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5 18:27: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人际关系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篇(1)

大学生的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且易趋固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坚持性,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求一种宽松与自由的环境。在具体交往中表现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以及合作意识强。 但是,一部分同学由于很少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因此在具体的交往活动或过程中便出现了各种“交往不适症”或“交往综合症”。经历着各种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给大学生活留下了一些阴霾;严重者心灵扭曲,精神紊乱、甚至自伤或他伤,给自己,他人、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了一些不可思量的伤害。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需要的矛盾,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或方法来缓解或解除这些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培养和增进接纳自己的意识,懂得完善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从而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归纳起来,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以下方法策略:

一)谦虚谨慎,摆正位置。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忘记过去的辉煌或阴影,把大学生活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保持一种平和而理智的心态,谦虚待人。

二)平等相待,真诚相处。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基础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别,但他们在交往中却都刻意追求平等,强者不愿被迎合,弱者不愿被鄙视。因此,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善大,莫过于诚”,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心。

三)主动开放。每个人所隐藏的内心世界,正是别人希望发现的奥秘,一般来说只有暴露了自己的内心,才能走进别人的心里。当你对别人作出一个友好的行动,表示支持或接纳他时,他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压力,为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他便会对你报以相应的友好行为。善于与人交谈和一起娱乐,能恰当分配时间与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往往会取得思想上的沟通、感情上的融洽。

四)心理互换与相容。生活中常常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别人。但当你站在别人的位置看问题时,就会了解别人的所言所行,获得许多从未有过的理解,便会觉得心理上的距离缩短了。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利,彼此只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而不可能强制改变别人。如果时时处处尊重和理解别人的选择,不过高要求别人,就可以减少误解,有豁达心胸,从而达到心理相容。

篇(2)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原于日本xxx世纪xxx年代,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落实到公安机关,我理解精细化管理之“精”,具体可以体现到“四精四细”上,即精华(思想、文化)、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业务、专业)、精密(管理、考评),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细分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二、公安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是推行公安精细化管理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前些年,公安机关通过“三基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使自身的硬件装备和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管理的粗放型、经验型仍未有根本改变,严重制约了公安事业和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普遍存在各岗位职责界定不够明晰、许多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性不强、工作效能低下、现代化管理水平不够高等问题,精细化管理,是公安机关应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日益动态复杂社会治安形势、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元的公共安全服务需求及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是推行公安精细化管理是“三项建设”的迫切需要。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党委员在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公安工作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为推动公安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公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安管理工作亦急需推进。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成果,有效应对日益细致的社会分工,精细化管理必将成为有效提升公安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是推行公安精细化管理是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打造正规化公安队伍是新形势下公安工作既定目标之一。而精细化管理虽然是一种创新的理念,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但最终是为公安工作目标服务的。推行公安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最大功能和效率,从而更快更好实现既定公安工作目标。

三、实施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举措

一是用人性化管理这个“核心”打牢民警思想根基。公安事业发展的依靠在民警,好坏的评判权在人民群众,旬阳县局出台《关于改进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通知》(即105号文件),就是要求公安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无论是领导对民警,还是民警对群众要多一些人性化,少一些“冷面孔”,以理解人、关心人、鼓励人的方式管理,从最能影响人、打动人、感染人之处着力,盘活有限存量,激发无限潜能。

二是用目标责任考核这个“杠杆”推动公安业务工作。县局紧紧围绕年初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出台了《目标责任考评办法(试行)》,建立了标准化的考评标杆,确保了工作目标与量化考评有的放矢。规范了考评的次数,试行月考核通报,避免考评结果的偶然性,确保公平公正。实行上下之间的责任捆绑,有效促进彼此间的良性互动。在月考评中,积极融入了“所队捆绑”的工作责任机制,明确机关职能部门与基层所队等被指导单位之间的工作捆绑责任,全面提高机关与基层所队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力,推动全局业务工作跨跃式发展。

三是用从优待警这个“关怀”促进公安队伍建设精细化。真心实意地爱护民警,更多地给予民警信任、理解、支持、保护和关心,坚决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政策,出台了《民警子女就读高校奖励救助基金暂行管理办法》,鼓励民警子女好学上进,尽量解决民警教育下一代的后顾之忧,多做得警心、暖警心、稳警心的好事实事,真正做到政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体恤,把温暖送到民警心坎上。

