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规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3 01:42: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设工程施工规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建设工程施工规范

篇(1)

一、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 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打破传统观念束缚,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 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

目前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加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加剧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 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将全面开放。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们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将造成我国的建筑企业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二、 目前建设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建设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建设交易行为尚不规范,使得建设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 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其主要表现在:

1、少数合同有失公正。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甚至分非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2、合同文本不规范。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程完工后,再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

3、“阴阳合同”充斥市场,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有些业主以各种理由、客观原因,除按招标文件签订“阳合同”,供建设行政主管部分审查备案外,私下与承包商再签订一份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被双方认可的 “阴合同”,在内容上与原合同相违背,形成了一份违法的合同。为合同履行埋下了隐患,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进而给业主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4、建设施工合同履约程度低,违约现象严重。有些工程合同的签约双方都不认真履行合同,随意修改合同,或违背合同规定。在工程建设中业主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发包人不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手续,以种种理由拒付工程款,形成建设市场严重拖欠工程款的顽症;承包商不按期依法组织施工,不按规范施工,形成延期工程、劣质工程,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市场。

5、合同索赔工作难以实现。建筑市场的过度竞争,不平等合同条件等问题,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再加上承包商自我保护意识差、索赔意识淡薄,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受损害者往往是承包商。

6、违法承包人利用其它承包商名义签订合同或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签订合同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不法承包商在自己不具备相应建设项目施工资质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承包工程的目的,非法借用他人资质参加工程投标。并以不法手段获得承包资格,签订无效合同。一些不法承包商利用不法手段获得承包资质,专门从事资质证件租用业务,非法谋取私利。严重破坏了建筑市场的秩序。

7、违法签订转包、分包合同情况普遍存在。一些承包商为了获得建设项目承包资格,不惜以低价中标。在中标之后又将工程肢解后以更低价格非法转包给一些没有资质的小的施工队伍。这些承包商缺乏对承包工程的基本控制步骤和监督手段,进而对工程进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三)专业人才缺乏也是影响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四)不重视合同归档管理,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合同管理手段落后。

合同的归档程序、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监督控制,合同履行后没有全面评估和总结。合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伽工和维护手段落后,合同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相对滞后,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

三、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加强对承包商的资质管理。

通过严把建筑承包商资质管理关,从总量上控制建筑施工队伍的规模,解决目前建筑市场上供求失衡与过度竞争问题。同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承包商参与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对承包商的违法行为要严肃处理,维护正常的建设市场环境,确保建筑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建立与工程量清单相配套的工程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

国家已经出台了招投标法,并全力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体制。建议研究相应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健全体制,完善操作。

(三) 借鉴国际经验,推行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合同示范文本。

在合同管理方面,我们要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加速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需求的合同管理模式。新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较以往合同文本有较大的改进,有利于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应该严格执行。

(四) 推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

(五)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约。

为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把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列为整顿规范市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在严把审查关的基础上,加大合同履约管理力度。,

(六) 加强合同法律意识,减少合同纠纷产生。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承包商要对合同合法性、严密性进行认真审查,减少签订合同时产生纠纷的因素,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以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七) 加强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八) 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是培育和发展建设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

篇(2)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217-02

1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1.1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其中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建筑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施工合同必将成为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1.2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

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看,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加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加剧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1.3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将全面开放,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们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和和经验不足,将造成我国建筑企业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2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2.1合同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通过签订一系列的承发包合同来实现的。通过对承包内容、范围、价款、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合同条款的制订和履行,业主和承包商可以在合同环境下调控建设项目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可以规范项目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能,紧密围绕合同条款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因此,无论是对承包商的管理,还是对项目业主本身的内部管理,合同始终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

2.2施工合同是承发包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

为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明确承发包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可以合理分摊承发包双方的责任风险,建设工程合同通常界定了承发包双方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发包方必须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及时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和办理竣工结算等。承包方则必须按施工图纸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向业主提供符合约定质量标准的建筑产品等。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是承发包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

2.3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证据

建设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合同金额大、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不同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以及业主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争执和纠纷。而调处这些争执和纠纷的主要尺度和依据应是承发包双方在合同中事先做出的各种约定和承诺,如合同的索赔与反索赔条款、不可抗力条款、合同价款调整变更条款等等。作为合同的一种特定类型,建设工程合同同样具有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的属性。所以,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依据。

3目前建设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决定施工合同管理的艰巨性。目前我国建设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建设交易行为尚不规范,使得建设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3.1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其主要表现在

(1)少数合同有失公正。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2)合同文本不规范。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为规范建筑市场的合同管理,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全面体现双方的责任、权利和风险。(3)“阴阳合同”充斥市场,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重损害承包商利益,为合同履行埋下了隐患。(4)建设施工合同履约程度低,违约现象严重。(5)合同索赔工作难以实现。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失者的权利,对于承包商来讲是一种保护自己、维护正当权益、避免损失、增加利润的手段。(6)违法承包人利用其它承包商名义签订合同或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签订合同的情况普遍存在。

3.2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3.3专业人才缺乏也是影响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甚至有的合同领导直接敲定由一般办公人员办理合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3.4不重视合同归档管理,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合同管理手段落后

一些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合同的归档程序、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监督控制,合同履行后没有全面评估和总结,合同管理粗放。很多单位合同签订仍然采用手工作业方式进行,合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和维护手段落后,合同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相对滞后。没有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对合同管理流程进行重构和优化,没能实现项目内部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

4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几点措施

4.1加强对承包商的资质管理

通过严把建筑承包商资质管理关,从总量上控制建筑施工队伍的规模,解决目前建筑市场上供求失衡与过度竞争问题,从根本上杜绝压级压价。同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承包商参与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对承包商的违法行为要严肃处理,维护正常的建设市场环境,确保建筑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4.2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建立与工程量清单相配套的工程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

国家已经出台了招投标法,并全力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体制。但在招标形式和方法上要兼顾业主和承包商的双方利益,过分追求招标过程的严格、完善,并不一定能达到的招标的最佳效果。建议在招标形式上应该重视原则,突出效果。同时,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广实施后没有新的计价办法配合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使得招投标所确定的工程合同价在实施过程没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建议尽快研究相应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健全体制,完善操作。

4.3借鉴国际经验,推行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合同示范文本

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筑市场同样面临对外开放问题,在工程管理的许多方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在合同管理方面,我们要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加速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需求的合同管理模式。新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很大程度地参考了FIDIC文本格式,较以往合同文本有较大的改进,有利于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应该严格执行。

4.4推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目前,我国己正式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造价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搞好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因此,建议在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设置注册造价工程师岗位,专司合同管理职责。

4.5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约

为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把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列为整顿规范市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在严把审查关的基础上,加大合同履约管理力度。对资金不到位的项目不予办理工程报建手续,不得组织招投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坚决取缔垫资、带资施工现象,努力净化建筑市场,进一步维护承包商的合法利益。

4.6加强合同法律意识,减少合同纠纷产生

承包商由于缺乏法律和合同意识,在签订合同时,对其中合同条款往往未做详细推敲和认真约定,即草率签订,特别是对违约责任,违约条件未做具体约定,都直接导致了工程合同纠纷的产生。因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承包商要对合同合法性、严密性进行认真审查,减少签订合同时产生纠纷的因素,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以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4.7加强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4.8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是培育和发展建设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

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以合理履行合同,这不仅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尽快适应国际工程建设规范,提高企业未来生存能力。

