甲天下》一文时,可让学生解题,并根据课题提问,继而理出自己想知道的内容,带着这份情感体验再到文中寻求答案进行品读,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体验在研读时

所谓“研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对构成课文若干板块的问题情境进行研究式的阅读,这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体验式阅读的主要过程呈现。

(三)体验在品读时

课堂教学中主要抓住特色的语言,抓包含情感的段落,抓画龙点睛的片段,抓环境渲染的语句等,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等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细细品读,析品味,从而获得美感的熏陶和技能的强化。

(四)体验在创读时

即创造性地读,它是学生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的知识内容,形成新的语文技能时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是体验式阅读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如教学《丑小鸦》一文时,鼓励学生说说:你对丑小鸦的悲惨遭遇是怎么看的?对于丑小鸦经历了重重磨难,最后终于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教学情境,读出了自己对课文的不同理解体会,进行了创造性地朗读,充分展示了自己创造性学习的成果。

这样,在初读中体验读通,获得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的乐趣;在研读中读懂,获得探索、钻研语言能力的乐趣;在品读中读熟读好,感受积累语言,内化语言的乐趣;在创造性地读中读出个性,体验语言的魅力,进行语言的运用,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这“四读”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形成了联系整个生本阅读课堂教学的“读”的网络。

二、“三抓基点”争体验

(一)一抓文本矛盾生成点

当教师与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出现有“矛盾”的对话时,这也正是学生思维之花最旺盛的时候,更是学生在体验中落实三维目标的最佳时机。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教师在品读课文时找准其中的一个矛盾生成点:父亲连续几十小时在废墟上挖掘,寻找他心爱的儿子,人们都以为他失常了。他真的失常了吗?继而将学生分成“失常”与“不失常”两个辩论组,学生为此如饥似渴地采撷语言的能量,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孩子们在争辩中提升语言思维,锻炼语文能力,发挥想像空间,升华情感体验,落实三维目标于无痕处。

(二)二抓留白遐思点

生本课堂阅读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求得阅读体验。以《舍身炸暗堡》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可以说,在战争年代里,保存实力对于一个部队来说极其重要,牺牲一个人,意味着我们的队伍将会失去一份战斗力。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选择舍身炸暗堡呢?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既能炸毁暗堡,又能保全自己呢?”学生通过融情体验,办法层出不穷,教师及时给于肯定,接着说:“你们说的办法都很好,可是他为什么就没想到呢?尤其是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爆破手来说,为什么就不能想到这些办法呢?”这时,学生利用文本,跨越时空,将当时的情况一一再现体验,内心升涌的对英雄无畏的敬畏之感油然而生,取得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学生体验的过程,也就是在感悟生命、感悟生活的过程,从而有效地落实情感目标。

(三)三抓情感宣泄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可见,情感的宣泄,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个性思维的张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体验应该是由教师、学生、文本三个动态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互动空间。

三、“三动方式”促体验

篇(7)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深受“升本”前院校的影响,抹不去“师专”或“高专”的痕迹,非常注重学生专业学习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有些高校可能有提及,但不深入,也没能达到一定的重视程度。有些高校只有“标语式”的内容,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流于形式。首先,应该是部分高校领导的观念没有转过来,他们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高校的有关部门、二级学院在具体操作层面,主要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层面,没有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因而不能积极、主动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再次,就是学生本人,还是以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及内容创新不够

虽然,随着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顺应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求,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有些高校还取得了“本土化”的经验和富有个性的模式。但从总体看,其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主要还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授课,这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教学形式效果较差,不受学生欢迎,而且也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偏向宣讲政府各类政策、讲述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或个人案例分享等,缺乏体验式的学习环节设计。综合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不够———最典型的就是从案例的角度看,现在很多教学案例都是围绕成功人士或大集团、大公司的运行情况来介绍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创业起点比较低、形式比较散,和所讲述的案例之间相距较大,不切合实际,也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三)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不够

