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23 11:01: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马铃薯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马铃薯调查报告

篇(1)

土豆亦“饭”亦“菜”

土豆是主食还是菜品?各地居民的意见各不相同。在有着“马铃薯之乡”称号的甘肃省定西市,居民蔺奔奔告诉记者,土豆在当地就是一种主粮。“我们把土豆洗净放在大锅里蒸,半个小时后土豆皮胀裂,叫‘开花洋芋’,可以直接当饭吃。看自己口味,可以撒上白糖或盐等调料。”

家住甘肃省武都市的郭潇月,非常喜欢一种叫做“洋芋搅团”的小吃。“把土豆蒸熟去皮,倒在结实的木桶里,用木棒槌反复锤砸成年糕状,浇上辣椒、葱末、韭菜等调料,加醋或酸菜浆水,一份搅团就是一顿饭。”

炒土豆丝,这道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到的菜肴,曾被网友冠以“国菜”的头衔。而在台湾新竹人陈宜廷的印象中,他们很少把马铃薯当成主菜。“我们主要把马铃薯当配菜,配合牛肉、鸡肉、猪肉、胡萝卜炖煮,也会配在烩饭里,切成小块淋上汤汁,如果是西式吃法,会有焗烤马铃薯,还可以做成沙拉、薯泥。”

“法式土豆沙拉要加蛋黄酱,德式会加黑醋和黄芥末。”在法国巴黎读书的学生王谦牧说,欧洲吃土豆,或烤熟做主食,或做成沙拉、炸薯条、薯饼等小吃。

纵观各地的土豆吃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何丽认为,在《中国营养膳食指南》中,第一条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第二条则为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从这个意义上讲,马铃薯在蔬菜之列;但在传统意义上,由于马铃薯能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B 族维生素,所以土豆与大米、小麦、玉米并称四大主粮。

变身馒头面条米饭

近日,在中国农产品加工发展战略研讨及成果展示会上,记者见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制的马铃薯主粮产品。配好固体汤汁的马铃薯米粉,用开水泡一下就可食用。除了米粉,还有马铃薯全粉制成的面条、馒头、复配米。

“马铃薯复配米是用碾碎的大米、小米和玉米,与马铃薯全粉混在一起,经热挤压、干燥之后做成的,在外形上与普通大米没有区别,蒸熟之后还能做炒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泓介绍,他们还把马铃薯全粉制成汤羹类食物,还有米肠、糕点等小吃,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要。

记者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室看到了马铃薯面条加工机。打开电源,加入原料,机器就可制出最细1 毫米宽的马铃薯面条。“小麦有黏性强的面筋蛋白,但马铃薯没有,所以马铃薯面条易断,加工有难度。2014 年上半年,我们完成了第一代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研发,适合国人饮食习惯,方便长期食用。”

张泓介绍,传统加工的马铃薯淀粉提取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马铃薯全粉则保留了土豆中丰富的营养元素,如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在目前的马铃薯主食产品中,马铃薯全粉含量达30%~50%。“如果用纯粉,可能会出现烧心、胃酸的症状,我们希望能尽量提高马铃薯全粉的含量,目前已研制出马铃薯全粉含量为55% 的即食米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介绍,目前马铃薯主粮产品已走出实验室,第一条马铃薯面条生产线正在筹建中。马铃薯高纤面、早餐面、冷冻鲜切面将于今年8 月进入市场。他认为,未来20 年~30 年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期。“目前全国马铃薯产量为1.5 亿吨,我们希望在未来3 年~5 年,让全国1/3 的马铃薯变成主粮化产品。”戴小枫说。

“天天吃蒸煮土豆、炒土豆丝,显然不现实,要是有方便的马铃薯主粮产品可以考虑,但价格要亲民。”一位健康科普类媒体编辑表示。

科学食用才能更健康

张泓告诉记者,欧洲的两大主食是小麦和土豆,而我国最早的粮食是稻米和小米,由于营养成分齐全,土豆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

“相对一般的主粮来说,马铃薯能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同时富含丰富的钾、镁及β胡萝卜素。100 克的新鲜土豆中含有342毫克的钾元素,小麦粉为190 毫克,大米是103 毫克。由于钾可抑制钠的吸收,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有益,并且能量低,每100 克含热量76 千卡,可预防高血脂。”何丽说。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介绍,综合目前的研究,没有证据表明土豆替代白米、白面主食会引起糖尿病风险上升的问题,同时土豆是一种超高饱腹感的食物,把它加入减肥餐中,替代其他低饱腹感的主食,对控制体重是有益的。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加油的土豆才能充分发挥土豆高饱腹感的效果,如果每天食用油炸薯片、薯条,或是奶油土豆泥等,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土豆做主食的同时,我们也鼓励食物多样化,米面杂粮杂豆都要兼顾,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时要对总量有估算。”

何丽说。

篇(2)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临洮县的一场产业扶贫培训班。

扶贫故事

篇(3)

中国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Primary Investigation Of “One County One Product”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de For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Wulanchabu

Zhenglijuan

Wulanchabu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bstract: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One county one product”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the agriculture in Wulanchabu city is summarized.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planting status in ten counties, established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de for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preliminary in Wulanchabu.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in services, think about current problems also.

