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07 08:18: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物理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初中物理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初步知道火箭的工作原理,常识性了解三级火箭的结构,初步认识采用三级火箭发射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提高从信息中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火箭发展史的介绍和火箭应用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和热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本节为选学内容,建议提供有关的资料,学生阅读自学,列出学习提纲和思考题,主要学习的内容是:我国古代在火箭方面做的贡献、现代火箭的用途、火箭工作的简单原理、能量转化、火箭的种类及其特点、设计三级火箭的原因、三级火箭是如何提高效率的、我国的火箭发展状况、世界火箭的发展状况.

还可以采用学生利用信息学习的方法教学,可以提出课题由学生设计研究方案,写出可行性方案,实验和实践,查阅资料,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估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学生小组团结协作完成设计的工作.

教学设计方案

火箭

【课题】火箭

【重难点】火箭的工作原理;设计三级火箭的原因和三级火箭是如何提高效率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火箭的一般知识

方法1、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的内容要有:我国火箭的历史资料(要有关于神火飞鸦的资料);现代火箭的用途;火箭的原理;火箭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我国火箭的发展状况;世界火箭的发展情况.学生学习了资料,应当回答一些问题,问题可以有:历史上最早的火箭是什么;简单叙述火箭的原理;火箭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火箭的种类;我国火箭的发展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探究和学生利用信息学习.提高学生信息的采集、处理能力.具体可行的方法有,教师可以制订多个课题,学生组织成小组选择某个课题,进行学习和研究.参考课题如下:查阅我国古代和世界早期关于火箭发展的资料;探究火箭的原理(可以用设计实验的方法探究,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火柴火箭”);查阅有关火箭的作用的资料.学生小组选择了某个课题,可以自行设计探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本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师有较高的背景知识和应变能力.

二.三级火箭

方法1、教师提供资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的资料内容主要是三级火箭的设计思想、三级火箭是怎样工作的.学生通过学习回答一些问题:运载火箭的任务是什么,三级火箭是如何适应这种任务的,三级火箭的具体工作过程.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师提供课题学生自行选择,课题有:火箭设计的发展历史;三级和多级火箭的工作原理和优点;火箭未来的发展前景预测.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方案进行探究.方法同第一内容的方法2.

【板书设计】

第四节火箭

一.火箭的一般知识

1.我国古代的火箭:神火飞鸦

2.火箭升空的原理

3.火箭工作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4.火箭的种类

二.三级火箭

1.三级火箭的工作过程

2.我国火箭的发展状况

探究活动

利用信息学习:关于火箭的知识

【课题】关于火箭的知识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查阅火箭的有关历史资料,火箭的应用方面的知识,我国关于火箭的发展.

篇(2)

课题名称:§12.1重力教材所在页:第42——46页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重力是初三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采用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和讲解法,使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等知识。

关键信息:

1.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规律;

2.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及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三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初二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掌握压力和压强的有关知识,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2.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教会他们自己探究想了解的知识;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社会价值,并能客观的、一分为二的看待某一问题。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教法:根据本节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探究”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了:

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模型、投影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观察实验,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现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给学生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思维充分发散,揭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程,并反馈了班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事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希望每小队含合作小组数目一样。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秤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课本42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说明:1.让学生通过实验先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2.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并且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插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第二板块: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说明:方法简单明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第三板块: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秤分别称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书中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并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正比例函数图像,利用事物投影展示。)

此实验的关键是:①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②要正确使用弹簧秤。

【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板块: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实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学生观察图12.1-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这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

想想议议:看图12.1-7思考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说明: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第五板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做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图形,标出重心位置,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说明: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板块:布置作业

1.作出质量为10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图示。

2.完成课后练习

七、课后反思:

篇(3)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教学重点: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教学难点: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教学准备:天平砝码,木块2个,石块2个,量筒,水

一、新课引入: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二、新课讲解: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质量/体积(克/厘米3)

木块1

5

10

0.5

木块2

10

20

0.5

石块1

10

4

2.5

石块2

20

8

2.5

(2)分析数据

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C.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ρ=m/V;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

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

求:ρ

解:

答:铁块的密度是7.9×103kg/m3

2.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篇(4)

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本节是初中生接触热学的第一节课,只涉及了热学的最基本知识点.

教材首先介绍“温度”的概念,用实例阐明人类和温度的密切关系,确切知道温度很重要.然后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靠感觉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学的.要树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确结论的严谨科学态度.接着具体讲解了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着重介绍了体温计的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用水银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结构及特殊用法.介绍了计量温度的两个不同方法:摄氏温度的规定,具体摄氏温度的读法和专用符号的使用;热力学温度的规定,单位名称、专用符号以及这两种温度计量方法的关系.

