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16:27: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品牌战略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零售企业是顾客购买生产商商品与服务的场所,传统意义上的零售企业主要由百货商店、专业店等组成,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进程,零售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业态日趋多元化,如今的零售业包括购物中心,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折扣店、工厂直销中心等,零售业的发展也使得其竞争日益激烈,在不断整合资源、优化管理之余,不少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自有品牌的经营,试图以此作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自有品牌及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的开发
自有品牌即PB(PrivateBrand),指由零售企业自行设计、开发、管理的商品品牌。与制造商品牌商品相比,自有品牌商品包装简单、价格低廉,往往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早在80年代,英国的零售商就开始了自有品牌商品的经营,目前世界上众多著名的零售企业都推行自有品牌战略,如家乐福的“棒”、沃尔玛的“GREATVALUE”,英国著名的马莎百货更是被称作“没有工厂的制造商”,所有产品都采用单一品牌“圣米高”,加工企业遍及全球800余家工厂。欧美发达国家业内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看超市好不好,数数自有品牌有多少”。
自有品牌的开发有多种途径:一是定制,即不直接投资而是利用现有厂家的生产条件定点定样监制生产,零售企业向厂家提出产品的性能、质量、规格、包装等具体要求,打上自己的品牌上架销售;二是自行生产,由零售企业自行投资,自产自销。零售企业自己建造生产基地、购买设备,进行产品的策划、设计、生产及销售;三是合作经营,零售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如控股,参股等方式与生产企业合作,共同完成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
二、零售企业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意义
1.为零售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利润空间
一般零售行业的供应链是从“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供应链每增加一个环节,商品的附加价值就增长了30%以上,自有品牌的好处就是摆脱了中间环节,由零售商直接组织生产加工,大大节省了交易费用;另一方面,自有品牌商品的广告宣传主要是借助零售企业的商誉在商店内采用广告单张、闭路电视、广播等方式进行,对比普遍采用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的制造商品牌,广告成本大大降低。加之自有品牌商品包装简单,因此,尽管自有品牌的商品价格比生产商的商品低,但其毛利并不低。据估算,一般自有品牌商品的价格比制造商品牌低15%以上,而利润率相当高,对于一些特殊商品如药品、高档时装利润率可达50%。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零售业整体进入微利状态,自有品牌的经营为零售企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利润空间。
2.有利于零售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市场经济下商品的繁荣发展促进了零售业的飞速发展,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低的行业特点吸引了不少行业纷纷进入,当前的零售业不仅表现为新兴业态多、多种业态并存,各业态内部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通过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零售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及时组织生产和经营某些商品,可以使企业的商品构成和经营富有特色,构筑差异化的企业竞争优势。如较早进入国内市场的屈臣氏正是依赖其自有品牌产品可靠的品质和良好的性价比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同和信任。著名的屈臣氏的自有品牌产品以“个人护理专家”为市场定位,围绕“健康、美态、快乐”三大理念,过去两年自有品牌品种数量由最初的200多个产品类别迅速增长到1000多个,在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市场中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3.帮助零售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自有品牌的经营使得商品品类有别于同类企业,可以加深零售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同时,企业可以以自有商品为基础向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借助商品进一步强化企业形象,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企业自身对消费者独特的诉求。从目前国内部分经营自有品牌的零售企业来看,开开衬衫、羊毛衫多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农工商也因其“好德”、“伍缘生活杂货”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4.有助于零售企业培育忠诚顾客
在长期经营中零售企业形成了独特的管理运营模式,企业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往往都是根深蒂固,自有品牌商品以企业的自我信誉向消费者提供最直接的品质保证,更易获得顾客的认可并进一步带动企业内其他商品的销售。反过来,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与经营也有利于将良好的企业形象注入到商品中,消费者极容易把企业的优质服务和严谨管理同自有品牌商品的优良品质联系在一起,强化了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有利于培育忠诚顾客。
三、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战略实施现状
我国目前的自有品牌开发基本上还处于起步状况。消费者所熟悉的国内品牌几乎都是制造商品牌,绝大多数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商品还是一片空白,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华联、农工商等虽已进行了部分自有品牌的开发,但在品牌与产品规模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开发与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业态单一
从中国现阶段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经营情况来看,目前引入自有品牌战略的零售企业还仅仅局限于大卖场和超市。而在国外,自有品牌战略已进入不同的业态范畴,包括大型百货商店及各种各样的专业商店,如药店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已成为店家主要的经营特色之一,几乎所有的连锁药店都有自有品牌产品,有的大型药店自有品牌商品达到30%。
2.产品单一
目前国内零售企业开发的自有品牌大多集中在一些低价值的便利性商品,商品品种较少,缺少自身特色,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偏低。而欧美等国家自有品牌产品涉及服装、医药、日化、家电等各大品类,形成规模化、系列化。
3.品牌认知度低
绝大部分自有品牌商品均以“低价”为卖点,商品相似,定位雷同,难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对于自有品牌商品商家也缺乏必要的品牌运作,它们往往认为设计生产出产品并投入销售即迈向了自有品牌战略之路,孰不知这只是其中最初的一步。在推出自有品牌产品后,零售企业还应利用其分销优势与终端优势进行宣传,有效扩大品牌知名度。
四、对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战略的思考
一、企业品牌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1、品牌的含义
在通常的意义上来说,品牌就是商品的标志。品牌是一种产品外显形态与内在质量相统一的名称、标记或符号,籍以区分不同企业或竞争对手。因此,有时我们说,品牌就是注册商标。
但是,从品牌的本质意义上来说,品牌决不仅仅是一个商标。当要求我们定义一个品牌时,我们的定义通常是:“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一种商品或服务要想成为品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获得国家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的认可,如我国的驰名商标;第二,必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品牌的作用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品牌具有下述作用:(1)区分出产品与服务,并由消费者来指定、拒绝或推荐。(2)传递信息给消费者。在承担这一作用时,品牌可以是一个明显的传达者,它也可以是一个潜意识的传达者。(3)起着一种特殊的、制造商可以对其进行明智投资的、合法资产的作用,并受法律保护不受竞争者的进攻或侵犯。
在现代经济中,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这不单是从品牌商品具有稳定的市场来说,而且品牌本身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价值。
3、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
品牌战略是企业进行无形资产投入、积累和运营的一种重要方式。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发优势产品是企业实现资本要素形态转化的一条途径,是企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应对WTO的必然手段。
[
随着世界竞争的日益深化,没有属于自己品牌的企业现在已很难立足。从国内外市场上看,最为行销的产品是名牌产品,效益最好的企业是生产名牌的企业。品牌帮助商品在用户心中树立高质量、优质服务和可信性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对于受顾客青睐的商品。它的品牌已为顾客们提供了一系列必要的信息,省去了顾客分析、衡量这一复杂的过程,受到了用户的好评。因此,发展著名品牌既对企业有利,又对消费者有利。对于企业来说,好的品牌可以提高重复购买率和品牌的可信度,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使得购物变得轻松简便。
所以,我国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要想走向世界,必须在品牌的竞争方面多下功夫。我们应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竞争的情况,针对我国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创品牌,求生存,求发展。
二、企业的品牌战略对策
我国企业应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如何打好品牌管理之战呢?我认为应该在品牌战略规划、品牌策划设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品牌管理及维护以及企业如何做好自己的品牌等诸方面进行探讨努力。
1、要努力创建自己的品牌。
要创建好自己的品牌,首先就得做好市场调查、品牌战略规划、设计等等,创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创建生命力的品牌。什么样的品牌有生命力?厂家和消费者一致认同的品牌就有生命力,厂家供应的品牌和消费者需要的品牌不一致时,生命力就不会长久。市场就是品牌。要牢牢盯紧消费者、买家和市场,消费者要的是直截了当、浅显易懂的东西。因此,品牌战略最重要的是企业家自己去研究判断,企业家只能针对自己企业的情况做决策,根据市场和消费者去确定创建什么样的品牌。
其次,在创建品牌的时候,要重视品牌的文化底蕴。今天,品牌本身已不单纯是指它的名字,而更重要的是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各类有关企业争创名牌的书籍中,品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已成为当今研究品牌竞争战略不可缺少的要素。因为:首先,传统文化是品牌塑造的,内在动力。未来经济社会,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是品牌竞争,而塑造品牌的根本是文化因素,即品牌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它是决定品牌能否持久占据市场的关键。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列举出世界百家最知名的品牌,在这些品牌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品牌创立的历史较长,有一半以上在百年左右。如宝洁、强生、IBM、可口可乐等,这些品牌的影响几乎到达地球的每个角落。诸如中国的同仁堂、全聚德等老字号,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历久弥坚。可见,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传统的时间沉淀过程。因此,品牌中沉淀的文化传统成分,是品牌中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品牌的内在动力。其次,文化是品牌塑造的外在推动力。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价值取向通过品牌的塑造,最终渗透到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和职工的行为方式中,它对品牌塑造成有激励作用和推动作用。第三,融合文化为未来品牌注入新的内涵。其内涵一是指品牌有选择性地与文化传统的一些价值(如真善美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其内涵二是指融合文化后的品牌与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有机结合。二十一世纪的产品市场竞争,主要是品牌间竞争,二十一世纪的品牌战,也就是文化战,这是文化本身接受市场的竞争与挑战,也是传统本身融入产品,被市场接纳的创新过程。
