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培训方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15 15:56: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机构培训方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育机构培训方案

篇(1)

关键词:

高考英语;改革;英语培训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国务院于2014年9月4日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等方案使得英语教育成为此轮招考改革的关注焦点。高考英语是改革的先行者,一直走在所有科目的前沿。恢复高考的近四十年间,英语科目的考试内容、试卷结构和考试形式发生巨大变化,但英语在高考中的恒定的分数权重和稳固地位,显示出国家和社会对其尤为重视。近年来英语教育产业蓬勃发展,社会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数量剧增,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总量超过5万家,目前中国有近3亿人的英语消费群体,个人与家庭不断加大对英语学习的投入,仅2012年国内英语培训行业年产值达到近300亿元。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教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河北省将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深化英语考试改革,引导英语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允许学生最多参加两次英语考试,并选择较好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河北省高考英语改革方案的公布对当地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产生巨大影响。在高考英语改革的过程中,市场英语培训需求的变化和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未来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以河北省保定市英语培训市场为调查主体,对学生和家长的英语培训需求、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现状、应对高考英语改革的措施等方面展开了调研。目前保定市各类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共25家,在此次调研运用配额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10家机构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保定市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经营现状等情况,以及针对高考英语制度改革所做出的业务调整意向及相应措施。为了解学生和家长对英语培训机构的需求情况及对英语培训机构的认知评价等信息,针对学生和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3份,问卷有效率为78.25%。

三、河北保定英语培训市场的调查分析

1.英语培训需求旺盛,开发潜力大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参加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学生占总体的31.63%;在知晓高考英语制度改革的前提下,选择继续让子女参加培训教育机构的家长占比高达40%。此外,69.55%的家长单独决定子女是否参加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只有30.45%的家长会在选择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时尊重子女的意愿,可见,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参加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最终决策权在家长手里。培训目的方面,41.4%的家长希望提高子女的语言交流能力,25.4%的家长为了培养子女兴趣爱好,为了高考应试和出国目的比例较少。因此,英语无论作为一项应用技能,其对学生及家长的影响力都不容忽视,保定市英语培训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

2.英语培训机构的认知与评价分析63.7%的家长在选择英语培训教育机构时最看重其教学质量,其次看重收费情况,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尤其关注培训费用,而对于其他方面诸如知名度、硬件设施等因素关注较少。高考制度改革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部分学生家长认为这会增加家庭的英语投入。四成以上的家长认为目前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最大不足是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四分之一的家长认为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为了吸引学生等目的而夸大宣传,同样收费标准不合理也是英语培训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应引起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对于获取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信息的来源,选择亲朋好友推荐介绍的方式占比35.7%;选择培训机构人员宣传方式占比28%;选择网络宣传方式占比27.4%;选择报刊杂志宣传方式最少,占比8.9%。由此可见,口碑宣传是大家获取培训教育机构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另外,对于英语培训教育机构邀请学生及家长来店进行体验咨询,44%的家长认为是否参加取决于自身有没有充足的时间,有意愿积极参加的人数较少,仅占14.9%。

3.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分析根据保定市统计局数据得知,保定市各类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共25家,其中少儿英语培训教育机构13家,青少年、初高中学生英语培训教育机构3家,成人、职业英语培训教育机构3家,综合型英语培训教育机构6家。通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0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进行了访谈调查,了解不同类型英语培训机构的主营业务。保定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大多有名牌大学或知名英语培训机构授权举办的,地方自创机构较少。调查的10家培训教育机构都有自主研发的内部教材,这些教材不仅各有特色,而且能较好地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有别于传统枯燥的教材,但是电子教材、学生课外资料、实践性课堂及网络平台的利用较滞后。7家培训教育机构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能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教授英语专业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仍存在只注重语言学习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

4.英语培训机构对高考英语改革的态度及应对措施在调查的10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中,6家对此次英语改革持谨慎态度,相关业务调整计划还处于观望期,业务调整计划会根据即将实施的中高考改革方案细则来制定。3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对此次英语改革持乐观态度,认为高考英语改革无疑会成倍地放大听说能力培训需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仅有1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对此次英语改革持悲观态度,认为不仅生源会有所下降,而且英语培训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目前该机构已经要求对英语教材的编写进行调整,通过更新教材和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运用能力,并且决定引入一定数量的外教来充实一线教学,以应对高考英语制度改革的浪潮。

四、基于高考英语改革制度下对英语培训机构的建议

1.明确定位,塑造核心竞争力,突出自身特色保定市25家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中,半数以上专注少儿英语培训,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压力大。学生家长希望高考英语改革后英语培训能够由应试英语向应用英语转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显著。由此,建议英语培训教育机构能够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不同省市高考英语改革制度的具体实施意见,把英语听说能力作为重点,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课外活动等方面精心设计,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英语培训教育机构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还需要在课程推介、培训资费、培训服务和培训周期等方面打造自身特色,塑造品牌优势。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在英语培训为主体的前提下,利用“产品驱动”打造自身特色,设计出新的课程,增加课程种类,全方位的满足客户需求。

2.立足市场,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家长选择培训教育机构最看重的因素是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因此,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有明确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法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英语培训质量首先应注重教师素质,师资水平是英语培训教育机构的生命线,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着培训机构的经济利益和品牌形象。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师资培训,培养其先进教学理念,提升其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应根据学习英语目标的不同来设计出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培训过程中获得最理想的学习效果。硬件设施配备也关系到教学质量效果,教育机构应注重自身硬件设施的齐备,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系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最快乐的英语[1]。

3.塑造品牌,优化推广渠道亲朋好友介绍是学生家长获取英语培训教育机构信息的主要来源,所以,英语培训教育机构要注重口碑宣传来增加客户粘性,从课程设置、优质服务上树立良好的口碑。其次要注意品牌推广渠道的优化,一个企业品牌的推广过程是应具有连贯性。许多培训教育机构在访谈过程中都提到,单一方式的重复推广效果不佳,甚至让消费者产生倦怠感,因此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在品牌宣传推广过程中,应采用多渠道互相配合,优化推广渠道。

4.个性化营销,有效呈现课堂效果在个性化营销方面,英语培训教育机构应以自主研发教材为基础,以呈现课堂为手段,以优化课程设置为保障,以提高品牌知名度为目的。例如,自主研发的教材要符合少儿的身心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时,可以将灵活调整授课时长。从学生成长角度看,家长是条件提供者、参与者;从学校角度看,家长是合作者、建设者、监督者。青少儿英语培训的特点是购买培训的是家长,而参加培训的是子女,因此要想培训课程获得家长的认同,首要任务是提高家长认知度和满意度,应让家长感知到孩子参加培训后的学习效果。因此,让家长走进课堂体验生动的课堂气氛,有效呈现出良好的课堂效果,同时建立多维衡量指标,把显性和隐性的效果通过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家长,让家长满意,进而为机构做正面宣传,最后成为机构的“活广告”。

参考文献:

[1]高梦,郑兰燕等.高考英语改革下英语培训市场何去何从——基于河北保定英语培训市场的调查[J].民营科技,2014(12):243-244.

[2]旷群,戚业国.高考改革与英语工具性本质回归[J].现代大学教育,2015(06):89-95.

篇(2)

一、学前教育的机构

1.机构设立。学前教育机构以单独设立的为主,以附设在小学里的为辅。在笔者考察的12所学前教育机构中,只有飞龙学前预备学校(Dragon School Pre—Preparatory)设有学前班,招收4—5岁儿童。这些学前教育机构既有单位创办的,也有私人团体创立的;既有社区举办的,也有教会组建的。

2.招收对象。学前教育机构招收对象的年龄较小、范围较广,从不足1岁到5岁的儿童,既有幼儿,也有学步儿和婴儿。如伦敦的芒果树(Mango Tree)幼儿园招收3个月—5岁的儿童。

3.机构规模。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普遍较小,4个班儿童不足60人,保教人员不到15人。如牛津大学第二幼儿园有4个班,53名儿童,15名保教人员,而田园屋(Field House)蒙台梭利幼儿园只有1个班,17位儿童,3位保教人员。

4.编班形式。学前教育机构编班的形式是不同的,有的是按年龄编班,有的是采用混合年龄编班,儿童数量的多少是决定编班形式的重要因素。如考勒姆(Coram’s Fields)社区幼儿园只有16名幼儿,所以采用的是混龄编班,而特布泰兹(Turbo Teds)幼儿园拥有58名儿童,所以采用的是按年龄分班。

5.师幼比率。学前教育机构都能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和师幼比率,在0—1.5岁儿童班,约有2名保教人员,6名儿童,师幼比为1:3;在1.5—3岁儿童班,约有3名保教人员,9名儿童,师幼比为1:3;在3—4岁儿童班,约有3名保教人员,12—14名儿童,师幼比为1: 4—1:5;在4—5岁儿童班,约有2—3名保教人员,16— 18名儿童,师幼比为1:7—1:8。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

学前教育工作者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为儿童提供一个关心、安全、爱和幸福的环境,使儿童能够受到积极的刺激、鼓励、表扬和尊重;2)促进每个儿童在情感、身体、社会性、智力等方面的发展,使每个儿童的潜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3)帮助儿童掌握读写算的简单技能,为儿童进入小学作好充分准备;4)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创造便利条件,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在确立具体的目标时,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圣·保罗(St.Paul)幼儿园把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儿童的四大技能上:1.社会技能:能和其他儿童合作游戏;适当使用、分享玩具和其他设备;能关心别人,善待别人;能发起谈话;能了解、接受不同于自己的儿童;注意个人卫生;2.情感技能:能描述自己的感觉;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接受成人的批评,而不沮丧;能倾听、服从小组的要求;有自信心;3.独立技能:能自己去洗手间;能自己穿脱外套;能自己穿脱鞋子;能运用刀叉;至少能集中注意进行10—15分钟的活动;4.教育技能:能了解主要颜色;能给身体部位命名;会写自己的名字;会复制/模仿书写;能运用各种艺术媒体;能用剪刀;能认识、理解数字1—5;能辨认一些字母的形状和发音;能分类、匹配不同的物体;能欣赏、分享图书和故事;能排列事件的顺序和模式;能复制基本的几何图形;能在框内涂色。

