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案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0 16:43: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化学教学案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化学教学案例

篇(1)

一、课题: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第一课时

在这一节的教学中,采用“设疑-学生实验-自主探究-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导课:(引入一个医学小故事)格林太太是位漂亮开朗乐观的妇女,当她开怀大笑的时候,人们可以发现她整齐洁白的牙齿里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标志,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另人白思不解的是,自从车祸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医生绞尽脑汁,格林太太的头疼病仍无好转,一位年轻的化学家来看望格林太太并为她治好了头疼病,同学们想知道化学家是怎样治好格林太太的病吗?引出课题。

实验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配合课件演示。[演示实验4—15]

三、本节课的设计意图:

篇(2)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6-008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案例背景

有些教师复习实验时无“实验”,只是对教材实验逐一讲解,同时进行较多的实验专项习题训练,导致学生只会背诵实验、害怕实验,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为体现新课程理念,使三维目标整体达成,提高复习课效率,针对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情,作者设计了“涉及气压变化的若干化学实验”这一实验专题复习课,尝试通过教师的引导,唤醒学生以已有的气体压强有关知识为主线归纳、探究、创新和运用,来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说出气压变化导致的实验现象,能归纳出影响气压变化的三种因素,能归纳出检查简单装置气密性的一般思路并学会实验操作,能归纳出“随开随关”气体发生装置的原理并能设计出“随开随关”气体发生装置;通过解释和设计“喷泉”实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在新情境或新实验中解决化学问题。通过以气压变化为主线初步学习运用归纳、比较、分类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渐形成勤于思考的科学品质。

二、情景描述及评析

1. 积极思考,善归纳

师生共析:学生吹气球,教师在装有稀盐酸的可乐瓶上套一个装有小苏打的气球,两种药品混合后气球鼓起。做完这两个实验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很快领会了本节课的主线——气压变化。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涉及气压变化的若干化学实验”。

师板书:涉及气压变化的若干化学实验

师:某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归纳出下列实验存在明显的气压变化,你觉得他的归纳对吗?

生:图3实验中没有明显的气压变化。

师:下列实验按照最终装置内气压变大或变小,可以分为两类,如何分类?为什么?

生1:图5、图6实验最终装置内压强变小。图5实验是因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气体减少导致气压变小,图6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气体减少导致气压变小。

生2:图4、图7实验最终装置内压强变大。图4实验是温度升高导致气压变大,图7实验是因为产生氢气,气体增多导致气压变大。

师:回忆、比较上述实验的实验现象,你能总结出气压变化而引起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般朝着气压“大”还是“小”的方向?

生:朝着气压小的方向。

师:向图8长颈漏斗中注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后继续注水,出现图9现象。从图8到图9的过程中,锥形瓶中的气压如何变化呢?

生:气压变大了。

师:什么原因让注水后图9装置内的气压变大了呢?

生:注水导致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变小,从而导致气压变大了。

师:分析以上实验,你能总结出影响气压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吗?

生:影响气压变化的因素有:温度、气体的体积和气体的量。

(评析:首先通过吹气球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联想与压强有关的化学问题,然后设置阶梯性的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归纳出影响气压变化的因素有温度、气体的体积和气体的量,为学生在新情境下设计实验、解决实验问题奠定了基础。)

2. 动手实验,乐探究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图10、图11两种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具体操作。

师:比较两种操作方法,第一步都是将管口“封住”,为什么?

生:形成密封装置体系。

师:比较两种操作方法,“手握”和“注水”分别改变了装置内什么?

生1:“手握”改变了装置内的温度。

生2:“注水”改变了装置内气体的体积。

师:最终都是改变了什么呢?

生:改变了装置内的气压。

师:通过刚才的对比、分析,请总结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一般思路。

生:(1)使装置密封;(2)改变密封装置中的气压;(3)观察因气压改变而产生的现象。

师:刚才的学习过程展示了同学们良好的思维能力,下面有个机会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干燥管(如图12)在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在使用前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实验篮中的仪器(止水夹、注射器和装满水的烧杯),你能找出多少种图12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边动手实验边思考。

生:相互合作,积极思考,动手实验,填写报告。

师:你们找到多少种方法呢?

生1(边做边讲):塞紧橡皮塞,将干燥管末端浸没水中,打开止水夹缓缓抽气,使干燥管上升一段水柱,关闭止水夹,干燥管内液面高于烧杯内液面,夹住止水夹,从水中提起干燥管,水不能滴下,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生2(边做边讲):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将干燥管部分伸入盛水的烧杯中,干燥管内液面低于烧杯内液面,且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生3(边做边讲):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将干燥管末端浸没在水中,用手捂住干燥管,如果干燥管末端产生气泡,松开手,水又进入干燥管一段距离且一段时间保持不变,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生4(边做边讲):塞紧橡皮塞,将干燥管末端浸没水中,打开止水夹缓缓抽气,使干燥管上升一段水柱,关闭止水夹,干燥管内液面高于烧杯内液面,且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生5(边做边讲):塞紧橡皮塞,将干燥管末端浸没在水中,打开止水夹缓缓充气,干燥管内液面下降,过一会儿干燥管末端又产生气泡,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评析:首先通过两种典型实验装置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一般思路。然后设计了开放性学生实验“检查图12装置的气密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检查图12装置的气密性的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根据自己不同的发现一起交流、反思,得出相应的正确结论。学生亲自实践体验,既加深了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要领,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又拓展了学生思维,得到很多课本和试题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了快乐的课堂气氛,使问题在愉悦中得以顺利解决,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3. 勇于设计,敢创新

师:请看图13装置,在烧杯中装入稀盐酸,干燥管底部放上铜网,铜网上放上大理石,该装置有何用途?

生:可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师:该装置在制取气体时有何优点?

生: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师:演示图14~17装置的flas。

生:观看动画,积极思考。

师:这几种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的原理相同吗?

生:不同,图17没有利用气压的变化。

师:其余装置是如何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

师生共析:归纳出“随开随关”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原理是利用装置内气压的变化,使反应物接触或分离。

师:利用下列仪器或用品,你能组装一套“随开随关”的气体发生装置吗?请把你的创意画在学案的虚线范围内。

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设计装置。

师:请一位设计好装置的同学,上讲台利用flas向大家展示他的创新设计。

生:走上讲台,在flas上拖动上述仪器,组装出如图19的实验装置。

师:请为大家解释一下,如何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生:烧杯中放入稀盐酸,固体药品放在铜块上。打开止水夹,盐酸进入玻璃管和锌粒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弹簧夹,管内气压变大,盐酸被压回到烧杯中和锌粒分离,反应停止。

师:大家说,他的创意怎么样?

