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8 01:16: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学课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应该充分利用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开展家庭科技活动。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应该充分开发与利用家庭科学教育的丰富资源,开展家庭科技活动,共同促进儿童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家庭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那么,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开展那些科技活动呢?1.家长引导下的科技阅读。2.开展为科学课学习活动所做的准备工作。3.开展科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4.开展家庭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调查、改善活动。5.开展儿童的兴趣性活动和探究性活动。6.开展利用社区科学教育资源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不断拓宽课外科技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外科技活动,特别要加强新产业、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满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逐步发展为志趣,转为科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课外科技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知识运用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验科学知识、技能的巨大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课外科技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各种资源,组织小观察、小采集、小种植、小饲养、小调查、小辩论等活动,开展科技讲座、考察活动、科普知识竞赛、小发明展评、科技兴趣小组,出科技专栏、办科技小报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提高科学教育效果。
三、转变科学课外活动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日常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我们无法在一堂课中完成教材所安排的所有环节。有时候学生提出很多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但是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无法一一进行探究。有时候,课本中所建议使用的实验材料或实验方法刚刚引起学生的兴趣,下课的铃声却在耳边响起了。“同学们在课外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这样的话会经常挂在我们科学老师嘴边,但如果课外探究没有整体的计划、步骤,没有老师的引领指导,没有有效的成果反馈,那么这只会成为老师的一句口头禅,成为一句空话,课外活动探究也就只是流于一种形式。
科学课外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它是集实践性、实用性、活动性、技能性,创造性于一体,又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实际,把科学活动渗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在科学课外活动教学中应转变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从简单地灌输现成的科学结论,转变为指导学生通过探究自行获取科学知识。
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是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的基础。小学科学课程中要求掌握的科学知识主要内容有: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根据具体的科学知识形成时的情境与所探讨的问题的关系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实验、分析,从科学探究中自行获取新知。
2、从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指导学生揭示自然规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思考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栽培、饲养、制作等操作方法。在科学教学中,要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从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转变为注重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师生课外探究情况的调查表明:师生课外延伸的实施率低,课外延伸学习只是形式上的。科学课外延伸学习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科学课外延伸流于形式
由于学生特有的性格特征,对新鲜事物兴趣不能够长久保持,没办法用坚韧的意识克服困难,再加上受自身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的限制,所以常常导致科学课外探究无法深入,仅仅流于形式。
(二)科学课外延伸形式单调
科学课外延伸的教学设计往往忽视了其活动的趣味性,只要获得结果就算完成了课外延伸。有些教师设计科学课外延伸活动形式总是调查、收集资料,教师以这种形式进行科学课外延伸教学,只需要口头布置,便于操作,教师无须花费精力设计活动,认为这种形式可以运用于任何主题的课外探究中。但是,学生在课外探究中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没有新意,兴趣不大,并且有些学生认真完成调查与收集,有的教师却不了了之。科学课外延伸的形式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三)科学课外延伸缺乏评价
一些教师将科学课外延伸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遗憾的是,教师在布置课外延伸活动后缺乏对学生的指导、督促、评价,时间一长,学生就不再认真探究科学课外活动了,没有实现科学课外延伸的教学目标。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人体体温变化》中,布置了这样的课外延伸活动:教师发下一张人体体温记录表,请学生记下自己当天不同时刻体温。这样的形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回家购买体温计认真记录,可是那教师在下节课前都没出现在学生面前,更不用说指导了,最令人遗憾的是,下节课就开始上新内容,都没有对上节课后的活动进行检查、评价。我们可以预测,时间一长,学生的那种热情就会消失,科学课外延伸的探究活动将无法进行。
二、提高科学课外延伸有效性的策略
本文针对科学课外延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借鉴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条提高科学课外延伸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制定计划