三、学前教育的内容

不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任务和内容从总体上来讲基本相同,但是在不同的年龄班则有所差异,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教育任务和内容越来越复杂,而这往往是以两岁为分水岭的。

(一)两岁以下儿童的教育内容

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任务较为简单,内容较为浅显,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如托马斯·考勒姆 (Thomas Coram)早期教育中心只从知识、技能、态度这三个方面提出笼统的要求,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如牛津大学第二幼儿园从探索技能、创造力发展、语言发展、操作技能、身体技能及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这六个方面提出粗浅的要求。

(二)两岁以上儿童的教育内容

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任务和内容比上一年龄阶段更为深入、全面,都包括六大领域,尽管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在表述具体要求时有所差异。例如,牛津大学第二幼儿园提出的要求为:1.交往、语言和读写:发展幼儿听和说的能力,使幼儿成为一个读者和作者;2.数学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运用数学思维的能力,使幼儿学会和运用数学语言;3.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使幼儿能和其他人合作,一起工作,一同游戏,共同反映生活经验;4.创造性发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交往能力、创造性地表现思想和情感的能力;5.身体的发展:使幼儿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喜欢运动,意识到空间,具有操作技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6.了解和理解世界:让幼儿初步接触历史、地理、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为了实现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学前教育机构都制定了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并通过主题的形式来体现。不同的年龄班拥有不同的主题,如两岁以下儿童,在春季的主题有“花”“蛋”“春天”等,两岁以上儿童,在夏季的主题有“我们的身体怎样工作”“假日”“海洋生物”等;不同的主题持续的时间不同,短的只有4周,长的则达8周,这主要是根据儿童的兴趣来决定的;每个主题的重点虽然可以不同,但都必须涉及到六个领域的教育内容。

四、学前教育的途径

(一)一日活动

这是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尽管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儿童入园与离园的时间、在园时间的长短有所不同。例如,瑞德克利弗 (Radcliffe)医院幼儿园,全日制儿童在园时间近11个小时(07:30—18:00),半日制上午组儿童在园时间为07:30—13:00,下午组儿童在园时间为13:00—18: 00。学前教育机构在安排儿童的一日或半日活动时,都注意做到:自由活动和有组织的活动相结合,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生活活动与娱乐活动相结合,室内游戏与室外游戏相结合,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相结合。

(二)区域活动

这是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英国保教人员认为环境是儿童发展的第三位老师,因而十分重视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布置和班级特色环境的创设,并通过区域活动来充分发挥环境的潜在教育价值,以满足每个儿童发展的需要。所见的活动区有图书区、科学区、电脑区、绘画区、家庭区、建筑区、数学区、玩水区、玩沙区、木工区、体育区、种植区等。

(三)游览活动

这是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不可忽视的途径。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均十分重视利用家庭和社区独特的教育资源,来拓展学前教育的空间,促进儿童的更好发展。保教人员和家长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儿童去博物馆、动物园、公园、儿童游戏场、书店、超市、商店、农场、运河等地方参观游览,以扩大儿童的视野,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培养儿童探索世界的能力。由于外出活动比园内活动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所以各个学前教育机构不仅在注册时要求家长签字表示同意让孩子外出活动,而且在每次外出活动之前还请家长签字以示同意。此外,学前教育机构还注意控制外出活动的规模和师幼比率。

五、学前教育的师资

(一)工作时间

所到之处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有全日教师和部分时间教师,例如,在奥克斯弗尔姆(Oxfam)工厂幼儿园11位保教人员中,有5位是全日的,6位是部分时间的。此外,许多学前教育机构还有正在接受幼教理论培训的学生加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来见习、实习,这虽然不能当作员工来计算师幼比,但却有利于组织儿童的各种活动。

(二)证书类型

学前教育工作者都持证上岗,但证书的种类却多种多样,有的保教人员同时还拥有几种证书:1) NNEB (Nursery Nurse Examination Board),即0—8岁儿童健康和教育的两年课程的毕业证书,许多教师持有的证书属于此类;2)PLA (Pre—School Learning Alliance),相当于DPP (Diploma in Pre—School Practice),即2—5岁儿童发展和教育的1年课程证书;3)CERT ED.(Certificate in Education),即初等教育的3年课程证书;4)CCE (Certificate in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相当于NVQ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level 2(初级),即0—8岁儿童保育和教育的1年学院课程证书;5)DCE (Diploma in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相当于NVQ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level 3(中级),即0—8岁儿童保育和教育的两年学院课程毕业证书。

此外,还有的保教工作者具有MCW (Maternal and Child Welfare)证书(即0—5岁儿童健康和发展的1年课程证书)、CQSW (Certificate of Qualification in Social Work)证书(即社会工作的两年课程证书),少数教师拥有BAHons(早期教育课程360学分)证书,个别高级教师持有B—Ed(360学分)教育学士学位证书,个别园长持有M.A.硕士学位证书。

(三)职业规范

学前教育机构要求保教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平等对待、尊重所有儿童,而不论其家庭背景、性别、种族、宗教信仰和文化。如瑞德克利弗(Radcliffe)医院幼儿园要求员工要为儿童提供积极的角色范例,表扬、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儿童出现过失行为时,要同儿童个别谈话,考虑儿童的成熟水平,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解释行为规则,使儿童意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知道如何做出更好的行为,而不允许员工体罚儿童、恐吓儿童、对儿童高声说话或尖叫、让儿童远离同伴、把儿童送到室外。

(四)在职培训

为了不断更新保教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保教人员的教育能力,学前教育机构都作出了保教人员在职必须定期参加专业培训的决定。有的学前教育机构要求全日教师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有的学前教育机构还规定了培训日,此时机构关闭,不对儿童开放,以保证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托马斯考勒姆(Thomas Coram)早期教育中心规定每年有5天为培训日,所有员工必须选择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如中心自培,地方学院的教育课程培训,考勒姆(Coram)教育局的培训。

六、学前教育的管理

(一)评估

从2001年9月开始,学前教育机构除了要在当地的社会服务部注册,接受当地的消防局、环境保护局的监督以外,至少每隔18—24个月还要接受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简称OFSTED)的督导和评估。“教育标准办公室”用14条标准(合格的保教人员,合理的师幼比率,足够的空间,满足儿童需要的资源,促进儿童情感、身体、社会性和智力发展的活动,安全的设施,合格的家具、设备和玩具,预防疾病传染的措施,儿童的平等机会,儿童的特殊需要,儿童行为的管理,和父母的关系,儿童的保护措施,儿童的记录材料)来评价学前教育机构的保教质量,写出评估报告,指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并反馈给学前教育机构。由于国家规定只有评估达标的机构,才有资格接受政府为3—4岁儿童发放的《幼儿教育补助金》(Nursery Education Grant),所以各种学前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依法办园。由于学前教育机构基本上都能照章办事,因此得到的评估结果往往皆比较理想,自然就都喜欢把印有OFSTED字样的合格证书张贴在大厅醒目的墙壁上,供家长观看和监督。

(二)收费

1.基本收费标准。

学前教育机构的费用标准是按天核算的,收费是按月进行的,每月第一天交纳全月的费用,儿童如果在某天缺席如病假、事假、休假等,已交的费用则不退还。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每天的费用不同,基本上在19—35英镑之间,上午半日与下午半日的费用也不同,基本上在12—18英镑之间,此外,两岁以上与两岁以下的费用也不同,在27—35英镑之间。

儿童4岁生日以后,基本上都能享受到政府发放的《幼儿教育补助金》,获得每周5个半天、每个半天2—3个小时的在园免费保教。据伦敦大学儿童与家庭、社会问题研究院院长麦尔威诗(Melhuish)教授介绍,从2004年3月开始,全英3岁儿童也能像4岁儿童一样,享受政府发放的幼儿教育补助金。

儿童不仅每天提前来园、推迟离园需另外交费,而且参加兴趣班也要额外交费。如托马斯考勒姆早期教育中心的核心日为9:30—15:30,儿童若要加入扩展日8:00—17:30,家长则需另外付费;田园屋蒙台梭利幼儿学校规定,参加法语课和音乐课兴趣班的儿童,每节课要交纳1.50英镑。

2.付费改革方案。

一些单位还从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制定了付费制度改革方案,如牛津大学、瑞德克利弗(Radcliffe)医院都出台了职工孩子保育工资福利方案,既为单位赢得了经济效益,也减轻了家长为孩子交付保教费的负担。如《牛津大学儿童保育工资福利方案》(University of Oxford Childcare Salary Sacrifice Scheme)的双赢性表现在:1)对于大学来讲,由于教职工加入方案后的工资相对减少,因而也就节省了支付给教职工的“国家保险金”和“养老金”;2)对于教职工来讲,加入方案以前,是在收入税后交付孩子“保教费”的,而加入方案以后,则是在收入税前支付孩子“保教费”的。同时,该方案建议:1.全校教职工只要年毛收入超过孩子保教费用的均可参加,且需签字表示同意加盟;教职工离开学校、教职工孩子离开大学或学院附属幼儿园时,方案均失效,工资恢复为加入方案以前的;2.大学节省的费用要全部用于幼儿园的改建、扩建;教职工节省的费用由其决定是否捐给大学,用于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之中。

(三)投诉

学前教育工作者认为,尽管他们全心全意地为儿童和家长服务,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引起家长的不满和抱怨,惟有以坦诚的态度、开放的心理,才能公正地对待家长的投诉。他们不仅相信家长的诚意,而且还鼓励家长一旦有了问题,就要尽早提出,以便于及时解决。许多学前教育机构都把投诉的程序告诉家长,这样家长就知道有了担忧和顾虑可以逐级上诉。一些学前教育机构还把投诉的最高机关告诉家长,使家长可以直接上诉。有的学前教育机构为了提高投诉的效率,还向家长做出了时间上的承诺。例如,圣·保罗幼儿园规定,园长必须在7天以内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予以答复,家长如果不满意,可向幼儿园管理委员会提出,管理委员会必须在7天内做出回答,家长如果还不满意,可向“教育标准办公室”上诉。

