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4 06:31: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1-0061-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相伴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在污染治理、单位GDP能耗、三产业比重、城镇化率及农药施用强度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一、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也高低不一。近年来,辽宁省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熏制定了《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辽宁省实施绿色信贷促污染减排的意见》及《关于建立健全环保体制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使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国内其他一些先进省、市相比较仍有待加强。2009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建立了全国首份综合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2008年的权威数据,出台了2005-2008年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辽宁2008年在全国30个省市位列第14位,居于中等水平。
辽宁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冲击与挑战。生态文明主要由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等基本内容构成。目前,辽宁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目前,辽宁耕地的沙化面积已达420多万亩,约占辽宁总耕地面积的8.3%。辽东山地石质化面积约30多万亩。辽宁农业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低于1%,其中有1500万亩农田的有机质含量仅为0.5%。由于工业和城市污水灌溉及农药、化肥、农膜的过度使用,使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逐年恶化。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的主要河段大多属于超5类水质。近几年,渤海湾赤潮不断发生,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较大破坏。另外,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较突出。辽宁农村生态系统与人居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在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目前,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广大农民对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也亟待加强。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宗族势力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始蔓延,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另外,许多优良的民风出现了退化,虐待老人、遗弃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一些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制度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辽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二、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辽宁农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态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制度、体制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一)农村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公共财政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诸多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如尚未建立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尚未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法规。一些财税扶持、公益补偿政策有待细化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多年,但由于环境评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一法规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在辽宁一些地区也是如此。
(二)环保的评估、监管、评价体系不完备,技术推广有待加强
目前,辽宁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普遍不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估、监管缺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导致对规模化畜禽饲养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和城市一些工业污染源向农村地区转移控制不利。环保科研和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对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现代科技对农村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三)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生态文明意识普遍不强
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生态意识淡薄,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冲突时,往往以短期经济利益为重,轻视生态建设。目前辽宁省农民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是:识字不多的约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1.6%,初中文化程度占74.6%,高中文化程度占10.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4%,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仅为7.8年。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事业薄弱
近年来,尽管我省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长期成为影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环节。全省农村每年约780万吨生活垃圾及约6亿吨的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里了。
综上所述,辽宁许多农村地区还处于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中。由于水土流失、工业和城市污水灌溉及农药、化肥、农膜的过度使用,使土地、水体、森林和草地的生态功能退化。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开发过度索取,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能为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和农业生产技术标准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三、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存在的问题不只是农村自身发展中产生的,更多的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所以其应对措施也应采取综合手段,并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多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一)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
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应把生态文化知识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教学及业务学习的内容之中。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有利契机,加强教育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改变,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体系,对公众长期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校开设保护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从小培养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国内外生态文明的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
