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技术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2 19:54: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基坑施工技术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基坑施工技术总结

篇(1)

关键词:深基坑、喷锚支护、施工监测

一、 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况

明鑫办公综合楼为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43055.36,

其中地上32595.06,地下10460.3。由5层裙楼及17层

塔楼组成。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22层。结构形式为现浇框

架剪力墙结构。垫层底标高为10.10m,基础埋深在自然地面

下9.5m~7.0m左右。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二) 工程设计概况

1、 基坑采用喷锚支护体系。

2、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r0=1.0;支护采

用喷射砼面80,配置Ф6.5@250×250双向钢筋网,加强筋Ф16间距同锚杆间距,基坑顶面水平宽50;素面砼面层厚40,仅用于3-3剖面顶部2.5 m范围。基坑各剖面分述如下:

11剖面:(坡率1:0.1)

三)工程地质条件

1、岩土层:

自上而下对基坑开挖有影响的土层分布如下:

(1) 杂填土①:局部地段分布,系人工回填土,厚度变化

较大,为0.30~5.80m。呈褐黄、褐灰等色,主要成分以山地开挖的坡残积砂质粘性土为主。松散~稍密,湿~饱和,密实度及均匀性较差,力学强度低。

(2) 粉质粘土②:局部地段分部,厚度大部分为0.60~

3.30m,呈褐黄、灰黄等色,饱和,可塑,主要成分粉粘粒为主,含氧化铁、高岭土及少量石英砂等,属坡积成因。干强度较高,稍有光泽、韧性较高,无摇震反映。

(3) 残积砂质粘土③:全场分布,该层厚度变化大,一般

为2.40~21.20m,呈灰、灰黄等色,很湿~饱和;可塑~硬塑状,原岩结构可辨,为中粗料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含高岭土、氧化铁及石英砂,无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

(4) 全风化花岗岩④:全场均有分布,厚度为1.10~

8.90m,呈灰黄、灰白色,很湿~饱和,坚硬,岩芯为土状,结构模糊,除石英外,长石和云母已高岭土化,按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极软岩,按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属极破碎,按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属V类,孔子20#夹有中风化核。

(5) 强风化花岗岩⑤:场地内全部分布,厚度为3.20~

29.10m,呈褐黄色,很湿,极硬,除石英外,长石和云母已分化成次生矿物,长石可捻成粉状。属极破碎、软岩,综合评定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下部近中等风化岩,钻探过程中未发现洞穴、软弱夹层或临空面。孔B7#夹有中分化核。

2、地下水:

场地内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和同一岩层间侧向补给,主要为孔隙型潜水。以大气蒸发排泄。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3.80m~6.20m,年变化幅度3.0m左右。施工降水引起的水位变化幅度不大,不会引起工程危害。

二、 主要施工方法

(一) 施工测量

1、 测量前对业主方提供的建筑物角点或红线点进行复核,

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经纬仪和钢卷尺相结合,将轴线延长投测在附近固定的构筑物上,用红漆做三角形标志,并注明编号;或在建筑物外距建筑物大于6.0m处测设控制点,用砼进行保护并做明显的标志,防止控制点被破坏。

2、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和控制轴线测量出土方开挖下口

线,经报验复核无误后组织边坡支护工作面的土方开挖。开挖后边坡坡率需跟踪复测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 对已完成边坡修坡工作的操作面进行锚杆(锁)孔位放

样。孔位要符合设计要求,达到横平竖直。

4、 工程测量仪器、工具必须经技术监督局或授权的具有仪

器、工具检定资质的单位检定合格,施测程序和成果必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要求。

(二) 坡面喷射混凝土

基坑坡面喷射砼施工,在边坡每挖完一层(高1.80m)土方后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在该层土方开挖时应注意按设计要求控制放坡坡度。

(1) 工艺流程:人工修坡铺设钢丝网插筋安装泄水孔

喷射砼面层砼养护

(2) 人工修坡:根据设计要求基坑边坡开挖到位后,由人工

对边坡进行修理整平并拍实。

(3) 铺设钢筋网:根据施工作业面按设计要求分段铺设Ф6.5

@250×250钢筋网。钢筋网之间的搭接长度≥300,并与插筋绑扎。

(4) 安装泄水孔:坡面设置Ф60PVC泄水管,长1.0m,其上

打6花孔@30,管外包40目尼龙纱网二层,泄水管与孔之间填充150厚细石反滤层水平、竖向间距均为2.0m。呈梅花形布置。

(5) 喷射砼面层:砼喷射采用HPZ6T型砼喷射机,砼按设计

配合比(1∶2∶2)严格配制,且随拌随用。作业开始时,先送风后开机,再给料。结束时,待砼料喷完后,再关风。喷射时,喷头处应与受喷面保持垂直,且距受喷面0.6m~1.0m。喷射应自下而上进行,喷头一般按螺旋式轨迹压半圈均匀缓慢地移动。保持砼表面平整,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回弹率不大于15%。一般情况下控制挖出的工作面经人工修整后,应先进行初喷砼,以稳定坡面,防止松散土塌落;若地质情况较好,每皮的开挖深度不引起坡面塌落时,可不进行初喷砼;喷射坡面细石砼(C20)应达到设计厚度80(喷前做好标记)。素喷面厚40。采用钻孔检测面层厚度,每100一组,每组不少于3点。

(6) 砼养护:坡面砼喷射2h后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

于7d。

(三) 锚索施工

本工程锚索支撑用于支护桩桩顶和梁腰部位,入射角15°,锚杆钻孔孔径为130,施工中遇到抛石层时采用跟管钻进施工工艺。成孔后内置2×ФS15.2的预应力钢绞线,锚索长度为19.0m不等(详见设计图)。锚索注浆分二次进行,一次常压注浆采用水灰比为0.5的水泥浆;二次高压注浆水灰比为0.5。注浆压力控制在2.5~5.0MPa,注浆体强度不小于20 MPa。第一次为常压注浆;第二次为高压注浆,注浆时间为一次注浆锚固体强度达到5 MPa后进行,当注浆压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建议确保每延米一、二次注浆的总水泥用量不少于40kg。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

另外,在锚索施工前先进行基本试验,基本试验锚杆数

量不少于总数的5%且不少于3根,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其试验锚索的施工工艺与本工地施工锚杆相同。

1、 锚索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锚索制作锚索安装一次注浆二次高压注浆养护安装锚头张拉锁定

2、 钻孔

(1) 按照设计要求,定出孔位,作出标记,成孔直径

130,钻孔位水平间距允许偏差为±50,垂直间距误差不宜大于100,钻孔底的偏斜尺寸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3%;锚索钻孔入射角为15°,偏斜度≤1%。钻进中遇到抛石层采用套管施工工艺,孔深应超过锚杆设计长度500~1000。

(2) 如遇易塌孔土层,可使用套管护壁钻进,但不宜用泥

浆护壁。终孔后孔内残渣应清除干净。

3、 锚索制作与安装

(1) 锚索下料长度应为自由段、锚固段及外露长度之和,

外露长度须满足台座、锁口梁尺寸及张拉作业要求。

(2) 锚索材料为预应力钢绞线,规格为2Ф15.2,强度等

级≥1860MPa,锚具为OVM系列。

(3) 锚索要求顺直,使用前应除锈和清除油污,锚索自由

段采用沥青玻纤布缠裹三层进行防腐。锚固段的油污要仔细加以清理,避免影响与锚固体的粘结。

(4) 锚索体上应设置定位支架,间距为2.0m。定位支架

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锚索杆体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少于20;二次注浆管应与锚索绑扎在一起,二次注浆管在锚固段设置出浆孔,出浆孔和端头应进行可灌性封堵,从管端起向上沿锚固段全长每隔0.8m应对称按“十”型打4个Ф6~8的出浆孔,出浆孔用黑胶布封口。端部应扎紧,以防止一次注浆液进入二次注浆管内。