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这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高专或高职升格而来,其总体的师资就是非常薄弱的,距离本科教学要求还比较远,长期处于“爬坡”阶段。为了应付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各种检查和考核,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力引进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竭尽全力。但是,人才引进主要还是考虑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极少会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是由原来的高专教师转型而来,他们相对来说职称、学历偏低,虽然近年引进的高学历优秀辅导员充实到该队伍中去了,但尚缺乏教学经验,总体来说,结构性矛盾问题依然突出;第三个方面,就是教师本身属于传统的以教学为主营业务的师资群体,自身没有创业经历,在实例讲授和实践操作中无法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创业故事分享,这不但会影响学生对于创业的积极性,同时还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势必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知识或某一方面能力的提升,而是需要系统设计、系统推进的综合素质提升,例如该教育涉及了创新精神培养和工商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审批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必须要处理好几种关系,这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和高校专业教育中去的首要条件。

(一)知识普及教育与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普及固然重要,但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而言,关键还是实际操作能力———即“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只有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划定它们的比例,合理掌握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本科教学体系尚不成熟,仍然在探索中,特别是原来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环节设计上,始终走不出“师范教育”的影子,非常注重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也采取单一的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先考虑起来,侧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强调实践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不断增大,而新增加的一门专业课程。当前,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该尝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之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创业热情,传授创新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从低年级学生入手,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与培育重点学生之间的关系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去尝试创业,而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树立创新意识和学习创新技巧,极少部分学生真正在大学期间尝试创业或是毕业之后自主创业的。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重点学生提升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其次,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课程体系和实践经验都不够完善,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实践训练的平台还没有搭建好。所以,我们需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大众化、重点化和特色化结合起来,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要对具备创业热情和基础的学生开展实际的创业指导和培训。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

(一)建设专业、稳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缺陷,在队伍建设上应当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指导实践背景、工商管理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为主,吸引部分有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经验的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学校该项教育的核心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和研究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同时,鼓励教师前往其他高校学习成功经验,再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此同时,要聘请企业家、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投资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示范、激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内还可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所和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活动训练和项目孵化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及就业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

(二)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职业发展总体课程中,融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内容,将“创业基础”纳入公共必修课,启动校级重点教材开发项目;开设SIYB、KAB等课程,在通识课程中逐步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鼓励开设若干门如管理学、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创业教育选修课,针对特殊专业(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应该将创新创业课程增设为必修课程。

(三)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

在学生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创新创业基础教育课程后,由学生自主申报,从中选拔出创业热情高、创业资源丰富、创业基础较好的少部分学生组成创新创业实验班。这部分学生仍然归属于原二级学院,再通过一个学期左右的课余时间接受更为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如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商业计划书”等创新创业类课程,经过一年的专业训练,最终确定以创业为方向的学生,以创新创业实践代替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经过试点,取得成功后,可以逐步开设单独的创新创业实验班,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开展一系列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活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要注重课程的基础性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实践的经验积累。课程教育要与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总学分中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学分,条件成熟后逐步增多学分,修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管理规定,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整体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体系,推行学分替代制度,试行将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替代毕业论文和课程修读制度。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35-01

该文拟论述毕业论文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分析毕业论文培养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来审视目前的英语本科教育,探索其对英语本科教育的指导性。

1 毕业论文培养环节与课程教学

教学计划上所谓毕业论文培养环节只是用来界定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而对学生的培养远不仅限于此阶段。《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也指出:“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2]由此可见,毕业论文的质量反映了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它表明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1]。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涉及到本科阶段的所有课程教学,远非短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所能及。另外,可以看出毕业论文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检测,而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也集中体现了常规教学中的弊端。分析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指导常规课程教学,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必将体现到毕业论文质量上。

2 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对某高校2007、2008级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综合分析,以及对这两界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英语语言能力较差,思路不清晰,语言缺乏逻辑性。学生英语行文能力差,语法错误多,文章可读性较低。写作目的不明确,陈述思路混乱,经常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很多同学虽然用英文行文但是却用汉语思维组织语言,使行文前后不连贯缺乏逻辑性,且不注重段与段之间的粘连,整篇文章呈现出零散,脱节,中心不明确的状态。