4.9加强合同及相关文件归档管理工作

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同属重要法律文件,发生之后应及时建帐并妥善保存。由于建设项目周期长,涉及专业多,面临情况复杂,在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建设过程之后,很多具体问题要依靠相应资料予以解决。为此,做好资料归档工作决不是简单的文档管理问题,应专人负责,负责到底。另外,要加快合同管理信息化步伐,及时应用先进管理手段,改善合同管理条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3)

一、深入调查研究可推行规范化管理的工程项目及活动

规范化的本质即标准化和程序低级,工程项目不应以一项建筑工程来理解,它应包括工程前期研究,设计、勘测、招投标、承包施工、投入使用、维修服务等各个阶段;各阶段有些活动有重复性、有标准、可以用技术指标量化的应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应在充分调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具体工程项目哪些活动可以实行规范化管理,哪些不能实行规范化管理。防止一切,不符合条件的就暂不实行规范性管理。例如工程项目设计规范化;在某些城市的项目中已引入工程单价衡量标准的指标,可以防止设计片面追求外观独特、豪华和结构过分保守,使得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承担责任,努力降低不合理造价,提高了投资效益。同时这也要求设计单位应充分了解基本的施工技术、施工手段,熟悉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与使用,不能闭门造车,设计出影响工程项目使用功能和质量的方案,杜绝了铺张浪费。但同时建筑风格的设计没有一致的共性和重复性,就不能简单以某种规范来限制要求,应允许设计人员进行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二、逐步建立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性制度

建立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性制度对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行为和基本做法,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符合条件的工程项目管理活动,尽快颁布、实施项目管理规范性文件(包括指令性和指导性规范文件),形成同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活动规范性的程序。不能忽视程序或任意减免规范性程序,任何一点细节的疏漏都可能对管理的规范性造成破坏,进而降低整个管理活动的效率并减少效果。

三、积极落实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性制度,并不断补充完善

任何一项制度或者理论,首先从实践中来,对实际经验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它仍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对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性制度,首先要积极落实,认真推行,它执行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它的生命力例如造价管理新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已在很多地方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真正落实下去了。在实行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性制度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建设行业协会、建设单位等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者、专家和施工参与人、项目管理人员对管理规范性制度的实践进行认真总结,分析优点,找出缺陷或不足之处,及时修正、补充,使之逐步完善和发展。

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性不仅是世界潮流、对外开放的需要,更是中国进入现代化社会,进行现代化大生产前提条件。工业革命取代农业革命,使人类劳动生产效率飞跃增长,其基础就在于工业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即规范性。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也必然能极大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益,使中国的建筑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一般在施工阶段承包合同价已确定下来,造价控制的目标已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成本管理以及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容的岗位责任

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从项目内部管理看,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和能力相差较大,或者是责任心不强或是财务上控制不严,容易造成资金流失,这些都会加大工程成本,降低施工企业的利润。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在项目内容,搞技术的只负责分工技术和质量,搞施工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款,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进场点验工作,表面上职责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但实际上当合同价款确定后,唯有成本管理才是增效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分工却不约而同地回避了成本管理这一核心。因此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制,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加强成本、降低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项目经理,把工程成本控制与项目经理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充分调动项目经理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在抓好工程质量的同时控制好工程成本,并协调好项目内部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则应搞好生产进度,严格按图及规范施工,严格质量关,尽量减少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返工或返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五、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成都、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优化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六、抓好机械与材料管理

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因此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币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学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以免出现如水泥在保管中因违规堆放出现受潮及底层结块、钢筋未垫好而出现锈蚀导致不能使用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督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七、加强过程控制,抓好工程质量

篇(4)

政府宏观调控。一是规定了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严格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二是计价规范统一了项目编码、分部分项工程名称、计量单位及工程量计算规则,为统一建设市场和规范计价行为提供了依据;三是计价规范无人、材、机的消耗量,必然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引导企业编制自身的施工定额,适应市场需要。

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由于计价规范不规定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量,为企业自主报价提供了空间。企业可结合自身的施工定额和已储备的报价资料,按照计价规范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合理报价;工程造价由承发包双方在市场竞争中按价值规律通过合同最终确定。

根据计价规范的上述特点,承包人在预期利润不降低时如何合理报价,以提高竟争力;在总价不变时,如何提高项目的预期收益;工程中标后,如何管理影响工程效益的各要素;工程竣工结算时,如何根据计价规范和合同进行索赔。本文就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二、工程项目投标报价

1.以企业定额为基础进行估价

对于投标企业来说,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必须对单位工程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统筹考虑、精心选择施工方案,并根据企业的定额合理确定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要素的投入与配置,优化组合,合理控制现场费用和施工措施费用,结合自身在投标竞争环境中的地位和对预期利润的期望值来合理确定报价。

2.采用策略方法报价

为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报价,投标企业还需对单价的合理性分析与确定,以确保报价的整体竞争力。在总报价(成本+利润)基本确定的前提下,通过对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和图纸的分析和判断,适度调整工程量清单中的部分子目单价,以确保在合同履行前期工程款的充分利用,减少项目的成本风险,使企业在工程发生争议时处于有利地位。

(1)及早收回工程价款、减少企业自有资金占用是每一个承包人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工程款的支付一般都是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进行的,在投标报价时可把工程量清单里先完成的工程内容的单价适度调高,后完成的工程内容的单价适度调低。尽管后边的单价可能会低,但由于在合同履行的前期及早收回了成本,减少了内部资金占用,有利于流动资金的周转,财务应变能力也得到提高,因此只要保证实现整个项目的最终盈利目标就可以了;采用这种的报价方式缓解了承包人资金压力,使承包人在工程发生争议时处于有利地位,增强了防范风险能力。如果承包人一直处于收入多于支出状态下,在出现发包方违约或不可控制因素的情况下,主动权就掌握在承包人手中,减轻了承包人的压力,对后续的施工也有利,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由于招标人工程量清单有误或漏项,还是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清单项目数量的增减,均应按照实际调整。如果承包人在投标过程中判断出招标书工程数量明显不合理,就可以获得多收益的机会。如某工程项目土方量工程量清单列明的数量为500立方米,经过对招标图纸审核和现场的踏勘,有把握认为数量应为1000立方米,那么就可以把工程量清单的单价适当调高。反之如果认为工程量清单的数量比实际的工程数量要多,就可以把单价报得低一些。同样,通过对招标图纸的审核,发现工程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确信通过施工期间的运作可以进行变更,那么对可能发生变更的清单项目做适当的报价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益。

(3)需要注意的问题。采用这种策略报价法时应注意单价的不平衡要有适当的尺度。当报价清单中大部分单价成倍或数倍地偏离了市场价格时,或者不平衡的比例分配得过分悬殊,使得早期工作内容的单价明显不合理,发包人就可能要求承包人提供单价分析及计算依据,甚至会判为废标。

三、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正常情况下,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中标的工程,工程造价基本确定,只有出现设计变更或工程量变动时,才进行数量调整计算,但整个履行合同期间单价不变。因此,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工程,其成本要素的管理重点,就是在既定收入的前提下,控制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成本支出。

1.人工费管理

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5%-20%,且随市场价格波动而不断变化。对人工单价在整个项目实施期间作出符合实际的预测,是控制人工费用支出的前提条件,人工费用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从量上控制。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出合理的用工数量,结合市场人工单价计算出月控制指标。施工过程中,依据工程分部分项,对每天用工数量连续记录,在完成一个分项后,与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用工数量对比,横评找出存在问题;每月完成几个工程分项后各自同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用工数量对比,考核控制指标完成情况。通过控制节约用工数量,达到降低人工费支出的目的。如果是工费承发包的工程,结算用工数量一定要在控制指标以内。在人工费用支出中,要杜绝工程量清单报价以外的支出。