在课本的引言部分学生已经明白物理是一门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本节是研究热学的第一节内容,应该首先向学生交代本章讲的为热学的入门,是热学的基本知识.具体到本节可以从最常见的、比较了解的水的各种形态,不同冷热的水入手.让学生感觉一下水的冷热,提出感觉的不可靠性,进而说明使用仪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过渡到温度计和温度的计量方法上.

强调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的规定、正确读法、专用符号的使用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温度计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84>

课题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511colSpan=3>

温度计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84>

教学目标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511colSpan=3>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84>

教学重点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511colSpan=3>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84>

教学难点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511colSpan=3>

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84>

教学方法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511colSpan=3>

讲授、实验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84>

教具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511colSpan=3>

玻璃杯、热水、冷水、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冰块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322colSpan=2>

知识内容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133>

教师活动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140>

学生活动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322colSpan=2>

一、复习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

二、引入新课

指出温度跟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温度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感觉的不可靠,

三、实验用温度计

温度计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测量范围及分度值.

四、摄氏温度

讲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每个分度值代表1摄氏度.摄氏温度的正确表示方法及正确读法

五、热力学温度

介绍宇宙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计量方法叫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六、体温计

着重讲解体温计的原理、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特殊结构及用法

七、小结

温度计原理和温度的计量方法

八、作业

P46—1、2、3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133>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去体验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热水以及温水中的不同感觉

教师出示实验用温度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出示体温计,引导学生观察.示范用法并引导提问

class=NormalvAlign=topwidth=140>

自己得出结论:冷热只是相对概念,靠感觉根本区分不了温水的冷热程度

学生总结得出温度计构造、测量范围,并提问: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观察细节,并提问

class=Normalwidth=80>class=Normalwidth=222>

篇(5)

知识目标

1.常识性了解凹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镜的焦点和凹镜的简单应用.

2.常识性了解凸镜能使光线发散和扩大视野,以及凸镜的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球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主要讲述凹镜和凸镜对光的作用和它们的应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应用引入新课,通过对反射面的分析给出球面镜、凸镜、凹镜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介绍了凸镜、凹镜对光线的作用,最后举例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

1.可采用对比与实验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球面镜对光的作用.

2.本节教学的关键是要做好演示实验.实验中要注意光路的显示要清晰;尽可能演示凹镜会聚太阳光点燃纸片的实验.

3.焦点概念通过实验得出,有利于学生理解.

4.联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凸镜、凹镜对光线的发散和会聚作用

教学难点:凹镜的焦点

教具:平面镜、凸镜、凹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法1:展示以下三种形状的镜子,介绍其统称为面镜.引入新课介绍球面镜、凸镜、凹镜的概念.

篇(6)

知识目标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项羽与文弱书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本节主要讲述力的单位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材首先通过文字和插图说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对于力的单位,课本中只讲了牛顿,因为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由于初中无法讲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课本中只是给出了单位的名称、符号,并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1N的力有多大.

教材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并通过几个插图说明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点讲解了学生实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有关“弹簧测力计”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对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可作简单的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即力增大几倍,伸长也增大几倍.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有关“力的单位”教学建议

教师可向学生直接说明国际上力的通用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并通过举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还可以让学生拿起两个鸡蛋,感受一下1N的力有多大.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有关课堂实验的教学建议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按实验步骤去做.2、3、4、5步都是为了让学生多使用几次弹簧测力计.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读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做第3、第4步时,要向学生说明匀速的要求.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可让他们思考为什么第3、第4步两次拉力大小不同,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把测出的自己头发拉断时的力跟课本中给出的各年龄组的头发的数据比较,以提高兴趣.

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问题,可在学生开始实验前讨论,来回拉动几次挂钩,可以避免弹簧破壳子卡住.如果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除调零外,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提示:可以作零点误差的调整.)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测量是由力有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弹簧伸长程度是不同的,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教学设计示例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会正确读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拉力器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测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为了直观,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由为什么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单位

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说明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教师可以准备两个普通鸡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2.弹簧测力计

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

教师可准备一个弹簧,找学生用不同的力去拉弹簧.

教师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弹簧秤的构造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3)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分度: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教师在总结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同一个木块在空中静止和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大小相等.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力远比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小得多.正因为这个道理,很多沉的东西我们搬不动,但是可把它推动.人的头发的强度随人的年龄大小而变,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三)总结,扩展

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胡克和牛顿的生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活动

测力计的发展

【课题】测力计的发展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调查市场上测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况.总结测力计的发展概况.