Key word: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ulanchabu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乌兰察布市特色农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要提升气象服务效果,不能局限于开展传统农业气象的观测和服务。“一县一品”特色气象为农服务模式就是要求气象服务人员从当地的农业种植实际出发,通过充分了解农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紧紧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制定本地化的、特色鲜明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直接服务于主要用户。此服务模式对于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避免或降低灾害损失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调查及服务模式

通过分析各旗县市气候资源特点、调查农业生产现状、了解有关部门及农户的需求,初步明确了各地特色农业的服务重点和方向。各地还针对选定的特色作物品种,制定了特色农业服务方案。

1.1 各地区服务重点及方向

乌兰察布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土壤疏松多呈沙性,非常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干物质积累,多数旗县把马铃薯产业摆到了重点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开展马铃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成为了全市大部分地区的服务重点,主要包括的旗县有察右后旗、察右前旗、商都县、四子王旗、兴和县以及化德县。此外,根据各旗县市种植结构规模的不同,察右中旗的红胡萝卜、丰镇市的、凉城县的甜菜、卓资山县的草莓种植基地均被定位了当地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试点。

气象服务人员要在特色作物不同生育期和采收、贮运及包装在内的全过程中对气象条件进行监测、评估、分析,制作详细的气象服务产品,同时针对全生育期的突发灾害性天气提供灾害预警产品,并在灾后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及时收集主要用户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特色气象为农服务模式。

1.2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为了保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的建立,各旗县服务人员多次赴实地考察进行田间走访,并与种植大户直接交流、听取农业专家的建议,同时借鉴发达地区开展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先进经验[1、2],多种渠道了解生产单位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共同探讨了特色作物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图1“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2、乌兰察布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缺乏数据资料

由于农业气象观测站点较少,仪器设备简陋,观测项目有限,使得现有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服务中的利用率不高,使得深化、细化气象条件对特色农作物影响的研究难度加大。

2.2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

乌兰察布市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内容多是天气预报,以及针对近期墒情状况的分析,大多数还停留在定性描述和传统的统计分析基础上,生产全过程中气象条件时时监测、分析、评估工作尚未开展,使得服务的多样性不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的需求。

2.3 农业气象队伍不够健全

基层农业气象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从事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力量由于受专业和时间的限制,目前对特色作物的生长情况了解不够,对特色作物生产部门、管理部门缺少沟通,还不能完全适应“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服务业务的需求。

3、“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

3.1 树立气象为农服务的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三农”工作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责任重大,农业生产对气候资源开发非常迫切,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对气象服务需求非常旺盛,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向农村延伸,任务非常艰巨,要主动的有针对性的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3.2 不断完善特色气象为农服务模式

要将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模式不断完善,逐步深化。通过实地考察、多次摸底制定出针对作物不同发育期进行的相关服务。着重研究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工作,以提高特色农业防御灾害的能力。

3.3 重视农业气象业务队伍建设

加强对农业气象业务队伍的培养,通过技术交流,组织培训等多种途径,更新农业气象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3.4 加大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经费投入

今后,要不断增加对农业气象服务的经费投入力度,改善乌兰察布市农业气象观测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并制定一定的奖励制度,从而调动起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4)

 

1.金属铅在环境中分布与污染综述

1.1金属铅的理化性质

铅(Pb)是一种银灰色质软的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为207.19,相对密度为11.35,熔点为327.4℃,沸点1620℃。。在400-500℃时可蒸发,形成气溶胶污染环境。铅蒸汽在空气中可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Pb2O),并凝结为烟尘。铅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氢氧化铅薄膜,使铅不能进一步氧化。铅在水中可形成一层铅盐防止溶解。铅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层难溶的铅盐覆盖于表面,可防止继续腐蚀。除乙酸铅、氯酸铅、亚硝酸铅和氯化铅外,一般铅盐都难溶或不溶于水。。铅及其化合物的毒性与其分散度和溶解度有关。硫化铅难溶于水,毒性小。三氧化二铅、氧化铅等较易溶于水,毒性较大。铅蒸气形成的烟,颗粒较小,化学性质活泼,且易经呼吸道吸入,毒性较铅尘大。

