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22:25: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流行病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本次手足口病暴发主要集中在精豆豆幼儿园小(2)班、县幼儿园中(2)班和乐土驿镇幼儿园中(3)班,以3―6岁儿童多见,发病高峰在5月12―6月6日, 31例病例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男女之比1.21:1,发病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6岁,3―5岁28例。
本次疫情暴发波及2个班为水痘,发病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烧、全身散在水疱,1个班为手足口病合并水痘,发病16例,均有口腔溃疡、手、足散在分布米粒大小不等疱疹,部分儿童有低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首例病人为精豆豆幼儿园小(2)班4岁儿童,经流调发现,有可疑接触史。5月8日该患儿出现手足疱疹、口腔溃疡,5月12日同坐位接触者出现低热37℃,手足散在疱疹,口腔溃疡,之后本班陆续发生手足口病例,截止5月24日调查之日已发生10例儿童,症状典型者可见患儿其左、右脚足跟可见散在米粒大小疱疹,疱疹液半透明,脚拇指背见2个疱疹,左、右手掌、手背、指逢均有数个疱疹,口腔右侧颊黏膜2处溃疡,上颚1个疱疹、右耳后淋巴结肿大,发病前感冒1周,无发热。经调查处理,幼儿园采取隔离、消毒防护、晨检措施后,经追踪5月24―6月13日发病4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对精豆豆幼儿园疫情处理后,对我县其他各幼儿园及时进行疫情调查,对各幼儿园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1、对幼儿园老师进行手足口病知识培训,2、每日晨检儿童手足有无疱疹、口腔溃疡,询问每日请假儿童病因,3、对发病儿童及时在家中隔离1周对症处理,4、对教室开窗通风,对桌椅、所有玩具、就寝就餐用具进行消毒,5、儿童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6、对家长进行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
分析:
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还可经呼吸道传播,本次疫情主要集中在2个幼儿园中,各幼儿园主要集中在1个班级中,与本班儿童共用玩具、共同就寝就餐有关,幼儿园在发现第一例儿童时未马上隔离并上报疫情,班级中陆续出现请假儿童也未引起重视,错过了疫情控制的最佳时机,调查后立即对发病儿童隔离、采取有效消毒措施、进行晨检,疫情得以控制。说明幼儿园进行晨检,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争取时间,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的必要性。
2、夏秋季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各幼儿园应加强玩具的消毒,养成幼儿用肥皂洗手的习惯,注意教室和寝室的通风,加强传染病报告制度和晨检制度,各幼儿园应设专职保健医生,在不能判断传染病时,应及时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班上陆续出现请假学生时要及时询问是否得同一种疾病,之间是否有联系(传染性),做好晨检是防止传染病疫情暴发的关键措施,不能只流于形式。
3、手足口病不是法定传染病,症状不严重,病程一周左右,未能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但传染性很强,可通过肠道及呼吸道传播,如不及时隔离,常在一个小集体中暴发流行,对于幼儿身心健康不利,临床医生作为首诊医生见到此种病例有责任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月12―31日,共有3名医生接诊5例手足疱疹伴口腔溃疡患儿,均按口腔溃疡或上感处理,处理后幼儿回到幼儿园进一步传播,查阅门诊日志和病历,无1例诊断为手足口病,未认识到本病有传染性,说明医务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传染病法外的传染病也应提高警惕。
预防控制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先后组织督导组多次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幼儿园老师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
2、对此次疫情采取的防控措施:
①对全部个案进行流调,全面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实施居家隔离措施。并对患家及密切接触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立即对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的幼儿园停园两周。
一、 概述
2014年8月3日7点25分,我中心接到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电话报告称:XX大酒店发生了一起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导致的腹泻疫情。对此,县卫计局党委高度重视,立即部署了应急工作,指示我中心予以核实,同时于2014年8月3日8时20分组织应急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医生诊断结论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县专家组诊断认为这起事件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因沙门氏菌污染食物而发生感染所致。