四、对区县公安机关深入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几点体会

考评内容科学化是基础。管理考评办法和细则的制定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具体问题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精细化管理考评细则是整个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灵魂和精髓。而细则的制定关键要解决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要通过定性定量分析,重点解决不同的部门之间、单位之间、警种之间、岗位之间以及不同的地域(派出所)之间差别等问题,确定比较科学合理的地域差别参数、部门警种差别参数、岗位差别参数、职务级别差别参数和工作发展参数等五个方面的参数,以便确定较为科学合理的量化分值,努力实现可比性,力求科学、合理、可行。

考评结果效能化是保障。建立“票子”、“面子”、“帽子”三大激励机制。“三子”就如同拉动精细化管理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特别是在公务员工资改革后,各部门再也不能发放各种形式的奖金。缺少了物质激励的精细化将会使管理效能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操作上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想办法:一是与岗位竞赛活动挂勾。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竞赛活动,给予排名在前的集体和民警以重奖,适时兑现。二是与考察学习挂勾。对排名靠前的单位和民警,由分局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三是与评优评模职务晋升挂勾。凡是记奖、报功、提拔、升职的民警,必须在精细化考评中排名在前的人员中考虑。

篇(3)

(一)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事故案件特征

1在案件性质方面,未成年人遭受诈骗、敲诈勒索、盗窃等经济类案件所占比数最大,其次是殴打他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暴力型案件,再次是猥亵、等害案件,其余案件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较少。

2在案件发生的空间特征方面,案件发生在外城区的比例大于中心城区,且案件多数发生在几个较为集中的城区。

(二)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事故主体特征

1在性别分布中,男性被害人显著多于女性被害人。

2在年龄分布中,被害人人数总体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在14岁以上显著增加,17岁年龄段的被害人人数达到顶峰。

3被害人中的流动人口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户籍宁波市所辖县的未成年人。

二宁波市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事故发生的相关因素。

(一)外来人口特殊群体与暑期安全事故。

宁波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宁波生活居住、就业创业,跨区域的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在进一步促进宁波发展的同时也给宁波市的治安管理和公共安全带来了隐患。外来人口的增长导致了暑期未成年人安全的危险因素的产生。据宁波市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宁波市外来人口背景来源广泛,人口众多,不利于管理。而他们多数受教育水平不高、从事体力劳动收入不高,加之与本地人口生活水平和待遇的差距使他们心里失衡,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成为伤害相对社会经历丰富的成年人处于弱势群体的未成年人的危险因素。

(二)公安管理因素与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事故。

公安管理因素主要为流动人口管理因素。流动人口管理因素:流动人口来源地复杂,公安管理困难,暂住证很难普及,同时在公安工作中对未成年流动人口缺乏重点管理,从而对他们的日常活动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流动人口即使遭遇危险失踪,在无人报警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现,危险性极大。

(三)学校监督因素与暑期安全事故。

暑期放假,大部分学校都会进行安全教育,例如举行一次安全教育的讲座或者发一些有关安全防范的资料。调查发现,这种安全教育由于缺乏与家长的互动和交流、对策方法与实际脱轨,效果不佳。暑期期间,学校与家长、学生之间也缺乏必要的联系,家长和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提醒,学生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技能,学校未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的监督作用。

四、完善未成年人暑期安全的对策。

(一)加强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流动人口管理、场所管理和总结经验、协助宣传。重点人口管理是分步进行的,因为流动人口来源广泛、身份复杂等特点,一步到位的管理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先抓住流动人口中的重点人口,即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普及未成年人的暂住证,并将他们的资料建立电子档案,登记下他们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学校等。同时,定期抽查访问也是必要的,在监督他们的同时展示国家对他们的关爱,他们才能更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场所的管理既包括对犯罪高发地的管理,也包括对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管理和旅馆、宾馆、出租房等暂时性住所的管理。对犯罪高发地的管理主要是视频监控和警察巡逻、站岗相结合,对于较为重要的犯罪高发地如市中心、菜市场应采取视频监控和警察巡逻想结合的方式,来保证重要地段的安全。而对于无法安装视频监控的地带,如树林,则需要专人看守,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可以不用警察看守,这样才能使犯罪分子无法找到犯罪环境。