1.2.铅对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调查报告(1970年)结果证明,每年排入大气中的铅约为1.8万吨,主要来自城市工业生产的“三废”排放和交通运输的汽油燃烧两大方面。目前,欧洲的大气含铅量为0.055-0.34μg/m3,平均0.12μg/m3;北美为0.045-13μg/m3,平均2.7μg/m3;日本为0.2μg/m3。空气中的含铅量随地理位置、时间、气象变化。已有报道,农村的空气含铅量为0.04μg/m3,而城市为0.27μg/m3。水中的铅可来自土壤、岩石、飘尘和机动车的废气。铅化合物在天然水体中不易溶解。天然淡水中的含量平均为3μg/L,海水为0.03μg/L。。饮用水中的铅大部分来自各种管道和容器,并受水与这些容器接触时间长短的影响,也受水本身的pH值、硬度、氯和硝酸盐含量等理化性质的影响。据英国调查报告,居民饮用自来水的含铅量大于50μg/L,超过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规定的标准

一般未污染的土壤平均铅浓度为3.5mg/kg,在城市、矿山和冶炼厂附近的农田,其含铅量可因大气降尘而剧增,英国一大型锌冶炼厂附近,土壤含铅量达1500mg/kg,40Km以外才降到100 mg/kg以下,在一个铅矿区,土壤含铅量高达6680 mg/kg。但是在铅污染土壤中种植的马铃薯皮中只有4 mg/kg的铅,皮肉部分含铅0.2 mg/kg;其余的18种水果和蔬菜中,含铅量也很少超过1 mg/kg。通常食物罐头的焊料是食物中铅的一种主要来源。水生贝壳类食物一般比其他食物含有较多的铅。

1.3铅对人体的影响

铅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毒和神经毒,对人体有很高的毒性,一旦中毒,将会对人体全身各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尤其影响婴幼儿和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记忆等脑功能,历史上铅中毒不乏其事,如中国古代君王吃食所谓的长生丹药致死,实际上是服用了过量的铅的缘故,另外,古代罗马帝国的灭亡与其喜欢用铅制的餐具也有密切的关系。

1.4铅中毒机理和中毒症状

能导致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殖功能下降、生殖器肿瘤免疫力降低,并引以各种生理异常。铅中毒可引起铅性贫血及心脏和血管的改变、血循环障碍一系列血液系统症状,还可以引起消化不良、腹绞痛、高血压。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引起神经衰弱症侯群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周围神经炎以及中毒性脑病。长期低剂量接触铅会加强体内脂质过氧化,久而久之,会诱发肿瘤的发生。

环境重金属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的病因学表明,当环境污染使局部地区的重金属元素浓度过高时,当地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元素交换就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即人体从环境中摄入的某些金属元素的量超过人体所适应的变动范围,体内不同元素之间的固有比例破坏了,这时金属就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危害,引起疾病,发生金属中毒。甚至死亡。铅不仅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同时还具有致癌,致畸并损害神经系统等危害。成年人平均每日铅摄入量为0.3-0.5 mg,儿童对铅的吸收和积累大于成人,有人建议,儿童的铅日容许摄入量为0.1 mg/kg体重。少数敏感人群长期饮用0.04-0.1 mg/L水可引起慢性铅中毒,我国地面水铅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1 mg/L。当铅浓度大于0.1 mg/L时即可抑制水体自净能力,并对活性和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产生抑制作用。

2.互助县土壤中金属铅的测定

2.1 实验目的、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对土壤需求的扩展,土壤开发强度越来越大,向土壤排放的污染物也成倍增加。目前,我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农田已达100万km2,对农业生态系统已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中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物(如Hg、Cr、Pb、Cd、Cu、Zn、As等)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这些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达一定量引起人体病变,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土壤含铅量通常为2~200mg/kg,平均含量变化幅度为13~42mg/kg,铅对人体神经系统、血液和血管有毒害作用。引起慢性中毒后,出现贫血、高血压、生殖能力和智能减弱(特别是儿童脑机能减退)等症状。通过测定土壤中的铅的含量分析该土壤是否被污染以及是否对人类健康已造成危害。

2.2 实验原理

土壤或底质中Pb总量的测定,可将土壤试样经过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或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消解处理后,将试样溶液直接吸入空气—乙炔火焰,在火焰中形成铅基态原子蒸汽对光源发射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试样溶液吸光度扣除全程序试剂空白吸光度,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土壤试样中铅的含量。

2.3 取样地点,东沟,西山,东山,南门峡,高寨的土样各0.500g

2.4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E-700),铅单元素空心阴极灯、消煮管、消煮炉、小漏斗、容量瓶等。

2.5 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高背景土壤和受污染土壤中铅的测定。适用浓度范围与方法的检测限与仪器性能及所用试剂的纯度有关。其测定的最佳浓度范围为0.4-10 mg/kg,检测限为0.06 mg/kg

2.6 土壤中铅含量的测定结果,东沟含量0.0203,西山含量0.0210,东山含量0.0366,南门峡含量0.0127,高寨含量0.0429.