生(鼓掌):非常有创意。

(评析:通过在图13装置中加入大理石和盐酸,引导学生推理出该装置的优点,很自然地过渡到探究“随开随关”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原理,教师通过对图14~17装置的Flas演示,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学生顺利归纳出伴随气压变化的“随开随关”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共同原理。最后设计一个“随开随关”的气体发生创新实验装置,由一位学生到讲台在flas上拖动搭建该装置后表达出来,其余学生在学案上画。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创设问题情境因势利导、层层推进,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敢于设计,勇于创新。)

4. 综合考虑,会运用

师投影:已知常温下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够溶解700体积的氨气(NH3)。

师:按图20装置演示“喷泉”实验。

生:看到红色喷泉,惊呼,鼓掌!

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奇妙的现象呢?谁能解释一下。

生:氨气溶于水中,导致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中。

师:若将氨气换成我们较熟悉的二氧化碳如图21,难以形成喷泉,试分析其原因(已知:常温下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够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如果要使该装置也能形成喷泉(在不改变气体成分的前提下),你认为要采取什么措施?

生:水溶解的二氧化碳较少,产生的压强差不足以形成“喷泉”,应该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换成浓氢氧化钠溶液。

师:若没有胶头滴管,如何引发实验、形成喷泉?装置如图22所示。

师生共析:可以用热毛巾或冰袋“捂住”烧瓶,引发实验。

师生共振: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师: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以气压改变为主线,归纳解决化学实验中有关问题的方法,今天的作业是查阅你的文本资料或上网收索,归纳其它和气压改变相关的化学实验问题,下一节课来交流。

(评析:教师首先用图20装置成功演示了美丽的喷泉实验,学生的惊呼声、掌声显示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然后教师又依托图21、图22实验,设置思维层次逐渐提高的问题,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课后反思

1. 平等交流,主动学习

和学生平等的交流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吹气球、喷泉实验等趣味演示实验和检查“干燥管”装置气密性的学生分组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整节课学生踊跃发言、惊呼、鼓掌,气氛热烈,学习主动性很强。

2. 精心设计,有效达成

本节课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以气压变化为主线,归纳出影响气压变化的三种因素、检查简单装置气密性的一般思路和“随开随关”气体发生装置的原理,通过设计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创新实验和运用所学知识在新情境或新实验中解决化学问题等,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三维目标有效达成。

3. 关注差异,全体发展

篇(3)

案例:金属钠的知识。选自《化学必修1》教材中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可进行以下实验。

【学生实验】

首先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记录实验现象。

(1)取一小块钠(注意钠颜色、储存的方式),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切开时注意钠的质地)。

(2)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并查找有关钠在纯氧中反应的视频,进行对照。

(3)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并滴加几滴酚酞(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学生活动】

讨论刚才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钠的性质。

实验(1)结论:钠是银白色金属,质地柔软,放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暗,故应保存在煤油中。

实验(2)结论: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得到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在纯氧中燃烧得到白色固体氧化钠。

实验(3)结论: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上,并会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伴随发出吱吱声,最后融化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烧杯壁发烫,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

概括得出浮、游、融、响、红(芙蓉又想红)。

【讨论】归纳总结金属钠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保存方式。

实验拓展:验证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是氢气。

(1)学生讨论,提出实验方案(注:考查氢气的收集方式,氢气的验证方法)。

(2)老师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共同探讨。

方案一:

一、实验材料

矿泉水瓶、铝箔、针、橡皮塞、水槽、酒精灯、木条、金属钠

二、实验步骤

1.取1个空矿泉水瓶,在下端开1个小孔。

2.用铝箔包好1小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在上面扎些小孔,并用针把包好的钠固定在橡皮塞(大小与矿泉水瓶匹配)上。

3.在水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水位应高于矿泉水瓶小孔的位置。

4.用拇指堵住小孔,把矿泉水瓶放入水槽中,往矿泉水瓶中加水,直至加满。

5.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矿泉水瓶口,放开堵住小孔的拇指。此时观察现象,铝箔四周有气泡出现,有水从矿泉水瓶的小孔排出,直到反应停止。这时可以打开橡皮塞,迅速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矿泉水瓶口,可以看见矿泉水瓶内气体燃起一团火球,随即熄灭。

(3)课后自主学习。

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查找相应资料:

1)常见金属的颜色、保存方式、质地。

2)常见金属的主要存在形式及用途。

3)能否与水反应,反应条件是什么?

4)常见金属的制备方法(金属为常见金属,如铜,钾,铁,铝,锌,镁)。

本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其优点是:

符合新课标理念下自主学习教学案例设计,较好地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以实验、讨论、提问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1.自主学习的定义

国外学者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对学习自我负责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合理监控学习步骤(学习节奏、时间、地点等),以及评估已掌握的学习内容;(2)学习者能对学习过程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能建立一套自己的评估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能独立地发现问题和及时地解决问题;(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地依赖教师、等待来自教师的知识传授。

2.自主学习目的

通过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让其积极、主动寻找更加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同化”和“顺应”,以达到新的平衡,使之不仅学会学习,而且爱上寻知的过程,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可得到充分的发展,本身的认知结构能得到补充和拓展。

3.自主学习实质

就是在使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处,还要注重学生其他能力(提出提问的能力,观察的能力,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等)的培养和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的精神,以及自我完善的意识。

4.自主学习特征

(1)主动性(最典型)

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而应该是能够主动去探索知识,应用知识,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化学,认识化学的原理,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如果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调查,然后分组自主学习,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全过程当中,对所学知识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2)过程性: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把现成的东西给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自己经过探索、讨论、实验、总结来得出所需的答案。

(3)有计划性(可变性):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学习,并针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及时的调整。

(4)反思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知:我会什么?我不会什么?我还需要知道什么?

