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1 08:16: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思政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校“思政课”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培养学生理论水平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重任, 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正确地认识、分析和判断历史和社会现实,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确立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党和国家对此一直高度重视, 不同时期分别规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措施方式,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说,我国高校“思政课”在长达三十年的建设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目标越来越明确,体系越来越完善,功能越来越完备。但是不可否认,我国高校“思政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存一些矛盾与问题,如,教学对象年轻与教材知识陈旧的矛盾、学生渴求新知识与教师知识能力不足的矛盾、现场互动教学与“大课堂”的矛盾和课时紧张与课程任务重的矛盾等。由于上述矛盾的长期存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思政课”教育的初衷却与教育的结果出现较大偏离,主要表现为:许多学生对“思政课”兴趣低,认为课程本身枯燥无味,理论只是高调的说教,难以让人信服等。
一、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思政课”课题教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视不够。由于受市场经济“趋利”原则的影响, 绝大多数学生急功近利, 对“思政课”的认识十分模糊, 他们看不到“思政课”的具体价值, 认为学与不学对自己将来的前途影响不大, 所以学习“思政课”以应付为主, 在课堂上既不做笔记, 也不听讲; 不是睡觉, 就是看专业书、英语书、考级书或者玩手机等。
2.“思政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师压力较大。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每一本教材虽然较薄,但包含了丰富的抽象理论知识或者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而每一门公共课安排的课时都很少,要在这么少的时间里完成思想道德教育和理论水平的培养显得十分困难。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授课教师的挑剔程度比其他课程都高,认为他们除具备一般课程的授课能力外,还应具备一种使人心领神会而又难以言语的吸引力。
3.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时代要求存在脱节。一般情况下,“思政课”的教学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教师授课方式,有很多老师的教案和课件都是陈旧的、或者是借鉴别人的。
4.师资队伍稳定性不高。“思政课”的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和待遇不是很高的,因为大多数的高校“思政课”没有自己的学生,或只有少量学生。再加上现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有些学校和各系讲究经济效益,给“思政课”的待遇很低,有时连起码的上课酬金都会打折扣。所以“思政课”的老师一心想往专业课方向发展,谈不上对思政课教材的深入研究和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5.成绩评价体系的目的受到歪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所高校和它的培养对象一样,都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市场选择,优胜劣汰。致使学校不得不保证其办学的效应,这效应无疑是通过学生的就业率高低来体现,学校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就尽量让学生成绩高一些,因而学校的公共课就首当其冲。
6.教学保障力度不够,课堂教学实效性不好。由于缺乏教师甚或是讲求经济效益, 现在一些高校( 不管是研究型的还是教学型的大学) 的“思政课”采取大班的形式进行, 大部分在80 人以上, 课堂纪律难以把握。教师因学生多,课时少,也没有时间开展师生的个别交流和互动,使得教学实效差。
二、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几点想法
针对上述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几点设想。
1.建立、健全学校“思政课”教学领导组织,并辅以合理的行政管理体系,为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和后勤保障。“思政课”的教学与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以及学校管理制度密切相关,它涉及到各个系部软硬件资源的利用,例如多媒体的管理与维护更新、教室的使用、演讲厅和学术报告厅及其设备等公共资源的利用。
2.确保“思政课”教师的地位与待遇,提供教师提升自我素质的途径,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待遇和地位需要学校给予公正的分配制度做保障。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方面,且要确实保障向教学岗位的第一线教师倾斜。努力为“思政课”教学的老师提供宽松的个人发展空间,以保证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
3.切实贯彻国家“05方案”,适应时代要求与区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力, 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动态, 以及与同学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态, 及时吸纳和灌输更多的新信息, 采取灵活多样的、富有吸引力和教师主导的、能启发学生思考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注意“变”和“不变”的关系, 在相对稳定之中教育学生用理论分析形势、把握政策。总之, 要适应时代要求与区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
4.适当增加社会实践课时,增强“思政课”老师与社会的互动。为老师提供校际间的交流,学习外校教师的先进经验,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 改进自己的教学技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 学习活动组织策略, 提高活动组织的技术水平, 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平等的表现机会; 学习指导策略, 遵循教学规律适时点拨, 利用差异加强正面引导; 平等参与策略, 进行深层次的师生互动, 学会观察和倾听。
参考文献:
[1]黄萍,贾作璋,王丽玲.浅析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7,14:90-93.