2.7 结论及讨论

当铅含量高于56.1mg/kg的土壤很可能已经受到铅的污染或者是属于铅的高背景值,一般未污染的土壤平均铅浓度为3.5 mg/kg,经过测定分析互助县不同地区土壤中的铅含量,结果表明该土壤中铅含量没有超标,即没有造成污染。未对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

[1]惠秀娟.环境毒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80-99.

[2]刘绮.环境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236-239.

篇(5)

一、全面摸清耕地撂荒基本情况

(一)开展全面调查摸底。

从2021年3月开始,由各乡镇开展为期2个月的撂荒地情况调查,以村为单位,对全镇所有建制村(包括自然村、组等)连续2年及2年以上未种植农作物的可耕作耕地(指农户承包耕地和集体所有未发包的耕地)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做到逐户清查、逐块核对。对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位置、面积、类型、撂荒原因、农户复耕计划等,进行逐项登记造册。

(二)建立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台账。

按照“村有清单、乡(镇)有台账、县(市、区)有总账”的要求,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见附件)。4月25日前村级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清单、乡(镇)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县级建立总账,有关情况汇总到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撂荒地台账的动态管理,乡(镇)村两级要实时更新台账清单,有关变化情况要及时报送县农业农村局。

二、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

(三)分类利用撂荒地。

各乡镇要针对耕地撂荒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4月25日前各乡镇要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对立地条件较好的撂荒地要尽快组织复耕,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立地条件差的撂荒地,要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撂荒地,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要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等。对暂不耕种的冬闲田,应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提高耕地质量。

三、引导支持撂荒地复耕发展农业生产

(四)鼓励支持农民复耕种粮。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各地对撂荒地复垦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加大对规模种粮补贴力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向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经管主体倾斜,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五)加快改善撂荒地耕作条件。

我县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撂荒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鼓励整乡整村整流域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先重点建设,及时复垦、改造、提升。注重分类完善,对偏远山垄田,加大机耕路、排水沟等设施建设,对零散耕地,加大小块拼大块格田化平整,提升宜机化水平,对缺水旱地,加快建设小型水源、机井、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对受污染耕地,加强监测监管,加快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好安全利用。

(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针对山区特点,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具,对适宜山区及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机具购置给予补贴。加快发展面向小农户和粮食生产薄弱环节的托管服务,推行粮食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推广“滴滴农机”服务模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七)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推进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经营权,防止耕地撂荒。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指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书面流转合同,将防止撂荒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对撂荒连续2年以上的,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用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按照先服务后补助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联合体、专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和功能,面向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开展全程式、菜单式托管服务。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实行资金补助,推动服务组织改善承接条件,提升服务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

(九)压实工作责任。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遏制耕地撂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乡镇要组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干人员,推动工作落实;村主要负责人要具体抓落实,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

点,确保如期完成调查摸底任务,并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5月10日前各乡镇将耕地据荒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报送农业农村局。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基本情况、撂荒原因分析、复耕计划安排、推进复耕主要政策举措、工作建议等。

(十)加强考核监测。

篇(6)

1 发言环节

在科学课堂上经常会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畅所欲言,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不少同学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同学,一旦心中有了答案,便抑制不住心中的冲动,立马脱口而出,而忘记了要先举手经允许后才能发言,这样虽然形成了很“热闹”的课堂场面,但是如果长期如此,那么学生会在科学课上养成不举手便在课堂上大声回答的习惯,如果碰上相对调皮的学生,有时候为了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还会大声喊出与问题无关的答案,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便一下子都被吸引过去了,打断了原本的思维,因此一定要训练学生养成先举手经允许后才回答的习惯。其实只要课堂时间允许,一般学生的意见都会被听见的,如果课堂时间实在有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让我们将机会留给更少发言的同学吧,一旦学生发现发言机会还是相对公平的,一般也不会出现哄吵的局面了。

有时候学生对课上老师所谈到的问题很感兴趣,特别是在上到如蚂蚁、蚕、金鱼等小动物的课的时候,学生心中会有很多的疑问,可是课堂时间又不允许老师一一解答,或者本身老师有时候都不确定答案是什么,那么笔者就会让学生先将他们想提出的问题写在科学记录本上,然后老师课后搜集学生的问题并将答案回答在他们的记录本上,这样既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讲授书本知识。

