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4 21:18: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国近代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国近代史论文

篇(1)

自然界有着本身的不依赖人的价值,自然生命有着各自的生存和延续的权利,“没有一种动物……是带着镣铐出世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抹灭自然生命存在物的永续存在和自在发展的权利,相反,我们要领悟到自然作为“地球母亲”对人类的孕育和养育之情,自觉地焕发出对大自然的感恩、赞美、热爱和敬畏之情,养成关爱万物、善待自然、崇尚自然、敬畏生命的道德情操,,恢复人与土地的温情脉脉的关系”。马克思警示人们,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身的生存环境,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身。善待和养护自然,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得以延续,使自然界得以持续。我们必须要学会用伦理道德的尺度对待自然物,用伦理道德的态度对待自然界,按照“美的尺度”善待自然、守护自然。

(二)循环生产

虽然循环经济是一个近来提出的新理念,但是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关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理论中就己经内含着循环的思想。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在对自然掠夺的同时,还对自然环境排放了大量的生产废弃物和污染物,“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使人与自然间的正常物质变换受到干扰和阻碍,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马克思提出了用尽废料的生产理念和“消费排泄物”的再利用。马克思提出了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合理的物质循环,进行废物的再利用。同时,马克思还论述了科学技术对循环生产的重要性。在这里,马克思的理论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利用科学技术将废物资源化,产业生态化的问题。

(三)适度消费

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对自然的过度消费,造成了自然环境无法修复的损伤。在资本主义下的自然观,自然只是相对于人的有用性而存在的,自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人类提供所需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自然环境系统也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的价值只在于它对社会环境系统的价值。马克思主张消除人对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料的无节制消耗,确立适度消费的生产观念和消费观念。他批判了私有制下的生产的“功利的目的”和“利己的目的”,这种以对财富的占有为目的的生产,必然会造成人的生存的片面化和自然界的贫困化。所以,我们需要确立一种基于环境伦理的合理的消费观念,以人的合理需要为尺度适度生产和消费,这也正是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的指向所在。

二、西方近代环境伦理理论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启示

在中国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的生态环境思想向我们提供了一条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为我们摆脱危机、走出困境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生态环境危机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是人性的危机、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危机,马克思的生态环境思想为解决中国生态问题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方法论。

(一)解放大自然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获得解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大自然获得解放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人的活动去实践它。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认为,大自然拥有权利,这些权利是人类必须予以尊重和捍卫的。①就像人们为鲸鱼、海豹、海豚以及濒危物种争取权利一样,我们也要为荒野、河流、岩石、生态系统、甚至大自然和一般意义上的地球争取权利。作为成熟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把这种环境伦理应用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从人的利益出发,保护大自然是正确的,破坏大自然是错误的。

(二)构建循环型社会

循环社会和传统社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循环社会是把自己看做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要按照系统的规律来进行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个规律就是生态规律。所以,循环经济中最根本的特征或者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一切活动遵循生态规律。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不仅关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也关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重视能源的节约;考虑技术对环境的保护作用,重视技术对生态的修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依靠最小消耗、合乎人本性的合理调节和循环。

(三)提高国人生态素质

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以便于共同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靠公民生态意识的提高,或者生态素质的提高。客观上讲,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水平还处于初始状态,即有了一定的生态理念与意识,但这种理念与意识没能与人的日常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还没有成为人的一种自觉行为,而且自制能力比较弱。如果每个人都能养成生态环保的日常生活习惯,千百万人的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势必会改善我们的生存状况,这种全社会达成一致的生态环保意识,也必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高度重视人本身的培养教育,这不仅意味着人要接受传统中经济、文化、道德等方方面面的教育,而且还要对人进行生态方面的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生态人格教育。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及生命。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生态人格的人,能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才能改善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也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篇(2)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第41题,有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了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制作了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图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在这道历史考题里,让学生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这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要求较高,并要求对历史上相关知识有非常熟悉的掌握与识记,同时还可以提炼出个人的观点与看法,凝结成正确的历史观点。从这一点上来讲,这道历史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灵活性,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另外,第41题材料以图示出现,沿袭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与思想,重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仍然比较主流,考查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与中国人民的探索,在模式方面,沿袭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的传统,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就是考察考生把握与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事实的能力。这道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图示的分析上,然后是对于材料的阅读,进行试题作答。可以说,这道题是非常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历史试题。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材料解析题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历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近年看,一直占据约25%的高考分值,这一部分得分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历史成绩。因此,学生对于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与学习,也就直接决定学生的考试成绩。鉴于此,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学习策略的研究探索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下是我对近几年历史高考材料题的解答与学习进行探索而得出的一些学习策略,以便为更好地提高历史材料题成绩提供帮助。