另外,要注意产品的外观形象。同时,还需要注意产品的标识。标识是企业的脸面,无论是门店设计、灯箱广告,还是户外设置、橱窗展示,全都代表企业的产品特性、文化特征,甚至蕴含着企业所要表示的意念,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创建品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品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现代创意学大师——大卫·奥格威说:“一个伟大的创意是美丽而且高度智慧与疯狂的结合,一个伟大的创意能改变我们的语言,使默默无名的品牌一夜之间闻名全球。”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一定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
”,这种独特的“个性”,牢牢地把消费者吸引,使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品牌因此大行其道。如何塑造品牌的“个性”呢?首先,呈现方式要别具一格。品牌必须有与众不同而且严谨的呈现方式,它的呈现方式一定要贯彻一致,品牌必须看起来、感觉起来有一致性,并且描绘出一个符合定位的视觉风格。要让品牌呈现方式别具一格,必须充分了解消费者购买心理,把握好他们消费动机、需求、行为模式、消费决策模式,使产品在他们心目中达到感性形象,才能诱发他们的欲求和联想。其次,品牌要独特,离不开准确无误的定位,这个“位置”占不下来,品牌肯定会在市场中淹没。品牌必须针对精确描绘的消费对象作清晰的定位。谁是我们最期待的购买者?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不仅仅是收入和人口统计的资料,更是他们的生活形态和特征,从这个定位过程里可以简洁地看到我们想要在市场上拥有的位置,这指引了我们该做出什么样的主张或承诺。
2、要努力做好品牌的宣传推广
现在,人们都已经了解了广告在品牌宣传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很注重对广告的投入。但广告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品牌可以接触到消费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必须被视为做品牌的机会。在陈列室里展示出来的样子,网站,对服务的感受,电话销售,年报,呈现的新闻,信纸,送货车,每一项都要求极度重视,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部分叠加起来构成他们对品牌的总体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360度品牌。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茨在《整合行销传播》一书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在同质化的市场中,惟有传播能创造出差异化的品牌竞争优势。这种传播,以消费者的欲求为“轴心”,从产品概念的开发到产品包装设计以及公关、广告、促销等营销推广工具的综合运用,始终围绕这个“轴心”转。当企业为产品塑造出一个特别之处时,就已经向成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种独特的个性,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消费者,这有待需要一整套环环相扣的传播管理机制、严密的媒介计划及策略实施等方面的配合。
另外,适当的促销活动是对市场的一种拉动和刺激,有助于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这里强调的是其对品牌创新的意义,适当的促销活动是在告诉消费者:我还在领导这个市场,一直在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请大家不要忘记我。爱热闹是人的天性,在市场方面企业也应认识到这一点,应当多通过促销或其它形式让自己的“摊”热闹起来。即便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品牌,如果长时间在市场上不做声,消费者也会很
快把你忘记,即使是你的忠诚消费者也会被竞争对手的“热闹”吸引走,而你的品牌也会一不小心掉进“墓地”而不得翻身。
3、重视品牌管理
产品和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众多新品牌不断涌现,企业必须重视品牌管理。企业的品牌管理,是“一条龙”作业,从市场目标、品牌竞争策略、品牌延伸思路等诸方面的设定,到营销战略的制订、流通渠道的开拓、广告制作、媒体服务,乃至出现不利形势时的危机公关,都必须精心策划,细心思量,引进科学的管理体系必不可少,使经营行为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的生存,外受洋品牌的威胁,内受价格战的掣肘。我国企业必须创出自己的品牌,并管理呵护好自己的品牌,以在市场的大潮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世界知名企业在我国市场上实施“品牌战略”,我国品牌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市场的竞争已从产品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我国鞋业市场已经从批发时代转入全面的品牌经营时代。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唯有品牌鞋业才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我国现在的消费人群结构是典型的“冰山”状态,拥有8.5亿的农民和4.5亿的城镇非农业人口,在4.5亿的城镇非农业人口消费群中又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面:2000万-3000万的老板或企业高层管理者;6000万-1.2亿的白领;3.3亿左右的工薪阶层。由于消费群的改变,国内鞋业已经进入设计品牌的阶段,鞋业品牌的实力实际是它高附加值、知名度等因素的综合。鞋业企业必须经过认真的市场研究,对所要推销品牌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消费者等诸多要素进行详细定位,并通过设计师创造产品的个性,在推销产品的同时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从而使目标消费者认同品牌的文化理念。
一、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
从我国鞋业生产发展方式来看,我国制鞋工业在世界鞋业发展格局中只是鞋业大国,而不是强国。我国制鞋业处于产业链的“底部”,仅以数量和价格取胜市场,没有真正的世界品牌,我国制鞋业的比较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国际主要鞋业巨头自创品牌,自创渠道,自有设计,均不再把“多投入、加大量”作为发展重点,而目前国内许多中小型企业和做贴牌加工的企业重复投资,生产低档产品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我国鞋业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自有品牌,产品档次不高以及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和数量扩张等问题,设计能力薄弱,总体而言价格偏低,出口的增长还是呈数量型扩张态势。重销售额轻品牌创立,在品牌建设上花的功夫不足,遇难而退,生产企业规模较小,行业意识不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易引发贸易摩擦;国内市场不规范、营销方式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
品牌自主开发和自主管理经营的意识淡薄。没有强有力的设计,没有创新,单纯地复制、仿造他人的产品,这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鞋就没有办法走在前沿,更不可能引领时尚与潮流,企业就只能赚取加工费,利润停留在制造过程与经营差价上,没有专业的全面的营销策划,整个运营过程很盲目,企业没有获得效益,产品也没有获得知名度。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
二、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已成为市场的灵魂。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都需要通过品牌创新来进入市场从而占领市场,最终确立在市场竞争和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在这方面国内鞋业企业虽然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与国际品牌整体差距明显
首先,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整体差距明显。国产品牌在创造品牌价值,向世界驰名品牌目标迈进的征途中尚需加倍努力。其次,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较弱,品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一是市场份额、销售额和资产额,二是品牌质量。随着我国加入WTO,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必将群雄逐鹿,国内鞋业企业有了市场份额,生产上规模才有可能,销售额和资产额的扩大也才能实现,国内鞋业企业才能最终走上一条发展壮大之路。至于品牌质量,国内鞋业企业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更大。国际品牌都是以高质量、高信誉立足于市场,但国产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深。
(二)品牌资源缺乏
国内鞋业企业现有品牌中,高技术、高质量、高文化含量的品牌较少。商标是最好的品牌。据统计,在国内鞋业企业每年出口的产品中,标有国内鞋业公司自己品牌的鞋仅占1/3左右,1/3的鞋没有品牌,另外有1/3的鞋是“洋品牌”,大量的利润流入国外经销商和商的腰包。
(三)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多年的计划经济使国内鞋业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品牌的自我保护,有些国内鞋业企业甚至为了眼前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的品牌,将宝贵的无形资源拱手让给对方,痛失长远发展的基础。品牌意味着市场,失去了自己的品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市场。
(四)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营销手段单一
由于国内大多鞋业企业还未能真正走出国门,不会巧妙通过国内外传媒宣传自己的品牌,开展品牌营销;也未能综合运用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和人员促销等手段开展品牌战略,不少国内鞋业企业还停留在通过少量素质不高的员工外出推销自己产品的简单推销阶段。还有不少国内鞋业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在品牌的创立上追求轰动效应,盲目地用大规模广告轰炸的方式创品牌。为追求短期效益,盲目进行品牌延伸,为品牌长期价值的建立埋下隐患。
三、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分析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国内鞋业企业如何打造国际性品牌,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深入分析和探索企业名牌战略实施的对策,对于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成功地进入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树立现代品牌管理观念
1、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是国内鞋业企业急需重视的问题。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品牌不能单靠营销技术策划出来,而是企业扎扎实实地做出来的。优秀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经营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战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等要素是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法国品牌营销专家卡菲勒指出,在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能够成功,这要归功于厂家在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宣传和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和准确预测。2、树立品牌营销观念。国际品牌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品牌营销。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企业或产品的一种依据,是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独特的有形和无形利益的竞争手段。因此,国内鞋业企业应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的品牌观念,并要随消费者要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丰富国内鞋业企业品牌观念的内容。