第一,是国民教育课。国民首先要爱国。爱国,本来是一种天性。但在各种利益面前,国家有可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商品。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非常有必要了。爱国主义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保持爱国之赤子之心,不受利益驱使。要保持爱国初心就必须明确爱国的意义和价值,把爱国从一种原始的情感,上升到理性的行为。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二,是人生教育课。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就要懂得生活。生活一定会面对很多的现实问题,比如身体疾病、心理问题、情感危机等等等等。生活要过得美好,无疑就必须处理好这些问题。人生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处理这些问题,包括处理问题的勇气和方法以及道德和法律规范。
第三,是学业教育课。大学生最好的定位是什么,就是由纯粹的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大学生当然还是学生,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大学生就是通过学习来实现上述转变。如何学习,这其实是门技术活,也许需要一点天赋,但天道酬勤。
如果说学生在古代最缺的是学习材料,那么现代学生最缺的则是学习方法了。或可这样说吧,对于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给知识,而是给方法。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本身就是学习最基本的东西。学业教育首先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把学习材料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走进课程的殿堂,但大部分时间应该记住千万不能忘了把方法教给学生。
好学,或者说好奇心,本来也是人的天性。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从三岁小孩时就学得很开心很快乐,他基本上就可以保持这颗宝贵的好学心。但事情往往不是这样,人在学习的过程必然会遇见这样那样的问题、挫折,好学心很可能在一次次打击之下,消失殆尽。学业教育就必须重新激活学生的好学心,因而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意义和价值。通过理性反作用于感性,把好学心重新激活。
第四,创业教育课。这个是对大学来说的,小学和中学不存在这个问题。一个人到了大学阶段,就应该明白大学跟中学和小学不一样,中学小学毕业之后仍然是学生,而大学毕业之后就不再是学生了。因而,大学阶段就必须慢慢地从学生(消费者)转变成创业者(生产者)的角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366-02
一、医学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计划之外,为扩充学生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开展的课外活动。由于第二课堂知识面丰富、方式灵活、实践性强,深受学生喜爱。
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是高校在思政课教学计划之外,为增长学生政治知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开展的课外活动。由于思政课理论性强的特征,在第二课堂的有效辅助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兴趣。
当前很多医学高校由于专业课较多,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原因,思政课第二课堂开展的相对薄弱,存在重视不够、师资力量薄弱、课程相对单一等问题,这也给医学高校教改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就机遇而言,结合思政课第二课堂教改,可以进一步强化第一课堂教改,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大学生校园活动,加强医学高校人文建设。就挑战而言,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医学生专业课相对丰富,如何合理的规划和开展好第二课堂就是一个难题。
二、医学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教改途径
1、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
第二课堂在开展方式上有别于第一课堂,因此在备课时,要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备学生,在第二课堂开始前,应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需求,有的放矢的开展第二课堂,这样能受到良好的效果。备方法,第一课堂常用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但是由于第二课堂实践性强,因此在方法运用上要源于第一课堂而高于第一课堂,特别是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备环境,由于第二课堂很多都是开展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对第二课堂开展的环境有深入的把握,包括相关物资、卫生、安全等保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很多医学高校由于专业课多,因此相对教师配置主要侧重于专业教师队伍,因此思政课教师队伍相对薄弱,这也制约了思政课第二课堂的开展。
医学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富于实践性、创造性的教师队伍。同时,开展思政课第二课堂,要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有效调动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实践。
3、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
如何开展好思政课第二课堂,这既是对思政课教师的挑战,也是对医学高校管理能力的挑战。如何有机协调好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后勤部门,乃至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难点。
因此,医学高校一是教学部门,在课程设置时,除了必要的第一课堂教学外,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还需为第二课堂留足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二是在学生管理部门,特别是团委开展工作时,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建设,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三是后勤部门,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物资保障。四是加强与社会的对接。第二课堂很多需走出校门,因此学校还需与社会各界有效的对接。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思政课既有政治属性,又有人文属性。因此医学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政课第二课堂教改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文环境,人文气息对医学生有着熏陶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得到教育。
医学高校可有效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在教室设计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运用墙壁等载体,宣传医学人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人文景观设计时,也可将医学人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机融入其中,强化第二课堂。也可有效运用人文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开展有关医学人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医学人文周、人文月活动,在其中有机融入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等知识,强化第二课堂。
5、加强实训、实践基地建设
伴随着医学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特别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的影响下,大学的概念在深化。
医学高校可采取“校院结合”、“校企结合”的方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将专业课第二课堂、思政课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依托纪念馆、烈士墓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第二课堂。切身的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力,了解中华民族的昨天,把握中华民族的今天,憧憬、建设中华民族的明天。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发扬爱国主义、荣辱观、创新精神等中国精神,汲取正能量,实现中国梦。
三、医学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教改的意义
1、加强主渠道、主阵地建设
要发挥好医学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加强思政课教改,而思政课第二课堂教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第二课堂教改,可以强化第一课堂交给,真正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2、推动医学高校教改
高校思政课教师重复施教现象在高校思课中普遍存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重复施教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重复施教。高校思政课教师重复施教分为必要重复施教与不必要重复施教。教师希望减少重复施教是基于高校思政课课程任务量过多、教授的内容重复较多,加上教师不厌其烦地教与学生不愿学之间的冲突矛盾而提出的。而学生希望减少高校思政课重复施教,是基于高校思政课理论性过强、趣味性不高、次数过多而提出的。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施教才能更好地优化高校思政课。
1高校思政课教师重复施教现象分析
高校思政课教师重复施教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重复施教的情况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同一个教师同时上几个班级的同一门思政课。由于授课班级过多,教师忘记哪些知识在哪个班级已经讲授过,这样很有可能出现教师就同一内容在同一个班级多次讲,或者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班级多次讲的情况,这就出现了重复。二是同一个教师对不同阶段的同一个班级上不同的思政课。不同的思政课在部分内容上存在重复交叉,不同阶段的学生可能在某一阶段已经学习过某一知识点,但是教师不了解或者是已经忘记了已经讲过,又讲了相同的内容,这很容易就变成了重复施教。