(5)应用性:自主学习和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知识的应用。新大纲把知识的应用和学习过程提到相同的重要地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

如在课后自主学习的问题中:常见金属的颜色各是什么?是否都能与水反应?它们的常见形式?学生就会总结出如下知识:

(6)创新性: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所争议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自主学习策略

(1)教师与学生要转变传统观念。

首先,应改变求知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教师需要顺应教学模式的变化,主动转换角色,使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学习顾问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改变对教师依赖的局面,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去。尊重每一个学生提出的见解,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做到教学相长。把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教师只是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而这台戏的主角是学生。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其次,学生对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应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充分认识自身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克服消极被动或无所作为的观念,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化学的英文名是chemistry,也就是“chemistry is try”,化学是一门需要动手的学科,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实施“自主学习”有效途径。

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大胆地把书本上原来验证性的、总结性的实验引到课堂中间形成一种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循着科学的探究过程,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实验一旦完成,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学习的能力。

(3)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教师积极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有化学,然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以致用。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大胆提出“为什么”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要克服原来束缚学生思维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自主教育过程中,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去观察、思考;解放他们的身体,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

(5)处理好教师引导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要求降低。而是教师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必要时进行引导。

教师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其他学习模式的关系。教师要从多方位将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总之,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参与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本文谨以“松花蛋中的化学”为例,阐述笔者对情境教学案例的思考与运用。

一、案例分析

皮蛋的v史发展、制作保存、营养健康及食用注意事项等,都蕴含着化学知识,从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课程标准来看,可分解出下述课题。

1.探究松花蛋中浸泡液的溶质组成。从知识角度,包含着酸碱盐的性质、物质的溶解性等内容。从技能角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关键。从观念角度,微粒观、变化观、价值观等会有所体现。从环保角度,则涉及到对废弃液的无害化处理。

2.探究“毒松花蛋”内因。这个话题主要涉及到物质的营养、有毒物质对蛋白质的破坏、健康饮食等。像毒皮蛋中涉及到的硫酸铜、氢氧化钠、氧化铅等物质,其中硫酸铜、氢氧化钠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在探索这一课题中,会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这几种物质的性质,并通过“毒皮蛋”产生的危害,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体悟化学的价值。

3.探究松花蛋的历史演变。从最初偶然发现皮蛋,到后来的泥制皮蛋、无泥皮蛋,感受人类智慧的发展,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松花蛋”蕴含的知识远不止此,如松花蛋殊气味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松花蛋吃起来比普通蛋要鲜?皮蛋的蛋黄为什么呈现青灰色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具有更丰富的化学知识,由此也可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化学,保持对化学长久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情境创设分析

将松花蛋作为一个教学资源,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从引发学生探究兴趣、融合化学探索问题角度分析,可采取下述方案。

1.实物展示。展示松花蛋和普通蛋样品,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产生制作松花蛋的兴趣,从而引出对配料的探究。

实物由于与学生距离最近,所以最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眼见为实”,看到的、摸到的就是最真实的。真实往往带来共鸣。让餐桌上的食品走上课堂,无形中缩短了未知与已知之间的距离,学生产生兴趣也属必然。

2.实验引入。可事先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课外探究并录像。课堂上以播放录像引入,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予以解决。

化学实验探究是吸引学生的最佳学习方式。事实证明,对于自然科学来说,最具煽动力的当属实验探究,因此以实验引入的形式,必然让学生趋之若鹜。何况,本处以学生自己的实验作为学习媒介,对实验者本身是一种鼓励,对为参与者来说是一种诱引,总之,对全体学生来说,都形成了较强大的吸引力场。

3.新闻引入。可播放“毒皮蛋”相关新闻,引发学生探索欲望。

任何来自生活场景的学习素材都会引发学生思考,何况“毒皮蛋”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因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会在另一种被摧残的生命现象中找到共鸣,共鸣本身就是兴趣。

4.展示引入。课前布置调查作业,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等方式获得初步知识,在组织学生展示过程中发现化学问题并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此类调查因为涉及到每一名学生,自然也就让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的事。当每个学生都渴望得知信息分析从而确定自己的从属时,学习便已经成为学生自己跌事情。

5.故事引入。以故事形式介绍松花蛋历史起源及发展,引发学生研究兴趣。

不止对于学生,即便是成人,喜欢听故事都是一种天性。讲故事、听故事,在故事中思考道理,兴趣便寓于其中了。

关于情境创设的方式不一而论,但不管如何创设,挖掘“情境”的价值当属首要。情境的价值首先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再完美的教学设计都是纸上谈兵。但是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兴趣层面,兴趣能够延伸发展,才是教学的主旨。也就是说,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要将情境的作用发挥到极大,让学生在富有内涵的思考探究中,将兴趣内化为内驱力,成为继续探究的源泉。

三、教学设计分析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

1.展示课前调查:学生对松花蛋的了解和喜爱原因分析。

2.播放“毒皮蛋”相关新闻。

3.课题展示:松花蛋中的化学

【设计意图】

进行课前调查,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松花蛋这个课题上,并能自觉的运用化学知识对其作出初步思考。

从问卷中获知不少学生喜食松花蛋,在这一前提下播放“毒皮蛋”的新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激愤情绪,从而引发探究欲望。

环节二:质疑释疑,深度探索

1.学生交流后质疑。

2.学生相互释疑。

3.教师指导点拨。

【设计意图】

大家的问题大家解决,体现出的是对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培养,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是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并给予学生辩论的时间。

本环节深度探索的问题自然来源于学生的交流,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到的学生的疑难点,在此时也要作为重难点进行突破。或许上环节中的问题学生都能做到细致解析,但是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要通过追问、引导等方式,将学生的疑难点“追”出来,使学生坚定地相信:要探究的问题正是自己的真问题,从而使本环节的教学成为一节课的。

从教学角度说,本环节探究的重点是配料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处理废液,以及从微观角度分析其中的化学内涵等内容。

环节三:提炼总结,有效评价

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2.研究方法总结与分析

3.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作用是提炼升华,将学生凌乱的思维归于调理,将模糊的知识夯实,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本环节教学,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能自觉的通过化学视角看社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环节四:深刻反思,提出问题

1.回顾松花蛋的发展史,引导学生猜想设计优化的制作松花蛋方案。

篇(5)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6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23

本案例以初中化学沪教版第七章“中和反应”为例。

一、“中和反应”教学价值的再认识

通过查阅文献和下校调研中发现大家对“中和反应”的教学价值仅停留在以知识为本的层面上,具体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过程中是否发生反应,从而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分析其微观实质,并介绍有关应用等。没有对“中和反应”对建构定量观的价值进行深度的挖掘,甚至,某些教师本身也缺乏定量意识,如在一次龙岩市“中和反应”实验教学技能比赛时,有些教师对教材中的操作步骤“逐滴加入”按部就班,浪费时间,而有的教师能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质量关系,估算所需盐酸的量,灵活处理教材中的操作步骤,刚开始时采用快滴或倾倒的方式,等到所加盐酸的量接近反应完全时,再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节约了比赛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没有将中和反应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单独将它编为一个课题,原因是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典型,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又是最简单的中和反应,有利于建立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与结合的模型,具有丰富的观念价值。因此,中和反应的成功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其他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微观实质,提高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能力,认识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的方式与数量关系,促进定量观等化学观念的建构。