3、找准市场切入点,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品牌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形象,其目的是潜在地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国内鞋业企业必须重视对市场消费趋势及竞争态势的认真分析,选择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并集中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在目标市场上争取最大市场份额,这是品牌战略组成中的重要一环。
(二)采取有效的品牌管理措施
1、有效运用品牌营销技术。品牌营销技术很多,国内鞋业企业在品牌营销中应对以下几点特别加以重视。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要正确地选择品牌传播手段和方式。着力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研究表明,吸引一个新消费者是保持老顾客费用的4-6倍,从品牌忠诚者身上获得的利润是非品牌忠诚者的9倍之多。
2、加强品牌投资,提高企业声誉,树立名牌形象。成功的广告投资是获得社会认同的主要途径,国内鞋业企业要让社会和顾客认知自己的产品和公司,就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树立产品的形象。
3、注重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品牌地位。(1)注重产品质量。首先,国内鞋业企业要关注同行动态,时刻关注同行的市场动态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及时做出相应对策。其次,防止假冒产品的侵袭。造假者唯利是图,国内鞋业企业应有足够的准备与防御措施,避免公司及产品形象遭受损害。再次,决策者应向员工灌输企业理念,提高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始终保持较强的质量观,维护良好的品牌声誉。(2)加强售后服务。加强售后服务,履行产品承诺,提高品牌信誉度。高质量的产品再加上优良的售后服务,更能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增强消费者的依赖感,品牌的信誉度也必然随之得以提高。(3)不断创新,不断开发研究新产品,实施品牌延伸策略。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可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从而不断增强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形象。
4、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品牌产品最易成为侵权假冒的对象,国内鞋业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名牌的合法权益,通过成立企业间的名牌保护协会,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宣传,打击假冒品牌行为;投资、合资、合作等产权变动中,明确名牌资产的产权归属,保护好国内鞋业企业的名牌资产不受侵犯。还要经常查阅商标公告,一旦发现近似自己的商标注册,立即提出异议,并积极配合执法部门进行查处,采取一些有效的高科技防伪标识,广泛向社会介绍识别真伪商标的知识和技巧。
21世纪企业发展的成败关键不在于具体的管理职能是否有效,而在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实施品牌战略是国内鞋业企业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国内鞋业企业应尽快制定品牌战略,努力搞好品牌发展的长远规划,抓住机遇,争取发展成为国内甚至世界知名的鞋业品牌。
参考文献:
1、鲍莉莉.中国制鞋业比较优势状况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中旬刊),2007(5).
1.品牌战略内涵与其功能意义
所谓品牌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知名度,并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培养忠诚品牌消费者的一种战略选择。品牌战略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从品牌战略的功能来看,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标志,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性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它凝结着企业的科学管理、市场信誉、追求完美的精神文化内涵,决定和影响着产品市场结构与服务定位。因此,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带给消费者信心,给予消费者以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正是品牌战略的基本功能所在。实践证明,良好品牌往往能给人以特别印象,在同等质量下可以索取较高价格。有些公司拥有良好的品牌甚至还可以在不同国家逆周期、反季节制造产品,从而使成本与收益流量畅通[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现代跨国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世界知名品牌公司,尤其注重品牌战略的运用,通过品牌这种全方位的输出形态,跨国公司逐步占领了国际市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而今,品牌已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锐利武器,是实现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
品牌战略一经兴起,即为世界各国公司与企业所重视,而它在全球工业界的实施,普遍意义在于:
1.促进产品销售品牌是产品的核心内容,品牌效应是其他营销手段所不及的,在发达国家市场,品牌识别业已取代产品识别,成为了市场选择的唯一要素。
1.2监督和保证产品价值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包括产品质量、形象、技术、功能、效用等诸多内容。创造一个广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产品,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和长期的品质、价值保证。
1.3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品牌成长带动了企业产品价格上扬,需求增加,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增加规模经济收益。
1.4保证企业不断壮大和持续发展许多跨国公司认为,成功品牌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们能够保证将来的收入,增加顾客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更在于企业出现危机时能给他们予以支持,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2]
2.我国企业品牌发展概况
市场开放以来,外商、外资大量涌入,在给我国企业和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的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受传统观念和落后经营方式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品牌竞争意识方面普遍不强,因此吃了不少苦头。一些企业为此丢了市场,一些企业因为品牌保护力度不够被挤出了市场,还有些企业良好知名品牌被国外企业恶性抢注,从此一蹶不振,在品牌竞争中处处处于被动地位。反观国外企业,它们大多以品牌为先锋,以雄厚资本和先进技术为后盾,不惜一切代价抢占东道国市场,将产品和服务充斥在东道国市场每一角落。一般而言,国际知名品牌主要集中在报酬率高,市场容量大的汽车、家用电器、日用化工、饮料、药品、电信等行业。在我国,只要一提到索尼、松下、飞利浦、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奔驰、通用、可口可乐、百威、宝洁等国际知名品牌,相信每一位国人都不会陌生,这或许是一种生活品质的改变,但更多的恐怕是对本国品牌的无奈。
残酷的市场竞争事实,教育了我国企业的商品经营者,也警醒了企业的品牌意识。最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在培养品牌竞争力方面,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骄人成绩,形成了一批如长虹、海信、TCL、海尔、格兰仕、联想等颇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甚至在整个社会层面上,连普通的民营企业主、个体商贩,也懂得了要进行商标注册,要进行品牌宣传。形势虽然喜人,情况却依然不容乐观,从品牌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我国企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2.1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反映在国内品牌的数量、质量、规模、影响力方面,和品牌成长环境方面(包括法规、管理、规划、战略实施),以及品牌理论的深入和品牌观念的普及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以中外企业品牌对抗为例,国外企业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长驱直入,占据大半河山,市场占有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3]。国内企业知名品牌则寥寥无几,市场不兴,前景堪忧;国外企业品牌成长已经上升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国内企业品牌却还在与假冒伪劣产品纠缠不清;国外企业靠经营和技术树立品牌,国内企业靠宣传和命名树立品牌;国外企业早已转向开发品牌内在价值,强调品牌的产品扩散效应和产业组织聚合效应,以获取更高的溢价收益和稳定收益。国内企业却还停留在品牌外在标记形象上认识品牌作用,将品牌仅仅看作是产品的附属和象征而已;国外企业对知名品牌的巩固是以保护产品质量和声誉为观念。国内企业反以满足无形资产评估,坐享其成为观念。如此种种,均将表明,我国企业品牌发展的道路必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尚需上下而求索。
2.2品牌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成功的品牌形象塑造绝不是品牌战略自身的事情,它要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重大战略决策,诸如产品质量、技术开发、经营规模、品牌设计、广告策划、市场营销、人才战略设计等各个方面。当前,国内相当企业没有将品牌融入到企业的整体规划当中,也不重视品牌的研究开发,只把产品宣传交给一般的员工去完成,或者直接把它交给广告公司,这样,企业管理者对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缺乏应有的了解,甚至产生疏远感,加剧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沟通困难,从而导致消费者困惑和不满,丧失了品牌竞争力。
2.3产品质量低下,品牌个性不足,缺乏创新和发展能力
国内不少企业产品品位低下,质量不稳定,包装不新颖,售后服务不到位,宣传工作没力度,严重影响了品牌地位的提升。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也有的企业品牌设计个性不鲜明,科技、文化、艺术等含量不高,内涵不丰富,缺乏强烈的吸引力。最为严重的是,不少企业品牌老化严重,资产与内在价值开始衰退甚至消失,如中国最早一批“十大驰名商标”———凤凰、永久、霞飞等早已风光不再。品牌的生命在于创新。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改造,重新设计形象,是我国企业品牌普遍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
2.4品牌发展策略存在误区
企业品牌发展策略是一种经营之道,需要有科学的经营理念和高超的运作技巧,但国内不少企业品牌策划者在此方面表现得尤为拙劣和急功近利,影响了企业品牌的发展,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不少这样的误区:如认为创建品牌工作就是给产品取个好名字,提高产品知名度或把产品包装一下;好的品牌是画个令人满意的视觉标志而已;广告是培育知名品牌的唯一手段,除了在媒体上大肆作广告外,其它别无关注;企业产品规模一旦形成了,知名品牌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知名品牌等同于高价,必须不切实际地提高产品价格等等。有的企业甚至在品牌操作误区上走得更远,不惜放弃企业自身品牌,采用外国公司品牌,或将自身品牌低价出售转让,如我国现有20多万个“三资”企业中,有90%以上的合资企业在使用外方品牌;广州洁银牙膏厂以200万元低价将品牌转让给合资企业[4]等等,就是这样的突出事例,现今其可怕后果已日渐显现出来———丧失了本国企业自身品牌、产品与知识产权,民族产业竞争力究竟何在!