2高校思政课教师重复施教的原因分析
2.1高校思政课教材部分内容存在重复交叉
高校思政课教材部分内容存在重复交叉是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师重复施教的原因之一。高校思政课教材部分内容存在重复交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重复内容的涉及面来看,重复内容涉及面较广,涵盖着四门课程的多个部分,不同的思政课之间存在部分重复交叉。比如,“基础”课中的“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原理”课中的“人生价值”存在重复。“基础”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概论”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所重复。二是思政课教材对相同的一个问题的内容阐述与学生知识发展速度不一致。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学习相同的内容时,思政课中对相同问题的内容阐述并没有随着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的提升而更新,学生用已有新的理论知识再去读表述不变的思政课教材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大打折扣。
2.2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和水平不足
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能力和水平不足是导致重复施教的原因之二。教师能力和水平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情分析不到位。教师不认识学生以及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也就做不好学情分析。教师教授班级过多,学情分析不到位,很容易出现重复施教。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对相同的或不同的学生进行重复施教。教师没有做好学情分析,相同的学生在前面和后面可能接受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是教师可用的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高校思政课本身理论性就比较强,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政治性和理论性知识的灌输。现在有可行的教育方法被教师提出、创新出来,但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推广不够等,运用到高校思政课中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少。所以,教育教学方式不够多元化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仍在产生着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施教。
2.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学习能力欠缺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学习能力欠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重复施教的原因之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从小学到大学,思政课就一直伴随着学生,学生对思政课并没有越来越喜欢。一定的重复施教,会让学生对某一知识有所重新认识和理解,只有理解后才会有兴趣学,也才能学习好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思政课学习能力欠缺。特别是记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不是一次知识的传授就能记住的,需要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重复才能够完全地记住,记住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对知识的理解。机械简单地记住的知识容易忘记,真正理解的知识才能记得更牢固。理解知识是在识记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学生对知识的识记需要重复,对知识的理解同样需要重复。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也要经过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真正地对某一知识有所理解。
3减少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必要重复施教的有效对策
3.1建立高校思政课教材编写部门与高校师生双向互动的交流沟通机制
为了减少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必要重复施教,应建立高校思政课教材编写部门与高校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交流沟通机制。教师与学生对教材的评价最直接、最有发言权。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教授者和受教者,对高校思政课是否存在重复交叉最深有体会,同时对教材的评价最具有发言权。和教育部一直以来都有向教师和学生征求意见和建议,但是教师与学生的建议未能及时在教材的修订中得到反映。因此,有必要建立双向互动的交流沟通机制。教师和学生提看法和建议,教材编写部门听取有效建议并进行研究,减少内容重复交叉,从而减少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必要重复施教。
3.2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做好学情分析以及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和水平不足造成了不必要重复施教的出现,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和水平不足具体体现在教师学情分析不到位和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两方面。为了减少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不必要重复施教,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做好学情分析以及创新教学方法。要解决学情分析不到位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多与学生联系,保持沟通与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身心特点和思想情感。要解决教师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的问题,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允许范围内,将可尝试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践,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法体系,如果有成效,那就可以向外推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高校提供的有效途径来创新教学方法,比如说教学方法创新课题研究课题;教学方法交流学习培训或机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名专家教学方法创新专家座谈会、讲学或交流等。
3.3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并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高校思政课的能力欠缺,导致了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必要重复施教的出现,为了减少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必要重复施教,需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用端正的学习态度去学习高校思政课,才能发现高校思政课的有趣之处,才会想要去探索其中更深奥的知识,这在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习高校思政课的兴趣,减少了重复施教。学生学习高校思政课的能力欠缺与学生学习方法有关。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课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进行整理和复习,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养成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阅读与思政课相关的书籍,找到适合的高效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记忆知识的速度,学生在课堂上就轻松掌握所有的知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施教。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生命教育;渗透;探究
前言:
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和价值的源泉,通过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的价值,自觉地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而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命教育充分体现出对生命的关爱,对生命质量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样是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进一步达到完善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生活状态、塑造学生的目的,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加富有生命意义。
1.高校思政课与渗透生命教育之间的关系
1.1高校思政课中生命教育的定义
高校思政课中的生命教育是指教师以生命发展的规律为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更加完善的认识生命,增强其对生命的热爱程度,使之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并且增强对生命的敬畏感。通过生命教育的开展,让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充满生命活力,健全自身的人格,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增强大学生的智慧。这一过程的实施将使高校思政课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
1.2高校思政课中生命教育的目标