七、启示与思考

(一)幼儿班级与编制

我国幼儿园的规模普遍较大,基本上都在10个班级以上;班额也很大,不论是大班、中班,还是小班、托班,都有25名以上的儿童;师幼比率过低,均在1:13以上。我们在普及学前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而班级规模、师幼比率都是制约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向英国学习,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师幼比率,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我国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附属幼儿园,可否招聘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做志愿者,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轮流到幼儿园去助教,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与儿童广泛接触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又能增加班级成人的数量,利于组织儿童的小组活动。

究竟应该对儿童如何进行编班,是把同一年龄的孩子放在一个班级好,还是把不同年龄的孩子合在一个班级好呢?英国学前教育界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从本园的实际情况出发,儿童人数多时就按年龄分班,儿童人数少时就实行混龄编班。我们在向世界学前教育看齐的时候,不能只学其皮毛,认为混龄编班时髦就去追赶,甚至盲目地推崇混龄制。因为我国幼儿园的规模本来就很大,师幼比率又很高,如硬是要采用混龄编班,肯定事与愿违,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当然,我们在按儿童年龄分班的同时,可适当安排不同年龄班儿童共同活动的时机,通过“大带小”“小促大”等形式扩展儿童交往的范围,提高儿童交往的质量。

(二)幼儿数学教育

英国把幼儿教育内容划分为六大领域,包括交往、语言和读写,数学发展,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创造性发展,身体的发展,了解和理解世界。我国则把幼儿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相比之下,英国比我国更加重视幼儿的数学教育。查阅2001年9月教育部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我们会发现,在“科学”领域的7个条目中,有1个条目涉及到“数学”。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不轻视、不忽视幼儿的数学教育呢?怎样才能把幼儿的数学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的科学教育中去呢?这是我国幼儿教育与国际接轨不得不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三)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

2003年3月,教育部等十个部委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要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为了构建这种互相监督的合作伙伴关系;幼儿园就必须以开放真诚的态度对待家长,欢迎家长指出园方所存在的任何问题,并像英国幼儿园那样,把反映问题的正常渠道告诉家长,使家长知道要逐级反映问题,以便于及时解决问题,而不能怠慢家长,片面理解家长反映的问题,以免激化矛盾,迫使家长越级上诉,从而影响幼儿园的声誉,导致生源的流失。

社区潜藏着许多独特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把大门打开,经常带领幼儿外出活动,以充分发挥社区优势资源的价值,这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我国幼儿园在利用社区资源时的一个最大心理障碍就是过多地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而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如果我们借鉴英国的做法,让家长签字表示同意让孩子参加园外活动,这样就会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再邀请家长参与,以降低师幼比率,这样,就会更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了。

(四)幼儿教师学历

我国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求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必须在大专以上,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学历必须在本科以上,因此许多教师不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把不少精力用在忙于提高自己的学历上,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幼儿教师的学历提高了,是否就会随之带来幼教质量的提高呢?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每年要培养出很多本科生,但学生毕业后并不愿意去幼儿园工作,他们觉得那是大材小用了,因而改行去做别的工作的人比比皆是。英国幼教界的做法给我们以启示,这就是不应过分强调教师的学历,在职培训也应如此,要注意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从根本上升华教师的业务水平。令人欣喜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现在已开始面向社会招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短期培训,使其能担负幼儿园教师的工作。

(五)幼儿教育收费

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短缺是现行幼儿园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园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为由,另外收取费用,不得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等。”那么幼儿园资金缺乏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做到逐年增长”,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幼儿园的管理”。据此,我国企事业单位可否以《牛津大学儿童保育工资福利方案》为参照,出台相应的儿童保教付费制度改革方案呢?如这样,就能获得一些额外的资金,投入幼儿园的发展之中,如增加园舍,缩小班级规模,招收较小年龄的儿童,而不需要通过其他形式收取赞助费、赞助物,来改善办园条件。

我国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一直是按照幼儿的年龄来进行的,不同的年龄班收费标准不同,我们可否借鉴英国的做法,破除年龄界限,统一收费标准,因为幼儿总是要从小班升到中班、大班的;同时不退还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这样,就能减轻保教人员的工作量,使他们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高保教质量。

八、中,英两国学前教育制度的比较

1.结构设置。

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其中托儿所招收3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是为父母提供方便和对儿童进行保教,以保为主,保教结合;幼儿园招收3-7周岁的儿童,它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学前班招收的是没有条件进入幼儿园的5-6岁儿童(在现阶段,它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城市是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保育学校、保育班、学前游戏小组和日托中心。其中保育学校是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招收2-5岁儿童;保育班附设在小学里,招收3—5岁儿童。保育学校和保育班的主要任务是对儿童进行保健和教养。学前游戏小组招收2—5岁儿童,主要是通过游戏使儿童得到全面发展;托儿所分为日间托儿所和寄宿托儿所,招收2-5岁儿童,主要以保育为主。另外,英国设有幼儿学校,招收5-7岁儿童,属义务教育,相当于我国小学的一、二年级。

2.班级规模。

中国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特别是幼儿入园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其规模相对于其他国家仍然很大,有的幼儿园的班容量达到了40人以上,师生比达到了1:20。中国的幼儿园编班形式多是按年龄划分。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学前教育机构都能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和师幼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师幼率会减小,但最大不超过1:8。英国的编班形式有按年龄划分的(儿童人数少时),也有按人数划分的(儿童人数多时)。

3.课程内容。

中国教育部1996年6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并根据此文件于2001年7月2日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中国的幼儿园主要实行全日制。

英国的幼儿教育内容可划分为如下领域:交往、语言和读写、数学发展、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创造性发展、身体的发展、了解和理解世界。英国的幼儿园主要实行半日制。

4.收费标准。

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标准一直是按幼儿的年龄来划分的,不同的年龄班收费标准不同,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需退还家长,有的学校假期内也提供服务。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标准是按天核算的,收费按月进行,每月的第一天交纳全月的费用,儿童缺席时的费用不退还,儿童每天提前来园、推迟离园需另外交费,而且参加兴趣班也要额外的交费。从1998年9月起,所有4岁幼儿都可以享受每周5天,每天2.5小时的免费早期教育。

九、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

英国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年龄统划为3-5岁。从内容上看,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强调让幼儿过早地识字和书写,要求幼儿能够独立阅读一系列熟悉的单词和句子,并且能用钢笔写出可识别的字母等(过早的识字到底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利弊如何,值得进一步研究)。英国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幼儿的个性与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打基础,因此几乎所有的教育内容都与孩子的活动紧密相连。

2.教育方式自由宽松,对家庭、社区的重视度高。

英国的学前教育方式非常宽松,大多数以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进行,除了一些音乐活动外,基本上没有集体性的教学活动。这时,家长是幼儿最重要的教育者。英国政府将幼儿工作者这一概念社会化:首先,把母亲关心介入幼儿教育作为一项政策性要求。其次,注重“照顾人员”的介入,如校外支援者、创造者、辅导人员等。再次,重视家长工作,认为家长是学前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角色。指导幼儿园与家庭协调关系,使家庭和社区成员都成为“幼儿园的合作者”。

3.注重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已在英国的托儿所里得以广泛应用。每所托儿所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台计算机,孩子们可以使用计算机玩许多游戏。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由于图、文、声并茂,使孩子学起来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明显,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

4.注意减轻幼儿学习负担和压力。

英国的托儿所给人感觉一般是自由而没有组织性,但这恰好是英国学前教育的特色,英国学前教育在注重培养幼儿能力与个性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减少压力。幼儿一般没有家庭作业,即使是5-7岁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没有。这一点与中国不同,中国连幼儿园也有适当的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相对多一点。

十、启示与借鉴

从中、英两国的学前教育制度比较不难看出,由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国在学前教育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借鉴英国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对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在班级编制方面。

与我国的学前教育相比,英国的班级规模、师幼比例都比较小,我国应在普及学前教育的同时注意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师幼比率,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英国的编班形式也值得我国学习。我国可以适当地实行混龄编班形式,这样有利于儿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弥补了独生子女缺乏异龄同伴交往环境的缺陷。

2.在课程内容方面。

从两国的课程内容比较上看,英国的学前教育更重视儿童的数学教育。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科学”领域的7个条目中,有1个条目涉及到“数学”,如何把幼儿的数学教育有机地渗透到科学教育中,值得我们深思。

3.在收费标准方面。

我国的收费标准一直是按照幼儿的年龄来进行的,不同的年龄收费标准不同,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借鉴英国统一收费的经验,同时不退还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可把这部分的资金作为提高教师工资或增加教学设施方面)。

4.在师资要求方面。

篇(3)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民办教育机构所在地的作用,规范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行为,维护民办教育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中小学生、幼儿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二、目标任务

通过排查整治,加强对全区未审批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短训机构的食品卫生、消防、交通、校舍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彻底消除各类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及幼儿安全,促进全区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三、基本原则

此次排查清除隐患活动,应遵循统筹规划、堵疏结合、先易后难、重点突出、督察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按《市区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以镇、街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由各镇、街摸清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的详细情况,然后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民办教育机构进行督查,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开展好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消除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安全隐患工作领导小组。

五、职责分工

(一)区政府办:督促区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履行教育执法责任。

(二)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清理整顿活动,对活动中的不稳定事件及时处置。

(三)区教育局:负责审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和各类非学历教育机构,并实施管理;负责培养和培训校长(园长)、教师,并建立校长(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查制度;负责做好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的年检年审工作。

(四)区卫监局:根据有关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法律和规章制度,对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的食堂进行重点检查,为饮食卫生提供保障。