每次课外延伸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可执行的计划,为学生观察、记录构建框架。
1.教师指导
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小组探究的活动中去,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观察,尤其要注意动手能力差、比较懒惰的学生。例如,我在教授《不倒翁的秘密》时,将这一活动安排在课外。任务布置后,我发现这一制作非常简单,有的学生一天就完成了,但是有部分学生的不倒翁就是不能来回摆动,于是,我请成功的学生将其作品带到学校,下课后学生聚在一起讨论。这种交流对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启发,为学生从活动中掌握技能、学到知识打下基础。
2.家长参与
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要在课堂之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研活动,同时让家长参与进来,支持学生课外探究,形成浓厚的科学探究氛围。例如,我在教授《水培植物》中,要求学生同家长一起在家水培一株洋葱或茨菰,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一种新型培育植物的方式,将课堂科学延伸到课外。
(二)创新科学课外延伸活动形式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延伸活动要富有趣味性、有吸引力,操作简单,让学生在研究时没有压力,能够从中获得知识、体验快乐,教师可以采取资料调查、实践体验、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例如,在教学《蚕卵里孵出新生命》一课时,老师布置的课外任务是,饲养一种动物,观察其生长过程,并简单记录。这就采用了实践体验的形式,因为具备了可操作的条件,活动简单,所以能够在课外经常听到学生谈论自己“宝贝”的变化,效果极佳。不论是以哪种形式开展科学课外活动,都要结合学生实际与活动主题选择合适的、有趣的课外延伸活动。
(三)教师及时评价
学生参与了课外延伸活动,教师就要时刻关注学生研究情况,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研究中的收获与不足,并对学生的研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综合式的,可以来自于教师、学生,也可以是家长,还可以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通过评价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进步,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例如,在教授《人体体温变化》一课中,可以告诉学生要在学期中进行展示,评出优秀者。这样及时的督促、反馈、评价,保证了学生课外延伸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科学课的评价从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评价形式上。也从单一的评价主体发展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将更趋全面、合理:评价方法将更加灵活、多样。
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逐年加快,教师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更不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裁判员。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他应该是学生科学学习中的伙伴、参与者、激励者,同时又是课堂教学的调控者。如教完《花、果实、种子》后,很多同学都想亲身体验一下,于是,我帮他们组建了活动小组,带他们到植物园做南瓜雌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对比实验,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过后,同学们经常到植物园精心照顾南瓜。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分工合作,有观察访问,有知识学习,也有动手操作。汇报时,我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注重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态度和创新方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二、发挥主体作用。张扬学生个性
在教学《观察身体》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忆有哪些变化说明我们在不断生长。学生提出:“我穿的衣服变小了”,“我的手在长大”,“我的个子在长高”,“我的体重在增加”……我马上接着问:“我们怎么记住这些变化呢?”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红印泥印,可以用笔在纸上画下来,还可以拍成照片保存下来,可以用尺量出具体数据记下……学生的这些创意不但得到我的肯定。还马上让大家付诸行动,一起设计了一张“我的生长史记录单”。这看似简单的设计环节,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把课堂变成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三、提供交流空间,促进学生表达
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如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这种思维与存在方式应当从孩童时代抓起。为此,在科学课上,我总是尽力拓展学生相互交流的空间,尽量给出一定的评价时间,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互相提问。如:为了搜集我们需要的证据,我们能做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实验?这样做公平吗?我们能用其他方法吗?那可能好一点吗?我们做这个实验时需要一定的顺序吗?我们从哪儿能得到帮助?谁能帮助我们……
四、凸显学科特点,关注情感态度
小W生喜爱游戏的程度比成年人有过之无不及,游戏也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在科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入游戏,就会使严谨的科学教学产生活力,学生就会对科学探索乐此不疲,全身心投入。学生置身于游戏化的科学探索之中,身心就会得到和谐发展。例如在教学“植物和我们”这一内容时,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索:“我们生活中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教学。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植物各部分的认识,并且让学生将食物与植物建立对应关系,教师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与学生一起将教室装扮成农贸市场,让学生分别扮演卖菜与买菜的角色,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探讨:“我们生活中吃了植物的哪一部分”。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使学生更全面认识到日常人们所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学生能够根据生活经验把食物与植物建立起对应关系,进一步感受到了人类与植物的密切关系。