(三)逐步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外部性,更应发展生态上可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应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实行生态效益最大化开发。推行清洁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的投入,提高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农业生态补偿试点,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农民和企业予以生态补贴。同时,政策优惠或财政资金应不再支持那些造成农业污染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种植饲养生产。生态农业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制定和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应在大量调查研究和试验基础上,根据本地自然和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制定本地区的标准,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适应环境安全需要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四)拓展新农村建设,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整治。应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由于新农村建设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为切入点,对改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状况,丰富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都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必然对农村生态文明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完善生态法规建设,加大环境监控和执法力度
应重视环境生态保护法规建设,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有关治理乡镇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饲养污染等方面的法规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多年,但由于环境评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一法规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应不断完善环评制度建设,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严格环评?熏落实一票否决。另外,要关停并转高污染乡镇工业,有条件的地区乡镇工业应适当集中,以便于污染治理。同时,严格控制城市重污染工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应制定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辽宁各地区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应城乡一体统筹考虑,应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看待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加大农村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是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部门除了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外,还应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六)制定和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辽宁应利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激励政策促进生态保护,重点是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转移支付、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源排放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交易机制,利用财税扶持、公益补偿等政策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治污减排,使本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辽宁应加快制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和评价方法。应借鉴国内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立评估指标体系,量化、细化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不但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定量管理、评价和具体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完善奖惩考核机制。政府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估及对当地领导干部考核时应把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作为重要评估和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参考文献:
农业在整个社会其他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最为紧密,影响也最为广泛。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1提供食物的经济功能农业为社会提供粮食及农产品,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对食物的基本需要,这是农业的一个基本功能。为了增加粮食的总产量,很多的工业用品作为增产剂被用于农业生产。一方面提高了农业产量,另一方面为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带来隐患,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更为严重的是,生态受到化学物品的污染,化学剂也改变着农田质量,不断加快土地板结化,农田自化系统遭到破坏,将对农业生态和人们的健康形成深远影响。因此从食品安全和农业生态的角度而言,农业的提供粮食和农产品的这一功能应当重新审视。
1.2平衡环境的生态功能当今农村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多重危机的严重挑战。农业生态稳定性下降,生物物种减少,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现象日益普遍,农村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农业各要素本身就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要成分,农业的功能可直接表现为平衡环境的生态功能。农业的生态功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治自然灾害、二三产业的正常运行和分解消化其排放物产生的外部负效用等,均具有积极的、重大的正效用。农村是与自然最接近的地方,因此农业、农村的生态功能应当重新审视。
1.3社会文化功能农村是农民生活、休养的场所,农业意味着自然,意味着平凡,也意味着一种简单,在繁杂的城市,压力大、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身心疲惫后,偶尔回到农村,总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疗养,让内心多一点平和,少一点浮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能体现在农村。农村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希望在农村。和城市相比,农村生态基础条件更好,地域更宽阔,调整的空间更大。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农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大约半数,能在农村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完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在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增强农村环境的承受能力,发挥好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另一方面,多彩的乡土民俗和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等待开发,维护和传承好这些生态文化,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与完成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关系着农业农村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取得真正效果,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根本性的改变和本质性的突破。
2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我国已经进入了由城镇化引领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被打破,严重影响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城镇化所带来的资源配置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的聚集不可避免的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十多年来,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了正常的城镇化发展轨道。“在进程上属于急速城镇化,表现为人口城市化虚高,在空间上建设布局出现无秩序失控,耕地、水资源等重要资源过度消耗,环境受到严重污染”[1]。虽然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还不高,但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同时,急剧推进的城镇化给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金、政策等社会资源日益匮乏,导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日益严峻的困境。
2.1城镇化导致农村社会整体性弱化