二、流行病学调查
1、背景资料
XX酒店是一家集住宿、餐饮、会议于一体的大型酒店,酒店餐厅有工作人员66人,可接待大型宴会。8月2日中午张某、李某、刘某分别在此举行升学宴宴请客人,同时张某、李某有部分客人在此晚餐,张、李、刘三家客人共计800多人。
2、发病情况:
此次疫情经调查核实病例29人,其中住院病例24人,门诊病例5人,男性8人,女性21人,年龄最大66岁,最小8岁,病例主要集中在40-55岁年龄组,以女性居多。
发病时间最早为8月2日22时,最晚为8月3日19时,无后续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为8月3日2时至8时,计有25人发病。潜伏期最短为9小时,最长为30小时,平均潜伏期为16小时。
首发病例丁某,女,42岁,于8月2日中午在XX酒店参加刘某某的升学宴,至当日晚22时发病,症状为上吐下泻,同时伴上腹部绞痛及头晕,排泄物为黄色稀水便,8月3日16时入人民医院内一科住院治疗。
最后一例病例白某,女,51岁,于8月2日中晚餐均在XX酒店参加张某某的升学宴,至8月3日19时发病,症状为上吐下泻,同时伴脐周部绞痛及发热(38.9℃),排泄物为黄色稀水便,8月3日20时入人民医院内三科住院治疗。
3、病例暴露史:
所有病例8月2日均有XX酒店进餐史,其中中餐18人,晚餐2人,中晚餐均在XX酒店进餐的9人。发病前3天无其他共同聚餐史,无其他外出史。
4、病例临床表现:
病例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痛、头晕及全身无力。其中发热8例(37.8℃-38.9℃),除1例为37.8℃外,其余均在38℃以上;呕吐20例;腹痛26例,疼痛部位主要为上腹部19例,脐周7例,疼痛性质为绞痛14例,阵痛9例,隐痛3例;腹泻28例,大部排泄物为黄色稀水便,有1例为黄绿色稀水便;同时伴头痛5例,头晕9例,全身无力4例。
所有病例在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及使用依替米星氯化钠和阿莫西林维酸钾等药物抗菌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住院病例治疗1-3天后痊愈。
5、共同进餐者调查:与29名病例共同进餐者总计800余名,分别为参加李某、张某、刘某三人在XX酒店升学宴的客人。经调查询问得知,除另有少部分进餐者有轻微腹泻自行服药或门诊治疗后即好转外,其余进餐者目前身体状况均良好,未出现类似症状。
三、实验室检测结果
疾控中心检验室8月3日采集XX酒店留样食品基围虾、鱼元、肉皮冻、海带丝、凉拌三丝、葱煎包、醉汉香干等七个样品及病患呕吐物2份进行检测,8月12日检测结果显示基围虾、肉皮冻被沙门氏菌污染,其余样品未检出致病菌。
四、病因假设与验证
综合以上情况所述,我们判断此次腹泻疫情为:沙门氏菌感染所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原因为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导致感染。其理由如下:
1、符合食物中毒的发病特征:经搜索传染病疫报网和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监测数据,近一个月来未发现腹泻病例聚集性疫情;本起疫情所有患者发病前3天均无其他共同进餐史、外出史,但在发病前1 天内均在同一酒店集体进餐,共同暴露史明确;同时发病曲线显示为一过式集中发病,对该酒店采取封存食品和停业整顿等应急措施后,仅有一例患者于3日19时发病,没有后续病例发生。
2、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表现:患者进餐到发病在9-30小时左右,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发病的潜伏期(4-48小时)相符合;患者临床以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为主,排泄物大多为黄色稀水便,有1例为黄绿色稀水便,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相符。
3、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后,疗效显著:所有病例在抗菌治疗1-3天后已痊愈。
4、检测出能引起与本起疫情临床表现一致的致病原:经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在餐厅留样食品基围虾、肉皮冻中检出沙门氏菌。
五、工作措施
疫情发生后,我们迅速采取了以下措施:
1、迅速开展现场调查。8月3日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迅速开展流调;同时建议食品药品监督局尽快采取措施,停止销售和食用可疑中毒食品,防止中毒的进一步蔓延和扩大。
2、及时救治患者。县医院对患者进行了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及抗生素抗菌治疗,部分症状较重患者收治入院治疗。
3、加强肠道门诊的监测与管理。8月3日疾控中心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认真抓好“五专”措施,作好腹泻病人的登记、检索,如发现新的疫情及时报告。
4、广泛开展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的自我防护意识。
六、工作建议