(5) 一次、二次注浆管连同锚索一起放入孔内,注浆管内

端距孔底宜为100~200;二次高压注浆管的出浆口和端头应密封,保证一次注浆时浆液不进入二次高压注浆管内。

4、 注浆

(1) 浆液材料、配合比注浆:水泥采用强度等级

P.0.42.5R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的浆液为水泥净浆,一次注浆水灰比为0.50;二次高压注浆水灰比为0.5;注浆体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20Mpa。

(2) 预应力锚索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为常压注浆,第

二次高压注浆时间在第一次注浆形成的锚固体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注浆压力为2.5~5.0Mpa,当压力上不去时,建议一、二次注浆累计水泥用量不小于40kg/m控制。

5、 安装锚具:

注浆完成后,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OVM系列锚具,使用

千斤顶进行锚具安装作业。

6、 张拉锁定:

(1) 注浆养护约20d后,当注浆体强度达到16 Mpa后方

可进行张拉。其具体做法为:

a. 张拉宜采用隔二拉一;

b. 锚杆正式张拉前,应取设计拉力值30~80KN进行预张拉1~2次;

c. 锚杆正式张拉宜分级加载,每级加载后应持荷5min并记录伸长值;

d. 分两级加载直至设计锁定荷载200KN的1.2倍时,持荷15min后卸荷至锁定荷载进行锁定;

(2) 锁定后如发现明显预应力损失应进行补偿张拉。

7、 注浆体养护

锚杆孔注浆后应进行自然养护,锚杆头部可浇水养护,养

护期≥7d。

(四) 腰梁施工

本工程在每道锚索标高处设置一条16B# 槽钢腰梁。其施

工在锚索注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锚索张拉、锚具锁定之前进行。

1、 首先按设计标高在砼护壁面上侧放出腰梁位置,弹出腰梁

的上下边线,之后再此两条线之间对砼面进行找平处理。并在两锚索之间插上3Ф14~20长外露10短钢筋固定槽钢就位。

2、 在16B#槽钢上锚索的位置开孔。采用6m长槽钢,接头

留设在锚索位置处。接头连接时加焊一块50长加劲板δ=10,宽同槽钢净高。加劲板在锚索处同样开一孔用以锚索穿过。

3、 槽钢接长时焊接应满足规范要求。

(五) 锚杆施工

锚杆施工应进行抗拉拔承载力试验检测,基本试验锚杆数量不少于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

1、 锚杆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锚杆制作锚杆安装注浆养护安装锚头

2、 钻孔

(1) 按照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做出标记,成孔直径

130,钻孔孔位水平间距允许偏差为±50,垂直间距误差不宜大于100,钻孔底的偏斜尺寸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3%;锚杆钻孔入射角为15°,偏斜度≤1%。钻进中遇到抛石层采用套管施工工艺,孔深应超过锚杆设计长度500~1000。

(2) 如遇易塌孔土层,可使用套管护壁钻进,但不宜

用泥浆护壁。终孔后孔内残渣应清除干净。

3、 锚杆制作与安装

(1) 锚杆下料长度应为设计长度加外露长度之和,外露长度

须满足台座、锁定尺寸等要求。

(2) 锚杆材料为Ф25、Ф22三级钢,具体祥设计图纸。

(3) 锚杆要求顺直,使用前应除锈和清除油污,避免影响与

锚固体的粘结。

(4) 锚杆体上应设置定位支架,间距为2.0m。定位支架的规

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杆杆体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少于20。

(5) 注浆管连同锚杆一起放入孔内,注浆管内端距孔底宜为

200~500。

4、 注浆

(1)浆液材料、配合比注浆:水泥采用强度等级R0.3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的浆液为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50;注浆体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20Mpa。

(2)注浆压力为0.5~0.8Mpa,采用底压注浆工艺。

5、 安装锚头:

注浆完成后,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Ф22长100锁定筋,

锁定筋分别焊接在锚杆与纵横加强筋接触的两个面,使钢筋网片借助于纵横加强筋与锚杆外端的锁定筋焊接成一个整体。

6、 注浆体养护:

锚杆体注浆后应进行自然养护,锚杆头部可浇水养护,

养护期≥7d。

(六) 基坑监测

1、 监测主要内容为:坑顶地面水平位移和垂直沉降、周围

建筑、地下管线、道路沉降,锚杆(锁)内力,地下水位等。

2、 基坑周边30范围内的道路、管线、建筑物应设置沉降

观测点,每各项目不少于5点。

3、 本基坑监测预警值如下:

a、 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开挖深度的1/200,地面

沉降达20;相邻多层建筑物倾斜速率连续三天大于0.0001

H/d。

b、 钢筋、锚索内力各达到材料强度设计值的90%。

c、 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连续3天均大于2.0,且不收

敛。

d、 支护结构中支撑体系中有个别构件出现应力骤增现、

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现象。

e、 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隆起、流砂、涌泥、陷落或

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现象。

f、 场地周围地面出现宽度大于10的裂缝,且裂缝尚

可能发展。

4、 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时应注意观测点的保护,监测结

果应及时向业主、监理方反馈,以便调整设计及施工方案,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5、 监测时间从基坑土方开挖开始至地下室施工、回填完成。

6、 在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按要求埋设支护结构监测点,

并采取可靠的监测点保护措施。开挖前各个监测项目的测点均应埋设到位,并取得开挖前的初值。

7、 开挖过程中一般1~3d测一次,测试数据变化大或开挖后

期应加密监测;封底及底板完成后,可加大监测时间间距,如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发出警报。

三、 结束语

通过本次深基坑支护过程能较好完成的实践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体会:

1、 根据各分项过程的施工特点,按“专业对口、分工明确”

的原则,合理使用人才。在本工程施工期间,组建喷射混凝土面施工、锚(杆)索施工、土方工程等专业施工队伍,由队长全面负责,接受项目经理部的直接管理,接受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管理、检查。

2、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要做好技术复核工作。技术复核

工作应由工长组织,质检员、班组长参加,结合砼喷面、锚索工程质量评定工作进行。重要部位技术复核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在技术复核时,也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交接班负责人及班组长应认真填写该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

3、 已完工的锚索,锚杆要分别进行拉拔力检测,应及时进

行基坑监测。监测数据要及时反馈设计、施工单位,若达到预警值,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同时提交设计单位处理。

篇(2)

图1平面布置图

2 沉井施工关键技术

施工流程:沉井分一节制作一次下沉:

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开挖基坑至-12m刃脚砖模施工 8.05m高筒壁制作土方回填拆除刃脚砖模挖土下沉至设计标高 沉井封底浇筑底板砼。

2.1 基坑开挖与排降水

随主轧线土方大面积开挖至-10m,积水坑范围按1:1放坡开挖至-12m。在基坑底四周挖0.5米宽、0.8米深的排水沟,并在四角各设一个800×800×1000集水坑,用泥浆泵将水抽出,排入厂内排水沟内,使地下水位降到比基坑底面低0.5米,抽水要持续到沉井封底完毕。

图2 基坑平面图

2.2 井壁制作

刃脚:待基坑清土验收合格后,在周边施工200厚1.6m宽C15混凝土垫层,并在中心埋设临时观测点,在基坑外预埋永久观测点,观测点为十字型。在砼垫层上放线,施工刃脚,

图3 刃脚节点详图脚斜坡处用MU10红砖,M7.5砂浆砌筑,20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待砂浆干燥后涂刷涂料隔离剂两道。

沉井井壁:采用定型钢模板以P2015为主辅以木模板,局部用木模拼缝,在刃脚内侧井壁与内隔墙连接部位,以及墙壁穿钢筋之处均采用木模,沉井顶部平台、外筒上部剩余部分等待沉井施工完后再施工,留好插筋和施工缝的止水钢板。

图4开挖下沉剖面图

2.3 挖土下沉

井壁制作完后,井内采用反铲机械挖土,人工配合修坡清底,汽车吊吊出土方,用反铲装车自卸汽车将土运到指定挖土下沉:

沉井下沉前,在沉井周边堆夯回填土至-10m,在沉井下沉过程中起扶持作用。下沉时每层挖土量比较大,采用机械挖土,装于容量1.0m3吊斗内,用汽车吊吊到井外。根据土质情况,采用碗形挖土自重破土方式,即从中间开始挖向四周、均衡、对称地进行,使其能均匀竖直下沉。每层挖土厚度为0.4米,刃脚处留1.5米宽土垄,逐层全面对称均匀地逐渐往刃脚方向削薄土层,当土垄挡不住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时,沉井便在自重作用下破上下沉。削土时应沿刃脚方向全面对称均匀地进行,使之均匀平稳下沉。在离设计深度300时应停止取土,依靠自重下沉到设计标高。

沉井位置的控制,是在地面设置纵横十字控制桩水准基点,下沉时,在井壁上设十字控制线并在四角及各边中心设水平点,于壁外侧用红铅油画出标尺,以使观测沉降。井内中心线与垂直度的观测系在井筒内壁四壁上心标出垂直轴线,各吊一个线坠对准下部标板来控制。并用经纬仪进行垂直偏差观测,挖土时随时观测垂直度,当线坠离墨线边达50毫米或四面标高不一致时即应纠正,沉井下沉过程中每班至少观测两次,并在每次下沉后进行检查,作好记录。当发现倾斜、位移、扭转时应及时通知值班管理人员,指挥操作工人纠正,使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当沉到离设计标高2米时对下沉与挖土情况应加强观测以防超沉。

沉井下沉时有时会出现倾斜、位移、扭转等情况应加强观测及时纠正。

产生倾斜的原因:1、刃脚下土质软硬不均。2、挖土不均使井内土面高低悬殊。3、刃脚下掏空过多,使沉井不均匀下沉。4、井内一侧出现流砂现象。5、刃脚局部被大石块搁住。6、井外弃土或施工荷载对沉井一侧产生偏压。

操作中可针对上述预以预防,如果沉井已经倾斜,可采取在刃脚较高一侧加强挖土,并在较低的一侧适当回填砂石,必要时配以井外射水,或局部偏心压载,都可以使偏斜得到纠正,待其纠正正位后再均匀分层取土下沉,如倾斜是由于被大石块或破损污物搁住,可用风镐破碎或爆破成小块取出。

位移产生的原因多由于倾斜导致的,如沉井在倾斜情况下下沉,则沉井倾斜相反方向位移,或在倾斜纠正时如倾斜一侧土质较松时由于重力作用有时也沿倾斜方向伴随产生一定位移。因此预防位移应避免在倾斜情况下下沉,加强观测及时纠正倾斜。

位移纠正措施一般是有意使沉向位移相反方向倾斜,现沿倾斜方向下沉至刃脚中心与设计中心位置吻合时再纠正倾斜,因纠正倾斜面重力作用产生的位移,在有意向位移的一方倾斜,纠正倾斜面后使其向位移相反方向产生位移纠正。

沉井下沉产生扭转的原因是多次不同方向倾斜和位移的复合作用引起的,可按上述纠正位移倾斜方法纠正位移,然后纠正倾斜使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2.4 封底

沉井沉到设计标高,经2-3天下沉已稳定,经观测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毫米,进行沉井封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进行土形整理使之成锅形,自刃脚向中心挖放射形排水沟填以石子作成滤水暗沟,在中部设2个¢800×10有孔钢管集水井L=4m,四周填以卵石,使井内的水都汇集到集水井中,用泥浆泵排出,使地下水位保持低于井底面50厘米,刃脚混凝土凿毛处应洗刷干净,然后再井底对称均匀浇筑混凝土垫层,强度达到30%后绑钢筋,防水混凝土底板浇注应在整个沉井面积上分层由四周向中央进行,每层厚30-40厘米并振捣密实。混凝土养护14天内封底的集水井中应不间断地抽水,待底板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对集水井逐个停止抽水逐个进行封堵,方法是在抽降水后立即在滤水井管上安装法兰盘,再在上面浇筑一层混凝土,使之密封严密。

篇(3)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深基坑技术日益成为一种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但是这一项技术仍然不是很成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而且其中存在的风险,许多建筑单位在设计和施工时并没有注意。所以无论是在施工前还是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注意事项,另外许多掌控要点还是要学习和总结的。那么需要注意到的事项和要掌控的要点有哪些呢,下面将对这些进行说明和总结。

1.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应注意的事项

1.1深基坑施工技术上在设计阶段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应从设计理念上去注意。我们知道,设计理念是整个设计的基础,有了好的设计理念才会朝一个好的方向去设计。传统的设计理念相对来说已经很落后,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并不是很适用。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使深基坑支护技术有所改善。 另外要注意的是,设计新的方法来使整个深基坑的结构有所改变,但是还要从各方面考虑,研究改变的是否得当。例如要确定地面是否超载,空间效应与平面效应是如何转化的。还有就是若要设计出实用且安全的深基坑,平常的总结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应当注意在设计之前,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去做实验研究,用实验去模拟现实,力求在实际运用中是十分可靠实用的。从以往的实际经验来看,许多深基坑设计的失败,都是因为这个工作没有引起特别大的注意。在设计成型之前,要注意应有足够的科技资料和测试数据来支撑这一设计,使其有理论的基础,这样形成的设计才是具有说服力的。

1.2深基坑施工技术上在施工阶段应注意的事项

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深基坑支护的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施工技术上在此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更是不可以忽略的,注意到这些事项才能在深基坑建成后,将出现事故的风险降低。那么在施工技术上这些注意事项应从以下方面去考虑。

在运用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的时候,地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这些高层建筑总是建在比较繁华的地带,那么相对来说,这些地带居民还是很多的,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周围的居民,无论是从居民的安全出发,还是从居民的居住房屋来说,都要保证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以便不会危及到居民的人身安全,这些都是需要在施工技术上去改进的方面。另外注意到了这些,可以尽量不去破坏工地附近的房屋以及破坏周围的环境,从而影响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

众所周知,有施工的地方,一般伴随而来的便是环保问题。深基坑的施工也是不例外的,而且施工地点一般又是城市,这个注意事项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就要运用施工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更好的达到环保的要求,给环境带来最少的破坏。例如一些泥浆,噪音等等都是必须要引起注意来的。

在运用施工技术建造深基坑支护的时候,建造地点一般都集中在比较繁华的地带,在这样的地方,高层建筑相对来说是比较集中的,所以在施工时就必须要考虑到地下复杂的管线,这个事项是必须要引起注意的。由于地下管线比较复杂,必然会给基坑的施工带来限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所以在施工技术上可以考虑用垂直开挖的技术来解决,但还要注意其他方面会不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运用施工技术建造深基坑的时候,用到的场地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大,而且一个工程的施工时间是比较紧张的,因此进行综合的考虑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才不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且有效的完成。可见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流程是改善施工技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掌控要点

了解到了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注意的事项,这些都是在为建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深基坑支护所做的工作。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去了解各阶段在技术上应该掌握的要点或技巧,掌握这些要点和技巧可以有助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可以使深基坑支护的建造更加安全可靠,风险低。

2.1施工技术在准备阶段应掌控的要点

施工技术的准备阶段包括设计管理,分包单位的选择和施工专项方案的审定等等的方面。在这些方面中,在施工技术上有许多要点需要去掌控。

施工技术在设计管理方面的运用,主要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合理性主要包括在不是盲目设计,而是经过搜集科学资料和严格的商讨来决定的。而做到这些,需要在深基坑支护的技术上有所改变。另外还有一些参数的取值和处理上,不能存在失误,正确率要有可靠的保证。支护方案是经过设计人员深思熟虑的,而且这些设计人员都是具有很强的相关方面的知识的。所以施工技术在设计方面需掌控一定的要点。

施工技术在分包单位的选择上的运用,深基坑支护是存在自身的特殊性的,它需要专业的队伍来进行施工。所以说在施工单位的选择上也是需要严格的技术把关的,这些施工队伍一定要有过硬的技术力量和专业技能。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这个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信誉一定要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情况,从而影响整个工程。所以在分包单位的选择上,一定要慎之又慎,这也是施工技术需要掌控的要点。

施工技术在专项方案审定上的运用,这个方面也是比较重要的,相当于总揽全局的作用。因为大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是根据这个方案进行的,可以说是施工单位施工的重要依据。所以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应做到对方案要严格进行审核,确保方案在各个内容上是合理的,安全的,有效的。