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完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终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在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其目标在于强化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取向,使其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同时,通过生命教育来实现满足学生成长内在需求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3高校思政课是生命教育的有效平台
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主要是以教育为主要手段,将生命作为核心,对学生的整个生命活动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生命、尊重生命,使之增强对生命的热爱感,从而达到提升生命质量、获取生命价值的目的。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更加关怀生命状态、追求生命情调,从而更好地感受生命的意义,焕发出生命的光彩。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关怀意识,它不仅是指对生命个人的关心,更是对人生态度、生命价值的引导,通过生命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尊严,丰富内心世界,使之充满生命活力。思政课与生命教育的目标是相互融合的,他们都在寻求个体生命的完善发展。教育部门对高校思政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无论是在组织上还是在指导思想上,都为思政课中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2.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任务的紧迫性,让思政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生命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2.1更新生命教育理念
高校思政课的开展目的不仅是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应当强化学生综合能力、自身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培养,最重要的则是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人格特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生命得以正常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拥有生命教育的意识,自觉地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思政课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之路,将学生看作是有情感、有智慧的生命个体来进行教育,同时自身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的生命态度,用蓬勃的活力来感染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沟通自身对生命的体会和情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意义,通过更新自身的生命教育理念,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的。
2.2开发生命教育资源
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要充分开发生命教育资源。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很多蕴含生命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中,讲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规律时,可以将一些伟人的事迹穿插到教学内容中,讲述这些历史伟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以及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是如何应对的,让学生在这些历史实例中感受生命价值的力量。让学生在思政课中获取知识,获取对生命的认知,从而不断地创造自我,实现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来扩展教学资源,例如让学生观看影片、旁听法院庭审等,使其真正受到心灵的洗涤,亲身体验到生命的意义,通过美化环境、植树造林等活动来感受生命带来的无穷力量,进而产生对生命的敬仰。
2.3转变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学模式是指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从课程主体出发,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原则,从而提炼出较为典型、富有趣味、比较稳定的教学样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讲、听、读、记、练,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比较刻板,学生往往是被动地获取知识,并不能真正的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高校思政课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讲授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它是一种高级的育德、育心的心理活动。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自身的情绪变化较大,如果单纯的利用满堂灌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用心设计教学方案,可以将自身的成长经历、人生体验等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启发学生,真正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意义。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关注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教会他们处理生活困难的方法,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3.高校思政课渗透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3.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和理论性较强,它与其他专业课不同,有着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我国教育事业的功利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一些思政课教师并没有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以自身为主,运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听课感受和反映,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远远不够。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的,教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而思政课作为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核心课程,却并没有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的传播。学校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思政课,教师缺乏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多样性和个性的发展。学校思政课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也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将生命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高等院校只有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思政课中,督促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才能营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引导并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态度,有效达到思政课教育的目的。
3.2拓宽生命教育渠道,降低悲剧发生率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大学生生活在多元的文化社会中,价值观念在逐渐发生转变,他们面临的
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困惑与人生的迷茫状态。据调查,很多大学生对自身生存状况、社会现实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产生了困扰,有些大学生甚至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他们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出现了漠视生命存在、丧失生命意义等的现象。传统道德正在受到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的冲击,新闻报道的大学生自残、轻生与犯罪等事件频频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社会秩序的紊乱。这些事件应当引起高校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界普遍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一些高校已经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思政课中,然而还有部分院校并没有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等到恶劣事件发生时才去处理问题,高校缺乏生命教育教师,教育效果不明显。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人生,提高对生命的热爱意识,自觉地把握主流意识。要想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就必须渗透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旺盛的精力,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感受,让他们更加正确的看待生命、看待人生,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世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生命教育的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 (06): 176-178.
