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实习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22 01:33: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前教育实习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前教育实习报告

篇(1)

安排教学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基本情况

我们十月十一日来到湖南永州双牌县第二中学,到十一月十八日实习结束。我被分到高一(172)班进行实习。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监考十场;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网络的利与弊”的班会;组织本班学生与实习老师之间的篮球赛两次;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情况十一人次。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篇(2)

现代保育观认为,保育即保护、抚育、教育,具体包括对幼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保育,是成人为幼儿的生长与发展提供必需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照顾和养育,以保护和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发展。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实习环节,保育实习要求学生把幼儿卫生保健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运用于幼儿园实际保育工作中,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树立科学的健康观、保育观、儿童观,掌握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具备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能力,继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一、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保育实习现状

我院于第二学期开设了专门针对学前生理卫生保健(或称学前卫生学)理论课程的实习课程――幼儿园实习(保育),采用集中方式入园实习2周,让学生在园中通过见习、观摩、操作、实地体验幼儿园保育工作,达到建构对保育的理性、全面认识,培养学生保教结合之意识和能力,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

笔者在担任学前生理卫生保健课程教学的同时负责学生保育实习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为更好地帮助学生锻炼保育能力及提高有效实习效率,笔者主要从实习组织者和实施者两个角度就保育实习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策略探讨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完善保育实习工作。

二、学前专业学生在保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保育实习内容设置较多,学生保教结合能力较弱。

保育实习内容的设置是从学科要求出发,涉及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一日活动各环节保育技能操作和要点记录,包括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中的保育;全日健康观察及个案健康观察及观察记录、儿童常见意外事故、传染病等调查和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等,内容繁杂。学生一方面为了完成繁重的实习任务,填写实习手册,另一方面要应对入园工作环境的调适,在较短的实习期内很难把握实习的全面性及重点,也很难发现及掌握保育和教育结合点,同时容易对保育工作产生偏离认识。

(二)集中实习方式带来经验总结不足和弊端。

集中实习方式能迅速让学生获得保育工作的直接经验,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及保育内容,同时增加与幼儿的经验,但实习一天下来大都疲惫不堪,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分析梳理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经验。这些经验若不能及时梳理,那么实习过了就忘了,不能真正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专业能力发展不容易被“看得见”。

(三)“应然”实习要求与“实然”实习内容存在差距。

“应然”的保育实习内容是根据学前生理卫生保健课程要求而制定的,要求学生掌握保育工作的同时形成保教结合的意识及能力。幼儿园分配实习任务时因考虑学生自身经验不足、幼儿园实际工作安排等原因先安排基础保育工作,如观摩、清洁消毒打扫、照顾幼儿等。通常实习生都会花费1~2周的时间熟悉幼儿园日常常规及熟悉班级幼儿,但当这些工作上手时实习快结束了,实习期大部分做的基础工作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幼儿园保育工作就是帮忙打饭、清洁打扫、给幼儿穿衣梳头发、带领幼儿解便等,很难真正树立保教并重的观念,这与最初实习目的的初衷是有违背的。

(四)教师指导力度需加大。

一方面因学生自身保育能力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导致幼儿园老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负责保育工作,学生实习内容大多停留在保育表面工作,这样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实习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学院指导教师因教学与实习指导时间冲突等原因,进入现场指导时间与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实习中产生疑问而得不到及时解答。

(五)实习效果待强化。

实习效果体现在学生对保育的认识和保育能力的提高方面。然而,即便通过实习,仍然发现学生保教意识中“教”的意识薄弱,在学生实习报告中,大多流于工作介绍,而少于问题发现及经验提升,导致学生保育能力不易“看见”。

三、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保育实习成效的途径

(一)加大专业理念引导力度。

加强在学前生理卫生保健课程中对保育观的理念引导,让学生在思想上具备对保育的全面科学认识。现代保育观,就是对幼儿进行保护、养育和教育,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加强保育技能训练。

有效利用及发挥校内实训室功能,学生在正式进入幼儿园实习前,具备一定的职前准备能力,包括对幼儿园实际保育工作的初步认识等经验准备,技能准备(包括基本清洁消毒技能、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处理及疾病预防措施训练等),让学生不带着恐惧、担忧、迷茫的心态进入实习阶段。

(三)问题探究实习模式的预想。

1.实习方式。以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配合,集中实习聚焦于核心能力把握,如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保育要点。分散实习则主要通过见习、观摩等方式就幼儿问题心理行为、个案观察护理等内容提高能力。

2.实习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问题探究模式进行保育实习。让学生采集现场实习的问题,合理调配实习与问题探究时间,教师给予引导,帮助学生强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探究模式让学生带着学科问题、现场问题或学术问题进行实践操作,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保育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及调整,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专业素养。

(四)加强教师专业实习指导。

一方面在实习之初,学院应与幼儿园就实习内容及要求达成一致意见,落实园方实习指导教师,加大指导力度。同时加大学院自身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力度,围绕问题探究模式程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及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供方法策略支持。

篇(3)

对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所谓“哗众取宠”“劳命伤财”的时尚玩意儿,对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另一种观点认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所呈现的知识,它是教学现代化的体现。

随着高校的扩招,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如何面对这100人左右的大课,保证教学质量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一位外语公共课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于2005年试着在自己的教学班中率先应用多媒体教授外语,摸索外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价值与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效性实验研究