二、动手操作,激活思维
科学课也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在科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不要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会出现特殊情况而耽误教学时间,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与总结,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做中获取知识,提高实验能力,享受到实验带来的成功与乐趣。在执教“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相关内容时,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的讲解与灌输教学模式,而是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的机会和空间,从对实验的假设到实验的设计,从实验的操作到实验现象的记录,以及信息的收集与结果的分析,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由于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所以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相关经验来设计富有个性的实验方案,通过探究提出了多种关于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可能与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肥料等有关系,并且根据自己的预测来设计实验。这样整个实验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提高了动手能力,品尝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
三、联系生活,促进探究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科学的目的在于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小学生对身边的生活比较熟悉,在科学教学中联系生活,能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知识的观念,形成在生活中善于思考、敢于探索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人体的消化器官”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些饼干之类的食物,让学生在课堂品尝食物,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活动,如让学生利用听诊器相互听,通过活动了解自己身体的奥秘,并进行讨论探究、归纳与总结,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在充满浓郁生活氛围的课堂上,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这些相对枯燥难懂的知识。再如:在学习“声音的发生”相关内容时,教师给学生分发了直尺、硬纸板等物品,让学生利用这些贴近生活的物品进行实验演示,而不利用学生不常见的音叉等实验器材。这种实验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探究动力。
一、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一种探究。《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里所说的亲历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针对研究的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交流、感悟等方式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的过程。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如《食盐》的教学中,我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将食盐放人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继续加人又会怎样?如果采用多种方式如加热、搅拌又会发生什么不同的变化…..然后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作出猜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成败原因后再修改、再实践,使学生经历探索食}溶解的全过程和多样变化。从经历设计、修改到实验,到再修改,再实验,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许多同学深有感触:“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小组里团结一致,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科学研究的道路是不平坦的,需要克服许多的困难。”
科学课教学要让学生亲历科学课探究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师角色的变化,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才能获取真正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每一个问题的假设和预测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注重的是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活跃性,积极开动脑筋,猜想参与正是一个最佳的思维锻炼场所。在实验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会萌发出许多的“傻问题、怪想法”,作为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心、独立探究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提出、发现创造性问题,发现体现创新的亮点,积极引导。
通过师生之间的活动参与与互动交流,教师大胆让学生说出问题,大胆让学生猜测,从而让学生自由动手做实验、观察或者小组合作总结,提炼出表面现象,既而把表面现象上升到事物本质的东西,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正确处理探究中学生自主与老师指导的关系
小学科学课堂本身全面深入,其知识也是包罗万象。我们不可能用简单统一的几个问题就能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许多知识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的。小学科学课中应多一些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而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把握好起点,了解好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方面,怎么指导,什么时间传授相应的知识,非常有利于科学教学活动的展开。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第一,老师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如教学《斜面》一课时,从生活中的油桶为什么可借助木板来轻松实现它的搬运?为什么自行车的爬坡可以走“S”路线?两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人手,引导学生认识、研究斜面省力的作用。