盐酸溶液中含有H+、Cl-和H2O分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Na+、OH-和H2O分子,H+、OH-的浓度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成正比。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的组成及它们量的关系是探究中和反应微观实质的基础。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成H2O,可表示为:H++OH-H2O,H+和OH-结合的比例为1∶1,这个比例是书写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依据。以上这些内容是学生建构酸、碱、盐溶液的组成及相互反应都是以一定量的形式存在和发生等观念的重要载体。在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中又体现“物质的量变会引起质变,物质的量变是有范围的”的规律,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盐酸前OH-的浓度大,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变红色,随着滴加盐酸的量加大,OH-被消耗,c(OH-)愈来愈小,当氢氧化钠溶液中OH-恰好与H+结合成水时,溶液呈中性,酚酞试液变为无色,而当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时,c(OH-)又大于c(H+),溶液又呈碱性,颜色又变为红色。

二、教学设计

1. 目标设计

(1)围绕“酸和碱混合能否发生反应”展开探究与对话,理解验证没有明显化学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反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建立中和反应的概念,感受量变质变规律在化学反应中的体现。

(2)通过分析中和反应的微观动画,能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认识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并能根据H+和OH-结合的数量关系配平有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应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会中和反应与生产生活的密切性,建构化学价值观。

2. 教学过程

[知识再现]

(1)写出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式。

(2)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3)盐酸、稀硫酸为什么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

(4)上述各物质的水溶液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有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再现,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为本节的学习扫清障碍。

[导入]酸具有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酸的溶液中都含有H+,碱具有共同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共同的OH-,那么,将这两类不同的物质混合是否会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下列实验:

第1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第2组:石灰水和稀盐酸

第3组: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和稀硫酸

第4组:氢氧化铁的悬浊液和稀盐酸

[师生对话]

师:请分组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生:……

师:3组实验的氢氧化铜不见了,4组实验的氢氧化铁也不见了,说明3、4组的酸和碱确实发生了反应,而1、2组的实验无明显现象,那么能不能说它们就没有发生反应呢?

生:不能。

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证明1、2组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反应?

生:可以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通过酚酞试液的变色来证明它们能发生反应。

师:对了!你是怎么想到的,能说说你的根据吗?

生: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可以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或反应物是否消失来判断,如刚才的3、4组实验,可以根据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铁悬浊液的消失来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而1、2组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是澄清的,在反应中看不到它们是否消失,但可以通过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它的颜色变化间接证明它们是否消失来实现。

师:小结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有明显现象和无明显现象的常见酸和碱反应的实验,创设认识冲突。然后,围绕“如何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为话题展开对话,形成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探究中和反应的实验作铺垫。

[实验探究]课本[实验1]。

[问题]溶液温度升高、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分别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溶液由碱性变成中性,盐酸与烧杯中的溶液发生了反应,并放出了热量。

[追问]红色的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是酚酞被盐酸消耗,还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呢?你能用实验证明吗?

[实验探究]课本[实验2]。

[问题]向烧杯中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又变为红色,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溶液由中性又变成了碱性,溶液中还存在酚酞试液,说明[实验1]中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

[追问]以上实验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反应的结果是酸性消失、碱性也消失,那么,决定溶液酸碱性的H+和OH-都去哪儿了?

[动画演示]反应的微观动画。

[师生对话]

师: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含有哪些离子?

生:……

师:在反应前后,减少的离子是什么,不变的离子是什么?

生:……

师:H+和OH-结合生成什么物质?它们结合的比例如何?

生:……

小结: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过程中,H+和OH-结合生成水,溶液的酸碱度随之发生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取决于c(H+)、c(OH-)的大小,刚开始时氢氧化钠溶液中c(OH-)大,溶液呈碱性;当滴入稀盐酸时,H+和OH-结合成H2O,c(OH-)减少,pH减小;当溶液由红色刚好褪成无色时,氢氧化钠溶液中OH-恰好都与稀盐酸中H+结合成水,pH=7,溶液呈中性;当反滴1滴氢氧化钠溶液时,c(OH-)又大于c(H+),溶液又呈碱性,溶液又变成红色。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反映了哲学中“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范围”的规律。

[问题]在上述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那么Na+和Cl-呢?

[实验]课本[实验3]。

[追问]加热至蒸干,产生的白色晶体是什么物质?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色晶体是NaCl。

[归纳小结]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H2O,Na+和Cl-结合成NaCl,它们结合的比例1∶1,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 H2O。

[板书]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盐+水 实质:H++OH-H2O。

设计意图:以课本实验、Flas创设问题情境,生成“话题”,师生围绕话题展开对话。从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并以“符号”为纽带将中和反应的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信息融合其中,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中和反应,感悟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与结合是按一定比例进行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范围”的观念。

[练习]请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生对话]围绕“你是如何配平这个化学方程式的”展开对话。

生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

生2: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配平,1个H+和1个OH-结合成1个H2O分子。

教师:中和反应可以结合中和反应中H+和OH-结合的数量关系进行配平。

[练习]胃酸过多的病人常吃一种叫“复方氢氧化铝”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Al(OH)3,请写出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用中和反应概念和实质书写、配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练习的过程中再次从定性和定量角度领会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学以致用]

请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被蚂蚁、蚊子咬了,皮肤会瘙痒、红肿,涂上稀氨水或肥皂水可以止痒、消肿。

[小结]

中和反应

1.定义:酸+碱盐+水

2.实质:H++OH-H2O(H+和OH-结合的比例为1∶1)

3.热效应:放热

4.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5.应用:改良酸性土壤、治疗胃酸过多、处理工厂的废水等

设计意图: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热效应、反应类型和应用方面进行板书,促进学生全方位认识中和反应。

三、案例评析

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指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为本”的教学。定量观是初中化学基本观念,实施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有其自身策略,本节教学所采取的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定量观的建构。