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再次发生,我们特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 药物滥用 HIV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当前,随着吸毒行为的恶性蔓延,药物滥用与传播艾滋病的关系已日显突出和复杂,静脉注射已成为我国目前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本文对2495例药物滥用者作HIV血清学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广东粤西地区2495例药物滥用者。所有病例符合DSM?Ⅲ?R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诊断标准,尿液吗啡检测阳性。所有药物滥用者滥用的均为海洛因,个别人有多药滥用史。
1.2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知识调查表》及《性病知识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作记录和临床分析。采用自行设计的《海洛因滥用情况登记表》对成瘾者逐项进行登记、诊断、记录,并将资料进行统计与处理。
1.3 HIV血清学检测 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抗-HIV检查:(1)P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试剂由日本Fujirebio公司生产。(2)金标试验:试剂由美国ABI公司生产(ABI Sure Step TM HIV1/2BLOOD TEST)。采用以上两种方法首先对2495例检测者进行抗-HIV初筛试验。初筛检查双项阳性者再重新抽取血液标本送广东省防疫站艾滋病检测中心作WB蛋白印迹试验确认。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登记共2495例药物滥用者,全部为男性。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为(28.35±56.5)岁。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0岁以下、司机
、个体户、无业人员、未婚者为主要药物滥用人群(其他人口学特征见表1)。
2.2 药物滥用史 2495例药物滥用者,均滥用海洛因,个别同时或间歇使用甲基苯丙胺、可卡因、大麻及三唑仑等苯二氮类镇静剂。滥用时间:1年以内者582例,占23.3%,1~2年以下573例,占23.0%,2~3年以下877例,占35.2%,3~4年以下345例,占13.8%,4年以上122例,占4.9%。滥用方式:掺入香烟吸食者462例,占18.5%,烫吸823例,占32.9%,肌肉注射(肌肉注射)232例,占9.3%;静脉注射(静脉注射)978例,占39.2%;静脉注射滥用者中84.5%有共用注射器具史。每日吸食量0.5~4.0g,平均(0.65±1.25)g。
2.3 HIV抗体检测情况及感染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1)对2495例药物滥用者HIV血清学检测,HIV抗体阳性反应36例,阳性检出率为1.44%。(2)阳性感染者的药物滥用情况。36例阳性感染者,滥用时间平均(4.7±0.9)年;36例均有经常共用注射器具史,静脉注射前未作皮肤消毒或偶尔消毒。滥用种类:主要是海洛因,个别有多药滥用现象。滥用量:每日1~4.5g,平均(2.0±0.65)g,全部以静脉注射方式吸毒,每天3~4次。(3)抗-HIV阳性感染者社会人口学特征。36例阳性感染者全部为男性,38%的滥用者吸毒前或吸毒初始有婚前或婚外。平均年龄(32.2±5.5)年;民族:汉族33例,壮族3例;职业分布:司机19例,个体11例,待业6例;文化程度:高中3例,初中15例,小学17例;婚姻:已婚6例,离异13例,未婚17例。(4)历年检测情况分析:2000年以来逐年对海洛因滥用者常规作HIV血清学检测,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在逐年增加:2000、2001、2002年,检测人数分别为869、801、825例;抗-HIV阳性感染人数分别为7、13、17例;HIV感染率分别在0.81%、1.62%、2%。
表1 药物滥用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略)
2.4 注射滥用者逐年增加情况分析 注射滥用者有逐年增加趋势。2000、2001、2002年统计,静脉注射人数分别为229、323、431例;肌肉注射人数分别为60、82、86例。
2.5 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91.4%吸毒者不知道艾滋病病原体及传播途径,或者十分模糊,96.3%吸毒者不清楚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可相互传播艾滋病病 毒,对艾滋病的治疗无特效疗法更知道的不多,很少或从未接受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对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普遍缺乏防范的意识。
3 讨论
我们对广东粤西地区2495例药物滥用者的HIV血清学检测,已检出的HIV阳性者36例,全部为注射滥用者,表明静脉注射滥用,是造成血源性HIV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还表明吸毒群体已成为潜在的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静脉注射与艾滋病传播已成正性相关,本文检测结果表明,静脉注射滥用者感染HIV的逐年增加与我国历年的检查结果大致相同,说明感染了HIV的静脉注射滥用者必然又能通过血行传播,迅速增加新的HIV感染人数 [1] 。提示目前HIV在我国主要以静脉注射途径传播。
滥用者为追求欣或减少戒断症状的出现,吸毒形式由香烟吸食、烫吸转换为静脉注射滥用方式。由于静脉注射滥用人数在不断增加,以及共用针头等不良行为是造成HIV感染率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减少不良行为、降低危害和进行强制性的行为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而且必要的手段。