又如教学《谁能传播声音》时,从为什么老师说话同学们都能听得见?将耳朵贴在桌子上,轻敲桌子为什么会听到清晰的响声?等生活现象出发,探究、发现传播声音的介质。在问题情境的感染下,教师还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四、正确引导学生看待探究的成功与失败
自1996年起,我一直从事科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当一名学者型教师”是我努力的目标。为此,我守着儿童科学教育这块神圣园地,默默耕耘。
真爱奉献,潜心育人
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我爱岗敬业,以校为家,二十年如一日。我担任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不管什么岗位,我都虚心好学,尽心尽职。为专题活动策划、竞赛辅导、教学研究……我常常放弃休息的时间,工作至深夜。在备课、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方面,我主动为老师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二十年来,我从未间断过专业学习,从中专到大专到本科,再到攻读硕士研究生。我克服了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优秀在职教育硕士。因为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我虚心好学,并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许,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尊重,让每个孩子都享受成长的幸福”,是我一直以来的育人理念。新生小嘉的事,我一直记忆犹新。小嘉患有先天性脑瘫,行动不便。为了让小嘉拥有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学校安排他随班就读。这样的孩子,在班上难免会发生意外,为此,老师们非常担忧。为了打消老师们的顾虑,我组织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到小嘉家里了解情况,与老师们一起商讨针对性的方法。最终,从各门课程的学习到一日生活,我们制订了一整套细致的方案。在大家的努力下,小嘉逐渐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他不再自卑,并收获了友谊。小嘉是我认识的众多特殊孩子中的一员,教学中我特别关注这类学生。我常觉得,只有做一个尊重孩子、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师,我们才能体会到教师的真正意义,感受到教育的价值。
每年五月的生命节,我便为学生们选购蚕卵,蚕宝宝在学生们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长大,蜕皮、吐丝、结茧。饲养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这能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负责精神,更能让他们理解生命成长的意义。除此之外,每年的科学节、创造节、种植节等年度系列活动,也同样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并形成了浓郁的科学氛围。
扎根课堂,彰显风格
科学课教什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是我每节课都要思考的问题。对科学课堂的认识和转变,我经历了三个阶段:关注自我,关注活动,关注儿童。这三个“转身”,也是我追求理想科学课堂的“阶梯”。
1.关注自我:追求“教学展示”的课堂。
2003年,我为常州市三百余名实习师范生上观摩课《观察鱼》,我将本课设计成一个大的开放性探究活动,而教师则以指导者、帮助者的身份出现。整节课在我的精心预设下,学生兴趣高涨,探究潜能得以激发,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回顾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在追求什么呢?课堂目标清晰,每个细节都在“掌握”之中。其实,这都是在关注自我,即教学预案的完成度,教学行为的不断优化。
2.关注活动:追求“游戏趣味”的课堂。
此后五年,我以学生探究活动为重心,大胆引入游戏,并将其渗透在科学课的导入、新授、运用等环节中。这一举措,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一阶段的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突出“活动”的游戏化、趣味性,我追求的是“有趣”的科学课堂。
3.关注儿童:追求“儿童成长”的生态型课堂。
“有趣”的科学课堂,热闹的背后,学生究竟获得了什么?科学素养究竟培养了多少?我开始深入钻研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科学课的目标达成,教学形式与手段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科学教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核心内涵,即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我们不应忽视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儿童。这时,指向儿童成长的生态型科学课堂,便成了我对科学教育本质追求的清晰定位。从起点、过程,到目标实现,只有立足儿童,研究儿童科学学习规律,把时间交给儿童,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解惑,去发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为此,我从三大维度架构“儿童”成长的生态型课堂:
一是儿童的探究活动优化设计。我立足儿童的前概念和原科学认知,围绕科学概念的习得,设计和开发有趣味、有意义、有层次的儿童科学探究活动,并架构开放式的单元教学。
二是儿童的探究材料优化与呈现。我通过对儿童参与探究活动材料的选择、整合和处理,使探究活动具有操作性、生活性和指向性,从而保障学生顺利完成探究活动。
三是儿童探究思维的培养和提升。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儿童的探究思维水平决定了其探究能力发展的层次。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儿童的科学思维品质,特别要培养儿童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让他们学会辩证地看待科学与人类及社会的关系。我通过做、思、辩、说等方法,让儿童用自己的语言将科学事实、科学现象和规律,概括并表达出来。
在实践“儿童”的科学教学中,我边教边思,边思边学,教学力争做到“情、趣、悦”。“情”:用儿童情怀观照课堂,营造宽容、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处处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并置身于肯定和鼓励之中;“趣”:通过组织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儿童拥有快乐的课堂体验,感受学科学的趣味、意义和价值;“悦”: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身心愉悦,智能同长,同时立足儿童的学习基础和身心发展特点,让儿童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颁奖大会在江阴华士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作为获奖代表,与特级教师同题会课,执教《浮力》一课。鲜明的“儿童”科学教学主张,儿童化的活动设计,展现了我对“儿童化科学课堂”的追求。
【课例】五年级自编内容《浮力》
(一)激趣引入,玩出问题
师:把这三只大小一样装有不同液体的乒乓球放入水中会怎样?同学们观察到什么?