在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下,农村问题集中体现在农村空心化问题上。农村空心化不是单纯的指农村居住空间的空心化,也不仅仅指农村人口外出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整体性衰落与凋敝的总体态势和基本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特征:
2.1.1外出务工导致人口空心化显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外出务工导致村内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村庄社会结构呈现出低龄化、老龄化、弱势化、贫困化趋势。河北省农村的普通居民住宅里通常大部分时间内仅仅居住着三两位老人和儿童,而且耕地的使用也日益呈现出单一化,多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偏少。
2.1.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空心化明显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由于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与完善的投入机制以及设施维护资金,公共卫生与人居环境改造等公共事业的政府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大部分村庄不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目前的形势是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加快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加强道路、给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性,不断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着手解决的问题。
2.2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2.2.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力量严重下降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呈现出数量减少、素质普遍降低以及结构性失衡三大特征。农村人口流出的主体往往是这部分青壮年,有一定专业技能、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出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甚至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在河北的大部分农村,农村的景象凋蔽。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并存致使务农经济收入比较收益较低,比较收益低下促使农村高素质劳动力进一步流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整个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力量严重下降。
2.2.2农村基层治理主体的缺失问题近年来河北省农村的现实基层情况是,越来越少的农村精英留在村内。一是服务组织断层。现有的村民小组这一级名存实亡,村民小组长无人愿当,许多村落没人问事管事,大姓压小姓。二是服务功能断档。现有的比较稳固的县乡村组织,工作手段、工作作风行政化,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基点,服务功能弱。在农村治理方面,农村干部也感觉乏力,培养后备干部、发展党员都面临一个年龄段、知识结构断层的问题。因此谁来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出现问题。
2.2.3农村格局改变,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恶化由于缺少整体性的规划,村庄的整体面貌基本没有改观。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和问题依然严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污染严重。农户的生活被逐渐“现代化”,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洗衣粉、洗洁精等产品,也大量使用塑料袋、玻璃瓶、塑料瓶、纸箱、纸巾,由此产生大量难以分解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大量的垃圾长年累月地分散丢弃在河边、路边、屋后。农村的垃圾问题充分反映出农村生活环境亟待弥补和改善。
2.2.4乡土文化被边缘化,农村社会生态不和谐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外出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认同感下降,由于市场的原则以及农民对物质生活的迫切追求,人们之间的互助关系逐渐被金钱关系所替代。农民的谋生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村庄的社会边界更加开放,家户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理性化。传统的内生权威主导的基层秩序不再,村庄由熟人社会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过渡。尤其是近些年来,农民的行为更“理性化”了,农民都在忙着挣钱,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减少,农民之间的关系日益淡漠。农民不再村庄的进行关注,农村社会失序。
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农村生态呈现整体衰退的情形,农村社会功能整体性退化,农村凋蔽情形严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陷入困境。根据当前农村发展现状,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要提升过去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分析研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经验,把以生态农业、能源的循环利用等为目标的农村生态工程建设,是一种可行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这一模式适用于当前农村社会资源日益流失的形势,能够集中资源,规模化地进行生态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把农村建设成为适宜居住的美丽乡村。
3.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建设美丽乡村的一种可行性模式—山东省青岛即墨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该示范区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技术和产业模式为支撑,是半径15公里面积700平方公里约7个乡镇的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该示范区是以生态工程(中恒能项目)为核心,将周边7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社区生活、工业企业、第三产业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收集起来,进行“能源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产生沼气、沼渣、沼液等新能源。在项目周边5公里范围内,铺设燃气管道,为乡镇住户、新农村社区、工业企业、第三产业等各类用户提供沼气。在5公里至15公里范围内,建设远距离分布式供能系统,采用沼气长途输送技术为客户供气。为解决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示范区引入秸秆、煤、太阳能、风能、地源热、天然气等作为补充手段,满足居民冬季取暖需求。这样就形成沼气为主,多能互补的新型农村社区能源供应新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得到青岛市发改委、青岛市财政、国家发改委、亚洲银行的认可。将打造成中国新农村生态文明的第一示范区。该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的模式在农村区域内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并有效解决农业的面源污染。所依托的核心技术突出的优势就是对各类秸秆、畜禽粪便、屠宰污水、病死畜禽尸体、餐厨垃圾、生活污泥、有机废水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大规模,连续式处理,以生态的模式,净化周边环境。生产出来的沼气可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清洁能源;沼渣、沼液可为示范区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涵养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使用这些有机肥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总之该生态示范区模式在减少周边环境压力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能量的有效循环利用,最终形成区域的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的农村发展模式。该模式实现了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打造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样板。
3.2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三方面内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整合农村社会资源,逐步加大公共物品的供给,借鉴即墨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成功的建设经验,依托生态技术和工程,进行区域性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基础上通过该建设模式逐步形成社会整体生态和谐的美丽乡村。