1. 用观念的“眼光”分析教材

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知识背后的思想、观点,定量观是用“量”角度看待物质及其转化的思想与方法,它内隐于具体的知识当中,因此,实施定量观建构的教学要与具体事实相结合为主要教学原则,在教材分析时要用我们的“慧眼”将知识中隐含的观念内涵挖掘出来。中和反应蕴含着丰富的微粒观、定量观内涵,能有效推动学生认识复分解反应中离子的交换及结合的数量关系。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将中和反应停留在其知识的事实层面,而是将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所隐含“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规律”的思想揭示出来;不但揭示中和反应中离子的交换方式,而且将离子结合的数量关系昭示学生,并将此关系应用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是以一定量的形式发生的认识。

2. 实施对话教学,促进观念建构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而言的,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来构成教学关系。促进定量观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具体知识做出超越事实的思考,并在具体情景的迁移应用中,不断概括和升华。因此,实施对话教学能有效促进观念的建构。在本课中,教师以实验、动画视频等创设情景,设置①溶液温度升高、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分别说明了什么?②红色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是酚酞被盐酸消耗,还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呢?你能用实验证明吗?③向烧杯中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又变为红色,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④决定溶液酸碱性的H+和OH-都去哪儿了?⑤H+和OH-结合成H2O,那么Na+和Cl-呢?⑥加热至蒸干,产生的白色晶体是什么呢?等话题。学生围绕着有关“话题”展开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互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地建构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热效应、反应形式。

篇(6)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教材还介绍了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连同在“化学 技术 社会”中介绍的高新科技的内容――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

二、教学过程

投影展示生产、生活中金属制品的图片.

学生看图、思考.

提问图片中的制品主要由什么材料制成?

讲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请完成下表.

我所知道的金属…我所见过的金属制品…学生联系生活和所学化学知识,完成表格.

小结:金属的种类有很多,而我们最常见的金属有铁、铝和铜.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增加学生的信息量,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在高新技术、国防建设、美化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加深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认识,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并培养学习兴趣.

投影展示铜和铁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设计意图历史介绍.

下面我们就以铜、铁为例,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投影探究活动的主题)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觉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3.试试不同金属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它们硬度是否相同.

4.用电池和小灯泡等试试他们能否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5.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传热. 分组实验 使实验探究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尝试探究成功的快乐.

分组进行活动与探究、完成报告、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实验现象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举例说明该性质的用途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学生完成报告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强化评价功能,通过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板书.

实验1的结论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

实验2和实验3的结论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常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实验4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各不相同.

实验5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热性.在学习《酸碱盐》时,我就采用激趣引入:“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食盐;改良土壤酸性,少不了熟石灰;化学实验,常用到酸、碱、盐.”之后告诉学生,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酸碱盐的广泛应用.在讲《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对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及是否与水反应的学习,是让学生先猜想,再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来验证其猜想.课堂上将雪碧碳酸饮料振荡后打开瓶盖,观察到冒出很多气泡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提出问题:为什么碳酸饮料会产生CO2?CO2如何检验?从而明确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原理,得出CO2检验方法,从生活走进化学.通过学生熟悉的碳酸饮料来探究物质的性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展示细铜丝、薄铜片等.

介绍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总结并板书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且熔点较高.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整理知识点,并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知识.

讨论1.制造飞机和制造机器底座,对所用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会有什么要求?

2.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你认为它利用了钨的哪些性质?

学生思考,讨论.

设计意图体现知识的应用性,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增强学生用化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教师:金属不仅具有以上共性还有各自的特性.

学生分析、比较,讨论交流汇报.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P3表8-1)

设计意图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知识性.让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归纳出物质的用途与哪些因素有关.

投影金属之最(课本P4)

教师:(投影展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阅读并短时记忆.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符合新课程理念.为比较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的差异做铺垫,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生总结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投影展示飞机图片,思考制造飞机的材料中为什么大量使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

设疑什么是合金?

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

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

我们常用的合金有哪些?

哪些合金最有前途?

学生阅读课本P4-5《合金》的内容,并归纳出结论.

讲解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介绍生铁和钢.

比较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

实验探究实验8-1(备注:焊锡和锡的比较课外完成)

1.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光泽、颜色.

2.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性质比较现象黄铜铜焊锡锡光泽和颜色硬度结论设计实验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硬度.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合金的熔点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又有何特点呢?组织课本第五页“讨论”:

查阅资料,了解焊锡和武德合金(铅、铋、锡和镉组成的合金)的用途.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纯金属合金铅镉铋锡焊锡武德合金熔点/℃32732127123218370启示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从而使合金更容易适合于不同的用途.

学生分析表中数据,交流讨论得到的启示.

设计意图比较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不同.

讲解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学生举例说明.

展示几种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通过投影展示增强直观性.

叙述合金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的金属和合金一直在被不断的发展和应用.例如,钛和钛合金就是近30年来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材料.

4.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

展示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的有关资料.

小结课本P7.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展示课前查阅有关“未来金属──钛和钛合金”的资料(钛合金的广泛应用,优良性能,发展前景……).

让学生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贡献.

布置课外作业习题4、5.

做一做家庭小实验――淬火与回火

布置学生在家里做一做淬火和回火的实验,并写好实验报告,在化学小组内交流实验现象和结果.

篇(7)

化学是卫生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科目,为医学、药学、护理等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但是由于其专业性、理论性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最终厌学,甚至放弃化学。试想一下,当一个医生看不懂药品的化学成分,一个护士不能精确地配制好药品溶液,一个药剂人员不能准确地计算出药品有效成分的含量,这将会带来什么样恶劣的后果?所以我认为,卫校学生学习化学很有必要,而且必须要学好!