2.2施工技术在施工阶段应掌控的要点

施工技术在施工阶段主要运用在对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对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信息化管理以及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这些方面都要运用到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的运用主要是从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上,而在这些环节上都是不能存在失误的,只要一方面存在失误,将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进行,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带来施工事故,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方面。所以在施工技术上一定要层层把关,对各方面都要力求有保障,例如对地质的勘测方面,要用到施工技术对土质进行勘测,在雨季不要对膨胀进行开挖,另外挖土高差不要太大,以免改变了土体的平衡状态,引起坍塌事故,这些都是施工技术上应掌控的要点。

施工技术对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由于深基坑支护的建造是在建筑的根基方面,必然会涉及到地下水方面的问题,而解决地下水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因此要改善施工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要了解深基坑周围的环境,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方案,例如周边有建筑基坑的应采取以堵为主,抽水为辅的策略。在高水位地区采用止水帷幕的策略,这是止水工程中常用到的方法,主要是用到了高压喷射注浆法和将喷深层搅拌法等方法。在用到这些方法时,施工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要保证其中用到的桩体的质量和密实度。

施工技术另一方面的提高就是在信息化管理上,即是对工程的监测。一般深基坑的质量问题一直是不能得到保证的,所以对其的信息化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进行监测,来确保深基坑整体的质量,例如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方面。及时发现施工时的险情,与预警报值做对比,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从而采取应对措施,以达到确保工程安全的目的。

综上而言,掌控整个深基坑支护的要点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加保证了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总结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实现高质量完工的一项基础工程。到目前为止,技术仍旧不是很成熟,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以期达到安全、稳定、风险率低的要求。因此,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还需要广大同仁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无论是在施工前还是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注意事项,另外许多掌控要点还是要学习和总结的。那么需要注意到的事项和要掌控的要点有哪些呢,下面将对这些进行说明和总结。

1. 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中应注意的事项

1.1深基坑施工技术上在设计阶段应注意的事项

传统的设计理念相对来说已经很落后,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并不是很适用。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使深基坑支护技术有所改善。 另外要注意的是,设计新的方法来使整个深基坑的结构有所改变,但是还要从各方面考虑,研究改变的是否得当。例如要确定地面是否超载,空间效应与平面效应是如何转化的。还有就是若要设计出实用且安全的深基坑,平常的总结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应当注意在设计之前,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去做实验研究,用实验去模拟现实,力求在实际运用中是十分可靠实用的。从以往的实际经验来看,许多深基坑设计的失败,都是因为这个工作没有引起特别大的注意。在设计成型之前,要注意应有足够的科技资料和测试数据来支撑这一设计,使其有理论的基础,这样形成的设计才是具有说服力的。

1.2深基坑施工技术上在施工阶段应注意的事项

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深基坑支护的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施工技术上在此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更是不可以忽略的,注意到这些事项才能在深基坑建成后,将出现事故的风险降低。那么在施工技术上这些注意事项应从以下方面去考虑。

在运用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的时候,地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这些高层建筑总是建在比较繁华的地带,那么相对来说,这些地带居民还是很多的,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周围的居民,无论是从居民的安全出发,还是从居民的居住房屋来说,都要保证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以便不会危及到居民的人身安全,这些都是需要在施工技术上去改进的方面。另外注意到了这些,可以尽量不去破坏工地附近的房屋以及破坏周围的环境,从而影响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

众所周知,有施工的地方,一般伴随而来的便是环保问题。深基坑的施工也是不例外的,而且施工地点一般又是城市,这个注意事项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就要运用施工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更好的达到环保的要求,给环境带来最少的破坏。例如一些泥浆,噪音等等都是必须要引起注意来的。

在运用施工技术建造深基坑支护的时候,建造地点一般都集中在比较繁华的地带,在这样的地方,高层建筑相对来说是比较集中的,所以在施工时就必须要考虑到地下复杂的管线,这个事项是必须要引起注意的。由于地下管线比较复杂,必然会给基坑的施工带来限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所以在施工技术上可以考虑用垂直开挖的技术来解决,但还要注意其他方面会不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运用施工技术建造深基坑的时候,用到的场地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大,而且一个工程的施工时间是比较紧张的,因此进行综合的考虑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才不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且有效的完成。可见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流程是改善施工技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掌控要点

了解到了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注意的事项,这些都是在为建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深基坑支护所做的工作。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去了解各阶段在技术上应该掌握的要点或技巧,掌握这些要点和技巧可以有助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可以使深基坑支护的建造更加安全可靠,风险低。

2.1施工技术在准备阶段应掌控的要点

施工技术的准备阶段包括设计管理,分包单位的选择和施工专项方案的审定等等的方面。在这些方面中,在施工技术上有许多要点需要去掌控。

施工技术在设计管理方面的运用,主要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合理性主要包括在不是盲目设计,而是经过搜集科学资料和严格的商讨来决定的。而做到这些,需要在深基坑支护的技术上有所改变。另外还有一些参数的取值和处理上,不能存在失误,正确率要有可靠的保证。支护方案是经过设计人员深思熟虑的,而且这些设计人员都是具有很强的相关方面的知识的。所以施工技术在设计方面需掌控一定的要点。

施工技术在分包单位的选择上的运用,深基坑支护是存在自身的特殊性的,它需要专业的队伍来进行施工。所以说在施工单位的选择上也是需要严格的技术把关的,这些施工队伍一定要有过硬的技术力量和专业技能。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这个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信誉一定要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情况,从而影响整个工程。所以在分包单位的选择上,一定要慎之又慎,这也是施工技术需要掌控的要点。

施工技术在专项方案审定上的运用,这个方面也是比较重要的,相当于总揽全局的作用。因为大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是根据这个方案进行的,可以说是施工单位施工的重要依据。所以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应做到对方案要严格进行审核,确保方案在各个内容上是合理的,安全的,有效的。

2.2施工技术在施工阶段应掌控的要点

施工技术在施工阶段主要运用在对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对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信息化管理以及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这些方面都要运用到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的运用主要是从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上,而在这些环节上都是不能存在失误的,只要一方面存在失误,将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进行,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带来施工事故,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方面。所以在施工技术上一定要层层把关,对各方面都要力求有保障,例如对地质的勘测方面,要用到施工技术对土质进行勘测,在雨季不要对膨胀进行开挖,另外挖土高差不要太大,以免改变了土体的平衡状态,引起坍塌事故,这些都是施工技术上应掌控的要点。

施工技术对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由于深基坑支护的建造是在建筑的根基方面,必然会涉及到地下水方面的问题,而解决地下水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因此要改善施工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要了解深基坑周围的环境,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方案,例如周边有建筑基坑的应采取以堵为主,抽水为辅的策略。在高水位地区采用止水帷幕的策略,这是止水工程中常用到的方法,主要是用到了高压喷射注浆法和将喷深层搅拌法等方法。在用到这些方法时,施工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要保证其中用到的桩体的质量和密实度。

施工技术另一方面的提高就是在信息化管理上,即是对工程的监测。一般深基坑的质量问题一直是不能得到保证的,所以对其的信息化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进行监测,来确保深基坑整体的质量,例如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方面。及时发现施工时的险情,与预警报值做对比,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从而采取应对措施,以达到确保工程安全的目的。

总结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实现高质量完工的一项基础工程。到目前为止,技术仍旧不是很成熟,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以期达到安全、稳定、风险率低的要求。因此,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还需要广大同仁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篇(5)

[引言]:

人类在土木工程活动中慢慢的改进了基坑工程。1990年至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程建设方面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筑科学技术的提高、施工技术、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日新月异为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1]。但是,基坑工程有超的实用性,它需要设计及施工人员有丰富的经验,能够随着工程实践不断的累积而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通常被应用在深基坑工程中,所谓的深基坑工程就是在大型建筑物的地下室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在这一时代背景的促使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从而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1、深基坑支护工程概况

1.1深基坑支护的发展趋势

经归纳总结,基坑工程发展趋势有如下:

1.1.1从强度控制设计到变形控制的设计:过去基坑工程设计只要求满足强度要求即符合要求,却在软土地区的工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随后形成严重后果,但支护结构并没有破坏的征兆。因此,支护结构要同时满足强度要求和变形要求。

1.1.2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过去的许多基坑工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联系比较少,处于一个脱节的状态,承包的施工队与设计的设计人员缺乏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这里必要强调下,我国采用的时空效应施工方法,取得了非常优越的效果。

1.1.3考虑主动区土压力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三轴试验可以用来研究土压力的变化规律,我国现行基坑规范中假设某一施工情况下土压力是不变的,主动区土压力的变化不仅与强度有关还与路径有关。但是,我国规范假定土压力不变这完全不符合实际工程,因此需要设计人员设计时做好相应的处理。

1.2施工特点

(1)建筑趋向高层化,基坑向大深度方向发展;(2)基坑开挖面积大,长度与宽度有的达数百米,给支撑系统带来较大的难度;(3)在软弱的土层中基坑开挖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和沉降,对周围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产生严重威胁;(4)深基坑施工工期长、场地狭窄降雨、重物堆放等对基坑稳定性不利;(5)在相邻场地的施工中打桩、降水、挖土及基础浇注混凝土等工序相互制约影响,增加协调工作的难度;(6)支护型式的多样性。迄今为止,支护型式已经发展到数十种。

2、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很难选择一个适宜的土体物理力参数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是受所能承受的土体压力大小影响的,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变化无穷,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使得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土体物理力参数来精确计算实际土体压力,以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是一个大难题,尤其内摩擦角、含水率和粘聚力这三个重要参数在深基坑开挖后更是一个可变值,这样就提高了准确计算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难度。除此之外,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还受支护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2-3]。(2)不能做到对基坑土体取样完全设计前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是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必要步骤。由于地质情况变化无穷,随机取得的土层样本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土层的真实情况。故支护结构的设计并不能完全符合基坑的实际地质情况。(3)不能全面地考虑基坑开挖后的空间效应大量的深基坑开挖实例表明:基坑的四周朝内侧发生水平位移,且常常是中间比两边大,这种情况使得深基坑边坡失稳,故深基坑开挖还存在一个空间的问题。

3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安全施工技术

为了能够保证高层建筑工程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方面的安全,就要大力研究高层建筑的深基坑防护技术,只有合理的进行结构设计的同时与各方面进行协调配合,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就可以有效的保障施工安全[4]。应主要注意以下内容:(1)施工前,必须完成降水排水工程,检查其满足达到预期要求后,方可进行深基坑的土方开挖工作。(2)基坑开挖前,通过降水提高坑内土体的水平抗力,减少基坑的变形量。施工降水不宜过快,降水过程中应加强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地表沉降的监测,同时在坑外地面设回灌井,必要时应采取回灌措施,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4、结语

深基坑支护形式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安全及整个工程的造价甚至工程的成败。因此,合理的选择深基坑的支护形式并使用恰当的计算理论去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就现阶段的状况,深基坑支护理论和实践的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主要表现在:

5.1目前基坑支护形式有很多种,在拥有各自优点的同时也存在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利用日益先进的施工设备努力去完善创新更先进的支护形式,从而使得施工便捷、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5.2基坑工程是一门极其复杂的系统性、综合性学科,目前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常常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但由于基坑工程的复杂性,以及受众多施工因素的影响,这些假设往往会使计算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别,更准确的理论计算可以让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更加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 张茜.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13)

[2] 刘治.大型建筑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04)

篇(6)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再局限于表层和上空,开始发挥地下空间优势。在我国城市随处可见深基坑工程,例如地铁隧道、地下广场、停车场等等。深基坑技术发展迅速,成为一个技术热点问题,但同时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加上近来频繁发生的深基坑工程事故,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深基坑工程具有窄、近、深、大四个特点,其中窄是指场地狭窄,近是指工程距离近,深指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大指的是规模和尺寸大。深基坑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并且危险系数较高的分部工程,稍有不慎,不仅仅会造成基坑工程本身的安全,还会波及威胁邻近的建筑设施,造成巨大的损失。提高深基坑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深基坑安全成为施工企业的首要考虑的问题,深基坑技术先进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而且也能够降低工程造价,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探讨深基坑的建筑施工技术,以便在日后的深基坑施工技术上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2.案例工程概况

深基坑工程在国外称为“深开挖工程”(Deep Excavation),目前我国所指的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工程。现实中关于深基坑施工的案例非常多,本文在浅析基于深基坑的建筑施工技术时,以苏州市某深基坑施工为案例分析对象。江苏省苏州市某地下人防工程就属于典型的深基坑施工,该工程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由苏州中岩勘察有限公司施工建成。地下人防工程设计地下二层,承台及反梁底标高为15.56m,因此基坑需要开挖深度达15m,基坑长200m,宽160米。

3.深基坑工程施工条件

3.1工程勘察

(1)地形结构和土质条件。工程所处地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低洼低洼较多。工程所在地地势低平,地下潜水位较浅,对于工程土方开挖不利。苏州地区地层大多为粉质粘土夹粉土,该种土壤含水量比较较高,可以高达40%到60%,对深基坑支护极为不利。

(2)地下水状况。地下水位高,降水效果不明显,增加了降水难度。

(3)气候因素。江苏省苏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分布极不平均,五六月是梅雨季节,降水量非常大,约占全年的70%,容易遭受洪涝威胁,对施工很不利。

3.2施工技术难点

该基坑施工的四大主要技术难点:第一是平台支撑平面外建筑的稳定性控制;第二是地质复杂,施工机械设备多,深基坑施工非常复杂;第三是在基坑卸土引起基坑回弹、基坑临时支护不同季节和长时间暴露引起基坑变形;第四是长时间抽降地下水影响周边居民饮用水质质量,也比较容易引发周边地面下陷,造成建筑物倒塌。

3.3主要技术措施

为保障深基坑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苏州中岩勘察有限公司采取了一些列的防范措施,其中主要的技术措施有:

(1)双重支护支撑。在基坑周边设有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支护采用浅层二级放坡、深层“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加两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形式。

(2)深井与轻型井点降水结合。工程采用深井降水降低地下水位的同时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低边坡内水位,两种方式相结合,尽量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强稳定性。

(3)加固边坡防护。在工程土方的外延建筑8cm后的C20混泥土,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的土体滑移。

4.深基坑施工技术

深基坑施工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所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土方开挖、降水排水、基坑支护等,本文将选取深基坑施工技术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几项内容进行阐述。

4.1土方开挖

因基坑容量大,挖掘任务艰巨,宜采用反铲挖掘机机械操作,按照1:1的放坡系数放坡,开挖的同时要注意边坡防护和地下水位检测与排水止水工作。基坑开挖分为两次,第一次开挖至二级井点施工位置以便轻型井点降水,在降水达标后在进行第二次开挖,挖至设计标高。此外要注意土方开挖与基坑支付的设计保持一致,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及时组织验槽,开挖结束后要在四周砌墙,加强稳固性和防止地表水流入侵。

4.2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

在进行此项施工前应该先整理场地,清除地表的杂物与粘土,通过经纬仪测量后设定桩的具置。正式施工前还需先试桩,试桩不得少于两根,以便确定施工的各项参数。施工过程中确保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稳固以及导向架的竖直,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能超过1%,桩位的偏差不能大于5cm,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另外,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施工全过程,随时检查并记录。

4.3降水施工

降水是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和技术,不仅在开挖土方时要注意降水,在基坑开始挖掘前,也要做好降水工作。开挖前将坑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减少土体含水量,提高水平抗力,防止基坑变形。在土方挖掘过程时更要注重降水施工,降水方式分深井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这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下面是两种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深井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5.总结

深基坑建筑施工是一道非常复杂而又具危险性的施工工艺,在建筑领域内,越来越多的工程将设计运用深基坑技术,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在先进的深基坑技术指导操作下,才能确保工程的品质要求。本文通过对苏州市某地下人防工程的相关探讨,希望能为我国的深基坑建筑施工技术理论储备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刘海峰.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的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 2011,(02)