3.2.1生态农业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做好生态农业建设,其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才会有物质保障,要积极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型农业发展模式转型。一方面,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该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需要和农民的现实需要来分析,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形成连片耕地是第一要务。生态农业建设的前提条件就是土地的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才有可能发展生态农业。另一方面,做好生态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促进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当前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贫乏与农业科技技能低下。生态农业建到目前还没有实现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农民的生态农业培训机制。因此通过对农民进行生态化培训,使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沼渣、沼液作为示范区提供的优质有机肥,提高农产品的有机质含量,同时使用这些有机肥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对广大的农民进行生态农业科技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充分调动并发挥农业相关部门的作用,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进程。
3.2.2生态村庄建设在生态村庄建设方面要全面落实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各项政策,走规模化的能源开发道路。改进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模式,要进一步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开发建设。依托生态技术,开展农村生态工程建设,进行区域性的农村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村庄的绿化和生态建设方面,可以借鉴上述经验,依托沼气工程,深化农村环境污染整治,以净化洁化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垃圾固废统一收集,畜禽粪便污染污染明显下降,绿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农村环境面貌有根本性的变化。一要结合村庄布局调整特别是中心村建设、旧村改造、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二要在组织体系上,建立环保、农业、城建、水利、林业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村为责任主体的农村生态环保工作责任体系和推进机制。协调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的氛围。围绕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与景观面貌,把科学规划作为基础,以增加绿量为着重点,建设有特色、效果好的新村庄。提升村庄质量,从基础性公共服务方面采取措施,通过财政投入,转移支付等方式为农村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服务的公给水平,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也是农民生活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直接体现。依托生态工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断加强管网、水利、交通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这是提升村庄质量的核心。
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时成立了由县上主要领导负责,发改、财政、林业、水保、水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慎密的管理体系。确定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消费模式为根本手段,贯彻“环境促经济,经济保环境”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不断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培育以生态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保护自然生态安全的规章制度,开创渭源县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新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支撑体系等五大方面进行建设。
1 生态保护与建设
北寨镇、大安乡等11个乡镇及会川、五竹、莲峰3个国有林场实施渭河源森林生态植被恢复工程,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云杉、落叶松、沙棘、柠条等为主的优势造林树种,在渭源县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森林植被恢复与治理,主要实施项目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等。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全县加大林草资源管护力度,进行开展封山禁牧草地、休牧,提倡发展舍饲养殖,进行森林火险综合防治和森林有害生物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林草资源的安全。在峡城乡、北寨镇、莲峰镇、上湾乡、麻家集镇等乡镇坡度大于25°的不宜耕作的耕地进行退耕还林。
2 生态农业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党参良种种苗繁育350 hm2,党参标准化种植
3 500 hm2,全膜马铃薯种植推广3 500 hm2,建设白条党参研发检测中心、党参种苗繁育温室和党参交易信息中心,实施渭源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检测实验室,脱毒种薯种苗病毒检测及安全性评价站、种子质量检测控制站,配套病圃试验田等。组建渭源县马铃薯信息网络服务中心,马铃薯研发中心等,更进一步提高了渭源县马铃薯知名度。积极推广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生态农业,积极推广日光节能大棚、塑料大棚、蔬菜标准园、蔬菜批发市场等,解决产运销的瓶颈障碍。
3 水土保持与水源地保护
认真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加大整村推进建设,进行坡改梯、土壤改良、开发补充耕地、同时配套田间及村组道路。新建河流堤防工程、拦砂坝,拦挡坝等;实施渭源县城镇道路及排水工程项目,新建道路排水工程,配套建设管网埋设,绿化、照明等附属设施;实施渭源县山洪灾害防御项目,给全县人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态生活环境。
4 生态文化旅游
渭源县突出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三大特色,倾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力争将以首阳山为核心的旅游景区打造成4A级景区,打响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了一批星级酒店、会务接待中心、生态园、“农家乐”,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园区一处,内部建设3个2 000 m2的带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钢架玻璃日光温室,在园区内栽植各类果树和蔬菜等特色接待场所,切实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以“生态观光旅游、感悟渭河文化”为主题,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组建专门团队对渭河源文化、秦长城文化以及花儿、小曲等地方特色文化进行开发整理,深层次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充分展示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着力提升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知名度。
渭源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境内融汇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三大古代文化,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习俗丰富多彩。保护好传统文化资源,对生态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规划新建民俗博物馆、渭河源影视基地、美术馆、秦剧团,进行生态文化挖掘、整理。加强文物保护,对灞陵桥的维护、秦长城保护、禹王庙、庆坪二郎庙、八卦楼、首阳山陵园、陇右工委地下印刷所等的抢救维修。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非遗传承人进行补助、举办非遗传习班、扩大活动规模、发动学术机构和个人开展非遗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会等,使渭源县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源远流传。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使渭源生态环境、文化建设走在省市前列,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渭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推进水循环利用。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当前,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把握关键环节,推进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
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与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形成,也就形成了人和自然的分离甚至对立。“主客体关系”这一概念的出现,是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促进自身进步的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因此,所有对人这个生产主体发生影响的情况,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人的各种职能和活动,从而也会改变人作为物质财富、商品的创造者所执行的各种职能和活动。”[1]