当前性乱行为和性病的大幅度上升,也为HIV进一步传播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本文调查的部分吸毒者早期吸毒的原因为增强,在婚前或婚外的有被感染HIV的可能,静脉注射则使其传染他人并在吸毒群体中迅速传播。
艾滋病、性病知识问卷调查表明,吸毒群体中大部分人对艾滋病知识知之甚微,吸毒者中以青少年为主体,他们文化层次低、社会教养差、心理不成熟、缺乏认知能力是易感的高危群体。加强对他们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有利于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静脉注射是造成HIV传播的危险因素,加强对吸毒人群特别是注射滥用群体的疫情监测,并在戒毒机构进行常规的血液HIV抗体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以作为HIV流行病学监测及掌握HIV流行趋势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科学依据,也可为有关部门采取政策行为的干预提供必要的依据。
调查表明HIV感染在静脉注射滥用群体中有逐年增加之势,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全社会共同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社会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全社会的预防体系和防范工程,由政府采取强制干预及组织更大力量的防治措施,以遏制蔓延及防止艾滋病病毒在吸毒者中的传播,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并将收到显著的成效。
1结果
1.1此次调查,使用B超(Aloka SSD-500型)共检查泽库县(宁秀乡、和日乡、泽曲镇等地)常住居民2959人,发现两型包虫病患者共计87例,患病率为2.94%,其中囊型包虫病(CE)患者85例、泡型包虫病(AE)患者1例、囊型包虫病与泡型包虫病混合病例1例,分别占患者总数的97.70%、1.15%、1.15%。患者中年龄最小者为7岁(12岁以下患者共计4例),年龄最大者为72岁。
1.2筛选出需治疗患者共计57例,发放阿苯达唑乳剂1033瓶,阿苯达唑片剂554盒。
1.3收集包虫病问卷调查表1859份;现场分离血清共计2944份(含12岁以下儿童血清1000份),待检。同时,发放价值1300余元常规药品及3000余册包虫病宣传材料,受教育人群达3000余人。
1.4收集泽库县(宁秀乡、和日乡)犬粪150份。其中粪便中检出阳性标本20份。捕获高原鼠兔472只,检出阳性病灶者2只。
2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泽库县部分地区两型包虫病的流行和分布状况,为制定包虫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我区包虫病防治规划和采取包虫病综合防治干预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影响牧区居民包虫患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养犬、犬活动附近有屠宰场或肉店,喝生水、生吃蔬菜,剪羊毛和挤羊奶。研究结论:包虫病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行为因素、生活习惯的干预作用不容忽视。
包虫病的防治防治:手术治疗仍为目前治疗棘球蚴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的原则是清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溢,消灭外囊残腔,预防感染。消灭野犬,加强家犬的管理,儿童勿玩耍狗;防止犬粪污染草场、饲料、水源,预防羊群染病,加强宰杀管理,病死的羊尸应深埋或焚毁;不吃生羊肉、生狗肉等;注意个人卫生;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
2008年7月13日19∶15,疾控中心检验科人员在我县桑株乡卫生院送来的1例腹泻患者大便标本中检出霍乱弧菌,经地区疾控中心复检确认为霍乱弧菌小川型(非流行株)。桑株乡位于皮山县东南部,距县城80公里,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29598人,共6661户,以农业为主。患者为色提力村人,该村位于桑株乡南部,距乡政府8公里,全村278户971人。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体征:患者于7月9日上午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烦躁等症状、下午症状加重,即送往桑株乡卫生院进行治疗。
当地乡卫生院医生查体:体温38℃,患者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大便为黄色稀便,每日4次;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先吐后泻,有轻度脱水。乡卫生院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对患者进行补液、补钾与纠酸、抗菌药物治疗。同时采集患者大便标本,7月12日向县疾控中心送检。