2.材料费管理

材料费用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0-65%,是成本要素控制的重点。材料费用受材料供应方式影响,主要为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又称甲供材料)和承包人自己采购的材料。从采购角度讲,发包人提供的材料价格投标时已明确,而承包人采购的材料就存在价格高低的问题。承包人根据施工计划将分项工程所需材料用量下发采购部门,在保证材料质量前提下要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中材料价格为控制指标,集中招标采购确保采购过程产生收益。发包人提供的供料,对其品种、规格、数量、技术指标等进行全面验收测试,严把验收入库环节。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程序文件,做到材料堆放合理布局,减少二级倒运。材料领用依据工程进度实行限额领料,完成一个分项后,考核控制效果。杜绝无收入的支出,把返工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工程用料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施工期间要随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及时储备物优价廉的材料。建立材料供应基地,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严格控制周期。

3.机械费管理

机械费的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8%-10%,控制指标主要是根据工程量清单计算出的机械台班数。由于机械市场的台班价格变化不大,因此机械费的控制主要是量的控制。要充分考虑现场情况,做到设备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特别是合理安排大型设备进出场时间。施工过程中,每天做好详细台班记录,对于发包人或其他外界非合同因素迫使机械不能正常运行时,应在当天同发包人办好现场签证手续。月末将实际使用台班与控制台班的绝对数对比,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作好设备运转记录,注意日常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

4.其他费用的管理

除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外,施工过程中还需控制好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税金、保险费等。

(1)降低管理费是重点,制定切实的预算指标,对每笔开支严格依据预算执行审批手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作到高效精干,一专多能;精打细算,严格控制管理费用的支出。

(2)临时设施的建设应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局,一步到位。方案的设计要从经济性、合理性为原则,统筹考虑工期、施工方案、现场情况、合同要求及企业文化等要素,科学决策。

(3)充分、合理利用保险费,注重投保单位的选择,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原始资料收集的确认,依法获取相关补偿。

5.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的实际情况或发包人提出要求改变某些施工方法、材料代用等,引起设计变更;同样对工程量清单以外的内容及停水、停电,或因甲供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窝工等应及时办理工程签证。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并掌握合同相关条款和工程量清单的组成,注重原始声像文字资料的收集和及时签证,为竣工清算和索赔做好准备。

四、工程结算索赔

工程索赔是指由于发包人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致使承包人通过合法的途径和程序要求发包人偿还在施工中的费用损失。这是国际承包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是合同意识加强的体现。过去有一种现象是“低价中标,高价索赔”,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这种做法会严重损害承包人的形象。因此,应当提倡合理索赔。

合同执行中常见的索赔内容:投标后招标人文件图纸的修改;承包人原因以外制约工程进度因素;工程执行中质量、标准等变化;承包各方、各专业之间接口问题;发包人的工作指令;规避风险措施等方面。承包人必须做好施工索赔的原始依据如声像和文字记录,按合同中规定的时间及程序及时提出合理索赔要求,提交业主、监理工程师调查确认。索赔金额计算必须依据充分,实事求是,计算准确无误,合情合理。

五、结论

篇(5)

Abstract: For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data management practices "I conducted the analysis of interpretation.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petroleum chemistr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terpretation of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起草过程

2005年,人民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化学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建设大型重化工基地的指导意见》。在自治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的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随着内蒙古石油和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工程项目的不多断增加,加之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和应用,对石油和化工交工技术资料的归档过程中,不适应新要求的诸多问题不断出现。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适用的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使得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对交工资料归档的规范和明确,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往往不如人意。为解决这一问题,内蒙古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编写组,通过总结大唐多伦煤基烯烃项目、鄂尔多斯联合化工项目、亿利化学PVC项目等工程交工技术资料整理的经验,参照HG20237-94《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和SH/T3503-2007《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进行了大量的编写修改完善和补充编写,考虑到目前石油和化工工程特点以及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普遍采用,在保留原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资料归档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化的归档要求。于2010年1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了石油化工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相关单位以及其他有些省市化工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化学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意见。按照反馈的意见,经过认真讨论和详细修改,2011年4月底完成了送审稿。2011年6月18日,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了审定会,审定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标准科学、规范、操作性强,填补了自治区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交工资料管理的空白,统一了石油化工工程交工资料的管理。”该标准经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为自治区地方标准,并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标准号DB15/T489-2011在全区执行。

二、编制的意义

1、适应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

自《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工程施工、验收、管理都比过去有较大的改变,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实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和档案文件的整理归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石油和化工建设项目的特殊性,以市政民用土建项目为主的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不能满足其安装工程较多、施工验收规范各异的要求;以传统技术和设备为编制对象的原有化工项目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也不适应目前石油化工工程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普遍采用的现实。为了适应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加强对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需要总结内蒙古多年来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编写标准以规范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行为。

2、促进工程资料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的需要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内蒙古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上一直没有全区统一的管理规程,过去各参建单位都是按照有关规范、规程和有关规定制定不同深度和内容的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但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差异比较大,在以往全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中这个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网络和电子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信息化也势在必行,因此,必须规范和统一全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以适应信息化发展和要求。

3、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需要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安装开工阶段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终止的顺序进行编排,规范和完善全区工程技术档案的编制方法和管理要求,规定了工程资料的分类、编号原则,完善了资料的整理顺序,统一了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施工用表,明确了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的责任和工程报验的原则。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档案编制与管理水平,落实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三、编制的依据

标准主要依据是《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参考了《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等行业标准。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过去内蒙古各大石油和化工企业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方面的一些习惯性做法和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

四、编制的原则

标准的编制原则是落实责任、规范行为、过程控制、简便易行、适应信息化管理。

落实责任:参建各方应将各自的质量责任落实在各种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和审核中。

规范行为:工程参建各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国家、自治区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过程控制:资料的收集、整理、检查、验收,融入工程各个环节,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

简便易行:资料的管理应直观、便于操作。

适应信息化管理:资料的管理应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实现工程档案电子化。

五、标准简介

本标准是关于内蒙古石油化学工业安装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地方标准,标准要素设置及构成主要是按照规范要达到的目的进行设立。标准由十一个一级要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

要素一:范围

本要素意在阐明标准总的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是使用本标准的前提条件。

要素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要素给出了本标准应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等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本标准是必不可少。

要素三:术语和定义

本要素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导则》对术语的要求,给出了20个术语,术语和定义是为了满足标准在表达上的需要,帮助使用者准确地理解规程。这些术语均在有关章节中被引用,因此其主要作用是供标准使用。

要素四: 总则;

本要素由三个二级要素组成,反映的三方面的内容,是标准原则性的规定,反映了本规程制定的目标、统一性、规范性等要求。

要素五: 一般规定

本要素由二个二级要素组成,反映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对交工技术文件的填写和整理作出了规定,提出了交工技术文件的整理应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溯性的具体要求。第二方面是对安装工程的划分进行规定,包括单位工程的划分依据和构成、分部工程的划分依据以及分项工程的划分依据等。

要素六:管理与职责

本要素共设置了六个二级要素,明确了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有关各个环节及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对工程技术资料形成应遵循的原则,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职责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是本规程的纲领。同时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和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对施工现场资料员和工程监理人员提出持证上岗的要求。