1.实验阶段一。

研究假设:从短期授课效果(一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研究对象:2005年9月,江苏教育学院决定对2005级普本新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即将学生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班教学。共分出6个教学班,A1,B1,B2是文科班,A2,B4,B5是理科班,其中A1(65人),A2(6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B1(78人),B4(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为110一119分,B2(77人),B5(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在110分以下。B2,B4班的大学英语教学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实验班,其他4个班为实验的对照班(按高考英语成绩与实验班同水平的B1,B5为对照班1;而高考英语成绩好于实验班的A1,A2为对照班2),使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B2,B4(高考英语成绩120分以下)。多媒体教学模式。实验班(147人);B1,B5(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下)*传统教学模式一对照班1(148人);A1,A2(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班2(125人)。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非实验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时间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2005级实验班,对照班共6个教学班2005 - 2006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1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班高考英语成绩还略低于对照班1(M实验=107. 46

注:*P

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2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二107. 46 < M对照班2=123. 38 ,**P=0.000

注:*P < 0. 05;**P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和对照班1在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分别为77. 95 , 76. 74,虽然实验班均分高出对照班1,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两组均分分别为72. 2和68. O1 ,74. 5和71.32,P=0.000实验班

表2的结果则告诉我们在剔除了人学成绩(即高考成绩)对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影响之后,代表两种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学生期中英语成绩的调整平均数分别为79.784和81. 774,多媒体教学模式没有显现出它的优势。但到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我们可以看到两组在调整了人学成绩影响后的平均分分别为75. 266和72. 752 , 77. 073和76. 361,虽然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 01),但实验班的班级平均分高于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对照班2。

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短期授课(一学期)效果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2.实验阶段二。

研究假设:(1)从长期授课效果(3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2)多媒体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研究对象:由于从2005 - 2006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有些班陆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所以我们选了B2班(77人)作为实验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模式),BS班(70人)作为对照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两个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均在110分以下,经过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103. 96 , M对照班=102.1 >,可以看作是同质的两组。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至三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对照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长期跟踪教学效果的教学实验,为期3个学期,时间跨度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二学期及2006一2007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实验班、对照班3个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及两个班学生2006年12月参加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有1人,对照班有2人没有参加2006年12月的四级考试,所以在进行教学效果的长期跟踪数据处理时是按实验班人数=77一1 = 76人,对照班人数=70一2 = 68人来录人的。为了检验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我们所使用的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即以各学期总评成绩,四级考试分数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l.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统计结果如下:

注:(1>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

(2)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是以各学期总评成绩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 l .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

注:T分数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历次成绩参照全年级的478名学生历次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计算出的Z分数,按照lOZ+ 50转换而来的。

从表3和趋势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历次英语考试成绩在年级中的相对位置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快于对照班。表4报告的是对两种教学模式真实教学效果进行协方差分析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从3个学期的学期总评成绩来看,实验班的教学成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班,P第一翔=0. 012 < 0. OS ,P第二翔=0. 005

为期3个学期的教学实验部分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长期教学效果看,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但对学生的四级英语考试的促进效果不够明显。

二、分析与讨论

两次教学实验的结果都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实验班英语成绩比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对照班上升较快,前者的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后者。根据笔者自己亲身的体验,分析出相关原因。

1.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深度备课。

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是一种促进。多媒体要求用最精炼的语言突出重点并在每张幻灯片上得以体现,必然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抓住要害。

2.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学生掌握材料。

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相比,词汇量很大,课文长,练习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省大量板书时间,加大授课容量,甚至可以补充许多好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

篇(4)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7/08-0014-05

【作者简介】杨宇净(1974-),女,南京人,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二系主任、讲师。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开始实施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免费培养计划,面向全省中考考生招收免费男幼师生,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也承担了培养工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一体化政策。这一政策旨在鼓励优秀男生进入幼儿教师队伍,解决幼儿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性别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作为社会热点,五年制免费幼师男生在校学习状况颇受社会关注。[1]

免费师范男生录取分数线三年来都达到当地四星级高中录取分数线以上。然而这批中考成绩优秀的男生来到幼师后,面对免费(学费、住宿费,生活费)有编制的优惠政策,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不是倍加珍惜,而是松懈散漫,不但进取心下降,连基本的学习能力都在倒退。有任课教师说:“男生思维活跃、知识面也广,就是管不住自己经常插话起哄,说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笑话,教学难以组织。”有任课教师说:“男生松懈,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上课无精打采的,作业也草草了事。”男生在学前专业的学习中会出现哪些新问题?他们的学习现状到底如何?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为此,研究者对五年制免费师范男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等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的2010级~2012级三个年级的全体免费幼师男生。

(二)调查问卷的开发及发放

本调查主要采用自编问卷,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男生的学习动机,含专业选择意愿、自我发展愿景、专业认同度,职业理想等;二是学习行为与效果,含课堂学习氛围、基础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学习成绩、基础文化课和艺术技能课学习中的困难等。研究者发放问卷共187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96%。

(三)访谈法

为增强调查深度,访谈了三个年级的6名学生及3名文化课教师和3名专业技能课教师。

(四)数据处理

通过Excel进行统计处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动力因素虽然多种多样,但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即推力、拉力和压力。推力是发自个体内心的学习愿望和需求,它可以通过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对学习的求知欲、对未来的理想等产生。拉力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吸引力,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学位、社会地位等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构成拉力。压力指客观现实对学习者的要求,迫使其从事学习活动。考试、家长与学校的要求、社会现实都可以成为压力。这三种因素都可以促使个体进行学习,因此都是学习的动力因素。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压力往往难以独立、持久地起作用,必须真正地转化为推力或拉力才能发挥其动力作用。[2]