(五)区住建局:负责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危房技术鉴定工作。

(六)区安监局:负责对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的各种设施,特别是对房屋及院墙的安全、接送幼儿车辆的安全状况以及用电、防火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

(七)区公安分局:负责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安全保卫和消防设施的审核工作;对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车辆依法进行检查,严格查处“三无”车辆;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刻制公章进行检验;配合打击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无证照经营行为。

(八)区城管局:加强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周边环境整治,及时消除危及师生的安全隐患,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周围环境的整治和管理,取缔校园门前的无证摊点。

(九)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标识的设置与维护,负责校车的审查和安全检查。

(十)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抓好镇(街)辖区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基本情况及日常管理的档案资料建设,组织搞好基础资料收集、归类、整理、统计、核查、填报工作,确保档案资料齐全、数据清楚、准确。

六、工作时间及内容

(一)调查摸底阶段。

各镇(街)要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成立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广泛进行宣传活动。在此基础上,对未审批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对排查出的情况,进行逐一登记造册,摸清底数,并交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会计行业重要性的不断凸显,会计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决策者和投资机构所重视,中国1 200万会计人员的巨大市场空间催生了庞大的会计教育培训市场。从学历教育到后续教育,从入门级的会计证考前辅导到高端国际会计执业资格考前培训,不断拓展的业务种类支撑了数以万计的会计教育机构的生存。与此同时,伴随着20世纪末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会计教育已逐步演变成为国际、国内会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对于面授教育,远程教育由于受众面广、信息资源丰富、内容更新快、名师边际效益大、价格低廉、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会计人员所接受。基于这一共识,众多依赖于面授教育的传统会计培训机构也纷纷效仿,试图借助于这一新型“蓝海模式”,一举摆脱自身的竞争压力。然而,相对于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面授教育,远程教育的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截然不同,面对的竞争形势和内在业务环节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要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在会计教育市场中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相关机构必须深入地进行组织的竞争力和价值链分析。本文以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将会计执业资格考前辅导和会计人员后续教育作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会计远程教育机构为例,进行相关分析,以探讨其竞争规律。

一、会计远程教育机构的发展生态分析

与所有的传统行业相同,会计远程教育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来自五个方面的竞争因素的影响(参照波特的竞争力分析方法),即: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间的竞争、新竞争对手的入侵、替代产品和服务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见图1)。

其中,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由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网校、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网校等几大会计远程教育巨头的长期博弈,市场已呈现竞争日趋激烈、收费逐年下降、产品同质化明显的态势,企业之争已演变成其品牌和规模之争。虽然会计远程教育市场正通过不断入侵会计面授教育市场份额而逐步扩张,但从市场总体规模上来看,现存的会计远程教育市场规模并不足以支撑太多的机构生存。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出台针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强制性培训要求,加大对远程教育方式的认可范围,以此来释放更多的远程教育市场机会。

不断涌入的新市场进入者,如各地方财政部门的网站、一些商业软件机构的财会网站以及一些民营的网络培训机构等,纷纷将自己的业务范围拓展向会计远程教育领域。由于进入会计远程教育行业的资本需求不大、技术较为成熟、政策门槛较低、营销渠道与面授教育重合度较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的市场进入者将会源源不断,但同时也可预料,新进入者如不能有效地把握远程教育的内在运营规律,持续生存的形势也不会太乐观。

在替代产品和服务方面,由于3G手机应用的逐步扩展、交互式电视的普及、卫星通讯方式的成本下降以及高速互联网的日趋成熟。基于第一代Internet的主流远程教育模式必然受到基于新媒体的替代方式的挑战,围绕着新的业务增长点的竞争将会越来越白热化,现有的会计远程教育机构只有紧随行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地摸索新媒体的运营特点,吸纳部分可实施的新媒体会计教育模式,才能得以持续地生存。

在客户的议价能力方面,由于会计远程教育的服务商日趋增多,客户可选择的余地也随之不断扩大,尤其是会计远程教育机构面对的终端客户是针对价格具有高度敏感性的财会人员群体,因此无论是最终学习用户,还是委托的集团客户和特约商都会不断地通过讨价还价,来压缩会计远程教育培训机构的成本,以降低其赢利空间。

会计远程教育机构的供应方主要包括:外聘主讲教师和答疑助教、Internet网络接入服务供应商、IDC(网络服务器托管机构)、外包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成品课件的供应商、外包网络课件制作商以及通讯服务的供应商(如800、400服务供应商,即时通产品供应商、企业电子邮件服务供应商等)。随着供应商综合服务能力的逐步提升,除了少量的供应商议价能力因竞争激烈而有所下降之外,大部分供应商都有不断提价的可能。

当然,在会计远程教育机构的发展生态中,除了上述的五种竞争压力之外,还是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如对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强制性要求、对远程教育方式的认可程度、远程教育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等,政府对会计人员教育政策和法规的每一次调整都意味着市场新一轮变化的开始。

二、会计远程教育机构的基本价值链分析

尽管每个会计远程教育机构的发展历史、人员规模、业务范围、组织战略、核心流程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按照波特的观点,它们的基本价值链都是相似的,至少在结构上均包含有该企业存在的价值和主要的价值活动等方面。

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机构的价值链为例(见图2),机构存在的价值主要表现为社会责任和必要的利润两个方面,而机构主要的价值活动则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部分。基本活动包括:调研与设计、宣传和招生、教学管理、学员服务和客户维护等;支持活动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公关活动等。其中:

调研与设计是项目立项前的基本活动,主要包括: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市场客户需求调研,具体的项目方案设计,确定拟开设的课程,分析远程教育平台架构和进行产品或服务定价等。

宣传和招生是项目立项后的基本活动,主要包括:树立远程教育网站的形象,建立零售、、集团销售等各种营销渠道,推广宣传项目和产品,举办各种推广销售活动,具体的招生工作等。

教学与管理是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基本活动,主要包括: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和运营管理,IT基础支撑平台的维护,相关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教学活动的服务提供等。

学员管理也是项目执行中的基本活动,主要包括:学员在线答疑活动,作业提交与评阅,组织实时教学及交流活动,调查学员满意度,评估学习效果,管理学习进度等。

客户维护是跨越项目执行整个生命周期的基本活动,主要包括收集客户信息、举办各种主题交流活动、定期提供电子资讯、电话回访及营销、客户满意度调查、呼叫中心管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个基本活动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呈现着密切的联动关系,其中一个环节投入的多少可能会直接影响另一个环节成本的高低。比如,调研与设计环节投入充分可能会减少教学环节和服务环节的成本;宣传与招生环节投入不力可能会加大学员服务和客户维护环节的成本等。

相对于基本活动聚焦于产品和服务的创造、销售、服务等环节,支持活动则是辅助基本活动的次要活动,它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机构内部的管理职能提供相互支持。按照会计远程教育运营的一般规律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支持活动应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和公关活动等内容。

从图2中所描述的细节可知,远程教育的支持活动与面授教育的支持活动,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技术支持环节。因为其中描述的网站开发技术、访问者分析工具、课件资料库、多媒体资源库、网络广告制作和分析工具、课件制作工具、个性化学习系统、服务器镜像技术、网上教学评价系统、网上辅导答疑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等都是面授教育所不具备的。由此可见,在一个优秀的远程教育机构中,能快速跟踪远程教育技术走向的技术团队是非常关键的。

三、会计远程教育机构的发展战略

基于上述的发展生态分析和机构价值链分析,参照企业发展战略的经典理论,我们认为会计远程教育机构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主要有四种,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中战略和供应链发展战略。

在成本领先战略的指导下,机构的发展目标成为行业中低成本的生产者。针对会计远程教育而言,成本要做到行业领先水平,一方面,需利用专有技术和自有师资降低网络教学课件的生产成本,提高网络教学课件的重用率和使用生命周期,降低网络运营费用,减少在线服务的人力投入;另一方面,需追求项目的规模效应,利用电子教育虚拟产品本身的高共享特征,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提高单位课件或项目的使用率,同时利用长尾理论充分挖掘小众产品的使用价值。当然,追求规模效应必须借助于强有力的营销手段和市场政策。成本领先的机构尽管主要依赖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但仍需要在差异化的基础上创造价值相等或价值近似的产品和服务优势,以领先会计远程教育行业的平均收益水平。

在差异化战略的指导下,机构力求就客户普遍重视的一些核心诉求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差异化经营战略主要依赖于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独特的营销渠道、独特的服务送达方式等,并需获得顾客的高度认可。行业内近年来也出现过一些差异化的例子,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网校在高级会计师考前辅导项目中创新性地提供的配套论文班和评审班;部分网校提供的网上模拟考场服务及正在尝试的利用手机提供交互式的实时练习服务,同时还有借助IPTV等新媒体渠道提供创新课程学习平台等。由于这些产品或服务具有较低的复制门槛,虽然在短期内可能通过产品价格溢价提高机构的赢利水平,但从长远而言,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长效的竞争力。

在目标集中战略的指导下,机构着眼于在行业内一个狭小的空间作出选择,即着眼于一个可能赢利的细分市场。如聚焦于CPA后续教育培训市场、某地级市财会人员培训市场、某国际会计执业资格网上考前培训市场等。如果机构在选定的细分市场上可以获得持久的成本领先或差异化的地位,并且这一细分市场具有足够的长期吸引力,那么实施集中战略的机构就会成为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的佼佼者。但互联网的远程培训具有较强的跨地域渗透能力,其远程教育平台需要运营较多的项目以摊薄高昂的IT投入成本等。目前,基于这种战略成功的机构还未见报道。

在供应链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机构主要通过建立跨供应商、机构本身以及核心顾客的产品或服务供应链,通过与对方建立紧密的信息伙伴关系来绑定供应商和顾客,从而提高其对机构的粘性,削弱其议价能力。如:通过开放内部信息系统给合作伙伴――特约地区商,让其通过系统获得有意购买但未实际付费的潜在学员信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域内精准营销行为;通过为核心客户――大型集团用户提供超值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为其建立具有对方企业特征的学习门户,以降低其管理工作强度,提高其企业影响力;通过与内容供应商在约定的条件下交换有价值的客户信息或课件产品,来减少彼此的产品与服务成本等。

四、分析结论

与基于面授的传统会计教育机构相同,会计远程教育机构同样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新市场进入者、替代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和顾客等方面的压力。由于它的运营模式本质上属于电子商务的一种,因此其具体竞争模型和基本价值链在一些核心环节上都呈现出一些基于IT的典型特征。

要提高这类机构的竞争能力,必须在充分了解其运营规律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其价值链上的每一个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充分认识这些环节间的联动关系,从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中战略和供应链发展战略中选择一种适合于机构自身发展的战略方案。只有脚踏实地、稳步发展,才有可能在中国不断发展的会计远程教育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马贤明,庞金伟,王颖等.中国远程会计教育体系构造研究[J],会计研究,2003(12).