【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体验力的大小

【课题】体验力不同大小的感觉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篇(7)

光的传播

教学目标: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以及月亮不是光源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用具:演示器具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万丈光芒映红了朵朵朝霞,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色彩,夜晚,华灯齐放,世界依然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光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美丽世界。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

(板)光的传播

新课教学:

谁来说哦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光?

很好,同学们知道很多发光的物体,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对,它们都能发光。

物理学中,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板)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同学们刚才说的电灯、车灯都是人造的,而太阳、萤火虫、水母这些光源不是人造的,是自然存在的,于是我们把光源分为两类

(板)光源:人造光源、自然光源

大家说月亮和行星是光源吗?

月亮、行星它们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

我们知道了光是由光源发出的,有谁直达咯光是沿什么样的路径从光源向远处传播的呢?

实践出真知,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同学们的推断对不对。

谁来和我一起做第一个实验

(把蚊香点燃,用透明的容器收集,用激光手电做为光源)

很明显的看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

(用水槽剩满水,在水中放些粉笔灰,用激光手电做为光源)

很容易看出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最后,我们来观察一下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线又是怎样的

(拿激光手电做光源,向玻璃砖照射)

很直观的发现,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的。

(板)光沿直线传播

光是摸不着的,怎样在纸上把它描绘下来呢?比如说,我想画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该怎画呢?

谁到黑板上来画一下画的很好,这些直线代表什么?表示太阳发出的光。

在物理学上,用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路径和方向,叫做光线

(板)

下面给大家猜个谜语:一个好朋友,走到哪跟到哪,就是不说话。

它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我们来研究一下影子是如何形成的,早晨我们走在上学的路上,沐浴着温和的阳光,光线从太阳发出,射向我们,沿直线传播,因为我们不是“透明人”,更不会什么“隐身术”,所以光线不能穿透我们,而在我们身后留下一片荫暗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子。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还能解释日食、月食

通过图形可以清楚的看到,A区域太阳光无法到达,所以看不到太阳,就是通常所说的日全食,把A区域叫做本影区,而在B、C区域只有一部分太阳发出的光能够到达,所以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偏食,并且把B、C区域称做半影区。而D区域只有太阳周围部分发出的阳光能够到达,这部分

2008年8月1日,在我们新疆可以目睹到日食这一天文现象,有兴趣的同学记好了是2008年的8月1日。

光沿直线传播在实际中的应用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课本33页的图2.1—3描述的是激光准直,还有每天课间操排队时要向前看齐;军训打靶时,眼睛要看齐靶心、准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点一线。

雷雨天,雷声和闪电同时同地的发生,但我们为什么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呢?

这是因为光比声音传播的快,所以总是先看到闪电。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那么光在空气中的转播速度是多少呢?

早在1607年,伽利略就进行了最早的测量光速的实验,他的方法:让两个人分别站在相距一英里的两座山上,每个人拿一盏灯,第一个人先举起灯,当第二个人看到第一个人举起的灯时,立即举起自己的灯,从第一个人举起灯到他看到的第二个人的灯的时间间隔就是光传播两英里所用的时间,但由于光传播的速度太快了,所用的时间几乎为零,所以他这种方法没有测出光速。在这之后的三百多年里,很多科学家都进行了测定光速的实验,但效果都不理想。知道1972年,美国的埃文森才测出了光速的精确值:299792457.4m/s

(板)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3×10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

3、光的速度

最后布置给大家一个课后讨论作业,三个人一组,分组讨论,题目是:

篇(8)

知识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2.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运用对称法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镜子成像的现象引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再从光的反射定律出发,借助于作图分析发光点怎样成虚像,并扩展到物体怎样成虚像.最后加强了联系实际,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用用平面镜的例子.并介绍了平面镜在潜望镜上的应用.讲好本节课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虚像概念的建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法建议

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作为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

2.进行必要的实验指导:

1)尽可能选薄一些的玻璃,否则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2)平板玻璃一定要保证竖直设置,两只蜡烛大小应一样并竖直放置以方便观察和研究.

3)怎样判定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5-3-1,手移动B,当看见B与A的像变成一只点燃的蜡烛,从不同的角度看,都看到B的芯上有火焰,B正好跟A的像重合.这时,用笔贴近A和B的下端,描出它们与纸的接触线,得到两个小圆.这两个小圆的圆心,就是A和B的位置.