还有一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四、五年级课堂上,当一位同学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可能说得不够准确或者还没说完整,底下难免就有几位“心急”的同学马上站起来打断这位同学的发言,大喊:“你说的不对,应该是….”。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不能粗鲁地说:“你坐下”,这样一下子就浇灭了这位同学质疑的火苗。要知道敢于质疑也是一种宝贵的科学精神。老师应该亲切地和这位同学说“请你让他先说完好吗?这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也要经常告诉学生打断别人的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这样学生就会一边耐心地听其他同学的意见,一边思考自己的答案了。

2 观察环节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已经学会了观察的方法有用眼睛看、有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嘴巴尝,那么老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各种观察的正确方法,如闻要用扇闻等之外,还要经常提醒同学,除非老师允许,否则不轻易使用用嘴巴尝的这种观察方法,比如在《溶解的快与慢》一课中,我们要求学生先观察盐、糖的晶体,经常有同学直接用手粘起一口糖往嘴里塞;在上《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中,在让学生观察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有什么不同的时候,有学生会直接去尝生的马铃薯,这都是很不卫生的;再比如《校园生物大搜查》一课中,学生在校园里搜寻小动物时,有的同学会直接用手去抓校园里的小昆虫,这既不卫生又很危险,因此一定要在学生观察活动前反复强调,用手摸和用嘴尝这两种观察方法的危险性。

3 实验方案设计环节

这个环节我们经常会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所说的观察任务,或已知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但在实际教学中,尤其在高年段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一个小组6个人,经常只有3、4位同学在讨论,其他同学在讲话、或者在做其他事。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即每次在实验记录单中,附加上小组互评表,这样老师就能了解学生在每次实验中的参与度如何,同时老师也要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指导,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纠错、监督。

4 实验环节

科学课最难就在于一堂课中既要“放”又要“收”,课堂秩序就比较难控制,实验环节一般都在5-10分钟,是一堂课中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这节课能否得出科学概念。然而如何在课堂的宝贵时间内提高实验的有效性,这是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经常看到有的小组都已经快做完实验了,有的小组捣腾了半天才开始做实验。学生一做起实验来,教室就会像菜市场一样,学生好像憋了很久一样,讲话也很大声,动作也很重,甚至还有几个同学趁火打劫,在一旁打闹的,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实验声音太吵闹,就要立即将实验停下,整顿课堂,等安静再继续实验,虽然有时候这样会很浪费时间,而且效果在短期内可能也不明显,但是长期的训练还是必要的。因为实验是最能让学生发挥探究精神的环节,较为安静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思考、总结实验现象及背后隐含的规律,而且如果实验秩序井然,也比较有利于保证实验器材的使用,降低损坏率。

篇(7)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面积3321km2,总人口37万人,有汉、土、藏、回等12个民族。该县为青海省粮、油、肉、豆、蛋、禽生产基地,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油菜、蚕豆、豌豆、马铃薯等。

该区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深居内陆,地势高亢,地形复杂,具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且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寒长暑短,多风少雨,干燥寒冷,四季不分明等特点。

受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质等因素制约,区内可供人需饮用的地下水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极度干旱的黄土红层丘陵及基岩山区,水资源极为贫乏,属资源型缺水区。总之,区内水资源短缺和人需饮用水供需矛盾已日益尖锐,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总结青海东部严重缺水地区(互助县)地下水赋存、分布及找水规律,对解决该地区人需饮水困难找水途径有重要实际意义。

2 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区内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自流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四大类。

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湟水河支沟河谷区,含水层岩性为砂卵砾石,仅在沙塘川河谷区较为丰富,单井计算涌水量1000-5000 m3/d,水质较好。然而,区内修建有供水水源地,开发利用程度高,近乎达到开采极限。其它地段富水性较差,单井计算涌水量小于100m3/d,甚至局部地段单井计算涌水量小于10 m3/d,开采潜力极为有限。

碎屑岩类裂隙孔隙自流水赋存于黄土下伏白垩系地层中,含水层岩性为砂砾岩,为一小型自流水盆地。在盆地北部边缘地带,富水性较好,单井计算涌水量1000-5000m3/d,开采潜力较大,水质较好;由盆地边缘到盆地中部,富水性逐渐变差,单井计算涌水量多小于100m3/d,水质也逐渐变差,矿化度多数地段大于1.0g/L,不能饮用。

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赋存于盆地北部边缘上元古界地层中,含水层岩性为结晶灰岩、大理岩等。整体富水性较好,在南门峡一带,单井计算涌水量100-1000m3/d,在松多乡一带,单井计算涌水量1000-5000m3/d,水质较好,开发利用程度低,开采潜力较大。