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界而存在的方式不同,人类是通过对自然界的征服与改造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创造性的存在。“动物的正常生存,是由它们当时所居住和所适应的环境造成的;人的生存条件,并不是他一从狭义的动物中分化出来就现成具有的;这些条件只是通过以后的历史的发展才能造成。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2]创造性折射了人类的主体性,主体性也进一步彰显了人的创造性。自然作为人利用、征服、改造的对象,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是受到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影响的。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之间关系,而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价值关系。“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促进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从实质上看,生态文明所强调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于生态的促进,对于生态发展的积极意义。从根本上看,这不是对于人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中的主体性的忽视,而是坚持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更加融洽的推进。为此,生态文明不是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忽视,而是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是实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的努力。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
二、推进社会和谐,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
人的存在与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通过社会的中介来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为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通过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促进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不仅是推进自身进步的历史,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就是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人类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传导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推动者。“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因此,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制约的。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6]社会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所谓“人同自身的和解”就是通过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和谐。“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7]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决定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和谐。在推进社会制度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新型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所推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也是不断协调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之间关系,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这也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三、推进生态经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界所进行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基础上的。“一切的存在都首先是物质的存在,一切的发展都与物质有关,一切事物只有在与外在的环境进行物质的不断的交换中进行着发展和完善。”[8]劳动是人类社会大厦的基石。通过劳动,人与自然之间才能进行物质交换。“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9]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为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只有加强经济建设,才能增强生态文明的基础,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
从人类社会发展与演进看,人类社会为了生存与发展所采用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不同的。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人类社会生产包括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等不同形态。从根本上看,只有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起来,加强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1]在建构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从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出发,积极利用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是建构生态文明的根本。“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2]
四、推进文化建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内心力量不断增强,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3]透过“人的心理学”所揭示的,是人们对自我精神的关注,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写照,是人们本质性力量的体现。从结构看,文化包括了物质层次、行为层次、精神层次三个方面。其中,精神层次是文化的核心。著名学者格尔茨指出,文化是“从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之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14]文化不仅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15]一旦把社会发展建立在文化发展基础上,社会发展会出现加速的趋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16]
“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1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观背景下,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推进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五、坚持科学发展,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8]人是社会的主体,能够通过自身活动推进自然界变化。但是,人也是自然界的成员,受到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制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要考虑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性。从根本上看,为了保证人类社会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损害甚至是破坏自然为代价。事实证明,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是不科学的发展。
在100多年前,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通过工业文明所带给人类的教训,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博弈”。但是,这种“博弈”不是一次性的简单的“零和游戏”,而是一种长期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19]
1987年,联合国环发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是说,发展不仅是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了质的提高。在借鉴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尤其是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志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总体来看,“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不断提高人自身,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的历史。在新的形势下,努力探索自然界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本身的发展规律,才能不断推进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5-53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3.