对卫校化学的教学现状我曾经做过问卷调查,对象是学校所有开设了化学课程的专业,包括护理、农村医学、药剂、检验。调查显示,40%的学生认为化学不重要,58%的学生不喜欢上化学课,65%的学生认为化学内容枯燥、难懂,72%的学生认为化学学不好是因为初中基础没打好,90%的学生喜欢做化学实验,想做实验。本校的化学考试,护理专业和医学专业是开卷考试,药剂和检验专业是闭卷考试,及格率都不是很理想。这些现状都给我敲响了警钟,化学不能再以之前的老方式来授课了,要改变,要创新。虽然本校学生大多没考上高中,文化基础差是事实,但是这不能作为教师的借口,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尝试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进而提高化学成绩和能力。

一、上好第一堂课

不管什么科目,第一堂课很关键,第一节课上好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校一般是新生的第一个学期开设化学课,大部分学生对于初中的知识不是很熟悉,有些学生甚至连元素符号都搞不清,于是第一节课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叫“元素猜猜猜”,以小组为单位,每选一名学生来讲台上猜在黑板上写的元素符号,底下的组员负责提示,但不能直接说出这个字,只能通过位置提醒或者元素用途来提示,规定时间内猜对数量最多的组获胜,有奖励,猜对数量最少的,要表演节目。学生积极性特别高,把自己能想到的用途都说出来了。玩了一节课,学生对于常用的元素符号都熟悉了,课后再布置一下作业,把这些元素的名称、符号、用途都写在作业本上,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说这节化学课颠覆了他们对化学的看法,使他们对化学不再那么恐惧与反感,这对日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二、善于运用多媒体

传统的教学基本是教师板书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理论性很强的化学当然是枯燥的,于是合理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找一些小视频、Flas、图片等就可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了。对于一些危险的有毒的演示实验,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不太合适,那就在网上找一些实验室的操作视频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自行讨论每一个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和课程相关的新闻或者动画也可以找给学生看,比如,讲氯气的时候,我在讲课之前给学生放了一个氯气泄露的事故,并让学生找新闻里面的氯气知识(黄绿色有毒气体,中毒后症状,急救措施等等),学生找得很准确,这部分知识教师也就不必讲了,主动性学习的效果会远大于被动性学习;讲渗透压的时候,我给护理班的学生找了一个红细胞在高渗、等渗、低渗溶液中形态变化的小动画,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之后找两个学生上黑板画一下细胞形态来加深印象,这堂课的反应非常好;讲酸碱指示剂的时候,给学生找了一个视频教他们在家用各种花和植物DIY指示剂,学生兴趣浓厚。这些方式都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打造化学课的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当堂消化知识点。如果学生课堂不注意听,即使课后再怎么自学,都不好理解知识点。

三、多关心鼓励学生

关心学生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做到的事。因为学生基础不太好,授课内容我会尽量选择一些和实际相关的,日后工作中用得多的,好理解的知识来讲解。讲授过程速度不能太快,语言要尽量通俗,让大部分学生能听懂。课堂上我采取主动回答问题主动上黑板做题就可以加分的政策,并控制每一题加分名额,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不会太占用课堂时间,这个方式深得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喜欢。对于理解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我会有意地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答对了也加分,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上课也不那么爱开小差了。课后我还会找一些学困生聊天,问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困难,并给他们单独讲解,尽量缩小学困生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学习的动机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动机提高了,学习效果也随之提高了。

四、多开设实验课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化学实验具有直观、动手性强等基本特点,在教学中恰当使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喜欢做实验,那就让他们做,只要是无毒无害的,方便开设实验课的都开,但做实验前要跟他们讲清楚,没有理论基础,实验就是白做,是得不出任何结果的,每个学生实验课前都要把实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搞清楚。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平时不太听课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动手能力其实还比较强,我就让这些男生去教他的同伴,学生教学生有时候比老师教学生效果还好,那些不听课的学生也有点成就感了。

五、以赛促学

卫校通过举行全校性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就有化学技能大赛,教师选择几个学生平时做过的实验,学生自己去实验室按照课本的操作步骤练习,所有学生都可以自愿报名参加比赛,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这也是一个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

以上都是我教学过程中改变上课方式的一些例子,在探索中的过程中初见成效,近两年学生的学习情况比以前有所改善,课堂效果好了很多,动手能力也提高了,期末成绩也有所提高。以后我们的教学改革重点就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上,更大化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人教版《化学》选修4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内容最终涉及到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焓变和熵变知识。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决定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不是单一的焓判据,熵判据也是决定因素之一。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同学们熟悉的化学反应,由浅入深,使学生自然接受,促使学生从混乱度的角度形成对熵的概念的初步认识。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问题分析,力求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存在方向问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又与反应体系的某些物理量有关。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由反应焓变和反应熵变共同决定。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尽量避免深究熵的问题,对于自由能变的知识,供学习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认识,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一并把吉布斯自由能判据与同学进行了讨论。

[教学方法]

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尽可能使学生自己获取更多的理性知识。通过列举现象、引发质疑、交流讨论、历史踪迹再现等手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质疑,产生矛盾冲撞,激发探究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深度。使主题在不断质疑和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循序展开。教学中始终关注学生的认知反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在激烈的讨论思考质疑中认识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的设置和探究思路。做到问题设置层次明显,引导功效突出。

[教学目标]略

[教学过程]

[引入]

化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判定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物质之间能否自发地进行反应,并为我们所用。例如汽车尾气中有毒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能否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反应转化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呢?等等诸如此类问题,不可能都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耗费极大,甚至最终可能徒劳。这就需要人们去发现和寻找一些客观判据,来帮助解决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的问题。

[投影]

(1)自然界中水由高处往低处流;(2)石头从山坡上滚下;

这些常见的现象将向何方发展,我们非常清楚,因为它们有明显的自发性并且过程自发进行后体系的能量降低。

[提问](学生交流与思考把问题引向深入)

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CH4(g)+2O2(g)=CO2(g)+2H2O(g)

H=-802.3kJ・mol-1

2Fe(s)+3/2O2(g)=Fe2O3(s)H=-824kJ・mol-1

2H2(g)+O2(g)=2H2O(1) H=-571.6kJ・mol-1

请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些自发进行的反应的共同特点?

[学生]H

[设问]19世纪,化学家曾认为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是反应的焓变,即H0的吸热反应则不能自发进行,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实验探究]取适量Ba(OH)2・8H2O(s)和NH4Cl(s)混合于锥形瓶,振荡,思考并回答:

1.该反应是否发生?如何判断?2.该反应的焓变如何?

[学生]反应的温度变化确定反应已经发生;容器外壁触摸感觉温度降低,说明反应吸热。

[提问]还有哪些常见的能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呢?