调查发现,填报学前专业的意愿时,男生由个人主导的意愿占76%,由他人主导的意愿占24%(见表1);在对自我学历预期的调查中,有95.5%的男生选择了本科及以上学历,仅有4.5%的选择大专(见表2);有77.8%的男生的自我职业发展预期瞄向了幼儿园管理层和教育行政部门人员,仅17.6%的人以园内优秀教师和幼教名师为职业理想(见表3)。在专业认同感的调查中,72.6%的男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比较认同及非常认同,而23.5%的男生处于一般认同状态,不认同的仅占3.9%(见表4)。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见: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自主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受他人的影响填报了这个专业;学生对职业理想比较明确,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选择比较认同和一般认同的占了大多数;对于学历成长的目标普遍较高,有95%的学生期待能获得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在未来工作岗位的倾向性上,男生们选择更倾向于管理岗位,较少预期自己成为优秀教师或名师。从以上数据分析,学生自愿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对于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学习愿望和兴趣较高,学习动力中正推力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限定了职业选择,未来岗位相对确定,缺少了升学、就业的压力,学生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降低。在师范学校中,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考试的压力和来自家长的压力均有所下降,学生感受学习的压力普遍偏小。再加上社会上对男生进入幼儿园当教师还是带着质疑和观望的态度,诸如“男阿姨”“男保姆”的称号也时时会出现在报端,男幼师生目前社会地位不高的事实摆在面前,也使得学生学习的拉力偏低。综上所述,影响男生学习动机的三个力中有两项偏低,学生整体学习动力不足。

(二)学习行为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见,仅33%的男生对自己的学习习惯评价为“良好”,55.3%的男生认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一般(见表5)。另外,结合问卷中开放题目的调查结果、访谈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以及日常观察发现,不少男生提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良学习行为。

其一,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不好。如,上课睡觉、玩手机、喜欢起哄、常常迟到、抄作业、从不预习、课后也不能及时复习、技能练习不自觉、晚自习闲聊或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等。

其二,自主学习行为少。如,课后复习者少,周末时间用于逛街、上网吧、睡懒觉者多;计算机晚自习上网游戏和聊天者多,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技能练习中消极对待。

其三,自考意愿强烈,但没有付诸行动。学生对于学历的提升非常渴望,但只有三分钟热度。平时不看书,考前“抱佛脚”,或者报完名后就准备“裸考”,单科通过率低,实现自考本科的目标遥遥无期。

另外,从群体动力学来看,群体的规范或氛围可以促进群体整体进步也可以限制群体发展而导致逐渐倒退。因此,男生班级群体的学习氛围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每个人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调查发现,男生对群体学习氛围的评价一般,41.3%的男生认为学习氛围“良好以上”,而58.7%的男生认为学习氛围一般甚至很差(见表6)。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见:男生不论在个体学习习惯还是群体学习氛围上都表现不够理想,存在许多细微的不良学习行为。对此,研究者认为,尽管幼儿师范的文化课要求较普通高中相比难度较低,且无升学压力,因此造成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也大不如前。再加上随之而来的多项技能课程,让一些零基础的同学产生了由难到怕再到放弃的想法。另外,男生在初中阶段习惯于应试教育中教师和家长的“重压战术”,一旦来到幼师后,在转换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中迷失,不能很好自我管理。造成学习上漫不经心,得过且过,于是大量学习时间花费在电脑游戏上,变得懒散懈怠,不思进取。而且,这种消极的学习状态从个体蔓延到群体,继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学习效果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习效果是检验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指标,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类即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基础文化课对将来个人成长和未来工作的重要价值认识不够,认为很有价值的只占34.6%,而无价值和不清楚的占28.5%(见表7);在学习成绩统计中,我们以2010级男生第二学年的总评成绩为例:语、数、外三门学年成绩优秀率分别只有40.5%、59.5%和12.7%(85分及以上为优秀)。基础文化课当中,英语成绩最不理想。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男生在物理、体育、微机的成绩优秀率方面明显较高,这也体现了男生在这些方面的兴趣和学习的优势(见表9)。

在专业技能课中,由于很多男生都是零基础入校,在艺术类技能科目的学习中也普遍存在着困难。尤其是钢琴和舞蹈课,分别有40.2%和20.7%的男生认为应该减少舞蹈和钢琴课的课时(见表8);男生们认为这两项技能对于男幼师生来说既较难学成且对将来工作的意义不大,只要一般性了解即可。在成绩上,钢琴课成绩优秀率为31.6%,不合格率6.3%,视唱课成绩优秀率为7.6%,声乐课成绩优秀率31.6%,不合格率2.5%,显然在艺术技能学习中男生成绩不够理想。而相比较,美术、讲故事、体育等技能课程普遍能被接受(见表9)。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见:学生对于基础文化课的学习目的不很明确,大多数认为“文化课学习的内容又不能直接用到专业实践中去”,所以“淡化文化课的重要性”的思想不止在学生,甚至在一些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中都有体现。由于男生从思想上就对文化课不重视,且在实际学习中缺少了家长和教师的不断督促,再加之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未养成,还有学校对基础文化课考核标准不高,因此导致许多男生并不努力学习文化课,成绩优秀率也不高。

就专业技能课来看,男生反映最难学的也是成绩相对最差的两门分别是舞蹈和钢琴。这两项艺术技能除了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练习外,对于学习者自身条件要求也很高。比如舞蹈对于男生的动作协调性、肢体柔韧性等先天条件提出了挑战,而这些对于一个从未接受过舞蹈训练的男生来说是较难攻克的障碍。