生:1号乒乓球浮在水面上,2号浮在水中央,3号球沉在水底。
(二)方法引路,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试试?研究时,可以注意以下问题,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问题,可能与什么有关,又怎样来证明?
师:这里有位好“老师”――研究记录单,请按研究记录单上的步骤提示开展研究(指导探究流程),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球上没有编号,弄不清是什么球?
师:问得好。第一步先把活动时观察到的现象画下来,然后给这些球编号。如果球上浮,标几号?
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各组研究情况。15分钟后,小组交流研究情况。
生:我们观察到三个球分别在水中浮、悬浮和沉。那么,为什么同样的乒乓球,有的上浮,有的下沉,还有的悬浮呢?我们的假设是可能与球中液体的质量有关。用手感觉重量是不一样的,拿桌上的电子秤称后,发现1号球31克、2号球34克、3号球46克。因为1号球浮,2号球悬浮,3号球沉,所以我们的研究结论是,球中液体重,球就沉;液体轻,球就浮。
(三)逐层解疑,激活思维
师(拿出装食用油和装蜂蜜的烧杯):这三种球在水中沉浮情况我们已经知道,在油中和在蜂蜜中情况会怎样呢?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原因,尝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生:我观察到1号球在油中悬浮,2号球在油中沉到底下,3号球在油中也沉到底下。
(四)发现规律,感受成功
师:观察研究记录,又有什么发现。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和收获最多。
生:同体积的不同液体质量有大有小。
生:我发现油在油中悬浮,水在水中悬浮,蜂蜜在蜂蜜中悬浮。
架构儿童化的概念体系。教学中,我总是尽力把科学知识和概念,变得浅显、有趣、易于儿童发现和归纳。这就要求教师对儿童科学概念体系、认知发展水平、思维能力进行研究。如:研究浮力,涉及力学、密度、质量等多个概念,教师要对这些概念及其关联进行梳理、吃透,然后把概念点定位在儿童感兴趣的液体沉浮上,这样才更适合儿童自主探究。 设计儿童化的探究活动。我发现儿童探究能力的发展,课堂探究活动的儿童化设计和组织是关键。如:《浮力》一课,课堂一半的时间由儿童自主探究同体积的三种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整个过程学生心里一直留着谜:球里装的究竟是什么液体?想办法测量质量后,推断出这是三种不同液体,接着探究同体积的三种液体在油中、蜂蜜中的沉浮情况,最终他们发现了沉浮的规律。环环相扣,步步有趣。
呈现儿童化的探究材料。好的材料,能激发儿童的探究欲。选择儿童熟悉、简单、有结构的材料,能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如:研究浮力,用什么来装液体呢?我选择乒乓球,好玩、易操作,液体体积容易控制;材料呈现上,考虑结构性,有的组1个沉球2个浮球,有的组2个浮球1个悬浮球等,这样探究活动才会充满趣味和挑战,并能最终促进儿童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钟情教改,促进发展
一路走来,我的教学研究没有止步。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到反思,再到课题研究,我踏上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2002―2006年,作为常州市重点课题“探索对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材料’进行优化和呈现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我积极参与研究,认真探索,最终课题成果被评为常州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2012年,我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做中学’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课程学习的综合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在《江苏教育》《科学课》等刊物上发表,并两次面向全市进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在全市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同时课题研究成果再获常州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2013年,我主持了市级备案课题“基于‘儿童’的科学课堂实施策略的研究”,我和全区农村、郊区小学的十多位科学教师一起研究“儿童化的科学课堂”的基本特征、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从而革新了我们常态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科学学习方式。
尽善至诚,甘为人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成长的意义,在于能不能带动一群人的成长。作为金坛区小学科学兼职教研员、科学课改讲师团成员,我多次为全市小学科学教师上示范课、做专题讲座,为全区青年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帮助。在区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我通过沙龙组、工作室,开展同题异构、问题诊断、专题沙龙、论文写作等活动,对近二十位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如今,戴辉文、邓云、姚星、尹小燕等一批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他们中有的已被评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有的获江苏省评优课一等奖,有的被评为金坛区“金沙名教师”。