3.企业品牌策略选择
品牌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品牌战略的实施又是增强产品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适应当前市场开放情况,搞好品牌策略选择,是我国企业营销工作的一项急迫任务。
3.1树立正确的品牌竞争意识,着力提高品牌竞争能力
随着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创立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品牌,走品牌之路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品牌的成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一踏而蹴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规划,通盘考虑。结合当前实际,我国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特点,在分析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出品牌战略,实施品牌工程,包括采取“发展拳头产品,巩固品牌;扶植新兴产品,创造品牌;开发尖端产品,培养品牌。”的战略方针,来壮大品牌实力,拓展市场份额,树立品牌形象。当然,良好品牌是市场消费者认可的结果,而不是企业自吹自擂的力作,提高品牌竞争力不仅要求企业在广告宣传上是一流的,同时也应该在产品质量、技术性能、款式造型、售后服务、商标设计等方面都是一流的。
3.2搞好品牌定位,培养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品牌忠诚
品牌形象竞争并非全方位的竞争,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作某种新奇的或与众不同的事项,而是去操纵已经存在于心的东西,即将顾客心目中潜在的购买欲望挖掘出来,使之转化为消费冲动[5]。品牌定位离不开具体行业,否则毫无价值可言,如”百事可乐”是种碳酸饮料,这一品牌至多延伸到食品行业,再往外延伸,其价值就无法转移了。品牌是竞争力的综合表现。品牌偏好与品牌忠诚的建立是品牌树立的前提,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企业有良好的市场信誉与道德规范作保证,同时还要有保持对消费者AAU(消费者对品牌的知名Awareness,态度Attitude,使用状况Usage,的缩写)进行追踪调整的能力。因此,建立顾客信息反馈系统,不断搜集消费者偏好变化情况,了解顾客对品牌意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顾客对企业品牌的忠诚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并非一日之功,可口可乐品牌树立有100多年历史,万宝路形象风靡全球有40多年,均得益于企业执行长期营销策略的结果。而消费者对品牌的深刻印象也只有经过长期一致的营销活动,才能产生满意和接受。
3.3遵循品牌设计规律,注重品牌形象
品牌设计是一门艺术。既要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又要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除产品功能、质量、包装、造型设计是关键外,商标设计也很重要。通常,具有美感,文化内涵丰富,简洁醒目,易于传诵,构思精巧,能超越时空,并朗朗上口的品牌最易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品牌设计往往要体现出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但其立足点大多根植于企业优势、消费者特点、同行比较这三维坐标。如3M品牌优势在于机械、动力与管理,服务并满足的是公司办公需要与工厂制造需要,在同行中凸现的是“小而精”的个性与数字化技术领先的魅力。诚然,品牌设计必须顺应市场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创新,这是品牌竞争制胜的法宝。
3.4采用多种品牌竞争手段
我国企业目前大多处于成长阶段,品牌实力较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但根据行业、市场和企业资源状况,趋利避害,消除不利影响,不失为明智选择。
3.4.1与具有知名品牌的境外公司合作生产,借壳上市。如将我国生产的皮夹克运至意大利进行最后加工,皮夹克成品出口时标注“意大利”品牌,可获高额利润。当时机成熟时,再推出我们自己的品牌。
3.4.2收购国外有影响力的品牌或公司,消除其对本地品牌或公司的威胁。如香水业近十年来一直深受法国各种品牌的影响,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有资本实力的公司或企业可对法国化妆品公司进行收购。
3.4.3使用挂钩策略。如市场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是主要饮料品牌,具有很好的口感和形象,我国企业推出“非常可乐”,将自己产品与国外可乐联系起来,可以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联想,制造购买冲动,树立良好形象。
3.4.4重新界定品牌形象,避免在同类产品竞争中发生冲突。如可以借鉴日本最大化妆品公司资生堂的经营模式,强调自己是护肤产品从而避免了法国化妆品(香水)公司的围攻。
3.4.5利用名人为品牌作保证,加强品牌宣传。可参考美国耐克公司雇用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为其运动服装在欧洲市场作宣传的营销模式。
3.4.6加强品牌联合。用两个或多个品牌(如健力宝和中国女排)有效地组成协作联盟,提高自己品牌的社会接受力,效果比单独走出去好得多。
3.4.7重视品牌营销创意和售后服务,以达到品牌轰动效应和强大冲击力。“白加黑”药片的营销创意,“海尔”集团对售后服务的高度重视,都是树立成功知名品牌的例子。
3.4.8多角化经营,多品牌策略。诸如顶益食品企业,在高收入层次目标市场采用“康师傅”品牌,在低收入层次目标市场采用“福满多”品牌。有效满足了不同需求消费者,扩大了品牌知名度。
3.4.9事实宣传造势策略。广东蛇胆口服液生产厂家,为消除消费者对保健品不信任态度,引领消费者对产品的生产程序和制作方法进行全程参观,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咨询,结果口碑极佳,品牌声誉迅速上升。
参考文献:
[1]俞利军.国家营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355.
[2]管向东.创建强有力的品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1:64.