四、改善男幼儿师范生学习状况的建议

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男幼师生进校就身带“免费的光环”,不少学生觉得自己是“稀缺资源”,有优越感,感觉自己高人一等,是捧着铁饭碗来的,进了保险箱了。大多数男生做着的是“园长”梦,轻教学重管理,实际还是一种“不愿在一线当个幼儿教师”的思想在作祟。殊不知,哪一个园长不是从一线教师踏踏实实干起,当全面了解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并且在教育教学管理上都有很强的能力后才有机会走上管理岗位的,真可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缺少了升学择业的压力,缺少了父母教师的时时监督,学生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生活中懒散随便,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面对这些现象,我认为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免费男幼师生端正思想认识,理解“免费”政策中,国家对于解决幼儿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急切期望和自身所肩负幼儿教育的重担。只有打牢文化知识的基础,未来考本、考研的道路才能可行;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专业课程,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幼教名师、幼教专家,继而才有可能实现幼儿园管理岗位的梦想。其次,培养学生正确的教师观也十分必要。幼儿教师是要为人师表的,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小朋友模仿的对象,因此自身的教师素养、行为语言习惯尤为重要。所以,每一位男幼师生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个性。

2.深化教学与课程改革,突出男幼师生错位培养的发展理念

男幼师生培养上应当遵循扬长避短、与女生错位培养的理念。因为毕竟在短期内幼儿园的男教师都是一个少数群体,如果要让男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目前倾向了某个领域的专职教师,比如健康领域、科学领域等,那么在课程设置方面较女生就有了很多调整。比如根据男生的兴趣和幼儿园实际需要,在文化基础课程方面,加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拓展学习。根据男生爱实践、爱动手的特点,在课堂上增加动手实验的计划;在专业技能课上,减少舞蹈课时,新增健美操课,降低钢琴学科的要求,增加幼儿弹唱课时等等,使得课程设置更加符合男幼师生的成长,教学内容更加吸引男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在幼儿园广泛的调研和讨论,我们还为男生开设了“多媒体技术”、“体育”、“艺术”等方向的特长选修课,使每一个男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一项特长,以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展现自己的技能专长;同时为了培养男生们的专业认同,使他们更快地了解幼儿并熟悉幼儿园的工作,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增加了男生实践课程的时间,保证男生每学期有一周时间在幼儿园里实践。

3.加强学习指导,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新生进校,很快就感受到了与初三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很多同学对于幼师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理解为“放松、不管”。于是课前不预习,课上不听讲,课后不复习,考试混个不挂科的现象就不在少数了。再加上专业理论和技能课程的加入,使得不少学生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此,加强学生尤其是新生的学习指导,尽快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在刚入学的初期,班主任的督促和管理对学生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起着较关键的作用。经过实践比对,在一、二年级由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自控力也较弱,如果教师一下放手,学生很容易产生自我放松的现象。相反,如果在一、二年级能够养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对未来的学习能起到很好促进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更加合理地发展自己的职业道路。

4.完善多元化评价系统,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在职业学校中,发展全面、技能突出是一个基本的评价模式,已经打破了普通高中的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对幼师男生的学习评价也应该多元化。我们通过各种活动,为男生搭建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促进专业课的进步,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校园歌手大赛、“幼教先生”技能大赛、演讲比赛、校园“微视频”大赛、“篮球赛”、“纸飞机飞行大赛”等等,组织多个社团,比如“舞蹈社”、“合唱团”、“青协社”、“手工坊”、“跆拳道社”、“科学社”等等,如果在这些社团活动中能有突出的表现和贡献,都可以加上德育学分,并在一些汇报展演、评先评优中加分。这些活动既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要,也给不同才能的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我的学习动力。

5.利用“生活助手”模式,增强学生自理能力培养

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对于住校的同学来说,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好好学习的保障。男生普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很多男生在家里连袜子都没有洗过,更不要说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具体表现在男生们劳动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卫生值日马虎了事,宿舍里物品摆放杂乱无章。生活环境的杂乱不堪导致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低,越来越随便,越来越“懒”“散”。对此,我们可以为每一个新生班级配备一名“生活助手”,由高年级的学长来担任。从如何打水,如何扫地,如何洗晒衣被,如何整理床铺等开始,教会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同时,对于男生的仪容仪表、寝室卫生等加强检查和评比,促进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增强学生自理能力的提高。

篇(5)

[中图分类号] R749.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082-01

作者简介:郭素坤,1971年7月生,河北省望都县人,副主任医师,学士学位,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抑郁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焦虑抑郁可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亦可加重焦虑与抑郁。为此,笔者调查了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前期人群焦虑及抑郁的患病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0年12月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及住院的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前期组及理想血压组各120例,年龄45-55岁,高血压前期诊断符合2005a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分级标准[1]:120≤收缩压≤139mmHg,80≤舒张压≤89mmHg为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20mmHg同时舒张压<80mmHg为正常血压。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每个量表均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的指导下完成。SAS评分>50分为有焦虑症状,SDS评分>50分为有抑郁症状。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更年期是指女性40岁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开始萎缩向衰退过度的时期,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由于内分泌功能的失调或改变,将出现许多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变化,如阵发性潮热、出汗、心悸等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并伴有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2],因而更年期女性易伴发焦虑及抑郁。

流行病学研究[3-4]表明高血压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心血管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症状。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抑郁症。焦虑抑郁是高血压或血压升高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焦虑抑郁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引起下丘脑功能紊乱而致血压升高,高血压亦可导致或加重抑郁[5]。

本研究发现高血压前期组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32.8%,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18.2%,显著高于理想血压组。因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及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S].高血压杂志,2005,13(增刊):1-42.

[2] 宋岩峰,林坚,李亚钦等.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1(1):20-22.