当前的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种种无效教学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降低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自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我结合科学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反思无效的教学行为,以引起同行对高效科学课教学的探索。
一、课堂导入,教学目的性模糊
教学不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应该是教学目的十分明确的。每一个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首先就要对教学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如果把教学过程比做是一次远洋航行,那么教学目的就好比航线的终点,只有明确了航线的终点,我们的航行才能沿着正确的航向全速前进。在低效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课堂的教学目的很模糊,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下面一个片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演示实验,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
生一头雾水。
师:刚才我们一起见证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有谁能说说他们是怎样反应的?
……
从案例片段可以看出,在上课伊始,教师一上来就是实验,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想准备,学生感到十分唐突,在观察实验时漫无目的,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莫名其妙之感。教学不是追求奇特,要的就是实在。明确告诉学生教学目标,可以给学生一个可控感,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自己需要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就能够得到保障。
二、实验表演,缺少真情的体验
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法是研究学习该学科的主要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科学实验在内容和功能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需要学生通过接触实物才能增强感性认识。但是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悖的是在当前科学课堂中,都缺乏真正的实验操作。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把本可以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操作来了解探究科学现象的教学内容设计为教师自己的演示。甚至有的教师用动画实验来代替动手实验,只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实验演示的多媒体课件,草草地得出一个实验的结论。
例如,有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溶解”这一课内容时,先在讲台上摆放好颗粒大小不同的食盐、烧杯、冷水、热水、玻璃棒,然后向学生介绍了这些物质,随后请学生看老师的演示秀。老师在讲台上自演自导了一会儿,接着就向学生抛出问题:“根据刚才的实验,你们觉得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只见学生面面相觑,不以为然。
我认为这种简单的实验完全可以由学生代表进行操演,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实验情况,组织学生讨论。老师在这里放弃了一次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一个理性的过程却变成了学生的主观猜测过程,学生没有经过真情的体验过程,主体作用在这样的课堂上被严重地剥夺了,其结果必然是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
三、提问无效,浅化高质的思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在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是提问,提出一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能收到直接给学生一个结论所没有的教学效果,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提问的技巧,杜绝无效的提问。无效提问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提问不是在关键的地方,为提问而提问,这样的问题,没有思考的意义,充其量不过是教师热闹课堂的噱头而已。二是封闭式提问,这样的问题只是获得“是”或“否”,二元选择性回答,全然没有引起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例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是初中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单元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有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这一内容时,设置了这样一组问题:
1.各种形式的能量是不是孤立的呢?
2.能量能不能发生转化?如果可以那么它是怎样变化的呢?