(二)建立家庭保护

篇(4)

作为教师,在结束艺术设计专业课基础理论部分的讲授后,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社会调查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上交调查报告。在结束社会调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逐一对自己的调查报告进行介绍,由其他学生发表意见、提出看法、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对理论、实践等环节进行总结与点评。显然,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能够有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还能够从根本上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2.教学课程“特色化”

对于课程的安排,教师应对一些传统课程进行优化与整合。如图案课程与平面构成课程,这两者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存在很多共同之处,可以将其整合为一门课,既避免了重复,也可以取长补短,同时还能缩短教学学时。另外,教师应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观念与方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一些既具有时代精神也符合艺术设计发展规律的校本课程。

3.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作为21世纪的设计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团队意识、独特的艺术个性以及严明的纪律观念。只有在拥有突出业务能力的前提下培养自身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以及自觉接受现代社会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才能真正符合现代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其次,只有建立广泛、和谐的人际关系,具备灵敏的市场嗅觉,自身的才能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在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读懂市场、接近市场、把握市场,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市场学、管理学、营销学等进行了解与学习,以此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与市场竞争中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

篇(5)

由若干份报刊杂志子统统构成的公司是一个完整的、层次分明的系统。其中,各报刊杂志相对独立,而与广告、外联等部门又存在很强的联系性,相关性。各个部门都有自己明确的权限,同时各份杂志报刊都有独立的利益。这样一来,在公司充分授权的情况下,各份报刊杂志在职人员的经济利益便于报刊的经营业绩挂钩,广告、外联也与其本身的广告赞助分额挂钩,这样便可很大限度的调动公司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司的办公室综合调度、处理各单位的经营,这就大大减少了公司经营的成本,而对广告、外联的共享更可以增加公司的收入。当然,在管理的各种目的中,效益是最根本的目的,对于杂志社这个经济实体来说亦是如此。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也是杂志社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对我实习所在的《家庭育儿》情感版杂志来说,国内还有好几份类似的杂志,比如《知音》、《婚姻与家庭》、《爱人》等等。因此在这块蛋糕上也存在着很激烈的竞争。众所周知,《知音》、《婚姻与家庭》等杂志都是创办了几十年的老杂志,常年的经营已经使这些杂志有了很好的名声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而《家庭育儿》情感版还处于上升期。本杂志的做法是,一方面提高杂志稿件的总体质量,我所在的编辑部不但从众多的来稿中精挑细选真情、感人、文笔优美的稿件,还要经过各位编辑认真反复地编辑和校对。而美编也一直努力地改进杂志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依托公司的客户资源搞好发行工作。这也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杂志社的管理工作对我影响颇深,而自我管理方面的实践体会也让我深有感触。上班的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杂志社的地址在朝阳区的安贞桥附近,我必须挤以拥挤闻名中青院的300路车上下班。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平时在学校,如果早上没课总要睡个懒觉,很晚才起床。现在却必须每天都要早早起床,早早去挤公交车。虽然九点钟上班,时间看似来得及。但这必须忽略堵车的因素,我应该有更加充分的时间,以免吃到把自己搞得很狼狈。这对我的时间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早上的起床时间。比如何时吃饭,何时睡觉都要有新的安排。周一到周五的上班,对自己洗衣服、运动等事项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影响。平时的课表随着学期的结束作废,考试表也跟着作废,我重新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时间表。早上六点钟起床,半小时洗漱、放松、整理,六点半吃早饭,七点钟等公交车(等车大约十五分钟,坐车一个小时),八点半左右到单位,十五分钟清理办公室卫生然后开始工作,十二点钟吃午饭,午休半小时,一点半上班,五点下班,六点半吃晚饭,七点半跑步半小时,九点钟上网两小时,十一点睡觉。开始时虽然实习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兴奋感,但是这种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不适应。另外,周六周日的安排也有了新的改变。总体说来,由于上班的时间比较固定,所以时间的安排也比较固定;自己专心致志的进行自己的时间活动,没有了那么多的社会、社团活动打乱自己的时间安排。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和技术应用时期,也是各国政府在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技术应用离不开合作和互动方式,合作必须建立在互相信赖的人际交往的基础之上才得以实现,因此培养学生广交朋友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和当代社会的需要,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比较客观地了解当代农村初级中学的班级人际交往的现状,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科学的教育决策提供客观的第一手资料,以便改善不良的人际交往状况,引导学生学会交往,提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鉴于以上原因,我们确立这个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查的内容