篇(6)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结合调查内容的具体特点,工作室选取了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以及教育专家、教授作为调查对象,并在不同的职称、教龄、地区等方面都有取样,在教师群体中具有代表性,因而调查获取的数据信度较强,获取的信息对工作室工作开展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较大。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名师研究,研究什么

1. 研究哪些名师?

名师是精于研究和实践的“艺术家”,名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艺术的“前沿”。哪些名师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哪些课例给一线教师留下深刻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项目“您知道哪些数学名师及其经典课例?”进行调查,位列前三位的名师分别是华应龙、吴正宪、黄爱华,分别有73人、67人、52人提及。

名师为何成为名师,其被认可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对调查资料的归纳整理,我们发现名师被一线教师认可、欣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居高临下驾驭教材,教学设计精巧;二是热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三是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及沟通能力,个人魅力彰显。走进名师的课堂,我们强烈感受到的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尝试与思考的状态。在一次次的思考中,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生思维予以积极关注,并进行有目的地训练,让我们感受到名师的魅力。名师在课堂中每一分钟都在实践,他们之所以能做到不断实践,是因为中小学名师特别是小学名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普通教师。

2.名师研究的主要内容。

名师智慧不可言传,只能意会,因此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学习所能获得的。基于这个现象,有必要对名师的课堂实践进行研究,了解其教学行为中哪些方面最具有研究的价值。对此,我们设计了“您认为名师的哪些方面最有研究的价值?”这一调查项目。

从附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84?郾2%的教师认为提问和追问优化策略是名师研究最有价值的内容,70?郾5%的教师认为名师教学语言优化策略是名师研究最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是一般教师与名师存在差距的地方,这些方面也正是名师个人魅力彰显所在。其中“提问”涉及预设,“追问”则指向生成,名师在预设和生成的处理上,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教师。他们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注意激活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因素,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问的语言组织、时机的把握,追问的信息及时处理,教学资源的重组利用,特别需要引起一般教师的关注。

(二)名师研究,怎样研究

1.名师研究的主要途径。

名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研究,除了内容研究,还应有途径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扩大一线教师向名师学习的渠道。对此,我们设计了“您是从哪些途径了解这些数学名师的?”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从附表2可以看出,观摩课、讲座、文集、著作是广大教师接触名师的主要途径。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到,网络的应用比较少,有组织的培训活动是主要途径。在信息时代,我们有待扩大其他了解途径。

2.名师研究的主要方法。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研究名师?“名师研究”不是“名师模仿”。名师研究贵在长久,贵在深入,贵在品位,贵在提炼。

从附表3可以看出个案研究被认为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是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用以上方法研究名师,有助于我们对名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行为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工作室将在研究中,注重以上方法的应用。名师研究将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进展过程既是理论研究过程,又是数学教学的推进过程和重建过程。

3.名师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从附表4可以看出,公开课教学受到了一线教师的欢迎,被89?郾9%的教师认为是最好的成果呈现的形式,也是名师研究成果辐射最快捷的形式,因此工作室要竭尽所能为工作室成员搭设平台,使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呈现名师研究成果,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案例分析、专业论文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位。

(三)名师研究,如何凸显团队作用

1.名师研究,有哪些有效的团队活动形式?

从附表5可以看出,有88?郾5%的教师认为课例观摩是名师研究的最有效的活动形式。实际上这样的活动形式也是最常用的,但最常用的不代表是最有效的,应该更多地尝试应用和推广其他的活动形式,让名师的魅力与经验更大程度地被一线教师所习得。

2.名师研究,如何开展主题活动?

名师发展工作室,其定位是“发展名师”,即在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中,通过团队的力量,将工作室伙伴发展为名师。基于这样的定位,一些受调查者提及的以下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就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于研究内容的建议: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扎根一线教学,做“真实”课堂的研究。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促进师生的共同和谐发展。

关于研究活动组织的建议:分学期或分学年根据学科的特点组织有效的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教师的关注,创建科研沙龙和网络教研,以便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提高。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士指导,或跟随他们一起活动。加强各地名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多送教、送培给基层教师,特别是山区教师,让同一个教学方法在不同的课堂得到更多的验证。根据主题,着实架好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教师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晓理论将比单纯学会经验更有后劲。参与研究的人员本身要拓宽理论学习领域,并把适用于自己、适用于本班的某一理念进行具体实践。怎样把理念变为教学行为的具体做法,教师应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学习实践,不断经验交流,资源共享。让工作室成员既“教”又“研”,拟定适合的计划和目标,追踪落实。

关于工作室伙伴培养的建议:要注意培养工作室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要注意营造和谐奋进的研究氛围,要想尽办法让工作室成员感到温馨、自信、自豪,体验合作研究的乐趣,感受自身的成长喜悦。要十分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成果展示形式,要充分估计课题研究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思考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和策略,要充分了解每一个成员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要充分理解每一个成员的实际困难,要科学拟定研究计划和具体任务,要注重活动的成效和实效,杜绝流于形式。要注重扩大工作室成员的辐射和影响圈,要通过工作室平台推动工作室成员的成长和发展,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培养一批教学新秀,提高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问卷调查的启示

1.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深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数量壮观的“一线名师”。他们在情境创设、教学预设与生成处理、学生心理沟通、教学语言艺术研究等领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百家争鸣,各具特色,殊途同归,共同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工作室成员在围绕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名师”这一概念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让更多的名师走进视野,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又要注意根据成员各自特点,在广泛研究的同时,确定几个重点研究的名师,进行个案研究,深入研究这些名师教学理念和行为的特色,及其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凝练出优化的策略,为我所有,形成个人风格。