[2] 何仕.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10): 152-15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45-03
任何文化现象都离不开对文化的觉醒与自知,高校思政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与传播的重要责任,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接受程度,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树立什么样的文化意识及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与意义。
对于文化自觉,先生的观点是国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观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对该民族文化传统的“自知之明”;二是该民族文化传统与他民族文化的关系;三是新环境下对文化的“自主能力”。基于以上分析,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觉应该具有三个维度。
1 民族文化传统自觉
何为传统,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在其权威性著作《论传统》中对“传统”的三个特性作了揭示:一是“代代相传的事物”,既包括物质实体,亦包括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信仰以及惯例和制度;二是“相传事物的同一性”,即传统是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变化链,尽管物质实体、信仰、制度等在世代相传中会发生种种变异,但始终在“同一性”的锁链上扣接着;三是“传统的持续性”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保持了“传统”所具有的所有特性。但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受到了来自他内部的质疑,以至于出现了反文化传统的事件发生:首先是,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看作是历史的包袱,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其次是建国后的。最后是改革开放后的全盘西化思潮的出现。即使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依然保持的“传统”所具有的魅力,传统不是历史,它不会成为过去。传统的载体是文化,只要文化存在,传统就不会消亡。传统“她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1]因此,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在了解这个民族的传统。
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他们的教学实践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应是不断‘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是时时回望文化‘典祖’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每个人一出生即已生活在传统的‘掌心’中,传统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无法摆脱的‘命定’。由于文化传统关联着人们的文化情感、文化记忆和文化习惯,如果缺乏对文化传统预制力的深刻自觉,那么,当代文化建设实践不仅会陷入‘无根无据’的漂泊状态,还会与社会大众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产生隔阂而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2]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民族文化传统自觉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自觉,就不能肩负起自身的岗位责任和社会责任。
人的成长是在“生物基因”与“文化基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大学生的成长同样离不开这两种基因,而且“文化基因”对他们的作用更为重要。“如果说‘生物基因’使人成为人的自然力量,那么,‘文化基因’则可以被恰当地称为使人成为此人的文化力量。正是‘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的共同作用,才使人既保有人的共性,又秉持人的特性。”[3]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每一个人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正是在这种“文化基因”的作用下实现的。因此,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与自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养,他们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自觉是使大学生受到民族文化基因侵染的保障。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必须注意避免教条主义的发生:一是把文化传统作为教条而进行“继承”;二是为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存而放弃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使民族文化传统丧失鲜活的生命力。
2 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自觉
在地球已经变成村落的今天,保持文化自觉的关键是价值观的自觉。文化自觉的背景是多元文化并存与相互碰撞,没有文化的多元就无所谓文化自觉。在文化体系中,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所有文化的外在表现,无不体现了价值观的内容,它渗入于外物、行为、语言等各方面,没有价值观的植入,所有文化都不能称其为文化,所有一切事物只是没有灵魂的驱壳而已。因此,价值观自觉是文化自觉的核心、灵魂。
目前,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冲突与困惑是我国大学思政课与道德教育遇到的一个文化事实。文化的冲突与碰撞自1840年始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这种冲突与碰撞也成为几代仁人志士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在历史的发生过程中,不同时代提出的解决方案迥异,“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朝代更迭、文化运动等都没有解决这一难题,至全球化的今日,这一问题更为突显,可见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是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都会遇到的问题,关键在于这种冲突与碰撞给各时代人所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影响到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文化冲突与碰撞的实质是如何处理该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所应采取的态度,不是要改变自己的文化形态以适应其他文化形态,而是在这种文化冲突与碰撞中不迷失自己的文化认同,这就需要高度的价值观自觉,这种价值观自觉并不是抱残守缺,而是能够对各种文化形态有正确的判断,即不是坚持民族主义,也不是坚持民族虚无主义,即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唯我独尊。张岱年先生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坚持高度的价值观自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与碰撞的过程中,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高度价值观自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文化冲突与碰撞的过程中,会使自己迷失于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对学生的指导也会出现负面效应。
文化自觉其实质是价值认同。中国在传统社会的价值观认同是自由状态,在经历了外来入侵之后,价值观认同又出现了自卑状态,现在认识到了价值观认同应该有的自觉状态,但这种价值观自觉是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传统认同与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价值观自觉一方面来自于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自觉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思政课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会使教学成为苍白的说教,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保障。
3 文化的“自主能力”自觉
文化的“自主能力”是指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在社会转型时期,适应新环境所需的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与自主地位,文化创新是其重要体现。
历史发展到21世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尤其在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历史转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所没有经历过的。在传统中国,文化处于自由状态,世界中心、天朝上国的文化自信,在经历了坚船利炮的攻击后,看到了世界的发展,文化的自卑心理使自近代以来一直在不断向西方学习,有时甚至丧失了自己对几千年文化传统的认同。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开放国门时,文化的“自主能力”自觉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民族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无法摆脱其植根的文化土壤(传统),而这块土壤的悠久与曾经辉煌、独立与系统,使其产生了极大的惯性和文化的拉力,”[4]他使我们在面对世界先进国家和不同文化形态时,必须立足于这种文化土壤,吸取营养,做出文化自主选择。
当今社会,文化的功利性、低俗化、主流意识的被边缘化、传统被弱化等倾向日益凸显,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也不能幸免,如何使大学生对这种文化的负面效应具有抵抗力,关键在于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更多地来自于生存环境与学校教育的熏染。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主能力”自觉意识无形中对大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主能力”自觉表现为:第一,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立场与观点。高校思政课教师所具有的文化立场与观点直接体现了在新形势下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与自主地位,教师是否站在民族的高度认识各种文化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文化选择。第二,对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的正确视角。高校思政课所肩负的使命就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与政策教育,所涉及的领域从思想、道德、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形势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涉及到对人类历史与现实的形势分析,具有正确的分析视角,不仅影响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学生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文化创新能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创新能力,不是体现在创造一个文化产品,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创新意识与精神,这种文化创新能力不仅会使教学过程丰富新颖,精彩纷呈,而且也会在教学的设计中启发学生思维,感染学生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在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自觉是保持中国特色的首要前提,没有文化自觉,中国的发展会迷失方向;没有文化自觉,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会迷失方向。提高文化自觉,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必须。
参考文献
[1] 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7.