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分三步:阅读与思考、分析与梳理、整理与解答。

阅读与思考是解题的基础。能答这类题我们通常要先看材料后面的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还有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

分析与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阅读完材料之后,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梳理,找出材料的中心信息,然后围绕这个中心信息,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分析材料所涉及的历史问题,梳理问题层次,探究解题的突破口。同时,还要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更要找出材料与问题的相关点,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层层发问、逐层诱导的递进式;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小论文式材料题。

整理与解答是解题的落脚点。一是材料解析题一般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二是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三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四是对小论文式的材料题作答时要注意观点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要表述成文,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解答时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因此,学生一定要掌握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的一些基本的方法策略,确保高考历史考出满意的成绩。

篇(3)

所谓龙涎香,就是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粪便)的干燥品,是抹香鲸吞食墨鱼之后,肠胃道分泌出的灰黑色蜡状排泄物。龙涎香味甘、气腥、性涩,具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理气化痰等药用功效,因此被当做药材使用;由于干燥后具有持久的香气,也被作为香料、熏香使用。龙涎香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东西方各地,使用方法不尽一致。

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因为几位方术之士的蛊惑,龙涎香被当成制作“不死药”“万岁香饼”的主要材料。所谓“不死药”,实际上也就是。于是,朝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此物。

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如此重视这味的配制,事出有因:为了巩固自己偶然得来(明武宗朱厚照31岁时猝死,因为没有子嗣,根据“兄终弟及”的规定,年仅13岁的兴献王长子朱厚就成了皇帝)的至尊宝座,他要尽早生个儿子立嗣。但是,事与愿违,尽管他先后册立过三位皇后,10年之间,仍然没能生下一儿半女。情急之下,这位朱厚皇帝一面皈依道教,一面下令寻访各种奇效药物,希望出现奇迹。

葡萄牙是龙涎香的集散地

皇帝尊口一开,当然是大数目。嘉靖三十四年(1555),下令让户部“取香百斤”。龙涎香虽然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发现的时间据说可以上溯至殷商时期。但是,这是一种稀罕之物,国内数量十分有限。“遍市京师不得”之后,又下令由龙涎香主要产地广东藩司负责采买。尽管朝廷为了采买龙涎香,开出了每斤一千二百两银子的天价。但是,收效甚微,东拼西凑,不过十几两。距离百斤之数,遥不可及。

中国难得觅见的龙涎香,葡萄牙人手中却有不少。葡萄牙人对龙涎香很早就有认识和应用,1265年已经出现了ambre的定冠词形式,(ambre是龙涎香的葡语名称),大航海期间,葡萄牙有关东方的书籍中就有多处提到龙涎香。龙涎香在葡萄牙的用途主要有两个,香料和药物。葡萄牙人十分重视龙涎香,将其与黄金、象牙、犀角、海马牙等一同列为贵重货物。16至18世纪,葡萄牙人一度垄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龙涎香贸易,葡京里斯本成为龙涎香的欧洲集散中心。

尚方宝剑让龙涎香成为敲门砖

中国皇帝急需大量龙涎香,葡萄牙人手中拥有大量龙涎香。产需关系,促成了这样一个事实:葡萄牙人得以在澳门居住下来。比起鸦片,龙涎香是西方强盗使用得更早的敲门砖。

关于葡人入居澳门的原因,中葡史学界有过“受贿说”、“霸占说”、“驱盗说”等不同理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理论都暴露出了各自的局限性,皆有格难通之处。相比之下,“龙涎香说”显得颇有道理。最早提出“龙涎香说”的是台湾学者梁嘉彬(1910-1995),早在1968年,他就在《明史稿佛郎机传考证》一文中发表过如下一番感慨: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34