其次,缺乏问题意识;论证过程缺乏理论支撑。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对所学的知识大多是被动的接受,很少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另外学生的知识积淀较少,无从发现问题。因此绝大部分学生的选题通过网上搜索,拼凑而来,这给论文写作带了极大的困难。再者,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被动接受,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应用到论证过程中,这使得文章缺乏说服力,大多停留于感性层面的叙述。

根据以上两个方面问题,笔者将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分为语言能力基础课程,高年级专业课程两类来探究毕业论文对课程教学的反拨效应。

3 对课程教学的反拨效应

3.1 语言能力基础课程

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表现出来的英语行文能力差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写作、语法或某一门课程。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英语语言能力低是所有听说读写的基础课程的问题。反思一下这些基础课程就不难找出其中原因。阅读课和听力课上教师注重传授解题技巧,如何在考试中得高分。通常课程内容是大量解题训练,而不注重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语法课大多是教师孜孜不倦地讲解语法点然后做大量的应试练习,脱离了作为载体的语言,学习语法的意义也仅仅是卷子上一个高低不同的分数而已。写作课亦是如此,固定的框架,模式,句型一切都服务于考试。综合英语本是一门将听说读写整合并形成语言自主输出的课程,但学生被要求背单词,背课文,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接受,很少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主语言输出的机会。不难看出,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的重心偏向于应试训练而忽略学生这个主体,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这样的被动接受。然而,要使教师所传授的这些语言规则支配的语言行为达到完全自由自主的程度,即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是需要大量的自主的语言输出练习才能转化为语言技能,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将语言能力基础课程的重心转向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大量的自主语言输出训练中将输入,分析,理解,归纳,总结,输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

3.2 高年级专业课程

高级专业课程主要是指语言学、文学、翻译方向的相关课程,以及一些行业英语课程。这些课程是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的主要来源。然而,学生在毕业论文阶段却表现出缺乏问题意识,不能发现问题,更不用说解决问题。而论文选题的动因是在于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就题而论,有话可说。[3]这与基础课程养成的被动接受的习惯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激发学生的低级心里过程(lower mental process)。以文学课为例,老师讲授每个时期特点,文学贡献,某个作家的生平,著作,对文学理论进行介绍以及一些著名作品的分析,考试的内容也大致如此。学生只需要简单背诵,再现即可,背诵再现即是不需要思维的低级心里过程。而毕业论文写作恰恰需要调动学生的高级思维过程(higher mental process),需要学生有缜密的外语思维能力,批判的、系统的推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4]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很难通过自主思维发现问题,即缺乏问题意识。因此,对于选题往往采取“拿来主义”,以至于论文写作时无话可说,只能继续采取“拿来主义”。由此可见,高级专业课程应该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高级心里过程,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如何发现问题,用缜密严谨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结论

本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毕业论文项目和其它课程均为此系统的构成要素,它们不应是孤立存在而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5]同时,毕业论文对本科教育进行综合检测,对本科教育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促使高校改进并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反作用于毕业论文写作,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外语卷(修订版)[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1.

[2]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

篇(9)

课本剧指以语文课本中的优秀范文为基础,经过师生编排的简单剧本,学生参与表演,欣赏和评价。是具有浓郁的趣味性,艺术性,创造性的活动形式。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推崇“教学做合一”陶先生认为“做”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而学生排演课本剧就是“做”的具体表现。天津特级教师靳家彦说:“造就人才的工作是从人生的头几年开始的,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影响儿童发展的基础阶段抓起。编写、演出、观赏小学课本剧是对儿童进行多方面培养教育的综合性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在课内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等活动”课本剧的编演就符合这一教育原则和大纲要求。

课堂上,教师要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给学生教什么,另一个是用什么方法教。而课本剧教学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学生的潜能。特别是我所在的农村小学,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条件落后,获得信息的渠道少,家里有条件买电脑上网的也只有两个。学生视野窄,见识少。那么,作为教师,我想:我要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很多教师不愿意花费时间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认为那只是图热闹,没有实效性。但是通过这一学期我班学生编排,表演课本剧的经历,我认为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我认为,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表演课本剧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本剧创作的过程,是将叙述性文字转换成人物语言的过程。学生需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的感悟文本。与课文作者,人物进行心灵交流,体会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既要梳理课文故事情节,又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还要揣摩角色心里。显而易见,学生只有在读通、读熟、读懂、读透文本的基础上,才能将其表演出来。而通过表演,又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生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写作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相应提高。