曾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1],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政课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然而长期以来面临教学实效性不佳的问题。因此,诸如“三入”问题(入座、入耳和入脑)和“四不”现象(“不上课”、“不听课”、“不重视”和“不认同”)[2],以及“学生不欢迎,教师很茫然”等都是其真实写照[3]。切实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关键。中央文件早已强调要积极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并明文提倡参与式教学等[4]。本文拟就高校思政课的参与式教学问题加以探讨,以期学界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一、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既突出教师主导地位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强调师生广泛交流与多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柏拉图的“助产术”,杜威的“从做中学”,皮亚杰的“主动自发教学原则”,以及罗杰斯的“自我主导型”教学,都不乏参与式教学的影子和元素[5]。近年来,随着教改呼声的高涨,参与式教学日益受到重视。
高校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无法适应时代需求。其一,注重硬性灌输。其直观表现是教师“满堂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抹杀,内在感受被忽视,久而久之也就“你讲你的,我忙我的”。其二,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依靠教师一张嘴和一支笔,引入多媒体后则为多媒体依赖症。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单一,加之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势必枯燥乏味。总之,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无以保障。
参与式教学可谓正逢其时。首先,参与式教学顺应时代需求和教育教学规律[6]。网络信息时代使信息和知识的获得变得简单快捷,几乎唾手可得。然而,大学生们阅历不足,心智不成熟,易于偏颇和极端。他们对单纯的知识传授已不再感兴趣,而渴望表达与交流,尤为期待教师的答疑解惑和指点迷津[7]。而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聆听,而与教师一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8],学习也就变得趣味盎然。其次,参与式教学有助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应试教育,不利于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于是也就有了沉重的“钱学森之问”①。但在参与式教学中,死记硬背已不再强调,而综合素质和能力则至关重要。综合素质和能力强的学生会脱颖而出,而综合素质和能力差的学生也会暴露出来,对比强烈而鲜明,足以使人惊醒和奋起。高校思政课引入参与式教学,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可以断言:“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9]据了解,凡是引入参与式教学的高校思政课,大都反响良好[10]。
二、参与式教学的设计
参与式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11]。在开展参与式教学之前,任课教师要做好相应的部署和安排,特别是要给全班同学阐明参与式教学的特点、流程、要求和打算。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实际。高校思政课大都为大班教学,学生少则近百人,多则数百人。人数太多通常不利于组织教学,特别是参与式教学。但我们也可化整为零,进行分组基础上的参与式教学[12],就是把全班同学均分为若干教学组,分别负责若干专题的参与式教学。各教学组内部进一步分工协作,明确每个组员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分组教学,我们变劣势为优势,既有效破解大班教学的参与难题,又充分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分工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可谓一举多得[13]。
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原则性要求,又要考虑可操作性要求。第一,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着力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教学设计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教学设计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尽可能激活课堂气氛,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是才艺展示环节。高校思政课通常给人以刻板僵化和枯燥乏味之感。引入才艺展示环节,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使课堂气氛顿时生动活泼起来,起到聚拢人心和提振士气的作用。才艺展示环节要“短小精悍”,表现形式要灵活多样,但内容要积极健康。
其次是新闻快报环节。高校思政课引入新闻快报环节既与课程自身的时政性相吻合,更与培养大学生的远大抱负和胸怀相一致。新闻快报环节同样不能占用过多时间,新闻播报要“短、平、快”。新闻快报应以时政新闻为主,课件要简明实用,播报要清晰流畅等。新闻快报环节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们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后续教学也大有裨益。
第三是学生讲课环节。这是参与式教学的重头戏,也最具挑战性。参与讲课的同学首先要吃透教材并合理安排讲解内容,其次要制作好课件。最难的则是面向师生,登台讲解:要举止得体、言谈大方,详略得当,要有独立思考和特色,要善于和台下同学互动,要掌握好节奏和时间等。而要做到这些显然并非易事。通过学生讲课这个环节,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知识储备和学习态度等问题都会显现出来。由此而来的发现和触动也许能够改变其人生。学生讲课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更能起到自我教育和相互激荡的重要作用。
第四是知识竞答环节。学生讲课成效如何?基本知识是否已掌握?我们可通过知识竞答环节加以检验和强化。知识竞答要紧扣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题型、题量和命题难易度要适中,要简单明了和易于操作等。同时,要制定好竞答规则,确保竞答环节公正、有序地进行。
第五是教学评论环节。通过引入教学评论环节,我们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系统点评和总结。教学评论要实事求是,以帮助为主,但对于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敢于旗帜鲜明地批评和指正。该环节最具讨论式教学色彩,有助于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14]),有助于推进参与式教学的改进和提高,属点睛之笔。
第六是教师补讲环节。学生讲课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缺憾之处,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补讲环节中加以补充、完善、纠正和拓展。尤为重要的是,随着学生思想观点和好恶意识在参与中大量显现,任课教师就能够在把握学生思想状况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讲解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余论
高校思政课的参与式教学虽能有效调动大班条件下学生的参与性,但这种参与性又不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积极主动参与。有些学生在参与中消极应付、敷衍了事,甚至屡屡出现低级错误和硬伤等。对于内在学习动力不足乃至根本缺失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心存主观偏见和抵触情绪的学生[15],参与式教学也很无奈。现行高校的办学理念仍立足于传统教学模式,这无疑对参与式教学构成了深层制约和障碍。这些问题的解决仍需要社会各界的认真思考和不懈努力。还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学生早已习惯传统教学模式,因而对参与式教学存在一些不解和抵触。应该强调的是,参与式教学并不排斥其他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丝毫没有降低教师的作用和对教师的要求。
学生的参与性对于教学的实效性至关重要。耐人寻味的是,尽管教育界不乏参与式教学的成功实践②,尽管中央也早已明文提倡参与式教学③,但传统教学模式仍很普遍。个中原因值得探究。首先是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与应试教育相表里,而参与式教学与素质教育相联系。尽管素质教育已呼吁多年,但应试教育依然强大,很多人习惯成自然,不愿变革。其次是重科研、轻教学的后果。各高校在实际运行中几乎都是科研至上,加之多年来的歧视和偏见,思政课教学处于极端不利地位,这就很不利于教学创新。
参与式教学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重大革新。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突破。参与式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任课教师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也需要广大同学的认真准备和参与,更需要学校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没有学校的政策引导和跟进,参与式教学将步履维艰,很难开展起来。因此,考核模式的相应调整显然需要学校层面的理解和支持,以及配套措施的跟进。
注释:
①2005年,总理探望钱学森,钱老感慨地问:“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接着又追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②周其金:《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陈德钦:《高校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尝试》,《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