流行病学史:患者及家人无外出史,有饮生水、吃生冷食品史。疫情发生前,7月6日,疾控中心在进行饮用水水源监测时,在该村饮用水水厂引水接口处和水厂蓄水池水中检测出霍乱弧菌,紧急送往地区疾控中心复检确认为霍乱弧菌,小川型,非流行株。7月7日疾控中心经向县领导汇报后,配合水利部门在加强饮用水监测的同时对全县各集中供水点进行了消毒。患者家饮用水来自于桑株乡闸口水厂,该水厂水源为泉水,于2002年建设,位于哈尼卡村,设计饮水人口为2016人;建设内容为高位水池1座,沉淀池2座。桑株乡闸口水厂供水范围为哈尼卡村、艾力格村、铁热克恰克村、色提力村、桑株村、东巴克村、木阿拉村、巴斯卡克村共8个村的1415户6328人饮用该水厂输送的水源。水厂四周设有2.2m高的围墙将水厂与外界隔离,水厂内2个沉淀池为水泥防渗结构,高位水池为混凝封闭式结构。该水厂由泉水经8000m长的非防渗明渠输水,明渠紧邻农田和公路,极易受到人畜粪便、化肥及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污染,存在严重水污染可能。
处理经过及措施
隔离治疗传染源:县疾控中心安排乡镇卫生院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该患者7月13日霍乱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在治疗过程中,疾控中心对其便样又进行了2次检测(15日1次,18日1次),确定2次便样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在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9天,于7月19日出院。
切断传播途径:采集患者及其家属、密切接触者、前后左右邻居的便标本进行进一步检测。采集患者家和邻居家的水、苍蝇标本,进一步查找传染源。对卫生院病区、患者家进行消毒处理。疫情经通报水利部门后,水利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的管护、消毒措施,同时对桑株乡闸口水厂关闭4天,排出被污染的水源后,对蓄水池予以清理消毒。消毒剂为漂白粉。保护易感人群,患者家属、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要求乡卫生院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做到“三早一就”、一定要按时上报疫情。实行24小时值班制,加强疫情日报、零报制度,组织人员加强霍乱预防知识的宣传。经采取各种防控措施后,患者2次便样检测结果为阴性,痊愈出院,密切接触者无续发病例,饮用同一水源人群腹泻病监测10天,监测到的腹泻患者标本霍乱弧菌检测阴性,饮用水标本连续检测7天阴性,本次疫情结束。
为搞好这次动物疫病流行状态调查工作,县畜牧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全县进行了大范围地人员培训,共培训乡、村两级动物防疫人员289人,充分发挥了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的作用,为顺利开展这次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调查结果
(一)基础情况调查
目前,全县牛、羊、猪、禽存栏分别为:71万头、70.3万只、48.2万头、470万只,规模养殖比例分别为45%、62%、75%、80%。
(二)动物疫病发生情况
1、出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1个,发病点为*乡*村委吴庄组*养猪场,发病数为76头。
2、出现猪瘟疫点6个,发病点分布在*乡*村委、*乡*村委、*乡*村委、*乡*村委,发病数共为114头。
3、链球菌病散发点6个,发病数为23头。
(三)调查结论
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目前我县疫情形势基本稳定,只是有几种疫病在相对短的时段散在发生。但我县畜禽养殖量大、流通范围广、交易频繁,春季集中免疫抗体水平已有所下降,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三、疫病发生原因
1、盲目引种,引种时不调查原产地疫情状况,猪只引进后不进行隔离观察就直接同健康猪混群。*乡*村委吴庄组*养猪场便是如此。该场与7月16日从*县*镇购进76头仔猪,不经隔离观察就入场混养,买回后不到一星期,76头猪全部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该猪场为引种不慎导致发病。
2、饲养管理条件差。所有发病点,均为人畜同院混居,猪舍低矮简陋,舍顶均为石棉瓦,无隔热与降温设施,饲养密度高。高温高湿的恶劣环境,为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长期慢性热应激使猪只体质下降,易感性增强。
3、消毒制度不严格。小型猪场和专业户由于缺乏隔离墙和消毒池等基础设施,使消毒制度形同虚设,导致消毒无效;缺乏病死猪尸体处理设施,使得病死猪尸体处理措施无法落实;缺乏粪便、污水、污物集中处理设施,降低了场区消毒效果。养猪场所闲杂人员随便出入,也为疫病的传播传造成了可乘之机。
4、免疫不科学。农村普遍存在防疫针一打了事,不讲程序,不检测抗体水平的现象,抗体水平下降后,不知适时补防。
5、有的养殖户发现畜禽出现临床症状后,马上将其卖出或屠宰后卖出,使传染源进一步扩散,而造成新的疫点。
四、疫情处理措施
疫情发生后,县畜牧局党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积极宣传,正确引导。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温高湿季节猪病综合防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迅速开展猪病综合防控工作。在县电视台开辟专题栏目,宣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主要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发放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册5000余本,“高热病”防控明白纸40000多张,增强群众防控意识,提高科学防控能力。