要素七:安装工程技术资料

本要素共设置了四个二级要素为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的基本内容及整理要求。

“工程质量管理资料”明确了工程质量管理资料包括的内容。

“施工质量控制资料”一方面对工序质量控制表格进行了说明,并阐明了其使用要求,另一方面是对交工技术文件进行了分类,为了方便组卷,按照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智能化等分为六类并给出了整理要求。

“施工材料设备质量证明资料”阐明了施工材料设备质量证明资料包括的内容,即包括:进场验收记录、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厂家提供的性能检验报告、安装使用说明书、进口设备、材料的商检报告、材料复检报告等。本要素还对质量证明文件原件提出了要求。

“工序质量控制表实施规定”,此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为了满足施工项目管理的需要而设置。本要素阐明了工序质量控制表分等级的规定,即分为A(或AR)、B(或BR)、C(或CR)三个等级,并提出相关要求。同时对工序质量控制表在填写和使用、实施过程中作出了规定。

要素八:安装工程交工验收资料

本要素共设置了十三个二级要素,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规定工程交接时工程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交付的施工技术文件的内容,即包括施工技术资料、竣工图及所附设计变更以及质量验收等技术文件。

规定施工技术资料应包括的内容,即包括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管道(件)及各种电仪器件等的质量合格证及相关复验报告等。

规定了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包括的内容及使用的表格。

规定了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的相关报告及其内容要求,包括“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报告”、“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报告”、“建设工程竣工报告”、“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竣工验收通知书及附件(验收组成员名单)”、“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规定了工程交接时向建设单位交付的其它技术文件,包括各职能部门的批复文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他工程竣工验收所需文件、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的“重大事故报告”等。

要素九: 竣工图

本要素共设置了六个二级要素,给出了竣工图的概念、内容、整理、保管、绘制和图章以及等要求。本要素还对一般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进行了规定。

要素十:安装工程资料的立卷

本要素共设置了三个二级要素,为工程资料的立卷,给出了立卷的原则和方法、案卷编目、立卷要求等。

要素十一:安装工程资料的归档

本要素共设置了三个二级要素,为安装工程资料的归档,给出了归档的原则和方法,规定了归档的程序,给出了归档的范围等。

另外,标准还列出了规范性附录,对工程中使用的记录表格进行了规定,包括:

附录A:共用类交工技术格式文件目录,从A.01至A.50共50个表格供安装工程共用项目使用;

附录B:设备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B.01至B.67共67个表格供设备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C:管道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C.01至C.19共19个表格供管道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D:电气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D.01至D.58共58个表格供电气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E:自动化仪表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E.01至E.33共33个表格供自动化仪表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F:智能化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F.01至F.12共12个表格供智能化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G: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格目录,从G.01至G.05共5个表格供工业安装工程验收使用。

六.标准应用

篇(6)

1.前言

由于建设工程临时用电所处作业环境复杂、条件简陋,不同于一般用电环境,因此对于建设工程的临时用电有着区别于一般环境的特殊要求,正确理解这些要求有利于提高施工现场电气安全水平,减少电击事故的发生。本文就建设工程临时用电相关规范中涉及用电安全的条文进行探讨对比,为相关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2. 涉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规范、标准及适用范围

2.1GB 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为国家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电压在10KV及以下的施工现场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但不适用于水下、井下和矿井等特殊工程。目前正在进行修订并发出了征求意见稿。

2.2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维修和拆除。

2.3GB 16895.7-2000《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第704节:施工和拆除场所的电气装置》;

适用于在施工或拆除作业期间作为施工和拆除场所的临时的装置,例如:新建筑物的施工工程;维修、改建、扩建或拆除现有建筑物或现有建筑物某些部分的工程;公共设施工程;土方工程;类似上述性质的工程;这些要求适用于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装置。

不适用于: 由GB9089系列标准(严酷条件下户外场所电气设施)所包括的装置,在这种场合的设备涉及与露天采矿使用的设备相类似的设备。在施工现场的行政场所的装置。

2.4GB7251.4-200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部分: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ACS)的特殊要求》;

适用于建筑工地中使用的型式试验成套设备,此建筑工地是指公众一般不进入的临时工作场地,以及建筑施工、安装、修理、改建、地产(建筑物)拆除、土木工程(公共建筑)、挖掘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工作场地。此类成套设备可以是可运输式的(半固定式的)或可迁移式的。

不适用于在施工场地后勤行政区域(办公室、更衣室、会议室、小卖部、餐厅、宿舍、卫生间等)使用的成套设备。

由标准的适用范围对比看,GB 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适用范围最为广泛,涉及到10KV高压部分的内容及低压配电的各个环节,从施工现场供用电的实际情况看,目前大多数施工现场涉及到的电压等级多为10kV及以下。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仅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

GB16895.7-2000以及GB7251.4-2006系由IEC标准转化而来,GB 16895.7-2000是系列标准《建筑物电气装置》的一部分,等同采用IEC60364-7-704:2005《低压电气装置 第7-704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施工和拆除场所的电气装置》。用于代替GB16895.7-2000版本。

GB 16895.7-2000对GB7251.4-2006进行了引用。

3.接地系统型式要求

与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必须采用TN-S系统相比,GB 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规定还可以采用TT系统,但由同一电源供电的低压系统,不宜同时采用上述两种系统。由于施工现场无法采用等电位联接措施,因此采用TT系统是合适的。

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设置要求

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开关箱中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动作时间不大于0.1S,潮湿环境下额定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GB 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仅规定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提式电动工具,应加装漏电保护器,在修订的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开关箱中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动作时间不大于0.1S,且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下的要求动作值及动作时间是一样的。

由于导致人体心脏发生纤颤而电击致死的电流为30mA时,与环境的干燥或潮湿并无关系,因此应对施工现场的末端配电装置中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统一规定为30mA。而且过于灵敏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将会导致频繁动作而影响正常施工用电。

5.防护等级

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相比之下,由IEC标准转化而来的GB16895.7-2000以及GB7251.4-2006对于外壳防护的规定则更为科学,其根据防固体异物进入及防水进入的不同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外壳防护等级规范。根据《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IP44级别的防护等级中第一个数字“4”是指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0mm的工具、电线及类似的小型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电器内部的零件,第二个数字“4”是指防止各个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电器而造成损坏。

6.对于使用插座的规定

由于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变更较为频繁,因此插座使用较为广泛。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对插座的使用作出了如下规定: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且此条为强制性条文。GB 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规定插销和插座必须配套使用。Ⅰ类电气设备应选用可接保护线的三孔插座,其保护端子应与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连结。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在发达国家施工现场广泛使用的工业连接器已经在国内大量生产,其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有的可达到IP67,适合户外配电箱的进出线使用,相比传统的家用插座,其连接更加安全可靠,应在施工现场推广使用。

篇(7)