③2004年,参与式教学上升为中央文件明文倡导的几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2]付桂军.破解高校“概论”课“三入”问题的有效路径:参与式教学[J].前沿,2013(13).
[3]郭姗姗.学生不欢迎,老师很茫然.部分高校政治课现状调查[N].中国青年报,2007-04-23.
[4]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
[5]姚建光.参与式教学:理论建构与实证样本[J].中国教育学刊,2011(01).
[6]胡晓红、郭凤志.参与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5).
[7]邢战国.“概论课”针对性教学析论[J].社科纵横,2012,(8).
[8]朱宗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9]俞佳.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宁夏教育科研,2008(1).
[10]徐红梅.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11]鄢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设计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12]林震.我们爱上这样的政治理论课[N].中国教育报,2007-1-3.
一、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概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上个世纪末国外出现的混合式学习理论,最初适用互联网公司的内部员工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这种教学方法引起学者关注,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目前学者关于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主要包括三种:教学模式或传输媒介的混合;教学方法的混合;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2003年,国内学者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并应用“混合式教学”概念,并开始在国内教育教学领域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学者将混合式教学普遍定义为传统课堂和在线教学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协作联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承继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网络在线教学的优点,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与方向。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了线下课堂教学以及线上网络教学的互补,不单纯依靠传统课堂教学,而是借助课堂与网络两个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了教学效果。相比较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而言,以慕课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问题,选择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有效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教学资源上,慕课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思政课的相关教材资源、实践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可以采取视频、音乐、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有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讲解不深入的不足。从效果评价上,慕课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线上综合评定,最终产生系统化的课程效果评价结果。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信息的实时采集,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二)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类型
本文论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模式是指将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慕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根据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的结合时间,可以将其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该种类型指的是线上教学以及线下课堂教学在相同的时间点展开教学。这种方式通常将手机客户端作为载体,线上内容不仅包括了教师上传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任务,还包括了学生课程签到、在线讨论、问卷调查、课程反馈等诸多模块。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也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在线上完成相应的功能,进而实现线上教学以及线下教学同步开展;其次,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时间不同。线上教学主要利用慕课平台课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内容,学生通过线上慕课平台能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线下课堂教学则主要是教师针对课程课前预习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学生课后根据自身喜欢的内容,完成线上学习。在这种类型中,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补充以及相互融合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二、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本文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了学生线上课程预习、课堂深入教学、课后巩固反思三部分环节,主要是合理引导学生有效应用网上资源以及线下课堂教学熟练地掌握各种核心理念,通过课后线上+线下对知识巩固反思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一、线上课程预习。教师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视频资料、阅读材料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这些课程内容包含课程的教学任务、难点、重点等相关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程的基本内容,对知识点有初步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学生预习完课程内容以后,视频资料中会有测试环节,针对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系统的测试,教师按照学生测试的结果可以掌握学生的课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难点问题和知识漏洞,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师线下课堂授课的针对性与专业性。第二、课程深入教学。学生所开展的线上课程预习活动能够为线下课堂教学深入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教师通过对学生难点与知识漏洞的梳理,对教案进行合理化设计,凸显学生不明白或者是还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实现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的迁徙,进而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授课前,教师可以设置诸如:道德的含义指的是什么、你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等这类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讲解,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阅读课前搜集的相关文献,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换看法,完成协作探究活动,将相关知识用于新情境当中,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课程讨论的结果以论文的形式上交,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第三、课后巩固反思。该阶段可以分成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线上部分,教师在网络平台中集中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测试中表现出的问题,并交由学生对课前预习问题进行修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漏洞的梳理,从而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线下部分,教师针对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有效利用课程内容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书写论文、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徙和应用。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以及效果进行调查,可以采用学生互评以及自我总结的形式,搜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举措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社会教育功能以及学生之间的融合。在慕课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获得学生思想动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化的教学内容,应用专题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向性专题教学作为核心,按照不同知识点之间所具备的逻辑关系将整个知识体系划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同时,为了全面整合资源,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广泛的搜集工作,比如经典文献资料、课程教学视频等内容。按照教学资源制作课件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互动渠道