本调查研究工作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本校初二年级组六个平行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进行调查问卷,该教学班共有43位学生,其中男生21名,女生22名,平均年龄13.5周岁,被调查的对象中农村学生占全体学生总数的97.7%,学习成绩该教学班在整个年级组中名列前茅(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以初一第一学期的期终考试为参考指标),本次调查共分二十七个指标,其中二个指标各分三个支指标进行调查,基本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同伴和长辈等在活动中的交往情况,同时能主观地反映该班的每一位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真实情况,问卷着重就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

为了比较真实地反映该班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情况,对问卷调查所采集的原始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学的有关原理进行对原始数据作精加工,现整理如下:

表㈠ 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家庭结构统计表

结构 三代同堂 核心家庭 单亲随父 单亲随母 其他 户数 25 14 2 0 2 百分比 58% 32.6% 4.7% 0.0% 4.7% 注:核心家庭是指三口之家

表(二) 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最烦恼的事统计表

项目 学习困难 生活困难 健康欠佳 家庭不和 师生紧张 同学不和 没有困惑 人数 32 2 8 2 8 19 22 百分比 34.4% 2.2% 9.6% 2.2% 8.6% 20.4% 23.6% 表(三) 农村初级中学学生遇困惑主要倾诉对象统计表

项目 家长 老师 同学 朋友 咨询人员 写日记 不倾诉 其他 人数 10 1 3 18 0 4 6 1 百分比 23.3% 2.3% 7.0% 41.9% 0% 9.3% 14% 2.3% 表(四) 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成为好朋友的原因统计表

项目 爱好相同 性格相似 学习互助 观点相同 相识已久 课余同在 信赖可靠 其他 人数 15 19 10 20 6 22 32 3 百分比 11.8% 15.0% 7.9% 15.7% 4.7% 17.3% 25.2% 2.4% 表(五) 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主要交流对象人数统计表

项目 父亲 母亲 教师 学生干部 同伴 自己 不想解决 其他 有趣的事 2 8 1 0 31 0 0 1 学习困难 0 0 10 7 16 10 0 0 生活困难 7 24 3 0 2 7 0 0 课余时间 1 3 0 0 36 1 0 2 累计(人) 10 35 14 7 85 18 0 3 百分比 5.8% 20.5% 8.2% 4.1% 49.4% 10.5% 0% 1.7% 表(六) 农村初级中学学生际交往拥有好朋友的分类统计表

项目 人数 频数 平均频数 得分 平均分 男生 21 60 2.86 121 5.76 女生 22 69 3.14 137 6.23 全班 43 129 3.00 258 6.00 表(七) 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对好朋友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对比统计表

项目 优(A1) 良(A2) 中(A=3) 差(A4)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男生 8 38.1% 3 14.3% 2 9.5% 8 38.1% 女生 8 36.4% 1 4.5% 1 4.5% 12 54.6% 全班 16 37.2% 4 9.3% 3 7.0% 20 46.5% A=┃自我评价人数-同伴评价人数┃

表(八)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数据处理汇总统计表

项目 样本 容量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T值 P值 基本结论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男生 21 6.33 2.97 2.86 1.90 4.51 P>0.05 两者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女生 22 7.18 2.28 3.14 2.25 5.92 P>0.05 全班 43 6.91 2.31 3.00 2.07 8.27 P>0.05 四、调查结果分析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作了必要的访问,对学生人际交往的统计数据运用了教育统计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对原始数据作了大量的处理工作,以求得比较准确的结论。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两个指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进行比较分析。

1、从表(六)可以知道:中学生被本班同学列为最好的朋友,次数平均为3次,其中男生为2.86次,女生为3.14次,女生优于男生;女生平均分为6.23分,男生的平均分为5.76分,平均得分为6.00分,女生得分略高于男生,这充分说明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总体评价过高。