[学生]

CaCO3(s)=CaO(s)+CO2(g) H=+178.5kJ・mol-1

C(s)+H2O(g)=CO(g)+H2(g)H=+131.3kJ・mol-1

等等。显然,一些吸热反应(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引发矛盾,引起质疑)

[结论]焓判据不足以全面说明反应的自发性,即决定化学反应自发进行一定还有其他因素。

[设计意图]

在课中提出问题,引发本节课学习目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发质疑和探究,激发学习的热情。通过自然界自发现象联系到化学放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引导学生类比归纳。引用了历史上化学家的阶段性研究结论,揭示了问题研究过程的相似性。紧接着设计通过实验来判断结论正确与否,通过试验研究分析,扩展认识,产生矛盾冲突,即吸热反应也能在一定条件下自发进行。整个设计是引发问题,归纳问题,实验验证结论,自然得出焓判据不足以全面说明反应的自发性问题。激发学生不断把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

[投影]一组自然现象

一盒火柴棒落地散乱;一滴墨水在清水中扩散;酚酞滴入碱溶液中颜色扩散;冰的融化,水的气化……这些变化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

上述自发进行的过程共同点是微粒排布明显从相对有序状态过渡到相对混乱状态。

教师继续设置问题,引发从有序到无序的进一步认识。

[提问]

大家知道,固体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蔗糖都能自动溶解于水。请问:

1.他们溶解过程的焓变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他们溶解于水后微粒排布有何变化?

[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固体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而氯化钠和蔗糖溶解于的水热效应不太明显,但是都能自发溶解于水;并且溶于水后微粒排布也是从相对有序过渡到相对无序状态。

[质问](联系化学反应,把问题继续引向深入)

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

H2O2分解后放出O2: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放出H2……联系上述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由气体放出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自发进行。从微粒排布的角度也可以看作是有气体生成其实也是体系的混乱度增加。

[投影](教师阐述)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1850年创造的一个术语,即“熵”,用来描述大量粒子组成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

从有序到无序,系统的熵增加。熵增加的过程,实质就意味着能量耗散了。

熵判据:体系有自发的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投影]:(请学生观察表中所给的信息分析得出结论)

一些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标准熵值

298K100kPa S:单位J・mol-1・K-1

上述表格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同种物质在不同聚集状态时气态的熵值最大,即混乱度最大;固态时熵值最小。

[投石问路]

给定条件下:S=生成物熵的总和-反应物熵的总和

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下列反应能自发进行:

NH3(g)+HCl(g)=NH4Cl(s)

Ag+(aq)+Cl-(aq)=AgCl(s)

1.请分析反应的熵变(S)?2.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反应1和2都是熵变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

结论:熵判据是反应自发进行倾向的又一说明,但是也不唯一

[设计意图]

本块设计主要基于以上概念的抽象性及认识难度和大纲对高中生学习效果要求程度来设计教学。目的是创设一个由浅入深,自然而然地层层递进认识。从自然现象到化学现象,再到具体的联系实际问题,为学生搭建起对混乱度-熵这个新物理量的认识,知道了自发过程普遍存在的混乱度增加,即熵增加原理。同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利用图表数据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学习,得出物质在不同聚集状态下熵值的相对大小,为下边更全面具体的判断打好基础。在对事物认识达到一定高度后,又联系化学反应提出了新的问题,来说明熵判据的不全面性,引起矛盾,激发认识成长。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注重探索发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投影]阐述科学实验事实

科学家观点:

根据体系存在着力图使自身能量趋于“最低”和“有序”变“无序”的自然现象提出了用相互关联的焓判据和熵判据解决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为了同时考虑能量和混乱度两方面的因素,1876年美国化学家Gibbs提出一个新状态函数G(称为自由能)作为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G=H-TS

在等温、等压下G=H-TS

上式称为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从中我们看到,G(自由能变化)中包含了H(焓变)和S(熵变)两种因素的影响。

[投影]对上述事实再给与充分的认识分析。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总是向着体系吉布斯自由能降低(G

G

G>0不自发进行 H-TS>0

G=0处于平衡状态H-TS=0

[问题]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小组讨论后填写(给出化学反应和焓变,学生讨论后两项)

化学反应焓变熵变 可否自发进行

2H2O2(1)=2H2O(1)+O2(g)H0自发进行

N2(g)+3H2(g)=2NH3(g) H

CaCO3(s)=CaO(s)+CO2(g) H>0 S>0高温可自发进行

2H2O(1)+O2(g)=2H2O2(1)H>0 S

[结论]在焓变和熵变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反应的温度也使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得以自发进行。

[设计意图]

把上述研究得出两方面不全面的认识结合起来得出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并引导学生思考应用。这点是和课前提出问题―寻找判据相呼应的。虽然大纲对此不作太深的要求,但是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我还是把本部分内容作了系统的引导分析。我觉得最终要把问题解释清楚,让学生能运用理论进行初步的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从方法上也启发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帆风顺,是在深入研究后不断发现,不断发生矛盾的冲突中去提高认识,才能使认识更全面,更客观。对学生今后研究化学问题也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作用。

[联系实际]联系本节课学习的判据,解决引课提出的问题。首尾呼应。学生在练习本上演算。

汽车尾气净化采用如下原理:

2NO(g)+2CO(g)=N2(g)+2CO2(g)

试解释是否可行?已知:298K、100kPa下,

H=-746.8KJ・mol-1,S=-197.5J・mol-1・K-1

[结论]根据G=H-TS计算,最终G

[教师]

事实是在通常条件下这个反应进行很慢,要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以除去NO、CO。即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如钢铁的腐蚀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可以涂保护层防止它腐蚀,即从理论上判断可以自发进行的反应在实际条件下不一定能够发生。

[课后思考]登录百度网站,键入“熵”字,加深和扩大对它的认识。

[设计意图]体现了化学学习最终也是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回答了引课提出的汽车尾气处理问题。体现了激趣、诱思、善断的课堂教学理念。始终注重同学对问题认识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提出较高的认识问题。最后在课后小结时其实也是隐含告诉学生,结论的认识推广是有条件限制的,要全面认识,必须更深入一步:即化学反应进行方向自发性判断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达到课堂最终的升华。最后为了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课后要求借助网络加深认识。

[课堂练习]略

[教后反思]

1.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思想是上好课的前提。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版本,但我还分别研读了苏教版、鲁科版教材。每个版本对教学内容的展示都有各自的特点。本节内容苏教版分别设计了“你知道吗、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等教学安排;鲁科版的“联想质疑、交流研讨、拓展视野”,包括人教版“学与问、科学视野”等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思想和教学要求。通过对教学资源整合,形成了我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专家课后点评也充分肯定研读不同教材、广泛查阅资料、提出自己对教材处理意见等在课堂教学方面的重要性。