2、深入调查,彻底摸清疫情情况,及时采集病料送市局化验室确诊,以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3、对确诊的发病点严格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隔离、消毒、封锁、扑杀等无害化处理。
4、开通疫情报告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同时,加强疫情监测,确保有疫早发现、快处置、严处理。
5、针对我县近期疫情状况,县畜牧局制定了防控方案,并成立督查组,深入各乡镇督导免疫、监测、应急预备、消毒灭源等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
6、严把检疫关,严厉打击收购、贩运、屠宰病死猪的不法商贩。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63-01
2013年6月19日凌晨3点,奎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潍坊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电话报告,称接诊某公司职工食堂共6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患者为该公司职工,一日三餐均在该公司食堂共同就餐。奎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电话报告奎文区卫生局,并派出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员携带调查文件、采样器械赶赴现场开展调查。
1 基本情况
某公司位于潍坊市奎文区文化南路,全公司约有40名职工,其中约有一半是本地职工,均回家就餐;其余 20人为外地务工人员,一日三餐均在该公司食堂就餐。2013年6月18日晚餐有20人于7:30至8:30在该公司职工食堂就餐,就餐食品为炒扁豆和馒头,6月19日凌晨零时至零时三十分,有6名职工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遂到潍坊市人民医院就诊。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2.1.1 病例定义:最初定义为在某公司职工食堂就餐、有恶心、伴呕吐或伴腹痛、腹泻临床表现者,符合病例定义的人数为6人。并根据此病例定义开展了病例搜索,未发现其他病例。
2.1.2 潜伏期与临床表现:病人潜伏期以晚餐计,最短潜伏期为3.5小时,最长潜伏期为4.5小时,中位数为4小时。发病人员的临床表现中恶心6人,呕吐6人,腹痛2人(均为上腹部疼痛),头痛2人,头晕2人。发病人员临床特征分析见表1。
表1 临床特征分析
病例三间分布:病例中男性2人,女性4人;年龄41-50岁段3人,31-40岁段1人,21-30岁段2人。
发病率及转归:共同就餐人员20人中发病人数为6人,发病率为30%,截止6月19日中午已全部出院。
2.2 食品卫生学调查: 某公司职工食堂未取得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证明,未发现从业人员不良卫生习惯,功能间设置、厨房布局、加工流程合理,符合生熟、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流程,加工用水使用市政供水,未发现加工过程使用食品添加剂,但加工食品使用的容器具无明显生熟标记,内环境卫生情况较差,地面布满油污,食品储藏间内存放与食品无关物品,一视野内可见苍蝇4-5只,天花板有蜘蛛网等污垢,下水道未安装防鼠网。
2.3 实验室检验: 现场采样病人呕吐物1份、剩余食品3份、食品加工容器具涂抹物4份。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人临床表现及当天共同进食菜谱,可疑食品为炒扁豆,实验室检验重点化验炒扁豆及病人呕吐物。
泡沫实验:各取病人呕吐物、剩余食品炒扁豆10 g加生理盐水30 ml,沸水浴中加热10 分钟,过滤后取提取液各2m1,加入2支试管中,1管加入50 g/L氢氧化钠2 m1,另1管加0.6 mol /L盐酸溶液2 m1,均塞紧,强烈震荡2 min。静置后,2管均产生蜂窝状泡沫而在15 分钟内不消失,病人呕吐物及剩余食品中均有皂甙。
红细胞凝集实验中,病人呕吐物及剩余炒扁豆均为阴性;病人呕吐物、剩余食品、食品加工容器具涂抹物均未检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3 讨论
百色市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及艾滋病 (AIDS) 患者呈逐年增长趋势[1],且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HIV感染者已进入临床期,到医院就诊的一般人群中HIV检出率不断增加。我们对2009年百色市15家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筛查HIV阳性报告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将资料统计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统计分析资料来自2009年百色市15家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中初筛HIV阳性者共240例,其中男性155例,女性85例;年龄1~70岁;已婚169例,未婚27例,离丧7例,不明37例;壮族128例,汉族44例,其他少数民族68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7例,高中以上17例,不明156例。
2.方法