名师研究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回归整体,要明晰名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完整流程,从整体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剖析其精妙设计,深入局部进行分析;继而顺势而下,考量名师环节设计之后的教材(学情)分析、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在局部的改进或重建中,凝练其理念与行为优化的策略。工作室成员要在研究中,不断地实践、交流、学习、思考,立足于课堂教学一线,深入研究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既关注教学的各个流程和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又善于捕捉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生成新的研究课题,在名师研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使名师研究走向深入。

2.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与创新。

要使研究进行得科学、规范、有效,很重要的一点是讲究研究方法。工作室开展项目和课题研究,务必要加强学习,仔细分析,听取专家、名师和其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研究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工作室正式运作之前,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专家对《行动计划》进行几轮的打磨,其目的就是使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实现研究成果。名师发展工作室开展研究前期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报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以调查报告为依据修订《行动计划》和《课题实施方案》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态度。

名师发展工作室要边实践边摸索,在信息化社会里,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名师研究的渠道要进一步拓宽,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加强网络的运用,更方便、更快捷、更大容量地获取名师研究的宝贵资料,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的共享。研究的方法要进一步创新,工作室要在遵循传统方法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不断地探索适合“小学数学一线教师”研究“小学数学一线名师”的方法,力争以创新性的方法实现创新性的成果。

3.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团队建设与成员能力的提升。

篇(7)

为了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技能,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简称《大纲》)。《大纲》对师范生将来从事高中、初中、小学以及幼儿教师工作提出了共同的要求,而对幼儿教师的个性技能表述不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简称幼师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幼儿教师工作。所以,积极探索幼师生从教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一、培养幼师生从教能力的意义

幼师生的从教能力,是指就读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今后从事幼儿教师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培养幼师生从教能力的主要意义:

一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幼儿教师从教技能训练,是幼师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加强幼师生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还是幼师生未来就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幼师生从教技能训练是幼师生“乐于从教”“利于从教”“善于从教”和“精于从教”的重要途径。

二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这是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坚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世界教师教育的趋势。

三是培养优秀幼儿教师的需要。优秀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大体需要经历教育模仿、理念自觉和独立创造等三个阶段。在职前教育阶段,主要是能力模仿训练,这种训练是幼师生的必修内容。如果没有幼师生的模仿,就不可能达到理念自觉,更不可能实现独立创造,也就无法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四是高校服务于学期教育事业的需要。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要求:“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和幼儿师范学校要认真、深入地学习《纲要》的精神,改革学前教育课程和师资培养方式,并主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贯彻落实《纲要》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可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服务于学前教育事业。五是提高幼师生就业能力的需要。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幼师生数量快速增长,幼师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所以,重视幼师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幼师生的就业竞争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幼师生从教技能训练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多数高校对幼师生从教能力训练重视不够,改革力度不大。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多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文化知识。如一年级课程多是基础课,很少安排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二年级科目过多,学生压力较大,难以完成技能训练项目。三年级幼师生面临毕业设计和就业的压力,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找工作上,无法推进从教技能训练。二是教育实习效果不明显。在教育实习中,由于学生多,指导教师少等原因,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幼师生的实习进行点评。三是仪器设备投入不足。由于高校扩招,幼师生数量增加,学校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无法满足幼师生从教能力训练。

三、幼师生从教能力训练的主要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

幼儿教师的技能不同于其他教师,其技能不仅包括一般教师的基本技能,还包括弹、唱、跳、说、写、画、算、玩、做、护等专业技能。

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将幼师生从教能力训练纳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这将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专业化,培养内涵上的系统化,培养过程上的全程化,培养质量上的规范化。这使幼师生从教技能训练从理论指导到实践操作都得到重视与落实。

其次,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这是确保技能训练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提高教师的认识。要组织教师制定训练方案、健全训练项目、完善考核标准。

第四,是提高幼师生从教能力训练意识,形成积极的训练态度。要向学生宣传技能训练的意义和要求,让学生知晓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化要求,向学生公布训练标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自己的训练目标做好准备,形成内驱力。

2.加强课程建设

首先,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搭建幼师生从教技能训练的课程平台,将技能训练纳入课程体系,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设置不同的技能训练项目。

其次,增加技能类课程的教学时数,并进行相关课程的整合。如增加艺术类课程时数,把教师口语和普通话整合,把幼儿卫生学和幼儿营养学整合,把舞蹈课与体育课整合。使课程的设置与学生的从教技能训练有机配合,相互渗透,形成从教技能训练课程网络。

3.重视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不仅包括校内实践,也包含校外实践。一是做好学生实践活动的整体设计。要适当增加教育实践的课时,使幼师生的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学程。要增加教育实践基地的数量,还要集中组织见实习,便于学校对学生的检查和指导。在见、实习活动的管理上,可以做到“六有”:有见实习计划、有听课或讲课记录、有实习报告、有见、实习所在单位评价、有带队教师总结、有师生调研报告。二是加强校内实训。为了给幼师生创设幼儿园教学情景,可以在校园内建立幼儿园教法实验室、幼儿科学发现室、幼儿感统训练室、家长与幼儿亲子体验室等实训室,从中对幼师生进行幼儿园教育模拟实训。三是鼓励幼师生自觉地进行支教。要提高对学生支教的认识,支教是学生教学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支教的时间最好在寒暑假或双休日,尤其是加强农村的支教工作。

4.完善评价体系

一是建立评价体系。要遵循技能训练规律,制定技能训练计划,完善训练措施。在内容安排上,遵循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年级层次上,按年级、分阶段、分类别层层考核,逐步提高。在评价的方式上,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班级评价、院系评价与学校评价有机地相结合。二是健全评价机制。要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训练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学生自练自查为主、教师检查指导为辅的评价机制。三是完善考核项目。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安排不同训练项目,以便对学生的训练指导与评估。考核项目分为必考项目和选考技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训练帮助和培训。四是加大评价力度。学生技能的考核验收采取学校统一组织与系部组织相结合,学科专业技能由相关专业的系部完成,学校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教学常规技能由学校统一安排验收,使幼师生从教能力的训练有内容、有指导、有检查、有评比。学生技能不及格,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不予毕业。这样,才能保证幼师生从教能力训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S].2001.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2.29.