2012年是信阳华祥电建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复评换证审核的一年,同时也是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依据《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B/T 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实施转换审核的一年。一、《规范》是什么?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2007)(以下简称《规范》)是2007 年10 月23 日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的针对我国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二、为什么要进行《规范》认证?建筑业企业通常进行的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标准)认证,2010年6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认监委联合了《关于在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应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0年第21号)。《公告》要求自2010年11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时,应当依据《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标准)开展认证审核工作。换言之,也就是明确要求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标准)的要求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按照“1+1”的模式来进行认证审核活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认监委首次在体系认证方面联合发文,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加强行业监管、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能力。同时,《规范》的实施为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满足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工作专业化要求,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三、《规范》的特点是什么?《规范》作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也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个管理型规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规范》的基本思想与ISO9000系列标准保持一致,在内容上全面涵盖了ISO9001标准的要求;2、《规范》在条文结构安排上充分体现了施工企业管理活动特点,突出了过程方法和PDCA思想;3、结合施工行业管理特点,《规范》在ISO9001标准基础上又提出了诸多进一步的要求;4、《规范》本土化、行业化特点突出,语言简洁明了,便于企业贯彻实施。5、《规范》与我国施工行业现行管理模式保持一致,施工企业在贯彻时不仅不会增加负担,反而减少了由于企业对ISO9000标准的误解产生的形式化操作,而减轻负担。四、《规范》有什么要求?1、《规范》中要求形成管理制度16个(1)质量目标管理制度;(2)文件管理制度;(3)记录管理制度;(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5)员工绩效考核制度;(6)施工机具管理制度;(7)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8)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9)分包管理制度;(10)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11)施工质量检查制度;(12)试验、检测管理制度;(13)质量问题处理制度;(14)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5)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16)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2、《规范》要求形成的文件(1)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3.1.1)。(2)施工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管理体系的说明;c.质量管理制度;d.质量管理制度的支持性文件;e.质量管理的各项记录(3.3.3)。(3)施工企业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规定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4.1.1)。(4)施工企业应规定各级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4.3.2)。

(5)施工企业应规定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4.3.3)。(6)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公布组织机构的变化和职责的调整,并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更改(4.3.4)。(7)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与质量管理岗位相适应的任职条件,包括:专业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所取得的岗位资格;能力;工作经历(5.2.1)。(8)施工企业应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在实施前批准。策划的结果应按规定得到发包方或监理方的认可(10.2.4)。(9)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设计的依据,并对其内容进行评审。设计结果应形成必要的文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10.3.2)。(10)施工企业应按照要求配备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4 对国家或地方没有校准标准的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校准标准(11.5.1)。(11)施工企业应收集工程建设有关方的的满意信息,并明确这些信息收集的职责、渠道、方式及利用这些信息的方法(12.2.6)。3、《规范》要求形成的记录(1) 施工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评价结果应用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5.3.3) 。(2) 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6.2.2)。(3) 施工企业应对施工机具进行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6.2.4)。(4) 施工企业应通过评审在确认具备满足工程项目要求的能力后,依法进行投标及签约,并保存评审、投标和签约的相关记录(7.2.2)。(5) 施工企业应使相关部门及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并保存相关记录(7.3.1)。(6) 施工企业应及时对合同履行情况分析和记录,并用于质量改进(7.3.3)。(7) 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应符合管理制度的规定,并保存相应的记录(8.2.4)。(8) 施工企业应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必要时,应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应符合有关规定。未经验收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8.3.1)。(9) 施工企业应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方式对验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8.3.2)。(10) 施工企业应明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发放要求,建立发放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8.4.4)。(11) 施工企业对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验收、施工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发包方报告,按照规定处理(8.5.2)。(12) 施工企业应按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所需分包内容的要求,经评价依法选择合适的分包方,并保存评价和选择分包方的记录(9.2.1)。(13) 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9.3.3)。(14) 施工企业应明确设计变更及其批准方式和要求,规定变更所需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程序;对变更可能造成的施工质量影响进行评审,并保存相关记录(10.3.3)。(15)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经理部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10.4.3)。(16) 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施工记录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应包括:1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2交底记录;3上岗培训和岗位资格证明;4施工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记录;5图纸的接收和发放、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6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7质量管理相关文件;8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10.5.5)。

(17) 施工企业对质量检查记录的管理应符合相关制度的规定(11.2.2)。(18) 施工企业应保存质量问题的处理和验收记录(11.4.4)。(19) 3按照规定的周期校准检测设备,标识其校准状态并保持清晰,确保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方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测,校准记录应予以保存(11.5.1)。(20) 施工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监督检查和审核的记录,并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整改的结果作为质量管理改进的重要信息(12.2.5)。(21)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保存质量管理改进与创新的记录(13.3.3)。4、《规范》要求的策划、规划(1) 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策划(3.1.2)。(2) 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策划的内容应包括:1质量管理活动、相互关系及活动顺序;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3质量管理制度;4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3.3.1)。(3) 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长远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5.1.2)。(4) 施工企业应按照规定的职责实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包括:1质量目标和要求;2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3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4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5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6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7进度控制措施;8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控制措施;9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10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11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12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13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14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15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其他要求(10.2.3)。(5) 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设计时,应明确职责,策划并实施施工设计的管理。施工企业应对其委托的施工设计活动进行控制(10.3.1)。(6) 项目经理部应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包括:6根据有关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策划和控制(10.5.1)。(7)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的职责对工程项目的服务进行策划,并组织实施。服务应包括:1保修;2非保修范围内的维修;3合同约定的其他服务(10.6.2)。(8) 施工企业应对施工质量检查进行策划,包括质量检查的依据、内容、人员、时机、方法和记录。策划结果应按规定经批准后实施(11.2.1)。(9)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策划的安排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实施检查(11.2.3)。(10)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策划并实施施工质量验收(11.3.1)。(11) 施工企业应对工程资料的管理进行策划,并按规定加以实施。工程资料的形成应与工程进度同步。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向有关方移交相应资料。归档的工程资料应符合档案管理的规定(11.3.3)。(12) 施工企业应策划质量管理活动监督检查和审核的实施。策划的依据包括:1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2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3有关的意见和建议;4以往检查的结果(12.2.4)。5、《规范》要求制定的计划(1) 施工企业应识别培训需求,根据需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及时间作出安排(5.3.1)。(2) 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需要配备施工机具,配备计划应按规定经审批后实施(6.2.1)。(3) 根据规定施工机具需确定安装或拆卸方案时,该方案应经批准后实施(6.2.4)。(4) 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应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审批各类采购计划。计划未经批准不得用于采购。采购计划中应明确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8.2.1)。6、《规范》要求订立的合同(1) 施工企业应依法与施工机具供应方订立合同,明确对施工机具质量及服务的要求(6.2.3)。(2) 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应以书面形式签认,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7.3.2)。(3) 施工企业应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8.2.5)。(4) 施工企业应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依法订立分包合同(9.2.2)。7、《规范》要求进行的交底(1) 施工企业应在分包项目实施前对从事分包的有关人员进行分包工程施工或服务要求的交底(9.3.1)。(2) 项目经理部应按规定接收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并对结果进行确认(10.2.2)。(3)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经理部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管理需要确定交底的层次和阶段以及相应的职责、内容、方式(10.4.3)。8、《规范》要求进行的评价(1) 施工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评价结果应用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5.3.3)。(2) 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评价的内容包括:1经营资格和信誉;2产品和服务的质量;3供货能力;险因素(6.2.2)。(3) 施工企业应对供应方进行评价,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供应方。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1经营资格和信誉;2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3供货能力;4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5售后服务(8.2.2)。(4) 施工企业应在必要时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8.2.3)。(5) 施工企业应按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所需分包内容的要求,经评价依法选择合适的分包方,并保存评价和选择分包方的记录。对分包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1经营许可和资质证明;2专业能力;3人员结构和素质;4机具装备;5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的保证能力;6工程业绩和信誉(9.2.1)。(6) 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9.3.3)。(7) 施工企业应按照要求配备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根据需要采购或租赁检测设备,并对检测设备供应方进行评价;b)在发现检测设备失准时评价已测结果的有效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1.5.1)。(8) 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年度审核和评价。施工企业应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并跟踪其整改结果。质量管理审核人员的资格应符合相应的要求(12.2.3)。(9) 施工企业各管理层次应按规定对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应包括:4与供应方、分包方合作的评价(13.2.3)。(10) 施工企业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状况,提出改进目标和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包括:1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2施工和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程度;3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活动状况及发展趋势;4潜在问题的预测;5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水平改进和提高的机会;6资源需求及要求的程度(13.2.4)。9、规范中对人员资格的要求(1) 施工企业应按照岗位任职条件配置相应的人员。项目经理、施工质量检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持证上岗(5.2.2)。(2) 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活动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实施。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做好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11.1.1)。(3) 5 对检测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完好状态。设备的使用、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11.5.1)。(4) 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年度审核和评价。施工企业应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并跟踪其整改结果。质量管理审核人员的资格应符合相应的要求(12.2.3)。