1 概述

什么是思辨能力?“中国批判性思维学科”第一人谷振诣认为,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理性思考的能力,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能力。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思辨能力就是指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历史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现实问题和预知未来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如何贯彻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呢?笔者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以及高三教学实际,确定以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为教学内容,试图从概念入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使学生全面认识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以期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 过程

教学片段1:不平等条约概念

师:条约是国家间关于它们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是国际社会交往的法律形式,是近代国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1]以后,列强通过签订一系列条约来规范中外关系。因此,有学者把中外关系的这种做法称之为条约制度。按国际法专家王铁崖的统计,中外条约和规章共计约1180多条。高中教材涉及了哪些重要条约?(要求学生呈现课前准备的不平等条约大事年表。)

生:……(此处可用浓缩法指导学生记忆主要条约的内容)

师:但受二元对立思维影响,我们往往认为近代中国只要与外国签订条约都是不平等条约。投影材料:

材料一:今大皇帝恩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词讼案件皆归审理。各按己国律例办理。――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

设问:要求学生判断是平等条约还是不平等条约,并说明理由。

生:……

师:要求学生讨论不平等条约的评判标准后归纳:①条约的缔结形式和程序是否平等;(城下之盟)②条约的内容是否对等,是否损害了中国。

教学片断2:通商口岸――中国近代化的窗口

师:投影材料

材料一: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下图表示两次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图略)

设问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

生:……

【预设答案】: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或长江中下游地区)。

设问2:假如你是当时朝中大臣,你对通商口岸的设置向皇帝提供何种建议?请模拟写一份奏折。

设问3:这些地区今天发展如何?联系今天现实,如何看待通商口岸的开放?

【预设答案】:从当时看利弊并存,从长时段来看,中国必须对外开放;说明了历史的进步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既要维护国家,又要有妥协。

教学片断3:协定关税――让人欢喜让人忧

师:投影材料

材料一: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材料二:按中英《》的规定,对1843年税则作了修订,重新订立海关税则。进出口货物,一般“均以值百抽五为基础,换算为从量税”。

设问1:阅读上述材料后,你能获取哪些主要信息?

生:……

【预设答案】:中国关税需同英国议定,关税遭到破坏;外国进出口关税税率为5%,税率低。

设问2:你认为关税税率是低好还是高好?协定关税好不好?

生:……

设问3: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中关于关税的规定,问题出在哪?

生:……

【预设答案】:不对等;税率过低。便利西方掠夺中国财富,也使中国脆弱的近代工业失去了关税的保护。

师:关税问题既不能完全按照西方规则开放,也要有妥协,还要符合中国国情。

教学片断4:条约视角下的近代中国外交

师:投影材料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 ――《汉书》

材料二:“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设问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前后,中国的外交观念和外交制度有何变化?

【预设答案】:外交观念:华夷秩序观(天朝上国)到国家观。

外交制度:朝贡制度到条约制度。

设问2:你是如何评价蒋廷黻的观点。

【预设答案】:第一层次:是正确的。前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坚持中国为中心,形式上不平等;后通过条约获取特权,侵犯了中国,掠夺中国财富,是不平等的。

第二层次:是错误的,前中外关系(来者不拒,往者不追)的实质不干涉别国内政,是平等的。后用条约关系规范中外关系国际规则,在形式上是平等的。

第三层次:具有片面性。理由略。

3 感悟

高中历史思辨思维是一种较为高层次的历史思维能力,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批判性和开放性思维品质。这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加强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也符合高考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从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出发,采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这一能力的习得和培养,因此教师课堂设问的策略和有效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情况,从历史学科自身思维特点,谈一谈笔者对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培养的体会。

第一,密切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历史感的培养并非总局限于历史本身,有关当今的知识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为直接的帮助我们了解过去。”[2]在教学片断2和3中,对通商口岸的认识就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开放意识;对协定关税的认识,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讨论协定关税和关税高低的利弊,进而引导学生认识近代史上中国的关税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中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愈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3]