3.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
……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教师设置的3个问题,只有第2问中的后半部分提问是具有一定思维意义的,其余的问题都是“是”或“否”,二元选择性回答,学生显得非常被动。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学生只是被提问了,而没有被激发。假如该教师能在开展这一知识教学之时,给学生一个实验观察机会,然后提出问题:“你发现一种物质的能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这些物质的能量在转化后有哪些变化呢?”学生通过这样的提问,能高效地运转思维程序,经历一次思维的旅程。其结果是学生在高质的提问中获得了高效的学习。
四、替代性教学,抹杀学生的智慧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不是学生被成长的过程,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成长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否真正地被教师引发出来,那才是教学高效的表征。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传递知识的“搬运工”,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学生没有任何主体地位可言,学生从课堂中获得的只是厌学的理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按常理这种搬运工式的教学方式应该早已被老师们摒弃了,但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教师们不得不再次走上传统教学的路子,大多数教师仍然进行着替代性教学、填鸭式教学,在初中毕业班中这种教学方式更是普遍。
一堂电功率和电功的计算课,教师向学生展示了“研究电功率跟电压的关系”的电路图,然后就开始独角演讲,从分析到结论,再到电功率、电功的计算公式的要素介绍,最后到课时中的例题讲解,从头至尾教师津津乐道地传授,学生被动地听,没有师生的互动环节,没有一起一伏的抑扬顿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顺利地完成了知识传授,学生没有获取学习方法的乐趣,虽然经历了教学的过程,但没有经历自我探索与思考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把自己的教学权力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教师只有将学生推到教学舞台的前面,让他们敢想、敢做、敢说,才能让学生在经历成长中获得高效的学习成果。
五、关注精英,窄化教学的对象
有教师调侃地说,现在能关注几个成绩优秀学生进行教学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索。虽然当前初中课堂,少有了教师的“独角戏”,但是我们却仍然难以找到学生的“群言堂”,课堂由教师的独角戏演变成了少数几个学生控制课堂局面的现象,还有少许学生面无表情,呆坐在座位上。我们调查发现,在课堂上有20%的学生始终得不到被提问的机会,平时也少有得到教师特别的辅导。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是高效的,这种高效只是窄化了教学对象后的高效。在学校的教学考核中,往往喜欢将优秀率列为教学质量主要的考核指标,将升入重点中学的学生数作为考核学校办学水平的指标。我一直认为,精英化教学的课堂称不上真正的高效课堂。
六、作业高负,弱化巩固的功能
作业是深化理解,巩固课堂所学的手段。近来的减负增效的争论焦点在于作业量的多少。我认为当前作业的负担并不在于作业量的大小上,而是在于作业的设置是否有效上。研究当前初中科学作业,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的学校都给学生配备了3套以上的科学作业,还不包括学生自己买的作业,这些作业其实大多数是重复的。在题目的设置上大部分是局限于陈述性知识的机械化操练,即使有些属于程序性知识或者策略性知识也早已被教师们转化为陈述性知识。
在练习的安排上,教师往往借口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将本可以在课内完成的作业被压到课外进行,学生们疲于应付,根本没有尽心尽力地完成,作业巩固的功能被弱化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养成了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
其实,在当前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没有完全被消除的情况下,教学的高效运作还是有待探讨的。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真正的反思者,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那些无效增负的教学行为,有必要采取改进措施,只有这样科学教学才能走上高效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任何课堂都有人的参与, 其基本要素都包括教师、学生和知识。其中, 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是一个个完整的生命存在; 知识是实现师生生命交流和促进师生生命丰满和完善的基础和中介。然而, 也正是因为在课堂中有了人的存在, 才有了知识的生成, 才使课堂中富含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才可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新的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探究式学习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精心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沉浮现象,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钢铁做成的大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而一颗小铁钉会沉下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一块橡皮泥不会浮在水面上而捏成小船就会浮在水面上?”“小船最多能装多少铁垫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探究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并发现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究,实践操作是获取知识培养努力的方法和手段,操作是学生思维的体操,让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所期望的一切,从中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我让每个学生先找出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再让学生说出发出这些声音的物体,提问这些物体到底是怎样发声的?随后在桌上摆上各种能发声的材料:队鼓、铜锣、音叉、橡筋琴等。然后让学生动手去操作。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这一科学的结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在创造的过程。