随着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中国建筑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建造能力不断提高,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大跨度预应力、悬索桥梁施工技术,地下工程盾构施工极度盾构机制造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大型复杂成套设备安装技术等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三峡大坝、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东海大桥等工程举世瞩目,显示了中国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展现了建筑业的崭新风貌。虽然我国的建筑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在品牌建设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伴随着建筑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每个身处其中的建筑企业必须明确树立正确的品牌经营观念,并通过有效的策略来打造品牌。
一、树立正确的品牌观
1.“树品牌”不等于“做广告”。有些建筑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企业就不停的做广告,其结果是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但提高的不是在目标消费群体之中,而是在大部分与建筑消费无关的群体之中。而且,即便针对目标消费群体,通过广告轰炸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也并不能证明是品牌塑造的成功。实际上,广告更多的是建筑企业进行品牌维护工作的必要手段。建筑企业塑造品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广告,但又不能只有广告。换句话说,除了做广告,建筑企业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2.“树品牌”切忌盲目跟风。由于中国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系统的理论可供参考,所以许多企业不仅塑造品牌的方式盲目跟风,连做广告的具体方式和方法都大致雷同,不仅使大量的宣传费用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更严重的是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塑造进程。应该是结合自身企业特征先有个广告预算,然后依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广告投放方案,按照轻重缓急来分布广告费,充分考虑可以借助的媒体(不只是户外广告),以达到品牌形象的整体提升。
3.品牌塑造不只是营销管理的组成部分,而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品牌塑造和管理。品牌塑造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营销、广告、传播,而是由内往外的企业综合力量的持续传递,它应包含建筑企业的一切内外行动因素;而且品牌塑造是协调与平衡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与看法、具体做法和客户看法的管理工具和商业系统,能帮助建筑企业定位的落实、控制、持续、平衡与发展,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找准品牌的定位
建筑企业要塑造品牌就必须给品牌一个合理、明确、独具个性的品牌定位。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三级以上资质施工企业已达48600多家,如果建筑企业没有自己明确的、独具个性的品牌定位,便很难在这个行业内发出自己的“声音”来。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自己的“声音”,就会一步步被其它建筑品牌的“声音”淹没,淹没的结果只能是企业市场份额逐年降低,并渐渐退出建筑市场。品牌定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不是企业领导者主观上的某个想法,它需要结合企业现状和企业战略远景、行业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来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辅以SWOT分析、人性品牌分析(又称“四境界”分析,即:产品境界分析,人性境界分析,需求境界分析,品牌境界分析)等分析工具,系统地加以分析,确定自己的合理定位。
三、精细地进行品牌传播
1.调动全员积极性。品牌的根本要素是人,一个成功品牌的塑造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或一个咨询公司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要求全体员工都必须有品牌管理意识,有意识地维护品牌形象,即要进行“全员品牌管理”。一个企业才能最终塑造出良好的品牌。品牌塑造必须以优异的工程(产品)质量和真诚的客户服务为基础,所以说品牌塑造需要全体员工的全程参与。
2.明确宣传时机。笔者认为,对建筑企业品牌有帮助同时又对社会有益的新闻才能称作合适的新闻。第一,识社会发展之“势”。创造新闻必须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注意结合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焦点。第二,识行业发展之“势”。相对于社会发展之“势”来说,这一点对于企业的作用更加直接,因为一个企业的新闻如果挖掘或顺应其所处行业发展之“势”,那么其不仅容易在相关媒体上发表,而且很容易得到广泛传播。第三,识企业发展之“势”。识企业发展之“势”的作用同样十分重要,一个企业的新闻主要还是为企业的品牌服务,只有认清企业发展之“势”,即企业发展远景和战略战术,企业创造的新闻才能推动品牌发展,促进企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识大众兴趣之“势”。识大众兴趣之“势”是指新闻内容必须符合大众或广大消费者的兴趣发展态势以及某个阶段的兴趣重点,并且新闻内容能够给大众暗示:××品牌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潜在的利益。这样就能切实提高品牌在社会大众或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美誉度,甚至可以提高他们的忠诚度。只有准确地认清四“势”,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人员才能创造出合适的新闻,以推动建筑企业品牌的健康持续发展。
3.重视传播细节。建筑行业是一个必须重视细节的行业。要做到建筑品牌的精细化传播,就必须在制定完善的中长期战略和行之有效的短期策略基础上,注意品牌传播过程中的细节,尊重历史文化,实事求是,尽量避免品牌传播中出现常识性错误,以减少对品牌受到的伤害,在客户心中留下良好的品牌形象。
4.确定媒体组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正确有效的媒体选择和组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媒体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广告效果的优劣。建筑企业广告的受众应该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企业中高层领导,因为他们的意见直接影响结果。因此投放广告时,要重点考虑目标受众经常与哪些媒体接触,主要受哪些媒体影响,然后从中选择主要的几种载具进行投放。
四、强化管理的着力点
1.员工培训。实践证明,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开拓员工视野,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应把员工的培训作为提高业务素质、强化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创建品牌工程的最基础工作来抓。抓好了培训,员工的素质提高了,管理的理念就会加强,品牌意识就会强化,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就会有效果。
2.安全质量。施工质量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是创品牌工程的核心,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正确运用施工技术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工序安排、检查过程的监控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抓质量,一是要培养员工良好的质量意识和工作习惯;二是要严格工艺纪律,严格施工规范,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三是要认真进行施工组织和安排,强化施工过程的检查,加强质检员的配置;四是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和技术素质。
3.系统管理。这既是企业基础管理的专业分工,又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要实施品牌工程,系统管理必须强化。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优化员工结构,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分配体系的完善,实现人员待遇高低与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相匹配;通过人员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化管理人员的配备,保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保障现场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通过工程管理系统的强化,确保项目队伍的配备,满足项目劳动力的需要;通过质量、安全的监管检查,促进项目存在问题的整改;通过不断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提高项目施工效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对项目设备、材料采购和使用的监控,降低施工成本。
4.全程服务。服务不仅是竣工后的质量保修,而是必须贯穿于前期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投产交付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要扩大服务的内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简单服务为全功能服务。
总之,发展是企业永恒的追求。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珍惜和切实利用好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创建品牌工程,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以品牌的巨大推动力,带动传统的施工企业适应现代化要求,实现上档升级。
0引言
长期以来,衬衫业是义乌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大陈、苏溪两镇衬衫企业曾经达到1100余家,日产量100余万件,占全国衬衫生产总量的15%左右,是国内四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衬衫之乡”。2000年以来,苏溪镇衬衫产业转为以国际市场供货为主,不断把产品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加强开拓衬衫产品外贸出口渠道,出口量逐年上升,曾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从2005年开始,苏溪镇衬衫产业出现了新的问题,国内市场拓展不利,国际市场出口受阻,这些问题引起了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其中品牌问题尤为人们关注。本文针对苏溪镇衬衫企业的品牌发展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必要的对策和建议。
1义乌市苏溪镇衬衫产业发展简析
1.1发展历史苏溪衬衫产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改革开放大潮初起的经济发展初期,苏溪镇诞生了义乌市第一家衬衫厂,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作为义乌市衬衫工业起步较早的乡镇,及时提出“工业立镇、品牌强镇”的战略,推动了衬衫产业的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最多时全镇达2000多家中小型衬衫加工厂,形成了以衬衫加工为主的块状经济,全镇衬衫厂上交税金曾经占义乌市税收的1/3之多。从1999年开始,镇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注重从各方面引导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调整经济结构。从2006年以来,苏溪镇衬衫产业已显示结构多元化的趋势,出现了衬衫加工、彩印、针织、服饰等几大企业群体,涌现了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企业,形成了衬衫生产的产业链。苏溪镇先后荣获浙江省衬衫工业专业区、浙江省中心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
1.2发展原因
1.2.1政府支持衬衫企业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多年来,市、镇政府将发展衬衫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制定了优惠的产业政策。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名牌带动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苏溪镇政府下发了《关于鼓励引导企业创品牌加工贸易科技投入的政策意见》,支持衬衫企业创名牌的工作。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义乌市科技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措施,引导、鼓励和支持衬衫行业开展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活动。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衬衫产业的发展。