3.渗透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课本从发光点S的像推论物体的像,教学中还可把物体的像区分为发光物体的像和发光物体的像,并在教学中说明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4.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借助光路图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总结得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

教具:

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一对、小蜡烛一只、大蜡烛一只;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支架一幅,方格纸一张,同样大小的三角板(30度,60度)一对、刻度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方法1:由日常生活中的照镜子引入课题

课前要求学生在家中分别在大面镜前和小面镜前观察自己的像,提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并提出问题:

1)人或物体在镜中的像的形状、大小跟原物一样吗?

2)人或物体在镜前移动时,镜中的像怎样移动?

3)镜中的像是否能和小孔成的像一样呈现在光屏上?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议论和回答,引出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方法2:在教室前悬挂一大一小两面镜子(悬挂的角度尽可能是同学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像),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再准备几面镜子,让学生从前传到后,观察自己的像并与前面两面镜中的像相比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具体地说就是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探究指导: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虽然可以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但如果在平面镜后面仿制一块光屏(白纸),屏上不会呈现物体的像,因此我们无法用尺子去测量像的位置和大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你选用什么样的“平面镜”?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物到镜面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如何比较物像的大小、形状的关系?

5)怎样观察物与像的左右关系?

6)怎样通过实验判定像的大小与物到镜的距离是否有关?

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交流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结果: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是__________.

3)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关系是__________.

4)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是__________.

5)当物体远离或靠面镜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像

方法1:从平面镜成像原理出发

让学生结合课本70页图5-1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指出镜平面镜发射出来的光线是发散的,不会相交.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们习惯的认为看见的东西都在前方,会觉得反射光像是从前方镜中的像点射来的.实际上镜中并没有光直接到达.这说明虚像点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的.

老师演示:(用摄像机代替学生的眼睛反映在大倍投上)

点燃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前,通过玻璃观察观察到像,并用光屏接收像,直到认为接收到像,移动摄像机的镜头绕过玻璃直接对准光屏,光屏上并无像存在.

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尝试用光屏接收像,但接收不到,使学生对平面镜成虚像产生强烈印象.然后通过对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研究,讨论两个问题:(1)到达观察者眼睛的光是从何处反射来的?(2)像点是怎样形成的?教学中,学生比较能接收像点实际上不存在的观点,但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感觉,因而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可告诉学生,人们的这个认识的由来是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实.

3.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应用.除课本上提到的,可以让学生列举还看到在哪些地方使用平面镜,并结合每种情况,分析平面镜起什么作用.

三、板书设计

篇(9)

a.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实例

b.知道可以用做功来度量内能的变化

c.能用做功和内能的改变关系解释摩擦生热等与内能有关的常见物理现象

d.知道内能与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教学建议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内容先由一系列生活事例、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小,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进一步说明做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并指出功和能具有相同的单位,最后又以思考题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分析二:本节内容一方面从生活实例入手分析,另一方面从功能关系理论分析,较好地说明了做功是如何改变内能的.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教法建议

建议一:做好演示实验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使学生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因此要准备好实验.另外为了学生比较好理解实验,得出结论,在实验前最好引导学生复习内能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建议二:做功不是改变内能唯一的途径,热传递也能改变内能,因此只有做功,而无热传递时,做功多少才等于内能改变量,在讲解过程中不要忽视这一前提.

建议三:由于生活实例很多是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所以学生较容易认为做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往往忽视它也能使物体内能减少,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实验2,并提前渗透一点能的转化与守恒的思想.

建议四:在压缩空气点火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用力迅速压缩,若第一次未点燃,可重复实验一次.注意每次实验前要向玻璃管内注入新鲜空气,以保持氧气的含量.另外,乙醚的含量要适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教学设计示例vAlign=topwidth=83>

课题

vAlign=topcolSpan=3>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vAlign=topwidth=83>

教学重点

vAlign=topcolSpan=3>

知道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vAlign=topwidth=83>

教学难点

vAlign=topcolSpan=3>

做功的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少

vAlign=topwidth=83>

教学方法

vAlign=topcolSpan=3>

实验、讲授

vAlign=topwidth=83>

教具

vAlign=topcolSpan=3>

压缩空气点火装置、广口瓶、两用抽气打气筒

vAlign=topcolSpan=2>

知识内容

vAlign=topwidth=94>

教师活动

vAlign=topwidth=88>

学生活动

vAlign=topcolSpan=2>

一、复习内能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一般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二、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

实验:压缩空气点燃棉花

三、做功的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少

做实验2

四、内能与做功的关系

甲对乙做功,甲的内能增加,乙的内能减少.