第二,合理运用历史的想象力。

要使历史知识变成活的知识,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有创建,就必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历史研究过程中,也经常使用这一方法,例如对史前社会研究,学者往往根据考古和文字资料,展开合理想象,为我们描述当时的社会状况。在新一轮课改过程中,很多老师已进行了这方面课堂教学实践,例如教师在讲述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设计了伊阿宋的一天。在教学片断2中要求学生对开放通商口岸的利弊写一份奏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历史老师一定要清楚“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他们追求历史的动力,而抹煞学生的想象力就会阻断了他们继续学习历史的道路”。[4]因此,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有助于他们学习历史兴趣的不断提高,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有助于他们思维展开。

第三,全面历史的分析能力。

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在教学片断1中,对不平等条约概念教学,首先从条约概念出发让学生全面认识有平等条约,也有不平等条约,然后对中国近代条约进行历史的分析,从而让学生明确不平等条约的概念内涵。在教学片断4中,对蒋廷黻先生对中外关系观点的评价,首先要求学生从历史角度对中外关系进行考察,古代是朝贡外交,近代是条约制度。然后结合材料和史实从唯物主义角度进行分析考察中外关系实质,古代中国外交形式上不平等,实质上不侵犯别国内政和;近代中国外交形式上平等,因为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后,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始,条约关系是近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但实质侵犯了中国,掠夺中国财富,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关系。茅海建先生对此有过精彩论述:“进一步地研究又使我吃惊地发现:今天人们所谈论的平等或不平等,都是以18世纪在欧美产生至20世纪在世界确立的国际关系准则为尺度;而生活在‘天朝’中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因而在外交上举措大谬”。[5]对于历史研究和现实生活而言,这句话仍然令人深思,耐人寻味。蒋先生的错误在于没有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没有进行全面历史的分析。考虑教学和学生实际,此题答案预设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考察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对观点合理解释能力;第二层次考察学生独立和创造性思辨能力;第三层次考察学生全面历史的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史论结合进行分析都应给予肯定。因此,全面历史的分析思维对于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批判性和开放性思维品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刻性,对学生思辨能力形成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科学,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规律;教育是哲学,她需要我们传给学生人生的智慧和启迪;教育也是艺术,需要我们创造性的工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发挥历史学科教育的独特作用吧!

参考文献:

[1]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序言)[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篇(5)

课本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石,更是考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依据。因此,自主学习必须立足于历史教材,从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入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历史相关资料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理解、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编排及知识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新课标的要求等选择不同的自学阅读的方法。教学实践中,阅读方法运用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提纲式”阅读法。对时间跨度大、教材容量多,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学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知识要点,为学生阅读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自学难度的目的。如学习《中华民族的的》这一节,就可以列出这样自学的提纲:(1)列举出1931年到抗战结束时日军侵华的主要事件;(2)列举日军在侵略中国时所犯下的罪行;(3)比较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在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上的表现;(4)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采用“提纲式”阅读法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抓住教材重点,理清思路,带着目标去看书,并完成一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最后由在教师指导下形成正确的结论。这样,课堂上学生就能真正的动起来,学生主动性的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的更牢固。

二是“图表式”阅读法。新的初中历史教材一个最新的特点就是有不少精美的图表,这些插图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给我们呈现了较为直观、全面的历史信息,是培养学生最鲜活的资料。图表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充分重视图表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图表,从图表中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够作到图文转换,应用图表说明历史问题,寻求各种历史规律、历史特征和历史因果的答案,也能把图表用语言文字准确的揭示图表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尤其是在经济史模块中,更应该培养学生图表分析的能力。

三是“习题式”阅读法。所谓“习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教材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也适用于复习时。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时,选编习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习题要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习题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难度适中,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

四是“线索式”阅读法。新教材的又一重要变化和鲜明特点就是以专题的方式进行编排,这样就便于在一个专题的学习中抓住主要线索,用线索式阅读方法进行自学。如在学习“前的中国近代史”这一专题时,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一专题中包含两个线索:一是西方列强侵华不断加深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断深化形成;二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抗争,寻求强国之路的探索。而这两条线索却又是在同一过程中相互交织的,相互促进的。这样,就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专题的内容,形成对历史知识的全面认识。