[4].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12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0,35,60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8]李钢.论发展的内在本质[J].学习与探索,1999,(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1-20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6-927.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1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09.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16]米希尔•兰德曼著.彭富春译.哲学人类学[M].工人出版社,1988,277.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
上个世纪中期,全球性生态危机在西方国家被发现,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的是更为严重的,更为突出的危机。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注意,人类也在开始反省危机背后的原因。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在自然观的指导下进行这种哲学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危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局限在一国的范围,而是成为全球的问题。然而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近几十年才形成,自从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既然是相互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类破坏自然的活动,这种破坏自然活动的历史同人类自身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神力,到开始有意识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再到大规模的占有自然,尤其是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类本可以沉浸在这种征服的喜悦之中,然而人类却尝到了恶果。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并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与人类发生作用的自然,环境问题的产生,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处在正常的轨道中,人类的自然观念出现了问题。美国学者麦茜特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前工业社会阶段;第二,现代性阶段”,【1】481而恰恰是在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
二、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及给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启示
马克思曾指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第一源泉”【2】298这就是说人的生存是依赖自然的,人通过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才能生存与发展。生态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177人类一方面借助自身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自然资源,并将所获取的自然资源转化成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必然会向自然界排出各种“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最终也会回到大自然中,参与到大自然循环中。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以劳动为中介的,劳动使人在自然界中得以获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劳动体现出人的类本质,但是当劳动不是那种自由和自主的活动时,也就出现异化的现象。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人的异化”带来的是“自然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存在着破坏的现象。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在人与自然双向作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合理地调节我们的实践活动,做到“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926–927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建设生态文明应有的观念
今天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以为指导,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我们观念。
(1) 要有整体的观念。自然并不是独立于我们人类之外被动的存在,相反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脱离了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
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样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也要有整体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文明系统。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的问题,既然是发展,就不能单单注重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注重经济发展与其他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我们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只有在保持人与自然生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我们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2)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的是“物质变换”,由于“物质变换”的存在,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保证这种“物质变换”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这种“物质变换”持续健康的进行下去,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要实现这种良性循环,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做的也很多,但是我们首先要树立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种观念才可能像马克思所说的,“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传给后代”。
(3)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个“人”指的是人类,并不是个体的人或某个集团。这和人类中心主义有质的区别,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往往是以具体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不能为了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利益而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的利益。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是在观念的树立过程中,要以自然观为指导,分辨出各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学说的真伪,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以正确的理论观念指导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59
水利文明就是人类涵养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水资源,治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让水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并强调人水和谐共处。具体要求在区域内要有规划的实现井、沟、塘、渠配套,沟渠通小河、小河通大河、大河通江海,并且水质清秀,无味无色,水中植物与水中动物共存共生。河中常年有水,堤岸四季常青,干旱季节河中有水,洪涝季节不见灾情。与区域内大环境共同构成蓝蓝的天、绿绿的地、山清水秀美丽的生态文明画面。水利文明更是水利先进文化的象征。有了这样一个环境基础,才算生态文明有了良好的开端。如果进了一个地区,河水污染、坑水发臭,无论在路、田、林诸方面下多大的功夫,政绩有多突出,都谈不上生态文明。因此说水利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前提。
1 水利文明存在的问题
水是生物界生命第一要素,是原生质的重要成分。离开了水,一切生命无从谈起。因此,水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知道了水是生产之要、才能明白水利文明是生态文明之基。换句话说,水利文明也是水的数量、质量、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巧妙搭配。它既不能没有,又不可替代。研究开发水利文明,不仅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着国计民生,更关系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资源缺乏。人们对水利文明认识不足,生态文明意识更是淡薄。在涵养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水资源,治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让水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方面欠缺足够的认识。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1994年受到大自然干旱的惩罚,就是人们对水利文明缺乏认识,没有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致使全县9.8hm2万hm2秋作物严重受旱,5.23万hm2绝收。
2 水利文明现状
2.1 人水不能和谐共处
到处是污水入河,坑塘成为垃圾场。往河里倒垃圾,往坑里扔泡沫成为家常便饭。河里漂着塑料袋,井里漂着农药瓶。死水坑基本都是臭哄哄。成为苍蝇、蚊子的繁殖场所。
2.2 土壤污染
农药的过量使用,废料到处抛弃,对土壤构成不可逆转的污染。
2.3 无限度的乱砍乱伐,森林面积的减少
对水土保持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4 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无处排放,流入河道
2.5 海洋、空气的污染