篇(5)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对非法办园、审批不严、管理不规范、安全问题突出等问题全面开展清理整顿工作,使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规范办学,健康发展。

二、清理整顿范围和内容

(一)清理整顿范围:全县各类民办学前教育机构。

(二)清理整顿内容: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园条件、设施安全、幼儿饮食卫生、车辆管理、收费和从业人员资质情况及教育教学等工作。

三、工作步骤

清理整顿工作从6月10日开始,至9月10日结束,分五个步骤进行。

(一)部署动员阶段(6月10日至6月15日)

成立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制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任务,营造清理整顿工作氛围。县清理整顿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溶任组长,*县发改局、县民政局、县建设局、县*局、县工商局、县教育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调查摸底阶段(6月15日至6月25日)

各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对辖区所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全面排查,掌握准确情况,登记造册。

(三)重新认定、审批登记阶段(6月26日至7月10日)。

对各类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从办园条件、安全管理、饮食卫生、医疗保健、消防设施等方面逐项进行检查。对符合条件的学前教育机构要重新进行审查登记,颁发学前教育机构许可证,并进行公示。对不具备办园基本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的学前教育机构要限期整改。

(四)全面清理整顿阶段(7月11日至8月1日)。

对限期整改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检查,已符合基本办园要求,但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按相关规定补办办学许可证。对责令整改已达期限,但仍不具备办园基本条件和不符合卫生安全相关规定的,予以取缔。

(五)规范管理阶段(8月1日至9月10日)

县教育局会同县民政局对辖区学前教育机构重新登记后,利用各种媒体向全社会进行公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管理长效机制,规范办园行为,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督导检查工作。

四、工作职责

县教育局:全面负责清理整顿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具体做好学前教育机构的审批、登记注册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县卫生局:负责审查学前教育机构的卫生条件与资格,检查学前教育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

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审核工作。

县民政局:负责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登记与法人资格审定工作,并会同县教育局将合格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向社会公布。

县建设局:负责学前教育机构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鉴定及新建建筑物的审批等工作。

县*局:负责学前教育机构的治安、园所安全教育指导、消防设施检查、交通安全检查等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对无证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取缔。

县工商局:负责清查学前教育机构“三无”器械和玩具,配合相关部门对无证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取缔。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学前教育机构的摸底工作,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办园情况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妥善做好被取缔办园资格的学前教育机构在园幼儿安置及幼儿家长稳定工作,指导达到注册条件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登记注册,并做好长效管理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对学前教育机构开展清理整顿是规范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确保幼儿安全和身心健康,促进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要求,落实责任,不走过场,确保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二)严格审批程序,明确监管责任

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审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要坚持“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督管理,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制度,未经审批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新设学前教育机构。

(三)强化从业人员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资格准入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加强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的日常教育管理与考核,淘汰不合格从业人员。要结合实际,认真开展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四)强化校车监管,避免事故发生

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校车进行专项排查,严格检查校车车况和驾驶员资质,严禁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机动车接送幼儿,严禁聘用不合格驾驶员,严禁校车超载。使用校车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要建立教师跟车制度和收车验车制度。

(五)落实部门管理职责,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篇(6)

二、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确保专项活动圆满成功,成立市民办学校排查和规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公安局、工商局、物价局、建委、城市行政管理执法局、卫生局、教育局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由张国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制定方案,认真排查

此次排查的对象为全市行政区域内已正式批准和未经审批注册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及培训机构。

各乡、镇、街道要认真制定排查方案,建立排查工作机制,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民办学校(有无证)进行实地查看,做到全覆盖排查,一处不漏,不留死角。

四、依据标准,分类治理

对排查情况要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并如实填写《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情况登记表》、《无证幼儿园情况登记表》(一校一园一表)、《无证幼儿园摸底排查登记表》和《市正式批准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摸底排查表》。根据排查结果,按照《省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基本标准》规定的“准入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进行分类,核准准入学校、整改学校、取缔学校。根据本辖区学校布局规划,分别对无证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分类下达告知书,该准入的按规定程序报批,该整改的限期整改,该取缔的坚决取缔,并妥善做好学生分流工作。

五、形成合力,确保实效

各乡、镇、街道牵头,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开展排查整改工作,要充分发挥当地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保障排查、整改取缔工作顺利进行。杜绝搞形式、走过场。

六、严格治理,分步实施

1.宣传动员阶段(10月28日至11月8日)。市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召开市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市电视台开辟专栏,加大对专项活动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公民办学校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各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此项活动,制定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2.排查摸底阶段(11月6日至11月19日)。各乡、镇、街道牵头,对本辖区的非法办学行为认真摸排,登记造册并下发整改通知书。

3.清理整顿阶段(11月20日至12月31日)。符合办学基本条件,但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教育机构及时补办手续。需整改的民办教育机构要按照省厅办学基本标准及市检查组提出的整改要求,及时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办学标准或者拒不整改的坚决取缔。

4.验收复查阶段(2012年1月1日至1月31日)。验收复查的内容主要为检查时符合办学基本条件的是否完备了手续;要求整改的,是否整改到位;取缔了的民办教育机构是否仍在举办,如仍在举办,强行取缔。通报开展清理非法办学专项活动实施的结果。

5.规范管理阶段(2012年1月31至2012年3月10日)。市教育局根据验收复查结果,依据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民办学校纳入正常的教育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强化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监督与管理,促进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七、相关部门排查职责

1.教育部门:主要检查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场地、办学设施及师资队伍等办学基本条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公安部门:创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查处、打击检查过程中的违法、抗法行为。

3.公安交警部门:主要检查民办教育机构接送学生车辆车况情况。

4.公安消防部门:主要检查民办教育机构校舍消防通道;消防设施、制度等是否到位或是否达到国家有关要求。

篇(7)

中图分类号 G71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2-0082-06

《2006卡尔・柏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Carl D. Perkin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t of 2006)(简称《柏金斯法》)是“目前(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中等和中等后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依据来源”。《柏金斯法》虽“采取了适度的(modest)重要措施以改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但在阐述为参与21世纪基于知识的全球市场做准备的年轻人和成年人的需要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改革与更新”[1]。针对《柏金斯法》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调整,行业部门、雇主、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以及学生的教育需要,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4月出台了《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Investing in America’s Future: A Blueprint for Transforming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简称《改革蓝图》)。《改革蓝图》系统规划、设计出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未来改革方案,以重新授权于《柏金斯法》。

一、出台背景

(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

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驱使奥巴马政府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向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奥巴马政府为美国经济发展设计了一个蓝图,该蓝图“将美国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制造业、能源、工人技能以及美国价值观的复兴之上”[2]。在奥巴马政府,教育是发展新经济的基石,“中等后教育和培训是竞争新经济工作职位的必备条件。在30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中,大约2/3的职位要求具备中等后教育或培训(经历)。高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是仅有中学毕业文凭人员的2倍。(接受)中等后教育和培训是进入中产阶层和未来繁荣的最明确路径,也是重建国家经济和建设光明未来的核心”[3] 。为此,奥巴马政府设定了“到2020年,美国再次拥有世界上最高比例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国家目标,同时还呼吁“每一个美国人至少要接受一年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后培训”[4]。

(二)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相对不发达现状

美国当前的教育培训系统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和行业部门的用人需求。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重要指标被其他工业化国家赶超:一是美国年轻人注册入读高校的比例在世界排名第9位,而25~34岁成人中,持有行业资格证或执照和中等教育后证书或学位的比例排名第16位,落后于韩国、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工业化国家;二是来自富裕家庭的中学毕业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这几乎是一定的;而来自贫困家庭的中学毕业生中,仅有过半学生选择入读高校;三是虽然多半高校学生能在6年时间内毕业,而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完成率仅为25%。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学生间的上述差距愈加扩大了美国日益增长的收入差距[5]。

与此同时,美国许多工商企业报告指出,在医疗、技术以及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很难招到技术工人,即使在失业率虽有下降但依然很高的当前也是如此。

在奥巴马政府看来,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国家未来进行投资的关键。加强并改进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复苏、走向繁荣以及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中等后教育来说是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的学术性、技术性知识培养学生必要的工作技能和职业意识可以为其将来就业作准备;雇主则将职业技术教育视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为企业发展培养适用的技能型人才。由此,奥巴马政府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上升到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来。

“不过,学生、家长、教师以及雇主都清楚(美国)今天现有的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program)太少。《2006卡尔・柏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诸如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为联邦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引进了一些重要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经验,但距离为学生和雇主系统地创造更好的结果以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中竞争还很远。”[6]

因此可以说,大力发展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迫切需求与美国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现状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奥巴马政府《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的出台。

二、核心原则

奥巴马政府的《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建议本着以下四条核心原则[7],改革、重塑美国职业技术教育。

(一)在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①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建立有效对接

为制定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和雇主密切合作,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作出回应。《改革蓝图》要求,州政府与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发展部门合作鉴定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和有用人需求的职业,以便当地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聚焦于这些行业职业的用人需求。

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要为学生提供严格的、一体化的、同时为升学作准备和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蓝图》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必须为学生提供流线型、结构化课程,这样的课程将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衔接起来,学生完成学业后可同时获得行业资格证或执照与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