篇(8)

英语的普及,现代幼儿园双语教学的实施,越来越需要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老师。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我们必须认清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育的现状,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备结合学前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双语教学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一、什么是学前双语教学

“学前双语教学”即是: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同时或间隔性地运用汉语和英语组织幼儿主题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其目的是在发展幼儿母语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与兴趣教育,并让幼儿接触、感受多元文化、习得两种语言,为其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对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

1.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幼儿英语教学原则是“重在培养兴趣,关键在发音准确,力求使幼儿在不感觉有任何负担的愉快情绪下,学会丰富的英语词汇,掌握简单的日常用语,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一教学原则就要求教师发挥极高的创造性,而扎实的英文功底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首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提出要求。

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水平应该达到:听力理解能力:能基本听懂题材、中等篇幅的慢速英语对话,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口语表达能力: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理由和描述事件,语音、语调基本正确。阅读理解能力: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书面表达能力:能基本上就一般性的主题表达个人观点,能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能描述与学前教育专业有关的各种图表,能在半小时内写出90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翻译能力:能初步摘译所学专业有关的英语文献资料,译文通顺达意,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少;能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2.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幼儿教师口语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因此高职学校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训练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语感训练,以模仿为主,结合唱歌、表演、手指游戏等方式,语音训练包括音素、节奏、停顿、语流、语调等;专业词汇的学习,课堂上则采取竞赛、游戏、头脑风暴等活动形式,包括食物、动物、植物、衣物、文具、玩具、幼儿日用品、幼儿活动设施器材等;幼儿园一日活动用语,以情景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师把几个小情景串在一起,4人为一组角色扮演,一名学生当幼儿园教师,其他学生当孩子。幼儿园一日用语包括幼儿入园及晨检、早操、用餐、午休、盥洗、以及区域活动包括娃娃家、结构区、棋类区、科学区等;户外游戏、意外情况处理等;课堂用语训练以模拟课堂的形式进行。要求运用课堂各环节的用语、指令用语、表扬用语等。n堂用语除了英语活动的常用语外,还有各类教学活动包括手工活动、绘画活动、音乐活动、数学活动、科学活动、体育活动等。

3.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1)开展模拟课堂教学。把幼儿园活动搬进课堂,学生充当小朋友和幼儿教师的角色,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幼儿园模拟授课活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在学与练中获得双语教学能力。具体的方式为: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在各科教师的协助下,围绕该主题开展一项综合性的幼儿园英语活动。活动的设计是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活动的呈现是以舞蹈、音乐、表演、体育、美术活动等为载体;活动过程是以英语为组织语言。最后达到的效果为:学生能够科学的利用学前教育理论为指导设计活动,能够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开展活动,并能够用英语语言流利的组织活动,由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理论和技能,开展幼儿园双语活动。

(2)组织学生参加见习、实习活动。教育实习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实践三个步骤去认知、理解、运用课堂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积累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实习时,学生每天撰写实习日志,及时总结每天的工作体会。完成幼儿园实习后,每位学生提交教育实习报告,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为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此外,定期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幼儿园业务园长或优秀幼儿英语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有:学前双语教育相关的理论及相关研究的介绍,先进的双语教学法、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双语教材的使用指导、双语教育活动设计等方面。通过聆听专题讲座,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学前双语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动向,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参与实践教学。

当前我国的幼儿园双语教学仍在探索阶段,急需能够开展幼儿园双语教学活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为幼儿园培养大批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45

鉴于国内多将《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定位于理论课程,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优化改革,突出了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旨在使学生获得从事学前教育活动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保育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为了克服学生“重教轻保”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保育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保育技能,以便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课程教学团队积极与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共同研究,构建重在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基础理论模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一模块采用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综合训练模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几种患儿的基本护理技能和急救术,以备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的不时之需。这个模块教师讲得少、指导得多,主要采用校外实践和校内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模拟教学模块:主要目的是在学生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模块采用校外实践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积极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除综合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恰当运用了体现本课程特色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模拟操作、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

2.1 小组合作学习

“托幼机构的保育、教育活动卫生”一章内容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通过到幼儿园现场考查其生活制度和教育活动卫生、合作制作课件、小组代表讲解、小组成员答疑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搜集整理信息、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2.2 情景模拟操作

学到“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内容时,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手段,设计一定的情景,准备一些工具或材料,让学生分别扮演受伤者和救护者,进行现场的急救和包扎;学到“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内容时,除了用多媒体演示操作步骤外,还可以设计几种不同的意外事故的情景,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并要求学生两人合作轮换完成操作练习。

2.3 现场教学法

“幼儿健康检查和评价”一节的内容,在讲解了基本知识和检查操作要领后,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协助保健教师进行晨间检查;讲到“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考察,认识到托幼机构建筑、设备和用具卫生的重要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对所见所闻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4 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录像机录下幼儿园一日保育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入园、盥洗、入厕、进餐、午睡、各类教育活动、离园等环节),也可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和教育实习搜集整理幼儿园中典型的保育案例。将这些案例穿插到相关章节的课程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全过程”的教育实践