2、中学生认为好朋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从表(四)中不难求得,首先是同学之间要信赖可靠,其次课余时间经常在一起交流,彼此间有相互了解,倾吐自己的心声,再次是在学习上互助,同学之间有问题互相帮助,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最后是性格形似、兴趣、爱好相同,参加某一项活动后,交流的机会增加,很容易形成好朋友的原因。从同伴评价的结论中可以知晓,好朋友常常三、四个组成一个小群体,在这些好朋友中,初中二年级学生的男、女同学界线分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一位学生拥有异性好朋友,其余均是同性朋友组成的群体。

3、中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与人际关系的客观状况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人际关系的自我评价和客观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37.2%的学生两者之间的评价基本相符,但两者完全吻合的人数只占全班人数的2.3%,有62.8%的学生不能真正反映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其一学生反映自己人际关系的水平高于实际人际关系的高达95.4%,相差5位及以上的占44.2%,其二低于实际人际关系的只占2.3%,说明两者之间的评价有特m显著的差异,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期望值过高,因此反映了中学生对好朋友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盲目性。

4、在本次调查中还发现,好朋友拥有最多的9人次,大于或等于5人次占全班人数的16.3%,没有拥有一位好朋友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9.3%,其中男、女学生中,女学生拥有的比例比男生高出14个百分点,男生中拥有好朋友的对象中,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比例相当,学习成绩一般的优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女生中拥有好朋友的对象中,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是班干部中的比例占75%,女生中学习成绩优秀,学习上互相帮助,增加了互相之间的交流机会,并且在学习上主动帮助学习成绩欠佳的同学,很容易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因此人际关系就比较好,但男、女学生中拥有孤独者的比例相同。

五、调查结果分析的对策和建议

篇(7)

1.1 一般资料 某医学院2009级新生按专业分层随机抽样,临床医学、护理、生物技术专业在校学生6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7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

1.2 研究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状况测验表及基本情况调查表,通过自填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人际关系状况。资料经核对后输入电脑,采用Excel 2000和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3 评价标准 得分在30分以上表明人际关系状况很好,25~29分表明人际关系状况较好,19~24分表明人际关系状况一般,15~18分表明人际关系状况较差,15分以下表明人际关系状况很差,得分越高表明人际关系状况越好。

2 结果

2.1 人际关系状况分析570名大一新生中人际关系在一般以下所占的比例为8%。见表1、图1。

2.2 人际关系状况的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紧张,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2.3 家庭住地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从城市来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显著好于来自农村的(P=0.00)。家庭是农村的学生与城市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有差异(P<0.05)城市学生人际关系好于农村。见表3。

2.4 父母文化水平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父母文化水平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也有显著性影响(P=0.00),父母文化水平为专科的同学人际关系最好,基本符合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子女的人际关系越差,但本科以上者子女的人际关系状况反而有所下降。见表4、5。

2.5 性格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性格外向者人际关系状况好于性格内向者(P=0.00)。见表6。

2.6 既往病史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无既往病史者人际关系状况好于有既往病史者(P=0.00)。见表7。

2.7 逐步回归分析 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性格、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有无既往病史和家庭经济状况(均P<0.05)。见表8。

篇(8)

笔者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即如何让学生传承传统的文明礼仪。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位90多岁的老人在公交站牌旁摔倒,骑着电动车路过的刘女士便赶紧下车扶起了老人。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翻版“彭宇”,刘女士在扶起老人的时候,请周围的几位路人为自己作证。“姑娘,我不会赖你的,你是好人。”被扶起后,老人对刘女士很是感恩。然而,当老人被送到医院后,却改了口,称是刘女士撞了他。幸亏老人的家人明事理,幸亏有目击者愿意为刘女士作证……看完后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今天的中国人怎么了?难道作为礼仪之邦的国民把应有的文明礼仪忘却了?中华民族自古为礼仪之邦,今天,我们正在营造真诚、友爱、和善的生活环境,构建和谐、文明、幸福社会,开展中学生传统礼仪教育,不仅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展的要求。