由于各地的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同,因此,各地制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也不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享有充分的灵活性,制定既适合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又能引导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培养计划。不过,在《改革蓝图》政策建议共同指导下设计出来的培养方案还是会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如中学教师和高校教师携手工作,传授一体化的学术性、职业性和技术性知识,并演示这些知识与真实职业场景之间的联系;当地教育机构(local education agencies)、中等后教育机构以及雇主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work-based learning)机会;通过实行双学分制(dual or concurrent credit),加快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等。

(二)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改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

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机构、雇主、行业以及其他合作伙伴间加强合作,对于创建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是必要的。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学术性、职业性、技术性教育内容间的相关性将变得更强、更严谨一些,与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之间的对接也会更好一些;学生在中学修习高校课程、当学徒或参加实训,可获得高校学分;他们对于修习高校培养计划(entry into college programs)的要求会有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日后无缝过渡到中等后教育阶段。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有利于节约资金,提高设备、设施等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毕业时获得行业认可的资格证或执照和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为在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内有用人需求的职业岗位就业作准备。

(三)基于统一界定的、清晰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测量指标,推行问责奖励制

现行的《柏金斯法》要求各州按照公式向地方教育机构分配资金,允许各州创建各自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指标,而这些指标的前后矛盾和不一致阻碍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有效的外部验证性分析。对此,《改革蓝图》要求,各州在分配资金给地方协会时引入竞争机制,用统一界定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指标测量绩效,然后把基于绩效的资金奖励给那些成功缩小了学生群体间参与和绩效差距的地方培养计划。

新的资金分配方案使各州在资助那些严格的、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地区经济增长重点作出有效回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时享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地方协会成员申请资金制定、开展与本州认定的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和有用人需求的职业相对接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然后各州将资金奖励给那些能有力证明有能力为所有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地方协会。

《改革蓝图》要求,将绩效指标的界定与《1965年基础和中等教育法》(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of 1965)、《1998年劳动力投资法》(the Workforce Investment Act of 1998)以及《1965年高等教育法》(the Higher Education Act of 1965)等其他联邦法案中的绩效指标界定对接,并要求各州将职业技术教育数据并入到各自的纵向数据系统。《改革蓝图》同时要求,地方协会以及各州对职业技术教育数据进行分解,以识别中等教育及中等后教育阶段不同性别、种族、民族、社会经济地位、英语水平及残疾学生的参与和绩效差距,并要求通过开发改善计划,致力于缩小被识别出的学生参与和绩效差距。

(四)各州加强对地方培养计划实施与创新的支持

《改革蓝图》突出强调,各州在支持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和系统性改革中要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提高了对于各州的期望,要求各州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获得联邦公式拨款,这些条件涵盖了诸如把职业技术教育数据连接到州纵向数据系统、允许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算作学分(academic credit)、改善职业咨询系统以及减少对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州层面政策障碍等领域。在获得任何联邦资金之前,要先确认州政府是否已着手相关改革,以改善所有学生获得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

为刺激职业技术教育基层创新、加大对创新成果的传播扩散力度,《改革蓝图》建议使用新设立的职业技术教育创新改革资金②(CTE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und),以把新的基于证据的培养实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融入到当前的培养方案和路径中。奥巴马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的识别与开拓,创新改革资金将用来帮助检验有发展前途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践、培养方案与战略,也将用来支持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的传播与扩散。

为进一步刺激各州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改革蓝图》允许将一部分创新改革资金用于那些旨在极大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入学机会、扩大州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以及采取行动显著提高绩效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政策与培养方案的实施,如各州可以申请资金,利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设施与设备对成人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职业技能;也可申请资金,运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培训,以增加农村或边远社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只有那些提出改革方案,或加强、或在原有条件下进行改革创新的州才能获得联邦创新改革资金。

上述四条核心原则是奥巴马政府改革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础,其要义是在“对接”、“合作”、“问责”(accountability)以及“创新”努力中推动“平等”、“高质量”理念的贯彻落实,以确保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满足雇主、行业企业、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只有女性、有色种族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以及残疾学生等弱势群体都能平等地享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美国“到2020年再次拥有世界上最高比例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国家目标才能实现。

三、亮点

(一)突出强调州政府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积极角色

《改革蓝图》强调,若在州层面没有强有力的领导,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将得不到根本改变。在资助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时,现行的《柏金斯法》没有要求各州系统地鉴定州、地区或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发展重点,这造成地方领导、行业部门、学生和家长以及其他重要利益相关者对于该资助哪些培养计划或学习什么专业不能作出明智决定。

《改革蓝图》突出强调,州政府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积极角色,试图改变上述现状。各州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发展部门合作鉴定快速增长的行业部门中有用人需求的职业。再将这些信息给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人员,以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作出回应,并与地区经济发展重点相对接。各州也要与学生及其家长分享这一信息,以便他们对培养计划和职业选择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职业技术院校按照岗位需求,为行业企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此,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需要建立有效对接,方能实现双赢。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的引进与更新,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结构将随之调整,行业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也将随之更新与升级。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如何建立有效对接、更好地顺应并引领当地经济发展,《改革蓝图》强调的“政府要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扮演积极角色”值得关注和思考。

(二)中学教育与中等后教育相衔接,学生在中学时可修习高校课程

《改革蓝图》建议,当地教育机构和中等后教育机构间建立衔接协议,学生在中学时可修习高校课程并习得学分,这样,他们在高校就读时可避免重复性修习课程。这些协议对于减少完成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所需时间和成本至关重要。奥巴马政府期望各州创建全州范围内衔接协议,并鼓励他们支持“给予那些完成注册学徒计划和行业实训的学生高校学分奖励最大化”政策。

将中学教育与中等后教育衔接起来,学生可同时习得中学学分和高校学分,较短的时间内、花较少的成本即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目标。这对于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有机衔接,在较短的学制内为行业企业培养更多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可资借鉴之处。

(三)突出强调就业技能(或21世纪技能)的培养

《改革蓝图》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所有学生均需掌握的核心学术知识以及针对特定职业的专门化知识。此外,还需学习、实践一系列就业技能,如团队合作能力、有效交流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这些就业技能(或称21世纪技能)具有可迁移性,可以使个体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从一个工作岗位或领域无缝过渡到另一个岗位或领域。《改革蓝图》期望职业技术教育为学生创造机会,培养或加强这些21世纪技能。

重视就业技能(或21世纪技能)的培养和加强,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职业技术人才岗位迁移能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天然缺陷。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当下就业的同时,如何“以学生为本”,在较短的学制内,为学生创造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21世纪技能,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国内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者重视、思考与研究。

(四)为加强合作,利益相关者间组建协会、实现资源共享方能申请到联邦资金

雇主、行业部门以及劳动合作伙伴最清楚劳动力市场当前、近期及未来的人才需求,但这些利益相关者没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到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现行的《柏金斯法》分别为当地教育机构和中等后教育机构提供独立的资金流,也没有为私立部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设置参数(set parameters),这不利于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与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实现对接,削弱了学生在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之间过渡的能力。为此,《改革蓝图》要求当地教育机构、中等后教育机构及其合作伙伴组建协会,只有以协会的名义方能申请到联邦资金。

协会的组建可以基于地理区域、行业部门或其他因素,但必须包括当地教育机构(其中至少有一个机构要为高比例的低收入家庭学生服务)和提供两年制学位的中等后教育机构。协会中的其他合作伙伴可以是雇主、行业协会、劳动组织、公私立劳动力团体、创业型组织以及包括研究型大学、具有历史意义的黑人院校、其他少数民族服务机构在内的组织和团体。

为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与雇主、行业部门以及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相对接、提高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其适切性,《改革蓝图》要求利益相关者组建协会,使协同参与、协同培养机制化、长效化,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化,而联邦政府在这其中起到了发起、推动、激励作用,这对于我国思考政府(中央政府)在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以及在推动相关立法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五)联邦政府加强对提升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公平的间接、柔性监管

篇(8)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6)02-039-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的整体素质对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村人口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较之以往,在农业人口的继续教育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政策,各地也纷纷进行了不同形式探索,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农业人口的教育培训既要注重制度性、系统性,又要有区域特色,与区域经济相结合。随着越来越多的生产性企业弃城还乡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非农业转移人口将越来越多,非农业转移的农民劳动者素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加强农民相应的教育培训,不但能满足农民提升自身及家庭生活品质的需求,而且对助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民参加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育者的角度看

一是缺乏对当地农民需求、地方经济、传统手工艺等的调查与了解,课程设置完全由培训机构单方设计,致使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相对较差;二是培训的方法单一,虽然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不再是“黑板上养猪”,但是多数仍然采用讲座形式,一个PPT教案从头讲到尾,即使课程内有操作,也是教师简单演示,学生观摩而已;三是由于缺乏专门部门的管理,培训方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有些培训只是流于形式,培训质量不高;四是由于缺乏教育经费,农村人口的继续教育的基础条件较差,培训设施严重匮乏,许多培训只有一间教室一个投影设备,严重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五是适用的培训教材凤毛麟角,虽然市面上也有为数不多的培训教材,但是教材质量不高,教材的编写缺乏调查研究,多数可用性、针对性较差,对农民的指导性差。

(二)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

一方面,很多农民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产生了“培训无用论”的观点:一是基于前述原因,课程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不高,人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农村中专班上,甚至出现了家中老人代替上课的现象;二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些乡镇企业吸纳了部分农民剩余劳动力,这些地方的农民实现了劳动力的就近非农业转移,但是企业中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在权衡旷工的损失与旷课的损失后,一些农民选择放弃国家资助或老人代上课;三是上完培训课后,除了可能有一纸文凭,对其今后的生产生活没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的经济也无明显增长。对于农业转移人口来说,培训结束后,生产中的问题得不到任何帮扶,社会待遇也不会提高。对于非农业转移的农民来说,由于培训内容不深入,没有技能训练,对其工作没有明显帮助,并且服务的企业对于参不参加培训没有任何要求,不仅不会提升福利待遇,旷工还要扣除工资和奖金。另一方面,由于培训资金较少,许多地方一个县区只有一个培训点,而农村人口居住相对比较疏散,致使许多农民由于路途遥远,只能放弃培训机会。