基岩裂隙分布于盆地北部基岩山区,含水层岩性为石英砂岩、千枚岩等。单泉流量一般小于1.0L/s,仅在一些构造断裂带附近,单泉流量大于6.0 L/s,水质较好,富水性较差。

3 找水途径探讨

据收集和调查访问的缺水现状资料,互助县缺水区多位于黄土红层丘陵区和基岩山区,水资源贫乏,属资源型缺水。本次工作围绕着缺水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构造控水为理论依据,着重研究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探采结合孔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找水成果。依托找水成果,探讨分析找水途径如下:

⑴ 黄土下伏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自流水找水途径分析

野外调查发现,在盆地北部分布的白垩纪地层在区内构成一单斜储水构造,含水层受两组斜交的区域压扭性阻水断裂所控制,具备承压自流的条件。在直沟村施工的GK02号探采结合孔,含水层岩性以砂岩砂砾岩为主,自流量2042.50m3/d,水质良好。该探采结合孔的成功实施进表明区内含水介质(岩性)、地貌条件及控水构造对白垩纪地层淡自流水的控制作用,这一理论为该地区找水途径指明了方向。

⑵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找水途径分析

在互助县南门峡和松多乡碳酸盐岩分布区,地层岩性为元古界结晶灰岩、大理岩、千枚岩、砂板岩等。受构造及地下水的长期溶滤、溶蚀作用,断层附近,可溶岩(结晶灰岩、大理岩)裂隙、溶隙极为发育,为地下水强径流带和富集区;不可溶岩(千枚岩、砂板岩)呈泥状,具阻水性。针对该类型地下水的赋存规律,探采结合孔主要部署在断层附近,可溶岩一侧。在松多乡施工的ZK4号探采结合孔,单井涌水量1771.632m3/d,水质良好。该探采结合孔的成功实施进表明区内含水介质(岩性)和控水构造对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的控制作用,这一理论为该地区找水途径指明了方向。

4 结语

针对青海东部严重缺水地区(互助县)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主要以构造控水为理论依据,着重研究碎屑岩类裂隙孔隙自流水和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对寻找富水地段、供水靶区以及为解决该地区人需饮水困难找水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篇(8)

    (二)加工管理方面《协大农报》还注重农业生产中涉及的贮藏加工、土壤改良、生产管理等方面前后期工作的文章:第2卷第1期朱雄的《柑桔采收贮藏包装的几种方法》认为,柑橘的腐烂,大部分是由果皮表面的伤痕,逐渐衍进,所以要减少这种腐烂,应当在果实的采收贮藏包装盒运输上特别注意。文章对这些环节都详细的分步骤注明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配以示意图,使得读者更加直观。[12]而在第3卷第1期的《柑桔类之加工与利用》一文中,陈肖柏认为福建市国内是出产柑橘的重要地区,以往只重生产,不重加工利用,导致供求不能相应,盈亏未得调剂,暴敛天物。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对柑橘类的加工利用进行改进。文章从柑橘汁的制备、保鲜;金桔的罐藏;糖金桔的调制方法;柑橘类果皮的利用等方面对福建省所产各类柑橘的加工利用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推广。[13]第3卷第2期宋瞻骥的《米谷仓库之设计》则对战时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米谷仓库的设计进行详细的论述。从设计前的准备、基地的选择、设计的要求、仓库构造、建筑材料、附属建筑、建筑设备及经营的费用预算等方面按操作步骤一一写明,并举例详细演算,使读者一目了然各不同存量的米谷仓库设计的方式方法,具有可操作性。[14]第7卷第1期张天福的《九一八揉茶机之构造与用法》一文,作者认为,我国茶叶欲谋复兴,需要从产制运销各方面同时着手。就茶叶制造方面,尤其以揉捻的工艺不卫生与不合理,一直为国外人士所诟病。文章详细介绍了作者设计的简便手摇揉茶机———“九一八揉茶机”的构造和用法。该机经济耐用,简单便利,不但可以改变用脚揉捻的不卫生状况,又可以使茶叶卷紧,既美观又不至于流失茶汁,提高了茶叶品质,增加了销售价格,同时还能节省人力。[15]另外还有第4卷第1期宋瞻骥的《米谷仓库之构造及贮藏方法》、第8卷第1-2期合刊陈维和黄维垣的《酸度与稻谷贮藏品质之关系》、第4卷第4期林振骥的《施用石灰与土壤改良》、第5卷第2期林振骥和黄恬静的《肥料盐与水稻土壤之初步研究》、第11卷第1-2期合刊和第12卷第1-2期合刊河为廉的《改良福建土壤几种豆科作物的初步研究(I)(II)(III)》、第2卷第1期陈时中《李卤咸制造法》、第2卷第4期沈孝容《枇杷装罐试验》、第3卷第3期陈振铎的《福安社口茶园土壤之机械与化学分析(附:倾斜地茶园设计法与土壤管理法)》、第8卷第3-4期合刊翁绍耳的《代替法在农场管理上之应用》等等。