五、如何贯彻实施《规范》首先,各层次管理人员、内审员及各个部门的推进人员要认真学习《规范》,并比对《规范》的要求,评审现有质量体系文件,针对不符合之处进行修改、完善。其次,各层次领导应组织员工学习新的标准和体系文件,根据新的标准和体系文件运行质量体系,并保持有关运行记录。最后,公司根据新的标准和体系文件要求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持续改进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篇(8)

前言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控制量、放开价、企业自主定价、最终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改革思路指导下,我国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第一、二版,这两部法规的先后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由传统“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模式的重大转变。并加快推进了我国工程计价模式的改革及与国际工程惯例的接轨。对规范我国建设工程发、承包双方的计价行为,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发挥着积极和重要作用。我们坚信这个规范在今后的应用中会更加全面、合理、适用。无论规范的怎样完善和合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或者是执行者领会的不到位,也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现象。下面将在市场应用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析仅供探讨和研究。以供广大建筑界同仁辨析与参考。

1.关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综合单价组价

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是把每个清单项目剖析、分解为若干个定额计价模式下的子目并反过来倒推计算形成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这种“工程量清单定额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法本质仍是定额计价,无非最后以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无论是业主方最高限价组价,还是施工方投标报价,大家所遵循的。仍然是地方性的传统定额,而且在清单计价步骤中实际上还包含了

两次算量和两次定价,费时费力,大大增加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难度和社会成本,实际上也与国家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本质相背离。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建筑行业在传统思维、配套法规等方面要积极改进,创造真正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环境。

2.关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中的项目特征描述

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从理论上讲,招标时业主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应作为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施工、竣工结算的法定依据,因此,对工程量清单中每一子项的项目特征描述非常重要,不但要求把诸多的设计要求再在工程量清单中描述一遍,还要描述主要材料的规格、品种、品牌等所有资料,而这些在实际招标阶段都很难完全确定,加大了造价人员的工作强度,还为以后的结算纠纷埋下隐患。例如:某地砖项目,如果招标清单不描述清楚其具体规格等要求,那么施工时可能产生纠纷,业主方可能要求采用高品质的名牌产品,而施工企业可能倾向于的普通产品,在结算单价不做调整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纠纷。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每项工程各不相同,所涉及的清单项目也不尽相同,如何简化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特征描述,形成业界共认和共同认可技术规范,如何让清单特征描述与施工图纸挂钩,便于施工操作及竣工结算,是进一步在建筑工程中更好的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尚有待解决的课题。

3.关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工程变更的实施与结算

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项目发生变更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整体发生变更,例如分项取消、工程量增减等,此种变更按照中标确定的综合单价据实结算即可。第二种情况为清单项目中某些项目特征发生变更,因为报价为综合单价,若其中某些子项发生变化,此种情况下对于变更结算则比较棘手。例如,在外墙装修项目中,可能包含找平层、聚合物砂浆粘结层、预埋固定件、保温层、钢板网加强层、保温砂浆面层、柔性腻子保护层、外墙涂料装饰层等子项目特征,若实际施工时部分特征发生变更,具体如何结算则比较困难。这也要求业主方及有关监理人员施工时还要注意项目特征有无变更并及时提出书面意见,否则,将对业主方造成经济损失。

4.关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评标及不平衡报价

在采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后,对于投标企业的不平衡报价及某些项目的超常报价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在定额结算模式下,工程结算时会根据实际发生情况结算。但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结算时则有所不同,这也对招标及评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投标企业来讲,利用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的漏洞来实现工程利益的最大化无可厚非。而对于业主方来讲,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不在结算时因为非正常的原因而大额提高,造成经济损失,则需要在评标及签订合同时就要着手,仔细审核投标企业的标书,详细拟定合同签订条款。例如,投标企业可能利用不平衡报价策略对可能发生变更的某分项工程采用低报价,从而提高

其它分项报价,一旦中标,则施工企业会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促使其变更,重新报价,以实现其提高盈利的目的。还有,对于人工单价、材料单价报价也要引起充分注意。例如某项目在投标时把某些材料单价报的畸高,合同中又约定中标书中有的材料结算时执行中标单价,且在实际施工中此材料也因变更大量增加,直到

结算时业主方才明了个中缘由,对施工方盈利大增,对业主方则损失极大。此种情况是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引起业界的广泛注意。

5.关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方的最高限价

目前所实施的工程清单招标最高限价,一般由造价咨询机构根据地方定额及市级工程造价信息编制,并以此设定上下拦标价。此种情况有违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初衷,反而更容易被招标作弊所利用。例如,某工程项目设定的上下拦标价为最高限价的100%--93%,投标企业可以根据评标规则计算出得分最高的报价,使得各投标企业投标报价非常接近,评标得分差距主要体现在施工方案等其它伸缩性较大的项目上,对招标作弊反而有利。由此形成的中标价格根本不能说是企业素质优劣的竞争,而是地方定额和工程造价信息指导价格组合形成的定额计价的某个百分数。此种工程清单招标的模式应该及时研究与改进。

6.关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根据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由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还缺乏必要管理与详化,加之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在管理主体上还有待完 善,可能造成国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对于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也应该配套出台详细的工程结算管理办法及详尽的指导价格,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建设更加优质的公共建筑。例如,在某国有投资的公共建筑中,某项铝合金窗户描述为:①材质:铝合金窗户;②尺寸:3000×2400。最高限价编制时可能按高档材料500元/m2编制,投标报价也可能为400多元/m2,而实际施工时可能采用的产品价值才200元/m2左右。对于此种情况,因为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标,综合单价无变更不作调整,在定额计价模式下,可以在结算时调整,而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时则无权调整价格,此种情况也应该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

7.建议

  7.1建设工程复杂、施工期长,材料的价格随着市场供求情况而波动较大时,工程预结算中材料市场的取定应按施工阶段或进料综合加权平均计算。

  7.2给出现行定额基价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方法,即应有相应的实施细则配套。

例如:1000m2普通办公楼的室内装修工程与1000m2五星级宾馆的室内装修工程,所需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使用费、管理费、利润及相应风险费用承担等各方面的差异系数。

篇(9)

2.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考试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测量工具与测量手段。文章概括课程考试的地位、作用及重要性;针对高校课程考试的特征及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特点,探讨如何规范软件工程专业试卷规划、命题设计和统计分析,改善试题质量,提高考试成绩的信度。

关键词 :软件工程;课程考试;试卷规划;考试命题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5-0013-06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第38号(黑教高函[2013]351号)。