(三)从制度层面来看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继续教育还不成熟,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教育投入相对较少,各界教育力量相对薄弱,对各教育机构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对教学内容缺乏审核,对教学质量缺乏监控,使得农民的培训教学相对比较松散,课程针对性较差。由于全社会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对农业人口的继续教育宣传和引导不够,农民接受继续教育与否,对自身利益没有明显影响,致使很多人外出打工而放弃继续教育的机会。

二、非农业转移视角下农民继续教育实施对策

一些地方企业,正在遭遇或即将遭遇由于劳动者素质不高导致的企业发展瓶颈。如果农村人口的继续教育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劳动者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必将成为用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加大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改变其受教育的程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已迫在眉睫。

(一)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全员参与的新型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1.完善教育制度法规,保障和规范农民继续教育的推行国家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各级政府设立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保障农民继续教育的有序推行。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多方筹措农民继续教育资金,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与管理。充分利用网络,开发适用于农村人口的招工就业信息平台,企业在通过平台缺工信息、岗位要求等;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各级政府按区域统计农民的留守情况、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培训的内容、就业信息等;建立农村继续教育教师信息库,录入优秀教师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等相关信息。一方面,为用工单位招工,帮助农民及时接受继续教育和及时就业服务;另一方面,为政府了解农民的继续教育现状、教育方向、制定继续教育政策提供参考资料。为了适应农民终身学习的要求,国家应在现有教育制度下,开设农民继续教育中专班、大专班、本科班等,教育内容应符合当地的经济特点,教学形式灵活,同时应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培训,开设丰富多彩的特色培训班,满足不同需求的农民的学习。建立被广泛认可的资格证书和学位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互认体系。政府加大对农村人口继续教育机构的审核和评估,引导教育机构脚踏实地地对不同地区经济进行市场调查,使培训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就业和劳动力的非农转移。2.引导企业承担非农业转移的农民继续教育的责任“教育,为实现其日益增多的义务,需要其他机构的帮助,尤其是需要那些必须雇佣受过训练的工人机构的帮助”,国家可以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加入农村继续教育的行列。乡镇企业可以将本企业的员工培训和非农转移的农民继续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在工业内部训练”的目的,帮助农民提升技术技能,强化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在工作和学习中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通过教育培训既能稳定员工队伍,又能提升员工素质,并给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后备技术工人。参与企业培训的员工需要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在相同条件下,企业要优先解决参加培训的农民的工作,企业也应把是否参加继续教育或培训作为工资调整和职称晋升、岗位调换的条件之一。3.引导教育机构和培训教师重视农民的继续教育利用政策引导职业院校和教师投入到农民的继续教育中来,与政府、企业一同开发课程,负责理论知识、文化修养、企业标准解读、工艺单分析等,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院校信息和教师特长,选择授课教师。可将是否参与农民的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条件或可置换条件。国家应加强对教学的督导和考核,积极听取农民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给教学,提升教学的质量、实用性和适用性。对于农民培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营造全社会重视农民教育、关注农民继续教育的氛围。4.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非农转移的继续教育学习通过经济的补偿、典型榜样的影响、政策上的支持,引导农村人口重视继续教育,如参加继续教育的农村人口在培训期间,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取得资格证书的,在工作或创业过程中,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跟踪帮扶,帮助他们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创业项目,分析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帮助规避风险。培育一批而不是个别典型,是让农民觉得“跳一跳”都能摸到的典型。

(二)以当地经济特色为基础,创新继续教育模式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从事农民培训的教育机构,要携手对当地的地方经济及发展趋势做深入调研,如各县乡工业、手工业的分布,经营的品种等;对当地农民的需求和就业意向做充分的调查,并进行分类汇总,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进行就近非农业转移。对于即将到当地工业企业就业或已在这类企业就业的农民,企业应与教育机构共同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借鉴现代学徒制的模式进行农民的培养,每周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边工作边学习,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教给学徒实用技能、动作技巧、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小部分时间由教育机构派出教师到企业授课。在学习期间,企业支付学徒学生计件工资,同时国家给予学徒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消除农民担心学习而耽误家庭正常收入的顾忌。教师(包括企业中带学徒的师傅)授课费用,由教育经费承担,增强企业技术能手带学徒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对于不能到企业就业的农民,教育机构和政府可以带领农民寻找合适的项目,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的来源可以是政府或教育机构开发的;或是当地企业提供的;或是同农民一起积极发掘当地的民间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继承,引导农民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无论何种来源的新项目,都应在前一学期,由下学期的任课教师对项目进行考察、论证,政府负责部门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估,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教师要做出项目规划,设计下学期的课程教学方案;评估有争议的项目,教师可以就问题反复调查研究,修改项目规划,直到完善为止,或放弃项目寻求开发新的项目或改变教学方案。鼓励农民自己或组队开发新项目,教师带领农民进行可行性分析,完善项目开发计划。对于具备可行性的确定项目,当地政府部门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扶,逐步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体会到学习的好处、知识的力量。在教学过程即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教给农民项目开发的方法,产品设计的方法,制作的工艺技术,产品定位、产品营销、团队合作与管理的方法,诚信经营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社会公序良德和文明素养。

(三)建立新型的课程开发模式

以往用以农村人口培训的课程设置,大多数都是由教育机构独立开发设计的,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类型、甚至有些不同职业的培训课程几乎都相同,致使课程的指向性和培养目标不明确。针对此种情况,建议课程开发要实现全员参与,可以由当地专门负责农民继续教育的政府部门主持,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教育机构的教师、企业能手、行业协会的专家、农民的代表等组成课程开发团队。这种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既能保证课程设置的实用性、针对性,符合当地的经济特色、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自身的特点的需要,又能使政府和学员深入课程设计过程,提供课程及项目开发的宝贵意见,给予后期项目实施的支持和政策性指导,也给政府制定农民继续教育政策提供最直接的参考。课程开发前期,课程开发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相应职业的人群进行关于学习目标或期待的教学目标的深入调查,团队应在国家关于农民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整理、研讨、分析团队中所有成员调查的结果,最终制定出当地不同职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团队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结合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及对知识、技能、职业道德要求等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如纺织服装类的专业,以培养农民知识、技能类的课程为主,适当添加服饰及色彩搭配;形象设计类的课程,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审美能力;适当添加市场营销类的课程,尤其是如何利用网络开发营销渠道进行产品销售,一方面,为创业做准备,另一方面,教育农民进而影响农村家庭正确看待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课程开发组不仅要开发出系列课程,还要给出课程教学实施的建议,以供后期教师授课作为参考。对于课程设置,每年都应进行市场调研,及时修正或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保证课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四)严格教师考核制度,提升教学质量

因为农民继续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宽泛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创业指导经验。所以,建议不论院校推荐的教师还是企业的技术能手即企业的师傅,都要有严格的考核方案。被聘用的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参加由课程开发团队关于当地农民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农民的特点特长的培训,加强教师对课程及授课对象的认识和了解,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以便在授课时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提升课程教学的亲民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使教师能够及时修正教学,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建立完备的职业指导体系,伴随农民职业成长

对于农村人口的教育培训,不能止于教育,而应通过建立完备的职业指导体系,帮助农民认识自己的特点和职业,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建立农民创业帮扶中心,帮助农民在项目开展中了解规则,遵守规则,尊重知识和技能。由此,非农业转移的农村人口伴随着自己职业的成长,不断学习,最终实现农民的终身教育,使劳动者素质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谷小明.欧洲农民培训[N].市场报,2006-03-01.

[2]吕德宏,李平女.新形势下农民职业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

[3]杜妍妍,姜长云.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特点与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5(7).

[4]“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组.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研究(总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5(35).

篇(9)

二、职业培训机构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没有深入人心

当期,我国的职业培训机构绝大多数没有设立专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般还是由办公室来执行机构的人事管理职能,主要是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层和股东层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机构发展的推动力,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偏向于自身的投资有效性,致使机构在人力管理方面表现出方法不合理、程序不规范、制度不合理的现象。就算是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机构,往往也是拘泥于传统思维,没有真正达到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中所希望达到的效果。职业培训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还是处于以处理事务为核心,管理工作仍然局限在对岗位调整、人才招募、档案管理、年终考核等日常性管理,没有将人才作为培训机构所拥有的可再生的主要资源,因此人力资源被消极的人认为是机构的运营成本。人力部门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压制了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机构的价值和教师的价值都没有在运营环节得到实现。

(二)教师团队学历等结构层次不正常

教师自身的学历和专业分布是衡量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团队素质的重要数量指标。《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规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但通过现实调研现实,目前属于职业培训机构分类的绝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距离行政规定的建设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教师年龄趋向于年轻化,缺少具有较多教学积累的教师,整个年龄结构上呈现断层现象。同时,“双师型”教师素质不高,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师团队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

现阶段由于大规模互联网科技和新科技的崛起,所有岗位的知识更新速度进入加速通道,因此教师的个人知识更新速度需要大幅度提高,让其培养教育的内容更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对于绝大多数职业技术机构而言,教师的素质不高,其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都严重的匮乏。而相对的职业教育机构本身也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师培训和进修机制,给予教师的后期知识更新方案和培训方案缺失,以至于很多职业教育机构自身的知识落后于整个市场经济,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具有实用性和创造力。

三、提高职业培训机构中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对策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职业教育机构必须转变思维,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必须时刻保持有先进的管理思维和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眼界。我们虽然看到绝大多数职业教育机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但是要认识到职业教育机构的独特性,在运营过程与其他传统产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必须要从人才管理角度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运用的整个机构的未来发展中去。机构应当从以盈利为目标的传统思维转变到以人才为资源开发的新兴思维,机构要努力营造出尊重创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强化服务意识的培养分为,逐渐发展出一种能够吸引高质量教师人才的管理培训机制。