以上几种阅读自学历史教材的方法,适合于不同的教材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总之,立足于教材,建立在自学和课堂教学相配套的教学模式,把阅读作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并长期坚持,不断改进,就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就能做到符合新课标要求,达到全面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注重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教学中,问题如果不是由学生提出来的,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谈不上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鼓励学生联想质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的过程,已经有了发现问题的萌芽,教师应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诱导、表扬,从而激励学生提问的兴趣,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二是利用讨论质疑问难。尽量做到在每一节历史课中都要展开讨论,要积极利用这些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联想发问的能力。

篇(6)

海上画派, 简称海派, 是清末民初在上海浙江一带形成的一个画家群体, 大师会集, 成就斐然, 曾一度引领中国画界,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卢辅圣指出, 19 世纪中叶以来产生深远影响的“海派”, 既非惯常意义上的绘画流派, 更非地域性质所能界定,而在较大程度上呈现出模糊、多元、变动不居的特点,从而导致了人们对于“海派”概念使用和评价的莫衷一是。但不管怎样,海上画派以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写意花鸟和人物画为主体的新画风, 与正统派陈陈相因的复古画风相抗衡, 冲破了元明以来的框范, 将中国绘画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海派绘画不同前代的新特征

海派绘画艺术是其现实性、艺术性与国际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阶段进程

海派绘画发展时期,正值西方列强,清廷腐败垂死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民族救亡图存,“学习借鉴”西方文明,是彼时社会图强求存的共识。在十九世纪60至90年代,清廷推动的“”,虽然在理论上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但其实质内容,就是师“西洋”富强之术,来振兴国家。而《天演说》等西方译著的广泛传播,使进化、国家、国民等新概念在彼时社会得以确定并产生影响。这种中国特殊时事格局的形成,其原因,正是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扩张,,使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局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其根源性,正是西方资本主义通过其全球侵略扩张,一方面掠夺他国的资源和财富,另一方面,则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企图影响被侵略(非西方)国家的发展进程,使其中止本国的传统演进,而直接向新阶段转化。通过以上分析,海派绘画形成发展时期,中国社会由封建帝制向民国体制转变的过程和原因,是极其明显的。而这一进程,正是中国社会步入新阶段的进程。因此,发展于这一时期的海派绘画,必然受到彼时社会情境的制约和影响,而呈现出与彼时社会历史景况相对应的,更相对民族绘画古典形态的中国绘画新阶段的特征。

(二)、绘画创作的偕俗性、商品性以及画家的入世观

海派绘画的新阶段特征,还体现在画派艺术创作的“偕俗”性,以及由作品商品属性所带来的绘画作品的“量产”、“重复”,以及完全根据买家需要的作品“订制”方式。“新阶段特征”并不仅仅是画派发展的进步和积极的一面,它只是相对于所谓中国绘画的古典性和既有特征而言的。古典绘画多是画家通过所谓“澄怀观照”来达成绘画境界的营建。澄怀,强调自我的修炼,观照,则是对世事人生的体味思考。因此,艺术创作往往是避世的、个体的精神观照的产物。而海派画家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爱国自强精神,对时事的关切,以及“冬令施米,夏令施药”的济世情怀。则非常鲜明的反映出,作为艺术家对世事的关切,对民族前途的忧患,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社会由封建制度,向民国近代转变的社会大变革中,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挣脱封建帝制枷锁的“民主”意识的形成,更是作为一个画派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区别于古典绘画的新阶段的体现。而这一新阶段的实质内容,同时也反证出海派绘画社会学因素对画派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实际作用。