第一作者简介:李全龙,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及其应用、传感网络、情境感知计算、软件定义网络( SDN)等,liquanlong@hit.edu.cn。

1 背景

考试的最初功能是区分人和选拔人。最早的考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尚书·尧典》记载的尧通过考试禅位舜的传说,而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统一考试则是科举制度。目前,我国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选拔考试等仍然侧重于人才测评与筛选这一功能。

考试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与手段已经应用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不仅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重视,而且也吸引众多学者和教育界从业人员对考试形式、方法等展开了讨论与研究。考试除了具备人才选拔的功能之外,还常用于对被试者进行评价,以判断被试者对某些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高校教育中不同专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理念都不尽相同,有各自的特点。例如,软件工程专业教育非常强调对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那么,课程考核试卷如何设计才能根据专业特点及办学理念来准确、客观地评价被试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2 课程考试定位与命题过程

现代的考试主要分为常模参照考试与标准参照考试两大类。常模参照考试主要测量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比如高考、研究生入学等选拔性考试;标准参照考试主要测量被试者是否达到某个标准,如是否及格。高校的课程考试基本属于标准参照考试,但也部分肩负着常模参照考试的作用(如依据课程成绩的高低决定保研资格等)。因此,高校课程考试重点要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对概念、原理、方法、技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度,同时还要能够对掌握程度的优劣加以区分。课程考试的试卷组成与试题设计必须针对课程考试这一定位,采用科学规范的命题方法,才能有效保证试题质量,进一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课程考试命题及分析过程大致分为试卷规划、试题设计以及试卷统计分析3个主要阶段。试卷规划阶段需要针对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知识点分布等规划试卷的总体结构;试题设计阶段是依据规划好的试卷结构设计编制每道试题、制定试题的参考答案,这个过程可能会多次迭代修正试卷结构;当试卷使用、批阅并评定成绩后,需要对试卷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作为下一轮课程考试试卷规划与命题的反馈与参考。本文将按照这个过程并以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概论、软件设计模式等课程为例,描述如何规范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考试命题。

3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考试命题方法

3.1 试卷规划方法

试卷规划需要满足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考核目标的需求与约束。试卷规划的基本原则是“重点突出、充分覆盖”。“重点突出”是指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应该是试卷的重点考查内容,试题量与分数占比相对要高;“充分覆盖”是指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要尽可能分散开来,覆盖面要尽可能大,避免出现试卷只偏重某部分知识点的现象。这两点要平衡好,只侧重某一方面都可能导致试卷质量不高,影响评价的客观性与可信性。

为了保证试卷质量,一定要规划好试卷考核知识点与分数的分布,具体可以利用试卷结构明细表这一有效工具,表1为2014年计算机网络课程试卷结构明细表。该表可以方便规划试卷的知识点覆盖情况、分数分配情况、考查层次(识记、理解或运用)构成情况、考点分布情况等,科学规范地指导试卷的试题编制。该表可以根据课程章节或知识点结构进行调整,试题考核层次主要分为识记、理解与运用,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加以细分。识记类考核层次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等的记忆情况,理解类考核层次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运用类考核层次主要考核学生利用课程相关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l中信息在试卷规划阶段主要确定按章节(或知识点)的分数分配及试卷难度控制,具体试题编号、分数及难度系数则需要在试题设计阶段逐步迭代完善,最终完成表1的完整信息。

表1中每道题的难度系数为对该试题的难度估计,是对该试题难易程度的衡量,表示该题正确解答的比例,难度系数越大表示该题目越简单。难度系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M为样本集合,C为正确解答样本集合,p为难度系数。试卷的难度系数是每道试题的难度系数及其分值的加权平均结果。

试卷总体难度不应过难(难度系数值太小),也不应太简单(难度系数值太大),否则试卷的区分度会很差,无法达到课程考试承载的选拔性功能。通常试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5-0.55之间比较合适。

3.2 试题设计方法

完成试卷规划之后,可以进行试题设计。试题设计过程可以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1)尽可能不出过于简单(p≥0.8)或过于难(p≤0.2)的试题;

(2)尽可能少出考查层次为识记类的试题;

(3)尽可能多出考查层次为运用、理解类的试题,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使用知识的能力;

(4)尽可能设计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新场景、新问题,避免与往年考题重复;

(5)试题表述要力求严谨,避免歧义;

(6)主观题与客观题比例适中。

一张好的试卷考题主要考核层次应该是运用和理解,识记类的试题应尽可能少,并且分数的分配能够反映课程重点内容的分布。另外,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工业化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都应该是考查的重点。因此在具体试题编制时,应该尽可能设计全新场景,来考查学生对某些知识或原理的理解或运用。例如,在软件工程概论课程中,为了考查学生对UML类图设计中类之间聚合关系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个具有聚合关系的系统需求描述(见例1)。通过对该系统需求描述的分析,不仅可以考查学生从实际需求中发现聚合关系并对该关系进行设计的能力,同时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对于UML语言的使用能力。

例1:汽车是由各个部件组成的,例如,轮胎、引擎、车框、车窗等,但是这些部件与整体汽车并不是紧耦合的关系,换句话说,部件离开了车仍然可以存在。那么,当我们对汽车及其部件进行UML建模时,应该选用以下哪个图形元素来表示汽车及其部件之间的关系。 ( )

考点:软件工程概论——软件设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设计

答案:D认知层次:问题分析及理论知识运用难度估计:0.45

大多数课程考试都会设计类似于例1的选择题。选择题是目前各种考试中广泛采用的试题类型,具有良好的客观性。但是在命题这类题目时,许多的题目都只考虑了直观概念的考核,如类图中表示聚合关系的符号是什么?这样的命题是典型的单纯考查记忆的试题,并没有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另外,这样的试题还要特别注意选项的设计。一道好的选择题,每个选项都是精心设计的,除了正确选项,每个错误选项都能代表一类常见错误,也就是“有意义的迷惑项”,而不是随意拼凑的内容。如例1中的A选项,是一个错误选项,该选项的设计是考虑到如果忽略了部件与车之间的聚合关系,只考虑关联关系,就会得到这样一个错误结果;而错误选项C是最具有迷惑性的选项,如果学生混淆了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的话,那么就会得到这样的一个错误结果。

在试题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尽可能设计一些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场景,通过该场景对课程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查。

例2通过一个“真实”的网络综合考查学生对IP地址、子网划分、路由聚合、路由表、交换机、IP分片、域名解析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类型的综合题可以考查学生利用课程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2:某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路由器EO、E1、E2、E3连接的均为lOOBaseT以太网,Sl、S2、S3为lOOBaseT交换机。RI互联的局域网1、局域网2和局域网3共用IP地址空间192.168.1.0/24,且已将192.168.1.0/26分配给局域网3。路由器相关接口和部分主机IP地址和MAC地址等配置信息如图1所示。Rl和R2的路由表结构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192.168.1.0/24剩余的IP地址分配给局域网1和局域网2,其中局域网1需要IP地址数不少于120个,局域网2需要IP地址数不少于60个。请给出地址分配结果,并说明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可分配IP地址数以及可分配IP地址范围。

(2)基于问题(1)的分配结果,请分别给出Rl和R2的路由表,要求路由表的入口数(即路由表项数)尽可能少,并且包括到达DNS服务器的主机路由。

(3)请为主机Hl配置IP地址信息,包括l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以及域名服务器。

(4)若主机H2的子网掩码被配置为255.255.255.0,DNS配置为201.18.3.254,则H2能否成功访问sma.com.cn?为什么?