2.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是上好课的基础。本节教学内容是过去高中人教版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大学物理化学要进行系统的学习,教材编写者充分尊重了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不随意加深教学内容,对教学中的熵、熵判、吉布斯自由能变只要求“能用……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所以教学设计既不能盲目求难、求深,又必须把问题讨论清楚。在这点上,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特点,我们把吉布斯自由能这部分内容适当拓展,从教后反馈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

篇(9)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1-007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1.031

近日,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位教师开设了两节研究课,课题分别为《Fe、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激起了听课教师的热烈讨论,也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

一、教学案例

学情分析:该中学是生源较差的一所完全中学,该校的高中办学模式颇为独特,分为普通班和传媒班。综合考虑江苏高考政策的特殊性和本校的生源现状,该校已经有三年没有开设选修化学班了,也就是说普通班的学生只要在高二通过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即可,而对传媒班的学生文化课要求就更低。

案例1:《Fe、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授课人:刘老师。

授课对象:传媒班学生。

教学过程:

1.展示自然界含有铁元素的物质的图片。

2.写出常见的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出铁的化合价。

3.以Fe、FeSO4、FeCl3为例,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

4.提供试剂,分组实验,实现Fe、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5.小结“铁三角”。(实际未完成)

6.实验探究某种市售补血剂的有效成分。(实际未完成)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周密,流程清晰,体现出执教者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学科水平。值得商榷的是,人教版必修1教材的相关内容只涉及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引入了Fe综合性就大大增强,而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对文化课要求很低的传媒班学生,因此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出现了偏差,导致预设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特别遗憾的是,“某种市售补血剂的有效成分”这一原本应该成为本节课亮点的实验探究没能进行。

案例2:《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授课人:张老师。

授课对象:普通班学生。

教学过程:

1.分组实验,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亚铁。

2.写出造成氢氧化亚铁“变色”的化学方程式,并讨论哪些环节造成氢氧化亚铁被氧化?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的措施有哪些?

3.分组实验,采用防氧化的措施制备氢氧化亚铁。

4.讨论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原理,并播放实验视频。

5.小结:(1)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条件;(2)探究的一般思路。

6.学习过程的反思与评价。

分析:本节课三维目标明确、可操作,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设置阶梯降低讨论难度,探究气氛浓郁,学生实验有序,教师点拨有效,体现了教师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但部分听课教师质疑,在教学进度很紧的情况下(每周2课时),专门开设一节课仅仅探究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是否值得?

二、由案例1引发对教学目标的思考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从应试的角度来说,还应考虑中考、高考等考试的方向。以上依据孰重孰轻?我个人认为,在几者兼顾的前提下,制定教学总目标时,应首要考虑课程标准的落实,毕竟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但制定具体的课时目标时,则应首要考虑学情,以确保每节课教学的有效性,分阶段、分步骤地达成教学总目标,最终还是要落实课程标准。

本案例中,如果学生的基础很好,且将来还要面向高考,这样略高于课程标准及教材的教学目标设置自然没问题,不仅能使知识的掌握更为系统化,其思维高度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但现状是学生基础较差,只需面对学业水平测试,这种凌驾于课程标准及教材之上的教学目标设置明显是不妥的,对学生造成的干扰甚至会影响到最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由案例2引发对化学教学价值的思考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价值都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和普及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以知识学习为载体,让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发展。学生毕业后,一旦专业上不涉及这门学科,所学的知识本身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大部分遗忘,但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所培养的思维方法却可能会使其受益一生。

篇(10)

首先,笔者先来分析人教版化学教材的内容与特点,然后根据内容的特点来确定实验的内容与方式.首先,我们从教材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主要从实验学化学到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到从实验走进化学等.我们发现,教材中的化学实验,不仅较好地反映了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而且还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所选实验来自于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易懂易接受,而且对于同一知识点的展现手段也灵活多变,如,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这一章节的焰色反应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钠”的焰色反应,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分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烟火.这种将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自主探究性设计,培养了学生良好观察能力以及学生利用实验与生活结合的创造力,激发了学生思维,让学习更具灵活性.

二、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实验设计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化学实验因为实验的内容与实验的地方都不同,所以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化学实验的这一特点安排不同的实验方式.但是,化学实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构思出实验假设,然后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将提出的问题解决.根据实验的内容与特点,有三种不同的实验方式.

1.演示操作型实验设计

演示操作型实验,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的实验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的基本操作与流程,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学习到实验的方式,以及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的现象来解决教师在实验前预留的问题.例如,上面提到的“焰色反应”,利用钠的特殊性,设计一个关于钠的燃烧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以边演示、变实验的形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展示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再复习先前学过的知识,复习实验器具的使用注意事项,这样的实验复习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严谨性,减小实验过程中的危险性,以及实验失败的几率.接着,在实验的过程中,燃烧金属钠,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生成的黄色火焰以及实验产生的黄色固体,这样就能对实验的结果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与理解.通过这一事例,我们可以知道,演示型实验就是直观的感性理解,这种教学形式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必要时还可引进一些课外知识,增加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让生活融入化学教学设计中,使实验更有实效性和启发性.

2.边讲边做型实验设计

在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实验是,教师带领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讲解与分析实验的原理及步骤,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就是边讲边做实验.例如,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在实验初期的准备阶段,我们首先要检查试管的干燥度,气体是否是集满的,因为如果气体收集不满,就会使液面的上升减少,导致液体的变化不明显,这样实验就不能成功,所以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二氧化硫需要借助亚硫酸钠与酸反应来制备.品红溶液的质量分数以0.01%左右为宜,这样就会使溶液显酸性,但是又不至于影响实验的效果.二氧化硫不是万能的漂白剂,有些有色物质是不能被二氧化硫漂白的,所以在使用二氧化硫漂白的过程中,要先试验它的漂白效果.在讨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次氯酸的漂白作用)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漂白的原理,教会他们正确找出两种物质的区别.

3.学生探究型实验设计

学生探究型实验,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在自己思考及动手的情况下,完成既定的实验.这种探究型的实验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组织实验能力,并且全面考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与用的问题.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要学会积极思考,判断分析,并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例如,教材“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有一小节要求学生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的实验,就是属于学生探究型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区分Na2CO3、NaHCO3的水溶性、Na2CO3、NaHCO3和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反应、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然后结合教材给出的问题,完成表格记录,使学生掌握两者的区别.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两种物质不同的化学性质,然后以此为依据设计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溶液的测定,试管、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以及加热操作等,通过这种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方式不但提高学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会学习,爱学习.

三、人教版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上一篇: 小学评语 下一篇: 支部宣传委员履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