1.2.2企业家努力苏溪镇衬衫企业主是从农民转型办衬衫厂,抱着办厂制富的心态起家。但是从九十年代末,企业主思想提升,开始扩大产业规模,创业创牌。苏溪镇出现了上千企业家,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新知识、寻良策,努力打造成具有强大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富有创造力、他人不可取代的企业。苏溪镇有现在的产业规模离不开企业家的努力。
1.2.3技术支撑企业全套引进国内外先进缝制设备生产流水线、同时聘用高科技专业人才和国际专业设计人员,不断研究改进生产技术,并实施严密的制程品质管理以及科学化的现代生产管理制度,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苏溪镇是衬衫工业园区,从业人员多,因此90%的员工都具有经验技术。这些都给了苏溪镇衬衫产业技术的支撑。
2苏溪镇衬衫企业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苏溪衬衫行业发展近年来出现下滑之势。今年,全镇638家衬衫企业,春节后能够全面开工的只有294家。分析原因很多,但是形成共识的主要原因是,长久以来,衬衫行业重视了产业规模的发展,对品牌的建设意识不高,投入不足。
2.1品牌建设意识薄弱企业要真正做强做大,必须打造自主品牌。苏溪镇大多数企业都是家庭式加工生产型企业,创牌意识淡薄。20多年来,全镇638家企业中,只4家企业为金华市级知名品牌,还没有省级和国家级驰名品牌出现。说明该镇大多企业主品牌意识不足,创业观念淡薄,喜欢安于现状,对大量投入精力和资金搞创新、创品牌缺乏积极性。
2.2产品款式单一苏溪镇生产的衬衫95%为中低档产品,绝大多数是男衬衫,长期以来,款式都是模仿其他地区的设计,单一的产品结构和模仿设计成为制约苏溪衬衫产业发展的瓶颈。至今,许多企业没有独立完成产品设计、研发、技改的能力。对技术人才的引进缺乏系统的政策和优良的环境,为产品品质的提升增加了困难。
2.3品牌宣传不足据调查,苏溪只有50%的企业运用礼品赠送方式开展广告活动,有20%的厂家通过做网络广告进行宣传、销售,还有部分企业采用路牌进行广告宣传。多种宣传方式推动了衬衫产业的发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初级的、小区域性的广告活动,对打造较高级别的品牌产品来说,投入是不够的。
3苏溪镇衬衫企业品牌发展策略
3.1加强品牌发展意识品牌是生产力,是核心竞争力,品牌实力是地区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指标。全镇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促进镇级经济发展,牢固树立“品牌兴镇、品牌兴企、品牌兴农、品牌富民”的思想观念,强化服务功能,引导和帮助企业正确实施品牌发展。要加强全镇企业由低层次的借牌、贴牌生产方式向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自创品牌、争创名牌的转变。要以注册商标量的增加、产品质量的提高为基础,争创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努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强化品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
3.2加强衬衫款式设计研发苏溪镇须加强衬衫设计研发的策略有:第一,与国际专业设计师合作,企业出资金购买设计师的设计作品。第二,与高等学院进行合作,让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不断设计出新的款式,好的设计予以购买。第三,企业不断引进设计人才,培养、培训设计人才;第四,企业主自身的深造,不断学习,在第一时间获得世界上最潮流的流行款式。
3.3加强品牌宣传企业不仅要创立自主品牌,更重要的是要叫响品牌,在衬衫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企业更应该加强品牌的宣传力度,苏溪镇衬衫只要有一到二个品牌打响,就可以带动整个镇的经济发展。其宣传的具体方法有:
3.3.1媒体广告高端化做广告更重要的是为了企业的信任度,信任度比知名度更重要。中央、地方报纸;娱乐、社会及严肃正统节目;选用形象代言人等都影响企业的信任度,企业广告不仅是给消费者看的,更是给经销商、合作伙伴等其它公众看的。
3.3.2媒体新闻化生活节奏加快,加上媒体数量增多,使得现代媒体越来越多元化。真正利用媒体来寻找目标公众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最好利用媒体多做软广告,多引发媒体事件,使人们在关注社会新闻的同时,了解到企业的相关信息。
3.3.3路牌广告视觉化路牌广告的诉求点是寻找区域氛围,形成良好的公众印象,所以应特别强调气势和视觉冲击力。此外,路牌广告也是企业形象的展示,所以必须要统一、规范、大气。
3.3.4店面广告特色化企业的专卖店或专柜广告的效果能直接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企业广告设计必须要有吸引力,尤其要注重品牌的特色展示。
4总结
苏溪镇衬衫行业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遭遇了发展“瓶颈”,甚至一度出现下滑的趋势。人民币的升值,国家下调服装出口退税率以及东南亚国家纺织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总成本上升,这些都影响了企业主创牌的信心。然而,在衬衫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镇也涌现了不少在品牌建设、企业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开发、产业升级等方面做得较好的企业。苏溪镇衬衫企业走过的品牌发展之路,或许可以给其它衬衫企业一些借鉴和启迪。创牌之路很难走,但是苏溪镇要真正做强做大衬衫行业,必须坚持下定决心创新创牌,走出发展困境,让苏溪镇的衬衫行业再度红火。
关键词: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C·R·Prahalad和GaryHamel提出,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的企业乃至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分析中,但在商业企业经营领域的应用尚不多见。本文拟对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构建作一初步探讨。
1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Praha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隐含在企业核心产品中的积累性学识和能力,特别是关于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某种技术的学识和能力。它来自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是企业获取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源泉。他们还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给出了一个形象化的说明:如果说企业是一棵大树,那么,树干和主要支干是它的“核心产品”;较小的支干是组成它的不同的业务单位;树叶和果实是它的“最终产品”,而为这棵大树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成分并保证其稳固性的根系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以上认识,Prahalad和Hamel进一步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知识,尤其是指开发、整合与核心产品有关的各种生产技能的知识。以日本索尼公司为例,该公司生产的不同型号的小型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是其最终产品,生产小型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的部门构成其业务单位,微处理器是其核心产品,而全球闻名的微型化技术是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把上述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典定义运用于商业企业,可以看出,与工业企业一样,商业企业也有其最终产品——经过商业转入消费者手中的各种类型和规格的商品。而其各种商业性的服务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如包装、保管、运输等和非生产活动,如商品的销售,构成商业企业的核心产品,为商业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提供营养和支撑作用的是企业在从事商业服务活动方面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对同一行业中的不同商业企业来说,如果哪个企业在从事商业服务活动方面掌握了先进的且别的企业难以模仿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其所从事的各种商业服务较之其他同类企业的服务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那么,上述知识便构成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企业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价值链或价值活动体系,其中包括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一个商业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即商业服务活动也是一个包括众多环节的价值链或价值活动体系。作为核心产品,一个商业企业的价值活动体系较之其他同类商业企业能否表现出高人一等的优势或与众不同的特色,该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企业的战略定位
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的战略定位决定了企业价值活动体系的内容,即决定了企业对该体系内各个环节的取舍和安排。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三种类型: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基于需求即客户的定位;基于对客户接触途径的定位。无论哪一种战略定位,都必须建立在对市场即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已有需求和待开发需求的深刻认识、洞察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都应具有独特性和合理性。战略定位既受制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状况,又对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能力的构建尤其是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主导和关键性作用。
(二)价值活动的配合
即商业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之间的高度匹配性。这种匹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每项活动与企业战略定位的一致性;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加强;超越了各项活动之间的总体优化,如活动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流、价值活动环节的事先最优设计等等。举例来说,沃尔玛的战略定位是向普通百姓提供价格低廉的各类消费品和快捷、便利的服务。这一战略定位是通过沃尔玛的核心产品即一整套商业运营活动或价值活动体系实现的。在这个复杂体系中,先进的卫星通讯、信息传输技术与现代物流技术的结合是其关键环节,其他环节的设计和取舍都与这一关键环节紧密适应和相互依存;此外,沃尔玛通过对其活动领域和经营空间的优化设计,以及对其供应链的高效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商业费用,实现了“天天低价”的战略目标。沃尔玛的竞争对手可以模仿沃尔玛商业运营中的某一项活动或做法,但要模仿沃尔玛的整个运营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很难达到沃尔玛那样的经营水平和绩效。
(三)先进的企业组织、制度和文化
核心竞争力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某些企业能够孕育、生成某种核心竞争力而另一些企业却不能?理论研究及大量企业案例都证明:企业通过不断建设、积累和变革、创新而形成的符合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要求的富有效率和活力的组织、制度和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萌发和生长的沃土。对商业企业而言,清晰的企业愿景和有号召力、凝聚力的使命、先进的商业理念和经营风格、具有高度内部协调性和良好外部适应性的组织结构、能够吸引和容纳优秀人才并激发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企业制度和文化,都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
(四)良好的硬件条件
即借助其完成企业运营活动的先进技术、设备与工具。试想如果不使用GPS,沃尔玛能够建立起强大、高效的全球配送系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上述4个条件是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整体,其中,正确的战略定位需要通过一系列独特而有效的价值活动来贯彻和实现,而所有的价值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组织、制度框架和文化系统内并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进行。由此可见,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追求卓越表现和出色业绩的商业企业,对于这项工程既不可弃之不顾,也不能一蹴而就。
3商业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商业企业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应始终紧密围绕以上4个主要因素进行外,还应注意恰当地运用以下方法:
组建战略联盟。对于执行相同或相近战略、优势互补的商业企业来说,通过组建战略联盟或实行某种形式的合作,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引进”和形成。