然而,传统礼仪教育不同于一般学科教育。首先,传统礼仪是千百年来的伦理文化积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礼仪有所不同。因此传统礼仪教育没有现成统一的教材。其次,传统礼仪来自于生活,体现于生活,传统礼仪的教育不应该只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教育方法应该灵活多样,突出传统礼仪教育的社会化和生活化,以中学生日常养成道德讲礼仪的良好习惯为教育宗旨。在传统礼仪教育过程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中学生传统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没有充分发挥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不注重对传统礼仪文化底蕴的感受,这样的传统礼仪教育也是残缺不全的。学校传统礼仪教育不是培养学生只会循规蹈矩、照章办事,而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自觉体现传统礼仪的更高境界。

本人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自乡村农民家庭,这是实施传统礼仪教育的有利条件之一。可是,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传统礼仪的学习和实践的兴趣,成为一个注重自身修养、注重礼仪的品行兼优人才。在开展传统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中,本人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报告活动和体验式活动进行传统礼仪教育,实现道德内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传统礼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家庭礼仪、书信礼仪、人际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就餐礼仪等,中学生或多或少耳闻目睹过一些传统礼仪。为了使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有深层的理解,我有针对性地选择简易可行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书写调查报告,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本地区本民族传统礼仪的真、善、美。以“本地就餐礼仪的调查报告”为例,为了利于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我精心设计如下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 班)

调查目的:中华民族自古具有“温,良,恭,俭,让”之五德,以礼律己,以德待人。然而,当代中学生传统礼仪的严重失落,令人痛感。礼仪,礼貌不仅存于心中,也表现在适当的形式中和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细节中。而就餐礼仪,是日常生活中随意就能做到的,既不费力,也不劳神,就餐礼仪是“生活常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拾就餐礼仪,唤回灵魂已是不容忽视的了。为此,我们决定对这课题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学生家庭所在地( 县 乡或镇 村)

调查对象:学生父母、本村年长者等。调查时间;2011年元月至2011年3月。调查方法:访问、问卷。随机抽样:随机抽样60岁以上的男女性各50名。

问卷调查:1.就餐时宾主座位应是( )

A、相邻,宾居主人右侧 B、相邻,宾居主人左侧 C、宾主座位相对。D、无指定座位。

2.就餐完毕,离开餐桌前,应该( )A、将筷子并列架在碗上 B、将筷子并列放在桌上 C、将筷子交叉架在桌上。

3.就餐时下列做法正确的在后面括号打√,错误的打×。

(1)主人用自己的筷子为客人夹菜,表示热情友好。( )

(2)主人不时为男宾敬烟,表示热情好客。 ( )

(3)侍者为客人盛饭时要盛满碗,表示让客人满意。( )

(4)就餐完毕,客人应有意在自己碗留些食物,表示有礼谦逊。 ( )

(5)主人要不断劝酒,致客人出现醉态,表示主人热情。

( )

(6)口内有食物,避免说话。 ( )

4.就餐时,还应注意哪些礼仪?至少列举3个。

(1) (2) (3)

调查组织:高一年级( )班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回家期间,给被调查者说明调查意图,取得长辈们的支持,以学习就餐礼仪为目的,访问调查,现场记录,发放调查表格,收集调查表格。

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分类汇总表等方法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调查效果:本调查结论可作为本班学习和实践传统礼仪的参考依据。

调查心得:通过本次调查,

篇(9)

调查报告资料:《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涉及全国6000多名2006年毕业的本科生应届本科毕业生中,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1.58%的学生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调查中仍有77.3%(34家)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还有20.5%(9家)认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比较务实了,甚至为了就业而降低了期望。

解读:

1. 用人单位考虑:从公布的调查报告信息来看,这个报告似乎倾向于有影响力的高校毕业生。如,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报告显示77.3%用人单位还是认为就业者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我认为一方面跟就业者的名校情结有关,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实际上是,皇帝女儿虽然好,但用人单位怕娶不起。因为养媳妇,不仅仅需要考虑钱,更需要考虑新媳妇与婆婆与家人相处共事的环境,即新进人员的个性与固有的企业文化凹凸差的比重。