三、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探究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规律。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一下什么是电磁铁?然后引导学生做一个电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电池节数有关;与导线粗细有关;与绕线圈数有关等等。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时我布置了一道前置性小研究,让学生收集两片不同植物的叶子,让他们用所学的知识找出这两片叶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果学生找出了形状、颜色、大小、叶脉、边缘、叶柄粗细、长短、含水量、光滑、长毛的多少等不同后,我及时启发学生,这都是看到的特征,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去找出它们的不同呢?引导学生又通过闻、听、摸、尝等方法找出了薄厚、叶尖、品种、气味、声响、味道等方面的不同。让学生学会从看、闻、听、摸、尝等各个方面来学会观察物体。学会探究要培育刻苦的钻研精神。如伽利略在发现了吊灯摆动的现象后,就回到实验室深入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验,最终证实了摆的等时性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普遍的自然规律。试想,吊灯的摆动,人人都见过,偶然发现它的等时性恐怕也并非伽利略一人的专利。可是,为什么发现摆的等时性这个一般规律的只有伽利略呢?关键就在于他作为科学家比常人更胜一筹的钻研精神,这也正是“探究”的表现。最后,学会探究,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批判和怀疑精神,启发和鼓励学生敢于对已有的知识结论,特别是对于前人已提出“似乎不可能”的结论性意见的问题,敢于大胆问一个“真的不可能吗”?为什么不能用别的方法试试呢? 探究既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又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重要特征。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自觉探究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一定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课后还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能力将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方法,更可以使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实践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参考文献:
搞好科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认真研究和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只有在吃透大纲精神和了解教材编写依据及意图的前提下,仔细分析钻研教材,才能准确把握知识点及重点和难点,科学教学大纲指出,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认识和理解科学事物。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自行进行探求活动。这就要求在科学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准备恰当的感知材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主动探求知识,这是培养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前提。
如教《花的构造》一课,除了课前要求学生采集一些植物的花以外,老师还应有目的地准备一些大小、 形状、颜色不同的花,让学生动手解剖,仔细观察花的构造,直到形成对花的构造的准确认识。
在科学教学中,要想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仅凭老师灌输一点现成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创设情境,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拓宽知识面,而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的角色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小科学家”。学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是教师,科学教师能否真诚地把每--个学生都看成小科学家,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科学课上自己像科学家那样大胆地做科学,这是科学课教学能否成功的最基本保证。科学家是儿童景仰的人,“小科学家”角色不仅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为形成科学态度,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习惯,进而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彻底转变,要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因此,科学教师要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必需的有结构性的材料,当然,其中有些材料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准备,学生准备材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过程。让学生从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陶冶情操,从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学会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标准》强调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合作”二字体现了“合作精神”的养成不仅是科学课的教学目标,而且“合作建构”是实现科学课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现代课程论所揭示的教学活动的本质:一是交往,二是合作。交往意味着通过语言的相互作用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而语言的基础是思维,对儿童而言,组织语言的交流是比思维更困难的过程;维果茨基早就指出,语言交往会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而语言交往的过程就是--种合作建构的过程。同时,交往和合作也是人类社会化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当代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
“合作”还体现在科学课程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与合作,而且还有赖于“社会建构”,即还有赖于学校内领导与教师们的理解和合作,也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合作。
在科学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儿童发展心理学十分强调动手能力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并把动手能力视为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无论是课前准备,课堂实验,还是课后作业,都 应尽量引导学生提高动手的速度,养成快速操作的习惯,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有一次我把竞赛引进课堂实验。学生在制作简易电池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里 ,看哪个小组做好的人多,这个小组就是科学实验先进小组。我将在评比栏中为这个小组的每个同学加上一朵小红花。”这种别具一格的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灵感,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探究活动是小学科学课堂的生命,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充满活力的探究武学习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精心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问,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移t还是浮》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沉浮现象,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钢铁做成的大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而一颗小铁钉会沉下去呢?”一石激起干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一块橡皮泥不会浮在水面上而捏成小船就会浮在水面上?”“小船最多能装多少铁垫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