(三)、海派画家绘画艺术的新阶段特征

海派绘画的新阶段特征,正是通过海派画家绘画艺术所彰显的。吴昌硕绘画艺术的新阶段特征,是通过吴昌硕绘画图式的现代特征来体现的。吴昌硕的“图式”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石鼓文篆书字体的“间架结构”,迁想妙得,而进行的对所描绘客体形态的重新组合、变化,形成的独特的构图形式。其二是将作品题跋的书法,作为“块面”和一个“形”的元素,参予到画面的经营之中。同时,印章在画面不同位置的“布局”,既产生所谓诗、书、画、印的合璧,同时也形成了平面的点、线、面的现代构成特点。其三,“苦铁画气不画形”的主张,明确宣示了通过作品形成的符号化,而凸显海派绘画新阶段的精神理念的重塑。“气”的提出,既有“金石气”以及涉及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气”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作品超然象外的,具有观念意味的艺术思维方式。任伯年绘画艺术的新阶段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任伯年花鸟画题材的广泛性,构图的抽象性,这里所说的“抽象”,是指其花鸟构图的设置和造型的变异性特点。同时,因偕俗性影响的绘画色彩的丰富多样、艳丽夺目,一反传统花鸟画的以水墨为主的特征。其二是任伯年在任熊、任薰人物画传统基础上,对人物造型的处理,通过夸张、变异、线条的疏密,疾徐的对比变化,极具韵律和节奏,呈现出中国绘画新阶段的特征。其三,任伯年人物肖像画的人物面部结构处理方式,以及《酸寒尉像》等作品的没骨大写意画风,力避传统人物画陈式,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新阶段特征。

关于海派绘画,薛永年在《海派对扬州八怪的发展与中国画》指出,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海派画家,虽同处艺术商品化进程时代,“扬州八怪”仍隶属于传统“养士”范畴,而海派画家则已叩开了现代社会的大门。嘉道之后,清政府的腐败程度已经到了极顶,因此,有识之士率先冲破封建桎梏,举办各种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就美术届而言,创立学校便是一个例证。光宣之时,有师范学堂的设置,江苏的两江优级师范,有图画手工科设置,为后来创办美术专门学校起到了领先作用。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出国留学的美术青年,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就有容闳去法国巴黎;光绪十三年(1887年),有李铁夫去英国阿灵顿美术学校;接着,自1989年至1911年,先后有周湘、陈师曾、高剑父、李毅士、李叔同、冯刚百、何香凝、高奇峰等,或去日本、或去德国、墨西哥。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欧绘画的逐渐东来,这批留学生对发展我国绘画事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把西方的办学经验以及西方绘画的画法带回中国,此后,他们兴办学校,担任教席,使中国的绘画产生新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还值得我们重视的,那就是海上画家的集体力量,他们互相激励,形成一股振兴中国画的力量。当时上海是新兴的城市,这个城市,既具封建性,又带有殖民性,其风尚有本土的,有海外泊来的。就在这种复杂的、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的形势下,使得清末民初的海派绘画,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局面。

(四)、绘画作品的平民性及画家自我意识的觉醒

海派画家,名家众多,各呈鲜明的个人面目,突显了画家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显现出现代绘画语境中的所谓“多元特征”。海派绘画的新阶段特征,还表现在以现代社会之民权民生为基础的“民主”意识,形成了对古典绘画文人士大夫人生理想和精神诣归的高贵传统的颠覆,使绘画从“精神圣坛”走向民间,出现所谓平民艺术。海派绘画,在历经第一期、第二期的“偕俗”后,最终以吴昌硕的以俗为雅、变大俗为大雅来完成了中国绘画的新阶段建构,并在其后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画坛。海派绘画发生、发展并最终鼎盛于中国社会,由封建体制向民主共和政治转折的社会政治风云激荡,且面临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疯狂殖民掠夺的非凡时刻。海派绘画,必然伴随着中国社会由封建帝制走入近代民国的新的政治体制,而呈现出其必然的新阶段特征。

二、中国绘画的新阶段

正如张鸣坷在《寒松阁谈艺琐录》中所载“ 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而来侨居卖画。” 可见,正在兴起中的近代工商业都市文化对他们的吸引, 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社会与人的变化促使文化艺术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变,市民文化或者说通俗文化因此而在上海蓬勃兴起。就这样, 海上画派使绘画从文人士绅的雅玩走向贴近大众的、市民的艺术。海派用清新、活泼、通俗的形式, 突破了传统绘画超逸、绝俗、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情调。伴随这个经济的繁荣, 富商和广大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就为绘画作品开辟出广阔的市场。随着传统绘画的逐渐转型, 其世俗化、商业化和多元化的特质使海派日益与前代绘画中的相关特质形成明显的区别, 并逐渐切入近代城市市民文化的格局之中。绘画不再局限于过去表现传统文人画的隐逸情调, 他们笔下的山水是可游可居的, 是让人感到亲切的自然风景。花鸟不再局限于梅兰竹菊四君子, 而是画一些富有象征寓意的题材, 以服务于购画者为宗旨, 坚持以满足需求为主的基本态度和艺术取向。虽然在题材上有所变通, 但大多表达祝祷祈盼富贵吉祥的大众意愿, 常见的题材除梅兰竹菊四君子之外, 还有松、荷、紫藤、芭蕉、桃花, 牡丹、玉兰、绣球、石榴, 批把、鸳鸯、孔雀、振鱼、鹤、鹿、猫等,这种绘画风格,迎合了市民、 商人的口味有关。