    (三)森林畜牧方面《协大农报》登稿还包括了森林畜牧等农副业方面:第2卷第2期杨赐福的《简易造林涉及须知》强调了植树并非造林。整个造林工作涉及林地风土、树种选择、造林方法、林苗定植、后期管理等方面。文章从福建省造林须注意的树种、植树时期、造林地点、保护抚育、获益时间这几个问题详加论述。[16]第6卷第3-4期合刊林世泽的《植物蛋白质比率对于菜鸭生长之影响》一文认为饲料对于鸭有维持身体各部需要、促进生长、供给蛋的生产、长肥四个功用。文章通过对邵武当地就地取材且价格低廉的饲料进行试验,得到了对饲养鸭子有效又经济的饲料组合和成分(从经济和生长速率考虑15%蛋白质比率最优,),以方便农户选择。并用试验数据说明剥壳的小鸭比自然脱壳的小鸭死亡率高得多的事实劝诫农户。[17]还有第11卷第3-4期合刊李来荣等的《福建几种重要林木之天然繁殖》、第2卷第1期詹英贤的《邵武木本植物初步调查》、第9卷第1-2期合刊李来荣等的《山松天然繁殖之观察》、第3卷第1期詹英贤的《武夷山林木种类之观察》、第1卷第1期林青的《邵武畜牧概况及其改进建议》、第3卷第1期江福堂的《邵武牛会之调查》等文章也是对此方面的论述。

篇(9)

2、外业形成量大。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不同,它不是在车间厂房里作业,而是在田间作业,既使农业科学研究,也有大量的工作是在室外进行。这种情况决定了农业科技档案外业形成量大这样一个特点。即大量的农业科技档案是在野外、田间形成的。这一特点带来了农业科技档案形成、积累、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在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中应十分注意这个问题。

3、地域性强。农业生产离不开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水文、土壤、阳光、气候等。农业生产的布局、品种、栽培技术等,都因地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才有粮作区、畜牧区、林果区、水产区之分。粮作区也有水稻、旱作区的区别,水稻区也有因地域条件的差别而选用不同的品种,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伴生物的农业科技档案,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农业科技档案的种类、内容、成份都有很大差异,在形成、管理上也相应带有自己的特点。研究把握这个特点,是做好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产生效益

1、借阅(借出和室内查阅)、复制工作产生效益

几年来,总站档案室为有关人员查阅写总结、论文、调查报告、汇报、规划、报奖、填报资料、项目申报等查阅利用2000多人次。共有20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以技术档案为依据,一是2008年落实了省级重点农业新技术项目15项3748.75万亩次,总增产116700.74万公斤,总增收221125.136万元。其中:(1)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442万亩、亩产173.4公斤、亩增产20.4公斤;(2)大豆垄三栽培技术383万亩、亩产169.6公斤、亩增产16.6公斤;(3)重迎茬大豆综合栽培技术94万亩、亩产164.6公斤、亩增产11.6公斤(4)大豆45㎝双条密植栽培技术44.6万亩、亩产189公斤、亩增产38.7公斤(5)强筋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6)优质小麦栽培技术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7)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59.5万亩、亩产618.6公斤(8)专用玉米栽培技术369万亩、亩产633.1公斤、亩增产34.1公斤(9)水稻大中棚超稀植栽培技术300.2万亩、亩产591.2公斤、亩增产47.2公斤(10)水稻节水增效配套技术250万亩、亩产572.6公斤、亩增产27.2公斤(11)优质稻谷综合配套栽培技术200万亩、亩产561.3公斤、亩增产6.8公斤(12)水稻温室-大棚两段育苗高产栽培技术20.2万亩、亩产695.8公斤、亩增产121.9公斤(13)大豆、小麦、玉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1382万亩(大豆生产技术规程401.5万亩、亩产166公斤、亩增产13公斤;小麦生产技术规程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玉米生产技术规程730万亩、亩产626.3公斤、亩增产27.3公斤;水稻生产技术规程250万亩、亩产594.6公斤、亩增产59.2公斤),(14)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高效栽培技术97.5万亩(大豆套种经济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5.6万亩;玉米间种经济作物或杂豆69万亩;水稻育秧大棚综合利用260万亩;小麦后茬复种、复栽秋菜0.5万亩)(15)高效可持续农业——科学轮作体系的示范与推广105.75万亩(北部、东部地区建立玉米—豆—经等轮作方式大豆11万亩;中西部、中南部以玉米—大豆—经济作物方式玉米91.75万亩;山区以玉米—大豆—杂粮—经济作物方式玉米3万亩)。二是落实了市本级重点农业新技术12项,涵盖了粮食作物、瓜菜作物及其施肥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计划推广5195.5万亩次、完成5448.6万亩。为全市的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主动提供利用产生效益