人水不和谐的地方,还有河底抽砂,河床塌陷时有发生。河堤保存不完整。沟渠不畅通,影响涝季排水等。
3 创建水利文明,促进生态文明的思路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对水利文明创造条件,并为水利文明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强水治理工作。
3.1 加强水治理工作
要使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建设优美的水利文明环境,彰显水景观对促进人水和谐的特有文化功能。保证人水相依、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
3.2 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强化水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基础功能地位。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做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并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3.3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做起。像一个家庭将洗脸洗手的水用来冲厕所或者养育花草。这样的方式方法,不能说是直接从源头上解决缺水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缺水问题,并且说明人们的节水意识在增长,不断找寻节水的途径。
3.4 水污染治理
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进行区域性水利综合治理,就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要采取预防措施。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
进行区域性水利综合治理,就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规定排放标准。同行业废水应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便于管理。并有计划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3.5 加强监测管理组织,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设立保护管理机构,与国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组织,执行有关环保法律和控制标准,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颁布有关法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源的具体条例。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全省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有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居民收入的显著增加,还要有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造福全省人民及子孙后代的战略举措,坚持不懈抓好抓紧抓实。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决不能再走高投入、高物耗、高排放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能再发生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防治污染与生态建设一起抓,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到“十二五”末,实现“六个明显”:全社会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明显提高;环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明显上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奠定坚实基础,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会议对加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大力推进绿色增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产业,积极推进绿色增长,用最少的资源投入、最小的能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一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我省现有基础和优势看,要在深入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节能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扶持高效生态农业项目,推动传统农业生态化,为消费者提供无公害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更好地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优质旅游产品。节能环保产业是我省六大新兴产业之一,要进一步壮大规模、优化升级、增强实力,为环境保护提业支撑。二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认真总结循环经济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清洁生产。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进行技术改造,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大力开发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三要加快建设生态园区。各级各类开发园区都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努力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促进转型升级,使园区不仅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而且成为环境保护的高地、生态建设的高地。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是生态建设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重大合作项目,要认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着力推进高端人才与科技项目对接、高新产业与国际资本集聚、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为全省生态园区发展提供示范。
――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我省资源能源消耗还将继续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确保完成新的约束性指标。一要注重源头控制。制定并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土地投入产出强度标准和环保标准,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从源头上促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节地、节约资源导向,严把项目审核关,没有通过环评、能评和土地预审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二要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方案,抓好“三个一批”:围绕冶金、电力、石化、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突破一批节能减排技术瓶颈;大规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适应节能减排的市场需求,培育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环保型骨干企业。三要严格监控管理。目前我省工业企业“耗能大户”能耗占全省的80%以上,“排污大户”排放总量占全省的65%以上。要以这些行业、企业为重点,加强节能减排的监测、监督和检查,实行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快资源价格、环境价格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环境监测监控水平,增强环境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江苏,要从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人手,深入实施“清水蓝天”工程,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切实加强以太湖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继续把太湖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实行结构调整、综合整治、应急防控、严格执法多策并举,确保太湖治理综合规划顺利实施、水质根本好转,努力让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和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建设“清水走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更加重视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现在有些城市灰霾天气增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城市形象。据环保部门分析,城市的大气污染,40%来自汽车尾气,40%是建筑扬尘,20%是工业排放。要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紧迫任务,采取更加有力的整治措施,实施更加严格的
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对建筑扬尘实行专项治理,继续治理工业废气排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使大气质量有一个明显改善。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农业面源污染仍然是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占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0%以上。要把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因地制宜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扩大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覆盖率,科学施用农药、化肥,推广生态养殖,改善土壤条件,有效遏制并逐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村镇面貌和自然环境同步提升、良性互动。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走进企业,走进村镇,走进社区,走进学校,深入开展群众性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公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利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体系,把生态文明有关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行政学院教学计划。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国内外生态建设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继续实施公益性生态文化工程,建设一批环境教育基地和生态文化基地,创作一批表现生态文化内涵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扩大生态文化的影响力。