二、学生在编、练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对想象力和创作性思维的培养

《晏子使楚》这篇课文通过三个有趣的故事,塑造了晏子能言善辩,不畏的鲜明形象。学完课文后,学生基本上都能将课文内容讲出来。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因为我班已经有了固定的学习小组,因此,我还是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同学们准备的时间大约半个小时,小组抽签决定表演的先后顺序,等到真正进行表演的时候,让我很惊喜。同学们不仅仅是对内容得重现,而且加上了自己精彩的设计。有一个小组进行表演时,加上了齐王这个角色,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其中加了一句齐王对晏子说的话:“你去楚国,一定要沉住气,不能让楚王小瞧我们。”这个情节设计的合情合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演员”们在自编自演课本剧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情感体验,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感染了观众,还带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学相长,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价值观和魅力。

三、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剧本需要制作出简单的道具,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农村教育设施虽说近几年得到了改善,但毕竟比不上城区学校。有些教学用具,道具不是说有就有的。但这可难不倒我班学生,他们可以制作出简单的小道具来。表演《半截蜡烛》时,里面需要一个烛台,有一个小组成员利用玩具小喷壶制作了一个精致的小喷壶,获得了大家的好评。还有的同学用纸叠盘子,将木板钉成马等。这说明我们农村的学生也很会动脑动手。

四、小组合作表演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荣誉

分小组表演,每个同学都有演出的机会。对自己的角色会很用心的去演,哪怕是一个动作一句话,生怕影响的小组表演。平时内向的同学,虽然在台上表现得没有其他同学那么自如,但他们至少敢张口说话了。我班有一个小女生,下课几乎听不到她的声音,上课也从不见她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一叫到她,她就紧张脸红。没想到,轮到她们小组表演时,她竟然让我们清晰地听到了她的声音。虽然只有两句,但对她来说,可谓是一大进步。事后她说:“如果我不张口说我的台词,我们小组的表演就衔接不上,没法进行了。”可见,在学生心中,团队的荣誉感是很强的。而课本剧表演不仅让学生学会怎样分工合作还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

五、学生在欣赏和评价的过程中培养了较好的审美能力

每一小组表演完后,同学们都会进行点评,取长补短。其中,在表演《半截蜡烛》时,有一个小组的表演让同学们产生了歧义。他们小组成员中有一个人,在表演过程中一直站在伯诺德夫人家门口,看不出是干什么的。点评时有一个同学发问:“那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如果是伯诺德夫人家的仆人,又怎么可能?她们家并不富裕,而且因为躲避德国人的搜查经常搬家,怎么会雇佣人?”同学们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他们小组同学给我们释疑:他们安排的那个人是德国兵,当其他德国人进去搜捕时,那个人专门守门,以防屋内有什么突发状况。可见,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评价能力,他们有自己看问题的视角,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他们在欣赏,评价过程中知道了善,恶,美,丑,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

每一次当我宣布要表演课本剧时,我班同学都是欢呼雀跃,同学们演得很精彩,看的津津有味,课堂上不时有欢乐的笑声。这样,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能不浓厚吗?我班同学是这样评价课本剧的:平时学习成绩排后的王某――我喜欢演课本剧,因为表演可以让我们读课文不出声的同学大胆的说出了声。提高了我们读课文的兴趣,激发了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增加了我们对语文的喜爱。思维敏捷的柴某:表演课本剧可以让我更加了解课文内容,更深的体会课文中的人物特点,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团队合作更默契。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方某――我特别喜欢表演课本剧,因为那样就好像与作者交谈,进行心灵的碰撞。自己扮演了一个好的角色,心里特别自豪,开心,感觉自己已经和这篇课文融为一体了。如果演得好,还可以听的同学们那真心称赞的掌声。我如果演了一个特别厉害的角色,感觉自己很威武,很霸气。只要一有演课本剧的机会,我就赶紧展开想象,让我们小组的表演更精彩一些。综上所述,我们教师应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感学生所感,想学生所想,让语文教学大放异彩。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出语文实践活动。这是形成语文教学的新举措。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重任,我们应该看到并凸显课本剧在各个学段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其长效性,丰富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课本剧真正成为语文教学中最富魅力的场景。