2. 就业建议:一方面登陆用人单位网站或通过熟悉的朋友详细了解单位的特点和企业文化,根据自己的个性寻找适当的契合点;一方面要敢于谈必要或适当的待遇,零工资的想法固然是善意,但用人单位往往觉得更难办。

调查报告资料: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

解读:

1. 用人单位考虑: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这个数字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意思。在实际就业成功率上,可能要比这个数字低数成。

2. 就业建议:找工作就像谈恋爱,恋爱就是练爱,一见钟情定终生,是幼稚的表现。刚毕业的学生,不妨多创造面试的约会机会,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怯场、不自信的弱点,提高娴熟得体沟通的技能和技巧。

调查报告资料:截止到5月底,在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有27.3%(12个)受访者承认招聘时有性别倾向,而有72.7%(32个)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招聘时没有明确的性别倾向,但会考虑工作的性质和岗位要求来招收不同的性别。

解读:

1. 用人单位考虑:用人单位用人不考虑性别,那肯定是不实际的。

2. 就业建议:男性就业者多选择基础性、技术性和市场业务工作考虑,熟悉单位环境和市场环境,才是第一重要的,尤其是学管理和法律专业的,尤其要考虑性别的差异。女性就业者,建议一般不要太强调能力,而要在与人接触、言谈举止等方面下功夫。

调查报告资料:课题组依据16所大学所在的区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区间,调查结果显示,东部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西部和东北部高校则依次分别为47.88%、41.73%和43.39%。

1.用人单位考虑:一般而言,一方面经济活跃地区,新生的就业机会多,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效率比中、西和东北部高。

2. 就业建议:对有能力或想体验人生更多角度、多层面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就业者,应当跳开熟人圈和地域圈的限制,去寻找全新的机会。学历只是证明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标签,趁年轻身体棒,精力好,有冲劲的时候,多积累经历、游历和行业认识资历,是一生的财富。

调查报告资料:此次调查根据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调查结果显示,农学就业率最高,达到78.38%,而法学仅有37.85%;医学最低,仅为31.01%。而且通常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

解读:

1.用人单位考虑:(1)尽管法学专业的总体水平一直以来都不是很高,但并不说明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没有市场,对于大多数用人单位专业的法律人才都是稀缺的。关键的是一方面学校课程结构和学教方式需要做很大的改进,法律人才在中国不是过剩,而是太少,少得可怜到已有法律人才根本就不足以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2)农学就业率最高,就业期望值低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量,是卖方市场在起作用,其次是人的就业价值改变。

2. 就业建议:(2)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要大胆打破专业限制,选择不同的行业就业;(2)就业者选择农业、农村、农商甚至农民,将是大有作为的事业天地。

篇(10)

(一)调查的科学合理性

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100名学生,有效回答人数88人,其中男生比例占57%,女生占43%。

(二)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选一的有12% 选二的有79% 选三的有9%

选一的有28% 选二的有61% 选三的有11%

选一的有34% 选二的有18% 选三的有48%

选一的有6% 选二的有30% 选三的有74%

选一的有19% 选二的有68% 选三的有13%

选一的有29% 选二的有67% 选三的有4%

选一的有8% 选二的有76% 选三的有16%

(13)您能否很好地处理学习、工作、娱乐的关系并能很好地分配个人的时间呢?

选一的有10% 选二的有81% 选三的有9%

选一的有46% 选二的有52% 选三的有2%

选一的有78% 选二的有14% 选三的有8%

选一的有17% 选二的有70% 选三的有13%

一、适应环境

大学一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大多数新生还是刚离开父母、亲友,走出家门来到大学求学。大学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在以上问答中,有一步分学生表现得不能适应生活,大部分还是能够。

二、角色转换

根据上面的问答受访的新生有半数对此表现有困扰。角色的转换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大学生的校内角色不同,在中学,不少新生都是班里的突出分子,而在大学校园里,新生的大多数只可能是一个普通学生。其次,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也不同,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尚未发展成熟,职业方向和社会角色不能确定:而大学生的职业方向相对确定,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而社会多大学生的要求、期望和标准也要比中学高得多。因此新生要实现从中学到大学这种校内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变化,用大学声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学做人又学做事。

三、专业学习的问题。

上一篇: 上户申请书 下一篇: 中学生暑假学习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