[2] 秦俭. 高层建筑的基坑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 科技信息, 2010,(33)

[3] 冯俊川. 高层建筑基坑施工质量控制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 四川建材, 2010,(06)

[4] 苏亚森. 探讨某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措施[J]. 广东科技, 2008,(24)

篇(7)

一、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探究

深基坑开挖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占有重要位置。深基坑开挖是工程建筑施工的基础保障,开挖技术决定深基坑的质量和工程建筑的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对工民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国工民建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提高和进步。深基坑开挖技术作为我国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其不仅对建筑施工的工程进度产生影响,也对建筑物未来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对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完善,使我国工民建水平满足人民需求。

依据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方案的原则,选择并且详细的制定深基坑开挖方案后,针对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充分准备,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深基坑开挖的施工。基坑开挖前做好施工测量工作,中心桩、基础纵横边线、中线和临时水准基点,同时还必须做好断面测量,放出基础边桩,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利用测量控制网通过全站仪定出基础的中心位置、纵横向中线,在纵横中线(十字线)的每端至少各设置两个以上的方向控制桩并护桩方向桩和护桩必须位于基坑开挖范围以外的可靠地点。按十字线、设计开挖坡度测设基坑开挖边线,定出边线在十字线上及交角处的桩点,确定基坑开挖范围。按照基坑施工要求,清除地面堆土及妨碍基坑开挖的障碍物。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在基坑顶外缘四周应向外设置排水坡或设置防水埂,在适当距离处设截水沟,避免因雨水浸泡影响坑壁稳定。完成“三通一平”工作,备好基坑开挖的挖掘机械、运渣汽车、抽水机、爆破用风枪及空压机、支挡材料,打桩(钢板桩、型钢)等设备。基坑开挖前,如需进行井点降水、降水井降水的基坑,提前进行处理,当地下水位降至设计基底以下50cm时,组织设备及人员进行基坑开挖工作。根据基坑排水及安装基础模板需要,无水土质基坑底面,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有水基坑底面,应满足四周排水沟与汇水井的设置需要,每边放宽不宜小于80cm。基坑采用挖掘机人工配合进行开挖,严格按照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坡比、平台宽度、平台高程、基底预留宽度进行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开挖尺寸、位置,并严密注意地质情况变化,随时修正基坑尺寸和开挖坡度。开挖时应勤测量、勤检查,严禁基坑超挖造成不必要的回填方量。在开挖基坑,当地质不良时,应防止滑坍;在既有建筑物旁开挖基坑时,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办理或采取有效的加固防护措施。基坑顶有动载时,坑顶边缘与动载间应留有大于1m的护道,如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或动载过大,应采用增宽护道或其他加固措施。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究

深基坑支护是工民建中的重要程序。深基坑支护技术与深基坑开挖技术相辅相成。为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已经开挖好的地基实施支护技术。深基坑的支护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工程建筑的地基稳定,也可以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对建筑质量有所保障。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需要不断的完善和进步才能符合新时代的建筑需求。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投入到建设中,人民对建筑质量和建筑形象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化,因此,作为保证工民建施工顺利进行的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采用不同的支护技术,做到不断完善和创新。

支护的施工关系到安全问题,我们必须把它作为要点,认真的对待,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在这里我们主要围绕一下几种方法来对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介绍。

1、排桩或地下连续墙

排桩或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技术施工主要有围护墙、支撑等多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在施工时都要严格来进行。排桩有很多种类型,选择哪一种排桩要根据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来进行选择。同时,在这一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地下水位的高度,如果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该及时的采取降水、排桩等措施来进行处理。

2、水泥土墙

水泥土墙以其自身多方面的优势而被广泛的运用到深基坑支护的保护坑壁中。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水泥土墙的自身重量和水泥土墙的刚度。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水泥土墙一般不设支撑。水泥土墙也有很多种类型,可以适用于二级或者三级的安全等级。同时,要切记,在运用水泥土墙时,基坑的深度尽量不大于六米。

3、土钉墙

土钉墙施工技术是工民建深基坑施工技术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加固技术。使用土钉墙施工技术与其他的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土钉墙起到了主动的嵌固作用,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深基坑施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土钉墙施工技术一般运用在二级或者三级的安全等级基坑侧壁中,但要注意的是要在非软土场地之中。

4、逆作拱墙

逆作拱墙切记不能在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运用。使用逆作拱墙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基坑平面的形状是否适合,通过调查合适后,才可用逆作拱墙技术作为深基坑的围护墙。逆作拱墙适用的安全等级比较小,一般为三级。

三、实际中面临的技术问题

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的完善和创新。我国工民建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加强工民建施工技术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我国工民建中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的施工工艺,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在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而总结出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产生的问题,在以后的建筑施工中做到有效的避免和改善。

1、基坑深度加深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建筑用地越来越珍贵。因此,许多企业考虑到了建筑用地的费用,为了提高建筑的利用价值,提高建筑业的效益,很多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都会考虑要增加地下室的层数。就目前我国地下室的层数来看,含有五六层的建筑已经非常常见。鉴于这一发展趋势,在今后的深基坑施工中,基坑的深度会越来越深,从而导致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难度系数越来越高。

2、由于近年来建筑业发展较快,使得工程地质的条件大不如前,至使施工面临着更大的技术挑战。

3、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区或是比较发达的城市,建筑地周围难免会出现建筑结构陈旧,地下管道不但陈旧且十分密集的现象出现。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技术的施工时,施工的难度较大,不但要保证自身建筑物的稳定,同时也要保证周围建筑物或地下管道等不会受到影响或破坏。

篇(8)

一、前言

1、南京河西软土地区工程性质

南京河西地区属于软土地区,该地区上部土层松软,特别是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中高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小于80KPa。该软土地区地质条件较差,属于对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非常不利的地区。

2、南京河西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存在的风险

在该软土地区进行基坑尤其是深基坑的支护设计、施工难度很大,风险相应较大,在开挖过程中会出现位移较大引起支护、支撑体系失稳,造成质量甚至安全事故。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很多业主认为认为基坑工程是临时性工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片面要求省钱,因此片面要求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将安全系数降到最低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没有考虑施工质量的偏差会产生的不利因素,如将钻孔灌注桩桩径改小、配筋率降低,这样的后果造成基坑支护工程的风险很大,而钻孔灌注桩等属质量不易控制的施工项目,质量偏差较大,影响支护体系的强度、稳定、变形和抗渗能力,所以需要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技术及质量的控制、做到避免风险。

现结合已建的南京凤凰花园城B区SJ25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情况来阐述对河西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二、工程概况

㈠、工程简介

南京凤凰花园城B区SJ25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基坑深度5.9m,6.4m,7.9m,属于二级深基坑,长约73.5m,宽约49m,深基坑占地面积约3600m2,施工技术要求高。

㈡、主要设计技术要求

1、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10m,基坑底标高为-6.20m和-8.20m,基坑开挖深度为5.9m,6.4m,7.9m。

2、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单层钢筋砼支撑作支护结构,基坑东侧和南侧为防止出现踢脚变形,采用深搅桩加固被动区,邻桩搭接200,32.5级硅水泥,水泥掺量为15%。

3、深坑部位(cd段)采用双排水泥深搅桩作止水帷幕,两排桩错开搭接,邻桩搭接200,采用四搅二喷工艺,采用普硅32.5级,水泥掺合量为15%。浅坑部位采用单排深搅桩止水,邻桩搭接300,采用六搅三喷,水泥掺量为20%。

㈢、岩土工程条件

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1杂填土:杂色,松散,主要以混凝土块、碎砖石等混粘性土堆积,填龄<10年。层厚:0.7~4.5m。

①-2素填土:灰褐色,软塑,以粉质粘土为主,夹少量砖石碎屑,填龄>10年。层厚:1.3~2.1m,层顶埋深:0.9~1.5m。

②-1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局部软塑,中高压缩性,含少量螺壳及腐植物,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层厚:0.4~7.2m,层顶埋深:0.7~4.5m。

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灰褐色,流塑,局部夹薄层粉土,高压缩性,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层厚:13.8~23.4m,层顶埋深:1.6~9.2m。