在只有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条件下,内能改变量等于做功多少

内能和做功的单位都是焦耳

五、作业

P-18页1、2

vAlign=topwidth=94>

引导

做实验

引导

引导学生:做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能不能使物体内能减少?使谁的内能减少?

做书本上的实验2

分析、讲解

vAlign=topwidth=88>

回忆、复习

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

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如摩擦生热;锤子锤铁钉,铁钉温度升高)

类比思考问题

篇(10)

知识目标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照相机的原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

3.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用作图法解决凸透镜的成像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原理的分析逐步培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观察与实验,就像和影、实像与虚像的成因,初步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分析,就是对各种相关现象分别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最主要、最本质、带决定性的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把通过对各种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相关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较为完整的认识.例如对实像、虚像的认识是在分析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三种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是由光形成,有光进入眼睛引起人们的视觉,因而与影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虚像是由反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因而决定了它们的显像方法也不相同.这就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在物理学习中,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离不开分析与综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将有助于今后的学习.

德育目标

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照相机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使学生会用照相机去拍自然风景名

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既是上节内容《光的折射》基础上的应用讲述,又是第四节课《幻灯机放大镜》的对比课.重点是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教材首先安排学生做实验,观察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情况和条件.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并说明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成的,是实像.然后在此基础上讲照相机的原理.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最后简单介绍了调焦、选择光圈等知识和照相机上的这些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学生的实际知识.

教法建议

本节是学生通过探索性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而理解它的应用,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建议为实验法、讨论法、探索法.

教学设计示例

一、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说明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从这一物理现象变化全过程的高度来分析这一物理现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认识.

2.由于本实验要求学生同时观察和考虑的内容比较多,如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焦点的位置、2倍焦距的位置、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同时还要观察像的性质.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来讲容易在观察某一内容时忽略观察其他内容,或者虽然观察了但是头脑中没有反映出其他的内容,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物理变化过程,为此在本节实验设计中采取两个办法.

(1)每进行完一个内容的实验(如物于2倍焦距以外),要求同学画图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逐步形成物体在这个范围内成像的物理模型、然后由教师利用复合投影的灯片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实验现象与物理模型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2)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移到2倍焦距的过程.直接观看凸透镜成像的整个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可通过投影或画图进行).

3.为便于操作,也为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探索规律打下基础,实验前应要求学生在光具座透镜两侧的标尺上明显的标出与焦距和2倍焦距等长的位置以便在实验中能迅速准确的找到应找的位置,并对物、像所处位置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说明

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它.掌握它的途径有三个

1.认真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通过实验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

2.采用作图法,作出凸透镜在具体情况下的成像光路图,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凸透镜成像的物理模型,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3.将实验现象、物理模型与平时应用照相机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复习上节课讲的内容.

(二)完成“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分组实验.

1.完成分组实验

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作图法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实验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后,讨论、研究在实践中哪些光学仪器是运用这一原理制作(工作)的.

(三)分析、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过程及变化规律.

(四)师生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照相机.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方案: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各种精美的照片和各种型号的照相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继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学生实验:向学生指明这节课要研究物于2倍焦距以外(画出板图)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包括像的位置,像的性质(指像与物比是放大还是缩小、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虚像还是实像)).用u来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f表示焦距.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板书)

教师介绍仪器、演示一下使用方法,并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告诉学生凸透镜的焦距

(2)把透镜放在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3)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在某一位置的成像情况.略调整一个物距和光屏位置,看像发生什么变化

(4)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两条就可以),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在同一位置的成像情况.

教师讲完后,问同学们有无问题,然后宣布开始第一个实验,将物体(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实验结束,教师组织提问、进行总结.

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一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在屏幕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由于像可以用屏接收,所以是实像.

如果略改变一下物距,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像变大.

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光路图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将下图用投影仪打在幕布上,教师边指示图形边讲解.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轴射出,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相交于一点,AB发出的无数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组成了AB的像,由于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所以是实像.

教师简单介绍照相机工作原理,用投影打出相应的光路图,分析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1倍焦距移近的过程中,凸透镜成像的变化情况(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模拟).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最后简单介绍调焦、选择光圈等知识和照相机上的这些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学生的实际知识.

3.总结

分析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研究凸透镜成像问题.

探究活动

【课题】关于胶卷的感光度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市场上常见的胶卷的规格,在某种照度的条件下,它们使用上有何差别.

上一篇: 科教文卫工委总结 下一篇: 分公司年终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