(二)完善职业培训机构招聘制度

职业培训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招聘管理制度,明确其中的程序和方法。在招聘过程中,不应该一味的只追求高智力、高学历,而是应当从职业性的特点出发,注重教师自身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职业技能水平,从“双师型”素质的角度来分析每个老师是否能够适合学校所规划的教学发展方向,并结合职业培训机构的特性以独特的人才测评方法选择更加能够倾向职业培训机构的人才。另一方面,职业培训学校的确存在着教师团队人才流动性较大的问题,因此必须注重建立起兼职教师的聘任,以建立相关人才备选库为中心,当出现没有预备情况下教师离职时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人才备选库中快速进行补足。

篇(10)

第二条凡本区域内,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和备案的以实施学前教育、考试辅导、继续教育及其他文化教育培训活动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以下简称教育机构),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地区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和配套政策,规划、指导、服务、协调和监督本区域内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

(二)区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机构的合法管理机关。在国家规定的职责权限范围内,按照规定审批、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法管理本区域内的教育机构。

第二章办学许可证管理

第四条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必须亮证办学,将办学许可证正本在办学场所上墙公示,副本由专人妥善保管。

第五条办学许可证(含同意办学的备案批复,下同)不得用作除开展教育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超出审批机关核准范围的教育活动属于违规行为。复印件不得作为对外进行办学活动的有效证件。

第六条办学许可证遗失,举办者必须通过媒体(报刊)办理遗失公告,15天内持遗失公告和申请补办许可证的报告、许可证复印件等材料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机关办理补发手续。

第三章招生广告(简章)管理

第七条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实行前置备案制度。各教育机构在招生宣传前15天报审批机关备案。同一内容的招生广告经备案后,在教育机构合法存续期间的有效期为六个月。本区教育机构跨地区招生简章和广告,必须持有教育机构所在地的市级教育审批机关审核后的招生简章和广告,报招生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外省教育机构来我区招生宣传,需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办理手续,报招生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范围。凡教育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刊登、播放或自主散发的招生简章、广告、宣传材料等都属于备案范围。

第九条所有教育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信息服务网站(或网页),并公布招生广告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主要内容:教育机构名称,办学许可证号,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招生对象(范围),教学地址,经相关部门批准(或备案)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报名地点,联系人、电话等。

招生广告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内容必须真实、清楚,不得有虚假、许诺的内容,不能含糊其词,更不能夸大其词,不得有误导社会及受培训者的嫌疑。对未向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或备案后擅自更改广告内容,虚假广告的,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依法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直至收回办学许可证等处理。

第十一条教育机构办理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办学许可证副本或者批准办学文件的复印件;

(二)办学招生广告备案表;

(三)广告样稿和电子文档;

(四)涉及有收费项目的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许可材料;

外省办学机构需出具所在省教育行政部门同意跨地区招生的正式书面证明材料。

第四章办学分立

第十二条因教学需要,允许在同一区域设立教学点,但必须按有关规定经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备案。

第十三条不得跨区域(如:区外教育机构到本区域办学的)设置教学点。需按设置新的教育机构的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分立手续和条件。

由举办者提出,报审批机关备案。提交如下材料:

(一)举办者提交学校分立的报告;

(二)新办学地址的资质证明。自有场所的,须有房屋产权证,教学用房必须有消防安全和房屋安全证明;租用场所的,要有出租方的房屋产权证、双方租赁合同(协议),教学用房必须有消防安全和房屋安全证明;新注册办学地址,须经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实地察看后才能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三)办学分立登记表。

(四)分立后的学校章程(文稿和电子文档)。

第五章变更与终止

第十五条教育机构变更有关内容,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变更举办者。由原举办者向原审批机关提出,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经教育机构的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同意,经原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原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交变更举办者的报告;

2.变更后举办者的资质证明材料;

3.教育机构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同意的变更方案;

4.原举办者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产、财务评估和审计后出具的审计报告;

5.变更登记表;

6.变更后学校章程(文稿和电子文档)。

(二)变更学校名称、办学类型、办学范围。由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报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学校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交的变更报告;

2.变更办学类型、办学范围还需提交与之相关的资质证明材料;

3.变更办学范围的可行性报告;

4.变更登记表;

5.变更后学校章程(文稿和电子文档)。

(三)变更法定代表人。由举办者提出,在对原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财务审计后,经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同意,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举办者提交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报告;

2.新拟任法定代表人的情况备案表及资格证明;

3.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原法定代表人离任财务审计报告;

4.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意见;

5.变更登记表;

6.变更后学校章程(文稿和电子文档)。

(四)变更校长(负责人)。由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提出,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提交变更校长(负责人)的报告;

2.新拟任校长(负责人)情况备案表及资格证明;

3.变更登记表;

如果校长同时是教育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即按变更法定代表人的要求办理。

(五)变更注册地址。由举办者提出,报审批机关备案。提交如下材料:

1.举办者提交变更注册地址的报告;

2.新注册地址的资质证明。自有场所的,须有房屋产权证,教学用房必须有消防安全和房屋安全证明;租用场所的,要有出租方的房屋产权证、双方租赁合同(协议),教学用房必须有消防安全和房屋安全证明。凡变更注册地址的,须经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实地察看后才能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3.变更登记表。

4.变更后学校章程(文稿和电子文档)。

为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秩序和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要严格把关,原则上不得对外出租校园和校舍。

以上五项变更事项不可同时进行。如教育机构在六个月时间内连续变更(一)、(二)、(三)项内容的任何二项,都应视作新的办学机构的审批。

第十六条凡经过变更项目的教育机构,应向审批机关提供办学许可证(正、副本),记录变更事项;如需要可更换办学许可证。

第十七条教育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终止其办学。

(一)根据教育机构章程规定要求终止,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法律、法规,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的。

第十八条教育机构终止,应当依法进行财务清算。

教育机构自行要求终止的,由教育机构组织清算;被审批机关依法撤消的,由审批机关组织清算;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而被终止的,由人民法院组织清算。

第十九条终止的教育机构,由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并注销登记。

由举办者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终止办学,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经教育机构的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同意,经原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注销。

终止办学应提交如下材料:

(一)终止办学申请书;

(二)教育机构的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同意终止办学会议纪要书。

(三)财务清算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

(四)上交审批机关颁发的办学许可证(正、副本);

(五)按民办教育机构终止通知书要求办理其他注销手续。

第六章财务管理

第二十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第二十一条教育机构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教育机构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

第二十二条教育机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具有合法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依法进行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第二十三条教育机构组织中法定代表人、校长(负责人)和财会人员之间应实行亲属回避制度。

第二十四条根据民办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民办教育机构必须按年度提留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具体实施办法按《关于贯彻实施〈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的若干规定》执行,风险基金用于教育机构发生风险时,支付债务;发展基金用于教育机构的建设、维护和教学设备的添置、更新等;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五条公办学校及财政性拨款教育培训机构的资产管理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收、退费管理

第二十六条教育机构在收费时,应将经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的收费项目标准在显著位置公示。收费应使用规范的专用票据,该票据作学校收费和退费的凭证和依据。

第二十七条教育机构可向学生收取报名费、培训费、教材资料费等。提供住宿条件的,可向自愿住宿的学生收取住宿费。教育机构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期限在一年以内(不含一年)的,可按学习期限收取费用;举办学习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应按学期或学年收取费用。不得跨学年度提前收费。

第二十八条学生入学后因故要求退学退费的,须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出具有关退学退费材料和凭证。退学申请必须注明退学人的姓名、学习报名日期、交费日期、交费金额、所学专业、退学理由、本人签名,如未成年学生,还需要有其合法监护人的签名。

第二十九条学校办理退费,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因学校刊登、散发虚假广告(简章)或其他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或校方造成的其他原因,学生要求退学退费的,学校须退还学生所缴纳的全部费用。

(二)学校开学前或学生出具武装部门的应征入伍通知书提出退学退费申请的,学校扣除报名费和实际使用的教材资料费后,应退还学生所缴纳的培训费和其余教材资料费。住宿费按实际住宿时间计算退费。

(三)学校开学后,学生出具国家各级各类承认学历的院校的正式录取通知书或因重大疾病、意外伤亡、家庭特殊困难等正当理由提出退学退费申请的,学校不退报名费、教材资料费,按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计退培训费、住宿费。

(四)在正常教育学习活动中,学校开学后,学员自行要求退学的,按同类公办学校的学员自行要求退学办法处理。

(五)学生在校期间因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等原因被学校劝退或作开除学籍的,所交费用不予退还。

第八章督导(年度检查)公示制度

第三十条实行区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教育督导检查公示制度。检查结果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向社会公示。

第三十一条经督导检查,教育机构在一年内未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的,视为停办。

第三十二条不接受督导检查,或者连续两次教学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教育机构,按停办处理。

第三十三条停办手续参照终止办学办理。

第三十四条凡是在办学过程中因违规行为而被取消办学资格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两年内不得申请办学,如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终身不得申请办学。

第三十五条社会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举办教育机构的,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其按规定补办办学手续;如举办者不补办手续或不符合规定不能办理许可手续,经告知仍不停止办学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民政、公安、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依法取缔。

第三十六条教育机构年度检查。

(一)并如实填写《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报告书》,按时上交报告书。

(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民办教育机构报送的材料和平时考察情况,年检情况通报,公布年检合格学校名单。

第三十七条对年检中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暂缓办理年检手续(限期半年整改):

(一)举办者资格、校长、董事、法定代表人不符合规定的;

(二)决策机构、学校章程不规范、不健全或出现纠纷较多,未按有关规定及时、妥善处理的;

(三)违规招生广告(简章)的;

(四)变更事宜未经审批、核准、审核、备案的;

(五)未提交学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或财务管理混乱的;

(六)规定期间内未参加年检或因故半年内不能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

上一篇: 消防知识总结 下一篇: 供电所安全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