篇(10)

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监督监测体系,农药的制售与施用几乎处于无序状态。农民为了保持高产丰收,追求利润最大化,多年来连续大量使用农药,使得病虫害对农药普遍产生抗药性,农民又再度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导致恶性循环。

我国农业部已多次颁布相关法律及法规,禁止将甲胺磷、对硫磷、甲拌磷等高毒农药用于果蔬,国家标准还规定在果蔬上不得检出禁用农药。但调查结果却令人震惊,以天津地区为例,高毒农药违法施用于果蔬的竟高达65.0%,夏季果蔬中禁用农药的检出率竟为31.6%,居全年最高水平。

四大法宝

虽然果蔬农药残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大家不必过分担心,平时只要多加注意,做好蔬菜水果的清洗处理工作,就可有效去除农药残留,放心食用。

法宝一:清水浸泡洗涤

先用清水冲洗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盖过果蔬,浸泡30分钟左右。必要时,加入果蔬清洗剂,以增加农药的溶出。例如,卷心菜等包叶菜,先去除外叶,剥成单片,浸泡于0.30%洗涤灵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基本上可清除大部分残留农药。又如,苦瓜、草莓等连皮食用果蔬,可用清水浸泡洗涤,加软毛刷刷洗。

效果评价:清水浸泡洗涤法的最高农药消除率为75.8%。

延长浸泡时间确实能更有效地清除农药残留,但B族维生素、维生素C流失也多,故此法不予鼓励。也不要将蔬菜水果切开后浸泡,否则更多的维生素C会溶在水里,得不偿失。

法宝二: 碱水/淘米水浸泡清洗

在碱性环境下,有机磷杀虫剂迅速分解,毒性降低,可用碱水或碱性淘米水浸泡法去除蔬菜水果残留的农药。例如,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0.5~1克(根据果蔬量配足碱水),将初步清洗后的果蔬放入碱水容器中,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次即可。

效果评价:碱水(1‰)浸泡法的最高农药消除率为61.8%。

注意!碱水不宜太浓,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弱酸,在有氧或碱性环境下容易氧化。

法宝三: 加热洗涤

随着温度升高,杀虫剂会加快分解,降低毒性。对难以处理的果蔬农药残留,可通过加热法除去。例如,果蔬受到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污染,可将清洗后的果蔬放入沸水中,焯2分钟后立即捞出,再用清水洗1~2次,即可入锅烹饪。

效果评价:沸水洗涤法(叶类蔬菜)的最高农药消除率为83.2%。

要严格控制加热洗涤时间。在高于80℃温度下,快速焯水的蔬菜中维生素C损失较少。

法宝四: 清洗后去皮(去根)

带皮的果蔬,如苹果、梨子、猕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茄子、萝卜、番茄等,应先洗净后去皮,以免刀器表面沾染农药造成污染;韭菜根部残留农药较多,应切除其根部后再烹调。

效果评价:去皮法的最高农药消除率达84.0% 。

去皮不仅可消除大部分农药残留,还保留了果蔬中的营养成分。切除韭菜2/3根部后,农药消除率为57.0%。为了保障食用安全,能去皮的果蔬,最好还是去皮食用。

两大注意

一、 适当延长果品存放时间

即使果品受到农药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也会缓慢分解,毒性降低。若条件允许,可将适于储存的果品存放一段时间(10~15天),食用前再清洗并去皮。

二、 不要购买“虫眼菜”

据测定,“虫眼菜”的残留农药并不少。因为农民一旦发现"虫眼菜",会积极地喷洒农药,以消除虫害。还有,发现果蔬表面有药斑或有刺鼻味时,也表明有残留农药。购买时,应选择当季盛产果蔬,不要购买“虫眼菜”,也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果蔬,因为这些果蔬更无安全保障。

果蔬农药污染排行榜

据测定,菠菜、小白菜、韭菜、花菜等叶类菜,受农药污染较重;番茄、辣椒、毛豆等瓜藤类,受农药污染略轻;萝卜、土豆、洋葱等生长在土壤里的蔬菜,受农药污染最少。外表光滑的水果,农药污染较轻;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果蔬(如猕猴桃等),受农药污染较重。

夏日应选购农药残留量较少的果蔬

上一篇: 质量标准化管理 下一篇: 退团发言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