㈣、施工中发生的情况

该深基坑西侧原设计φ800mm钻孔灌注桩,业主片面追求省钱,要求设计单位将φ800mm钻孔灌注桩改为φ700mm钻孔灌注桩,经设计验算安全系数虽满足设计要求但偏低。在该深基坑支护施工结束后业主在基础西南侧增加一个水池,基坑挖深增加2m,这样造成深基坑位移增大,超过警戒值,土的主动压力增大、而抵抗深基坑位移的基坑底下面的土的被动压力减少,引起西南角钢筋砼支撑内力值增大后发生断裂,产生明显的裂缝。经紧急抢险,采取将产生裂缝的支撑梁两侧用钢板锚固,另立即在西南角-5.00m处增加第二道钢管支撑以增加水平抗力以避免深基坑的位移继续增加,使深基坑保持稳定。

三、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技术及质量措施

南京河西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的特点是基坑位移较大,根据多个深基坑工程施工情况总结南京河西软土地区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1、钻孔灌注支护桩、立柱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⑴、桩径:软土地区的巨厚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层易发生缩径,桩径缩径会造成缩径处抗弯能力低、应力集中,对排桩挡土极其不利。预防缩径的关键是控制泥浆比重,确保泥浆能保持孔壁平衡。①、根据地层变化配以不同的泥浆,注重泥浆护壁性能,同时采取加大钻头直径(采用设计桩径)并在巨厚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层扫孔扩大成孔直径、确保成桩充盈系数≥1.10;②、成孔施工时重视一次清孔,泥浆比重在1.25g/cm3左右,粘度为22”-26”,一次清孔时要做到清渣而不降低泥浆护壁性能(比重、粘度),预防一次清孔后到浇筑砼的过程中缩径的产生。

⑵、成桩垂直度:钻进过程中要勤检查钻机头架滑轮组、转盘与钻头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做到勤校正,如发现孔斜,要及时纠斜扫孔。

⑶、孔底沉渣:重视二次清孔质量,二次清孔泥浆比重≤1.20g/cm3,粘度18”-22”。钻孔支护桩二次清孔要确保孔底沉渣厚度在150mm以内,并能保持孔壁稳定性。

⑷、灌注质量:主要是预防断桩、缩径、堵管、夹泥、离析。①、确保首灌质量。②、控制导管的埋深,灌注过程中做到导管勤提勤拔。③、灌注过程中适当上下活动导管,把已形成的高压气包引出桩身。④、检查商品砼的和易性及数量,做到每车商品砼检测一次砼坍落度,不合格的砼严禁使用

2、双轴深搅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⑴、桩身强度和均匀性:严格按15%或20%的掺入比控制水泥用量,必须严格控制单桩水泥用量,不得少放,以确保水泥土的抗压强度、防渗性的要求,每桶浆的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经筛网过滤后放入储浆桶中继续搅拌,水泥浆不得沉淀离析。

⑵、提升速度、喷浆量:在施工前应标定灰浆泵泵压、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喷浆口时间和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并进行成桩试验。在南京河西软土地区施工双轴深层搅拌桩与其他地区的不同在于提升速度,南京河西软土地区存在巨厚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层,在该地层如提升速度快会造成喷浆量不足、成桩桩身强度低、止水效果差的情况,因此经现场喷浆量试验确定在南京河西软土地区双轴深层搅拌桩提升速度控制在0.6m/min,基坑开挖后经检查止水效果较好。

3、圈梁、支撑梁、联系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⑴、支撑施工中协调好土方开挖与支撑施工,支撑工作要与土方开挖衔接好。根据施工经验,土方开挖与支撑组织好对缩短施工工期有利、可减少矛盾、减少投入、确保质量。

⑵、支撑应力的及时加设对控制深基坑位移变形影响很大,一定要控制将基坑开挖至支撑梁底就设置支撑梁、加设支撑应力,待支撑加设完毕并能起作用后。再继续向下挖土,做到“先撑后挖”、切忌以往的“先挖后撑”。

⑶、冬季采用商品砼施工圈梁、支撑梁、联系梁会产生收缩,这对支撑体系不利,可采用在商品砼中掺膨胀剂的措施来预防。

4、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⑴、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顺序原则:①、先深后浅(即基坑最深部位置先行开挖);②、自远向近,即根据出土口的位置,从远离出土口的基坑边角处(一端或二端)开始逐渐向出土口退挖;③、分层、分区(块)、对称、平衡。多层支撑的深、大基坑必须按分层、分块、对称、平衡的原则的顺序进行,且应在深基坑最深部位先被挖开,以便地下室能先开始深部结构的施工;④、优先考虑设计单位的意见,如地下结构设计单位对地下室施工顺序的意见,支护结构设计单位对基坑开挖安全上的考虑意见。

⑵、挖深、坡比、对工程桩保护:软土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差,建议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1.5m以内、挖土坡比控制在1:1.5、每层开挖外间隔5天等土应力平衡后再进行下一层开挖。在开挖到工程桩位置时注意挖土机械不能碰撞工程桩外,使开挖退让的边坡保证在安全坡度以内,防止土体滑坡造成对工程桩的侧向挤压。

5、深基坑支护深度在设计时一定要确定,在南京河西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加深0.5米都会引起支护体系、支撑体系的受力、弯矩发生较大的变化,原设计安全系数满足设计安全要求的有可能会变成不满足设计安全要求,深基坑会出现支护体系、支撑体系失稳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现往往深基坑的坑中坑、电梯、水池在深基坑支护设计时没有确定,坑中坑、电梯井一般在基坑内部,在基坑开挖时可临时采用木板或槽钢挡土+钢管支撑的方法进行,而水池一般设计在基坑的边缘,对基坑支护影响很大,在设计时一定要重视。

6、深基坑支护施工前要确定基坑开挖时的出土口位置,在出土口位置要进行加强。

四、结语

南京河西软土地区地质条件较复杂,总结该地区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非常重要,今后需不断提高,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做到避免风险。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快,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随处都能发现高层建筑的身影。然而,想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建立高层建筑,就需要做好基坑的施工。深基坑是确保建筑顺利进行的关键,但是该施工的过程非常的复杂,并且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关的设计方案严格的进行施工。所以,这就需要借助深基坑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深基坑施工技术对建筑项目的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够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深基坑施工技术的研究。

1 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

1.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的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影响着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想要做好建筑项目深基坑的施工工作,就需要对深基坑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则是该技术要点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做好深基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才能够确保深基坑的施工能够按照计划进行。建筑项目工程师应该对深基坑的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对地质资料、周围建筑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习俗等进行充分的研究。深基坑的施工方案还应该由施工单位进行合理的确定,主要的制定依据就是考察的信息,方案制定完成后需要由监理机构进行审查,对紧急情况的应急方案也应该进行制定。施工方案合格之后,施工单位还应该对施工机械、施工人员进行准备与分配。

1.2 深基坑的开挖

深基坑的开挖也是施工技术中的一个要点,其开挖形式主要有盆式开挖、中心岛式开挖以及放坡开挖等几种。对于中心岛式开挖而言,更适合应用在深基坑的施工中。在采用中心岛式开挖时,应该先挖一层基坑,之后将土填入到基坑的中间部位,从而能够使得小岛状土堆出现在基坑的中心位置处,接下来就是挖掘中心岛附近的土壤。对于盆式开挖而言,一般是先将基坑中间处的土挖掘出来,之后在一层层的挖掘基坑周围的土壤。在进行建筑项目挡墙支护的基坑开挖时,更适合采用盆式开挖。盆式开挖方式耗时少、速度快,但是却对运输工具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建筑项目的深基坑开挖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开挖方式就是边坡开挖,并且更适合在有边坡设置与较浅基坑深度的施工项目中。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地表开始深基坑的开挖,并且不断的向下挖掘。但是在深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深基坑开挖的地面土质比较的疏松,对于这样的基坑开挖而言,就需要采用边挖边支撑的形式进行开挖。