进行品牌建设。企业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起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因此,离开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去搞品牌建设实际是舍本求末。但是,不可否认,品牌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应以核心竞争力为坚实基础并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大力开展品牌建设。
加强对供应链和营销渠道的整合和管理。一般来说,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与企业核心产品中的技术、知识产权、专利发明等相联系;而商业企业由于只是销售产品,其核心竞争力往往与隐含在商业企业的核心产品即商业服务活动中的知识和技能相联系。在商业服务的所有活动中,购进和销售是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因而对上游供应商和对下游渠道及客户的管理,应成为商业企业优化其商业运营活动的重点。在这方面,除了应正确处理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之外,更重要是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并以此带动整个商业运营体系即商业模式的创新。
实行人才战略。任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都必须以人才为本。核心竞争力作为某些知识和能力的集合,归根到底存在于各类人才手中,通过“外引内培”等多种方式,建设企业业务所需的人才队伍,形成以杰出人才为核心的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商业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品牌战略企业信用危机商业信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各种矛盾和冲突在利益面前暴露出来,企业的诚信问题逐渐被关注。企业信用是指企业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即诚实守信,讲信誉。狭义上,企业信用是指企业以按时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即以企业为主体授受的直接信用,主要形式是以商业票据为工具的商业信用,以债券为工具的企业债务信用和以股票为工具的企业股份信用。近年来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企业信用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信用危机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害。
一、企业信用缺失及其表现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所谓信用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以某种预先约定为基础、以偿还或增值为特征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企业再生产过程是企业资金流、商品流和要素流有机统一,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要求三者之间具有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不断从资金形态转化为生产要素形态和商品形态,最后再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然而,在企业经济运行当中,却经常会发生资金流、要素流或商品流的中断,其原因除了经营状况恶化之外,可能还有以下几个客观原因:一是市场需求波动性和供给均衡性矛盾,当需求处于谷底时,可能会由于供给过剩而造成资金的短缺;二是供给波动性和需求均衡性的矛盾,当供给处于谷峰时也会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资金暂时短缺;三是生产要素采购波动性与生产均衡性矛盾,如有些原材料生产具有季节性,需要一次性采购而供常年使用,大量采购原材料也会造成资金的暂时短缺;四是生产规模扩大而又无法通过自身积累加以实现,也会造成资金短缺。这时为了防止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中断,就必须通过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或资本信用补充暂时短缺资金,等待资金丰裕时予以偿还。因此,信用本质是弥补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由于经济波动性所造成资金暂时短缺,促进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顺利进行。
企业信用作为企业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与相关主体所形成的信任关系,包括银行信用、资本信用、商业信用和产品信用四种基本形态,它们分别反应了金融机构、投资者、供货商和商品购买者对企业的信赖关系。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授给企业的信用,其主要形式是银行信贷,帮助企业解决临时性流动资金短缺。资本信用是指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进行融资行为,以帮助企业获取长期资金。商业信用是指商品销售过程中的延期付款行为,也称为赊销。产品信用是指消费者对企业商品、服务质量和信守合约的信赖程度。上述四种信用形态呈现一种环型链状结构,并且通过影响企业再生产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制约着企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以诚信为准则,积极履行信用合约。然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主观、客观原因,造成企业无法履行信用合约,称为企业信用缺失,包括产品信用失信、银行信用失信、资本信用失信和商业信用失信等。如企业无法按期还本付息造成银行信用缺失;无法按期偿还赊销货款造成商业信用缺失;随意更改投资承诺、挪用募股资金,侵害投资者权益造成资本信用缺失;产品质量低劣甚至假冒伪劣,造成产品信用缺失等,都是信用缺失的具体表现。
二、从信用缺失的传导会引发企业信用危机
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信用缺失会传导、积累和不断放大,导致企业从单个信用环节发展到所有信用环节失信,从浅度信用风险到深度信用风险,最后有可能造成企业资本循环周转中断,导致企业信用危机爆发,称为企业信用风险的传导机制。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债权人或债务人向法院申请破产则是信用危机的最高程度。
企业信用风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传导、累积根源于企业信用和企业再生产过程的相互影响:一方面企业信用状况的恶化会导致企业信用需求的过度扩张,另一方面企业信用状况的恶化会导致社会信用供给过度萎缩。
信用缺失引致社会需求萎缩现象可以从信息传播理论与信息和心理预期的相互反馈机制中得到解释。所有企业失信的信息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社会征信系统,这些信息在进入社会征信系统和由社会征信系统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会被不断强化、放大。收到这些信息的相关主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就会主动采取行动,在早期,这些行动可能是温和的,但是在后期就有可能变得激烈。如果这些信息被证实,通常而言,消费者的反应过程是:减少对企业产品的购买,自己不购买,劝说他人不购买。银行的反应过程是:减少对企业的信贷,停止尚未发放的信贷,提前收贷,降低企业的银行信用等级,拒绝给企业提供信贷。资本市场的反应过程是:资本市场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谴责,停止公司增资扩股,直至摘牌停止下市。商业伙伴的反应过程是:提高给予企业商业信用的门槛条件,减少停止赊销业务,催收所欠货款。当然由于不同债权主体具有不尽相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信用收缩行动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差异性。一般而言,银行具有信息优势,收贷行动较快;而供应商所采取行动则较为迟缓,具有一定时滞性。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信用缺失程度的加深,必然导致现金流短缺,管理者通常会采取减少现金流出或增加现金流入的措施,其中最为简便方法是扩大信用规模,为此企业往往通过粗放经营和盲目扩张,粉饰财务报表,制造虚假业务繁荣,降低业务透明度,用以获取更多的银行贷款、供货商赊销和资本市场融资额度,而粗放经营、盲目扩张的结果,又会进一步导致现金短缺和信用需求饥渴,进而加深对外部资金依赖,并刺激新一轮信用规模扩张。如此循环,不断往复,使得这类企业信用需求具有强烈的自我积累和自我扩张效应。
企业信用需求的过度扩张和社会信用供给的过度萎缩相互作用、恶性循环,导致企业信用缺口不断扩大,资金循环受阻,企业再生产中断,引发企业生命系统全面危机,直至崩溃倒闭。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信用经济,历史和现实表明,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诚实守信。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缺乏信用,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活动频率、交往深度,使商品交换减少或者延缓交易,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信用关系被破坏,社会经济管理中的信用不足还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工具难以发挥作用。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未来企业的竞争不只是产品的竞争,而是技术、诚信、职业道德总体形象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技术和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而品牌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无限的。因此,企业如何解决诚信危机,建立良好的品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三、品牌建设对企业的信用建立的重要性
著名市场营销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所谓企业品牌就是在企业文化环境下,通过服务、经营管理与就客户忠诚等要素在社会上形成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比如:医院从事的是医疗、科研活动,为社会提供劳务产品,作为与其他医院相区别的标志,名称可视为该医院的品牌名称,每所医院的名称中都包含了它能向社会提供怎样的劳务产品及提供这种产品的一贯性保证。口碑极好的医院,它的名称就是带来患者健康的保证,进一步说,还包括了它的消费群体、文化价值等多方面的内容。品牌策略成功与否,与一个医院的命运直接相连。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成为发展的动力。企业品牌企业是城市经济的细胞,企业品牌是带动城市经济的动力。企业品牌的建设,要以诚信为基础,产品质量和产品特色为核心,才能培育消费者的信誉认知度,企业的产品才有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企业品牌建立是指确立企业品牌的理念,建立代表企业品牌形象的商标及企业标识系统和其他的广告宣传品,整合企业品牌传播系统的过程。只有独具特色的个性品牌,企业才能与其他企业明显地区别开来,才能增强顾客对本企业的忠诚度和可信度,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通过品牌战略改善我国企业信用状况的建议
品牌标示着企业的信用和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下,环境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谁拥有了诚信品牌,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就能处于市场的领导地位。企业应通过品牌战略来解决信用危机,改善信用状况,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发现客户需求特别是潜在需求的能力
优秀的品牌总是有比其他品牌更强的发现客户潜在需求的能力,并能够引导客户的消费需求,并且,笔者将这种能力的培养作为建立品牌的第一项基本步骤。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1)能够对现实的需求进行真正的把握,并了解这种需求的可实现的变化趋势;(2)了解行业技术变化趋势,预测将来可能出现的全新需求,这种能力更加关键。
2.建立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
在掌握了客户需求,4以及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后,第二步就要建立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有的客户需求谁都明白,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提供这些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在产品提供方面,可以是自己的生产线,也可以是整合外部资源来满足,例如,找外协厂加工,但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提品,必须注意:产品质量一定要符合、产品的技术有档次、产品外观一定要时尚、产品包装比较吸引人、产品成本一定要比别人低。
3.想尽办法让目标群体了解你
有了好东西,就要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你的东西才能卖出去,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让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了解我们所能提供的服务。比如:做一套最基本的VI系统、建立企业的宣传网站、做一个你的业务人员能够拿出去的基本的宣传彩页与名片:并想办法让目标消费群体看到;根据需要投放广告等。
4.让消费者能够在比较方便的地方买到你的产品