篇(10)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开启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第一扇大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评定学生获取毕业资格、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1]

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概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选题、开题报告、收集资料、构思论文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论文答辩等几个阶段。指导期间,导师和与学生要进行频繁的交流,按期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基础性训练,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其学术研究的素养,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

毕业设计是毕业生在离校前对所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各种综合能力培养的全面检验,对于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培养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2]。

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指导不到位

在毕业设计中,教师指导不到位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近年来高校的扩招致使“一带多”的现象,师生比例失调,难免顾此失彼。部分教师对学生降低要求,提供的题目太小,致使毕业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也有个别教师精力投入不足,责任心不强 ,学生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2.题目设计不合理

一些教师的毕业设计题目陈旧,内容简单,技术含量不高,跟不上新科技应用的节拍;也有一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从热门领域中寻找设计题目,严重偏离了自己的专业和科研内容,使指导工作留于表面或导致文不对题的结果。

3.毕业设计指导过程把关不当

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遵守作息时间,对未能按期完成设计任务的学生降低要求,从而使毕业设计达不到预期效果。毕业设计把关不严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不足, 因而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消极等待,缺乏主动性

在实际毕业设计中,部分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即便听了老师的辅导也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消极等待指导教师的帮助。部分指导教师过分具体指导,越俎代庖,把指路变为带路,学生从期待指导到依赖指导,从主动变被动,仅为解决问题而学习[3]。

2.过分依赖指导

有一部分同学依赖情结很严重,似乎没有教师的指导就无法开展设计。他们畏苦怕难,不愿动脑筋,不愿走弯路,怕自己的设想或方案被推倒重来。问题严重的学生发展到没有老师点头,就不敢往下做。

3.受就业、考研影响,精力投入不足

毕业设计期间请假面试是屡见不鲜的事,毕业设计时间受挤压冲击,无暇顾及毕业设计。

面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竞争压力,许多本科生已把考研看作二次择业,备考和复试大量占用了有效的设计时间,致使毕业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提高毕业设计的对策

(一) 针对教师的问题对策

1.倡导敬业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和提高专业指导教师的素质水平,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和锻炼,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同时,指导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相关技术,了解毕业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熟悉各种教育研究方法。

2.结合个人研究方向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题目

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其动态前沿,在设计题目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本科毕业生的题目,要确保毕业设计的可行性条件。

3.优化毕业设计指导方案

针对学生差异,分层实施个别化指导。对于自主性强的可以提前布置任务,对态度消极的,既要严格又要有耐心。尤其是在理解题目和大纲构思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否则,不是离题就是偏题。

(二) 针对学生的问题对策

1.积极引导,端正态度

要明确告知学生毕业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严肃提出毕业设计的要求,使其开始就有一个积极的态度。

2.因材选题,发挥特长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选题,这样不但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还能有效提高毕业设计的积极主动性,因为动力源于兴趣。

3.以任务为驱动,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毕业设计中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前期课程中已学习和掌握,现在所需的是如何应用到毕业设计中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巩固和提高,在应用中升华和创新[4]。

4.加强人文关怀,增进情感交流

指导教师应耐心地从学习上多指导、多帮助、多辅导学生,更要从思想和心理上多关心 、多激励 、多尊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个性需求 ,调动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以关注人的发展与自我完善来彰显人文关怀。

结 语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临近毕业的最后一门必修课,是学生进入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因此重视和加强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5],更是对前期学习效果的一个实践检验,为了孩子,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参考文献:

[1]延安大学教务处.延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z].延安大学出版社,2010.

[2]段琼瑾,刘金香.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3]李同英.改革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3):82-85.

上一篇: 驻村联户工作总结 下一篇: 煤炭行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