总而言之, 海上画派的兴盛,促进了美术教育事业,把对西洋技法的参用推向消化,提高了美术出版刷、美术理论与评论的水平,加强了美术对工商业的参与程度,因此,海上画派的成就不仅在整体上提高了国画的现实感、生动性和观赏性,符合新兴市民阶层对美术审美的要求,而且带动了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推进了美术文化事业的繁荣,这为上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全国美术的中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19 世纪末到20 世纪上半叶的海上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崭新阶段, 对近现代中国美术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2]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词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10.

[3] 江梅.海上画派[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3.

[4]王飞.海派绘画的商业由来[J].美术观察, 2006,(10).

[5]王双阳. 胡公寿与早期海上画坛[J]. 新美术, 2004,(4).

[6]张长虹.“海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美术研究, 2002,(2)

[7]陈超南.承前启后的海上画派[J].社会科学, 2000,(2).

[8]丁羲元.虚古研究[M].天津: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7.

[9]丁羲元.任伯年年谱・论文・珍存・作品[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

[10]龚产兴.任伯年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11]何楚熊.中国画论研究[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

[12]卢辅圣.中国画研究方法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6.

[13]李万才.中国画派研究丛书―海上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2.

[14]曹意强,范景中.20世纪中国画[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3.

篇(7)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表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要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到开放式教学形式,这是历史教学观念的重大转变。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目标和任务与素质教育指向是一致的,应该把素质教育当作首要任务来完成。

1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素质是人的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开放型人才,可以涵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历史教育在构建人的思想品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历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功能,历史学科具有培养创新人才的德育功能,具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智育功能,具有培养各学科的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纵横联系的特殊功能。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由此可见,历史教学在基础教育,特别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2.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开放式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培养创新的智能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创新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品质中的核心因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只要老师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个性,不断探索创新思维的教法,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必能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创造性教学,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精神。

2.2 确定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认识主体,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尊重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发展主体,在教学中积极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

2.3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的最突出优点就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在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我平时的一些做法有:一是经常挑选报刊、杂志上一些与现实有关的历史论文、与历史有关的时事评论辅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历史感与现实感联系的素质。二是讲课时,对教材中一些在史学界仍有争论的问题,尽量把争论各方的观点介绍给学生。如,对孔子的评价问题,目前有多种不同角度的学术观点。通过多种观点的介绍,使学生具体体会如何把历史感与现实感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拓宽学习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素质。三是针对教材中能与现实有规律性联系的知识,精心设计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供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尝试性的预见,培养学生的未来感素质。如,反腐倡廉问题、禁毒问题、改革开放问题、引进外资、技术问题和外商在华租地办企业问题等,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同时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各种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2.4 注重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素质。

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是整体性原则。首先,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全面的应有的发展,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受教育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其次,要把素质教育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学生的整体成长和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即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最后,要形成教育合力,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实施素质教育在人的认识观念上与应试教育有差距,这就需要学校、家长、社会重视支持,全社会协调一致,教师可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访、倡议书等形式,晓之以理,阐明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历史的社会功能以及历史学科在人格塑造上的意义,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提高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达到实施素质教育水平的目的。

2.5 科学设问组织教学。

2.5.1 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即创造意境,制造悬念。问题的设计,一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讲四大文明古国时,我提出:“既然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亚非,那么为什么现在最发达的地区却在欧美” ?在分析中国的没有取得成功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获得成功时,可问:“假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也同日本一样进行改革,会不会成功”?“假如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清朝官员,你将会怎样做”?问题提出不仅能使学生思考多种答案,又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上一篇: 月考表彰总结 下一篇: 电气学习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