(5)若交换机S2、S3的交换表为空时,主机H3给H6发送一个数据帧fl,接下来H6又给H3发送一个确认帧f2,则从物理层上能够收到fl的主机有哪些?H3收到f2后,S2的交换表中包含哪些表项?(交换表表项结构:<MAC地址,端口>)

(6)假设连接Rl和R2的链路的MTU=500B,当主机H5向互联网发送一个ID=123456,length=1500B,DF=O的IP分组时,Rl需要将该IP数据分组分几片(每片尽可能封装为最大片)?给出分片结果(包括每片的ID、length、DF、MF、offset).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是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程师,要具有较强的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能力。因此,在不同课程的考试命题中,一定要注意综合应用题的设置。例3以软件设计模式考试的应用题命题为例进行讲解。

例3:某游戏公司的一款竞速游戏中,需要设计多种不同品牌、不同性能、不同外观的赛车,请选用合适的设计模式满足这个设计的需求,并给出理由。

例3的设计是为了考查学生对于工厂方法的掌握程度。首先,学生需要正确理解题目表述的设计需求意图,知道工厂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然后给出他们的工厂方法设计思路。

乍一看,这个题目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没有层次,但是事实上题目中隐含了潜在的需求。题目给定的背景是游戏公司的一款游戏设计需求,那么隐含的信息就是这是一款投入市场运营的游戏,它需要不断地给用户新颖的体验,游戏道具等的设计必须多样化,也就是说它的设计需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对于原有的设计与实现的影响要尽量小。如果对实际工程问题隐含的需求没有敏锐的嗅觉,学生可能就会选择最简单的工厂方法进行设计(如图2所示),每增加一款新车除了需要加入新款车的类,还都需要去修改CarFactory中produceCar的方法。然而,发现了这层需求的学生则会选用抽象工厂方法进行设计(如图3所示),使得系统的可拓展性更佳。每次增加一款新车只需要一个实现了Producer接口的新款车工厂方法类( XXXCarFactory),以及一个实现了Operation接口的新车实现类用于具体实现及定义新车的性能、款式等内容。当然,学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设计模式进行设计,如建造者模式等。此题是一个开放式的命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合适的设计方案。评审者要用开放的思想审视学生的解决方案,但是要对原则性的错误进行批判,对设计的优劣进行准确的判断。

试卷命题完成后,需要经过多次“打磨”,包括试卷整体结构、考查知识点、分数分布、难易程度等审核;对每道试题进行“研磨”,包括题干表述是否清晰、准确,选择题选项设计是否合理、有意义等。经过多次打磨的试卷可以避免或减少错误,尤其是科学性错误;经过多次研磨的试题才可以用于考试。在试题命题过程中(或之后),还需要编写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随着试题设计与编制的进行,需要同时更新表1,并调整试卷结构。试题命题结束,表1信息填写完成。此时可以通过表1全面了解试卷中试题结构、难易程度等,避免试卷过难、过易或者过偏。总之,试题设计的关键是要设计新场景,侧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避免与往年考题重复,在试题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试卷结构明细表。

3.3 试卷统计分析

试卷应用于考试之后,可以通过试评部分完善参考答案并形成评分细则,然后参照评分细则进行评分。试卷评阅完成后进行分数统计,评价试卷的评价效果。比如通过统计(全样本或抽样)分析评价试卷难度,分析每道题的难度、区分度等,并进行归档,作为未来课程命题的参考和指导。最后,还需要作好试卷的试题解析,总结试题设计的初衷,对比该试题实际考试效果,发掘可能存在的问题,反馈并改进教学。

例4: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1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 000 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

A.增加160 m B.增加80m C.减少160 mD.减少80 m

考点: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CSMA/CD协议

答案:D认知层次:运用 难度系数估计:0.40统计难度系数:0.32

【试题设计思想】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最小数据帧长度和最远站点距离的变化关系,考查考生对CSMA/CD协议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解题思路分析】CSMA/CD协议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边发送数据帧,边检测冲突;数据帧发送完成,即结束冲突检测”。因此,CSMA/CD协议若要保证检测到最极端情况下的冲突,必须保证一定的最小数据帧长度,以便传输一个最小数据帧的传输延迟时间不小于相距最远的两个站点在发送数据时出现的极端情况下的冲突。两个相距最远的站点发送数据时产生的最极端情况下的冲突,被检测到的时间为两个站点之间信号传播延迟的2倍。

若学生计算时忽略了往返时间,会得到错误的选项C;若学生搞错了比例关系,则会得出增加80米的答案,选择错误选项B;若学生既搞错了比例关系又忽略了往返时间,则会得出错误选项A的结论。

【效果及教学分析】该题在考试中实际统计难度系数为0.32,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个内容掌握不好。因此,今后教学中还应该强化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尤其需要增加相关内容的课堂例题讲解、作业等,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该基本原理。

例4是对一道考查CSMA/CD协议原理的选择题的解析,包括试题设计思路解析、解题思路解析、考试效果及教学解析3个方面。试题解析结果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可以将长期积累的试题解析内容编辑成册,作为未来学生课程学习以及教学的重要参考辅助资料,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4 结语

考试是课程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课程学习风向标和课程教学指挥棒,规范化、高质量的课程试卷设计对于课程教学至关重要。命题要紧扣教学特点,例如,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考核是否能够通过一张试卷检验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了解并掌握规范化的试卷设计方法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并不难,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能有多少时间投入到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中。当然,由于课程之间的差异以及课程目标的不同,每门课程选择的考核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文所述方法仅供参考,期望能对教师找到适合特定课程的最佳试卷设计方法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戴家干.从考试到评价:论我国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J]中国考试,2010(1): 3-8.

篇(10)

园林工程施工往往涉及内容多,如绿化栽植、园路、假山、给排水、造地型等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交叉作业。因此,企业在施工中应根据注意工程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注重细节。企业工程中标后,首先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由项目部统筹管理。对于小型的园林工程,采用直线式的组织形式,整个组织结构自上而下实行垂直领导,统一指挥。由公司下属分公司组建施工项目部,分公司经理即为现场施工项目经理,分公司下设多个施工队。这种形式适用于小型的园林工程。其特点是施工项目部相对稳定,任务下达后,很快即可运转,工作易于协调,而且职责明确,职能专一易于实现一元化领导,但不能适应大型项目管理的需要。对于大型综合园林工程,适合矩阵制,施工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可由企业各职能部门中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从而使多个项目与各职能部门有机结合。该形式的特点是不同部门专业人员汇集在一个施工项目部内,可以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集思广益,密切合作,有利于工程施工难题的解决。矩阵制中的每个成员虽然接受双重领导,但是强调施工项目经理的综合管理,有利于目标实现;可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使施工项目部具有弹性;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的同时,可发挥项目部的横向优势,使决策问题集中,管理效率高;企业各职能部门保持稳定,施工项目部随项目施工完毕而结束,是临时性的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在施工项目结束后,便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有利于施工项目部的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

园林绿化企业特别要注意加强工程项目部对施工成本控制。施工项目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直接成本主要由种植土方费、工程苗木费、种植人工费、辅助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及其他直接费组成;间接成本包括现场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附加费、办公费、差旅费、固定资产使用费、行政工具使用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金和劳动保护费、工程保修费、工程排污费等。要以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支出、控制项目施工成本的费用。同时要明确岗位责任,规范成本核算,坚持抓好先算后干,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上一篇: 开场白 下一篇: 土木工程实训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