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每一项施工操作都应该进行基坑的支护工作,只有做好基坑的支护工作后,才能够开展后续的施工环节。在进行深基坑的施工时,还需要做好关键环节的施工监督工作。例如,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方案的确定时,需要对深基坑周围的建筑物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对这些记录中的土质条件、地面地下设备等进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特殊的深基坑施工,需要认真的对待,对开挖的深度等进行有效的控制。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应该控制好开挖的速度与深度,防止土壤条件出现失衡的情况,从而减少土体坍塌情况的发生。深基坑的开挖施工应该做好安全措施,一旦遇到潜在的危险,就应该停止开挖的施工,将危险处理完之后再进行施工。

2 深基坑施工的质量控制

2.1 深基坑施工前的控制与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深基坑的施工技术中,质量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并且决定着整体建筑项目的质量。深基坑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的基础,想要使得建筑项目顺利的进行施工,就应该加强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深基坑的施工方案应该结合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制定,这也是深基坑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这种突况的处理有着很大的难度,如果地下水位很高时,就会导致危险的发生。地下水有着很多的来源,并且使得水量变化很复杂,所以,应该将深基坑的防水问题考虑到方案的制定中。深基坑施工现场的地下水形成原因应该进行充分的分析,并且选用堵水的方式对深基坑的周边建筑基坑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抽水保证深基坑的水土不会出现流失的情况,避免建筑物不会出现沉陷。遇到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时,通常选择止水帷幕的方式进行深基坑的止水处理。

2.2 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深基坑的整体刚度与稳定性。想要提高深基坑的刚度与稳定性,可以选用深基坑支护的形式进行施工。深基坑的周围建筑环境与施工地点的监督需要监测人员通过深基坑支护信息化管理进行。通过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获得的岩土信息与深基坑支护结构,对设想进行变化趋势的分析比较,确定位移的变化频率与幅度,方便后续工作的进行,从而能够使得潜在的危险及时的被预测出来。如果监测出的位置超出设计标准的范围时,就应该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从而确保深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监测可以对变化的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并且通过预测结果选择合理的防护措施。深基坑支护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对深基坑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深基坑的施工质量。

3 深基坑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

在进行建筑项目深基坑的施工时,需要对该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在采用深基坑施工技术进行深基坑的施工时,主要出现的问题有方案的制定、降水的预防以及支护工作的不完善等几点。建筑项目的深基坑施工质量受到施工方案的影响,并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在深基坑施工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深基坑的施工有着很大的问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深基坑的支护质量也随着基坑不断的加深而越来越低,从而降低了建筑项目深基坑施工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深基坑施工现场的降雨也影响着深基坑的施工质量,所以,在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时,应该在设计时考虑深基坑的抗水能力。为了提高建筑项目的深基坑施工质量,就需要不断的提高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就需要加强深基坑施工人员的技术,不断的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深基坑施工监督人员而言,还应该加强对施工方案的监督力度,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的调整。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对建筑项目施工有着很大的影响,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

4 总结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深基坑的施工工作具有很大的难度,并且实际的施工过程也相对的比较复杂。想要做好深基坑施工工作,就需要对深基坑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联系,结合施工现场的资料进行深基坑施工可行性方案的制定,并且明确施工中的一些重点部分,做好相关的处理措施。此外,施工人员还应该针对某些特殊情况做出合理的方案调整,加强质量的控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近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在呈跨越式发展,深基坑工程的问题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交通枢纽、地下室、地下变电站与高层建筑的地基中。

一、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发展概况

深基坑逆作法指的是地下施工时使用自上而下的顺序,并依靠地下楼板结构的抗压强度和水平刚度对基坑形成支持,因为自上而下施工时土方还没有开挖,施工前地下的结构柱不能浇筑完,所以要竖向设置临时支撑柱。通常多层地下室的施工方法是开敞式施工,但如果深度太大,这种方法却不实际,此时逆作法施工是被广泛使用的。在简化深基坑支护、改造旧城中的过程中,逆作法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

二、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原理

对地上建筑物的地下结构进行自上而下的施工,沿着地下室的四周施工密排桩,当做基坑的围护结构或地下室外墙,并且在地上建筑物的内部有关位置,进行楼层中间支撑桩的施工,最终形成竖向的逆作承重体系。在地上施工一层梁板结构之前,设计土方开挖深度和盆边预留后,可以首先开始盆式大开挖,这样可以加快土方工程的速度,缩短总工期。接着自上而下继续开挖和浇筑各层地下梁板结构,直到底板见底。

三、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

1、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累计高层建筑已超过1.3亿平方米,并出现越来越多高度超度100米的建筑,这些高层建筑的地下基坑最深已达到25.9米,超过5层。由于深基坑支护的方法复杂繁多,每种方式又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所以在选择施工方案时应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否则如果有深基坑支护倒塌事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不但会损失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会污染环境,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在近几年出现的新兴基坑支护技术中,逆作法是多层地下结构施工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外众多发达国家中已被广泛使用。以日本为例,其读卖新闻社大楼地下有6层,地上有9层,传统施工方式可能需要28个月左右,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总工期减少了大致6个月。还有美国芝加哥的水塔广场大厦有地下4层、地上75层,采用逆作法在地下使用144根大直径灌注桩和18米深的地下连续墙,当地下结构完成实施时,地上主楼结构完成了32层。

逆作法施工技术不仅可以节约工程损耗,缩短总工期,而且还能有效预防周围的地基下沉,降低安全隐患,很值得推广使用。在全国范围内,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辽宁等地,以上海的特种基础工程研究所办公楼为例,有地下2层、地上5层,主要使用逆作法进行施工,以研究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同时施工,缩短总工期。再如恒基大厦,地下有4层,地上有22层,上海第二建筑工程公司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用时5个月完工,比预期工期明显提前完成。在工程耗资上也大大减少了花费,其中包括支撑费减少400万元,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施工周边的管线沉降为15毫米,周围民房和道路位移保持在5毫米以内。

2、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实例

北京某大型公共建筑包括高层塔楼和多层裙楼,根据当地地下水文地质的特点,即地下水主要赋存在平原区第四系砂砾卵、石层和山区及平原隐伏碳酸盐岩地层中,平原区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受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错河和大石河等冲洪积层所控制,含水层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且PH值为7.4,偏碱性,对钢筋硷没有锈蚀作用。因为该大型公共建筑位于市内较繁华地段,所以具体施工受到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施工地小,公用道路禁止占用、雨季来临等因素,加大了施工难度。如果用常规方式施工,只能选择围护桩或者钢板柱,同时配合钢筋硅和擦锚杆,尽量避免因基坑过深引起的围护桩或板桩变形。但是实践说明如果采取常规方式施工,不仅总工期过长、花费过高,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要实施逆作法施工技术。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根据中间支撑桩能承受地下各结构自重、地面结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自重,地下结构板架变为水平支撑体等特点,挖土到零工作面时向下施工,包括梁板、柱状、剪力墙,与此同时以梁板为上部施工的水平和垂直支撑体系,以地下结构柱状进行施工。通常情况下,逆作法施工有其前提,包括地下条件和地上施工环境。此工程施工现场狭小、三面临街,公共交通干道不得占用;地下为粘性土,地下水位较此工程的基底标高略低,位于街道一侧,2米远处有其它某商场的两条水管线经过。所以,根据施工现场的种种环境,不适合白天大规模地机械化运输土方,地下不能出现较大变形。

四、逆作法施工技术的经验体会

通过所举项目运用逆作法的实施过程,本文总结出了相关经验体会,具体如下:1)严格监测土层、连续墙、支撑柱的施工,及时了解柱状的结构的受力或者变形情况;2)如果基坑开挖较深时,卸荷作用会导致坑底主体的回弹,引起支撑柱的抬升;3)如果地基土胎强度不高时,采用地基改良工法加固表面;4)在进行逆作法施工时,地下各层能够支撑上部结构,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5)逆作法在控制深大基坑的稳定和变形方面极具优势,挖土时应该最大限度的减少基坑无支撑暴露时间。

综上所述,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而且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逆作法在实践应用中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其前景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周红波,姚浩.逆作法在某复杂场地大型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5,11(12):313-318.

上一篇: 多媒体教学实践 下一篇: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