由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慢性病科医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病例记录中获取检测者的基本信息,记录到专用的艾滋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然后将自愿咨询名片留给住院医师,请其转介初筛阳性者在约定时间到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室进一步咨询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医生取初筛阳性血清回中心检验室进行复核,阳性再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
3.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Excel软件录入统计分析。
结 果
2009年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初筛报告HIV阳性240例,抗体确认阳性221例,阳性符合率92.08%。男性155例中抗体确认阳性146例,阳性符合率94.19%;女性85例中抗体确认阳性75例,阳性符合率88.24%,男、女HIV抗体确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P>0.05)。报告确认情况、人口学特征、检测原因、感染途经、临床症状等的检测阳性率和构成比等见表1~4。表1 2009年百色市医疗机构HIV初筛病例基本状况(略)表2 2009年百色市医疗机构HIV初筛病例筛查原因及报告单位(略)表3 2009年百色市医疗机构HIV初筛病例文化、职业、地区分布情况(略)表4 2009年百色市医疗机构HIV初筛病例传播途径及临床症状情况(略)
讨 论
1.统计结果显示,在医疗机构HIV初筛阳性报告中,百色市人民医院和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报告确认阳性构成比分别是54.75%和33.48%,确认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3.67%。各县级医院和市中心血站报告确认阳性构成比分别是5.88%和4.07%,确认符合率分别为68.42%和52.94%,确认符合率偏低,不利于临床用血安全,提醒我们必须加强措施,提高初筛水平,不能漏过任何一位可疑感染者。同时对于HIV初筛阳性病人,在告知结果时要谨慎,坚持转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确认阳性后告知。按照艾滋病检测程序完成检测前后咨询、确认、免疫细胞检测、转介抗病毒治疗等一系列“四免一关怀”政策支持。
2.在人口学特征统计中,确认阳性构成比主要是已婚占71.95%;壮族占56.11%;文化程度不明占64.71%;21~60岁年龄组占82.81%;职业分布广泛但农民比例达48.42%;地区分布以右江区比例较高占32.13%,市各县都有确认病例,以右江区为中心向周边县蔓延扩散的趋势。
3.筛查原因的统计中,住院病人筛查报告确认构成比例为76.92%,反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从病毒携带者开始进入艾滋病病人阶段,与叶晟报道一致[2]。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症状排在前三位的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血管系统方面的症状,比例分别为20.81%、20.36%、9.85%,与郜桂菊道相似[3]。在医疗机构HIV筛查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中,以性途径感染比例最高达80.09%,与陈清报道结果相似[1]。
4.本统计指标中如婚姻、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传播途经等信息“不明”构成比依次为14.03%、25.34%、64.71%、21.72%、12.22%。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个案调查和随访追踪非常困难[4],现实很难对“不明”的病例信息进行进一步确认和补充,如果数据缺失严重将影响对流行情况的准确判断。
参考文献
[1]陈 清.65例AIDS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3):90.
1 学校概况
上庄镇中心完小,位于荣成市西南方向,该校共有5个年级22个班,在校学生1140名,教职工47名。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自2011年7月3日起,该班学生中陆续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单侧或双侧腮腺肿痛等症状的病例,截止到7月7日下午5时,累计发病10例,所发生的病例都集中在二年级三班学生,经调查发现,首发病例于心悦,于6月15日左右因身体不适请假在家休息。经询访家长:孩子在家期间肿过腮并进行对症治疗,未曾就医。6月28日病愈后返校上课。
2.2 发病学生分布在8个村,其中有两个村发病2例,所有发病学生家庭中无发病史,并且发病学生均证实他们每天上学、回家都无外出史,学校方面近期班级之间也未组织过集体活动,该班所有的学生也都无流行腮腺炎接种史。
3 调查分析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认为此次流腮暴发是由于该班同学之间密切接触首发病例于某某而造成的。
4 采取措施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我们对上庄中心完小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4.1 加强学校的晨检 各班每天由班主任负责统计学生中具有发热、腮腺肿痛等症状的学生数。每日上午8时将统计数告知学校卫生教师,整理汇总后报告我们;遇有特殊情况,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4.2 加强隔离 对出现发热、腮腺肿痛等症状的学生劝告其暂停上课,建议在家隔离治疗,至少要在发病9天以后才能返校学习。