为了让学生充分接触和学习保育工作,增强对幼儿保健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多次保育见实习。课程学习前,安排学生到幼儿园保育见习1周,初步接触和了解保育内容;课程学习中,安排课程实习或利用其他课程实习机会,有针对性地设计观察量表,让学生有目的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将分析整理的问题及遇到的疑难之处反馈到课堂教学中来;课程学习后,安排1周保育见习,让学生带着问题与幼教工作者探索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者调查分析报告;最后在毕业前夕集中教育实习1个学期,学生以保教人员的身份组织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提升各项保教技能。

4 “全方位”的考核评价

改变传统的通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进行学生学业评价的做法,在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课堂出勤,听课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小组及全班讨论时是否积极参与、发言次数,发言内容,对其他同学提问的回应,见实习结束后带队教师和实习幼儿园的评价意见,各阶段的见实习报告、专题研究报告或调查分析报告等都纳入课程成绩,实行课程学习“全方位”的考核。这样对学生考核的不仅是能力,也是态度,关注的不仅是结果,也是过程。它更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以上仅是对《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搞好本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应用型”人才,拓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健康发展及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篇(10)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整合,需要对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建立新的认识。我们应该明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掌握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适当地将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整体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形成一个整体,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无论是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整合,还是对实践教学本身的深入探讨。每一次的实践教学,应该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例如,在大学一年,实践教学的见习基地,可以选择在幼儿园。带领学生参观幼儿园,通过观察幼儿园装修的特点、班级命名的特点、活动区域的特点等,对幼儿园的周围环境和基本情况会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于职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第二次的见习目的,就可以结合第一次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可以结合卫生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亲自进行幼儿园相关活动区域的布置、安排和教学等。还可以对幼儿园的规模进行拓展,例如,亲子教育机构,让孩子和家长通过游戏进行活动,使幼儿在家长的见证下健康成长。使学生的实践能够建立在第一次实践的基础上,这样的实践教育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多样性

在实践中,学生应该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全面进行实践探究。实践教学除了见习、实习,还应该建立更加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除了阶段性的见习,学生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实践。学生还可以和指导老师一起进行探讨性研究,或者参加一些大型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实践活动。很多领域都有相关的综合实践,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现状,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能够及早地明确择业的方向。

(四)指导性

实践课程都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大纲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教学的内容,明确教学的目的,了解教学的步骤。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会反思,见习后要写参观的心得体会,最后对实习进行全面的总结。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实践前,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各层面所遇到的问题

1.观念层面。传统的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没有得到重视,传统的观念还停留在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如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对教师资格的培养需要更加专业化,并且注重实践教学。从观念上改变对实践教学的看法,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结构层面。实践课程在学前教育教学的比重仅占1/4,而且存在教学形式单一乏味的问题。相比较其他国家而言,我们国家实践教学的实践非常有限,而且见习基地非常单一。对于实践教学的开展,首先是到见习单位进行参观,然后写见习报告,在课堂上进行虚拟教学,最后通过实习,完成实习报告。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只是对见习报告评分、对课堂表现评分、对实结评分。这样的评价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3.行为层面。实践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导致学生在见习中,根本不知道注意什么,了解什么,对于见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在短暂的见习后,又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延长实习时间,才能使学生有更深的感悟。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实际性的问题。然而现实往往不尽人意,在需要深入研究理论和实践时,摆在眼前的任务却是写毕业论文。

(二)学生对实践教学工作的认识不够

教师在实践教育中,侧重技能的训练,没有与将学前教育相关的课程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在实践中,学生始终是个“旁观者”,根本没有融入到实践中去,这样的实践是毫无效果的。

(三)教师的指导监督力度不够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指导监督不到位,导致学生毕业前的实习变成了一种形式,而不是学生真正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对于需要上交的材料,只是找相关的实习单位,随便写个证明,敷衍了事。专业的教师需要面对很多学生,没办法每个都进行全面的指导,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没办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缺乏有效的评价体制

实践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实际问题时进行自我的反思,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中缺乏评价的标准,使得评价缺乏客观性。

三、实现“实践教学”变革的对策

(一)树立新的实践教学观念

实践教学需要具备实用性,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将所见所闻所感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实践教学还应该具备开放性,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中,很难掌握见习的实际目的,需要在开放的实践环境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在实践过程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向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还应该具备职业性,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名优秀的教师,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学生对见习单位,产生职业认可。为以后更好地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在教学中同等重要,他们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最终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职业岗位工作的得心应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验课程。完善实验课程标准,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基础的理论知识,为更好的进行实践打下基础。加强学校校内的实验设施的建立,确保学生在校内进行实验课程的训练。

2.实训课程。结合实验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训课程,将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习课程。在实训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短期的实习阶段,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变成一种能力,运用到工作中。

(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学前教育实践教学的组织者,也是教学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水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和调整教师队伍。我们可以采用“精进简出”的原则,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专职老师,培养本校的教师到校外进行专业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使教师在教师团队中具有相对的优势。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壮大师资队伍。由于学前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专业性,因此教师的学历都相对较高,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少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教师缺乏对学前教育的深入了解,想象和实际情况往往会有差距。学校为了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指导,针对每一位教师的情况进行专门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

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学校在建立实践教学体现时,需要对校内的实训设施进行完善。例如,幼儿园虚拟教学室、舞蹈训练室、绘画艺术室、音乐实训室等。加强与校外幼儿园的相互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五)健全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

现如今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学生无法通过评价真实地了解自己的从业水平。学校为了避免学生盲目的进行学习、教师随意的进行教学等现象,需要建立健全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同等的重视校内外的实训考核。明确每位同学的指导教师,使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时,知道找哪位教师进行指导,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上一篇: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 下一篇: 值班医生护士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