光让别人知道一个企业的产品好还不能建立一个品牌,还要让目标消费群体能够在方便的地方买得到你的产品,形成足够大的现实消费群体。因此根据企业的产品类型建立渠道体系,就成为建立品牌的第四个关键步骤,以便能够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方便的为目标消费群体提品(或者服务)。方便客户的购买而不是方便厂家,在方便厂家与方便客户两种选择的成本与条件都是不一样的,具体到什么程度就必须是综合考虑,主要考虑双方博弈的实力了。
5.树立好的口碑,建立企业良好行象
将产品卖给了消费者只是建立品牌的漫漫征途走完第一步,这个时候,企业应该关注客户对你的产品的反应,随时为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当然,这里的成本指送到客户手中的总成本。建立好的口碑业要要求企业也回归产品的价值,而不是蒙蔽消费者的思维的方法。消费者讲给亲朋好友的有好的一面,更有坏的一面,正所谓“坏事传千里”,如果让消费者告诉亲朋的是好的一方面,就必须对消费者是诚信的。
总体而言,企业品牌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企业管理人员更应看清形势,摆正心态,迎接挑战,才能有效的解决诚信危机,共创企业品牌建设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引领农民致富,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繁荣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因此,发挥贵州生态环境的良好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是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必然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已成为发展壮大贵州农业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区域品牌的含义及培育和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意义
1.区域品牌的含义
区域品牌是区域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的产物,是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形成以生产区域地址为名的品牌。例如,端砚、宣纸、汾酒算是历史悠久的区域品牌了,他们都是以地名来为某一产品命名的。
区域品牌的总体表现形式是地区名称+优势产业,具体表现形式为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其特点具有产权模糊性,持久效应性、公共性、利益共享性等特征。是本地区产业形象的集中体现。
2.培育和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意义
农产品品牌是使用在农产品上用以区别其他同类和类似农产品的显著标记,是以农产品的产地、品种、质量等差异为基础,以商标、口号、包装、形象等为表现形式,传递农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的信息,帮助消费者识别农产品质量并形成购买偏好,具有个性特点和竞争优势的名称和标志的组合。农产品区域品牌则是特定区域范围内农业生产经营者所使用的公共品牌。
与其他产业发展相比,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域之间由于自然环境差异比较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已由过去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逐步过渡到了品牌竞争阶段,其关键在于是否培育出了名牌产品,进而获得农产品消费者的识别效应。因此,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对于诸多分散的农产品经营者以及农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贵州省农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贵州立足气候和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大鲵等特色农产品,创建了一批有贵州山区农业特点的名特优农产品,其中一些已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地位的大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省累计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44个,4240多个农产品注册商标;4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产品获省级以上各类优质、名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3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09亿元,上缴税金16亿元,实现利润23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省新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贵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并产生了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如“湄潭翠芽”、“老干妈”、“茅贡大米”、“ 萨玛牌蔬菜”、“黔农牌小香鸡”等等。但是,从长远看,贵州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多数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贵州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农户品牌保护意识薄弱
近年来,贵州省的畜牧产品、茶叶、无公害蔬菜产品不断得到推广,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家庭承包经营,农产品生产者的规模小,经营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仍然不容忽视。在贵州这样欠发达的省份,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农户的市场意识、品牌保护意识淡薄,品牌的概念在农产品生产领域和经营领域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014个,但规模小,带动农户仅50多万户。社员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意识,品牌保护意识还远远不够,对于专业技术的掌握也不到位,很难实现现代化规模生产。加之,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缺乏能承担起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重任的龙头企业,这都构成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障碍。
2.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机制不完善,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农产品区域品牌应该属于经济学里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那么任何该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主体,使用该区域品牌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同时,区域品牌一旦创建起来,任何使用者都不能阻止其他人使用该区域品牌。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使用该区域品牌的使用者,都不愿意付出成本去经营和维护区域品牌,就会产生“搭便车”的心理,等待他人去经营,这样,最终无人去经营和管理农产品区域品牌。
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也会导致区域中的无序竞争现象的出现。例如,贵州省的茶叶品牌,仅湄潭县的茶叶品牌就有几十个,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造成品牌之间的无序竞争。另外农产品商标注册重申报、评选,忽视后续跟踪管理的现象存在。以去年八月份的贵州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为例,贵州省150家茶企达成共识,统一使用“贵州绿茶”品牌标识,这是贵州茶产业发展取得的可喜进步,但是如果后续管理不到位,就难免会发生以次充好、“搭便车”、恶性竞争的现象,进而损害了产品经营者的利益,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3.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产品质量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实施农产品标准化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保证。但从现实中来看,贵州农产品标准化经营水平很低,一方面,在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等方面滞后,其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另一方面,目前贵州还普遍存在只注重标准制定,而不注重标准实施的现象,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环节缺乏科学统一的产品质量体系,且缺乏跟踪检查,因此,很容易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构成了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和发展的另一大障碍。
四、对贵州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几点建议
1.明确农产品区域品牌经营主体,强化农产品品牌经营意识
农产品的生产者主要是数量众多而生产规模极小的农民,且我国广大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不具备品牌建设意识和能力,也缺少品牌建设的资金。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可以有几种措施明确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一是,地方政府,有的地方政府把区域品牌建设当做当地政府的一个公共工程,设有专门机构管理区域品牌,投入资金进行管理和宣传;二是企业联合组织。即众多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机构,由该机构负责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管理;三是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主导品牌为主体,整合产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其他中小企业互补,并实现品牌共享。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宣传教育,帮助其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注重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文化程度,调查发现,大部分生产农户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不够。
2.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管理
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进行区域品牌的商标注册,申请原产地产品保护;第二,要建立区域品牌的使用许可制度,打击区域品牌的冒牌行为,防止“柠檬市场”现象产生,防止区域品牌的滥用。凡事需要使用区域品牌的经营者,必须向区域品牌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对申请者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合格者方能得到许可;第三,区域品牌使用者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区域品牌的管理规范,品牌的标识、包装等等要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以便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
3.建立和完善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
一方面为农业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循;另一方面,坚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进行检查监督,抽样检查不合格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以杜绝以次充好的现象。最后,要建立农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定期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进行检查。重视质量认证,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认证制度);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等。齐全的质量认证可以有效提升购买者的购买信心,增强农产品在外界的竞争力。
五、小结
贵州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制约瓶颈,只有根据贵州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真正贯彻实施,才能打造具有贵州省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品牌。
参考文献:
[1]王永平,黄海燕.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1):264-267
[2]薛桂芝.论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
[3]胡正明,王亚卓.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路径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