4.3 加强教室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 指定专人负责每日对教室进行空气消毒(可采取食醋熏蒸消毒和无人时用过氧乙酸进行喷洒)。
12010年8月12日晚11时30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区卫生局通知,称有疑似食物中毒患者,正在某医院急诊室治疗。接报后,我中心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迅速赶赴医院和事发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事发经过
患者孙某某,男,45岁;患者仵某某,男,40岁左右。2人于2010年8月12日下午一同乘车到南阳,约20时左右,2人一同在车站路杏树庄前街刘记牛肉汤菜馆喝牛肉汤,后先后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症状,当时饭店老板建议打120急救电话,但2人认为可能是中暑,就到附近诊所诊治,在诊所内服用几粒霍香正气胶囊,但诊所医生觉得2人病情不像是中暑,建议到医院诊治,并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后某医院120急救车赶到,但当时2人不愿去,后来大约在21时15分左右,2人又自行到该院急诊室治疗。
2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2.1患者调查情况。
2.1.1就餐情况:患者孙某某和仵某某2人当晚就餐食物均为10元熟牛肉(大约150g)和一碗牛肉汤(500g左右),并共同喝不到2瓶果啤。其中仵某某吃的比较快,没过几分钟,就说感觉不舒服,头晕,身体站不起来;等到孙某某把自己的牛肉汤喝完后,大概有10分钟左右,也感觉不舒服,头晕,恶心,并在饭店外吐了2次。食用当餐牛肉汤者还有多位(店主提供不出人数),没有类似病例报告。
2.1.2患者临床症状和潜伏期:孙某某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呼吸困难、口唇青紫、腹痛等症状。仵某某伴有头晕、腹痛、胸闷、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症状,并晕厥一次。两人首发症状均为食用牛肉汤后10分钟左右。
2.1.3治疗及用药情况:医生对2名患者的初步临床诊断为:“呼吸困难、青紫待查,亚硝酸盐?”。对患者仵某某首先进行了洗胃处理,随后用药物亚甲蓝和维C进行治疗;对患者孙某某进行导泻,并用药物亚甲蓝和维C进行治疗。经治疗,2名患者病情稳定,未出现严重后果。
2.2样品采集情况:我中心受区卫生监督所委托,采集到该牛肉汤菜馆当餐熟牛肉、牛肉汤各1份;医院医生提供2名患者的呕吐物各1份,其中仵某某采集的是洗胃洗出的内容物。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医生的初步诊断和特效治疗效果,报验亚硝酸盐项目。
3实验室检验结果
采集的2份样品中,熟牛肉中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下同)检测结果为10mg/kg;牛肉汤中亚硝酸盐检测结果为300mg/kg;仵某某的呕吐物中亚硝酸盐检测结果为1mg/kg;由于孙某某的呕吐物太少,无法进行检验。
4初步分析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物质,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中的发色剂和防腐剂,可使腌制肉、鱼呈肉红色。如亚硝酸盐加入数量过多,或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可引起中毒[1]。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氧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为高铁血红蛋白,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肠原性青紫症,人体摄入0.2~0.5g即可引起中毒,3g即可致死[2]。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用药和治疗效果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倾向于认为这是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规定,亚硝酸钠或亚硝酸钾做作为护色剂和防腐剂,加工酱卤肉制品,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不得超过30mg/kg。本次采集患者食用的熟牛肉样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为10mg/kg,不超标;牛肉汤样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为300 mg/kg,虽无明确卫生标准,但作为直接入口卤制肉汤类食品,认为可以参照酱卤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卫生标准判定,属于严重超标。
根据资料显示,亚硝酸盐中毒剂量为0.2 g ~0.5g。患者食用牛肉汤约500 g,则食入亚硝酸盐约150 mg;食用熟牛肉约150 g,则食入亚硝酸盐约1.5mg。患者总共食入亚硝酸盐量约为151.5mg,尚达不到中毒剂量。
二是患者在医院诊治期间,均未做血液高铁血红蛋白测定,缺乏实验室诊断依据。
但笔者认为,任何食物中毒都存在个体差异,即使达到中毒剂量也未必同食者都会发病。因此,无论是根据中毒症状,还是临床治疗,倾向认定为亚硝酸盐中毒不无道理。提示我们,在食物中毒判定实践中,不能仅靠有无共餐者群体发病而妄下结论,必须结合中毒者个体差异、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实验室检验等做出综合判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