为了加强课程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要实现线上慕课平台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线下课堂教学模块包含了课堂知识讲解以及小组讨论等相关环节,教师负责对教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讲解,针对线上慕课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保证所有学生的疑难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三)转化教学语言风格
(一)教学内容选取的科学性原则
由于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殊需要,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脱离教学大纲,但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墨守成规照本宣科的套用教材势必无法吸引学生兴趣。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成败的关键。教师首先应当深刻领会教学大纲,坚持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及时掌握,梳理出思政课理论知识形成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其次,在深入领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要善于紧密联系实际。《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虽然要求学生对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行学习和认识,但是这些理论成果均是来源于丰富的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这些实践中得出正确的理论。再次,教学内容要勇于直面突出问题。强调,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改革开放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基础,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直面问题不是为了指责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去直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精心安排和选择的教学内容既能满足教学目的的需要,又能引起学生共鸣,引发学生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环节设计的可融入性原则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投入和参与息息相关。虽然目前高校思政课也大量地采用了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法,但很大程度上只注重了形式上的实现,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社会心理学认为,要转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认识,必须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自我吸收和转化,方才能达到让受教育者接受和认同的目的。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学环节设计得当与否对参与程度至关重要。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环节设计一定要遵循可融入性原则,即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环节,一定要设身处地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在教学环节设计时,把自己假象成学生的角色,想学生之所想,更多地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考虑问题,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积极交流,产生共鸣,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求知。
(三)教学过程的引导性原则
高校思政课如果只是僵化地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条,那么必然会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低下,甚至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当代大学生思维开放活跃,求知欲旺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定基础,已经对世界、社会、人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判断,只是不够成熟,渴望对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全面认识但却又容易受错误思想和言论的影响,因而,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掌握当代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循循善诱,加以引导。思政课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可以不用开门见山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认识社会和对社会制度的选择,而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自我认识和判断,激发学生自己成为知识的发掘者和构造者,实现内在认知和认同的构建。教师的引导能力和水平对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成功实施十分关键,这种经验也是需要不断总结和积累的。
二、参与式教学平台的构建
(一)教师的主导角色
高校思政课既是知识性理论性的课程,又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不是仅仅完成了知识的传授即可,还需要有政治和思想的接受和认同,高校思政课教师期望过于注重知识理论的传授,在课堂上把结论性的理论成果直接介绍给学生,从而给学生造成照本宣科的呆板印象,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理论,难以产生思想共鸣,所以很难真心接受和喜爱。而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不再是权威信息的者,而成为了课堂的有目的的引导者,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从启发思考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在容易产生误区和争议的地方,甚至允许学生进行质疑,协助学生讨论和交流,通过正误的交锋和思辨,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教师在参与性教学中要扮演好主导角色,首先要潜心钻研如何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吃透课程标准和基本要求,同时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根据理论形成发展规律,设计出科学的教学重点内容。其次,在教学中营造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平等氛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
理状况,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扮演好知识引导者的角色。 (二)学生的主体参与
张兴华
近日,山东省委组织部、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等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开展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师资库建设工作。
通知对特聘教授人选条件和工作职责作了明确要求。山东将聘请全省社科理论界、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含高校)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入选特聘教授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优势,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65 周岁以下,身心健康,能够统筹好本职工作与高校教学工作的关系。
特聘教授的职责是,到高校为大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参与或承担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省级(含省级)以上重点科研或教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指导和参与学校理论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及专业建设。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 年7 月10 日第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