――不断深化良好生态创建活动。良好生态创建是生态省建设的基础工程。要认真总结推广近年来各地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继续强化“创建为民”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作为创建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生态市、县创建取得新成效。扩大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生态农业县、生态旅游示范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各个层面的创建活动,不断推动生态省建设向纵深发展。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对健康有益、与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是社会消费的新趋势,是我省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领域。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各级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带头做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建立并完善激励购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政策措施。企业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力量,要切实担负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把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生态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直接参与者。要把注重生态环保、厉行勤俭节约作为创建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在践行生态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建设美好生态家园。
――加大综合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构,形成省市县分级负责、各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围绕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工作的指导。各成员单位要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群策群力,密切配合,把生态省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综合决策咨询机制,土地规划、城市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开发区建设等都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估价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坚决避免因决策失误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根据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定位,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和保护要求,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认真编制“十二五”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方案,把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把生态建设作为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评价、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环境违法行为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人和事实施责任追究。
生态意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达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的统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其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里的全面,既包括经济和社会,也包括人和自然。如果离开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均衡发展,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就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劣、资源无节制消耗,那么这样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实现科学发展需要走生态文明之路。
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是文明的基本要素,和谐是文明的本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也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目标和重要的价值观。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三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需要。传统文明多是单一的文明,现代文明则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工业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所组成的文明体系。没有生态文明,现代文明的内涵就有缺失,体系就不健全,作用就会受限制。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历史性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庞大系统工程。具体包括: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机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危害处理率,加强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广泛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城市、企业、社区和村庄活动等。
所有这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都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大量的科技创新、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解决。为了确保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达到预期效益,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得到充分利用,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项目和资金监管体制、机制。审计机关是专门的经济监督组织,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监督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审计机关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其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环境审计与生态审计的区别联系
严格说来,生态审计是从属于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但二者也存在着不同点。首先是产生的背景不同。环境审计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的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现象和损害愈演愈烈,引起各国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受到拷问。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为环境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生态审计则是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和组织开展的。
其次是开展的动因不同。环境审计更多地是从人类受到水、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从而要开展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程度的角度形成。而生态审计则是从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人与资源消耗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角度形成,因而起点更高,视野更宽。
再其次是审计的侧重点不同。环境审计以环境保护工程和资金使用以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为审计重点。生态审计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审计内容为基础,更加关注各种生态的保护、维护、修复,资源的节约和良性循环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落后产能的及时退出,社会公众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和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氛围的营造等。
组织开展生态审计的对策
大力宣传生态审计的重要性。审计机关要借助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之势,积极做好有关生态审计研究和宣传工作,把生态审计作为审计机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举措,为生态审计营造良好的环境。
积极探索开展生态审计的有效方式。今后一定时期,审计机关开展生态审计的最佳途径,就是生态审计的理念和内容融入到预算执行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审计等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中,逐步探索,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因地制宜选择生态审计的切入点。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各级审计机关需要紧密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本机关审计人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生态审计的切入点,使生态审计更加符合省情、市情、县情。同时,还要采取措施抓紧培养生态审计人才队伍。为开展生态审计奠定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